工业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07 01:05:07

工业发展论文

工业发展论文篇1

本文的研究区域主要包括吉林省20个县级市,17个县,3个自治县以及8个地级市市辖区共48个县域单元,需说明的是江源县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白山市江源区,属于地级市市辖区范围,因此将2006年之前的江源县数据经过计算整理归入到白山市市辖区中.时间上选取2000—2012年的相关数据,数据来源于2001—2013年《吉林省统计年鉴》和2001—2013年《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

2研究方法

2.1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遵循数据资料的可获得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及可比性等原则,并借鉴和结合已有研究,本文从工业规模、工业效益和工业活力3个方面选取工业总产值、资产总计、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利润总额、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个指标构建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需要说明的是文中使用的县域工业指标的统计口径是各县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标。多指标体系中综合评价值的测算方法有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及主成分分析法.为消除权重主观性的影响,采用客观性较强的改进的熵值法来测度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7-18]:1)为消除量纲的影响,对原始数据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之后的数据用X''''ij表示.标准化后的数值出现负数,熵值法不能够直接使用,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平移。

2.2马尔可夫链马尔可夫链是一种时间和状态均离散的马可夫过程[19].在本文具体计算过程中,将各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数据离散化为4种类型,计算相应类型的概率分布和年际变化,近似反映区域演变的过程.将各类型状态的初始状态记为Ei,经过n步变为状态Ej的概率用pij表示[20],则:pij=nij/ni,其中nij表示由状态Ei经过n步变为状态Ej时,属于i等级转变为j等级的县域数,ni表示状态Ei属于i等级的县域总数.则不同年份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类型之间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如表2所示.如果某个县域的工业发展水平在初始状态为i,经过n步后仍不变,则区域类型转移为“平稳”;如果工业发展水平类型有所提高,类型转移为“向上转移”,否则,县域“向下转移”[21].

2.3Getis-OrdGi*指数Getis-OrdGi*指数用于识别不同空间区域的高值簇和低值簇,即热点区与冷点区的空间分布[22].表达式为式中,xi为位置i的观测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如果G*i为正且显著,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对较高,属于热点区;反之,如果Gi*为负且显著,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相对较低,属于冷点区.

3结果分析

3.1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布局选取2000、2004、2008、2012年4个时间断面,通过工业效益、工业规模和工业活力3方面8个指标对吉林省县域工业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得出总的得分.同时对县域工业发展综合水平得分进行空间分析(图1),探究老工业基地振兴前后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变化与空间差异.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空间格局呈现2个特点,一是地级市市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高,县域工业发展普遍落后,区域发展的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对比4个年份的工业发展水平得分发现,长春、吉林、松原、通化等地级城市一直是吉林省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周围县市工业水平得分普遍不高.吉林省这种中心城市孤立发展、落后的单中心工业发展格局也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中心城市集聚为主,对周围县市带动能力较弱,县域工业发展受限,缺乏区域性网络化合作.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差异明显减小,2012年吉林省县域工业水平已有很大提高,除榆树市、辉南县、安图县等大部分县市都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二是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经历由中部向东部扩散,再到全域化的演变过程.2000年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规模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吉林省东部地区,尽管长春、吉林市区工业发展得分最高,但中心城市的高度集聚也剥夺了周围县域工业发展资源与机会.因此九台市、永吉县工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较低于东部的部分县市.2004、2008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发展进入由集聚转向扩散的发展阶段,即以长吉都市区发展为主导,伴随着生产要素的扩散,开始带动周围县市形成县域工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东部地区形成以通化市区、白山市区、延吉市为主的中心城市工业集聚发展格局.2012年吉林省工业发展呈现全域化格局,县域工业发展水平普遍提升.推行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后,强调工业发展的整体性、开放性,与城镇的辐射能力与城乡联动,推进了县域工业的协调发展.

3.2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分析

3.2.1时间特征本文将研究期分为3个阶段,并且将工业发展水平按平均值的80%、100%、120%分为4种类型,称为低水平、中等水平、较高水平和高水平.计算工业发展水平在这3个时期的马尔可夫转移概率矩阵(表3).表中,对角线上的元素表示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类型没有发生变化的概率.非对角线上的元素则表示不同类型之间发生变化的概率.更进一步说,对角线左下角的元素表示发展类型向下转移的概率,对角线右上角的元素表示发展类型向上转移的概率.由表3可知,①2000—2004年,县域工业发展类型保持不变的概率最高为0.667,最小仅为0.286.县域工业发展类型多以转移为主,高水平向下转移的概率最大为0.333,类型向上转移的发生在由低水平转移至中等水平,概率为0.714.2000—2004年跨越2个层次转移的存在于较高水平转移向低水平,不过概率很小,仅为0.067.表明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在2000—2004年之间变化较大,且多以向下转移为主.②2004—2008年大于0的元素主要位于对角线的两侧,说明在2004—2008年各县域工业跳跃式的发展不存在.不同类型之间最大转移概率发生在低水平向中等水平方向的转移上,为0.800;其次为较高向中等水平的转移,为0.353;其余发生类型转移的概率都小于0.200.地区之间高水平类型保持平稳状态的概率为1,说明高水平县域在2004—2008年未发生转移.中等、较高和高水平县域向同等级转移的概率分别提高0.036、0.047和0.333;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向上转移的概率为0.800和0.182,而中低、较高水平县域向下转移的概率分别为0.182和0.353,且低水平和高水平县域数分别较2000—2004年减少16.7%和20%,而中低水平县域数增加9.5%,表明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之间的差异趋于减小.③2008—2012年,对角线上的元素较前2个时期有了变化,且对角线上的元素都大于非对角线上的元素,说明县域工业发展保持平稳状态的概率大于类型之间转移的概率.地区类型向上转移的概率普遍大于向下转移的概率,说明吉林省县域工业在2008—2012年发展更加均衡且发展水平普遍有所提高.

3.2.2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类型转换空间分布特征长期以来,由于地理区位、地区政策及工业基础的差异,吉林省各县域的工业发展不平衡存在着差异.图2分别表示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类型转移在2000—2004年、2004—2008年和2008—2012年期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图2可以看出:2000—2004年间,共有11个县(市)工业发展水平类型向上转移,主要位于吉林省中部和西部,包括长春市和吉林市市区周边的永吉县、磐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及西部的镇赉县、通榆县和乾安县.向下转移类型的县域有10个,除榆树市、德惠市和农安县,其余的7个县市都分布在吉林省的东南地区如靖宇县、抚松县等县域.维持平稳状态的县域最多有27个且分布广泛.2004—2008年,向上转移的县域数量减少3个,维持平稳状态的县域增加到30个,向下转移类型的县域在数量上还是10个,但是在空间上却分布零散.在2008—2012年期间,各县域在数量上发生显著变化,向下转移的区域明显减少,由原来的10个减少为4个,并且在空间位置上也发生明显变化,向东南方向转移;向上转移类型的县域增加为12个,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东部部分县域,中部大多县域都维持在平稳状态,说明吉林省西部和东部县域工业发展水平都有所提高且县域之间工业发展更加均衡。

3.3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热点区域演变特征通过计算各县域单元工业发展水平综合值的局域空间关联指数Getis-OrdGi*,采用Jenks自然断裂法将其从高到低分为4类,生成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的热点演化图(图3).可以看出,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在空间存在一定的变化.从空间分布上看,整体空间格局比较稳定,热点区县域从2000年以来未发生明显的迁移转换,一直集中于长春市和吉林市及其周边部分县域.长吉地区作为原来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较好,同时作为地区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公主岭市为例,公主岭现阶段积极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这对于长春市汽车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产业转移起到很好的承接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县域工业的发展.次热区域在空间上的变化较大,2000—2004年次热区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松原市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扶余县以及中部的桦甸市,2008年延伸到东南部的通化市、通化县、白山市,到2012年次热区域延伸到东部的敦化市和汪清县,这与地区政策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2009年实施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政策凸显效果,长吉图地区的工业发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西部的松原市区、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依赖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工业发展在2000年后一直维持在相对较好的水平.冷点区域在吉林省呈块状分散,主要分布在西部镇赉县、大安市、通榆县、中部的榆树市、双辽市、梨树县以及东部的安图县、和龙市和抚松县等县域.吉林省中部地区县域工业发展水平高,东西部县域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格局一直存在.从热点区和冷点区数量变化上看,热点区增加2个,冷点区减少7个,次热区数量在不断增加,说明吉林省整体上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4结论与讨论

