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管理者范文

时间:2023-02-28 18:02:56

经营管理者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1篇

13.加薪之菜鸟版2009版狂人日记阿切

14.加薪之职场版七步迈进高薪层石经

15.加薪之跳槽版一跳获加薪辛文

16.加薪之IT版十种武器经营管理者 文华

17.王雩:我找到了销售的真谛刘昌历

18.不会作局的企业难成大器文天

19.5.7%结出累累硕果王俞德

20.欧莱雅:不能让内部安定王新业

21.史玉柱的颠覆孙延元

22.高层管理团队决定成败高晓华,张丙军

23.出口转内销的一副滋补药李明利

24.无奈的减持钟光林

25.四问社保基金凌广

26.巨亏背后宗合

27.低碳时代来临蔡恩泽

28.明年,我们最痛苦谢国忠

29.草根的盛宴钟和

30.中石油该反思了张敬伟

31.令人担忧的货币政策尹中立

32.真正的刺激是破除垄断孟嗣贵

33.社保是最后的一根稻草李靖

34.一个国富民穷的现状马光远

35.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王甘武

36.高兴不起来的老二廖保平

37.统一数据理应百花齐放叶檀

38.在时尚中体验赚钱的王新业

39.像选时装一样买基金孙东

40.刘晓萍名家剪影

41.亲和之美米金铭

42.经营管理者 向维果名家剪影

43.王维:唯水墨为最上木邨

44.规矩的力量光林

45.感谢朗达·拜恩黑铁

46.经济危机中的购物哲学王莹莹

6.他勇往直前蔑视灾难郑许巧

7.他步步为营逼近高峰彭文春

8.他百折不饶终夺胜利乔霖

9.他不离不弃善待员工蒋小兵

10.他敢为人先全国抢滩彭文春

11.他跃马扬鞭饮誉全球古新萍,许玲,何婉言

12.是东汽的,更是四川的胡官豫

13.倡议书

14.JAM!他们在成都布道刘昌历

15.中国没有产品的品牌米尔顿·科特勒

16.可口可乐祸福难测蔡恩泽

17.一对明争暗斗的冤家王新业

18.没有服务就没有利润杨速炎

19.企业一样需要设政委何旗

20.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必抓四要点吴梦颖

21.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钟光林

22.荣智健:黯然辞辉煌HtTp://

23.川企,抱团保增长钟光林

24.说房价下降50%是不负责任潘石屹

25.谁说农村不要电子商务平台刘洲荣

26.中国乳业该刮骨疗毒马宇

27.依赖房地产投资来拉动GDP增长不现实陈杰

28.金融混业经营不是灵丹妙药易鹏

29.一个自私的美国章玉贵

30.美国在力保泡沫消费郎成平

31.提议:收取中移动暴利税孙瑞灼

32.太阳不是被公鸡叫出来的田立

33.英雄的悲剧也是悲剧商振

34.带头大哥李勇经营管理者 李彦霖,王庆

35.外币兑换出来的财富与郎君松涛,利雍

36.黄金避险魅力消散杨易君

37.有色金属或将受捧金士星

38.农产品价格涨幅不大李静

39.钱、女人,谁是老虎彭大竹

40.两个男人一个梦成都客

41.梦里依稀彩云南聂群慧

42.艺者,远尘也张国华

43.领袖是这样炼成的风尘

44.爱恨之间的唏嘘钟林

9.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游昌乔

10.企业成长的必修课过文俊

11.危机管理九大法则

12.危机管理计划框架

13.从医学博士到律师辛朝

14.IBM:我们找到了新突破口余忠宁

15.渝州581,挟千年以创新高经营管理者 周昌林,刘昌历

16.解剖上海家化胡学涛

17.左边是危机,右边是商机赵婷,李建明

18.青岛港化危为机常德传

19.做企业就是不断培养人曾进康

20.灾难蓄势待发高辉清

21.没落的贵族蔡恩泽,张晓坤

22.天然气将涨价大风

23.经营管理者 财神莅临

24.不要指望美国陆前进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2篇

一、财务控制成本产生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来讲,财务控制系统主要是由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契约不完备性引起的机制的需要而存在,因而契约理论、委托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成为财务控制成本产生的理论基础。

(一)契约理论一般将现代企业理论称为“企业契约理论”(thecontractualtheoryofthefirm)。按照契约理论,企业实质上是由一系列的契约所组成的,一般可以将企业契约分为完全契约和非完全契约。前者是指签约各方都能完全预见契约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因而在契约中已经包含了各方在未来预期的事件中所有的权利和义务。后者与完全契约理论相反,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信息的非完全性,企业的各种契约不可能包括未来的各种事件及其概率,因而是不完全的。

一般认为有以下因素制约了完备契约的制定:即有限理性;绩效的组成部分和衡量的标准是准确界定的可能性;信息的完全性。传统经济学的前提就是经济理性,即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各种可能的选择是可以预测的;未来各事件的结果是可以确定的,能够预知各种事件的分布概率;人是经济理性的人,是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事实上,这些假设是不存在的,由于未来是不确定的,而人的预见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未来事件的所有事件及这些事件的概率都能够了如指掌,尤其是信息的传递要受到时间和空间以及人的理解能力的影响,因此,西蒙提出了其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理论认为,实际社会中的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总是介于完全理性和不完全理性之间,管理人的目标是多元的,其知识、能力、经济是有限的,信息的获取和解释能力也是因人而异,因而管理者不可能对未来的事件及其概率都能完全知道,也不可能作出完全理性的经济决策。因此,契约理论下的企业特征主要有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和契约不完全所导致的所有权的重要性。

(二)委托理论从当前的发展来看,企业契约理论主要有交易费用理论与理论。交易费用理论的重点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理论则侧重于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企业成员之间的关系。现代企业一般以投资人与管理者的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相脱节为主要特征,从而形成了理论。根据该理论,企业实际上是由一个链所组成的。在这个链中,委托人(投资人)将企业实际控制权交由受托人(企业管理当局),受托人则应按照有关契约的要求完成一定的使命,通常假设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管理者在完成其使命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分解其经济责任,从而形成了一系列企业内部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在所有委托关系中,最主要的是企业投资人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经营管理者目标与投资人目标并不总是一致,从而导致了财务控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的需要,即投资人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对管理者进行监督。这种监督一方面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因为监督可能约束管理者积极性或能动性的发挥,或者及时的决策而导致损失的发生。

(三)信息不对称理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和现代企业的委托和受托关系,企业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企业管理当局往往拥有比投资(外部的、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投资人)多得多的关于企业经营机会与风险方面的信息。良好的决策总是建立在充分的、客观的和相关的信息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经济利益各方所拥有的信息应当相等,即不会出现一方拥有信息,而另一方则不了解这样的信息,从而使得拥有信息的一方有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相应的与其具有利益关系的当事人的利益。但是,由于投资人与管理当局事实上的利益冲突,这种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被管理当局所利用,从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投资人一般远离企业,处于企业经营管理之外,从而对企业的了解远不如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的透彻,即企业经营管理者拥有比处于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更多的关于企业的信息,就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所谓道德风险是指拥有信息优势的管理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例如,虽然企业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也没有能够创造正现金流量的投资项目,但企业管理者为了满足自己野心的需要,不是将多余的现金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而是进行不创造价值的投资。逆向选择是指在市场上,由于信息的不均匀的传播,最后是劣质产品对优质产品的淘汰。正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最后剩余拥有者不得不运用一定的激励方法调动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协调管理者与其目标,尽量争取两者目标的一致性,从而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财务控制成本的构成

上述理论揭示了企业财务控制成本最为重要的成本是成本,包括各种机构运行费用、监督费用、激励费用和效率下降费用等;同时,还会发生如财务控制系统设计费用、运行费用等。尤其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财务控制系统已经信息化,设计一套完整的财务控制系统非常昂贵,而且复杂的系统运行和维护成本也相应较高。因此,财务控制成本主要包括内部财务控制系统设计和运行成本,以及公司治理中的与治理成本。

