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4:29:39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经营活动;意义;应用

0.概述

要想对每项业务的增长或下降随时掌握,及时监控,就必须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科学规范的经营活动,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层实现对各专业、各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全程动态监控,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经营效益进行实事求是的量化分析和科学预测,使职工素质、劳动组合、经营机制及资金投入等各项经营要素处于最佳组合状态,实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营成果。

1.规范开展企业经营活动分析的意义

开展科学规范的经营活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的业务单位从收入上看是增长的,但实质却是亏损的,因为它直接的支出加上潜在的支出已远远超过了收入;有的业务虽然出现一时的下滑,但仍然在盈利,原因是它的支出始终控制在盈亏点以下;有的业务在短期内是盈利的,但长久看是亏损的,因为其前期投入和后续投入必然超过了它的整个有效利润;有的业务的增减有客观因素,有偶然性和暂时性,有的业务的增减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精心经营得到更大的增长或最大的遏制。针对某项具体的业务在某一特定时期的增减,要分析其自然因素增减有多大比例,具体措施和人为努力又占了多大比例,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经营者特别是决策者对自己的经营形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把握市场,运筹帷幄,及时总结经营工作的得失,制定出下一步更加准确有效的经营措施,同时,也对考核各部门经营工作的优劣和奖罚提供了最直观有效的依据。

2.规范开展经营活动分析的应用步骤

(1)总体要求经营活动分析坚持以重点分为主,全面分析为辅;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分析研究与采取实际措施相结合3个原则,努力做到市场预测准确、对策措施具体、组织落实有力、经营效果明显。

(2)分析重点根据公司各业务部门的工作重点,结合市场变化,每个季度针对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要做到“点中有面,以点带面”。

(3)基本内容在全面分析上季度经营实绩的基础上,通过重点对市场分析、经营要素及条件分析、投人产出分析、经营效果分析及经营决策执行情况分析,使各项经营要素处于最佳结合状态,取得最大的经营成果。

(4)时间确定公司季度经营活动分析会议一般在季后15天前后召开为宜,对一些影响较大的问题,可随时开展专题分析研究。参加人员为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各专业主管,以及营销、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综合计划等相关人员。

(5)活动程序公司各有关单位必须于季后10天内将本部门的经营分析报告报送综合计划部门,由综合计划部门根据各职能单位上报的专项分析资料编写全公司的季度经营活动分析,并上报公司主管领导,经领导审核后,会前提交各参加会议人员。参加分析会议人员必须在会前进行认真地调研准备工作,要召开本部门的分析会,带着问题和措施建议参加公司经营活动分析会议。

(6)重点发言综合计划部门是整个经营分析活动的重点部门,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发展异常的经营项目进行分析,通过进行行业内纵向的和行业外横向的定量比较分析,力求分析深、分析透,然后要做出具体部门上季度经营活动是否正常、合理的建议性结论。

各部门负责人会前要多方位、多渠道地搜集信息资料,通过进行市场调查,掌握当地相关行业经营情况,对本单位的经营工作做出符合实际的比较分析。特别是上季度发展不理想或工作未完成的部门负责人要实事求是地、充分具体地谈问题、找原因、提措施、许承诺。

(7)分析总结经营分析会议由公司主要领导。进行会议总结,内容包括:总评上季度经营形势,对上季度制定的重点工作进行检查、反省,要让与会者明白增长或下滑的主观原因,客观因素又是哪些,增长是否到位,下滑是否控制在应有的范围之内,要明确指出具体部门存在的问题,要对各部门落实上季度决策措施的情况作出权威性的评判和考核。

(8)分析报告经营分析会议报告由公司综合计划部门在会后当日或次日拟出,报公司主管领导,同时下发各相关单位。

3.提高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能力的策略

(1)加大投资分析的力度。在生产型企业日常经济活动分析中,企业往往只重视成本方面的控制,对投资分析的力度往往较少。通常在投资分析中往往只是考虑到产量因素,对投资的风险分析和财务分析考虑欠缺。因此经常会出现无效投资,造成资源的浪费。

(2)加强职能部门专业分析。目前的经济活动分析往往被误解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的经济活动分析只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一部分。要更好的为经营者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往往更需要各职能部门的专业性分析。

(3)增强经济活动分析硬件。由于传统的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都是通过手工计算,工作量大、速度慢、工作效率低,如在经济活动分析过程中引用计算机技术,引进相关软件,不仅可避免手工分析的种种弊端,且将有力推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真正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4.公证的效力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涉及到的有关事项等办理公证,通过公证的法律效力可以体现出公证的法律作用,对于公证的效力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公证活动与企业经营的关系。

4.1公证的证据效力发挥的作用

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法律行为,也有很多的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还有很多有法律意义的文书,这些行为、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对于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说公证的证据效力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4.2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发挥的作用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纠纷,解决纠纷的方式有司法救济,也就是经过人民法院诉讼来解决。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通常要花费一定的人力、财力、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企业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单务性质、明了、简单的债权债务的关系,由此发生的债的纠纷可以通过公证进行解决,无须经过诉讼来解决。由此可以看出,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在企业经营的活动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4.3保全证据公证的效力发挥的作用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确认合法权利,当与其他人发生了争执的时候,对于争执的问题解决无论的情况下,由“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来决定,需要相关的证据来证明。保全证据在法律的公证证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

【参考文献】

[1]夏学洪.现金流量的经营活动分析[期刊论文]-中国总会计师,2008(10).

[2]张中革.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与建议[期刊论文]-投资与合作,2011(4).

[3]綦虹.试论经济活动分析的有效途径[期刊论文]-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7,21(2).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刘明辉教授治学严谨,开拓创新,打破“就会计论会计”的思维定式,主张采用多学科、多领域的多种方法研究财务、会计、审计问题,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他的学术专长主要集中在独立审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公司理财等领域。

在独立审计领域,刘明辉教授是最早参与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研究与建设的学者之一。作为独立审计准则研究的资深专家,自1994年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组以来,直接参与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一至第七批共90余个项目的研究,起草和修订工作,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撰著的《独立审计准则研究》《高级审计研究》是国内该领域主要代表作之一,他主编的《独立审计学》《审计与鉴证服务》均为国内该领域第一部系统阐述独立审计和鉴证服务的教材,主编的《审计》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部级规划教材的精品教材。刘明辉教授认为,建立和完善独立审计准则是实现注册会计师审计规范化、法制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审计准则的实质在于规范,审计准则对于保证审计质量、减少审计失误、保护审计人员、为审计本身提供可信性等有其积极作用,也有其负面影响;制定独立审计准则必须考虑经济环境、政府部门、法律体系以及审计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与审计环境相一致。

刘明辉教授在现代财务管理与分析领域颇有成就,先后发表、出版了大量著述,如《财务管理原理》、《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财务成本管理》《公司财务理论》(译著)、《厂内银行的理论与实务》等著作和论文,着重研究了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等问题。刘明辉教授指出,会计报表是衡量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晴雨表,经济活动分析是引导企业正确进行经营决策的信号弹。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应不断加强预见性、及时性、全面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财务分析要向制度化、系统化、电算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尽管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及经营管理等任务,刘明辉教授始终不曾中断过财会科学研究工作。刘明辉教授先后在《经济学动态》《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译文共420余篇,其中50余篇被权威杂志转载,42篇论文获政府有关部门或学术团体的奖励-近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财政部、教育部等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0项;先后编著、主编、参编各种学术专著、教材、教学参考书及工具书共65部,其中本人独立撰著或主编共35部,个人累计著述字数约1300万字撰写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嬗变――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解读》获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有奖征文”一等奖。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樊教授长期从事财务与会计的学术研究,在会计学科体系改革、经济活动分析理论与实务、俄罗斯会计教育等领域成果颇丰,近年来共承担部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曾先后多次担任全国(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总行)统编(规划)教材主编,多次获得学校、省部级教学科研优秀成果奖,多项成果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有的被收入国际会议论文集。目前研究方向为财务经济分析与会计管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会计分析是会计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实务工作的角度看,会计分析在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中都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樊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会计分析理论的研究,在认真研究西方国家财务分析学科历史形成的基础上,对经济活动分析学科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提出了“财务经济分析”这一全新概念和相关理论,先后出版了《财务经济分析论纲》、《财务经济分析国际比较研究》、《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理论与实证》等系列著作,他认为财务经济分析是对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整合,并指出它是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以财务资金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为中心,并运用专门方法和指标评价体系评价生产经营过程中诸要素对财务活动的趋向,借以考核企业过去的业绩,评估目前财务状况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樊教授的研究极大丰富了财务分析学的相关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反响。

樊教授治学兼容并蓄、豁达大度,其学术研究不仅密切关注会计、财务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还时时关注与会计、财务相关的经济学科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他在公司治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樊教授指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先天性的制度缺陷,委托关系的严重失衡是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的硬伤,所有者代表缺位,内部人控制问题是矛盾的焦点,审计关系不正常、独立董事不独立是公司治理不完善的实质表现。在先后发表的《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等文章中,樊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重在财务治理,在完善公司治理的过程中,应逐步理顺财务报表审计关系和独立董事制度引入中的关系。对于改革审计委托模式,樊教授提出多种设想,比如一种制度设计是财务报表责任保险制度,由上市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财务报表责任险,由保险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割断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的经济利益关系。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等观点都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樊教授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望,但是仍以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一名学者的姿态痴情探求着,默默地献身于我国的财会教育事业。无论对本科生教学还是对研究生教学,樊教授都认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撰写教案。樊教授在教学中很注意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并根据教学中的反馈及时致力于教材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他善于提纲挈领式地给出一门课的总体框架和构思,欢迎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意见,鼓励学生去进一步钻研,尤其善于用辩证法等哲学观点来指点研究问题的方法。樊教授的睿智不但在言传中,更在身教之中,他以身作则,倡导学以致用,知行统一。樊教授更注意将育人寓于教书之中。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结构,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制作有两种:一种是报告类实用文所通用的形式,包括单位、时间、事由、文种四个项目,一种是论文式标题。

正文,包括开头、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

正文的开头如新闻的导语,概括点明基本情况,提出分析的问题、分析的意义和目的。由于经济活动分析的种类不同,其分析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开头的部分应有所侧重。

正文的主体部分根据分析的对象,写明具体情况,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具体情况主要是指基本情况的文字说明和具体数字说明,如指标、百分比、有关数据等。分析原因就是依据国家政策和经济规律,对有关数据进行数学运算推导,或对有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通过对比等手段,找出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看法,作出评论。综合分析报告侧重写对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专题分析报告侧重写对某一事项或问题的分析。

正文的结语写分析后的结论,提出的建议或措施;或者写对全文的概括、总结;或写分析后的预测。

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观点要鲜明,数据要准确,主旨应突出集中,论述应精要。

范例

财务分析报告

在上级党委和各级领导机关的关怀下,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站全体干部职工在适应商品流通渠道的变化方面,发挥了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企业整顿,建立健全了以经济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把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超额10.1%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利税计划。现将各项主要指标执行情况综合分析汇报如下:

一、主要经济财务指标执行情况

本年度进货总值××××万元,与去年××××万元相比下降×××万元,即13.97%。其中:地产收购总额×××万元,省内调入××××万元,省外进货××××万元。

本年销售总值××××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万元,即1.06%,其中,批发销售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调往省内外都略有下降。

年末商品资金总额××××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即16.5%;比前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即30.44%;库存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布局逐步趋向合理。

本年商品流通费总额×××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即17.32%;费用水平为5.16%,比去年5.55%下降0.39%,其下降幅度为7.03%。

本年度实现利税总额为×××万元,超额10.1%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整个年度进货正常,销售达到预期效果,库存下降,费用降低,经济效益较为理想。

二、流动资金占用的分析

年末全部流动资金占用为××××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即8.93%;本期平均流动资金占用为××××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即17.74%;本期平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2.309次,比去年同期2.136次加快了0.173次,即加快8.1%;期末银行贷款为××××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即12.22%。

(一)商品资金

年末资金为××××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即16.59%,从而达到了整顿企业时制定的库存压缩计划。

年末商品资金结构情况如下:

在途商品为×××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上升:造成的主要原因,年末五六天内承付托收的贷款近××万元之多,商品尚未能验收入库(由于我们的努力,兄弟单位配合,现已基本解决)。库存商品为××××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即20.6%;移库下放商品为××万元,比年初×××万元下降27.6%;省内外十几个联营点年内共销售××万元,占我站销售额的0.59%。移库代销商品大部分是处理商品,削价损失已经近××万元。对此我们现在已研究决定在下年一季度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办法,把移库下放联营商品统统解决。

(二)结算资金占用

年末结算资金占用×××万元,占全部流动资金的15.77%;其中:委托银行收款×××万元,应收款××万元,分期应收××万元,待决应收款××万元,待处理损失××万元,银行存款××万元。

主要情况分析如下:

1.应收款项中有一笔××万元是由于外单位因缺乏资金,经有关方面暂时借给的,其它则属于内部和外部业务正常往来的款项。

2.分期应收贷款属于我单位与所属集体单位商店联营的铺底资金。

3.待决应收款我们组织多次清理,已处理解决×××笔,金额为×××万元,从而使待决应收款压缩到××万元。

我们决心在下年度积极主动地清理各种结算资金的非正常占用,并且采取一系列办法,防止待决款项的增加,压缩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努力降低结算资金。

三、商品流通费的分析

本年商品流通费总额为×××万元,比去年×××万元下降××万元,下降幅度为17.32%;本期费用水平为5.16%,比去年5.55%下降0.39%,下降幅度为7.03%。其中:

(一)直接费用

本年直接费用为×××万元,比去年×××万元减少××万元,下降19.8%:其中:

1.运杂费××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下降幅度为20.02%。本年进销总额比去年下降12.45%,因而运杂费下降×万元,同时不少大宗商品就厂发货,节约市内搬运费达×万元,另外进货渠道有所改变,节约运费近×万元,对外争取优惠不付费用或不付运费达×万元左右。

2.保管费××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下降幅度为18.57%。主要是:S本年度平均库存××××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22.5%;为此应该下降1.91万元。由于21仓库改为批发商场,全年增加保管费×万元。本年又增加部分商品存厂,节约保管费×万元左右。

3.利息为×××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万元,幅度为9.46%;本年度每天平均贷款余额为×××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下降775万元,节约利息××万元。

(二)间接费用

本年间接费用为××万元,比去年××万元增加××万元;主要原因:工资增加×万元;折旧费增加×万元;由于人员增加福利和其它费用有所上升;特别是旅差费有所增加。总之,我们在间接费用开支方面,基本上按国家财政制度,财经纪律和会计制度办事。我们也注意防止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开支,努力降低间接费用水平,为国家增加积累。

四、利润的分析

本年实现总额××万元,超额10.1%完成上级下达的利润计划。具体分析如下:

(一)进销差价

本年毛利额为×××万元,比去年同期×××万元增加×××万元;本年毛利率为5.48%,比去年同期2.53%上升2.95%。具体情况如下:

1.我站全年处理有问题商品×××万元,其中低于进价损失××万元,为此影响毛利××万元;

2.全年争取优惠价格和扩大批发增加毛利达××万元左右。

(二)商品流通费本年减少××万元。

(三)营业外收支净值为负×万元。

(四)利润总额本年为××万元,超额10.1%完成年度利润计划。如果在本期不处理有问题商品,就不存在于进价损失××万元,那么全年利润将是××万元。

五、今后的意见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会展经济是近几年发展异常迅速的经济形式,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也是各地高等院校竞相开办的专业。针对市场需要,武汉商业服务学院2010年在商务管理专业下开设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招收专科生。结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实际,分析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并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进行了定位,在此基础上,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逻辑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岗位和需求;课程架构

会展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近几年来我国会展经济发展方兴未艾,会展教育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为配合湖北及武汉市重新走向全国会展经济的第一方阵,2005年就开始进行会展经济和会展教育的研究,2010年开始设立商务管理专业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招收三年制专科生,现将我们的做法进行如下思考,以期与同仁共同探讨。

1 会展行业的发展态势及会展策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的会展经济是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展起来且近几年迅速崛起的一种新兴经济形式。截止2011年3月,我国已有展览中心245个,室内展览面积6511653米,室外展览面积3738520平方米,总展览面积10250173平方米,2010年举行各类展览5400多个,单就数量而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数一数二的展览大国。我国展览业直接收入2005年65亿元,2006年80亿元,2007年140亿元,2008年145.03亿元,2010年,受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北京市会展业直接收入172.5亿元,浙江省会展业直接收入290亿元,拉动经济效应2610亿人民币。据上海世博局统计,截至2011年3月底,世博会运营收入累计为130.14亿元,其中门票收入7355亿,直接经济效益明显。世博会上海旅游直接收入800亿元人民币。据测算,世博会对上海GDP的贡献值达5%,对整个长三角投资的拉动将达40%到50%。我国会展业收入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递增,专家预计会展行业在未来5-10年将成为我国十大支柱行业之一。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五大会展产业带,即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产业带,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会展产业带,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会展产业带,以大连、沈阳为会展中心城市的东北会展产业带,以成都、重庆为会展中心城市的中西部会展产业带,而武汉的中部会展中心城市地位处在与郑州、长沙等城市竞争之中,尚未得以确立。武汉作为华大经济中心,展馆建设较早,历史上曾和北京、上海、广州并为全国四大展览中心。尽管近20年来有所衰落,但是随着2011年10月展馆面积20万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的投入使用,武汉的会展场馆设施又重新回到了全国的前五位,国内一流的会展场馆设施和较好的会展比较优势为武汉会展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0年武汉举办各类会展170多个,拉动消费仅130亿元。湖北及武汉市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会展经济的发展,早在2004年,武政[2004]10号文发出了《关于加快武汉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1月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武汉要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支柱的武汉会展业提出了“立足华中、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构建中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中国会展名城”的战略,武汉会展将迎来一个大好的发展时机。2012年在武汉中央商务区6万平方米“欧洲之门会展中心”将会建成,武汉会展将形成一主三辅的格局。“一主”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三辅”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欧洲之门会展中心。5年后,武汉市展会数量将达到200个,并培育8到10个品牌展会,武汉将打造成为中部会展中心城市和中国会展名城。

随着会展产业的飞速发展,会展策划与管理职业必将是一个市场需求前景广阔的职业。2010年世博会表明,会展专业是当前最紧俏的人才之一。据《国际商报》2008年报道,会展专业人才岗位空缺与求职者的比例为:上海10∶1、北京8∶1、广州8∶1,今后几年内我国会展市场需要的会展从业人员将达200万。湖北省会展商会会长张透露“现在武汉会展业专业人员不足300人,缺口高达70%”。武汉会展业人才缺口严重!2011年举办的武汉会展发展论坛上,湖北省节庆会展研究会会长王重农说,武汉会展业高层次人才匮乏,10万年薪都招不到一个高素质的会展项目经理。湖北省会展业商会会长张粗略估计,武汉每年会展人才缺口在1000人以上。

由此可见,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市场需求十分走俏的专业。

2 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与岗位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是适应我国会展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一门新型专业,主要为会展行业培养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人才、会展支持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会展公司、会议中心、展览馆、博览会等组展企业担任项目经理和基层管理人员,也可到各类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等参展企业担任营销管理人员。根据市场的需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面向的职业与岗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会展项目经理。主要工作任务是会展项目的选定,协调、组织和领导团队开展会展项目的策划,组织指挥会展项目的实施。

会展策划专员。主要工作任务是会展市场调研与分析、制定会展组织和营销策划方案、会展策划案的实施与修正。

会展营销专员。主要工作任务是会展环境及对象的调查与分析、制定会展营销活动方案、会展营销方案的实施与修正。

展馆管理及会展现场管理专员。主要工作任务是会展场馆经营与管理、会展现场管理、会展服务管理。

参展企业会展专员。主要工作任务是行业会展的调查与分析、参展企业会展策划、企业参展营销与服务、企业参展展后评价与跟踪。

3 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3.1 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面向武汉及华中地区乃至全国会展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会展管理和会展策划知识,具备各类会展活动中进行策略构思、设计、实施、管理及控制能力,能胜任会展行业会展管理和会展策划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2 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知识要求。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了解会展经济法规;掌握应用写作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普通话和英语的基本知识;掌握会展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商务会展部门的一般技术规律和经济运行规律;掌握一般管理、商务管理及过程管理和会展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会展策划的基本知识;掌握会展营销策划、公关策划、广告策划的理论和实务;掌握会展场馆管理和会展现场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会展策划文案写作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会展礼仪和展示设计知识。

能力要求。会写,具备一般的写作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会说,熟练掌握普通话,能用英语进行一般的会展活动;具备会展调查、资料收集、策划整理的能力;具备一般的会展经济分析能力;具备会展活动组织、协调、指挥能力;具备会展策略设计的能力;具备会展策划与管理的公关交往能力;能进行简单的会展广告设计;具备综合的会展策划与管理业务能力。

素质要求。具备较好的团队精神、服务意识、诚信意识、职业道德、礼貌礼节;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管理意识、创新意识、自信坚强;身心健康、形象较好;养成良好的策划心态和习惯;养成策划人全面的思维素质。

4 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会展业务流程一般由项目选定、寻求合作、招展组团、开幕展出、展间管理、展后评估组成。参照业务流程确定工作岗位。由岗位到学习领域的转换路径是: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课程)。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会展策划与管理的主要行动领域有商贸会展调查、商贸会展经济活动分析、商贸会展管理、会展策划、商贸会展沟通与礼仪。因此要具备以上能力,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公共知识模块的基础上,应包括商贸会展调查模块、商贸会展经济活动分析模块、商贸会展管理模块、会展策划模块、商贸会展沟通与礼仪模块。具体分析如下:

公共知识模块,即大学生基本修练模块。大学生应具备基本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职业素质和能说会写。对应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话、应用文写作。

商贸会展调查模块。商贸会展调查主要是完成商贸会展活动调查、商贸会展活动资料收集和整理、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调查方法和调查工具的运用、撰写调研报告等典型工作任务。其对应的课程有:统计学、会计学原理、商务调查与预测。

商贸会展经济活动分析模块。商贸会展经济活动分析主要是完成商贸会展活动的外部环境分析、商贸会展活动的内部条件分析、商贸会展策划的可行性分析、商贸会展活动的经济规律分析、商贸会展活动的技术规律分析等典型工作任务。其对应的课程有:经济应用数学、经济学基础、消费者行为学、商品学、会展学原理。

商贸会展管理模块。商贸会展管理主要是完成商贸会展的一般管理、商贸会展的综合管理、商贸会展的要素管理、商贸会展的过程管理、商务管理工具的运用等典型工作任务。其对应的课程有:管理学、商业企业管理、会展管理、会展法规、商务、会展服务、会展营销、展览现场管理、节庆管理、会展企业认识(考察)、会展综合实训。

会展策划模块。会展策划主要是完成会展组织和营销策划、会展广告策划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场馆布置与设计策划、撰写商贸会展策划书等典型工作任务。其对应的课程有:会展策划、会展广告与策划、PHOTOSHOP平面设计、会展营销与策划、展示设计、会展策划文案写作。

商贸会展沟通与礼仪模块。商贸会展沟通与礼仪主要是完成会展沟通、会展商务谈判,商贸会展组织形象的展示、商贸会展个人形象的展示等典型工作任务。其对应的课程有:会展英语、商务沟通、商务谈判、会展公共关系、会展礼仪。

参考文献

[1]周正柱.从会展企业任职条件看高校会展专业课程设置思路[C].世博会.会展教育与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2008,(12).