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工业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测度2000—2012年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探讨县域工业的时空演变格局,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高,县域工业发展普遍落后的特点.同时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经历由中部向东部扩散,再到全域化的演变过程.2)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在近13年整体有了很大提高,2000—2004年,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差距在扩大,2004—2012年期间,县域工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且发展水平的差距在缩小,地区之间更加均衡.3)吉林省县域工业发展的热点区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和吉林市及其周边县域,历年来热点区在空间上没发生显著变化.冷点区主要分布于吉林省西部白城市及其县域以及东部安图县、和龙市等地区.图们江地区发展政策对于县域工业的发展以及空间格局的变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珲春市等县域工业发展.吉林省地级市中心工业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周边一般县域,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根据增长极的扩散效应和外溢效应,应加强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联系,积极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的拉动作用.同时县域工业发展的中东西差异明显,中部发展较快,要采取差别化发展策略,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本文虽然采取多指标测度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但由于资料所限,尚未对各县市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及其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工业发展论文篇2

关键词: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形象竞争力品牌竞争力

随着旅游产品开发向纵深方向发展,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批主题旅游城镇,如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为特色的江南古镇周庄,有独特魅力和浓郁民族风情的云南丽江古城,以及分别以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丹霞地貌、美食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为主题旅游品牌的桂林的兴安、龙胜、阳朔等县,利用主题特色,形成了旅游竞争优势使其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星。

主题旅游城镇及其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竞争力战略研究权威——美国的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战略就是“采取进攻性的或防守性行动,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五种竞争作用力,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效益。”(迈克尔•波特,1980)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有关竞争的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很快为各行业所接受并重视,其中也包括旅游业。S.Demars认为一个旅游度假地竞争能力由旅游市场、本身的开况、可进入性等决定。E.Canestrill等指出,旅游地竞争力不仅体现在旅游市场的占有率上,更要看它的发展潜力、旅游地承载力。国内许多学者也曾对如何提升我国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进行过相关研究,但涉及如何提升具体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拟从主题旅游城镇和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入手,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分析影响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进而对提升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主题旅游城镇的界定

主题旅游城镇是指利用当地的特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塑造主题形象,并围绕该主题来发展旅游业的特色城镇。它建立在对旧有城镇的特别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改造上,保持城镇原生态和文化氛围,在符合原居民生活要求的同时,也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城镇同时因为原居民的居住而富有特别的活力。主题旅游城镇用旅游产品的形式将有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表现出来,它注重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地区垄断性,文化的民族性和地方性;它能充分利用当地传统的文化资源,塑造独特的主题旅游形象;而且它要求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建筑风格还是民风民俗,都能体现城镇的特色和主题。

但由于规模、功能、资金和地位等条件的限制,约束了主题旅游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它只有凭借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旅游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界定

旅游竞争力是指旅游地在维护自身市场地位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胡冬梅、司继伟,2002)。所以,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是指主题旅游城镇为保持自身旅游持续发展时,创造和整合能保护资源增值产品的能力。旅游竞争力是主题旅游城镇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它能使该城镇旅游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为城镇旅游业创造经济收益的能力,而且还表现在:优化配置旅游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优势,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利益,获得更强、更为持续的发展能力和发展趋势,为所在地区创造更多的社会文化价值等方面。

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影响旅游竞争力的要素有很多,本文尝试从旅游供需两方面来探讨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要素。从旅游需求方面来看,是指游客对主题旅游城镇所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主要包括两个要素:国际、国内游客的需求状况以及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从旅游供给方面来看,是指旅游地如何从区位条件出发,树立形象、建立品牌去吸引游客,开拓客源市场,巩固并拓展市场规模,从而提升城镇旅游竞争力,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区位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旅游环境要素、形象要素和品牌要素。如图1所示。

需求要素分析

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状况主题旅游城镇提供的旅游产品映射出市场需求,其产品可从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美食文化、休闲度假等方面进行分类;同时,游客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需求来选择旅游产品,因此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状况来判断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未来发展形势。

游客市场的规模和成长速度游客市场规模的大小和成长速度直接关系该城镇旅游业的收益,因而是衡量旅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可以根据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选择来判断某一类型的主题旅游城镇的游客与潜在游客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以此来衡量该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及未来的竞争潜力。

供给要素分析

区位要素区位因素对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是通过主题旅游城镇所在的位置、城镇的可进入性以及通讯状况等来反映的。区位优势及其所形成的潜在收益和特有属性,将直接影响游客的数量和城镇的旅游收益,从而影响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因为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利于吸引投资者和游客,有利于与城镇外的信息进行沟通,更有利于开拓旅游新市场,为主题旅游城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旅游环境要素旅游环境是指人们进行旅游活动,能产生美感,并获得精神与物质享受以及知识乐趣的环境(常凤池),其中包括旅游软环境和旅游硬环境。旅游环境要素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概念,它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外部因素。只有在良好的旅游环境下,旅游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城镇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核心吸引物要素核心吸引物是指主题旅游城镇具有相当影响力且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物、品牌项目、一流的景点等,它能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和替代的核心能力,是区域间旅游竞争的基础。对于主题旅游城镇来讲,指当地具有优势的旅游资源,如周庄的江南水乡风情和桂林龙胜的少数民族风情。

城镇形象要素主题旅游城镇形象是指城镇的整体形状和特征,它是城镇景观形象、公众形象和政府形象的整体反映。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竞争领域的扩大,旅游业的竞争已上升到更高层次、更具挑战意义的层面,旅游地形象塑造和设计策划成为旅游地相互竞争的重要手段。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竞争力主要通过政府形象、公众形象、城镇景观形象三个要素体现出来。

品牌要素它是在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物要素以及形象要素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的。主题旅游城镇的特色主题优势所形成的辐射力、知名度和吸引力构成了一个旅游目的地品牌,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不断巩固并扩大旅游市场,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需求方面的两要素是游客选择主题旅游城镇产品的直接反映,也直接关系到其旅游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镇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因而是衡量主题旅游城镇旅游竞争力的基本指标。供给方面的区位要素、旅游环境要素、核心吸引力要素、城镇形象要素以及品牌要素是主题旅游城镇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决定着城镇的相对优势,能增强旅游的主打吸引力,最终提高旅游竞争力。其中,品牌要素是旅游竞争力最深刻最根本的体现,因为品牌竞争力体现了主题旅游城镇吸引游客的能力,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旅游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主题旅游城镇形象的升华和品牌竞争力的提高。总之,这七大要素共同决定了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他们不是单独发挥作用,虽然各因素的作用力有强有弱,但他们交互在一起共同推动城镇旅游的发展,所以要把握好各因素的不同作用力,发挥其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特定作用。

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策略

根据上述影响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的七大要素,本文试从内部形象提升策略和外部环境提升策略来分析如何提升主题旅游城镇的旅游竞争力。如图2所示。

准确的主题定位

准确的定位是建立形象和品牌的关键。旅游城镇只有在竞争市场上进行准确且独特的定位,形成鲜明的品牌个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主题定位是指主题旅游城镇根据竞争状况和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从旅游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辐射能力等方面进行把脉,最终确定在旅游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其目的是创造主题旅游形象,最终赢得市场客源。如桂林的兴安,其旅游资源优势在于建于秦代的灵渠,因而构成了兴安以历史文化为特色的主题旅游形象,而龙胜因为有苗、瑶、壮、侗等多个少数民族,便形成了民族风情主题旅游城镇。因此主题旅游城镇只有根植于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考虑游客、当地居民和周边旅游城镇对自身旅游形象的认同来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并不断地强化品牌形象,才能强化竞争优势并提升旅游竞争力。内容摘要:城市工业旅游拓展了工业旅游研究的主体、客体、形式、内容和意义,同时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双赢,形成了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系统。

关键词:城市工业旅游发展模式新思考

城市工业旅游的内涵

对于工业旅游内涵的认识,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不同的角度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形式,如邓海云提出“工业旅游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它以工业企业的厂区、生产线、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和产品等为主要吸引物,活动范围一般限于工业企业之内。”二是强调工业旅游的内容,如赵青提出“工业旅游是人们对工业景观、生产流水线、工艺流程及劳动场面的参观、学习,加深认识了解的过程。”三是侧重工业旅游的目的,如姚宏提出“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让游客了解工业生产与工程操作等全过程,获取科学知识,满足旅游者精神需求和行、吃、住、游等基本旅游享受,能提供集求知、购物、观光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品。”四是从供给和需求即市场的角度阐述工业旅游,如戴道平认为“工业旅游,从旅游供给的角度来看就是以工业企业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生产或工艺流程、企业文化与管理等作为旅游吸引物,经过设计包装推向市场,来满足游人的求知、求新、求奇等旅游需求,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社会、管理等目标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厦门大学王宝恒对工业旅游的综合性概括,如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工业资源为吸引物,通过企业对资源进行整合或二次开发,突出工业资源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旅游资源,并以满足旅游需求、提高企业综合效益为目的专项旅游活动和企业发展项目。”

可见,目前对工业旅游的研究大多是从工业和旅游业的角度进行的,大多是把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特色产品或是工业企业的一个项目。

当前对工业旅游的研究还没有把工业旅游的内涵全面而细致地挖掘出来,工业旅游的深层内涵还应包括工业旅游的客体、组织形式、主体目的和意义等方面,因此要继续放大其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从城市发展工业旅游的角度来研究工业旅游,以指导城市工业旅游的发展实践。从城市产业的视角看工业旅游的发展,工业旅游应该是推动城市工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一种活动或工程;从城市发展的视角看,城市工业旅游从经济、文化和政治等角度革新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城市工业旅游的客体不仅包括上文定义中提到的与工业企业有关的东西,还有所有的可以整合的工业资源,包括历史工业文明,现有工业文化和对未来工业发展的设想。组织形式可以包括商务考察、参观猎奇、学习体验等,开发的主体应该不仅仅是旅游企业、工业企业,还应该有政府的组织、协调和推动。开发的意义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注重环境效益,追求工业旅游、旅游业、城市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综上分析,城市工业旅游是以城市一切可利用的与工业有关的资源为吸引物,通过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推动和参与,以考察、参观和学习的形式,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活动。

工业发展论文篇3

(一)工业等同于技术落后?

