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7 23:39:46

经济伦理学论文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斯密的著作读来亲切有味。斯密首先是一个很好的观察者,伯克在对《道德情操论》发表的一篇评论中说,书中的例证丰富而且确切,表述平易而生动,表明作者是一个具有非凡观察力的人,能使事物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评论不仅适合于《道德情操论》,也适用于《国富论》,只是前者主要观察人们内在的情感活动,而后者则主要是观察人们的外在经济行为。斯密与康德一样终身未婚,一生也大半在学院里和书斋中度过,但从其书中却可看出其知人甚深——知一般的人性和人心甚深,这种知识构成了他展开理论阐述的一个制约性基础。

斯密早年在爱丁堡大学讲授过英国文学的课程,还爱好过诗,不过,他具有无须等待社会上作出判断就领悟自己失败的辨别能力(其生平可参见约翰·雷《亚当·斯密传》,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三年版)。他很快就发现他的天职是在学术,在一七五——一七五一年,他讲授过一个冬天的经济学,这份经济学讲义中已经有了自由贸易的思想。不久他又获选担任格拉斯哥大学的逻辑学教授,随后转任道德哲学教授。按照苏格兰大学当时的学科分类,逻辑学包括修辞学和文学,道德哲学则包括四个部分:(一)神学、(二)伦理学、(三)法学、(四)政治学。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当时“道德哲学”学科的广博性,以及对教授所要求的知识的广博性。可惜这全部“道德哲学”的讲义原稿都在斯密的坚持下,让他的朋友在他逝世前烧毁了。后来出版的《有关法律、警察、岁人及军备的演讲》只是一个学生听他讲第三、四部分的课堂笔记。当然,《道德情操论》实际上就是从他第二部分的讲义中发展出来的,而在第四部分讲义中,也包含了后来《国富论》的基本胚胎。

这四部分的具体内容怎样,它们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它们是否构成一个体系?据斯密最喜爱的一个学生米勒说,斯密在第一部分中考察了上帝存在的证据和特性,以及作为宗教基础的人类大脑活动所必须遵行的各项原则。其时社会还没有那种“上帝死了”的震撼和挑战,神学的地位和内容主要还是沿袭,这方面看来并不是斯密注意的重心所在。第二部分我们从《道德情操论》可以看出,这部分内容是一种较严格、狭义的伦理学,而尤其是一种涉及个人的道德心理学或心态学,但它仍然主要是围绕着行为的适当与合宜性,围绕着正义与德性展开的,而并非全面地论述人的精神世界或心灵最高境界。第三部分即法学部分,据米勒说,斯密在这部分详尽地论述了与正义有关的那部分道德学,亦可说是一种涉及政治制度的伦理学,而其中也包含了法律社会学和法律史的内容,斯密遵循了孟德斯鸠的方法,在公法与私法两方面,追溯了从野蛮时期一直到文明时代的法学演进,以及如何相应地引起法律和政府的改善的演变。而在第四部分即政治学部分,斯密考察了那些不是建立在正义的原则上,而是以权宜原则为基础的行政法令。并考察了那些以促进国家的富强和繁荣为目的的行政法令,探讨了与商业、财政、宗教和军事建制有关的各种政治制度。

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第三、四部分的内容构成了伦理学的主体,这一伦理学包括个人道德(突出地表现于情感)与社会伦理(突出地表现为法律)两个方面,只是前者尚偏重于个人伦理学的一个方面,而后者有些内容如法律社会学的内容是在伦理学的范围之外。这也基本上符合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另一方面是德性的形而上学原理。康德的体系形而上学色彩远为浓厚,从内容到方法都更重视理性,重视逻辑的推演,这与重视情感、经验和观察的斯密相当不同。相同的是,他们的学术都有努力脱离神学而独立的倾向,不过康德主要是为理性争地位(可参见其书《系科之争》及《仅仅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斯密是为经验和情感争地位。重视哲学思辨的康德伦理学是从一种形而上学的基础推出,而重视经验观察的斯密伦理学则向经济学延伸或者说“扩张”,前者较缺少经济学的内容,后者则没有明确的形上学的基础。

斯密也确曾想过要系统地阐述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变革,其中不仅涉及正义,也涉及其他任何成为法律对象的东西。他说他的《国富论》已部分地履行了这一诺言,至少在警察、国家、岁收和军备问题上是这样。他在一些著作和书信中,也曾把他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合称之为“我的体系”。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古典的、包含四个方面的“道德哲学”体系是令人神往的一种体系,它既有向上和纵深的维度,又有向法律政治、经济等社会制度的横的延伸。经济学在当时还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它是包含在第四部分“政治学”的范畴之内的,而“政治学”又放在“道德哲学”的名下。所以,今天我们在《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中读到后来发展为《国富论》的一些思想是放在“论警察”的一篇中是会感到有些奇怪的,但当时的学科分类情况就是如此。斯密自己比起重视《国富论》来似乎也更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不仅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主要著作,也是他在逝世前的最后几年里竭尽全力进行修订的一本书,他在身患重病、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对这本书进行了最重要的一次修订,这说明了伦理学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对于道德真理的探讨在斯密那里是贯穿始终的,正如《亚当·斯密的生平与著作》的作者斯图尔特所说:“这些崇高的真理在他年轻时离开学院之际,第一次激起了他的天才的热情,他最后的精神努力也是寄托在这方面的。”(见《道德情操论》“译者序言”,商务印书?菀痪啪?nbsp;七年版)

但在迄今为止的后人看来,显然一般都认为《国富论》要比《道德情操论》更为重要,在斯密的墓碑上写的也是“《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安眠于此”,斯密被视作是现代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和开创人,而他对现代伦理学的影响却不如康德。康德使伦理学立足理性,并摆脱目的、效果方面的争议,建立了一种以规范为中心的普遍主义的伦理学,这显然更切合近代向价值多元社会发展的趋势。康德的伦理学可以在原则规范方面沟通社会领域与个人领域,斯密的伦理学则较集中于个人的道德实践和自我控制,尤其是对人们道德情感的分析,其分析独到、深刻。但这方面内容固然重要,在今天的社会里却毕竟落入了第二义,对何为正当,何为合宜的问题在纷争的现代社会无疑需要更优先地予以阐明和论证。不过,未来时代是否会变化得使斯密的道德理论更为重要亦未可知,如若其然,那一定是一个比现在更为幸福的时代。

斯密的《国富论》之所以较之《道德情操论》发生了更大影响,还与经济生活在社会中越来越占据中心位置,经济学也越来越发展有关。近代以来许多新学科的建立,往往经历了一个首先摆脱神学,然后又从道德哲学、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而斯密也确实顺应了时代所需,在理论上对当时已经呼之欲出的许多经济学思想做了一种相当完美的综合,这不仅要归因于他的天才,也要归因于他所投入的劳动量,归因于他的严谨、细致和长期不懈的努力。(这方面的评价参见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第275—294页,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六年版。)

《国富论》是相当独立的一部经济学著作,斯密并没有让他在《道德情操论》中表达的道德观点进入该书起支配作用,这后一本书并不是从前一本书发展和推演出来的,它们确实有着相当不同的主题、领域和重点,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斯密在前书中强调同情、强调利他和自制,但是他并没有试图在后书中以此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后书中所表现的基本上是一种客观的、独立的经济分析。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明显的,即指向“国民财富”、“国富民裕”,斯密把这视作是政治经济学的目的,但他认为这一目的并非能通过个人的禁欲和利他加上严格的政治控制来达到,相反,它倒是可以通过个人分散、自由的自利行为来达到。

斯密两书看上去的分立实际上正表现了人的两面性,即一方面人是更关心自己的,自爱自利的;另一方面人也有一种同情别人,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和自我节制的能力,这种同情和自制是通过设身处地、对自己心灵中的“一个理想的旁观者”发生共鸣,从这个第三者的观点进行观察来实现的。罗尔斯正义论的“原初状态”设计曾经从这一观点中得到启发。人类有两面性,然而这人类还是同一个人类,所以,斯密两书的陈述又可以说是一致的,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说明和解释人的活动。

