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05 08:06:18

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范文第1篇

在企业的经营核算中,成本是其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是除了利润指标之外综合程度最高的、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最敏感的经济指标。原材料消耗的高低、产量的多少、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质量的好与坏、费用的增减、资金周转的快慢以及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都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因此,成本水平的高低就成为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随着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的价格成为各个商家竞争的焦点,因而成本管理就成为各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者在满足客户的前提下,在不断降低和控制成本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为。

在经历了第一次生产技术革命之后,科学管理的普遍运用,使得企业管理从单纯的生产管理中脱离出来,成为包含生产管理的庞大体系。到了20世纪70年代,从二战废墟中恢复过来的日本,经过战后三十年的奋斗,以丰田公司为代表的日本企业,通过学习研究欧美国家的先进生产和管理技术,结合日本的国情创立了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模式——精益生产方式。

由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种的经济现实,如石油危机、泡沫经济的破灭等,迫使日本企业管理人员开始将管理的范围从制造现场作更广的延伸,努力寻求事前的控制对象,这种思路发展就形成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

生产作业成本是由丰田汽车公司首推的,在丰田公司1959年的社史中首次出现了“生产作业成本”这一术语,它是这样描述的:“在设计、试产和生产准备等阶段,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以达成目标成本,这样就逐渐开始走向所谓‘生产作业成本’的体制”。

由精益生产的起源、发展及其重要的理论思想可以看到精益生产方式下的企业管理的独特思路:从企业的下游——最终用户出发,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来重新安排企业运作的流程,由最终用户开始倒推至源头,以目标成本为目的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层层推拉,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降低,达到目标成本;同时将JIT适时生产系统引入企业,以市场的需求为基础进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实现零库存、零时生产,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市场环境的变化;精益生产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成本管理必须能够满足精益管理的要求,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控制成本的发生,并能适应JIT生产系统对成本核算的要求。生产作业成本和作业成本法从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这两个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人手将先进的控制与核算方法引进企业的成本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信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决策,并能够对企业的成本实施更有效的控制。

现代成本控制论认为,成本控制方式分为三个阶段: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所谓事前控制是指在成本计划执行之前,为防止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而采取的管理行动,它规定了完成成本计划的各项要求、措施和职责。通过对成本计划制定的监控,在成本计划实施之前就能发现和纠正偏差,保证成本计划符合要求。事中控制则是指在经营过程中,直接观察、检查、监督成本活动,有两种控制方法:一是按照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标进行控制;二是现场的控制,成本管理人员深入生产经营活动,检查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与有关的技术、经营人员一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事后控制是指对成本计划执行过程中所获取的成本信息资料进行归集、整理和分析之后,与最终的目标进行比较,并且以这些成本分析数据为依据,评价和指导未来的成本管理活动。

成本控制要求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企业发生的各种资源耗费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调控,发现偏差及时揭示,并采用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定的目标成本范围内。运用工程学原理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进行计算,发现其中不增值的作业,找出原因并加以改善,减少任何不增加企业价值的耗费,从而降低成本。

现代成本管理与控制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而目标成本规划则基本上完成了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及成本计划这三个方面,在成本控制、成本核算的事中控制以及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的事后控制这两阶段的控制则相对较弱,特别是生产作业成本在核算方面仍然沿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的缺陷,使得成本核算无法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从而影响成本分析。有可能因为成本信息的误差导致该降低成本的项目(作业)没有降低;而有些本已达到最佳成本状态的作业却仍在挤压成本。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出发,以目标成本为核心展开成本管理活动,运用生产作业成本对产品投产前的开发设计实施成本控制;运用作业成本法先进的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分析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及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并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实施控制;最后以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平衡计分卡作为成本控制实施的考核体系,为成本的持续改善提供准确的信息。

2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包含“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

“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两大支柱”是准时化与人员自主化。准时化生产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合适的时间生产高质量和合适数量的产品,以“平准化”为前提条件、以市场来拉动生产。所谓拉动生产是以看板管理为手段,采用“取料制”:即后道工序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根据本工序在制品所需要的用量从前道工序领取相同数量的在制品,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向前推动,从而形成全过程的拉动控制系统,绝不多生产一件产品。人员自主化是指人员与机械设备的有机配合行为。生产线上一旦产生质量、数量、品种上的问题机械设备就自动停机,并有指示显示,同时任何人发现故障问题都有权立即停止生产线,主动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并且将质量管理溶入生产过程,将质量管理变为每一个员工的自主行为,将一切工作变为有效劳动。“一大基础”是指改善。改善是精益生产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改善就没有精益生产。这里的改善是指:①从局部到整体永远存在着改进与提高的余地。在操作方法、质量、生产结构和管理方式上要不断地改进与提高。②消除一切浪费。精益意味着不能提高附加价值的一切工作(包括生产过剩、库存、等待、搬运、加工中的某些活动,多余的动作,不良品的返工等)都是浪费,这些浪费必须经过全员努力不断消除。③连续改善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管理思想。它是指以消除浪费和改进提高的思想为依托,对生产与管理中的问题,采用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地改善、巩固、提高的方法,经过不懈的努力,以求长期的积累,获得显著效果。

3改善——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浪费消除方法

《改善一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的作者,今井正明先生,他认为丰田成功的关键在于贯彻了Kaizen(持续改善)的经营思想。Kaizen是一个日语词汇,意指小的、连续的、渐进的改进,这一方法是指企业通过改进一系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细节活动,如持续减少搬运等非增值活动、消除原材料浪费、改进操作程序、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生产时间、不断地激励员工。设计过程中确定的产品各功能和企业各部门的目标成本,是产品制造及销售过程的成本控制依据。

Kaizen似乎显得小打小闹,润物无声。但相对于一触即发式的创新思想而言,Kaizen思想所带来的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微效果其往往终局是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它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要以相对较少的费用来连续不断地改进工作。长期而言,这种阶梯式的持续进步足以获得巨大的回报。与此同时,Kaizen也是一种低风险的方式,因为在改善的过程中,如果发觉有不妥当之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回复到原来的工作方法,而不需耗费高昂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丰田Kaizen生产方式作为一种不做无用功的精干型生产系统其核心思想不外乎两点,第一是“杜绝浪费”(即有效的成本控制),第二是“持续改善”(出自戴明“连续改进质量”的思想,即把产品和过程的改进看作一个永不停止的、不断获得小进步的过程)。

大野耐一在《丰田生产方式》这本全面透露丰田核心竞争力的经典图书中曾这么解释他所理解的Kaizen。他说:“‘彻底杜绝浪费’是丰田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而贯穿其中的两大支柱就是:及时化与自动化”。构成该思想的两大支柱,“及时化”是指在通过流水作业装配一辆汽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零件在需要的时刻,以需要的数量,不多不少地送到生产线旁边。这么一来,就能使物资和财务上给经营管理造成负担的“库存”问题几乎可以得到解决。而“自动化”是指“带自动停车装置的机器”。这个构想来自丰田公司的创始人丰田佐吉发明的自动织布机。他的自动织布机,在经线断了一根或者纬线用完的时候,能够立即停止运转。因为装上了“使机器能够判断状态好坏的装置”,所以它不会出现次品。类似地,一旦将人的智慧赋予机器,这意味着管理的含义将被大大改变。因为当机器正常运转的时候用不到人,人只是在机器发生异常情况、停止运转的时候去处理就可以了。所以,一个人可以管理好几台机器,随着人员的逐渐减少,生产效率就会有飞跃地提高。

Kaizen是“以客户为导向”。精益生产方式追求按需生产,要将人员减少,以使多余的生产能力同所需求的生产量相吻合。因此,要使Kaizen发挥最大功效,首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揭出无效劳动和浪费现象出来,并及时地予以清除。这些现象包括:过量生产的无效劳动;等待的时间浪费;运送的无效劳动;加工本身的无效劳动和浪费;库存的浪费;动作上的无效劳动;制造次品的无效劳动和浪费,等等。在此,丰田式的Kaizen给我们的启发是,企业要提高效率只有与降低成本结合起来才有意义。为此,必须朝着以最少量的人员、只生产所需要数量的产品这一方向努力i关于效率,必须从每一个操作人员以及由他们组织起来的生产线,进而以生产线为中心的整个工厂着眼,每个环节都要提高,以收到整体效果。

