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条例范文

时间:2023-06-01 11:01:06

经济法条例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

1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概念。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最终在1987年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发展,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这种发展模式的提出是基于对18、19世纪那种掠夺式的发展的反思后做出的。

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这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典表述。根据这个表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不能够只追求经济的自我增长,而是既要考虑到经济的主要的产值方面的实现,又要保持能够在未来能够拥有永不衰竭的发展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全面战略,它主要包括在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生态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法是一种与各个要素之间建立广泛而又友好的关系,并实现其良好的互动局面的法则。着中法则的最终实现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其本身的实现又是需要各个方面相互配合的。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在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建立良好关系基础之上,而后实现的一种多边的相互作用的共赢局面。

2经济法价值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统一。

谈论这个话题,主要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三个原则入手,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1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指的是在能够承载范围内的自然、经济、社会各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其主旨是,人类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都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对自然资源有限度的利用。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如果只是重视眼前的利益,用浪费资源的方式来获得经济的增长是不可取的。所以这一点在经济法中必须体现.它的存在可以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至于是以牺牲其他的资源,环境等作为条件的交换。这样是督促经济的发展走集约型路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2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满足全体社会人民的愿望,两极分化是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它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敌人。满足这一代人的愿望,也必须以不牺牲后代人的发展需要作为前提。经济法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引入公平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够保证经济的持续的,有效的发展。

2.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一方面,共同性原则其实是和公平性原则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共同的去遵守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去损害集体的或者他人甚至是下一代的利益。另一方面,是指它要实现的是经济、社会、教育、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发展,而并不是某一方面的提高。所以,这一点也是经济法立法必须引入的规则。

3经济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以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作为成功的衡量的标准,如果仅仅是经济利益上取得了收益,那将是不能够被定义为社会的发展。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究其实质是体现了经济法的公平价值。经济法强调的并不是绝对的公平,但是他要求在成人社会成员差异的条件下来保证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公平.超级秘书网

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经济法的理念具有一致性。首先,无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是经济法的观念,都始终是从社会出发的,是对于社会整体作为思考对象的。从经济法的角度来说,强调的是社会整体利益,但同时也不放弃个人的利益。就是将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都纳入考虑的范围。而作为可持续发展而言,也是从社会整体成员考虑为出发点,并且根据社会的不断变化的情况做及时的调整,对于会破坏经济平稳发展的不利因素采取相印的措施,及时的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都是站在社会全体利益的视角进行思考的。其次,从市场和经济法的角度来看,市场的调节具有相对的滞后性,不公平性,而是常规制法就弥补了由于各种因为垄断或者不正当的竞争而导致的一些阻碍市场正常运行的因素。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展的需求。这也就是说既要实现同代的公平又要实现代际间的公平。从此看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经济法的观念不谋而合,都是要实现公平,共同发展。把阻碍当代人和同代人不平衡发展的因素消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第三,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法之间来看。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经济法的制定最终也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为目的的。以保证国家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总之,经济法和可持续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是存在着不尽暗合的。用经济法来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一种最自然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下,经济法会在理念和价值观上得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程信和,李挚萍。可持续发展—经济法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J]。学术研究,2001.

[2]王全兴,樊启荣。可持续发展立法初探[J]。法商研究,1998,(3).

[3]李挚萍。论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融合[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李俊梅,陈乃新。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刍议[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宪法权利 结社自由 经济法 消费者结社权

宪法权利经济法维护的一般性问题

同世界各国宪法相同,我国宪法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并在宪法条款中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单独放在第二章的重要位置。但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宪法的概括性、纲领性决定了宪法条款只能限于一种宣言式的宣告,要在实践中运用还依赖于各个部门法的具体规定。经济法无疑是其中保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最有力者,并与其他部门法一起维护公民权利。

宪法权利,又可称为宪法上的权利,是宪法所确认并保护的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宪法权利包括宪法文本中规定的所有“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公民的自由权、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又可称为公民权、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狭义的宪法权利有时也可称为自由权利,是近代宪法理论确立的国家不应干预的主体权利,也是抵制政府侵犯的个体权利。狭义的宪法权利是消极的,是不受政府干涉的自由与豁免,也是抵制政府侵犯、保护少数的道德权利,须依靠司法救济予以实现。广义的宪法权利不仅包括消极权利,还容纳了积极权利,后者需要国家积极立法来促成这类权利的实现。本文中所言的宪法权利则是广义上的概念,既包括消极权利也包括积极权利。公民的自由权、政治权和社会权在不受政府及他人的干涉的同时,法律赋予其具体的权利予以保护,如消费者结社权、劳动休息权等。

宪法权利经济法维护的必要性分析

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主要采用较为宽松的授权性规定,授予公民享有平等权、人格尊严权、结社自由权、劳动权等权利。但宪法规范中往往只存在规范的主体、规范的客体、规范的对象、规范的范围,而缺少对于违反宪法规范所应承担法律后果的内容。经济法作为国家适度干预市场经济之法,在维护公民经济民利方面有具体规定,将宪法权利经济法维护时的适用主体、适用条件、行为模式、行为后果这四个部分在经济法条文中明确列出。宪法权利经济法维护的必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首先,各个部门法都应当维护宪法权利,经济法也不例外。经济法同其他部门法一样肩负着维护宪法权利的重任。经济法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均衡发展。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可以从公私两个向度上来进行演绎,公的向度上有市场规制权、宏观调控权、劳动规制权、社会保障调节权、环境调控权等经济权力;私的向度上有公平竞争权、消费者权、经济安全权、劳动力权、社会保障权、环境权等社会性经济私权。由于经济法律关系包含了经济职权和经济职责、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因此,上述中的“权”,有些是“权利”有些则为“权力”。但毫无疑问,它们都是源于宪法的规定,都是为宪法精神更好地在市场经济中的贯彻落实而服务。

其次,有些宪法权利,民法、刑法等其他部门法不能或不能很好予以维护,必须有经济法参与。各个部门法都有各自法律范围、领域的分工。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范围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市场主体调控关系、市场秩序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社会分配关系。上述范围内的宪法权利由经济法予以特殊保护,以弥补其他部门法在上述范围内对宪法权利保护的缺失。具体来讲,经济法保护宪法权利中有关市场经济主体的相关权利,如消费者权利、经营者权利、劳动者权利等。其中对于消费者和劳动者都有倾斜性的保护。

最后,经济法维护宪法权利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也越来越浓,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问题也逐渐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虽然在这之前宪法对相关问题也概括性地有所涉及,但是对新产生的具体情况还是始料未及的。出于时代的需要,经济法将宪法权利深入细化。另一方面,宪法权利经济法维护来自于政府经济权力扩张之后的控权需求。在国家的侵权面前,个人是无能为力的。而对政府权力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约束,便为宪法学者所关心。经济法的出现既授权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同时也规定了政府的经济职责,为限制国家经济权力提供法律依据,有效避免了国家经济权力对公民和集体宪法权利的侵害。

经济法维护宪法权利的方式

经济法被法学界誉为自由经济的大,为保障宪法有关社会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公民基本权利等规定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支撑。经济法的核心内容在于保障经济自由权和平等权,行使和监督私人经济权力所采取的法律上的预防措施。这也正是宪法赋予经济法的主要任务目标。目标的实现需要路径和方式,经济法对宪法权利的维护,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将宪法权利细化,具体适用到经济法中予以维护。在一个社会中,宪法权利既是基本权利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权利。一方面是因为宪法条文中没有违反宪法权利的制裁性规定,需要部门法的支撑,宪法往往没有部门法那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宪法权利一般说来规定得比较概括、宽泛。虽然这样的条款使其适用范围广泛,但同时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由于没有落实到实处,容易被忽视。因此,经济法对宪法权利予以保护首先必须将宪法权利细化到经济法中。比如宪法规定的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适用到经济法中则表现为消费者受尊重权;公民结社自由权表现为消费者结社权、经营者成立行业协会等。

