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理论范文

时间:2023-08-31 11:30:20

经典教育理论

经典教育理论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 理论与实践;经典教育理论;生长点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5)-0021-02

21世纪的今天,各种教育理论流派和教育实践模式不断涌现,让人目不暇接。立足学校现状,找准发展方向,回归教育本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德育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要促进其科学发展,提高实效,从当代经典德育理论中找到生长点,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

一、认知发展理论:搭建渐进提高阶梯

2008年,笔者调任创办仅三年的水云轩小学校长。细心观察中发现,学校德育要求对低年级学生偏高,而对高年级学生要求偏低,致使工作成效不大。且行且思,且思且行,我翻阅了《德育原理》《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等相关书籍,期望从当代经典德育理论中找到学校德育的生长点。研读中,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深深吸引了我。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三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艾森博格的儿童道德推理能力发展顺序理论,都强调儿童道德发展的渐进性,对小学德育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引作用。所以,面对小学阶段6至12岁的学生,必需摒除“一刀切”的德育方法,根据各年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量身制定适切的德育要求。

为此,学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判断能力水平,坚持分层递进原则,从小入深、从易到难,有梯度地安排德育内容,制定德育目标,使小学阶段的各级德育工作内容成为一个职责明确、重点突出、前后衔接、目标一致的序列。具体来说,低年级(绒羽大队)德育要求为:初步形成孝亲父母、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关心集体的思想情感;有良好阅读习惯、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对学校规章制度能理解。中年级(丰羽大队)德育要求:初步具有道德辨析能力、道德行为能力,遵守规章制度。高年级(逸羽大队)德育要求:具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自觉遵守学校和社会规章制度。学校还创新性地开展了“雏鹰争章”活动,设立学习小主人、文明小礼仪、父母小帮手、快乐小义工、环保小卫士、才艺小明星、体育小健将、红领巾小领袖、阳光小少年、生活小能手等十项成长奖章,并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了不同水平的要求。

如此,每位学生在进步的过程中都享受了成功的快乐,收获了学习的自信。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引入成为学校德育的第一个生长点。

二、道德环境理论:规划健全发展路径

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但我们也发现,很多时候,一些初衷很好的德育制度,由于是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设计的,结果导致德育工作事半功倍。学生道德水平提高,不仅要以内因为依据,还离不开外因的支持。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求学过程中,道德环境理论引发了我的思考。

美国哲学家罗尔斯认为:“离开制度的正当性来谈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各种严格的道德要求,那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即使个人真诚地相信和努力遵奉这些要求,也可能只是一个好牧师而已。”而在杜时忠教授看来,制度是人类社会的规约和俗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预先存在,只有愿意接受社会规约的人,才有权去规约社会。如果一个社会制度本身设计合理,符合道德的精神,一方面,它有“权”要求个体做出道德的行为;另一方面,它也有助于个体做出道德的行为,并能对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修正。

在德育环境理论启示下,学校变革德育制度,通过放权、授权的方式,让学生成为校园管理的主人,促进学生从被动管理走向主动管理。为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我们健全了学校少工委、年级大队委和中队委三级组织。学校每学年都会举办主题为“校园主人我作主”的竞选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通过自荐班内竞选级组竞选全校竞选等环节,走上不同管理岗位,担任学校的大队委、中队委、校长小助理、校纪监督员等职位。

学校还为学生创设了充分感受尊重、享受关心的环境。在校园无人售货、自主购买的“诚信超市”里,学生可以挑选自己需要的书本或学习用品,再把钱放进无人值守的收银箱;在校园各层楼设置的流动书吧里,学生可随时选择喜欢的图书、报刊阅读,而无需办理图书借阅手续;逢下雨天,学生自己登记一下,便可以在“馨心朵朵”专柜里借到雨伞……如此,学生心中诚信的种子在充满信任的校园里发芽、成长。

此外,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学校还协商讨论,制定了“免检级组”“免检班级”“免考学生”等免评制度。此举使学生在成功中走向成长,在增长学识中走向德性丰盈,在主导发展中走向主动提高,实现了灵动有序发展,展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真谛。

充满人性关怀的学校制度营造了宽松、信任的氛围。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学生自然会变得更加自律、更加文明。

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体验学习沃土

在认知发展理论和道德环境理论的指引下,学校德育有了极大的改观,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学生道德品质有没有真正形成,还表现在道德实践能力上。如何实现实践育人?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给了我新的启示。

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看来,行为习得一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个体直接的经验获得相应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即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式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不难看出,不论是直接经验的学习,还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都十分强调外在实践对学习的影响。因此,德育过程应致力于设计“更接近、更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体验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行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经历与生活世界中相类似的道德挑战,在各种刺激情境中,体验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进而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与道德行为的习得。

为此,学校不断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让学生在视频、故事、游戏、实践等模拟或真实的人际与社会环境中,通过观察、模仿等体验活动习得道德行为。例如,为提高德育活动实效性,丰富学生的心灵体验,坚持“全年统筹、按月推进、分周落实、择时而教”的原则,设计了科学有序、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常规德育体验活动。各月德育活动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为学生搭建一个个自主提升的平台:一月份“感恩月”、二月份“尚礼月”、三月份“善美月”、四月份“读书月”、三至五月份“文艺月”、六月份“安全月”、八月份“家长月”、九月份“尊师爱生月”、十月份“爱国月”、十一月份“健身月”、十二月份“科技教育月”,使学生的德性在丰富的体验中自然生成。

经典教育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经典著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时展的需要

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论断就足以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进行这项工作时有很多的困难,时代在改变,思政工作的环境也在改变,各校都在致力于改进和创新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首先要从阅读经典著作开始,经典阅读作为获取知识、开启智慧、完善道德、启迪心灵的重要途径,对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培养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各大高校渐渐受到重视。

众所周知,推荐阅读的经典文献有不少,马列“代表性篇目”的首篇即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曾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邓小平曾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综上,他们对阅读经典的肯定程度是显而易见的。自十以来,数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其实这既适用于干部理论教育,也适用于高校理论教育。在当代,通过教材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固然很重要,但教材毕竟不是第一手资料,我们必须指引高校学生在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上下功夫。研读经典著作,具体讲就是要认真研读从马克思主义到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①把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尽管在经典著作中,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直接答案,但蕴含在经典著作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却可以帮助我们在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找到方向,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实学生的大脑,引导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提高哲学思维能力