当然,从丰田式的Kaizen管理中,我们时常能隐约看到其他若干商业思想的影子。譬如,大野耐一提倡要突破传统“要有库存”的想法,坚持追求“零库存”的理念像极了迈克尔·戴尔(戴尔电脑)的战略手法,后者采用直销的方式,一来可以绕开销售商从而降低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来可以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又如,丰田内部采用的“看板”管理(即在运往生产线的零件箱边上,附着一张标准作业表,它一方面指示要把必要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刻拿到必要的数量对实际加工件的工序做出提示,另一方面又发挥作业指令的功能)取自美国自选超市经营模式,顾客这边刚买走商品超市这边就按买走的数量及时补充同类商品,而不再需要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卖出去的东西搬来搬去。

正是这种还融合了全面质量管理(TQM)、准时生产体制(JIT)、全员生产维修(TPM)等管理思想的Kaizen已然成为了丰田的企业哲学,并且它将继续主导丰田的稳健前进。当丰田的品牌扩张、不断进步为全球汽车制造业提供参考,当Kaizen被视为最明确、最简单、最迅捷通向产量最大化和质量最优化之路,丰田生产方式是否也会像丰田汽车,“山穷水复疑无路,有路必有丰田车”那样成为人们啧啧称赞的主流选择?大野耐一的坚定给了我们信心,他说:“如果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生前就看到的话,他一定会采取丰田生产方式。”

参考文献

[1]池海文,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研克[D],暨南大学,2003

[2]吕亚奇,SDM公司精益生产理论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3]袁泉,CAF公司精益生产体系中的工住过程控制[D],重庆大学2005

[4]孙绍亭,精益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冶金,2003(3)

摘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改善”则是当前最适合我国企业实际获得最大利益的方法,而精益生产无疑是我国企业可以学习借鉴的“改善”现场的最强有力武器。从降低成本出发,较系统的介绍了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及其意义,论证了运用精益生产进行成本控制、现场“改善”,是在当前多品种小批量短交货期的买方市场中迅速应对市场需求、彻底杜绝浪费、获得最大利益的有效方法。必将对我国其他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获得更大利益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实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梦想。

精益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精益思想 精益教学管理 价值流分析法 BPR分析法 ECRS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Lean Thinking and Lean Teaching Management

LI Ping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5)

Abstract Lean teaching management is guided by lean thinking, through eliminating waste,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at is only when necessary, the use of the smallest and most reasonable resources and regulatory services, using reasonable means for clients to provide the best quality services, to achieve students and teachers'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s satisfaction. In this paper, take the freshmen registration and lectures process in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for example, uses of value stream analysis methods BPR and ECRS analytical methods to deeply analyze the management processes, identify problems and suggest improvements.

Key words lean thinking; lean teaching management; value stream analysis methods; BPR analysis methods; ECRS analysis methods

精益思想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即精益生产),其核心价值是通过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精益管理是精益生产理论的扩展,是以精益思想为指导,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高回报的管理模式。

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是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学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复杂度高的特点,将精益思想引入教学管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获得更高的教学管理效益。

1 精益思想和精益教学管理

1.1精益思想

精益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①强调用更少的人力、更少的空间、更少的投资、更短的时间生产符合客户需求的高品质产品。具有规则性、服务性、系统性和细节性。②精细化管理的重点是梳理并疏导业务流程,找出关键点,采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消除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确保产品(服务)质量、提升整体效益。精细化管理并不是只重视细节,更不是简单的量化管理,其核心是做正确的事,用正确的方法做事(先优化、再细化),实现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流程化、流程事情定量化、定量事情信息化。③

1.2精益教学管理

精益教学管理是以精益思想为指导的教学管理,目的是消除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即仅仅在必要时,利用最小最合理的资源,采用合理的服务和监管手段,为服务对象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实现师生满意。

2 新生报到注册价值流分析及精益管理

精益思想的关键是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确定价值,一个完整的价值流包括增值和非增值活动,价值流管理就是通过绘制价值流图进行价值流分析,发现并消灭浪费、降低成本,赢取最大效益。从精益行政管理角度看,教务管理工作主要存在六种浪费:一是不必要的管理环节。例如数据重复录入,没有必要的审核、签字和盖章,没有必要召开的会议等。二是资源利用不合理,包括过多的行政命令和干预,常规业务缺少授权和明确的职责分工,超标招待和采购,办公用品大量囤积等。三是过量的文件和数据,如没有必要收集的数据,没有必要编制的计划、文件和报告等。四是不必要的转移和搬运。例如经常搬运文件和物品,过多的邮件附件,没有必要的复印件,无效表单等。五是经常返工。例如计划不合理导致的返工,文件数据退回导致的返工,相同业务不同做法导致的返工,公文的多次修改等。六是不断等待。例如等待审批,等待接收数据,等待系统重启等。

下面以教务管理工作中新生报到注册为例,进行价值流分析,如图1所示。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办事周期过长,但处理时间短、等待时间长。学生无论办哪一件事都是要先排很长的队伍,为了办理2~3分钟的事情需要等待20多分钟。而且流程中无价值环节占的比重过大,办理整套的手续走的路程过长,往返于几栋教学楼之间数次多,做很多的无价值活动,并且纸面化程序太多。几个环节都需要查看公文记录,没有功能强大的统一数据库。此外,分工过于精细, 各部门职能分离。办理各个手续的工作人员没有沟通,有的甚至不知道办理其它手续的具置。

改进一:采用数据库技术将学生详细信息进一步采集整合,将流程中的注册和缴费合并,财务处完成缴费操作后,系统自动更新该生信息,生成已缴费标志信息。这种技术的运用可将流程总周期大大缩短。

改进二:改变布局,减少衔接时间。原来从宿舍到图书馆要走1200s 的路程,使总周期加长。现在为了减短行走路程,改变设施布局。将教材销售点搬至宿舍大厅,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办理住宿和购买教材的顺序,缩短了排队时间,加大了增值环节的比重。

改进三:加强各环节工作人员的联系。每个环节的负责人要及时地和其他环节保持联系,增加沟通。对某一时刻某一等待服务人数过多的环节及时进行分流,使整个流程更加高效。

改进后的价值流图如图2所示,改进后的办理总时间为4320s,有效作业时间为3660s,有效率为84.7%。

3 听课流程BPR和ECRS分析及精益管理

听课是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是教师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目前,听课工作包括校外督导专家听课、校内专职督导员听课、校内兼职督导员听课、领导听课、教师相互听课、公开课听课5种类型,分别由教育督导室、教务处(办)和教学系(部)组织落实,工作流程按职能部门进行划分,如图3、图4、图5所示。

存在问题:(1)从听课人的角度划分听课形式,类型过多,且每一类听课工作的任务目标不明确。这种分类方式导致工作量大,重复率高,有效性差。(2)将不同类型的听课工作分配给不同的职能部门,每个职能部门只完成流程中的部分工作。这种分配方法体现了“部门职能中心”的管理思想,工作重点是部门职能的协调,而不是流程本身的运行。这种管理方式导致工作障碍多、时间浪费大、办事效率低、整体效益差。(3)整个流程涉及部门多,数据转移多,手工操作多,错误率高。(4)将被听课人(任课教师)置于考核对象的地位,过分放大了教学检查和考核评比的功能,忽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和教学实际。这种管理思想不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采用BPR和ECRS法对现有听课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BPR指业务流程重组,其原则是:(1)目标为导向调整组织结构,打破职能部门的界限,由一个人或一个工作组完成业务的所有步骤。(2)让执行者有决策权,消除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延时和误差,并对执行者有激励作用。(3) 各种重组过程都需要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支持。流程重组不强调“革命性”和“彻底性”,而是追求“实效性”和“可行性”。ECRS分析法用于对管理过程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达到更高的效率。ECRS,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整顺序(Rearrange)、简化(Simplify)。

