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03-18 09:28:31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我国第一部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已由建设部、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和人民银行联合颁布施行。

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是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房,严禁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取得划拨土地后,改变土地用途,变相搞商品房开发。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必须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开发企业,面积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面积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应当以保本微利的原则,销售实行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费用。

办法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申请人进行公示,只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家庭才能购买或承租一套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只有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一定年限后,方可按市场价上市出售;购买人以市场价出售经济适用住房后,不得再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办法要求,用于个人购房贷款的住房公积金,优先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发放。办法还明确指出,集资、合作建房也是经济适用房的组成部分。

政策解读集资、合作建房也属经济适用住房的一种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中首次规定集资、合作建房也属于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

《办法》规定,各地的集资、合作建房标准、优惠政策、上市条件、供应对象的审核等必须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集资、合作建房必须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管理。今后,凡已经享受房改政策购房、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或参加了集资、合作建房的人员,将不得再次参加集资、合作建房。并严禁任何单位借集资、合作建房的名义,变相搞实物分配或商品房开发。

专家点评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顾云昌:把原来一些本不属于经济适用房范畴的集资、合作建房也纳入了,这意味着已经享受了这一政策的人就不能再享受经济适用房政策了。

政策解读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有限制

我国首部《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作为我国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面积将严格控制以中小套型为主,限制建设大面积高档经济适用住房。

《办法》规定,各地在加大经济适用住房的同时,必须将经济适用住房的面积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各市、县人民政府可根据地区的居民收入和居住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户型面积和各种户型的比例,并严格进行管理。

专家点评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顾云昌:面积不能过大,意味着经济适用房正朝着符合它本来面目的方向发展,使社会上真正的中低收入家庭都能享受到这一政策。

政策解读经济适用住房各项优惠政策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各项优惠政策。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国家四部委《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4]77号)和《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计价格[2002]2503号)为指导,以《**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号)为学习内容,以掌握政策、法规为重点,保证提高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建设、销售人员的素质。

二、会议活动安排

(一)时间:

2005年10月日至日,共天时间。

(二)地点:

待选

(三)参加人员:

1、**市管辖区内各经济适用住房行政管理人员;

2、开发企业负责人1名和主管建设、销售副总各1名。

(四)会议内容:

1、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政策;

2、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法人招投标政策;

3、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程序;

4、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程序。

共分四个课时(时间及研讨安排详见附表)。

三、组织领导版权所有

为加强组织,本次活动设“会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会议各项事宜的决策,组长:,副组长:。下设“研讨组”和“会议服务组(一)研讨组。主要职责:根据研讨内容,完善研讨资料,制订研讨方案。和与会同志进行研讨。组长:。

(二)会议服务组。主要职责:1、负责接受报名、收取会务费、发放研讨资料等会议前期准备工作;2、协调会议地宾馆,做好与会人员在会议期间的生活保障工作①根据报名情况安排住宿房间②安排好与会人员的就餐事宜③做好与会人员的安全工作;3、做好研讨活动中的服务及协调工作①会场布置②会场摄影③协调宾馆搞好会场服务;3、组织好会外活动,做好会外出行交通及会外活动安全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

四、食宿安排

由会议地宾馆具体安排食宿,视宾馆房间情况和报名情况,由会议服务组安排与会人员入住标准间或三人间。早餐安排自助餐,中、晚餐可实行包桌方式安排饭菜。

五、会场安排

1、悬挂横幅“**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研讨会”。

2、制作领导座签。

3、现场摄影,留取图片资料。

六、要求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政策,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向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出售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本市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并遵循以下原则:以区为主、全市统筹;自愿申请、逐级审核;公开透明、公平公正;严格交易、动态监管。

第四条市政府建立本市住房保障管理工作的协调机制。市建委负责全市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工作。市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规划、财政、税务、民政、交通等有关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各区县政府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县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工作。

第二章供应对象

第五条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须取得本市城镇户籍时间满3年,且年满18周岁,申请家庭应当推举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单身家庭提出申请的,申请人须年满30周岁。

(二)申请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收入、家庭资产符合规定的标准。城八区的上述标准由市建委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本市居民收入、居住水平、住房价格等因素确定,报市政府批准后,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远郊区县的上述标准由区县政府结合实际确定,报市政府批准后,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第六条申请家庭成员之间应具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包括申请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等。但申请家庭成员中已享受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或已作为其他家庭的成员参与经济适用住房申请的人员,不得再次参与申请。

第七条家庭住房是指全部家庭成员名下承租的公有住房和拥有的私有住房。申请家庭现有2处或2处以上住房的,住房面积应合并计算。

第八条家庭收入是指家庭成员的全部收入总和,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各类保险金及其他劳动收入、储蓄存款利息等。

第九条家庭资产是指全部家庭成员名下的房产、汽车、现金和有价证券、投资(含股份)、存款、借出款等。

第三章房源筹集

第十条市建委根据需求和资源状况,制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收购计划。各区县政府负责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房源问题。对部分房源不足的区县,市建委可以适当调剂。

第十一条经济适用住房采取集中建设和商品住房项目配建方式筹集,也可采取在市场上收购二手房、单位集资合作建设的房屋或社会机构投资建设的房屋等方式筹集。

第十二条采取集中建设方式的,项目用地由市、区县土地储备机构提供,由市、区县政府组织公开招标,确定项目法人或代建单位。

采取配建方式的,由市规划委、市国土局等部门在区域适宜的商品住房建设项目中,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比例。土地入市交易时,与商品住房项目同时招标、配套建设,分别销售、分别管理。

第十三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建设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应。

(二)免收建设和经营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三)小区外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

第十四条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应保持合理的开发规模,户型设计控制为中小户型,具体标准由市规划委制定。

第十五条收购二手房、单位集资合作建设的房屋或社会机构投资建设的房屋作为经济适用住房的,要按小户型、满足基本住房需求、节能省地的原则收购。

第十六条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由项目开发成本、税金、利润组成,通过竞价或政府审核方式确定或调整。有关竞价方案或价格审核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市建委等部门办理。

第四章审核与销售

第十七条对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

(一)申请:申请家庭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提出申请。

(二)初审: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通过审核材料、入户调查、组织评议、公示等方式对申请家庭的收入、住房、资产等情况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报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人户分离家庭在户口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同时进行公示。

(三)复审: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申请家庭进行复审,符合条件的,将申请家庭的情况进行公示,无异议的,报市建委。

(四)备案:市建委对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上报的申请家庭材料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市建委予以备案。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为经过备案的申请家庭建立市、区县共享的住房需求档案。

第十八条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组织轮候摇号配售。其中划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涉及的被拆迁家庭、重点工程建设涉及的被拆迁家庭、旧城改造和风貌保护涉及的外迁家庭以及家庭成员中含有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人、严重残疾人员、患有大病人员、优抚对象、复员军人等住房困难家庭可优先配售。

