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课大数据范文

时间:2023-02-25 15:06:09

极课大数据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1篇

摘 要:传统试卷讲评存在着一定弊端,对学生学业诊断无法准确评估。在极课大数据支撑下,教师可以从读懂学生入手,把握试卷讲评的方向,提高效率。文章从试卷讲评课教学、极课大数据读懂学生、极课大数据辅助教学几方面,研究极课大数据支撑下高中化学试卷“讲”u。

关键词:极课大数据;高中化学;试卷讲评;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G4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8-0025-01

试卷讲评课,是教师熟知的一种教学模式,能起到纠错、强化、巩固的作用,具有强化考点的掌握、解题技巧上的点拨、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揭示规律的功能,对学生的学科精神的素养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试卷讲评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学,通过试卷讲评,可及时纠正学生解题上的偏差,研究解题方法,培养思维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一直是一线教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试卷讲评课教学

(1)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教师评讲试卷时,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精心设计。教师要整体把控知识的考查,适当变式延伸与补充。同时,教师要把握好试题的难易度、区分度,要有侧重点,对考点分布、成绩分析、学生的得分率均要了然于胸。

(2)试卷讲评的时效性。及时评讲有利于学生解题的思维错误的纠正,容易捕捉学生的兴奋点。根据斯金纳的“及时确认原理”,从考试结束到试卷讲评的时间“间隔越短,其效果越显著”。因此,保证讲评的及时性,有利于满足学生知识补救的心理。

(3)讲评有侧重、抓重点。试卷讲评课不应从头到尾、面面俱到地讲,而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对此,教师在批完卷后,可对全班的学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并进行学业诊断的评估,从而了解学生的症结所在。如在客观题中哪些题目差错率高,主观题中每一题的得分情况如何等。针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理解偏差或思维谬误等,教师要重点分析学生共性错误的根本原因,并在教学中为学生解答试题的正确思路、方法和规律,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准确性。

二、极课大数据读懂学生

极课大数据有配套的软件与硬件支撑,通过“极课”能将电子稿试卷转化成“极课试卷”(专属机读模式)。教师根据试卷题目数量、设定分值和题型编入信息,答题卡自动绘制,然后保存、,导出PDF文本答卷,并在指定位置贴每位学生的二维码(该二维码就是极课软件用以识别学生身份信息的“眼睛”)。教师批改主观题时,可不改变传统习惯,先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评分栏中用红笔圈画分值即可。接着教师将纸质答题卡放入阅卷仪,找到的试卷名称,机读阅卷,再上传成绩。极课大数据对每一次的测试会有精细的分析,如班均分、客观题、主观题均分、小题分、高频错题、得分率、区分度等一系列数据统计的细化分析等。极课大数据对学生名次排序升降、成绩成长曲线、阶段性知识模块得分率、高错题类型会做出细致的分析,也可根据学生的错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作业本。运用极课大数据对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业诊断后,虽然数据及其内涵得到了丰富,但要让冰冷的数据分析为学生成长服务,还必须做好引导工作。教师还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为学生发展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助力他们的成长。

三、极课大数据辅助教学

教师进行试卷讲评,并不是简单纠正错误了事。在运用互联网+极课大数据进行分析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高频错题、得分率高低、错答人数、平均分、区分度等。

(1)针对性强。传统的作业批改、阅卷方式及成绩的统计,只是在个体、班级和年级宏观上的了解,并不能真实反馈出题型、得分点的差错率,如具体哪一题得分高,高到什么程度;哪一题得分低,又低到什么程度。而且教师对题目得分率的高与低只是有个大概了解,并不会真正地统计到每一个学生、每一题的得分情况。教师通过极课的数据进行分析,会一目了然,使“讲”的针对性更突出。

(2)有侧重点。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了极课数据的支撑,可将原本模糊、大概的“学情印象”变得清晰化、层次化,重点突出,使课堂教学更有侧重点。同时,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向。

(3)“讲”的精准。在极课的阅卷环节中,教师可利用大数据的分析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准确定位,优化了课堂的“讲”。而这些对于教师来说“省时、省力、省心”,其作用不可估量。此外,在智能手机上,“极课教师”可以随时查阅历次学业情况,方便快捷,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让教师真正“读懂”了学生。同时,在极课资源库中重组高错题型并进行重组训练,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结合近几年学校利用大数据开展教学改革的实践,当务之急是教师要树立利用大数据的意识,并自觉培养相关的素质。而当经验和大数据发生矛盾时,教师要懂得如何对待采集的数据,这会对教学的评估产生影响和根本性的改变。同时,教师除了会分析数据还要会应用,并把采集到的数据结果和日常行为结合起来。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师不能局限在固有的教学模式中,而应努力基于数据去改变,主动用大数据指导自己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余小高.大数据环境中微课程个性化学习的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7).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技术;极课大数据;个性化学习;教学评价

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弄清什么是信息化数字化的时候,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互联网+教育、大数据、云计算等已成为近年来教育流行的关键词之一,各行各业特别是教育界都已经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与未来发展的潜能,谁能率先收集、挖掘并利用大数据,谁就将抢占未来教育的先机。

现代大数据是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实时采集,这类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其最重大的意义,更能“让我们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真实世界”。而且这样的大数据不仅能真实地帮助我们分析群体状况,而且能分析到更微观、个体化的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与达成度,有利于调整我们的教育行为,实现“以学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

教育过程中的大数据挖掘与利用,潜力巨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采集大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根据大数据分析来指导或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已成为我校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试图通过学生每一次的练习、测试或评价,不仅仅从卷面总分进行统计与分析,还需通过技术手段,耐心地统计与分析每一大题的得分,每一小题的得分,每一题选择了什么选项,花费了多少时间,甚至是学生在分析解题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在练习过程中学生是否修改过选项、做题的顺序是否有跳跃,审题过程中是否存在潜在的困难、复核试卷所花费的时间长短,纠错过程中涂改了哪些题目等等。这些信息的价值远比试卷的卷面总价值要大得多。如何采集这些数据?极课大数据系统就是较好的实用平台之一。

我校自2014年开始试用极课大数据系统,目前已在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学科试用。极课系统能支持海量题库在线组卷,也能支持自编新题进行平时测试与大型考试,在不改变老师常规阅卷方式的前提下,实现大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可实现根据学生作答结果形成集高频错题集、薄弱知识点、错因分析、成绩变化曲线、学生层次分析等学情分析,个性化制定提高学生成绩的学习方案,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极课大数据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现将大数据、云计算与我们的教学过程相融合,根据课堂练习、段考评价等有针对性地提供学生的个性化作业与辅导,能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为每一个学生建立起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网络服务。

极课大数据系统基本要求不高,只要一台阅卷仪和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数据采集步骤也不复杂,共分三步:

第一步试卷制作。我们可以从自带的资源库现场编制试卷,也可以将编写好的Word子稿直接导入,系统会为每份试卷或作业纸生成相应的二维,便于系统在扫描时认别。自动生成的答题卷或作业纸中会在每小题或大题中增加定位点及老师打分的评价栏。答题卷或作业纸印刷后学生可与正常的试卷一样进行练习或答题,只是增加一个张贴学生个人信息的二维码过程。选择题与正常的涂卡方式一样,用2B铅笔正常涂写。

第二步阅卷。阅卷分两步,第一步老师手工阅卷,第二步机器扫描结分。答题结束后,老师与平常批阅作业方式一样,可以给予必要的批注等,其中增加一项工作,就是根据实际答题情况,在相应的得分评价栏用红笔做相应的标识。标识的方式可以是|―/√×等,可以是加分,也可以是减分,如果涂写出错,可以重新在正确的位置加重涂写,极课系统通过程序设定的图像算法,以笔墨较重的为准进行智能化判断。老师手工阅卷结束后,即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扫描结分。扫描读卷速度很快,一般以50张/分钟进行边扫描阅卷边进行图像识别分析。如果出现学生涂写错误计算机系统会报警,人工进行干预识别。

第三步数据分析。扫描结束后,所有的学生作业图像版及分析采集的数据,全部在极课系统中进行分类存贮,并上传到云平台上,在同一时段内不管你在单位还是在家里,都可以通过网络登陆到极课系统上。可以是手机APP,也可以是PC客户端,可以是微信学生端,也可以数据下载后在QQ群内进行交流分析。极课系统带有自主的智能识别及多维数据分析系统,可以极大地方便老师进行数据统计与质量分析,可以查出一类得分率较高的题号题型及答错学生的具体情况,甚至能调出每一位错题的原图,有利于分析学生错误所在。

使用极课大数据系统采集数据,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速度更快捷。平时我校基本上都是选择题一张卡,非选择题一张纸。卡与纸分别进行电脑扫描阅卷与手工批阅结分。有时因为个别学生涂卡有误无法识别时,需要从众多的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学生答题卡,再进行手工批阅,然后再将两者对应并相加,再进行统计。最终也只能统计到总分,如果要累积到各小题和大题,花费的时间则更长。通过多次试用,可以在老师不改变正常阅卷方式的前提下,又能在批阅过程中了解整体情况,对学生作业进行个别批注,批阅结束后五分钟内就能出结果,所以说批阅的速度明显更快了。(以“溴、碘的提取”作业为例,扫描后系统反馈的信息如图所示,图一:班级分数段分布图――总体了解班级情况。图二:从全年级采集数据,得出各小题的难易度、区分度和得分率,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总体掌握情况,指导后续阶段的学习并改进老师的出题质量。图三:各班级的小题得分详情,有助于老师改进教学。图四:具体题目的班级解答情况,并可以知道具体是哪些学生选择的某个选项,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和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2.数据更准确。每次的作业或测试的原始数据都不断积累,并保存下来,经过分析就会得到每位学生不同时期、不同学习内容、不同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可以使数据更准确。

3.分析更全面。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教师对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有更加科学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反馈,加强辅导,并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学生通过大数据分析,随时调出自己答题情况并与全班同学进行比较,发现自己的某些知识点的不足,加强训练,反馈纠正,查漏补缺。

4.保存更真实。所有的原题,每个学生每次训练的试卷,每次的质量分析整体情况与个体评价,每一小题的解答过程原样等,都保存在数据库中,可以在今后分析与纠正,甚至整理成错题集,供其他学生平时参考。

5.个性化更强。通过长期的大数据积累,学生在大型考试或复习时,就可以把平时每次测试的错误点进行整理列出,形成个性化的复习或学习方案,在复习或考试的过程中保证平时做对的试题继续做对,平时做错的试题不再出错。

6.指导更得力。教师能够看到每一小题的正确率,甚至能查看每个选项都有哪些学生选择了。对某些特定的知识点,能同时了解到班级整体情况与学生个体情况,在课堂讲解时更有针对性。对年级分析来说,不仅能比较不同层次的班级答题情况,也能比^不同教师所教班级的知识点教学情况,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有更清晰的评价,正确指导我们的教学。

7.管理更高效。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分析每一位学生从高一入学到高三比较的整体情况,也有利于帮助学校在教学督导方面有针对性地督查或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成长,也有利于学科组内老师相互学习,听课研课,共同提升。

大数据的应用不仅适合平时的学科测评与分析,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有人统计:一名学生从小学入学到大学毕业,各类可供分析的量化数据基本容量不会超过1MB,其中包括个人与家庭基本信息,学校与教师相关评价,各阶段的考试成绩,身高体重等生理素质数据,借书信息及银行保险及医疗信息等。而大数据的分析则完全是另一种层面的技术。例如,在一节45分钟普通课堂中,一个学生所产生的全息数据约有5-10GB,而其中可归类、标签,并进行分析的量化数据约有50-80MB,这相当于传统数据领域中积累几万年的数据量总和。数据量越来越大,而分析则越来越复杂。我们不仅需要运用云计算技术,甚至需要采用Mathematica、Matlab、Maple等各类软件来进行处理,并实现数据可视化。这需要专业知识及专业人才来处理,包括现代数学或计算机工程领域,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的天赋与灵感。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有效方式来进行大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应用,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指导与信息反馈。

参考文献:

[1]蓝富华,余丽.教师应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J].卫生职业教育,2008(9).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极课大数据 民办高中 教学研究

一、民办高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运河实验中学是无锡市一所民办高中,青年教师缺少教学经验,老教师缺少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中年教师课务繁重,教学研究的氛围不浓厚,学校整体师资力量还有待提高。其中,作业批改仍停留在手工批改的方式上,耗时耗力,效率低下。成绩的统计处理上,仍是人工操作,较为繁琐。通过极课大数据的研究与实践,基于互联网+教学的思想,成功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可根据极课大数据的学业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从而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利用信息技术引领教学的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意义极为深远。通过初步研究和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想法,在此交流,经验共享,希望能为广大老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极课大数据的功能特点

大数据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学校中教与学的信息集合,是一套应用信息技术开发的学业采集与学情追踪反馈系统,国内领先大数据智慧方案提供方,国内个性化教育和智慧的第一品牌。

1.出卷简单

极课系统提供“上传WORD题干和空白答卷”两个模块。教师可根据试卷题目数量、设定分值和题型编入信息,答题卡自动绘制,然后保存、导出PDF文本答卷,及时。在组卷时,也可链接学科网、学大题库中对不同题型进行筛选题目,组卷后,极课软件可以根据试卷结构自动生成答卷。

2.操作方便

极课系统可以嵌入word软件,操作便捷。极课平台里提供了年级、学科、测试类别、卷面版式(A3、8K、A4、16K)选择,教师可根据作业和考卷模式自由选择。

3.身份直观

将年级、班级的学生名单按照极课学生号、学籍号、姓名、性别上传电子表格后,平台将会按照学生的名单智能划分到班级,点击相应的班级生成学生二维码,并用专用的不干胶打印,贴在答卷二维码框内。该二维码就是极课软件用以识别学生身份信息的“眼睛”。

