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合作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7:49:19

经贸合作论文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1篇

一、黑龙江省在中俄经贸合作中的地位

黑龙江省因与俄罗斯地理位置毗邻、交通便捷、人文交流密切以及历史渊源深厚,在中俄经贸合作中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黑龙江省是开展中俄经贸合作的最早地区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中叶,黑龙江省就与当时的沙俄有了最初的贸易。苏联解体以后,黑龙江省也是最早进行对俄边境贸易、开放口岸的省份。早在1982年1月3日,国务院以国函字第1号文件批准,同意恢复黑河口岸对外开放。口岸的发展为中俄经贸合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黑龙江省成为中国对俄经贸合作的先行者。

2.黑龙江省在对俄经贸合作诸多领域居全国先列

(1)对俄贸易第一大省在全国对俄贸易中,黑龙江省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1991年以来的中俄贸易中,除少数年份外,黑龙江省所占比重均居于全国首位。近年在全国对俄贸易中更是占1/4以上比重。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对外贸易、中俄贸易以及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的增速,是中俄贸易的加速器。(2)对俄投资合作第一大省黑龙江省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经济互补性和政策的先享性,对俄直接投资的规模同样成功领跑全国。截至2013年底,黑龙江省累计核准在俄投资企业1036家,在俄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达400个,投资总额为450.2亿美元,实际投资额22.1亿美元,占我国对俄投资总额的22.4%[1]。对俄投资企业数量占我国对俄直接投资境内投资者数量的40%以上。2009年两国领导人批准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中,黑龙江省占项目总投资的70%以上,2012年总理访俄签署27项合作项目,黑龙江省占5项。(3)对俄林业合作第一大省黑龙江省毗邻森林资源丰富的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发展对俄林业合作互补性强,潜力巨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在中国对俄木材贸易中占有重要位置,占中国对俄进口原木总量的1/3以上。仅2009—2012年,黑龙江省就进口原木2004.81万立方米,价值273533.5万美元;进口锯木407.57万立方米,价值93465.8万美元[2]。在中国对俄林业合作中,黑龙江省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培育出一批优秀企业。在多个口岸建立了木材加工园区,并已形成规模。(4)对俄电力合作第一大省中俄电力合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历了从边境小规模电力贸易向大规模购送电的合作历程。1992年中俄两国共同建设的第一条跨国输电线路110千伏布黑线(布拉戈维申斯克变—黑河变)正式合闸送电,开启了中俄两国电力能源合作的先河。中俄电力合作主要是通过黑龙江省的边境城市黑河实现的。截至2012年10月底,中国已累计进口俄电73.45亿千瓦时,境内节约煤耗249.7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97.78万吨。随着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入,中方对俄购电规模开始逐年扩大,在黑河市建立了多个俄电加工区,保证了中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能源供应。2013年一季度,黑龙江省通过3条跨境线路累计进口结算电量8.22亿千瓦时,比2012年同期增长155.28%,累计完成进口额4193万美元。(5)对俄农业合作第一大省黑龙江省土地肥沃广饶,农业资源丰富,对俄农产品贸易具有明显优势。水路、陆路和航空交通便利,在发展对俄农产品贸易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地缘、公关、市场网络优势。对俄农产品贸易占黑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比重在50%左右。除农产品贸易外,近年来,黑龙江省通过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凭借地缘优势、人缘优势及政策优势成为全国对俄农业开发合作规模最大的省份。全省已有40%的县(市)组织企业和农民“走出去”,分别与俄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等远东9个州区政府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发展境外粮食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293个,过境大型农业机械1万余台(件),每年对俄劳务输出2万余人次,人均创收3万元以上。2012年10月25日由66家企业组成的黑龙江省对俄农业产业联盟在哈尔滨成立,该联盟目标为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农业合作开发队伍,形成合力,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发俄罗斯农业市场,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中俄合作名副其实的桥头堡和枢纽站,进一步提升中俄农业合作发展水平。(6)对俄科技合作第一大省中国对俄科技合作中,黑龙江省拥有最多的对俄科技合作中心。如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黑龙江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工艺技术研究院为科技研发主体,以黑龙江省哈工大中俄科学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作为对外科技合作实体。该机构针对国内外市场的技术需求,通过从俄罗斯引进技术、孵化、吸收和创新,已开发推出了微弧氧化工艺及电源设备等多项工程化新工艺和新技术,实现了立足龙江,服务全国,推向世界的宗旨。2012年黑龙江省科学院与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主席贝利奇夫院士在哈尔滨签署了《黑龙江省科学院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科学中心科技合作协议》,同时还签署了33个具体的意向性科技合作项目协议。未来,双方将在这个新搭建的对俄科技合作平台上开展农业、工业、生物、物理等多领域的科技合作。(7)对俄旅游合作第一大省黑龙江省是中国最重要、最知名、最早启动中俄边境旅游省份。二十多年来,黑龙江省发挥地缘、资源和历史优势,勇为人先,屡创佳绩,接待俄罗斯入境游客人数已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已经成为“中俄旅游交流大通道、中俄文化互动大舞台、中俄边贸合作主战场”。2012年,“俄罗斯旅游年”在中国举办,黑龙江省接待俄罗斯游客153万人次,比2011年增加4.4%。针对俄罗斯游客特点和需求,黑龙江省推出了休闲购物、矿泉疗养、湖泊度假、温泉度假、森林度假、城市观光、滑雪度假、冰雪艺术观赏等特色旅游项目,拥有对俄边境游组团社80家,不仅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互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也成为俄罗斯游客到中国其他省份旅游和中国游客前往俄罗斯旅游的重要通道。(8)对俄服务贸易的潜力大省近年来,随着中俄经贸合作交流的日渐增强,两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黑龙江省凭借与俄政府良好的关系、广泛的人脉、双方合作机制、搭建平台、服务意识等诸多软实力,形成了独特的服务贸易优势。如在金融合作方面,以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为基础,以构建对俄结算和投融资中心、金融信息中心、离岸金融中心、期货交易中心、金融研究与人才培养交流中心为重点,将省会哈尔滨市打造成全国对俄金融服务中心城市。黑龙江省积极建立中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云服务新标准,并为中俄跨境服务提供最新、最合适的平台,努力让中俄跨境电子商务迅速成长为推动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发展的新途径。希望以中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为起点,在全国打造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交易走廊,共同推进我国对俄跨境贸易快速发展。

3.黑龙江省是中俄贸易的大通道

在黑龙江省与俄罗斯3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有铁路、公路和水路等25个口岸,已形成江海联运、陆海联运交通物流网络,跨境口岸基础设施和运输通道建设不断完善,一批中俄合作的跨境大桥、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随着口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运能的不断提高,黑龙江省口岸支撑体系逐步形成,客货运量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黑龙江省成为中俄两国开展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平台和通道。2011年全省口岸货运量达到2200万吨,出入境人员370万人次。目前,黑龙江省正积极打造以哈尔滨机场为主的临空经济中心,力图进一步扩展对俄航空客货混载业务,着力打造面向俄罗斯、辐射东北亚的国际货运通道。

二、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

1.奠定了中俄合作的良好基础

中国对俄贸易开始于黑龙江省,也繁荣于黑龙江省。20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蓬勃发展,从易货贸易到加工贸易再到一般贸易,黑龙江省在贸易实践中不断优化贸易结构、探索贸易路径、创新贸易方式,为全国对俄贸易的全面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拓宽了中俄合作领域

黑龙江省不断丰富对俄合作内涵,以货物贸易为基础,在农业、林业、物流、旅游、金融等方面开展合作。木材加工、农业合作已成合作重要领域。目前黑龙江省在俄承包的耕地已达600多万亩,中俄联手经营的“新友谊农场”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发挥了中俄合作的示范效应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全国对俄贸易发展。一个个口岸化身成为中俄贸易的强大“磁场”,吸引着一批批的商贾投资兴业。黑龙江省开展对俄经贸合作的地缘、人力资源等独特优势,成为了承接“南资北移”的一个“北开”的“品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张“品牌”的吸引下,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纷纷寻求与黑龙江省的合作,积极开展对俄贸易。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全国对俄贸易的发展。