第二种,将宪法权利转化,更贴近宪法精神。经济法也保护平等权、公平权,但经济法上的公平是在承认经济主体的资源和个人禀赋等方面差异的前提下,追求的一种结果上的公平,即实质公平。因此,将宪法上的公平权转化为经济法上的竞争公平权,分配公平权和正当的差别待遇权。经济法允许以形式上的不公平来保障实质公平。例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文简称《消法》)中,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权利分配就是不平等的,消费者只有权利,经营者只规定了义务。那是因为消费者与经营者相比处于弱势地位,需要经济法在权利配置上对消费者进行倾斜,使法律的天平最终保持平衡。这也是符合宪法平等权利的立法目的和立法精神。对宪法权利进行保护不仅需要经济法将宪法权利细化或转化这些保护方式,还需要以经济法责任为后盾。经济法责任可以囊括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也就是违反了经济法有关宪法权利的规定,可以从多个方面对行为人予以制裁以实现宪法权利的经济法保护。

宪法权利在经济法中的具体体现—以消费者结社权为例

宪法自由权落实到经济法法条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在《消法》第12条,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另外,《消法》第五章是有关消费者组织的规定,该章内容主要是讲消费者有结社的权利,消费者组织的职能以及消费者组织的公益性质。作为结社权在经济法中的细化和具体实施,消费者在《消法》的授权下,享有发起、参与消费者组织的权利,下文将其集中称为消费者结社权。

(一)经济法对消费者结社权的维护

《消法》以《宪法》的规定为依据确立了消费者结社权的内容,使《宪法》上这一项声明性的权利具有更实际的操作性,为现实中早已存在的消费者社团活动提供了立法支持和国家的保护及鼓励。除了前文提到的《消法》法条中有对消费者结社权的立法规定外,消费者结社权的经济法保护还体现在经济法的其他法律、法规中。通过“北大法意网”的搜索功能,对含有“消费者组织”和“消费者协会”内容的法条进行搜索,发现我国1987年《价格管理条例》第22条、1997年《价格法》第37条、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要点的通知》第21条、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第26条等,都对消费者组织或者协会有相关的保护性规定。至此,我国消费者结社权的经济法保护形成了以《消法》为主导,部分法规有所涉及的立法现状。

为了更好保障消费者结社权的贯彻和落实,《消法》第32条赋予了消费者协会七项职能,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予以支持。消费者协会作为社会团体型的非政府组织,其性质决定了其必须具备自治性,国家机关不得任意对其行为进行干涉。虽然中国消费者协会在资金方面受到政府资助,而使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影响,但其社会性同其他消费组织一样是不应受到影响的。否则,就不具备存在的意义。

(二)经济法对消费者结社权的规制

消费者结社权具有结社自由权的基本权利属性,本质上属于自由权利。然而,任何的自由都是有所限制的,其权利的行使应当限定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也就是说消费者结社权的自由是一种有条件的自由。经济法在保护消费者结社权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必要的规制。

《消法》第31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中国消费者协会章程》亦规定,中国消费者协会是由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从上述两项条文中可以得出:我国消费者组织在设立程序上需要遵照法律的规定,活动范围限于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成立宗旨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性质上属于社会团体。这就决定了我国消费者组织开展活动的基本框架。消费者组织的设立程序更多涉及到行政法的内容,此处就不加以阐述,而主要叙述经济法对消费者组织的规制,主要体现在《消法》第33条。该条规定,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这既是对消费者协会行为从法律的角度进行规范,也是保证消费者协会宗旨、服务、职能得以实现和履行的重要前提。从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协会的行为指向不是某个领域、某个行业、某个群体,而是整个社会。另外,《食品安全法》第54条第2款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此条款是对《消法》第33条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从条文中可以得出,消费者协会不仅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即使不牟利也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消费者协会作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在消费者心中有特殊的地位,因此,不能以消费者的信任为资本间接从事影响消费者购物喜好的行为,更不能从中获得利益。

结社自由在经济法中细化为消费者结社权,经济法对消费者结社权的规定体现了宪法权利在经济法中的贯彻和落实。经济法对消费者结社权的维护和规制,更好诠释了宪法权利经济法维护的必要性。经济法不是以维护公民权利为首位的部门法,因此在谈论宪法权利经济法维护时难免范围有些局限。经济法在对宪法进行传承过程中,除了公民和集体权利维护外也有政府经济权力的限制和维护,同时也对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社会分配、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董玉明,周瑞玲.论经济法的宪法地位[J].理论探索,2004(2)

3.莫纪宏.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M].法律出版社,2001

4.王显勇.论经济法的宪法基础[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李昌麒.经济法学[M].法律出版社,2008

5.光.国家能力与制度变革和社会转型[M].中国书评,1995

6.[德]罗尔夫·斯特博著.苏颖霞,陈少康译.德国经济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时期;经济法;弱势群体保护;问题;措施

一、新时期经济法保护弱势群体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市场规则系统

缺乏系统性的市场规则体制不利于市场实现长足的展和进步,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市场后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公平竞争方面存在问题,虽然新农村建设使得不少农民脱贫致富,但是我国依然存在着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同等条件之下,依然存在着城镇居民的收入高于农民工收入的情况。二是由于相关立法不明确,消费者的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只有得到有效的保护才能够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但是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网络商家贩卖消费者信息的事件屡见不鲜,不平等的消费条例更是常见,消费者作为商品的购买者还时常需要防范假冒产品的销售,凡此种种,都说明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经济法条例,有效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问题

社会的进步,使得人民的幸福感明显增强,因为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相关政策都在不断地推进当中,如今在城镇有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近些年,在农村也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供养等保障[1]。这些社会保障政策一直都在顺利的推进当中,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很多的保障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对于弱势群体及时进行保护,在一些方面甚至存在着法律的空白,例如儿童、妇女家暴等问题都没有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只能够通过相关的法律条例进行解决。其次在社会保障系统之内,对于弱势群体的界定较为狭隘,在一些政策中并未给予那些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的农民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最后,在社会保障相关政策、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明显不足。

(三)其他社会问题有待解决

目前社会正处于转折期、发展期,社会生活中的很多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问题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与扩散,都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社会问题,在经济法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对弱势群体进行很好的保护[2]。例如就业问题、贫富差距大等问题都需要各级政府针对现实情况进行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在各项法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在这一过程中存在问题也是在所难免,但是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二、弱势群体经济法保护制度的构建

(一)完善市场体制规则

想要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必须要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与功能,不断完善市场体制与规则,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一下几点。一是要不断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只有用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条例规定,才能够保障及时处理各类不法行为,避免商家存有侥幸心理,钻法律的空子。二是可以利用市场的信用指数来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诚信合理的市场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只有始终讲求信用、诚信的商家才能够实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这方面可以加大对于垄断行业、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注重群众的监督与举报,强化市场的宏观调控,这样才有利于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二)经济法其他制度的制定

与执行实际上,我过现代法律系统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因此在很多方面都有需要改进与提高的地方,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想要实现经济法对于弱势群体的有效保护,就需要不断深入社会生活,发现社会生活中弱势群体的真正诉求,这样才有利于制定出符合这一群体利益的相关制度、法规。具体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贫富差距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社会保障不仅要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还应该保障具备他们创造富足生活的能力,注重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注重对于家暴妇女的心理关怀,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3]。实际上,之前的很多政策都是治标不治本,只有这样全方面的政策保障才能够做到标本兼治。其次还应该想人民之所想,着力解决人们关心的各类社会问题,这样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法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力度还需要进步一加强,这样才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长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韬.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D].宁波大学,2013.

[2]刘志秀.浅谈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379+381.

