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22:10:46

经济伦理论文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活动互利原则伦理学

一、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的提出及意义

互利是一个伦理含义及其丰富的概念,是构建市场经济伦理的伦理基石,它规定和制约着经济活动的伦理范畴,决定和影响着经济活动的价值评价标准和具体道德规范,对中国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互利是经济活动的本质要求,互利原则是集体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着巨大的作用。大力倡导互利原则是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外学者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互利原则伦理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学者从20世纪末才开始关注互利原则这一问题,而且研究的层面也比较浅。

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互利原则是指在经营主体之间的交易过程中,经营主体从交易中获得好处。伦理互利原则是指各经营主体在平等的基础上,以正当手段去追求自己合理的同时,兼顾对方的利益,使之均能受惠获益达到公正和谐,互促共进的目的。既如此,互利原则作为一种经济伦理原则是符合时展要求的,是解决经济活动中利益关系的理论,无疑,研究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研究互利原则有助于提高经济管理理论水平;从互利原则这一视角把握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揭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丰富、发展、完善经济理论;在继承、超越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经济理论,实现经济理论的创新,从而指导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与发展。

现实意义:经济的巨大发展是互利原则产生的决定因素;互利原则的发展是与当代经济活动的发展同步发展的,经济活动主体对互利原则认识的趋同过程,也是互利原则潜在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的理性杠杆作用将越来越大,地位将越来越高;互利原则将最终成为经济活动主体自觉遵循的伦理原则。

二、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国内外研究现状

任何理论研究都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昌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物质财富,同时,由于人类价值观的偏离而导致了人类社会道德沦丧,人们自私自利,人性堕落异化等问题。在反思中,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固有的价值观,并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构建新价值体系。从伦理学角度去研究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却似乎为人们所忽视,相关论文并不多见,更无专著问世。而笔者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它将挟带着一股巨大的文化冲击波,冲击中国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

西方国家有先见之明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早已涉足与研究经济领域的互利原则问题。哲学家孟德斯鸠认识到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要以相互的需要为基础,相互依存,平等互利,因而带来了和平;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利益理论都凸现了一个鲜明的伦理主题——互利,他们认为只要从事贸易活动,各贸易主体就能够做到绝对互利和相对互利。我国对互利主义原则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相关著作主要有,唐凯麟的《伦理学教程》,李欣欣的《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对策》,何怀宏的《底线伦理》等。相关论文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等。

以上这些论著和论文取得了颇丰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宏观角度看,我国学者的研究多是从经济的宏观层面来提倡互利原则,研究互利原则的经济伦理理论较少,仅有欧阳超的《试论互利主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互利原则理论的专门研究。西方学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互利原则理论观点,如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等。这些互利原则理论观点都是互利原则理论的表现模式之一,但尚不能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互利原则是经济活动的道德基础的理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都没有从伦理学角度来研究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在经济活动中为互利原则提供理论论证。在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方面,现有的研究不全面。在对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方面,很少有学者从互利主义原则的内容、伦理内涵、实现等全面系统地论述,而且忽视了在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经济活动中互利原则创新

从以伦理学的视角来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在经济活动中,以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及集体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界定互利原则的伦理内涵。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等角度论述互利原则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同时,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领域对互利原则进行现实思考,以互利原则为基础,构建市场经济道德规范体系,并指出在构建市场经济新价值体系中要注意的问题。

纵观现有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有必要更深入、更全面、更系统的研究经济活动互利原则。力图在前人已经研究的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前人没有研究的方面,努力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路淑英:神话的启示—人本主义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徐立敏,刘传志:人本主义牵手“两课”教学.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1)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邓建兴: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5]郭为禄:走向市场经济的人与道德[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6]徐大建:企业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罗国杰:罗国杰文集[M].保定:河北人学出版社,2000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主义义利观经济伦理

经济伦理是人们在经济制度安排、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以及对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其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来规范主体的经济行为,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正确的经济伦理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可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充分发挥伦理道德在经济生活中作为市场、政府调节之外的第三种调节力量的作用,能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保障。然而,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中,经济伦理教育仍然是相当欠缺,甚至是被忽视的,这直接导致我国道德教育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经济伦理教育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时代课题。高校作为培养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重要阵地,在经济伦理教育中理应发挥先锋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伦理教育,其意义非常深远。

1高校开展经济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也是德性经济。现代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除了用相应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也对市场主体的伦理道德有基本的要求。经济伦理可发挥伦理道德在经济生活中的调节作用,而它的作用的发挥是建立在人们了解、接受市场经济伦理原则、规范的基础之上。所以,开展经济伦理教育有其必要性及紧迫性。高校作为“准”市场经济主体的培养基地,更应重视并加强经济伦理教育。在新形势下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将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1.1高校开展经济伦理教育是培养市场经济健全主体的内在要求

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性经济。市场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目的,无疑是获取利益最大化。但市场主体的利益必须通过市场交换才能实现。交换必须遵循等价、自愿的原则。这两条原则使得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必须考虑满换另一方的需要,把自利性与互利性、趋利性和服务性结合起来。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一方面依赖于经济制度伦理,另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个体伦理,即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自我约束和道德激励。这说明经济伦理与经济道德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作为“准”市场经济活动主体,能否具有“效益”和“道德”统一的健全市场主体意识,能否做到“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对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作用不可小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要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结合实际,笔者认为深入开展经济伦理教育是培养市场经济健全主体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勤俭、公平、平等、守信等传统道德品质;另一方面可培养大学生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

1.2高校经济伦理教育存在某种程度的缺失

在国家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社会变革时期,多元化的思想道德观念对社会主导价值系统的挑战和冲击使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常面对着道德困惑。众所周知,市场经济伦理讲求利益导向、公平竞争、效率优先原则。作为反映人们经济生活、政治活动规律的经济伦理在充分肯定人们追求正当利益合理性的基础上认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凡是基于公平原则、等价交换的获利行为都有其道德合理性。[2]如市场上的投机行为,只要不违反市场交易原则,也是经济伦理所肯定的。

而社会领域的道德伦理则要求奉献精神、利他主义。显然这在经济伦理中得不到认同。这说明,同样的事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伦理要求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然而,目前高校并没有针对这两种适用领域不同的伦理原则的价值矛盾进行教育,接受的往往只是理想化的一般的社会道德观念和规范的教育。这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道德行为显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功利化的倾向。

如现今大学生中的诚信意识缺失、责任意识淡薄、泛“功利化”倾向突显等现象,严重影响着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2高校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近年来,经济伦理教育是学术界研讨的热门话题,不少学者发表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但至今仍未完成其自身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此同时,如何把理论研究的成果纳入道德教育,尤其是作为道德教育主渠道的高校道德教育中,实际的努力也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市场道德规范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内容,并通过对高校这一重要阵地进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高校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

2.1坚持奉献伦理教育与功利伦理教育相结合

确认社会主义功利伦理在我国当代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地位,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性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3]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承认社会主义功利伦理道德上的正当性,注重物质财富,肯定正当利益。即肯定以效益为追求目标,以勤俭为活动核心,以自尊为心理基础,以竞争为实现手段,以互利为社会前提,以法律为行为基准的基本伦理规范。

但应认识到,肯定社会主义功利伦理的个人利益因素,并不等同于肯定极端个人主义的“自我中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明确社会主义功利伦理的地位——经济生活中道德建设的起点。我国市场经济的伦理精神和道德生活的基本格局是功利伦理和奉献伦理的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构成有机的统一整体。社会主义奉献伦理是一种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全面实现社会进步为追求目标的伦理规范,占据主导地位。由于经济伦理反映和调整的是人们经济活动的行为规范要求,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因此在开展高校经济伦理教育中必须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与目的的集体主义、奉献利他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奉献伦理相结合,引导学生超越功利伦理的局限,升华为注重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伦理精神。