[2]唐世海 . 高职高专商务管理专业建设探讨[J].经济师,2009,(9).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发展;回顾;展望

20世纪以来管理会计(1)的发展,丰富了会计学科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会计理念,标志着会计学科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在回顾中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展望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20世纪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

自从会计学科产生“同源分流”之后,管理会计得到迅速的发展。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F.W.Taylor)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Standardcost)、“预算控制”(Budgetcontrol)和“差异分析”(Varianceanalysis)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余绪缨,1983)。与此同时,会计学术界也开始涉及管理会计有关问题的研究。从1918年开始,哈里森(G.C.Harrison)一直致力于标准成本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有助于生产的成本会计》(CostAccountingtoAidProduction)、《新工业时代的成本会计》(CostAccountingintheNewIndustrialDay)和《成本会计的科学基础》(ScienticBasisforCostAccounting)等著作。1919年创立的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2)有力地推动了标准成本计算的开展。到20年代,标准成本已经十分普及并有了很大发展。1930年,哈里森还把他对标准成本计算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费文星,1990)。192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首先开设了“管理会计”讲座,主持人麦金西(J.O.Mckinsey)被誉为美国管理会计的创始人。1921年6月美国国会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对当时的私营企业推行预算控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全面介绍预算控制的理论,麦金西于192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预算控制的著作《预算控制论》(Budgetarycontrol)。同年,奎因坦斯(H.W.Quaintance)出版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ManagerialAccounting:anIntroductiontoFinancialManagement)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1924年麦金西又公开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会计”命名的著作《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同时,布利斯(Bliss)所写的一部管理会计方面的著作《通过会计进行经营管理》(ManagementThroughAccounts)也问世了(杨宗昌等,1992)。美国会计史学界认为,上述几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管理会计初步具有统一的理论。

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尽管如此,同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关系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Right)。

(二)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入了所谓战后期。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战前曾风靡一时的“科学管理学说”就显得非常被动,其重局部、轻整体的根本性缺陷暴露无遗,并不能与之相适应。正是由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的根本缺陷,不能适应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它为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在方法上赋予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在50年代,为了有效地实行内部控制,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了专门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Controller)制。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对施行控制最常用的成本概念加以明确。在195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又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为素材,对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作了说明。在该份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从而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确定。1962年贝格尔(Becker)和格林(Green)发表的《预算编制和职工行为》(BudgetingandEmployeeBehavior)对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行为会计作了精辟的论述。进入70年代之后,又有柯普兰(Caplan)的《管理会计和行为科学》(ManagementAccountingandBehavioralScience)、霍普伍德(Hopwood)的《会计系统和管理行为》(AnAccountingSystemandManagerialBehaviour)等优秀著作问世。上述这些著作对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到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谓达到了高峰,仅以成本(管理)会计命名(3)的专著和教科书就有近百种之多,可谓群芳竞香,百花争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穆尔(Moore)和杰德凯(Jaedicke)合著的《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纳尔逊(Nelson)和米勒(Miller)合著的《现代管理会计》(ModernManagerialAccounting)和霍恩格伦(Horngren)的《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toManagementAccounting)等。这些著作在美国相当流行,被公认为美国各大学会计专业的权威教材(杨宗昌等,1992)。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Right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Right)。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由于“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Economics)和“理论”(AgencyTheory)的引进,管理会计又有新的发展。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管理会计又显得有些过时落伍。“管理会计过时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呼声很高。

在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中,管理会计的研究存在两大流派: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李天民,1988)。传统学派主张从早期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的立场出发,一切以成本为中心,重视历史经验的积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一些新课题。传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查尔斯。T.霍恩格伦(Charles.T.Horngren)教授、哈佛大学的罗伯特。N.安东尼(Robert.N.Anthony)教授、德克萨斯大学的威尔思(Wells)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罗伯特。W.斯卡彭斯(Robert.W.Scapens)教授等。查尔斯。T.霍恩格伦教授的《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toManagementAccounting)可以算是传统学派的代表作。创新学派主张尽可能采用诸如数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管理会计问题。他们强调全面创新,偏好数学模型,依靠计算机技术解决预测、分析和决策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创新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S.Kaplan)、大平路德大学的托马斯。H.约翰逊(Thomas.H.Johnson)等。卡普兰的《高级管理会计》(第一、二版)是创新学派的代表作(4)。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传统学派指责创新学派理论脱离实践,复杂的数学模型远离现实世界。而创新学派则指责传统学派视野狭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场纷争促使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反思期。正是这场纷争改变了卡普兰的观念。进入80年代之后,一贯极力倡导管理会计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必须改弦易辙,主张会计学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以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Kaplan,1983)。这标志着管理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思期(毛付根,1995)。

早在1984年,卡普兰就指出:对于那些尚未从事会计实务的人而言,有关管理会计实务方法的知识纯粹来源于教科书,而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方法与实例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特别是一些研究人员依然在追求构建高度复杂但却日益偏离实际的数学分析模型。实际上,这些缺乏实践基础而又故弄玄虚的数学模型通常使实务工作者感到扑朔迷离,难以在实践中应用(Kaplan,1984)。为此,卡普兰认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会计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会计实践则通常带有盲目性。在会计科学的发展史上,理论与实践常常不同步,经验研究(EmpiricalResearch)方法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Kaplan,1986)。

1987年,卡普兰与约翰逊合作出版了轰动西方会计学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他们认为近年来的管理会计实践一直没有多大变化。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几十年前研究成果的产物,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这种早已过时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存在很大的危机,管理会计信息失去了决策的相关性。他们认为,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发展的新经济环境(JohnsonandKaplan,1987)。针对上述观点,西方管理会计学家作出了积极反映。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布拉米奇(Bromwich)和比姆尼(Bhimiani)合作的调研报告《管理会计:发展而不是革命》。该报告回顾了英国对管理会计实践所开展的各项研究,认为尽管近年来英国管理会计在知识体系和技术方法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管理会计实践的性质却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并不认为管理会计目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危机,即便存在的话,也不像约翰逊和卡普兰说得那么严重。由此,他们也不认为管理会计体系需要革命性的彻底变革,而是应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对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研究,特别是通过案例研究逐步摸索出一套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他们强调这个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现有管理会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而不是对其作出彻底的否定和根本性的变革(BromwichandBhimiani,1989)。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斯卡彭斯(Scapens)则认为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应该从管理会计的理论本身去找原因,不能仅从客观方面找理由或责备实际工作者。从管理会计理论方面而言,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1)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2)管理会计理论所依据的某些假设与现实不符。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研究人员需要重新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这是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原因并寻求缩短两者差距的正确办法(Scapens,1991)。

为此,卡普兰等人致力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迎来了一个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的“作业管理会计”(Activity-basedManagementAccounting)时代。从1988年到1990年,罗宾。库珀(RobinCooper)和卡普兰连续在《成本管理杂志》(JournalofCostManagement)推出多篇论述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Costing,ABC)的文章,从而在西方掀起了一场“作业成本计算”研究浪潮。“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成为西方管理会计教材的“新宠”。与波特提出的“价值链”(ValueChain)观念相呼应,管理会计借助于“作业管理”,又致力于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服务。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许多引人注目的新进展都是围绕着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围绕“价值增值”(Value-added)这个主题而展开(5)。

(四)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20世纪90年代)

进入90年代,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管理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由此,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AnthonyAtkinson,etc,1997)当然,管理会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产生,而“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CorporationReengineering)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胡玉明,1998)。这时,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上来。因此,20世纪90年代可视为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版权所有

科学的发展总是渐变式的发展。“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继承性”(葛家澍,1981)。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MichiganStateUniversity)希尔兹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正经历一场复兴,有关管理会计研究方面的著作和研讨会在不断增加,在由企业发起的研究活动中,学术研究人员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MichealD.Shields,1997)。希尔兹在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AAA)主办的《管理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1997年第9卷上发表了题为《90年代北美管理会计研究》(ResearchinManagementAccountingbyNorthAmericansinthe1990s)的论文,对1990~1996年刊登于《会计、组织和社会》(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会计评论(TheAccountingReview)、《当代会计研究》(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m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和《管理会计研究杂志》等六种主流杂志上有关成本管理会计研究的152篇论文进行归类分析。从这些论文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题(Topics)、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Theories)、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和背景(Settings)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与此同时,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ofWaterloo)的阿特金森(AnthonyA.Atkinson)等学者发表了题为《管理会计研究的新趋向》(NewDirectionsin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的论文。根据阿特金森等学者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三个研究领域: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性、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作用(Atkinson,etc,1997)。

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是90年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引起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纽带,战略、过程、行为与结果一体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绩效评价系统。通过财务维度(Financialperspective)、顾客维度(Customerperspective)、内部业务流程维度(InternalBusinessProcessesperspective)和学习与成长维度(LeaningandGrowth)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而所有维度的评价都旨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战略。这是一种体现战略导向的超越财务的绩效评价系统(KaplanandNorton,1996;2001)。

二、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其实不然,建国初期我们便有西方管理会计的“责任会计”,只是当时不称为“管理会计”。

(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国营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会计及其中国特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一个巨型企业,国营企业只是这个巨型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国营企业的生产计划由国家统一确定下达。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国营企业充其量是一个“成本中心”,最多也就是一个“人为利润中心”。既然成本是一个效率指标,成本计划及其完成情况便成为国家考核国营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手段。成本及其考核是计划经济时代唯一可作为的事情。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国家以企业的成本为基础确定产品价格即“产品价格=产品成本×(1+成本利润率)”,这也就使国家必须重视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建设,通过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确定企业成本项目和成本开支范围。否则,企业成本失控,将导致产品价格失控(6)。国家自然重视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对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的重视体现在国家颁布的各种成本管理制度上(胡玉明,2002)。

这个时期,我国管理会计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第一,班组核算。通过班组核算和劳动竞赛相结合,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显著成效(姜开齐,1951;谢咸临,1952)。班组核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解决了西方责任会计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经济活动分析。1953年我国开始推广“经济活动分析”。班组核算只能反映问题之所在,而要寻找问题之根源,必须借助于经济活动分析。只有将班组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才能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班组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可以说是当时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两大法宝(杜昂,1998)。“经济活动分析”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单纯财务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强调采用多元化指标评价企业经营活动。60年代初期,我国大冶钢厂推行的“五好”小指标竞赛(杜昂,1998)早已体现“平衡计分卡”的精髓。第三,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强调“比、学、赶、帮、超”,“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其基本思想就是近年来美国很流行的“标杆制度”(Benchmarking)。此外,还有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生产费用表、成本管理的群众路线和厂内银行等等都具有鲜明特色(胡玉明,2002)。此外,远在1951年《大众会计》创刊号发表了汪慕恒先生的一篇比较详细介绍成本性态及其与利润关系的文章——《固定支出与变动支出》。遗憾的是,该文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7)。可见,我国学术界对成本性态及其与利润的研究并不晚,然而,过了将近30年之后,这个问题才被作为一件新鲜事物引入我国。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我国管理会计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7篇

财务分析应该就哪些方面进行,这个问题是我国财会界最近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财会学科体系在内容上一直存在交叉重复、界限不清的现象。建立独立的财务分析学,必须将财务分析的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一、财务分析的内容

(一)财务分析内容确立的原则

笔者认为,财务分析内容确立的原则有三:第一,符合国际惯例,第二,符合本国国情,第三,满足多主体的信息需要。

(二)决定财务分析内容的因素

决定财务分析内容的因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因素有:

1学科属性界定

学科属性界定是指学科研究领域的划分、范围的大小,全面和部分的区别等。版权所有!

