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考察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0 21:55:25

境外考察报告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境外工程;技术考察

【中图分类号】G2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6-0751(2015)03-0017-06

作者简介:韩峰,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高级工程师

在实施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前,通常需要赴境外项目所在国家进行现场考察和市场调研,根据要实施的项目规模、施工内容、工程特点等编写考察提纲,搜集各种有关资料,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写出考察报告,调整、完善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因此,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现场考察和市场调研是项目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环节。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国内广电工程项目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项目实施地点在境外不同的国家,这就存在许多特殊性,需要在实地考察当中,一项一项地进行调查了解、分析比对,以便得到正确、可靠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已编制的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订,按序开展项目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境外广播电视工程开工后,施工人员陆续进场,设备、材料、施工机械,按进度计划进入施工现场,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安全生产,按计划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技术考察,需要在当地调查了解的内容类别很多、工作量很大,根据我多年从事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技术考察的工作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1.1人员准备

选派有经验、与项目实施相关的主要专业人员和外语翻译组成考察组,提前对赴现场要进行的考查内容进行准备,熟悉相关内容,做好人员的分工。

1.2文件准备

(1)编制考察提纲和考察日程,使考察有序、按计划进行;(2)编制考察搜资目录,便于在现场开展搜资工作;(3)编制拟在考察地实施的项目初步技术方案,抵达现场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4)编制需要与对方广电机构签署的项目会谈纪要、备忘录,抵达后据此与对方进行商务、技术会谈,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双方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充分深入的探讨,最终达成一致并签署文件;(5)编制本次考察的经费预算并报上级批准。

1.3装备及出国手续

(1)笔记本电脑、自动测距仪、GPS、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2)考察组人员需办理的出国公示、政审、护照、签证、机票、卫生免疫等手续要提前准备。

2现场考察与市场调研

2.1双方政府部门

2.1.1中国驻当地使馆

技术考察组能否圆满完成技术考察和签约任务,除了前期周密策划、细致准备以及考察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外,与中国驻当地使馆和对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技术考察组抵达后前往使馆,听取使馆领导介绍当地目前政治、经济、社会的具体情况,汇报考察组要开展的工作任务情况,听取使馆领导对考察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

2.1.2对方国家广播电视主管部门

通常国外主管广播电视的政府机构是新闻部或新闻通讯部等,通过与主管部门官员会见,回顾双方在广电领域的友好合作,了解当地广播电视发展概况,使对方主管机关了解考察组此行的工作任务,有益于考察组顺利开展工作。

2.2技术和商务会谈

根据考察会谈纪要、备忘录或项目实施方案内容,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对方进行商务、技术会谈,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对涉及的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就项目整体实施设想向对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反复沟通讨论,对考察会谈纪要、备忘录或项目实施方案内容逐条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达成一致签署文件。

2.3考察搜资

为确定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提供依据。

2.3.1所在国基本概况

了解所在国的地理位置、人口、首都、行政区划、官方语言、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治安、与中国的关系、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有关情况等。

2.3.2当地广播电视机构设置

了解当地广播电视的主管部门和下属机构设置及分工,人员的职责范围,办事程序,广播频率或电视频道的管理及申请程序等。

2.3.3当地广播电视现状

了解当地目前广电系统设施现状,当地现有广播和电视节目播出情况,包括国家、地方和私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数量、成立日期、使用的播音语言、节目套数、覆盖区域、播出时长、每天播出的主要节目类型、收听效果、机房及设备状况、节目制作能力等。

2.3.4当地广电发射台站情况

了解当地广电发射台站点设施情况,所处位置、地势、海拔高度、交通情况、覆盖区域、距人口聚居区域的距离,发射机的台数和发射功率,天线的类型、数量和发射方向,铁塔的类型和高度,机房状况、供电情况、技术维护状况等。

2.3.5当地气象情况

收集当地有关的气象资料,包括气温(如: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极端温度)、风速(如:月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风向、降水量(如:月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时最大降水量,极端降水量)、旱季与雨季的划分等等。在境外不同的国家,由于气候、自然环境的不同,现场施工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如非洲有些国家旱季气温高达50℃,为保证工程质量,浇筑混凝土工程要选择在夜间气温较低的时候施工,对砂石要采取浇水降温,白天要派专人浇水养护混凝土等措施。有的国家雷电很多、很强,所以临时设施、天馈线及铁塔高空作业、电气设备、施工机械等需要采取特别防雷措施。有的国家雨季降雨集中,小时降雨量很大,易造成积水,使施工现场受淹,因此要在现场筑建排水沟,临时设施的布局上要注意防水、采用排水措施等。此外,还有的国家瞬时风速很高,对临时建筑、高空作业带来很大危险,需要事前采取防护措施。

2.3.6施工场地的地貌、地质

施工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情况,地形坡度、倾斜方向、地势,地面下是否有管道,地面上是否有输电高压线、通讯设施,这些可以用照片来加以辅助表述,另外还需将地形图与实地相对照,查看是否一致,有条件时进行一些辅助测量。地质资料是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除可要求当地有关部门提供外,也可在实施场地四周挖4个深1.5至2米的探井,以了解浅层的土质情况和地下水位深度,为施工方案的制定、特别是基础开挖时要采取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2.3.7当地有关施工的质量标准

境外广播电视工程的施工标准,一般执行我国颁布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这些标准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家的标准。但为了尊重当地的习惯,要调查当地采用的、有关的施工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与我国的有关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争取说服当地有关机构在工程质量验收中采用我国的相应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

2.3.8当地税费

了解与广电施工有关的税种和费率,免税手续的办理程序、所需的文件和相关费用。物资的清关程序和费用,物资的进口关税等。

2.3.9当地保险公司的有关保险业务

了解当地对工程、车辆、人员的有关保险规定。当地保险公司的诚信情况、保险品种、赔偿责任、赔偿方式及保险费率等。

2.3.10当地有关法律法规

了解当地有关工程实施方面的法律法规、经济纠纷的仲裁程序等规定,设备材料的进出口规定等。当地外国人的签证期是多长时间,签证期满后是办理签证延期还是办理居留许可证,办理的程序和所需费用。

2.3.11主要建筑材料

在施工中,各种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品质各异,价格也不相同,这些材料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因此,选用质量好、符合设计要求且价格合理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工程所需的材料,列出名称、规格、型号,通过现场的调研,确定哪些材料可从当地市场采购,哪些材料应由国内供应,哪些材料需从第三国转口。一些大批量使用的材料,如砂、石子、水泥、木材等,为降低成本费用,当地具有生产能力的,应尽可能在当地市场采购。

2.3.12运输条件

调查当地有信誉、能力强的货运公司,了解物资运输情况,包括公路、铁路、海运、水运、空运等,货物运输佣金,进口物资商检费,免税手续的办理程序、所需的文件、办理的时长。了解港口的吞吐能力,可通行的集装箱规格、装卸能力、港口到施工现场的距离、运输条件及价格、港口运输的有关规定、船期、滞港费及收取的标准、清港费、运杂费等。为便于一些贵重设备或急需物资的空运,还需要了解从机场到施工现场的距离,运输条件及价格,机场运输的有关规定,航班等。

2.3.13施工机械

现场施工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需要调查了解当地的供应能力、供应的方式、运距、租赁台班单价、设备机械的质量等。对境外广播电视工程来说,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一般主要包括面包车、小轿车、卡车、起重机、混泥土搅拌机、夯土机、卷扬机、电焊机、砂轮切断机、小型发电机、钢管脚手架等。对大型施工机械主要依赖在当地租赁,其他施工机械如当地市场没有且无法用其他施工机械替代的,可考虑从邻国租用,但应考虑在需要使用时能否租赁到,进关手续及费用。一些小型机械和工具如当地没有租赁市场时,应当自备。

2.3.14水电燃料的供应

了解当地的供电电压、频率,电力供应情况和电价,供水情况和水价,燃油供应情况和价格。如当地电力供应紧张,经常出现停电现象,为保证项目工期,应考虑自备或租用发电机。当地成品燃油经常发生供应紧张时应自备储油罐。

2.3.15临时设施

在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块场地,建设临时设施,包括生产性临时设施和生活临时设施,如仓库、办公室、工棚及职工宿舍。临时供水、临时供电可以利用正式施工工程的水源、电源,要落实接水、接电的具置,具体负责实施的部门及办理手续。对于施工期较短的一些境外工程,通常采用在当地租赁房屋作为宿舍和仓库,需要了解租赁费用和租期。还要考虑交通是否便利、周围治安情况等。

2.3.16试块的当地检测、试验

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除了加强设备、材料的选购外,在施工中还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加强检查管理,进行必要的检测、试验,如砂石进行颗粒级配、比重、容重、含水率、含泥率、有机物含量等的试验;混泥土试块进行容重、抗压、调整级配比试验等。因此要到当地的检测单位、实验室,调查可进行的检测、试验项目,检测质量和收取的费用。

2.3.17当地劳动力状况

境外广电工程项目的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壮工。由于国家不同,在劳资关系和社会保障方面有不同的法律规定,需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搜集。了解当地劳动力的工种、技术水平、工资标准、每周工作天数和每天工作小时数、加班的规定、当地对雇主雇佣或辞退当地工人的规定、有关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工资增长指数等。

2.3.18当地货币和银行

了解当地流通的货币种类,当地政府对外币的管理办法,是否可自由兑换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当地货币兑换美元或欧元等主要外币的汇率及近1-2年汇率变化情况,当地银行对外币兑换的规定等。

2.3.19当地主要生活物资的市场供应

了解当地主要生活物资的供应情况和相关价格,物价的增长指数。由于当地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等原因,物价水平各异。需对当地物价进行调查。

2.3.20办公用品市场供应情况

了解复印纸的价格,复印文件的价格,有几个电话公司、电话的安装和使用费用是多少,传真的价格,有哪些互联网接入商、网络的安装费和使用费分别是多少。

3考察结束后期工作

对现场考察期间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写出考察报告,提出对本项目实施的建议。考察报告中应包括落实建设场地、合作方式、技术方案的规模、双方的责任与分工、考察收资工作成果、签署的会谈纪要或备忘录等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杨俊杰.工程承包项目案例精选及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杨俊杰,王力尚,余时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模板及操作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建筑施工手册编委会.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Z].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2篇

创意城市与文化遗产

黄土文明的区域人类学研究

人类学视野中的世界伦理

多民族母语文学的跨学科交流

“性近习远”:人类文化的不同而和

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的实践和理论

人类学谱系中的“民族”与“族群”

