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9 11:54:00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这对于推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目前,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既十分重要,又相当紧迫。

1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要求。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针对这种情况,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科学地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处理工农、城乡关系问题方面的经验,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了中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要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任务,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工农、城乡关系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明确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保障,因为制度才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中央在这次《决定》中强调,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这是落实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求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具体部署。只有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构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才能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结构。只有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个重大举措和部署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逐步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工农、城乡差别的信心和决心,充分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愿望。

2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着眼于城乡全体居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发展改革成果,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繁荣和全面发展。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是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

3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关键。我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保障农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4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扎实基础。但应看到,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的难度很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失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只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从制度上构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才能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也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举措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做出不懈努力。

1深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应的各项改革。一是要着力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体制改革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根本动力。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来看,一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省直管县的体制,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和实力;另一方面,继续深化乡镇综合改革,探索适合各个地区特点的乡镇机构改革模式。二是要深化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从教育体制来看,主要是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引导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学生以及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要改革农村教育内容,逐步构建适合农村特点的教育体制。从就业体制改革来看,要统筹城乡就业,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从农业转向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向城市就业,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特别是取消城市招工的户籍限制。从医疗卫生来看,要建立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让农民得了病看得了病、看得起病。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来看,要逐步建立覆盖每一个农民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同时要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采取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三是要深化金融、财政体制改革。从财政体制来看,要加大对县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建立对产粮大县的利益补偿机制,让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的地方财政不受穷,农民种粮食不受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农民愿意种粮,地方政府愿意抓粮食生产,种粮大县的农业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得到更快地发展。从金融体制来看,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引导更多的资金能够进入农村,服务于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引导更多的生产要素诸如人才、技术流向农村,通过市场盘活农村资源。

2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评体制和机制。引导各级政府在继续搞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时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更多地看重GDP,过多地注重城市面貌和功能的改善。而城市具有资本聚集的功能,自然成为GDP的最大贡献者,城市无疑就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而且由于城市区域面积相对比较小,可以集中力量搞市容市貌建设、短期内就可以看到政绩。而农村面广量大,投资在短期内不容易见效,政府自然就不愿意将更多投资放在农村。要解决这一问题,真正地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需要转变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必然会引导各级政府把更大的物力、财力和注意力转向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3加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规划建设和落实工作。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规划中,着力于克服和消除规划上的空白,特别是产业发展规划、村落布局规划等。不仅要制定规划,更要将规划落到实处。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2篇

这次全委会议的主题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举办的省市主要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精神,特别是省委书记、省长陆浩同志在研讨班开始和结束时的重要讲话,统筹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省委陆浩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高屋建瓴,对省情的把握透彻准确,提出的目标措施切合实际。讲话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实践性都很强,不仅对促进和推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指导甘肃“****”的发展、改革、稳定工作和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陆浩书记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提出的要求,也非常符合我市的实际,需要我们全面地加以落实。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向同志们做一通报,并就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好陆浩书记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确定的“三个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讲两点意见。

一、今年前7个月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两个高举”、“一个加强”和“三抓”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经济社会总体上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5.3亿元,占年计划的46.2%,同比增长21.6%(现价)。1—7月份,全市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9.2亿元,占年预算的54.5%;完成市级财政收入2.6亿元,占年预算的59%,同比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747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70元,同比增长13%。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工业经济稳步增长。1-7月份,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36.3%。酒钢公司200万吨热轧薄板连铸连轧工程正式投产,选矿扩能改造工程主体建成,宏晟电厂二期工程1号机组投入运营。地方工业重点项目进展良好,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91家。紫轩酒业全自动罐装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金属加工产业园2万吨焊管等项目进展顺利;中核四O四总公司产业园开始实施。截止7月底,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28.4%;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增长61.2%。

二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旅游经济稳步发展,1—7月份,全社会旅游人数达到46万人次,增长30%;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完成1.8亿元,增长64%。市场开发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富强路市场改造等工程进展顺利。社会消费平稳较快增长,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7.4亿元,增长11.6%。

三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制定下发了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和发展规划。峪泉镇、新城镇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新建了峪新路和双拥路,完成了嘉黄路改造工程。峪泉镇新农村住宅试点即将开工。完成了312国道武警支队两侧的新城区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新文公路及两侧的发展规划正在制定。狠抓农民劳动技能培训,从事非农产业人数达到3403人。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7月份,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5333万元,增长23.9%。

四是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新建改造了明珠路、大唐路、机场路、胜利路机动车道、兰新西路等11条道路。中核四四总公司生活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已有1200户迁入我市。目前小区道路、绿化等后续工程正在抓紧实施,英雄广场、机关办公大楼等工程已开工建设。城市绿化档次进一步提高,新增绿地面积77.9万平方米。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了东湖铁人三项赛专用赛场及标志性雕塑。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垃圾收集系统、集中供热二期等一批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围绕“双创”和“两大赛事”,大力开展户外广告和市容市貌以及公共交通专项整治活动,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今年全市计划实施建设项目190个。截止7月底已实施175个,开工率92.1%;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其中地方完成6.6亿元,增长37.1%。飞机场改造工程按期建成复航,达到4E级国际备降机场标准;火车站站舍重建工程正在编制初步设计;新一代气象雷达项目即将完成施工图设计。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争取资金工作成效显著。1-7月份,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2个,引资到位5.23亿元,增长46.2%,争取国拨省补资金7000万元。

六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中核四四总公司中小学、幼儿园按期建成,中小学移交工作基本结束;酒钢职大省政府已正式批准为甘肃省钢铁职业技术学院,酒钢中小学移交工作正在进行。市医院住院部大楼及紧急救援中心建成使用,传染病区项目主体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参合率达到65.9%;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正式授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已经通过正式验收,“双创”工作在甘肃省实现了零的突破。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建成了体育综合馆和网球馆,成功举办了全省第七届残疾人运会、第十五届亚洲铁人三项锦标赛和全省第十一届运动会,充分展示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1-7月份,新增就业28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2%。与此同时,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七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全面推行了项目核准制、备案制,对市级43个部门的635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累计减少行政审批事项378项。对17户改制企业进行了“回头看”,有效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粮食企业改革工作稳步推进。突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非公经济得到快速健康发展。