4.阅卷高速

教师批改主观题时,不改变传统习惯,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评分栏中用红笔画圈起分值即可。将纸质答题卡放入阅卷仪,找到的试卷名称,阅卷,然后上传成绩。

5.分析精细

极课大数据软件,对每一次的测试会有精细的分析。班均分、客观题、主观题均分、小题分,高频错题得分率,电子表格等一系列数据作详细的统计。

6.诊断到位

极课大数据件对学生名次排序升降、成绩成长曲线、阶段性知识模块得分率,高错题类型会做出细致的分析,为个别化教育可奠定扎实的基础,也可根据学生的错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作业本。

三、极课为教师减负

通过极课大数据的实践,教师只需批改主观题,答题卷的批改和以往相同,批改时并不改变老师的原有的批改习惯,只是在计分时,将学生本题得分在评分栏中数值圈一下即可,主观题全部批改好,将学生的答卷进行机读阅卷,上传成绩至云服务器,精细的分析会自动生成,特别方便。从而避免了繁琐的工作,为教师的工作减轻了负担,为教师的教学研究赢得大量的时间。极课软件的使用,对于教师来说是“省时、省力、省心”,其作用不可估量。

四、极课为教学助力

1.促进学科教学的精准化

传统的作业批改、阅卷与成绩的统计,只是在宏观上的有个了解,并不能反馈出每个题的得分率,仍停留在模糊的印象当中。通过极课大数据的“逐题分析”,在综合试卷中,每个题型的正误情况可细化到具体人数、学生姓名,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薄弱知识,更加准确了解自己学生的问题所在。

2.为帮扶教学提供依据

为突出我校小班、微班品牌,能较好的适应层次性教学的转型定位,很好的研究小班、微班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研究迅速提升他们成绩的科学方法,以极课大数据的数据为依托,明确帮扶学生的切入点,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小坡度帮扶后进学生,实现真正的分层教学。

通过极课大数据的研究,教师可以全面了解个体间的差距,准确地寻找学生基础的切入点,有助于帮扶教学,缩小小班、微班与常规班的的差距;又可以把握群体的共性问题,有利于常规班精准化教学的实施。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想政治 适应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4.033

Abstract The era of big data is the product of 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has on our lives caused aspects influence, face the era of big data in a variety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ers to make a difference, especiall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ely adapt to and innov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moder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a and the way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big dat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adaptation and innovation

大数据时代是信息爆炸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随着数据的海量化,教育数据和教育文化得以不断向前发展,大数据所彰显的社会价值和科学价值不断表明其就如同一座富矿,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在日常的生活和课堂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行动,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意识,收集各类相关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素材,引发学生的兴趣点。

1 大数据及其特点

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生活的社会由数字时代进入到了数据时代,数据已经突破传统定义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享受数据的同时也成为数据的一部分,因此部分专家学者多次提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与广泛应用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方便,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且越来越方便。大数据时代改变了人们以往主要靠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的方式,随着网络的全面覆盖,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认知和判断的来源,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大学生的虚拟沟通能力已经超过现实沟通能力。

(2)信息传播快捷,且价值巨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的数量、传播速度和处理及应用程度都在以几何级数的方式不断增长。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们学习、掌握、运用知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人们思想观念更新越来越快,

(3)数据总量大,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一直以来,互联网都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其在为人们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也存在大量暴力、色情、虚假广告等有害信息,垃圾信息泛滥业已成为网络新公害。信息的甄别和使用也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

2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教育使得教育实践中数据的收集和运用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不断达成“大数据是最强有力的力量”的共识。大数据的运用对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变革――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课堂内外多维度充分互动,全时空学习正在实现,但是,以大数据为依托的个性化教育对教育者也存在不小的挑战。

2.1 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带来机遇

(1)大数据使教育方式灵活多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大数据的运用使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从而实现预防性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在课前教学准备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大数据的预测属性,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研判和前瞻,动态地捕捉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构建一种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同时,教师为了更有效地把握思政教育的发展趋势,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发挥现代大学“监测、分析、预见和缓解”的预警功能,对不确定事件作出提前反应。比如,大数据的分析预测使教师通过捕捉学生的各种信息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准确掌握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个人喜好,从而因人而异地进行引导和教育。

(2)对学生群体信息掌握更全面。大数据包含的内容丰富,既有图文等传统数据,还有音视频等更直观的数据,极大地充实了思政教育工作者采集样本数据的路径。教师在利用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出勤状况、书籍借阅情况,甚至通过调查问卷和实时监控还能动态采集到学生网络浏览习惯和网络社交行为等,都可纳入思政教育全过程,丰富课堂教学。由此可见,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教师全面、深刻了解学生群体的真实信息确实有重要意义。

(3)教育介体微型化,方式多样化。微博、微信、QQ等新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正改变着思政教育的传统传播生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过程由此也正经历着传播媒体迷你化,传播受众细分化,传播信息精简化等转变,特别是以手机为代表的掌上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平台,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2.2 大数据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带来挑战

大数据时代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育开辟了一个重要而广阔的领域,但是,由于其内容纷繁复杂,数量巨大,涉及面广,必然会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

(1)部分信息可能会比较敏感。教师在收集和整理素材的时候,学生的部分隐私信息必然也会被挖掘,对学生本人而言部分信息可能还比较敏感,为了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教师在收集和运用学生信息的时候对学生的隐私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侵犯。

(2)大数据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环境的挑战。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宁静的校园也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师生在利用数据的同时也成为数据的一部分。与以往那种学生接受信息渠道少,高校校园比较封闭,学生思想较单纯不同,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兴起帮助学生每天通过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接收并处理海量信息。但是,由于在手机及互联网媒体中监管缺失,社会不法分子利用聊天软件、电子邮件等开放、不易控制的新媒体向大学生宣扬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加大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3)大数据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挑战。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课外思政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处于主导地位,面对大数据带来的校内外环境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思政理论课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我的理论教学水平,注重教改,让课堂从封闭转为开放,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有效性。

(4)数据的真实性也值得考究。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已经成为人们判断和结论的重要参考,但是海量信息总会参杂部分无从考证的内容,信息的真实性也值得考究,特别是对大数据预测的相应结果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处理,信息的可靠程度如何判断,怎样合理避免由于大数据的误判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适应与创新

为了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思政理论课堂的与时俱进,我们需要立足学生实际,顺应时展潮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1)坚持伦理原则与道德责任优先。大数据为教育者的针对性教育提供了可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偏重宏观层面受教育者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而不应当微观到学生个人的直观数据,同时,充分利用宏观洞察而不是微观精准,避免对学生的个人隐私过度窥探。思政教师要树立合理使用数据意识,加强对数据使用的伦理与道德责任担当,最大限度发挥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正面引导作用。

(2)强化阵地意识,占领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阵地。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构建大数据意识,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新发展。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面临着更为严格的要求,需要通过自身对数据信息的敏感捕捉积累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分类和深入挖掘。比如,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辟思政教育二课堂,教师运用微博,微信,网络聊天工具等媒介为载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都可以在转变方式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水平。

(3)优化思政理论课的工作方法。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成效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大数据时代潮流,需要不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适应与创新能力,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师生交流方式,积极调整心态,才能做到真正创新。教师可以运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和交流方式,使得思政教育特别是思政教育课程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让枯燥的课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课堂灌输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重要作用,但为了灌输而灌输就不行,如果任课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讲解课本内容的时候结合当下时政热点,平等地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那么思政课堂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4 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助数据开辟了全新领域,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高校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防范大数据带来的风险和不利方面,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

*通讯作者:严涛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2014 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适应与创新研究》(SZQ2014079)阶段性成果;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01-01.