尘埃中的民族志:简论阿来的故乡小说

文化遗产与民族身份认同的实践

现象民族志:迈向有人类的人类学

文学人类学:迈向新的跨学科领域

人类学与虚构:以旅行小说为例

先锋派自传文学:现代性栖居的解构

世界变局与现代智库:一次未完成的交流

生命权力、治理权力与人类学研究

作为民族遗产的裕固族母语文学

西昌社会中的母语文学事象考察报告

马尔康县嘉绒语习得及使用状况研究报告

文化遗产辩:西传的针灸及其人类学意义

审美认同在《凯欧蒂神迹》中的体现

历史·记忆·真相——雾社考察记

境外之镜:美国《国家地理》的表述研究

蒙汉之间:东、西大期刺姓居民民族身份考察

图像人类学视野下贵州乡村建筑的时间痕迹

遗产“不是东西”——文化遗产的认同和表述

遗产话语体系的构建与反思:文化遗产实践三例

谁造方块字,创开文明门?——汉字起源新说

文化遗存与古羌影响——从苏州平江路说开去

民族之间的跨国联系——西南、东盟与华人圈

社会转型?文化转型?——海峡两岸人类学圆桌对话

跨文化视野下的“表述中国”——王一燕教授访谈录

《凯欧蒂神迹》的文学人类学解读:本文与间性

多元记忆与层累历史——山西介休洪山实地考察

塬上有壁:介休张壁村与黄土文明的人—地育生观

侗族歌谣的实态和传承研究——以“鼓楼大歌”为例

天府成都:“非遗节”与博览园——节日与空间的互动

“地天通”和“绳梯”:中外古代思想资源的当代意义

从阿巴拉契亚到喜马拉雅——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访谈录

专栏主持人语:彝与印第安——诗歌中的文化交融

魂兮归来——读《凯欧蒂神迹——阿库乌雾旅美诗歌选》

族群认同与文化表述——白马藏人服饰的遗产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地方民俗精英的地位与作用

拉纤号子及其文化环境——日本、中国、韩国的考察比较

人类学视野下的帝国遗产——围绕蒙古文化展开的演讲和对话

人类学与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凯利教授与开普兰教授演讲录

文化认同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专项学术讨论会

《布登勃洛克家族》,托马斯·曼,德国北部社会阶层:文学人类学的应用

中华始源与文明建构——“人类学与黄土文明”第13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会议综述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境外投资 对策建议

一、黑龙江矿产资源境外投资的基本现状

2004年至2012年,黑龙江省共投资境外项目37个,其中勘查靶区优选及评价项目7个,普查、详查项目25个,勘查开发类项目5个。投资总额55474.57万元人民币,其中中央财政资金9556.00万元,省财政资金6050.0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39868.57万元。37个项目由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实施。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从2004年开始到2012年为止,有6家地勘单位,共投资境外项目18个,其中优选及评价项目7个,普查、详查项目6个,勘查开发类项目5个。地矿局境外矿产资源投资的国家有俄罗斯、老挝、赞比亚、博茨瓦纳、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等。矿种主要有岩金、砂金、铜、镍、钴铂钯、铅锌、饰面石材矿等。投资总额43965.72万元,共获得中央财政资金5336.00万元,省财政资金6050.0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32579.72万元。2012年7个项目共投入工程技术人员等人力83人,钻探设备3台,物探设备19台,交通车辆7台,通讯设备30台。7个项目均在国外注册了公司,其茨瓦纳CGC公司为全资公司,其他6个为与境外企业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双方分别以矿权和资金入股,黑龙江省占股比例均在65%以上。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从2005年起到2012年为止,有3家地勘单位,共投资境外项目19个,均为预查、普查项目。有色地勘局境外矿产资源投资主要以赞比亚、刚果(金)为主,其次为俄罗斯。矿种主要以铜、钴、铅、锌多金属为主。投资总额11508.85万元,共获得中央财政资金4220.0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7288.85万元。2012年8个项目投入工程技术人员等人力32人,钻探设备7台,物探设备10台,交通车辆1台,通讯设备23台。3个赞比亚项目在国外注册了公司,双方分别以矿权和资金入股,黑龙江省占股比例均为65%;5个刚果(金)项目,在外国公司以56%的股份参股。

为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提高境外矿产资源项目的运营水平,促进全省矿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各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项目的管理工作,由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共同管理该项工作,国土资源厅人事科技处、地质勘查处及项目管理办公室紧密配合,协同管理,并委托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部省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专项资金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参照省内地勘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并按国土资源部《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10]116号)要求,建立了项目申报初审制度和专项项目半年报、年报制度。要求各项目承担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在技术上参照国内地质勘查规范并结合项目所在国有关要求,根据各自情况建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和制度。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4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16号)和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关于开展2010年度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检查工作的通知》(黑国土资发[2012]125号)的要求,2012年5月15—23日,由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组织,项目承担单位主管部门参加,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部省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安排实施了黑龙江省2010年度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检查工作,同时完成了2010年度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项目任务书的编制、确定和设计审查工作;2012年7月15日,完成了2011、2012年度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资金项目任务书的编制、确定和设计审查工作。

地矿局高度重视境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的管理工作,每隔半年组织召开一次境外工作会议,了解和掌握境外项目情况,分析当前形势,统筹规划部署境外工作。2011年10月1日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境外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境外专项工作,提高项目运营水平,加强对项目的监管,持续完善境外项目管理体系。该《办法》明确提出:一是目标项目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不危害我国、安全和公共利益,不违反国际法准则,不违反当地法律法规;二是遵循经济规律,以取得经济效益为中心;三是优选国家急需和短缺的、经济意义较大的矿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稀有金属等矿产;四是优选资源勘查类项目,兼顾开发类项目,项目工作周期一般为2—3年;五是以工作环境优越和经济互补性强的周边国家为主,兼顾资源互补性强、市场环境好、法律比较健全的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国家;六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建立项目公司,派驻黑龙江省经营、技术、财务代表,施行现代企业管理,投资主体、责任、权力、利益、分工明确;七是项目风险可控可担,运行可驭可导;八是鼓励局院或院院联合,以及与第三方联合,共同合作勘查开发矿产资源。

办法中明确要求,境外项目投资合作中,凡存在突发事件处理、投资额度改变、工作方案变更、资产处置等问题必须向地质矿产局申请,履行审批程序,待批准后,方可执行;建立双月报及年报制度,对境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展情况、工作成果、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汇报;对在境外项目投资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的,将严格追究相关组织和个人的责任。鼓励各相关单位积极响应国家“开辟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的号召,积极申报国家项目,并对上报项目的矿权情况、成矿条件、投资环境、投入方式、投资规模、可行性报告、合作方资信及合作意向书等进行审核鉴定,严格把关。

二、黑龙江矿产资源境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1、地勘项目风险程度大

与全国矿产资源境外投资的情况基本一致,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境外勘查项目风险程度非常高,项目成功率低,含金量不高。

2、勘查目标矿种较分散

由于全省矿产资源境外投资开发未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未对各主体的勘探行为进行有效协调,远未达到补缺、补紧、补劣的要求。

3、缺乏战略眼光

一是对矿企走出去认识不足,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战略构想,相关配套政策也不完善,导致黑龙江省矿企“走出去”还属于个别行为,远未形成“全省一盘棋”的联动机制;二是部分主体在“走出去”时重短期利益,而轻视长期利益,缺乏远期全球战略,或者单纯为了享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

4、信息不畅

有的项目可供参考的有利地质资料少。大部分境外项目所在国家基础地质工作落后,部分区块仅作过1/50万、1/25万地质填图,区内未进行任何矿种的普查工作,参考资料极为有限;有的项目因不能全面掌握工作方法在项目所在国、项目所在地实施的可行性,导致设计的某些工作方法不适用。如有的项目因地形平缓,覆盖层厚,地质检测效果不佳;有的项目因覆盖层很厚,槽探工程大部分达不到施工目的。

5、东道国施工环境不理想

工作区气候条件、环境条件复杂,野外施工难度较大。如澳洲项目,由于植被异常茂密导致原设计的土壤取样、地质路线调查存在很大难度,物探工作也受到地形限制;非洲项目,由于每年雨季导致无法施工,施工期短,受气候影响较大,部分区块荒漠化严重,覆盖层较厚,施工较难达到基岩,工程控制存在困难;有的项目所处国政治不稳、政府办事效率低、社会治安差等对项目进度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刚果(金),因当地政府部门及当地人办事效率较低、协商好的事情常常发生变化,影响到公司的正常工作及以后的发展。

6、配套设施、服务不全

项目所在地没有适合的样品分析化验机构,样品托运回国的海关检查异常复杂,特别是土壤样品的检疫检验,导致样品入关困难,影响了样品数据分析的进度,不能及时指导野外施工,并影响了综合资料的整理;工作人员境外工作签证办理困难,如到澳大利亚工作只能办理商务考察签证,且出入关及签证手续繁琐。

7、专业人才缺乏

不同国家的矿业法规各异,既懂外语又懂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矿业开发的人才极为短缺。如在刚果(金)进行勘查工作,由于对政策、法律、法规及政府部门办事程序(特别是矿权维护、申请方面)不是很清楚,不能像在国内这样做起来得心应手。

8、项目运营管理存在漏洞

有的项目野外生产全部由外方承担,工作效率低下,成本过高,项目承担单位不能及时掌握项目进展和实际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不能及时译出,或多在境外,普遍存在资料综合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程度偏低的问题;有的项目技术方法及质量要求需执行项目所在国的勘查规范,某些工程布置上不符合国内勘查规范要求;有的项目资金汇款手续不完善,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不符合有关要求,未单独建账,未单独核算。

三、黑龙江矿产资源境外投资的对策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立足国家和全省长远利益,统筹规划、积极引导、重点扶持、安全推进,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全省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高利用国外矿产资源的安全性、经济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全省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持续有力的资源保障。

在资源利用方式上,坚持贸易与勘查、开发并举;在矿种选择上,以中国资源短缺的战略矿产和大宗支柱性矿产为重点,坚持补缺、补紧、补劣的原则;在地区选择上,以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为重点,兼顾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在运作机制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投资主体,实行多元化发展,实现境外矿产资源的稳定、长期和安全供应。

重点是在坚持安全、经济、高效和可持续性原则的前提下走多元化、组团化和信息化之路,系统实施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矿业企业、健全矿产资源境外投资的多元化模式、建立境外矿产资源开采协调机制、强化矿产资源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建设、搭建矿产资源境外投资区域合作平台和构建矿产资源境外投资风险评价系统等战略任务。

【参考文献】

[1] 冯雁秋:中国境外投资多元化发展与宏观管理框架构建[J].经济学家,2003(2).

[2] 郭力: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中俄合作[J].东北亚论坛,2007(9).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资司:中国境外投资风险和对策[J].经济研究参考,2010(1).