[3]宋贞.论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J].法制与社会,2017,01:79-80.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4篇

我国最早使用“经济法”,是来源于德国学者的影响,出现于1933年上海大东书局所出版的《法律大辞典》,当时,只是作为一个法律条目,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关注。“经济法”一词的真正大量运用,是1979年我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二次会议的文件以后,“经济法”的影响开始扩散。而在第二年,也就是1980年,我国首先在一些高等院校的法律专业中正式开设经济法课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经济法课程一直受到高等院校的重视。很快,经济法不再局限于法律专业,一些财经专业、管理专业也将经济法课程设置为重要的专业课。对于法律专业的同学来说,经济法作为法律专业的14门核心课程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在司法考试中,经济法一般出现在一卷,所占分值为40分左右,对于360分的总分及格分来说每一分都很珍贵,这是不容忽视的。对于财会专业的同学来说,无论是初级会计职称还是中级会计职称,甚至高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都是必考科目之一,不容回避。我国的会计行业采取严格的岗位准入制度,即上岗就业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职位晋升也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从事会计行业首先要取得“上岗证”,即通过财政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持有该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取得岗位认证。对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说,通过经济法课程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知悉国家的具体经济法律法规,了解国家的一系列大政方针,理解政策变动背后的深刻含义。经济法一直以来被学界戏称为“大杂烩”。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有时备受质疑,就是源于其调整的社会关系。由于经济法总是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比如经济法主体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经营主体、消费主体和社会中间层,其中国家经济管理机关涉及行政法内容,作为经营主体的公司涉及商法内容,作为经营主体的合伙企业涉及民法内容。而作为经济法重要内容的劳动法又与社会保障相重合。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整经济运行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十分庞杂,包括总论、经济主体法、市场规则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如市场规则法就包括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且不像民法、商法那样规范集中,包含大量零散、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

二、经济法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时安排有限

我校医事法律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学时安排是54学时。经济法作为法律专业的14门核心课程之一,处于司法考试和考研的需要,经济法课程的讲授必须要全面。在司法考试中,经济法一般出现在一卷,所占分值为40分左右,但有些经济法律法规基本不考,有些经济法律法规只考1分,比如会计法、审计发在过去十年中仅考过几回,分值最多也仅有3分。经济法包括总论、经济主体法、市场规则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作为经营主体的公司涉及商法内容,所以经济主体法只讲授社会中间层,宏观调控法只能挑选一些重要内容作为专题讲授,而社会保障法基本只讲授劳动法。而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学时安排是28学时,而课程涉及总论、民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合同法、金融法、税法、反垄断法等内容。由于还要讲授经济私法,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课堂安排格外紧张,课业任务繁重。由于学时有限,教师很难花费大量的时间开展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使得所学理论与所遇现实关联性较差。

2.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过去法学课程教学中基本上采用了“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因缺乏参与机会而使得学生没有主动性,丧失获得学习的动力。目前该课程主要采用老师课堂讲述为主的方式,所选教材和讲述内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由于灌输式教学法形式单调,加之理论学习内容又比较抽象、枯燥,因而很难被学生接受,一定程度上,使师生双方面的积极性都受到挫伤。在我国以往的教学法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扮演着分析案例、传授知识者的角色。经济法课堂教学基本上移植传统法学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在保险法教学过程中存在缺陷,不能较好发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的目标。即使有的学生虽然对经济法学理论上的问题有所理解和把握,甚至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遇到案例分析问题时缺乏分辨能力,所学理论与所遇现实严重脱节。

3.教学效果较差

其实学生对经济法课程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高,在主观上学生也希望学好这门课程。以会计专业的学生为例,他们对一些专业法律知识所知甚少,很难形成法律思维,基础较差。所以他们经常询问老师一些法律问题,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还有很多同学专门购买一些会计专业经济法考试用书课下自学,在遇到一些不理解的专有名词和练习题时向老师询问。这说明学生十分清楚经济法课程对于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专业的法条、形象的案例极大的吸引着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重视这门课程也喜欢这门课程。但由于法律基础过差,学生对课堂上老师所提到的很多法律名词十分陌生,光介绍一些基本的法律名词就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教学时间十分紧张,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三、经济法课程的学习方法

1.设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笔者作为授课教师,事先要确定教学目标,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来评判教学效果。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也应当树立恰当的学习目标,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收获什么,为自己设立一个学习目标,完成它,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根据自己设立的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努力程度。比如学生要是想针对司法考试,那么就要注意市场规则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的学习,特别要注意“七部法”的重点法条的记忆。如果最终不能达成学习目标,那么就要分析一下原因,是重点没有把握,还是努力程度不足,以后如何改进。

2.学会归纳和总结

经济法作为国家调整经济运行的法律规范,其内容十分庞杂,比如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经济法课程内容的选择差异性较大,与未来的工作岗位息息相关。面对经济法中大量的法律名词、设置程序,在老师的讲授下,学生大都能明白,但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混淆。所以,学生要注意归纳和总结,在学完一个章节后,通过图表将知识点串联起来,以方便记忆。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5篇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对价值与准则的论证逐渐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在法治社会下,经济法的价值、优势与作用对社会的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经济法的合理应用对社会的进步可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合理准确的应用经济法是时代的新要求,也是社会执行正常秩序的根本要求。本文将根据经济法的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对其价值、优势与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经济法;现代社会;应用

一、经济法的特点

所谓经济法是指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生活与经济行为等起到保护与监督作用的基本法则。经济法的理念与普通的法律相同,都具有公平、正义的特性,只有在相对公平的社会中才能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经济法紧紧贴合历史的车轮,紧跟时代的发展,强调以人为主,服务于人民,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生产、消费等过程平衡协调。首先,经济法强调以人为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逐渐由较为荒蛮的表面文化转变为深层次的实质文化。以人为主的思想是时代的新要求,也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当代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力有限,面对市场失衡等现象,经济法应运而生,而人们是市场的主体,只有将人们的需要作为主要考虑因素才能保证经济法的持续发展。有市场就存在竞争,竞争中的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市场提出需求,经济法按照消费者与生产者的需求与供给帮助市场公平竞争,合理开展经济活动。其次,经济法维护了市场经济下的相对平衡。市场经济是相对开发的经济模式,在这样的市场中,人们在市场中的行为调节弹性大,但也出现了市场失衡的现象,为避免市场失衡现象出现,政府需要根据经济法的理念推出财政政策与和货币政策以缓解市场紊乱。经济的增长需要市场的活跃,但活跃的市场机制必然产生较多的经济分歧,经济法的存在保护了市场活跃的同时也对市场中的问题进行了规范。只有社会、经济与人们之间实现平衡,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后,经济法具有强制性。经济法与其他法律相同,都对法律主体具有强制性。所谓强制性是指所有的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必须依照经济法中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否则将出现其他强制性后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网络的普及,市场中的货物流通来自世界各个地方,面对国家之间的贸易,经济法对此也做出了“反倾销”、“反垄断”等条例。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经济法强制抵制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发生。

