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动态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17:56:23

经济动态论文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经济周期与人力资源战略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经济周期下人力资源战略的调整策略。经济周期的变化,将直接导致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调整。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总体战略中重要的职能战略之一,也必须与动态的经济周期变化保持一致。

关键词:经济周期人力资源战略经济上升周期经济衰退周期

一、经济周期与人力资源战略

(一)人力资源战略的内涵及类型

根据美国学者舒勒和沃克(Sohuler&Walker,1990)所给出的定义,人力资源战略是程序和活动的集合,它通过人力资源部门和直线管理部门的努力来实现未来的绩效及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以此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而库克(Cook,1992)则认为,人力资源战略是指针对员工发展以及处理对员工具有重要和长期影响的决策,它表明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为企业人力资源计划和发展提供了基础。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战略指企业管理者从组织全局、整体和企业长远的根本目标出发,通过周密的科学论证,所设计的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性的、可操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方法的谋划、方针与策略。

从国内外研究情况看,关于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本文根据经济周期的波动将其划分为两类:吸引累积型战略和效用稳定型战略(见表1)。

(二)我国经济周期的特征

经济周期反映的是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矛盾变化,经济周期的一般运行机制是:当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为了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企业着重于加大投资力度。由于固定资本投入的沉淀性、不可逆性和风险性,使得其所有者在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相对下降,最终形成了超过需求的供给能力,企业利润和产出能力大规模下降,而企业还不得不承担全部产出能力的固定资产投入所产生的折旧和利息,这些沉重的负担势必进一步挤压工资,使消费水平进一步下降,从而导致经济周期进入衰退阶段。当倒闭的企业越来越多时,整个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在一定阶段时又重新达到了平衡,随着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新的巨大需求,经济又开始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纵观我国经济发展,从1978年到2008年,经济周期的平均长度约为9-10年,其运行曲线(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若按波峰年计算,从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中,共完成了3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67年;若按波谷年计算并且假定2009年是谷底,那么从1981年到2009年的28年中也完成了3个周期,周期的平均长度是9.33年。1999年我国经济完成了上一轮周期的筑底之后,从2000年开始进入复苏阶段,2003年以后进入繁荣阶段,经济从冷到热,再到过热,到2007年已经持续了8年的扩张期。

(三)经济周期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关系

企业的总体战略必须与动态的经济周期相一致,体现在总体发展态势上就是进、退还是守的问题。一般而言,企业在经济处于上升期时,应加快发展,实施扩张性战略;经济处于衰退期时,企业应在稳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适度或大规模地进行业务收缩,以规避风险和渡过难关。

人力资源战略作为企业的职能战略之一,它服务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必须匹配于企业总体战略,即人力资源战略必须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策略,从而满足特定的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经济周期变化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关系(见图2)。

二、经济周期波动与企业人力资源战略选择

(一)经济上升时期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选择

经济上升时期,市场需求旺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不断扩展并快速增长,各种资源全面紧张,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如何使企业获得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为顺利实现该阶段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策略为:吸引和获取企业所需的关键人才,制定鼓励关键人才的激励措施和办法,充分发挥关键人才的作用,加速企业发展;完善培训、考评和薪酬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激情;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

1.招聘和获取企业所需要的各种关键人才。要获得关键人才,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内部挖掘培养,一种是外部获取,即把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或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内部挖潜,往往时间较长,所以,从外部获取关键人才仍然是重要的途径。因此,一方面要广泛建立同高级人才市场特别是专业的人才介绍机构的联系,掌握人才供应信息;另一方面是关键人才的招聘,企业可以花较多时间与费用仔细挑选最合适的人才。除了以高薪等优厚的物质报酬来吸引人才,良好的职业前景、工作的挑战性也是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

2.加强员工培训以提高其岗位技能和素质。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能够应对各种竞争变化的人才,这就需要对各层级员工不断的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工作技能。对一般员工来说,主要为岗位培训,培训的目的在于能够让员工更快地进入工作岗位,获得成效;对基层和中层管理者来说,主要加强其管理等软技能的培训,使其能够作为公司某些部门的核心力量,带领其他员工一起成长;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培训主要集中在战略、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主要提高其规划和决策能力。

3.完善激励制度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为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建立多元化、有效的激励制度。对员工的激励需要“以人为本”,根据员工不同的个性心理、需求偏好、成熟度采用相应的模式。除了物质激励外,还可以采用晋升激励、荣誉激励、培训激励、授权激励、情感激励、工作环境激励等多种方式。

对核心人才、关键人才以长期激励为主,考虑采取股权激励措施。

4.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人力资源的竞争,更是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与企业的远景规划、战略目标、文化理念以及独特的人力资源状况相适应,这样建立的制度才能被组织接受,才会真正发挥作用。

一般而言,需要重点建设的核心制度有岗位管理制度、招聘与培训制度、绩效考评制度、薪酬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

(二)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调整

经济衰退时期,随着市场的不景气、消费下滑,企业市场规模缩减,赢利能力全面下降,危机开始显现,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寻求企业重整和再造,使企业获得新生。在这一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企业人心不稳,核心人才流失严重,一般人员严重过剩;人力成本凸显,企业人力资源经费锐减。为应对企业发展战略变化的需要,这一时期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点是:妥善裁减多余人员,严格控制人工成本,提高组织运行效率;调整企业人事政策,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为企业重整创造条件。