[4] 国土资源部: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实施暂行办法[EB/OL]..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4篇

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区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严格学习制度,精心安排阶段性理论学习计划,确定必读、精读和选读篇目,组织好学习同志“七一”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六大文件等活动,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学习计划,坚持区委中心组每月集中学习一次的制度,严格考勤制度,确保出勤率在80%以上;要求每位领导干部,每年撰写1篇有质量的调研文章、考察报告或理论研讨文章。

二是抓好各级领导干部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组织、精心部署、统一计划,通过聘请专家来我区讲课等多种形式,在全区进一步掀起学习《讲话》和六中全会文件的热潮,并组织安排好下半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文件的学习活动。

三是抓好新知识、新技能培训,解决各级干部的“本领危机”。以中国入世为契机,聘请专家学者开办专题讲座,举办各级干部WTO专题知识的强化培训班,开展新一轮干部计算机与英语知识的培训以及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历教育,在全区掀起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新高潮。

四是举办第一期领导干部境外培训班。今年开始每年安排十名优秀中青年领导干部到境外培训,通过境外培训提高领导干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培训我区的领导人才,这批干部将先在国内培训三个月外语,再到国外培训三个月城市社区管理理论与实践。

五是举办第二期年轻干部任职资格培训班。今后提拔使用的年轻干部必须具有《任职资格培训证书》,今年的培训对象扩大到全区40岁以下的一般干部,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党史党建和市场经济、法律知识、行政管理、公文写作等方面基本知识的教育,努力提高全区青年干部政治理论素质、领导管理水平,促进我区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六是安排第二批大学生进行实践学习锻炼。为强化年轻干部实践锻炼,增强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全面提高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的要求,一是建立鼓楼区大学生农村实践培训基地,安排第二批大学生到农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艰苦环境的磨炼,住在农民家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二是建立鼓楼区大学生社区实践培训基地,安排大学生到社区社委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践学习锻炼。

七是对年青干部进行多岗位实践锻炼。为增强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工作能力,全面提高年轻干部整体素质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将对年青干部在区级机关、街道进行多岗位培养锻炼,每次培养锻炼的时间为1-2年。在区级机关、街道进行培养锻炼的年轻干部要认真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熟悉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学习业务知识;了解基本区情;进行专题调查研究。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备人才;建设;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首先应确立目标方向和基本原则。在目标方向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选聘人才相结合,坚持员工个人职业发展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相统一,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实行按层次储备,凭能绩用人,形成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科学合理的后备人才优化配置管理与考评体系,实现人才管理制度化、人才开发梯次化、人才考评科学化。对基本原则的确立,应从五个方面把握: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后备人才队伍培养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坚持培训先行原则。根据企业后备人才需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区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后备人才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措施,实施针对性培训。三是坚持按层储备,备用结合原则。区分不同管理层级和技术层次,按一定比例建立后备人才队伍储备,实现备用结合,梯次结构合理、有备有用。四是坚持与现职人员同步管理原则。把能力素质和工作业绩作为后备人才队伍考核的综合内容,实行综合考评,并与现职人员的能绩薪酬考评体系融为一体,评价结果相互运用。五是坚持优胜劣汰、统一调配原则。根据能绩考评结果,对后备人才队伍进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第二应规范后备人才引进与选拔程序。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做到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放开引进,对口院校毕业生按需引进,高技能专业人才随时引进,特需人才特殊引进。在引进后备人才程序方面,主要应做到四点:一是拓展引进途径。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人才市场为先导,通过人才交流会、人才洽谈会、到高等院校公开招聘、网上签约等方式招聘急需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基层单位采取咨询、兼职、短期聘用、人才租赁和市场机制运作等方式科学灵活引进紧缺人才。二是统一标准条件。引进人才一般是指高层次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特殊需要时引进复合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在引进人才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严格资格审查。三是落实培训先行。对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实行专业培训。突出企业管理文化品牌、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处理关键问题的应变能力培养。对承诺从事具体操作层工作的非专业对口人选,必须按规定进行专业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录用和上岗。四是明确试用期限。对引进的人才,一般应与劳动合同同步明确试用期限,试用期满经考评合格即签订上岗合同。经综合考评为基本达标者或存在诚信缺失、协同缺位者,将不予正式录用。在选拔后备人选方面,应坚持多渠道民主推荐、上下综合考核、考察,严把入口,确定后备人才入库。主要按下列程序进行:一是考评优秀为优先程序,在年度考评中评定为优秀的人员优先。二是民主推荐为必备程序。后备人才人选由企业党委组织部会同各权属单位党组织召开民主推荐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产生。三是纪律检查为监督程序。纪检(监察)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一方面对后备推荐人选情况进行勤政廉洁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带病”提拔。另一方面,对后备人选的选拔、考评、任用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杜绝任人唯亲。四是组织考察为保证程序。由各单位根据民主推荐结果,结合年度考评及平时掌握的情况,对基本资格、胜任能力素质等进行综合考察,并形成综合考察报告。五是党委审定为认定程序。坚持动态和静态考评相结合。党委组织部将拟定后备管理人才入选情况和民主推荐得票统计表、现实表现材料、培养计划和措施、综合考察报告等,提交企业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审定,正式列入企业后备人才库。

第三应完善后备人才队伍动态层次培养和使用机制。一是加强培训培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后备人才的特点和各类人才的实际情况,落实培训措施。着重加强政治理论、任职资格、领导力素质、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着力提高后备人才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应变能力、依法管理企业的能力。在技术、技能业务人才的培养上,突出技术、技能和业务水平,着力培养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处理关键问题的能力。以企业内部培训机构为基地进行短期集中封闭式培训;选送后备人才到上级党校、高等院校、技术学院学习深造;由组织人事、人力资源部门定期列出专题,让后备人才人选充分利用网能大学培训基地,加强持续学习,自觉学习,自我完善提高;组织到经济发达地区、先进企业或者境外考察和培训,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原则上掌握每年脱产和业余培训时间综合不少于1个月。二是坚持复合锻炼。对各类后备人才人选要注重交任务、压担子,根据后备人才人选的实际情况和培养方向,通过轮岗交流、上下级机关之间、部门之间交流任职、交叉任职、挂职锻炼和安排担任与培养方向相关的重要职务,选派到情况复杂、条件艰苦的岗位和分配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等方式,全面培养和提高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经济、驾驭复杂局面和工作创新能力。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年至少与后备人才人选进行一次谈话,给予指导、帮助,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三是完善任用机制。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后备人才,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予以任用。同时,鼓励和支持后备人才参加各层级各类职位人选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同等条件下,优先任用后备人才人选。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境外上市;羊群效应;制度解释

Abstract: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herding behavior in overseas listing of Private Enterprises in Linyi,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ase from five different aspects, and suggests that multi-layer capital market should be constructed.

Key Words:overseas listing,herding behavior,institutional explanation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7-0027-04

一、引言

临沂市是全国闻名的小商品城基地,这里的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迅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临沂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面对中小及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临沂市民营企业更是另辟蹊径,自发选择到境外上市融资,并不断被复制和模仿。据调查,临沂市企业在香港和新加坡扎堆上市,上市企业数量在山东省17地市中位居前列,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还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新加坡市场临沂板块”。面对这种特殊的金融现象,需要解释企业为何选择在境外上市而不是在境内上市?为何境外上市的企业聚集在临沂而不是其他地区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摸清这种特殊的金融现象背后的基本动因,我们从五个方面对该现象进行了研究。在临沂这种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占主体的城市,深入研究企业境外上市偏好根源,是一个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期能从中找到某种借鉴和参考。

二、临沂市企业境外上市概况

2001年3月14日,以金锣集团大众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食品”)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为“新交所”)挂牌上市为标志,临沂市首家企业境外上市取得成功,同时也实现了山东省企业在新加坡上市零的突破。该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约6000万新元,折合人民币3亿元,为企业的扩张、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其后,联合食品于当月26日也在新交所上市,成功融资1.67亿元人民币;2004年7月震元纸业在新交所首次公开募股1.64亿元人民币;2004年9月中国利达在新交所上市,IPO融资额近1亿元人民币;2005年12月罗欣药业于在香港创业板成功上市融资2860万人民币;2006年2月鲁洲集团在新交所上市后,IPO融资额达到了1.12亿元人民币,临沂市民营企业由此掀起了一场在境外上市融资的浪潮。

截至2009年4月,临沂市上市企业累计达到21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4家,境外上市企业17家;占山东省境外上市企业(62家)的27.4%。据统计,仅在新交所上市的企业中,临沂就有10家,占全省新交所上市企业总数的43.48%,占全国新交所上市企业总数的15%,成为山东省境内17个地市中境外上市企业最多的城市。

三、案例企业境外上市羊群效应的动因解析

境外资本市场对企业盈利情况、财务状况、大额交易等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操作也更加透明,对于企业来说面临的外部硬约束也更多。但为什么案例企业“舍近求远”反而选择境外上市呢?经过细致调查发现,案例企业选择境外上市主要基于下几方面考虑:

(一)深厚的民营企业基础及其融资困境

通过对山东省17地市企业对比发现,临沂市民营企业占比较高,具有比较深厚的民营企业基础。据调查统计,临沂几乎没有大型国有企业及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企业,而作为全国闻名的小商品城,其民营经济却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当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虽然国内各方在为民营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方面一直不懈努力,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额度小、条件苛刻等现状改观不大。在国内金融市场上,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对民营企业的条件要求都比较严格,门槛相对来说也较高,而且程序繁琐、前后所需要的时间长。如果通过国内资本市场融资,融资是否能够成功暂且不说,即使成功,由于拖的时间太久,等到企业筹够资金也许企业最好的发展时机已经错过。这种“重国企、轻民企”的情结,导致了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渠道不畅,因此,为了缓解融资难困境,从案例企业的角度出发,被迫选择“曲线上市”途径,通过境外资本市场上市从而筹集资金。

国内外理论界的大量学者关于企业境外上市的动机研究结果表明,融资是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动因。Licht(2003)认为,海外上市的首要目的在于获取融资,提升公司治理的效应微弱;崔远森(2004)认为我国企业境外上市普遍具有较强的融资动机;仇小敏(2005)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可以归纳为财务动机和处于行业竞争力的考虑,而且又与上市地点的规范和文化差异相关。通过对案例企业的调研发现,案例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艰难的融资困境,是导致其通过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的主要动因。

(二)第一次境外上市的偶然刺激

2001年3月14日,大众食品在新加坡成功上市,融资近3亿元人民币,次年通过二次配售新股再次融资4.4 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企业的影响力也明显的扩大,大众食品的“名利”双收示范效应在临沂迅速扩张,让苦苦寻求资金来源的企业看到了境外上市给他们带来的机遇,激发了其境外上市的热情。

继大众食品成功上市后,临沂许多企业也陆续选择了在新加坡、香港等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如2001年在新交所上市的联合食品,2004年在新交所上市的震元纸业、三禾永佳动力,2005年在新交所上市的山松生物、在港交所上市的罗欣药业,2006年在新交所上市的银光化工、中国轴承、久泰能源、在港交所上市的阜丰发酵、2007年在马来西亚上市的烨华焦化,这些通过在境外募集外资,企业规模也日益壮大,上市企业的财富效应得到了充分体现,许多上市企业的创业者成为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这些企业的示范效应,使得临沂市民营企业乃至山东省的企业看到了通过境外资本市场迅速扩张的效力,激发了民营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欲望。临沂市许多企业相继尝试境外上市模式,在临沂辖区形成了“上市―示范效应―再上市”的良性循环。