八是社会持续保持稳定。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了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责任制,集中解决了一批案件。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全市各类事故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均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有所下降。1—7月份,由于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工业企业利润下滑,大口径财政收入同比下降4.9%,其中国税完成7.1亿元,同比下降5.8%。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所下降。1—7月份,同比下降了0.9%。主要原因是酒钢今年计划投资建设的几项工程,因各种原因没有达到投资进度。三是农民增收渠道比较单一,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给农民增收带来了难度。四是社会治安形势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工业园区和部分企业“两抢一盗”案件时有发生。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今年是“****”开局之年,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对今后几年的发展至关重要。从前7个月统计来看,一些指标仍有欠帐,个别指标欠得比较多。现在距年底还剩四个月的时间,要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近期,政府各分管领导要深入基层,认真督促检查年初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按照“欠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各部门、各单位要全力落实年初签定的目标责任书的各项任务,重点抓好招商引资、争取资金、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工作,使“****”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全力支持酒钢公司的生产经营,促进全市工业快速、稳定发展。在继续完善嘉北、嘉东、双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不锈钢园区的建设。不锈钢园区是地企共同筹建的新型工业园区,是不锈钢后续加工增值的重要基地,对我市工业总量扩张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发改、规划、建设、国土、园区办等部门要全力做好不锈钢园区规划、拆迁安置、基础设施配套、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继续抓好中核四O四总公司产业园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加快金属加工产业园在建项目建设进度。要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抓好循环经济和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三)加快推进旅游商贸富市战略,着力建设西北最具活力的旅游商贸。旅游方面,扎扎实实地实施旅游规划,利用世行贷款建设好已经确定的一批旅游项目。要整合旅游资源,合理规划旅游线路。特别是要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旅游资源,纳入到全市总体旅游规划当中来经营,把现有文物古迹和近几年新建的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迎宾湖旅游园区、雄关广场、水上游乐园等一批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辐射“七一”冰川、东风航天城等周边景区景点,努力形成大旅游格局。要以飞机场建成通航、敦煌铁路开通、312国道高速公路贯通为契机,进一步包装整合旅游资源,在国际、国内主要媒体广泛宣传推介,提升城市知名度。要全力办好20****年“中国•甘肃(****)国际舞狮舞龙节”,宣传好我市旅游资源和城市风貌。商贸方面,要抓紧规划建设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超市和特色风味小吃一条街,满足市民和游客的消费需求。加大市场开发建设改造力度,加快富强路市场改造等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市场整治力度,集中治理档次低、管理混乱以及卫生脏乱差等现象,尽快扭转我市市场和现代化城市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要继续抓紧国际物流园区的前期工作,充分利用我市国际备降机场的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国际航空港项目。要进一步降低门槛,研究制定一些特殊的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金建设一批现代化、高档次的大型娱乐服务设施,依托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市容市貌、完备的城市功能,吸引周边地区及兰州等地的游客到我市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经过3—5年的努力,把****建成旅游商贸城和西北。要充分利用我市现有体育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和文化节会活动,通过会展、娱乐服务、体育俱乐部、会员制以及体育赛事等活动带动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好2007年“世界丝路文化论坛”的申请及前期工作。

(四)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明珠城市。进一步完善新市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用经营城市的理念,继续在加快新市区规划建设步伐的同时,抓好以文化路、兰新路为重点的旧城区改造工程。用3—5年的时间,完成旧城区改造任务。加快新一代气象雷达塔项目前期进度,确保该工程10月1日前开工建设,明年10月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积极做好与兰州铁路局协调衔接,确保火车站站舍重建工程10月底前开工,明年10月1日前建成投入使用;抓好机场路与酒钢铁路专用线立交桥规划设计,争取9月中旬开工,年内建成投入使用;抓好秋季绿化工作,重点做好北市区生态园区建设、南市区飘带河两侧及东湖生态旅游景区部分地段绿化,确保明年春季全部完成。积极开展单位庭院绿化。巩固“双创”成果,完善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重点抓好户外广告、门前“三包”、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城市经营力度,尽快制定新市区特别是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周边经营性土地的招、拍、挂方案,不断聚集城市建设资金。

(五)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实施“城市建设、产业园区、重点企业和旅游产业带动”战略,完善农村发展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制定好全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抓好峪泉镇新农村试点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新文路和文殊镇新区规划,力争10月1日前开工建设新文大桥南侧路基和河道整治工程。加快制定新城镇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以适应新农村发展形势的需要。

(六)遵循“三个坚持”工作思路,持之以恒地抓好项目建设和企业改革。一是全力协助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四总公司加快项目建设。为不锈钢冷轧板带、碳钢冷轧、宏晟电力二期等项目做好协调服务;加快中核四四总公司非核设备制造、英雄广场等新开工项目的建设进度。二是突出抓好城市道路新建改造、城区电网改造、集中供热二期等101个在建项目进度,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项目、旅游基础设施世行贷款、开行贷款项目等市场化运作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三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宽政策、降低门槛,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已签约的项目,狠抓落实工作,做好协调服务,促其尽快开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四是有计划地推进旅游、建筑、粮食等国有企业改革和供销系统集体企业改革。要按照政策,积极稳妥地解决好部分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对即将改制的企业,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拿出切实可行的改制方案,确保实现阶段性企业改革目标。

(七)加大财税工作力度,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今年,全市建设的大项目多,承办的大事多,开展的活动多,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做好增收节支工作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堵塞漏洞,加大清缴欠税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严控制财政资金购置车辆及高档办公用品,大力压缩会议费、招待费和出国考察培训费等一般性支出,保证重点支出需要。各部门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发展上,用在重点项目建设上。

(八)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近年来,我们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加大了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投入,建成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项目在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追求精神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地企双方共同努力,配套完善了体育设施,先后承办了一系列品牌赛事和综合性的体育赛事,有力地促进和带动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了提升全体市民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市体育局要围绕建设西部体育明星城的目标拿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一是要继续承办好铁人三项赛,巩固品牌效应;二是充分利用体育场馆优势,每年承接一些省内外的邀请赛,丰富群众体育生活;三是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开展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每年在“五一”、“十一”黄金周要举办群众体育比赛,丰富节日文化生活。与此同时,要下决心继续改善干部职工生活居住条件。市上决定,在建设第二批职工经济适用住房的同时,把八O三电厂职工生活基地东侧的地块拿出来,为市上无房户、住房面积小的住户、需要调整住房的干部职工、离退休人员新建经济适用住房。规划、建设、房管、国土等部门现在就要着手进行规划,一边设计、一边登记,要把该小区建成****一流的小区、样板小区,明年底全部建成。