第十九条符合条件的申请家庭只能按照规定的标准购买1套经济适用住房。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条经济适用住房产权登记在购房人名下,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权属登记时应当在房屋权属证书上注明“经济适用住房”字样。

第二十一条经济适用住房只能自住,不得出租或出借以及从事居住以外的任何活动。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的,不得上市交易;对于因各种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可向购买人户口所在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申请回购,回购价格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的,出售时应当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并由政府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在补缴政府应得收益后取得完全产权。

已经购买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又购买其他住房的,原经济适用住房由政府回购。

上述由政府回购的房屋继续作为经济适用住房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出售。

上市交易交纳价款的具体比例和政府回购的具体办法由市建委会同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委等部门研究确定,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二条市、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信息平台,对全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供应和需求进行动态管理。

第二十三条已经由市建委备案的申请家庭,在家庭收入、住房或资产情况等方面发生变化的,应如实向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报告,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其申报情况进行复核,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也可对申请家庭的收入、住房和资产情况进行检查。对经检查核实,不符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条件的家庭,取消购房资格。

第二十四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一)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经济适用住房土地用途的,由市国土局处理。

(二)违反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有关规定的,由市发展改革委处理。

(三)擅自向未经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确定的配售家庭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的,由区县建委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由建设单位补交同地段经济适用住房与商品住房的差价,并对建设单位给予处罚。

第二十五条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住房和资产状况及伪造相关证明的申请人,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取消其申请资格,5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已骗购经济适用住房的,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擅自转租或转借他人居住的,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责令购房人退回已购住房或按同地段商品住房价格补足购房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对为申请人出具虚假证明的单位,由市建委提请其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依法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适用住房;回购;上市;定价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0日

根据我国现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经济适用房在5年有限产权期限内及期限满后有条件地实行回购和上市制度。政府回购经济适用房时,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回购价;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或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具体回购价和上市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比例由地方政府确定。梳理国内实施经济适用房政策较早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宁波等代表城市现行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和有关经济适用住房回购、上市管理实施意见,发现对回购价和上市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的确定,绝大多数者尚未明确或有待细化。而随着国内许多城市内符合上市、回购条件的经济适用房项目逐渐增多,回购价和上市补价如何确定成为越来越多的经济适用房业主普遍关心的问题。由此,尽快制定和出台包含经济适用房回购价和上市补价方法等内容的实施办法,成为时下众多地方政府房管部门当务之急。

目前,对于经济适用房回购、上市定价方法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鲜有涉及。现有相关代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设立及共有产权比例和收益分配等方面。本文拟通过梳理国内外典型国家、地区和城市经济适用房回购、上市定价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研究提出适用不同条件下经济适用住房回购、上市定价方法,供地方政府制定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回购价和上市补价方法作参考。

一、国内外经济适用房回购、上市定价方法分析

(一)香港。香港对置业资助计划下出售的居屋单位有转让限制。业主可以根据居屋单位由首次售出日起计算年限,满足相应条件下出售居屋单位:

1、首2年。居屋计划第24期甲或以前售出的居屋单位的业主以单位原来售价售回给房委会;对由2007年起出售的剩余居屋单位,房委会不予回购,业主必须先缴付补价给房委会,然后才可把单位在公开市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该期限下政府回购价、业主补价计算方法为:回购价=原售价,补价=补价时市值×(购入时市值-原购买价)/购入时市值。

2、第3~5年。居屋计划第24期甲或以前售出的居屋单位的业主可申请将单位回售给房委会,房委会若接受回售申请,则以单位回售申请时评定的市值扣除该单位购买时获得的折扣作为回购价。若房委会不接纳该单位的回售申请,业主可先缴付补价给房委会,然后把单位在公开市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对由2007年起出售的剩余居屋单位,房委会不予回购,业主必须先缴付补价给房委会,然后才可把单位在公开市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该期限下政府回购价、业主补价计算方法为:回购价=补价时市值×原购买价/购入时市值,补价=补价时市值×(购入时市值-原购买价)/购入时市值。

3、届满5年后。居屋业主可先缴付补价给房委会,然后把单位在公开市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该期限下业主补价计算方法为:补价=补价时市值×(购入时市值-原购买价)/购入时市值。

(二)新加坡。为解决老年退休屋主退休金不够用的问题,新加坡建屋局于2009年3月2日正式推行“屋契回购计划(LBS)”,并于次月1日起开始接受公民LBS申请。该计划让年长屋主在保留30年屋契后,把剩余年限的屋契卖回给建屋局,以得到一笔5,000元现金及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弥补每月所缺的养老金额。建屋局回购组屋价格为屋主剩余屋契的市场价值,该价款由建屋局直接拨入公积金终生入息计划,每月支付给屋主固定养老金。

屋主如需上市出售组屋,经建屋局资格审核合格后可与买方自由议定交易价格,买卖双方在向建屋局缴纳相关交易税费后签署买卖合同,建屋局予以产权变更确认,组屋上市交易完成。

(三)英国。英国住房保障工作由国会和住房协会主导。国会或住房协会对于在公开市场上买不起或租不起恰当满足其需求的住房(称之为可承受性住房)的人(称为国会或住房协会住房登记者)提供多种形式的资助。

在政府“低价住房所有权资助计划”下,住房登记者在公开市场上购买一手或二手可承受住房时(通常为二手房),政府资助25%房价,受助者支付剩余75%房价即可拥有所购可承受性住房100%产权。政府所资助的25%房款受法律押记保护,无论受助者日后何时出售该可承受性住房,所售房款的25%部分必须归还给政府,政府将其作为Homebuy资助金用来资助其他购房者。

国会或住房协会住房登记者,在租住国会或住房协会可承受性住房二年后,即可行使其所承租可承受性住房的购买权或获得权(国会登记者的为RTB,住房协会登记者的为RTA),即在购买或获得所承租可承受性住房时,其将享受国会给予的最多30,000英镑或住房协会给予的16,000英镑的购房折扣,平均折扣约为房价的50%。住房登记者通过RTB或RTA购买的可承受性住房可上市出售,购买期未满5年的,出售时必须退还部分或全部折价款。具体规定是:购房当年出售须补缴100%的折扣款,以后每推迟1年出售可少补缴20%的折扣款,到第6年后出售收入全部归原购房者所有。

(四)美国。在美国,住房“可承受”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家庭将不超过年收入的30%用于住房支出,超过30%的被认为是负担过重。为住房负担过重的低收入家庭扩大可承受住房供给是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HUD)的核心任务,其提出的可承受住房计划(AHP),如HOME计划、SHOP计划以及HOZ计划,都是为提高低收入家庭的可承受住房存量而设计的。AHP资助对象是收入不超过该地区收入中位数(AMI)80%的个人或家庭自住住房,和20%以上户数出租给收入在AMI50%及以下的家庭出租房。