(三)上市融资激励后企业境况的巨大变化

境外上市为案例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使企业及时获取了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支持,为其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机。以临沂市第一家境外上市企业――大众食品为例,该公司主要从事肉类产品加工生产和销售分配业务,随着生产能力迅速膨胀,资金成为公司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为了能够为企业发展筹集充裕的资金,金锣集团决定上市筹集资金,但是国内上市复杂的手续和漫长的审批过程使得金锣集团失去信心,经过积极筹划和运作,最终选择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约6000万新元,为企业的扩张、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目前,金锣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和肉制品生产基地,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01亿元、利税15.3亿元。

其他案例企业也通过境外上市方式达到了融资的目的,如联合食品于2002年5月配售新股,再筹集9420万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合4.44亿;大众食品2002年7月,配售新股再筹集9400万新加坡元,折合人民币4.43亿元;山松生物2005年12月在新交所上市后,IPO融资额折合人民币达到4亿多元;中国能源2006年12月在新交所上市后,IPO融资额折合人民币也达到了近2亿元。如果这些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积累,这些资金可能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够积累到,而市场格局是瞬息万变的,等到那时市场格局也许已发生很大变化,筹集的资金不能发挥其最佳功效。因此,通过境外上市融资,企业可以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加速发展,从而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

此外,境外证券交易所对上市企业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包括信息披露制度、退市制度、分红配股制度等,从多个方面约束上市企业规范管理,同时境外上市对增强企业的国际合作机会、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强企业综合实力等方面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于2005年12月在香港创业板首发上市的罗欣药业,其研发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每年开发新产品70多项;于2006年12月21日在新加坡成功上市的久泰化工,募集资金10.6亿元,对于久泰化工的集团式、跨越式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上市后,久泰化工以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企业迈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部级高新技术企业、世界生产能力最大的二甲醚生产企业。

(四)简单的学习模仿成本

Stoughton,Wong and Zechner (1999)提出,如果公司的经营者发现在一个股票交易所有相当多的本国公司上市,那么公司经营者会得出结论:模仿这些企业将会获得好处。如果这些在该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又和公司处于同一个行业,那么他们更有理由进行模仿。

与上述理论相一致,通过对案例企业调研发现,临沂市大多企业也是出于节省成本、少走弯路、尽快成功上市的考虑,因而选择了“踩在前人的肩上”方式上市,即对成功上市企业的境外上市模式进行学习模仿。例如,在大众食品于新加坡成功上市不久,联合食品也如法炮制,成功在新加坡上市,并融资7590万美元。通过简单模仿境外上市流程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让迫切需要资金的企业找到了一条境外上市的捷径。

鉴于境外不同的资本市场情况各不相同,如果企业对各个境外上市地进行考察,不仅时间、精力都达不到,而且也不一定会有效果。但对于处于同一地区的企业群体来说,其文化底蕴相似,企业之间信息交流成本也较低,因此通过对成功案例进行学习、研究,并将其上市经验进行加工、提炼从而进行模仿相对而言较为容易,成本也比自己重新摸索上市方式低,而且成功机率也较高。因此,从理性角度出发,许多案例企业会考虑走学习模仿上市之路。

(五)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低门槛及简单流程

虽然我国一直在为降低民营企业上市门槛、提高民营企业上市机会而努力,但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门槛问题依然是民营企业境内上市的痛处。目前我国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但我国现行的核准制并不像国际通行意义上的核准制,限于现阶段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股票发行只能实行标准控制和规模控制相结合的核准制。因此,上市额度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而言,往往会将其分配给由国家信用作为隐性担保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内证券市场长期以来实行严厉但并不合理的发行管制,导致众多企业竞争有限的上市资格,在沪深交易所上市困难重重( 齐春宇,2001)。

相对于境内资本市场而言,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条件较为灵活,有利于企业成功上市。虽然境外不同证券交易所各有其独立的上市规则,但其规则往往有多种标准可供参考,上市门槛相对较低,上市条件也相对灵活。

通过对案例企业上市方式的统计,结果显示案例企业以选择造壳上市方式居多。这是因为:随着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股市中可供选择的壳资源越来越缺乏,而且造壳上市是直接上市、买壳上市、造壳上市这三种方式中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一种上市方式。民营企业境外上市,上市步骤明晰,操作更加透明,最主要的是在程序及环节上相对来说也更加简单,以赴香港及新加坡上市为例(参见图1),一般只需要6-9个月,而且有大的中介机构做推介。而在境内上市,至少有一年的上市辅导期,而从发行申请到核准还要经历漫长的排队等候。由于我国上市的审批手续复杂和上市挂牌时间漫长,这些无形中也提升了企业境内上市的隐性成本,也是案例企业更倾向于走境外上市之路。

此外,新加坡、香港等境外上市地点为了吸引内地企业境外上市,纷纷采取优惠措施。例如,新加坡为了加强本国的竞争力,采取了到新加坡上市的海外公司视同本国上市企业一样,一视同仁制度,港交所则研究放松首次公开招股盈利要求、缩短供股时间表及简化程序等措施,以吸引更多企业来香港上市。临沂市地方政府也对上市的企业在土地出让、房产过户、各项费用收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给上市企业予以奖励,这些优惠措施的实施对于境外上市偏好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临沂地区众多民营企业,在国内上市无望、融资渠道不畅而又迫切需要资金的情况下,大量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被迫选择境外上市并呈现出明显的羊群效应。

这一现象既是市场力量自发驱使的产物,也是企业自身利益诉求选择的结果。境外资本市场作为我国机制尚不健全的国内资本市场有益补充,在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降低上市成本、减少政策障碍等方面为我国企业成功实现境外上市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但是,这一现象也映射出国内资本市场有关民营企业上市制度上存在的一些缺陷,例如,门槛过高、程序过于繁琐等。因此对于民营企业上市方面,应该适当放宽上市门槛管制、适当简化审批程序、适当降低上市费用等,为企业国内上市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快构建多层次的国内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国家外汇管理局.开曼群岛“离岸金融业务及法律体系”考察报告[R].国际金融调研与比较专刊 ,2006,(11).

[2]齐春宇.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一个地区样本――来自山东临沂的经验[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康书伟.探访临沂红筹部落[N].经济导报,2005-11-15.

[4]邱永红.我国企业境外造壳上市的实证分析与法律规范[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5]崔远淼.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动机及影响因素分析[J].投资研究,2004,(4).

[6]仇晓敏.中国公司海外上市动机与上市地的选择研究[D].2005.

[7]马达,张方杰.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发展现状、利弊分析及对策[J].企业探究,2006,(1).

[8]卢迪.内地企业海外上市的动机、地点选择和事后效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7篇

长三角考察调研报告

10月28日至11月7日,市政府办考察组一行4人,赴“长三角”地区考察,先后到了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沿江地区,主要看了苏州、扬州、南京、芜湖等城市。苏州毗邻上海,辖7区5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总人口584万;扬州地处长江北岸,辖3区3市1县,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南京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城市,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72万;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辖三县两区,总面积3317平方公里,总人口230万。总的来看,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各具特色,其发展模式,在江苏、安徽两省,乃至在全国,都有比较强的代表性,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和启示。录为以下一些方面,以为借鉴。

(一)发展的客观依据与主观努力。苏州,古代与杭州并称天堂。我们也不能不为其今天的发展和变化而惊叹。统计表明,苏州一个地级市,以占全国0.9‰的国土面积和4.5‰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2.4的生产总值、2.5的财政收入、7.7的外贸总额。20xx年,苏州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位居第五,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工业总产值位居第二,仅次于上海;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居第六,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天津。现在不用说地级城市,就是副省级城市、直辖市,一般的也难以和苏州一比,特别是苏州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其建设和发展,完全是新的模式。苏州的发展靠什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搞经济研究的同志分析,苏州的发展主要靠三条:一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紧邻上海,浦东搞开发,大项目到了浦东,中小项目感到在上海成本高,到周边一看,被苏州留住。二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打下了工业经济的基础。他们那时候形成的四大名品牌,孔雀电视机、春花吸尘器、香雪海冰箱、长城电扇,现在都已经和世界500强企业合资。三是抓住了九十年代以来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机遇。在苏州市境内建设了5个部级的开发区,象昆山,就号称是“自费开发区”。这三条经验,我们感到,比较实在,也很深刻。前两条,区位优势、乡镇企业,是他们发展的客观依据。后一条,抢抓机遇,是他们发展的主观努力。对照苏州,思考**,他们的第一条我们是不容易学到的。实事求是地讲,**并不具备明显的区位优势,讲好听点,是连接东西,讲难听点,是不东不西。就近,没有上海那样的经济中心可以依托,省里的“一点一线”也靠不上。他们的第二条,我们是可以学的。在发展的客观依据上,区位优势不明显(正在改善),其他优势有不有呢?我们觉得,**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农副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我们已经确立了工业强市的战略和招商引资的方略,加快工业发展,扩大招商引资,就应该以此为依据,打好资源牌,打响资源牌,就象苏州在初期以乡镇企业为依据引进合资伙伴一样。他们的第三条,抢抓机遇的干劲和魄力,是我们必须学的,对看准了、定下来了的发展思路,必须坚定不移,千方百计,一以贯之。

(二)借力与招商。借力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开放、双向拓展,大力开展对内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通过借助外力发展自己。说穿了,其核心就是招商引资。沿江沿海城市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敢闯敢冒精神,通过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抢占了发展先机,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今年以来,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他们的发展不仅没有慢下来,反而呈加速之势。苏州20xx年新增注册外资12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分别增长24.1和41.4,均居全国首位,他们的外商直接投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今年实际利用外资又将增长12。南京今年引进外资的增长速度更是高达30。扬州从20xx年开始,把招商引资作为总抓手,突出引进国外高科技企业,引资总量连年翻番,20xx年只有1亿美元,20xx年就有2.4亿美元,20xx年增加到4.8亿美元,今年引进外资将达到8亿美元。和他们相比,我们的引资总量远远不够,增长速度明显偏慢,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放胆,在扩大开放上用更大的力度,在招商引资上下更大的功夫,以大开放带动大发展。

(三)旅游目的地与配角。我们去的几个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势头都很好。苏州着力构建“三古一湖”(古城、古镇、古典园林和太湖)大旅游格局,去年旅游总收入236亿元,接待境外游客81.6万人次,国内游客2350万人次。南京是“十朝都城”,有中山陵、明孝陵、总统府、玄武湖等著名景点,仅中山陵一年的门票收入,就有2亿多元。扬州突出人文特色,打“文化扬州、绿杨城郭、明清古城、盐商园宅、江河风光”的牌,提出20xx年全市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0亿元的目标。“旅游目的地”,是衡量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最高或者最终标准。在旅游者心目中,他们准备到哪儿去,一定有其理由。这里面包括一个地方的旅 游资源、基础设施、接待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就是一个旅游品牌的问题。那么,**能不能成为游客心中的旅游目的地?有希望,但确实有难度。这次,我们所到之处,讲到张家界,大家都知道,讲起桃花源,大家都有印象,但是,不知道**就在张家界旁边,桃花源就在**境内。这也比较实在地反映了**在国内旅游市场的状况。进一步发展**的旅游业,我们可能暂时成不了旅游目的地,但也不是无所作为。我们必须学会当好“配角”,当好张家界旅游的配角,借势做大桃花源旅游的品牌。就象安徽芜湖市一样,也是优秀旅游城市,但没有叫得响的旅游品牌,他们就提出利用邻近黄山的地利,当好黄山旅游的后勤基地。