(一)控制经营者成本这方面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监督经营成本。上述理论说明,投资人即委托人处于信息相对不足的劣势小,因而他们一方面需要收集各种信息,从而有利于其作出良好的经济决策,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内部人控制程度及其危害性,还要设置一些如监事会等机构,对经营管理者进行监督。这些监督有可能导致如下成本发生:收集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等信息的成本;所有者之间交换信息并作出决定的成本;以其所作出的决定去影响经营者的成本。

(2)经营者机会成本。由于经营者拥有信息优势,这就使得经营者可能会运用自己的这种信息优势,从事利于自己的各种活动,从而产生了管理者机会行为对委托人损害的机会成本。这些成本包括:白我交易,损公肥私;瞒天过海,;过度留利;营造大公司等活动对委托人的利益的损害。

(二)集体决策成本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往往强调集体决策,虽然这种选择机制可能有利于加强控制,但也因此产生了额外的成本即:

(1)决策效率低下成本。按照集体决策原理,制定决策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而不一定完全遵循经济效益原则。在集体决策中,各方利益的协调最为困难,而且这种困难的形成还会受到参与各方所拥有的文化、对未来的理念及其他文化方面的影响,(因而集体决策有可能将真正有价值的意见埋没,且有可能形成对投票程序的操纵,导致无效率决策。)另外,集体决策产生决策中的“搭便车”行为以及推卸责任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一旦成为现实都会消减企业价值,或说导致另一类成本的发生。

(2)决策程序成本,在现代公司治理和财务控制机制下,决策包括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而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认为程序性决策较为科学:但程序性决策要求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本身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体决策有时不能及时协调各方利益和意愿而长期不能作出决策,尤其是在所有者战略性讨价还价能力较强的情况下,决策时间可能会被拉长,延误决策时机,失去创造价值的市场机会。

(三)及其机制运行成本企业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目标的不——致性和监督、协调的需要必定消耗一定的资源,从而发生一定的成本,这就是成本。成本最直接体现就是治理成本问题。威廉姆森(1985)认为成本主要是指交易成本,包括协议起草谈判成本、履约成本、错误应变成本、争吵成本、治理结构成本和约束成本等。李维安(2001)认为成本主要是维持公司治理有效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组织本身发生的成本和活动组织协调成本。

为厂解决企业运营中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机制的运行也会产生运行成本,如聘请外部审计和设计内部审计的审计费用;聘请独立董事及其运行成本;信息收集和传递成本。在机制或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小,有一种成本应当值得注意,这就是由于股票市场预期的需要和不恰当的激励机制,使得管理者人为地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其结果是既损害了证券市场,也损害了股东的利益;如帕玛拉特财务丑闻不仅使本公司的股票连续暴跌,而且使得与其相关的意大利境内多家牛奶供应商的经济损失以亿元为计量单位。

(四)财务控制设计及运行成本除了成本外,还存在其他财务控制成本,包括控制制度设计成本,运行和维持成本。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它需要精心的设计,从而不可避免地发生设计费用。尤其是在当今电子化、网络化的背景下,财务控制系统需要与其他经营管理系统一体化,这样财务控制的设计费用就更加昂贵。财务控制系统的成本另一个大的方面是其运行成本,因为财务控制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对其风险的控制也要不断地监督,所以这方面的费用也构成了财务控制成本的重要内容。

三、财务控制成本分类及其关系

上述财务控制成本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成本主要是财务控制设计与维护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包括监督成本、设计与运行成本、由于控制而使经营机会失去的损失和集体决策成本等;第二类主要是管理者机会成本等。如果用财务控制强度来衡量,就会发现第一类成本与控制强度呈正向变化关系,可将其称为成本1,这类成本会随着财务控制强度的加大而不断增加;第二类成本与控制强度呈反向变化关系,将其称为成本2,这类成本一般会随着财务控制强度的加大而减少。可以用简单的图形表示财务控制成本与控制强度之间的关系。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3篇

一、我国报刊经营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要求

1.牢固树立“四个坚持”的思想观念,依法行政,是开展报刊经营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

报刊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传播和积累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任何报刊出版单位必须依法进行报刊出版工作,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在这方面,目前已经有充足的法律依据。首先是《宪法》,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大法;其次是全国人大制订的有关法律,如《刑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合同法》、《广告法》等;另外,是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行政法规,如《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还有就是国务院下属的各行政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如新闻出版署、广电部联合制订的《新闻出版保密规定》,国家科委、国家保密局制订的《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

2.讲政治、讲原则、讲职业道德,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敬业自律的工作作风,是经营管理人员应遵循的工作守则

诚信处世、清正廉洁,对于报刊经营管理人员来讲,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他们承担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服务的政治责任,他们的品行不仅关系到经营者的名誉、媒体的声誉,也关系到党领导的报刊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影响。

敬业奉公是职业道德的光辉所在,是对自己生存形态的关注与升华。一个对自己职业不热爱或者企图以这个职业来牟取私利的人,根本无从谈起做一个合格报刊经营管理人员。

3.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去追求经济效益,是经营活动中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的惟一原则

我国的报刊经营管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刊经营管理为了谋求自己的生存与其他工商企业一样需要追求利润,即通过出版经营获得应得的经济收益,但是赢利并不是报刊经营的惟一目标。它还有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代表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做好党的宣传喉舌和大众传播工作。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根本区别。报刊的经营是在传播服务和追求利润的两个目标中求取平衡的过程,一般来说,这种关系的平衡很难掌握,特别是在经济大气候不景气,自身生存日渐艰难的情况下,有一些中小型报刊社往往为暂时的经济利益,做出了牺牲原则的让步。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从事出版活动,应当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对于这一原则,任何从事报刊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必须在具体工作中予以牢记并加以认真贯彻,切不可放弃和违背。

二、报刊经营管理人员应具有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一说到报刊的经营管理,有些人认为仅是“拉拉广告,搞搞发行”而已,这显然是对经营管理工作的曲解。其实,即便是“拉拉广告,搞搞发行”,如不具备一定的社会经验、专业知识和演说能力,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进行。更何况,报刊的经营管理绝不局限于拉广告和搞发行而已。

报刊的经营,从内容和对象来分,有发行经营、广告经营、多种产业经营、资本经营、无形资产经营等。从管理来分,有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管理、资金管理、目标管理等。以经营活动的某个特定内容或某个阶段为对象进行组织强化,更有效地去达到最优化的结果,不同的分工都有不同的明确职能,相关责任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一家报刊社的工作搞得好不好,业绩出色不出色,关键的一条,就是取决于这家报刊社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如何。因此,一个合格的报刊经营管理人员除了必须具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以外,还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策划能力

策划就是筹划、谋划。经营策划的最佳切入点是市场推广和品牌宣传。即:根据报刊的特色在市场上建立起声势显赫的社会影响力,加深广大读者对报刊的认知程度,从众多的报刊品种中脱颖而出。一个策划能力出众的经营人员,往往能以一个简单的创意改变报刊社的面貌,把报刊送上发展的快车道。策划能力是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例如《康复》杂志,抓住了十五六年前广大读者就医难、找名医专家难上难的社会矛盾,免费为读者介绍名医,免费接受读者对疑难杂症的咨询,赢得了自办发行近百万册的业绩,期刊社的经济效益也名列上海报刊业的前茅。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和读者,能够根据自己刊物的个性特点,极富创造性地进行策划,在很短的时间里寻找出一条属于自己发展前进的独特捷径,提升刊物的品牌知名度,这是报刊经营策划成功的必由之路。

2.社交能力

一位成功的报刊经营管理人员,如果他不是社会活动家,也起码应是一位社会活动的热衷参加者。对各种社会活动充满了爱好和热情,以真诚朋友身份频繁往来于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之间,与各界人士建立起广泛又长远的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倾听读者的意见,收集各种信息,开展市场调查,从中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将捕捉到的重要而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报刊社领导进行决策。

报刊的核心竞争力是以影响力为标志,以服务于广大受众为追求目标。这种目标的内容又是以公信力为支撑。提高报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通过这些“社会活动家”将不断更新的报刊内容和动态设法传递出去。主动与人沟通,自觉地扩大交往面,保持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是经营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工作能力。

