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创新范文

时间:2023-05-15 11:18:29

经济技术创新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1篇

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建功立业

近年来,我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在上级工会和矿党委的领导下、在矿行政的大力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和企业各项工作目标,以企业为基础,以区队为依托,以班组为主战场,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的丰富实践,在服务企业技术进步、生产发展、效益提高和服务职工成长成才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紧紧抓好五个创新、重点促进两个创效”。五个创新,就是观念更新、内容求新、形式出新、技术创新、机制立新;两个创效,就是结合企业实际,抓住突破口,重点促进技术创效和管理创效。

一、适应改革,促进发展,观念上更新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而包括劳动竞赛在内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正是中国工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以群众性生产活动创新与群众性技术活动创新为内容,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及创造力更好地引导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上来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工作的深化和发展。这一工程抓住了创新这个时展的不竭动力,为工会经济工作拓展了新的广阔空间和时代特色。

劳动竞赛是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且首先是观念的创新。理论学习和竞赛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劳动竞赛创新发展,不仅使其功能拓展,而且也使我们的认识不断加深。归纳起来,有以下六点:

第一、它是增强企业活力,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方法。

第二、它为企业民主管理的延伸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成为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在经济领域内参政议政的一种重要形式。

第三、它是践行“三个代表”、落实《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履行工会基本职责的有效载体。

第四、它是广大职工进行三个文明建设、造就“四有”职工队伍的重要场所。

第五、它是企业挖潜增效、技术进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素质的重要一环。

第六、它是培育企业精神、促使职工争先创优、为全面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功立业的有效途径。

认识加深了,观念转变了,主动抓好劳动竞赛创新发展的积极

性也就增强了。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内容上求新

我矿始终坚持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劳动竞赛的切入点,把劳动竞赛与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目标上同向、决策上同步、措施上一致,使劳动竞赛既适应时代潮流,也符合企业实际。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从抓好三个方面着手,使劳动竞赛在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上发挥作用。一是在重点上保证,抓住关系企业效益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按照确定的目标要求,发动和组织职工确保实现;二是在难点上突破,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职工开展以降成本增效益、小改小革、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为内容的劳动竞赛,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在薄弱点上弥补,发动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查漏洞、找不足,针对存在的薄弱方面,开展小型多样的竞赛,完善企业管理,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特别是公司和矿每年工作会议召开之后,矿工会都要及时提出在全矿开展劳动竞赛的方案,每次制定竞赛方案我们都要在内容上进行优化创新,改变计划经济时期“一个方案管一年”的工作模式。根据企业实施快速挖潜增效总体部署,织开展指标攻关竞赛。竞赛内容由过去单一的原煤产量指标变为以原煤产量为主、以成本、质量、设备和安全等项内容为辅的统筹兼顾的竞赛指标。

今年,我矿根据公司“管理效益年”要求,又提出了以“强管理、重质量、降成本、增效益、保目标”主题劳动竞赛,对竞赛目标和内容进行重新确定,实施五项竞赛指标百分考核制,并加大了产量和成本指标的考核。竞赛规定:生产任务50分,安全20分,材料能耗15分,工程质量10分、活动效果5分。同时,明确规定:产量、成本和安全指标具有竞赛评选否决权,即:完不成产量、成本指标或出现安全死亡事故,取消评选资格。此外,矿还将劳动竞赛同“六好区队”竞赛、群安协管竞赛、文明职工竞赛、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练兵比武、职工读书活动和工会建家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制约。如:为满足职工学科技、学业务、竞赛攻关需要,矿工会每年都要投资近万元购进矿山采选等科技专业用书供职工借阅,有效地调动了各参赛区队、班组和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经营和其它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形式上出新

群众性经济

技术活动是一项群众广泛参与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搞一刀切,对不同的单位选择不同的创新活动的主题。我们根据各单位的实际,下达了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提出总体目标。具体的实施计划由各单位自己制定,尽量给基层单位留有充分的发挥空间,使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更富个性、更有特色,真正取得实效。

我矿工会现有19个二级工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类涉及原煤生产的采掘一线,是企业的经济命脉,对于这部分单位,我们重点放在了安全生产和提高原煤产量上,在队与队之间、班组之间、职工个人之间开展“原煤生产竞赛”、“风镐能手赛”、“掘进明星赛”;第二类是辅助生产单位机电、通风、运输,这些单位在企业生产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单位,我们提出了以提高后勤服务水平为重点,开展了“机通运为一线生产优质服务赛”从源头上保证辅助环节与采掘环节的有效衔接;第三类是地面生产单位,重点开展了提合理化建议、技术改革、岗位练兵和双增双节活动,突出群众性、体现创新性,努力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降低企业成本;第四类是代表企业行使管理职能的机关科室,对于这些部门,主要是提高每个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提高执法和管理水平,强调树形象,重在提高办事效率。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竞赛形式也是这样,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增添活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收到实效。过去组织劳动竞赛往往忽视具体的竞赛名称,竞赛形式不够灵活。去年以来,我们在坚持开展分类劳动竞赛的基础上,注重总结竞赛经验,根据公司工会总体部署,结合矿山生产经营实际,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劳动竞赛。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在竞赛形式上开拓创新,总结提高,变竞赛按季进行,实施短平快。即:结合生产经营实际,一个季度确定一个竞赛主题,创新一种竞赛形式,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一季度开展了“指标攻关,夺取首季开门红”竞赛;二季度开展了“提质增效,时间任务双过半”竞赛;三季度开展了“挑战极限学邯钢,对内挖潜迎国庆”竞赛;四季度开展了“拼搏决战四季度,全年任务提前完”竞赛。通过竞赛实践,职工认为这种竞赛形式比较灵活,也愿意参加。各参赛单位除积极参加矿组织的竞赛,还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内部小型多样的劳动竞赛,如:掘进队开展了产量和成本小指标竞赛,将成本、材料等各项指标量化分解到班组和职工人头上,并通过职代会讨论通过后予以实施,层层传递压力,让职工当老板,自己当家理财,降低了成本、堵塞了漏洞;运输区组织了班组之间的运煤对口赛和节约创效明星赛,严格材料的回收复用,利用废旧材料自制加工矿车、地滚、道钉,有效地解决了矿车周转紧张等急难问题,确保了矿井生产秩序的正常进行。各参赛单位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有评奖,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以人为本、挖潜增效、技术上创新