图3 教务处(办)负责的听课工作流程

图4 教育督导室负责的听课工作流程

对听课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的原则是:(1)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调整内部的管理工作。(2)以流程为中心,教务管理人员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整个流程的一部分,每个成员都必须对学生和社会负责。(3)团队精神和扁平化组织。压缩组织,使组织扁平化,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将个人的成功与其所处流程的成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将基于个人的“以人为本”原则转变为基于团队的“以人为本”原则。

图5 教学系(部)负责的听课工作流程

4 结束语

教学管理精细化势在必行。树立教学管理精细化理念,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增强队伍素质,提高管理效能。

精细教学管理体现在成本管控精细化、执行力管控精细化和衔接配合管控精细化三个方面。实现教学管理精细化的关键是更新管理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时间观念,强化效率意识、成本意识和服务意识。重点是优化办事程序、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依托OA系统构建协作管理平台。

注释

① 张亚莉.浅议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才智,2012(14):350

② 伏忠文.谈山积图在精益管理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12(20):401-403

精益管理范文第3篇

早在2003年,无锡二院便开始探索构建医院精益管理链。无锡二院院长易利华介绍,“精益化管理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与运行效率的必然途径。这在美国和亚洲的很多医院管理实践中得到了证明。”

医院精益管理链基于协同论的管理链理论搭建,协同论的核心观点是:任何系统中,其子系统相互协调的集体行动能力,决定了系统是否稳定与高效。

无锡二院运行的6大子系统为:人才成长系统、医疗质量系统、绩效考核系统、服务流程系统、内部结构系统及医院文化体系(见图)。丰田三角模型应用在这6大子系统中作为支点,形成管理链条后,整个医院的管理系统就好比坦克的履带,不容易断开,且运行更好。

通过阶梯化的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工具、管理工具、哲学理念的并用,无锡二院呈现出高效、现代化的崭新面貌。例如,40分贝为基准的静心病房;24小时自助挂号系统促成15秒完成挂号;医疗质量严格把控,成就患者投诉率最低;护理路径管理更安全有效;扁平化管理提高执行力度等等。

2013年,凭借“人才树”工程,无锡二院斩获亚洲医院管理人力资源发展类卓越奖。显著的成绩,吸引了400余家医院的管理者来此考察学习。易利华表示,“考察学习的推广能力有限,论坛交流的效率更高。例如,人才成长系统中的‘人才树’,我们希望全国每家医院都能播种,最终收获一片医学森林。”

本届论坛吸引了国内640家医院的1000余名院长和医院管理者参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孙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等人在论坛上分享了各自医院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创新。

精益管理范文第4篇

全面预算管理对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医院预算管理普遍存在与发展战略脱节、缺乏管理意识、跟踪控制滞后等管理“短板”。本文介绍了精益管理的基本理念及运用精益管理的共识、培养、授权、结果的实施路径,借助可视化管理、数据驱动、持续改进等工作方法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精益管理;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按照医院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将医院的业务、资金、人才、信息等各种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的全过程管理,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从而完成既定经营目标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预算管理是与医院治理结构相适应,制定医院战略和经营绩效之间的联系工具,涉及医院内部各个管理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安排,通过相应利益分配来实现内部管理与控制机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医院管理,提高运营效益。但目前大多数医院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如预算与医院的发展战略脱节,缺乏预算管理意识,组织体系设置不科学,编制、内容不健全,信息化管理进程不落实,预算执行和控制不够重视、缺乏考评机制等。2013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与产品安全事业领导者UL(UnderwriterLaboratoriesInc.)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地区率先试点实践UL精益管理,启动了管理改善活动,活动聚集医院的发展战略,围绕患者、安全与质量、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确定指标,并通过共识、培养、授权、结果的实施路径,对医院现有的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整合,建立了可视化的持续改善体系和执行体系,助力医院运营战略落地。精益管理(LeanManagement)起源于日本丰田的准时化生产方式。它的理论源于工业界,但可被应用于任何一家医疗机构。精益管理不仅是一套理论体系,也是一套工作体系。其重点是基于创造顾客最高价值为出发点,强调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

一、运用精益管理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根据财政部、卫计委的文件财社〔2015〕263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公立医院要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规范收支运行,强化预算约束,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益,并要求“2016年底,所有公立医院要建立并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2018年底,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预算约束作用逐步强化。”面对新形势、新医改、新要求,医院必须挖掘自身潜力,加强成本控制和消除浪费,提升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上势必需要推进精益化管理,精益化管理的本质在于其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和落实的过程,是让医院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1]。在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中,可以通过精益管理的共识、培养、授权、结果的实施路径,借助可视化管理、数据驱动、项目管理、聚集流程、均衡工作、持续改进等工作方法改进目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使预算管理从原来的编制、审批、执行延伸到调整、分析和考核,从而使预算管理体系更趋完善。

二、精益管理理念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用的思考

1.达成共识,服务战略。预算的编制必须要服务于医院的发展战略,在编制预算时,也必须在领导层面与职工层面形成互动、达成共识。共识,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共识,是需要我们养成人际互动、讨论、争辩、协商和妥协的习惯。医院在编制预算“二上二下”阶段,就是一个形成共识的过程,特别是在确定如门诊人次增长率、出院人次增长率等关键指标时,需要让业务部门参与其中,在分析医院运营情况、外部医疗环境等基础上,结合医院的发展战略确定真北指标,真北指标围绕患者、安全与质量、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来确定。如涉及患者维度的真北指标可包括均次费用、门诊人次、出院人次、检查等待时间等,财务维度可包括药品卫生材料占比、百元业务收入人力成本支出、人均业务收支结余等。医院层面的真北指标要与业务部门的真北指标之间建立有机的关联。医院的真北指标需分解到部门,部门的真北指标需支撑医院层面的真北指标,从而确保医院、部门的管理方向和步调是一致的。同时,考虑到医院收入指标不能分解到科室,因此,医院在分解目标时,要以引导科室开展合理诊疗、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为导向,要以医院的工作量、医疗服务效率指标进行分解,如人均工作量、病种结构、收费项目变化等。

2.培养技能,持续改进。在预算执行过程,需要定期将执行情况与预算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偏差,查找原因,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在此阶段,要培养员工运用精益理念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能,使得预算执行、控制处于一个持续改进的状态。要将预算的执行情况建立一个可视化管理的状态。可视化管理,即使用直观的可视化管控及展示来管理流程中或整条价值流中的工作人员、患者等所有人的活动,使用如路径颜色进行标识的方法,引导人们前往不同地方或对工作进行优先排序。反映在预算管理中,就要建立预算监控系统,预算监控系统是网络环境下实时控制成本的管理过程[2]。具体的操作形式除了各种网络信息平台外,也应将通过筛选的各类预算运行指标进行上墙展示、月运营汇报等形式反馈,各指标均以图表和数据显示,并通过红黄绿标识反映运行状态,这样就能让医院、员工能随时、直观了解运营情况。要运用数据推动预算纠偏。医院应持续动态地对各月度的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对于红色标识的指标,即预算执行中出现偏差的指标,医院、科室需组织团队进行专项改进,改进可采取如PDCA、A3等各种方式。在项目改进中,必须将与该指标、流程相关的人员纳入团队。在团队的组建过程中,精益管理并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它认为个人英雄主义容易使我们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而陷入更多的浪费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管理氛围,精益管理说到底是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持续改进的方式正是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落实的抓手。

3.充分授权,全员参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特征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是预算管理实践精益管理的必然要求[3],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推进中,必须要让广大职工参与其中。一线解决问题是精益管理的特点,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采取更多倾听一线员工的建议和发挥他们的才智,采纳、实施员工有益建议和想法,采纳的途径可通过预算管理平台或科室改善日历等各种方式。同时,管理层应负责建立解决问题的基础架构、设定目标、为员工安排时间以进行改善工作,并负责指导员工去实现那些支持提高预算执行率的改善建议。