产业发展一般经历从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到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再到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发达国家目前的产业结构也以第三产业为主,因此给有些人造成第二产业落后于第三产业的印象。但事实上直到目前为止,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仍然是研发活动最集中、创新最为活跃、生产率提高最快的部门。以美国为例,制造企业的R&D占到美国产业R&D的70%,雇用了63%的国内科学家和工程师,并且制造业平均每小时报酬比服务行业高22%;高技术工人平均能比其他领域工人多挣50%-100%,强大的制造业对于美国保持在知识生产和创新上的世界领先地位必不可少(ExecutiveOfficeofthePresidentPresident’sCouncilofAdvisorsonScienceandTechnology,2011)。根据Jorgenson等(2005)对美国1980-2000年经济增长源泉的一项研究,在这一时期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最快的产业基本上都是工业部门,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1%,金融、保险和房地产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仅略有提高,而通信、其他私人服务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出现负增长。与大多数服务行业相比,新兴工业有三个优势:第一,这些行业的生产率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大都市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北京为例改进而迅速提高;第二,这些行业从技术角度来讲是最具活力的领域,一方面同研究机构和高等学府相联系,另一方面则同多媒体、设计、数字娱乐、医疗等发展最为迅速的服务业相联系;第三,这些行业对就业的贡献大于服务业。纽约、伦敦和芝加哥等国际大都市就因为逐渐降低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而错过了从一系列新兴产业中获益的机会(沙希德·优素福和锅岛郁,2012)。因此,我们不能一概地将工业等同于技术水平落后的行业,在工业中也存在一些研发强度很高、技术水平很先进的部门。与发展软件、互联网等高技术服务业一样,发展高技术的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也同样能符合北京的定位,同样能够发挥利用北京研发资源集中和人才丰富的优势。

(二)工业等同于占地多?

有一种观点认为,工业就是工厂、厂房,就是大进大出。由于占地大,在北京这种土地供应紧张的城市不适合发展工业。但事实上,工业并不必然意味着占地多,工业的“去工厂化”已经在发达国家发生,在我国的大都市也将成为一种趋势。发达国家工业比重的下降与其说是“去工业化”,还不如说是“去工厂化”。尽管发达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比重在下降,但是其规模却在不断增长,中国仅仅是在2010年以来才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国家不是工业在消失,而是工厂在减少。一般而言,价值链各环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最优区位。例如,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活动通常需要大量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技术和首创精神的科技人员,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良好的信息交流传递环境,以及获取资金的便利途径等;而生产技术比较稳定的产品加工装配环节则主要需要大量的普通工人、低成本的生产场所。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具有的要素禀赋不同,因此其区位优势主要表现为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将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安排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运输、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成本的快速下降,价值链的垂直分解过程加快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发达国家将价值链的加工组装环节离岸外包(OffshoreOutsourcing)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将“微笑曲线”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保留在国内,呈现出“去工厂化”的趋势。例如,尽管美国加州是世界IT产业的制高点,但是加州的电子产品制造基本上都是在美国本土之外完成的。随着以数字化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新型材料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TheEconomist,2012),“创客运动”方兴未艾,制造业本身将像互联网一样数字化、网络化、开放化,利用3D打印等功能强大的数字桌面制造工具,潜在创业者和发明家能够不仰仗大公司而自己动手完成产品的制造(安德森,2013),生产活动的去中心(工厂)化将进一步深入,借助3D打印机等工具,办公室、家都可以成为工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土地稀缺的地区发展工业仍然是可能的,只是适合城市的工业是工业产业链的非工厂化环节而已。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非工厂化的工业环节的附加价值往往更高,因此发展这样的工业,不但能够占用更少的土地,而且能够具有更好的效益。例如,苹果公司虽然在美国没有工厂,但它是世界利润最高的电子制造企业②。据美国加州大学和雪城大学三位教授合写的论文《捕捉苹果全球供应网路利润》一文分析,苹果公司每卖出一台iPhone,自己独占58.5%的利润,原物料供应国占21.9%,屏幕、电子元件等主要供应商分得4.7%的利润,而中国大陆劳工只能从中拿到1.8%的利润。从发达国家特别是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的产业发展历程看,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很多企业按照产业链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重新布局,将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大规模生产活动向大都市区或其他地区转移,而把公司总部、研发、设计和销售中心留在市中心。在广东成本快速上涨和“腾笼换鸟”政策的推动下,深圳的服装企业通过把大部分订单外包而将样板间、工作室和小批量生产的车间留在本地,反而在工厂雇佣工人锐减的同时实现了订单的增加(张焕等,2013)。北京也完全可以“把制造做虚”,重点发展总部、研发设计、营销等土地需求少、环境污染小的价值链高端环节,充分利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周边河北等地区的加工制造优势来发展壮大北京的工业。事实上,北京本地企业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小米手机采取轻资产运作模式,操作系统利用安卓来开发,硬件设备全球采购,生产加工组装等生产模块委托给第三方代工,从2010年4月成立到2012年底的两年多时间就创造了全年手机出货量719万台,销售收入126亿元的奇迹。以乐视为代表的北京软件和互联网企业也开始以轻资产、委托代工的模式推动北京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发展。

二、工业发展对于大都市的意义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对于北京来说,不是要不要发展工业的问题,而是发展什么样的工业的问题。通过工业发展的重点由“快”向“好”的调整,推进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适宜的高端制造业,北京的工业也能成为低消耗、低排放、清洁、高效的精致产业,并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工业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尽管服务业已经占据了北京国民经济的大部分份额,但工业仍然贡献了GDP的18.14%(2013年),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GDP增长速度7.7%)。近年来,北京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较为平稳,如果工业的增长速度不能稳住,那么必然给整个经济的增长带来巨大的压力。总理提出,“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全国经济增长率的下限是7.5%。只有稳住增长,才能给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北京作为首都,不能拖全国经济稳增长的后腿,也必须守住经济增长的下限。北京经济稳增长除了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外,稳定工业增长必不可少。国外大都市产业发展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伦敦大都市区的GDP下降4.4%,就业下降2.25%,居民收入下降2.8%;而芝加哥在经历40年衰退之后,自20世纪90年代通过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通信电子等高技术产业、食品加工业、金属制造业、出版和印刷业而走上复苏之路(江曼琦和席强敏,2012)。因此,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同发展可以有效减缓经济周期的冲击,避免经济的过度波动。北京不仅有进一步发展工业的必要性,而且也有可能性。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工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长而下降。按常住人口计算,2013年北京和上海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4万元和9.1万元,但北京第二产业比重比上海低14.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低15.4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比上海高14.6个百分点。发展阶段相同但工业比重远低于上海的重要原因在于北京与周边地区没有形成工业的配套体系,北京工业不发达从而无法带动周边工业发展,周边工业不发展进而无法对北京工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如此进入负反馈的恶性循环。尽管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但是在环北京经济圈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工业化尚未实现的地区,甚至北京的广大郊区的城镇化也需要进一步推进,未来我国市场上对工业产品的需求仍然会比较旺盛。从市场构成来看,北京工业有两个特点:一是中间需求在北京工业的需求占比约为70%,即北京工业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工业系统内部,终端消费品不是主流;另一个是北京工业企业的市场主要在外地,70%的工业产品卖向了外地。此外,随着中国整体制造成本的上升,整个产业结构将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北京市在劳动力、土地成本等方面的劣势将缩小,在人才、创新方面的优势将会凸显,工业有可能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和高增长时期,从而为北京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业发展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工业是重要的就业吸纳部门。2012年,北京城镇单位工业部门就业人口达到123.82万人,占城镇单位就业人口的17.26%,继续发展工业对于保障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工业部门衰退,不但会直接造成大量工业产业的劳动力失业,而且会由于产业间的关联间接造成服务业劳动力的失业。同时由于工业岗位与服务业、建筑业岗位存在职业技能的较大差异,受制于长期形成的人力资本的限制,工业失业人口转移到其他产业较为困难。此外,在京高校与科研院所每年毕业数以万计的理工科毕业生,工业的衰退将减少对这些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与人才的大量流失。发展工业也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需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业都提供相对较高的工资。以美国为例,2010年,美国全部产业的工人年平均工资是56436美元,而制造业工人的年平均工资是77186美元(NationalAssociationofManufactures,2011)。2012年,北京制造业部门年平均工资为64235元,虽然低于所有部门平均水平84742元,但远高于农业部门(39334元)、住宿和餐饮(42016元)、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8838元)。并且北京工业部门平均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要高于总体平均水平。2007-201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速为13.08%,而其中制造业部门年均增速为13.59%,略高于前者。因此,在未来地区城镇化进一步推进、人们生活进一步改善的过程中,工业部门将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