二、经济法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优势与弊端

经济法是我国作为法治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条例,他不仅对国内的公民产生约束,也对国际贸易的往来进行公平的保证。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与科技的发达,人们的维权意识逐渐强烈,许多学者提出经济法在现代的法律价值在逐渐减弱,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法也在不断地进行修订与完善,并展现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价值。笔者根据自己的调查与经验,将对经济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优势做出简要的分析。首先,经济法维护了我国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国际贸易中的权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内市场对国外的高质量产品提出了需求,但在国家之间的贸易中经常出现不公平的现象,经济法强制性的保护了我国国民的利益。消费者对商品的质量逐渐有了更高的要求,经济法确保了进口商品的质量,按照国际要求对进出口商品做出检查,同时,经济法也对国内的生产商提出了质量与价格等方面的要求。国际市场中的需求与供给在经济法的制约下实现了相对的均衡与稳定。只有在经济法对交易进行强制的规范,才保证了跨国交易的相对公平,保证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其次,经济法保证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发展,经济也出现了急速增长的状态。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社会财富的分配距离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异。为保证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政府需要按照经济法的规定对社会财富进行重新分配,以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社会财富的分配差距过大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经济法将政府的职能进行较为合理的安排,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最后,经济法对社会中的不合理行为进行了强制性监管,保证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在现代的社会市场中,部分商贩盲目的追求利润导致许多违法现象的产生,经济法对这些不法行为进行管理,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近年市场中不合格的主体数量逐渐增加,只有在经济法的调节与管制下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经济法是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它对经济的管制与自由相结合,保证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社会中的不合理行为与违法行为是对经济发展的阻碍,只有将其进行严格的管制,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虽然经济法的存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法的存在也展现出了它的负面效应。第一,由于我国当前处于发展中国家,许多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一些不法分子抓住经济法的细微漏洞对我国正常的经济秩序进行干扰。这是我国法律本身存在的根本性缺陷,只有结合广大学者与人民的力量才能将经济法进行强有力的完善,以保护我国的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对经济法的完善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经济法的细微漏洞导致许多新兴行业的权益无法受到应有的保护与监管,只有在相应的监管与保护的环境中,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快速的向前发展。经济法的完善是社会前进的必要保护措施,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二,我国当前的经济法在部分环节并未起到实际的作用。由我国的社会体制所决定,我国的执法具有较强的弹性,在面对许多经济问题政策的制定计划较灵活,这导致我国的金融市场可以避免较大的风险,但对经济法条例的限制并未积极遵守。经济法是对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只有积极遵守经济法的要求,才能保证经济在顺利的发展。面临经济的衰退,国家需要根据经济法的条例对经济现状制定合理的政策,但过于严格的按照经济法的规定对经济进行调节会降低政策的作用效果。经济法对我国的经济行为只起到监管的作用,灵活的根据经济法的内容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整。第三,经济法在当前社会中的运用不合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财富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只有在经济法合理的调节下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有效的实现经济法的作用,将我国的财富均匀分配,积极推动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真正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合理的运用经济法的保护与监管,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实现和谐发展,不合理的经济现象应当被制止,减少到不存在对经济的正常发展起到制约的行为。现代社会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导致经济问题的出现,经济法对现代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但经济法的存在并不是对经济的阻碍而是对经济发展的保证。经济法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社会经济秩序在经济法的保护下按照良好的前景在迅速发展。面对良好的市场环境,我国的经济将展现出更为快速的前进与发展力,小康社会的到来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江帆,经济法的价值理念和基本原则[J],27(05).

[2]徐孟洲,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J],社会科学,2011(01).

[3]张守文,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0(02).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6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law" course of medical economics management, the teaching design is carried out on the risk of loss of position of post group,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 of economic law teaching are set,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close to the post requirements.

关键词: 医药经济管理;岗位失范;风险;经济法

Key words: medical economics management;loss of position;risk;economic law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215-03

0 引言

医药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开设《经济法》,引导学生认识市场宏观状况、了解国家对医药经济的规范性要求。为了使教学更贴近专业,提高课程对学生技能的支持作用,笔者以岗位风险为切入点,结合职业常见失范行为,重点、敏感岗位的特别性规定,构建经济法教学目标、铺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尝试从一般到特殊的探索。

1 医药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经济法》在教材还是教学上,都存在内容普适性、缺乏专业指导功能的缺陷,难以满足医药高职经济管理类复合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需求,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教学项目设计偏离医药市场,任务驱动作用差

目前,医药院校经济法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上,存在任务驱动指向模糊、专业支持力度不足的问题。专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主要体现在授课量上的差别,还不能将经济法学科与专业关联性依据专业最大限度加以区分,在提练经济法知识与专业能力上的紧密度不够,真正将经济法与专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有待研究和探讨。[1]以公司法学习项目为例,如果单纯介绍公司法律制度,学生对复杂的公司制度难以把握,对具体的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组织制度也缺乏对应性理解。因此,如何提高教学项目设计实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教材缺乏针对性

医药院校开设经济法时,主要选取适用于经济管理类等非法学专业的教材。此类教材编写上要兼顾经济管理大类教学需要,教学引导案例、章节内容及课后练习尚不能突出医药特色。在内容上也是法条堆砌居多,讲解部分过少,给教学带来难度。一方面,“由于课时的限制,授课老师既难以根据教材列举的法条展开讲解,亦难以持续性地讲解枯燥的法条”[2];另一方面,教师如果单纯依照教材组织教学内容,没有任何与专业背景相关的联系和拓展,则存在学习内容过于广泛、与专业知识联系差,学生学习难度大的弊端。

1.3 教师知识面单一,教学思维亟需转变

医药类院校经济法教师虽然系统地掌握了法学内容,但是对医药市场主体、医药营销工作内容、医药企业管理流程的知识和经验相对欠缺,甚或为零,存在知识面较为单一的问题,难以将经济法与医药市场进行有效地教学联系,也容易将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混同于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从而使教学与专业有落差,由此导致一个教学周期完成后,只对学生起到经济法通识教育的作用。

2 医药高职经济管理类岗位群失范风险分析及教学指导意义

医药高职经济管理类岗位群主要涵盖药品营销、医疗器械营销、企业基层管理、医疗保险营销等工作。医药市场行为包含行业准入获取、质量管理控制、采购、销售行为、企业社会服务、健康服务等内容。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存在主体多元化、市场关系复杂、内容专业化等特点,岗位失范风险较高。学生未来职业行动中,基于工作内容的区别、对岗位规范的认知程度、个人适应性等,失范风险也存在差异。可分化购销合同违规、药械价格欺诈、健康服务产品欺诈、药械质量缺陷、虚假广告宣传、不正当竞争等。职业违法主要源于从业者对市场环境下的经济主体职责缺乏了解,社会责任感欠缺,主体属性不明确,难以把握国家对医药市场规制的具体要求。

以岗位群失范风险为指向进行教学设计,是通过岗位具体失范表现反向推导学生的职业素质需求,以引导学生认知岗位失范风险为目的制定教学思路,增强学生依法执业意识,医药市场责任及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生对经济法律规范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水平向岗位要求靠近。同时,督促教师增强外延知识,促进教学相长,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加强课程与医药经管类专业岗位内容的贴合度,加深学生对医药市场宏观环境及职业合规性的认识,提高经济法对学生知识需求的满足程度,充分落实医药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弥补技能支持力度不足、教学效果差的问题。另一方面,从医药岗位风险实施教学设计,督促教师扩展医药领域的相关知识,多与学院内其他专业课教师交流,增加知识储备,向复合型教师转型。

3 经济法教学设计与实施

3.1 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医药经济管理类岗位群失范风险提示,重塑《经济法》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分化为17项二级指标(见图1)。通过教学,熟悉医药企业主体性质及行为规范,具备职业自律能力及自纠自查能力,构建良好职业意识,能够在工作中较为敏锐地感知职业风险、认知职业行为、提高自律意识。

3.2 教学项目及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以知识目标为依据,设计医药企业组织规范、医药市场行为规范、医药行业社会责任三个学习项目,将每个项目划分为“基础模块”与“专题模块”。基础模块中学习相应的经济法基础知识,并作为专题模块的先修知识。专题模块的任务设计体现专业指向性。以“消费者权益保护”项目为例,该部分课程在同一学期中实施两轮授课,教学对象分别为药学类相关专业(含药品营销、医疗器械营销、医药物流管理专业)和医疗保险实务专业学生。两类专业“基础模块”共同为消费者的权利及维权程序,“专题模块”部分作以区分。药学类专业设计为医药消费者权利保护、医药消费纠纷处理两项任务。医疗保险专业设计为健康保险消费者权利维护、健康保险纠纷处理两项任务。这样在同一结构体系下有所侧重的选取教学内容才能确保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向的实现,使学生能学以致用。[3]