2财务分析主体的需要

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可分为外部和内部两大类。外部分析主体一般包括债权人、股东、其他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及其有关机构;内部分析主体一般为企业管理者、企业所有者、职工等。财务分析主体不同,其分析的内容亦有所侧重,财务分析主体决定财务分析的内容。

3财务分析目标限定

由于企业财务分析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导致了目标的多元化,从而构成财务分析的目标体系,分析目标的不同又导致了分析内容的不同。如投资者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取得盈利,但在盈利过程中伴随着投资风险,所以它们的分析内容是企业经营趋势、投资风险、收益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大小。而债权人在确定或修正与企业的借贷关系时,为了保证其债权能如期完整的偿还,则要分析资产的安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从企业的管理者看,企业使用这些资产的目的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企业向所有者及债权人承担着资产经营管理的责任,即资产必须保值和增值,对资产的运用要能够使得企业自我生存和发展、并向所有者提供投资收益、按约定条件向债权人偿付资产。要达到这些目的,管理者必须通过常规不懈的分析来对企业经营和理财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评价,剖析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产生的原因,洞察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性、资产运用中的安全性和效益性,把握企业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控制提供依据。其他方面如会计师事务所,目的是向投资者及有关单位确定企业提供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合法性、一致性等,要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查证、分析;财政、税收部门、银行等为了取得宏观调控需要的资料,也要对企业税金的

(三)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由于只有在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时,企业才可能有较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各方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才有保证,因此现代财务分析的重心由外部分析转向内部分析。财务分析的内、外信息使用者进行财务分析时虽有不同的侧重,但也有共同的要求,都要求财务分析能够揭示出企业的经营趋势、资产与负债,及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笔者认为:企业的内部分析内容可包容外部分析内容,反之则不然。这主要是因为外部信息需求者目标的不同及对内部信息资料的不可得。企业的外部分析是企业外部利益集团根据各自的要求对企业进行分析,内部分析则主要为管理当局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此外,针对企业县体情况还可设置专题分析。具体说来,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有:

1外部分析内容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

2内部分析内容

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另外,内部分析内容还应有: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3专题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专题分析。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分析、资本资产结构优化分析等。

4关于财务分析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财会学界学科体系的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八十年代初期的财务会计之争深入到各二级学科,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学科的分分合合是由于环境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而致,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进入到九十年代,财会论坛上就有财务分析要独立成科的微弱声音,到了现在,对此论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且似乎已达成共识,即由于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财务分析必须独立出来。那么,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在财会学众多学科中地位如何,包括哪些内容,与其原附着的学科关系如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而是一个漫长的选择和甄别的过程。

二、构建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体系

本文尝试研究解决这一难题,以期能恰当理顺它们的关系,构建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体系。

(一)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

我国财务分析一直是作为经济活动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而经济活动分析又是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财务分析要独立成科,首先要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的关系看。其共同点在于“分析”,如: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程序、分析方法、分析形式等。但它们的区别在于:

1财务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的依据不同。财务分析依据企业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的资科,如企业会计报表资料及有关的市场利率、股市行情,国家政策信息等资料;经济活动分析的资料则主要依据企业内部的各种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技术或业务资料等。

2信息使用者不同。财务分析除了企业经营者外,还有诸如投资者、债权人等企业以外的信息使用者;而经济活动分析则主要适用于企业经营者,是一种经营分析。

3对象、内容不同。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回、分配等,主要涉及企业的资金运动,而经济活动分析是对企业整个再生产过程的综合考察、研究与预测。除了对财务活动的分析外,还有对物质运动的分析。即主要是对生产活动的分析。曾有不少同志主张取缔经济活动分析,为其他学科所取代。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第一,作为一门学科体系应该是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如同会计并不因为有了会计学基础教材就取消工业会计、商业会计一样。各个学科应是有机联系的,构成层次丰富的动态的开放系统。第二,不论是学生、分析人员或理论工作者,都应对经济分析这个系统有全面的认识,否则易产生“瞎子摸象”的现象。第三,企业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全面评价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经济效益是企业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它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很强,如果将其肢解易造成片面认识,由此缺乏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及各因素之间有机联系的洞察力,造成决策失误。所以正确的思路是:保留经济活动分析学科,以它为主体,形成层次丰富的分析体系。但其内容应简略全面,使人们对经济活动分析有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认识,并介绍基本的分析技术。在它的基础上衍生出三门二级学科:《企业生产技术分?觥贰ⅰ镀笠党杀痉治觥贰ⅰ镀笠挡莆穹治觥?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深入。其中,财务分析属资金运动范畴;生产技术分析属物质运动范畴;成本分析介于二者之间。之所以把后两者分设为两个学科,是因其具备各自特殊的研究领域、不同的侧重点及不同的发展趋势。成本分析是对“企业资金耗费”的过程的分析。这里所指资金,主要指非货币形态的资金,也包括货币形态的资金。既属于使用价值管理范畴,也属于价值管理范畴。成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成本变动情况分析、主要产品单位成本分析、成本预测等。财务分析则是对资金运动的一个特定的、相对独立的侧面———货币资金运动的分析,它注重财务能力的分析,涉及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属价值管理范畴。总之,为了适应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客现要求,财务分析应从传统的经济活动分析中独立出来进行专门的深入的研究。财务分析学既属于经济分析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又是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

(二)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

从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关系看,它们的相同点在于“财务”,都将财务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职能与方法不同。财务分析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于分析,属决策支持系统;财务管理的职能与方法着眼点在于管理,属决策系统。

2研究财务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财务分析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状况和结果的研究,财务管理则侧重于对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研究。

3结果的确定性不同。财务分析结果具有确定性,因为它主要以实际的财务报表等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而财务管理结果有的是不确定的,是根据预测值及概率估算的。

4服务对象不同。财务分析服务对象包括企业内外信息使用者;而财务管理的服务对象则主要是内部经营者。由上看出,财务分析与财务管理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过去把财务分析仅仅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其意义是很狭隘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一个环节,但作为一门学科,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应从一个更高更广的意义上理解财务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它们都是针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而言,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但不是象水与油一样界面清晰。笔者认为财务分析贯穿财务管理过程始终,财务管理的每一环节都应有相应的财务分析。按环节可分为:财务预测分析、财务决策分析、财务控制分析、财务评价分析等。按财务活动内容则分为筹资分析、投资分析、股利分配分析等。再辅之以专题分析。

(三)财务分析与会计

由于会计学科体系也正在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给这个问题的讨论带来难度,要理顺二者关系,首先应对会计学科体系有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与财务分析相关的会计学科,应是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而三者中尤数成本会计与管理会计界限不清。在西方,管理会计是hw奎因斯坦在1922年出版的著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首次明确提出的。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未能独立成科,而作为独立的会计分支学科存在的,是成本会计学。成本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期,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是1885年亨利·梅特卡夫的《工厂成本》。到了50年代后,成本会计开始让位于管理会计。在我国,在引入西方管理会计之前,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一样同处于企业普通的会计体系中未独立成科。这主要是传统体制下,二者对象的统一性和目标的共同性使然。在引入西方管理会计后,由于我国普通会计体系是包括了成本计算和成本核算的,不同于西方财务会计,且中、西方成本内涵不同。我国普通会计学介绍的是完全成本法和实际成本制度,而西方管理会计介绍变动成本法和标准成本制度。这便是通常说的普通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张皮”,使管理会计在我国难于运用的原因。目前有人认为协调二者矛盾的方法是分化管理会计,将成本问题?掷氤隼?结合我国实情加以改造,完善独立的成本会计学,而将管理会计中的非成本部分,并入如财务管理等相关学科中。我认为这种方案是合理而可行的。二者关系的理顺,使我们知道,财务分析现在面对的相关学科是财务会计与成本会计。

1财务分析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财务分析是财务会计的逻辑扩展,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与转换。虽然会计报表能够提供一些信念,但对信息使用者来说,仍不能有效地满足其要求。如银行不能直接从阅读会计报表中确证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等相关资料。会计报表缺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高度概括,财务分析则通过对报表中有关项目的审查、研究、计算,形成有关企业各种能力的指标,将会计信息转化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财务会计核算的报表资料为依据的,没有财务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就没有财务分析的准确性。由此可看出;(1)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是为财务分析提供需要的信息,而财务分析则是建立在财务会计信息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它们都是决策支持系统,会计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粗加工原料,而财务分析则是为财务管理决策提供精加工信息。它们之间存在着层次递进的关系。

2财务分析与成本会计的关系

财务分析与成本会计在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是有一定联系的。财务分析也需要以成本会计的一些资料为依据进行。但由于经济分析已衍生出包括成本分析在内的三门分支学科。故财务分析与成本会计的关系已很微弱了。综上所述,财务分析的内容与很多学科内容广泛存在着相互交叉、移植和借鉴的情况。但是,交叉并不意味着合流,移植也并非混同,借鉴更不会抹煞固有的区别。财务分析学科内容与其相关学科内容不可能象切西瓜一样界限分明,但应力避大面积重复。财务分析学科的独立性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以财务分析为重点而形成的与其他学科的动态结合,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据此,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财务分析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财务分析学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会计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是适应现代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在以上相关学科中有关财务分析的内容与方法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不是对原有学科中关于财务分析问题的简单重复或拼凑,而是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要求,在相关学科基础上构建的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第二,财务分析学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随着财务分析学的产生与发展,财务分析理论体系还将不断完善。笔者认为,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由目标、环境、假设、原则、内容、方法及指标各要素构成。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财务分析学理论体系将更加完善。

第三,财务分析存在系统、客观的资料依据。财务分析的最基本和主要的资料是财务会计报表。财务报表体系结构及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为财务分析的系统性与客观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财务分析不仅以财务报表资料为依据,而且还参考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市场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使财务分析资料更加真实、完整。

第四,财务分析具备健全的技术方法体系。财务分析实践使财务分析的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既有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或步骤,又有财务分析的专门技术方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都是财务分析的专门和有效的方法。

第五,财务分析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财务分析的目的由于财务分析的主体不同而不同,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者各有其不同的分析目的。至于财务分析的作用,它不仅可分析过去,而且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这些目的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完全达到的。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一)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与要求

1设置的原则

前面我们探讨的财务分析原则,是用来指导整个财务分析工作和建立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具有抽象性和全面性。由于财务指标的设置因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并具有较大灵活性;再加之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内容的量化,是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窗口,故有必要将其特殊性揭示出来。

第一,可比性和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即指标所用数据要可比。设计指标时,对每个指标的涵义、范围、内容和计算方法,应尽可能符合各种比较的需要。通过同一企业不同时期指标的纵向对比,可预见企业财务状况变化趋势;通过不同行业、地区、企业间指标的横向对比,可以发现企业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实用性原则,就是说指标的设置要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符合各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的需版权所有!要。避免多余重复,尽量协调衔接。

第二,公开性和保密性原则。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实行统收、统支、统管,指标的设计只满足上级主管部门宏观管理的需要。改革后,指标的设置必须满足包括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等多主体的需要。西方国家设有专门机构搜集各行业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加以分析,会计信息专门机构向社会定期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加以分析评价。在国家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的今天,财务信息的公开便显得日益重要。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也应重视对企业的商业秘密加以保密。

2设置的要求

第一,指标的主辅框架。财务指标体系首先应有一定的主干指标,它们能从总体上概略地反映企业状况,还应在主干指标基础上,设置起补充作用的细分指标,从而形成一个主辅结合、详略得当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第二,指标的定变结合。财务指标体系整体上要有相对的固定性,但也要随分析主体对信息需求的特点而作相应增减。特别应结合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需要探讨更加实用有效的指标,适当补充指标内容,形成定变结合、适时可调的指标体系。

第三,指标的灵活可调。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不仅能适用于某一财务分析主体,即经过调整后指标可适用不同信息主体的需要,运用于各财务分析主体。

(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是以简明的形式,以数据为语言,来传达财务信息并说明财务活动情况和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此建立的财务指标与国家考核企业工作规定的财务指标是不同的。本文涉及到企业财务活动较广的范围,包含的指标数目多,而国家规定的考核指标则是抓住重点,有选择地规定一些指标。本论文设计的财务指标体系是根据财务分析内容设计的,分为外部分析指标体系及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1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第一,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1)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另外,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2)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外。还有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第二,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皆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则可以评价企业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第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第四,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第五,综合财务能力分析

综合财务能力分析是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总体变化的性质、趋势进行的分析。前述指标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必须把它们综合在一起,进行系统分析。其指标有杜邦模型中的权益报酬率和计分综合分析法的实际得分值。

2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前述五大类财务指标既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也可为内部信息需要者使用。但内部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其内容相当广泛。一般说来,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第一,企业筹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这样,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第二,企业投资分析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发展;回顾;展望

20世纪以来管理会计(1)的发展,丰富了会计学科的内容,改变了人们的会计理念,标志着会计学科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在回顾中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上,展望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20世纪西方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

自从会计学科产生“同源分流”之后,管理会计得到迅速的发展。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追求效率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初到50年代)