(九)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城市品位和魅力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治安环境。近年来,政法各部门和各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做了大量工作,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平稳的。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居民小区被盗、一些单位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最近一个时期,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有效遏制了案件上升的势头,当前仍然要毫不松懈,再接再厉,认真研究社会治安状况和不断变化的治安形势,超前防范,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好此项整治活动,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平安****。与此同时,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全市工作会议精神,每一位市级领导同志都要按照各自分工,各负其责,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矛盾排查,变上访为下访,按照政策规定,妥善处理和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应该得到解决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弱势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解决好老干部在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对秋季入学中出现的大班额现象,教育部门要认真调研,准确分析增加生源的真正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近年来,我们干成了一些别人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极大地提升了****在国内外、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获得了在全省应有的地位和尊重。靠的是什么?我想,就是我们这几年在城市建设、创卫、创模、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项目争取等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一种奋斗的精神,一种拼搏的作风。认真总结和运用这些精神,对促进各项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精神、作风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在城市建设上,我们突出精雕细刻,树立精品意识,形成了体现特色、追求卓越的精神;二是在“双创”工作中,突出以人为本,形成了敢为人先、持之以恒、永不懈怠的拼搏精神;三是在举办一系列国际国内和省级重大体育赛事上,树立严谨、细致、周密的意识,形成了“团结拼搏、敢于争先、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确保大局”的团队精神;四是在飞机场改造、中核四O四总公司生活基地搬迁等项目的争取过程中,形成了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钉子”精神。这些精神来之不易,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源泉和动力。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繁重任务,面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要把这种精神不断地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强化勤政、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政策制定、服务理念上有创新、有突破、有实效,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3篇

社会发展。注重对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知识方面的培训,通过举办主体培训班、专题讲座和赴外主题培训班等增强领导干部的发展意识。一是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十精神,深刻理解和认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把握“十二五”期间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二是组织领导干部扎实学习自治区“8337”和盟委“1234”发展思路,吃透自治区和盟委新的发展定位和工作重点,围绕旗委中心工作,清醒认识符合本地区的发展定位。三是组织领导干部结合实际学习市场经济、改善民生、生态建设和民族工作等方面的知识,使各级领导干部在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旗域经济等方面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

(二)提高发展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高度重视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大力培养经济型、实干型、发展型领导干部,为阿右旗经济发展储备后备力量。一是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实践锻炼,学习创新进取的思维观念、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灵活务实的工作方法,提高年轻干部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二是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非公企业实践锻炼,参与非公企业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资金、推进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年轻干部综合协调能力和服务大局的能力。三是选派年轻干部到嘎查、社区实践锻炼,全面了解乡情、民情、社情,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领农牧民增收致富,提高实际工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围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夯实基层党组织基础

(三)创建“五型”基层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各基层党组织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线,扎实开展“创业型”嘎查党组织、“服务型”社区党组织、“进取型”企业党组织、“满意型”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育才型”学校党组织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各领域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全旗经济发展增添动力。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在富民强旗的实践中创先争优,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共同推进、共享成果。

(四)强化“两个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强化基层领导班子建设,认真实施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全旗领导干部主体培训班、外出挂职等形式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促使基层领导班子不断开拓视野、转变理念,让外地先进发展经验和作法在本地得到创新和升级。强化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业余党校、农牧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等阵地,构建“全面覆盖、分级培训、各有侧重”培训网络,深入推进“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工程,切实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及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改善农牧民党员队伍的结构,重点从农牧业生产一线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进分子中培养发展党员,切实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五)深化“两个拓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拓展为民服务平台,通过“双服务”、“党支部活力赛”等实践活动,组建综合服务工作队,强化代办员队伍建设,细化服务事项,规范服务程序。采取设立便民服务连心板、发放便民服务卡、开通便民热线电话等措施,延伸便民利民服务链,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设立党员帮扶基金,为党员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发挥带头致富作用提供帮助和支持。深入拓展基层党建职能,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在产业链上建支部,构建“支部+协会”、“支部+公司+基地+种植户”等灵活多样的模式。按照“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让广大党员沉下身子,融入群众,与群众建立上传下达的双向联系沟通渠道,畅通民意表达方式,传递党的声音,落实党的决策,为全旗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4篇

测绘事业快速发展

条例实施特别是修订以来,全省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加快发展、工作能力持续增强、服务水平普遍提高。

全省约80%的市、县(市)基础测绘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完善了大地测量基准,建成了浙江省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综合服务系统,获取、更新了覆盖全省的航空影像和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生产、更新了覆盖全省的1∶10000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1∶50000电子地图和基本覆盖全省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1∶500至1∶2000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36个县(市)建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部门还不断推进地理信息广泛应用。建立测绘成果资料汇交、、提供、使用和对外提供测绘成果的管理制度。“十一五”期间,向国土、建设、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环保等20多个系统提供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近30万幅、大地控制成果27000多点。全面完成了“一县一图”工程,开展了全省陆域面积、主要河流长度、主要湖泊面积等重要地理信息测算。建成并开通省公益性地图网站和省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省应急管理地理信息平台及地理数据库在省市应急部门得到广泛应用。

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与省发改委共同开发了“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和“浙江省空间规划布局和重大项目选址辅助决策系统”,与省民政、林业、交通、水利、经信、公安、卫生等部门开发了区划地名、森林、水利、公路、无线电、警用、公共卫生、城管等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共建共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继嘉兴市被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授予“国家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后,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衢州、舟山、丽水等市和德清县已被列入国家“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

监管职能需要进一步落实

调研组在调研中也发现,部分基层市县对测绘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测绘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基础测绘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基础测绘工作职能理解含糊,混淆了与其他专业测绘的关系。一些县(市)基础测绘尚未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及财政预算。年度经费投入偏少,一些基础测绘项目得不到实施。依法监管的机构不明确,人员力量配备不足,职责界定不清晰,条例赋予的监管职能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与此同时,测绘成果应用面不够广。测绘基准和数据标准不够统一,测绘成果的协调协作机制还不畅,部分地理信息资源难以共享,重复投入、重复测绘、重复建设的问题仍然存在。

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随着实施“两创”总战略和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深入,对测绘与地理信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条例,切实推进测绘与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调研组提出不少建议。

调研组认为,要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编制实施测绘发展规划,依法将市、县(市)基础测绘项目纳入政府的年度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做好基础测绘与其他专业测绘的协调工作,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公共服务。并结合省级基础测绘的实施,给予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测绘项目支持。

与此同时,要明确管理机构加强监管。完善机构建设,行使和发挥执法主体的职能作用。加强执法工作,严查涉证、、涉军、涉外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国家安全。