两书的内容在一些重要方面也是相互贯通或包容的。比方说“看不见的手”的著名比喻,它是提出来为自由贸易和自由经济的思想辩护的,而这一思想可说是斯密经济学的主旨。在《道德情操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思想和比喻(参见商务版第229—230页,297页,302页)。更早,在一七五五年,斯密在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也陈述了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让事情自然发展的观点(见《亚当·斯密传》第57—58页)。在学生记录的《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中也有同样的见解(见该书商务版176页、196页),这说明这一思想在斯密那里是始终一贯的,并且不与他的道德观点冲突。

斯密为一种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说一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辩护,这一辩护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是从行为和手段上,斯密赞成事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反对国家对个人的外在的、强制的干预,因为,在斯密看来,在人类社会这个大棋盘上,每个棋子都有自己的行动原则,掌权者和计划者不能像用手摆弄棋子一样来随意摆弄每一个人(《道德情操论》第302页),计划者不能把他人看作是借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这就使斯密的经济自由思想包括“看不见的手”的比喻也具有了一种道德涵义,而这一点往往不易为人注意。另一个辩护则是从效果上辩护,即认为让人们自由地追求各自的利益,反而要比让人人设立追求公益的目标更能促进社会利益。因而,这一对效果的辩护同时也就是对人们的自利的行为动机的辩护了,或至少是一种认可。因而,国家干预个人经济活动在效率上和道德上都是不可取的。

但是,虽然斯密认为人的自爱本性是更为根本的,他并不同意孟德维尔的观点,他不同意孟德维尔把自爱说成是自私自利,说成是恶,然后说正是恶造成了善(公益),斯密宁可把自爱看成是道德上中性的。他也不是主张人们可以在经济活动中为所欲为,或者说,无论人们怎样追求自律都会促进公益。斯密实际上是提出了某些限制和约束条件的,这些限制条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个人的约束,即前述的鼓励人们的同情心和要求自制,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的,在这方面的调节因素中,斯密强调三种德性:出于明智的谨慎;出于道德的正义和超越于正义之上的仁慈,而尤其是强调正义。另一方面的限制则是在制度方面的,即确立一种完全的自由竞争的制度,斯密的意见似是说,自由的弊病看来也只能通过自由来纠正。他相信通过自由竞争,排除一切专断的干预,人们的自利愿望就会变成有利于社会的力量,竞争的结果将迫使商品的价格降到与生产成本一致的自然水平。今天的人们自然都知道完全的竞争不可能,完全纯粹和理想的东西都不会在现实中存在,人们经常得寻求某种中道,但即便在混合的制度中,也还是要承认有一种主导趋势,以及究竟应赞成哪一种主导趋势。在国家与市场之间更偏重于哪一端,始终还是个问题。

我们的叙述事实上一直在斯密的两本书——在他的伦理学与经济学之间穿行。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这两方面在斯密那里并不冲突,甚至不是截然分开的,斯密的两本主要著作实际上也是交替创作,穿插修订的,而这两本书又都放在“道德哲学”的更大范畴之下,而且他本人也更看重他的伦理学著作。从斯密整个治学的初衷和归宿来看,说他首先和始终是个伦理学家倒也并不为过(这也不影响说他是个经济学家),甚至说经济学是由一个伦理学家创立的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一个新学科大概总得由并非这一学科的专门家的人来创立。《不列颠百科全书》“斯密”辞条的作者说《道德情操论》奠定了《国富论》的心理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续篇。《资本主义的伦理学》的作者科斯洛夫斯基也径直说,“政治经济学是产生于道德哲学的”。

但是,我们前面说过,《国富论》并不是《道德情操论》的推演,而是客观的、独立的经济分析的结果。它的主要内容并非是说教的,而是分析的,甚至《道德情操论》也多半不是说教而是分析描述的。并且,两书共执是同样的人性观,同样注意到人的两面性,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两书也共执两样的道德观——一种作为公正的道德。只是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主要是从个人情感的角度观察,而在《国富论》中,是从社会、制度的角度观察。这里关键的是如何理解“道德”的概念。“作为公正的道德”与高尚的仁慈、自我牺牲不同,其要义是要在一些基本界限上有所不为,用斯密的话来说,对个人来说甚至是这样:“我们经常可以通过静坐不动和无所事事的方法来遵守有关正义的全部法则。”而对制度来说也就是尊重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除非有某种更重要、更迫切的道德考虑,不应对个人的经济活动加以干预和强制。这并不是说要绝对地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而是说干预应比不干预提出更多的道德理由。

而我们今天的争论者双方有时可能都误解了这样的“道德”概念,于是就或者通过完全拒斥道德来试图捍卫经济学的独立性和纯粹性;或者强烈地要求诉诸道德,但却是一种要求制度与个人达到比公正更高的“道德”,或者是把“公正”理解为一种“状态的平等”。《经济学家和说教者》的作者施蒂格勒并不主张经济学家去进行道德说教,但他却中肯地指出了市场交换的自愿性与重复性所隐涵的道德意义:首先是它的非强制性,以及它具有不同于政治和军事交易常常损及一方的特点:它一般是互惠的,或者在惠及一方的同时而无损于另一方;其次,重复性也导致一种信任和信用,能遏制欺诈行为。他认为我们所说的伦理学应是指一套与他人交易的规则,这些规则禁止损人利己的行为,而弄清一套古往今来人们广泛接受的行为戒律与效用最大化行为的一致性是有可能的。

时光过去了二百多年,我们生活的时代毕竟和亚当·斯密的时代已经相当不同了,今天学科的分工日益精细明确,绝大多数的学者不会像二百年前的许多学者那样横跨好几个领域并取得骄人的成绩了。我们的主要精力也应该放在自己的学科、自己的专业上,任一学科的学者都要知道自己的限制和范围,有所限制也才能有所作为。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休谟命题”的影响。西方哲学家,也是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大卫·休谟,在《论人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即“一个人不能从是中推论出应该是”,这就是所谓的“休谟命题”。休谟依据“是——应该是”的二分法的区分,对本来存在密切关联的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之间,来了个一刀切的区分,因此,被人们喻为“休谟的铡刀”。因此,西方经济学围绕经济学的研究要不要或说应该不应该涉及伦理道德和价值判断的问题,展开了长期而又激烈的争论。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他们强调经济学不是伦理学的“奴婢”或附属品,认为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制定或实践道德规范,同时,作为市场经济行为主体的人,也是一种“纯经济动物”,因此,经济学家无需重视“道德关怀”。

规范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异端学派,他们批评主流经济学派对道德的“遗忘”,强调经济学不可能摆脱道德的“纠缠”,不可能离开伦理道德原则和回避价值判断。如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和当代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冈·缪尔达尔等,认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经济学决不可能是一门“纯粹”的科学。

那么,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可以沟通的桥梁又是什么?或者说两者之间的交汇点在哪里?这也正是我们探讨经济伦理学的切入点。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中对这一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乔治·恩德利教授在《面向行为的经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他(指阿马蒂亚·森,作者注)在伦理学和经济学两方面的学术成就都是杰出的。而且,他非常精细地探索了两者之间的交汇处,建立了一些桥梁,这些桥梁使得不同的观点彼此之间更有意义。”约翰·勒蒂奇在《伦理学与经济学》一书的前言中这样讲:“对于那些关心当代经济学与道德哲学之间的经济学家、哲学和政治学家们来说,这本书可谓是一个思想‘宝库’。”“在全新的意义上,他阐述了一般均衡经济学能够对道德哲学分析所做出的贡献,道德哲学和福利经济学能够对主流经济学所做出的贡献。”