2.2坚持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经济伦理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人类存在方式的关系的深入思考和系统审视。它关注的是人类如何不以自身异化为代价发展经济并在经济过程中实现人自身的全面发展。[l]这要求在高校经济伦理教育中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重要地位,绝不可松懈。发挥“主渠道”德育课堂的教育作用,传授相关道德理论知识,通过座谈会、交流会等方式传授给学生。但是,道德教育具有知行统一的特点,传授道德知识是其第一步。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行为中实践,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将外化的道德教育内化为其行为本身,真正以合乎市场经济、社会伦理的道德标准在学习、生活中运用于实践。因此,高校开展经济伦理教育应以理论教育为主导,兼顾行为教育。

通过开展创业实践、家教等行为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以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从实践中升华体现理论的价值。

2.3坚持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相结合

一个人的思想觉悟不是白发产生的,而是必须有一个从外面系统灌输进去的过程。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深人人心,很大程度上要靠有意识教育,靠坚定不移地进行灌输,即第一课堂“主渠道”教学。但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既依赖于有意识教育,又离不开无意识教育。无意识教育即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案,自觉地在受教育者周围设置一定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味,使他们在满足美的需求和兴趣爱好的同时,潜移默化

地受到教育。[4]它把教育的意识、目的渗透到与之相关的活动或环境中,可增强伦理教育的渗透性和感染力。高校经济伦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如何规范自我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及明确市场经济的道德性与非道德性,与市场经济及社会伦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高校经济伦理教育应坚持有意识的“主渠道”教育与无意识的氛围影响相结合,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3新形势下开展高校经济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的经济伦理教育应结合高校实际,在教书育人中重点引导学生对经济生活的目的、市场经济的道德性和非道德性、效率的道德论证、分配正义、交易伦理、消费伦理、生态伦理等问题作些深入全面的探讨与学习,以启迪大学生对经济伦理的觉悟。

笔者认为,应以“以人为本,合力育人”为教育指导原则,探索具有时代特点,符合新时期学生的教育方法,通过搞活“四个课堂”、优化“四个环境”、整合“四种媒体”、实行“四级推进”,努力构建“大教育”格局,不断提高学生对经济伦理的认识及效果。

3.1延伸教育时空,搞活“四个课堂”即主课堂、第二课堂、家庭课堂、社会课堂

经济伦理同整个社会发生着经济学和社会伦理角度的联系。开展高校经济伦理教育,应将课堂带到社会、家庭、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灌输中始终发挥着主阵地作用。课堂教育应以开放、互动的教育模式,进行经济制度伦理与经济个体伦理的教育,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提升对经济伦理的认识。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活动、知识竞赛、演讲赛等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提高觉悟。构建“学校一家庭一社区”三位一体的模式,将经济伦理教育延伸至家庭、社区,寓教育于生活,增强教育的渗透力与感染力。通过假期社会实践、参观先进企业、人文景观等“社会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3.2营造教育氛围。优化“四个环境”即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环境

在当前社会处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舆论和高校都赞成大学生适当地参与一些不影响学业为前提的经济活动,如家教、推销、勤工助学等。既锻炼他们的能力,也对他们健全的人格形成极有益处。然而,目前高校当中出现了一些大学生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去参加非法传销组织等行为,甚至贪图享乐、难耐清贫等思想在某些大学生中颇有市场等消极现象。这说明,优化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显得尤为重要,营造严谨求实、勤奋求知、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的经济行为,营造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的经济环境。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的道德性、法律性,营造民主、法治、和谐的政治环境。建立健全的文化活动机制,使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活动方式上,开展主体文化、节目文化、广场文化、共建文化、课余与假目休闲文化等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使之延伸到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

3.3丰富教育手段,整合“四种媒体”即报纸、广告、电视、网络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也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报纸、广告、电视、网络是当前主要的信息载体。其提供的信息对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方向具有牵引作用。大众传媒直接面向大学生,传播信息直接迅速,在大学生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是学校理论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的有力工具和重要渠道。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具有形象性、隐藏性、权威性等特点。重视大众传媒作用,把其提供的信息变为舆论导向,会对学生的言行起到“软约束”作用。发挥大众传媒在教育中的牵引作用,是让学生及时了解党的现行政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面貌。应及时组织学生收听、收看《经济道德》、《道德与观察》、《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栏目,引导学生对市场经济主体的正确认识与评价。

3.4适应成长规律,实行“四级递进”

根据青年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成长不同时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搞好分级递进教育。第一年主要抓好树立正确义利观的奠基教育。义利观问题,归根结底是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的关系问题。它是经济伦理的核心。由于义利关系贯穿在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到一些具体的经济伦理问题,因而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经济伦理问题。因此必须首先抓好树立正确义利观的奠基教育。

反对“唯利无义”的思想观念。第二年主要抓好立身做人的导向教育。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做人的准则直接影响到高校经济伦理教育的效果。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系列教育,引导学生懂得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走好人生之路。

第三年主要抓好职业道德的定位教育。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经济伦理教育的重要一步。第四年主要抓好奉献社会的爱心教育。市场经济伦理讲求利益导向、效率优先,而社会道德伦理要求奉献精神、利他主义。在新形势下,在肯定个人物质利益的同时,更应强调奉献,通过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专业、爱岗位”的“四爱”教育,激发学生的奉献精神。

经济伦理教育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新形势下,高校大力开展经济伦理教育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郑美琴.论市场经济的经济伦理[J].经济评论,2001(6).

[2]王淑芹.论市场经济与道德对立经济统一的条件性[J].道德与文明,2000(3).

[3]陈泽环,方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7.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3篇

一、信息伦理的内容构成

1.存在基础

信息伦理的存在基础,首先来源于信息活动的伦理需求。需求产生创造的动力,经济活动和精神活动无不如此。近三十年来,由于计算机特别是网络活动的日益频繁,伦理规范的需求随之产生。先是网络问题频频发生,一是信息使用的不平等。网络建设力图平民化、普及化,但还是难以做到最终平等,而一旦“信息高速公路”变成某些人的“高速信息私路”,那么对其他信息使用者肯定是不道德的。二是道德冷漠。信息的生产责任淡薄,垃圾信息大量产生,浪费网络资源;信息使用者有偿意识淡薄,极力免费使用有偿信息,损害商业秩序。三是人际情感疏远。人机交往频繁,导致人际接触减少,从而疏远了人际感情联系。四是道德冲突。信息的生产、传播超越物理空间,导致民族国家伦理冲突。五是信息污染、信息欺诈问题严重,个人的隐私和身心健康受到侵犯。这只是网络活动一个方面的问题,在更广泛的信息活动中,问题同样大量产生并存在着。由于这些问题的大量产生和普遍存在,人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伦理秩序,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抑制这类问题的发生,这样就使信息伦理有了最初的存在基础。

2.本体定性

信息伦理的本体定性,也就是信息伦理本质的规定性。这就引出两个问题,一是信息伦理是什么?二是信息伦理学研究什么?前者回答信息伦理的内涵问题,是信息伦理的本体定性;后者解决信息伦理的外延问题,是信息伦理在理论上的深化与升华。关于信息伦理的本体定性,吕耀怀指出:“信息伦理又称信息道德,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信息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1]这里,主张用伦理调整信息关系,意在强调伦理与法律的区别,即不靠法律强制而是依靠舆论的力量,来维持信息关系的平衡。关于信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沙勇忠指出:“信息伦理学的本质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的伦理学,是一门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探讨信息伦理的生成、本质、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信息伦理学以信息伦理为研究对象,这没有什么疑问。论者又进一步指出,它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这至少抓住了信息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本质,即它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3.实践价值