3.3 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

在教学项目指向明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职业行动特点、职业思维习惯,创设风险情境,形成以岗位环境下的情境教学为主的综合教学方法。

3.3.1 了解学生知识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教学

经济法在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开设于二年级下半学期,此阶段的学生对岗位内容及风险形成初步认识。2015至2016学年度,在开课前对药学系及健康管理系实施问卷调查,将经济法知识具体化为医药工作相关联的12项内容,由学生选择其重要程度,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热点。回收有效问卷172份,学生选择“非常重要”超过50%的内容分别是医药购销合同知识、合伙创业风险、医药消费者权益、商业贿赂、健康风险宣传及医药广告监管。在授课时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重点讲解,增加交流,弥补了教师盲目授课的不足。

3.3.2 创设医药工作情境,提升知识转化

经济法教学,要以医药工作环节为主线,将部分教学项目置于相应的高风险工作流程中,结合药品营销、医药物流、医疗保险三类工作环节创设情境。以药学类专业教学为例,创设药品进货验收情境,融合产品质量法教学项目;创设销售签约情境,融合合同法教学项目;创设药品宣传及咨询情境,融合广告法教学项目;创设辖区售后服务及投诉处理情境,融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学项目。

3.3.3 增加案例教学,增强知识理解

在岗位失范风险提示下,应用案例教学法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案例选取要考虑学习者的专业背景。学生的职业内容不同,“案例教学法就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重点的安排案例教学”[4]。其次,案例要与医药市场贴合紧密,选取医药领域的违法事件作为特定案例,方便学生对岗位风险的理解,并与教材上的案例形成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第三,案例要简单、讲解要“故事化”。 针对学生专业不同、课时不同的特点,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案例的难易程度时应有所区别。[5]尽量案情简单的例子,或主流媒体报道的医药领域热点问题。讲解中改变法言法语的枯燥,用描述性语言降低案例难度,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

3.4 建立信息衔接,具备多元思维

医药院校开设经济法的同时,还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开设“卫生法”、“药事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等职业素质课程。经济法的教学项目或者某个医药经济违法案例,可能既涉及市场规范、又涉及卫生监管,教师要注重与课程间的联络。例如,在介绍缺陷产品时,要密切联系药品缺陷和医疗器械缺陷的认定,通过某植入类医疗器械致患者损害案件的引入,分析缺陷产品,并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对植入类器械的风险防范、医院购进医疗器械的程序等内容相结合,介绍缺陷产品的质量责任。由此,学生在医药背景下理解了缺陷产品,并增强用多维度知识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效果测评

4.1 设计岗位风险识别能力为主的综合测评方法

在本轮经济法教学改革中,主要以学生的医药岗位风险识别能力是否提升作为教学设计效果的反应指标。在考核中,首先改变考试测评重点,不再单纯从教材中选取内容,而是将测试题目全部设计为医药市场高发的经济违法案例,由学生判断并予以纠正,参考教材开卷作答,并可以使用检索工具。学生无法在教材上直接找到答案,必须通过独立思考将经济法知识转化,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其次,改变传统一考定成败的方式,关注个人学习态度,跟进学生出勤、课堂应答、案例情境协作表现,与结课测试相结合,客观反映学习效果。

4.2 效果反映

在教学进程中,学生乐于参与案例讨论及角色模拟,对与专业岗位相关联的敏感法律问题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无故旷课率较既往教学周期大幅下降。在结课测试中,大部分同学能够在教师引导下,将经济法知识延展至业务领域,对测评案例提出有效对策。

5 结语

以医药经济管理类专业岗位风险为切入点,进行《经济法》的教学设计,提炼并整合教学项目,使之与医药市场相结合,促进学生在情境中学、锁定职业风险、带着专业思维学。由此,不仅有利于课程与专业的贴合度,也间接推动教师扩展学科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在促进教学效果的同时,形成经济法在医药院校的特色教学。

参考文献:

[1]卢红丹.谈高职院校非法律专业经济法课程设置[J].辽宁高职学报,2010(5):54-55.

[2]蒋军洲.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改革探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78-181.

[3]丁婷.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5(7):233-234.

[4]李纪恩,沈意浩.案例教学法在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170-171.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整体利益;维护;探讨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法是以宪法作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国情,遵循社会主义而形成的经济法,其作用是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调节各种经济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根本利益,运用干预和管理的方式不断健全和优化经济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一、经济法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内在逻辑

(一)市场失控容易破坏社会利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经济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使得市场经济管理的各项事务发生一定的变化,市场的调节和控制的主体不再是政府,而是市场本身。市场的创新和发展主要是以市场竞争机制和优胜略汰的规律作为基础,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合理分解市场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良好发展和进步。当然,市场主体存在一定的变动性,资源配置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导致市场导向出现一定的偏差,无法更好地发挥出导向作用[1]。诸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存在滞后性,经济总量得不到合理的分配;过多的经济活动对外部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在社会市场中,存在经济垄断、不正当竞争的情况;法律法规出现严重缺失等等。

(二)国家干预是控制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进行调节市场秩序、无法促进市场机制的的正常运行的时候,往往要借助国家干预的手段进行管理和调控[2]。国家干预作为一种行政手段,主要是借助行政方式对市场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利用,有效地解决市场失灵的各种问题,促进市场经济正常的发展和进步。市场经济的形成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市场主体,包括个体、企业、合伙企业、国有公司等,是社会整体利益的共同体。因而,经济法、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相关措施是对市场经济总量进行调节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民间资本的进步,有效地解决市场供给和配置不均匀的情况。

二、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方式

(一)将经济法纳入立法条例中

经济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以调节市场经济作为主要目的,以合理的行政干预作为手段,以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地进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经济发展和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3]。例如,在经济法中的《反垄断法》中,对于社会利益的维护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相关调节,在其他法律上虽然没有体现“社会整体利益”的相关字眼,但却充分反映维护社会整理利益的倾向,诸如对于部分企业的垄断行为而采取反垄断措施,能够很好地规范市场秩序,避免市场失衡而影响社会整体利益。再如,《预算法》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二)充分贯彻经济法的权义结构

经济主体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一直以来是经济法权益结构中的重点内容。在固有的法律法规中,构件好相应的权义结构,能够更好地实现法律的价值目标,达到相应的经济要求[4]。此外,由于权义安排存在不同,很好地调整社会关系之间的差异性。国家干预作为调整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改变市场失灵的基本情况,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的作用和效果,以维护社会整理利益。同时,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应该波及到一定程度上的个人利益,诸如消费者权益、行业竞争等。这些私人权益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从而有效的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三、结语

经济法作为一种以研究各种经济关系作为主要内容,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法也是国家行政干预的重要依据,自然对社会公共整体利益的维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经济法中,相关法例条文、权利义务、承担责任等方面都非常明确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便于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经济法以其独有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效益原则、公平原则、社会本位原则、资源优化配置原则等作为指导,运用合理的调控手段,维护社会经济市场秩序、缓和市场经济发展矛盾,从而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先红.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探讨[J].现代营销旬刊,2016,04(5):163.

[2]柯键.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探讨[J].职工法律天地,2017,12(8):1213-125.

[3]董丽君.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7,45(12):00210.