3.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是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是经营管理人员特有的洞察力。市场机会,大都发生在稍纵即逝之间,能否抓住时机对一件事情、一个项目、一项业务做出判断,会给报刊社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所以,依据必须准确,反应必须迅速,判断必须客观。任何夹杂个人感情因素和想当然的做法都不可取的。不断加强业务钻研,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判断能力,是一个成功的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业务能力。

上海有家消费类期刊的市场定位上就是由于在判断上的失误,给自身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起先这家期刊社认为自己囊括了旅游、汽车、住房、装潢、家教、人才、美食、服饰等各类消费领域,自认为“天下惟我最大”,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奢想一网打尽天下人,但是在经过实际操作运转后,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局面。眼看发展的趋势不对,又连忙去改变原先的所谓“定位”,想搞成消费市场广告性质的刊物,可就是不问问自己,有多少人会到你那里登广告?这种拍脑袋想问题的思维方式只会造成判断失误。

4.应变能力

经营管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创新能力。

我们常说,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服务对象的要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需要有关责任人员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也应随机发生变化,千方百计地改进对外服务合作的技巧。

譬如,报纸一整版的广告刊登价格是10万元。有家企业想要连续刊登10期,但提出一个要求,希望报社能够适当降低单个版面的价格,给予折扣优惠。对此,广告部的接待人员如果坚持不同意让利,甚至态度生硬的话,也许会产生客户减少刊登期,或者到其他的报刊去刊登广告的后果。反之,如果接待人员看到这笔广告金额数量巨大,采取热情接待、互惠互利、应变灵活的办法,适当做些让步,让客户看到合作的友好诚意,也许就此会与客户建立起长远的往来关系,给报刊社带来更大的收益。

总之,“死做”会产生“堵”的结局,“活做”会带来“通”的前景,各种各样的结果都取决于经营人员的应变能力。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是优秀的报刊经营管理者呢?既精通业务,又懂得管理,充满着果敢、坚强毅力和政治敏锐的领导者,不仅能引导、促成报刊社内部员工的良,激发全体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着外部公众对报刊社的注意力;影响着外部公众对报刊开展传播服务的认知和响应。

一个在社会上拥有广泛声望的报刊经营管理人员,他所经营的报刊必定在社会上也具有显赫的社会影响力。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096(2002)06-0026-04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科学构建,作 为创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方面,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已经有许多探索和成功经验。 然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问题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党中央提出的" 规范经营管理者的报酬,增加透明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的要求,以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为突破口,揭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消费现状 和内在规律,使职务消费货币化,变"地下收入"为"阳光收入",对于建立健全科学有效 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操作意义。

一、职务消费的特点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是指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由于担任企业领导职务,掌握一定权力,在履行管理职能的同时发生的个人消费。职位消费包括经营管理者的各种福利、办公费、交通费、招待费、培训费、考察费、信息费、带薪度假费和经营者以公干名义进行的其他消费。职务消费通常是在经营管理需要的名义下发生,在满足生产经营过程得以继续的同时,满足了经营管理者个人的生存、发展甚至是享受的需要。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2001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结果显示,50%多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仅有02%的国有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50万元以上。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透露,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消费 水平一般是其工资收入的10倍左右。中国企业家汽车消费状况调查显示,86%的企业家有 自己的专用汽车(其中属公司配用的专车达841%),233%的企业家拥有两辆以上专车 ,其中35%的人有5辆以上专车。在企业家拥有的专车中,6成以上是进口车。有人统计, 经营管理者专车消费(包括司机、维修保养、折旧、油耗、车位等相关费用)每年一般在15万元以上。又如新疆建工集团开展职务消费大检查,对企业领导乘车、手机费用等进行了登记清理,一次就清理车辆364辆。一些企业经营管理者总是携带多张由公司付账的信用卡,无论在宾馆、饭店、商店还是各种娱乐场所,他们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刷卡"消费。尽管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难以进行公开和准确的统计,但是从有限的资料和现象中可以窥视到,他们的职务消费相当于名义工资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成本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支出,是经营管理者相当大的一部分实际收入。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具有"公私合营"性质的权力性消费,随着职务权力的变化而变化,具有明显的特点。

1两面性。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是包括经营者因职务而享受到的各种公开化、制 度化的物质待遇和利益,如良好的住房、办公、通讯、交通、差旅条件,公费宴请 ,公费出国考察等。在任何企业形式中,适度的职务消费都是经营管理者开展正常经营活 动、履行岗位职责所不可避免的,具有"因公"的属性和形式。但是,面对利益的诱惑,作 为"经济人"的经营管理者,受利己本能的驱动,经常打着"工作需要"幌子,将职务消费 化作公车私用、公物私用、公费挥霍、化公为私、权力腐化、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某个只有百余名职工的小型国有企业,厂长一个月的手机费用就高达6700多元,最多一个月竞超过万余元,而他在这一年中并没有做成一笔生意。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似是而非的职务 消费都具有"公私兼顾"的特点,从而使一些道德低下的经营管理者大走方便之门,以各种 冠冕堂皇的理由日复一日地侵吞着国有资产,捞取好处,充实个人的腰包。

2合法性。职务消费中有一部分是为公司业务或经营者的工作需要的消费,有一部分纯属个人需要的消费,还有一部分则难以界定是为公还是为私需要的消费,但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公"的外衣包裹下的消费,因而变成了企业的合法开支。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促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强化各种竞争手段,开拓寻租途径,不仅使职务消费逐渐为社会和职工所认可,获得宽松的外部环境,而且有财务制度的保证,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经常性支出。职务消费是经营管理者在任期内为履行经营管理职能所消耗的费用,因此使所有以此为口实的消费,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3随意性。个体在参与社会行为的过程中,总是受到自身的体质、文化、能力、品德、习惯偏好的制约与影响,这些因素甚至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内容和结果。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以后,旧的约束机制已经打破,完全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激励约束机制还未建立起来,或者还不健全,所有者对国企经营管理者"一支笔"的职务消费约束被超前软 化,企业经营者的自由度增大了,个人喜好在职务消费中得到了张扬。

4膨胀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并与其人格化代表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国有资本,既具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的公众性、发展性和道义性,又极容易产生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相同的自私性、盲目性和自利性,经营管理者就常常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手段,背叛契约关系,侵害所有者的利益,把所有者权益转化为个人权益。在现行的人事工资制度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直接把企业的货币大量据为己有,要么非法,要么不为职 工所理解,然而他们的吃、喝、用、行等都可以实报实销,摊入管理成本,从而导致了职务消费的急剧膨胀。尽管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叫着压力大、责任重,但哪怕亏损企业,也很少有 人提出辞职,原因就在于他们可以不断扩大"个人支出账户"的特权,提高实际收入水平, 扮演着"穷庙富方丈"的角色。

二、职务消费的效应

职务消费是一把双刃剑。恰当合理的职务消费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管理和开拓发展,另一方面对经营管理者既具有物质和精神的激励,又能约束规范其行为,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促进企业家队伍的形成与壮大;而随意膨胀的职务消费却是一味腐化剂,毒化经营管理者的灵魂,增加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削弱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能力,甚至危害了社会风气。

合理的职务消费有利于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首先,吸引能者进入"企业家"队伍。职务消费对于满足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自尊与成就的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体上讲,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名义收入比其他所有制形式的经营管理者低得多,在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999年的调查显示,工资收入在2万 元以下的国企经营者占626%,集体企业经营者占503%,私营企业经营者占200%。 据1999年对河南省100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状况的问卷调查,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者占362%,1万~2万元者占431%,3万元以上者仅占12%。如国有企业发展的 典范许继集团公司,10余年来的经济效益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年收入却只有15万元,业绩回报显然过低。在这种名义收入偏低的情况下,职务消费不仅弥补了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名义收入的不足,而且增强了他们的自身价值荣誉感,因而能够吸引大批企业家到国有企业工作,成为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脊梁。其次,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实质上是人与人的联系。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是体现企业实力、展示企业形象、加强对外联系、改善外部环境的途径和方法,因而对企业进行市场竞争是有利的。