4.开创了对俄合作的新模式

黑龙江省转变传统贸易方式,坚持“园区率先发展”战略,建立境内境外互为依托的跨境产业链,园区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以建设18个特色园区为基础,以打造“五个中心”为重点的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已经初具规模。2012年,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实现对俄贸易77.4亿美元,占全省对俄贸易总额的36%;同时,积极推进境外园区建设,截至2012年底,在俄罗斯积极推进建设的园区有15个,规划占地3526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41.8亿美元,目前绝大部分园区已经投产,这为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5.打造了全国性的对俄贸易平台黑龙江省在境内外设立的园区已吸引浙江、福建等国内发达省份企业入驻,对俄园区建设在全国首屈一指。在莫斯科建立的格林伍德品牌商品销售中心等境外销售网络,成为全国企业重要的对俄贸易平台。黑龙江省组织参加和承办了系列对俄经贸活动,如闻名遐迩一年一度的“哈洽会”、2011年5月在俄哈巴洛夫斯克市举办的“建筑材料展览会”“2011年海参崴第建筑工程专业展销会”等一系列活动,两国企业界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更加深入地了解相互投资的环境和发展潜力,深挖地缘、产业、资金和技术的互补优势,共享不断成长的市场,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向着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黑龙江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俄贸易“平台”[3]。在中俄跨境电子商务方面,黑龙江赛格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哈尔滨建立了国内最大俄罗斯购物网站,搭建了对俄电子商务平台;绥芬河市设计电子商务对俄“云仓”项目,将成为最大的集物流、仓储、交易支付于一体的电子商务项目;黑龙江伙伴易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对俄贸易B2B电子商务平台“商祺中国伙伴贸易网”已帮助4300余家国内中小企业实现对俄罗斯及周边国家出口零的突破,2012年实现出口37亿美元。可以说,黑龙江省对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初现规模。虽然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2011年开始,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额虽仍居全国首位,但对俄出口总额已逐渐落后于浙江、广东、江苏三省,屈居第4位。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增长主要得益于进口尤其是石油进口的增长。从增长速度上来看,也存在同样问题。作为对俄贸易第一大省地位堪忧。长期以来,黑龙江省对俄罗斯出口商品以纺织品、服装、鞋类、家电等日用消费品为主,从俄罗斯进口商品以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贸易结构不够优化。除此之外,黑龙江省基础设施不完善,口岸运输能力有限;俄方市场环境和贸易制度不健全,政策多变以及投资环境不完善等问题也制约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发展。

总之,黑龙江省基于地理交通优势和历史人文优势而发展的对俄经贸合作,目前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潜力和优势并未充分发挥。然而,尽管如此,在中国对俄经贸合作中,黑龙江省仍然举足轻重。不论是从历史渊源,还是从现实的基础,或是从未来发展的潜力方面看,中俄经贸合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离不开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因此,国家应从政策层面予以支持,加速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发展,以促进我国对俄经贸合作的全面提升。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2篇

1中阿经贸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全球战略的发展,中国经济体系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广泛。阿拉伯地区国家处于连接中欧的经济枢纽,且中阿都属于发展中的经济体,所以中阿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随着中阿全面经济战略合作的发展,为了推动我国内陆经济与阿拉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及商务部、外交部等部委的正确领导及高度关注下,在我国宁夏先后举办了多届中阿经贸论坛,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全面开放的一种重要步伐。在中阿经贸论坛中,先后落实并促进了中阿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了经贸、金融、能源、文化、科技、出版、人才、广播电视、旅游、农业、教育、清真产业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3年中阿首届博览会在银川举办,进一步拉近中阿双边经贸关系,博览会期间共签约达成合作项目30多个,总签约金额达600多亿元人民币。中阿双边贸易也在稳步增长,2013年1月至10月,中阿贸易总额达到1950亿美元,同比增长5.8%,双边贸易都得到优化。在非金融领域,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总额达到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9%,投资领域从原来仅有的资源开发、石化工业、纺织服装向机械制造、汽车组装等不断拓展,有力地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文化经贸领域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在经贸关系稳步向前发展的同时,中东的政治动荡也对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中国近年在阿投资承包的工程领域在过去两年中不断连续下落。但对于两个互补性经济发展的需要,地区局势的动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发展,中阿经贸关系发展全面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中阿关系的发展日益与整个国际体系转型和全球治理密切结合在一起。总的来说,中阿在经济领域的战略性相互依赖,在文化领域的相互融通,在推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资源合作、贸易往来、文化教育交流等各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有利发展条件大于不利因素,贸易合作发展前景良好。

2中阿在文化经贸合作深化的重要性

中阿贸易合作的发展离不开非金融经济的合作,文化贸易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国与国之间发展经贸合作就需要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语言、礼仪及信仰等,阿拉伯民众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所以有效地沟通交流才能创造出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华民族跟阿拉伯语民族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信仰,语言区别非常大,除了中国的汉语言难学之外,阿语也是其中之一。阿语即阿拉伯民族语言,有27个亚非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把阿语做为官方语言,主要通行于中东地区和北非地区,使用人数超过2亿多,且分布广泛,有着不同地区的方言,而“标准”阿拉伯语则是以回教经典《古兰经》为准。所以在文化经贸合作中,有效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中阿经贸双边往来离不开历史悠久的文化贸易的宝贵资源与财富,随着中阿经贸全面战略合作伙伴的提升,中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活动必将密不可分,人员往来也必将频繁,文化交流也会日趋活跃,这也是经济贸易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对两个地区的文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中阿文化贸易的发展最早可以从丝绸之路开始探究,它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使两个地区的文明需要进一步融合有了充分的依据,发展中阿经贸合作也需要源远流长的文化做基础和铺垫,因此,文化交融会为中阿经贸注入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3文化经贸合作深化的重要意义

3.1增进互信及双边关系的稳定发展

文化经贸往来是两国及两地区相互了解和学习交流的窗口,通过文化经贸往来充分利用国际政治秩序及国际传媒机构等传播载体,对中阿不同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及人文理念价值观等存在的差异,本着务实、有效、全面、客观的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推动文化交流,文化合作,并进一步深化中阿文化经贸方面的论坛主题和内容,把中阿最真实的一面呈现在世界的眼前。中阿经贸合作以来,文化经贸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中阿高层领导互访频繁,商界人士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接触,政府层面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和手段,建立了多层次的协调和合作机制,使得中阿在经济领域投资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增长。所以,文化经贸深化可以增进商界、政界多方面的互信,相互尊重、相互吸引、相互借鉴使得中阿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稳定发展。

3.2增强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近年来,中阿经贸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友好关系得到稳步发展,合作领域也不断加深,中高层交流频繁,但文化贸易在民间基础相对非常薄弱,市场发展潜力有待加强。因此,进一步深化中阿文化经贸的发展,就需要增加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合作,这是中阿文明发展和经贸关系深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发展方向。

3.3优化和完善中阿双边贸易结构和发展方式

中阿同属两个发展中经济体,开展双边贸易有着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大部分能源靠进口完成,中东阿拉伯地区国家石油资源丰富,但在制造业、纺织业等主要轻工业发展比较落后,所以中阿经济的互补性非常强。对于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廉价劳动力出口等方面,给阿拉伯地区国家造成低价低质量的不好印象,这样也影响了中阿贸易的发展深化。所以中阿商品贸易的商品结构需要调整优化,要从消费关系向投资关系发展,并实现贸易的多样化,因此文化经贸深化就是重要的选择,也是优化和完善中阿双边贸易深化发展的重要选择,这才是中阿经贸发展的百年大计。

3.4提升中阿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

有学者指出,目前中阿文化经贸的发展,还有很多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成中阿贸易深化的软实力,中国对阿拉伯语地区的文化传播方式还非常匮乏,能展现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核心传播途径还非常有限,所以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在中阿经贸发展还很难形成优势。就以阿拉伯语地区来说,中国在阿地区所设立的中国教育机构非常少,针对阿拉伯语地区22个国家,只有一个中国文化中心,不到10所的孔子学院,并且在阿地区的文化结构中,图书馆中很少有中国方面的书籍,而影视作品输出更为空白,因此中阿文化经贸深化发展潜力巨大。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阿经贸合作;产业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

