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范文

时间:2023-03-01 20:23:36

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范文第1篇

工业占我国GDP比重的43%,是我国经济的主导。工业能源消耗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70%以上,是耗费能源、资源的最主要产业。“十一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2006年、2007年、2008年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1.98%、5.46%和8.43%,下降速率高于同期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都有不同程度降低,累计形成3.7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工业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也是国家实施节能降耗战略的主攻方向。

2009年1至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而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却同比下降7.69%。原因之一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双高”产业大幅度回落,重化工业受影响较大,而轻工业、制造业则相对较小。第

一、第三产业比例加大,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就工业领域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39个行业大类单位增加值能耗普遍下降;重点用能企业中53项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或工序能耗指标中,有41项指标继续降低;各种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提高1.55个百分点,8种能源加工转换方式中有5种产品能源转换效率提高。变化明显,但任务仍十分艰巨。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89%,距离年度节能目标任务仍有较大差距。2008年与2005年相比,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0.1%,三年全国二氧化硫、COD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95%和6.61%。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后两年还须加倍努力才行。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对我国工业造成严重冲击。在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今年3月份以来工业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部分行业和地区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但是,工业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增长回升乏力。我们既要坚定应对危机的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工业节能降耗减排,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节能减排要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三种途径来实现。就节能而言,结构节能是一项长期任务,管理节能要靠日积月累,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节能更具有实效性。在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一时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的创新与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围绕九大工业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把节能降耗减排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推进节能减排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通过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遏制“两高”行业过快增长。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建立并实施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环保评估和审查制度,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盲目发展,加强源头控制。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减缓的有利时机,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禁止落后生产能力异地转移,将落后产能和设备彻底淘汰出局。充分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建立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严格市场准入条件;支持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妥善解决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问题,确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兑现。建立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加强对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

二是通过技术标准和产业政策,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分类指导和准入管理,狠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强化标准规范,促进工业和通信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向纵深发展。修订、制定重点行业能耗、物耗和环保技术标准规范,制定重点行业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组织开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机械等重点用能行业、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培育一批行业先进典型。制定实施工业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应提交年度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充分依靠行业协会,组织落实重点行业工业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三是通过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一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鼓励企业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研发和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推动高用能行业技术进步和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用好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开展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制定《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和《重点工序节能技术政策》,编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专项规划》。研究制订并《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积极开展“两高”行业节能减排信息化应用试点和示范推广,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快重点用能企业技术改造。

四是通过创新发展,促进循环经济模式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鼓励各地根据资源环境条件、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制定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方案,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重视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产业发展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通过工业园区等有效方式,实施产业集聚,通过上下游产业联合、优化整合,实现综合利用、循环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能源资源和土地的利用效率。根据行业、企业特点和需要,开展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应用试点。对地区同行业中小企业合理规划,实现产业园区化,实现集中供热、供冷、供电、供水和水处理的系统优化管理,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五是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通过表彰奖励先进、加强监督,全面提高从业人员节能减排意识,落实岗位本职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深入开展以“节能减排”为主旨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节能、降耗、环保知识,积极倡导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成为广大员工的光荣使命和自觉行动。推动“两型”企业和绿色企业建设,开展工业节能减排先进表彰活动。根据《节约能源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相关要求,结合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评价考核情况,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工业、通信业领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和广大员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以节能减排为荣的良好氛围。