1.优化组织结构,减少人力配置。为了安全渡过经济环境低迷的经济周期,保证利润不下滑,企业所采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在成本控制上寻找压缩空间。而成本控制中,削减人力资源成本是重要的对策之一。

人力资源部门应会同决策层和各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量和工作流程需要,调整或合并组织,减少管理层,使组织扁平化,优化人力配置,减少冗余人员;对于原有的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对原先的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重点关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是否顺畅,避免因组织内部沟通不畅而导致工作量增加。

同时,对工作岗位重新进行分析,裁并一些工作职能雷同的岗位;对储备人员和普通岗位的招聘计划,一律严格控制,通过减少招聘次数、缩短招聘周期来控制招聘开支。

2.调整薪酬结构,适当缩减福利和津贴。对于原有的薪酬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和实行更能体现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方法。即通过增加绩效收入的比例,调整固定和津贴部分的比例,从而实现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把企业经营业绩受危机影响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点。同时,通过增加绩效考核周期的频度,全面加强业绩监控,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有些福利方面的设置,可以采取不取消但是降低总预算的方式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3.积极沟通,做好裁员管理。裁员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艰难的工作之一。企业既要面对经费严重不足,感情难于割舍的困局,又要面对国家法律、政策的种种制约。做好企业的裁员管理,关键在于有效的沟通和裁员策略的选择。

首先,企业必须在充分了解目前企业实际情况、效益和产量的基础上,按照先定岗后定员的原则,分析企业的人力需求情况;其次,要向员工说明企业现状及企业策略,以得到员工的理解,以便裁员工作的开展;第三,企业必须明确裁员标准,且标准必须公平、公正、公开;第四,为保证裁员策略的顺利实施,要完善考评系统,依据考评成绩和综合评分竞争上岗,选出企业最需要的员工,予以保留,将对企业无关紧要甚至对企业失去意义的员工列入裁员名单,避免裁员不公,“裁能留庸”;第五,企业实施裁员的具体手段要丰富化,可以包括临时解聘、冻结招聘、提前退休、工作分担、转岗分流等等。研究表明,与临时解聘相比,提前退休、工作分担等替代性的裁员方式对员工的负面影响较小。

4.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防止关键人员流失。由于经济环境恶化和行业不景气,企业效益下滑,企业将直接面临关键人员流失的问题。为了防止关键人员流失,这个时期的激励方式应以非物质激励为主。对于关键人员而言,其工作热情主要来自于自我实现的需要,企业需让其在工作中获得充分的成就感,并保证其社交和权力的需要,比如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以施展其才能比一些短期的、经济上的激励更有效。

5.调整培训方式,增加内部培训。经济衰退时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管理要有所侧重,重点在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员工身上加大投资,对他们加大培训力度,让其知晓企业目前所面临的经营困境,要明白摆脱这一困境需要什么样的策略,而要落实这一策略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部培训,建立企业内部的培训师队伍。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培训费用,而且可以释放出企业对这些员工非常重视的一个信号,对于稳定员工队伍起到很好的作用,也是企业增加员工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凝聚力的最好方式,能为企业日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梅洛著,吴雯芳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张连城.中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与宏观经济走势.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

3.王飞.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探讨.经济问题,2006(12)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世界经济;国际政治;核心期刊;载文评析

[作者简介]皮军,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黄秀菁,厦门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096-03

《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该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研究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的综合性学术月刊。自1979年创刊以来,坚持自己的办刊方向,致力于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领域的研究,选题精确,重点突出,办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际问题类)名列前茅,赢得了学术界的好评。该刊曾经连续两届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期刊。本文对这一优秀期刊2005―2009年的载文(不包括简讯、介绍、消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载文的选题分布、论文与论文作者群的分布、核心作者分布、基金论文等情况,为了解我国世界政治与经济的研究动态提供参考。

一、《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栏目的选题分布

自创刊以来,《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始终贯彻“理论性、战略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办刊方针,辟有世界政治、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非传统安全与中国、海外专稿、中国与国际组织、战略研究、世界经济、学术争鸣等栏目。《世界经济与政治》栏目的选题分布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世界政治、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经济是《世界经济与政治》载文的重点,体现了世界经济研究与国际政治研究有机结合的特色,但世界经济的比例逐年下降,说明刊物更侧重于国际政治。海外专稿是该刊的一大亮点,透过这一窗口可了解海外学者的研究动态。随着形势的发展,《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研究选题进行了相应的变更,使之更切合当前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的实际。

二、近5年来《世界经济与政治》载文的基本概况

2005~2009年间,《世界经济与政治》累计582篇,每篇均以第一作者统计,共计412人,从表2可以看出,发表1篇论文的占73.06%,这一数值远高于洛特卡定律中某一学科领域内写过一篇论文占60%的量,说明《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瞬间作者多,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从表3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研究成果由一个作者独立完成。2005~2009年间,每一年发文量及基金论文量见表4,《世界经济与政治》每年发表的论文超百篇,稿源较丰富。