信息伦理学是一门实践哲学,这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问题。在更广泛意义上说,伦理学就是实践哲学。信息伦理学是在伦理学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哲学,自然它也是实践哲学的一种。就信息伦理来说,一方面它是从信息活动的实践中产生的,是信息实践活动需要信息伦理规范调整,信息伦理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信息伦理对信息实践活动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同时它本身也要经受实践的检验,实现自身不断强化,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这说明信息伦理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实践也是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4.发展前景

信息伦理无论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还是作为一个实践哲学范畴,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一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或准备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活动正在开始或可能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活动。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甚至成了支柱产业。美国首富比尔・盖茨作为成功人士,他就是靠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微软帝国。那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把传统制造业向境外转移,而用信息业来填补制造业留下的空白。二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成功经验表明,信息产业的支撑不可忽略。韩国、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台湾,在经济的崛起过程中,信息产业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发展中国家在进行新兴的工业化过程中,信息产业的贡献率也越来越大。如今在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中,信息化建设是同步进行的。四是信息产业是一个十分宽泛的产业集群,它不仅包括信息通讯、网络等新兴迅速崛起的行业,而且还包括报刊、出版、电视、广告等传统行业,所有这些行业的发展都可看作是信息产业的壮大。五是传统产业的发展进步,也离不开信息业的支持和帮助。所有这一切表明,信息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同时标志着信息伦理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济运行需要合适的规则来规范,信息伦理就是信息经济的合适的规则。

二、信息伦理的结构构成

1.理论构建

信息伦理的表现形式首先是理论形态,它是由计算机伦理学起步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授W.曼首先发明并使用了“计算机伦理学”这个术语。他认为,应该在计算机应用领域引进伦理学,解决在生产、传递和使用计算机所出现的伦理问题。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论文,对计算机技术运用中发生的一些“专业性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同年,德国的信息科学家拉菲尔・卡普罗教授发表题为《信息科学的道德问题》的论文,提出了“信息科学伦理学”“交流伦理学”等概念,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了信息伦理学的问题,包括信息研究、信息科学教育、信息工作领域中的伦理问题。他将信息伦理学的研究放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知识等背景下进行。他认为任何伦理理论都是对人的自由反映,通信与信息领域的伦理也是如此。1986年,美国管理信息科学专家R.O.梅森提出信息时代有4个主要伦理议题:信息隐私权(Privacy)、信息准确性(Accuracy)、信息产权(Property)、信息资源存取权(Accessibility),通常被称为PAPA议题。20世纪90年代,“信息伦理学”术语出现。1991年,D.福勒和G.帕拉迪斯共同出版《信息系统中的伦理学》专著。1995年,斯皮内洛出版了《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专著。两部专著的中心论点仍然是伦理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紧密联系,将视点置于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90年代中后期,将信息技术和信息伦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信息伦理学研究发生了本质变化。1996年,英国学者R.西蒙和美国学者W.B.特立尔共同发表《信息伦理学:第二代》的论文,认为计算机伦理学是第一代信息伦理学,其所研究的范围有限,研究的深度不够,只是对计算机现象的解释,缺乏全面的伦理学理论,对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有关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缺乏深层次的研究和认识。1999年,拉菲尔・卡普罗教授《数字图书馆的伦理学方面》,对信息时生巨大变化的图书馆方面产生的伦理问题加以分析和论述。2000年,他又论述数字时代的图书馆的伦理问题,指出:“作为一种描述性的理论,信息伦理学揭示了一种权力结构。这种权力结构对不同文化和不同时代的信息观念和传统观念的态度产生影响。作为一种不受约束的理论,信息伦理学开创了对道德态度和道德传统的批判。”随后,他又发表题为《21世纪信息社会的伦理学挑战》论文,专门论述信息社会的伦理问题,特别讨论了网络环境提出的信息伦理问题。他将信息伦理学从计算机伦理学中区分出来,强调的是信息伦理学,而不是计算机伦理学。我国的信息伦理学研究起步较晚,但最近几年发展很快,2002年以来,我国陆续出版了多部信息伦理学专著。从1998年至2004年,信息伦理学论文已达218篇。

2.行业规约

行业规约是信息伦理又一个外在表现形式。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的10条戒律,为其成员规定了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具体内容是:你不应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你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你不应未经许可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

美国计算机协会还希望其成员支持下列一般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避免伤害他人;要诚实可靠;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秘密。

有些机构还明确划定了被禁止的网络违规行为,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协会指出了6种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现: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联的系统;商业性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在公共用户场合作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动;伪造电子邮件信息。

1996年2月,日本电子网络集团(Electronic Network Consortium)了《网络服务伦理通用指南》,旨在促进国内网络服务健康发展,避免毁誉、诽谤及与公共秩序、伦理道德有关的问题的发生。[3]

2002年3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制定并且正式实施《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2002年11月,《中国图书馆职业道德准则(试行)》开始实施。

3.学科结构

建立完善的学科结构,也是信息伦理成熟与否的外在标志。程现昆指出,信息伦理在我国尚未引起广泛关注。其根据是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在这一文件中,有两处可以列入信息伦理学,但没有列入。一处是“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列有7个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未列入信息伦理学;一处是“哲学”的二级学科“伦理学”,列有8个二级学科,也未列入信息伦理学。由此,程现昆认为,“十几年以前,信息伦理学尚未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出现这种情况也在情理之中。现在,我们有必要将伦理考量的视域由信息技术拓展到信息社会的整个社会信息活动,以此来形成信息伦理的学科追求,并以此作为把握信息伦理学的学科性质以及构建学科体系的基础与前提。”程现昆进一步认为,“信息伦理学是植根于信息实践活动,在信息与伦理双重视域及其背景学科的交叉结合中,研究现实社会的信息道德问题的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4]

程现昆的研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但有两处值得商榷,第一处他说“将伦理考量的视域由信息技术拓展到信息社会的整个社会信息活动”,笔者认为应删去“信息社会的”这一限定语,理由在于一是信息社会在我国尚未到来,而是“整个社会信息活动”内涵很大,既包括信息社会的信息活动,也包括非信息社会的信息活动,这样再用“信息社会”加以限定不仅没有意义,而且还影响信息概念的准确表达。第二处,信息伦理学的学科结构图中,上部的三个层次排列不准确,第一层次“信息哲学”,第二层次“理论信息伦理学”,第三层次“应用信息伦理学”,将理论与应用(实践)看成母子关系,不够严谨科学。