[4]许琼媚.经济法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分析[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20):00186.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8篇

私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私营企业的政策导向从“引导、监督、管理”发展为“鼓励、引导、支持”。因此在80年代到21世纪初先后制定了调整私营企业发展的法律规范。但是,长久以来以所有制成分来划分企业法律制度的思路限制了立法发展,对私营企业还是存在了法律规范制度上的缺陷和由此而来的法律歧视现象。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尚在运行的有关私营企业公司法律规范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发现了不少有关法律问题。

如在《公司法》与《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上对私营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范上就存在很大的法条竞合;在经济法律规范上,对私营企业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在发起设立与国有独资公司存在着不平等;在税收征管上,对私营企业所有人的征税上存在着基于一个法律事实而双重承担征收(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义务的不合理问题;在刑法保护方面,对职务侵犯私营企业公司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的惩罚与预防上也有不平等问题等等。

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如何真正给予私营企业在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方面给予“国民待遇”,笔者认为应当在完善立法,清理不适宜的行政法规(如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等),加强执法水平,从而全面保护私营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规范私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活动。让私营企业能够在合理、平等的环境下发挥作用,适应WTO后中国市场经济时代的需要,投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

关键词: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法条竞合、职务犯罪、立法缺陷

主要参考书目:

《经济法学》(第二版)潘静成著

《刑法学》赵秉志主编、黄京平副主编

《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学》皮协成著

《析我国企业立法的双轨现象——兼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法律体系的构建》董皓著

《非公有制企业法律保护》刘剑文、杨汉平著

《现代民法学》余能斌、马俊驹主编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自《人民日报》以及《新华网》)

本文涉及主要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0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年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1988年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施行办法》修改意见(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93年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3年)

一、我国私营企业法律制度的立法概况

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表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对私营企业的政策导向从“引导、监督、管理”发展为“鼓励、引导、支持”。因此在80年代到21世纪初先后制定了调整私营企业发展的法律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年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施行办法》修改意见1996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年)等基本上形成了私营企业法律制度体系。

(一)最初私营企业法律定义

按照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八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私营企业分为以下三种:(1)独资企业;(2)合伙企业;(3)有限责任公司。

按照条例的定义:

(1)独资企业是指一人投资经营的企业。独资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

(2)合伙企业是指二人以上按照协议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连带无限责任。

(3)有限责任公司是指投资者以其出资额对公司负责,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

(二)现行私营企业法律定义

而后就在此基础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1999年)对私营企业的三种法律形态进行了进一步的定义: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法》第三条)

2.合伙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法》第二条)

3.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二条)

如今,以《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为代表的按所有制划分的企业法律体系和以《公司法》为代表的按财产形态划分的企业法律体系同时作用于我国企业法律关系之上,上述立法中同时存在两个并行不悖的法律制度体系。这两个制度体系的立法理论基础以至立法精神均有差异,却同时调整着一类法律关系,因此形成企业立法中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现行私营企业法律制度中的立法缺陷分析

(一)私营企业法律制度中的法条竞合问题

“法条竞合”(又称法规竞合),它指的是“两个以上的法条构成要件相互重合、包含或交集,则便可能发生同一法律事实同时为它们所规范的情形,于是相对于法律事实处于竞合的状态。其特征在于同一法律事实同时为两个以上法条所规范”。

法条竞合的现象主要是发生在“私营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特定的法律主体上的,由于不同法律规范(即《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有关规定中的情况。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与《公司法》之间就“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主体规定上的法条竞合具体如下:

1.投资主体的限制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开办私营企业:(一)农村村民;(二)城镇待业人员;(三)个体工商户经营者;(四)辞职、退职人员;(五)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离休、退休人员和其他人员。而《公司法》并无此规定,也就是说对于发起组建有限公司的投资者(股东)并不要求身份或者其他禁止性规定。

实际上原先国家同意私营企业开设,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对无业人员给予的“优惠措施”。而现在,许多在职人员往往有投资的需求(看证券市场投资者中,大多是在职人员就可以看出投资的需求是很大)。从法理上而言,购买某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即是股东。股市有很大的风险,众多的投资者手中的社会闲散资金(游资)需要更多的出路。投资开设公司,做个股东,做兼职老板实际上是很多在职人员的想法。《条例》的规定则阻碍了投资需求。

2.出资人(股东)人数上的限制

《条例》第九条第(三)款规定投资者为二人以上三十人以下,而且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超过三十人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专项申报,经同意后始得办理登记;《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这种情况下,如果某村有几十名村民希望共同成立一家私营企业来经营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那么如果成立合伙企业,就会产生由于合伙经营的无限连带责任而导致了经营风险(万一发生债不抵债,只能以个人财产清偿债务);而如果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就在风险的防范上处于有利位置,但是如果发起人超过30人,就不能成立公司。当然也可以选举出几名代表作为注册发起人,但是这也为今后的股权争议埋伏隐患!

3.资本变动的限制

《条例》第九条第(六)款规定:不得减少注册资金;而《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公司需要减少注册资本时,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三次。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九十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公司减少资本后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法定的最低限额。

企业是有生命的,尤其是私营企业,一般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不同,是自筹资金开业的。自筹资金运作下,如果企业经营良好是可以增加注册资本,而经营困难的话,尤其是背负大额债务时,减少注册资本是有效防范破产风险的办法之一。《条例》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私营企业为逃避债务而减少资本或者防止虚假出资行为,但是在实际经营活动中资本是不断在流动更新之中的,如果企业发生经营亏损的话,减少注册资本是比较合法而有效的防范风险的方法。而对私营企业尤其是私营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限制措施反而不利,因为这片面加重了企业义务,过高的负债将使企业加速破产,更不利于企业经营。

4.行业准入上的不合理限制

《公司法》没有明确就经营范围的限制进行列举,也就是说不对私营企业公司的经营进行限制。而《条例》在第十二条规定“私营企业可以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和科技咨询等行业的生产经营。私营企业不得从事军工、金融业的生产经营,不得生产经营国家禁止经营的产品。”同时根据1996年12月1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施行办法》修改意见中“第五条《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私营企业可以经营的行业,还包括营利性的文化、艺术、旅游、体育、食品、医药、养殖等行业。”

这样根据上述有关规定,对私营企业在金融、保险、交通、邮电、通信、煤炭、电力、航空、医疗卫生、新闻等行业方面限制准入,这是与国际通行作法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需要进行改革的重要方面。

(二)经济法律规范调整中对私营企业的不合理限制

1.公司设立登记上的“一人公司”

按《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二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上明确规定发起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必须2人以上,实际上否定“一人公司”的存在.

但是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却不受限制,国有独资公司只有一个股东:即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部门。如:《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设立的国有企业,符合本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条件的,单一投资主体的,可以依照本法改建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多个投资主体的,可以改建为前条第一款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

而且国有企业改制股份有限公司在发起人数上不受限制,如《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五人以上为发起人,其中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少于五人,但应当采取募集设立方式。”

一方面明令禁止一人公司;另一方面对国有公司作特殊规定。这是明显的区分企业所有制,对国有企业的特殊照顾而造成的对私营企业的歧视。

2.公司改制上的缺陷

根据《条例》第九条第(七)款规定私营企业不得向社会发行股票。也就是不允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只能有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同时根据《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1992年5月15日国家体改委印发)第十条公司发起人,是指按照本规范订立发起人协议,提出设立公司申请,认购公司股份,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者。公司发起人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法人(不含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作发起人时不能超过发起人数的三分之一。自然人不得充当发起人。这样,从法理上说私营企业无疑也就失去了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的融资机会。

而按照《公司法》第九十八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条件,并依照本法有关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程序办理。”也就是说有限责任公司可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且可以采取公开募集发行股票。

众所周知。一旦企业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就意味着相对封闭的股权结构被打破,社会资本进入了该企业,公司法中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就会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制约,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质的飞跃,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就能使企业在规范的环境中发展,这就是自身制约!比起国有企业的政企分开的改革,更加有效、规范!