[2]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8-01.

[3] 陆Z.大数据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3(9).

[4] 刘凤娟.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

[5] 卢正天.大数据浪潮挑战下的教育回应[J].当代教育科学,2014(20).

[6] 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

[7] 梁家峰,亓振华.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3).

[8] 夏晓东.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前沿,2014(AZ).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5篇

大数据对英语教学会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慕课作为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新生事物,为学生进行个性化、高效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慕课要在各个学校普及开来,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之间通力合作,提供政策保证和支持。英语教师在新形势下要转变意识和角色,注重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

大数据;慕课;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43-02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IBM公司把大数据概括成了三个V,即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和快速化(Velocity)。这些特点也反映了大数据所潜藏的价值(Value),这四个V就是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大数据产生于信息爆炸时代,将会改变以往的教育模式。大数据技术使我们能够学生的学习行为、考试分数等各种教学信息,而近年来网络在线教育和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即慕课应运而生,也使教育领域的大数据获得了极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我们有理由相信大数据将掀起新的教育革命,包括教育政策的制定、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等方面都会得以革新。

1 大数据时代慕课的发展

大数据时代,慕课正是其在教育领域的一个新近产物。作为一种大规模的在线开放课程,2013年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慕课元年。在这一年的5月份,清华北大加入到美国教育平台edX的慕课组织中;10月份,由清华大学打造的首个中文版慕课平台――“学堂在线”正式推出。可以说国内的优秀高校引导和带动了在线课程教学改革。由此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不再是经验式和主观式的,而是将通过大量事实数据进行归纳,真正做到客观性和多元化。例如美国高校开发的学术系统使用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来分析学生在线学习系统中的情况,从学生的考勤、在线时间、参与讨论次数、系统活跃情况等来判定学生对此课程的投入度,并依此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慕课作为一种先进的开放网络学习平台,需要保证在线学习者的学籍、证书、学分等。目前慕课在美国围绕其能否进入高校、是否可以计入学分的问题仍然存在很大争议。而美国以其独特的高等教育体制,各个学校间的做法也有所不同,有些拒绝有些接受。在中国这是一个涵待解决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必须通力合作并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为将来学校间的学分互认铺平道路。只有做到这些,慕课才能真正在教育领域普及开来。另外应该保证充足的专项资金用于硬件的更新换代,以保证教育大数据的日常管理和长远发展。

2 大数据改变学生的学习

教育大数据到来,为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与以往学习资料匮乏到只有教材的时代相比,学生获得了数量空前的网络学习资源,而且他们有机会通过慕课网络学习平台接受世界顶级名校的精品课程教育。网络实时互联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区别对待,即同一英语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呈现不同类型的课件,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外语课堂。学生在阅读课或其他学习环节中使用互联终端,将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如果该终端用于替代教材,那么它将记录到学生在不同页面停留的时间长短,翻页速度快慢,阅读过程中是否有回看现象,阅读、复习都是在什么时段,每次持续多长时间,采用了怎样的阅读顺序,在哪一部分内容进行过回馈性操作等。借助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分析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是哪些,阅读习惯怎样,是否投入时间进行了认真的学习,是否学习习惯方面有进步等。每个学生在不同时间和在不同地点的学习活动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痕迹,而这种数据具有累积性和关联性的特点。从技术层面来说,可以借助数据抽取和集成来获取学生学习行为的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到哪些是个体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从整体来说最容易掌握知识等方面的情况。另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在学生自主学习出现偏差时进行预警,使学生及时调整不良学习行为。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和分析结果,即时进行教学反思与教学调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 大数据改进教师的教学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是名校、名师和名课的结合。这场教育革命将会带来从教育理念到教学目标与方法上完全区别于以往的颠覆性巨变。教师应及早认识到这一转变,不可抱有侥幸或者保守心理,认为大数据还未冲击到教育教学。美国政府在2012年的大数据研发任务中曾提出要召集各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怎样利用大数据转变教育和学习模式。英语教师应该主动适应教育数据化发展,理解数据支持的教学决策,提升数据分析的能力,并清楚地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学校课程变化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并意识到适应大数据专业发展的重大意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教学软件和媒体使用、网络通信与教学平台应用等以往被认为是教师所必备的技术技能,而大数据最近几年才刚刚兴起,很多行业开始有了大数据分析的需求,绝大部分从业者都对数据分析不熟悉,在新兴而又复杂的大数据工具面前,他们是初级的使用者,教育行业当然也不例外。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分析,再到最后的数据解释,易用性应当贯穿整个大数据的流程。校方应聘请大数据方面的工作者对大数据时代的软件工具应用为教师们进行集中培训,并在教师使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以指导解决。最终帮助教师形成数据素养,即在教学中快速获取,总结规律,形成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英语教师熟知教学规律,在了解信息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他们应该向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有关开发新系统、新应用或新功能的具体要求。只有教师与技术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够实现技术和教学应用方面的双重创新。

大数据时代,英语教学活动正在由传统的教师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和向大规模网络语料为中心转变。慕课带给英语教学的改革,突出体现在“翻转课堂”上,也就是在线的课堂学习环节与课堂内部的深入探讨、问题解决相结合的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由过去的单向灌输改变为启发建构,要成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激发学生广泛而丰富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兴趣。例如,教师应注意辨识学生在线学习时某些知识点停留时间的长短是因为学生感兴趣还是理解困难,以便在教学中能够有的放矢区别对待。自尊心强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时互动交流环节有意无意地隐藏自己的行为,或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信息,试图以此保护隐私。对此教师应加强宣传和指导,使学生习惯和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消除戒备和紧张心理。数据产生时间越久远,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价值往往越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教学应用场景数据的分析从离线转成了在线,开始呈现实时处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以便及时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针对性反馈信息。这要求全体师生相互配合,在计划好的时段内按时完成规定的教学和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制订好学习计划,教授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展自己。与此同时,还要组织、引导、协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并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举例来说,现有的智能写作评估系统如某北京科技公司开发的批改网可以为学生的作文提供词法、篇章等方面的在线反馈信息。这样就将教师从繁冗的作文语言问题批改任务中解放了出来,而专注于分析学生目前的语言水平和预定的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习,给出学生应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4 结语

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人都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慕课服务于学校教育并且辐射社会的发展趋势也将日益显现。学生应该积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以慕课为平台,尽早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努力学好英语。教师应认清并顺应这一趋势和由此所带来的挑战,从学生学习会出现的新特点和规律出发,利用网络平台资源,研究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结合大数据挖掘出的学生信息,反思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做一名顺应和引领潮流的大数据时代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高鹏.当新媒体遇到大数据[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2,(10).