4.评估结果,考核分享。新《医院财务制度》第十六条规定:医院要加强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和考核,并将预算执行结果、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和业务工作效率等一并作为内部业务综合考核的内容。如果失去了有效的考核,预算管理就显得毫无意义,仅增加工作量而已。同样,精益管理也极为重视“结果”的运用与绩效考核,强调PDCA闭环管理。在这一阶段,需要从患者、安全与质量、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评估医院、科室层面的预算执行结果,评估执行结果是否符合医院的发展战略,评估是否实现了减少浪费,进而实现了有效的成本控制。精益管理倡导分享,预算管理也应将有益的经验进行分享,特别是在标准化工作流程、消除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完善内部控制等内容。将预算执行结果与绩效考评、学习分享相联系,才能更好地系统化构建精益理想行为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三、推动精益管理理念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全员参与预算管理是实践精益管理理念的一个根本要求,因此要加强预算管理知识宣传,在此基础上,更需加强全面预算的评价,通过预算评价引导全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提高预算管理的权威性。精益管理理念要与预算管理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理论培训、项目指导、项目分享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建立快速复制、快速分享的机制。如通过精益管理的消除浪费从而实现水电气有效成本管控,通过均衡模式实现资金的合理安排,通过价值流图分析来缩短病人医技检查等待时间等。用精益理念解决难题,让员工感受到好处,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利用精益管理理念打造医院管理文化,建立持续改善文化。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碰到问题,要善于利用项目改进方式,项目团队成员利用价值流图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确保项目成功。

作者:胡兆礼 杨灵 单位: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 台州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耿桂凤.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及控制措施[J].中国卫生经济,2016,35(4):82-84

2池文瑛,周珠芳,王艳.新财务制度下医院三级预算管理体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1,30(11):84-85

精益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研管理;精益管理;医院发展;实践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的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科研经费逐年提高,科研立项呈瀑布式增长,因此,如何快速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命题。目前,大多数医院中从事科研管理的工作者一般来自以下两类人员:①具备科研能力和科研经验的研究人员,转行做科研管理,即“学而优则管”。他们的优势是对于科研相关流程十分熟悉,在科研管理中容易与科研人员沟通,利用自身优势快速提升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但相应的,由于能者多劳,这类科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精力容易被分散,对于管理领域的先进理念往往体会不深。②具有管理学背景,并未从事过具体的科研工作,甚至无相关医学背景,凭借管理经验和相对较强的管理能力,来进行科研管理,即“外行领导内行”。他们的优势是尊重制度,严格按程序管理。但缺乏变通,由于对具体科研工作的理解有限,管理容易流于形式,增加科研人员的额外工作,难以把握科研发展的关键机遇。客观的说,目前多数医院的科研产出和成果转化根本无法匹配科研的相关投入与发展,为什么只见盖大楼,不见出大师?为什么只见投入,不见收入?为什么临床大夫总是抱怨科研工作繁重?医院的科研管理应做哪些调整来与我们不断发展的学术水平相匹配?我们无法苛求每一位科研管理工作者都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只能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理念,来不断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精益管理”是源自于制造业的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非常适合医院系统的科研管理工作。

1精益管理的定义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产,是衍生于“丰田生产系统(ToyotaProductionSystem,TPS)”的一种管理哲学。二次世界大战后,丰田公司大力发展和应用TPS系统一跃成为汽车业巨头。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姆斯•沃麦克等将TPS系统总结为“精益生产”,并开始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大量实践证实,“精益生产”能够降低成本和浪费,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1]。随后,“精益生产”理论又被延伸至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变为“精益管理”,其核心都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浪费并提高产出。“精”即为少投入、少消耗资源、少花时间,尽可能的降低成本;“益”即为多产出效益,最大化创造价值,最终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精益管理,要树立“精益思想”,如消除浪费、创造价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确定“精益目标”,如生产过程中的零差错、零浪费、零事故;掌握“精益原理和原则”,实现向优化管理程序要效益,向个性化服务要效益,向细节管理要效益,向沟通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建立“精益组织”,即扁平化的管理结构,而非多层的管理结构;采用“精益技术”,如标准化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在医院科研管理中引入精益管理模式,对医院科研管理水平提升,实现医院科研工作的高效管理有重要意义。

2精益管理用于医院科研管理的优势

2.1精益管理带来创新

科研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是一种切实的、有目的的价值创造过程。在一般性的创新活动中,需要经历三个阶段:①第一个阶段称为“感知”。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需求。对于任何一个科研工作来说,这个阶段就是选择一个好的命题/假说。②第二个阶段称为“创造”。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对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所提出的命题/假说,进行解构、思考并产生大量的方案。这一阶段也是我们的科研工作者投入最大精力的部分,需要调动大量的资源,进行无止境的探索,不断对自我的否定和提升,最终选择最好的方案解决命题或验证假说。③第三个阶段称为“价值捕获”,这一阶段也是创新活动达到的最终目的,比如科研成果的、专利的获取,成果的转化、市场化等。这一阶段不可轻视,如果不能实现有效的价值捕获,那么这一轮创新不能完成,甚至可能被评估为不成功的创新。分析“创新”的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精益管理在科研管理的每个阶段都可以发挥促进作用。在“感知”阶段,精益管理就是要主动审视当前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总思路,及各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和关键/瓶颈问题,增加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前景对立项评估的权重。从国家层面讲,精益管理能够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优中选优,从而避免盲目上新项目,避免“大而空”和“小而偏”。从立项角度来讲,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精益理念下,又能最大化避免立项不透明。只有加强多方的评估和论证,才能够增加科研立项的可行性,保证有限的科技投入用在刀刃上,减少科研经费的浪费。在“创造阶段”,精益管理要求科研管理既要尽可能地为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环境。又要熟知科研工作需要借用和调动的资源,为科技人员组织和协调相关资源,但又不过多干涉和影响具体的“实施方案”。当研究项目遇到困难或者偏离方向时,管理工作人员要及时知晓,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支持,对于经过评估已经没有意义继续下去的科研项目,及时终止以降低损失。这样真正去实现有“管”有“理”。在“价值捕获”阶段,精益管理要求科研管理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最大程度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转化。要求管理人员在熟悉项目的基础上,对项目成果有最客观的评估和最准确的认知,进而才能指导研究人员将成果的价值最大化,如推荐报奖、临床推广或联系转化等。这对医院的科研水平提升,对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对科研成果的临床应用都将大有裨益。

2.2精益管理带来效率

效率的低下,其本质是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在粗放、随意的管理体系中,由于缺乏对科研项目的精确把握,容易出现管理流程繁冗、节奏失控、管理条目反复等情况,导致科研工作效率低下及临床资源的浪费。具体表现为:重要的工作重复做,重要的信息被丢失;不重要的工作和事务性工作消耗了大量精力;无论是管理工作者还是科技工作者,都长期处于疲于应付的工作状态,事倍功半。精益管理,就是要对科研工作具有全面、细致、准确的把握,把科研工作进行整体布局,对不同项目的立项、进度、预算、人力资源分配当做一个系统工程来安排,最大程度解放科研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整体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对许多传统行业都进行了颠覆和再发展,这就是“互联网+”的概念,其核心是“大数据”。医院科研管理工作,也要有“互联网思维”,要建立和使用相关的“大数据”,如临床生物样本库。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持下,医院的研究人员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优势病种,把巨大的临床资源向科研资源转化,使优势病种的研究能够形成体系和传承,不断积累,更加有利于优势病种所在学科和专科的良性发展。这样,可以将现有科研资源进行最优化的调配和使用,激励科技人员发挥更大的积极性,最终建立起精益管理的高效科研管理体制。

2.3精益管理促进科研产出

管理是一种生产关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科研的管理工作,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将“精益管理”的理念引入科研管理,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对于医院的科研工作来说,应该首先明确自身的科研优势,明确医院科研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要和医学发展主流方向和医院的医疗工作实际需求相结合,不能曲高和寡,脱离实际需求;也不能闭门造车,与其他同类医院的发展方向脱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研管理工作者要对医院的科研工作制定好发展路线图,做好顶层设计,然后相应的制订出近期—中期—长期的发展规划。在做好的“顶层设计”之后,具体的科研管理工作就都要围绕着规划来布局和进行资源分配。以精益管理的理念来看,应该集中优势资源来扶持进入规划的平台、科室、团队、人才,探索符合医院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但对于重复性的、类似的项目,也不能一哄而上,而是要进行甄选和合并。当科研成果出来之后,由于“顶层设计”已经做好,那么就要毫不犹豫、不遗余力的推动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医院为其提供必要支持。在这一环节,“精益管理”要求科研管理工作者不断优化成果转化程序、制定推动成果转化和推广方案,积累成果转化的资源和渠道,缩短成果转化的周期。因此,“精益管理”能够不断优化科研工作中的生产关系,也就能够不断促进科研的产出。