4.社会影响

信息伦理是社会伦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学者们纸上谈兵,因而社会影响对它来说特别重要,甚至是决定它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社会伦理是什么?是可以在社会上普遍应用的伦理。信息伦理也要在社会上普遍应用,所以要注意其社会影响研究。事实上,信息伦理是在社会上受到普遍而深刻关注的伦理。首先,信息伦理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信息伦理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国际色彩。信息伦理学的许多会议和活动都具有国际性。其中,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当属1997年、1998年和2000年召开的第一、二、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息伦理学国际大会。这三次国际大会的规模逐渐扩大。第二届国际大会建立了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伦理学虚拟论坛。这个论坛由来自德国的R.库勒恩教授主持,共召开了两轮讨论会。第一轮讨论会的主题是:(1)信息伦理学的概念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作用;(2)信息伦理学的社会与政治方面,包括信息富有与信息贫穷、作为公有和私有商品的信息;(3)全球信息市场的伦理方面,包括信息的可行性、所有权和合法性,网络的隐私、秘密、安全,仇恨和暴力。第二轮讨论会的主题是隐私、信息鸿沟、科学与教育、信息市场和公众的作用。大会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应做的8项工作。第三届国际大会将会场分别设在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使更多的学者能够参与,参与者和论文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前两次。各大洲的会议分别提出了代表各自利益的信息伦理学建议和宣言。与会者提交的论文反映了各地信息伦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平,更代表了世界范围内信息伦理学的理论进展。这次国际大会总的精神是强调公平、公正地进入信息社会。大会探讨了新的信息环境下信息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与此同时,在与信息技术、计算机、伦理学(特别是应用伦理学)、网络及法律有关的各种国际会议也安排了信息伦理学的内容,由此可见信息伦理学在国际学术活动中占据的地位和所取得的成果。其次,信息伦理在我国也得到关注,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对信息伦理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其主要表现在于一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2000年10月,我国在北京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地区信息伦理研讨会。二是积极进行理论译介和理论研究。国家、地方、大学和有关单位近年来资助了多个信息伦理研究项目。三是积极制定和践行信息伦理行业规约。四是积极进行信息法律和信息伦理的对接。从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看,我国已经部分实现了信息伦理的法制化,对信息伦理的成长和发育无疑具有重大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吕耀怀.构建数字化生存的伦理空间.光明日报,2000-08-01.

[2]沙勇忠.信息伦理论纲.情报科学,1998,(11).

[3]梁俊兰.信息伦理学:新兴的交叉学科.国外社会科学,2002,(1).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4篇

学生学习探究活动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结合《伦理学》教学内容,设课外感悟探究活动。如要学生在生活中用心去感悟什么是“善”。让学生用一个月时间,每人去收集5个关于“善”的辞条,收集1个人类关于“善”的动人故事,做1件有利于他人和超越自我的有益的事。然后进行主题为“去听、去看、去发现与感知善”的交流课,由学生主持主讲,相互交流、辩论,畅谈自己对“善”的理解与感悟。还可让学生去感悟什么是“宽容”、什么是“诚实”,什么是“教养”,什么是“自律”、“节制”等美德。开展不同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目的:既深化了伦理学课堂教学的知识,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同学们对伦理问题的认识深度广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不仅注重课外活动的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还主张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接触各个阶层的人,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明确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学会运用辩证的方法分析各种问题,从而加深对《伦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促进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增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自觉性,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为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我们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如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社会公德建设现状调查”“、生态城市建设调查”、“现代家庭美德规范调查”等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进一步印证、理解理论知识。并在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中,达到开拓思维空间、深刻认识社会、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的目的,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强感性认识。

撰写小论文活动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写作能力。因为本科生毕业都要求写毕业论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其能力,启迪思维,是课程教学的应有之责。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广泛研读《伦理学》课程相关书目与杂志,要求写1~2篇小论文。并在学生中,进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并将学生优秀论文结集在学生中传阅,相互借鉴。目的:养成学生将学习与科研相结合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在高师《伦理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为了强化教学的实践性,课程考核形式也作出了一定的改革。不单纯以学生笔试成绩为考核唯一依据,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1.学生平时自律,对自我行为严格要求的记录,如有无上课迟到、缺席、早退等情况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1部分)。

2.上课讨论、发言、写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小论文的成绩记录(作为评定成绩的2部分)。

3.期末考试成绩评定。(作为评定成绩的3部分)综合上述三方面学生表现情况,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建设性的评估,对成绩给予表扬和肯定,对缺点与不足给予帮助,使每一位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提升,知识有所增加,使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真正达到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与。

总之,通过教学改革,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注重实效。使高校《伦理学》课程,授课内容更科学、内涵更丰富,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更受学生欢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倡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理解生活、追求卓越”,提高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民生、关心国家发展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把教学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结合起来,强化育人效果;通过互动式学习,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田扎根、开花、结果,达到伦理学塑人的目的。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媒伦理,责任,文献综述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上输入“传媒伦理”一词,检索到相关论文成百上千,有关注新闻伦理的研究,有对广告伦理的研究,还有对网络伦理、影视伦理等的研究,这些研究丰富了传媒伦理研究的内容。

在近年出版的传媒伦理研究著作中,陈超南的《彩色的天平——传媒伦理新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以“传媒伦理”命名的专著。该书论述了传媒伦理学的兴起、现状及传媒伦理与当代社会等相关问题,指出传媒的伦理原则应当包括言论自由、社会责任、人类正义、职业道德等因素,该书为整合性的传媒伦理研究作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近年来反响较大。该书从传媒伦理维度,对传媒所面临的自由与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新闻的真实性、传媒娱乐化、传媒市场化、传媒的后现代性四类最为典型的媒介伦理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及伦理解读。

黄富峰在《大众传媒伦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中,通过分析大众传媒应有的道德理念、道德品质和媒介行为应遵循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及其在社会道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大众传媒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道德对策和建议。

罗哲宇的《伦理重建与当代中国新闻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则是立足于当下伦理失范现象日趋严重之时,以伦理重建的角度,以当代中国伦理转型与重建过程为背景,探讨新闻报道是否存在失语、失范等问题,对新闻报道中如何在实践中引导伦理的重建展开研究,最后落脚于转型期社会新闻媒体在伦理重建中的社会责任。

在已经发表的传媒伦理著作及论文中,对于目前传媒伦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第一,涉及传媒价值与利益冲突的研究。

传媒伦理本质上应该注重其自身存在的社会文化价值,然而在我国市场

经济发展过程中,传媒为了追求利益而出现了一些价值上的偏离,背离了传媒伦理责任,这为广大研究传媒伦理的学者普遍认同。大部分学者都把传媒偏离价值原则的原因归结于传媒市场化。持此观点的学者及其著作有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黄富峰的《大众传媒伦理研究》、张君浩与兰海燕合著《以传媒伦理再造实现传媒的规范发展》(《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5月)等。

关于中国传媒价值观的问题,学者普遍认为应该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如薛国林、李志敏在《论中国传媒价值认同—以马克思主义公共性思想为视角》(《现代传播》,2011年第9期)认为中国传媒应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促进各利益群体互动、共赢,并最终为促进社会共同体和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作用。唐励在《论当前我国传媒的价值导向》(《文学界》2011年第5期)一文中认为,传媒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倡导真善美的价值目标,鼓励人们提升和美化生活等方面进行努力。

第二,涉及传媒自由及社责任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言论自由与传播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媒体道德的原则之一。但随着大众传媒滥用传媒自由现象的日渐泛滥,为了矫正这种过度的自由,社会责任理论开始兴起。

我国传媒界,大多把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解为对群众负责,对社会负责,或者要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严晓青在《媒介社会责任研究现状:现状、困境与展望》(《当代传播》,2010年第2期)、何志玉在《传媒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中国报业》,2011年8月)、鲁玉琴在《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平衡与和谐发展》(《东南传播》,2010年第8期)、朱辉宇在《传媒社会责任理论再思考》(《传媒》,2010年第11期)等对此问题在文章中作了具体论述。

第三,涉及传媒娱乐化的研究。

学者们认为当前的娱乐化是传媒娱乐功能的异化,而传媒的这种异化消解了传媒应有的功能,使传媒的娱乐功能走向了反面。郑根成的《媒介载道—传媒伦理研究》一书中对当前我国传媒的娱乐化现象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这种现象进行了伦理反思,认为真正的娱乐应该是健康向上的,是美的,是法律和道德许可的,是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杨新磊在《“娱乐化”的“去伦理化”本质及其忧思》(《伦理学研究》,2011年第3期)也表达了对当前我国传媒娱乐化的伦理反思。杨新磊在该文中指出,当前传媒娱乐化滋生了许多伦理危机,如传媒业的唯利是图、人文关怀缺位、反道德化、漠视深层问题等等;贺琛在《传媒“背道”的伦理反思》一文也对传媒的娱乐化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