三、论文来源的分布情况

1 发文按区域的分布《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作者区域分布面广,涉及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及时反映世界经济政治研究动态,透过这个窗口可了解该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各国和地区的发文情况见表5。

2 我国(大陆)发文作者按单位所在地区的分布

《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作者单位涉及我国22个省、市、自治区,地区分布面广,主要稿源来自我国较发达的省、市。各区域的发文数差异很大,从表6中可以看出。5年来《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稿源近一半是北京地区的,北京地区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将5年来发表10篇及以上的作者单位列出如下,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5年来《世界经济与政治》发文最多的单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济济,研究基础好,是我国世界经济研究的活跃单位。

3 发文4篇以上的作者,

根据文章量的情况,界定发表4篇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发文4篇以上的作者见表8。

四、结果讨论

1 通过对近5年来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刊物上的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与政治》不愧为我国国际问题类的核心期刊,研究热点突出,稿源面广。

2 北京地区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我国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国家应对研究力量强的单位和个人增加投入,让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研究更上一个新台阶。

3 《世界经济与政治》基金论文偏少,但逐年增加,应更多地吸引作者,将更多基金资助的研究论文投到刊物,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产业;动态规划;资源优化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Dynamic programming is the way to improve the allocation of logistics resources. The theory and method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key to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logistics resources for the industry supply chain and enterprise cost and efficiency. This paper classified the research on the dynamic programming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into several types and did an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relativ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area from two perspectives: one is the macro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other is the designated link in the process. In addition, an review was given on the research contents,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after consulting a large quantity of related literature with the hope to facilitate the future studies.

Key words: logistics industry; dynamic programming; resource optimization

0 引 言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1],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物流业是融合仓储、配送、运输、货代、信息等的复合型服务业,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物流业也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动态规划是运筹学中一种研究多阶段决策问题的理论和方法[2],无论是对于物流行业中供应链的优化,还是对于企业内部物流成本和效率的优化,这种理论和方法都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不同层面的支持。因此,动态规划理论和应用研究成为当前物流领域解决供应链效率低下、保障资源有效配置的热点。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了动态规划在我国物流产业的应用研究现状,为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探索提供便利。

1 国内外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概况

近年来,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本文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整理。

通过ELSEVIER公司的Science Direct数据库,使用“Dynamic programming of goods”、“Logistics dynamic programming”和“Transportation dynamic programming”三个检索词进行检索,检索情况见表1。

使用清华同方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利用“物流动态规划”、“运输动态规划”、“货物动态规划”、“物流资源优化”、“交通运输优化”和“货物仓储优化”六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情况见表2。

由表1、表2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对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要多于国外,这与当前国内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是分不开的。从以上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可以将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动态规划在宏观物流产业的研究;二是针对物流过程中某个环节,如库存采购、物流配送、仓库选址过程中的物流资源进行配置优化研究。

2 动态规划在宏观物流产业的应用研究

针对动态规划在宏观物流产业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分为:企业物流资源研究、行业物流资源研究、特定背景物流资源研究三个方面。

(1)企业物流资源研究。天津大学的赵双记[3]以宝硕化工供应链系统为研究对象,从采购、库存、生产三个方面入手,解决宝硕化工现存生产与库存之间的矛盾问题。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潘珩[4]对企业生产物流进行了研究,运用动态规划的方法,针对企业的生产物流和多种产品,提供了优化的分析和运算方法。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刘虹等人[5]根据企业的物流优化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矩阵运算的动态规划算法,更好地解决了企业对单个用户的供应链优化。

(2)行业物流资源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的边展[6]通过分析海运行业港口集装箱堆场的相关操作事宜,以提高装卸效率为目标优化了集装箱的装船顺序。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张孝忠、周慧兰,北京交通大学的董祥俊等[7]针对铁路行业的物资管理的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动态规划模型来变更存储设施选址的方法,降低了铁路施工企业物资运输和其他相关成本。华中科技大学的马士华等[8]通过考察公路运输行业中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的多项指标,对达到最优物流能力的最小物流成本进行了研究。

(3)特定背景物流资源研究。物流行业的特定背景非常多样,本文针对其中的应急物流、回收物流和不同生命周期物流进行简要总结。

北京交通大学的英升贺等人[9]针对应急物流的物资配送特征,建立了受灾地区接收点和非受灾地区发送点之间的配送网络。武汉理工大学的余浩然[10]利用多周期动态规划理论对再制造物流的设施选址和流量分配进行了着重研究,实现了节约和环保的生产理念。上海交通大学的佘小川等人[11]分析了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情况下采取的不同市场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对物流成本最小化问题进行了研究。

从这些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来看,对于动态规划在宏观物流产业的研究呈现了以下特征:一是研究侧重于定性分析,对物流产业进行理论研究探索;二是侧重于定量分析,运用运筹学中的动态规划方法和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来建立优化模型。随着计算机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第二个特征日益突出。