面对新形势,我们认为,劳动竞赛只有向智力型、科技型和技巧型发展,才能把职工群众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挖掘出来。一方面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技创效。针对企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发动科技人员攻坚克难,不断改进和完善采煤工艺、工序和支护方式,先后完成了俯伪斜分段密集采煤法,摩擦支柱、单体液压支柱和锚杆支护技术,改革矸石运转方式等技术的研究,这些技术的成功推行,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对于提升能耗成本、提高煤炭回收率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严格精细管理,依靠管理创效。以材料、工资、能耗、安全成本管理为重点,将公司下达的成本指标,倒算出单位成本分解细化到各区队(部门),与领导干部职责、职工工资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挂钩考核,促使各单位主动控制成本,达到控制亏损。与此同时,矿出台了加强水电气、材料消耗、物质供应、煤炭质量数量、工伤成本管理等10多项降本增效措施,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效果,仅今年2月份在生产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实现原煤生产3.5万余吨,节亏25万余元;能耗成本与去年同比节约60万元、安全成本控制在66万元以内。

近年来,我们还组织职工大力开展了经济技术创新“十个一”活动,即:组织职工参与学习一门新技术;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创造一项最佳操作法;推广一项新工艺;刷新一项新纪录;采用一项新的管理方法;开发一个新产品;转化一项科学技术新成果;攻克一项技术难关;参加一次技术比赛的活动。通过“十个一”活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益的经营机制。过程中也“催生”了一大批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如去年被公司授予劳模和生产技术标兵称号的矿生产技术部部长骆长君同志提出的“在k8煤层实施多边形伪斜柔形掩护采煤法”的建议,改善了k8工作面安全状况和作业环境,平均每月产煤在6000吨左右,坑木消耗仅15立方/万吨,每年为矿创造价值200余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矿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覆盖面达到了95%,有1800名职工参与了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参与面达企业职工总数的90%;其中组织职工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技术培训的单位有16个,涉及28个工种,参加各种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术比武的职工达500人(次),评选标兵、技术能手人;组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10条,采纳实施92条,节约和创造价值520万元,有4个科技项目被评为公司“技术创新优秀科技项目”、有3条合理化建议获得职工最佳合理化建议;有5名职工在参加公司职工岗位技术练兵中获得所有比赛项目名次奖。

五、加强激励,严格考核,制度上立新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劳动竞赛创新发展,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竞赛机制。为此,我矿重点抓了三点:

一是明确分工,健全组织机制。矿成立以工会主席和主管矿长为组长、以安全科、财务科、技术科、调度室、工会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劳动竞赛领导小组,并下设竞赛办公室,负责竞赛的计划、组织、检查、考核及评奖、表彰等项工作。各参赛单位也随之成立竞赛小组,负责抓好本单位竞赛各

项工作。两级竞赛组织随机构和人员变更,随时补充,及时健全,保持了竞赛组织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是制定标准,完善考核机制。过去,我们在竞赛指标计划和考核方面存在以偏代全的现象,每到下达竞赛指标及竞赛考核评奖的时候,往往是工会拿的主意较多,相关科室参与意见较少。去年以来,特别是自今年起,我矿扭转了这一局面,竞赛计划及考核交由各专业科室对口负责,并召开竞赛专业会议,共同商定竞赛事宜,按竞赛分工各司其职。竞赛计划指标首先经专业科室提出,矿工会负责综合汇总后交竞赛组长和主管矿长审定;竞赛考核由专业科室按考核标准以书面形式进行打分,科长签字后报竞赛办公室汇总,最后再提交矿竞赛领导小组评定。这样,既增强了竞赛指标计划的综合性及合理性,也突出了竞赛考核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做到了竞赛工作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比如今年1季度,矿计划评奖竞赛优胜单位3个,结果考核总分前2名有两个参赛单位出现了重伤事故,虽然成本、质量等其它指标完成的都不错,但因考核标准中安全指标具有评选否决权,最后还是评奖了1个优胜单位,做到了坚持标准,宁缺不凑。

三是加大力度,运行奖励机制。随着改革不断发展和职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竞赛的奖励力度也必须相应地加大,而且要坚持贡献大多奖,贡献小少奖,没贡献不奖。我矿现有在册职工20__余名,而且生产战线较长,区队、班组较多。要使劳动竞赛发挥其作用,必须有物质做保证。因此,近年来我矿实施竞赛资金改革,好钢用在刀刃上,竞赛资金筹措采取了与行政协商拨款、工会经费切块资助、单位自筹三个方面共同注入,做大了竞赛奖励这块蛋糕,为企业劳动竞赛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今年3月份召开的科技工作会议上,矿还专门对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作了总动员,对去年获得的优胜单位和科技标兵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就下一步竞赛活动进行了部署,对公司和矿下达的13个立项科技公关重点项目分别落实了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员,签定了军令状,对按规定时限完成科研项目的,每个项目给予5000—20__0元的奖励。矿行政承诺将拨出10多万元作为科技公关重点项目专项奖励基金,把我矿竞赛不断推向新的高潮。通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我们有以下体会:

一、活动的声势和成效来自于对竞赛活动的认识

实践证明竞赛活动是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三个文明建设上来的重要载体,它有利于培养职工群众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强化职工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完全体现了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矿工会在活动实践中,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高度开展工作,是活动取得实效的保证。

二、活动的生命力来自于为经济建设服务

活动的重点是企业,主题是创新。充满活力的关键,就是要发挥好工会的优势,调动职工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群策群力,贴近企业生产活动,贴近职工群众根本利益,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活动中,我矿紧紧围绕企业的经营、管理、流通等方面,突出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重视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形式上不搞一刀切,富有时代气息,以企业需要、职工欢迎、效果明显为目的,得到了行政、职工的通力支持。