3精益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实践

3.1“精益管理”管理的范围

“精益管理”是一种理念,在具体工作中要贯穿整个科研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医院的科研规划和策略,科研制度的制定和优化,科研平台的建设,科研项目的申报及评估,科研周期和节点的控制,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执行,科研项目的验收,科研成果的转化,科研人员的培养与激励等。按照“精益管理”思维,管理者要对科研工作有足够深的理解,建立符合医院科研发展需求的“大数据”,如临床科研一体化信息平台,依据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对每个科研工作管理环节进行梳理,制定相应的SOP,每年对SOP进行更新和优化,最大化的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的效率;借助临床科研一体化信息平台,科研管理部门在日常科研管理工作中能够获得更加精准的数据,提高科研项目过程管理、科研信息统计、成果管理的效率。能够对医院科研发展中的重点工作进行更精确的把握,合理制定和调整相应规章制度,避免“拍脑门决定”。按照“精益管理”的理念,对“大数据”平台的管理要更加实际,不能只停留于“建设”层面,更要向“大数据”平台要成果,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助力医院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助力医院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助力医院参与更多的科研合作,特别是国际交流合作,不仅要“投入”更要“产出”。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区分两个概念:“精益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精益管理”不是一味的追求细致,而是把有限的资源、精力投入到最关键的工作环节中,要“高屋建瓴”,不要“事无巨细”,要“好钢用在刀刃上”,切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维,讲求的是“精、准、细、严”[2],但更适用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而对于科研管理这种需要鼓励创新的智力密集型行业来说,显然“精益管理”更加适合。

3.2“精益管理”管理的方法

(1)要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相应的SOP,建立了科研制度和流程,就可以淡化人为色彩,使任何工作和步骤都有据可循,让科研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坚定的执行制度和流程,并不断优化更新,对于长期不使用和过时不适用的制度和流程,及时废止,从而让制度和流程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科研工作。(2)要推广和使用信息及互联网技术,建立大数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管理科学也在发生不断的变革。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早已经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它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效率[3]。在科研管理和项目管理中,也有很多进行项目管理和资源管理的专业系统与软件。但这些系统都相对独立,或偏于项目申报,或偏于经费管理,无法满足科研项目申报及过程管理中诸如信息统计、人员、成果转化跟踪等的工作需求,时效性也低于企业资源计划。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更体现出它巨大的力量。在精益的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学会善用新的管理手段,谁先进入大数据时代,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整合,谁就实现了管理的转型升级,就更能精确、快速、高质量的实施管理工作。(3)要提高标准,严格要求。管理的升级,最终的效果还是体现在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在精益管理下,对于科研的每个环节都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不要再保留“模糊地带”“灰色地带”,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质量提升。如实现科研临床一体化,建立科研数据溯源机制,既能从源头上把关科学研究质量,避免数据造假及学术不端,又能保证临床资源更好的为科学研究服务。

3.3科研团队的精益思维建设

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对人的思想管理才是最高水平的管理。在建立了精益的科研管理模式之后,对科研工作的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但为了让“精益管理”不断发展,就需要管理者致力于建立精益求精的科研团队文化。让精益思维深入每一位科技工作人员,科研工作者人人自觉自愿的按照“精益管理”的要求去工作。在遇到没有具体制度和流程的特殊情况时,能够按照精益思维去做出最佳选择,到那时,科研团队的精益文化就已经建立,而具体的科研工作也会进入一个蓬勃繁荣的高速健康发展期。

4结语

精益管理原本是来自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管理学名词,但管理总是相通的,虽然医院系统的科研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但精益管理同样适用于医院的科研管理工作。通过对“精益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工作的优势和具体实施进行了剖析,认为应该对“精益管理”进行深入理解和大力推广,相信随着精益管理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不断实践,一定能够提升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和科学研究质量,“精益管理”的思维也一定会越来越受到认可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马智宏,王治华.精益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远洋航务,2006(6):36-40.

[2]闫雪冬,陈瑛,张焕萍.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医学科研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6(1):31-33.

[3]刘烨,戴伟光,常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实施研究[J].工业工程,2005,8(6):2-55.

精益管理范文第6篇

标准

近期,元年诺亚舟管理会计研究院推出的研究报告《信息化时代的精益成本管理》中首次提出了“精益成本管理”的标准。报告认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有做到了完整、细致、准确、可控,才能称之为基本实现了精益成本管理。

1.完整 精益成本管理的宗旨是在企业整个价值链环节“杜绝一切浪费”,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包括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的所有成本。成本管理的范畴不仅应包含所有的显性成本,而且还应该包含所有的隐性成本。只有成本管理的对象是完整的,是包括了所有的成本的,企业才能够尽最大可能降低成本、增大利润。只有提供完整的成本信息,企业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和成本相关的决策。

2.细致 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该是细致的,这主要体现在对于成本的分类和控制上。企业的成本的大类应该是完整的,但还需要对每一大类成本进行细分,直到细分到可以责任到人。细分的目的是便于进行成本的控制。比如,邯钢的目标成本管理中对目标成本“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细化分解就体现了精益成本管理中的“细致”。

3.准确 企业无论是用计划成本,还是目标成本、标准成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成本。而要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成本目标的制定就必须尽可能地准确。只有准确的成本信息,才能作为控制和考核的依据。

4.可控 成本必须是可控的,否则,无论多么完整、细致、准确,都没有意义。我们习惯上把成本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这样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理论上来讲,所有的成本在没有发生之前都是可控的。因此,分清成本的控制环节和责任非常重要。

工具

而要实现精益成本管理,除了需要使用传统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工具,比如分批法、分步法、定额法等成本核算方法,比如计划成本、定额管理、责任成本、标准成本、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成本管理工具之外,我们还需要利用作业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当然,精益成本管理离不开信息化的工具。只有将成本管理方法和信息化工具相结合,企业才能够真正实现精益成本管理。

1.ERP中的成本模块。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信息化一般是在ERP里。ERP中有成本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企业用得都不好。比如,传统的ERP系统本来是支持做实际成本的,但现在很多的ERP实施商都把成本模块做成只能用标准成本。企业如果希望更好地使用ERP中的成本模块,可以请专门的咨询机构帮助对之加以改造,使之更能够满足企业对于精益成本管理的要求。

2.作业成本管理解决方案。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和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比例的加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接受作业成本的理念,并且利用作业成本法来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相应的,国际国内大多数知名的管理软件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作业成本管理解决方案,以帮助企业使用信息化的手段实行作业成本管理。一套完善的作业成本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在于按照作业成本管理思想,对资源、动因和作业进行分析,同时按照“资源―动因―作业”对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归集、汇总,并及时报告各项作业信息,使企业可以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控制和流程优化。

3.费用控制系统。精益成本管理还包括从源头上控制费用的开支。因此,一套实用灵活的费用管控系统成为企业开展精益成本管理的信息化标配。通过费控系统,企业可以定义费用控制的标准和流程,实现费用的刚性和弹性控制。

4.战略成本模型。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价值链管理,就是把成本管理从制造环节扩展到企业价值链的所有环节。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将该环节传统的管理和成本管理相结合,构建该环节的战略成本管理的模型。

5.BI的成本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决策服务。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成本数据。这些数据只有经过分析处理,才能成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BI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多数据源、非一致性数据和各种不同用户的数据访问和分析需求,实现真正的企业级报表的制作、分发和再加工,为企业取得成本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

实施

那么,在实际的成本管理过程中,企业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实现精益成本管理呢?作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成本管理解决方案的专业机构,元年诺亚舟建议企业可以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企业传统的做法是把成本管理机构设在财务部门,但由于精益成本管理涉及企业自上到下的各个层级,所以,建议企业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部,由公司的副总直接主管。比如,地产业龙头企业万科就于2007年在集团层面设置了成本管理部。而在这之前,2000年万科深圳地产改“审算部”为“成本管理部”;2004年,万科在深圳成立区域成本管理部。万科这种先区域实施,然后才在集团层面实施的组织变革方式也值得借鉴。