[2]曹磊等.大数据:数字世界的智慧基因[N].文汇报,2011-11.

[3]陈金平.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14,(4).

[4]郭英剑.谈中国“慕课”的发展与问题[J].外研之声,2014,(2).

[5]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

[6]申怡.大数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分析[J].教育信息技术,2013,(12).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79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1

目前,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并被人们应用于各行各业,教育行业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尽快完成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工作,积极解决授课模式单一、学生评价模式落后等弊端,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工作已进行了较长时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而能否做好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模式变革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相关教师的智慧与学校的决心。

1 大数据时代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作用

1.1 赋予教育过程更强的灵活性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新形势下各类教学应当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以及前瞻性,尽可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在增强教育过程灵活性等方面的工作上难以收到较好的成效,而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改革工作则有所不同,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计算机的普及使受教育者能便捷地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这样就能有效地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积极性。

1.2 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

我国计算机普及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并且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速,因此,许多人可以利用电脑进行网上学习。由于每个受教育者的知识储备量及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个人所偏向的课程各有不同。大数据时代下,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课程,更为重要的是,处于偏远地区的受教育者也能享受到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优秀教师的指导,这样不仅实现了“按需教学”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群体总体知识水平的提升。

1.3 有利于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不停地讲课,学生也在认真地听课,然而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很少见到有学生回答。这说明了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强,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收到良好的成效。应当看到,在大数据技术出现后,学生的答题以及复习等信息能及时地被相关的设备监测并记录,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各种学习信息便能在第一时间向学生反馈其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工作

2.1 积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也应当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着力于加强自身的解答问题能力、查找资源能力、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设计微课能力等,把握一切可利用机会来了解信息设备的运行原理,在学习中有目的性地提升对数据检索、存储以及删除操作的熟悉程度。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有必要设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事实表明该措施能收到颇佳的效果。

2.2 大力开展微课试点工作

大数据时代中教育行业出现了“微课”这个新概念,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鼓励教师不断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学校应当号召教师积极开展微课制作工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学技能点与知识点的设计,在微课制成后广泛征求同行与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以求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微课制作水平及教学水平。

2.3 摒弃落后的评价方式

总体上看,国内大部分学校依然只将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这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大数据背景下教育管理模式改革进程的推进。为此,学校必须摒弃落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进新式的评价方式,可以在评价模式中加入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考核标准,这样做不仅打破了传统评价模式中分数至上的局面,能够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大幅提升,还能间接促进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发展。

2.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独立思考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学生而言极为重要,其是学生锻炼思维能力、促进自身全面发展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大数据时代中的学生在教育资源获取方面的便利更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形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长时间在自由空间中学习,教师难以有效地跟踪其学习过程,这就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提升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对于个人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出于对学生前途的考虑以及对大数据时代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负责,必须做好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工作。

3 结 语

教育工作是国家发展的“强心针”,是个人命运的“助推器”,因此必须做好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工作。大数据时代中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工作涵盖多种内容、具有较高难度,因此,不仅需要有关教师积极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还需要学校不断地改进教学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律.大数据背景下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2013(12).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数据 军事理论 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13-01

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人类步入了大数据时

代。信息技术不断渗透到人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渗透,对现阶段教育领域中的教育资源开发、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程而言,传统的军事理论课成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国防教育的要求。在时代的挑战下,高等学校应该要积极推进军事理论课程的创新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促进学科的深入发展。

1 大数据时代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特点

《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通过军事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高度交叉,军事理论课的深度和广度也日益变宽,传统的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把握大数据时代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新特点,并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创新,才能够促进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与时俱进。

1.1教学资源的多元化

大数据时代,网络的高度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学生接触到军事理论学习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传统的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中,我们总是能够看见讲师讲的唾沫横飞,而学生则在课堂上睡大觉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于军事理论的兴趣极低,他们对于军事理论的认知是枯燥无味的,而大数据时代,学生大多数会通过网络接触到不同层面的军事知识,这些军事知识往往并不是以单一的文字形式呈现,而是用真是的配图或者视频展示,增加了军事理论知识的直观性,也提升了学生对于知识探究的兴趣。

1.2教学模式的开放化

大数据时代,开放式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巨大冲击。开放性教学打破封闭式课堂教学环境,也进一步的提升了学生对于军事学习的主动性。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来扩充课堂内容,提升了课堂的能动性,并且这种来源于网络的资源对于学生而言是可以直接触摸的,与课本知识的来源对比而言,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强;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也促进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与学”的不平等模式向“引导与分享”的教学模式改变,在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教师对于军事理论的教学更加偏向于对知识正确性和真实性的引导,更多的是与学生互相探讨,从而形成更加开放化的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军事理论的创新思考能力。

2 大数据时代高校军事理论课创新方式

军事理论课“怎样教”,直接影响着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

量。在大数据时代,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对提高军事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1创建大数据时代军事理论课的网络教学资源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大多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学生传统的单一从课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然被打破,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寻任何有关于军事理论的资料。网络资料的丰富程度上远远超过军事理论课程本身的,但学生往往没有鉴别这些信息的真假的能力,这样在网络信息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误导。基于此,在大数据时代军事理论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既要利用到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大量性、丰富性的优势,也要尽量避免虚假消息带来的误导。

对于军事理论的教育资源的开发,我们首先需要依照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关于课释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课程内容的设置仍应该紧密围绕国防、军事技术、思想、世界军事和信息化战争等五部分内容。利益高度网络化的时代特点,广泛收集网络教育资源,教师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去甄别对于教学有利的相关资源,并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继而形成系统化的军事理论教育的网络资源库。

2.2充分发挥网络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如今的军事教学要求。课程教学必须运用多种手段,采用多种形式,促使课程内容进入大学生视野,帮助其理清学习思路,消化所学内容,开阔军事眼界。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课程教学的辐射力与感染力,使其传达的国防观念和爱国意识融入大学生的思想。

2.3利用网络形成教学交流机制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军事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由“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由“教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的反思者和改革者。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学交流机制显得十分有必要。

军事理论课程作为高校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实施多年,各高校大多积累了符合学习学情的相关教育体系。在大数据时代,教师们的交流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更加便利和通常,这种时代特点更有助于军事理论教学系统的形成。基于此,地方高校应该进一步的丰富并完善教学交流机制,在平等的交流过程中,高校要积极选取优秀的经验和成果进行学习,进一步改善自身军事理论教学水平,必要时可组织参观游学,跟班听课、互听互评等研习活动。

3 结语

高校开设的军事理论课,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

个好的切入点,利用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广袤性、丰富性以及实时性来开辟一个新的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视角,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杭军.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地方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

[2]范双利.高校国防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现代科学教育,2010(07).