把“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载体,加强统一领导,加快协作机制建立,设立专项资金,进一步整合、集成各种测绘成果与地理信息资源,形成大网络、大平台、大服务的共建共享机制,争取“十二五”期间基本建成省、市、县“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改革方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后,福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党和国家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始终把农业作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市各地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对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不断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后,福州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开始于土地承包经营,逐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等一系列改革。紧密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培育农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大力推进农业市场化,把农村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提高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新世纪以来,全市各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改革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积极采取一系列推进农业产业发展的措施,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为核心,做强做大农业特色产业。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机制,在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全市各级政府的支持保护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新途径,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奠定农村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福州市从农村发展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农村改革发展目标,实施加强农业基础的战略措施,为农村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奠定农村发展的基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突破过去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经济结构,把抓好粮食生产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全市各地认真实施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统筹考虑城乡经济发展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加快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强化农业基础设施体系,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近年来,全市各地加大农业投入力度,重视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突出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对涉农经济主体给予政策引导和扶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尊重农民首创精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福州市农村改革顺应时展的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农村改革发展探索过程中,采取实行土地承包、发展乡镇企业、推行村民自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措施,立足于从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入手,认真解决好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存在的新问题,全市各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真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充分理解农民群众的难处,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好地赢得农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汇聚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合力。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推进农村改革的基本原则,立足改善农村民生问题,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努力提高扶贫标准,稳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全市各地正确理解农村改革发展的核心价值问题,就是要在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益,并以此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准则,大力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福州全市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根据全市农业生产力水平状况,着重把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认真实施“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努力探索农业现代化的多元化模式。切实把保障农产品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强调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开辟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强榕台农业合作交流,引进我国台湾农业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积极探索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桂萍.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演进与创新[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2]詹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6篇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近几年最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面对国际经济环境重大变化和国内严重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当前,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总体部署上来,全力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确保全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既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充分估计和重视面临的困难,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又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具有不少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目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外部需求继续减弱,对我国出口、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国内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也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价格上涨压力仍在不断增大,制约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因素仍然较多,能源资源矛盾更加凸显,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对复杂多变局面,我们要全面分析形势,看到各种有利条件,看到光明发展前景,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今年以来我国有效应对了历史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夏粮喜获丰收,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推进改革迈出新步伐,保障市场供应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这些成就为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要乘势而上,迎难而上,牢牢掌握主动权,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好势头。

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就是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中央的总体部署上来。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胀放在突出位置。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调控重点、节奏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作出的经济工作总体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当前实际情况,是我们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时不我待。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各项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下气力解决突出矛盾,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小康社会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本身就体现了“全面”的含义,不仅要在经济总量上翻两番,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当发展目标确定以后,必须回答选择何种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并不是所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都能够成功地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例如,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相当高,有些技术在世界领先,但它们的工业化最终是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结构受到严重扭曲,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全世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一百多个,但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并不占多数。我们说市场化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条件,但市场化并不必然保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实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受阻或出现重大波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和复杂的,但很多主要是因为内部经济社会严重失衡,或者受到外部世界的过强冲击等。这些经验教训对我们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要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过程,以及本世纪中期实现建设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的过程中,解决好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问题。这样,我们就可以将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战略目标与新的发展观,有机地统一起来。下面从几个不同方面,对此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主线

对工业化水平,既要看到产值结构的变化,工业和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看到就业结构的变化,即大多数农业人口进入非农产业,留在农业中的就业者,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要有根本性的改变。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标准,应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分享工业化带来的成果。也就是说,对工业化的理解上,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如果存在着较大比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无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到何种水平,都不能说工业化取得了成功。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所固有的,但我国改革开放前所实行的城乡隔离制度、以农业积累支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战略,使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异常突出。1952~1978年期间,我国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份额由45.4%下降到20.4%,而同期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份额只由83.5%下降到73.8%,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只能继续滞留在农业部门,农村实际上被排除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之外。在近三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仅为57.5%,相当于同期非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的一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隔离体制受到很大冲击,城乡之间要素交流的范围和规模日趋扩大。经过20多年的时间,已有近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解决了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的问题。农业发展和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使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从1978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4倍,年均递增7.2%。

另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经历了一个缩小时期后又重新扩大。1978~1984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由2.37:1缩小到1.71:1(以农民收入为1,下同)。但此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呈逐步扩大趋势。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扩大到2.54:1,超过了改革初期的差距。据粗略测算,若只考虑货币收入,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4:1。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有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的因素,但在城乡之间人员有可能流动的情况下,差距拉大则表明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体制障碍。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8篇

一、深入学习讨论,找准思想差距

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纪检监察系统严格按照县委和市纪委的安排部署,及时拟定实施方案,“围绕一个主题,提出五个要求,开展六项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围绕一个主题。就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牢固树立科学的反腐倡廉理念,坚持正确的纪检监察工作业绩观,全面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五个要求。就是号召纪检监察干部严格按照五个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强化具体措施,推动工作落实。一是支持改革者,使之无后顾之忧;二是支持创业者,使之底气十足;三是宽容失败者,使之蓄势再发;四是批评保守者,使之如坐针毡;五是严惩腐败者,使之后悔莫及。开展六项活动。就是做到召开一次动员会议;组织一次集中学习;举办一场讨论活动;征集一次意见建议;撰写一篇体会文章;开展一次交流总结。

我们坚持服从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重点围绕如何体现时代性、服务性和原则性,如何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通过认真对照剖析,深入查摆问题,我们深感纪检监察工作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思想解放不够深入。有些干部不敢解放思想,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好办法不敢用,凡事怕出乱子,怕担风险,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有些同志不愿解放思想,小富即安、小进则满、不思进取、固步自封,对差距无动于衷,对落后麻木不仁;有些同志不会解放思想,上行下效,求稳怕乱,沿袭旧传统,遵循老路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是创新意识不够强烈。一些干部创新意识不够、发展意识不强、服务意识不浓、开放意识不足,工作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不会变通,缺乏活力。

三是作风建设不够扎实。少数干部静不下心,稳不住神,沉不下身子,不用心谋事,不用心做事。个别干部对工作部署合心意的就干,不合心意的就应付,该完成的工作不去完成,该解决的问题不去解决。一些干部漠视群众利益、不关心群众疾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充耳不闻,往往把简单的事拖成复杂的事,把小事酿成大事。