三、活动的质量来自于竞赛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2篇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永不衰竭的动力。由于党政部门的重视和各级工会组织的努力,全国范围内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创造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在分析研究企业层面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机理机制的基础上,还应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宏观思考,使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融人社会整体运行之中,发挥其最佳功能,发挥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工会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组织实施是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格局。工会组织实施确定了工会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地位和角色,是工会工作服从服务大局和维护职工利益的统一,是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和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结合点。1.工会融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各级工会组织通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经营管理融为一体,有三个基本点:落实依靠方针,共谋企业发展,这是党委、行政和工会的共识;企业增效、实力增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职工收益增加,福利待遇提高,实现收人最大化,达到利益共赢;构成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核心作用,行政的中心作用,工会的群众性特点,实现三方优势的最佳结合。2.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工会的重要任务,是工会组织存在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工人在劳动关系中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这里固然有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的社会背景,无疑也与职工文化基础差,技能单一,创新适应能力弱有关。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看意义有两点:一是维护职工的就业权。职工创新素质的提高,竞争实力增强,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价格升值,可以获得劳动岗位或较优厚的待遇;二是维护职工的发展权。职工通过知识技能的积累,成为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促使职工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的拥有量,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角度看,带有长久性和根本性,对此,各级工会必须有充分的认识。3.建立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基金。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要有必要的经费投人,这是保证此项活动持久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坚持荣誉称号和利益原则相统一。各级工会组织尤其是县级以上的工会都应筹划建立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基金。经费来源一是争取财政投人,二是工会按比例投人的教育经费,三是社会筹集,四是通过市场运作,把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推向市场。目前,国有企业工会对此普遍缺乏市场意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大多在本企业展示推广,应考虑与行政协商,把有社会价值和有重大经济效益的项目通过合作、股份、专利转让等形式进行市场运行,其利润的部分或全部纳入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基金,实现良性循环。4.与工会“建家”相结合,纳人各级工会工作考核的内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应成为工会建设“职工之家”的重要标准,纳人工会制度创新范围。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创新结果,职工技术等级晋升人数,全员参与人数,技术创新成果转让等,应成为对相关工会组织考核的重要指标。上级工会可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年终进行评比总结,务求实效。

二、政府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3篇

一、从实际出发,做到“四个到位”

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我公司工会从企业的生产实际出发,本着为施工一线服务的原则,坚持做到“四个到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组织到位。我公司工会从1989年起就成立了以工会主席为主任,总工程师为副主任,人、财、物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合理化建议评审委员会,各分公司及各项目部也成立了相应的评审小组。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评审组织的建立和“逐层评审、择优申报”制度的实施,既保证了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有序开展,又保证了技术创新项目和合理化建议成果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我们每年都要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对评审组织的成员进行调整和补充,以优化其人员结构,保证其充分发挥作用。多年来,结合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实际,我公司工会基本形成了一个“组织机构健全、参与氛围浓厚,开展活动层层有人管、具体工作上下有人抓”的格局,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年初有布署、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评审、年年有奖励”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是宣传到位。为了提高广大职工对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的认识及参与积极性,我公司各级工会组织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做了大量的宣传和发动工作。一是利用《河北路桥报》、公司网站、黑板报、宣传栏等,反复宣传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二是充分发挥职代会的职能作用,把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工会工作报告;三是利用各种会议和一定形式大张旗鼓的表彰在此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四是通过技术成果,把开展这项活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展示给广大职工,使大家认识到这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从而积极主动参与这项活动。另外,2010年,我公司工会还将1996-2010年评审立项的360多项技术创新项目和合理化建议成果分类编印成册下发到各分公司和项目部,既实现了成果共享,又方便了多方交流。

三是指导到位。在实际工作中,我公司工会对架桥、筑路等工作侧重点不同的单位实施了分类指导,促使他们都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既突出了重点,又突显了群众性。如以筑路为主的单位,他们都拥有很多大型机械设备,每台设备的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所以维修费用也相对较高。针对这个特点,我公司工会将他们的技术创新活动重点定位在通过技术攻关,实现对大型机械设备的自修和小改小革上。实践证明,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各个筑路单位都取得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光维修费每年就能够节约上百万元。

四是制度到位。为了使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有法可依”,2002年我公司工会专门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评审办法》,该办法共六章二十五条,对合理化建议的内容、评审条件、评审机构与程序、奖金评定标准、奖励办法等具体事项都做了明确规定。如办法规定合理化建议必须是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能源、原材料的节约,有利于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评审条件规定参加评审的合理化建议必须同时具有进步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等;奖金评定标准规定合理化建议的奖励等级分为十五个,最高奖励1万元,经济效益在1万元以下的按经济效益的3%奖励;奖励办法规定合理化建议的奖金由采用单位支付,并在生产成本费中列支,并且各单位可从奖金总额中提取10%用于评审活动经费等。

二、重视过程控制,把握三个环节

多年来,我们在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整个流程中突出抓了三个环节,即搜集整理、实施评审和兑现奖励。

一是搜集整理。为做好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的搜集整理工作,我们规定了明确的搜集内容和程序。搜集内容既包括工程施工方面的,机械维修方面的,也包括质量、环保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属于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方面的,一般不作为合理化建议搜集,已参加过评审的相同或类似的建议也不列入搜集范围。搜集程序有二,一是用准确的文字和精确的数字,将建议内容填写成统一格式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登记表》,并用A4纸打印;二是请财务人员核准建议或项目的经济效益后,由财务、行政和工会三方签字盖章确认。

二是实施评审。对技术创新项目和合理化建议的评审,我们各级工会的职责都很明确:项目部负责提供原始资料,分公司负责初审,集团公司负责终审。我们采取的评审步骤是:、提问、答辩、合议,达成共识后宣布结果;我们坚持的评审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另外,在评审中对经济效益计算有疑问的,我们都要安排相关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核算;对经济效益不大但社会效益明显的建议,我们也要定出奖金数额。