HOME计划通过给参与管辖区(PJS)和地方政府提供补助金来帮助低收入家庭扩大合适的可承受住房的供给。PJS在地方HOME项目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通过设置不同的HOME资助条件对租房者、新购房者和已购房者实行不同的补助。HOME计划对愿意持有可承受住房不同最低年限的资助对象给予不同的资助补贴,具体标准是:最低持有5年的补贴15,000美元,10年的补贴15,000~40,000美元,15年以上的补贴不低于40,000美元。在最低持有期内,可承受住房资产受HOME计划限制,其上市出售时,增值净收益需按PJS确定比例进行分成,直至PJS所得分成达到其提供的资助额,此后该住房不再受HOME计划任何限制。

(五)国内主要城市。梳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宁波等国内较早实施经济适用房政策代表城市现行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和有关经济适用住房回购、上市管理实施意见,其对经济适用房回购、上市定价方法规定总结如下:

回购价定价方法:一是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因各种原因确需转让的,向政府申请回购,回购价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或按原购房价格及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确定,或按原购房价格确定;二是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上市出售的,政府优先回购,回购价待定;三是另购其他住房的,政府回购原经济适用住房,回购价为原购房价。

上市补价定价方法:一是北京按原购房价格和上市出售价格价差的70%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二是上海从转让总价款中按原购房时享受的折扣比例缴纳土地收益等价款;三是武汉上市补价待定;四是杭州按上市销售价与原购房价差价的55%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五是宁波按上市计税售价与原购房价差价的50%缴纳土地收益等价款。

二、经济适用住房回购、上市参考定价方法

在我国现行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框架下,参考以上国内外典型国家、地区、城市经济适用房回购、上市定价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对经济适用房回购、上市定价提出以下参考方法:

(一)回购价参考定价方法

1、对于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因各种原因确需转让的,向政府申请回购,回购价可考虑按原购房价格、回购时市值扣除原购房时获得的折扣、原购房价格及同期银行存款利息、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

2、对于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上市出售的,政府优先回购,回购价=现市价×(原市价-原购买价)/原市价。

3、对于另购其他住房的,政府回购原经济适用住房,回购价=原购买价。

(二)上市补价参考定价方法。购房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申请上市转让或取得经济适用房完全产权的,须向政府交纳一定比例的土地收益等价款。政府相关部门可参考以下几种补价方法收缴土地收益等价款:

1、土地收益等价款=现市价×(原市价-原购买价)/原市价。

2、土地收益等价款=(现市价-原购买价)×(原市价-原购买价)/原市价。

3、土地收益等价款=(现市价-原市价)×(原市价-原购买价)/原市价。

说明:第一,以上三种补价方法的差异在于补价基数的选取不同,政府可酌情考虑选用其中一种算法;第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价格低于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同地段房屋状况基本相似的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以下简称指导价格)的,应按指导价格计算差价。买卖双房对指导价格有异议的,可委托有资质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对房产价格进行评估,所需评估费用由委托方承担。

三、结语

经济适用房是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住房保障工作的成效。完善经济适用房退出机制,制定合理的回购价和上市补价方法,对严把退出关,控制经济适用房投机谋利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我国现行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框架下,参考国内外典型国家、地区和城市经济适用房回购、上市定价方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经济适用房回购价和上市补价参考定价方法,供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等.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EB/OL].2007.11.19

[2]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EB/OL].2008.4.21.

[3]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EB/OL].2009.6.24.

[4]深圳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深圳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暂行办法[EB/OL].2008.1.18.

[5]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EB/OL].2009.11.27.

[6]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杭州市区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和回购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EB/OL].2013.8.15.

[7]陈淑云,耿丹.经济适用房共享式产权比例的确定及退出[J].商业研究,2010.10.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中低收入家庭。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实行货币补贴,是指通过变建设用地划拨供应为招标、拍卖、挂牌公开出让,变定向购买住房为市场化选择,变分配经济适用住房为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

第四条市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房管部门”)负责经济适用住房的管理工作,发展和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统计、监察、审计、物价、民政等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实行货币补贴方式。先购后补,不购不补。

第六条购买住房实行市场化选择。经市房管部门审核批准享受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的购房户,可以在房地产市场上自主选择购买住房(新建商品住房、二手房均可,平房除外)。

第七条经济适用住房优惠政策货币化,为经济适用住房补贴资金的来源,其组成为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净收益金和其他政策性优惠资金。

第八条市国土资源部门根据经济适用住房年度计划,对经济适用住房用地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公开出让,所得净收益金和其他政策性优惠资金,由市财政专户管理。市财政部门根据市房管部门的相关手续,定期将经济适用住房补贴资金拨付到市房管部门经济适用住房补贴帐户。

第九条市房管部门会同财政、统计、国土资源、民政等部门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居住状况、收入水平和土地净收益情况,依据国家和省关于经济适用住房优惠政策,确定每年度经济适用住房用地规模、补贴户数、补贴标准,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年度经济适用住房计划货币补贴户数和每户补贴标准的计算方式:

经济适用住房补贴户数=经济适用住房批准用地规模×容积率(1.5)

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标准(85平方米/户)

经济适用住房每户补贴标准=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出让净收益金+其他政策性优惠资金

经济适用住房补贴户数

本公式中,经济适用住房批准用地规模为前三年经济适用住房用地控制规模的平均值;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出让净收益金为前三年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出让净收益金的平均值。

第十一条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应按照申请户的困难程度,分期发放。优先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中的无房户和未购买过政策性住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集资合作建房等)的住房困难户。

第十二条申请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的家庭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市区常住城镇户口(含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队人员);

(二)上年度家庭收入在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中低收入标准线以下;

(三)自有产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0平方米(含2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

(四)申请前五年内没有转让过住房的。

第十三条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实行申请、审批和公示制度。

(一)申请。申请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的家庭,应当向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提交下列材料:

1.《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审批表》(以下简称《审批表》);

2.家庭成员户口本、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家庭现住房屋和其他房屋的所有权证或承租证原件及复印件;

4.家庭收入情况证明。

《审批表》格式文本由市房管部门制作,申请人可在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所在单位领取。

(二)核实、复核。

1.在单位申请的,由所在单位对申请人的住房及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核实。符合条件的应当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在《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本条(一)项所列证明材料报市房管部门。

2.在街道办事处申请的,由街道办事处对申请人的住房及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核实。符合条件的应当张榜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在《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连同本条(一)项所列证明材料报区政府或高开区管委会,由区政府或高开区管委会复核并加盖公章后报市房管部门。

(三)审批。市房管部门对符合补贴条件的予以批准,并配发补贴资格号。当配号户数等于或少于计划补贴的户数时,市房管部门可直接向社会公示;当配号户数多于计划补贴的总户数时,公开组织轮候摇号,经公证机关公证后,将摇号确定的补贴户向社会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本年度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对象,发放《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证》(以下简称《补贴证》)。