(四)会展与发展。大力发展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是我们此次所到几个城市经济工作中的一大特色。芜湖市通过举办旅博会、茶博会、医博会、科博会等品牌会展,不仅搞旺了人气,刺激了消费,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而且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会展名城的效应初步显现,加上其良好的区位优势,迅速成为中国经济最具竞争潜力的地区之一。苏州市以举办第三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为契机,建成了一批文化设施,打造了一批城市精品工程,完成了环古城风貌保护一期工程,大大提升了城市建设水平。南京市抓住明年举办全国十运会这个契机,投资1000亿元用于场馆、道路、城市等方面的建设,更在中心赛区新建了一个河西区,由此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南京市的各大商场还别出心裁,每天安排专车到周边城市免费接送消费者,收到了显著效果,已逐步奠定了其商贸中心城的位置。近年来,**也承办和举办过“八运会”、“亚划赛”、“糖酒副食展销会”、“名优家俱博览会”、“桃花节”、、“诗人节”、“柑桔节”等会展活动,我们也尝到了节会带给我们的好处。但相比之下,我们的节会没有形成叫得响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比较小,特别是缺乏连续性。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高速公路交通枢纽城市的作用,真正以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高标准、高质量举办一些经济节会活动,并努力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会展品牌。这样,可以提升**的人气,提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活和动力。

(五)城市创建品牌的整合。城市是现代文明的载体,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此次考察中,我们通过城市这一窗口,充分感受了江浙沿海地区的经济之发达、人气之旺盛、活力之强劲。这些地方的城市化水平高,除了得力于他们突出工业发展,依托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之外,还在于他们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并始终把以人为本、以民生为重的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比如盲道建设,比如小街小巷整治,等等,都围绕满足市民的现实需要来进行。他们和**一样,通过开展城市创建活动,先后获得了一些部级的荣誉称号,比如南京、苏州、扬州,就是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芜湖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获得这些荣誉后,他们结合城市发展实际,把新的城市创建均定位于“生态城市”这一目标。苏州市更是响亮地提出了建设“生态苏州”、“绿色苏州”和“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口号,把苏州建设成为“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城市。目前,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1,绿地率达到3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7.6平方米。新的“人间天堂”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人士落户定居。全市现有7500多名国外专家和港澳台专家、管理人员常住苏州,有1200多名回国留学生在苏州创业。向我们介绍情况的同志说,他们之所以确定“生态城市”这一目标,是因为“生态城市”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能满足市民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更能赢得广大市民的认同和支持。**过去“四个城市”一起创,成就很大,在创建成功的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块牌子中,最受市民欢迎,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还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究其原因,主要是创建卫生城市与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市民能直接享受创建的实际成果,因而,在创建问题上形成了共识,给予了支持,使创建活动变成了市民的自觉行动,这几年的复检也顺利过关。因此,在新的城市创建活动中,我们不妨借鉴南京、苏州等地的经验,把正在创建的“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这几个牌子整合一下,着力创建目标更加集中、人本观念更浓、影响力和号召力更大的“生态城市”,早日把**建设成适宜投资者兴业、适宜旅游者休闲、适宜居住者生活的以人为本的生态家园。

(六)坚持为群众办实事。从去年开始,我们市政府连续两年为群众办“十件实事”,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人大会上作出公开承诺。从实施的情况看,由于这些事都与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并且能够普遍受益,因此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赞誉。我们这次到南京、扬州等地,他们也把为民办实事,列入了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了解详细情况之后,觉得很受启发。一是事项比较具体。像南京,他们办实事主要面向农村。一共有八项:农村低保、大病统筹、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网络、危旧房屋改造、改水、村级公路水泥化、危桥改造、农村税费改革。扬州针对城市居民住房困难的问题,实施“831”工程,即家庭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以下,人均月收入300元以下,在扬州城区居住10年以上的城市居民,由政府统一安排住房,其价格仅相当于市场售价的三分之一左右。二是指标比较简便。他们办的这些事实,都有明确、简要的指标设置,便于操作,也便于考核验收。三是时限比较合理。南京的八件实事,明确承诺在三年之内完成。这样,分为几个阶段组织实施,系统性比较强。为民办实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应该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长期坚持下去。借鉴南京等地的作法,今后我们在办实事的过程中,事项的设置应尽可能地向社会底层、向困难群众倾斜,究竟设置哪些项目,可以组织公开的问卷调查;指标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实际承受能力,办一件,就要成一件,真正办出实效;时限的设置有些项目也可以定几年,分年度、分阶段组织实施。

[1]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8篇

1.对市场开发工作的认识。

1.1市场开发人才及团队培养的重要性。

市场开发工作是海外事业部所有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因为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集团"五商中交"战略的落实,一局"强、好、优"战略的推进,开发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起点和龙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海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原来那种单打独斗开发项目的方法会渐渐淘汰,而以团队分工协作的市场开发模式在以后会越来越普及,个人的能力再强也比不过团队的协同作战、群策群力,而东非公司作为公路一局的平台公司,需要发挥其在市场开发工作上面的经验和优势,努力开拓市场,那么开发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

1.2市场开发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市场开发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挑战性工作,对开发人员来说除了要做到:通语言、能合作、熟合同、善谈判、善交际、懂技术,我认为还应该具备以下四种素质:

一、忍。开发工作是一种长期的工作,尤其是刚进入一个新的国家,开发人员要忍得了寂寞,受得了委屈,没有一个忍字当头的心态,是不可能胜任的。

二、准。当从各方面得到市场招标信息或投资信息后,准确找出我方优势及竞争对手的优势,分析比较后,做出准确判断,并持续跟踪,并保持与片区公司良性沟通,尽最大努力把优势项目拿到手。

三、狠。开发人员要有一股狠劲,也就是韧性,要有足够的自信,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尽心尽责,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充分发扬一局敢打敢拼的精神。

四、稳。开发人员要对市场全局有把握,在人际关系培养和投标方面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稳妥而行,尤其是马上要取得成绩的时候,更得耐心,避免小的失误而功亏一篑。

1.3目前开发项目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对于当前的市场项目,根据此次学习,开发人员应当跟踪的项目为框架项目和现汇项目,另外还有投资类项目。

框架项目一般为融资类项目,这类项目的跟踪一般是从其战略发展需要、业主发展规划、国家财政部门的优先发展清单等条件中发掘,结合中国政府支持,且发展前景及收益良好的可行性出发,能够申请到中国口行贷款,框架项目的优点是资金来源有保证,且标价较高,一旦中标,项目的利润有保证且结算较为及时,但其缺点是跟踪时间较长,手续较为复杂,牵扯到MOU的签订、经参处的支持函、可研报告、申贷涵、银行评审、商务部评审等很多方面。

第二类项目为现汇项目,一般是业主自筹资金的项目,其招标模式分为,公开招标、短名单招标、短名单邀标和议标四类,其中公开招标的信息来源主要是通过报纸和网站,竞争激烈,中标几率较小;短名单招标是商务运作的结果,这类招标竞争较小,且标价较高,但对企业的资质有较高要求;短名单邀标则是口碑较好且业主较为熟悉的企业参与,中标几率较大,标价较好;最后是议标的项目,一般这类项目规模较小且无竞争,是现有项目的延伸,利润空间有保证。现汇类项目较框架类项目来说一般手续较少,且跟踪的时间也比较短,需要内部立项审批、外部报审、标书准备、投标等几个步骤,这类项目的重点是开发人员需要对所在国业主的信用评价做出评估,如果其信用评价较高,即使其资金支付不及时,但资金还是有保障,但其信用评价很低,则项目的风险较大,得注意规避风险。

第三类是投资类项目,投资类项目对开发人员的要求更高,首先要搞清所在国目前市场情况,建立当地良好的沟通机制,研究所在国政策及经济发展战略,对市场有深刻的认识,配合其发展政策,找出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行业,再在其中选定投入少见效快的项目进行投资。此类项目优点是容易打开市场,并且收益稳定,缺点是如果前期调查做的不好,很容易造成项目亏损。

2.对投标工作的认识。

2.1投标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投标前购买标书后,首先要对招标文件进行详细解读,搞清标讯来源,是政府公开招标,还是前面提到的其他招标形式,根据招标文件的内容确定投标战略;然后要把标书中业主的需求搞清楚,分析我公司的优劣,分析项目的难易程度,招标的部分可能不是我们的优势产业,但是经过分析,通过优秀的项目运作是有利可图,或能建立中交信誉品牌,那么我们需要开拓思路,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国际或国内的专业公司来一起运作项目,做到合作共赢;另外还要通过各种消息来源搜集主要竞争对手的资料,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主要放在其单价构成方面,看他们的类似项目的单价从而分析出此类项目他们的投标价格,进一步的分析他们与我们在各方面的对比,得出一个标前结论,如果我们能够凭借我们的优势胜出则已,否则是否可以考虑合作,由竞争到竞合从而达到合作共赢。

对具体的招标项目,通过前期的市场调查,搜集国别信息,从中反映出该国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人口、海关税收政策、当地机械购买及租赁价格、人工价格等等,从中我们需要提炼出此项目的风险源,比如政治风险,该国政府的信用评价如何,与中国关系如何,有没有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海关在清关、税收等方面是如何规定,有没有什么特别针对境外承包商的特殊政策等。再比如其汇兑风险,该国是否对美元、欧元等通用货币有严格限制,每年的汇兑率是否有较大程度的变化等。其他风险主要还有合同风险,工期和技术风险等,对这些风险源的辨识程度可以说是前期投标决策的关键点。

通过前期综合信息的判断,决定进行投标,那么一般在招标文件中会反映出投标保函的价格,以及该国所接纳的投标保函的形式,开具投标保函是直开还是需要中方银行通过当地银行转开,如果接受直开,需要请示东非公司,将资金转入当地银行,如果需要转开,则需要通知东非公司和海外事业部,一起联动,开发人员定期跟踪,将转开手续办理齐全提交业主招标部门。其实在中标后同样的履约保函和预付款保函也是通过上述步骤来办理。