三是兑现奖励。每年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评审会结束后,我公司工会都要根据每条建议的经济效益核算出奖金数额,然后以文件形式通知有关单位,有关单位再按照文件精神一一给建议人兑现奖励。去年我们做了一次统计,当年拿到3000元以上奖励的人数为8人,有一位老工程技术人员近三年来光拿这个奖金就有两万多元。好些职工都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参与这项活动,既能使自己的劳动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得到实惠,这确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一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转变,极大地促进了该项活动的开展。另外,每年进行年度工作检查时,我们还将合理化建议奖励兑现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以保证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求真务实,取得双项收益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多年来我们一直把经济技术创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列为我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同时还把它纳入工会工作年度考核目标。作为公司的每名员工,由于激励措施到位,也大大尝到了这项活动的甜头。十多年来,我公司广大职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项目500多项,在公司立项、评审并付诸实施的300多项,创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比如2004年,我公司机修厂了解到二分公司承建的京承高速公路滦河特大桥在运输100吨砼大梁时,因施工场地狭窄无法运送而影响工期时,他们立即成立了攻关小组,经过实地勘测和计算,将旧大梁运输车进行改造,研制开发出了“JG970TZZ型整体转向式运输台车”,既提高了大梁的运输效率,又保证了施工安全。该技术创新项目被推广应用后,不但被河北省职工技术协会评为省级优秀科技成果项目,还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为00206551.7)。再比如2005年我二分公司在申苏浙皖高速公路二合同施工时,其大桥护栏外侧设计要求在施工中必须采用底板。开始使用φ16的钢筋预埋在梁板中,问题是解决了,但钢筋却不能再重复利用,造成了很大浪费。经工地技术创新小组研究后,自制了可重复利用的吊环代替预埋钢筋来加固底板。采用这种方法,吊环可以重复利用,既节约了大量钢材,又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而且在以后的类似工程中,还能够推广应用,获得了长期效益。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改革;结构调整;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4002901

如何才能有效的开展好中,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好的深化和发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1 必须注重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持续推进创新工作的高效发展

(1)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是企业改革,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公司经营生产形势日趋良好,企业发展步入快速轨道,但仍然处于发展时期。一是作为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承担越来越大的社会责任,而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我公司成为煤炭市场的重要角色,需要用国内统一市场的视觉来重新规划未来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代的脚步、角色的变化、自身的实际都要求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各方面工作的发展路径,以期提高各项工作水平并整合为全公司的新档次、新水准。逐步形成以技协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在技协的引领下,实现创新工作的规范、持续发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选择在企业中心工作切入,可以得到企业行政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力度,加强活动的影响力和执行力,从而受到职工的欢迎,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2)新时期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正经历着转变,特别是新世纪以来,这种转变变得十分迫切,我国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经过若干年的运作,已经习惯性的印记在人们的脑海中,过去的人力资源部门的领导者在企业中仅仅代表了企业管理者的意愿,却忽视了对劳动者利益的重视,工人在企业中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和操作者,完全是按照领导的意图去被动的执行,领导者完全忽视了职工的发明创造及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很少能够发挥出来,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新时期的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生存的各个方面都是通过员工的做工来实现的,对于如何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发明创造、工作热情和献身精神,激励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诚实度,挖掘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对员工而然,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工作也不在是简单的求生方式。

(3)基于以上认识,为了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吉煤集团职工技协成立以来,在职工技协的引领下,重点针对安全生产、提高矿井资源利用水平、解放煤炭储量、提高开采技术,先后立项攻关了共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06项,创经济效益7200多万元,促进了集团公司的发展,增加了经济效益。去年以来,创新活动中征集职工提合理化建议1000多条,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56项。技术创新工作实践证实,创新工作注重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有利于融合入企业大局,各项活动做到了与企业同频共振,有利于创新工作的不断高效发展,有利于得到企业的支持和职工的积极参与,持之以恒的深入开展,可以结出丰硕的成果。从而充分体现工会在引领广大职工建设企业中的群众优势和作用。

2 注重与人才素质工程相结合,有利于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1)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一个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保证,新时期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特别是进入知识性及信息性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以来,只有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信息性及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应该属于信息经济时代的管理,同时也是加快知识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2)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工作软环境,给予员工家庭式的安慰;比如:每逢重要的节日,举办各种形式的宴会、联欢会、生日庆贺会、祝福会等等,从而密切联系了企业领导者和员工之间的距离,管理者应经常深入基层,下矿、厂、下车间、下段队、下班组,与员工平等对话,并经常组织增加领导与员工之间沟通的集体活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使企业真正成为员工的大家庭,使员工有明显的归属感,而不是成为企业的旁观者。

(3)随着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的重要性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对于如何管理好和使用好知识型的人才,是摆在企业领导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使至发挥最大的效益,正确的激励和引导、鼓励,是管理好员工的重要方式。

3 应当重视并将薪酬战略作为企业战略的重要方面加以研究

(1)薪酬不仅是劳动者的权利,还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方法之一。员工获得合理报酬后,其最原始的生理要求得到满足,同时还需要得到有效激励,员工才会加入到与企业管理者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列中,当员工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企业发展目标中,企业管理者才会得到充分支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一个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保证,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企业氛围,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对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

离开了薪酬战略的有效支撑,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就会遇到困难甚至障碍。有其内在的复杂性和规律性,目前薪酬已不是单一的工资,也不是纯粹的经济型报酬。

(2)要通过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活动阵地,突出岗位技术培训。岗位技术培训和岗位比武领兵来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利用现代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整体提高职工的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不断总结推广先进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挖掘职工中的绝招、绝技、绝活,搞好传、帮、带,定期举办名师带徒、名师讲堂等培训班,将水平较高的课程刻录光盘,下发班组进行推广,通过“安全教育信息系统”、闭路电视等进行普及;通过技术难题会诊,关键课题分析,招标揭榜攻关,提高职工的创新应变能力和攻坚能力。在创新的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批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3)岗位比武劳动竞赛是人才素质工程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煤矿各级组织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一个有效的方式。几年来,集团公司坚持每年举办“岗位技能大比武”职工技能大赛,引导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技术、学业务、练本领、创效益。职工技协积极为职工提供自学成才、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的平台,供他们展示才华、施展抱负、成长进步,各子集团公司、矿、厂积极组织开展职工技术比武、技术练兵活动,共二万多名职工参加,选树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1000多人。活动的开展为广大技术职工提供了方向和动力,有了压力、责任心和紧迫感,激发他们主动投入安全生产的激情和活力,促进了集团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活动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学技术、搞发明、忙攻关、当先进蔚然成风,掀起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新热潮。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5篇