从1956年中国与埃及建交到1990年中国与沙特建交以来,历经中阿双方政府和企业界的共同努力,双方经贸合作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阶段,不论是双边贸易,还是在共同投资,或者在劳务合作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发展。自从“9.11事件”之后,阿拉伯国家大量的石油美元开始撤离美国市场,并将市场领域的旺盛需求转向包括中国在内的更安全的投资场所,中阿经贸合作存在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本文通过分析中阿经贸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中阿产业、人力、资金等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阿经贸合作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一、中阿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发以前(1956-1977),中阿双方的经贸合作以中国的出口为主,此时规模还比较小,在合作的品种上也比较单一:主要是以原料、初级产品的贸易为主;改革开发以前,劳务输出还未出现在中阿经贸合作领域;资本流动也还未成为中阿经贸合作的议题。总体来说,在这一时期,中阿经贸合作还是居于政治之下,受政治影响。当政治上认为双方是伙伴和朋友的时候,经贸合作就可以得到发展,双方都愿意进行平等互利互惠的经贸往来;当政治上认为双方关系疏远或者成为敌人的时候,经贸活动就会陷入低谷。

改革开放以后(1978-2001),中阿双方的经贸合作的表现为:阿拉伯国家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寄托通过中阿贸易中获取实际利益;而中国则努力通过双边的贸易合作,获得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当时的中国已经是能源净进口国,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有很大的依懒性,而阿拉伯国家是这些能源的主要产地。这一阶段中阿经贸合作的商品种类比较简单: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是服装、茶叶等轻工商品,同时劳务输出逐渐引入到中阿经贸领域;阿拉伯国家出口的商品主要是能源产品。此外中阿双方的资本投资也有了初步的进展,2000年,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累计投资约为1.03亿美元,而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累计投资达到为2亿美元。

“9·11”事件后(2001-2012),阿拉伯国家和美国的关系表现得有些疏远,故而开始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关系,从而必然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往来。阿拉伯国家不仅仅向中国出口石油等能源产品,同时引导中国资本进入阿拉伯国家,推进了中国石油企业从阿拉伯国家购买石油资产的进程。比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美国亨特石油公司在 2007 年已经开始进行谈判,协商中海油购买亨特公司在也门液化气工程项目内的股份。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石油资本也开始进入中国。比如2006年科威特石油公司和中国石化签定了在广东建立炼油厂的协议。在这一阶段,中阿双边的资金投资在不断的发展,2008年,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累计投资达到26.5亿美元,而阿拉伯国家在中国的累计投资约为15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约旦、苏丹、突尼斯、也门投资参与了资源开发、家电等项目,效益良好;突尼斯在华投资参与的中阿化肥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厂,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二、中阿经贸合作的资源现状

(一)产业资源

阿拉伯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海湾地区6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发现的石油储量到世界总储量的2/5,其中沙特阿拉伯的产量和储量的排名都是世界第一,而且增产的潜力巨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国日益扩大的石油生产和消费的缺口。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每年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的原油总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到2009年已经超过进口总量的1/2,可以看到,中国对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石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阿拉伯国家的经济以石油、天然气及相关的化工生产为主,造成阿拉伯国家的机器制造业、轻工业相对比较薄弱,农业因为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经济占比重也比较小,而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薄弱产业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完全可以全方位地提供满足阿拉伯各国生产生活所需的几乎所有商品。

因此,从产业资源的角度上看,中阿双边存在合作的基础,充分利用双边产业资源的互补性,发挥双边的资源优势才是明智之举。

(二)人力资源

阿拉伯国家由于人口基数比较小,劳动力参与率也比较低,造成了阿拉伯国家的劳动力严重缺乏。从1970年以来,阿拉伯国家的生产就依赖于大量的国外劳动力。

中国有充足的剩余劳动力。据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随着农村人口的刚性增长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平均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其中30%以上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此外,中国的回族信奉伊斯兰教,其中的宁夏人口36%为穆斯林,在阿拉伯国家中有“中国的穆斯林省”之称,与阿拉伯穆斯林的传统习俗有诸多共同之处。区内拥有专门培养阿拉伯语的学校,并已培养出大批的阿拉伯语人才,这些都将有利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国际劳务合作。

(三)资金资源

阿拉伯国家依靠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量,资金非常雄厚,可用于投资的石油美元异常充裕,同时阿拉伯国家也看到了中国多年来良好的发展历程,投资中国是明智之举。

而中国的高速发展引发的资金缺口比较大,各种工程和项目亟待建设,投资空间非常大。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完全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以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美金,以互补性强的产品开拓阿拉伯市场。到目前为止,中国吸收阿拉伯国家资金的规模不是很大,只能说处在一个起始阶段,中国在这方面的努力将会带来显著的效果。

总之,中国有巨大的市场,阿拉伯国家有大量待投资金。只要双方加强合作,双边投资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三、中阿经贸合作的对策建议

目前中国政局稳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此同时,阿拉伯国家也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鉴于中阿之间业已存在的良好合作基础和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共同愿望,进一步挖掘双方经贸合作的潜力,利使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在优势资源互补的基础上推进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基于中阿双边的资源现状分析,提出以下三点对策和建议。

1、充分利用产业资源的优势,拓展经贸合作领域

在能源、化工、机械、服装、劳务、工程承包、公路建设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的产业优势,积极拓展诸如资本流动(投资融资)、人力资源培训、农业、沙漠治理、海洋生物、气候监测、食品、房地产、旅游、高速铁路、民航、海运、造船等初涉或未涉及的领域,以中国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和先进技术为依托,与阿拉伯国家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全面提升中阿经贸合作。

2、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扩大剩余劳动力输出

中国的剩余劳动力丰富,而阿拉伯大多数国家的技术型劳工较缺乏,中国扩大对阿拉伯国家的劳务出口,既可以获得外汇收入,又可以解决中国劳动力过剩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对阿拉伯国家的劳务输出主要来源于浙江、江苏等省,而且以低技术含量的建筑工人为主,在阿拉伯国家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都比较的弱。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和语言训练等,提高外出劳务人员的就业适应性。

3、充分利用资金资源的互补性,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

中阿双边资金投资方面,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积极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阿拉伯国家投资发展、承建项目等;在引资方面,应继续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引导阿拉伯国家的企业来中国投资。同时,应该加强中阿银行金融领域的合作,促进双方银行界积极的在对方国家开展业务,对推动中阿经贸合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阿经贸合作要以产业合作为主, 按照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强中阿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有勇.现代中阿经贸合作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9):54.

[2]张宁湘,许丹松.九十年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现状及前景[J].西亚非洲,

1997(4):62.

[3]朱志群.中国对中东的能源外交与策略[J].国际观察,2008(4):61.

[4]阿曼.安沃尔.海湾国家与中国的能源外交[D].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论文,2007(6):6.

[5]顾正龙.中国在中东的机遇与挑战[A].中国—阿拉伯国家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两岸经贸合作 ECFA 贸易关系

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分析

(一)ECFA主要内容

ECFA是在2010年6月29日签署文本及5项附件协议,是目前两岸签署规模最大的经贸合作协议,主要涉及早期收获项目(以下简称早收项目)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开放等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针对政策方面,逐步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和放宽对涉及行业比较广的服务贸易的限制;二是针对争端处理方面,建立适当的争端解决程序和投资保护机制,完善各种协议,包括货物、服务等,这些内容争取在不迟于协议生效后六个月内完成协定,并且在ECFA实施后组建“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为解决实际发生的争端相关事宜;三是针对协议生效后的事物处理,主要为三步对早收项目建立零关税政策。

(二)ECFA可能性争端

ECFA可能性争端主要表现在企业层面上三个方面:

一准入性:投资门槛降低,主要针对保护当地企业的投资政策的宽松使得外地企业大量进入本地,加大了本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引发了投资者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投资纠纷,甚至有可能给一些投机取巧的投资者机会进入危险性行业。

二运营性:劳动力供不应求,近年来国家一直出现民工荒现象,薪资待遇和劳动力的付出无法形成一个正常的比例,薪资的制度很大程度上不能激起劳工的工作热情,随着投资加大,单位用工需求量增加,可是地区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

三发展性:投资战略选择的差异,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有着其特定的战略,企业目标不同的时候战略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企业为避免地区差异歧视,实现本土化的战略,一般选择合资的方式,但是合资存在决策高层领导的思想理念差异性,战略决策自然会不一致,造成企业人员缺乏长期运营的信心,这为后续工作的潜在不确定性纠纷提供了土壤。