膨胀的职务消费严重制约着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和企业的发展壮大。首先,增加企业成本。在众多的现代企业中,不排除所有者与经营者"一心"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范例,但无论是从逻辑推论还是现实的角度看,所有者与经营者追求"二心"的现象不乏其例。例如,中国五环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应怡邦、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玉溪卷烟厂厂长褚时健 、浙江金华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单华等暴露出来的种种经济犯罪问题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其给国有资产造成的损失之惨重,令人吃惊。职务消费的无节制飚升,不但增加了企业管理费用,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经营费用,企业的利润率也就相对下降,企业的市场竞争也将受影响。其次,削弱经营管理者锐志。再次,挫伤职工积极性。根据对河南省100家国有重点企业调查,经营管理者的收入与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联度不大,其中强正相关者占173%,弱正相关者占337%,无相关者占308%,负相关者占192%。 据北京市的一份统计资料,1999年以来,该市检察机关共查处发生在8个领域和行业职务犯 罪案件598件,国有企业职务发案率占总数的90。3%。而国有企业领导职务犯罪的多发区, 往往也是企业亏损较为严重、职工下岗人员最多的行业领域。最后,败坏社会风气。某些国 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过高的职务消费,是社会高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了社会公民的 消费观念。更有甚者,有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利用职务消费的便利条件,拉关系走后门, 构筑自己进阶或谋取更多私利的通道,在社会上同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培植了不劳而获的 民众心理追求。

三、职务消费的原因

美国企业管理史专家钱德勒认为:"由一组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管理的多单位企业即可 适当地 称为现代企业。"。支薪经理人员的出现,使现代企业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某些方面利益 的背离,即所有者追求所有权利益最大化,经营者追求自身价值利益最大化。在这种企业制度中,经营权利益与企业利润之间并不完全对称,经营者没有足够的动力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他所选择的企业经营目标往往是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所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名正言顺的"前门"收入过低,而假公济私的"后门"消费过高,已经是公开的秘密。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带来的道德因素。由于我国社会当前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 会的痕迹。掌握控制权的经营管理者不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或者他只拥有企业总股本的很 小份额,所能承担的责任是有限的。由于这种责任的不对称,加上信息的不对称,监督的不完善,经营管理者就可能为了个人利 益而采取种种非道德行为,或者过度冒险,或者偷懒怠慢职务,或者假公济私以侵蚀企业利 润。这样,在现代公司委托关系中就容易产生一种非协作、非效率的使经营管理者享受 最大化、使所有者利益遭受损失的道德祸因。

2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漏洞带来的机会。我国国有企业在形式上虽然已经按《公司法》规定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但实质上并未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建立起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根据河南省企业调查队2000年对全省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调查资料,超过一半的国有改制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仍然是一人兼任,全国约有二成的改制企业还未建立形式上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公司经营管理人员的安排上,董事会与经理层"两权合一",责权不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公司制营建规范,混淆了所有者与日常管理者之间的责权关系,而且也无法实现董事会作为股东大会常设机构对经理班子实施控制的职能。在某种意义上,经理班子操纵董事会 ,董事会操纵股东大会,出现了内部人控制的局面。由于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或者法人治 理结构的职能不到位,在国有企业内部始终无法形成合理地选择和评价经营管理者以及有效 地监督约束经营管理者行为的机制,从而导致职务消费随意 扩张;企业制度不完善,难以有效地约束职务消费行为;管理和财务制度混乱,经营者利 用权利逃脱财经纪律的规制;用人制度的缺陷给不称职的"高消费"经营者留下了生存空间 。

3经济全球化国际背景的外资企业经营管理者高收入、高消费带来的示范效应。中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不仅要承担企业获得经济利润的责任,还要承担职工住房、医疗 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更要承担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但他们得到的只是高于职工平均工 资2~3倍的名义收入。而1997年美国公司老板的薪金平均是产业工人的326倍,日本大型企业(年销售额约300亿美元)总裁的收入是普通工人的17倍,在法国和德国的同等规模企业,这个数字是24倍。当然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盲目地和外国企业领导人攀比收入,共产党员,企业的管理人员任何时候都要讲奉献精神。但是,在突出个人价值的今天,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受外来行为和思想观念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摹仿。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世界在变,人们的思想不能不变。 中国在引进西方发达国家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时候,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经营管理者高 收入、高消费也被输入进来,不断刺激着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神经,诱导着他们的工作行 为和生活方式,他们就会从职务消费中获得心理平衡和实际享受。

四、职务消费的规范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和工作需要,完全取消显然是不可能的。职务消费也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显示自己身份的一种象征,是一种激励手段,如果运用得当,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壮大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如果失控或限制过死,则难以达到有效激励的目的。但是,职务消费使用目的模糊,开支不受约束,使用不规范,多数介于违纪违法的边缘。为了使职务消费成为有效激励的手段,有必要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进行显性化、定量性、货币化、制度化改革,实现职务消费有益化。

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是抑制其过度膨胀、发挥其激励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抑制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无限膨胀的趋势,无外乎三个途径和手段:(1)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企业家精神;(2)推进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制度和机制约束力度;(3)加强社会和企业内部监督,构筑职务消费报告体系,防范和制止他们浪费企业资源。其中第一个途径和方法只具有软约束和自我约束力,而不具有刚性和他人约束力;第二和第三个途径和方法有赖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进程的推进程度,还受到国有企业本身的出资入缺位的特点限制,短时间内也难于奏效。有鉴于此,国有企业应遵循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首先从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入手,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定量化管理,从而既增加对经营管理者进行外部约束的刚性,又增强他们自我约束的自觉性;既增强非生产性开支的计划性,又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的膨胀;既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操作,又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如武汉市已经对部分国企试行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货币化,把企业经营者在公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包括公务用车、通讯、应酬等开支均以货币包干形式发给个人,由此,增强了收入的透明度,将合理的隐性收入显性化。这项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利益分配上的约束措施,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国家已经推行较广,国内的一些民营企业已有采用。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货币化的改革 ,是强化他们在收入分配上的廉洁自律与约束监督的简单易行之举。具体操作可参考如下办 法。

1按照企业规模和企业绩效核准职务消费定额。实行职务消费货币化,即把经营管理者在公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包括公务用车、通讯、应酬等开支以货币包干的形式发给个人,增加收入的透明度,将合理的隐性收入显性化。具体方式可采取一次性给定包干费用 、核定数额据实报销两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关键是消费额度的确定,都要坚持科学、合 理、节约的原则,经董事会核淮,接受职代会的民主监督。在确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额度 上,主要由四项因子构成,即经营管理者级别消费额、企业部门特殊消费额、企业规模比例 消费额、经营管理业绩比例消费额。这些费用的具体比例和额度都可以根据社会状况、企业 发展历史、企业发展战略,以计算的方式予以确定。国有资产主管部门也可以在科学调研的 基础上,制定出指导性意见。

2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个人账户。试行职务消费货币化,目的就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务消费有所约束和限制。在核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指标的基础上,将现金直接打入经营管理者的个人账户,同时取消这些费用的公款列支,以节约企业成本,激励经营管理者节约开支。对个人职务消费账户要进行年终结算,对于超出定额的部分由经营者自己承担,或者按照比例由企业和经营管理者共同分担,节约部分归经营者所有,或者由企业和经营管理者共同受益。

3严格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是关系到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大问题。实施职务消费货币化管理时,要将个人生活消费与职务消费分开,对于必要的职务消费,按合法票证如实报销,年终结算,合理分担或受益,绝不能简单地异化成对经营管理者再加发一份工资。有条件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大型控股公司,要建立健全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或会计外派制度,经过财务总监审批同意的经营管理者职位消费有关项目的支出才能报销,不能由经营管理者一人把持签单权,从而使职务消费总量处在受控的状态。