3 动态规划在物流环节的应用研究

对物流过程中某个环节的动态规划研究主要是通过库存采购环节、物流配送环节和仓库选址环节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库存采购环节。长春理工大学的王景恒[12]建立了配送中心的货物装卸搬运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及实用性。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施新平[13]通过分析汽车动态库存服务方法,构造了以时间为函数的动态物流库存管理模型,促进了企业库存管理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曲阜师范大学的徐健腾[14]利用组合最优化理论分别对单一产品多断点、单断点和易腐产品的经济批量问题进行研究。

(2)物流配送环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周森[15]利用自然数序列来编码,以遗传算法为依托来解决车辆的路径优化问题,得到了低于案例成本的方案。山东经济学院的袁杰[16]提出了先分配车辆后指派车辆的处理思路,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和蚁群算法为目标分配车辆,实现了将最短车辆路径问题向最优客户问题的转化。重庆大学的陶波[17]通过研究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建立整数规划的最短路径模型,并利用动态规划法为理论求解并得到质量较高的解。重庆邮电大学的任志霞[18]利用运筹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别对0-1规划问题、背包问题和路线优化问题进行研究,为配送环节提供帮助。

(3)仓库选址环节。南昌大学的胡章云[19]通过考虑供应商的供应量、客户的需求量及配送时间等因素,建立了不确定环境下配送中心的动态选址模型,利用动态规划思想来支持长期的动态选址决策。武汉理工大学的徐利民等人[20]针对不考虑时间因素的静态选址,提出了运用动态规划求解的思想,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加入时间变量后企业如何做出选址决策。东北大学的陈冰冰[21]利用一个企业的数据进行实例分析,建立了双层规划和动态规划相结合的物流中心选址模型。浙江师范大学的卓婧婧等人[22]基于树型动态规划来简化配送网络,提出较之传统动态规划、层次分析法等更有优势的选址算法。

以上三个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各有特点:库存采购环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库存管理能力、装卸搬运方法和经济批量等问题的优化;物流配送环节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最短路径的优化和计算;仓库选址环节的研究则集中于在考虑不同因素情况下对最佳选址模型的建立。这些研究主要采用动态规划和其他辅助方法来建立模型或者求解,部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仿真或者以实例验证。理论指导性较强,但实践指导性较弱。

4 国内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对国内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研究既有理论方法的探索、配置模型的构建,也有与特定背景结合的探讨,研究态势多元化。本文认为,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研究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展开:

(1)结合我国供应链体系,将动态规划运用到生产、仓储、销售、配送等整个供应链中,以供应链整体优化为目标,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优化。

(2)结合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研究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动态规划整合。

(3)结合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按照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物流基础设施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等,在战略层面对我国物流环境进行规划研究。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动态规划在物流产业的应用是现代物流管理研究的重点,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本文对动态规划在我国物流产业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的总结分析,能够为我国物流行业和物流企业提供帮助,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 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Z]. 2014.

[2] 黄立君. 动态规划在企业运输物流中的应用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2009(3):98-100.

[3] 赵双记. 基于动态供应链管理的宝硕化工流程分析与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潘珩. 动态规划方法在企业生产物流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 物流技术,2004(4):72-73.

[5] 刘虹,孙金梅,陈德运. 一种基于供应链的动态规划算法[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3(2):122-124.

[6] 边展. 基于混合动态规划的集装箱装船顺序优化[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 张孝忠,周慧兰,董祥俊,等. 动态选址在铁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J]. 经营管理,2007(7):49-51.

[8] 马士华,申文. 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计划模型与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7(8):83-88.

[9] 英升贺,李毅鑫. 动态规划和整数规划在应急物流物资配送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 物流技术,2009(8):80-83.

[10] 余浩然. 再制造物流网络多周期动态规划模型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 佘小川,季建华.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物流系统动态规划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5):102-104.

[12] 王景恒. 物流中心货物最优配装问题的动态规划解法[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3):9-11.

[13] 施新平. 基于动态汽车库存管理的物流企业创新服务分析[J]. 物流技术,2014(5):316-318.

[14] 徐健腾. 组合最优化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D]. 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 周森. 基于遗传算法的物流运输中的车辆路径研究[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6] 袁杰. 基于蚁群算法的多车场车辆路径问题研究[D]. 济南:山东经济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17] 陶波. 基于最短路径算法的物流配送车辆优化调度的研究[D]. 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8] 任志霞. 物流配送系统中的运筹学问题及方法研究[J]. 物流科技,2007(3):10-12.

[19] 胡章云. 不确定环境下的城市配送中心动态选址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0] 徐利民,马良成,方芳. 仓储中心的动态规划选址及应用[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4):256-259.