“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实际上是近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论断。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始文本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途径,阅读原始文本,并不是说囫囵吞枣地大致看懂它的意思就行了,而是要仔仔细细研究、彻彻底底理解,体会其中的内在价值。通过对原始文本的分析与探究,细细品味经典著作中的价值,通过反复思考,渐渐掌握蕴含在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提升我们的哲学思维能力。显而易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了人类很多伟大的思想成果,深入学习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提高哲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遇到的困难,具有实际意义。

2.增强明辨是非善恶和抵御消极错误思潮的能力

人要想更好地观察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为我们研究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各个领域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观、方法论。②把经典著作的阅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利于远ㄑ生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中的旅行与实践中所得体会是完全不同的,高校学生要想成为国家的可塑之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阅读经典著作,其实是一个丰富知识、开阔视角、深化见解的过程,会使阅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前人高尚风范和人格魅力的熏陶,从而使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在这个新兴媒体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的今天,一些消极错误的思潮出现在网上影响着我们。要知道,坚定信念是十分重要的,把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增强他们明辨是非善恶和抵御消极错误思潮的能力。

3.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提升民族自信心

经典著作是汇聚人类思想的“聚宝盆”,是伟大精神力量的来源。过去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带领我党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时代不管如何发展,形势不管如何变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不可动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要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就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运用从经典著作中所学的方法。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阅读,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唯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都深刻领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当前,随着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借机肆意宣传他们的价值观,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岌岌可危,坚定信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经典著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将大大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并提升民族自信心。

三.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外界诱惑众多,而这些诱惑使得大部分高校学生很难沉下心来认真研读经典著作。我应当明确,学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作为把经典阅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首先,学校应该将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纳入到高校的教学方案之中,作为学校所有专业的选修课,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课程设置鼓励大家研读经典。其次,精心组织各种读书和文化活动,帮助学生走进经典,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的接班人。最后,学校可以适当采取一些奖励措施鼓动所有部门人员积极配合推动高校学生阅读经典,发挥其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修养。

2.发挥教师的指引作用

教师要想发挥在教学中指引学生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作用,首先自身要先受教育,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指引健康的成长道路。说过:“有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读几本,一知半解就哇啦哇啦发表意见,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有悖于科学精神。”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对于经典原著的学习和研究,切实提高自身的研究和教学水平,才能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过硬的“看家本领”,才能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教师要努力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上,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内容,让学生们对经典著作产生兴趣,从而培养起研读的自觉性。再者,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指定一些比较容易读懂的经典著作,让他们在规定时间阅读完以后在课上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教师最后给出建议,并适当指导,这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有利于他们成长、成才。

3.发挥新媒体的推动作用

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和壮大,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电视教学也日益完善,经典阅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再只局限于过去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对新媒体的相关论述有很多,在当今这个传媒时代,新媒体无疑给高校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往那种传统的教条式的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变。如今,我们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还有多种新技术把经典阅读更好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经典阅读高度融合,推动新媒体与理论学习有效融合,利用新媒体、新技术的优势增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新媒体发挥对经典阅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机遇背后的挑战,新媒体带来的一些外来思想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也刚好证明我们急需在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过程中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真实信仰。

参考文献

[1]孙应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重要论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

[2]: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新华网.2016.5.18

注 释

①孙应帅.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重要论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

②: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新华网.2016.5.18

经典教育理论范文第3篇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深厚,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促进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医经典著作是我国的传承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经过岁月的沉积而留下的经典。因此,切实加强中医经典教育,积极探讨以中医经典教育建设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极具现实意义。

2现行中医高职教育经典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医人才的培养问题很多,虽然中医药人员数量在增加,但从社会和医疗机构的反馈信息来看,中医药教育质量明显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原因与对经典著作的学习重视不够有关。近年来,有学者以改变知识陈旧、内容重复、学科界线不清的弊端为因由,提出取消经典著作的独立课程地位的观点,这一观点忽视了中医学发展的自身规律。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是中医学生命力之所在,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其源于经典而且是长期稳定不变的。也有学者提出经典医著的教材应该用现代语言表述经典医著中基本内容,而将原文附其后供学生进一步钻研,否则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笔者不否认用现代语言准确、完整地阐明医著的原意,吸收现代研究的成果来充实教材的内容,以更好地体现经典医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现代临床实践的指导有重要意义,但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对其原文原汁原味的学习。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的架构,有别于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把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是形成中医理念、建立中医思维的必备环节。

3中医经典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设置为中医学经典必修课程,简称中医“四大经典”。中医“四大经典”历来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它们构建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框架,涵盖了中医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

3.1学习经典医著,是帮助学生打牢中医理论功底的需要《内经》标志中医的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则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建立了外感、内伤杂病和温病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学习经典医著是系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然要求,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最直接、最有效方法。中医治学的根柢就作者单位:050081石家庄市,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经典可以示人以规矩准绳。清代医家徐灵胎认为:“一切道术必有本源,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徒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中医要遵循中医自身理论体系发展的轨迹,来探索理论与实践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的内涵,所以中医经典医著对于中医学生来说理所当然应该努力学习并切实掌握。

3.2学习经典医著,是提高学生临床辨治能力的需要与现代中医教材的只言其常,不言其变的机械性体例不同,《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有着各自的辨证理论体系,如六经辨证、脏腑经络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等,贯穿于始终的是整体观和恒动观,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出辨证论治的规律。不仅理法方药一线贯通,示人规矩,而且有常有变,常变结合,从多层次、多角度上去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规律。与临床实际中的表里同病,虚实并见,寒热错杂,阴阳混淆,合病、并病,以及误治、失治后的转变等纷繁复杂情况相符,充分地体现了疾病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灵活变通的辨证论治精髓,弥补了目前统编教材的不足,锻炼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4经典教育方法