二、深化县情认识,推动科学发展

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在充分认识县情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提出思路对策、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综合实力逐渐增强,但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还是发展不快、发展不足、总量太小、人均太少,我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县的地位并没有改变。一是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初步形成,但工业规模还不大,产业结构非常单一;二是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并没有根本扭转,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面临严峻压力;三是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但城镇化水平还很低,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还很弱;四是经济开放度有了突破性进展,但对外开放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对外开放的领域还很窄、层次还很低;五是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涌现了一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民营企业,但非公有制经济的总体实力还比较弱;六是投资环境特别是硬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投资软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七是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八是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有了可喜变化,但市场意识还不强,驾驭市场经济、按市场规律办事的能力还不高。总体上看,当前发展仍然是*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不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解放思想的目的就是要推动科学发展,纪检监察部门要坚持“解放思想找差距,认清县情促发展”,通过进一步深化县情认识,科学分析*加快发展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要求,自觉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反腐倡廉与我县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相适应、重要步骤相一致、重大举措相配套,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一是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优势,加强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督促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决落实县委十届八次全会部署的任务,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确保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等违背科学发展观的行为,要依纪依法严肃处理。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把全县上下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

二是坚决整治各种歪风邪气,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抓住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和深恶痛绝的突出问题,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认真履行职责、不敢大胆负责、大胆管理以及乱议论、乱猜测、乱编造、乱告状的,要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认真受理和正确处理人民群众的举报,凡是出于公心,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举报,要积鼓励和支持,认真负责地进行调查核实,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正确区分错告、误告与诬告的政策界限,对那些没有主观故意,或因不了解实情导致反映的问题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举报,要十分审慎地进行分析,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妥善处理;对那些为发泄私愤,故意捏造、虚构、歪曲事实,蓄意制造混乱、诬告陷害他人的,以及传播小道消息,编造谣言,或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恶意诋毁、中伤、诽谤他人的,必须理直气状地坚决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努力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三是下大力气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出发点的落脚点,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本着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久治不愈的难点问题、矛盾突出的棘手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毫不放松地抓好惩治腐败工作,始终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任何时候都必须把查办案件放在突出的位置,与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查办案件必须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原则,牢固树立有案不查失职,不查有影响的大案是不尽职,查办案件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称职的理念。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要领导作为办案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组织重要案件线索排查,指挥重大案件查处,协调解决办案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全县案件查办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办案工作中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查办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凡是上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结果的案件和党委、政府领导的批办的案件,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及时查清。要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严厉查办、权钱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要立足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依纪依法办案,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正确运用政策策略,既要讲是非,又要讲利害。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善于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辩证地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切实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适度,于法有据。

三、领会精神实质,紧贴时代要求

(一)解放思想要体现时代特色。

解放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纪检监察干部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思想解放。一是积极实践不观望。作为执纪部门,务必在解放思想中走在前面,带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当先锋。思想落伍、观念陈旧、思维禁锢,将难以实现纪检监察工作的新发展。二是破除障碍不迟疑。纪检监察机关承担着组织协调反腐倡廉工作的重任,做好新时期的反腐倡廉工作,要求纪检干部必须努力破除思想、工作和学习中的各种障碍,强化常思不足、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力戒小进即满、浅尝辄止消极思想。三是观念更新不含糊。要树立查处案件是保护干部,预防腐败也是保护干部的思想,既要查处违纪违法干部,又要保护和挽救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有利于教育、关心、帮助和挽救干部,有利于经济科学发展,有助于社会和谐进步。要从有利于工作,有利于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办法和措施,进一步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解放思想要突出服务功能。

纪检监察机关在执纪办案过程中要勇于解放思想,善于解放思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支持改革者。改革无先例可循、无固有的经验模式,必然有困难和风险。纪检监察机关要做改革者的坚强后盾,对敢闯、敢试、敢干的干部,要积极帮助,理直气壮地支持;对受到错告、诬告的改革者要澄清是非,旗帜鲜明地鼓励。要通过支持改革者,使他们思想上无后顾之忧,工作上有冲打精神,大胆创新,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二是鼓励创业者。对改革创新中出现的问题,要科学合理妥善处理,切实保护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做到预防在先,严格监督教育,通过诫免谈话、谈话,确保创业者少走弯路,不犯错误。要坚持以人为本,让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得到奖励和重用,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宽容失败者。改革创新和干事创业,难免会走弯路,难免会出现错误。监督干部要严格区分违纪违法、错误与失误的界限,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要执行要宽严相济的政策,对因改革出现失误的同志,要通过主动帮助,加强思想教育,鼓励蓄势再发。四是批评保守者。要千方百计加强效能建设,

牢固树立和保持开拓进取、只争朝夕的时代精神,通过监督检查推进发展速度。要积极推行行政问责办法等四项制度,严格追究保守者延误发展之责,使看摊守业、无所作为者有压力、会触动、能改进。五是严惩腐败者。要通过查办案件,严厉惩治腐败分子,净化发展环境,树立*形象。

(三)解放思想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改进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结合反腐倡廉建设实际,有什么问题就查摆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二是坚持领导带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带头进行整改,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共同提高,形成思想大解放、谋求大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坚持发扬民主。纪检监察机关要把解放思想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起来,与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障政令畅通,切实做到集中民智、凝聚民力,促进发展。四是坚持注重实效。坚持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解放思想激发出来的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到反腐倡廉建设中来,把解放思想的成效体现在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实际问题上,做到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大推进,以反腐倡廉的大推进保障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四、认真履行责职,狠抓工作落实

履行好教育、监督、惩处职责,是纪检干部重要的工作任务。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解决好体制机制问题、解决好干部作风问题,坚持做到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拓展思路,敢于创新,不拘泥于传统思维,不止步于点滴成绩,不束缚于现成经验。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争做健康发展的坚定维护者,争做良好环境的积极创建者,争做推动工作落实的实践者,具体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行政监察,促进依法行政;二是加强行政问责,提升行政效能;三是抓好宣传教育,有效预防腐败;四是抓好纠风治乱,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五是加强作风建设,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六是抓好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七是加强廉洁自律,确保清正廉洁;八是抓好案件查办,严惩腐败行为;九是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9篇

准确研判发展形势:

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建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建议》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即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下的新形势,依然强调指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一判断是十分清醒也是十分必要的。未来5年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这一战略机遇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其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全球经济需要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世界需要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压舱石”。同时,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还面临结构转型时期的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发展不动摇,才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只有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期,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明确提出发展原则: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

就怎样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议》提出必须遵循六大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这六大原则充分体现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既彰显了我们党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基本原则,也凸显了改革发展成果要与人民公平共享的基本宗旨。