(四)领取购房补贴。购房户凭居民身份证、《补贴证》、当年度新购住房证明,到市房管部门领取购房补贴。

以上核实、复核、审批及公示的期限均为十五日。

对公示有异议的,由市房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通知申请人。

第十四条《补贴证》有效期为一年。申请人在有效期内未购买住房的,视为自动放弃本次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资格。如需要时,应当重新申请。

第十五条享受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所购房屋,由市房管部门在《房屋所有权证》上加注“经济适用住房”字样。该购房户不得再申请补贴或购买其他政策性住房;五年内上市交易的,应当如数退还原经济适用住房补贴。

第十六条对弄虚作假、骗取补贴的申请人,除追回补贴外,无工作单位的,五年内不准再申请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行政处分。对出具虚假证明、把关不严的单位,有关部门应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七条对经济适用住房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或收受贿赂以及挪用或改变资金用途的,应根据违法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对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奖励资金和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经费从经济适用住房用地出让收益金中列支。

第十九条市房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县(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6篇

保障性住房的固有特性

保障政策的属地差异明显 一是保障政策架构存在差异。以四川省为例,成都市政府依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努力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而多数二级城市住房保障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部分二级城市以廉租房建设为主,逐步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保障体系。

二是运作模式不同。一种是由政府专门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经济适用房回购、市场购买、组织修建等。另一种是采取政府招标方式委托非指定的单位负责开发建设、定向销售经济适用房,政府负责资格审查、准入退出监督等。

三是资金来源不同。政府统征统建的以政府出资的形式为主,采取政府招标方式则由中标开发商出资建设经济适用住房。

政策性是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房的根本区别 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是指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供应对象,享受税费减免政策,住房价值能够适应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具有社会保障性的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既要职工能够负担得起,又要兼顾国家补助能力,在质量上又必须突出“实惠”二字。经济适用房的房主只享有房屋占有权、房屋处分权、房屋使用权而不能享受房屋收益权。

廉租房:廉租房只租不售,采取政府新建、收购、改建以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增加供应,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预算、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净收益,按规定提取的城市廉租住房补充资金以及社会捐赠、廉租住房租金收入等。

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在开发建设、销售管理等方面具有特殊要求 一是适用特殊的管理办法。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销售等需要遵循《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以及各级政府制订的有关经济适用房项目准入、销售、售后监督等法规的要求,普通商品房需遵循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等要求不适用于经济适用住房。

二是项目建设条件严格。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既要纳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也要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政府部门需要统筹安排,包括在部分商品房项目中配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

三是土地供应特殊。经济适用住房在土地供应方面享有优惠,以划拨方式供应。

四是实施差异化的销售管理政策。经济适用房有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各级政府需要根据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家庭收入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进行购买资格审查、调查、公示、核准。未经有权部门批准不得对外销售。

五是经济适用房为有限产权房,上市交易受限制。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

六是开发建设形式特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按照政府组织协调、市场运作的原则,可以采取项目法人招标的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和良好社会责任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实施;也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实施机构直接组织建设。

发展保障性住房按揭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经济适用房项目准入依据的属地化差异风险 实践中,各地区根据国家的统一政策,结合当地财力、政府保障目标等制订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实施细则,客观上在开发建设、建设标准、供应对象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存在不统一。因此,银行在进行项目准入审查时若不了解项目所在地的保障性政策要求,势必造成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准入缺乏依据,尤其是让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变相进行商品房开发的行为得逞,为后续工作埋下风险隐患。

当地政府实施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能力风险 一是地方政府组织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财力。在政府统征统建模式下,如果政府财力不足,或者没有安排充足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发建设资金,在项目开发建设中势必过度依赖银行按揭资金,使银行面临的项目停工、烂尾的风险增大。

二是地方政府回购能力和意愿。在禁售期内,如果经济适用房的购房人不能清偿银行贷款,银行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要求行使抵押权。由于新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赋予了政府在禁售期内回购经济适用房的排他性权利,人民法院采取拍卖方式处置抵押物的可能性不大。在变卖时,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相关政府部门行使对抵押物的回购权。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却未规定在政府不愿意或无能力回购经济适用房时的处理办法。此时,如果政府无意愿,或无财力回购讼争的经济适用房,人民法院将如何处置抵押物,则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划拨土地使用权上的房屋设定抵押存在的法律风险 划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设定抵押权,如果该土地使用权土地之上有房屋并且房屋所有人以该房屋设定抵押,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划拨土地的处分权在国家,政府仍然是地的主人。建筑在这种土地上的房产实际是与地产一起形成了一种国家与土地单位的共有关系。共有的财产未征得共有人的同意擅自作出处分,其处分行为应属无效。因此,划拨土地的房地产未征得政府同意进行抵押应该是无效的。

抵押物价值风险 《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设定的房地产抵押进行处分时,应当从处分所得的价款中缴纳相当于应当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也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上市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应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购房人也可以按照政府所定的标准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取得完全产权。”根据这些规定我们可以认为,经济适用房在禁售期后,如果政府不回购,银行处置抵押物偿还贷款的保障程度取决于“处分所得”和“向

政府缴纳的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如果“处分所得”扣除“向政府缴纳的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不足偿还贷款,银行将面临损失。

被保障群体抗风险能力存在先天性缺陷 经济适用住房所保障的是城市中低收入困难家庭,还款能力、抗风险能力较弱,与银行的商业性房贷运作之间存在低收入与偿还能力要求的矛盾。在目前的信贷政策下,经济适用住房按揭面临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不充足的风险,如果当地政府将中低收入家庭人均年收入标准线划得太低,禁售期后又没有必要的担保措施,这一风险会更大。

真实性风险 一是经济适用房项目的真实性。在进行项目审查时,项目开发建设的要件是否符合当地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政策要求,申报主体是否合规,是否以经济适用房之名行普通商品房开发之实等都是需要考虑问题。二是借款人资格的真实性。如果对供应对象审查不严,对那些“开私车买经济适用住房、买房号搭车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借款人提供按揭,将严重背离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性、政策性,房管部门将不会办理产权和抵押登记,银行债权将得不到保障。三是房屋的真实性。与普通商品房相比,经济适用房缺少销售备案环节,这无疑增大了银行核实房屋真实性的风险。在政府财力不足或者其委托的开发单位资金紧张时,“虚构经济适用房”的可能性将很大,银行按揭将无房屋对应。四是价格和房屋面积的真实性。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包括面积超标准部分的价格)和面积均由政府有权部门确定,关系到房屋价值和按揭金额。如果价格或者面积失真将影响银行处置价值,最终影响贷款安全。

发展保障性住房按揭业务的对策

商业银行应基于价值最大化目标,在现有信贷制度框架下,坚持“有利可图、风险可控”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发展保障性住房按揭业务。