1.阿马蒂亚·森首先论证了经济学与伦理学这一严重分离,以及这一分离如何铸就了当代经济学的一大缺陷。阿马蒂亚·森认为,随着现代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隔阂的不断加深,现代经济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揭示这一隔阂的本质,就显得特别重要。他认为必须澄清两点:一是正确认识和评价“工程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问题。“工程学”的探索主要专注于逻辑的问题:在一些非常简单的行为假定中,为了最大效率地达到从别处给定的目标,一个人应当选择什么手段。正是由于“工程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使经济学可以对很多现实问题提供较好的理解和解释,因为经济学中确实存在大量需要关注的逻辑问题,即使在狭隘解释的非伦理人类动机观和行为观的有限形式中,这些逻辑问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解释。如一般均衡理论所研究的是市场关系中的生产和交易活动,虽然这些理论非常抽象、简单,而且对人类行为的看法也非常狭隘,但是,它们毕竟使我们对社会相互依赖性本质的理解更加容易了,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同时,他还认为,即使那些回避了伦理考虑的、极为狭隘的行为动机描述,也有助于我们对经济学中许多重要的、社会关系本质问题的理解。也就是说,他并不认为,“没有伦理考虑的方法就必定使经济学失效”。但是,他所强调的是,“经济学,正如它已经表现出的那样,可以通过更多、更明确地关注影响人类行为的伦理学思考而变得更有说服力,我的目的并不是要列举经济学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正在进行的研究,而是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需要澄清的第二点是,由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不断加深的隔阂所造成的损失具有两面性。因忽视“伦理相关的动机观”和“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而给经济学所带来的损失;经济学中的“工程学”方法,也是可以用于现代伦理研究的,因此,两个学科的分离,对于伦理学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

2.经济行为和动机。阿马蒂亚·森指出,“理”假设在现代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他认为,即使标准经济学关于理的描述被认为是正确的,从而被人们普遍接受,也不一定意味着人们一定会实际地按照其行为。因为现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行为动机也是多样的。他说,一种理性观会承认其他行为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最终目标和约束条件被充分认定,理假设自身也不足以把握某些‘必需的’的实际行为;必须把理等同于实际行为(无论理如何定义)的问题与理的内容问题加以区别,这两个问题虽有联系,但它们之间的差别还是相当大的。这两个特征在标准经济学中,实际上是作为一种补充的方式被使用的。通过一个共生的过程,这二者都被用于描述人类实际行为的特性:(1)把理等同于实际行为;(2)以一种相当狭隘的方式限定理的性质。

一般来说,在主流经济学中,定义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个方法是把理性视为选择的内部一致性,第二个方法是把理性等同于自利最大化。这里的一致性指的是选择和目的的一致。在他看来,理必须要求一定的一致性,但是,一致性自身并不是理的充分条件。因为选择是否具有一致性,不仅取决于我们对这些选择的解释,而且还取决于这些选择的某些外部条件,如我们的偏好、目的、价值观和动机。

定义理性的第二种方法是自利最大化。理性的自利解释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好几个世纪中,它一直是主流经济学的核心特征。自利理性观意味着对“伦理相关”动机观的断然拒绝。阿马蒂亚·森对此作了有说服力的批评。他说:“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现实的可能是一个错误;但把所有人都自私看成是理性的要求则非常愚蠢。”日本市场经济在生产效率方面所取得的成功,曾经被当作是自利理论的证据,但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的成功根本不可能告诉我们,在这样的经济中,潜伏在经济行为主体背后的行为动机到底是什么。事实上,有大量的经验证据表明,责任感、忠诚和友善这些偏离自利行为的伦理考虑在其工业成功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想着重提出的是,说自利行为在大量的日常决策中不起主要作用肯定是荒诞的。事实上,如果不是自利在我们的选择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常的经济交易活动就会停止。真正的问题应该在于,是否存在着动机的多元性,或者说,自利是否能成为人类行为的惟一动机。这里,他触及到了一个人们似乎都知道但尚未彻底澄清的大问题,即对亚当·斯密提出的追求个人利益的“经济人”的重新讨论。

长期以来,亚当·斯密被不少经济学家尊崇为自利的“宗师”,但这与他实际提倡的正好相反。在讨论自利行为问题时,区分以下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人们的实际行为是否惟一地按照自利的方式行事;第二,如果人们惟一地按照自利的方式行事,他们能否取得某种特定意义上的成功,比如这样一种或者那样一种的效率。这两个问题都与亚当·斯密有关。因此,人们常常引用亚当·斯密关于自利行为的普遍性和有效性的观点。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表明他相信这两个命题中的任何一个。首先,同情心和自律在亚当·斯密的善行概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他所说,“根据斯多葛学派的理论,人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某一离群索居的、孤立的个人,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世界的一个公民,是自然界巨大的国民总体中的一员”,而且,“为了这个大团体的利益,人们应当随时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的微小利益”。“人道、公正、慷慨大方和热心公益是最有益于他人的品质”。但在拥护亚当·斯密关于自利以及自利成效的经济学家们的著作中,亚当·斯密的“同情心”不见了。斯密看到的,也是任何一个人都能看到的,大多数人的行为确是受自利引导的,其中一些行为也的确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在论述市场中,正常的交易活动为什么会发生?如何被完成及为什么会有分工等,斯密强调了互惠贸易的普遍性,但这些并不表明,对于一个美好的社会来说,对于挽救经济来说,他并没有满足于建立在某种单一的动机之上。他曾指责伊壁鸠鲁试图把美德视为精明,并斥责某些“哲学家们”试图把所有事情都简化为某种单一的美德。通过上述分析,阿马蒂亚·森认为,在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中,人们对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动机与市场复杂性的曲解,以及对他关于道德情操与行为伦理分析的忽视,恰好与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所出现的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分离相吻合。“实际上,道德哲学家和先驱经济学家们并没有提倡一种精神分裂式的生活,是现代经济学家把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狭隘化了,从而铸就了当代经济理论上的一个主要缺陷,经济学的贫困化主要是由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而造成的。”

3.经济判断和道德哲学。阿马蒂亚·森在依据人们对福利经济学与预测经济学不同关注程度上的分析,指出经济判断与道德哲学相通的方面和不同的方面。在古典经济学中,本来并不存在福利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研究的严格界限,后来,随着对在经济学中所使用的伦理学的怀疑不断增加,福利经济学变得越来越不明朗了。现代福利经济学的标准定理是建立在一个结合体中,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追求自利的行为假设;二是一些以效用为基础的社会成就判断准则。传统福利经济学准则曾经是简单效用主义者的准则,即判断成功与否的依据是效用总和,除此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具有内在价值。由于离开了伦理分析,这些理论显得非常肤浅和狭隘。在19世纪30年代,以罗宾斯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激烈批评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认为这是“规范的”或“伦理的”考虑,是没有意义的,从此,福利经济学走上了更为狭窄的道路。随着反伦理主义的发展,福利经济学拒绝了个人之间的效用比较,剩下的准则,只有帕累托最优了。

帕累托最优是经济学家们普遍认同的一种对经济运行理想境界的经济学描述,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用严密的逻辑和数学方式作出的。帕累托深受英国功利主义哲学的影响,它认为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提出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福利”的原则,也是经济学家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在帕累托最优中,资源和财富在每一种用途和每一个人之间实现了最优配置,社会福利实现了最大化,以致没有人愿意改变这一状态。帕累托最优有时也被称为“经济效率”。阿马蒂亚·森认为,有时这种称谓是恰当的,因为帕累托最优所涉及的仅仅是效用范畴内的效率,而不重视效用分配方面的考虑。这一术语又是不幸的,因为这里分析的焦点仍然是效用,这是早期效用主义传统留下的遗产。那么,在为福利经济学所限定的狭窄范畴内,由于帕累托最优成为判断的惟一准则,追求自利的行为成为经济选择的惟一基础。他进而揭示了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结果与帕累托最优联系起来,深刻地描述了价格机制运行的规律,清晰地说明了建立在人们追求自利基础上的贸易、生产和消费的互惠本质,解释了市场机制中的有关的主要经济关系。所以,尽管帕累托最优有着普遍的重要性,但这一准则仅是评价社会成就的一个极有局限的方法。就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的意义,他特别提出有一点需要澄清。关于总体社会最优必须是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基础是,如果某一种变化有利于每一个人,那么对于这个社会来说它就必定是一个好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这一概念是正确的,但是要明确地把效用与利益区分开来却是不容易的。相反,如果利益被解释为效用之外的其他东西,那么,帕累托最优——用个人效用来定义——不仅不是总体社会最优的充分条件,甚至连必要条件也不是。这些分析表明,帕累托最优在福利经济学中的神圣地位是与功利主义在传统福利经济学中的神圣地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对权利概念的理解也是这样,这是经济理论中常常涉及到的,如自然禀赋、交换和契约都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权利。然而,在功利主义的传统中,这些权利只是被当作获取其他东西的工具,尤其是当作获得效用的工具。也就是说,传统功利主义只是按照权利取得理想的结果的能力来判断权利,而并没有赋予权利的满足以内在的重要性,可以说,权利满足本身被忽视了。这一传统已经被带入福利经济学的后功利主义阶段,在这里,人们所关注的只是帕累托最优和效率。在经济分析中,较为典型的看法是,权利仅被当作纯粹的法律实体,只具有工具价值而没有任何内在价值。