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源于1911年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F.W.Taylor)发表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PrinciplesofScientificManagement)。伴随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标准成本”(Standardcost)、“预算控制”(Budgetcontrol)和“差异分析”(Varianceanalysis)等这些与泰罗的科学管理直接相联系的技术方法开始被引进到管理会计中来(余绪缨,1983)。与此同时,会计学术界也开始涉及管理会计有关问题的研究。从1918年开始,哈里森(G.C.Harrison)一直致力于标准成本的研究,先后发表了《有助于生产的成本会计》(CostAccountingtoAidProduction)、《新工业时代的成本会计》(CostAccountingintheNewIndustrialDay)和《成本会计的科学基础》(ScienticBasisforCostAccounting)等著作。1919年创立的美国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2)有力地推动了标准成本计算的开展。到20年代,标准成本已经十分普及并有了很大发展。1930年,哈里森还把他对标准成本计算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费文星,1990)。192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首先开设了“管理会计”讲座,主持人麦金西(J.O.Mckinsey)被誉为美国管理会计的创始人。1921年6月美国国会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对当时的私营企业推行预算控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全面介绍预算控制的理论,麦金西于1922年出版了美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预算控制的著作《预算控制论》(Budgetarycontrol)。同年,奎因坦斯(H.W.Quaintance)出版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ManagerialAccounting:anIntroductiontoFinancialManagement)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个名称。1924年麦金西又公开刊印了世界上第一部以“管理会计”命名的著作《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同时,布利斯(Bliss)所写的一部管理会计方面的著作《通过会计进行经营管理》(ManagementThroughAccounts)也问世了(杨宗昌等,1992)。美国会计史学界认为,上述几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管理会计初步具有统一的理论。

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其基本点是在企业的战略、方向等重大问题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协助企业解决在执行过程中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问题。尽管如此,同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关系等有关问题还没有在管理会计体系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率”(Efficiency),它强调的是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Right)。

(二)追求效益的管理会计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进入了所谓战后期。这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形势,战前曾风靡一时的“科学管理学说”就显得非常被动,其重局部、轻整体的根本性缺陷暴露无遗,并不能与之相适应。正是由于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的根本缺陷,不能适应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要求,它为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在理论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在方法上赋予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使其面貌焕然一新。

在50年代,为了有效地实行内部控制,美国各大企业普遍建立了专门行使控制职能的总会计师(Controller)制。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拟定计划,对施行控制最常用的成本概念加以明确。在195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又以管理实践中的各种管理会计方法为素材,对其本质意义和使用方法作了说明。在该份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了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即标准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盈亏临界点分析、差量分析法、变动预算、边际分析等,从而组建了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业绩会计”和“决策会计”,从而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确定。1962年贝格尔(Becker)和格林(Green)发表的《预算编制和职工行为》(BudgetingandEmployeeBehavior)对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行为会计作了精辟的论述。进入70年代之后,又有柯普兰(Caplan)的《管理会计和行为科学》(ManagementAccountingandBehavioralScience)、霍普伍德(Hopwood)的《会计系统和管理行为》(AnAccountingSystemandManagerialBehaviour)等优秀著作问世。上述这些著作对管理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到70年代末,美国学术界对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可谓达到了高峰,仅以成本(管理)会计命名(3)的专著和教科书就有近百种之多,可谓群芳竞香,百花争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穆尔(Moore)和杰德凯(Jaedicke)合著的《管理会计》(ManagerialAccounting)、纳尔逊(Nelson)和米勒(Miller)合著的《现代管理会计》(ModernManagerialAccounting)和霍恩格伦(Horngren)的《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toManagementAccounting)等。这些著作在美国相当流行,被公认为美国各大学会计专业的权威教材(杨宗昌等,1992)。这个时期的管理会计追求的是“效益”(Effective),它强调的是首先把事情做对(DoingRightThing),然后再把事情做好(DoingThingRight)。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的管理会计结构体系。

(三)管理会计反思时代(20世纪80年代)

进入80年代,由于“信息经济学”(InformationEconomics)和“理论”(AgencyTheory)的引进,管理会计又有新的发展。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经济领域,管理会计又显得有些过时落伍。“管理会计过时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呼声很高。

在西方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中,管理会计的研究存在两大流派:传统学派和创新学派(李天民,1988)。传统学派主张从早期的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的立场出发,一切以成本为中心,重视历史经验的积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并就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出一些新课题。传统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查尔斯。T.霍恩格伦(Charles.T.Horngren)教授、哈佛大学的罗伯特。N.安东尼(Robert.N.Anthony)教授、德克萨斯大学的威尔思(Wells)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罗伯特。W.斯卡彭斯(Robert.W.Scapens)教授等。查尔斯。T.霍恩格伦教授的《管理会计导论》(IntroductiontoManagementAccounting)可以算是传统学派的代表作。创新学派主张尽可能采用诸如数学和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管理会计问题。他们强调全面创新,偏好数学模型,依靠计算机技术解决预测、分析和决策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创新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S.Kaplan)、大平路德大学的托马斯。H.约翰逊(Thomas.H.Johnson)等。卡普兰的《高级管理会计》(第一、二版)是创新学派的代表作(4)。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传统学派指责创新学派理论脱离实践,复杂的数学模型远离现实世界。而创新学派则指责传统学派视野狭隘、观念陈旧、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新经济环境的要求。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是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场纷争促使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一个反思期。正是这场纷争改变了卡普兰的观念。进入80年代之后,一贯极力倡导管理会计研究必须大量引进数学分析方法,使之朝着紧密化方向发展著称的创新学派代表人物卡普兰却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方法必须改弦易辙,主张会计学者必须走出办公室,到实践中去,以寻求新的理论与方法(Kaplan,1983)。这标志着管理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反思期(毛付根,1995)。

早在1984年,卡普兰就指出:对于那些尚未从事会计实务的人而言,有关管理会计实务方法的知识纯粹来源于教科书,而管理会计教科书中的方法与实例有相当一部分内容缺乏系统的观察与实验。特别是一些研究人员依然在追求构建高度复杂但却日益偏离实际的数学分析模型。实际上,这些缺乏实践基础而又故弄玄虚的数学模型通常使实务工作者感到扑朔迷离,难以在实践中应用(Kaplan,1984)。为此,卡普兰认为,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会计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会计实践则通常带有盲目性。在会计科学的发展史上,理论与实践常常不同步,经验研究(EmpiricalResearch)方法却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Kaplan,1986)。

1987年,卡普兰与约翰逊合作出版了轰动西方会计学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他们认为近年来的管理会计实践一直没有多大变化。目前的管理会计体系是几十年前研究成果的产物,难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这种早已过时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存在很大的危机,管理会计信息失去了决策的相关性。他们认为,现行的管理会计体系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发展的新经济环境(JohnsonandKaplan,1987)。针对上述观点,西方管理会计学家作出了积极反映。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布拉米奇(Bromwich)和比姆尼(Bhimiani)合作的调研报告《管理会计:发展而不是革命》。该报告回顾了英国对管理会计实践所开展的各项研究,认为尽管近年来英国管理会计在知识体系和技术方法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管理会计实践的性质却发生了重要变化。他们并不认为管理会计目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危机,即便存在的话,也不像约翰逊和卡普兰说得那么严重。由此,他们也不认为管理会计体系需要革命性的彻底变革,而是应该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对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研究,特别是通过案例研究逐步摸索出一套能够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他们强调这个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对现有管理会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而不是对其作出彻底的否定和根本性的变革(BromwichandBhimiani,1989)。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斯卡彭斯(Scapens)则认为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应该从管理会计的理论本身去找原因,不能仅从客观方面找理由或责备实际工作者。从管理会计理论方面而言,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1)管理会计的知识体系不能满足决策者的需要;(2)管理会计理论所依据的某些假设与现实不符。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管理会计研究人员需要重新研究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这是探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原因并寻求缩短两者差距的正确办法(Scapens,1991)。

为此,卡普兰等人致力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迎来了一个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的“作业管理会计”(Activity-basedManagementAccounting)时代。从1988年到1990年,罗宾。库珀(RobinCooper)和卡普兰连续在《成本管理杂志》(JournalofCostManagement)推出多篇论述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Costing,ABC)的文章,从而在西方掀起了一场“作业成本计算”研究浪潮。“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成为西方管理会计教材的“新宠”。与波特提出的“价值链”(ValueChain)观念相呼应,管理会计借助于“作业管理”,又致力于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服务。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取得许多引人注目的新进展都是围绕着管理会计如何为企业“价值链”优化和价值增值提供相关信息而展开。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前管理会计发展历程,现代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围绕“价值增值”(Value-added)这个主题而展开(5)。

(四)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20世纪90年代)

进入90年代,变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基于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信息搜集的任务从管理会计人员转移到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保证了企业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搜集相关信息,并据此作出反应。管理会计突破了管理会计师提供信息,管理人员使用信息的旧框框,而由每一个员工直接提供与使用各种信息。由此,管理会计信息提供者与使用者的界限将逐渐模糊(AnthonyAtkinson,etc,1997)当然,管理会计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导致“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产生,而“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的应用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CorporationReengineering)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胡玉明,1998)。这时,管理会计的主题已经从单纯的价值增值转向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上来。因此,20世纪90年代可视为管理会计主题转变的过渡时期。

科学的发展总是渐变式的发展。“科学发展的特点之一是继承性”(葛家澍,1981)。美国密执根州立大学(MichiganStateUniversity)希尔兹认为管理会计研究正经历一场复兴,有关管理会计研究方面的著作和研讨会在不断增加,在由企业发起的研究活动中,学术研究人员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MichealD.Shields,1997)。希尔兹在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AccountingAssociation,AAA)主办的《管理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1997年第9卷上发表了题为《90年代北美管理会计研究》(ResearchinManagementAccountingbyNorthAmericansinthe1990s)的论文,对1990~1996年刊登于《会计、组织和社会》(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会计评论(TheAccountingReview)、《当代会计研究》(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会计与经济学杂志》(Joum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会计研究杂志》(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和《管理会计研究杂志》等六种主流杂志上有关成本管理会计研究的152篇论文进行归类分析。从这些论文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研究的主题(Topics)、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Theories)、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和背景(Settings)都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与此同时,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ofWaterloo)的阿特金森(AnthonyA.Atkinson)等学者发表了题为《管理会计研究的新趋向》(NewDirectionsin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的论文。根据阿特金森等学者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三个研究领域:管理会计在组织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管理会计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共生互动性、管理会计在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作用(Atkinson,etc,1997)。

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是90年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最为重要的发展之一,引起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平衡计分卡是一种以“因果关系”为纽带,战略、过程、行为与结果一体化,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绩效评价系统。通过财务维度(Financialperspective)、顾客维度(Customerperspective)、内部业务流程维度(InternalBusinessProcessesperspective)和学习与成长维度(LeaningandGrowth)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而所有维度的评价都旨在实现企业的一体化战略。这是一种体现战略导向的超越财务的绩效评价系统(KaplanandNorton,1996;2001)。

二、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回顾

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引进西方管理会计。其实不然,建国初期我们便有西方管理会计的“责任会计”,只是当时不称为“管理会计”。

(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与国营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管理会计及其中国特色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一个巨型企业,国营企业只是这个巨型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国营企业的生产计划由国家统一确定下达。从管理会计的角度看,国营企业充其量是一个“成本中心”,最多也就是一个“人为利润中心”。既然成本是一个效率指标,成本计划及其完成情况便成为国家考核国营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重要手段。成本及其考核是计划经济时代唯一可作为的事情。此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产品由国家统一定价。国家以企业的成本为基础确定产品价格即“产品价格=产品成本×(1+成本利润率)”,这也就使国家必须重视企业成本管理制度建设,通过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确定企业成本项目和成本开支范围。否则,企业成本失控,将导致产品价格失控(6)。国家自然重视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稀缺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对以成本为核心的内部责任会计的重视体现在国家颁布的各种成本管理制度上(胡玉明,2002)。百事通

这个时期,我国管理会计具有鲜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第一,班组核算。通过班组核算和劳动竞赛相结合,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显著成效(姜开齐,1951;谢咸临,1952)。班组核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解决了西方责任会计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经济活动分析。1953年我国开始推广“经济活动分析”。班组核算只能反映问题之所在,而要寻找问题之根源,必须借助于经济活动分析。只有将班组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才能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班组核算”和“经济活动分析”可以说是当时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两大法宝(杜昂,1998)。“经济活动分析”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单纯财务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强调采用多元化指标评价企业经营活动。60年代初期,我国大冶钢厂推行的“五好”小指标竞赛(杜昂,1998)早已体现“平衡计分卡”的精髓。第三,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强调“比、学、赶、帮、超”,“与同行业先进水平比”。其基本思想就是近年来美国很流行的“标杆制度”(Benchmarking)。此外,还有资金成本归口分级管理、生产费用表、成本管理的群众路线和厂内银行等等都具有鲜明特色(胡玉明,2002)。此外,远在1951年《大众会计》创刊号发表了汪慕恒先生的一篇比较详细介绍成本性态及其与利润关系的文章——《固定支出与变动支出》。遗憾的是,该文当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7)。可见,我国学术界对成本性态及其与利润的研究并不晚,然而,过了将近30年之后,这个问题才被作为一件新鲜事物引入我国。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我国管理会计