(三)工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

工业本身是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部门。例如,2004年美国产业研发的70%来自于制造业,总值达1470亿美元,并拥有美国全部专利技术的90%(ExecutiveOfficeofThePresident,2009)。从我国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和有效发明专利的比重来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是最集中的部门,分别占全国的84.80%、74.52%、75.77%、74.50%(表3)。但这一产业有很大的特殊性,基本属于专业的研究开发部门。在除此以外的非农产业中,工业中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研发投入或产出最为集中的工业行业,其中的医药制造业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研发经费、人员投入占比均超过了传统上所谓研发密集型的软件业。2012年北京工业占地区GDP的比重仅有18.4%,但工业企业R&D支出占企业R&D支出的46%。工业不但本身是技术创新的活跃部门,同时也是其他部门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一方面,一些创新活动的模块化程度低、产品创新与过程创新联系紧密,需要R&D环节与制造环节进行频繁的沟通。另一方面,创新活动需要由产业上下游企业集体能力(collectivecapabilities)共同形成的产业公地(industrialcommons)的支撑,制造过程的缺失不但伤害某一具体企业的研发能力,而且会伤害包括先进材料、工具、生产设备、零部件在内的为产业服务的其他企业,基础性的R&D活动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随着制造业流失造成的潜在雇用机会的减少,有经验的人更换工作、从该地区搬走,学生对进入该领域敬而远之,最终产业公地将丧失大量的工作、技能和科学知识,不再能够支撑上下游活动的提供者,反过来也使这些企业离去(PisanoandShih,2009)。因此,北京如果要保持在创新上的全国领先地位,必须保持相关工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四)工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工业产品是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工业本身也会产生对服务业的需求,带动服务业的发展。根据OECD中的28个发达国家2005年投入产出表,制造业各个部门对服务业的影响力显示,即使影响力最低的焦炭、精炼石油产品及核燃料制造行业其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也会对服务业产生0.4362的需求拉动(江曼琦、席强敏,2012)。当前北京服务业已占地区GDP的76.9%,而生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接近2/3,贡献了首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但投入产出分析显示,北京第二产业对第三产业带动力系数为0.52,全部服务业的42%是由二产拉动,其中,生产业的54%是由二产拉动。二产增加值每增长1个单位,拉动生产业增加值增长1.23个单位,拉动三产增加值增长1.55个单位。随着工业生产向专业化、高端化推进,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由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基金、租赁等提供的现代金融服务,由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策划等提供的信息服务,需要由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法律服务等提供的中介服务,由教育、培训、会议、展览、国际商务、现代物流等提供的新型服务,对生产业的需求将会不断扩大,从而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新的工业产品的出现还会创造、衍生出新的服务产业。世界大都市都经历了由制造业高度发达然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过程,没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制造业,服务业也注定是早产的、不健康的。

三、北京工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从伦敦、东京、纽约等国际性大都市看,工业一直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依旧占有一定比重(表4和表5)。北京与几大世界性大都市情况有所不同,要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现实环境中完成建设世界性大都市的目标,并且北京行政范围要比纽约、东京、伦敦更大,加之当前北京人均GDP刚迈入10000美元的门槛不久,依旧需要继续借助发展工业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北京不仅要保持一定比重的工业,而且工业比重应高于几大国际性大都市。现阶段,北京工业占比已经下降到18.14%,在工业占比上升不符合国际性大都市产业结构演变总的趋势背景下,保持这个占比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对于确保全市经济运行平稳非常重要,未来三年里这个比例也不应低于18%。此外,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工业占比应保持在发达国家都市圈平均水平之上,即15%以上是较为合理的水平。

(二)重点产业选择

未来北京仍要将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做到稳住工业的增长速度、稳住工业的比重,但工业的发展要能够充分发挥北京在技术、人才、市场、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回避在土地、环境、成本等方面的劣势,做到扬长避短,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北京工业应坚持高端引领、高度融合、高效升级的发展方向,通过腾笼换鸟,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跃升,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跃升,从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占优势向低消耗、低污染产业占优势跃升,从低增加值率、低利润率的产业占优势向高增加值率、高利润率的产业占优势跃升,实现工业发展的高端化、绿色化、轻型化、精致化、新兴化、融合化。

1.都市工业

都市型工业是适宜在都市中心区域生存和发展,以满足都市日常生产、生活(衣、食、住、用、文化消费等)需求为目标的产业,具有轻量型、清洁型、低消耗(能耗)的特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相对较高。发展都市型工业是满足城市功能的内在要求,符合国际大都市产业结构演变的客观规律。如纽约的服装、出版、食品,巴黎的服装、化妆品,东京的出版印刷,中国香港的服装、珠宝首饰、印刷、电子、钟表和玩具,这些都市型工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且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产品的经济运输半径、保质期、及时响应市场等方面的要求,现代化大都市一般仍会保留以食品、服装、印刷、家具等为代表的产业,这些都市型工业主要以三类形式为主:一是作坊式的加工企业,如个性化服装的定制;二是进行样品试制的微工厂、中试基地以及其他小批量产品生产的企业;三是紧跟市场及时需要的产品生产的企业,如包装印刷业、食品等(王步芳,2005)。2012年北京常住人口达到2069.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46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476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702.8亿元,是一个居民收入高、消费层次高的巨大市场,其中属于都市型工业的市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此外,需要高度重视母工厂建设。所谓母工厂,是指拥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高技能的工人和精细现场管理的工厂。母工厂是日本精细化制造的“种子”和“实验室”,他们将生产管理的最佳实践应用到这里,并通过“母工厂”的形式不断完善其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然后将这些最佳实践传播到集团其他的工厂和生产基地。基于先进制造的母工厂不仅是北京做大做精制造业的基础,而且能够通过对科研院所、联合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在小试、中试等环节的产业化支撑,从而与北京市既有的科研院所、中央企业中央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主体共同构成完整的工业创新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13)。发展都市型工业能够与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互补,是首都经济结构调整与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载体和支撑。

2.先进/高端制造业

先进制造业(AdvancedManufacturing)是一系列活动的集合:(a)依赖于信息、自动化、计算、软件、传感和网络的使用和协调;和/或(b)使用物理和生物科学形成的前沿材料和新兴能力,例如纳米技术、化学和生物学。它既包括制造现有产品的新方法,也包括新的先进技术带来的新产品制造(ExecutiveOfficeofthePresidentPresident’sCouncilofAdvisorsonScienceandTechnology,2011)。纵观当前发达国家与国际大都市,发展先进制造业几乎已成为共同的选择,如东京的精密仪器制造、旧金山的IT产业、波士顿的生物医药制造业、慕尼黑的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一般来说,先进制造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强竞争力,基本可等同于高端制造业。技术、知识、人才是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生产要素,能够有效地消化或转嫁高企的生产经营成本。一般而言,先进制造业的生产规模不大,业态创新,具有轻资产性质,对土地、交通、资源的依赖程度低、环境友好、低消耗、低排放,对原材料价格不敏感且基本处于供方市场。当前北京地区劳动力、土地、房屋等要素成本高且仍在不断上涨,土地、环境约束加剧,发展先进制造业是现实约束的选择。通过减少高污染、高消耗和资源型“两高一资”产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发展,使北京的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显著提高,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的国际化都市。北京是产学研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是我国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最前沿地区,发展高端制造业也是北京有效利用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禀赋的理想选择。发展高端制造业,要着力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产业辐射广、带动性强、具有广阔远景的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北京数字电视、数控机床、工程机械、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汽车及零部件、IT(特别是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技术制造业。2012年,三一重工迁都北京,北京市电子、汽车、医药产业都实现了较快增长,高端制造业形成了多行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京东方8.5代线全面量产,集团实现5年来主营业务首次盈利,与中芯国际、康宁玻璃、冠捷整机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完整的绿色生态链,数字电视产业园进入收获期。北汽集团综合经营指标进入行业前四,带动研发设计、零部件配套、售后服务等百余家企业协同发展,产业链集聚更具规模。一批高端项目相继落地,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7.8亿元,其中重点产业完成投资491.5亿元(孙郁瑶,2013)。