阿马蒂亚·森认为,与福利经济学和预测经济学有密切联系的伦理思想十分丰富,远比人们在传统上已经认识的或假设的更为丰富。只是一些经济学理论把许多有意义的伦理思想排斥在经济评价和行为预测之外。他还强调说明,我们迫切需要对变量集合和变量的影响集合进行补救性扩展,以便把经济分析中意义的变量及其影响,如伦理,也考虑进去。对于伦理学来说,许多伦理问题也具有我们所称之为“工程学”方面的因素,它们中间的一些也的确涉及到经济关系。这是伦理研究应注意的。除了经济推理的直接应用之外,经济学对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这类逻辑问题的重视和研究还具有方法论方面的意义。他一再强调,通过更多地关注伦理学,福利经济学可以得到极大的丰富,预测经济学和描述经济学也可以从中受益。同时,伦理学与经济学更紧密的结合,也可以使伦理学的研究大受裨益。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道德丧失问题在体育产业发展中,道德资本的核心是个体的道德素质。缺乏道德资本的运作,也必然会导致职业体育道德的丧失。在健康的体育市场中,体育法律法规等正式规则对人们体育行为的约束很小,大部分行为是通过道德、习俗等非正式规则来约束的。道德作为一种自律机制,可以辅助体育法律法规发挥作用,降低执行成本[5]。随着我国体育的职业化和商业化,体育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危机。在经济利益诱使下,会有一部分运动员或教练员曲解“利益最大化”原则,见利忘义,忽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导致体育产业发展背离其本质,不仅会置他人于高风险的位置,同时也会把自身置于危险的境地。目前,体育市场中出现了商业欺诈、假冒伪劣体育用品、拖欠运动员工资、罢赛、假球、黑哨等道德丧失的恶劣现象。道德资本作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经济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道德资本可以减少和遏制赛场暴力、贪污受贿、假球、黑哨、等现象发生,减少管理成本;可以激发体育主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组织凝聚力,提高企业效率;可以合理配置和利用体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6]。

(二)我国体育产业中引入道德资本的作用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引入道德资本是体育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精神资本及知识资本,道德资本介入体育产业对其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其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本要素。1.重构体育企业的经营理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在资本主义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市场经济无道德、伦理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常态。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资产阶级的社会里,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金钱存在的,他们本身也是为了金钱活着的,好像全世界只有赚钱能让他们快乐,他们完全忘记了世界上除了金钱还有其他的幸福。”在当时的社会,商人因此被人认为是自私、冰冷、毫无道德感的机器。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道德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伦理道德在经济中的作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伦理道德在经济中的这一作用也更加凸显,因此,让道德资本介入体育产业对体育产业的经营理念的重构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体育产业是一种“为人”的产业,基于消费者需要进行生产,“以人为本”是其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显然,体育产业是一种具有道德感的行业,经济最大化的做法与真正的企业精神是相悖的,并不符合社会的期望[7]。所以,道德资本的介入,能够更好地重构和规范其经营理念,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使体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2.使体育企业生产向人性化靠近,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产品人性化”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能最大化地满足,人们的本质需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离不开其“人气指数”,而“人气指数”则与企业“道德指数”和人性化产品分不开。在《伦理经济学原理》中,德国著名经济伦理学家科斯洛夫斯基曾指出“商品中的非物质性价值成分所占比重正在不断增长”,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文化道德“软实力”,对道德资本加以重视。商海如战场,谁能称霸成为领跑者,最主要的还是其产品及服务,相对体育产品而言,主要看其产品是否人性化、是否具有道德理念。体育企业的道德资本意识,可以促使其始终立足于人性化,打造出一流的人性化产品,如耐克、特步等,其企业理念都与道德资本有密切关联。体育产业要受到消费者的认同,必须转变文化价值观念,向文化和道德营销转型,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道德信任感。道德资本的介入能有效促进其转型,使其更受消费者喜爱,从而促进其市场占有率的提高。3.减少体育企业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成本贯穿在任何管理和交易中,减少成本是经济交易中所有企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学的流行观点认为,保证对下属的严密控制能尽可能地缩减管理跨度,进而减少管理成本。道德资本的介入能够将有形资本激活,加快有形资本的运转[8]。在管理上,道德资本通过对组织制度人性化的设计,能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成员的潜能,将员工这种有形资产盘活,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宁波智丹体育公司提出如下道德资本理念:诚信、认真、精益求精;安踏对道德理念的恪守存在于每一个员工的心中,企业员工在这种道德规则之下自然会履行各自职责,为其减少了不少管理成本。道德资本对交易费用的节省也有重要作用,交易费用的问题主要在于失信这种道德问题。不信任和猜忌会增加交易费用,“信任”这种道德资本若介入其中,必定能赢得人们的信任感,使交易成本有所降低。

二、在我国体育产业中培育道德资本的策略

中国体育产业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在1998年,中国已经被世界评为世界体育用品生产大本营,2000年世界体育用品产量中仅我国就占据65%,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总值增长规模每年更是高达493亿元以上,但道德资本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介入却并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一是因为道德环境恶劣,二是企业经营理念的扭曲。因此,培育体育产业道德资本要成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完善体育法规,为培育良好的“道德环境”提供制度保障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是约束体育产业的两大规则,只是法律法规更具有直接约束力。对体育产业法规进行构建和完善除了可以规范体育市场外,还能提高道德资本的介入和运用,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体育产业立法工作1994年才开始,起步较晚,总体看来体育产业法规的数量十分有限,仍然需要完善。道德环境的好坏对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说古已有之,可见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完善体育法规之外,必须培育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体育企业作为道德主体必须积极地培育道德环境,从自身做起,绝不做违背道德之事,坚持美德、正义、勇敢与诚实,在道德的依托下转变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道德权利意识,满足消费者和公众对体育企业的道德要求。体育法规的完善与培育良好“道德环境”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体育法规的完善能够为“道德环境”提供制度保障,良好“道德环境”则能促使体育法规更好地实施,从根本上改变体育领域的道德资本介入状况。

(二)体育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做讲道德、讲良心的体育企业要改善道德资本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介入现状,体育企业必须首先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为此,体育企业应该不断学习、创新,促进企业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对体育企业家们来说,更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时刻谨记自己心中流淌着“道德血液”。领导的带头作用能很好地激发企业其他管理者和员工的创新热情,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给企业发展注入更大的精神动力。2007年对超过4000名企业家的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优秀的领导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更多消费者的调查也显示,具有强烈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更受他们信任。所以,在道德资本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评价企业准绳的今天,体育企业必须明确自己的道德责任,做讲道德、讲良心的体育企业。