(1)中医“四大经典”要作为广大中医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不仅要弄懂经文含义,还要会背诵一些重要的经文。(2)院校应成立中医读经会,让广大中医学生对中医经典的阅读成为日常的功课。(3)学习经典必须强化“死记硬背”。“死记硬背”一直是教育界人士批判的对象,认为“死记硬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一味地放弃“死记硬背”的做法,正是当今中医教学的一大失误。“死记硬背”更是中医经典学习最基本的方式。经典医著成书己久,文字古奥难懂,语义有丰富性模糊性等特点,常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现象。而现代学生在古文字方面的修养远不及古人,因而对经典医著的理解存在不小的难度,而且中医经典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几乎无必然的联系,因此必须死记。关于经典学习的层次,《内经》概括为“诵、解、别、明、彰”等五个字。诵为朗诵,朗朗上口;解为解析,细细品味;别为辨别,不可烂从;明者,识作者之意,文章次序,轻重粗细;彰者得其旨而融汇贯通,举一反三,验于天下。学习“死记硬背”,不是否认教学方法的改革,如理解了当然有助于记忆。当然单纯以经解经,以解释清原文内容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远远不够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教学则可采用病案讨论、床边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领悟原著的精髓。在教学手段上也可充分吸收现代科技的方法,如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给学生以听觉、视觉等多方面的刺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切都可加深记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死记硬背”。

5展望

经典教育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述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3-03

随着近些年国内流行的国学热,理论界有为数不少的专家学者持怀疑和批评的态度,他们认为时下我们没必要过于厚古薄今,过于夸大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因此,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再一次成为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有必要也有义务传承并发扬光大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就不得不研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应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充分汲取传统的养分。在现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学经典,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切实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经过人工检索,目前尚未发现关于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研究的学术论文,我们就可以看出学术界还并没有非常关注。在学术界研究虽然没有直接摄入,但是输入国学经典的价值字样,发现有些国学经典的价值、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国学经典与学校德育、高校国学教育以及如何在高校有效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教育的关系问题等学术研究论文。

时下我们未发现将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学术研究专著和教材,同样我们也没有发现关于国学经典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专著和教材。现在,我们就学术界对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和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分析述综。

一、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述综

国学经典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国学经典当代形态与定位。袁行霈教授指出“国学的当代形态”这个命题,就是要强调研究“国学”不是复古倒退,也不是抱残守缺,而是具有革新意义的、面向未来和世界的学术创造活动。袁行霈教授在文中还论述了国学的当代意义。林蔺认为国学指周秦至清末以来中国社会整体的价值系统和生活方式:它在地域上不仅包括本国原生的学术文化,也包括为本国文化体系所吸纳的外域文化;在时间上不仅包括古代传统文化,还包括近现代文化。她还指出只要正确看待国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学的现代形态,发掘国学的当代价值。

2.研究国学经典的价值。对此问题的研究比较透彻的当推北京市骨干教师纪连海学者。他认为国学经典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内容上,就是研究国学经典的价值我们必须首先研究其内涵内容。他认为:“国学经典的主要内涵和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是常识层面、二是学术与记忆层面、三是道德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层面、四是民族精神层面。”

二、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综述

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研究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集中研究国学经典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有人认为: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为此,人们开始关注国学经典教育,让国学经典教育进入基础教育课堂,这已经成为很多教育者的共识。高建新学者指出:《幼学琼林》还是推广和普及成语的一种媒体,青少年读了它,不仅自己掌握了许多常用成语,而且又通过他们的口语或文章,对社会大众进行放大传播,许多成语之所以家喻户晓,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直接和间接地学习《幼学琼林》所至,也就是说我们“掌握中华民族的常用成语,就是了解了许多民族文化之精义。”夏帜红学者认为:国学文化教育宗旨在于培育人们美好的心灵,纠正偏差观念和不良言行举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集中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策略探索。谭新军学者认为: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最佳载体。也就是他赞成国学经典在学校应该采用诵读方式进行。饶艳华则觉得应该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采用“把漫画请进国学课、把流行歌曲唱进课堂、把动画送进课堂”的方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于晓伟谈到“经典诵读,丰盈心灵和师生共读,提升自我”的方式来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许世明认为:国学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文化浸润式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可以采取“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有选择地进行国学经典教育和教师进行国学教育的措施和策略”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教育。

3.集中研究国学经典教育存在的问题。胡定荣副教授指出国学经典教学存在几个误区:①“反中国”的误区;②“反历史”的误区;③“反教育”的误区;④“反教学”的误区。杜霞博士认为:从价值功能上看,应科学理性地看待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捧或贬损;从资源选择和设计上看,应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与现代观念意识进行智慧对接与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泥古、复古、照搬经典;具体到教学方式和作用途径上,则应力求让国学经典教育成为“唤醒”与“激励”,而不是“灌输”与“规范”。张晨学者认为:在研究、学习国学经典时,对圣贤们的遗教,要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不应该把中国伦理文化作过分的、不恰当的夸张。这是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应该反思的。

4.集中研究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存在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张三夕教授指出:自上个世纪初废除科举制,引入西方学校教育制度后,我国逐步放弃了在人生修养方面的历史文化传统,导致现实社会一些不良后果。要倡导学生在国学经典的长期耳濡目染中逐步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并认为“良好的国民教育系统应该包括人生修养教育”。付金才副教授认为“目前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引用西方的,尚未本土化。”我们“要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的本土化,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国学经典所蕴含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思想资源。”、韩立菊两位则认为:读成诵—自我实现的创新和举三反一—能常模的创新”。我们可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还有学者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祖们智慧的积淀,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从国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精神力量,帮助青少年“正德”、“修身”、“启智”、“雅行”,对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

三、国学经典与高校教育关系研究综述

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学经典教育有必要存在于高校教育当中;二是国学经典教育进高校的途径以及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方式方法;三是国学经典与大学生的素质形象的关系;四是探究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的原因研究。

这是研究主要集中于专家学者的论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安徽财经大学博士、副教授俞香云的校级重点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财经类高校普及国学经典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学术文章;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赵雪波、赵利利两位学者的《高校国学教学的义理方向》一文;太原理工大学令狐国芳,赵建利两位学者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学术论文《试析国学教育活动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以及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中医学院新药中心陆海、张雯艳两位学者在《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学习的归因研究》一文中对大学生摒弃国学经典的原因分析。

上述研究无疑极具启发意义,也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但是总体来看,国内研究国学经典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成果还相当分散、单薄,忽视了国学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论层面的探究,需要单独立项展开专门、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正是基于时下“国学热”的价值再思考、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进一步发挥改善当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作用,把国学经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并把它推进到新的理论高度。

参考文献:

[1]张岱年,等.国学今论·序[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2]谭平,万平.国学经典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10).