[21] 陈冰冰. 双层规划与动态规划相结合的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4篇

医药经济文献,是医药经济知识或信息与记录载体的统一体,是专门以医药经济管理学科或经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文献。

医药经济文献涉及到医药领域的经济理论、经济技术、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经济动态、经济信息、经济生活、医药贸易等方面,其目的是反映医药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新进展、新成就、分析新动向、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医药科研、生产、销售、管理、市场等各方面。

医药经济文献的存在形式

根据医药经济文献本身的特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是按出版形式划分如下:

连续性出版物:是医药经济文献中最活跃的部分,是广大经济工作者最重要、最及时,因而也是最有用、最重要的情报和文献资源,其中包括医药经济类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以及丛刊等。

图书:其中包括医药经济学术著作(从事医药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的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学术成果和实践经验)、教科书、通俗读物以及文献检索工具书。

档案资料:在医药领域当中,人们在生产、经济研究、生产实践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文献总称。其中包括经济任务书、协议书、审批文件,经济研究计划、大纲、方案、数据、图表以及需要保存的医药经济活动档案材料。

医药经济会议文献:主要内容包括与会者提交的论文、报告、会议记录、会议做出的决议或所制订的方案,对会议内容的报道、宣传、评述纪要,会后出版的会议录、论文集等。

政府医药经济出版物:由政府及政府主管部门发表或出版的各种医药文献,如政府对医药行业下达的经济公报、经济方针和政策、规章法令、决议、指示以及调查统计资料等。

医药经济学位论文:它是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的毕业生、研究生为获得学位而在导师的指导下所撰写的药事管理等方面专业论文。

医药研究成果报告:即医药经济研究工作或经济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它的材料翔实,数据可靠,通常代表着行业的科研水平。

特种经济文献:即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特种文献,如医药广告、医药经济图谱、医药经济剪报以及医药经济稿件等。

检索利用医药经济文献的途径

医药经济文献的查找

书籍的查找:利用《全国新书目》、《全国总书目》、《全国经济科学总书目》、《经济管理专题书目》、《外国辞书目录》进行查找。

报刊的查找:使用《全国报刊索引》、《(复印)报刊资料索引》、《内部资料索引》。

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的查找:《期刊索引》、《国外经济文献索引》、《全国报刊索引》。

会议文献的查找:《国内学术会议文献通报》。

法规、法令、标准的查找:可查寻《经济法律知识界手册》、《法律咨询大全》、《外国民法、经济法资料选编》、《中国国家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化》、《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目录》、《美国国家标准目录》、《国外标准资料报导》。

专利文献的查找:通过《专利文献索引》、《专利目录》、《世界专利索引》(WPI)可获得。

医药经济信息的网上查找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主办,以收集、加工、汇总、分析全国医药信息动态,以雄厚的数据库资料,专业化、技术化、智能化的汇总分析,提供各种有效的咨询服务,是具有代表性、权威性,覆盖面广的大型医药信息咨询网络与咨询顾问机构。

全国医药统计网::企业黄页、企业商机、行业资讯、医药法规、政策要闻、公告通告等。

中国药汇网www.省略/中国第一个多对多医药企业专用电子交易平台。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亚太研究;研究动态;核心期刊;载文分析;作者评价

[作者简介]皮军,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黄秀菁,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资料室副研究馆员,福建 厦门 361005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115-03

《当代亚太》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和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主办的刊物,刊登反映我国有关亚太地区经济、政治、外交、社会、文化等诸多发展变化最新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学术刊物。10多年来,该刊努力使作者通过这个园地,充分发表研究成果,通过这个窗口深入了解亚太地区的发展和变化,是当前亚太研究重要的信息源之一。该刊在中国人民大学期刊国际政治类转载连续几年位居前列(前20名)。

一、年来《当代亚太》栏目载文分布

5年来,《当代亚太》刊登研究性论文共计578篇,其中少量基金资助的论文。根据该刊栏目的设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统计;亚太论坛(特稿),政治・安全・外交,经济・区域合作,社会・文化,港澳台之窗,书讯(书评),学术动态,其他。《当代亚太》5年来的载文分布情况如表1。

《当代亚太》每年发表的研究论文上百篇,说明了该刊有丰富的稿源,其中“经济・区域合作”和“政治・安全・外交”栏目载文量相当,是当前亚太研究的热点。亚洲太平洋地区是近年来经济发展最富有活力的地区,该刊的研究与时俱进,重点突出。“社会・文化”栏目的载文量呈增加趋势,说明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亚太论坛”(特稿)大部分载文及时报道和分析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对最新动态进行评述,更具时效性,区域特色明显。透过这几年发表的文章,读者对亚太地区的发展状况、问题和走向可以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亚太地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当代亚太》研究方向的选题分布

将每一篇文章按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归类,得出《当代亚太》研究方向的选题分布,现将每一选题方向及篇数列出如下,见表2。

从表2看出,当前亚太研究的热点在于国际关系,说明亚太地区是各大国角逐的重点地区,其中涉及中国:134篇、美国65篇、日本57篇、印度47篇。而随着10+3和3个10+1自由贸易区的进展,区域内的国际合作、双边经贸关系、中国与亚太等方向也是重要热点。当然,次区域问题,包括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问题也是亚太研究的传统热点。另外,除政治和经济问题外,民族与宗教和文化教育等问题的载文量呈增加趋势,“9・11”后对宗教问题,特别是伊斯兰教问题的关注是其重要原因。

三、《当代亚太》载文的机构分布

在《当代亚太》所发表的研究论文578篇中,涉及的第一作者单位122个,涉及的国家7个。高校发文330篇,科研单位发文220篇,其他15篇,国外13篇。高校和科研单位是《当代亚太》发文的主要来源。表3列出了发文量前10名的单位。