3.税收征管上的双重征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1994年国务院)第七条规定:条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1993年国务院,下同)第五条中对企业所得税征收的范围(即计税依据)是:

一)生产、经营收入,是指纳税人从事主管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二)财产转让收入,是指纳税人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权,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三)利息收入,是指纳税人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四)租赁收入,是指纳税人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五)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是指纳税人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

六)股息收入,是指纳税人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

七)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同时根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4年国务院)第八条规定:“税法(指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所说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

一)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是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个人取得的所得,难以界定应纳税所得项目的,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企业生产经营所得部分缴纳企业所得税,而职工(包括厂长经理等)的工资等收入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是理所应当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是不相矛盾的。

但是按照私营企业(主要是私营有限公司,合伙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特点来看,投资者每年生产经营所得的收益(企业的赢利、所有者权益等)中所负担的税收除了要交纳企业所得税外,作为未分配利润部分还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股息、红利等),属于基于同一法律事实(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到一项权益(利润)而双重承担义务这也是明显的不合理的,是与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法律原则相抵触。

(三)现行刑法对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方面的缺陷

就职务犯罪(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财产侵占、谋取非法利益的犯罪行为)的惩罚与预防等刑法保护方面,私营企业、公司与国有企业、公司所受到的待遇不同。尤其是在惩罚力度上,对侵犯私营企业公司财产利益的犯罪行为刑罚明显较轻(有些甚至仅对国有企业公司人员),造成犯罪成本较低,实际上的危害性也较大。如:

1.《刑法》明确规定的职务犯罪行为及其处罚分析:

(1).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

前者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后者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可适用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

前者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后者法定最高刑10年以上或无期徒刑。

(3).公司企业人员与

前者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后者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可适用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4).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与行贿罪

前者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者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从上可以看出对于行为内容和危害性相同的职务犯罪行为的处罚打击上,明显存在着重视保护国有企业权益而对私有企业权益不能同等对待,这种区别所有制而造成了法律歧视现象。而且《刑法》对于其他职务犯罪行为的处罚也因国有、私营的性质不同而区别对待。

2.《刑法》规定的其他职务犯罪行为的处罚只偏重于国有企业分析

(1)对于企业、公司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进行同业经营谋取非法利益行为的刑罚,只限于国有企业、公司。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取非法利益,按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而对于私营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进行同业经营谋取非法利益行为的处罚仅能按照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董事、经理违反本法规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的,除将其所得收入归公司所有外,并可由公司给予处分。”这也就是只能按照《民法通则》的有关民事责任规定进行追究。

(2)对于其他利用职务便利的危害行为,其处罚也仅限于国有企业公司的负责人

I.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或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以及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按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II.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按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III.国有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按《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而私营企业公司的工作人员有上述行为的却没有明文规定进行处罚,如果按照“罪刑法定”原则,那么上述危害私营企业公司利益的行为就不会认为是犯罪,那么社会危害性是否真的不构成严重了呢?是否就可以逍遥法外了吗?这是可以是认为一种法律歧视。

三、关于修订完善私营企业法律制度的一些建议

1.完善立法工作,清理解决法律与行政法规中的竞合问题。

曾经有人说不如重新修改制定《私营企业法》,笔者认为大可不必。事实上由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等企业法律制度。这些法律基本上已经将国务院1988年制定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进行了立法完善,修改了行政法规中的缺陷。因此应当通过国务院废止《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在尚未解决或废止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在实际工作中不再适用《条例》。

更重要的是,在《民法典》呼之欲出之际,及时地修改现行法律法规,以适应WTO后,中国政府向国际允诺的一样,对私有财产保护与国有财产保护相等同。对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

2.加强刑法保护作用,修改关于职务犯罪的刑罚规定。

职务犯罪是社会危害性较大的行为,对于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的行为应当严厉打击,尤其是对私有财产所有权的职务侵犯行为,更应当予以打击,避免造成“反正私人老板的钱来得未必干净……”等“仇富”心态下,过于偏轻刑罚。由此形成“侵犯私有财产的犯罪成本不高”的错误观念。

笔者建议:

(1)罪名上进行统一,不再区分企业公司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主体资格

(2)刑名上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犯罪行为从重处罚;

(3)通过加强刑罚的统一完善,对职务犯罪行为进行大力惩罚与预防。

3.税收方面应对私营企业实行所得税带征制

对于税收方面存在着的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之间的双重征税情况,笔者认为由于现实情况下很难重新修订税法。事实上笔者认为可以试行“带征税”制:即税务机关核定实行按销售额或营业收入带征方式征收企业的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企业当期销售收入(去税)*0.3%(企业所得税0.25%+个人所得税0.05%)=应缴税额

带征税由于其计税依据于销售收入(以增值税为主)带征其他税收方法简便,又能在合理的基础上较传统计税方法减征税款,对于企业而言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实行带征税则税务机关只须从源头掌握增值税发票管理,尤其是当前金税工程(税控开票应用)的正式启动,加上不定期抽查各企业账目,发现问题立即上门检查。将普查改为抽查既不至于影响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一旦发现偷漏逃行为严厉打击追缴,防止税收流失。

因此,私营企业实行带征税制,有利于国家节省人力物力集中精国力进行税务工作,也有利于企业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增加收益流入周转资金,从而促进经营活动的健康发展。笔者以为应当在更多区域对私营企业实行带征税制,利国又利民。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9篇

关键词:经济法;宪法;协调发展

经济法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法律保障,经济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繁荣昌盛,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我国综合GDP领先世界其它很多国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经济的发展,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等会产生一定的经济纠纷,在纠纷处理的过程中,严重需要用法律来解决,经济法是解决经济纠纷的依据,必须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完善经济法,但经济法制定过程中必须依靠宪法,但经济法的发展促进了宪法的发展与完善,共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保驾护航。

一、经济法发展的宪法基础

宪法是根本大法,经济法的发展需要依靠宪法。在大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注重经济法的完善,经济法的完善需要依据宪法为基础,经济法是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法律基础,经济法促进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宪法规定了经济法的规范要求,实现法律的整体功能。经济法是解决经济问题法律,要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宪法制定一个科学的法律,让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经济法在经济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要针对问题,以我国宪法为基础,进行科学的进行经济法完善,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经济法要取得较大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其宪法基础,从中汲取营养并获得支撑。同时,推进宪法的全面实施,也必须重视经济法的发展,因为宪法的许多原则规定,都需经济法来加以落实;如果经济法的发展不充分,就会影响宪法目标的实现。事实上,经济法的发展,既是宪法规定的要求,又是宪法发展的要求,它对宪法的发展同样具有推动作用。经济法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也对宪法的发展提出新要求,宪法是根本大法,但也不是不变的,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是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为其它法律提供基础保障。

二、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

(一)经济法的发展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宪法的内容,进而推进宪法的发展

法律是一种约束,也是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保护作用。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也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现在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时代,经济纠纷是一种常态,必须要用经济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经济高速发展,出现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经济法必须发展与完善,用来适应经济问题的出现,对企业的发展起到法律保护。经济法在修改完善的过程中,要不断进行修改,要考虑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有时候可能需要跟宪法出现不一致情况下,有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宪法修改,这样有助于经济发展,提高中国企业的知名度,因此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进而推进宪法的发展,为宪法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二)经济法的发展对宪法发展的推动,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显现

我国宪法简单明了,只是一个总则,对其它法律约束较少,经济法的发展与完善对宪法影响不大,宪法改动很少。但在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条文很明确,比如在美国,经济法的改变,必须修改宪法,要就违背宪法的条例,经济法的改变对宪法的影响是很大的,同时促进了宪法的发展。

三、经济法与宪法在发展中的协调

(一)宪法与经济法所共有的“经济性”,是两者能够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宪法与经济法都涉及经济领域中的法律条文,这是二者的共性。随着宪法中经济性规范与日俱增,宪法的“经济性”日益凸显。经济宪法的不断丰富,体现了时代需要和发展要求,而且从发展趋势上看,经济宪法可能仍会与日俱增。要落实和体现这些经济宪法,就必须大力推进经济法的发展。反之,如果一国的经济法不能得到实质的发展,则不仅其宪法的规定不能落实,而且还可能在实质上损害其经济发展。事实上,各主要国家都曾经或正在努力构建较为完备、发达的经济法制度,这对于推进其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经济发展促进国家其它领域发展,宪法是各个领域的基本大法,提供法律支持。

(二)宪法与经济法所共有的“规范性”,为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了规则基础

经济法制定是依据宪法的法律条文,其“规范性”是一致的,这是二者协调发展提供了规则基础,也就是其形式是一样的,经济法在修改过程中,促进了宪法的发展,反之,经济法的修改与完善需要遵循宪法,就是二者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共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侯作前.论财政税收法研究中的宪法之维[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05).