总之,市场化的报酬机制必须与市场化的用人机制结合起来。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务消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有其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经营管理者方面的主观原因,要扬其长避其短,就要规范职务消费,使其与增加经营管理者的货币收入结合起来,发挥正面激励、职工拥护、企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兵规范职务消费:刻不容缓[N]华北电力报,2001-08-03

[2]魏杰职务消费应计入报酬制度[N]市场报,2002-6-20

[3]郑红亮中国经济大论战(第五辑)[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范恒山走向规范的市场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5]江晓薇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运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6]姜彦福我国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观察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 0

[7]丁文锋经济现代化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8]胡必亮发展理论与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On the Duty Consumption of the Managers of State-owned Enterpr ises

GUO Ji-xing1, ZHAO Chuan-hai2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y, Hen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 nomics

Zhengzhou 450002, China;2.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 ee of HIFE , Zhengzhou 450002, China)

Abstract: The duty consumption of the managers of SOEs is a gen eral phenomenon. It has positive effect on giving the business managers an incentive as well as n egative effect on increasing the enterprises‘ cost due to its dual-face, validit y, random and dilatability features. The only possible solution for losing contr ol of the duty consumption is to pay the managers a sum of money as their duty c onsumption, which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ose revolution ary entrepreneurs but strengthen SOEs competitive abilityin market.

Key words: SOEs; manager; duty consumption;

收稿日期: 2002-08-30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5篇

一、组织发展与经营管理者绩效评价

本文所探讨的组织发展就是企业的发展问题。对企业组织而言,发展有着特别的含义及规定性。埃尔文・格罗赫拉认为:“应该把企业的发展作为企业适应环境的一种形式来考察,因为企业的发展是企业根据对环境事态的考虑而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的生产经营目标,可以将企业发展定义为企业对环境的一种更好的适应”。目前,单一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已不能适应新的理财环境变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目标的发展趋势。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经营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人,也应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通过战略决策和推动战略决策的执行来领导企业的发展。并凭借自己优秀的管理能力,使企业有效运转,领导企业通过学习、创新等手段来培养核心竞争力,寻求组织和组织成员的共同发展。相应的,经营管理者绩效评价也应在尽可能反映经营管理者真实工作业绩的基础上,立足于企业的发展潜力,评价经营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所做的贡献,着眼于长期表现而不是当期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也都围绕着企业的发展潜力而进行。

二、经营管理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经营管理者绩效是经营管理者依据其自身知识、能力、关系等素质,合理调配企业内外部资源,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所形成的总体影响。一个能领导企业实现稳定发展的经营管理者需要在三个层面有所贡献:第一个层面是确保核心业务的成果与目标值接近,侧重于投资的回报;第二个层面是企业内部机制运行有效,侧重的是企业管理和运作的合理性;第三个层面是开创未来的事业机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贡献,侧重的是企业的发展潜力。因此,对经营管理者绩效的衡量应从经营业绩、管理效率和企业发展潜力三个方面进行,从而全方位地反映经营管理者绩效的全貌。

(一)经营业绩。经营业绩是指经营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果。由于经营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在经营业绩评价中引入反映企业价值创造情况的指标为核心指标,不仅能反映资本保值增值能力,而且能从股东财富增加的角度反映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使经营管理者利益和所有者利益保持一致,从而促使经营管理者向企业目标迈进。

EVA是一项对企业利润进行适当调整后的经济价值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但是,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营业绩是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和经营管理者、员工等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既包括经营管理者通过自身努力而实现的组织绩效,也蕴含着经营管理者自身难以调控的宏观外部因素所引起的组织绩效的改变。为了能反映经营管理者对企业业绩的真实贡献,必须剔除经营管理者不可控的外部环境因素对企业业绩产生的影响。因此,把剔除行业影响的EVA′作为价值评价的指标,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当期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EVA=NOPAT-WACC×TC (1)

其中,NOPAT代表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TC代表公司总投入资本的账面价值,包括股权和债权两部分;WACC代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EVA′=EVA-(Dm+Em)×Kt(2)

其中:Kt代表行业平均投资报酬率,Dm代表债务资本总额;Em代表权益资本总额。

(二)管理效率。管理效率是经营管理者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执行管理职能的管理工作效率及完成组织规定目标的有效程度。管理效率指标设计主要体现经营管理者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企业内部机制的运行效率,突出反映专业管理效果。主要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财务运作的合理性、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价。

1、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产品质量越好,服务水平越高,越令客户满意,企业就越能留住老顾客并不断赢得新顾客。产品和服务质量指标可用合格率、退货率、产品维修及时率等来描述。

2、财务运作是否合理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事实证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最终都会通过财务风险作用于企业,而其基本途径就是随着风险转化为现实,造成企业现金短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从而陷入破产或重组的结局。企业财务运作的合理与否主要通过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和企业的融资能力来体现,主要的指标有现金流量充足率、现金周转率、融通资金率等。

现金周转率=现金流入/现金平均持有额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现金的管理能力和效率,比值越大,表明企业现金闲置越少,收到的现金能很快投入经营或用来调整财务结构,但是过大则会增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容易使企业陷入现金周转不灵的困境。

融通资金率=资金的到位金额/所需资金总金额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企业公关关系的好坏,而企业的公关关系是经营管理者在经营过程中慢慢形成的。

3、企业文化建设是经营管理者必须支持的一种长期行为。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企业文化要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不断加以丰富与创新,否则是无法与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接轨的。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价值观的培养、企业制度设计、员工的面貌与行为。价值观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经营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必须建立和推动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组织中的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制度是文化的土壤,应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实到企业制度设计上来,良好的组织制度会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改变员工的面貌和行为,提高他们的素质,员工的面貌与行为从侧面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性。衡量企业文化建设的指标主要有企业组织的新管理理念培训次数、员工合理化建议增长率、员工违规率和企业的凝聚力等。

(三)企业发展潜力。企业发展潜力,也称企业成长能力,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扩大积累而形成的发展潜能。经营管理者面临的是一个企业运营的大局,他不仅要把握现在,更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负责。经营管理者的工作绩效也不仅体现在企业的历史成果中,更应在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中有所反映。企业的发展潜力主要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方面进行预测。

1、财务预测指标

主营业务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该指标从主营业务收入方面衡量企业的发展能力,表明企业销售增长水平对企业发展后劲的影响。该指标若大于0,意味着本期企业销售有所增长,并且值越大表明企业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资本积累率=本期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该指标体现了企业资本的积累情况,展示了企业的发展潜力。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企业资本保全性越强,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该指标若为负值,则表明企业的资本受到侵蚀,应予以充分重视。

2、经营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能力是物化在人中的知识或技能。Grant等学者认为能力是导致企业成功的关键资源。企业中经营管理者的能力更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关键的资源。虽然以能力定报酬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并没有评价真实的业绩,但从长远来看,经营管理者能力的强弱对企业绩效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且恰当的能力鉴定能够将企业战略与执行这种战略所必需的某些特定能力联系在一起,并向被评价人提供信息反馈,因此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需要考虑经营管理者能力对绩效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需要对经营管理者的以下能力进行评价:决策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团队精神。

3、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公司职员的专门技术、能力、技巧和专长。经营管理者必须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中人的问题。对现代企业而言,企业赖以运作、生存和发展的“知识基”根植于企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企业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人力资本优势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员工的稳定率、员工的平均培训费用和企业核心人才的比重等。

员工稳定率通过企业一定时期内重要的人事变动百分比来计量,企业员工稳定率应适度,稳定率过低表明企业在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越多,过高则往往会使企业缺乏活力和创新。员工的平均培训费用反映了企业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组织应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和主动性,安排其所需的培训、教育等,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保持和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本优势。企业核心人才的比重通过企业中从事战略性关键工作的员工占总员工的比重来计量,反映了人力资本对企业发展的支持水平,该比重越大,表明了经营管理者在人力资本管理上的工作越有成效,企业越有发展潜力。

4、创新潜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才能让顾客满意,才能使企业相对竞争对手更具竞争优势。创新意味着为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过程带来富有意义的变革,并为组织的受益者创造新的价值。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企业的技术创新潜力可用企业一定时期的专利指数和研发费用的投入强度来描述。