以上这些单位为亚太研究作出突出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特别是亚太所,利用自己研究实力和办刊优势,发文量超过总发文量的1/4,位居榜首。但这一结果比1999年的统计结果35.1%少,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外的单位的稿源在增加,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不断提高。

四、载文作者及篇数的统计

5年间,《当代亚太》发文578篇,发文的第一作者人数为358人,现将发文作者及篇数的统计结果列出,见表4。

从表4看出,《当代亚太》发文一篇的作者占72.90%,瞬间作者多,说明该刊还未形成相对稳定的作者群。这一统计结果比1999年的70.8%大,说明该刊得到更多作者的关注,也说明了核心期刊投稿的分散化。

五、核心作者发文情况

根据《当代亚太》的发文情况,现界定发文5篇以上的为核心作者,现将核心作者及单位列出如下,见表5。

在16位核心作者中,有8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说明该单位研究能力强,高产作者多,在亚太研究中处于主导地位。

六、载文作者的地区分布

5年来,《当代亚太》论文作者地区分布遍及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还有韩国、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地区覆盖面广。从表5看出,各地区亚太研究的发展极不平衡,发文最多的是北京206篇,最少的1篇。研究成果集中在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成为了我国亚太研究成果高产出的活跃区(表6)。

七、载文作者职称或学历分布

通过对研究人员职称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当代亚太》的研究水平与研究实力,表7为《当代亚太》载文作者或学历的分布情况(表7)。

从表7可以看出,高级职称发文的比例占67.3%,说明《当代亚太》作者的研究水平是相当高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稿源占一定的比例,是当代亚太研究的新生力量。

《当代亚太》办刊10几年来,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作者的关注,体现出亚太研究的热点和方向,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是亚太研究的高水平刊物。

[参考文献]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科研统计调查;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93-02

一、科研立项情况统计

图1反映了2007―2015年内经济管理学院的科研立项情况。从动态来说,经济管理学院的立项走势呈现M型分布,2008年和2012年是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预备期和国家教育部评估准备期,立项为零,2013―2014年出现了井喷期,特别是2014年全年立项为14项,在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上实现了双突破,体现出学院主管领导的动员重视和在职教师对教学、科研的钻研精神和立项意识,按照9年周期的平均水平看,平均每年约5项课题立项,经济管理学院的整体教学与科研立项能力在不断强化。

二、科研论文成果情况统计

9年来共发表一般期刊144篇,北大核心期刊13篇,权威B类期刊8篇,权威A类期刊待检索1篇。一般核心占比86.8%,核心期刊占比7.8%,权威B类期刊占比4.8%,权威A类期刊占比0.6%。一般核心的发表数量在近9年间呈现波浪式走势,而权威B类期刊的发表集中在2013年后,这说明国际、国内交流对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部门主管领导需要下大力度加强培养和培训,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中年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老年教师的传帮带指导作用。

三、科研著作情况统计

从著作的发表动态统计图中可看出,经济管理学院的著作数量在2008年后逐年递增,但是只有1本著作为科研学术类,其余均为教材类,这说明经济管理学院的教师客观上侧重教学研究,学术著作的撰写需要潜心的精力与时间,对于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师资和现有的教学科研任务来看,统计结果从客观上反映了教师们的教学钻研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和外联合作意识较强,需要提升学术著作和教材的深度,结合实际教学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四、科研专利统计情况

经济管理学院2012―2015年共计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3项,占比81.25%;发明外观设计专利3项,占比18.75%。教师能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发明相关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意识加强,有效促进了教学。

五、科研获奖情况统计

2007―2016年经济管理学院共参与了15类奖项评奖:共计41项成果获奖。

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佳作奖获奖2项:于慧玲、成榕老师获得。

2.黑龙江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获奖2项:翟立强老师获二等奖,于慧玲、成榕老师获三等奖。

3.黑龙江省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1项:于慧玲、齐黎丽老师获二等奖。

4.黑龙江省高教学会优秀成果奖获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5.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年会优秀论文获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6.黑龙江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获奖1项:三等奖1项。

7.黑龙江省创新方法研讨会论文获奖2项:一等奖2项。

8.黑龙江省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获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9.黑龙江省经济学会优秀成果获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10.黑龙江省高教学会年会征文获奖1项:一等奖1项。

11.黑龙江省国际经济与贸易学会年会论文征文获奖2项:三等奖2项。

12.东北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征文获奖2项:一等奖2项。

13.黑龙江省投资研究会征文奖获奖5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14.黑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1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

15.边疆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获奖1项:一等奖1项。

各级各类获奖是经济管理学院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果,凸显了中青年教师的后发优势,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成果质量,以选题的前沿性、新颖性,成果的地域特色,专业发展的问题导向,等等,关注学术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厚积薄发。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和思路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人才是兴院之本,必须加强宣传,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促进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将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合力、一股人气,并形成协作攻关势头;积极开展应用研究,逐步形成一批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的智囊群体;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努力形成研究特色;扬长避短,走特色发展之路,开拓学术空间;进一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利用假期时间进行科研工作,增进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有效调研,解决地方经济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强师资培训,进行科研选题、立项、结题等多方面的学习,树立科学的科研观念;抓好科研成果奖的申报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旭东,钟福祖.高校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文化论坛,2013,(1):32-36.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7篇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开题报告范文·英语开题报告范文·论文开题报告格式·会计开题报告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8篇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可由研究生本人提出,经导师审定后确定,也可由导师提出一些课题,由研究生本人选定。?