第四,涉及媒介素养问题的研究。

我国对媒介素养的普遍关注始于2003年,之后媒介素养研究蓬勃发展并出版了大量关于媒介素养研究的专著。如蔡国芬与张开等人合著的《媒介素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龙的《媒介素养通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段京肃与杜骏飞的《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袁军的《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李军林等的《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陆晔等《媒介素养:理念、认知与参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荣建华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作者对媒介素养的概念、国内外媒介素养的发展及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在论及我国的媒介素养状况时,普遍表现出了对我国媒介素养现状的担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媒介素养研究的论文中,有对中国不同群体的媒介素养研究,如张志安的《中国知识精英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王琦的《资讯时代农民工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新闻爱好者》,2012年第24期)、胡娅莉与胡劲松合著《提升农村居民媒介素养的对策探讨》(《新闻世界》,2012年第4期)、王娟《提高官员政务微博媒介素养的策略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处第4期)、郑素侠《农村留守儿童媒介使用与媒介素养现状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杨真《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提升》(《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等等。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关于传媒伦理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也为后学者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研究领域不断扩大,但重复研究较多。笔者认为,伴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涌现,传媒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的同时,对传媒伦理的研究也要不断的深入和加强。对于如何全方位地加强传媒伦理建设,使传媒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正面和积极作用,控制传媒的消极影响,这仍是传媒伦理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富峰.大众传媒伦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理论上的创新性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科发展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其学术水平才能相应得到提高。护理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学术性或学术价值。当前,护士偏重于研究各种具体的护理技术及其操作规程。这些研究当然重要,但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目前护理学所处的科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把护理的理论现状同社会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护理学所要实现的目的联系起来,在护理学研究领域,提出新观点,或把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总之,对理论上的创新我们必须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理论上的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方法参与,掌握理论思维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护理理论思维是护理工作者运用理论和智力对护理学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理性结论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护理学概念的变化影响着护理工作者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护理工作者在理论思维方法中应用的理论还应当包括一些其它自然科学,可以开辟护理工作者认识的新思路,建立新学说,获得护理学理论上的新发现。比如心理学理论对于认识心理因素的致病和治病机理,护士掌握心身护理也是必要的;行为科学理论用于研究人类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行为疗法研究,对卫生、科普、提高遵护行为,对护理工作也是必要的;逻辑学运用于护理学,对护理这既成的事实和材料,形成概作者单位: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实现护理学理性认识的思维阶段;伦理学运用于护理学,建立了护理伦理学,也开拓了护理学的视野;哲学理论或方法运用于护理学,能使现代护理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

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从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护理学虽然是研究理论的人少,实践者多,但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熟能生巧者并非很多,其原因可能与护理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护理思维,是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护理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护理技术、方法和与之有关的理论相结合,正在形成护理学本身的学说与观点,也就是说,护理学是既包括护理理论,同时也包括实践这种理论的各种技术的一门科学。若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护理论文也不会有什么创新。

随着健康概念的提出,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代替传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都要求护理工作者运用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新的护理方法和新技术,或对原有技术、方法加以引进和改善,或把已有的技术、方法引进到护理工作的新领域。还要注意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多方位思考问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从机械性的操作中悟出与众不同的技巧、方法;善于怀疑,针对难点,寻找思维的特性。针对当前护理方法中最困难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手头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建构,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使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创见,也可把边缘科学的新技术融会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得以体现。

三、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

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论文一方面来自护理实践,为社会而写,有较强的社会性;一方面要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护理论文是体现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工具,能够准确、客观、科学而具体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方法和效果,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性主要反映在社会实践的效益上。

护理道德的效益原则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它与商品经济和各种经济形式相联系。护理道德效益原则集中体现在病人利益和公益问题上,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是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和长寿,要有利于社会公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经济效益是指护理社会卫生保健康复活动的耗费和成果的比较。要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降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扩大服务范围和方式,发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加合理收入。个体效益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大方面。前者从病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护理质量来衡量。后者以护理、保健、康复工作效益,个人的各种收入以及素质的提高为尺度。各种效益都要从整体全面综合考虑,使其协调发展。要避免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个人效益,过分着眼经济利益而忽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基本职责。

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上的创新表现在护理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扩大实验和观察范围,或大样本统计报告,或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方法。因此,进一步完善护理理论体系,为护理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生机,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科技含金量提高。

更新观念,不断创新,护理论文的创新性实质是要求护理论文传达作者亲自创造的原生信息和次生信息。护理论文直接来自信息源,其传达出原生信息的可能性越大,论文所载的原生信息越多,其创新性也越强。“创新性”也可称为“信息性”,是量变到质变的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7篇

一 、理论上的创新性

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学科发展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其学术水平才能相应得到提高。护理学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其学术水平的提高,理论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学术性或学术价值。当前,护士偏重于研究各种具体的护理技术及其操作规程。这些研究当然重要,但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从目前护理学所处的科学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研究。把护理的理论现状同社会对护理学的要求及护理学所要实现的目的联系起来,在护理学研究领域,提出新观点,或把已有的理论系统化、完善化。总之,对理论上的创新我们必须从当代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认识。

理论上的创新需要理论思维方法参与,掌握理论思维方法,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是成功的关键。所谓护理理论思维是护理工作者运用理论和智力对护理学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理性结论的过程。理论的基础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因此,护理学概念的变化影响着护理工作者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护理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学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由于科学的日益综合化,护理工作者在理论思维方法中应用的理论还应当包括一些其它自然科学,可以开辟护理工作者认识的新思路,建立新学说,获得护理学理论上的新发现。比如心理学理论对于认识心理因素的致病和治病机理,护士掌握心身护理也是必要的;行为科学理论用于研究人类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进行行为疗法研究,对卫生、科普、提高遵护行为,对护理工作也是必要的;逻辑学运用于护理学,对护理这既成的事实和材料,形成概作者单位:266300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实现护理学理性认识的思维阶段;伦理学运用于护理学,建立了护理伦理学,也开拓了护理学的视野;哲学理论或方法运用于护理学,能使现代护理学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

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应用性和使用价值。从护理学的发展来看,护理学虽然是研究理论的人少,实践者多,但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熟能生巧者并非很多,其原因可能与护理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局部的、功能制护理学模式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静止的、主观的、片面的护理思维,是一种依赖性的思维方式,束缚着护理技术或方法的创新。护理技术、方法和与之有关的理论相结合,正在形成护理学本身的学说与观点,也就是说,护理学是既包括护理理论,同时也包括实践这种理论的各种技术的一门科学。若满足于现有的技术和方法,护理论文也不会有什么创新。

随着健康概念的提出,整体的、系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代替传统的护理学模式及其思维方法,都要求护理工作者运用新的护理思维方法,新的护理方法和新技术,或对原有技术、方法加以引进和改善,或把已有的技术、方法引进到护理工作的新领域。还要注意博览群书,触类旁通,多方位思考问题;熟练掌握技术操作,从机械性的操作中悟出与众不同的技巧、方法;善于怀疑,针对难点,寻找思维的特性。针对当前护理方法中最困难的问题进行思考,把手头的材料进行大胆的建构,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使新技术新方法得以创见,也可把边缘科学的新技术融会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技术或方法上的创新得以体现。