专利指数=企业拥有专利份额/该行业拥有专利份额

反映了企业现有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在同行业中的领先程度

研发投入强度=本期研发费用/总销售额

企业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强度与企业的技术能力提高之间存在最佳匹配,企业要实现长期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研发费用投入,投入强度越大说明企业技术开发潜力越强,企业的创新潜力越强。

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包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等。在新经济时代,未来成功的组织将是灵活的、能够快速反应的组织,经营管理者的责任就是领导企业坚持不断的改进,提高企业的自我更新能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管理创新是必然的,可通过在企业内展开问卷调查来对经营管理者在管理创新方面的绩效进行评价。

5、企业形象提升力。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企业形象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预示着企业产品市场前景的好坏。一定时期内企业形象的提升力可用经权威部门评估的品牌价值的变化来衡量。

三、经营管理者绩效评价指标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要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相匹配。本文所构建的经营管理者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成熟期的企业而设计的,由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其发展战略是不同的,相应的对经营管理者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在具体指标的选取上有所侧重,也可通过指标权重的设置来体现本阶段对经营管理者的要求。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6篇

培训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实施“创业素质工程”的重要载体,也是为我区实施工业立区战略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去年,浙江省实施了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我区也提出了建设四省边际制造业密集区的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区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全面实施“创业素质工程”,对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是推进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我相信,本次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班的举办,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区企业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高,有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今天,区属企业的企业主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够在百忙之中腾出时间和精力参加这次培训,充分说明我们的企业家是有战略眼光的,已经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区委、区政府对这次培训班非常关注,为办好这次培训班,区经贸局和区企业家协会于6月份专门对172家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他们对培训工作的需求,并根据企业反馈的意见情况,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分创业者不同情况和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并联系了理论和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老师。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都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肩负着推动企业发展的重任,大家要好好珍惜和把握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勤于思考,结合企业实际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我区深入实施工业立区发展战略作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也希望组织培训的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前几次办班的经验,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在学习时间安排上,尽量利用业余和休息时间,使学员安心学习,企业生产照常运行,做到学习与生产两不误。在内容安排上,要注意“应知”与“应会”的结合,要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切实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我相信,只要我们各方共同努力,创业素质工程活动一定会开展得更好!

最后,预祝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祝同志们学习进步!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7篇

今天,我们**区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班在这里开班,这是我区实施“创业素质工程”的又一项具体行动。在此,我代表中共**区委、**区人民政府,对培训班的开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关心、支持我区“创业素质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和领导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对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真金白银”,这种生产要素在发展中绝对不能缺少。实施创业素质工程,是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推进“工业立区”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人才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继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之后推出的,又一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创业素质工程,主要就是开展四项培训,一是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培训。通过素质培训,培养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重点是工商管理知识。二是工程技术人员素质培训。主要侧重于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和技能的培训,重点是科技应用、技术创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三是新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培训。主要侧重于政策法规培训,重点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区委、区政府的有关政策以及市场经济知识。倡导合法经营、诚实守信。四是企业技术蓝领素质培训。主要侧重于专业技术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等。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员工的技术等级培训。重点是本地企业员工的初级工培训,采取企业订单培训和企业委培的方式进行。

培训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实施“创业素质工程”的重要载体,也是为我区实施工业立区战略培养人才的重要措施。去年,浙江省实施了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我区也提出了建设四省边际制造业密集区的目标,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区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全面实施“创业素质工程”,对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是推进我区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我相信,本次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班的举办,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区企业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高,有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今天,区属企业的企业主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能够在百忙之中腾出时间和精力参加这次培训,充分说明我们的企业家是有战略眼光的,已经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区委、区政府对这次培训班非常关注,为办好这次培训班,区经贸局和区企业家协会于6月份专门对172家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他们对培训工作的需求,并根据企业反馈的意见情况,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区分创业者不同情况和实际需求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并联系了理论和实践经验都非常丰富的老师。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都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肩负着推动企业发展的重任,大家要好好珍惜和把握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勤于思考,结合企业实际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为我区深入实施工业立区发展战略作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也希望组织培训的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前几次办班的经验,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内容。在学习时间安排上,尽量利用业余和休息时间,使学员安心学习,企业生产照常运行,做到学习与生产两不误。在内容安排上,要注意“应知”与“应会”的结合,要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切实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我相信,只要我们各方共同努力,创业素质工程活动一定会开展得更好!

最后,预祝本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祝同志们学习进步!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8篇

一、创业精神的内涵

创业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最重要的是八种精神。

(一) 果敢精神

创业要投人财力、人力和物力,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可能性始终存在,必须要有果敢精神。创业者一起步就面临着要么血本无归,一贫如洗;要么以本生利,腰缠万贯。到底选择哪一种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是无法回避的基本决策。一般人宁愿不发达也不愿失掉既得利益,越是年龄大,生活现状好的人,越缺乏创业精神。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没有破釜沉舟的精神,没有舍弃传统生活方式的决心,没有放弃既得利益的勇气,就很难迈出关键的第一步,就很难自我断了后路。一些下海的创业者自己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和丰厚的收入,从有安全感转向无安全感,这是需要勇气和魄力的。

创业是一条不归路。成功了,很难再去就业;失败了,总是不甘心自己的血本,期望东山再起。特别是有过几次成功之后,很难再爬上岸来。一笔生意,或一个项目,干三个月挣10万元,相当于4年的工资。3个月等于4年,这笔账使创业者已不甘心再去为每月20xx元奔波。

(二) 科学精神

不少人说企业家都有冒险精神,这是错误的。企业家作为创业的主要群体不仅不愿冒险、不肯冒险,而且千方百计地规避风险。但是风险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创业就要投资,要投资就有两种、甚至多种可能的结果,创业者总是以自己的科学精神抓住机遇,躲避风险、减少风险、战胜风险。所以果敢精神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的,离开了科学精神就没有果敢精神,只有盲目蛮干。

科学精神要求决策有理性,而不要单凭感觉,不要盲目跟着感觉走。决策要借用外脑,要讲究民主。多听专家意见,特别是反面意见,没有反面意见下的决策是十分危险的。要让人敢于讲真话,敢于反对创业者的决策。重大决策“一致通过”,可能结局是一致失败。重大决策没有反面看法,就说明动脑子不够,先不决策,有了各种不同意见再决策。

科学精神要求唯物、客观,不要凭想当然做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创业决策之真理。知已不易,知彼更难,需要做大量具体的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疏忽。地方行业与市场,中国行业与市场, 世界行业与市场的动态必须及时把握,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也必须十分清楚。

决策慢,动作快。决策决不可草率行事。决策决定成败。许多失败都源自于事先思考不周。要把一切坏的可能性全考虑进去,对每一种坏的可能性有多种对策,不能遗漏任何一种可能性,要在事先就制定好了避免坏的可能性的措施。许多理想的目标可能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许多因素可能并没有想到;凡是已经有先例的,尽量亲自走访,不仅了解成功的一面,更要了解失败的一面。别人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了成功,你在同样条件下可能就是失败,因为你可能不具备别人所拥有的若干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特别要警惕别人为你的项目所描绘的 “大饼”,如果饼真这么大,又这么易,他们自己为什么不去拿呢;要充分占有信息资料,甚至不能忽略一个细节,也许关键问题就藏在这个细节之中;没有90% 的把握不要冒险,不要试着干,创业是试不起的。

(三) 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干实事,少空想。一千个计划不如一个行动。创业者要少说多做,干实事。做事雷厉风行,今天的事决不推到明天。时间就是成本,时间就是竞争力,兵贵神速。

务实就是要求真理,少盲从。敢于说“不”,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因面子牺牲事业。创业者要用老实人,老实人中用能人,用比自己本事更大的人。但是决不盲从,要有独立见解,凡事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自己没弄明白白事决不盲目按他人意志拍板。