[4]林蔺.“国学”概念的历史梳理及当代定位[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5]纪连海.国学经典的价值[J].文化博览,(紫光阁),2008,(12).

[6]刘浩辉.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04).

[7]高建新.《幼学琼林》的特色及对国学的推介价值[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8]夏帜红.论国学经典与现代儿童德行教育[J].神州民俗,2011,(176).

[9]谭新军.学校国学经典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0,(12).

[10]饶艳华.让“国学课”与“时尚潮流”亲密接触[J].课改在线,2010,(8).

[11]于晓伟.国学润心田—浅谈学校国学教育[J].专题研讨,2009,(11).

[12]许世明.国学经典的教育策略探索[J].教育教学,2011,(01).

[13]胡定荣.警惕国学经典教育五种误区[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

[14]杜霞.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J].教育学报,2012,(2).

经典教育理论范文第5篇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育经典在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教育经典为视点,从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经典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教育经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作用等方面具体论述教育经典在教育改革中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教育经典;教育改革;现实价值

教育基本理论来源于教育经典,更来源于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总结与理性思考,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教育家开拓创新的前景设想。因此,教育经典起着桥梁作用,其承接古今中外,连接理想与现实。然而,教育改革一直注重国外先进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对教育经典的现实价值缺乏深入思考。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回归教育经典,思考经典的现实价值。

一、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教育经典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基本理论,有些可指导教育改革向着良性有序的方向发展,有些却值得深入探讨。例如,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命题,部分学者并没有拘泥于权威,而是从多学科视角进行探讨,为教育思想注入新鲜活力[1]。因此,对教育经典中的教育基本理论要辩证看待,存批判精神,不要被权威禁锢了思维。真理与谬误之间往往隐藏着许多深层问题,我们应发挥正向功能,抵制悖论。

二、教育经典对于人才培养的价值

以《学会生存》为代表,其引起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影响当代世界进程的重要文献”“当代教育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学会生存》探讨了教育与人类的命运、民主和科学、就业、学习化社会、技术、国际合作等不同方面之间的密切关系[2]。它全面系统地阐释了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教育与各个领域之间、教育自身特点等组成的综合报告,有完备的研究,有不同背景的人们批判性思考的结晶,站在独立客观的角度对变化中的教育展开讨论,对主要问题寻求总的答复。而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蒙学教材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哲理,教导我们做人道理、处事之道和民族精神,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最终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要学习国外教育经典,更要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另外,要遵循人的客观发展规律,顺应天性的成长轨迹,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使课程改革真正适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培养他们成人成才。

三、教育经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借鉴作用

21世纪科技、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教育也随之发生改变,科技与教育将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1世纪教育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教育结构将呈现出新特征,教育内容将焕然一新,教育手段将更加完善[3]。我们应将教育经典中的优秀教育思想充分融入课程改革,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工作。首先,利用教育经典的优秀思想加强课程建设。教师要通过学习教育经典,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教育的科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注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利用教育经典,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再单纯地说教,而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增加师生互动,做到教学相长,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学习,勤于思考。再次,运用教育经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社会对人才更加具有选择性和挑剔性,学校必须摆脱过去单纯注重学生智育发展的理念,加强对教育经典的学习和运用,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学习的培养,以及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培养身心健全、具有高尚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后,运用教育经典,做好学生的价值引导和人生规划指导。教师应借鉴国外优秀的教育经典,更不要忘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教师需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具有崇高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风范、博大的仁爱之心和勤勉的乐学思想,关心国家,关爱社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同时,教育学生做好人生规划,脚踏实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更要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四、结语

教育经典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关系非比寻常,对我国课程改革的价值更是不容忽视。我们要在贯彻党的十精神过程中,逐步完善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任务,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克服前进中的挑战与困惑,为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机制打好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发挥独特优势。面对教育经典,我们也要冷静客观地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课程改革的现实相适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4]。

作者:陈晓霞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冯文全.教育沉思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80-81.

[2]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夏雪梅.以创造情怀走创新之路[J].教育科学论坛,2015(2):68-69.

经典教育理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 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关系 必要性 途径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着华夏民族的主体意识,是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的根基。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优秀民族文化的发展。在经济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把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开创实践教学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式,探索二者相融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从而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承,增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一、国学的内涵

《辞源》中国学的定义为:“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广义上的国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为主体文化,包括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科技等,是研究中国传统文明的一门学问。狭义上的国学可以分为三类: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以思想流派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等;以目录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关系

国学经典涵盖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育原则和方法,可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理论资源和方法借鉴。将其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也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所在。

(一)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

国学经典凝聚了华夏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例如国学经典家国一体、心忧天下、以身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宽厚仁德、诚实守信、浩然正气的德行修养,奉养令其身安、尊重令其心安、孝要推恩及人的孝道教育,见贤思齐、和而不同、信义为重的人际交往原则,自强弘毅、学而不厌、知行合一的为学思想,进退有度、顺应自然、得失自如的人生境界等,都是思政理论课的重要内容,可将其融入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应当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从国学经典里汲取充足的养分,通过继承、转化国学内涵并赋予时代性,才可以给予传统文化绵延的生命力,赋予思政理论课、实践课教学深厚的人文内涵和历史底蕴。

(二)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国学思想涵盖了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两者的相同之处)。国学思想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引导、规范、教育等,尤其在德育原则和方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儒学思想主张的立德树人原则、知行合一原则、榜样示范法、家校共同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等,都可以融入当代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中。