[3]尹建强.军事课课程教学方法探索和实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2):202-204.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经管类 大数据

实验教学是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不仅要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强调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研究,并快速做出决策[1],不仅对掌握大数据思维和技术的人才需求量扩大,而且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应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性,科学全面地构建面向数据分析和管理的实验教学体系,以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需求。

大数据扩宽了信息的来源,提高了信息获得的速度,分析对象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过渡到非结构化数据,因此对经管人才需要更全面地掌握大数据思维方式和分析流程。对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业而言,需要其更注重利用多种类型的企业运作的数据,通过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帮助企业进行业务流程改革,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经济效益[3]。对于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应学会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新商业模型,分析营销网络,评估投资风险及创新服务模式[4]。而对于和大数据技术紧密相关的信息管理专业来说,需要更全面地从数据采集、分析到数据挖掘多个方面转变传统的数据分析思维,以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管理与智能决策的需要[5]。

1.实验目的不合理,实验设计不当。

目前,对于经管理类专业的大数据实验教学体系还处于基本概念阶段,与科研前沿脱节,实验目标大多只要学生掌握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基本概念和方法,就学会对给定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分析和挖掘需要针对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等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解释分析结果,并用于智能辅助决策及知识发现。因此,大数据实验课程应与时俱进地适应大数据的要求,开展多样化、启发式的实验项目,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还要解释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潜在规律。

2.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

传统实验课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和给定的数据,学习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实验内容设计单一,没有针对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训练项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大数据实验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团队协作、自主设计完成。同时,分层次制定针对不同知识结构背景的实验项目,便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能力自主选择实验项目。

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经管类专业人才对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新需求,在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内容等多方进行创新和改革,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背景的优秀经管类人才。

在大数据背景下,经管类人才应该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整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及理解分析数据的能力。对此,我们从教学方式、课程体系、技能与经验三方面入手,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于经管人才培养的要求。

3.创新实验教学方式。

大数据时代,书本和课堂不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选择,网络资源、各种移动端应用程序等方式都扩展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实验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提供多种获取大样本数据的渠道,学生组队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设计算法,进行相关分析直到最后撰写出分析报告,整个流程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

4.完善大数据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于经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实验目的主要是让他们掌握数据分析的主要流程、主要算法的基本原理,具备大数据应用的初步能力。另外,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同,我们构建多层次的经管类大数据实验课程、基础实验,以验证和演示实验为主,强调掌握数据分析工具和分析算法,理解数据分析基本流程。专业实验,以简单设计性实验为主,强调利用现有的数据分析工具,较完整地体验从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到数据挖掘的全过程,并编写简单的数据分析代码。综合性实验,采用自助式、合作式模式,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数据,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自主设计算法,进行相关分析,直到最后分析报告,初步具备大数据的应用能力。

5.培养专业技能和增加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大数据应用相关的实践活动,提供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大数据的实践环节,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合理利用现有慕课、微课等在在线课程作为实体课堂的有益补充,引导学生深入学数据技术。另外,积极联系软件企业提供各种实习途径和岗位,让学生真正参与与大数据的各种项目开发,强化课堂的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专业级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挖掘能力。

大数据作为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问题,已经广泛应用于经管类学科当中。经管类专业学生只有更好地掌握并懂得如何利用大数据,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拥有更多的优势。因此,本文从教学方式、课程体系、技能与经验进行创新,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更好地培养经管类学生的数据分析的专业能力,适应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管理与智能决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沈德梅.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技术研究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5-13.

[2]朱怀庆.大数据时代对本科经管类统计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4(9):35-37.

[3]李永,刘玉红.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转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4):38-41,100.

[4]邵举平,沈敏燕,樊星.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2015,32(4):82-85.

[5]赵艳,韩丽萍,余娟.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改革途径[J].绥化学院学报,2014(6):119-121.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个性化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19-04

大数据既是一股新的技术浪潮,也是一场思维变革的风暴。随着信息存储量的极速增加,人们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通过数据的开放、整合和分析,能够获得新的认知乃至创造新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世界,“将重塑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1]。这种大数据理念和方法正逐渐向教育领域渗透,对传统教育思维、理念、内容、评价等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高校在校生以“95后”大学生为主,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热衷接触新鲜事物,熟悉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为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期待,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大数据分析,能够提高教学决策的科学性,“以达到教育人、培养人、引导人,从而实现不断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社会价值目标”[2]。

一、传统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困境

思政课作为一门融合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肩负着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高校思政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作为衔接理论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桥梁,是贯彻“知行合一”和“知情合一”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因此,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实践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教学思维、教学实现形式及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也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政课整体教育效果。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思维陈旧

21世纪以来大数据方兴未艾,正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对教学信息和学生信息的收集,主要依赖教学经验和小范围样本数据。

在长年累月的教学活动中,有些思政课教师会有意识地分析学生的理论能力、学习偏好、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信息,通过获取对学生的主观性认知进而逐渐上升为一种教学经验,用于指导教学活动。这种获取教学信息的方式,受到教师个人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经验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色彩,缺乏客观的数据支撑,因而,仅能作为个人教学决策的参考数据,很难大范围复制推广。

为了增强信息收集的准确性,思政课教师也会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有关学生学习兴趣、阅读习惯、课外活动的信息以及他们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反馈意见。这种样本数据调查结果具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调查结果只代表一部分学生意见,不能完全涵盖全部参与实践教学学生的真实意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然,相比单纯依靠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数据抽样调查,在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方面是一大进步。

无论是依靠教学经验方式还是运用数据抽样方式获取教学数据,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弊端:就是容易忽视数据的广泛性、流动性和变化性等主要特征。所以,基于上述芍址绞轿薹ㄎ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更无法回应大数据对教育的挑战。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形式有限

1.课堂规模过大限制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形式

高校思政课一般采取合班授课方式,实践教学也大都合班开展活动。虽然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规定高校思政课合班人数不得超过100人,但是迫于师资短缺、财政紧张和教学场所有限的客观现实,很多高校思政课合班人数大多超过文件规定。在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开展覆盖全员的集中实践教学活动确实面临一定的挑战。

2.活动经费短缺制约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形式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都应设立思政课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保障思政课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实际上,思政课专项资金从设立到使用,存在诸多不规范的情况。有的高校要么根本没有遵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设立思政课专项资金,要么虽然按照要求设立专项基金但是款额远远没有达到教育部文件规定要求,甚至还有部分高校在思政课专项资金本已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擅自挪用,用于其他用途。

在思政课经费原本不足的情况下,主要资源都流向了思政课课堂教学部分,留给实践教学的资金杯水车薪。在资金有限且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的窘况下,期待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覆盖到每个学生,且形式多样,有声有色,效果显著,确实存在很大难度。资金短缺和来源单一,直接影响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实现方式的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3.“一刀切”实践教学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