前言

新的世纪新的起点。理论创新、经济技术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怎样才能实现创新的目标呢笔者认为,世纪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业绩,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起着重要作用,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仍需如此。因此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素质,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实现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途径。同志指出,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也是做好各项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面对省内水利工程不饱满的形势,面对入世后市场激烈地竞争,经济技术要创新,就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提高运用民主法制办法开展工作的能力,提高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能力,努力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牢牢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邓小平同志在党的上曾提出:“党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和他一贯强调的“领导就是服务”,是对社会主义领导活动本质的科学概括。是同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完全相通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十分注意把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基层组织建设成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坚强组织,努力造就能够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在实施股级干部聘任制时,主要看干部能不能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不能带领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不能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对那些坚持深入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并得到群众拥护的干部,排除干扰,注意重用。同时坚决反对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漠视群众疾苦的。在实施“经济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必须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和胜利之本”,一切事情都要顺应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全心全意地为广大职工谋利益,并取得新的成就,这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也是一处各级领导干部掌握科学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最根本的途径。划清了同历史唯心主义的界限,它表明了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应该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因此,我们基本的领导方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领导者的主要职能就是决策。决策的正确性、及时性决定着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所谓科学决策,就是领导者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准备付之施行的若干方案进行选择,以期达到最优目标。科学决策是现代化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大生产的产物,是管理科学化的前提,是各项事业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当前正处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和经济活动纷繁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一个决策的失误,都会带来很大损失,过去在这方面是有过深刻教训的。具体的来说,盯信息、跑项目、作预算、定标的等决策上的失误,带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痛的。当然,决策的正确及时也能使领导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带来事业发展。如一处的地产联合开发、岳城水库副坝涌砂除险加固工程和海委的加强联合,开发西北,进军新疆等,就能充分说明这个道理。

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决策呢

一是要学习科学的理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于自己工作实践,把具体的工作经验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二是要注意“借助外脑”。要组织一批智囊团,为领导决策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且协助作出正确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把经验决策、个人决策和依靠科学、借助专家、借助外脑结合起来,这是现代决策思想的重要特征。所谓民主决策,是指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主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所做的决策。时代呼唤着民主、公开、灵敏决策机制的出现,这应成为体制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要坚持党内决策与党外决策相结合、领导决策与群众参与相结合、集体决策和分工负责相结合、民主与集中相结合、领导决策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决策原则与方法。

统筹全局、综合协调

同志多次深刻地阐发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的思想。可见,领导者是否具有全局观念是他是否称职的一个标准。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种种利益矛盾。对这个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作为上级必须考虑到上级与下级、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必须从总体上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利益格局和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作为下级必须懂得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听指挥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必须做到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只有这样才有全党的统一,才有全国的协调,才有中央、地方、部门和当前与长远利益的相得益彰。

掌握高超的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驾驭领导工作的卓越才能,是领导方法达到高超境界的表现。领导艺术的根本目的是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力争获得较高的工作效率,它既是领导者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也是领导者的基本功,那么如何提高领导艺术呢?

培养良好的素质是发挥领导艺术的前提

素质是人们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它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广而言之,人的性格、毅力、兴趣、气宇、风度以及政治思想和科学知识等也可用“素质”概括它。现代领导者的素质是现代领导艺术之源,二者不可分割。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道德修养。首先,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当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具有一定的活力。一个领导者日理万机,如果精力不足,暮气沉沉,必然会失去人们的信赖,难以担当繁重的工作。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应注重自己道德方面的修养。要当好一个领导者必须注重学识的渊博和道德的修养,俗话说“正人先正己”。再次,领导者的基本素质还应包括:要有不断创新的进取心,作为一个领导应有自己的创见。要不断探索工作中的新路子和新方法,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萧规曹随。领导应该是一个团体整体意志的代表和根本利益的化身,其抱负水平直接决定着该团体利益事业发展的空间大小,也决定着团体其他利益满足度和个人发展的机会的多少。领导者志向远大是一种有心胸、有气魄、有责任感的表现,是产生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因素。作为成功的领导者,要有决断的魄力。决断的魄力不是盲目武断,而是要有切实的情报工作和细致方案的选择。一事当前犹豫不决,是无法动员下属全力以赴地去从事自己工作的。

培养预测未来的能力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循环经济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1突破资源约束“瓶颈”,防止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我国经济面临的资源约束“瓶颈”正日益凸显。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煤、电、油、运全面紧张,这一现象在2004年尤为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2003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大国,水泥消耗占世界总量50%、铁矿石占35%、氧化铝和铜占20%,而GDP仅占5%,说明我国资源消耗是惊人的,同时伴随高投入的是低产出。据测算,中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1.2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源耗竭、生态破坏、环境恶化,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据世界银行和国内有关机构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比重已经高达6%~8%。我国环境污染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2003年七大水系断面检测,达到Ⅲ类水质的仅占29.5%,而劣Ⅴ类水质高达44%;全国城市有66.7%缺水;大气中SO2排放量达

1995万t,比国家二级标准要求的1200万t容量高66.3%;农田化肥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地荒漠化、各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等现象严重。淮河治污10年投入600亿,治污水质又回到“原点”。全国“两控区”(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面临巨大压力,原定目标难以完成。由于200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陡增,导致全国SO2排放量达到2220万t左右,比2002年增加293万t,酸雨控制区内年均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2003年达到16.5%,呈明显上升趋势,比2000年上升12.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3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选择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掠夺式资源开采方式,势必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人口质量的全面提高,注重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克服“绿色壁垒”,提高产品国际竞争能力,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一句话,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

实现循环经济,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新型工业化道路靠的是技术创新,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追赶时期,注定要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技术创新是关键。

传统经济活动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单程线形的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化,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从表面上看,循环经济只不过是强调“三废”的回收利用,但这只是一种误解。从技术经济学角度讲,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表现微观技术层面上是资源(能源)消耗增长过快、资源利用效率过低、资源再生化率不高。这一点我国经济增长状况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从技术角度讲,循环经济要求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调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和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保护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增长。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技术范式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大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替代技术是旨在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资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替代原来所用资源、材料、产品和工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减量技术是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再利用技术是延长原料或产品的使用周期,通过多次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资源化技术是生产或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处理,成为有用的资源。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的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的技术,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