务实就是要办事踏实,避免浮躁。大事不放松不大意,做事细致、认真,一丝不苟。数百辆汽车可能因为一个小配件供应不及时就积压在线,无法变现。管理要精密严细,纸上谈兵,必败元疑。经营和管理无小事,一个火星就可毁灭一座造纸厂。做事既要大刀阔斧,又要如履薄冰;既要一泻千里,又要稳扎稳打。

( 四 ) 决战精神

军队打仗不怕以弱对强 , 就怕陷入被动。一旦陷入被动就可能全军覆。争取主动权、机动权是作战和重大原则。创业也是如此。企业工作千头万绪,不仅内部运作常常陷入被动 , 而且与供应方和需求方及竞争对手之间更容易陷入被动,甚至战略性的被动,造成日益亏损,坐吃山空,资不低债的严重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决心和毅力往往起决定性作用。不仅要能坚决地扛住,不让人心涣散,造成兵败如山倒之势,而且要有破 釜沉舟,拼死决胜的勇气、意志和谋略。一些企业不是被竞争对手击倒的,而是被末日之势吓死的。创业需要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气概。

要沉稳 , 遇事不慌。心情不好的情况下不下决策,睡一觉再思考、冷静下来再决定。一切都是过程,一切都会好转 , 天无绝人之路。确实回天元术,那也是定数决定,要拿得起,放得下。

要顽强,百折不挠。成功常常属于能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的人 ,失败总是让那些半途退却的人摘走。要有耐有韧性、有毅力、有恒心。 成功往往深藏在“再坚持 的努力之中”。要培养忠诚助手、忠诚团队 , 荣辱携手,苦乐同舟,团队同心协力就没有越不过的火焰山。

( 五 ) 创新精神

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企业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创新精神成为创业的核心资源,不仅创业者本人,而且整个企业的员工都要具备创新精神。培育企业的创新观念、创新风尚、创新文化,这是企业的生命之源。

要创新观念勇于开拓。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创新观念,才能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管理。 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系统观念、人才观念、民主观念、新经济观念;要树立改革意识、开放意识、科技意识、危机意识、战略意识,放弃一切旧意识、旧观念。努力学习和开拓未知领域。

要创新技术和产品,把握命运。技术和产品创新超前,则生;技术和产品创新落后,则死。谁技术先进,谁最有实力,落后就被动,就会淘汰出局。技术和产品创新不能 二心。创新难,不创新更难。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标更辛苦。

要创新体制和管理。体制是一种物质力量,不同体制 下 ,造就不同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行为方式,不同的活力、创造力,不同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创业者要不断创新体制,包括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管理出效益,先进的技术离开了科学的管理,不会自动创造效益。管理无定法,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效率和效益提升。

( 六 ) 超越精神

争当头羊难,夹在中间迈不动步更难,当了尾羊肯定被狼吃掉。创业必须有超越精神,不干则已,干则一流,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创业固然要量力而行,但目标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优势。大也是一种信誉。银行敢给贷款,政府怕你破产,因为破产了不仅银行贷款泡汤,而且会造成大量员工失业,同时也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创业必须瞄准顶尖企业,实行赶超。不仅追求中国老大的坐位,而且追求世界老大的坐位。晨鸣纸业集团18年前一个县办小造纸厂, 年营业额800万元;18年后,成为中国企业五百强之一,年营业额42亿。谁能吃掉他?

超越必须砺志。志者,心之向也,气之帅也。 “志当存高远 ”“一览众山小”。目标大小,影响成就大小。志向是胜利之本,懒惰是万恶之源。

超越必须战胜自我。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胜利是战胜自己的惰性和惯性。能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成就大业。

超越必须拚搏。你进,别人也进,你要追上别人,就要使出比别人更多的智慧和气力;你要超过别人,就要会出更大的精力,把别人的睡眠时间都用于超越。

超越必须有恒。要立恒志,勿恒立志。做事持之以恒,不怕慢 , 就怕站;不怕难,就怕变,不坚持到底;不怕事多,就怕用心不专,专心才能事半功倍;不怕事小,就怕不为,小事不做,大事难成,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海。耐心与持久胜过激烈与狂热。

( 七 ) 合作精神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一个日是条虫,三个日本人是条龙。这是众所周知的国际上对国人与日本人后合作精神的对比研究结论。没有合作精神的人创不了大业,大业都是协同的结果。股份制就是一种合作方式和合作精神的体制。

合作精神弱是农民意识,是小生产者观念。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喜欢单干,不受约束。在分配上不患贫,患不均。中关村不少企业,由几个合伙人共同创业,穷合作,富分家,都想独自当老板,分家以后全。合作精神的思想基础是诚信。诚则心凝,伪则心散,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言必信,行必果,一言即出驷马难追,强化他人对自己的信任度。

合作精神的精神基础是宽容,顾全大局,不斤斤计较 ,为人豁达 , 不因利益分配上的枝节纠缠不休,耿耿于怀。合作精神的物质基础是目标一致性,合作者要有共同目标,这种目标不是一方的利益,而是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利益分配的界定明晰。这样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 八 ) 学习精神

现代创业依靠丰富的知识,如经济学、会计学、企业管理学、法学、市场学、金融学、政策学、心理学、信息学、哲学、技术学、工艺学、交际学、文化学等等。创业者不可能是诸多学科的专家,但是却可以成为杂家,成为通才,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实践学,日理万机,夜读百卷。所以要有顽强的学习精神。

创业的大敌是不懂装懂,大忌是不求甚解。许多企业不是死于市场 , 而是死于创业者的无知。由于信息爆炸,知识更新过快,创业者不仅要勤于学习,而且要善于学习。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创业者必须学会排斥一些信息,避免这些信息污染大脑,留出足够的脑空间吸收必要的信息,能够把数十条信息凝聚成一个概念,这样学习才会有效力。

在有创业精神的同时,经营管理者必须有很高的素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管理者的政治、业务、文化、作风、道德素质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管理者特别是法人代表必须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

要从根本上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必须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要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政治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尽心尽力办好企业,这是企业领导者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干好工作的基本前提。首先是要敬业,忠诚事业,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有争创一流水平的勇气,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其次是勤奋,对企业的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困难面前不低头,挫折面前不退缩,成绩面前不止步,勇于开拓,拼搏进取。第三是克已,做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境界。

第二,要提高经营管理者的业务素质。“经营管理能力”应该是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第一能力”,其核心是决策能力,即善于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作出科学决策的水平。但在现实中,不少企业主要领导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和市场研究上,而是整天忙忙碌碌,陷于繁杂、琐碎的具体事务之中,“抓小放大”,到头来必然要贻误企业。当然,要搞好企业,经营者的决策不能是盲目决策,拍脑袋决策,而必须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的科学决策。为此,一个是要及时掌握信息。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不可缺少的条件,包括最新技术、产品价格、材料供应、市场需求等诸多内容。企业领导人掌握信息不仅要快捷,而且要随时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掌握信息如同掌握战机,抢先一步者胜,棋慢一步者败。另一个是要具有超前意识。现代社会竞争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是空前的,作为企业一把手,考虑问题一定要有战略眼光,要站的高、看的远。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要有一定超前性,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站在时代前列,才能不断开拓创新,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三是要善于抓大事。要注意调查研究,对企业实况心中有数,当企业面临困难,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准症结所在,进行分析对比,谋思路定措施,选准突破口,迅速扭转被动局面。

第三,要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所谓文化素质不仅仅指文凭学历,而是指经营管理者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要熟悉本行业的技术业务,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财经、金融、历史、法律、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大庆油田的企业在一些对外投资、对外经营合作中,有的就因为经营管理者不懂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签合同时让对方钻空子,造成损失,交了不少学费,这些教训不能不吸取。要提高文化素质就必须学习,既要勤奋学习,又要善于学习,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功”,在企业加快改革发展的形势下,掌握的知识越多,理论水平越高,就越能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预见性,使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要提高经营管理者的作风素质。企业领导人的工作作风,也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搞好企业,领导人一是要有求实的作风,即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开拓创新,积极参与竞争,又要注重调查研究,进行科学决策。不做表面文章,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为企业为职工多办实事。二是要有民主的作风。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具备决策能力。但绝不是个人独断专行。要善于听取各层次职工的意见和呼声,集中大多数人的智慧作出决策。作为一把手,还要在班子中带头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调动一班人的积极性,精诚团结,共同做好工作。三是要有“三老四严”的作风,对工作严格管理,对员工严格要求,做到“严细准狠”,产品讲求高质量,工作追求高水平。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9篇