(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塑造优秀的现代体育企业文化道德资本除了与人们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有关外,对社会关系中的道德关系更加关注。在社会关系中,人们要培育道德资本,就需要在人与人之间培育道德关系,这种道德关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本身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本。作为企业创新和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企业工作作风、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各种因素。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大潮中,现代体育企业也必须以人为本。只有重视自身企业文化建设,加强道德资本培育,才能使现代体育企业在整个体育市场中脱颖而出。体育企业首先应该明确文化建设的目的,在兼顾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人格、权利以及经济利益,这样才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凝聚力得到增强。

(四)加强体育产业舆论监督,营造体育市场公平竞争的氛围作为规范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舆论在道德环境中主要表现为依据主流价值观多数人对少数人的行为进行评价或给其带来影响。从这一角度来看,舆论是带有一定道德教育功能的,能够提高个体的道德素养,对体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具有辅助和强化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监督和调控体育经济活动主体的经济行为。当前,舆论在体育市场中所发挥的监督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对体育市场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具有强大的约束力。因此,体育企业必须重视自己的社会形象,加强体育产业舆论监督,营造体育市场公平竞争的氛围,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客观、公正、真实地报道体育产业中的事实;要不断完善新闻审查制度,建立畅通的新闻舆论传播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给体育市场营造透明公正的氛围,提高人们对体育企业的道德信任感。体育产业并非纯粹的经济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育产业在发展中实际上还蕴含着一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资本在体育产业发展的介入对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转型时期,应不断采取措施,在体育产业中培育道德资本,从而促进体育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发展 发展伦理学 滥觞

(中国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1)05-0118-05

在当今社会,发展不仅是时代的主题同时也是时代的难题。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在给人们带来富裕生活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大自然,造成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人类的生存危机正日益受到严重威胁。我们不禁要问:发展怎么了?发展是否就是经济增长?如果不是,那么怎样发展才是好的?如何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规范发展呢?于是,一种新的哲学即发展伦理学的框架得以形成。但是要从学理上建构发展伦理学,必须先从它的源头开始,否则,它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根基不牢,自然也就无法对其进行科学构建。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发展伦理学的滥觞给予合理的批判和分析,为构建发展伦理学打下一个良好而又扎实的基础。

在国际上,特别是在西方,被国际发展伦理学协会(IDEA)誉为“发展伦理学之父”的是美国圣母大学荣誉教授德尼・古莱(Denis Goulet)。他之所以被尊称为“发展伦理学之父”,不是因为他首先提出“发展伦理学”这个概念,而是他对发展伦理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等指出,据英国学者可思波(Gasper)考证,“发展伦理学”这个术语最早在1959年由法国经济学家利浦瑞特提出。1971年古莱出版名著《艰难的选择:发展理论中的新范畴》,正是这部巨著,使发展伦理学这个范畴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奠定了古莱作为发展伦理学这个新兴学科开创者的地位。其实,早在1960年,古莱就发表过一篇关于发展伦理学的题为《当务之急――我们时代的发展伦理学》的论文,1965年和1966年其最早的发展伦理学专著《发展伦理学:理论和实践指南》(西班牙文版)和《发展伦理学》(葡萄牙文版)相继问世,大概是因为语言方面或者是当时人们都沉浸在经济增长的神话之中,无暇反思发展,所以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然而,就是在此基础上,古莱于1995年出版了《发展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指南》英文版,这是他关于以前研究发展伦理学的集大成之作。他说:“本书作者以前两本有关发展伦理学著作的内容摘录。本书不像以前两本那样对发展伦理学做详细论述,而是作为教学概要和决策指南。”这里的“前两本”就是指1966年葡文版《发展伦理学》和1971年英文版《残酷的选择: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此外,古莱比较著名的著作还有1977年出版的英文版《靠不住的承诺――技术迁移中的价值冲突》,1983年出版的英文版《墨西哥:未来发展战略》和他的最后一部论文集,即2006年出版的英文版《前进中的发展伦理学:探索――1960-2002》。

作为国际发展伦理学协会发起人之一的戴维・A.克罗克(David A Crocker)在给古莱最后一部论文集《前进中的发展伦理学:探索――1960-2002》所作的“代序”中,高度评价古莱在发展伦理学中的杰出地位。他说:“德尼・古莱所说的关于他自己的导师路易・约瑟夫・勒布雷特(Louis―Joseph Lebret)的话或许也适合或者甚至更好地适合他自己:‘他在一门初创的学科中作为一位巨人矗立着’。”引文中的“初创的学科”即是作为跨学科领域的发展伦理学,它是指对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和全球发展的目的、手段和过程的道德评价的学科。克罗克深深地被古莱的敬业精神和品格所折服,有两件事可以作证。第一件事是在1978年他和另外两位教授被请求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开设一门关于“伦理学与农村发展”的研究生课程。正是在古莱的著作《残酷的选择――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和题为《价值观研究的一种伦理模式》的论文的指导下,他们才成功地开设了这门研究生课程。这对克罗克影响很大。他坦言,近三十年来自己一直继续的是德尼・古莱所开创的路线。第二件事是在1987年国际发展伦理学协会成立大会上。古莱除了接受邀请,为大会作主旨演讲外,同时以现在堪称经典的题为《发展伦理学的任务和方法》的论文向所有与会者提出挑战,还慷慨地欢迎我们参与到这个跨学科的领域中,分享他的洞见,并鼓励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和背景来进行这个挑战。在接下来的18年里,古莱以多种方式奉献于国际发展伦理学协会及其在墨西哥、洪都拉斯、美国、智利、苏格兰和印度举行的国际会议。古莱对从事发展事业的社区和当地非政府组织实行现场观察并与他们进行批判性的对话,这一点已经超过大多数发展伦理学家。由此可知,古莱被誉为“国际发展伦理学之父”和发展伦理学的一位先驱者是当之无愧的。

在我国,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刘福森最早提出“发展伦理学”这个概念并对其存在的合理性加以论证。他在《哲学动态))1995年第11期上在国内率先发表了题为《“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的论文,指出:“当代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应当包含根基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证,而且还应当包含价值论的支撑和伦理的规范。因此,提出‘发展伦理学’这一概念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展伦理学,既是传统的伦理学(元伦理学)在当代社会发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也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发展。它是社会发展理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2年他在《论发展伦理学――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支点》一文中进一步说道:“我提出发展伦理学的概念,首先是对当代社会出现的人类生存困境和危机反思的结果。”以此为基础,他于200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以“发展伦理学”命名的专著《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发展的合理性研究》。他明确指出:“本书的观点是:我们现在出现的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等人的生存危机,主要的不是由个别人的不良行为造成的,也不是因为各国政府一时的错误政策造成的,而是由西方工业文明以及建立在这种文明基础上的现展观的本性造成的。也就是说,工业文明和现展观的本性决定了出现这些危机是必然的历史命运。”由此不难看出,发展伦理学源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当代社会由于无批判地采用工业文明所形成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和发展道路而形成一系列人类生存困境和危机,如资源危机、环境危机、人类心理危机、健康危机等,而单靠传统伦理学或者其他任何一门学科又无法对这些当展问题给予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答,因此迫切要求建立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观、新的发展哲学,即发展伦理学。

国内外学者就此而言已经基本上达成共识。国内较早研究发展伦理学的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邱耕田教授指出:“社会历史的不断进步,对传统的道德观念形成了不断冲击;而当代不断变革的、全新的发展实践.在发展进程中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道德难题。这意味着,当代社会发展本身已向传统伦理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尖锐挑战。因此,要厘清现代伦理生活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加以引导,就必须研究社会发展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内在关系;要对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良性动力,就必须建构起社会发展与社会伦理的整合机制,实现发展主体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林春逸教授在其名著《发展伦理初探》中指出,发展伦理是对现代化发展进行反思的必然产物。现代化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富裕的同时导致一系列生存与发展的困境图景:发展与生态危机共存,自然家园遭到破坏;发展与发展“代价”伴生,和谐社会家园难建;发展与发展“异化”同在,精神家园逐渐荒芜。发展伦理的产生正是奠基在人们对这幅困境图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的严重关切以及摆脱这种困境的强烈愿望之上的。此外,发展伦理的形成也是奠基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的理论前提是发展理论的价值转向,其价值依据是发展观嬗变过程中确立的新发展价值观,其哲学基础是自由与必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古莱在其代表作《发展伦理学》中指出,发展把三大基本的道德问题推向前台:生活美好与物品丰富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内与社会间公正的基础问题以及社会对自然力与技术的态度的决定性标准问题。而以往的老答案在现代化面前都陈旧过时,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种新的发展哲学即发展伦理学。