毫无疑问,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突破原有的技术范式,大力研发和应用环境友好技术,研究清洁生产管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排污最小化技术,开展生态工业和产品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示范,实现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3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制度保障的技术是不能创造出循环经济的。如果只有技术进步,而没有良好的制度安排,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束之高阁,无法产业化,技术不能产业化也就无法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由于环境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的特性,即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果某人投资控制污染改善环境,那么其他没有投资的人也可以分享环境改善的好处,即所谓“免费乘车”,那么享受环境好处的人越来越多,愿意投资的人越来越少,势必出现资源耗竭、生态恶化,出现“公地的悲剧”。另一方面,如果企业投资设备控制污染、则势必增加企业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企业没有激励控制污染。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个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框架的利益分配体系。

3.1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1)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激励机制。通过制度安排来规范企业的行为,做到“谁使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有奖有罚,形成良性激励机制。在美国,政府充分发挥绿色税收政策,鼓励新能源开发和节能技术的应用,每购买一辆新能源的汽车可减免联邦税2000美元。每回收处理一条废旧轮胎,国家都给相应补贴,企业利用轮胎进行加工,制造成胶粉、添加剂等,获得新的收益。而在我国,如果企业自己花钱收购处理旧轮胎,这便增加企业成本,使许多企业不能盈利。因此,国家应通过减税、补贴和信贷政策,鼓励循环经济型企业的发展,使他们能获得比传统工艺更高的价格优势和效益。制度安排使经济主体的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与收益相联系,提高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保障其投资利益。

(2)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提供约束和规范标准,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如制定循环经济技术规范、框架以及行为准则,从而使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的实现具有行为度量的标准,减少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成本,减少技术创新的障碍。

(3)降低技术创新的交易费用。好的制度安排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经济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供稳定的预期而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技术进步,并使技术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3.2制度创新重点领域

(1)创建科技创新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技术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循环经济科研队伍建设,健全科技人员激励政策体系,通过实施人才工程促进技术创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科技制度创新鼓励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实现多种形式的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化。

(2)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重组。尽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实施强制性的耗能标准,促进产业结构重组。明确取缔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落后产品,用清洁生产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产业,支持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要求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大力发展废旧资源回收、再生利用和安全处置产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延长生态工业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理念。因为环境资源的公共性,所以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大众的参与,需要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可以建立国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城市环境质量、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以及企业环境质量。构建一个完全信息的环境质量平台,鼓励公众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建立区域环境评估与巡查制度,促进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

(4)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严格法律约束。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予以立法。德国和日本最先尝试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德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包装条例》要求生产商和零售商首先减少直至消除不必要的包装,其次要求对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则系统地运用3R原则来解决废弃物问题。在日本,2000年批准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这部法律对推进循环经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日本还颁布了《容器包装循环法》、《家电循环法》、《废物处理法》、《资源有效利用处理法》、《绿色采购法》等法律,这些法律构建了一个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方面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4(3)

2解振华.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几点思考[J].环境保护,2004(1)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技术;工会;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思想认识的创新

开展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参与企业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必须放到战略高度的层面去认识和思考。

1、着眼于又好又快目标,抓好工会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单位,其又好又快发展,对于整个大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工会必须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与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精心组织、周密推进。

2、着眼于创新型国家建设,

抓好工会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工会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组织引导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仅仅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为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是工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3、着眼于企业稳定发展,抓好工会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如果企业的发展持续受到冲击,企业就会陷入停业境地,职工就要失去生存的依托,就要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从这一方面认识,就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来开展以提高工作效率、节能降耗、提高科技服务含量等解决企业难点、热点问题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二、载体途径的创新

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已有多种载体和途径,但着眼于最大限度地吸引职工群众参与的目标,企业工会应根据发展实际,以创新的意识进一步探索新的载体和途径。

1、“套餐式”活动载体

工会经济技术创新,对每一位企业的职工来说,由于岗位不同、技能不同、关注程度不同、认知度不同、可比度不同等因素,组织单项的活动,职工的参与率较低。因此,工会在组织活动时,必须从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的参与率来设计方案,既要有提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劳动竞赛、安康杯竞赛等项目,又要有技术项目攻关、操作流程改进等内容。这样,职工的选择参与余地增大,参与的积极性与参与率就会提高。

2、“联动式”活动载体

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但如果拓展思路,与提高职工技能联动起来,就可获得双丰收。工会在组织活动时,将小改革、小创造、小发明等,作为一个项目,组成一个小组、一个实验团队,在解决问题中,着重引导职工学习相关生产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使职工的知识面拓宽,技能提高。

3、“育才式”活动载体

从培育一岗多能、一专多能的职工队伍出发,在开展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把职工素质工程、“双培”建设纳入其中,就能有效地培育一支素质高的职工队伍,走出一条在“在活动中育才,在育才中活动”、“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新路子。具体如何操作,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推出一个有效平台,在推进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同时,培养一批一岗多能的“骨干”,既使职工的岗位技能增加,竞争技能提高,又使企业储备一批技术岗位人才。

4、“多层次”活动载体

目前,工会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参与者基本上以生产一线职工为主,而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等职工游离在活动之外。针对这一现状,工会在开展活动时,要花力气制订细化的、不同参与对象、内容、要求的活动方案。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聚集职工的智慧和力量,真正实现“群众性”的目标。

5、“完善式”活动载体

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工会必须建立一个专家委员会,作为完善职工合理化建议的智囊团,对职工提出众多的简单的建议或原始的设想,只要有采纳价值的,就组织专家委员会人员进行论证、完善,使一个简单的但有价值的建议等,不致因为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而放弃,而是经过专家进一步完善具体的解决方案,最终创造价值。这样,既使“金点子”产生经济效益,又激励职工更加热情参与的积极性。

6、“自主式”活动载体

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工会应鼓励职工自主实践技术攻关项目、自己选择志同道合者组成攻关团队,对某一个技术问题进行群策群力的攻克。一个攻关团队成员都比较投缘,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来说就比较高,对于攻关解决难题十分有利。工会要做有心人,善于穿针引线,给予多方面的有力支持,使职工群众的创新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激励机制的创新

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开发职工创造力,增强企业创新力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尤其要把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认真抓好抓实。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