掌握政策,区分政府组织经济适用房管理的能力实施区域差别化 要掌握各地保障性住房政策架构、经济适用房开发建设运作模式、审批操作流程、对银行的保障措施、经济适用房抵押登记制度等,依此进行项目准入审查。对于需要银行提供按揭的,必须依照当地政策及有关法规取得政府土地、房管部门对于划拨性质的土地及地上房屋办理抵押的意见,同时应与政府协商制订有利于办理经济适用房按揭的保障对象划定标准。

建立回购、担保机制,分散按揭风险 一是实施政府回购。在办理经济适用房按揭时,商业银行应与政府协商制订保障银行债权的回购办法,包括禁售期内回购的办法,禁售期后银行处置抵押物须向政府缴纳的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的具体比例和操作流程。

二是推动政府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对保障群体实施专门担保。对政府统征统建的,可以建议由政府通过拿出一部分货币资金,划入一部分资产的方式,设立专门为经济适用住房贷款提供担保的置业担保公司,为低收入家庭进行第三方担保,分散风险,引导信贷资金的投入。对现有具有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可以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准入,与政府协商合作。

三是追加补充担保。对政府委托开发单位开发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应由开发单位提供阶段性担保,比照商业性按揭的规定对其进行担保能力审查。对能够办理个人房屋权属证书,但建设单位不具备担保资格和担保能力的,可以采用本房抵押加独立第三方保证方式;对不能办理个人房屋权属证书的,可采取由借款人提供有效足值的其他房产抵押;或采取由建设单位或独立的第三方对该类个人客户提供全程连带责任保证。

制订完善的按揭方案 一是优选客户。由于保障对象的先天性抗风险能力弱的缺陷,不宜对所有的保障对象提供按揭,而是要“次中选优”。对确需提供按揭支持的,可以追加共同借款人,提高还款能力。

二是落实房屋和借款人资格的真实性。在办理按揭前要向政府有权部门了解掌握经济适用房销售方案,核实房屋面积和价格的真实性;同时协调房管部门比照商品房销售办法对经济适用住房进行销售备案,确保房屋销售的唯一性。在办理按揭过程中要依照当地政府经济适用房销售细则,结合销售备案信息,核实借款人的身份,落实房屋与借款人的唯一对应关系。

三是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成数。银行应结合房屋周边同地段商品房价格,对处置该经济适用房的“处分所得”扣除“向政府缴纳的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后对按揭额的保障程度进行评估,确保按揭保障度>1。此外还应该根据担保方式、客户的具体差异制订有助于防范风险的贷款成数、期限方案。

四是落实担保措施。包括与政府部门签订整体回购协议、房管部门抵押登记和产权办理手续以及开发单位、担保公司承担的担保责任等。

五是把握放款时机。要根据项目资金到位情况、项目建设进度等综合判断风险,合理确定放款时机,避免项目停工、烂尾。

加强贷后跟踪检查 商业银行应在贷后密切关注政府财力和回购意愿的变化,跟踪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进度和销售进度,建设单位的经营状态。发现政府财力不足或回购意愿下降、项目建设资金不到位或被挪用、开发建设单位经营不正常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办理新业务,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已发放的贷款进行保全。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7篇

我国保障性住房分为出售型和出租型两种。出售型保障性住房包括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出租型保障房包括廉租住房和公租住房,现在正在进行廉租房和公租房两房并轨操作。

(一)出售型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

1、1994年至1999年政策框架初步形成阶段。建房[1994]第761号文《城镇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该文件对经济适用房的概念、申请对象、定价、资金筹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确定;建设部于1998年了《关于继续做好1998年国家安居工程(经济适用房)实施工作的通知》,对前三年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以后在经适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加强对国家安居工程的组织和领导、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把国家安居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加强对经适房的销售工作,避免出现空置现象,加强对建成出售小区的物业管理。可以说该文件是针对1994年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面上问题的方向性解决策略;1999年建设部颁发《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规定。自此,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分配、使用管理和上市交易等相关环节的政策框架已初步形成。

2、2000年至2010年政策细化和完善阶段。2003年《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的通知》,该文件对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构成、不得计入经济适用房价格的费用等作了较详细的规定。2007年《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建住房[2007]258号,对经济适用房优惠和支持政策、建设管理、价格管理、准入和退出管理等作了更为详细的规定。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的通知颁布,该文件为促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而制定,该文件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应符合的条件、开发贷款必须专项专用、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人要依法开展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业务、对此项资金要实行封闭管理、贷款人应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检查等作了较详细的规定。201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就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对以下问题又作了严格规定,包括严格建设管理、规范准入审核、强化使用监督、加强交易管理和完善监督机制。

3、2013年各地逐渐取消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几乎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较大争议,因其提供的不仅是住房保障,还有产权问题。加上有些地方政府操作不规范,容易滋生权利寻租与腐败。鉴于此,近年来各地逐渐取消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点转移到出租型保障房上来。

(二)出租型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

1、廉租房政策的发展历程

(1)廉租房初现阶段。廉租房最早出现于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该文件中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并提出廉租住房可以从腾退的旧公有房中调剂解决,也可以由政府或单位出资兴建。廉租住房的租金实行政府定价。根据通知要求,建设部于1999年制定了《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并于2004年废止,由2004年3月开始施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2)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共同发展阶段。该阶段是从2003年至2007年期间。2003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要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职能,切实保障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并于2004年颁布《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于2005年和2006年相继颁布了《城镇廉租住房租金管理办法》、《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这一系列文件规范和细化了廉租房相关政策。

(3)以发展廉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阶段。2007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扩大廉租住房制度的保障范围,认为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

2、公租房政策的发展历程。公租房这一住房保障形式提出较晚,在2009年12月住建部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公共租赁住房,以求丰富保障性住房体系。最早体现在中央文件中,是2010年建保87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是引导城镇居民合理住房消费,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的必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此后,公租房则以较快的速度在发展。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以公共租赁住房为重点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对于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引导合理住房消费、缓解群众住房困难,实现人才和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2012年5月,住建部颁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逐步实现廉租住房与公共租赁住房统筹建设、并轨运行。自此以后,租赁型保障性住房在整个住房保障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得以确立。2013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颁布《关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的通知》,提出自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并轨后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是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提高保障性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措施。

二、我国保障房政策优化建议

从我国保障房政策的发展历程上来看,从最初的只有经济适用房这一种保障房形式,到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共同发展,再到以廉租房为主,直到现在的廉租房与公租房并轨成公共租赁住房,其政策的发展是我国政府在不断总结摸索各类保障房形式的特点、并结合本国国情、经济发展情况和人民群众对保障房需求状况的过程中对保障房政策的逐步完善。

本文认为,我国的保障房政策在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保障房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居者有其屋”,所以租赁型保障性住房是保障房体系中的主要形式;第二,在环境适宜、制度完善、监管到位的情况下应适当发展出售型产权的保障性住房,给中低收入群体通过自力更生取得产权住房的机会,这也有助于减小社会的贫富差距;第三,应抓紧完成保障房立法工作。自1994年开始,在过去的20年的时间里,我国颁布了很多有关保障性住房方面的各种通知、文件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住房保障法》。而《住房保障法》的建立对于规范保障房的分配、保障房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行为以及地方政府的责任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第四,对各地保障房的供给规模,应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测算使其有计划供给,而不是靠中央的指标下达,应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进行。最后,政府应注意调控商品房市场价格,使商品房回归到一个理性的合理的价格水平,让大部分百姓买得起房,而不是望房兴叹。

本文为河北省社科联课题(课题编号:201303026)

主要参考文献:

[1]卢贾,董征.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演变与构建[J].中国房地产,2012.1.