在投标过程中也要认真分析业主招标文件别涉及到的调价问题,工程调价其实就是根据FIDIC条款中的调价公式,把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分开,浮动部分中将人、机、材按不同权重分类,工程调价是一把"双刃剑",风险较难预见,需要商务人员及经济分析人员一起对市场前景进行分析、预测,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招标文件中一般都对工程保险这一项做特别的说明,强制要求承包商进行工程一切险的签订,在此过程中,需要商务人员仔细阅读招标文件,确定是否能够由中国国内保险公司与当地保险公司联保,因为当地保险公司的赔付能力有限,风险较大,只要不是业主强制性的要求,尽量进行联保模式,减少以后的工程风险。

投标前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现场考察,现场考察工作需要业主出支持函,允许我方进行项目附近的调研工作,现场考察工作的重点就是调查项目施工所必须得到的细节材料,为投标工作的技术标和商务标部分提供可行性及数据支持。对现场考察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其组长需要具备独立项目项目经理所具备的各项素质,能够把控项目将遇见的主要风险点,另外还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参与,这方面我们的力量比较薄弱,需要联系东非公司和海外事业部,联合专业设计团队一起踏勘,对水文、地质等方面做出正确判断,同时还需要有经验的试验人员,能够对沿线的料源进行判定,当然还得有商务人员参与,主要搜集当地的人、机、材、运输等各方面的资料便于下一步投标工作的进行。

2.2投标阶段的工作。

在前期所有工作的基础上,判断出可以进行相关项目的投标,则要进行内部立项审批以及外部报送审批程序,内部立项审批程序主要由投标立项申请、现汇项目投标阶段风险识别与处理清单、投标可行性分析表和项目投标审核任务单组成,而外部报送审批包括:经参处投议标申请、投标申请登记表和外派劳务事项表。内部和外部审批报送工作需要开发人员和东非公司开发部共同完成,需要联络海外事业部、经参处等单位,并得到其批复。

内部和外部审批报送工作完成和得到批复后,就要进行相关的资格预审文件(Post Qualification)的编制,在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制过程中需要仔细阅读业主招标文件的要求,根据其要求认真填写每一项内容,在资格预审文件中往往会涉及本公司资质情况、与投标项目相同性质项目的业绩完成情况,现金流状况、机械设备情况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漏项不能少报相关资料,并要注明这些情况发生的时间。

在资格预审文件编制的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和合同经营人员应该根据业主招标文件要求,结合现场考察报告开始编制该项目的技术标(Technical Proposal)和商务标(Financial Proposal)工作,在清单项目中应着重明确BOQ清单,尤其是结合现场考察报告,针对工程数量进行报价;在DB或EPC合同中需要体现技术标准,运用的规范,现场考察后的细节,大致的工程量、并结合人、材、机、运输等各方面的费用等方面,并考虑调价和汇率风险,最终上报总价。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开发人员需要向东非公司请求协助,避免出现专业细节上的失误。

标书准备完成后,要根据业主招标文件中的要求准备封装,一定要搞清资格预审文件的装封,而且装封时要对内容进行double check,防止疏漏,避免出现错误而导致投标失败。

3.评标后的工作。

经过前期大量工作后,终于来到最后的评标阶段。评标就是开标,开标后有两种结果,一种就是中标,另一种就是投标失败。中标后,我们应该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去准备和业主签署合同,在此时应该请东非公司的相关领导到所在国签署由业主或者我方提供的合同,并准备相应的履约保函及预付款保函(如果有),后附会议纪要、技术标及商务标、业主要求、争端处理等详细资料。

如果投标失败,那么我们应该从中总结失败的原因,是分析竞争对手的报价出现失误还是自己的报价细部出现问题,还是预审文件准备有纰漏,或者技术标和要求出现偏差等等,做到不气馁,善总结,有韧性,能担当。

4.结束语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广东制造业;国际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6)06―0036―05

收稿日期:2006―03―21

企业国际化,通常指企业围绕将资源配置范围由国内市场拓展到国际市场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活动。根据产品市场定位不同,企业国际化可分为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层次⑴。内向国际化指以国内市场为基地,通过引进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等提升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俗称“引进来”战略,主要包括进口、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外向国际化则指企业向国际市场提品、技术、资金等一揽子生产要素,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它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阶段,俗称“走出去”战略,主要指直接或间接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限于研究目的,本文将国际化的内涵及研究的重点限定为外向国际化,主要立足于企业的视角,考察影响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的关键因素。

一、广东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与问题

(一)广东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境外投资业务经历了一个规模从小到大、逐年加速发展的过程。从在香港设立广东省第一家境外企业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广东目前已经在境外88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企业累计达1404家,协议投资42.83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32.06亿美元(以上数据均包括境外企业再投资)。如康佳、格力、美的、华为、TCL、中兴通讯等企业在美国、巴西、墨西哥、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建立的加工贸易企业、研发机构。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的《200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显示,截至2004年广东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净额,不包括再投资)在全国各省市中独占鳌头。

1.对外投资的主要行业集中在家电、通讯设备和服装等行业。其中的佼佼者有TCL集团、康佳、华为、中兴通讯、格力、格兰仕、美雅、金蝉等企业。

2.境外投资的主体和投资方式呈多元化趋势。投资主体从以国有外贸企业为主向以具有自有品牌的各种所有制生产制造企业为主转变,特别是民营企业成为境外投资的重要增长点。近几年,民营企业由设立贸易公司向建立生产企业转变:由个别企业“走出去”向多家企业“走出去”转变。外向型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地从开始在香港设立贸易窗口到走向周边国家建立销售网络和办厂,再向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扩展,逐渐形成向世界发展的趋势。

投资的方式也从以直接投资占主导地位向参股、并购、股权置换等多元化方式转变。如TCL于2002年收购德国彩电企业施耐德公司:2003年上半年,收购美国渠道商GO-VEDIO公司:2003年末,宣布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并合资成立全球最大彩电企业;2004年4月,公司又宣布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合资成立手机研发、生产与销售平台。

3.境外企业的类型趋向多样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类型从早期较单一的境外加工贸易发展到科研、资源开发、投资控股等多种类型。投资规模从2001年的27亿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42.83亿美元,三年间的增幅达58.6%。

4.大型龙头企业的跨国经营已具有一定规模。如TCL、中兴通讯、华为、美的、格力、健康元等知名大企业通过在境外投资设立销售网络、研发机构、控股企业,并开展跨国并购,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格力电器、国光电器、德豪润达等企业在国内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在境外投资的项目均取得成效,部分还进行了增资扩产。

(二)广东制造业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来看,广东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已经进入了快速、规范的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各个企业所面临的行业和自有资源等条件的不同,他们所选择的进入市场的模式也有些不同,但同处于广东这块土地上,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具有类似的性质。

1.投资规模偏小。从海外投资项目的规模来看,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平均规模为600万美元。与之相比,广东对外投资的项目规模明显偏小,多数项目的规模在100万美元以下,民营企业中的境外企业平均投资额仅为47.4万美元,最少的在香港地区的投资还不足l万美元。

2.境外投资主体不断扩大,但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不强。广东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500强相比,在经营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

3.企业仍然依靠个体力量“走出去”单打独斗,尚未形成集群效应。广东制造业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已呈现产业集群的态势,出现了分工明细、配套齐备的大型“家电城”、“陶瓷城”、“灯饰城”、“服装城”、“纺织城”等.但这种优势并没有扩张到海外市场,各企业间尚未建立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先行“走出去”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的企业在境外经营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资源未能惠及其他企业。相反,一些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不仅不能以长远利益为重来开展合作交流,反而互相挤压,大打价格战,形成恶性竞争,结果是产品质量降低,企业声誉受损,乃至最终失去海外市场。

4.缺乏国际品牌,研发投入不足。广东以中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等)投入来维持经营,自有知识产权少,研发投入不足,企业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仍然靠低成本来抢占市场,而像华为、格兰仕这样在国外市场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民营企业还不多。

二、影响广东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因素分析

由于国际投资环境的变幻莫测,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往往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除了一般国内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之外,还要承受包括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国有化风险、法律对抗风险等在内的国际风险,因而跨国企业必须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才能在东道国立足并图谋发展。从企业层面来说,影响广东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一)观念误区 广东省外经贸研究所的调查表明.广东企业对“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在观念上存在相当偏差①。

企业的认识偏差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是认为国内市场已经足够大。在国内经营好就已经不错了,没有必要到国外市场冒风险投资;

二是虽然在广东已经有不少企业认识到“走出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由于怕承担风险,认为不了解国际市场环境、法规政策和国际惯例,又没

有跨国投资经验,保险起见还是不“走出去”为好;

三是企业的等待心理,突出的表现是对自己的实力估计不足,担心技术不过关,管理跟不上,其中85%的企业认为目前还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希望等待将来条件成熟了再开展跨国经营。

企业在跨国经营问题上存在的畏惧、等待和不屑一顾的心理影响了广东企业向外扩张参与国际竞争。

(二)缺乏独占性的生产要素垄断优势根据海默(Hymer,1976)⑵的垄断优势理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关键在于它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垄断优势,特别是拥有独占性的生产要素优势,这些优势具体表现在技术先进、规模经济、管理技能、资金实力、销售渠道等方面。依此衡量,广东制造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存在如下不足:

1.海外投资经营规模过小,集约化程度偏低,不具备规模经济优势。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也难以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极易被他人挤垮。

2.企业资金实力明显不足。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因此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否则,企业进入目标市场的初始投资能力和抵御东道国政治、经济风险的能力都将大大削弱⑶。广东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企业,同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相比,明显存在资金实力不足的问题,外汇短缺、税收债务负担沉重、融资渠道不畅、融资方式单一,已严重束缚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一些企业尽管拥有在海外市场很有发展前景的产品和技术,也因资金约束而无法走出国门;而那些已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也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不少企业在进行初期规模较小的试探性投资后就无后续资金再扩展投资规模和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工作。

广东的工业企业的平均总产值和工业平均销售收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水平,其中大型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只相当于2003年世界500强排名第500位的川崎重工当年销售收入101.731亿美元的4.1%。2002年,广东工业50强平均每家营业收入为101.7亿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中148家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3.9%。特别是一些行业,如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石化通用机械行业、环保机械行业、建材行业等行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行业内低水平产品重复生产、缺少骨干企业和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等问题②。

3.销售渠道网络不畅。广东在海外投资的企业多数是以外汇作为出资物的直接投资,而以设备、技术、管理折股投资的间接投资很少,投资水平较低,再加上企业对国际化经营中销售渠道的特点不太了解,销售管理经验也不成熟,营销网络国际化程度不高,最终导致国际化经营失败。TCL收购法国和德国的企业,一方面是为了避开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他们原有的销售渠道。但合资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技术。合资前汤姆逊彩电业务不必支付专利及品牌使用费,但合资后的公司每年却要向汤姆逊交纳这两笔费用。有人称之为“变相的贴牌”。由此可见营销方式很粗犷。