三、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时期增强大学生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社会呈现信息多元化、社会开放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各种思潮的交汇交锋,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交流碰撞,使得当代大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发生各种冲突和选择,从而影响到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知的稳定性,强化了他们的功利性,弱化了或消解了他们的主体性。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引导大学生克服多元文化的冲击,解决他们在成长成才中的精神迷惘和传统文化素养的缺失问题,如何进行国学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国学魅力,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又一新的教学难点。因此,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对国学经典的传承,要让国学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才能提高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知程度,使大学生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思政理论课,长期以来的教学效果堪忧。将国学融入思政理论课不能只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

一是国学经典本身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与价值。要让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到国学对思想的引导、教化作用,对社会环境的净化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深化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逐渐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观点与立场,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立足于国学经典开展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了解民族精神,了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从而实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三是国学经典能够极大地改善传统思政理论课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运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灵活地将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听课热情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总之,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将传统文化落实到大学生的一言一行当中去,让国学真正入脑入心,使大学生从本质上陶冶性情,提高个人修养。

四、国学经典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途径

(一)国学经典与思政理论校园实践活动相融合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校内实践教学形式通常分为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挖掘和阐发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实际开展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操作的活动。例如国学经典中的家国一体、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道生法、唯公无私的道家法治思想等,都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三大块内容相契合。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诗歌朗诵、红赏析、道德法制剧表演、历史人物故事分享等实践活动。在教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教师可针对课程内容组织实施以“中国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主动阅读经典著作,查找重要文献,整理分析收集材料,撰写研究论文,制作汇报课件,师生课堂讨论交流一系列环节,深刻认识民族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课前将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可以独自或合作完成这些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让学生体验每一个学习环节。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国学经典还可以渗透于课外实践活动中。高校思政部门可以组织开展国学讲堂、汉字书写比赛、知识抢答、征文比赛、国学读书会、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书画展览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此外,思政部门可以与其他部门联动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文艺节、学生社团协会活动、党课团课培训学习、板报展示、橱窗宣传栏、文化艺术墙、校训、校徽、校歌、学校精神等都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如我院开展的狮山讲坛之国学讲堂、经典红歌咏比赛、经典诵读、传统节假日系列文化活动,以及阅读经典校本德育读物――《国学之美》等实践活动深受学生喜爱,极大地提高了思政教学质量。我院还充分利用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媒介,将国学普及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国学氛围,让学生深度领会国学思想精髓。

(二)国学经典与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相契合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常见形式,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将国学经典融入社会实践,开展校外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可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外实践教学中,开展具有地方人文内涵的活动。例如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开展地域人物寻访、地方红色教育基地考查、地域历史文化学习活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开展追溯文化源头、重走文化古道、寻访民间艺术、考察民俗文化等活动,让师生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另外,我院组织实施的德育实践项目、志愿者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慈善一日捐”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融入了国学文化。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国学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素材,从而化教为学,化学为思,化理为情,化知为行。这样既促进了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重视、喜爱、守护和践行,又进一步提升了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三)国学经典与校园新媒体相结合

在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时空的限制、覆盖面窄的局限被打破,影响范围逐步扩大,影响力日渐深入。而且,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日益完善,信息化技术手段日益成熟,“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开始普及。这一切都使得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基于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丰富形式和新媒体的特点,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可以与校园新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运用思政理论课专题网站、世界大学城空间、微课、MOOC、QQ、博客、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进行国学课程的开发和共享,利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技术,结合视觉与听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教学效果。网络视频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观看,国学讲座视频也可以运用其中;APP游戏可以在好友之间进行竞争排名,国学经典也可以融入其中;选秀比赛可以吸引选手参赛和粉丝目光,国学知识比赛也可以吸引大众学习。因此,运用新媒体的多媒体性可以改进和完善传统的教学形式,从单一运用参与性教学方法到融合吸收在线互动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的综合提升,增强国学经典融入思政理论课实践教W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骆建彬.卓越领导国学讲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秦凯文,刘璐,王赵h.新媒体环境下国学经典的推广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44,43.

[3]李德万.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经典教育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学经典;消费社会;文学教育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就有学者关注文学经典问题。时至2005年,关于文学经典的论争在广度与深度方面都大有拓进,文学经典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理论热点。2006年该问题愈发为学术界所重视,不仅有更多学者在学理层面深入研究,而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还共同主办了“文学经典的传承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观近几年的论争与研究,我们发现大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经典面临挑战

在任何一个大变革时代,经典都会面临挑战,如“五四”时期,“四书五经”不再成为经典,流传千百年的文言诗文从文学场阈中心骤然边缘化;“”时期,诸多文学经典成为“毒草”。但是,在以往这些时期,变革者所做的是摧毁旧经典,确立新经典,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其实是推陈出新,是文学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不管思想观念变革多么剧烈,新旧经典反差多么刺目,没有人质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当前所谓的文学经典面临挑战恰恰并非如此,它不是说以“戏说”、“大话”、“恶搞”等方式改写经典,损害了某些文学经典的形象,动摇了其作为经典的地位,使得当下文学经典面临着被新的文学作品取而代之的危险,而是说在当代这样一个消费社会中,在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挺进审美文化轴心的背景下,文学经典还有存在的充足理由吗?所谓经典,不仅意味着价值的恒久性,更重要的是,它首先得有价值,能满足特定历史时期对于文化权威以及文化规训的需求。如果文学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变得无足轻重,那么,这个时代的文化就可能不需要任何文学作品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由于社会生活资源过度丰裕,文化资源充沛,文学在社会生活中不再举足轻重,经典文学时代已经终结,文学进入了“后文学时代”。孟繁华在《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一文中则以极其丰富的材料例证了文学经典的终结。

针对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高楠在《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一文中认为,以历史名义进行经典解构或否定,不过是造势的危言耸听,是精英群体面对大众趣味权力化的现实进行媚俗式的价值退让。高楠将文学经典面临挑战与大众趣味权力化联系起来考察,眼光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将文学经典面临的现实挑战解释为造势者的危言耸听,不免有失偏颇。盖生在题为《“文学终结论”疑析――兼论经典的文学写作价值的永恒性》一文中则提出,文学需求是人的本体性需求,文学自身的本体规定使其具有无可取代的独特性。当前文学在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冲击下被边缘化是文学非线性进步的表现,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现象。他进一步指出,随着物质享乐的相对餍足,将会出现意义焦虑,因此,生产意义的文学不仅不会终结,还将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建经典的可能。然而,人并不具有先于社会历史的本体性,人的文学需求与其文学经验,尤其是与其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所谓人的文学本体性需求其实是由文学经典建构出来的,一旦文学经典退出当代文化场阈,不久之后文学也许就不再成为人的本体性需求,到那时,文学自身也将无所谓独特价值。本文以为,文学经典是否会终结,这既不是历史事实,也不是一个纯粹理论问题,它受到社会文化变迁的客观影响,但是,人们毕竟还可以通过操纵文学教育这台机器等实践性努力改变其进程与方向。