1978年之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在20多年的企业改革过程中,从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到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以至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整个改革思路都是沿着对企业放权让利这个中心进行的。其实质是以权利换效率。围绕放权让利展开的企业改革,为被旧体制桎梏已久的生产力释放和经营者积极性、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契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功能进行了培育,市场机制开始产生作用。一批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并有一定活力的国有企业涌现出来,并把目光转向市场和企业内部,向管理要效益,在建立、完善和深化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将厂内经济核算制纳入经济责任制,形成了以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体系。80年代末,与经济责任制配套,许多企业实行了责任会计、厂内银行,由此,我国责任会计进入一个高潮期(乔彦军,1997)。不过,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90年代以前的管理会计应用侧重于企业内部,没有明显的市场特征。进入90年代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有所突破,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可谓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刘汉章,1996)。作业成本计算也开始在我国企业运用(王平心,2001)。

我们应该看到管理会计不具有强制性,其应用与否以及应用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于各个企业的内在意愿和要求。企业的内在意愿和要求来自何方?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外部政策驱动是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重要特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企业的内部动力是管理会计产生、发展和倍受重视的源泉。

(三)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窘困”现象

从70年代末期开始,适应改革开放的形势,我国会计学术界以极大的热情,对西方管理会计进行了大量的引进、消化、吸收工作,出版了大量的管理会计教材。这些教材对于普及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起了重要作用。80年代初期和中期,我国会计学术界曾对中西方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借鉴和应用意义展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大量的论文散见于各种会计刊物,管理会计教材的内容和体系也日臻完善,同国外会计学界也广泛地开展了有关管理会计论题的国际交流。于是,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只要我们稍加审视,就会发现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却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出现“繁荣中的窘困”现象。虽然对管理会计的讨论很热烈,但是,基本上属于从概念到概念,在概念或定义上喋喋不休、空发议论,研究的出发点往往不是问题导向,而是空洞的概念,既解释不了管理会计现象,更谈不上解决实际问题了(8)。

与此同时,借助于国际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便利条件,会计学术界始终没有摆脱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惯性。几乎西方管理会计一出现新理论或方法,马上会同步引进到我国。这本身应该是一件好事,追踪学科发展前沿非常必要。问题在于很多人做同样的重复劳动。虽然每年发表众多的管理会计研究文章,但是,具有原创性或研究性的却寥寥无几(9)。90年代以来,虽然有许多文章倡导案例研究或经验研究方法,但是,也只是停留在“倡导”的层面上,没有落实到实践中来。尽管中国会计学会很重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没有解决学术评价机制问题,终究难以真正解决这个问题(10)。

三、管理会计的展望与启示

从总体上说,20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基本上围绕着企业价值增值而展开。它只能揭示企业实现价值增值的结果,难以揭示价值增值的原因以及价值增值能持续多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比利润更重要的是市场份额,比市场份额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是竞争优势,比竞争优势更具有深远影响的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持续获得价值增值。因此,21世纪管理会计的主题应该从企业价值增值转移到核心能力的培植(胡玉明,2001)。核心能力对企业组织及其人力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21世纪管理会计将“以人为本”,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构建其基本的框架。这也就是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

管理会计具有企业化和行为化特征。我们不能离开企业组织及其管理活动研究管理会计问题。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应立足于我国企业实践,超越“就会计论会计”的局限,应用多种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总结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围绕核心能力的培植,“立足中国企业实践,追踪和借鉴国际经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Practice-basedResearch)将成为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发展方向。今后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重点就是对管理会计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找到一个能够解释、指导并可以应用于实践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总之,我们倡导“研究问题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费文星:《西方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余绪缨:《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中国经济问题》1983年第4期。

3、杨宗昌等:《简明西方会计发展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余绪缨:《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5、AnthonyA.Atkinson,RajivD.Banker,RobertS.KaplanandS.MarkYoung,MANAGEMENTACCOUNTING,Prentice-Hall,Inc.1995.

6、胡玉明:《21世纪管理会讲主题的转变》,《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1期。

7、H.ThomasJohnsonandRobertS.Kaplan,RELEVENCELOST:THERISEANDFALLOFMANAGEMENTACCOUNTING,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87.

8、李天民:《论管理会计的前景》,《会计研究》1988年第5期。

9、Robert.S.Kaplan,MeasuringManufacturingPerformance:ANewChallengefor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TheAccountingReview,October1983.

10、毛付根:《管理会计》,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Robert.S.Kaplan,TheEvolutionofManagementAccounting,TheAccountingReview,July1984.

12、Robert.S.Kaptan,TheRoleforEmpiricalResearchinManagementAccounting,Accounting,OrganizationandSociety,1986.

13、M.BromwichandA.Bhimani,MANAGEMENTACCOUNTING:EVOLUTIONREVOLUTION,London,CIMA,1989.

14、RobertW.Scapens,MANAGEMENTACCOUNTING:AREVIEWOFCONTEMPORARYDEVELOPMENTS,WorldPublishingCorp,1991.

15、AnthonyA.Atkinson,RamjiBalakrishnan,PeterBooth,JaneM.Cote,TomGroot,TeemuMalmi,HannoRoberts,EnricoUliana,AnneWu,NewDirectionsin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Volume9,1997,PP64-108.

16、胡玉明:《作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思维的创新》,《中国经济问题》1998年第5期。

17、葛家澍:《论会计理论的继承性》,《厦门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

18、MichaelD.Shields,ResearchinManagementAccountingbyNorthAmericansinthe1990s,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Volume9,1997,PP3-61.

19、RobertS.KaplanandDavidP.Norton,THEBALANCEDSCORECARD:TRANSLATINGSTRATEGYINTOACTI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6.

20、RobertS.KaplanandDavidP.Norton,THEFOCUSEDORGANIZATION:HOWBALANCEDCOMPANIESTHRIVEINTHENEWBUSINESSENVIRONMENT,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1.

21、胡玉明:《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变迁与解释:1949——1999》,《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2、姜开齐:《关于车间成本核算问题的研究》,《新会计》1951年第11期。

23、谢咸临:《介绍天津刘长福小组的经济核算经验》,《工业会计》1952年第9期。

24、杜昂:《冶金财会实践与探索》,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

25、乔彦军:《为什么国有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上乏力》,《会计研究》1997年第4期。

26、刘汉章:《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理论学习参考》1996年第10期。

27、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余绪缨:《余绪缨学术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李天民:《管理会计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年版。

30、RobertS.KaplanandAnthonyA.Atkinson:AdvancedManagementAccounting(3rd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PrenticeHall,1998.

注释:

(1)本文的基本立足点是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前身。因此,管理会计涵盖成本会计。为了行文方便,统称“管理会计”。如果把管理会计定位于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那么,“会计一开始就是以服务于经营管理为目的而产生的”(费文星,1990)。由此,会计一开始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管理会计”。但是,本文对20世纪以前的“管理会计”存而不论。

(2)1957年更名为全国会计师协会。

(3)在国外,以CostAccounting或ManagementAccounting或CostandManagementAccounting命名的著作在内容上没有显著差别。

(4)卡普兰在《高级管理会计》(第三版)将数学分析方法的应用降到最低限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擅长且曾经极力倡导数学分析方法的卡普兰在管理会计研究中的观念转变。

(5)管理会计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效益”,只不过是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同而已,其本质都一样。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自然转化为高“效益”,而在产品供过于求的环境下,企业的高“效率”首先要接受市场检验才能转化为高“效益”。因此,无论是追求效率还是追求效益,管理会计都是围绕“效益”而展开。

(6)1984年以后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市场体制的建设,为什么国家还会在1984年和1986年分别颁布《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呢?因为当时我国正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利润包干、第一步“利改税”和第二步“利改税”,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国营企业中普遍推广承包制等经济责任制。所有这些都要求国家对企业成本管理活动进行统一的规范。因此,《国营企业成本管理条例》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可以视为国家为配合企业改革和税制改革而建立的企业成本管理制度。

(7)原以为这篇文章必是根据美国的资料写成的,经与作者汪慕恒先生联系,证实该文乃是汪慕恒先生独立思考的产物。

(8)大量的文章集中讨论管理会计对象、理论体系、能否独立成科、是否适应我国企业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关系等等问题上。这些文章往往是“大题小做”,甚至“大题无做”。

(9)作者本人一直在反省自己,好在文章不多,不至于制造更多“文字垃圾”。但是,当作者看到时至今日,还有许多没有新意的“浅论”或“初探”式的文章不断“出笼”时,内心还是充满忧虑。因此,作者提出“研究成果”包括发表在杂志上和发表在市场上的成果两类。作者更重视发表在市场上的成果即通过推演管理会计理念,借助企业的力量,介入企业管理实践,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9篇