二、两岸贸易关系分析

(一)技术研究投入相对强度比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把双刃剑,提高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全力的追求。正确的技术引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然而技术进步的引进和突破都是随机产生的,但大部分是针对市场存在的缺陷所做出的决策产物,其目的就是利用技术的改善提高劳动力生产率,而技术的增长与我们人力资本和投入的资源是成一定比例的,受市场的刺激而产生。我们从资本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两个方面分析技术研究: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台湾在技术研究支出方面远远多于内陆,不论是资本投入还是人力资本投入,但是明显可以看出,内陆在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也是一年高于一年,逐步增长的一个过程,表明我国提高了对第一生产力的重视度。加大技术研究的投入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必然步骤,只有发展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产业结构一是指产业的构成比例二是指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的替演、转换是经济、政治等方面整体作用的结果。两岸经贸合作是互补的,在追求最大利润基础下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优化的配置,然而生产要素的配置影响着产业结构,20世纪80年代台湾产业转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趋势截然相反,此消彼长:

图2-1:大陆和台湾各产业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1996-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

C1:大陆第一产业C2:大陆第二产业C3:大陆第三产业

T1:台湾第一产业T2:台湾第二产业T3:台湾第三产业

从图中可以看出台湾的第三产业对于大陆的第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然而大陆的第一、第二产业相对应于台湾的一、二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产生这种比较优势主要是因为两岸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布不一致造成的,然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为需求供给、产业效益、经济发展、产业政策等,台湾人稠地少,第三产业相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来说不需要过多的土地,根据投入产出的效益的原则,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台湾而言是最佳的选择,ECFA的签订有效地改变了产业政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两岸产业间的贸易。

三、ECFA框架下争端解决的建议

(一)海峡两岸制定优惠的政策

根据ECFA协议内容,大陆各省应根据自身的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自身经济目标,制定与台湾贸易的优惠政策引导,与台湾建立新的经贸合作机遇。针对无害或低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服务业等产业加大政策扶植,减少税收壁垒,并且按照两岸协议中约定,在三年内实现早收清单的商品实施零关税,在ECFA争端解决机制应具备的协商优先、制度多元、提高效率、有效执行的四大原则下提出两岸经贸合作的优惠政策,只有全面有效地执行才能将合作效益提高。

(二)海峡两岸应针对投资的具体事项和计划加速展开磋商

ECFA的签订降低了投资的不确定风险,在以资本合理流动为导向的投资机制可以使资源整合达到最大生产率的目的,所以两岸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投资保障机制,提高相关投资政策的透明度和执行度,逐步减少双方因政策紧张关系的投资限制,最终实现相互投资的自主便利化。实践证明,两岸跨地区的投资是通过建立收购或者并购对方的公司来进行的,跨国公司能够使得两地地区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从而降低了两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同时使得公司得到规模经济的发展,但其相对于市场而言,其使得产品多样化,加大了市场的竞争力度。为加大两岸投资度,我们应该针对两岸投资存在的风险给予政策保护,以及投资的硬件环境和其他具体事项展开详细的计划和磋商。

(三)两岸尽快成立经济合作委员会,加快推动两岸经济合作的进程

ECFA应赋予经济合作委员会处理贸易争端的权力,充当一个仲裁机构,若当事方通过协商无法达到最终满意结果,这时候可以交给经济委员会去仲裁。同时,经济委员会应以强化对两岸企业的知识产权、金融、海关和电子商务等合作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从而加强两岸合作的紧密度。经济委员会必须做好几项工作,首先是针对争端双方成立工作组,根据ECFA及相关协议的原则进行充分的磋商,并根据磋商结果制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但是要注意到时间的限制,不能无限期的拖延,而对于委员会的成员必须有严格的规定,这是一个两岸联合仲裁模式,他们的裁定结果必须得到保障执行。

参考文献:

[1]白 艳,姜泽华.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演变历程与前瞻[J].经济纵横,2010.12.

[2]陈 雷,李坤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2.

[3]邓 敏,王敏娟.两岸履行与完善ECFA的博弈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5.

[4]樊 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特点[J].国际经济合作,2005.3.

[5]胡 勇.海峡两岸产业合作与发展转型研究[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1.

[6]华晓红,赵旭梅.对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依存关系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4.

[7]姜 雪.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

[8]李瑞林,骆华松.区域经济一体化: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9]梁双陆,程小军.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2007.1.

[10]林毅夫,易秋霖.海峡两岸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趋势[J].国际贸易问题,2006.2.

[11]刘 亮,李卢霞,蒋静洁.论ECFA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影响---基于双边自由贸易理论的分析[J].亚太经济,2011.1.

[12]刘旭峰.海峡两岸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之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7.

[13]路宇立.APEC合作的理论基础:新区域主义视角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4.

[1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85页.

[15]潘泽山.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4.

[16]苏美祥.从内生动力看ECFA时代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J].亚太经济,2011.4.

[17]孙兆慧.ECFA 签署对两岸经贸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0.9.

[18]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论文,2007.

[19]王威毅.关于建立“两岸共同市场”条件与效应的思考[J].亚太经济,2005.6.

[20]魏澄荣.ECFA对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作用[J].亚太经济,2010.5.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5篇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策略 农机合作组织发展探讨 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农业经合组织发展 财政部修订中央财政农合组织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上合组织合作提速 中亚形势和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态势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从和谐地区建设看上海合作组织发展 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分析 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思考 信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调查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探析 研发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策 河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我国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发展亟待配套政策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透视及对策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浅析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探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产能合作破题上合组织发展 产能合作破题上合组织发展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芦垚")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5年12月1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的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集体合影

2015年12月14日,一改西方往日对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的固有姿态,德国“全球观察”网称:“上合将成为掌管欧亚大陆中心的组织”。

仅从各项体量数据来看,似乎找不到轻视上合组织的理由。这一多边组织的成员领土面积占欧亚大陆的五分之三,总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GDP占世界的五分之一。

但是,缘起于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会晤机制的上合组织,由于成员国、观察员国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地缘环境、资源禀赋差距悬殊,组织一直没有找到能够把所有地区国家都涵盖其中的宏大项目,以驱动框架内的经贸合作。因此,上合组织所谓的经济和安全的“两个轮子”,一直难称健全。

于是,随着上合组织的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如何使这一多边合作取得更多实际成果,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

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恰好满足了这种现实的需求。上合组织成员国是中国“一带一路”涉及的重点国家,更为重要的是,长期阻碍上合组织经贸合作的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差距悬殊的短板,正好成了区域合作的基石。

整整一年前,2014年12月15日,出访哈萨克斯坦并参加上合组织首脑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与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在共进早餐后,敲定了大规模的中哈产能合作项目。这不仅为中哈合作开启了崭新的时代,也为上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哈合作无疑为上合组织的经贸合作提供了极好的示范:经过数十年积累,中国已拥有明显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另一方面,上合组织多个成员国、观察员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因此,在这个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的重要时期,中国为组织内各国提供“优质优价”的装备,一方面可以帮助他们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为寻求自身转型找到了答案。

甚至,这也不止于为上合组织的经贸合作破题。随着中哈产能合作的进一步推进,这个新模式已被多个国家认可,目前中国已与17个国家开展政府间、大规模、机制化的产能合作,参照的正是中哈产能合作模式。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经济互补 中韩经贸 贸易不平衡

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24日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已经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

一、中韩经贸关系的发展概况

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主要通过香港、新加坡等地进行间接贸易或通过双方民间机构开展民间贸易方式的直接贸易。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后,中韩两国政府签订了贸易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双边经贸关系开始迅速发展,1992年中韩建交时贸易额只有50亿美元,经过15年努力,2007年达到近1600亿美元。新世纪以来中韩经贸合作发展迅速,7年来以年均25.2%的速度增长,不仅高于同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4.7%的水平,更高于韩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3.6%的速度,也高于同期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欧盟(25.3%)、美国(21.9%)、日本(13.6%)的年均增长水平。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商品主要有纺织品与服装、煤炭、电子零部件、冷冻水产品、玉米、钢材等,自韩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石化产品、化工原料、电子产品、皮革、纸张、不锈钢材等。

韩国对华投资也快速增长,韩资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外资来源之一。2001年以来,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从韩国注入中国的直接投资资金占中国当年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1%上升到2005年10%。据中方统计,目前韩国在中国建立的企业已有4万家,实际金额达380多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大对中国投资国。