二、文学经典与消费社会

文学经典之所以面临挑战,首要在于社会文化正在发生急剧变革。当代社会正在走向消费社会,消费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赵学勇在《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一文中,就明确提出文学经典面临危机源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冲突。在该文中他还分析了消费时代文学经典所处的外部矛盾和自身悖论,认为只要能够正确处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学经典面临的矛盾就会逐步消弭,甚至可能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吴兴明在《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一文中,提出了恰好相反的观点。他首先详细地分析了文学经典商业扩张的种种情况。所谓文学经典的商业化扩张是指出于经济驱动而改变文学经典的形态,使文学经典成为各种各样的文化消费品;或者直接利用文学经典的知名度,获取经济利益。比如《三国演义》被改写为小人书,被拍摄为影视作品,被制作成网络游戏,其中的人名、地名、故事情节被用于制作酒店招牌,开发旅游业等。吴兴明认为,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是因为经济上升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消费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座架),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将使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走向终结。仔细思量,吴兴明的推论学理依据并不充足。一方面消费关系未必是当代社会关系的座架;另一方面当代社会毕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某一种社会关系虽然可能上升为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但也未必就能决定文学经典的命运。相比较而言,赵学勇的观点有些乐观主义色彩,但其思想方法不同于决定论者,他重视文化参与者的实践努力,提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新问题――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

对于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遭遇,有些学者还就具体问题作了深入考察。陶东风在《“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一文中,分析了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中的独特遭遇――“大话文化”对文学经典的消解,并认为“大话文化”容易导致犬儒主义人生态度。李治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一文中,介绍了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进入中小学教材的概况,他认为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可以促进雅俗互动的文学文化生态平衡时代的到来。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遭遇是个大课题,其中值得关注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如消费社会中网络文化对文学经典影响、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商业化扩张等。

三、文学经典的形成机制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一方面来自社会文化变革;另一方面来自文学理论本身。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乃是因其永久的艺术魅力,这曾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公理。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的文学经典论者提出,现存的所谓经典绝大多数出自已经过世的、欧洲的、男性的、白人(Dead White European Man,缩写为DWEM)作家之手,而众多非欧洲的、非白人的、女性的作家却常常被排除在经典作家名单之外,由此可见,超然的审美仅仅是幻象,文学经典不是功利世界中的“飞地”,而是文化权力的竞技场。这种理论催生了文学经典虚无主义观念,使得人们从理论上怀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朱国华在《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一文中,对这两种文学经典理论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并认为古往今来的经典化结构原则根本无法通约。这也就是说,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以及其内在机制,是一个不可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论争也许只能走向西方学者所走的文化政治学路径,而无多少纯粹的学术价值。

朱国华的观点并没有引发国内学者共鸣,大多数国内学者仍然把文学经典的形成机制看作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并且主张将审美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来考察。童庆炳在《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等文章中就提出,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在此建构过程中,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只是诸多建构因素的一维,此外还有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可阐释空间以及接受者和特定的文学观念等重要因素参与其中。陈太胜在《文学经典与理论:变与不变的辨证》、《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等文章中则批评了以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对文学性的忽视,认为一切理论对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释只是文学经典暂时的“变”,文学经典本身其实是“不变”的,它是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将文学经典形成机制作为一个纯粹学术问题来对待,显然不是三五篇论争性的文章所能真正解决,而且宏观论证也难免失之于空疏。有些学者另辟研究路径,开始深入研究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这方面代表性文章有黄大宏的《重写:文学文本的经典化途径》、杨春忠的《本事迁移理论视界中的经典再生产》等。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个案研究,如胡景敏的《巴金的自我叙述与〈随想录〉的经典化》、陈刚的《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等。

四、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既是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学经典价值实现的重要场阈。在阅读文化还未兴起之前,文学教育几乎是文学经典化的唯一途径。由于活字印刷术发明与市民阶层兴起,阅读文化占据了审美文化的中心,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成为文学经典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广泛传播的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仍然与文学教育机构的认可密切相关。随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汹涌而来,阅读文化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文学教育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还能有何作为呢?是顺应历史潮流,欢迎武侠传奇、流行音乐等通俗文学、大众文化进入教材,还是坚守“利维斯主义”,严格鉴定文学经典,并利用文学教育体制广泛传播文学经典,以此抵制大众文化的威胁呢?这是一个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严肃问题。有学者针对文学教学现状,认为文化研究的经典观是当前文学教育的误区,主张借鉴“利维斯主义”,重新认识文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

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在人类教育史与当代教育体系这个坐标中确定文学教育的位置。我们知道,在现代教育体制建立之前,并不存在独立自主的文学教育,所谓文学教育其实主要是意识形态与伦理观念的载体,用于教育的文学经典也主要发挥其教化功能,而不是审美功能。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与审美自律观念的确立,形成了专业化的文学教育。专业化文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训练人们的阅读能力来培育其文学审美能力与文学创造能力,通过传授文学史知识来提高其文化修养等。但是,在阅读文化衰微时期,文学审美能力还能够为人们认可吗?人们还需要文学史知识来提高文化修养吗?“利维斯主义”只是把能够培养读者道德意识的名著作为文学教育的经典,其主张的文学教育恰恰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化多元化时期,即使传统的文学写作终结了,文学经典还是否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呢?又具有怎样的人文教育价值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 黄浩.《从“文学经典时代”到“后文学时代”――简论“后文学社会”的五大历史特征》.《文艺争鸣》[J].2002,(6).

[2] 高楠.《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文学评论》[J].2005,(6).