(一)中国管理会计的实践及其中国特色

1978年之前,中国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基于计划经济体制,国营企业只是国家行政附属机构,没有任何经营自。国营企业按国家下达的计划生产的是产品而不是商品。这些产品由国家统购包销,对国营企业而言,根本不存在(也不必要存在)市场问题。由于成本代表着效率,自然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国营企业特有的制度安排来看,中国管理会计的实践具有一些鲜明的“中国特色”。这些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在班组核算、经济活动分析、群众路线、生产技术财务计划和对外提供成本报表等方面。(1)班组核算。1951年下半年,中国东北地区一些工业企业开始推行车间成本核算,并认为“把成本工作推行到车间是成本工作显著前进一步的标志”(姜开齐,1951)。在车间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各行各业又大力推行班组核算(谢咸临,1952)。班组核算是企业的最基层即班组对其生产活动进行记录、计算、控制、分析与考核的一种核算方式,是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最扎实的基础。班组核算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解决了西方责任会计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胡玉明,2002)。以现在的“后见之明”,其缩小成本核算范围的思路具有当今流行的“作业成本法/作业管理”(Activity-basedCost-ing/Management,ABC/ABM)的“基本元素”。(2)经济活动分析。班组核算只能反映问题之所在,而要寻找问题之根源,必须借助于经济活动分析(胡玉明,2002)。中国最早开展班组核算的天津钢厂始终将班组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杜昂,1998)。只有将班组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相结合,才能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班组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的两大法宝(胡玉明,2002)。中国国营企业50年代初期推行的“经济活动分析”已经突破了单纯运用财务指标的局限性,立足企业经济活动过程,采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多元化指标体系评价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平衡计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的“元素”。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大冶钢厂推行的“五好”小指标竞赛(杜昂,1998)类似于平衡计分卡。可以说,中国国有企业推行的“经济活动分析”早已体现平衡计分卡的精髓。遗憾的是,现在中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曾经因为“会计味道不纯”而被视为“不伦不类”的课程,并改为“企业财务分析”或“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值得深思?(3)群众路线。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本来属于企业内部的事情,成本信息还涉及商业秘密,能够走“群众路线”,充分地集思广益,共谋降低成本之良策,则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国营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特色。其中的典型例证就是鞍山钢铁公司将“群众路线”运用到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上来,依靠班组核算,发动了群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可以说,群众路线在班组核算与经济活动分析中起着很大作用。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系统工程,不仅要深入班组,而且必须渗透到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工作,必须与生产技术密切结合,走群众路线。中国国营企业过去实行的“群众路线”类似于西方国家的企业目前强调人性化管理以及正在实行的“员工参与制”和“授权管理”。但基于西方市场经济环境,独立主体的企业不可能如此广泛地实行管理会计实践的群众路线。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会计实践即使要实行群众路线也只能在一个企业内部,因而只是局部性的“群众路线”,根本不可能实施全国性的“群众路线”。只有基于中国国营企业制度安排,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实行管理会计实践的群众路线。(4)生产技术财务计划。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代表效率的成本指标非常重要,成本计划必不可少。因此,国营企业必须编制一个包罗一切经济活动的计划。这就是“生产技术财务计划”。就其基本体系而言,中国国营企业实行多年的“生产技术财务计划”与西方国家企业编制的“全面预算”一致(胡玉明,2002)。不过,中国国营企业是国家行政附属单位,由国家统一制定计划,并下达给各个企业,确定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然后据以制定企业的全面计划。由此,编制计划时强调的是以生产计划为中心,要求其他各项计划与生产计划相配合。而西方国家企业的“全面预算”则是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编制,生产预算建立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并以销售预算为中心,综合平衡各项指标,而销售预算的编制又是以企业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和预测为依据。同时,全面预算还特别重视生产经营活动对现金收支和财务状况的预期影响。而当时国营企业的现金收支统一由国家管理,国营企业的一切收入都上交国家,一切支出都由国家拨付,即实行所谓的“统收统支”制度。上述具体操作的差异源于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的差异。国家的“统购包销”取代了中国国营企业的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实际上,国家解决了国营企业的市场问题。由此,国营企业并没有面临市场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做了西方国家企业所要做的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工作。可以说,编制“生产技术财务计划”是中国国营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重要特色。(5)对外提供成本报表。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一直将管理会计制度纳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之中,要求编制成本计算表。国营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包括成本表(成本表又包括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表、主要商品产品单位成本表、生产费用表、车间经费及企业管理费明细表),可以说是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的一贯特色。这是因为那个时代中国的会计报表主要供上级使用,所有的企业都是国家的,以整个国家为核算主体,各个国营企业之间只是一种“兄弟”关系,无所谓成本保密,根本就谈不上“商业秘密”问题。成本信息只是服务于国家对各个国营企业的成本考核。国家对国营企业提出了成本降低额和成本降低率两个考核指标。这也颇具中国特色。基于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费用表具有其特殊意义。“这和西方国家只注重成本要素的情况不同”(杨时展,1998)。从体现增值额的角度看,中国当时的生产费用表与西方国家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增值表(Value-AddedStatement)具有某些相似之处。生产费用表与增值表的基本设计思路一致,都比较接近商品的价值构成(W=C+V+M)。生产费用表基本体现了生产过程的C+V,便于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而增值表体现了生产过程的V+M。当然,两者编制的目的与理论基础不同。回顾历史,中国国营企业管理会计实践所表现出来的上述特色,尽管产生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营企业特殊制度安排,从今天的眼光看,显然缺乏市场观念(其实,当时并不需要市场观念),但就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相当于西方管理会计的“执行会计”)而言,中国国营企业确实创造了一些足以令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实践经验。在这些理论与实践经验中,相当部分西方国家的企业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实行。在企业解决市场层面问题之后,中国国营企业过去的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就可以发挥其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国营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特色或经验即使在今天也依然风采依旧,值得总结并发扬光大。中国人和中国企业最擅长的就是“学习”,都是“学习高手”。1978年之后,中国逐步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开始引进和推广“管理会计”这个概念,并将其运用于实践。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了“实际成本核算,目标成本控制,责任成本管理”(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和“目标成本法”(邯郸钢铁集团公司)等“典型”案例。进入21世纪,即便是作业成本法/作业管理、经济附加值(EconomicValueAdded,EVA)和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会计“新宠”在中国也有其运用的“典型”案例。总之,只要西方国家有什么管理会计理论或方法,中国企业就有什么管理会计实践。客观地说,中国从来就不缺乏管理会计实践的“典型”案例。然而,仔细思量1978年之后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一种忧伤之情却油然而生:与1978年之前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相比,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中国特色”何在?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管理会计实践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逐渐失去“自我”?1978年之前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为何难以重现?不过,转而一想,又有些许的宽慰: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选择,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善,我们必须继续向他们“学习”。我们越是强调市场经济体制也许就越没有中国特色。

(二)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及其困境

尽管与国际学术界相比,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水平较低,但是,以此否认或无视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就显得有失公允。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适应中国的改革开放形势,中国会计学界以极大的热情,对西方管理会计进行了大量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是:已故厦门大学教授余绪缨先生在《中国经济问题》(1981年第1期、1982年第2期至1982年第6期)连续发表六篇论文介绍西方管理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已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杨时展先生在《湖北财经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至1984年第6期)连载其《管理会计通俗讲话》介绍西方管理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与此同时,一批管理会计教材得以面世,最具代表性的教材当属:余绪缨先生编著的高等财经院校统编教材《管理会计》(1983年)、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天民先生编著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管理会计学》(1984年)。这两本教材当时都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中国引进西方管理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两本教材以及后续其他教材和译著的纷纷出版,标志着中国已经基本完成管理会计的引进工作。随着管理会计的引进,中国会计学界开始讨论管理会计的对象、职能、目标、原则、方法、理论基础、理论框架、管理会计学科属性及其与相邻学科如财务管理的关系等理论与方法问题。尽管这些问题都存在众多争论,但是,中国各高等院校纷纷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或选修课,由此又催生了大批《管理会计》教材。与此同时,以厦门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始招收“管理会计”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大批掌握管理会计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专业人才进入了会计学界与企业界,对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普及、推广与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中国这三十余年来的管理会计发展历程,我们曾经“亦步亦趋”地跟踪、引进、消化和实践西方国家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始终没有完全摆脱“唐僧取经”式的理论研究。惭愧的是,我本人甚至也曾经加入了“唐僧取经”的历程,积极推演源于西方的作业成本法/作业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会计理念。客观地说,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中国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与国际会计学界相比,还显得非常薄弱,研究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较大,而且难以解决或指导中国管理会计实践。自从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以来,就一直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国许多学者为此付出毕生心血。就管理会计而言,“管理会计”概念引入中国的同时,基于中国学者的“思维定势”和研究风格,马上就出现构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尝试(余绪缨,1982;1984),试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李天民,1990;孟焰,1991;孟焰,2007),进而提出包括微观管理会计、宏观管理会计和国际管理会计三个组成部分的“广义管理会计”新概念(余绪缨,1992)。Ittner和Larcker(2001)试图以“价值管理”为基础整合并构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胡玉明(2001;2011)试图以战略为导向,培植企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构建适合中国企业“管理情境”(ManagementContext)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毋庸置疑,管理会计依然处于发展之中,我们无法对其做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义,而且现有的任何理论体系或框架都是不完善的“初级产品”。这完全可以继续研究或商榷,但由此断言管理会计缺乏像财务会计那样有一套概念框架或理论体系,恐怕不妥当。其实,包括财务会计在内的许多学科也处于发展之中,其理论体系或概念框架也未必完善。回顾、梳理历史文献,本身就是一种自省。行文至此,作者自感惭愧。任何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前仆后继”的不懈努力,方可“修成正果”。仅凭一人(即便数人)之力,如何构建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呢?每个学者也许只能根据自己的专长与学术兴趣在自己的“自留地”持续地“小题大做”并“精耕细作”,待时机成熟再由某个学术“大家”将众多学术成果“集大成”所谓理论与方法体系。理论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具有普适性,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呢?有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又如何具有普适性呢?人们总是说“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如果老是强调会计理论的中国特色,会计岂不就成了一种“方言”?不过,基于管理会计的特征,管理会计这种商业语言,还真有可能就是一种“方言”。总而言之,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正陷入“工具代替了思想”、“科研成果丰富,学术思想匮乏”的困境。

二、现在我国应该做什么:转变观念,积极行动

在中国,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可谓“命运多舛”,“一路坎坷”。“管理会计”这门学科开始引入中国就有学者不断质疑或否定管理会计存在的必要性(杨纪琬等,1982;杨纪琬,1984;李心合,1995)。随着财政部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并逐步开始在中国企业实施,中国会计学界质疑或否定管理会计存在必要性的“风声再起”(胡玉明,2011)。中国的管理会计就是在这种不断争论过程靠其“自身的魅力”而“半生不死”地“存活”下来。

(一)为何中国现在需要重视管理会计

三十多年前,余绪缨先生就曾经撰文论证“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并旗帜鲜明地认为管理会计“日趋完备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是现代化企业全面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的锐利武器”(余绪缨,1983),而且还积极倡导中国企业重视并实施管理会计。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余绪缨先生的真知灼见并没有引起必要的关注,管理会计也没有引起当时的中国会计学界与实务界的足够重视。然而,时过境迁,“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三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管理会计却成为人们争相热议的话题。余绪缨先生等学者的“小众呼吁”居然成为“大众热议”。这多少有些“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感觉。现在中国重视管理会计可谓“迟到但还算及时”的举措。之所以出现如此的“现象”,固然与中国经济和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有关,但更与管理会计自身的“魅力”即在企业经营过程所扮演的角色有关。就中国经济和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而言,基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境,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经济必须升级转型,而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逐渐下降,低毛利率成为“新常态”,甚至成为“常态”。中国企业需要“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管理会计是中国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工具,也应对“新常态”的重要工具。就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过程所扮演的角色而言,管理会计既是“一门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的学科”,又是一个有助于企业创造和分配价值的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会计与企业组织的战略制定、经营决策机制、预算与成本管理、绩效评价以及激励机制紧密联系,难以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上图描绘了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过程所扮演的角色。由图中可以看出,基于“环境——战略——行为——过程——结果”一体化的逻辑框架,管理会计贯穿企业经营过程的始终,企业的经营过程离不开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本身就是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管理会计自身的“魅力”。其实,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只是现代会计的“同源分流”。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经理人的所有者或投资者角色,计量和报告价值;而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经理人的经营者角色,创造并分配价值。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体现了经理人的所有者或投资者与经营者双重角色的和谐统一。由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同源分流”在企业的经理人层面实现提供信息(即记账、算账、报账与查账)与运用信息(即用账)的一体化,“如何做会计”(HowtoDoAccounting)与“如何用会计”(HowtoUseAccounting)相融合,开创了会计学科的“新局面”。诚然,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发展离不开以对外披露企业财务信息为主的财务会计。但是,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繁荣,更需要以服务于企业管理为主的管理会计。毕竟,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依赖于企业素质的提高。如此一来,资本市场需要计量和报告价值的财务会计,但企业本身更需要创造和分配价值的管理会计。因此,为了培植中国企业核心能力,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现在已经到了需要重视管理会计的时候。