[2]崔雪飞,刘翠华.论城市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完善[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5.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8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交易和管理行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优惠条件,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交易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住房状况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目标、建设标准、供应范围与对象、销售价格。

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的住房困难标准及家庭的收入线标准由市、县(市)(以下简称市、县)人民政府制定并公布。

第五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全省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指导和监督管理。

市、县建设或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

发改、国土资源、规划、价格等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金融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工作。

第六条 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交易和管理,应当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交易和管理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进行投诉举报。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应当设立投诉举报电话,接受公众监督。

第二章 开发建设

第七条市 、县人民政府应当编制本行政区域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划,报省发改、建设、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市、县发改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建设、房产、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以及住房制度改革、金融机构,根据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划,编制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和用地计划。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和用地计划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告。

第八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

禁止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取得行政划拨土地,变相开发商品住房。

第九条 城市房屋拆迁安置用房以及引进人才用房等专门用房,不属于经济适用住房,不得占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计划。

第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以成片开发为主。

第十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机构负责立项申报。

市、县发改主管部门会同建设、国土资源部门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查,经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报经省发改、建设、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列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开发企业,由项目立项申报机构依法通过招标投标等方式择优选定。

开发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资本金,并有良好的开发业绩和信誉。

第十三条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企业对其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工程质量负最终责任。

开发企业应当向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出具《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书》,并按合同约定承担保修责任。

第十四条 经济适用住房一般为建筑面积80平方米或60平方米两种套型,高层、小高层建筑可以适当放宽面积标准,但每种套型增加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0平方米。

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居民的收入、居住水平、家庭人口结构等,在前款规定的建筑面积标准范围内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户型面积和各类户型的比例。

第十五条 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的规划设计应当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步建设、同期交付使用。

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规划以外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

经济适用住房小区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物业管理。

第十六条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经营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收取。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企业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以在建项目作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开发贷款。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执行,不得上浮。

第十七条 地处边远、住房困难户较多的工矿区和企业,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利用单位自用土地进行集资、合作建房。

集资、合作建房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参加集资、合作建房的对象,必须符合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条件。禁止任何单位借集资、合作建房名义,变相搞实物分配或商品房开发。

第三章供给、买受和管理

第十八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购买或承租一套经济适用住房:

(一)具有

当地城镇居民户口(含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人);

(二)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

(三)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收入线标准。

年龄在35周岁及以上的单身者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购买或承租一套经济适用住房。

申请者已享受实物分房,或通过市场方式购买商品房,或因赠与、继承、自建等方式取得的所有住房,其建筑面积均纳入申请者家庭住房建筑面积的核定范围。

第十九条 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销售方案,并提前15日在本行政区域的主要传播媒介上公示。销售方案包括住房地址、数量、建筑面积、套型、销售价格、销售方式等内容。

第二十条 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应当向当地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书面证明材料:

(一)户籍证明、家庭成员身份证明;

(二)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家庭收入证明和住房情况证明;

(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日内进行初审,经过初审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

第二十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受理申请后,可以通过查阅房产登记资料等方式对申请者的住房等情况进行审查。审查期限为20日。

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应当在申请者现户籍地及居住地社区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包括申请者姓名、家庭收入及住房情况。公示期限为10日。

公示后有投诉举报的,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申请人,取消其申请资格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对无投诉举报或对投诉举报经查证不属实的,应当在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表上签署同意意见。

第二十二条 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在面积控制标准内的,按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价格购买;超过面积控制标准的,超过部分由当地价格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参照同地段商品房的平均价格水平予以核定。

经济适用住房超过面积控制标准部分的差价款收入应当上缴财政。

第二十三条 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应当与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实行政府定价。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座谈会、征询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公众意见,并在住房销售之前核定价格,向社会公布。

销售经济适用住房应当实行明码标价,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经公布的费用。

第二十四条 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供不应求时,可以采取轮候等方式确定,具体销售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规定。

申请者凭准购证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不得销售给未取得准购证者。

第二十五条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者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当依法办理权属登记。房屋、土地登记部门在办理权属登记时,应当在登记证书上注明房屋种类属经济适用住房、土地属划拨性质等内容。

第二十六条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订经济适用住房示范合同文本,指导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交易、管理。

第二十七条 经济适用住房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一定年限后,方可按市场价格上市出售。具体限制年限由市、县人民政府规定,但不得少于3年。

出售经济适用住房应当比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交易时的差价,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出让金等收益。具体比例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经济适用住房未满本条第一款规定限制年限上市出售的,有关部门不予办理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安排专项计划用于建设出租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具有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但无经济能力购买的家庭承租,租金以成本价计算,由当地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用于出租的经济适用住房,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出租,租金标准由当地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经济适用住房的承租对象、租金及面积标准等具体规定,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达到规定的限制年限可以上市交易的经济适用住房可以予以回购,用于向符合承租条件的家庭出租。

第三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符合本办法规定限制年限,以市场价出售经济适用住房后,不得再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如需换购,应当按市、县人民政府规定,以原购买交易时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出售给取得经济适用住房资格的家庭后,方可再次申请购买。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单位或行政监察机关对有关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将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项目列入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的;

(二)对符合条件的申请者故意进行刁难、拖延或拒绝给予办理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程序和期限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将经济适用住房批准销售给未取得准购证者的;

(五)其他、或者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占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计划的,由上级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对单位负责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或纪律处分。

第三十三条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和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用于普通商品住房等其他房地产开发经营或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三十四条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依照国家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十五条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企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在明示标价之外收取其他费用的,依照国家价格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十六条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者采取编造、伪造住房情况证明及隐瞒家庭收入情况,或采取其他手段骗取经济适用住房准购证的,由市、县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注销其准购证,并可处以20__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已经骗得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收回其所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或者责令其补交与同地段商品房平均价格水平的差价款,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未满规定的限制年限和未补交土地出让金等收益擅自上市转让的,由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责令其补交土地出让金等收益,并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__年6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生效之前已经购买和签订买卖合同的经济适用住房,仍按原有规定办理。