3.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的重大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重大技术创新为引擎,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能够对地区甚至国家未来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引领和带动作用,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知识技术密集、综合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北京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减缓甚至消除当前北京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压力,从而提升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创新为支持,其可以充分利用北京的科技资源,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制造业的产业优势,从而有利于掌握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科技资源的有效利用中,北京创新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以实现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策源地的目标,而创新驱动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北京要实现建成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必然要求其掌握战略性的产业资源,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此外,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辐射面广、发展潜力大等特点,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北京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改变当前首都圈经济联系不甚紧密的现状,这种带动作用将会通过正反馈作用进一步促进北京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北京已经启动中关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工程,设立了5支创投基金,已有281家企业和多个产业联盟入住;还编著了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国家地理信息产业园、中航工业航空产业园、北京通用航空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孙郁瑶,2013)。

4.工业的研发设计

国际大都市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方向是要从产业链的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组装制造环节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品牌控制等环节攀升,即从“微笑曲线”的中间位置向两端扩展。通过推进以研发、设计、创新、互联网、生产服务为代表的轻资产产业的发展,使北京的发展减少对资源的依赖,而将发展的基础转移到高端要素上来。工业的研发设计具有资本密集、智力密集、高附加值、资产轻型化等特征,符合国际大都市要素成本高企但资金、人才丰富的要素禀赋特征,因此工业研发设计在经济发展的高水平阶段会大量向大都市集中。同时,工业的研发设计也是产业链的关键生产环节,能够创造出更高的附加价值。北京不仅要大力发展研发制造业,还要把研发做长,充分发挥北京市科技资源集中的优势,促进实验室中的研发成果向产业化环节延伸,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小试、中试和母工厂,使首都的智力、创新资源在北京落地创造价值。北京服务业比重高,可以通过把服务业做实带动工业发展,将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虚拟的创意落实到具体的产品上,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工业设计原型;整合各方面资源,大力发展像神雾集团那样能够提供从前期咨询、可研、中试到中期的设计、制造再到后期系统运营的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工业发展论文篇4

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特点,还体现在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其一,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各个对立因素应该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应该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存在的差异和矛盾互补融合,从而构建一个有机统一的和谐整体。既然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就要自觉地与自然相协调。其二,儒家思想的“仁爱好生、长养万物”、“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从仁学出发,提出惜生、重生的原则,并主张道德从善的情怀直接施之于自然界,充分体现了要求人类取物有节制,节约利用资源的思想。另外,从美学角度出发,自古以来我国美学思想就一直强调人与自然、生命的欲望与实现社会价值的统一。从人对自然的关系来看,我国美学肯定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宏伟、永恒、无限。我国的山水画、花鸟画等在创作过程中就要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形与神的结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今社会,物欲横飞,人们在满足富裕物质的同时,一些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生理心理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人性化设计、低碳绿色设计、和谐化设计等新概念的提出,要求设计的产品不仅能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而且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发展方向与需求,这些也是“和”这一设计理念在现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体现。

人性化设计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使设计师和企业把更多的目光从产品转移到使用者。以人为本正是中国“和”文化“美”与“善”的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美”首先体现在产品的结构和造型上,以人机关系作为理论基础,通过产品结构的改良让使用者更省力、舒适,通过产品造型的创新使产品更具趣味性,满足人们轻松、幽默的心理;其次体现在材料和色彩上的选择与人的认知相一致,给人舒适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善”反映在人性化设计引导人们合理、适度的消费,倡导人们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人性化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大爱,这种大爱也正是中国“和”文化“美”与“善”的本质所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针对眼药瓶设计了一款带有弹性的硅胶罩(如图1所示),使用者在用时可以翻过来,罩在眼上,可避免误操作带来的伤害,同时也提升产品使用的精准性,用完后可把硅胶罩翻下来,方便携带和包装。折叠自行车,是人性化设计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质量轻,折叠后体积很小,可轻松的提起,便于携带,是外出郊游的最佳选择(如图2所示)。人性化设计对于工业设计师和企业而言,不仅在设计技术层面上的要求更高了,而且要求工业设计师和企业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和变革,利用科学技术,使产品转化为以人为本的生活产品,转化为有生命、有灵魂的生活产品。

低碳绿色设计“低碳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人们返璞归真、皈依自然的心态。低碳绿色设计以三个“R”为原则——Reduce(减少)、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在选材,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方面,都应考虑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材料和部件再循环使用、产品的性能、质量成本与环保指数都列入同等的设计指标。这些要求的提出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以自然为本”、“取物有节制”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变镜头的照相机,只需要更换新的镜头,而不用更换原照相机的其他部分,就能具有新功能和新样式。这样消费者不必丢弃原有的产品,而照样能享受源源不断设计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只需新旧结合或更换相关部件即可,这样不仅减轻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因生产产生的废弃物,节约了资源,减轻了环境负担(如图3所示)。北京工商大学学生蔡博文在2011年IF国际工业设计设计大赛中设计的一款名为Tilt12°的作品,将盆子底面倾斜12°,当使用者向盆内放水时,就会下意识的使用盆子的低凹一端,不仅与使用现有盆子浸泡衣物达到的效果一样,同时让使用者在无意识下节约了水资源(如图4所示)。图3可变镜头照相机图4Tilt12°低碳绿色设计要求当代的工业设计师和企业无论在设计构思过程还是生产加工过程中,都应将资源利用和环境效益作为设计的核心之一,尽可能地减少产品及产品生产中的不合理,从而降低给环境、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和谐化设计和谐化设计作为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是“和”文化在工业设计发展中的又一体现。和谐化设计与我国传统“和”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追求人的自由、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是一致的,也与人类长远的发展目标是相统一的。即设计在处理人、物和环境三者的内在关系时,要求各个对立因素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并将具有差异性、矛盾性的因素互补融合,构建一个有机的、和谐的整体。和谐化设计的“和”体现在人与物、物与物、物与环境的协调。对产品而言,其一要满足消费者对外观、功能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包括产品自身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比例关系以及色彩搭配等;其二要满足老人、儿童、残疾人、孕妇等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需要,尤其要注重人机关系的协调;其三要满足使用者追求个性、舒适、轻松等心理和精神上的消费;其四要满足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引导人们合理、适度消费,培养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感的要求;最后要体现尊重自然、顺乎自然的价值。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学生设计的一款“BottleLight”概念产品,很好地反映了和谐化设计的意义和必然趋势。BottleLight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灯,它的工作用电不需要任何外接电源供应,只需随意拿起一个空瓶子(例如:可乐、矿泉水),将原有的瓶盖拧下,装上BottleLight,通过反复挤压,压缩瓶内空气,使BottleLight的活塞上下运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点亮LED(如图5所示)。BottleLight的设计在考虑产品本身的功能和结构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掘了废物再利用的巨大潜能,更可贵的是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形地增强了环保意识,使和谐化设计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显现。和谐化设计不是简单人造物的过程,而是创造出演绎时代规律、彰显民族精神,体现人文关怀与人生价值的和谐整体。简言之,和谐化设计既应满足人,亦应适应自然,要求产品不单在物质层面上要和谐,而且在精神层面上亦要和谐。

工业发展论文篇5

【内容提要】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既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等职业教育要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走产教结合与产学结合的道路,实现信息化,办出特色。

【摘要题】高等职教

【英文摘要】Wemustdriveourindustrializationwithinformationofindustrializationandpromoteinformationwithindustrializationifwelltakeapathofa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The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bring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notonlymanyopportunities,butalsobringitwithgreatchallenges.Inordertofitthedemandsofthe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mustgoaheadwiththetime,reformaudacitily,takethepathofcombiningteachingandstudyingwithindustry,realizeinformation,andrunthecollegewithitsfeature.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高职教育/对策

anewpatternofindustrialization/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solution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用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是新世纪我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城镇化正在逐步推进向前,同时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些任务,将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的工业化进程指明新的方向,对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高职与新型工业化要求的差距分析

(一)高职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部分城市首创“短期职业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历了20余个年头,但其历程是坎坷曲折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经济的推动和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有了较快发展,到2001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已有386所,比上年增加202所,招生数为35.49万人,比上年增加约16万人。现在的高职教育(含专科在内)无论是在校生规模,还是当年招生数,都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职的发展实际上是官方热,民间冷。尽管政府发言人说,高校扩招计划应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是相对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来说,高职在整个高等教育中仍然是一个十分脆弱的部分,而且这种发展也主要体现在“量”上,“质”的问题则大不尽如人意。