2.借助外力推进精益成本管理。企业实行精益化成本管理,大部分时候都需要借助于外力。因为我国企业本来成本管理方面的经验就不足,大部分企业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借助外部的专业机构,不失为一种短时间内提高企业精益成本管理水平的方法。

3.根据需要选择成本管理信息化工具。信息化工具的选择因企业的规模、所处的行业不同而不同。小企业只要贯彻精益成本管理的思想就行,并不一定上专门的成本管理软件。制造业企业可以选择对现有的ERP系统中的成本管理模块按照精益成本管理的思维优化;服务业企业则建议在达到一定规模时上作业成本管理系统。

4.培育精益成本管理文化。精益成本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是需要企业全体部门全体员工参与的,因此,企业除了建立起成本控制和考核的制度,还需要培育精益成本管理的文化,让精益成本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全体员工的共识。

精益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产品创新管理产品创新流程精益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发展环境的逐渐改善,企业面临着全球竞争、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用户需求多样化等不断加剧的挑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难题,迫切需要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切实做好创新管理工作。但是,产品创新对于企业管理的挑战是全面的、深刻的,它在强调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是一个管理模式不断变革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产品创新越来越依赖于管理的创新。因此,企业能否在这一残酷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保住市场,其自身的产品创新能力高低是一个关键的决胜因素。

一、精益管理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丰田公司发展了独特的丰田生产方式,从一个日本的小公司一跃成为世界汽车业巨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詹姆斯沃麦克等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中,总结了以丰田生产方式为原型的制造模式,第一次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从此,精益生产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生产制造模式。近年来,“精益生产”理论又被延伸至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扩展到服务型企业和非盈利性组织,发展成为“精益管理”。

精益管理的战略思想是通过以人为本,以团队为主体,由顾客确定产品价值,实施适时、适量、适物的生产和供应,采用并行工程进行产品开发,最终实现“杜绝浪费”。本文针对企业的产品创新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精益管理方式——即将精益的思想融入到产品创新的流程中的一种新的企业产品创新管理理念、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产品创新的价值流是其关注的焦点,如何构建一个全新的没有或者很少浪费的高效创新流程是其主要任务;高价值、无浪费、持续精益是其追求的目标,以人本思想的企业文化为基石,充分利用精益的工具和技术手段,使产品创新的过程“流动”起来,适应并充分满足客户快速变化的、多样性的、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和各相关方的共赢,营造一种和谐的企业环境并持续改善,以追求完美的境界。

二、面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优势

纵观国内外企业的产品创新管理和精益管理现状,借鉴精益管理的战略思想,将其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创新领域,开创出适应于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方法,使企业创新精益化,已经成为产品创新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从战略上来看,精益管理方法强调由客户来定义产品创新的价值,通过客户的想法来选择正确的项目,避免了以前盲目的主观决策,确保了产品的市场。它重视企业的前期战略规划,并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能有效地计划和实施创新。

其次,从人员和组织上看,精益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尊重、发展及激励公司员工进行创新;鼓励“团队协作”和“创意自由”,运用跨部门的创新团队以提高创新品质与效率,解决困难的技术性问题,以改进流程。

再次,从技术可行性上看,使用精益的价值流图映射工具可以很好的显示整个产品创新的流程,识别浪费的来源。作为精益实施的基础,它是确定一个未来的理想的产品创新状态的最佳工具。

最后,从资源上来看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短缺,企业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生产效率低下,资源有效利用率低,因此以消灭“浪费”为理念的精益管理方式值得采纳,以便实现资源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中国企业要在这个国际开放的环境之中成功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自主创新,从而使产品保持领先,获得优势,迫切需要一套立足于自身特点的、系统的产品创新管理方法。本文立足于当前现状和需求,提出了采用精益的原则和方法来构建的面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方法,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面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并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和实施步骤。

三、面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

1.总体目标

从员工、供应商参与创新的角度和企业开始认识到实施产品创新战略规划或战略管理的实际出发,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力求实现以下总体目标:(1)确保产品创新型谱管理的合理实施,在前期规划中就确定项目的优先级,选择正确的产品,降低风险,实现收益最大化;(2)企业的员工熟悉创新的流程,是参与创新的一份子。尊重、发展并激励企业的员工和团队,培养他们贯彻和实现公司的理念;(3)选择一个最好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是他成为企业的一份子,参与创新,鼓励并帮助他改进;(4)流程是整个创新的重心。用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高士气实现最佳流程,最终才能达到期望的结果;(5)深入分析出现的问题,省思、沟通,把所知的知识标准化,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构建一个持续改进和不断学习的创新环境。

2.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实施框架

鉴于精益思想在产品创新中的优势,本文将精益管理和企业的产品创新结合起来,首先提出了基于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

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从它的执行阶段来说,主要可分为前期创新规划、定义创新价值、明确产品创新价值流、构建未来价值流和实施流程五大部分。具体见下图:

如图所示,这五大实施阶段实际上是一个企业产品创新精益化的转变路线。企业通过这五步来重塑自身的产品创新流程,虽然这会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但是这一框架的正确实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现在的产品创新低效高耗,高风险的现状。

3.框架的优点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产品创新管理方法是门径流程管理,但是这种管理方法中,员工无法对企业流程进行全局把握;对每个门径进行判断,效率也较低。而基于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框架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弥补它的不足。精益管理框架主要有以下特点:

(1)创新涉及每个人,包括员工和供应商,企业内的创新强调紧密的团队合作,而不仅仅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专家的事。

(2)新产品的定义和价值不是由企业高层或者某一部门决定的,而是由客户来定义产品创新的价值。

(3)在产品型谱初期,进行产品选择和产品战略规划时,有客户参与,通过客户的想法来选择正确的项目。

(4)员工熟悉并能全局把握企业的流程,具有创新的敏感度与能力,从中培养能拥护并能实现企业理念的领导者。

(5)专注于企业流程的改进,形成无间断的拉式创新流程,追求减少浪费和增加价值,提高创新效率。

(6)库存的减少不仅有益于降低成本,还能使产品创新过程中的问题易于暴露,在发现并找出、改进问题方面,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7)以企业长期稳定,持续改进的理念为基础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的财务目标。

4.精益管理的实施步骤

前面已经介绍了精益管理的实施框架,基于这一框架,本文从人员,活动和目标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每一步实施的步骤:

(1)前期创新规划

①人员:(a)获得高层管理认可;(b)成立精益创新实施团队(跨部门组成),选出负责人;(c)解决地域文化问题;(d)培训关键人员;(e)鼓励精益学习。

②活动:(a)创建精益商业案例;(b)在战略计划中引入精益思想;(c)建设精益构想;(d)建立需求;(e)制定实施计划;(f)建立目标(度量)。

③目标:(a)精益创新实施团队成立;(b)关键人员培训成功;(c)企业员工理解精益思想(d)将精益思想成功引入企业的战略计划;(e)精益构想和需求建立;(f)目标建立。

(2)定义创新价值

①人员:(a)企业的销售部人员进行市场调查;(b)创新设计人员与销售人员组成团队,分析客户意见。

②活动:(a)选择初步实施范围;(b)分析市场;创新的性质、目的和环境;(c)定义客户并确定客户的需求;(d)由客户定义产品创新的价值;(e)安排进度;(f)计算目标成本。

③目标:(a)实施范围确定;(b)有清晰的市场调查结果;(c)明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d)完成价值定义;(e)完成后续进度安排。

(3)明确价值流

①人员:(a)精益实施团队对企业产品创新流程进行全面调查;(b)由负责人负责对团队成员进行分工;(c)明确并涉及关键利益方。

②活动:(a)收集企业数据;(b)记录当前状态产品创新的价值流;(c)整理、分析数据;(d)绘制产品和信息流。

③目标:(a)分工明确;(b)构建当前价值流图。

(4)构建未来价值流

①人员:(a)每位员工均可参与产品的创新;(b)明确并授权创新负责人改变商;(c)创新团队复合制造或采购决策;(d)调整激励机制。

②活动:(a)分析当前的价值流图;(b)消除当前状态中的浪费;(c)明确活动的优先级,规划新布局;(d)集成供应商;(e)估算和落实成本;(f)制定详细计划;(g)开展精益活动。