--------------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房地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加强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规范城镇廉租住房档案管理,我部制定了《城镇廉租住房档案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建设部

二六年八月十九日

城镇廉租住房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镇廉租住房档案管理,确保其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及退出管理办法》,结合城镇廉租住房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廉租住房档案是廉租住房管理机构在实施住房保障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包括纸质、电子两种档案。

第三条 廉租住房档案真实记录廉租住房政策落实情况,反映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状况,是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工作的基础。

第四条 廉租住房档案管理按照相关规定执行,纸质档案中的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等分别按有关规定管理,电子文件的整理归档执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__)要求。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房地局)负责对本地区内的廉租住房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各市、县(区)房地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地区内廉租住房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利用。

第六条 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专(兼)职廉租住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职责是:

(一)执行城镇廉租住房管理的政策法规及业务技术规范。

(二)对实施廉租住房保障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统计、利用、销毁等,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三)维护档案信息,提供档案利用。

第七条 廉租住房档案管理工作与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工作实行同时布置、检查、验收。

第八条 廉租住房档案应一户一档,包括申请、审核、实施保障及年度复核等有关材料。

(一)申请材料。包括廉租住房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家庭收入证明、家庭住房情况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

(二)审核材料。包括廉租住房审核表,工作人员入户核查记录,公示内容及反馈记录,群众举报、来访记录等。

(三)实施保障材料。包括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登记通知单,实物配租入住通知书,租金补贴发放通知书,租金补贴变更、停发通知书,房屋租赁合同,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合同或实物配租合同,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终止保障通知书等。

(四)复核材料。根据年度复核结果对档案及时进行调整变更,包括家庭收入、住房状况变更记录和年度复核记录等。

第九条 建立廉租住房管理档案。管理档案包括申请家庭名单清册(台帐),租赁住房补贴资金发放名单清册(台账),银行对帐单,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统计月(季)报表,实物配租家庭租金收缴情况及廉租住房管理工作文件、表、图、册等相关资料。

第十条 用于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应保留项目前期各项审批手续及相关图纸资料,账目及资金使用情况,项目招投标合同、协议,项目竣工及后期管理等相关材料。通过收购方式筹集的廉租住房,应保留收购协议等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要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廉租住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根据申请、审核、登记、年度复核、终止退出等有关情况,及时更新廉租住房管理系统的有关数据。

第十二条 保障对象档案应以户为单位进行整理,按实施廉租住房保障过程中材料形成的先后或重要程度顺序排列归档。

第十三条 廉租住房档案由各地廉租住房管理机构负责保管,在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停止享受住房保障一定时限后,及时移交本单位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电子档案同时移交。

第十四条 健全廉租住房档案检索体系,做好档案的收进、保管、利用、移出等情况的详细记录。

第十五条 对保管期满的廉租住房档案,应由廉租住房管理工作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按规定程序予以销毁。

第十六条 档案保管部门要根据廉租住房档案的数量配备相应的库房和档案柜等设施,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

为电子档案的保管配备专用的数据存储设备,定期备份。通过网络管理的,还须做好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数据的完整、安全。

第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廉租住房档案丢失、损毁等不良后果的,按照《档案法》及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八条 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9篇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

第三条区内经济适用住房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区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本区经济适用住房主管部门。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具体负责各工作。

区发改、建住、国土、规划、财政、物价等部门以及各街道办事处、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办房管部门按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有关工作。

第五条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应当符合本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必须符合本区保障性住房建设中长期规划,坚持规模控制、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第六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实行行政划拨方式进行供应。

第七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和经营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半征收。项目小区外基础设施建设,由政府相关部门根据经济适用住房年度计划优先安排。

第八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审批办法:

(一)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和市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办市政配套部会同区发改、国土、规划、财政等部门编制全区经济适用住房发展规划、年度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

(二)计划上报区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三)审核同意后,以区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名义上报区委、区政府审批;

(四)审批同意后,经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审核批准后实施;

(五)每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在批准实施15天内,项目单位应及时将项目基本情况报区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六)备案后,项目单位开始办理土地、立项、规划、建设等手续;

(七)项目单位报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进行建设标准备案,备案后,方可开工建设;

(八)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监督项目建设,确保按期交付使用。

第九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应当按照“政府协调,企业运作”的原则进行。

第十条区内住房困难户较多的企事业单位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单位发展计划和房改政策的前提下,利用单位自有土地组织建房的,需经区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由市房管局批准实施,并纳入我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

第十一条凡实施经济适用住房的项目,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与建设单位签订《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建设责

任书》。

第十二条项目实施单位应按项目住宅总面积的15%向政府提供廉租住房,由市政府以成本价回购,统一管理。在申请项目建设标准备案时,应明确建设的廉租住房的面积、竣工时间、交付时间、交付方式以及违

约责任。

第十三条经济适用住房的套型建筑面积应坚持以中小套型为主,户均套型建筑面积60平方米左右。

第十四条项目实施单位到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进行建设标准备案时,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一)关于项目套型建筑面积的申请报告;

(二)项目建设批复文件;

(三)规划建审总平面图;

(四)资质证书复印件。

第十五条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其销售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应当按照《市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确定。

基准价格由开发成本、税金和利润组成。销售价格一经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提高。

第十六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核和公示制度。

第十七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一)具有本市城镇户口(包括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队人员);

(二)无房或住房困难家庭;

(三)符合市政府确定的中低收入线标准;

(四)市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符合条件的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时,应向市房管局提出购房申请,填写表格并提供相关材料:

(一)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籍证明;

(二)婚姻状况证明;

(三)家庭成员收入和住房证明;

(四)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

经审查符合条件的,将在媒体上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5日。准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资格,有效期为两年

第十九条符合条件的购买人,应当持市房管局发给的《市城镇居民经济适用住房购房证》,在全市城六区范围内自行选购经济适用住房并签订购房合同。

第二十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五年后可以上市出售。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改变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用途或转让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用地的,或不按

标准配建廉租住房的,由国土资源分局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二条建设单位改变建设标准的,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责令其整改,并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建设单位未按规定程序申报价格的,未执行市价格主管部门审批的价格的,以及发生其他价格

违法行为的,由区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向未经审查、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购房条件的家庭出售、出租经济

适用住房的,由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责成限期收回。

第二十五条区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各街道办事处应积极配合市房管局开展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公示

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范文第10篇

第一条为建立我区住房供应体系,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加强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和经营的监督管理,根据《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建住房[20*]77号)精神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区城镇范围内国有土地上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第四条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理,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建设、经济适用、定向供给的原则。

第五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和公示制度。

第六条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规划和项目审批,区房管局具体负责经济适用住房日常管理工作和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人的资格审查工作。

区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财政、物价和金融等部门,按照各司其责,负责经济适用住房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计划和审批