但是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国内学者在阐述发展伦理学的滥觞时,往往从学科间的分野中,而忽视从学科间的关联中阐明发展伦理学的缘起。有学者如是说:“传统发展观关注的只是消费价值的获得,因而损害了环境价值;而生态发展观关注的仅仅是自然的环境价值,并以‘内在价值论’为基础确立起一个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因而否定了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界获得消费性价值的合理性,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发展伦理学在反对‘发展天然合理论’的时候候并不否定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行为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它只是要通过对人的发展实践的评价、约束和规范走向一种‘有规范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并不是无限度、无约束的绝对的合理性,而是在一定限度内的合理性。”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有规范的合理性”的发展伦理学。这种论证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合理性在于从事物之间的差异、对立、矛盾入手。但是,也有其局限性,其局限性在于忽视了整体的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会容易造成一种误区:似乎发展伦理学优越于其他学科。实际上,各个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视域、研究方法和学科属性,因此,无高低优劣之分,都属于整个学科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平等成员。同时,上述观点也会带来一种假象:似乎发展伦理学是以往学科从外部强加而成的。实际上,发展伦理学的出场,重要的是从以往学科内部衍生而成,是多学科有机互动的结晶,而不仅仅是因为以往学科存在着种种弊端和疏漏。

在这一方面,西方学者给我们作出了表率,他们在讨论发展伦理学的滥觞时,既注意到了学科间的对立,也更加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互动,认为发展伦理学是当代各学科综合作用的结果。正如古莱所言,以往发展被视为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研究主题,但是论述发展与不发达问题的一套丛书的主编们认为:该主题的性质已迫使学者和践行者超越其自身学科的界线,不论是经济学、人文地理或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或者农艺学、植物生态学或土木工程学等应用科学。现在发展研究的一个共识是:发展问题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没有哪一个单一学科能够包罗万象,更不能提供解决办法,发展伦理学新的多元学科领域把判断性(分析性)科学与政策性(应用性)科学和规范性科学连接起来。古莱指出,伦理学是发展研究领域的后来者。许多年以来,发展中的价值观难题只是由一小批经济学家从外表加以应付。伦理学不但与政治学分离而且也与经济学、甚至社会学无关,这就使得哲学、伦理学处于无力防守和混乱的状态,古莱将罪责归于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和斯密的《国富论》。我认为,古莱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因为马基雅维利是“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同伦理家彻底分家的人,有资产阶级政治学奠基人之称”。而《国富论》更是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和“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应当说,从学科的分工而言,它们之间的分野是必然的,也许正因为这种分野才激起后来者对哲学、伦理学的新的建构。事实上,正是古莱的导师即法国经济与人道主义运动奠基人路易・约瑟夫・勒布雷特关于发展的经典性定义,打破了伦理学与政治学、经济学之间的断裂,开始构建发展伦理学的崇高事业。勒布雷特把发展描述为:一个特定人群及构成它的所有近邻人群单位,以可能的最快节奏,以可能的最低代价,并考虑到存在于(或应当存在于)这些人群与近邻人群之间的团结纽带,从较少人道向较多人道阶段的一系列过渡。在勒布雷特的感召下,冈纳-缪达尔在《亚洲的戏剧》中承认发展是充满价值观的活动。本杰明・希金斯在《经济发展:问题、原则与政策》中断言,哲学家必须加入发展队伍,如果没有发展哲学的明确概念,这个队伍就成了一个简单的特定使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研究社会变革的少数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也偶尔进行过一些有关发展的价值观问题的讨论,如丹尼尔・勒纳、爱德华・班菲尔德等。国际发展伦理学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发展伦理学的系统专业研究的开始,同时也意味着发展伦理学被正式承认为发展研究与哲学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关于发展伦理学与发展学、生态学、环境学,特别是与发展经济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艾米泰沃・克利什纳・达特(Amitava Krishna Dutt)和查理斯・K.威尔伯(Charles K.Wilber)的论述值得一提。我们的目的是想从他们对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说明中进一步更好地理解发展伦理学的滥觞。他们指出,发展伦理学即使就仅仅对发展的意义有影响这一点而言,与发展经济学的关联也是巨大的。但是考虑到发展的意义和发展经济学的其他维度之间的关系,发展伦理学甚至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其一,最直接地说,它对发展战略和政策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中,期望政府通过直接行为和间接影响个人决策制定的方式扮演主要角色,政府官员不得不在不同的战略和政策之间作出选择。甚至在人们更愿意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起到较小作用的社会里,政府也需要采取行动来提供市场运行所必需的社会政治体制,而这就需要关于发展伦理学的研讨。而且,发展伦理学对非政府机构和营利公司以及政府如何回应这些战略也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二,发展伦理学就经济的某个观点而言也有重要的作用,即人们是否把收入分配、贫困和环境看作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成分以及人们是否将伦

理和宗教价值考虑为影响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人们是否(且如何)把这些考虑因素看作分析的重要成分,取决于它们的经验意义而不是人们是否认为这些问题本身就是重要的。但是如果人们的确认为它们本身就具有重要性,那么发展经济学家更有可能从它们具有重要性的地位开始,然后作出努力以经验地考查它们的重要性而不是仅仅假定它们是不重要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只是想当然地认为增长是减少贫困的一个手段,但是并没有明确地将之包括于他们的经济观之中,反而关注储蓄、投资、技术变革和增长。其三,发展伦理学对于分析的方法以及一个人如何考虑经济分析观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发展伦理学关注的是通常在经济学之外研究的许多价值问题,所以这意味着发展伦理学就其本质而言涉及多门学科。此外,对价值的关注,要求对于最优化代表的主流方法有一个批判的观点,因为那种方法典型地忽视了价值和规范。因此,分析家们应当更加注意认真考查人们如何真实地活动而不是简单地填补他们的最优化模型,尽管在利用最优化行为以增加对该行为的理解方面没有什么危害。

总之,倘若国内学者在思考发展伦理学的滥觞时,除了从各学科之间的对立中分析外,也能够从各学科之间的内在关联中分析,那么,不但有利于理解发展伦理学的缘起,而且也有利于发展伦理学的科学构建,这才是我们渴望实现的美好愿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目前,我国学界侧重的是发展伦理学在我国的建构何以可能,而西方学者的旨趣是发展伦理学如何系统化、专业化地进行研究。就此而言,国内有的学者撰文,指责以古莱为代表的西方发展伦理学属于“表层”发展伦理学,而试图以所谓贝壳的社会风险理论中所蕴含的伦理意蕴来建构自己的所谓“深层”发展伦理学。理由是:第一,古莱没有对发展与伦理的关系本质进行深层存在论反思,其发展伦理学只是“发展”与“伦理”两个范畴的相对简单“黏合”。第二,虽然古莱揭示了生态破坏、国家不平等、财富不均等发展问题,但他并没有看到这些发展问题的现代性统一性,忽视了资本逻辑与这些问题的内在关联。第三,古莱发展伦理学的最根本问题是道德批判的抽象性,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在古莱对理想社会的价值设定上。在这里,我不想为古莱作辩护,但是如此区分“表层”与“深层”,不能不说是对古莱关于发展伦理学的文献资料浏览甚少所致,不能不说是对古莱的一种偏见,如果全面、系统、认真地阅读古莱的著述,或许就会有另一种新的截然相反的认识。

其二,这就要求我们拓展发展伦理学研究的视野,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加大向西方发展伦理学界学习和交流的力度,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更好更快地提升我国发展伦理学研究的水平和档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

其三,正如文中所言,国内有的学者在阐述发展伦理学的滥觞时,多注重对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反思,而忽视从学科间的关联中阐明发展伦理学的缘起。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在对发展问题进行反思的同时,不要忽视从各学科的内部关联中对发展伦理学的可能性和合理性进行析厘,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该学科的建构。正如古莱所言:“发展伦理学自由地借鉴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计划工作者、农学家以及其他学科专家的著作。”

这就涉及发展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基本问题、研究范围、使命、方法、战略、原则与评估等问题,即发展伦理学的限度或者说是阈值问题,作者将另外详述。

参考文献

[1]。任旭刚.发展伦理学的“选择论”意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1).