2、论文选题应与研究方向一致,论文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较好的实践价值,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遵循的原则是:?

(1)选题的着眼点应从本门学科出发,着重选择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2)课题应具有先进性,使研究生有可能在论文中提出新见解;?

(3)课题的份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应能在1年至1年半时间内完成;要考虑完成论文的条件是否具备;

(4)选题应尽量结合研究生所在学科的研究方向或导师的科研任务;?

(5)选题应考虑研究生本人的基础和实际能力,结合研究生本人的特长。

3、论文选题可在第二学期开始,不应迟于第三学期。?

二、论文开题

(一)开题时间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可在第三学期开始,开题报告完成时间不应迟于第四学期。

(二)开题报告内容

1、题目的来源及意义。

2、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3、课题研究主题及主要内容。

4、课题研究方法。

5、工作量和工作进度安排(包括文献阅读、方案设计、论文撰写等)。

6、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三)论文开题工作程序?

1、论文题目选定后,研究生应填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份,经导师签署意见后报学科组。?

2、研究生的开题报告通过学科组初审后,由学科组邀请有关教师、专家作为评议人参加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会,报告会具体组织工作由研究生所在系(部、所)负责。报告会上由研究生汇报所选论文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研究方案、论文内容及安排、完成论文的时间和预期结果、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生报告后,指导教师可以作必要的补充和说明。然后,评议人就选题的意义,方案是否正确和完善,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科学意义、经济或社会效益等进行审核和评议。

3、根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和对问题的回答,评议人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评议。评议人的评议意见分为“同意”、“弃权”和“不同意”三种。获评议人2/3(含)同意的开题报告为通过;未获评议人2/3同意的开题报告为不通过。未通过开题报告的研究生应在指定时间内对论文开题报告作进一步修改、补充,重新参加论文开题报告会。

4、《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经导师、学科负责人批准签字后,连同《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议表》报研究生处备案。?

(四)开题报告考评依据:

1、成绩合格的依据:

(1)具有独立搜集和综合分析资料的基本能力;选题合理,能掌握与本选题有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学术思想清晰。

(2)研究方案可行,基本掌握关键问题;对可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分析思路基本正确;开题条件基本具备。

(3)研究工作计划安排合理。

2、成绩不合格的依据:

(1)参考资料不足,综合分析能力较低;选题不当,论述欠合理性。

(2)研究方法简单,研究思路不严密,采取的措施不力,没有抓住关键;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过高或过低。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9篇

普雷斯科特和基德兰德这对师生组合所研究的经济政策设计和经济周期驱动力等领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领域,其成果不仅极具学术价值,更深刻影响了当代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动态一致性:深远的政策影响

20世纪70年代,“滞胀”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问题。经济学家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形成两派。“咸水”学派主要来自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所在地),他们试图在凯恩斯学派的框架下解释滞胀问题;而来自五大湖区附近的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和罗切斯特大学的学者则是“淡水”学派,他们开始采用新方法,对当时的主流发起挑战。普雷斯科特跟随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小罗伯特・卢卡斯等人加入了挑战者的行列。

借助深厚的数学功底,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开始以最优控制论为工具研究动态经济系统。然而,他们后来发现最优控制论并非经济规划的适当工具。1977年,两人共同揭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对未来经济政策的预期可能会导致动态一致性问题。如果经济政策制定者缺乏有预见性的贯彻既定政策的能力,他们通常不能取得最优的政策效果。

以货币政策为例,如果货币当局事先承诺一个非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但是厂商和工人认为,这一政策在将来并不能得到执行,因为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在未来将可能增加就业,而货币当局无疑喜欢这种局面。因此,货币当局在承诺反通胀政策之后,可能存在违反原有承诺的动机,其承诺就变成不可信了。公众预期到这一点之后,货币当局初始设定的政策目标将无法实现,工资和物价将高出这个水平――尽管价格水平稳定已被选成为货币政策目标,但货币政策仍可能陷入高通胀的陷阱。这个现象以前仅仅被认为是政策失灵,而动态一致性的工作对这些问题提供了共同解释。

两位获奖者指出了这一问题的症结:由于私人信息或者是缺乏可信的承诺,将导致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并形成政策效率和执行激励之间的权衡。解决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可信度、声誉和制度改革,其关键在于改变未来的收益分配,从而牺牲一部分效率收益。

再以货币政策为例,如果厂商和工人记住货币当局的每一次事先承诺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并对其每一次政策失误和未守信采取某种形式的事后对抗,则即使通过通胀手段可以增加就业,货币当局必须面对违反原有承诺的后果。事后对抗所造成的成本可以大到抵消增加就业的收益。如果参与各方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则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问题可以在牺牲小部分效率的前提下得到解决。