第七条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区房管局、发展改革、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根据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镇家庭住房水平、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分析、预测经济适用住房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编制全区经济适用住房中长期规划,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八条区房管局牵头,会同区发展和改革局、国土资源分局,根据区经济适用住房中长期规划,编制下达经济适用住房年度建设计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区房管局负责审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并负责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申请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开发建设,应向区房管局提供下列资料:

(一)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申请表;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三)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项目方案;

(四)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项目土地使用证;

(五)办理存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出具的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项目资本金证明,资本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不得低于30%。该资本金必须由区房管局监管,专款用于项目的开发建设。

第三章经济适用住房优惠政策

第十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合理布局,实行行政划拨方式供应。严禁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取得划拨土地后,改变土地用途,变相用作商品房开发。

第十一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减半征收;服务性和劳务性收费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

各收费单位收费时,必须出示物价主管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和增加收费项目。

第十二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除须符合《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外,还应提供准予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证明。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不得上浮。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单位可以用在建项目作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开发贷款。

第十三条区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应当优先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个人发放购房贷款。

第四章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

第十四条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划拨用地确定后,由区房管局根据住房面积控制标准,结合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登记状况,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不同户型的建设比例,并就该项目的规划条件和户型标准、开工竣工和入住时间、销售对象、销售平均价格和最高价格等条件设定开发建设招标书。

第十五条区房管局根据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开发建设招标书,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定具有相应资质、资本金、良好的开发业绩和社会信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经济适用住房开发项目的建设单位。

第十六条经济适用住房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住宅建筑面积小套型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中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最高不得超过90平方米。

第十七条经济适用住房的规划设计应当坚持标准适度、功能齐全、经济适用、便利节能的原则,并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优选规划设计方案。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提高建设水平。

第十八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项目竣工后,应进行竣工综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项目竣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区房管局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区房管局自收到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组织工程质量监督、规划、消防等部门或单位进行综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成片经济适用住房竣工后,应进行竣工综合验收。分期建设的,可以分期验收。

第十九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单位对其开发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工程质量负最终责任。

开发建设单位应当向购房人出具《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并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承担保修责任。

第五章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确定

第二十条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

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应与城区中低收入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以保本微利为原则,由区物价部门会同区房管局按照《经济适用房价格管理办法》(计价格[20*]2503号)的规定确定,并向社会公布,一般为同地段同类型商品房售价的60%左右,最高不得突破70%。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提价或变相加价销售经济适用住房。

第二十一条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价格构成,包括以下十项因素。

(一)建设用地的征地费和拆迁补偿、安置费;

(二)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

(三)房屋建筑安装工程费;

(四)基础设施配套费(含非经营性配套公建费);

(五)白蚁防治费;

(六)开发建设企业按建安造价1.5%的维修基金;

(七)本条(一)项到(四)项之和为基数的2%的管理费;

(八)法定贷款利息;

(九)税费;

(十)不超过本条(一)项至(四)项之和为基数的3%的利润。

第二十二条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确定后应当向社会公示。

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应当实行明码标价,销售价格不得超过公示的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不得违法收取任何价外费用或者强制性推销、搭售商品。

第六章经济适用住房经营管理

第二十三条每个家庭只能申请购买一次经济适用住房,已经购买房改房且达到当地规定面积标准的,或已参加集资建房的家庭均不得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第二十四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向区房管局申请购买一套经济适用住房:

(一)具有本区非农业户籍;

(二)无房户或现住房面积低于上年末全区人均建筑面积60%的住房困难家庭;

(三)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以下的。

第二十五条经济适用住房优先售予城市重点工程、旧城改造的中低收入被拆迁家庭。

第二十六条经济适用住房坐落地址、面积、房型等情况以及经济适用住房销售政策和销售价格,由区房管局通过媒体逐批向社会公布。经济适用住房销售单位应严格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内容做好销售宣传工作。

第二十七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实行申请、公示和审批制度。

(一)申请

经济适用住房申请购买人由户主或户主委托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家庭成员,持以下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向区房管局提出申请:

1、本人身份证;

2、家庭户口簿;

3、家庭上年收入证明。申请人或家庭成员有工作单位的,年收入证明由所在单位出具;离退休人员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凭上一年银行养老金领取单据证明其收入,未纳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由离退休金发放单位出具其年收入证明;凡不能提供工作单位收入证明的,由其所在街道办事处比照居民申请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中收入核定方法开具证明;

4、家庭现住房证明。

区房管局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进行初审,经过初审符合前款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

(二)公示

区房管局对要件原件进行审验,并与相关复印件核对,审核无误的,由申请人填写《*区定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表》,并将申请人家庭人口、收入、住房等情况在所在单位、镇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0日。

(三)审批

经公示,对申请人相关情况无异议的,由区房管局在《*区定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审核表》上签署意见,并向申请人开具《*区定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证明》。

《*区定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证明》只限本人使用,且每个证明只能购买一套经济适用住房。

对公示情况有异议的,由区房管局在5日内进行核实。经核实不符合申请条件的,由区房管局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二十八条申请人自《购房证明》开具之日起6个月内,持该证明、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到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单位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单位应查验购买人相关证件,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姓名须与本人所持《购房证明》中申请人姓名相一致,对不一致的,应拒绝向其出售经济适用住房。

申请人购买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核准面积。购买面积在核准面积以内的,按核准的价格购买;购买面积超过核准面积的部分,按市场价格购买。

第二十九条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单位应与购房人签订《*区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在与其签订合同时收回购房人所持《购房证明》并留存备查。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单位应在经济适用住房买卖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区房管局办理买卖合同备案。

第三十条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权属登记。房产管理、国土部门在办理经济适用住房权属登记时,应当在登记证书上注明房屋种类属经济适用住房、土地属划拨性质和准许转让日期等内容。

第三十一条购买人在取得经济适用住房房屋所有权证5年后方可上市出售。出售经济适用住房应当比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交易时的差价,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收益。

经济适用住房取得房屋所有权证未满五年上市出售的,区房管局不予办理房屋所有权变更手续,区国土资源分局不予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手续。

第三十二条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取得房屋所有权证超过5年,以市场价出售经济适用住房后,不得再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如需换购,应当按规定,以原购买交易时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出售给取得经济适用住房资格的家庭后,方可再次申请购买。

第三十三条购买的经济适用住房在未向政府交纳收益前不得用于出租经营。

第三十四条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用于出租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具有经济适用住房购买资格但无经济能力购买的家庭承租,租金以成本价计算,租金标准由区物价部门会同区房管局核定。

经济适用住房的承租对象、租金及面积标准应向社会公示。

第七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经济适用住房土地用途的,由区国土资源分局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三十六条擅自提高经济适用住房销售价格的,由区物价局依法进行处罚。

第三十七条擅自向未取得资格的家庭出售经济适用住房的,由区房管局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收回;不能收回的,由建设单位补缴同地段经济适用住房与商品房价格差价,并对建设单位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上一篇: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