我国目前人才结构严重失衡。管理型、研究型人才高能低就,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熟练劳动者严重缺乏。一方面,一些人高能低就,即高文凭、高能力的人只能干低文凭、低能力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高素质工人缺乏。以北京市为例,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180万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70万,仅占38%,受过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1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以上仅占3.5%,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高级技工至少应占7%。正是高素质工人缺乏,导致产品质量无竞争力。中国过去的教育大都是“精英”式教育,以培养专才为目的。高等教育培养9名科学家、1名工程师,而市场经济需要的是9名工程师、1名科学家。美国从1950~2000年的50年中,高级专业人员保持20%的比例不变,只是对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则从原来的20%提高到65%,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从原来的60%下降到15%。一般来说,就业人员中高级管理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结构模式应该呈金字塔型,而现在我国的就业人员队伍的结构却呈现出倒金字塔形。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需要的是具有创业精神的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分工也不明确,存在着招生错位现象。1999年高校扩招伊始,国家本来明文规定,高等教育扩招的指标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数却扩大了47%,其中不少四年制大学,甚至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部属重点大学也要接受众多的高职招生指标,而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却招生不足。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一方面,许多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和院校拼命要求升格为本科,甚至办研究生教育,以提高声誉,扩大生源;另一方面,本科大学,甚至研究型大学却在利用其名牌效应,举办高职高专层次的教育,抢夺高职生源,增收学费。这种“错位”行为不仅冲击了高等教育职能系统,使其作用无法正常发挥,而且还会使我国的大众高等教育陷入“扩张传统精英大学”的发展道路,进而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教学质量问题也是高职在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混乱,没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去组织教学,不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出发点设置专业,而是“粉笔+黑板”式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强调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教学评价以老师讲课质量和学生书面考试成绩为主,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培养目标是否清晰明确,教育教学过程是否按照培养目标去组织实施,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我国高职经过多年的发展,结合我国的社会实践,明确提出其培养目标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这样的人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是其显著的特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刚刚起步,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中专、本科院校等几路大军一起发展高职教育,数量解决了,但质量——粗放型的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也越发突出。培养目标的模糊不清是其首要体现。一切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科压缩型非常突出。培养目标的偏移、模糊不清,导致把高职教育办成了学历教育。

(二)高职面对新型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首先要着力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以信息工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本质内涵。在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信息技术、培育和壮大信息产业这个关键环节。1996~2000年,我国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年平均增长21.2%,高于同期全部工业产值增长速度11个百分点,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大量的人才。印度的软件业之所以发达,原因就是培养了大量软件技术与开发人才,而并不像我国一样,在计算机方面培养的是大批计算机理论和学术人才,发展的研究生教育而不是技术应用性强的高职高专教育。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工业化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的现实是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200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产值已占51%,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7.7%,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要条件。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我们应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非农转移,这给高职教育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信息和知识成了最重要的资源,这一方面需要大量人员去从事搜集、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工作,另一方面,科技含量不高的传统工业如汽车、机械、服装、建材、化工等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仍需大量第一线的操作人员。随着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适宜的社会环境。在新型工业化时代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新行业更替旧行业的速度加快,劳动者跨行业流动增多,这些对职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职教育的内容就不能仅局限于职前教育,而是要担负起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双重任务。

新型工业化的实现,我国的电子工业、通信业、广播电视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将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将逐渐深入,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后,随着我国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信息市场的迅速兴起,并逐步融入世界市场,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将会更快,其专业设置也将进一步调整,围绕新型工业化所出现的新型产业,灵活开设一些新的专业,同时及时淘汰某些过时的旧专业。努力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出特色,创出品牌,使高职教育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

新型工业化既给高职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也给高职教育带来了挑战。高职教育为了适应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就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大胆创新,以实现高职教育在新时代的新的突破。

(一)实现高职教育的信息化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信息化的充分实现。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建成“谁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学”(anypersonanystudy)的大学,而且还要建成“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能学”(anytimeanyplace)的大学。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正好产生了使“什么时候都能学,什么地方都能学”这种形式的学习和教育能够实现的重要条件。高职教育要尽可能地用较低的成本为更多的人提供适应需求的、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机会,广播、电视、通讯卫星、电脑以及国际网络等信息器械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举扩大了利用这些新媒体和提供新型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

高职教育信息化有三大优势,一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二是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开办远程教育达到资源共享。高职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信息技术可能孕育着教育与学习的“革命性”变革。如何去创建或“发明”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新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是问题的关键。可以说,其成功与否,关系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未来。

(二)走产教结合与产学结合的道路

高职发展必须依靠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否则很难发展。高职院校与企业结合包括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可通过与企业产教、产学的合作,来达到培养出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企业一线所需人才的目的。在发达国家,高职院校一般都建在著名的大企业周围,以更好地与企业合作,利用企业的优势,按企业的要求,培养高技术人才。如德国伊斯勒高等技术学院周围是奔驰、HEG等大企业,曼海姆高等技术学院紧邻德国三大化工企业之一的BASF公司。美国大学与企业为加强合作,双方联合创办“美国高校大学——企业关系委员会”,引导企业管理者和技术专家进入大学课堂和实验室,甚至董事会。大学则积极为企业培训专职人员,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学校注重自办企业,走大学企业化道路。大学企业化的实质就是“产教结合”方针的具体体现,它使企业和学校在生产、技术、教学等多方面实现交流,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办学、行业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

产学结合的道路,就是要强化实践教学,树立高职新的教学过程质量观。教学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高职的教学过程应注重实践环节,走学与训相结合的道路。在监控评价上,要从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监控评价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监控评价,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以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一是教师的“教”。教师在教理论课时要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必需、够用”的“度”如何把握一直是高职教学的难题,构建高职教学质量的保障体系,应从两点考虑:首先是理论教学不必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应把握好由专业人士开发的课程开发表所决定的能力水平,以此为标准就是适应专业需要的“度”;同时,要强化实践教学,加大实训时间的比例。二是学生的“学”。应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侧重于职业技术能力的掌握与提高。教师要着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包括自学的方法、实践的方法、调查的方法等等。三是教学方法、手段。在高职教学中,评价教师教学方法有效与否,要看其是否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这一目的。因此,要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常规制度,如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制度,鼓励高职教师多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

(三)准确定位

不同教育类型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人才类型要求有不同的教育类型,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是高等学术性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技术教育。衡量高等职业教育的标准应该是“三个有利于”:有利于高等教育全局的结构调整和已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有利于培养基层和农村的高等实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科教兴农”第一线服务。这应是新型工业化时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教育分为7个等级,从第2级到第5级,以教育计划是以学术目的为主还是以职业目的为主分A、B、C三类。如第5级就分为5A级和5B级,对于5A级而言,“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为进入高级研究课程和从事高技术要求的职业做充分的准备”。对于5B级来说,“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分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业的学生一般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和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硕土各层次教育中,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

(四)办出特色

办出特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的确,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它既要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更要有自己的个性即特色,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发展的可能。首先,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学科是相对稳定的,而职业岗位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不要像对普通高等教育一样用专业目录去规范和限制高职教育专业的设置,而要结合这种变化灵活地设置专业。其次,在教育内容上,高职教育的理论学习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而定,不求系统、完整,但可能是跨学科的。如对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员的培养,不仅要他懂得土木结构、水暖通风、电气安装的初步理论,还要学习经济核算、组织管理方面的初步理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往往要求学生拿到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即能上岗。再次,在师资队伍方面,一是大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际的双师型队伍,二是大量聘请社会上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兼职教师,甚至有关职业培养的课程可以以兼职教师为主。这不仅可以使教学更加贴近现实,而且可以使专业易于调整,密切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谢作栩.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工业发展论文篇6

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参与和支撑,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从历史文化观的角度审视,东北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然而,又由于这种文化存在种种缺陷,造成东北经济上的落后。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新型工业社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观念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的文化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维、新理念,这也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文化创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千年东北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和转折点,也是东北又一次新的伟大创业。这次创业的实质,是东北老工业地区从传统工业社会向新型工业社会的深刻变革,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东北的落后表面是经济上的落后,探究其深层原因,则是思想观念上尤其是文化上的落后。作为东北老工业地区的第二次创业,需要一种新的创业精神。而打造这种新的创业精神,就必须对东北文化进行历史审视,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传统的地域文化,追寻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文化精神。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更是一个文化问题。

一、东北文化的历史审视及特征

所谓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构成的有意义的现象世界,即各种文化特质构成的意义的复合体系[1]。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文化是对外部世界的思维肯定形式,它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创造、积累、发展,逐渐稳定,形成特定的地域“文化模式”[2]。地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并被强化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另一些文化特质被排除和摒弃。文化的这种整合就逐渐形成一种心理和行为模式,它通过社会化过程将人的意识显现并稳定下来。通常特定的文化模式必定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就是人的价值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与压抑。