[2]周刚志,冯理.论中国财政宪法的实施:条款、机制及评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05).

[3]苗连营.纳税人和国家关系的宪法建构[J].法学,2015(10).

[4]肖巧平,曹正龙.监察委试点后,如何获得宪法“通行证”?[J].人民之友,2017(01).

[5]李少文.宪法工程:一种宪法学方法论[J].法学评论,2017(01).

经济法条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经济法;司法考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2-0240-02

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与实务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的特性,注重法律与经济的结合,涉及内容极其广泛。在司法考试背景下,经济法教学中应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兼顾基础与技能的原则,使学生对经济法律制度的掌握既全面又有所侧重;在保持课程基本内容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兼顾内容结构的开放性、实用性,达到课程内容整合、体系优化,形成知识、能力、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实现经济法课程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的相互协调与良性互动。

一、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法》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具有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实践性要求较高等特点。在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由于经济法课程介绍的法律规范繁杂、知识记忆点繁多,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

(一)重理论轻实践,职业技能培养欠缺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过分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学生内在智力的开发以及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缺乏思考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传统教学模式和师资的缺乏是其中的两个主要原因。传统教学方法强调经济法基本理论、法律条文的传授和讲解,忽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解决经济法律实务问题的能力欠缺,更谈不上运用经济法理论去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复杂的经济问题;而师资的缺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即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律师资格的法学专业教师的缺乏,使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主导性,客观上制约了职业技能培养的实现,而师资力量的加强非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二)经济法教学内容与法律职业培养目标脱节

司法考试直接影响着大学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的培养,法学教育永远是国家司法考试的基础,没有完备的、成熟的法学教育,国家司法考试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要在充分考虑国家司法考试这一因素的前提下,提出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案,但不能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更不能仅局限于司法考试。在培养和选拔法律专业人才方面,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任务是共同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应构建一种新型良性互动。

(三)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交流互动不足

由于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于讲解的多,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再加上经济法理论和条文很多,因此教学过程枯燥,教师无法有效地在短期内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落,处于被动学习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对一门从未接触过、并且处处遇到法学专有术语和各种需要记忆的法律条文的学科产生十足兴趣,则更是困难重重。同时,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偏少,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甚至高分低能,很难融入社会。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整,法律技能锻炼缺乏

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在经济法教学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的结合,而实践教学作为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之一,已被广泛运用于法学专业教学中,为培养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法律人才起了重要作用。但有一个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即实践教学发展至今已出现了形式化和走过场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对法学实践教学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加大法学实践教学创新的力度, 不断整合优化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主的经济法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法律人才。

二、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辩证关系

司法考试是一种职业技能考试,其目的在于选拔法律职业专门人才。而法学教育的侧重点是法学基础理论、人文修养、政治素质以及学术精神,目标是培养法律人才。司法考试在对法律职业体系的统一、法律职业人才的选拔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法学教育产生了冲击。首先,有可能形成所谓“双学校现象”,各种专门讲授“考试秘诀”的“法学教育”会使本来就浮躁的法学界更加浮躁,不利于法学教育的稳步发展[1];其次,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是从事法律职业的“敲门砖”,过高的职业门槛可能使法学教育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

法学教育不是司法考试的应试教育,更不能等同于司法考试。因此,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在性质和目的上是不同的。法学教育不仅向学生讲授法律专业知识,而且要着眼于其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着眼于法律人的培养。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法律人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及对法律制度的熟练掌握,还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和坚定地政治信仰,这是法学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也是法学教育区别于法律职业培训的显著特点。法学教育必须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政治信仰的培养和对法律价值认知的提升,要避免将法学教学蜕变为应试教育。因此,法学教育的独立地位不可动摇,不能将法学教育和统一司法考试混为一谈。

法学教育是司法考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将缺乏优秀的应试者;而司法考试是法学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估因素之一,也是法学本科学生走向职业道路的重要关卡,法学教学质量必须接受司法考试的检验。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结构性调整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法学教育应尊重司法考试的本质与规律,司法考试的具体应试科目和命题方式客观上要求法学教育在教学理念和授课方法上有必要根据司法考试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法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更加切合实际。一方面,司法考试对理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关系颇有益处;另一方面,法学教育的发展则必然促进司法考试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必须协调发展,只有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才能做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三、司法考试对经济法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社会科学,由此决定了法学教育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律知识的基础,而且承担着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的操作[2]。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职业技能考试,更多地以现行法律规定、实务中的具体操作问题为重点。而高等法学教育的优势和侧重点是基础理论、人文修养、以及学术精神。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与考核目标对我国法学本科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法学本科教学必须与国家司法考试形成相互协调与良性互动的关系。经济法教学应定位于培养、训练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提高他们的法律职业能力,应以培养学生经济法律信仰、经济法律意识、经济法律思维、经济法律能力为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可通过改革经济法教学内容、经济法教学方法、经济法实践教学等路径来实现。

(一)经济法教学内容的改革

不可否认,司法考试的内容对经济法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但经济法教学毕竟不是司法考试的强化教育,不能一味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既要避免出现“唯司法考试论”的倾向也要避免学生从未接触过考试内容“学而无用”的现象,要避免这种恶性互动,建立和谐的良性互动关系,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将司法考试的内容及时补充到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如2009年经济法考试内容新增加了《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及新《专利法》;2010年经济法司法考试内容新增加了《城乡规划法》等。经济法教材及教学内容相对稳定,而司法考试内容更新较快,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对司法考试相关内容长期进行跟踪,及时将新内容融入课堂讲解中,使司法考试与经济法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第二,注重经济法基本理论,遵循司法考试内在规律。司法考试作为职业资格考试有其内在规律和特点,如更加注重法律的实际应用,知识点细化,案例化等,重点考核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经济法课程更偏重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概念及法律精神的讲解,同时辅以法律的应用,否则将使法学教学职业化。

第三,注重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经济法学具有体系庞大、结构松散、综合性、动态性等非常鲜明的特点。司法考试的经济法题目中,很少有一个题目只考察一个知识点的,而且一个题目考察的多个知识点一般也不会只集中在同一节、同一章。这就需要在授课时,加强知识点之间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改革

司法考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题目案例化,重视考生灵活运用法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法条是司法考试的核心与灵魂,然而机械地背诵法条并不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近年来,司法考试“案例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以案例形式出现的试题占据了绝对的比例。司法考试案例往往以实践中常见的或可能发生的情况为背景,聚焦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司法考试与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司法考试的这一特点敦促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施案例教学。

(三)经济法实践教学的改革

经济法实践教学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以及适应社会等综合能力。经济法实践教学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除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外,课堂教学中模拟法庭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在模拟法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形成指导排练、模拟审判与评点总结相结合的训练模式,使实体法和程序法有机结合,知识与能力有机结合,理论与实战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庭辩论能力。

司法考试背景下本科经济法课程教学的改革应以规范和实践为重心,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应用能力和法学素质素养。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究竟如何“改革”?不能完全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还要兼顾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无论如何改革,都不应偏离司法考试关于学生具有真才实学,能够解决实实在在的社会法律问题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谭世贵,黄永锋.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J].学术界,2003,(1).

上一篇:增值税管理范文 下一篇:临床医学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