4.企业的决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低,投资决策过于草率。企业在进行实地考察时,由于受经费和时间的限制,或因怕错失机会,考察团往往是走马观花,草草决策,有的甚至为了图省事,就只是找华侨或者驻外使馆作些简单的咨询和调查工作,回国后就匆匆起草考察报告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造成立项不当,决策失误,投资决策过于草率。例如TCL在收购德国施耐德后发现原有企业存在很多事先没有看到的问题,给收购后的整合和经营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公司没有进行详细调查,在收购完成后施耐德品牌的推广过程中,TCL发现施耐德这个品牌在一些国家已经撤了出来,品牌的使用权和当地的商是有纠葛的,当TCL重新要做这个国家业务的时候,发现他们首先要面临的不是市场问题,而是法律问题。这充分暴露了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三)企业制度落后 目前,广东制造业企业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按国际惯例完成现代企业制度,海外企业在组建形式、管理模式、经营方式方面仍残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运营模式的烙印⑷。而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家族化管理模式,在企业的治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和外部监督制度建设方面与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相去甚远,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和科学性欠缺,削弱了在国际化进程中与同行的竞争实力。

(四)人才缺乏成为国际化软肋据《中外管理》杂志于2004年11月对600多位企业经营者的调查,“国际化人才的短缺”被认为是“实现国际化的最大障碍”。显然,人才问题也是广东企业走向世界所面临的最大瓶颈之一。目前广东无论国企还是民企,不少涉外管理人员大多只是有外语专长或在国外行政事务部门有过工作经历,但缺乏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国际人才的缺乏使企业很难有效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根据调查,即使是华为、TCL这样的大企业,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过程中也因国际化管理人才的缺乏而进展不顺。TCL和法国汤姆逊的合资公司TTE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中法双方的工作人员语言不通、公司奖励机制难产以及欧洲工厂运营支出过高等等。因此TCL集团在宣布与汤姆逊合并后不久,旋即开始大规模招聘海外人才,计划在全球招聘2200名具有国际化背景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研发人才。TCL这一举动恰恰暴露了TCL缺乏国际化人才的软肋。

(五)文化冲突与组织内的文化协同障碍我国的企业发展海外直接投资一般是采取与东道国企业合资的形式,因此所构成的合资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共同经营的跨国界、跨地区、跨民族、跨文化的企业。于是,这些跨国合资企业及其母公司的经理人员、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对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质量与数量等方面的认识是相异的,于是就出现了不同形态的文化或其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对立、相互排斥,这就是跨国合资企业中的文化冲突。为了缓解和消除文化冲突,搞好企业管理工作,必须加强跨文化的沟通和管理,建立中外管理人员共同确认的企业管理模式,形成共同一致的企业管理观念和企业文化。这一过程被称为组织内的文化协同过程,它必然导致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上升,成为企业发展海外直接投资的一大障碍。

企业文化的整合是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最困难的任务。一方面,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文化的差异加大了整合难度。从中国企业的文化特征来看,中国人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低,倾向于远离权力中心,导致中国企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企业最高领导。但是用这种方式管理其他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被并购企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十分成熟的企业环境,他们往往会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度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企

业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其结果只能是“貌合神离”。

TCL在收购汤姆逊后,尽管RCA处于经营亏损的状态,但RCA仍然拒绝接受TCL提出的有关产品结构调整的中国设计方案,TCL-汤姆逊合资公司TTE首席财务官Vincent Yan曾在合资公司成立多个月后对海外媒体表示:“合资公司在经历了三个月的正式运营之后,我们发现遇到的挑战和困难要远远超过预想。”而TCL一位负责人曾表示:“在中国,如果领导说某件事情是对的,即使他错了,那么员工也要服从他。但是在外国公司里,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我们有两种不同的文化。”由此可见,与发达国家企业间并购后的文化整合相比,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将面临更艰巨的文化整合。

三、广东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一)调整并建立适应国际化经营,与国际规则接轨的企业制度 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建立以公司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高效、精简的组织结构,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要求。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就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产权明晰化、管理科学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激励与约束机制对等化的公司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规范企业的跨国投资经营行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企业利益受损。当然建立符合企业国际化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除了明确产权关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企业组织制度改革外,还必须按国际惯例强化企业的科学经营和管理,以利于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发挥新的企业管理制度的作用。

(二)不断创新和把握独占性的生产要素垄断优势,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强在技术、管理、资金、品牌、创新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等领域的创新,依托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技术,实施品牌战略,形成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品牌意识,创自己的品牌。目前,广东不少制造企业采取了贴牌生产的策略。对于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这一方法有助于促进出口。但当相当一批企业在其专业领域内已颇具知名度的今天,应及早结束这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尴尬局面,创出自己的品牌,强化研发环节。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锐意创新,积极进取,才能保住和进一步争夺有限的市场资源。

(三)培育企业“走出去”的人才队伍一是要注重培养、吸引、聚集一批熟悉国际经济运作的高级人才:二是采取措施聘请世界各国的人才(初期可聘当地职业经理人)充实到跨国经营的企业和机构中;三是组织高、中层骨干参加国内的有关教育培训,选送人员(主要是高层人员)到国外学习;四是广纳贤才,有效利用华人资源。实践经验表明,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对企业海外经营的成功至关重要。丰富的华人资源既熟悉当地市场又传袭了中国文化,是将企业与市场结合在一起最为便利的桥梁。

(四)充分了解东道国有关政策法律,认真进行项目认证企业要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培养员工的风险意识,派专职人员观察市场动态,并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安全性、有效性问题加强研究,提出具体的抗风险措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既要关注当地政局是否稳定,也要了解东道国对外来投资的态度及政策。最大程度地争取优惠条件;要重视项目资料的可靠性、全面性和前瞻性;不可轻信合作方的介绍和提供的资料,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

(五)实施逐步推进的战略一是先拉美后欧美,从企业“走出去”的经营、组织与交易成本及进入门槛考虑,对于目前综合实力较弱的企业,应先进人拉美、非洲等发展中的国家,然后再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二是先贸易后投资,即从国际贸易人手,掌握当地市场动态和文化、法律环境后再投资设厂;三是先合资后独资,即先与国外企业合资,站稳脚跟后再搞独资;四是先利用后开发,即先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待具备雄厚资本和实力后,再发展技术开发型生产和经营。不论在何处投资,如果与当地企业合作,必须对合作对象的经营能力、资金实力、办事信誉作深入全面了解,切忌盲目投资。

(六)利用中间商开拓市场海外企业远离祖国,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需要得到符合国际惯例的避险、担保、融资、会计、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因此,需要建立和健全各种中介机构,如对外投资企业协会、海外投资信息中心、对外投资保险公司、对外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为海外企业提供高水平服务,这是支持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措施。同时发挥侨胞优势,由海外华侨商会、协会、同乡会搭桥引线,发挥他们的中间商作用,共同开拓市场。

作者简介:

境外考察报告范文第10篇

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及其管理

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既包括了保险费率厘定、险种设计和保单销售等承保风险,也有汇率、交易等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最终表现为保险公司是否具有充分的资金量和足够的资金流动性。在保险经营实践中,不同的保险公司对于保险经营风险的分类和认识略有差异。

例如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有限公司主要关注承保风险、准备金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货币风险等。而美国人寿保险排名第一的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将自己所关心的经营风险细分为200多项,主要包括资产风险、承保风险、国际风险、中介费风险、运营风险等。总的来说,承保风险更多地体现为保险业务技术环节,其他各类风险大都反映在保险公司资金流动环节。保险公司风险理念的核心是资金的偿付能力。各家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管理,美国和英国的保险风险监管,都是围绕着保险公司资金偿付能力和资金风险进行的。

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管理

此次考察所拜访的保险公司,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各有特点,但却有两个基本的共同点。

一是不同层次的风险内控(监督)体系,例如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根据风险的可控、可测性将风险划分为“绿色”、“红色”、“黄色”三级。同时,将这些风险评级状况,迅速报告给本部门内部和外部的审计部门,以及公司内部执行风险控制的管理者,从而通过部门内部、部门外部(公司)、公司决策者等三个不同层次,有效解决风险或者做好充分准备。

二是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自我风险评价。主要是风险资本评估和有效资本评估。前者是目前英美两国保险监管部门运用于保险监管实践的风险评估方式,后者是一些保险公司内部管理采用的评估方式。

风险资本(RBC)评估方式是基于保险公司面临风险的一种评估方式。它根据保险监管者确定的风险因素权数,对于保险公司所有的资产风险进行加权,计算出总风险资本。同时,调整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得出风险资本率,从而判断该公司的资金偿付能力处于何种风险阶段。总风险资本=资产风险值 +承保风险值+利率风险值+经营风险值—调解因素。其中,各项风险值均是其有关风险资产的账面价值与相对应的风险权数相乘所得。例如,人寿保险公司的利率风险值=养老金准备金 x风险权数+寿险准备金x风险权数。对于所有资产和风险资本计算所涉及到的风险权数,均由保险监管部门按年度予以公布,各家保险公司根据统一的权数数值,各自计算自身的风险资本和风险资本率,从而实现本公司的偿付能力评估。

有效资本(EC)评估方式是对保险公司整体资金价值的一种衡量方式,以确保该公司能够有足够的资本,来偿付已经发生的不利事件。它确定公司预期的资本回报率,从而得出满足一定收益条件下的有效资本。同时,列举出公司经营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通过风险因素加权得到公司全部资产的资产变动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相乘得出应有资本。最后,将有效资本与应有资本比较,确定公司整体资金的整体风险状况。这种以收益率为基础的有效资本评估模式,主要适用于从事人寿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将人寿保险公司的 200多种经营风险加权取得应有资本。同时,根据公司预定的综合收益率,在特定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保证该公司有效资本和应有资本能够在99.97%的概率上进行匹配。换言之,有效资本评估控制了可以控制该公司99.97%的经营风险。

有效资本评估模式的建设前提是大量独立风险因素基于正常的概率发生作用,但对于某些主要的风险因素,还需要通过极端情况或者压力测试的方式进行评估,这样,可以解决有效评估模式所不能保证的0.03%的风险暴露可能性。

保险公司货币风险管理

跨国保险公司对于保险资金的货币管理,分别采取了集中管理和当地化两种不同的风险管理结构模式,但是两种模式反映出共同的管理思路。

一是币种匹配。当前保险公司采取的办法是:根据不同的币种,在现金流基础上匹配资产和负债,利用市场设定的保险资产或负债衍生工具(某些保险资金)调整期限,尽量确保相同期限的资产和负债数量相互匹配,最终实现同一币种资产和负债的匹配。有的是将跨国保险公司各分支机构同一币种的资产和负债集中起来进行现金流分析,一般是将同一国家所有分支机构集中起来进行管理,如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有时是将不同国家但是用同一货币的分支机构集合起来进行管理,如在欧元区。