(二)转变观念借助管理会计推进企业财务转型

俗话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管理会计的“东风”已经来了,而且有些“猛烈”。现在我们应该做什么?笔者素来认为“观念可以改变历史轨迹,观念也可以创造奇迹”。因此,当务之急,首先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转变观念。1.企业高层领导和会计从业人员必须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观念群体不是会计从业人员,而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要接受培训的群体也首先是企业的高层领导。这是因为,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不具有强制性,其实践运用与否以及实践运用程度如何,完全取决于企业的内在意愿与需求。现在财政部重视管理会计并将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发展的重点,充其量只是一种外部的政策驱动。基于市场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转化为企业的内部动力,才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持续推动力。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经营者即高层领导,高层领导才是企业管理会计的真正需求者。因此,只有企业高层领导转变观念,真正认同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并持续创造价值,企业才能真正重视并有效地运用管理会计。否则,无论财政部如何重视管理会计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当然,会计从业人员也得转变观念。由于思维惯性,会计从业人员希望像财务会计那样,在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殊不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不同。通过学习和培训,可以做财务会计工作,但未必能够做管理会计工作。笔者觉得管理会计论著有点像“菜谱”,看得懂“菜谱”,不见得就能够做出“美味佳肴”。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权变思想并植入日常的管理会计工作,不能老指望出现类似于“财务会计三张报表式”的“固定”管理模式以便套用和模仿。更为重要的是,习惯于财务会计不能“无中生有”的“不做假账”道德操守的会计从业人员,还要转变心态,以管理会计的思维,理解、包容和支持企业“无中生有”的创新活动,重视企业的研发投入。2.企业财务转型。如何使管理会计真正在企业“落地生根”,还需要借助管理会计推进企业财务转型。如果企业高层领导和会计从业人员转变了观念,确实认同管理会计的作用,那么,企业财务必须相应转型。企业财务转型主要包括会计从业人员转型与财务职能转型两个方面。(1)会计从业人员转型。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会计从业人员多达1,6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基于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财务会计的记账、算账与报账都必须遵循规范化的“会计准则”,更多地体现“如何做会计”的层面,而基于管理会计的基本特征,管理会计只是为特定的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即所谓“相关信息适时地提供给相关的人(RightInformationisProvidedtotheRightPeopleattheRightTime)”,更多地体现“如何用会计”的层面。面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数据时代,许多人或专业机构质疑或否定会计存在的必要性,甚至将会计职业列为“即将消失”的职业。对此,笔者认为会计从业人员“不必过虑,但也不能无忧”。之所以“不必过虑”,是因为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更为便捷,财务会计的记账、算账与报账等常规性工作可能为计算机所取代,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可能大为减少。但是,如何查账与用账等个性化工作则充满职业判断与商业智慧,难以为计算机所取代。况且,大数据本身未必有价值,只有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创造或挖掘出商机,将企业的大数据转化为制定战略与经营决策的依据,大数据才具有价值。目前流行的CMA(CertifiedManagementAccountant)即“注册管理会计师”未来也许改为CMA(ChiefManagerialAnalyst)即“首席管理分析师”更合适。擅长于数据分析的会计从业人员就是“首席管理分析师”的最佳人选。之所以“也不能无忧”,是因为从“如何做账”的财务会计转向“如何用账”的管理会计,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理解商业模式和行业特征,必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市场意识”,树立“环境——战略——行为——过程——结果”一体化的会计思维。这不仅需要会计从业人员转变观念,更需要会计从业人员拓宽知识面,能够将战略、会计与业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许多会计从业人员而言,这可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现有的众多会计从业人员能否应对这种挑战,也许还真是一件值得“忧虑”的事情。过去,会计从业人员经常自嘲为“数豆者”(BeanCounter)并引以为豪。现在,“数豆者”在企业界也许包含更强烈的负面内涵。尤其是通用汽车公司前副总裁鲍勃·卢茨(BobLutz)出版的关于挽救通用汽车公司免于破产的著作,书名居然是《绩效致死:通用汽车的破产启示》(CarGuysVS.BeanCounters:TheBattlefortheSoulofAmericanBusiness)。会计从业人员被视为数字强迫症患者和斤斤计较的人已经够糟糕了,现在竟然被贴上扼杀美国商业灵魂这个恶魔标签。因此,顺应当今的经营环境,会计从业人员必须从原来的“数豆者”转向“种豆者”(BeanCultivator),乃至“选豆者”(BeanSelector),积极参与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从“如何做会计”转向“如何用会计”,“由技入道”地感悟会计数据的“灵性”,“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运用管理会计辅助企业制定战略并实施“精细化管理”,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上述,如果会计从业人员依然坚守“如何做会计”的财务会计领域和固有思维,其职业生涯堪忧。会计从业人员向“如何用会计”的管理会计领域转型才是其职业生存的必由之路。(2)财务职能转型。基于21世纪的经营环境,企业的财务职能同样必须相应转型。企业的财务职能要从现在的侧重于维护企业资产安全的“核算型”财务(扮演“数豆者”的角色)逐步过渡到侧重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并持续创造价值的“价值型”财务(扮演“种豆者”的角色),最终转向侧重于辅助并参与企业战略制定与经营决策的“战略决策型”财务(扮演“选豆者”的角色,与企业首席执行官一起“挑选”好的“豆子”,成为首席执行官“有价值的商业伙伴”,与首席执行官讲同一种语言即持续创造价值)。如果管理会计在企业得以“落地生根”,那么,履行财务职能的财务部门的角色定位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必然会由现在的“成本中心”变为创造价值的“利润中心”,乃至“投资中心”。当然,如果企业高层领导和会计从业人员确实转变了观念,认同并践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念,那么,企业财务职能的转型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如何走出“困境”

当然,学术界同样需要转变观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于中国管理情境的管理会计问题就是世界性的主题。因此,学术界应该尽快终结“模仿式研究”、“跟踪式研究”和“改进式研究”的“取经时代”,全面转入“原创性研究”的“造经时代”,树立“研究问题的本土化,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国际化”的理念,为国际会计学界提供彰显“中国特色”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使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成果融入世界知识主流。那么,管理会计的“中国特色”体现在何方?与财务会计不同,管理会计具有技术(Technical)、组织(Organizational)、行为(Behavioral)和情境(Contextual)等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都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体现了中国特有的制度与文化背景。这就是管理会计的“中国特色”。尽管理论具有普适性,但是,说不定中国企业的管理情境可以修正、否定原来的某些理论甚至创造出新的理论。这样,我们的研究成果就既彰显“中国特色”,又融入世界知识主流。此外,中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国有企业在中国的主导地位,而中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政府部门在中国的特殊运作方式。因此,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说不定就在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管理会计。中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也许应该更为关注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管理会计。

三、未来我国可能做什么:一些遐想

笔者认为,21世纪是一个“没有会计的会计时代”或者“只看到教会计的人,而看不到做会计的人”。之所以说21世纪是一个“会计时代”,是因为“会计是一种商业语言”。“在商言商”,任何商业行为都必须奠基于会计这种商业语言。而之所以说21世纪是一个“没有会计”的时代,则是因为会计这种商业语言已经渗透到商业社会的各个层面,经理人都是会计师,但又都不是会计师。没有经理人专门做会计,但又都离不开会计。与此同时,基于21世纪“事事强调战略定位,时时强调战略定位”的管理情境,笔者认为“任何伟大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财务资源的支持,任何战略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最终能够创造财务资源”,“万涓之水,终究汇流成河(财务资源)”。基于现代企业(公司)制度与资本市场的框架,“契约的实质就是信息”,“会计信息是社会财富分配或利益转移的基础”。因此,先进的技术能否实现其商业价值,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取决于运用技术的战略与商业模式。如此一来,熟悉商业模式且擅长数据分析的管理会计师将是企业首席执行官的最佳人选并主宰商界。以前谈及国际化,其主线总是如何学习西方的“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洋为中用”。未来,我们需要管理会计的学术界与实务界更紧密的合作,努力把最有代表性、最能够彰显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经验提炼出来,通过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融入世界知识主流,创建彰显中国特色又融入世界知识主流的“管理会计理论学派”。有鉴于此,我有一个梦想:一流企业需要一流的管理会计师,再过二三十年,让美国人到中国学习管理会计。作为“管理会计战线老兵”,我期待这个梦想的实现!

经济活动分析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分析主体多元化,衍生分析多样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需要进行财务分析的主体不断增加,不同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企业经理为管理而进行分析,投资者为投资进行分析,债权人为贷款而进行分析,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主体为着不同的目的进行分析,研究主体和目的的多元化使得财务经济分析学科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析框架。再加上财务经济分析领域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扩大,在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效评价、企业评估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衍生出投资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盈利预测分析、信用分析等细化的、专题性的分析目标,使得财务经济分析框架日益模糊,难以确定。

(二)学科名称不定,学科归属不清

与其他学科有确切的名称不同,财务分析领域的名称极其混乱。有称会计分析的,有称财务报告分析的,还有诸如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财务经济分析、经营分析等,这是因为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引入的是前苏联的经济活动分析学科,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才由经济活动分析转化为财务分析,但在引入国外财务分析类教材时,名称各种各样,导致了目前这种状态。这些名称看似相同,但在内容上又有一定的差异,使得人们常常对财务分析领域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模糊不清。

财务分析学科不仅名称不定,而且还存在学科归属不清的问题。由于财务分析最早起源于银行对贷款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后来又发展到对损益表的分析,这使得一部分学者认为财务分析是会计学科的延伸。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财务分析应当放在财务管理学科里面,是财务管理的一部分。但是不管是将财务分析放到会计学科下,还是放到财务管理学科里,它们都无法向财务分析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所以财务分析在理论上发展缓慢。

二、

一直以来,人们十分重视财务分析,从最初的经济活动分析到财务分析再到现在的财务经济分析,许多专家学者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研究,像张先治教授提出了财务分析具有独立性和边缘性的特点,樊行健教授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财务经济分析,这些都是对财务分析有益的探索。然而要更好地解决财务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必须有一个确定的财务分析的框架结构,虽然有许多文献对其进行探讨,但一直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传统教学和实践中则一直采用的是“四要素”即偿债能力、资产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框架结构,这个框架结构内容太窄,层次太低,无法满足现实中分析主体的需要,同时在理论上也会带来很多误解,因此要使财务分析学科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对财务分析进行重新架构。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实践出发,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

三、基于实践需要的财务分析内涵

(一)从分析主体来说,最终目的是分析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分析内涵难以确定主要是因为财务分析的主体多种多样,财务分析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本文认为要确定财务分析的内涵,必须从实践出发,抓住核心,对财务分析主体和目的进行高度逻辑概括。财务分析主体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分析主体和企业外部分析主体,对这两类主体分析目的进行归纳,我们发现这两类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历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分析未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展望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管理、投资决策和其他一些目标提供依据。由此可见,不论是内部分析主体还是外部分析主体,尽管它们的分析目的不同,但都要判断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是财务分析内涵的核心。因此财务分析领域的研究对象是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判断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从学科来说,目的不同,分析手段不同,是独立学科

通过分析主体—分析目的—分析内容的思路,我们理清了财务分析的内涵,它把企业财务作为起点和终点,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所有影响企业财务的重要经济因素,能够充分体现这个内涵的只有财务经济分析这个名称。

在明确了财务经济分析内涵的同时,我们也解决了财务经济分析的目的。虽然不同的分析主体有不同的分析目的,以及还有许多细化的、专题性的分析目的,但是它们都统一到一个相同的最终目的:即判断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虽然财务经济分析学科与会计学科、财务管理学科有着密切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经济分析的主体、目的和内容得到了扩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会计学科和财务管理学科的新学科。

四、财务经济分析的内容框架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在实践中财务经济分析的目的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而目前的财务分析领域的内容体系大多是仅仅评价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对财务经济分析体系的内容重新架构,使其从理论上满足实践的需要。根据财务经济分析的内涵,我们认为财务经济分析体系包括3个部分:

(一)对企业已有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了解

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首先要对企业的背景以及竞争业绩进行了解,包括企业的性质、实际控制人的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盈利能力等。在这个部分,分析人员主要是进行资料收集以及对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理解。财务报告是对企业历史状况的一个综合反映,因此通过对财务报告的研读,根据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关键数据的变化来掌握企业当前的状况。

(二)对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进行分析

在掌握了企业当前状况以后,要想判断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就要对在未来一段时间影响企业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将这些因素按照从大到小,从外到内的次序对这些因素分层进行讨论。

⒈环境分析

任何一个企业都受到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好时,企业普遍受益;经济环境不好时,企业普遍萧条。因此做财务经济分析时,首先要对宏观经济状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对国际经济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有所了解,并要分析现有经济状况对企业有何影响。

⒉行业分析

所有的企业都属于相应的某个行业,而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进而决定了行业的利润率,而行业的利润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企业在本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采取的战略也不同,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有影响。

⒊竞争者分析

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还取决于他的竞争对手在未来的表现,如果竞争对手强,则对企业未来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个威胁;如果竞争对手表现很弱,则有利于企业未来财务目标的实现。因此,对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现行战略、能力、可能采取的行动等也需进行分析。

⒋企业自身分析

除了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行业结构特征以及竞争对手要进行分析外,企业本身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更加重要。因此除了要对企业本身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外,还要对企业拥有的优势资源进行分析,包括资本规模优势、营销优势、研发优势、企业文化优势等,这些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均有重要的影响。

(三)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

通过对企业现在状况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影响企业的各个方面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评价,从而满足各方面分析主体的要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财务经济分析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系统框架。在这个体系里,我们从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出发,分析影响企业的内外因素,从而得出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每个部分都有着丰富的内容,需要理论研究者不断地去充实和完善。对这个分析体系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分析主体都要将其全部分析,但所有的分析主体都能在这个分析体系里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金昌.简论建立财务分析学的必要性[J].会计研究,1994(5).

[2]杨有红.关于建立财务分析学的思考[J].会计研究,1994(6).

[3]陈共荣,龚慧云.构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学的思考[J].经济理论与实践,1996(5).

[4]樊行健.试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构建[J].会计研究,1999(5).

[5]张先治.构建中国财务分析体系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6).

[6]王玉春.试论财务分析学科的研究对象[J].财贸研究,1995(5).

[7]刘巧艳.对建立财务分析体系的构想[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4).

[8]李心合,蔡蕾.公司财务分析:框架与超越[J].财经问题研究,2006(10).

[论文关键词]财务经济分析;内涵;框架

上一篇:经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济管理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