“这六大原则,是我们党首次就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提出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说。他认为,原则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行动的依据、准绳和规范。《建议》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六大原则”的总结和提炼,深刻反映和总结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规律,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保证。

清晰确定发展新目标:

符合国情、贴近百姓、问题导向

《建议》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三是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五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指出,按照“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这次《建议》提出了这五个方面的新目标要求。这些发展目标的设定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符合国情。深入分析国内国外发展环境,既充分考虑“十二五”发展的延续性,又与时俱进丰富了目标内涵。第二是贴近百姓。目标要求把增进人民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的目标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做的、使人民群众看得见、能受惠的实事。第三是问题导向。《建议》在目标设定上突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和短板问题,提出了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等,这些目标都体现了问题导向。

重点完善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建议》指出,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实现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和深入推进“五大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着重强调发展保障: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经济社会发展范文第10篇

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七大”对革命老区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促进革命老区、中央**发展,彻底改变老区、**面貌。民盟三明市委会按照盟省委今年的工作部署,牵头成立调研组,组织调研人员,对闽西北中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现将主要情况、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报告如下:

一、**省中央**的历史贡献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形成了包括**、江西21个县250万人口的中央**。中央**,又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在闽西北、赣西南地方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由、直接领导开辟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当年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全国原中央**县现共有28个,其中江西13个,包括赣州市11个、抚州市2个;**15个,我省中央**主要集中在闽西北,包括三明7个县、龙岩7个县(市、区)和漳州平和县。

**省闽西北中央**是原中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创建中央**时所打造的最初根据地之一,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和重大牺牲,在全国革命老区具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

(一)全国较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方,原中央**的核心区域之一。早在1928年夏,沙县夏茂就建立了闽西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沙县支部。直属中共**省临时省委。1929年古田会议召开,古田会议之后,为粉碎敌人的“三省会剿”,、率红四军进入宁化、清流、明溪(归化),建立红色政权,革命烈火迅速在闽西北燃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著名词篇《如梦令.元旦》中所描绘的壮美场景,正是当时闽西北中央**如火如荼革命斗争的真实写照。1930年6月,中国红一方面军在长汀成立,闽西北各地相继建立苏维埃政权,形成中央**的东北门户和联结闽浙赣的交通枢纽,是中央**的战略要地。闽西北**的许多政权建设经验是中央**政权建设的基石。

(二)一代伟人革命实践的地方,思想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29年红军三次入闽创建革命根据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为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思想的重要发祥地。在这里,同志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等光辉著作。特别是1929年12月在上杭古田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是建党建军的纲领性文献。可以说,新型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成功从这里开始,胜利从这里开始。

(三)五次“反围剿”起过重要作用的地方。为粉碎反动派的第二、三、四、五次反革命围剿,、、等先后进驻建宁、泰宁。在建宁,指挥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最后的具有决定性一战的胜利。为此挥笔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的光辉词章。、、等中央领导在建宁期间,在这里形成了许多反“围剿”的重要战略决策,取得了第三次和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重大胜利。

(四)是为红军长征作出贡献的地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红军长征四个出发地,有两个在**的长汀和宁化。闽西北**直接参加红军、新四军游击队的人员达10万以上,其中有3万人参加长征,约占参加长征的中央红军三分之一。红三军团第四师从宁化出发向江西于都集结,开始长征。在关系我党我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中,由宁化籍红军战士为主组成的红三十四师担任后卫任务,与数十倍敌人浴血奋战,血染湘江,壮烈牺牲。红军到达陕北后,一万多宁化籍红军战士幸存的仅58人。

(五)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和重大牺牲的地方。闽西北**是中央红军提供给养和后勤保障的重要基地,**人民为红军筹集粮食、筹集款项、募集草鞋、衣服,赶制大量军需用品来支援红军,从物力上、财力上为红军反围剿和长征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闽西北共有革命基点村1485个,在册革命烈士28406名。被反动派毁灭村庄达834个,烧毁房屋18.8万间,被灭绝6万余户,被杀害17余万人,五老人员21785。1955年全国授军衔时,**省籍将军83人,其中闽西北中央**占87%,成为全国著名的“红军之乡”、“将军之乡”。 这是中央**的骄傲,也是中国革命的造福。

(六)坚持革命斗争“红旗不倒”的地方。闽西北**是中央红军扩红支前的重要区域之一,**人民踊跃参军,为红军输送了最鲜活的有生力量,壮大了革命队伍。红军北上抗日后,中央**的斗争环境日益艰苦恶劣,在**老区人民的支持下,龙岩、三 明**、老区继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以大田县武陵乡为中心成立了闽委,建立了抗日武装,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38年5月,省政府内迁永安,一大批革命知识分子和进步学者也汇聚永安,永安成为当时东南进步文化活动中心。

二、**省闽西北原中央**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我省原中央**县的发展始终十分重视和关心。总书记继1999年亲临龙岩之后,20xx年1月又第二次亲临我省龙岩和永安,充分肯定了**省中央**的发展变化,并表示中央将会继续支持**、老区的建设与发展。6月,总理专程到龙岩视察灾情时,对关于请求国家对中央**县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的请求给予了肯定,表示将在财政转移支付、产业政策、基础设施项目上支持**、老区的发展,并建议**省委省政府在工作和运作机制上加强协调。国家有关部委在制定规划、研究政策、推进项目和安排以工代赈、财政扶贫资金、贴息贷款专项扶贫资金,特别是在农业、水利、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安排、资金补助和规划布局、重大项目布点等方面,均对革命老区(原中央**)给予了一定倾斜。在历次确定和调整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时,均对革命老区适当放宽了标准,给予相应照顾。中央财政自20xx年起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单独设立了革命老区转移支付。以龙岩为例,全市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996年以来,共得到国家2亿元的资金支持,国家财政每年给予300多万元的补助。20xx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海西发展战略以来,闽西北**县积极融入海西建设大局,把中央**建设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建设取得较大的发展。

龙岩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前、通、借、联”发展要求,借助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对内联结等优势,依托出省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山海互动,东西贯通,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和闽粤赣边生态型枢纽,努力发挥龙岩在海西纵深推进中的前锋作用和**、老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成效。龙岩市20xx年与20xx年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77.3亿元增加到556亿元,年均增长12.6%,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75亿元增加到248.6亿元,四年累计628.9亿元,超过前25年总和,财政总收入由39.95亿元增加到96.5亿元,年均增长24.7%,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2亿元,增长43.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8.9亿元,增长30.5%,财政总收入64.3亿元,增长27.6%。