[2]Denis Goulet,Development Ethics at Work:Explora-tions-1960

2002,London;New York,NY:Routledge,2006,p.3.

[3]Charles K.Wilber and Amitava Krishna Duu.New Di-rectzons抽Development Ethics:Essays in Honor。,Denis Goulet,NotreDame,Ind.:University OfNotreDame Press,2010,D.474.

[4][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M].高话,温平.李继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前言.

[5]刘福森.“发展伦理学”:当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J].哲学动态,1995,(11).

[6]刘福森.论发展伦理学――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支点[J].江海学刊,2002,(6).

[7]刘福森.西方文明的危机与发展伦理学――发展的合理性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2

[8]邱耕田.发展伦理学是关于发展善的学问[J].学习与探索,2004.(3).

[9]林春逸.发展伦理初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9 130.

[10]刘福森.发展合理性的追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1][意]尼可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i.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伦理学 数理方法 博弈论

最近几年,西方学界流行这样的观点,即博弈论能被用来研究社会和政治哲学。虽然有众多的政治哲学教授们利用博弈论来研究这些问题,但是专业的博弈论专家们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直到宾默尔将他的研究兴趣转移到公正理论领域来。之后。该方法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

一、经济伦理学里的“数理学派”诞生

西方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们对世界顶尖级的博弈论专家宾默尔的《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寄予了厚望。当宾默尔论著的第一卷《公平博弈》和第二卷《正义博弈》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问世时,在学界引起了轰动。在这部两卷本的著作中,宾默尔对一个庞大的问题做了全景疏理,并且在其中大量的采用了数理方法尤其是博弈论的方法,因为他很清楚他的读者有一部分就是专门研究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宾默尔试图“告诉人们博弈论是研究政治哲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宾默尔写作这本书的理由在于,他“相信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使人得到很多领悟”。

另一位著名博弈论学者萨金对宾默尔在这部著作里表达的思想提出了异议,由此导致了“两个博弈论学家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将道德伦理学争论引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同时。伴随着数理经济学的蓬勃发展以及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诞生,以博弈论为主要标志的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中广泛运用,形成了经济伦理学里的“数理学派”。在这一领域,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前面介绍过的宾默尔、萨金、高德、萨利、阿克斯罗德、Christina Bicchier、帕菲特、黄有光、赫伯特・金迪斯和萨缪・鲍尔斯等人,也出现了大量用数理方法进行经济伦理思想解释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协定道德》、《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Cardinal Welfare,IndividualisticEthics,and Interpersonal Comparisons of Utility》以及《强互惠的演化:人类非亲缘族群中的合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二十一世纪经济伦理思想数理解释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伦理思想数理解释的趋势有增无减,国外出现了大量用数理方法尤其是博弈论方法来研究经济伦理问题的文献,其中,宾默尔2005年出版的新著《Natural Justice》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本书中,宾默尔用博弈论的方法系统阐述了其自然主义的正义观。同时,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经济学和道德哲学家利用主流经济学的数理方法来研究经济伦理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伦理学和经济学出现了恢复结合的趋势,经济学研究“伦理不涉”的特征有所改善。同时,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甚至脑科学等跨学科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出现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全的趋势,其中神经元经济学的诞生就是经济学与脑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立的桑塔菲研究中心的主要宗旨就是从事跨学科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近年来,关于经济伦理的数理解释的研究文献不仅发表在《经济文献杂志》(JEL)、《美国经济评论》(AER)、《博弈论与经济行为》(GEB)等国际性经济学权威期刊上,而且对经济伦理背后的科学基础进行研究的论文还频繁见诸于《神经科学》(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神经成像》(Neuro Image)等自然科学权威期刊甚至《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这种国际顶级的综合科学期刊上。

三、国内对于经济伦理数理解释的研究

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中的广泛运用,对中国也逐渐产生了影响。目前,我国许多伦理学著作和论文中也较多应用博弈理论,但是国内对经济伦理数理解释的研究,包括本文中引用和参考的国内学者的大量著作和文献,主要还停留在介绍、评价和借鉴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学者能够利用数理工具系统阐述其经济伦理思想。

用数理方法来研究经济伦理思想。从理论研究层面上讲,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经济伦理学研究的视角,要坚持多学科的紧密结合。通过上述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中的数理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经济伦理学界在研究经济伦理议题时,以下几个学科是紧密相联的:第一是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这是经济伦理学产生的基础;第二是经济伦理学与政治学的交叉,这一路径继承的其实是最古老的经济学传统,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其中最好的体现;第三是经济伦理学与社会学及人类学的结合,贝克尔、默菲等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极大影响了现行的社会学理论,而田野调查与人类学结合的代表人物是金迪斯和鲍尔斯等桑塔菲学派的学者,不过桑塔菲目前主要处理的是博弈实验的验证;第四是经济伦理学与心理学结合,以弗农・史密斯和卡尼曼等人的工作为基础。建立在普通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是这一分支的统称。这一路径的研究就包括Christina Bicchier基于心理学中多元的无知的理论为基础的非社会主流规范的论证,而实验的代表人物则是阿克斯罗德;第五则是经济伦理学与生物学及生理学的结合,以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为代表,紧跟一系列研究演化的经济学者。有不少做计算机模拟的学者,桑塔菲学派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以鲁慈齐(Rustichini)和葛礼谦(Glimcher)等为代表的神经经济学则更进一步,研究脑部神经元在决策时的表现,主要目的在于找寻理性的生理基础,或者说,理性决策的脑神经元表现,主要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手段来进行,这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已经相当紧密。

然而在我国,在交叉学科和跨领域方面,伦理学与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还不够。一方面,这些年来转向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者主要来自哲学伦理学领域,他们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知识有限,而有兴趣于经济伦理问题的经济学者又发现自己并不善于运用伦理学理论。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界或企业界人士或者以为经济伦理问题是低层次问题,不在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或者认为企业在能够思考和关心经济伦理问题之前。必须先解决它们的生存问题。由于存在这些知识结构和认识上的问题,经济伦理学研究难以为学术界真正重视,也影响经济伦理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实践作用的发挥。

2、西方在进行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数理解释中所采用的多元的数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西方学者对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数理解释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包括大量的数理逻辑推导、数学建模、数据的实证检验以及计算机的模拟仿真,如果说简单的数理逻辑推导在我国的经济伦理

学研究中尚有部分学者采用的话,数学建模、数据的实证检验以及计算机的模拟仿真的方法的采用,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当然和我国目前大量从事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学者的学科背景有关,其根源在于中国教育中的过早的文理分科制度。因此,在我国的经济伦理学或者伦理学教育中,改变课程结构,适当加入一些理工科的课程,不仅有利于将来从事研究的学者开拓视眼,更有利于方法论上的创新。

当然,我们的理论研究中借鉴西方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数理方法。仍然需要避免机械套用,形成数理方法的泛滥。数理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是应用最为广泛、最具有说服力的方法,因为数学准则的应用将经济学带入了一个比文字叙述方法更为严谨的标准之下,而其逻辑推导的作用则更明确,一般化抽象化演绎分析能够使得经济学的命题能够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虽然数理方法一开始就受到了诸如德国历史学派等的批判,但仍不影响其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中的广泛应用。但是数理方法作为一种分析的“语言”,有其优势也有其缺陷。诚如方钦和韦森所描述的那样,当数学推演过程变得复杂时,几乎所有人都必然地无法再驾驭这匹理性的野马。因此,我们在借鉴其包括计算机模拟方法等方法在内的数理方法时,切不可机械模仿其数学建模,而要认真思考其背后的伦理含义。