二、中韩经贸关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双边贸易不平衡,中国贸易逆差严重

中韩建交前的1990年和1991年,两国贸易中中方都是顺差,且顺差增长幅度较大,但自1992年建交以后情况中方已经逐渐成为韩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国,尤其是最近几年两国间贸易不平衡加剧。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也在持续增长。从2001年的100多亿美元,到2003年一举突破200亿美元,2004年又突破300亿美元,2005年达到400亿美元,2006年达到453亿美元,再创新高。造成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不断增加的原因主要有:(1)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从韩国的进口大大增加,而对韩国的出口增长则赶不上进口的增长,这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容量比较大能消费更多的韩国产品,而韩国的市场容量小,无法吸收大量中国产品。如2006年对韩国出口虽然增长26.8%,而进口在上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又增16.9%。(2)中国对韩国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较大。世界性的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中国转移,利用中国低廉的成本,而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依靠从韩国或日本进口,加工组装后的产品再出口到欧美等国家。(3)中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刺激了进口,消弱了出口能力。1992年中国取消了16钟进口调节税比?开始逐年降低关税,尤其是加入wto后中国的关税持续下降,这些政策对中韩贸易的影响是刺激了进口削弱了出口能力。(4)韩国企业注重向中国出口,对从中国进口却不很积极,中国商品物美价廉,是韩国市场所需要的,但是在对韩国出口时却遇到很多困难,既有关税方面的原因,也有非关税方面的人为限制等,很难进入韩国市场。

2.中韩贸易摩擦问题

随着中国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贸易摩擦也就不断产生。韩国队进出口商品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征弹性调节关税,利用“特别保护条款”对国外商品进入韩国设置“合法”障碍等,直接影响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根据商务部的《2006年外国市场的行情报告》,2005年,韩国对主要产自我国的63种主要农产品实施配额管理,超出配额的关税率高达200%,其中芝麻、大蒜、红豆、枣和绿茶的超出配额关税率竟分别达到630%、360%、607.5%、611.5%和513.6%。韩国政府2004年颁布的《海关法修正案》规定,包括红豆、黄豆、花生、人参在内的45种农产品和林产品(其中21种主要来自中国)进口量一旦达到规定的数量,将征收最高达到1067%的特别保障关税。除了关税壁垒外,韩国还对进口产品设置了各种非关税壁垒,如韩国采用不同程度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检验检疫措施、反倾销等手段,阻碍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截止2005年底,韩国实施的涉及中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和特别保障调查分别达到20起和10起,对两国的贸易关系曾构成了实质性威胁。2000年6月1日韩国政府动用保障措施,对主要来自中国的大蒜征收315%的高额保护关税,中国政府也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于6月7日宣布暂停进口原产于韩国的手持(包括车载)无线电话机合聚乙烯。这次贸易战持续55天,结果双方都受到了伤害。2005年的泡菜风波中,韩国首先宣布中国泡菜有质量问题,停止进口中国泡菜,随之中国也宣布经检验进口的韩国泡菜质量不合格暂停进口韩国泡菜。这次贸易摩擦至今仍令人记忆犹新。虽然韩国已经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使两国的贸易争端暂时得以平息,但随着两国贸易关系的深入发展,出于保护本国市场、幼稚产业和国内政治的需要,在市场准入方面的摩擦还将继续困扰双边贸易关系。

三、发展中韩经贸关系的对策

中韩建交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使双方经贸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对前面提到的两国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中韩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1.合理解决中韩贸易不平衡问题

中韩贸易逆差的存在对两国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强双边磋商,进一步营造双方经贸合作的的优良环境,逐渐消除影响两国之间经贸关系的贸易壁垒。对两国间经贸关系中的问题、分歧进行沟通,并寻找相关解决办法。另一方面提高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拓宽贸易范围,实现出口商品的多元化,采取“以质取胜”的战略。中国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把比较优势提升到新的层次。目前中国出口到韩国的商品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要保住市场份额和增加出口值必须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创造名牌。此外,韩国政府也应该尽可能多的向中国开放市场。韩国企业只注重向中国出口,而对从中国进口却不很积极,我们希望韩国能增加从中国的进口,使两国贸易在扩大中获得均衡发展。

2.废除各种贸易壁垒,妥善解决贸易摩擦

中韩贸易摩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韩国实行保护贸易主义做法,尤其是针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性政策。因此发展中韩经贸关系需要废除各种贸易壁垒,韩国政府应该从两国经贸关系的大局出发,进一步调节关税项目,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少对中国产品的技术性壁垒限制,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韩国不应歧视中国出口商品,应该为中国商品进入韩国市场创造便利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并且客观公正的对待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随着中韩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的商品数量也越来越多,在贸易中产生一些问题甚至在个别商品上产生某些摩擦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解决。中韩两国都是wto的成员国,应该按照世贸组织规则,通过双方友好协商,本着互利互让的原则妥善解决两国间的贸易摩擦,而不应该采取制裁或贸易战的办法加以解决。

3.进一步发展中韩经贸关系

增加中国企业对韩国的直接投资促进两国经贸发展,近几年来,中国不断加大企业“走出去”的力度,目前中国对韩国的投资虽然有劳动力成本合物价高等不理因素,但是企业对外投资不只是降低成本,还有获得技术、市场和流通渠道等多种需要。现在中国企业对韩国的透支处于起步阶段,数量和金额还很小,随着贸易的发展,中国对韩国的投资也将扩大。

中韩建立fta将促进两国经贸发展。中韩两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研究达成协议,现在两国正在就建立fta进行可行性研究。相信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后,随着“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等的实现,两国的经贸乃至友好关系也将跃上新台阶。

加强研究机构和学者的交流有利于经贸的健康发展。近年来,中韩两国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学术交流频繁进行,对双方经贸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促进了双方经贸的顺利发展。多年的交流与合作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相信随着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将为今后两国的经贸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开展广泛交流有利于增强友好关系。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在广泛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如,两国的旅游人数和留学生人数均大幅度增长,两国在信息、企业、环保、资金、科技等领域都有很多合作,而且有的合作项目已经作为长期项目开展下去,加强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促进了相互理解和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加强。

四、小结

从1992年至今中韩经贸合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韩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协议,奠定了中韩经贸关系的基础,确保两国关系沿着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方向发展。尽管在两国经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其前景是极其乐观的。因此我们应全面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及时妥善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双方不仅要随着自身经济发展需要,随时相应调整相关政策,而且要充分利用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加强经贸合作的力度。我们相信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中韩之间的经贸关系在未来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何一鸣.中韩经贸关系:成就、挑战与前景.亚太经济,2007,2.

[2]吴宇.中韩经贸合作及对策研究.延边大学说是论文,2006,6.

[3]徐长文.中韩经贸合作发展新趋势.中国经济时报,2008,4.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7篇

>> 中国东南亚外交新局 中国的东南亚战略 “布拉莫斯” 东南亚的新“罂粟” 东南亚能否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东南亚历史研究的新突破 “非典”阴影下的中国及东南亚经济 中国抗战音乐在东南亚的传播 中国海外能源战略的东南亚选择 浅析东南亚文化中的中国因素 中国对东南亚的经济外交分析 越南与中国东南亚外交突破的关系 中国东南亚研究的著名学者 东南亚“新飓风”陶莉萍 东南亚的黑色人种及其在中国和东南亚民族史上的地位 中国,向东南亚致敬 中国・东南亚・世界 中国在东南亚反击美日 中国要怎样理解东南亚 东南亚大旱指向中国因素 东南迷中国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中国的东南亚新局 中国的东南亚新局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雷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文莱把推进启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作为其东盟轮值主席国任内的“优先目标”。

在7月初结束的东盟系列外长会上,中国与东盟达成共识,决定于今年9月正式开始磋商“南海行为准则”。虽然此前中国曾表示出就“南海行为准则”问题进行谈判的意愿,但这是中国与东盟首次正式明确谈判日期。如何推进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一直是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南海声索国之间的外交分歧点。但近年来东盟内部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日趋明显,中国态度的变化与此不无关系。南海问题只是中国与部分东盟成员国之间的问题,但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东南亚外交正面临新的局面。 “蜜月”结束,博弈升温

对东南亚的外交,曾是中国1989年后摆脱西方外交孤立的一个突破口。中国通过参与东盟主导的一系列多边机制,成功地在经济上实现了紧密合作,在政治上化解了“冷战版”的中国,开启了一段蜜月期。从2001年中国与东盟就建设自贸区达成共识,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立,双边贸易额从约400亿美元增长到约3000亿美元,2012年这一数字突破4000亿美元。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和欧盟,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在2011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欧美市场疲软背景下,经济相对活跃的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必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1991年中国成为东盟对话伙伴国以来,经贸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关键纽带。东盟成员国长期以来在对华贸易中享有贸易顺差,虽然经贸不是两国关系的唯一决定性因素,但就东盟内部具体国家来说,贸易是否平衡,跟其与中国关系的是否稳定呈现正相关性。2012年中国在东盟10国中的最大贸易伙伴分别是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中国从东盟进口最多的国家分别是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总体上都比较稳定。