两位获奖者对动态不一致性问题的贡献给宏观经济学带来了20年的黄金时期,启发了众多重要研究。政策的动态一致性问题存在于货币、财政等需要政府承诺并加以执行的各个政策层面,他们的开拓性贡献为在经济政策可信度、政治可行性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改革和货币政策设计等工作提供了指导,特别是在设计和发展独立的、有信誉的中央银行这一问题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实践中,央行独立性、选择保守的中央银行家执掌央行以及近期的盯住通胀的货币政策框架,实际上都源于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思想。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技术的角色

凯恩斯学派作为当时的主流经济学派,对经济周期的解释建立在劳动市场调整滞后等方面。这类模型在上世纪70年代风云突变的经济环境下(油价冲击和滞胀),解释和预测能力大打折扣。普雷斯科特和基德兰德则在卢卡斯的理性预期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真实经济周期(Real Business Cycle,RBC)模型。他们的工作为此后更坚实的模型打下了基础,这些模型把经济周期看做无数个体的前瞻性决策的集合结果。

1982年,两人联名《开工时间与整体波动》,检验了多时期建筑工程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在他们的经济周期模型里,家庭和企业对消费、投资、劳动供给等许多因素的预期都影响到经济周期的变化,技术进步的真实波动使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额、投资额、工作时间都产生了变化。

这篇论文将经济周期的理论融入经济增长的理论之中。他们认为,过去主要由微观经济学家研究的标准增长行为,同样能解释宏观经济学家试图理解的经济周期波动。经济周期的主要内容,简而言之,不过是经济对可能影响生产率的政策变化的最佳反应。此篇论文是过去30年中最广为引用的学术成果之一,其理论被广泛接受。

RBC方法对法国等欧洲国家经济绩效和福利水准与美国差距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新解释,且对生产率、税制等影响长期经济绩效的结构性政策有重要涵义。普雷斯科特在最近的一篇论文中指出,法国和美国人均每小时产值相当,但法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三,其原因在于法国人工作时间普遍比美国人短四分之一,而进一步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国的高税率。由高税率所带来的大量工时减少,已经并将最终进一步降低每一个欧洲人的生活和福利水准。当然,“福利水准”就包含了价值判断,或许欧洲人的生活哲学认为,他们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远比美国人的奔忙要优越呢。

RBC方法在理论上意义重大,但在经验检验中却遭遇诸多批评。技术进步是由许多创新引起的,而每一创新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加以扩散,因此在现实中我们很难理解为何这一进步竟能在短期内产生如此巨大的经济波动。而且经验证据表明,货币的确对产出有重大影响,而在RBC模型中,这一效应是不存在的。

为人、为师、为友

普雷斯科特是一位高产的一流经济学大师。与许多聪明的获奖经济学家不同,他在回答问题之前要进行长时间细致的思考。

除了获奖的两项重要贡献,他还在一般均衡理论、银行、金融、经济计量方法论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即使在诺贝尔奖得主群中,他的贡献也足以笑傲江湖。

由于“对创立新思想、发展新的重要分析模型所作出的贡献”,普雷斯科特2002年获得Erwin Plein Nemmers经济学大奖。该项大奖自1994年开始,每两年授予一位杰出经济学家。2000年获得者麦克法登得奖后已于同年秋获得诺贝尔奖。

普雷斯科特培养了大量的经济学博士,基德兰德即是他的许多成功学生之一――实际上,普雷斯科特的杰出学生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单子。“我从学生,包括本科生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提出好的问题,而一些问题能启发人们写出好的论文。”普雷斯科特说。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块黑板,他总是非常投入地和学生一起一边验算一边讨论。

普雷斯科特对年轻同事也很关照,他的许多论文就是跟年轻同事合作的。据说,在明尼苏达寒冷的冬日,普雷斯科特常在傍晚给年轻同事一瓶烈酒和一道关于最优控制的难题。很多人只能喝下半瓶酒来度过漫漫冬夜,以排解解题失败带来的挫折感。很少有人能把烈酒和难题同时解决。虽然不能确定普雷斯科特离开明尼苏达是不是因为他的这些失败的“试验”带来的挫折感,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对后辈非常慷慨且乐于提携。

普雷斯科特在经济学界朋友众多,其中对其获奖最为高兴者当属卢卡斯。普雷斯科特在卡内基―梅隆上学期间,曾师从卢卡斯。卢卡斯对其早期的学术生涯影响颇深。1974年,两人曾联合发表了《均衡搜索与失业》一文。卢卡斯在回忆中对此盛赞:“如果让我选择在我的学术生涯中哪一天我最喜欢做研究,我会选普雷斯科特与我合作这篇文章中取得重要突破的那一天。”

作者为IMF研究部高级经济学家

资料

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

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现年60岁,1943年生于挪威。1973年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分校的教授。

经济动态论文范文第10篇

【编者按】:入团申请书频道为您提供调查报告范文参考,以及调查报告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调查报告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2005年09月25日—2005年10月2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和开题报告。2006年03月01日—2005年05月1日在黑龙江省进行调研,撰写论文初稿。2006年05月02日—2005年05月31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2006年06月01日—2005年06月0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2006年06月08日—2005年06月15日修改论文,做好答辩前准备。2006年06月15日—2005年0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上一篇:经济效应论文范文 下一篇:校园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