1、完善激励制度

为确保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持续开展,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必须要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及时性”和“广泛性”。及时性,即对于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小改革、小改进、小创造等成果,要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实施、奖励,乃至随时评审、实施、奖励,鼓舞职工的创新士气 ;广泛性,即对职工所提合理化建议未采纳但有建设性的建议,以及参与活动的职工,给予不同程度的特别奖励,鼓励广大职工开动脑筋,围绕企业经济工作献计献策。

2、积极宣传引导

开展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宣传引导职工。既要宣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从思想上提高职工对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刻认识,又要宣传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创新优秀职工典型,以身边创新典型引导职工群众学、赶、超。此外,还可以将喜报隆重地送到创新优秀职工家中,在社会上宣传创新优秀典型,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职工的行动,凝聚起企业创新工作的力量。

3、展示成果褒奖

对于职工的创新成果要给予必要的“张扬”。当活动达到一个阶段时,将创新成果在企业的食堂、职工俱乐部、展示厅等场所进行展示,既鼓励其他职工积极参与,又使取得创新活动成果的职工增加自豪感,从而使活动更具吸引力。

4、积分惠及职工

制订专门针对在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作出优秀成绩的职工积分式激励制度。凡在活动中获得等级奖的职工,给予一定的奖励分值,积累一定分值后,相应得到企业内部的技术津贴、技术等级晋升、职称晋升、增加工资、授予年度先进职工称号等实质性激励。以此在职工中形成学绝技、练绝活、善于创新、勇于突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局面,从而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发展。

5、建立专项基金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8篇

几年来,公司从转变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强化创新意识入手,针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工版权所有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效活动,取得了较好的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创新观念,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谋发展

云南国资水泥××有限公司,从投产时年产30万吨的中型企业一跃成为全省最大、年产200万吨优质水泥的国家大型企业,成功之处就在于不断地自我创新和发展。面对部分职工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实际,公司进行了建厂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组织机构调整及定编、定岗、定员工作,分厂、部门由原来的38个调整为17个,中层管理人员从69人精简到33人。建立了全员竞聘上岗的竞争机制。为提高干部职工的发展创新意识,公司曾多次分批派出干部和职工到我国中部、东部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考察,并以点带面推动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公司上下形成了干部职工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2005年公司水泥生产和销售量继续位居全省第一,产销136万吨。

二、创新企业管理,提高公司整体效益

几年来,公司始终把创新管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实行了严格的系统计划管理,把市场需求、产品销售和产品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集中决策、统一部署。这样的创新管理产生了较好的效益。粉尘排放总量2005年比2004年下降37.63%,排放点达标率为100%,设备噪声下降10分贝;2005年各项能耗均低于考核指标,公司共节约原煤18583吨、电1592万度、柴油112吨、研磨体511吨,节约资金1331.37万元。二是调整组织结构,优化人员配置,挖掘和用好人力资源。在全公司范围内对原有繁锁的机构进行了撤并,变“金字塔型”为“扁平型”;对人员进行了合理调配,做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选人用人变原来的“相马型”为“赛马型”。三是公司领导亲自挂职负责,责任到人,极大地增强了领导的责任感,使领导和指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有效地提高了领导效率。四是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和工作纪律,对生产、经营和扩建发展工作进行全程的、全方位的控制,全厂一盘棋,保证了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

三、适应市场需求,实施工艺创新

对工艺进行不断创新是××公司的优良传统。过去,我们用低热褐煤把劣质矿料煅烧成了优质熟料并生产出了高标号水泥,在全国创造了先例;如今,公司又通过改版权所有变配料方案,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各种水泥。公司出厂的水泥合格率、富裕强度合格率、包装袋重合格率均达到100%。2005年公司荣获“中国优秀建材企业”、“中国优秀建材产品”、“云南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云南省名牌30强”等荣誉。公司在生产4个品种7个等级水泥产品的同时,还具备了生产道路水泥、大坝水泥和客户特殊需要的其它特种水泥的能力。为满足公路建设需求而专门研制生产的公路水稳层专用水泥已成为众多施工单位的首选产品。

四、依靠科技提高劳动生产力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会;职工;经济技术创新

企业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它能充分挖掘职工的创新意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和创作性,使职工能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最终实现企业与职工共赢。本文对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进行跟踪分析,谈谈对开展创新活动的认识与感受。

一、工会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意义

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职工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单位越来越重视对职工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在群众中积极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经过几年的推广和实践,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已经实现了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重点强调了科学发展观理论,提倡自主创新。真正实现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需要企业各级管理层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广泛开展群众性知识技能竞赛和发明创造等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运用集体的力量更好的发展企业,服务社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所以说,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的需要。

2.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工会融入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工作

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企业行政、党委和工会的共同意识。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能促进企业文化的提升、实力的增强、实现企业战略管理。因此,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实现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3.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能有效地保护职工合法权益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助于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包括职工的就业权和发展权。企业职工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随之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职工收益也随之增长,双方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二、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当前形势下,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着手解决,比如职工对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意识不强,基层领导没有把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合理化建议的质量不高、与日常工作不能紧密结合等问题。

一个企业没有过硬的功底,离开了广大职工的力量,再精明的企业管理者,也不可能把企业做大做强。事实上,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就是以企业为中心,发挥基层工作者的作用,进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

然而,有的企业却认为技术是专家们所要研究的问题,职工搞技术只是小打小闹,起不到根本效果;还有企业职工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奖励力度不到位,对取得成效的职工,没有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通过以上提到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做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首先应该从领导的意识转变开始。

三、工会组织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对策

1.做实做强活动载体

工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发展,是单位完成经营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要发挥工会组织的有效职能,保护职工根本利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路径来实施。

(1)开展职工竞赛活动

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普及面广,突出核心”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竞赛活动,把崇尚劳动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在广大职工群众中积极倡导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挖掘职工的技术创新能力,让职工做企业的主人,树立职工主人翁精神,让职工以当家作主的态度进行工作,这样才能增强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岗位上实实在在为企业着想,积极地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保驾护航。

(2)开展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

合理化建议工作不仅是通过员工建议改进管理工作,而且是民主化管理的具体实践。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让每位员工都有说话的机会,把员工对企业的爱心和智慧集中起来,把员工的心吸引到企业上来,充分鼓励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领域,包括生产、创先、安全、电网建设、营销、服务、管理、文化等方面,共同为推动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建言献策,从而深化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推动职工“五小”创新活动。