马来西亚也是南海问题的声索国,但与越南和菲律宾不同的是,近年来南海问题在马来西亚的对华外交中从未成为障碍。在2012年948亿美元的双边贸易中,马来西亚顺差218亿美元,是东盟10国中对华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中国与越南的贸易2012年为411亿美元,但越南逆差高达180亿美元,是东盟10国中对华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目前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成了越南对华外交中的重要关切。中国与菲律宾的贸易额从2003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363亿美元,但美国和日本依然是菲律宾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和主要的投资、技术来源国。中菲之间的这种贸易现状,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敢于牺牲中菲经贸合作,在南海问题上对华强硬的重要原因。

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深化,经贸合作对外交关系的影响将越来越复杂。一方面,贸易不平衡问题可能延伸到东盟整体层面。2011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还高达227亿美元,但2012年双边的贸易变为中国顺差85亿美元。如果中国的顺差持续扩大,经济上相对弱势的东盟无疑会更加敏感,贸易争端和摩擦很可能浮出水面。此外,多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顺畅,与以贸易为主这种较低层级的经贸合作方式不无关系。当经贸合作发展到大规模的双向投资、技术合作等更高层级时,经营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也更容易出现摩擦。在对外投资中环境保护、劳工雇佣、社会责任等问题上,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社会的口碑并无任何优势。

仅从经贸角度看,此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顺风顺水”的阶段已经结束,进入了升级合作模式、打造新经贸关系的阶段。这个过程将充满博弈,不仅仅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也涉及到对东南亚关注力度越来越大的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在安全领域,尽管南海问题升温的原因复杂,但围绕这一问题的外交交锋,也凸显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贸上“双赢”,但互信上依然“赤字”的现状。马来西亚东盟问题专家胡禄铭博士在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说:“不仅仅是经贸领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整体上都处在需要升级的关口。”他分析说,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国家在处理大国关系上会选择“对冲”战略,即在利益追求上做差异化的投入,不会把利益寄托在某一个大国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将日益呈现动态博弈的局面。 内部协调与“大国平衡”

东盟奉行不干涉成员国内部事务和协商一致的原则,长期以来这种“东盟方式”给外界造成该联盟“弱制度”的印象。德国国际问题学者尤尔根·鲁兰在分析东盟制度化水平时称,“虽然东盟声称通过把该组织转变成一个合法实体和以规章为基础的组织,以激励东盟的制度化,但不干涉仍然是其核心规范。必要的牺牲仍是大部分东盟成员国十分排斥的。由于组织内部的不均匀性,形成的决定将继续反映成员国最小的共性,并常常只是原则上的折中妥协。”鲁兰的分析针对的是东盟内部,即成员国不愿意通过让渡来推进东盟的制度化,但把这一分析放在南海问题的背景下,可以看出东盟的某些微妙变化。

去年7月的东盟系列外长会上,轮值主席国柬埔寨与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东盟成立45年来首次没有发表会议《主席声明》。事后印尼通过频繁的穿梭外交,达成了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的“六点声明”,被外界称为“挽回了东盟的面子”。今年4月东盟峰会召开前,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先后访问中国和菲律宾,其任务之一即是协调相关各方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避免出现类似去年的僵局。不仅如此,文莱还把推进启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作为其东盟轮值主席国任内的“优先目标”,并为此加大了与东盟秘书长、前越南副外长黎良明之间的协调。此外,新加坡和印尼也一直在加大外交力度,促成“南海行为准则”谈判的启动。

从围绕南海问题的外交行为可以看出,一方面,当对外争议引发的内部分歧明显影响东盟内部团结时,通过内部协调维护东盟立场统一的意愿会上升。在这一点上,印尼、新加坡、文莱等东盟核心成员国的表现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不论成员国出于何种考虑,“南海行为准则”已经从菲律宾、越南等南海声索国的诉求上升到东盟层面的诉求。也就是说,以“弱制度”为特征的东盟,开始在对外政策上追求对相关大国有实质性法律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结果如何目前还不明朗,但东盟在南海问题上统一的立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中国坚持双边谈判原则的诉求。当然,东盟寻求内部协调也有减小过度依赖美国、避免其深度介入南海问题的考虑。

东盟外交战略的特点是“大国平衡”,通过构建一系列以东盟为核心的多边合作框架,在引入外部势力的同时,确保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尽管菲律宾、越南表现出明显的借美国势力抗衡中国的意图,但作为缺乏经济、军事实力等战略资源的联盟,东盟并不希望东南亚地区充满权力政治。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学者苏克玛认为,中国的崛起和美国获取主导权的意图,以及这两者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有可能破坏东南亚的地区自治。他认为,任何中美战略竞争都可能分化东盟,如果那样,东盟在地区秩序上的“管理者”角色就会被边缘化,所以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目标是避免权力政治回到东南亚。

南海问题成了连接东盟内部协调与“大国平衡”的典型案例,但这并不意味着东盟正在走制衡中国的道路。当然,东盟不愿看到中国取代美国目前在地区安全中的角色,但这种对中国崛起的担忧,更多地是基于中国未来在地区的角色定位,以及中国崛起对地区安全结构的影响。作为东盟核心成员国,印尼对东盟的外交战略走向作用关键。苏克玛在分析印尼的战略目标时指出,印尼希望在缓和中国崛起对地区秩序潜在的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弱化美国在东南亚的地区霸权优势。 升级中国的东南亚外交

在这次东盟系列外长会上,中国外长提出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当然不能忽视经济因素在东南亚外交中的作用。与此同时,自贸区的“升级”也应有外交上的升级相配合。虽然南海争议是中国与越南关系出现波折的主要诱因,但本可以发挥“减震器”作用的经贸在角色上却基本缺位。作为处于工业化初期、出口导向型的越南经济,巨额的贸易逆差绝不是好事。美国东亚问题学者、前外交官戴维·布朗对《南风窗》表示:“中国从越南进口大量的橡胶、煤炭、石油、木材以及农产品,但对工业产品却没有兴趣。增加进口工业产品这样的友好举动,对中国来说不是难事,但对越南却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在胡禄铭看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不能仅仅着眼于经贸合作模式的升级,还需要重视中国经济影响力对东南亚社会的“渗透”,从而在心理上拉近东南亚国家民众与中国之间的距离。他认为,中国企业对东南亚的投资大多走“大工程、大项目”的路线,虽然这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但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较远。“弥补这一点,中国甚至不需要多大的资金投入,比如在人文交流方面,能否打破传统的人员互访、举办研讨会等模式,多开展一些合作办学、合拍电影等项目?”胡禄铭认为,中国的东南亚外交,软实力不能缺位,尤其是在东亚地区局势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

中国的东南亚外交走的是“以经促政”道路,这客观上导致了安全关系与经济关系的不同步。随着地区局势的变化,这种战略的边际效益正在逐渐递减,南海争议突出地体现了这一趋势。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周方银在接受《南风窗》采访时说:“安全上克制、经济上融入的政策,在国际关系层面容易造成安全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分离,因为中国在安全与经济领域采取了不同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的安全关系与经济关系沿着不同方向发展。”他认为,中国需要实现经济手段与军事安全手段的相互协调,使二者通过相互配合发挥整体性作用。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南盟;区域合作;印度

到上世纪末,南亚地区经济合作一直没有取得重要进展。南亚区域合作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就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试图得出一些思考。

一、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进程一直缓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世界经济又出现了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趋势。南亚各国领导人开始意识到集体自力更生和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南亚7国元首于1985 年12 月6 日在达卡举行会议,通过了《南亚区域合作宣言》和《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宣告南盟成立。

南亚各中小国家对印度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这使小国对它产生不满和疑虑的情绪。印度也担心各邻国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这导致了长期以来印度与邻国历史形成的天然互补贸易关系日益萎缩。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印巴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一年一度的南亚各国首脑会议自 1998 年以后再三延期。缺乏信任也是导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二、近年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的条件分析