具体到东北文化,其文化渊源可以上溯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上古时期,殷商民族和东夷文化就起源于东北的辽河流域。在中国历史上,东北民族曾先后六次南下中原,影响并统治中国长达1400余年,东北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古代中国的繁荣和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东北工业基地采取了重点建设的发展方针,将东北作为重工业基地,加速了东北的工业化进程。东北成为全国的钢铁、煤炭、石油、动力、机械、精密仪器、运输工具、林业、粮食和铁路运输中心,工业产值、比重均占全国的50%以上。东北地区在矿产资源、工业、农业、林业、交通、文化、城市化以及生活水平诸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一度成为除上海、北京外,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为新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东北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东北文化传统和文化体系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其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的多元性。东北是一个受多种文化影响的地域。从民族构成上看,东北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区,多民族文化构成了东北文化的主体。同时,近代中原移民对东北区域文化有很大影响。历史上东北移民主要指关内移民,在诸多的关内移民中,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最多,清代时三省移民就达1000万人,其中仅山东一省占70%~80%[3]。大规模移民的到来,不仅能保证东北人口达到一定数量,而且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科技文化、生产技术以及比较活跃的思想。除此之外,殖民统治的日本文化和沙俄文化,也在东北文化圈中得到融合。从生产方式上看,东北地区渔猎、游牧、农业经济长期并存,三种文化类型相互交织,彼此交融,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东北地域文化所呈现出的这种多元性和包容性,是东北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开发并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2)文化上的重感性。性格上,东北先人与其他边民和少数民族一样,具有热情豪爽、勇猛剽悍、心胸广阔的秉性。东北人热情、坦率、实在,朴实、善良、大方,直言、豪爽、仗义,富有人情味儿。劳动方式上,由于东北有茂盛的森林,广袤的平原,丰富的矿产,大自然给予东北人以慷慨的赏赐,加之东北地广人稀,使东北人不必像中原、江南等地的农民由于地少人稠而精耕细作,加之东北特有的生产方式,如采矿、淘金、放牧、挖参等,这些也构成了东北人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性格。除此,闯关东人群的家族性和同乡性也共同构成了东北的感性文化。东北的这种感性文化特质构成了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阻碍东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分析

东北特色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东北经济的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东北非但没有完成社会转型的任务,反而使自己陷入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尴尬境地,出现了东北地区众多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困境,东北三省经济位次不断后移,东北重工业、国有企业被市场淘汰的“东北现象”,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大量积压,从原来行销全国到后来的难出山海关,农民增产不增收,“三农”问题极为突出的“新东北现象”[4]。

若抛开客观因素而究其主观原因,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瓶颈应该是东北的文化问题,这一问题的深层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外部条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不同地区人类文化活动的影响也就具有独特性,从而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东北地理环境相对封闭,长期处于资源型的农业社会,以满足自我需要为最终目的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式农业生产是其主要生产方式;加之寒冷、漫长的冬季,不利于农耕经济的生产,使东北人形成了长达四个月无所事事的“猫冬”的习惯,这些因素使得东北人形成了相对封闭的文化心态和浓厚的小农意识。这些观念和意识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限制着人们的行动,导致人们的眼界狭窄、思想保守、信息闭塞。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迟钝,接受缓慢,进而养成了不愿冒风险、不愿吃苦的懒惰习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少进取精神和挑战意识,因而势必会影响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2.计划经济体制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解放后,初步建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基本消灭了私营工商业,建立了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在单一公有制经济的基础上形成了硬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下,东北国有企业不仅作为经济主体而存在,更作为负载着各种社会职能的社会组织而存在。经济模式的计划性与行政权力的集中性的相互支持,使得东北整个社会生活的整体结构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与封闭性。与此同时,它所塑造的文化模式与社会行动图式也必然是单一性和依附性的。受其影响,东北人的服从心理、依附意识较强,而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市场经济意识都相对较弱,靠资源、靠政府、靠单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这种习惯于被支配的文化模式下所形成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制约了人们内在的主动求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之东北人重人情、重关系而忽视法律规则,因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东北人缺乏开拓创新、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了东北的经济发展。

3.东北的人文性格对文化的影响

东北文化的一个很大特点是重感性,这种特点往往既是优点同时又是缺点。一方面东北人重感情、讲义气,另一方面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好冲动,易感情用事;一方面东北人具有实干精神,另一方面却往往缺少反思意识。这种重感性而轻理性的特征,造成东北文化往往缺少来自主体意识的理性思考,缺少成熟的文化自觉意识。这就决定了东北人更易于接受浅层的、物质技术层面的文化,而对于高层次的、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不敏感,势必造成服从心理和依赖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上的缺陷,才能焕发出人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形成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创新思考

经济是基础,文化是上层建筑,经济决定了文化的发展,但是文化对经济也起着巨大的反作用。如果没有文化的推动和维护,现代经济高速发展是难以想象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一个地域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进行文化创新,就难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黑格尔说过,历史是由两条经纬线构成的,“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5]。因此,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首先就需要进行文化模式的创新,而东北地区文化模式的创新即是建立一种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适应的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种新文化模式的构建,需要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意识为导向;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科学的人才机制;创建生态文化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弘扬民族精神,开放全球化视野。

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计划经济观念,转变政府职能,以市场意识为导向。思想解放是推动文化创新、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解放思想的核心和关键是更新观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了现代市场经济,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同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仍要以市场意识为导向,冲破计划经济意识的束缚,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商品意识。同时还要在市场意识的指导下,大胆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加速产业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应当将东北文化的发展置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从转变政府的管理观念入手,根据当代社会活动节奏的加速化、活动方式的信息化、活动群体的全球化,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大力弘扬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发掘东北文化素质的优势,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探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市场经济文化新思路。

其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创建科学的人才机制。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的竞争,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总理也曾指出:“东北能不能振兴,关键在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关键又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关键在人。”人才问题是东北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人的创造力潜能发挥得是否充分与文化环境有着直接关系。文化环境对于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创造力,促进创新成果的生成与转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开发大东北的今天,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应加大教育投入,开放人才观念,建立科学的人才机制。东北的人才潜力十分巨大,因此营造一个能够激励人们勇于开拓、大胆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创建科学的人才机制,对于东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弘扬民族精神,开放全球化视野。民族精神是区域文化先进因素的凝结和升华,民族精神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精华和灵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离不开东北人的热情奔放、吃苦耐劳、勇于承担责任的文化性格。同时,当今世界,全球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二次创业,应辐射全国,放眼全球,在全球化的大视野下进行振兴和改造。东北文化应在原有的多民族文化、移民文化等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并共享别的民族、地区、国家的优秀文化成分,通过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整理和提炼,使之与东北文化发生创造性的交融、渗透,为东北振兴创建一种具有东北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模式。

第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创建生态文化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历史上,东北地区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长期存在的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原来资源丰富的优势早已不复存在,多种资源消耗殆尽或濒临枯竭,可采储量急剧减少。原有的资源型城市已面临很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因此,在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时,要特别防止新一轮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更严重的污染问题,不能走回“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上去。在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与改造的过程中,必须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形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内生机制,树立“生态系统的整体合理性,生态因子的有机、平等性”的生态文化理念。建立和完善生态工业园,实行工业生态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推广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树立和落实生态理念,以人为本,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这是保障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视角来看,文化都是经济腾飞的基础。只有反思历史,开拓未来,推进东北地域文化创新,创建一种科学、开放、交往性的文化模式,才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因此东北振兴必须要以文化创新为先导,以观念更新为动力,转变东北地域文化观念层面里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陈旧观念,大力倡导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协调的新思维、新理念,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思考、谋划东北的未来,为东北的整体振兴提供文化支撑。

参考文献:

[1]周春英.试论近代关东移民对东北经济发展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2):67-71.

[2]罗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80.

[3]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7.

[4]刘晓利,常华荣.“东北现象”的文化透视与启迪[J].行政与法,2005,(9):51-52.