在传统数据时代,由于信息闭塞,获得信息的渠道有限,教师成为知识传授中毋庸置疑的权威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牢牢控制着主动权和话语权,“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统统都由教师裁决。教师权威主义盛行,就可能会导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丧失和创造性的泯灭。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实践活动方案,学生失去自由选题的机会。一些高校惯常的做法就是组织学生就近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或者其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作为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有些高校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考察并完成调查报告。这一类的调查实践活动,由于缺乏有效的过程指导,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为节约成本,许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活动也会与专业课实践活动结合,但是在对实践结果考查方面偏重知识、技能的考查,缺乏对情感和思想价值的评估。

无论是参观、调查还是跨专业实践活动,学生对实践活动主题的设计都缺少参与机会,在实践方案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这种“一刀切”的实践方案既挫伤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削弱实践教学效果。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评判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以说,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地评定成绩,而是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情感、价值导向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激励学生发挥其潜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实践,丰富知识、锻炼能力、合理表达情绪,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一般以结果为导向,即采取事后评价。按照学生在实践后提交的参观心得、实践报告或者竞赛获奖名次进行评价,给定课业成绩。“事后评价缺乏诊断性和形成性,不能在过程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出现的问题给以及时、具体、有效的帮助。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被评价者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必须能够促进学生正确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这就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不断的跟踪、修正和调整,而考试的方式显然不能达到这个效果。”[3]这种事后评价是典型的定性评价,缺乏对实践过程的有效监督和合理动态评价;注重知识评价,缺乏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进行有效引导。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价值观和情绪波动无法及时捕捉,也不能及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时效性。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途径

不同于传统数据时代,有了大数据支撑,教师可以了解和分析不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实践成果,掌握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行为、情感、价值导向等方面的动态表现,根据这些精准的数据分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指导和价值观引导。将大数据理念和方法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不仅改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思维模式,同时也推动实践教学实现形式和评估方式创新。

(一)依托大数据挖掘,激活思政课实践教学思路

1.基于精准的大数据分析,重塑新型师生关系

首先,发挥大数据对实践教学的影响,需要重新定义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一是师生关系需要从命令服从的不对等关系转变为独立个体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对话;二是师生沟通交流的内容要从知识的单向传递到知识、情感、价值等方面的密切交流;三是在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实践成果评估方面,由教师主导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唯有如此,在思政课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成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行为主体,相应地,教师从单纯的知识的讲授者和评判者转变为实践活动的协调者、实践内容指导者及价值观的积极引导者。

其次,大数据时代,一方面,微信、微博、QQ、论坛、贴吧等快捷、及时的信息交流媒介为师生之间及时有效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可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促进师生关系的密切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在校园平台和社交软件留存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有效分析,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学习、思想、生活动向。据此,教师能够对学生实践活动给予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情感和情绪变动,及时进行必要的情绪疏导和价值观引导。

再次,大数据时代,信息获取的渠道日益多元化,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需要利用大数据,针对学生知识结构、学习偏好和兴趣爱好等信息,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以他们熟悉的方式获取知识,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发展前进。

2.贯彻差异化教育理念,实施个性化教育

差异化教育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承认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因个人知识储备、实践能力、情感认知、价值判断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学习进度、效果呈现、情感表现和价值偏向会有所差别。因此,贯彻差异化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实践技能和合作协调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潜能,尝试把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愿望有效结合,进行适时引导,因材施教。海量教育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价值数据的读取,为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育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为提高实践教学决策的科学性,将大数据引入实践教学,教师需要思考以下几点:其一,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设计如何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其二,实践教学实现方式如何能体现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其三,在尊重个人差别和创新潜能的基础上,如何激发学生自由表达和独立创新的欲望。

大数据为贯彻差异化教育理念、实施个性化教育奠定了基础。倡导个性化教育需要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情感,欣赏并赞扬学生的优点,同时也宽容其缺点,维护学生的尊严与兴趣,相信学生自己做出的选择和决定。

(二)借助大数据理念,丰富实践教学实现形式

在实践教学中贯彻差异化教育理念、实施个性化教育离不开大数据,尤其是对大数据进行有价值的分析。学生在感应器和数据处理器上留下的数据痕迹,与互联网实现信息交互产生大数据。教师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大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规律、思想倾向、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在充分占有大量有价值的教学信息之后,教师在实践教学主题设计、实践方案实施和结果评价等方面会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偏好,为学生全面参与到实践活动留足行动自由和想象空间。

1.尊重个性差异,赋予学生个性化选题的自由

发挥大数据优势,倡导在同一实践主题下,赋予学生选题的自由。教师在设计实践主题时,本着开放、参与、共享的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主题的设计,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见解的机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确定能包容学生不同创见的开放性主题,赋予学生自由选}的机会,鼓励学生制定个性化实践方案,允许学生采取不同的实践方法和实践形式,允许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正和调整实践方案。在自由、宽松、愉快的实践氛围中,个性化实践方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随着学生实践活动的渐次开展,不断产生新的数据,教师可以“基于数据分析了解学习过程的发生机制,并用来优化学习,以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为学习者推荐学习轨迹,开展适应性学习、自我导向学习”[4]。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方案给予最具针对性的指导,凸显实施差异化教育的特点,提出优化实践过程、改进实践途径的建设性意见,引导学生深化实践活动,以便提升实践活动的总体质量。

2.依托大数据,拓展实践教学资源

大数据时代,在实践活动中,师生要因地、因时制宜,充分发掘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所潜藏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弥补思政课教学资源短缺,充分拓展学生实践活动空间。

依托思政课在线教学,来自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实现实时同步学习,在虚拟网络学习环境中“共聚一堂”。思政课在线教学不仅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而且基于相似的学习进度和共同的兴趣爱好,学生可以实现跨区域实践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实践教学资金和人力成本。同时,基于分工合作理念,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跨专业、跨校际、跨区域实践活动者可以及时分享资源,有效处理信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3.倡导个性化教育,赋予学生展示实践成果的自由

贯彻差异化理念,倡导个性化教育,教师要坚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导,能够为自己的实践活动承担责任。所以,出于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欣赏他们独具匠心创造力的考虑,教师要给学生以不同形式展示实践成果的自由。

根据学生使用数据媒介的习惯和留存的数据信息,可以分析学生对实践方式的偏好性。在实践成果展示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各自学习习惯和对新媒体技术掌握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同时实践教学实现形式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实践教学成果呈现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创业竞赛类实践成果以参加比赛的形式呈现;公益类实践教学以网络公开的形式展现;学术研究类以座谈会或者访谈的形式呈现;视频类微电影可以通过校园网平台进行公开播放;摄影类的实践教学成果以小型影展或者张贴公示栏的形式公开。