③目标:(a)消除浪费;(b)建立一个连续的产品创新流程;(c)成本落实。

(5)实施流程

①人员:(a)从每个人-员工、供应商身上吸取知识和创新;(b)给予负责人直接支配创新资源,团队成员的人事调动、任免和考核权;(c)建立评估团队;(d)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②活动:(a)实现过程控制;(b)实施自我检测;(c)执行标准化;(d)持续精炼计划;(e)错误防止过程;(f)实施可视控制;(g)定位和平衡生产流;(h)重新分配资源;(i)建立评价体系。

③目标:(a)实现过程控制和自我检测;(b)持续渐进性提高;(c)努力追求完美;(d)良好的评价度量指标。

5.结论和展望

本文从国内外企业在产品创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入手,总结了产品创新管理的理论现状和精益管理方式的理论发展及其实际应用现状,研究了精益管理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优势,并将精益的管理思想以及其相应的理论、原则、方法和工具与产品创新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提出了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的实施框架及实施的具体步骤,并分析了它的潜在实用性,为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和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本文中所提出的框架和实施方法,离真正实现在企业中的推广并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而且实施也并不应该是一个全盘照搬的过程,而是需要根据各个企业的创新实践的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这也是一个精益的过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针对产品创新和精益管理的研究很多,比如产品精益创新的绩效评价方法,产品创新的精益管理方法,以及具体在中国企业中的实施的途径等都是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成标胡树华:基于产品创新的管理集成初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

[2]MichaelN.Kennedy,productdevelopmentforleanenterprise,firstprinting,2003.4

[3](美)杰弗里.莱克:丰田汽车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王洪星等:精益管理:让我们做的更好.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5

[5]胡树华:国内外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综述.中国管理科学,1999.3

[6]于庆东,《精益管理-21世纪的标准管理模式》,2003年11月第1版

精益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务 精益管理

财务精益管理是企业精益管理一个组成部分,将精益思想与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相融合,将精益管理的思想嫁接到经营管理活动实践中,可以构建新型的财务管理管控模式。

一、单位现有财务精益职能的诊断

将精益化管理应用到财务管理中就是将财务管理置于各项指标的价值流中,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迅速将其反馈给管理者,从而保证价值流的改进与完善。财务管理中引入精益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挖掘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从而保证财务管理更加灵活、有效,更好地促进单位经济效益。

构建精益化财务系统,需对单位目前的财务系统进行诊断,查摆需要提升的精益职能。

(一)指标分析效率有待提升

随着单位管理不断提升,财务人员需要处理的指标分析数据日益繁多,如何避免财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将财务人员从繁杂的日常业务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配合精益思想的推行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考核体系亟待优化

财务部门如何及时、准确反映单位的经营业绩,优化单位考核体系,使得指标准备过程更加简化和准确,使得考核更加高效和便捷,也是需要提升的重要精益职能。

(三)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财务部门在执行传统财务职责的同时,能否提升业务水平,理解并参与到其它部门的业务精益化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也关系到财务精益职能的实现。

(四)跨部门的交流与沟通至关重要

在精益财务管理中,财务部门需要知晓其它业务部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项及其对财务业务的影响,这就要加强跨部门的交流和沟通。

(五)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加强

财务信息系统能否支持财务数据的分析,信息数据传递是否及时、准确、高效,也对精益财务管理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诊断出本单位现有财务系统的状况,并发现其与精益化财务系统的差距。

二、如何提升财务精益化管理水平

要实现单位财务精益化管理的提升,必须以预算管理为手段、以成本管控为抓手、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来综合提升财务精益化经营管理水平。

(一)以预算管理为手段,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益化

精益化管理要求财务管理要精确、细致,要求全面考虑影响单位财务管理的因素,为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预算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包括预算分析、预算编制以及预算跟踪控制等各个环节,通过预算把各部门、各科室以及各班组之间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各自经济责任和相互关系,有利于加强薄弱环节的管控,协调各项运营活动,对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以成本管控为抓手,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益化

成本费用管控贯穿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环节,单位设定相应的目标成本,以目标管理手段合理控制各项成本,强化细节和精益,涉及所有岗位和业务环节的资金使用,同时配套完整的业务规范制度和目标考核指标,可运用平衡计分卡对费用成本实行全过程控制,通过成本管理目标层层分解,明确规定各科室及员工应承担的成本控制责任义务,使成本控制目标和管理措施落到实处,提升单位财务管理的精益化。

(三)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实现财务管理的精益化

利用信息平台,为财务核算的信息化提供基础。单位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积极进行财务精益化管理,逐渐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通过在线、远程联网等手段提高获取业务数据的能力,有效降低营运成本,快速获取动态财务数据信息,有力地保障财务数据的质量,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精益化。

财务精益管理是单位经营管理发展的必然需求,从传统财务向精益财务转型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财务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浅析基于精益思想的我国企业成本管理[J].商情,2012,(1):145.

[2]刘作庆,吴益兵等.公司精益财务系统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2009,(5):4-25.

精益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企业运营 管理精益 生产控制

一、精益运营管理模式

企业运行全面的变革管理,实现精益化管理模式,完善和提高,以支持项目。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设备管理,服务管理。日常生活需要促进研究和创新管理,提高价值的具体措施,以杜绝浪费,提高企业行为改善。精益运营管理的低投入,必须有一个低功耗要求的最大输出,进行发企业的精益管理实践操作。

(一)工艺分析

精益运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核心的企业如下:燃料采购,发电和电力营销。企业要满足供需双方的平等和互惠互利的功能,以加强平台供应燃料供应商需要的管理。企业的生产和经济调度中心的能源消耗的主要任务是,优化能源生产和运营管理并降低生产成本,以确保精益生产安全管理的主要部分。生产过程中,提高客户管理满意度和客户关系管理,通过改进企业营销的精益运营管理。

二、生产管理优化

企业基于生产PDCA的管理和精益生产管理。以优化生产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在生产过程中要重复的程序是传统的使用也适合生产的产品。 PDCA管理企业需要实现如下:

(一)输入和输出的工作,活动制作,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合理化。

(二)根据任务列表列出的年,月,周,日,的管理任务里的任何内容。

(三)根据工作计划,整理出的内容类型的工作和计划。

(四)运行的分析,分析,研究,评估报告摘要,生产效率和钩到测试计划各部门的工程部门主管负责的表现。

企业实施精益管理,使节能产品的节能措施与节能技术,能够改变能源消耗的可能性,需要识别和利用的能耗。必须执行燃油平衡燃煤企业实现节约能源,水平衡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能源平衡。燃油管理控制,媒体资源的质量和数量把大胆的,高品质的供应商选择,采购计划和供应商根据评估企业煤炭采购的质量。在发展的过程中,以优化操作控制,装卸,混合并贮存在同步完成后准备的。企业的优化过程,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的核心。

三、优化监督和管理的设备技术

运行技术指导,管理,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和设备的维修检测设备精益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性执导。设备根据各种细粒度统计的经营状况报告增强生产企业通过完善的管理会计技术,建立统计报表,设备和执行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运行的任务列表,以掌握执行问题提出的改进故障设备的设计和操作。

内部热企业设备维护操作条件和设备类型,操作人员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和设备的组合考虑技术信息的因素和特种装备维修策略。设备用品及维修决策,设备的维护成本,维护效率,可行性和二级医疗机构和其他内容管理内容各不相同的经营状况而定。定期设备维护策略的优化,需要定期保养计划的缺陷,设备故障和性能不足的故障分析结果,完善的检测手段的原因,高线和下线的工具的状态和设计在经济的依赖。

锅炉冷凝器管道,泵,蒸汽涡轮机设备,燃烧系统,企业中水系统的媒体机器,破碎的媒体系统,媒体机的皮带输送机和厚度分离器,除尘装置爆发,脱硫设备。三个重要的辅助主机和建立各种设备的维护策略,包括更广泛的信息,对异常情况进行的基本维护,定期检查保养,即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需要建立一台发电机,并建立了更多的集设备,按照紧急处理程序,维护,决策,进行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清洁该设备的内部和外部的齿轮传动装置的设备的,操作系统,灵敏度高。该系统同时保持设备的电气性能的完整性,保证了良好的技术状态,以保护设备损失和能源节约,降低能耗进行了测量。电气设备的维护和操作成本,工厂操作的成功完成,可靠的能源节约,以确保维护成本,同时降低了防静电,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有效地降低了在企业的丢失恢复程序减少事故的发生,并提高了生产管理质量。