工业发展论文篇7

论文摘要:工业以太网控制系统是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之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工业以太网的特点,并详细论述了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以太网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以太网能实现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的无缝连接,形成企业级管控一体化的全开放网络的观点。

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基础,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工业自动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工业控制网络所担负的工作越来越重。与数据信息网络不同,工业控制领域需要一种高速廉价、实时性和开放性好、稳定性和准确性高的网络。以太网(Ethernet)技术支持几乎所有的网络协议,所以在数据信息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传输速度高、低能耗、便于安装、兼容性好、开放性高和支持设备等多方面的优势。工业以太网的开放性使得工业控制网络和企业信息网络的无缝整合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特点

以太网技术具有价格低廉、稳定可靠、通信速率高、软硬件产品丰富、应用广泛以及支持技术成熟等优点,已成为最受欢迎的通信网络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太网进入了控制领域,形成了新型的以太网控制网络技术。这主要是由于工业自动化系统向分布化、智能化控制方面发展,开放的、透明的通讯协议是必然的要求。以太网技术引入工业控制领域,其技术优势非常明显:

(一)Ethernet是全开放、全数字化的网络,遵照网络协议不同厂商的设备可以很容易实现互联。

(二)以太网能实现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信息网络的无缝连接,形成企业级管控一体化的全开放网络。

(三)软硬件成本低廉,由于以太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支持以太网的软硬件受到厂商的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有多种软件开发环境和硬件设备供用户选择。

(四)通信速率高,随着企业信息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对信息量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时甚至需要音频、视频数据的传输,目前以太网的通信速率为10M、100M的快速以太网开始广泛应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也逐渐成熟,10G以太网也正在研究,其速率比目前的现场总线快很多。

(五)可持续发展潜力大,在这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快速而有效的通信管理网络,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也更加成熟,由此保证了以太网技术不断地持续向前发展。

二、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应用现状

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比,它能提供一个开放的标准,是企业从现场控制到管理层实现全面的无缝的信息集成,解决了由于协议上的不同导致的“自动化孤岛”问题,但从目前的发展看,工业以太网在控制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形式。

(一)混合Ethernet/Fieldbus的网络结构

这种结构实际上就是信息网络和控制网络的一种典型的集成形式。以太网正在逐步向现场设备级深入发展,并尽可能的和其他网络形式走向融合,但以太网和TCP/IP原本不是面向控制领域的,在体系结构、协议规则、物理介质、数据、软件、实验环境等诸多方面并不成熟,而现场总线能完全满足现代企业对底层控制网络的基本要求,实现真正的全分布式系统。因此,在企业信息层采用以太网,而在底层设备级采用现场总线,通过通信控制器实现两者的信息交换。

(二)专用工业以太控制网络

如何利用工业以太网单独作为控制网络是工业以太网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工业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德国JetterAG公司的新一代控制系统JetWeb,是融现场总线技术、100Mb/s以太网技术、CNC技术、PLC技术、可视化人机接口技术和全球化生产管理技术为一体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同时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可兼容第三方自动化控制产品,提出“网络就是控制器”的观点,是取代所有底层现场总线的工业网络结构。这种工业控制网络是将以太网贯穿于整个网络各层次,使它成为透明的覆盖整个企业范围的应用实体。它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与工业自动化的无缝结合,实质上是一个单层的扁平结构,其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互连性,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开放网络体系结构的大统一。

(三)基于Web的网络监控平台

嵌入式以太网是最近网络应用热点,就是通过Internet使所有连接网络的设备彼此互通,从计算机、PDA、通信设备到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在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企业信息网络,进行工厂实时运行数据的和显示,管理者通过Web浏览器对现场工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远程设备调试和远程设备故障诊断和处理。实现的最简单办法就是采用独立的以太网控制器,连接具有TCP/IP界面的控制主机以及具有RS-232或RS-485接口的现场设备。以太网控制器在这里扮演了通用计算机网络和现场各类设备之间的一个桥梁。

三、以太网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太网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工业以太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目前它已经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层、执行制造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呈现向下延伸直接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趋势。从目前国际、国内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来看,目前工业以太网在制造执行层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未来工业以太网将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现场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信息集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结合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研究还只是近几年才引起国内外工控专家的关注。而现场总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技术上日渐成熟,在市场上也开始了全面推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就目前而言,全面代替现场总线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全新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开发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系列产品。

(二)工业以太网技术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的通信已成大势所趋

随着以太网通信速率的提高、全双工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为以太网的通信确定性的解决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而消除了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的主要障碍,为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提供了技术可能。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着手起草实时以太网(Real-timeEthernet,RTE)标准,旨在推动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皑冬,王宏,杨志家.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J].信息与控制,2000年4月,第29卷,第2期

[2]贾东耀,汪仁煌.工业控制网络结构的发展趋势[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2年,第5期

[3]杨清宇,施仁.基于因特网的工业控制网络体系结构研究[J].信息与控制,2002年10月,第3l卷,第5期

(三)基于Web的网络监控平台

嵌入式以太网是最近网络应用热点,就是通过Internet使所有连接网络的设备彼此互通,从计算机、PDA、通信设备到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在企业内部,可以利用企业信息网络,进行工厂实时运行数据的和显示,管理者通过Web浏览器对现场工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控、远程设备调试和远程设备故障诊断和处理。实现的最简单办法就是采用独立的以太网控制器,连接具有TCP/IP界面的控制主机以及具有RS-232或RS-485接口的现场设备。以太网控制器在这里扮演了通用计算机网络和现场各类设备之间的一个桥梁。

三、以太网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太网和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工业以太网技术进一步发展。目前它已经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资源管理层、执行制造层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呈现向下延伸直接应用于工业控制现场的趋势。从目前国际、国内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来看,目前工业以太网在制造执行层已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未来工业以太网将在工业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现场设备之间的互连和信息集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工业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以太网与现场总线相结合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研究还只是近几年才引起国内外工控专家的关注。而现场总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技术上日渐成熟,在市场上也开始了全面推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就目前而言,全面代替现场总线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工业以太网的全新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开发出基于工业以太网的系列产品。

(二)工业以太网技术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的通信已成大势所趋

随着以太网通信速率的提高、全双工通信、交换技术的发展,为以太网的通信确定性的解决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而消除了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的主要障碍,为以太网直接应用于工业现场设备间通信提供了技术可能。为此,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着手起草实时以太网(Real-timeEthernet,RTE)标准,旨在推动以太网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皑冬,王宏,杨志家.基于以太网的工业控制网络[J].信息与控制,2000年4月,第29卷,第2期

[2]贾东耀,汪仁煌.工业控制网络结构的发展趋势[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2年,第5期

工业发展论文篇8

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它本身包括着传统的造林绿化内容,一些成功的单项造林技术与新技术的筛选与应用,但不是简单“相加”与“拼盘,’;它的目的不仅只考虑经济效益,而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并重;它的全过程是配套技术合理组合的完整工艺流程。

二、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系统论原理

人工生态系统的建造调控是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所在。我国着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给“系统”所下的定义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凡是一个系统它应具备如下特征。

1.1结构的有序性

一个系统既然是广有机整体,它本身必须具备自然或人为划定的明显边界,边界内的功能具有明显相对的立性。一片果园、一个人工林它与相邻的系统是具有明显边界的,其功能与其他系统也是不同的。同时,每一个系统本身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分所组成。系统内的组分之间具有复杂的作用和依存关系。作为人工林生态系统,本身就包括着森林生物和森林环境两大组分,而其两大组分又可以自成系统(于系统)。像森林生物要分成植物(林木与伴生植物)、动物(鸟兽、昆虫)、微生物(真菌、细菌);从环境角度讲,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又应当分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这些组分形成了复杂的水平分离和垂直分离。

1.2系统的整体性

为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必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各组分之间必须具有适当的量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上的分工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使系统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价值的转换功能。系统中某一个组分发生量的变化以后必然影响到其他组分的反应,最终影响到整个系统。林、眶生态工程设计、建造过程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通过整体结构的建造而实现人工生态系统的高功能。

2、环境因子的综合性

自然界中众多个环境因子都有自己的计算单位,每个因子也都是对生物产生重大影响,在林业生态工程中要十分注意的是多项因子对生物群落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影响的作用往往与单因子影响有巨大的差异。如何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对今后林业生态工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3、食物链原理

食物链与食物网是生态学的重要原理,食物链与食物网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使太阳能转化为能贮存于植株之中,所以,称绿色植物为“生产者”。绿色植物被草食动物所食,草食动物被肉食动物吃掉,这些动物中有的吃草,有的吃其他动物以维持其生命。植物和动物残体又可为小动物和低等生物分解、以这种吃与被吃关系形成的关系称之为食物链关系。后两者分别称之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4、扩大视野,修正传统林业概念

多少年来我国大农业范畴一直存在着一个传统观念;农业就是粮食、林业就是“大木头”、畜牧业就是猪和鸡。林业建设几年来一直认为用材林才是林,造林就是刨坑栽树,农业防护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网。林越来越萎缩,概念越来越窄,专业越分越细,将一个森林大系统分割得零零落落,把很多本

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如中草药、食用菌、野生动植物、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果树都拒之门外。这种观点对我国林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提出林业生态工程就是要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来看待,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现代林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森林生态环境意义的加强。针对这种形势,大多数国家的林业发展都在做出新的选择,进行深刻革新。无论是提供林产品、保持森林生产力的稳定和增长,还是发挥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无论是营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林,还是对现有森林进行经营,按照持续发展的要求,都必须建立和维持一个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使人类的利用和干扰保持在森林生态系统可容忍的限度内。

上一篇:产品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数字电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