三明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前锋、基地、枢纽、支撑”的发展要求,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经济社会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551.32亿元,比20xx年翻一番,比上年增长15.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3.14亿元,增长50.5%;财政总收入53.29亿元,增长23.9%,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27.49亿元,增长24.8%;按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亿美元,增长17.4%;外贸出口8.09亿美元,增长5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28亿元,增长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46元,实际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5141元,实际增长7%。

可以说,近年来是中央和省委扶持老区发展政策力度最大、老区改革持续推进、群众收入持续增加、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并取得较好成效的阶段,这为老区的进步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我省原中央**县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总体发展水平较低。1、经济发展滞后,龙岩市20xx年人口占全省的7.7%,但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省的78.6%。财政总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7.5%和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据调查的三明五个**县统计,20xx年人口占全省2.5%,但地区生产总值仅为99.16亿元,占全省的1.3%。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9.12亿元,占全省的0.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7亿元,占全省的0.97%。群众收入偏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96元,比全省同期低53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16元,比全省同期低519元。2、产业基础较差,重大产业项目少,经济发展缺乏大型企业支撑。20xx年龙岩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的6.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占全省的5.9%,亿元以上企业数仅占全省的3.7%。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大,煤炭、建材、钢铁等资源型产业还占很大比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艰巨。3、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拉动的大项目,经济增长后续乏力。如三明市今年市级139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工业项目数量占54.68%,但投资规模仅占21.76%,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还有待增强。

(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闽西北老区基础设施虽有很大改善,但还相对滞后,与老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有距离。1、交通问题非常突出。龙岩市全市建成高速公路仅174公里,尚未形成网络。对外通道明显不足。二级以上公路仅占规划总里程的50%,等外路里程多,有5000公里的农村公路需新建或改造。三明市有四个**县目前仍处于无铁路、无高速、无国道等“三无”境地;同时,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资金紧缺的问题突出。2、电业发展严重滞后,水利设施普遍老化。3、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综合生产能力低,水土流失治理艰难。

(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欠帐较多。尤其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社会保障水平低,以龙岩市为例,全市城市低保为人均月补助88.1元,位列全省后列,企业退休金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低保水平和覆盖面都较低,农村养老覆盖率很小。目前,全市还有50%的村未通自来水,35%的村不通客车,63个村无村部,164个村无医疗所。在医疗卫生方面,设施陈旧,骨干匮乏。从调查的三明五个**县看,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6.22%,53个卫生院中有的设备总值不足10万元。

(四)县乡财政困难,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龙岩市自1994年分税制以来,上划中央级收入比重大且逐年大幅上升,20xx年达到62%,高出全省16.5个百分点,为全省最高。全市有6个**县是财政转移支付县,要靠转移支付缓解财政困难,维持正常运转,而政策性财政支出呈刚性增长,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去年武平、长汀、连城的地方财政收入仅为1.26亿元、1.38亿元、1.36亿元,但支出高达4.1亿元、4.9亿元、4.3亿元。到20xx年底,全市县乡负债面达98%,债务总额43.5亿元,其中县级34.7亿元、乡镇8.8亿元。三明市调查的五个**县全是财政转移支付县,20xx年财政总收入4.77亿元,占全省的0.47%;20xx年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2.89亿元,占全省的0.53%,仅占财政支出的1/3左右。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目前五个县还有农村低收入和贫困人口5.14万人,占总人口的5.8%。因道路硬化等,村级负债严重,公益事业无钱办,村级组织运转非常艰难,严重的地影响了基层政权的稳定,对今后老区发展产生影响。

四、**省原中央**县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劣势的限制,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原中央**地处偏僻边远山区,交通不便、地质灾害频发,信息不灵、教育文化落后,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省八个设区市(扣除单列的厦门市)财政收支总数在全国仅排名全国15位,只属于中等水平。而闽西北原中央**,虽然在中央和省的重视关心下,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去年,龙岩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56亿元,仅为福州市的28.1%、厦门的40.4%、泉州的2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福州市的66.7%、厦门的32.1%、泉州的66.0%。三明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51亿元,总体还落后于龙岩。随着宁德核电、莆田lng等项目的推进,原来处在同一发展层面的几个地市已赶超龙岩、三明。

(二)政策支持和长效机制欠缺,“政策的洼地”不利生产要素集聚。由于政策的一刀切,没有特别有效的对原中央**扶持的法律支持和长效机制,造成了我省中央**在享受政策方面,既体现不了东部的优势,也得不到中、西部的优惠的两难境地,“政策的洼地”造成的“外部要素难以集聚,内部要素流失”,是**发展的现实困难。建国以来,**地处沿海对台前沿,在享受国家政策方面被“边缘化”,得不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后,龙岩、三明作为“东部的西部”,在享受东部的扶持政策方面“先天不足”,在国家出台支持东部政策时,由于龙岩、三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有效利用,而且在政策的具体执行中,不少方面闽西北不如沿海优惠。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对区域发展的政策不断调整,因为**属于东部地区,很多原来的发展扶持政策调整或取消,新出台的扶持西部、中部等政策又无法享受。如江西的老区和原中央**,经中央批准已有四个市比照执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范围,有41个县执行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范围,而**省目前没有一个**县列入此政策范围。在水利项目赣南因享受西部政策国家补助的标准以按项目总投资的70-80%申请,而作为东部地区的龙岩、三明(原中央**县)却只能按项目总投资的20-30%申请;卫生院建设的地方配套资金比例,赣南可低至20%,而作为东部地区的龙岩、三明(原中央**县)却要求不低于70%。

(三)由于历史欠帐过多,社会保障负担重,公共服务压力大。我省原中央**县由于自身发展条件较差,加之在革命斗争时期遭受严重的战争创伤,建国后又长期处于对台斗争前沿,影响了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基础很薄弱,一些地区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状态,长期以来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同时由于中央**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些特殊的需要,如较高的优抚支出、革命遗址的保护和维护、社会福利院和敬老院等优抚安置单位建设、革命“五老”人员优抚支出、革命基点村建设等,社会保障负担重,公共服务压力大,也影响了中央**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思想认识不足、观念陈旧。从主观上看,有的同志革命老区、中央**意识还不够强,对老区建设特殊意义认识不足,工作还不够到位。部分老区群众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市场观念比较淡薄,小富即安、小农思想、小步渐进,缺乏竞争意识和敢闯敢干的精神,有的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一些革命老区、原中央**基层组织薄弱,也是造成革命老区、中央**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五、加快**省原中央**县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中央**建设正处于上下同心、群策群力的大好时机,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加快中央**的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要加快我省中央**发展,必须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大力度的、创新性的具体对策,把中央**发展作为一种制度来扶持,来发展,走开放与开发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道路。