进入新世纪后, 南亚各国工商界人士对本地区区域合作停滞不前的状况深感不安。认为国家之间的矛盾必须通过和平协商和互惠合作来解决。“9・11”事件后, 印度希望在国际组织以及反恐等重大国际问题中得到本地区国家的一致支持。于是也给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1.印巴双边关系的改善。2003年4月18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对克什米尔视察时, 在记者招待会上向巴基斯坦伸出友谊之手, 呼吁开创印巴关系的“新时期”。巴基斯坦方面很快给予积极回应。

同时,巴基斯坦在对印政策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调整, 不再坚持其长期以来要求首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才讨论其他问题的立场, 提出就所有未决问题进行复合对话 。

南亚的稳定有利于美国亚太战略目标的实现, 美国一再要求印巴恢复谈判, 使双边关系正常化。中国希望两国能够和平协商解决问题,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

2.印度对南盟态度的转变。南盟之所以裹足不前,这与印度对南盟的战略考虑是不无关系的。印度一直在该问题上采取非主动的态度,一是印度本身缺乏足够的责任心。二是印度在冷战前与南亚其他国家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三是印度在发展区域合作问题上患得患失。

冷战后,印度逐渐调整了对南盟的政策,从冷漠到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有几方面原因: 1991年7月上台的拉奥政府进行了经济改革将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南盟无疑成为印度发展经济有力的借助平台;印度推行与南亚其他国家改善关系的睦邻政策政策为南盟的发展扫除了一个巨大障碍。其他地区合作联盟的发展,给了印度以很大启迪。 3.印与小国的经贸合作加强,给予邻国税收优惠。印度与斯里兰卡于1998年12月28日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被视为突破性的进展。印度对尼泊尔原产地生产和制造的所有进口商品实行零关税。孟加拉国继尼泊尔之后可能成为印度公司的制造天堂,这将会有助于更多的印度企业在这些国家设厂。

但是,南亚区域合作也存在着不少的消极影响因素现阶段仍一直影响着南盟的发展。印度各个方面都在南盟国家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力量。如果印度对邻国是友善平等的,那么它的强大和力量可以成为合作的基础,但是印度如果将自己的利益凌驾于他国之上,只会使南盟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第二,由于南亚国家经济结构类同,印度与其他南亚国家之间的差距悬殊使得它们合作的领域有限。

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发展的前景展望

南亚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特别丰富, 加之各国相近的文化、相邻的地理位置, 南亚区域加强经济贸易合作有着巨大潜力。

1.多条河流从北至南流经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水力资源丰富。各国合作开发这些水力资源,不仅可达到控制洪水泛滥和内河通航的目的,而且将极大地缓解该地区的能源危机。

2.由于运输和关税等方面的原因, 南亚与区域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竞争力不强,各国贸易均处于逆差。南亚区域加强经贸合作, 各国都将受益。

3. 南亚国家有建立合营企业的可能性。印度的许多中间技术适合中小国家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要求。

南亚区域经贸合作虽然存在巨大潜力,但因存在许多政治经济问题,印巴矛盾是南亚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1997年5月, 印巴首脑会晤, 两国关系有改善迹象, 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 短时期内不会取得一致。此外, 印度与尼泊尔、印度与斯里兰卡等国存在一些政治分歧严重阻碍了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南亚国家为一些共同问题所困扰, 最主要的是贫困和洪水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共同问题, 各国必须团结一致, 加强经贸合作。

总之, 随着世界经济和其它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南亚区域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经过南盟成员国的共同努力, 该区域各国间的合作和交流的领域会进一步扩大; 彼此间的猜疑和矛盾随着合作与交流的不断加强会逐渐减少, 反过来,又会进一步促进彼此间的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高 鲲 张敏秋:主编《南亚政治经济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王宏纬:“南亚区域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当代亚太》,2004,2.

[3]杨翠柏:“南亚经贸合作的现状与前景”,《南亚研究季刊》,1998,9.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处于东北亚区域几何地理中心,同时也是新欧亚大陆桥的起点,本文在分析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及东北亚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同时,着重研究了长吉图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的地缘优势、分工及发展定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定位是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及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东北地区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长吉图;地缘优势;东北亚;分工;发展定位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2009年8月30日,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图们江(中国唯一濒临日本海的沿海城市珲春)的简称,区域面积及人口分别占吉林省总量的1/3,而经济总量则占吉林省总量的1/2。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分别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其中,边境地区作为连接中国与其他邻国的纽带,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有特别的地位及作用。在众多的通道线路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切实可行的是: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为主体同时以日本为中心的连接东北亚与欧盟这2个当今世上最发达的区域经济体的路线,韩国―日本海―扎鲁比诺港―珲春―吉林―长春―白城―蒙古国―俄罗斯―欧盟的高铁和高速公路规划。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批准实施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为长吉图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这也将极大的促进长吉图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程。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重点研究长吉图在东北亚区域经济贸易中的地缘优势及其在其中的分工与进一步的发展定位。

2.文献综述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被批准至今不过几年时间,对其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长吉图的现实发展、定位、科技合作战略研究、特色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有关于长吉图的研究文献主要有姜红、赵树宽发表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合作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尹来武发表的《长吉图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设想》,张新红发表的《浅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现实发展》,朗宇发表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定位、问题与发展解读》等。

本文的研究视角与以上均不相同,本文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置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大背景下,着重分析长吉图在其中的地缘优势、分工及发展定位,而不是单独的研究、分析长吉图的优势、分工与发展定位。

二、长吉图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的地缘优势

地缘,是指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而形成的关系。由于对某个地区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形成的相对外来个人或群体的优势,就称为地缘优势。[1]

当今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进一步显现出来,二战后各国衰退的经济或快或慢的复苏,各国发展分化,但是却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

关键是通道建设及互联互通。除了传统的丝绸之路外,能够把东亚与欧洲连接在一起的通道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一部分,大图们江通道建设则是“一带一路”战略中重要的一环。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区域范围,主要包括长春市,九台市,德惠市,农安县;吉林市,蛟河市,永吉县及延边州全境,几乎涵盖了长春市、吉林市和延边地区。处于东北亚区域几何地理中心,同时也是新欧亚大陆桥的起点,东部是朝鲜的港口群及俄罗斯,西部毗邻俄罗斯及蒙古,是中-蒙大通道的中心。延边地区则处于中国与俄罗斯及朝鲜三国的交界处,与日韩隔海相望,是图们江经济圈和东北亚区域的核心区。珲春市位于图们江下游,顺江而下进入日本海。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长吉图先导区的战略地位明显,是联系东北亚各国的纽带,对于

我国布局东北亚、进行友好邦交、合作发展图们江区域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三、长吉图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的分工

1.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有利因素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是一个极具后发优势的地区,具有与东北亚区域国家开展广泛交流合作的基础与条件,其中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人力资源比较雄厚。长吉图地区的教育事业比较发达,高等学府与科研院所云集,如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同时,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地理所等研究所也位于此,专业齐全,有较高的科研开发能力。同时作为老工业基地,长吉图还培养了一批技术强、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工人队伍,同时还造就了一支思想觉悟高、技术过硬、勇于拼搏的产业大军,这为长吉图的经济发展及其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提供了人才与智力条件。而长吉图特殊的区位优势及其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也为其与东北亚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与保障。

(2)资源互动性强。长吉图资源丰富,虽然劳动力众多,但是劳动力的质量较低,同时长吉图的生产技术水平也相对较低。而日韩工业发达,生产技术水平高,劳动力质量也相对较高,但资源匾乏,缺乏劳动力,随着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资源将进一步下降,而长吉图与日韩地理位置相近,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同时农业发达,是我国主要的粮食出口基地,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些优势都为长吉图地区加强同日韩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区域辽阔,资源丰富,同时玉米总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及玉米出口量多年来在全国均名列前茅,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农产品出口及加工产业、汽车与化工工业,基础稳固,经验丰富,既是长吉图的优势产业,也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

2.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农业贸易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尤其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土壤肥沃,产品丰富,远销海外。与此同时,日本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却土地稀有,农产品匮乏,粮食大多来源于进口。这种基本情况为长吉图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同时也会进一步促进长吉图与东北亚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