三、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

社会效益上的创新性是强调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护理论文一方面来自护理实践,为社会而写,有较强的社会性;一方面要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验证,有较强的实践性,也就是说,护理论文是体现作者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工具,能够准确、客观、科学而具体地反映出作者的观点、方法和效果,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性主要反映在社会实践的效益上。

护理道德的效益原则植根于经济关系和社会实践中,它与商品经济和各种经济形式相联系。护理道德效益原则集中体现在病人利益和公益问题上,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是要增进人民的健康和长寿,要有利于社会公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富强。经济效益是指护理社会卫生保健康复活动的耗费和成果的比较。要在护理服务过程中,降低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扩大服务范围和方式,发掘潜力,提高效率,增加合理收入。个体效益包括患者和护理人员两大方面。前者从病人的生命价值和健康价值、护理质量来衡量。后者以护理、保健、康复工作效益,个人的各种收入以及素质的提高为尺度。各种效益都要从整体全面综合考虑,使其协调发展。要避免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个人效益,过分着眼经济利益而忽视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基本职责。

护理论文的社会效益上的创新表现在护理科研和实际工作中的扩大实验和观察范围,或大样本统计报告,或降低成本、缩短疗程等方法。因此,进一步完善护理理论体系,为护理专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生机,使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科技含金量提高。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经济伦理;思想浅析

中图分类号: B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手稿》经济伦理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的地位

众所周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生涯中的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被公认为马克思一切思想的原点,以至于有人把它称之为马克思的“思维密码库”,并把它视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理论基础。同时《手稿》也是马克思早期具有特殊意义的著作,它是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从内容上看,这部著作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也包含有马克思许多极为重要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一部分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最后一部分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通过这些批判,马克思初步地、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因此可以说《手稿》是他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同时他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剥削的社会现实进行批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道德评价的色彩,对错误荒唐学说的批驳,对剥削制度的深刻揭露与批判,对雇佣工人的深刻同情这些无疑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崇高的道德激情,在《手稿》这一重要著作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经济伦理批判和人类解放的前瞻,从始至终充满了深厚的道义正义感以及强大的道德批判力度与伦理关怀。因此《手稿》也可以说是早期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一部典范性著作。

经济伦理思想在《手稿》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们研究《手稿》的重要切入点。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双重含义,既有经济学视野中的伦理研究,也包括伦理学视野中的经济研究。在这里,经济伦理主要指调节经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以及对经济制度、经济秩序、经济范畴、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正当性进行评价的道德价值观。《手稿》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然而以往对《手稿》的研究大多更注重于其经济学、哲学思想的研究,而对其中的经济伦理思想解读不多。但我们应当看到,《手稿》虽不是一部专门的伦理学著作,但马克思在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异化劳动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阐述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经济伦理思想,其实这些都表明了马克思最基本的伦理诉求,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不同于李嘉图等人在假设资本主义制度永恒合理性的基础上进行财富与价值的抽象研究,从而摒弃了经济学的伦理关怀,也有别于西斯蒙第过多地“从伦理价值上的人类主体进行理论投射”,从而限定了对经济学本身的理论范畴进行深入剖析,如果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是在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有经济现象和本质的分析,是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考察,他由此得出的所有理论成果:诸如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产权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流通理论、经济危机理论和未来所有制理论等等,都蕴藏着经济伦理学的实质内容。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著述当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伦理范畴的演绎,对经济主体伦理命运的关怀,对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分析、批判,对未来社会经济伦理制度和经济伦理关系的描画。因而,马克思的经济学无可辩驳地带上了经济伦理学的性质。其实经济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本就具有伦理学科的性质。亚当·斯密作为经济学与伦理学学科分离的最早最重要的思想家,同时也是融合经济学与伦理学思想于一体,建立并非脱离经济伦理思想的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如果说亚当·斯密在古典经济学开创时期对经济与伦理问题作了奠定资产阶级经济伦理学思想基础的表述,那么马克思则是在古典经济学的末端对经济与伦理的关系作了深刻阐释,并奠定了真正的经济伦理学学科思想基础。马克思是资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基础和理论范畴的终结者和批判者,同时也是无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的建树者。《手稿》不仅从道德维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且从人性复归的角度阐述共产主义。从这一著作中,可以发现马克思为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认识基础,在《手稿》中马克思给我们开辟出一条哲学与经济学彼此理解和互动的道路,这就是:哲学的“问题”本性内在要求从经济问题中寻求实现,而经济问题只有提升到哲学高度才能揭示其本质并找到根本性的解决路径。这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理解的全面改造,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伦理学的理论革命,从中也使人领略到马克思在伦理学研究上的方法论创新和重大的理论创新。

二、《手稿》中蕴含的主要经济伦理思想

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对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伦理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在他分析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著述中蕴含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手稿》中也不例外。马克思在《手稿》中从经济学研究入手,但中心问题是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这是由马克思在写作《手稿》之前思想发展的现实状况决定的。因此与国民经济学家从自己“虚构的原始状态”出发不同,马克思主张“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这就说明,马克思在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时,虽然把国民经济学家常用的概念私有财产、工资、利润、地租等当作既有的前提,但是他认为这个既有的前提是“应当加以论证的东西”,必须否定和批判国民经济学,找出决定上述“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分析工资、利润、地租三种社会分配形式时,始终紧扣着三种阶级的关系来考虑问题,“工资”的实质在于“工人完全和一匹马一样,只应得到维持劳动所必须的东西”;“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大地产怎样使大多数居民“成为大地产的敌人”等等。马克思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把人与人之间这种决定生产和分配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很显然,马克思在当时距离提出“生产关系”的概念还很远,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是,马克思已经意识到必须批判国民经济学,追溯私有财产的原因,并且已经走在探索阶级关系的道路上,开始了自己的独自跋涉。

第一、《手稿》主体内容及其逻辑结构中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马克思写作《手稿》的基本指导思想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手稿》的历史出发点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前提出发,从斯密的经济学说出发,但不同于斯密的分析,他的逻辑出发点是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手稿》的基本思路是从“异化劳动”出发,依照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一是经济上扬弃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一是哲学上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实现社会的人的复归,两者互相重合,形成辩证发展的三大主体部分,这是一个开放的不断深化的逻辑结构。按照这一思维逻辑的要求,第一,论述异化劳动的性质;第二,论述异化劳动的扬弃,扬弃私有财产达到共产主义、扬弃人的异化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第三,论述这一扬弃过程的必然性--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和肯定其辩证法的合理性,这三个环节就成为这部手稿的基本构成部分。在现有的《手稿》文本中,它们分别被标以“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可见《手稿》从经济学研究入手,中心问题是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但落脚点是具有深厚人本主义关怀的哲学,其实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都是围绕对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展开的,这三个主体部分中都包含有鲜明的经济伦理思想,也即《手稿》整体思想具有的一个重要理论向度--经济伦理向度。

第二、对国民经济学地批判性研究中所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实入手研究国民经济学,他通过对社会大量存在的经济异化现象开始分析,并结合他对黑格尔哲学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分析提出“劳动异化”的概念,并从各个角度阐释了异化现象的起源、表现和特性并创立异化劳动理论。他以异化劳动理论为理论武器对一直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所谓国民经济学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性研究,他发现了在表面上平等的契约形式掩盖下的实际并不平等的雇佣伦理关系。在这样的形式上平等的雇佣伦理关系的掩盖下工人们处于惊人的异化境地之中,他们从事着与自己的本性、本质格格不入的异化劳动,并由此产生出与自己相异化的处于对立地位的大量私有财产,最终导致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甚至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经济与道德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是经济与道德之间的异化。他认识到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使得社会经济畸形发展由此导致了整个社会伦理道德的倒退甚至缺失,最终导致人的真正本质偏离,正常人性的缺失,因而马克思积极探寻实现人的本质回归的可能性途径。他针对异化劳动这个根本的深层根源提出了扬弃异化、彻底根除私有财产最终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这样一条可能性途径,即选择共产主义道路,通过扬弃异化、铲除私有制和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行动实现对人性的真正占有和人的本质的复归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在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性研究中,马克思通过对工资背后的经济伦理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平等自由形式掩饰下的不平等的伦理关系。使我们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下的自由竞争中,自由的并不是作为个体的劳动者,而是资本或作为其人格化的资本家。因此,劳资伦理关系是表现为契约形式的平等而实际不平等的雇佣伦理关系,其本质是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和奴役。