(一)加大宣传、弘扬精神,营造关心、支持原中央**发展的氛围

“饮水思源,勿忘老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老区人民,更不能忘记**人民。中央**在战争年代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过特殊贡献,付出了重大牺牲,但从发展现状看,由于客观条件和发展基础,中央**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许多地区仍然是贫困地区、灾害多发区,因而由政府财政给予相应的扶持和补偿是十分必要的。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加强对革命后代的教育和培养,在全社会中营造关心、支持革命老区、中央**发展的氛围,树立和弘扬支持中央**发展是一种“感恩回报、关心补偿”的理念,不能仅仅把它作为一种“老同志的感情和恩赐”行为。

(二)加大国家对原中央**县的政策扶持力度

1 、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排、扶贫开发以及其他政策等方面,要对原中央**县予以“同等优先”的照顾。扶持革命老区是中央政府的事权范围,对中央**这种标志性老区,中央政府应该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各部委对中央**发展的深切关怀,也对中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的特殊贡献和重大牺牲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回馈。扶持措施应立足现有中央预算科目框架下,加大对中央**老区基金的转移支付力度,中央财政应随预算规模大幅增加的同时,相应增加老区资金的资金规模,并对原中央**给予特殊倾斜。(1)将原中央**县列入国家重点扶持地区,全部中央**县(市、区)享受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政策扶持。(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鉴于**省中央**几十年扶贫资金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建议国务院扶贫办并协调相关部门,逐年按比例增加中央财政对中央**扶贫资金的安排。(3)扶持中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中央**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国道、省道改造和战备公路建设项目,汀江、沙溪河流域、闽江源治理项目,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在建设资金方面尽可能安排国家政策性贷款和专项建设资金,不留或者少留资金缺口。(4)扶持中央**产业发展,本着“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将中央**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电、高新技术企业,视同中西部地区的同类项目予以确认为鼓励类项目,并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中央**扩大对外开放,享受进口设备免税政策。(5)加大对中央**社会事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参照中西部地区,争取国债和财政资金补助与地方自筹70:30比例予以补助,扶持义务教育、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推进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的提升改造,扶持红色旅游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央**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2、参照赣南地区比照国家西部政策扶持。**省中央**和赣南地区作为原中央**,地理位置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面,无论是自然地理,还是历史沿革,都是山水相连、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地都以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较少,都是原十八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贫困面都较大。从去年的地方级财政收入来看,赣州38.9亿元,龙岩36.7亿元,三明27.5亿元,可用地方财力基本相当,由于赣州享受西部扶持政策,中央财政补助部分远大于龙岩、三明,去年赣州实际财政支出比龙岩多56亿元,目前**、老区的广大干部群众对参照实施西部地区政策反映越来越强烈,迫切希望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各部委的重视和解决。为此,我们要继续向中央呼吁:加大对中央**的扶持力度,同时把**中央**作为参照赣南地区享受国家相关政策扶持,进一步推进中央**又好又快发展。

(三)科学制定革命老区(原中央**)发展规划。

老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类型区,需要国家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国家有关部门要把加强扶持老区特别是原中央**发展列入议事日程,在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的加快革命老区(原中央**)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新时期加快革命老区发展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基本原则、指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提出扶持革命老区的具体政策措施。建议中央尽快组织有关力量编制《全国革命老区发展规划》,根据各地的资源秉赋和实际情况,把原中央**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特色,以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基础,加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科学制定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序推进革命老区、中央**建设。

(四)省委、省政府要加大和落实对**原中央**县的各项扶持措施

闽西北中央**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不加大对闽西北中央**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央**加快发展,中央**的发展将成为海西经济区的短板,将影响海西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老区大省,我省有必要先行先试,在两个“先行区”建设,在加快革命老区、中央**发展上,进一步加大和落实对革命老区、中央**的各项扶持措施。

1、坚持“老区优先、适当倾斜”,坚持不懈为老区办好事实事。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省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闽委办[20xx]54号文件),在所有的工作当中都体现对老区的倾斜,包括政治上的倾斜,扶持上的倾斜,政策指导上的倾斜,切实落实好对老区“八个方面”的优惠政策,做到“八个优先”。并把为老区办好事实事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坚持下去,积极支持配合、跟踪督查,认真抓好实施,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办实事项目的按时保质完成,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切实帮助解决老区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把国家给我省中央**县的转移支付和各类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地落实好。省有关部门要帮助原中央**的市、县政府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革命老区、中央**的发展现状、问题和要求,理顺工作渠道和各类资金的扶持渠道,增强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在加大自身扶持力度的同时,把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各类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地落实好。

3、加大对中央**欠发达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央**作为我省的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大,从协调区域发展的角度,也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央**欠发达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要在中央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的基础上,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根据省级财政能力的提高,加大省级财政向闽西北中央**县乡两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4、率先在闽西北原中央**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我省作为我国沿海发达省份,应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在建立规范的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做出表率,对闽西北地区的生态保护区予以补偿,考虑闽西北地区是属于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并在 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

(五)加快老区立法,进一步完善国家老区发展的长效机制

由于老区分布广、比重大、底子薄、基础差,虽然进行多方面扶持,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不加大扶持力度,加快老区发展,彻底改变老区面貌,既对不起革命先烈,对不起老区人民,又直接影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要真正体现十七大报告精神,切实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扶持,就必须把老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把老区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建议尽快组织制定相关老区立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国家老区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明市已就有关老区立法的制定提出了议案、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在多年的努力下,老区立法已取得初步成效。省委、省人大也要尽快制定和出台《**省老区发展促进条例》和我省中央**经济社会发展5-10年规划,配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省革命老区发展的意见》的实施细则,明确我省中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和方向,明确省直各部门支持中央**发展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项目、资金等各项优惠政策,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促进我省中央**县达到我省中等发达县的水平。

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我省原中央**的发展问题,还必须依靠**地方党委和广大人民,充分调动**人民自力更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活内部因素,激发中央**自身优势,激发中央**自身潜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把闽西北的**优势和对台优势结合起来,把**建设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局,把中央**历史品牌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上一篇:农业发展研究范文 下一篇:员工职业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