3、我国的伦理学的研究,应更多地加强理性思维。从字面上理解,“伦理”中的“伦”是指人际关系、秩序、规则,“理”是指理论、理性的解释、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伦理学是对于人际关系的规则给出充分理由的学问。从这种解释出发,赵南元认为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伦理学的区别:中国的伦理学是有“伦”无“理”,西方的伦理学是有“理”无“伦”。中国的传统道德对人际关系作了很多规定,但是对于这些规定背后的理由却很少述及,所以是有“伦”无“理”。西方的伦理学有不少理论,但是理论的出发点往往是形而上学的,未必以人际关系为基础,更重视人与上帝(或某种抽象理念)的关系,例如康德的“绝对命令”,所以是有“理”无“伦”。作为实践指导的科学之――伦理学应该具有解释能力,能够解释历史上或现存于社会的各种道德的存在理由。即使是错误的、过时的、应该取消的道德准则,也有其曾经存在的理由。不能假定从前的人是愚蠢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如果得出结论,认为常识性道德准则全部或大部分都是错的,那么这种理论必然是可疑的。因为只要社会得以存在和运行,就证明社会中的常识性道德具有起码的合理性。因此,伦理学应该是理性的,不仅给出答案而且给出令人心服口服的理由。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依据的理论应该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是可验证的。虽然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西方经济伦理学的研究中显示出了种种缺陷,但这往往是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缺乏的思维。因此,在后的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理性思维应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公平博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梁捷:两个博弈论学家之间的战争[N].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2007-05-21.

[3]方钦、韦森:经济学中的理性主[J].学术月刊,2006(8).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6篇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6翁宗奕.医学院校必须把医学伦理学列为“两课”教学的重点来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5)20~21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7篇

学生学习探究活动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结合《伦理学》教学内容,设课外感悟探究活动。如要学生在生活中用心去感悟什么是“善”。让学生用一个月时间,每人去收集5个关于“善”的辞条,收集1个人类关于“善”的动人故事,做1件有利于他人和超越自我的有益的事。然后进行主题为“去听、去看、去发现与感知善”的交流课,由学生主持主讲,相互交流、辩论,畅谈自己对“善”的理解与感悟。还可让学生去感悟什么是“宽容”、什么是“诚实”,什么是“教养”,什么是“自律”、“节制”等美德。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目的:既深化了伦理学课堂教学的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同学们对伦理问题的认识深度广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不仅注重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还主张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接触各个阶层的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明确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各种问题,从而加深对《伦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为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我们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如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现状调查”“、生态城市建设调查”、“现代家庭美德规范调查”等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进一步印证、理解理论知识。并在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中,达到开拓思维空间、深刻认识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强感性认识。

撰写小论文活动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因为本科生毕业都要求写毕业论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能力,启迪思维,是课程教学的应有之责。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广泛研读《伦理学》课程相关书目与杂志,要求写1~2篇小论文。并在学生中,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并将学生优秀论文结集在学生中传阅,相互借鉴。目的:养成学生将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为了强化教学的实践性,课程考核形式也作出了一定的改革。不单纯以学生笔试成绩为考核唯一依据,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学生平时自律,对自我行为严格要求的记录,如有无上课迟到、缺席、早退等情况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1部分)。

2.上课讨论、发言、写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小论文的成绩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2部分)。

3.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作为评定成绩的3部分)综合上述三方面学生表现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建设性的评估,对成绩给予表扬和肯定,对缺点与不足给予帮助,使每一位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提升,知识有所增加,使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真正达到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总之,通过教学改革,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实效。使高校《伦理学》课程,授课内容更科学、内涵更丰富,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更受学生欢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倡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理解生活、追求卓越”,提高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关心国家发展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把教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结合起来,强化育人效果;通过互动式学习,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田扎根、开花、结果,达到伦理学塑人的目的。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济活动互利原则伦理学

一、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互利是一个伦理含义及其丰富的概念,是构建市场经济伦理的伦理基石,它规定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伦理范畴,决定和影响着经济活动的价值评价标准和具体道德规范,对中国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利是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互利原则是集体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着巨大的作用。大力倡导互利原则是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外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互利原则伦理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学者从20世纪末才开始关注互利原则这一问题,而且研究的层面也比较浅。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互利原则是指在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过程中,经营主体从交易中获得好处。伦理互利原则是指各经营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正当手段去追求自己合理的同时,兼顾对方的利益,使之均能受惠获益达到公正和谐,互促共进的目的。既如此,互利原则作为一种经济伦理原则是符合时展要求的,是解决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理论,无疑,研究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互利原则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理论水平;从互利原则这一视角把握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揭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丰富、发展、完善经济理论;在继承、超越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经济理论,实现经济理论的创新,从而指导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现实意义:经济的巨大发展是互利原则产生的决定因素;互利原则的发展是与当代经济活动的发展同步发展的,经济活动主体对互利原则认识的趋同过程,也是互利原则潜在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理性杠杆作用将越来越大,地位将越来越高;互利原则将最终成为经济活动主体自觉遵循的伦理原则。

二、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国内外研究现状

任何理论研究都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类价值观的偏离而导致了人类社会道德沦丧,人们自私自利,人性堕落异化等问题。在反思中,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固有的价值观,并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构建新价值体系。从伦理学角度去研究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却似乎为人们所忽视,相关论文并不多见,更无专著问世。而笔者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它将挟带着一股巨大的文化冲击波,冲击中国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

西方国家有先见之明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早已涉足与研究经济领域的互利原则问题。哲学家孟德斯鸠认识到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要以相互的需要为基础,相互依存,平等互利,因而带来了和平;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都凸现了一个鲜明的伦理主题——互利,他们认为只要从事贸易活动,各贸易主体就能够做到绝对互利和相对互利。我国对互利主义原则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相关著作主要有,唐凯麟的《伦理学教程》,李欣欣的《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对策》,何怀宏的《底线伦理》等。相关论文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等。

以上这些论著和论文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多是从经济的宏观层面来提倡互利原则,研究互利原则的经济伦理理论较少,仅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互利原则理论的专门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互利原则理论观点,如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等。这些互利原则理论观点都是互利原则理论的表现模式之一,但尚不能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互利原则是经济活动的道德基础的理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都没有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在经济活动中为互利原则提供理论论证。在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方面,现有的研究不全面。在对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方面,很少有学者从互利主义原则的内容、伦理内涵、实现等全面系统地论述,而且忽视了在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创新

从以伦理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以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及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角度论述互利原则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对互利原则进行现实思考,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并指出在构建市场经济新价值体系中要注意的问题。

纵观现有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有必要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力图在前人已经研究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前人没有研究的方面,努力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路淑英:神话的启示—人本主义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徐立敏,刘传志:人本主义牵手“两课”教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1)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邓建兴: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郭为禄:走向市场经济的人与道德[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6]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罗国杰:罗国杰文集[M].保定:河北人学出版社,2000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Abstract】Synthesizesthemedicinepatternalongwiththebiomedicinepatterntothebiological-psychology-societytheevolution,themedicalserviceiscontradictorygraduallyby“thetechnology”to“theservice”thetransformation,manynewmedicineethicsquestionarisesatthehistoricmoment,medicineethicsmoreandmorereceivesthevariouscountries’medicineeducationalcirclestheattention.

【Keywords】Medicineethics;Education;Pres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演变,医疗矛盾逐步由“技术型”向“服务型”转化,许多新的医学伦理问题应运而生,医学伦理学越来越受到各国医学教育界的关注。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6翁宗奕.医学院校必须把医学伦理学列为“两课”教学的重点来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5)20~21

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第10篇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

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新晨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6翁宗奕.医学院校必须把医学伦理学列为“两课”教学的重点来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5)20~21

7伍天章.新版医学伦理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8

【关键词】医学伦理学;教育;现状;对策

上一篇:cbl教学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民法理念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