虽然东北盛产粮食,但是整个东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却仍停留在较低的生产水平上,甚至大部分地区仍然是人工种植及收割,生产效率低下,产量大打折扣。为了进一步发展长吉图的农业贸易,改变现状,首先,结合自身生态环境状况,大力发展本土农业,积极深化长吉图农产品出口体系。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种植土地多为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出了名的适合种植农作物的黑土地,长白山又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有了这两点有利条件,长吉图可以建立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出口加工业,主要以农产品及山产品为主。以开拓国际超级市场为目标,同时着重发展玉米、水稻、杂粮等深加工产品及特色营养食品。这既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及质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长吉图地区抵抗出口市场风险的能力。其次,由于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水平较低,政府需要加大对农作物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对农产品进行品种研发及技术创新,同时改善农作物的种植及收割的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从其他地方引入优良品种的农作物、先进的种植技术及营销模式与渠道,积极发展长吉图地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提高其农业竞争力。

3.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工业发展

东北地区的工业基础比较优良。东北是我国工业的摇篮,“一五”期间国家组织建设的156项重点工程项目,其中有58项建在东北。主要包括化工业、重型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资本密集的企业,其中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位于长春,这也使长春成为全国有名的汽车城,被称为“坐在轮子上的城市”,在全国汽车行业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周边经济与环境有较强的辐射及带动作用,这成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与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条件。在产业结构上,长吉图与日本、韩国及俄罗斯等国相比较,在国际分工及优化组合上占有优势。无论是垂直分工,抑或水平分工;无论是传统产业分工,还是新兴产业分工;无论是产业之间的分工抑或产业内部的分工,长吉图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长吉图相较日韩等工业发达的国家,也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如资金短缺,生产设备陈旧,同时对产业进行升级或改造有一定的难度。

四、长吉图在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中的发展定位

1.我国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区域

图们江中下游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核心,是东北亚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主要载体。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处于东北亚区域的地理几何中心,同时也属于大图们江经济圈的中心地带,这一便利的地理优势有利于长吉图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及利用,如俄罗斯资源丰富,石油、煤炭、木材等储量巨大,日本、韩国科技发达。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不仅是我国参与图们江地区经济合作开发的核心及支撑,同时该地区的开发还可以从整体上增强中国实力,使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及新机遇。

2.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及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成为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门户及平台的原因如下:(1)区位优势突出;(2)基础设施良好;(3)与东北亚其他国家都有一定程度的经济贸易合作;(4)有较好的工业产业基础及科技技术依托。延边地处我国边疆,是目前我国仅有的朝鲜族自治州,且临近海边,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延边将成为图们江大经济圈规划实施的直接受益者,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会随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这不但促进了边疆的稳定与繁荣发展,也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有显著的增进作用。

3.我国东北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及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被视为带动吉林,甚至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对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经济起到拉动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在肩负着重大使命的同时,也存在着广大的发展前景。

五、结论

本文在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置于东北亚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时代大背景下,着重分析了长吉图在其中的地缘优势、分工与发展定位。长吉图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的黑土地及良好的工业基础,这一切都为长吉图与东北亚地区的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与硬件支撑。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既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及和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到东北亚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步先行棋,至关重要。长吉图在引进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同时,也要进一步发展长吉图的老牌优势产业:农业与工业。深化产品加工,生产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从而多方位的促进长吉图的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增长。(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金峰.中国东北亚区域视域下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D].吉林: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2]王启章.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关系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3]周延彬.图们江地区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

[4]张新红.浅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现实发展[J].延边党校学报.2009年12月.第24卷第6期.

[5]崔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经贸合作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印度和中国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印度的进步更是被誉为亚洲经济的一个奇迹。虽然当前印度经济与我国仍有一段距离,在短期内无法赶超中国,但是印度经济独特的发展模式使得它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两国在共同战略利益驱动下逐渐成为合作伙伴。

近年来印度呈现宏观经济的强劲增长,人们不再仅仅惊叹于中国的大飞跃,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把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放在一起比较。在许多方面,中国和印度都具有相似性。然而,中国与印度的发展模式却是不尽相同。印度主要发展服务业而非工业,以消费而非投资驱动,依赖国内市场而非出口。这些相似与不同推动着中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竞争与合作。

一、发展模式异同

中国30年的实践经验证明,计划经济不适合我国的继续发展,于是中国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改革和调整,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将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由于战争等各种原因,印度经济发展缓慢, 1991年7月国大党政府大力推行经济改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

两国模式共同的特征在于:从本国的国情出发,维持政治上的稳定,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机遇和挑战,带动国民经济向符合比较优势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的增长。可以列举为以下三点:

第一,两国都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把“市场化”作为改革的方向。

第二,对外都由封闭转变为开放。

第三,都鼓励发展私营经济。

一国的经济是与其政治紧密相连的,改革虽同是两国发展的驱动力,然而其政治体系和经济制度的不同导致了中印两国发展模式上的不同。从制度环境来看,印度的发展是在“民主”和“法制”的框架下进行的。印度号称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并且有着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

一般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先发展农业,这是立国之本,然后推动工业的发展,在以前两个产业为支撑的基础上再发展服务业,中国也遵循了这样一个惯例。跟大多数东亚国家一样,中国首先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工业在gdp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目前超过45%。但印度却是跳脱这个模式之外的。1991年的经济改革,印度规划的路线是跳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在印度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十分迅速,1990年41%的比重在2005年已超过总比例的一半。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之时,印度逐渐成为了“世界办公室”。印度是以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业为发展的重点,信息技术是印度发展最快的技术部门。现在印度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软件超级大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软件及其相关服务业几乎占到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

中国的发展偏重投资、储蓄、出口和外资,印度的发展重视的是国内消费。简单的来说,印度就一个通过消费即内需驱动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外国的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大,而印度由于制度和文化因素,一直对外国直接投资比较敌视,外国直接投资的份额居于全球最低水平。在印度,gdp的主体是消费,所占比例高达64%,中国却远低于这个水平。快速发展的服务业使中产阶级规模急剧扩大,他们的消费自然地驱动了经济增长。

但在印度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国民的贫穷成了印度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第一难题,国民经济的增长对国民生活的改善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也是印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隐忧。虽然印度很重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但在印度劳动力队伍中还有相当大比例的文盲,识字率不足70%,而文盲的工作机会非常有限。印度的基础设施很落后,如缺乏高速公路,近年虽有所改善,但总体来说还是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基础设施状况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这是印度需要大力加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中印经济的合作

印度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两国1950年4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54年6月,总理对印度进行第一次正式访问。

1954年,两国签订了第一份为期三年的贸易协定,并两度延长。同年两国还就与印度之间的通商达成了一致。1950-1962年间,中印两国贸易额约为2.6038亿美元。1959年中国中央政府平定上层反动集团叛乱后,中印关系恶化,直至1962年10月中印边界冲突,两国经贸也随之中断。1976年,两国关系开始缓和,1977年启动双边贸易。1984年两国签署政府间的贸易协定, 双方给予最惠国待遇, 1989年成立中印经贸科技族合小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和各自经济的发展,中印经贸关系也得到发展,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0%的增长率递增。据中国海关统计,中印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的3.39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49.46亿美元,印度已成为中国在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双边贸易中连续多年顺差,但差额不大。1992-2002年中,中国有3年逆差,8年顺差。2002年 1月13-18日朱?基总理与瓦杰帕伊总理举行了会谈。两国领导人就共同加强经贸等各领域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双方签署了包括旅游、空间、水文、科技、植物检疫等领域的6个合作文件。

近几年来,中印经贸关系发展尤为迅速。2003年,两国建立了联合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并制定了经贸合作计划。2004年两国双边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并超过此前预计的120亿美元,达到136亿美元,同上一年的76亿美元相比,增长近80%。2007年12月4日第二次中印财经对话在北京举行。中印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两国加强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印度通过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开发旅游业,实现了较好的经济增长。中印两国经贸合作尚有很大潜力,两国还可在能源、交通、旅游等其他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

2008年九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经济,中国和印度也没有幸免。我国的股市、房地产、钢铁等产业受到了较大波及,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了直接损失。此次金融危机也显露了我国经济增长内部动力不足,外部依赖性过强的问题。印度的服务外包业,向外筹资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也牵连到个别银行,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印度卢比大幅贬值。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中印更要加强合作,共振经济繁荣。两国可采取积极推进在资源领域的合作,加快中印能源合作等措施,建立共同防线来战胜这场金融危机。

参考文献

[1]孙士海,葛维钧。列国志-印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尹倩。中国模式与印度模式之比较 [j]理论与现代化,2006(4)

[4]李天华。中国与印度经贸关系发展分析 [j]国际贸易问题,2004(1)

上一篇:经济思想研究范文 下一篇:市场营销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