第三、在异化劳动理论的深刻分析中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在哲学的语境里,异化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又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并转过来反对主体本身。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总的批判,为他剖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确定了出发点,即“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而所谓当前的经济事实就是异化劳动,也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个人的劳动果实这一社会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异化劳动”在这里起着经济范畴的作用;马克思运用这一范畴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规定,实质上主要是研究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指出异化劳动表现的核心是人的异化,人脱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这是马克思思考异化劳动的着眼点。

他在《手稿》中提出“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并从中归纳出当前经济事实的本质所在即劳动在私有制条件下的特殊形态,即“异化劳动”。因此,我们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出发点是,包括工资、利润、地租三种社会分配形式在内的“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而他的逻辑出发点则是私有制条件下的“异化劳动”。正是斯密学说中包含的这种内在矛盾,使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现实生活中的劳动是处在“异化”状态下的劳动,这就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这一核心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是从经济学的“劳动”概念发展而来,另一方面,它也是从黑格尔哲学中的“异化”概念而来。因此,当马克思将“异化劳动”确立为思考的中心之后,如何克服“异化”,就沿着经济学和哲学两条思路展开:从经济学来考虑,异化劳动导致私有财产,因此,克服异化就是从私有财产、从奴役制下解放出来,把私有财产变为“真正的人的和社会的财产”,即扬弃私有财产,实现共产主义。从哲学来思考,这就是“异化劳动同人类发展的关系”,扬弃人的自我异化,“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当然,这两条思路在马克思那里实际上是一个重合的过程,就是说,这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这一思路的展开,完全得力于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思想。

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四种基本表现形式分析后指出,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根源,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私有财产是历史地发生的,是有起源的。要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财产关系,就必须消灭异化劳动。这一结论颠覆了国民经济学把私有制当作永恒的观点。认为两者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阶段的必然的、暂时的形式,扬弃异化劳动必然与消灭私有制联系在一起。对“历史之谜”的回答马克思指明了一个方向“我们已经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归结为外化了的劳动同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的问题,因而我们已经为解决这一问题得到了许多东西”。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私有财产起源的问题和异化劳动的产生问题联系起来,把他们看作人类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不难看出,马克思思考这些问题都是出于人道主义与异化,他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所造成的人性的沦丧,并指出,共产主义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四、对经济发展与道德悖反问题的伦理批判。此外在《手稿》中马克思还对工人和资本家在异化劳动下的道德状况做出分析,旨在揭示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是人们道德观念产生的基础和根源,任何历史时期的道德状况,都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的反映。尽管马克思没有专门明确论述道德和经济利益的关系,但是,其分析本身所涉及的内容足以证明马克思已把两者密切联系在一起考察了。他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诚然,在《莱茵报》时的一些论文中,马克思对物质利益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但是把经济利益和人性、人的精神面貌如此密切地结合起来专门论述,在《手稿》中还是第一次。同样在马克思的其他经济学著述当中,也包含着大量的经济伦理范畴的演绎,对经济主体伦理命运的关怀,对资本主义伦理关系的分析、批判,对未来社会经济伦理制度和经济伦理关系的描画。因而,马克思的经济学无可辩驳地带上了经济伦理学的性质。

综上所述,可见《手稿》从经济学研究入手,中心问题是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但落脚点是具有深厚人本主义关怀的哲学,其实经济学研究和哲学研究都是围绕对共产主义和人的解放问题的研究展开的,《手稿》主体结构的三部分中笔者个人认为哲学批判是基础,经济批判是哲学批判的应用,而社会批判(共产主义部分)是归宿。这三部分中都包含有鲜明的经济伦理思想,具体而言,其经济伦理思想主要集中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以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与道德背反问题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阐述之中。我们应当看到马克思在《手稿》中所进行的这些研究始终非常重视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和思想,并且自始至终他都一如既往地关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 因此,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的全部思想和理论研究都是为了“人”,也可说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和普遍幸福而作的具有开创性的、前瞻性的、普遍伦理意义的理论探索与创新。

三、研究《手稿》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

第一、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纵观目前国内外对《手稿》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们开始对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给予了一定关注和研究,通过检索国内对《手稿》的研究可以看出,所有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发展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的问题,学者们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广泛而深入的,其中也不乏开始关注《手稿》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成果,并且分专题对此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相关的成果。

不过总体来讲,就《手稿》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而言,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主要是《手稿》中异化劳动的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等思想;国内伦理学界对马克思的经济伦理思想特点以及《手稿》和《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虽然不多但已悄然拉开序幕,笔者就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关于《手稿》研究方面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来看,专门对《手稿》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著述和论文尚不多见,尤其是还很少有经济学家关注这一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学者对《手稿》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能够公开查阅到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论文仅有零星的几篇文章,而且都还缺乏专门性、整体性和连贯性的研究,尤其是对《手稿》经济伦理思想当代价值的挖掘研究更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并且目前尚无全面研究《手稿》经济伦理思想的专门论著出版或发表,因此学界很有必要对《手稿》中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做一些系统、完整的梳理、发掘与研究。

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在于《手稿》是马克思是将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典范,为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和历史学等学科为主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哲学与经济学彼此理解、相互结合、相得益彰、联合研究的社会科学研究之路,即:哲学的“问题”本性内在要求从经济问题中寻求实现,而经济问题只有提升到哲学高度才能揭示其本质并找到根本性的解决路径,他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逐步走向社会历史的深处,最终寻找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对社会实践发展的现实价值与指导意义。探寻经济生活的道德维度,追求经济道德理想是经济伦理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深入研究和解析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向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马克思在《手稿》中谈到了不少经济伦理道德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在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类将第一次把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和谐地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结果,也是通向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他认为如果社会主义不能在已被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繁荣经济、推动社会进步,那它就不能稳固地建立起来,甚至要被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所淘汰;如若相反,它在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抛弃或忘却其应有的人道目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牺牲道德进步的基础上,那就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最终还是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体制全面转型与观念转换相互交融、碰撞的关键时期,一个较为紧迫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之间的关系问题。然而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如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加深,贫富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经济活动中充满欺诈、社会不公、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缺乏正确和必要的经济伦理道德观念的约束所致,这就更加凸显了树立正确的经济利益与伦理道德相互协调统一的经济伦理思想和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实这个问题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的早期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涉及到了,并对此做出了相对全面科学的研究论证,指出了通过扬异化逐步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的科学构想,因此对于时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言,《手稿》中所蕴含的经济伦理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而且对当下处于社会经济大发展和社会体制大转型期的我国市场经济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③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④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的任务》,三联书店,1958年。

⑤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98年。

⑥张异宾:《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⑦王亚南:《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

⑧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⑨韩庆祥:《经济学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经济学——追寻马克思开辟的经济哲学道路》,《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

⑩王小锡,陈继红:《的经济道德解读》,《伦理学研究》,2006年。

Abstract: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is on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Marx's early works, it marks the thought development of Marx to a new stage. Marx in "manuscript" through the criticism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s, alienation labor theory to the problem of human essence, existing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moral result inverse problem and the communism theory expounds main contents such as the economic reality of capitalist society in profound ethical criticism, reveals the capitalist society economy inhumane between moral and ethical relations, in all of his criticism is always full of profound urges and powerful strength of moral criticism and deep ethical care, contained in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 ethics in today still has the signific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guiding value.