[3] 盖生.《“文学终结论”疑析―兼论经典的文学写作价值的永恒性》.《文艺理论研究》[J].2006,(2).

[4] 赵学勇.《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文学评论》[J].2006,(5).

[5] 吴兴明.《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中国比较文学》[J].2006,(1).

[6] 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J].2005,(4).

[7]李治建.《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中州学刊》[J].2005,(4).

[8]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文艺理论研究》[J].2006,(2).

经典教育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典著作;教育平台;宣传体系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26-0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普遍化与通俗化实践,它能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利益与愿望,切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从而更好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延安时期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接受的一种实践活动。延安时期,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

一、系统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物质载体。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全面、系统、准确地翻译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条件

延安时期,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翻译工作提供了保障。延安时期,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加强了对经典著作翻译工作的重视。一方面,他们创办了马列学院编译部、中央军委编译处、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译局、八路军抗日战争研究会编译处等大量专门的翻译机构及出版机构,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中央领导的直接参与及领导为推动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是中国革命运动迫切的理论需求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翻译工作提供了动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为迎接新时期的新的挑战与困难,迫切需要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此时,以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到只有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才能彻底从思想根源上清除“左”倾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是大量海内外知识分子聚集延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翻译工作提供了人才。延安时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与教育家王学文、吴亮平、艾思奇、王实味、何■麟、张仲实、何柏年等大批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及较高外语水平的青年知识分子汇聚延安,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水平较高的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队伍,为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取得的成就

延安时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较全面地翻译并出版了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点编译了以《马克思恩格斯丛书》为代表的马恩经典著作及以《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为代表的马恩经典著作单行本;编译了以《列宁选集》为代表的列宁经典著作及以《什么是列宁主义》为代表的经典著作单行本;编译了以《斯大林选集》为代表的斯大林经典著作及以《斯大林言论集》为代表的经典著作单行本。

二是较集中地翻译并出版了《资本论》等经典经济学著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论》的编译颇为关注,《资本论》的成功编译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翻译史上的一大建树。此外,大批的知识分子还相继翻译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读书偶译》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文本。

三是较完整地翻译并出版了《军队》等经典军事性著作。《共产主义同盟史》《步兵》《炮兵》《骑兵》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军事性著作大部分都是在延安时期被首次编译与出版,为延安时期党制定军事策略与方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是较系统地翻译并出版了《费尔巴哈论》等经典著作。《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实践在认识上的作用》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编译与出版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三)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工作与其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与其大众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1]。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其经典著作翻译工作指明了方向。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典著作翻译工作是以不同的实践需求为导向,延安时期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是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如何正确看待共产国际的指示与苏联的经验为内容,是为党在延安的中心任务而服务。另一方面,全面系统的经典著作翻译工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奠定了直接的理论基础。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为延安时期的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

二、搭建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

延安时期,党中央的领导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搭建了多层次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平台。

(一)干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干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环节,因为干部是执行党的路线与方针的主体力量,干部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贯彻执行的力度。在延安时期,抗战爆发后延安的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青年知识分子大量聚集延安的同时,党的抗战也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对此,党中央全面开展了对农村、城市、老区、半老区、迎敌区、新区等不同地区的不同层次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内容的干部教育活动,为全面抗战提供丰富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二)社会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普及教育的主阵地

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是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以识字课本、戏剧、黑板报等具体的实际的丰富多彩的、灵活多样的、为普通大众所乐意接受的形式对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留守儿童、失学少年及青年进行了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教育、文化教育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质及抗战意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国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基础教育的主阵地

国民教育是指以培养未来的民族战士为目的,以提高青少年的政治素养与政治觉悟为目标的对适龄儿童进行正规化、制度化的中小学教育活动。延安时期党根据陕甘宁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实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教材方面,取消《百家姓》等不适合抗战的旧式教材,将《新中华报》及边区革命历史等有利抗战的资料作为补充教材,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在课程设置上,以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为指导,调整了课程设置,将统一战线与抗战政治教育及防空防毒等以军事政治为中心的内容作为中小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增加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在教学方法上,灵活采用参观、实验、讨论等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方法,如用群众所熟悉的方言来代替普通话的教学方式,在算术课上让学生们计算新四军打死多少敌人等将教育内容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方法。这些灵活的国民教育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实现。

三、构建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

构建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另一方面,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及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愿望。

(一)报刊宣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渠道

延安时期,党中央领导以革命战争实践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以党报党刊为主要内容的宣传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以党报思想指导健全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体系。延安时期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的报刊工作具有党在思想上对其高度重视、中央直接参与主办由分散转为集中、办好党报党刊的同时重点抓文艺类综合报刊的几个突出特点。这些显著的特点显示报刊的宣传工作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二是将党报党刊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载体[2]。《新中华报》全面地宣传了持久战的战术及战略、党的政治主张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批判了妥协与投降主义,反击了的高潮,刊发了《纪念孙中山与马克思(社论)》等马克思主义文章。《解放日报》全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方针与思想,深刻揭露了反动派破坏和平企图发动内战的阴谋。新华通讯社通过播放《论持久战》等著作大力宣传马列主义与思想,通过对《抗日战争十大纲领》等著作的播放全面宣传了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与政策路线。

(二)文艺宣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要载体

在同志革命思想及延安时期党的文艺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掀起了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代表的主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以诗歌、美术、音乐、戏剧等多种形式的大众化的文艺宣传实践活动,典型文艺宣传活动有以下两个。

一是新秧歌运动。秧歌运动是一种源于民间的社会生产生活受广大陕甘宁地区人们所喜爱的文艺活动。在延安时期,党中央根据陕甘宁地区的民俗习惯等具体实际情况对秧歌运动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将新秧歌运动转化成了传播党的政策、方针与理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及表达思想愿望的文艺武器。新秧歌运动真实反映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现实生活,严厉抨击了旧思想与旧道德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是街头诗运动。街头诗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思想的指导下,在《论持久战》等著作的基本观点的影响下由延安知识分子自发形成的对广大陕甘宁边区民众进行精神动员的抗战启蒙运动。街头诗运动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持久抗战,保卫祖国,坚决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它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之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经典教育理论范文第9篇