二是对冲货币头寸暴露。保险公司往往采取远期交易、货币期权、货币互换等衍生工具,继续对冲货币暴露风险,控制因不同币种产生的净负债风险。

三是以投资收益抵补货币风险。保险资金投资是保险公司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保险公司从事投资活动,除了考虑收益率这一主要因素外,还需要从资产和负债的期限结构、币种结构出发,通过投资于不同到期日的债券或基金,通过投资于不同的股票市场,使得资产负债的期限得到更加完全的匹配,使得货币结构得到改善。在此基础上,再寻求收益率的最大化。当然,资产负债币种匹配以及利用货币工具、衍生工具等投资品种抵补货币风险等种种风险防范手段并非万能。例如,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在再保险经营中,获得了100多种的不同货币资产,该公司通过币种匹配和投资工具的综合运用有效解决了不同币种偿付风险。然而,当去年阿根廷比索发生危机时,该公司在阿根廷的资产仍然遭受了巨大损失。该公司由此考虑在偿付能力评估系统中加大国际风险等系统风险权数,同时也在进一步研究在货币风险管理中增加系统风险因素。

此外,有的保险公司认为,通过资产和负债的币种匹配并通过衍生交易对冲净负债的做法成本太高,或者是由于使用金融工具的限制而难以实行,它们会将其资产的计算货币变为篮子货币。篮子货币计算的资产和负债的货币因素变动趋势应当是相同的,这样可以降低货币波动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9.11”事件与保险安排

美国世贸大楼赔偿案

“9·11”事件中美国纽约世贸大楼组楼倒塌及其产生的一系列财产、人身损失,酿成人类保险历史上单笔损失额最大的保险事故。至今,国际保险界尚未能够全部计算清楚保险公司对“9……11”事件的全部赔偿。

世界各大评级机构或著名保险公司对“9·11”事件保险赔偿作出估计:瑞士再保险和穆迪估计“9·11”事件造成的全部损失在300-700亿美元之间;慕尼黑再保险、AIG和英国劳合社估计全部损失在400亿美元左右;达信和摩根斯坦利估计全部损失在520-530亿美元;安龙估计全部损失在600-800亿美元之间;高盛估计全部损失为250亿美元,通用科隆再保险估计全部损失为350亿美元左右。不管最终全部赔偿额为多少,必将远远超过此前的最大单笔保险赔偿案(安德鲁飓风赔偿案,赔偿总金额为196亿美元)。

“9.11”事件的巨额赔付中,赔偿事故包括:世贸大楼1号主楼和2号主楼的财产损失、其他建筑等的财产损失、商务中断损失、员工赔偿、航空险赔偿、人寿给付、责任赔偿等。与一般估计不同的是,“9·11”产生的一系列赔偿事故,最大的理赔事项是商务中断损失赔偿和责任保险赔偿。根据劳合社估计,两者的赔偿金额超过了200亿美元;次之的理赔事项是其他建筑的财产损失和航空险赔偿,两者的赔偿金额接近100亿美元;较大的理赔事项包括了世贸大楼l号楼和2号主楼的财产损失以及员工赔偿,两者的赔偿金额约70亿美元左右。相对而言,人寿保险的给付金额较小,仅为27亿美元左右。

世贸大楼赔偿案的再保险安排

“9·11”事件产生的任何一项巨额理赔,是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均不能独立承担的。保险公司一般通过再保险的方式分散巨额风险。例如,通用科隆再保险公司对于世贸大楼综合保险,提取的保险准备金为187万美元,但截至2002年底,该公司已经支付了3亿美元赔款。据该公司测算,最终可能要支付赔偿共20亿美元,而该公司全部的股东权益市值才40亿美元。显然,完全由保险公司自身支付有关赔款是不现实的。这时,保险公司需要将直接保险(例如世贸大楼及其有关保险合同)进行再保险,减少本公司的自留保险责任,一旦出现风险,可以由多家再保险人共同承担损失。

在世贸大楼赔偿案中,保险公司充分运用了再保险合同,有效分散了自身承担的赔偿责任。以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为例,它对于本公司承包的世贸大楼财产损失风险,综合运用了临分和合同分保,比例分保和非比例分保等再保险方式。该公司首先与再保险人签订了一个四层的比例再保险合同,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层超赔再保险合同,从而以合同分保的方式锁定了大部分风险责任,对剩余的风险,该公司又通过临分的方式,取得了保障。“9·11”事件后,该公司应当承担的赔款责任共有12.9亿美元,但是,经过上述再保险安排,该公司通过合同分保从其他保险人获得了6.59亿美元的赔款,通过临分获得了3800万美元,最终该公司自身仅需要支付2.5亿美元赔款。可见,有关世贸大楼标的的再保险安排直接使得该公司少支付了10.4亿美元赔款,付出的成本则是6000多万美元的再保险费用。

“9.11”事件后的保险经营和监管

“9·11”事件对世界保险市场产生的巨大冲击不仅仅表现为巨额的赔款(历史上的第一赔案)和精英的损失(全球保险业界几家著名公司在“9·11”事件中损失了许多保险技术人员),其影响还体现在:

一是保险公司对于承保风险有了新的认识。恐怖主义风险成为保险承保过程中重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过去保险业认为“不相关”的保险风险,例如人寿保险风险、员工赔偿风险、财产保险等,在“9·11”事件却产生了极大相关性,并共同导致了一个巨大的保险偿付。

二是保险经营有了新的变化。保险费率厘定、合同条款等更加详细和周密,除外责任更加清楚准确,特别是核生化因素(NBC)的除外条款。同时,保险公司内部的业务控制,风险管理机制也相应进行了调整。

三是保险公司提高准备金,增强偿付能力。尽管“9·11”事件前,保险公司也会提取一定准备金,但是,在风险巨大的情况下,一般数量的保险准备金是远远不够的。“9·11”事件后,保险公司均为难以预料的风险提高了保险准备金。如劳合社的核心信用准备金将从2001年底的4亿美元左右扩充到10亿美元(2003年底完成),并且将50亿美元转入其美国信用准备金部分(劳合社的保险准备金由保费信用准备金、劳合社信用准备金,其他独立资产准备金和核心信用准备金等构成,目前超过30亿美元)。

四是保险监管部门增加了保险风险保障的监管。美国在 2002年通过了恐怖主义风险保险法案(TRIA),明确提出,对于恐怖主义造成的风险损失,超过一定金额的,由美国政府予以补助。英国也通过加强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管理职能来强化了保险行业的风险监管等。

对我国保险公司外汇业务管理的建议

外汇局承担着配合中国保监会做好保险公司外汇业务监管的职责,就应当对保险外汇资金管理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规划。针对当前保险外汇资金存在的风险点,我们应当积极应对,解决保险公司外汇资金总量不足的困难,增加保险公司流动性管理的手段,拓宽保险外汇资金运用形式,增强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和保险偿付能力,提高国内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社会保障能力。这次对英美保险市场的考察,汲取了跨国保险公司资金风险市场管理经验,对于今后研究和逐步引进市场手段引导保险公司解决业务经营的币种匹配、汇兑和风险管理等问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保险外汇管理政策的基本框架刚刚形成,考察团认为应当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进一步明确管理政策,扩大保险外汇业务经营的空间

当前,境内保险公司所从事的外汇业务主要是外汇保险经营,对于外汇资金运用以及管理还存在较多空白。实际上,保险业务经营和保险资金运用,是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两个主要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际上比较成功的保险公司,都是通过资金运用的收益弥补保险经营的亏损,增强公司的保险偿付能力。

我国《保险法》确定了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但并没有明确限定保险公司只可以投资人民币工具、不可以运用外币工具,也没有明确限定保险公司只可以投资境内市场,不可以运用于境外市场。当前的核心问题是,管理部门如何进一步明确操作政策,确定保险资金境内外运用的风险管理模式和资金流动的规范,将《保险法》规定的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落到实处,真正扩大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空间。

从市场化经营观念出发,实行审慎性管理

从英美等国对保险外汇资金管理的经验来看,政府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确定可以投资的资产及其规模,确定投资对象标准、实行风险为基础的资本金管理等三个方面的审慎管理,对于公司如何套期保值、如何运用衍生工具避险、如何获取投资收益等并不过多涉及。在我国现行外汇体制下,除了对上述外汇资金运用管理外,国家还对保险公司外汇资金的存放和划转,在境内从事外币计价结算的保险活动等,进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但是,无论保监会和外汇局对国内保险公司外汇资金管理的内容为哪些方面,同样应当坚持审慎性管理原则。外汇管理对保险资金境外运用的政策目标,主要是监测资金流动,判断其对宏观国际收支的影响并进行政策导向。外汇管理部门只需确定和疏通资金流通的管道,方便监测和引导,并协助保监会确定审慎性管理方案。至于具体的外汇资金流动性管理和运用,资金头寸的分布和调动等,应当由保险公司根据市场的情况自行决定。

积极调整人民币境外分保购汇政策,有效提高保险公司偿付能力

当前,境内98%左右保费收入来自人民币投保的保险业务。根据保险经营的规律,保险公司收入的保险费,如果超过自身偿付能力的,应当进行再保险。按《保险法》规定计算,境内全部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业务中应有100亿元人民币左右保险费必须分散到中国境外,这就会产生约12亿美元的外汇资金需求。这对现有保险公司外汇资金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

为此,解决保险公司现有外汇资金不足以支付人民币保险境外再保险费用的问题,是近期必须迅速明确的一项重大任务。考察团建议,借鉴国际保险市场有关再保险经营管理的经验,根据再保险风险保障的特点,以再保险合同为基础,研究明确人民币境外分保购付汇政策,使得境内保险公司可以及时足额地将巨额风险分散到国际保险市场,有效提高境内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积极研究保险公司外汇资金流动性管理的政策

目前,境内保险公司对外汇资金基本上没有流动性管理,有关保险外汇资金流动管理的政策还尚未明确。但另一方面,支付保险赔偿或分保费等,往往时间要求特别高。一旦继续支付时,由于外汇定期存款没有到期,而购汇申请因程序性延迟没有获批,保险公司外汇流动头寸不足无法及时付款,会给公司信誉等带来不良后果。国外保险公司往往具有较多流动性工具,包括拆借,将保单、债券、股票等抵押融资等,调节短期头寸。考察团建议,有关部门应积极研究政策,提高境内保险公司外汇资金的流动性管理水平,增强境内保险公司抵抗突发性外汇支付的能力。

积极研究保险公司外汇资金投资的政策

我国保险公司从事外汇保险业务,产生了对人民币、美元以及其他货币等的收付,也必然产生外汇资金投资运用的需求。从大都会人寿等欧美保险公司投资品种的结构看,主要投资形式是政府债券、高信用等级的政府机构债券、公司债等。债券投资收益率稳定、期限结构分布合理,可以满足外汇保险资金不同的收益和期限要求。与此相比,境内保险公司外汇资金运用的渠道还非常狭窄。

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资金运用仅限于银行存款、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运用形式。其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资金运用形式,具体是指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和国内“AA+”级以上的中央企业债券。由于有关后续政策没有明确等种种原因,当前保险外汇资金的运用方式实际上只有银行存款。因此,考察团建议有关部门应当积极研究,拓宽境内保险公司外汇资金投资渠道,增强竞争能力。

上一篇:管材考察报告范文 下一篇:阀门考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