四、企业的安全性

正常运行,企业为主的企业,精益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安全管理来实现的。企业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和安全注射等措施,可以使用所有可用的资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在各级教育实行生产安全生产系统的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初级责任。通过企业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完善安全管理系统。

企业在预防生产安全风险评估,执行管理控制,执行安全检查,每年在春季和冬季,进行安全生产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反事故措施,设置一个专门的防火管理系统。良好的厂房面积,电力闪电保护,建立一个静态的检查,监测和火警探测系统。改善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培训的消防设施设置和配置,人才培养体系的安全性,不是设立企业在训练集,基于职前培训和安全评估,应急处理的符合性评估项目的评估,急救训练及其他内容意外的人不会被放置在一个高风险的操作。

五、结论

企业运行管理是新的管理方法的应用,精益管理要求的充分肯定和专业管理知识,技术需要全民参与的。企业精益管理和提高管理技能的水平,管理成立一个工作人员的管理思想,精益管理必须进行配置管理教育的管理人员或雇员。企业的精益管理,必须实现生产优化与节能效益防止资源浪费,减少了建立一个设备和生产优化设置过程。企业优化生产和管理,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介绍维修声音设备的策略,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和生产成本和达到预期收入。

参考文献:

[1]涂淑丽.论精益理论在啤酒生产物流系统中的应用[J].老区建设.2009(22).

[2]李兵.工程机械企业精益化生产管理[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9(04).

[3]高红花.基于精益生产的标准作业研究[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07(03).

精益管理范文第10篇

6月7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举办的中央企业精益管理文化交流会上透露。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中,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存,中央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任务艰巨,迫切需要提质增效、瘦身健体。并要求企业大力推进精益管理,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

提倡企业精益管理

最近,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全面推进企业精益管理,培育精益管理文化,推进管理创新,向管理要效益、要方法,确保产品质量得到提升。

那么,企业如何通过精益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和取得良好效益,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又一项紧迫任务 。

众所周知,精益质量管理,就是在对关键质量数据的定量化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对关键质量指标持续系统改进,追求达到卓越标准,使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重要管理手段。内涵包括:管理流程标准化、管理生产系统化、管理产品质量零缺陷化、管理质量改进持续化等。

所以,在落实精益管理过程中,应该侧重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抓重点。因为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一个企业的属性决定它离不开2项职能,一是企业要盈利,二是企业要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和服务。抓住了这2点,也就抓住了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正如笔者于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工作时的一段经历。那时,每到单位开全公司大会,总经理就讲:我抓工作主要抓2件事,一是产品质量,二是公司效益。因为,有了好产品才能产生效益,效益增长了才能完成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任务,才能提高职工待遇水平,公司才能发展。其实,总经理讲话的实质,就是在谈精益管理。

其次,抓管理理念和责任意识。今天的企业发展需要反复强调和树立“质量是保障,效益是生命”的管理理念,和“人人严把产品质量、人人关心利润、人人为企业多创利润”的责任意识。 另外,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那么,企业就必须履行好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好的效益,职工也就没有了生存之道,经济责任就是一句空话,而社会责任更是无法谈起。所以,强调责任意识是精益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第三,强调企业精益管理,不是一句空话,除需要人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外,最主要的还是从行动上将企业管理落实到关键的位置上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企业管理层要眼睛盯住市场、功夫下在现场,努力降低生产环节中的各种多余物耗能耗,高标准优化生产运行。企业管理层和员工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分一分地算账,一分一分地创利,实现产品质量最优化,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并把精益管理制度化、常态化。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

2012年2月,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国务院颁布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纲要》提出到2015年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有显著提升,其中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重大装备部分关键零部件等重点工业产品和重要消费类产品的技术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到2020年,建设质量强国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目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我们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已处在世界前列。

由此,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一方面质量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高度体现,因为它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质量问题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福祉。

另一方面,质量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只有重视产品质量,企业才能取得效益、才能生存发展、才能赢得市场。

今年6月10日,刚刚在法国巴黎开幕的欧洲杯足球赛,足球场上巨大醒目的广告牌不断翻动着中文广告“海信电视、中国第一”。海信作为欧洲杯56年来首个中国赞助商品牌,让全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看到了这一品牌展示,并引发世界各大媒体和社交舆论的广泛报道。

那么,海信作为与阿迪达斯、可口可乐、嘉士伯等国际品牌并肩的欧洲杯全球顶级赞助商,赛场内外海信元素的高调亮相。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优质的海信电视质量。

我们知道,海信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9年9月的“青岛无线电二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信集团秉承“享你所想”的智能化主张,推出行业领先的ULED、激光电视等,产业涉及多媒体、家电、通信、智能交通等领域。海信液晶电视的技术、性能和质量一直保持在同行业领先地位,液晶电视机的销量保持在全国第一位。

海信的成功让我们进一步领悟到:企业追求商品质量和品质的完美,始终是企业发展的主旋律。否则,任何一个企业哪怕是很知名的企业,如果没有继续超越自我,当困难局面出现时,没有及时转型和创新,那么今后的发展之路都将会非常困难。

如联想集团是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的民营企业,后来发展成中国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

但2016年最新财报显示,联想集团2015/2016年度营收为449.12亿美元,同比下滑3%;年度净亏损1.2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8.29亿美元。而更为显现的问题是,从相关的业务数据分析看,联想手机有被消费者逐渐冷落的趋势,而笔记本电脑业务也有陷入落伍和老化的状态。

那么联想的业务下滑趋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据相关业务部门分析,一是在最新的商业战略创新中,联想在用户运营方面的创新思维不够。因为消费电子行业表象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其实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是背后的智能和服务的竞争,这是今后同行业发展最重大的趋势。

二是联想面临的是发展到临界点的系统性问题,是商业社会转型和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

我们通过联想事例可以看出,每一个长久不衰的知名企业,其产品或服务,都需要过硬的质量做保障,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追逐创新,方能处于行业的领先地位。

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源泉

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影响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因为,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也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谁的产品质量优质,谁获得的利润和效益就大。可以说,产品质量是效益增长的基础,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源泉,效益更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而企业是贡献效益的重要单元,只有企业创新能力强,生产的产品质量高,企业效益才能增长快,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贡献才更多。

比如中国的华为公司成长历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今年6月14日,美国市场调查企业公布的报告书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世界智能手机销售量排名第一的是三星电子,售出8150万部智能手机。排在第二位的是苹果,销量为5160万部。华为排名第三,销量为2890万部。

这组数据让我们看到,华为公司的销售业绩已排在全球手机销售行业前三名,并引得主要工业国家的高度关注,全球影响力也在逐步加大。

而今天的华为公司发展没有因为这些成绩而止步,而是继续保持着良好的高速发展势头,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为近30亿人口提供各种通信服务。

那么,华为公司在短短的二十几年中,从一家普通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发展成为年销售规模超3900亿人民币的世界500强公司,华为的成功秘诀在哪里?

秘诀就在华为公司自己总结的那样,一是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二是坚定的华为质量方针;因为华为人时刻铭记质量是华为生存的基石,是客户选择华为的理由。三是依靠内部的股权激励。因为股权激励将所有人的收入和公司的收入绑定在了一起,只有公司发展好了,效益高了,个人的收入才能高。相反,只有个人干好了,公司才能发展好,自己的收入才能更高。正是这种股权分红的效益激励风格,给华为带来了高速的发展。

因此,我们通过华为的成功案例更加清楚地看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靠什么?一靠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效益。包括建立企业完全成本管理体系;适度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合适的新产品和服务。二靠先进技术。三靠专业和灵活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四靠优秀的企业文化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五靠优质的产品质量。六靠节能减耗降低生产成本等。

上一篇:订单管理范文 下一篇:企业风险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