1、开拓

公司业务部经过历次变迁,年最终确定总监模式,这使得业务部业务能力得以加强,但相对来看开拓力度就有所滞后,这一点应该在年的业务工作中需要重点改善,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是决定业务的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再者,没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就容易丧失目标,迷失方向,市场地位也得不到提升,一直是跟随市场步伐,而不是结合自身实力去引导市场走向。"内外结合"是改善此现象的一项计划,所谓"内",一、就是增加信息搜索人员(2人),有一定的市场销售经验,能作到对公司重点服务的行业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的能力。通过建立如金融、政府、外资企业等系统的工程档案。从而使业务部信息真正能作到点到面的控制能力。二、把项目信息分成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两大类,技术部门的配合力度也可由级别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工程项目就可以分主次,以便集中优势争取重点项目的成功率。这样分类首先可以避免由于频繁的投标,成功比率不高影响技术部的军心,其次又可以使业务部门不至于感到有信息公司不重视,从而丧失搜索信息的信心。业务大多情况下是广种薄收的,这就开始指"外",一、充分利用网络,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而公司本来就是从事信息产业,但年对网络重视不够,甚至发生了没有自己的网站导致项目无法跟进的情况。建立公司网站刻不容缓;再有就是利用网络搜索信息,开拓业务视角,积极参与,有些网络招标项目机会是均等的。二、利用业内人士提供的信息,年就有一些成功的例子,这种资源是非常宝贵的,也是需要重点维系的,加强沟通与联系,使之成为一种制度一种习惯。这种资源还有很深的拓展空间,年一定要加强处理,合作公司、设备公司的销售人员都是潜在的公司业务人员。这就需要公司在此方面的政策特殊倾斜。

2、挖掘

要使今年的业务任务顺利完成,挖掘工作是一定要作的,需要发掘客户潜力,同时也要挖掘人员潜力。老客户的工程延续以及老客户介绍的新客户是当前公司最重要的一种业务手段,这类业务是公司的实力的体现,也是对公司服务的一种回报,但是此类业务还是有较深的潜力可挖的,换言之,业务部就应当担负起延续关系与挖掘潜在业务的工作。定期回访,及时反映,以及配合工程部门做好售后工作。这里还需要工程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业务部门承诺的事情其实基本上都是工程部门去实现的,步调不一致有些时候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而人员潜力挖掘方面,就是提高工作技能、加快工作效率、提升专业知识的一个培训学习过程,定期的在公司学习专业知识,适时的参与社会上的一些专题会议、展览,以及勤下工地,深入到标书描述的每一个工作环节。

3、管理

目前公司业务部门由两位总监在运作管理,有具体的分工以及职责,而基层员工目前只有五人,从公司的发展角度来看,是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管理每一个部门的,特别是业务部这种直接可能影响公司发展好坏的部门。年业务部门应该结合公司现有的制度,专门制订一套可行的操作制度,内容应当包括:奖惩机制、考勤补贴、差旅报销、培训计划、项目分析、每月总结等方面。

4、协调

经营管理者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所有者 经营者 监督机制 约束机制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成长起来的饭店业也有了长足的长进,旅游涉外饭店、各类主题饭店、经济型饭店等蓬勃发展,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饭店体制也逐渐发生了改变,饭店的投资者和经营者逐渐发生分离,投资者纷纷寻找职业经理人帮助并授权其经营自己的饭店。只要存在所有者的授权经营,就一定存在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者(人)“目标利益不一致”“信息控制不对称”“责任风险不对称”的所谓“问题”,在所有者和经营者权利分离的饭店,内部控制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监督,但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分歧,如何实施监督约束机制的问题,直接影响到饭店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来看,饭店业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监督机制过于单一,缺乏多种监督和多重监督,造成所有者权力缺位和经营者权力越位,从而使得监督机制失灵,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严重偏离。鉴于此种现象,对我国饭店内部监督机制应适时加强监控和调整。

一、充分发挥事前监督机制

首先是对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加以限制与约束。在委托者和者之间赋予多大的权力一直是两者关心的问题。如果人没有权力,就没有办法管理;但如果给太多权力,又会有风险。因此制定相关条款限制经营者的行为是有必要,当然,对经营者行为的限制作为一种所有者权益的保障机制,特别是一些苛刻的限制条款,并不是所有者单方面的就能确定,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后,再通过艰苦的博弈而形成的。

其次是规范经营者自我约束机制。对一个经营者来说严格的实施自我约束是很难的,部分经营者往往利欲熏心,经不起利益的诱惑,铤而走险,放弃自我约束,从而造成经营失败。而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投资者难以经营者的经营失败,并且在破产法中投资者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所以从法律上规范经营者自我约束机制是相当必要的。

再次是制定适度的经营目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所有者和经营者在委托之前应首先签订契约,约定双方的相关事项并通过签定必要的附件来保证彼此之间的利益。如果委托人和人之间不事先约定责权利的细节,最容易为后来的纠纷埋下隐患。因此制定适度的经营目标比如财务目标和非财务目标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建立完善年薪制度、期股制度、监督制度、资质测评与资格认定制度等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证经营目标的如期完成。

最后是设置财务预警分析(Early?Warning?analysis)机制。在我国财务预警分析没有作为一项监督机制运用,可以说是监督中的空白。对于未来,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经营者,往往都持乐观态度,缺乏预警,一旦财务失败,要想让其消亡,可想而知挽救成本是极高的。因此有必要对饭店主要经营项目及经营项目组合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

二、加强事中监督机制的管理

完善的事前监督机制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对事前的监督机制的落实和执行尤其必要。具体可以采用在饭店经营管理中实施重大决策审批制,合同与资金的使用采用经营者与财务总监“联签制度”。所有者将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起来,聘用专业人员对饭店明察暗访,检查督导经营状况,同时经营者应定期向所有者通报饭店的经营状况。对财务总监和财务人员采用委派制和轮换制,实时的准确的反映饭店的财务状况。

三、加强事后监督机制的管理

一方面对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监督机制。对于经营者来说除了上面的各项制度的监督和约束外,还要加强对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监督。因为任何法律和法规也有不完善和失效的时候,当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失效的时候,靠什么约束经营者的行为?主要是要靠道德约束。一是在受聘期间,要有对饭店的忠诚精神和团队精神,不能危害和损害饭店及同事的利益;二是在解聘后不能以任何方式损害原受聘饭店的利益。因此无论在受聘期和解聘后都需要有社会道德的约束。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直接影响饭店经营情况,有必要纳入监督机制的视野,以便实施监督。

另一方面是履约评价机制。在我国现行的饭店业绩评价中,存在着重财务指标评价,轻非财务指标评价,并且以对饭店的业绩评价代替对经营者评价等缺陷。由于评价指标以财务指标为主,被评价者就在财务指标上做文章,粉饰业绩,导致财务信息失真。这是业绩评价机制必须注意的问题。同时在评价对象上,还应参照国际惯例区分对投资者业绩评价和对经营者的(GOP率指标)业绩评价。饭店可以用现代常用的平衡记分卡评价指标来评价履约情况。

究竟经营者和投资者在企业发展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算到位?他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来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他们如何按照游戏规则有效处理相互间的利害关系,建立双赢模式?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要饭店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投资人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无论饭店采用哪一种监督约束机制,都能产生相应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采用单一的机制,应该将各种机制综合配套运用,并辅之以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和制衡手段,抑制经营者的违规行为,最终也是保障所有者权益和经营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柳驰:对国企经营管理者监督约束机制的探讨.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2]梁建人:健全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上一篇:经营管理部范文 下一篇: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