实践教学实现形式和教学成果展示方式的多样性,肯定学生实践教学个性化,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交流并共享实践活动成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展现了他们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这是一种不仅注重学习结果,而且更加注重学习过程的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设计。

(三)利用大数据分析,建立动态化多维度评价体系

1.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

在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中一般采用以结果为导向的静态评价。随着大数据技术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实践教学方案,借助新媒体技术,随时更新个人的实践动态。这极大方便了教师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实践进度,根据其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表现给予动态的评价。这是大数据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评估方式上的重大进步。

动态评价,就时间方面而言,贯穿于整个实践活动全过程;就内容方面而言,涵盖选题、策划、实施、总结、交流、评价等诸多环节;就评价指标而言,包括学生理论能力、实践技能和价值导向等方面表现,“大数据有能力关注每一个教育评价对象在每时每刻的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微观表现”[5]。及时、准确地获取这些信息,离不开大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优化利用大数据有利于动态评价,弥补传统以结果为导向的静态评价的弊端。在实践活动中将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结合就是将评价与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将评价建立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

2.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相结合

评价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引导和促进评价对象更好的发展。高校思政课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决定其教学功能的双重性,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有理论认知功能,又有政治导向功能。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更要评价学生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养成情况。只有把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3]。

大数据时代,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知识评价不只评价学生对具体理论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更要评价学生利用大数据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和新见解的能力。除了拓展知识评价的范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认知与价值判断融合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将知识的探索与精神的建构统一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愉悦身心,还能促进学生完整人格的养成。

3.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评价相结合

教师与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同样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主体。然而,一直以来,教师是教学实践评价的主导者。在传统教师评价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评价,丰富评价主体,有利于从“教”与“学”的不同视角,汇聚评价意见,有利于评价结果的客^性、公正性和合理性。

所谓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自己的学习做出分析和判断,并对自身的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活动”[6]。自我评价具有动态性,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根据思政课实践方案,对比实践计划与实践进度,比较实践目标和实践成果,学生可以就知识、能力、价值等考核项做出自我评价。培养学生成为自主的终身学习者,学生就需要有机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评价自己的成就。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必须重视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进行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体现,而学生之间的评价有助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在评价过程中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的创新观点,彼此相互启发,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新的技术,更是一种新的思维理念。大数据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因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分析以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将成为这个时代的核心特征。也正是这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将会使人类的有限理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7]。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在采集、存储、分析、利用大数据过程中,思政课实践教学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还有许多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加强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大数据人才培养

1.加强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扩展大数据范围

大数据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数据信息体量巨大,瞬间产生和传播的信息超乎人们的想象。基于此,发挥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价值,需要架构校园信息化平台,为海量信息的挖掘提供技术基础。

大数据不仅信息量巨大而且内容具有多样性。提高大数据的利用价值需要尽可能将传统结构性数据信息化,还要将诸如图片和视频等非结构信息纳入校园信息平台建设。除了尽可能拓展大数据类型的多样性,还要尝试跨平台寻找其他流动性的数据。学校、政府、社会组织等都有可能成为教学信息数据的来源。如果这些信息能及时为教育者所用,有利于提高思政n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2.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需要的数据分析人才

要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亟待培养教师的大数据意识和培训教师运用、处理、分析数据的基本技术能力。要鼓励教师参加大数据相关培训活动,学数据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常用数据软件工具进行简单分析,能够读懂大数据分析图表。

推广大数据不仅需要面向一般教师普及基础的大数据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大数据专业人士深度挖掘大数据。开发专业存储平台,将传统数据存储结构升级为能够同时容纳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扩展性存储架构,进行信息数据平台建设和存储结构的搭建,需要诸如数据规划、数据搜集、数据分析和程序开发等多个领域专业人员的参与。

大数据与教育高度融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高校利用人才、技术、资金、资源等方面优势,切实加强校园信息平台建设和大数据人才的培养,是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迫切需要的技术平台。

(二)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大数据风险

人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要预防大数据潜在的风险。大数据时代,人们都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留下各种数据痕迹。这些具有微观指向的大数据在经过无数次的交互后,不断被加速传播,不可避免地引发人们对自身信息安全的担忧。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更应该以严肃、认真、审慎的态度使用和传播数据。大数据的特殊性决定数据的生产、使用和传播不再单纯是个人行为,因为数据的规范和安全与否,关乎整个信息社会人心的安定和社会的福祉。

信息数据传播的即时性和迅速性,容易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大数据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具备预防大数据风险的心理准备和做好应对大数据风险的预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舆论动态,对于学生传播的一些易引发大众争论或者敏感的话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提出信息处理意见,避免引发不可控的后果。

(三)打破教育资源孤岛,推进教育数据资源共享

大数据时代,一方面需要扩大数据来源,另一方面需要对已有数据进行关联,打破无数孤立数据信息系统的割据状态,极大释放海量共享信息资源,建立透明、开放、高效的数据资源共享网络,打破数据孤岛与数据封锁,实现数据同步和数据交换对接,鼓励有价值的数据挖掘和利用。这是大数据时代对教育领域提出的现实要求。

利用大数据技术中的开放性、个性化、互动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通过教学联盟的形式,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利于推动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大数据时代,推进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需要适时利用优秀的思政课在线资源,需要校园信息化平台整合诸如图书馆借阅信息、教学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等信息,打破校园教育资源孤岛,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

总之,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将大数据理念和方法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贯彻差异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能够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与此同时,也应时刻警惕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带来的冲击,以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 大数据时代.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39.

[2]崔海英.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34.

[3]温兆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52.

[4]魏顺平.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大数据时代下教育数据的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3(2).

[5]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5.

[6]钟启泉,安桂清.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37.

极课大数据范文第10篇

【摘 要】 在高等教育领域已经储备有海量教学过程数据的背景下,强调了教学过程数据的价值,提出了大数据思维下基于教学活动

>> 通信行业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电子税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理念研究 信息时代背景下数理统计在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分析 炼钢―连铸生产过程数据分析及在仿真中的应用研究 大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初探① 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问题研究 教育大数据分析研究与典型应用 极课大数据及教学应用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评测电网调度能力的方法研究及应用 电信企业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低压台区降损系统研究及应用 油田生产中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基于大数据分析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学业、教学过程评价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探究大数据下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理念框架探讨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的主要变化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理念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Chen, E., Heritage, M., & Lee, J. 2005. Identifying and Monitoring Students’Learning Needs With Technology[J].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Placed at Risk, 10(3),309-332.

Duhon, R. 2014. Mapping Learning into the Experience API. Retrieved May 13, 2016, from https:///Publications/Magazines/TD/TD-Archive/2014/01/Mapping-Learning-Into-the-Xapi

Global Pulse. 2012. Big Data for Development: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Retrieved May 13, 2016, from http:///upload/2012-07/12071822344575.pdf

Glossary of Education Reform. 2013. Learning Experience. Retrieved May 13, 2016, from http:///learning-experience/

上一篇:数据库软件范文 下一篇:excel数据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