一、对当前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反思

回顾国学经典教育历史的轨迹,总结当前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经验,分析教育过程中的得失,我认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1.重实践轻理论。国学经典教育虽然积累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但总体上操作层面经验多,理论思维层次低,缺乏高位思考,尤其是没有形成学校经典教育的灵魂思想――核心理念,制约了学校经典教育的深层发展。

2.缺乏完善体系。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而系统的教育目标体系,总体目标、分解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没有完善的文本,教育体系主线不突出、脉络不清晰、结构不完善,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善、有效的评价体系。

3.品牌创新不够。国学教育在全国各地蓬蓬勃勃地开展,如何结合本校特点,在国学经典教育的途径、方式或模式上,寻求突破,形成学校特色与品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还需做大量不懈的努力。

二、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目标与策略

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经典古籍为其核心,并以之为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和优良美德,其内涵之丰富,其影响之久远,教育任重而道远。在总结国学经典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基点、素质教育的支点、学校发展的亮点,制定了“传播国学经典,建设儒香校园”特色发展规划。主要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的确立,二维理论体系的研发,三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它们之间的关系与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一个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和文化战略的契合

目标:积淀学校文化元素,体现学校核心价值观,以“启智养正”为核心理念,实现学校文化战略发展。

策略:

1.培育“养正”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推进“学校幽雅、教师博雅、学生文雅”儒香校园文化建设。

2.凝聚共识,化为内省。通过举办专家高端论坛等,宣传宣讲理念;举办教师、学生、家长研讨会、演讲会等,认知理念、认同理念,转化为自觉行为。

3.以物化的形式处处彰显核心理念。变无形于有形。如学校的建筑小品、各类标识物、墙报、橱窗和标语等,时时处处诠释核心教育理念。

(二)二维理论研发――专家视野与草根研究的融合

目标:建立国学经典教育二维理论体系。形成国学经典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国学经典教育内容、方法和规律研究,与教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与素质教育关系研究等。形成国学经典教育实践范式研究,包括经典教育的课程、教育模式、活动案例等研究。

策略:

1.制定课题研究规划。重点是有步骤地推进国学经典教育基础研究;建立个人、校级、区级以上三级课题体系;加大规划课题开发力度,提高课题层次,力争省级、部级规划课题。

2.引进“外脑”,激活内力,共同开发,提高研究水平,扩大研究成果;继续聘请专家团,加强指导;建立校际联盟,加强合作研究;加大校本研训,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3.加大国学经典教育研究成果推广。建立国学经典教育网和博客;发行国学经典教育专门刊物和报纸;出版论文集、案例集、作品集等;建立与台港澳和东南亚国家文化交流平台。

(三)三大课程构建――经典教育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目标:

1.制定国学经典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全面而具体地规定总体教育目标和各年段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

2.研发校本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包括环境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部分既自成体系、循序渐进,又相互联系,结构清晰。

3.创造性探索国学经典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

4.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5.建立课程实施资源系统。

策略:

1.环境课程开发。建设浓厚国学文化氛围校园环境。①建筑文化建设包括学校建筑物命名(励志楼等)、校门造型设计(体现传统文化主题)、大型壁画(少年自强主题宣传画);学校绿化美化建设包括学校绿化景点(勤学篇)、学校雕塑小品(孔子塑像)等;②内部设施陈列布置的文化建设包括厅堂、走廊、教室的布置(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梅兰竹菊系列、经典诗词系列、名人名言系列);③专用文化教育功能教室的建设(国学教室),营造安定、祥和、富于浓郁文化的氛围;④学校传播设施文化建设包括学校标志设计,黑板报、标语牌、橱窗、广播、电视、网络等设置。

2.学科课程开发。①创造性地使用经典蒙学教材:《三字经》《弟子规》《成语典故》等。②重视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学科渗透。数学学科中传统数学思想元素;音乐课堂上欣赏民族经典乐章;美术课堂止民间工艺的欣赏与制作,欣赏赏心悦目的唐装等;体育课堂上渗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让孩子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③着力开发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古典诗词》(以“四季、四节、四经、四君子”为主题,每一单元涵盖古典诗、词、文)、《“童”话论语》(以现代儿童教育观学习论语),改变了认为古典就是刻板,古典就是枯燥,古典就是死记硬背的错误观念,体现了“寓教于乐、启智于趣”的教学思想。

3.活动课程开发。①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系列(“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国学经典中传统文化美德资源进行德行教育。如在低年级以《三字经》、《弟子规》为蓝本,创编了一些以古典文化为内容游戏活动,将学习与生活与课间活动联系起来。②开展“我们的节日”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我国有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关于这些节日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有很多为我们耳熟能详,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学生从善的经典范例。③开展国学素养综合系列教育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儒香文化节”和“儒香文化论坛”,是国学教育活动的盛事,全体师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能够全方位感受到国学芬芳,提高综合素养。

(四)四者和谐发展――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的结合

目标:力求通过开展中华文化经典教育,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发展,达到“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家庭与社会和谐”四者相互促进的共赢目标。

策略:

1.学生成长:培养具有人格国格的、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建设积极、健康的少年君子文化,形成“笃学善思”的学风、“厚德尚行”的习行、“博爱自强”的品格。以多元活动为载体,以课堂教学、综合活动课、主题班会、网络建设、家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班级、年级、少先队为实施单位,建立国学经典学习学生社团,以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管理为基本途径,形成养成机制、自律机制和创新机制,从小建立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形成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塑造文化素养和民族气概,成为具有人格国格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

2.教师提高: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提升。通过中华文化经典学习,教师体会其中的教育智慧,在与学生的沟通理解中、在与同事的团结合作中、在自身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中充分获益,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读中华文化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每天半小时阅读、每周一页读书摘记、每月一篇读书笔记和参加一次读书沙龙活动,研讨、反思和体验。观看国学系列讲坛,培训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创建“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形象。

3.学校发展:塑造学校品牌形象。通过发展理念提炼,校园环境创设、综合资源配备、校本课程开发、系列活动实施、科研课题导入,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增强团队凝聚力,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塑造学校品牌形象。

上一篇:框架式教学范文 下一篇:酒店投资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