(3)创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室

以劳模先进为带头人,建立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力、公关作用及梯队培训的帮带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创新发展。以企业技术、技能骨干领衔组成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努力培养更多的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专家型的高层次人才,大力营造尊重劳模、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全员创新的发展氛围,深度激发广大职工努力创新、岗位成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

(4)开展“创争”活动

职工技术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因此,工会组织在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时,把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列为重点环节,开展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为企业职工提供一个学习的良好平台,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坚守本职工作的同时,更加追求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5)QC小组活动

QC小组活动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是企业职工展示个人才能与职业魅力的活动平台。要积极努力地参与到QC小组的管理模式中,鼓励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并建立奖励机制,同时,实现企业节约成本,强化质量,提高效益的目的。

2.建章立制

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有一个管理体系来维护,即党委领导、工会组织、部门协作、全员参与。

(1)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

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可能存在创新的机遇,在群众间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体职工的积极配合,还需要技术人员的参与和上级管理部门的支持。因此,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同时,要加强管理,有组织有规划的进行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激发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对工作的热情,促进企业科学化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规范化管理机制

任何活动的周密进行都需要一套完整有序的规章制度来有效管理。在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时,应当明示活动的中心思想、工作原则和内容、工作程序和目标、管理方式和措施等方面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要切实划分好责任问题,保证技术创新活动有专人负责,保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能有序进行,实现企业的规范化管理。

(3)评价激励机制

提高创新意识,深化创新观念,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突出表现的职工、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措施,让他们在企业中享有较高的福利待遇,从而带动其他广大职工为企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做细做优活动推进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方式,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宣传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先进经验和实际效果,注重发现亮点、培育典型,充分发挥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尊重和保护创新成果,不断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健康发展。

(2)活动落到实处

以企业实际需要的标准出发,给职工营造一个可靠的环境,培养职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其对岗位的热情,挖掘职工的创新智慧,让职工在创新活动竞赛中充分认识和提高自己,大力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人才。把创新活动的内容,归入企业职工培训计划中,把创新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3)要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创新活动

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要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即将活动与技术相结合、与企业节约成本费用相结合、与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以及与合理化意见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实施创新活动的最终目的,推动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迈向新的台阶。

四、总结

综上所述,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保持自身生命力的根本力量。企业工会要大力引导和动员广大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充分挖掘职工的潜能和对工作的热情,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藏彩霞.如何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7月

[2]唐宝印.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2012年9月

经济技术创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地勘单位

中图分类号:C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新的问题日益凸现,诸如资源衰竭、生态环境问题、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预测预防都需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来取得突破,谁在技术上创新领先,谁就掌握了市场主动权,也就能创造较好的效益。

在地勘单位事业体制向企业化转轨的过程中,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更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能推动地勘单位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经济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和技术相结合,首先是一个经济的概念然后才是一个技术的概念,不是某一单项的技术或工艺的发现,是指将各种生产要素(如生产数据、劳动力等)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并把新的组合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以获取新的价值和利益。如开拓新的市场,形成新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技术本身的创新,组织管理的创新和企业文化观念的创新。地勘单位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如队伍大经营性资产少、债务沉重。非地勘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运行质量低、下岗职工多、再就业难等,仍制约着地勘经济的发展。要解决地勘单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改革,在创新。队伍结构调整要改革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要改革创新,投资结构调整也要改革创新。同时加大推进技术进步和推动技术创新的力度,努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原有的传统产业,以提高地勘单位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勘单位能不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强发展的后劲,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抓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个关键。

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就必须大力推进知识化进程,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在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突出创新、创先、创优、创最佳水平,把实施“创新工程”的过程作为提高职工素质的过程。通过职业技能、新技术、新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总结劳动竞赛、技术比武等活动推广和挖掘职工中的绝招、 绝技、 绝活, 搞好传帮带;通过技术难题会诊,关键课题分析,提高职工的创新应变能力和攻坚能力。同时,工会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规章制度,严格劳动纪律,提高工作质量,还组织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向管理要效率、要质量、要效益,为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作出贡献,为地勘单位的改革和脱困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实现地勘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职工的主人翁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创新过程中,要以地勘企业职工为主体,以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领域上,要与地勘单位的科技、经营、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紧密结合;在内容上,突出技术创新,注重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形式上,以发动广大职工参与并为职工群众所欢迎为标准,要不断创新群众性的经济技术活动,不断把活动推向新水平。

2、注重实效,立足基层。我们要坚持从地勘单位矿产开发、工程建设市场和多种经营的实际出发把增强单位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作为主攻方向,把解决单位发展的难点,实现扭亏增盈等问题作为重点,组织基层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等活动;紧紧围绕创新技术、加强管理、增加产品、改善质量、降低成本、搞好服务、增进效益等内容,鼓励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赶先进,争创一流,多作贡献,为推动地勘经济的发展建功立业。

3、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做到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实施,要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做到组织落实、责任目标落实、措施落实;加强宣传,形成声势,要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工会的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开展 经济技术创新的意义,宣传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济技术创新成果;主动配合行政研究和制定 技术创新的奖励办法,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对在经济技术创新中取得优秀成果的职工,要促使单位除按其创造的效益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还要与职工的晋级、评定职称挂钩, 并为他们学习深造创造条件。保护职工的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推动国家有关奖励条例和办法的贯彻会影响,进一步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4、制定创新活动措施。地勘单位职工是经济技术创新的主体,必须广泛发动和组织广大职工群众参与,要与职工岗位成才、自学成才、一专多能等需求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要进一步增加活动的科技含量,通过技术练兵、技能竞赛、技术革新、技术协作等活动形式,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主动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不断用知识武装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最大限度地用到工作上,为单位发展出力。促进地勘单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5、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职工队伍,要充分发挥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充分利用工会组织的网络优势,开展信息交流,大力推广先进工作方法和先进技术。要做好 技术创新成果的统计上报工作和技术成果的评审工作,运用职工技术协会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手段,适时地将技术成果转让并开发应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实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不断丰富职工技术创新的内涵,推动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向多层次多领域发展,要从观念的创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创新、材料的创新、工艺的创新、营销方式的创新延伸到机制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创新。

上一篇:创新技术人才范文 下一篇:个税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