Key words: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economic ethics ; Thought briefly

作者简介:李顺前(1979.10—),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保山学院马列部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9篇

课题名称: 儒家孝道与现代家庭养老

学生姓名:

系 别: 政治与法律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研究动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各国学者开始对这个古老的研究领域给予新的重视,寻求各种解决方法,以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有二个方向,一是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多数学者选择的希望通过发展社会养老即建立高福利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一是希望健全现有的家庭养老体系,辅助以社会养老体系,中国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这,主要希望发扬中国传统的尊老、敬老的思想来促进家庭养老的健康、和谐发展,这方面较为突出的论文有有萧振禹主编的《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等,张怀承主编的《中国的家庭与伦理》等。他们提倡目前中国应继续以家庭养老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儒家传统的孝道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来达到家庭养老的健康发展。

选题的依据

孝道思想是儒家及儒家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种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华民族才形成了尊老爱幼,孝敬老人,赡养老人的传统美德。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已达1.3亿,占总人口的11%,根据科学预测,到2025年底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显然,我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发达国家不同,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的,时间短,速度快,指望在短期内用社会保障和敬老院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终不太现实。家庭养老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我国养老的主要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儒家的孝道思想尤其是其中的敬老原则与现代家庭养老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解决老龄化社会中的一系列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选题的意义

a 从理论上看,丰富和深化了儒家“孝道”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康的养老体系

b 从实践上看,对于加强家庭道德建设,推进家庭文明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儒家“孝道”思想与现代家庭养老

1儒家“孝道”的基本内容

2儒家“孝道”原则的糟粕和精华

3现代中国的家庭养老

4儒家孝道的现代转承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重点: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儒家“孝道”的转承

2、难点: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儒家“孝道”的糟粕和精华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收集资料

2、归纳整理资料

3、编写写作提纲

4、写作论文

5、修改文章

6、完善定稿

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分析法;

3、演绎归纳法;

4、分析综合法。

措施:

1、充分收集资料

2、对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和综合

3、制定写作计划表

4、主动多与指导老师交流

进度安排:

1、2005年12月20日前确定选题

2、2006年1月16日前提交开题报告

3、2006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后进行修改。

4、2006年5月20日前交定稿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3] 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 辜鸿铭著,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6] 杜汉生:《中国精神》,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 萧振禹主编:《养老,你指望谁——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困惑》,改革出版社1998年版

[8] 武寅、石竣主编:《家庭伦理与人格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吕平主编:《孝经》,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6年版

[10]《中国人口报》,1999年2月5日1版

[11] 张怀承主编:《中国的家庭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12] 高成鸢主编:《中国的尊老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 杂志:《中国哲学史》、《哲学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等有关中国哲学、儒学网站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相关推荐:

经济伦理论文范文第10篇

1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1.1我们不能不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上很多国家相比较,我们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在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学。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各年级医学生中均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并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如医学实践中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并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参加,例如邀请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等[1]。

我国则多以开设医学伦理学课堂教学为主,进行其他教学模式的学校还很少,教学模式还有待完善。仅在少数医学院校的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采取了对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课题调研的形式。比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其在上世纪末已经开始采取这种课题调研讨论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2]。但是目前国内对这些模式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也没有很好的推广。

1.2对医学伦理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医学伦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才导致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课时严重偏少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在第五学期开设医学伦理学或在政治课中开设医德课,总课时约为30学时,不及美国、日本等国家同类课程学时总数的1/5。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不大可能指望学生对医德范畴、医德规范等有较为系统的了解,更谈不上为他们提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机会了。

2002年2月,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公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医学教育的7个基本方面: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3]这一标准阐述了医学院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一系列基础核心能力,从中可以看到,医学伦理学和医德教育在医学生综合素质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课形式单调是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医学伦理学教学中通行的是单纯由教师讲授的方法。限于学时,教师较少考虑,也无从考虑实际效果。这种“布道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引起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的兴趣,更不用说掌握指导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伦理准则与规范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医学院该门课程的教学形式显得生动活泼。其中最常见的是各种形式的讨论和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日本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则主要由相关临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讲及让学生参加病区实习的形式来予以实施,注重培养学生判断医疗实践中发生伦理问题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拿大的医学伦理学课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1.4如何让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更系统、更稳定、更具时代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也同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众所周知,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是有其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在我国城乡相继取得巨大成功,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他们能自觉尊重生命价值,在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所以原有的教学内容自然跟不上时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经更新的教材内容,也会因为目前新的伦理学问题的层出不穷而同样有了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场笔试(闭卷或开卷)以及论文撰写常见。前者强调的是书本理论知识的检测,特别是闭卷形式。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但总之都是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与传统课堂授课形式相适合。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的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上的变化,也不能真正鼓励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相比较应该是一种进步。但是仍然还有不足之处:没有贴近临床和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在完成论文,所以相关材料可以不必从实践中获得,减少了伦理学的实践机会;论文撰写相对简单,教师的指导成分相对较少,实用性不足。因为以上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医学伦理学考核方式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迫切感,那么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势在必行。

2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对策

2.1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教学水平。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种新的医学科技的发展,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的方法论等多种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4]。此外,对学生的成绩考核,要考虑改变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使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问题。

2.2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我国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和医疗部门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对于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因此医学伦理学内容体系“应以义务论为主线,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又突出生命与健康主要内容,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5]

2.3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讲授不应该是医学伦理课唯一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教学方法,依据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医德医风的现状,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在方法上,我们应改单调乏味的说教为多种形式并举。可以尝试用师生对话、小组讨论、专题讨论的形式。在医学伦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选择与应用正反典型事例进行伦理分析,这对于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加深对医疗实践中所遇到的伦理纷争的理解,提高医学行为分析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欢迎”。[6]同时还“应重视对启发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考评法等方法的应用,不断提高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质量”。

2.4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师资队伍发展滞后的现状,首先,应尽快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其办法:一是建立专门教学研究机构,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育的人员,尤其重视选拔有培养前途的硕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名义举办全国性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2004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全国医学伦理学教育培训班,受到有关部门和与会者的好评。同时,各省市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会,不断培养医学伦理学队伍,还应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师出国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从而达到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2.5完善并规范人文教育体制。目前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体制不够完善,同时还尚无相应的规范。

全国仅有医学伦理学会及教育等专业委员会,而各省市没有相应的专门机构,也缺乏统一和明确的要求。虽然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在课程建设上把医学伦理学列入教育计划,但全国医药院校缺乏统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但大多数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个小组,教材不够统一,教育与研究相脱节等。我们认为,必须制定统一的计划和提出明确的要求,“把医学伦理学作为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议事日程,列入教育计划,作为必修课程开设,作为精品课程和重点学科来建设”。[7]同时要大力开展医学伦理学的教育研究,定期召开地区和全国性医学伦理学教育研究会,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依靠全体医学伦理学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界、医学界的同仁,共同为建设符合国情的医学伦理学理论及教育体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2曾钊新、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2001,(1)34~35

4李传俊、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医学教育[J]1995,(2)9~11

5张金忠.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效果的讨论.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3)27~28

6翁宗奕.医学院校必须把医学伦理学列为“两课”教学的重点来建设.中国医学伦理学[J]1999,(5)20~21

上一篇:法律政策论文范文 下一篇:基础理论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