节能减排范文第2篇

一、完善管理组织网络,健全节能减排管理机构

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任组长、分管生产副总任副组长、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减排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环保处和节能办,各子公司设环保员和节能管理员,构建了集团、子公司、车间三级节能减排管理网络。管理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节能调研会,对各单位节能工作进行经验总结,要求各专业小组加强对水、电、汽等能源使用的检查力度,杜绝能源浪费,并通过不断实施设备技术工艺改造,挖掘节能潜力。同时,公司将环保内部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到各生产单位,各生产车间再层层分解到各工段、班组、个人,做到了“人人头上有指标”,每日对各单位环保考核情况进行检查通报考评,督促各单位改进生产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形成了“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有实效”的良性运行机制,促进了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推行清洁生产,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工作中,晨鸣纸业坚持从生产源头抓起,以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为目标,依靠技术进步,推进企业结构优化升级,全方位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源。一是优化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充分发挥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作用,积极开发、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对产品、原料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源的产生。对制浆原料进行调整,于2006年6月关停麦草浆生产线,将制浆原料由麦草改为木片或圆木。投资1100万元对制浆老系统的生产流程进行了改造完善,由简易三段漂白改为完整的三段漂白,提高了黑液提取率,吨浆耗电量降低60Kwh,吨浆耗氯降低40kg,在原来蒸发浓缩1m3黑液的基础上节省20kg蒸汽。在此基础上,投资3000多万元对200吨、100吨碱回收进行扩容改造,主要包括碱炉的改造、蒸发站的扩容改造、配套静电除尘改造三大部分。碱炉增容改造后,碱炉底面积增大了4.66m2,日燃烧固形物能力增加40%,碱回收率提高到90%以上。碱回收现日处理稀黑液能力达到5000m3,日回收火碱150吨,产出蒸汽1000多吨,发电7万Kwh,每天减少了COD产生量510多吨,既减少了污染物产生量,又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二是实施分质、分级用水,抄纸白水封闭循环利用。对工艺过程中的用水进行了革新,根据工序要求,采用不同情况的水质,能用循环白水的不能利用清水,并将其纳入工艺中进行考核,取得了节水节能降成本的可喜成果,抄纸用水重复率达到90%以上。例如,新闻纸公司脱墨车间将热电厂冷却塔多余外排水及抄纸车间冷凝水引至车间进行打浆洗涤,替代清水;抄纸车间原冷却水、密封水及二楼温水槽一直补充清水,通过对密封水系统的改造,90%以上的冷却补水采用冷凝水,使日清水用量减少了8000m3。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节能工作的要求,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和工艺,确保所上项目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公司轻涂纸吨纸耗水4m3,铜版纸吨纸耗水4m3,机械浆吨浆耗水8m3,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7年,公司共投资8600万元实施技术改造,比2006年增加1800万元,圆满完成了2007年度节能减排技改计划,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能源消耗,促进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充分利用沼气资源,使其变废为宝。沼气是利用厌氧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果不综合利用,对空排放不仅造成清洁能源的浪费,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的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远大于二氧化碳气体。为此,公司投资2500多万元在原沼气发电机组基础上进行脱硫技术改造,利用厌氧处理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脱硫发电,现8台脱硫机组已正常运行,日最高发电量达到8.6万Kwh,可完全消化公司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经脱硫后,沼气中硫化氢浓度由2万ppm降到100ppm,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二是积极推广使用节电产品,提高用电效率。投资1200万元对车间泵类、风机类高压电机加装变频器控制,彻底解决了“大马拉小车”问题。同时推广使用专利产品对生产车间的照明灯具进行更换,照度提高1~2倍,节约电能50%。三是积极实施水资源的二次开发及回收利用。制浆造纸业是水消耗量大的行业,水资源成为制约造纸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较好地解决了废水排放问题,但地下水资源的长期大量开采必将带来区域地下水的枯竭,同时经治理后的废水全部排放造成资源浪费。为此,晨鸣纸业于2007年8月份投资近4000万元上马了国内首例大规模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工程日处理3万m3中水回用项目,于今年1月份投入运行。采用先进的“强磁整理+梯级分子絮凝反应+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工艺,目前,日处理水量25000m3以上,出水水质COD小于60mg/l,SS小于50mg/l,色度小于20倍;各项水质指标达到回用生产的要求,日可减少COD排放量6吨,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地下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为振兴我国民族造纸工业创出一条新路子。

节能减排范文第3篇

文章标题:节能减排征文:节能减排是个认识问题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过分追求发展所带来的满足和发展的速度而忽视或淡薄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致使在极大满足自身物欲的同时,也给自身未来的发展埋下了诸多隐患,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越来越明显,直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应的出现、水污染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都归于人们对发展的片面理解,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忍而解,忽视了环境保护。事实上,只有科学的发展才能不断解决人类所面对的问题。这是其一。

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对环境污染所带来的问题。社会的主体是人,节能减排的主体也必须是人,节能减排必须从每一个来抓起。由于个体的认识不足或者忽视,致使一个水、电等白白的浪费掉、汽车无情地冒着黑烟……。不是没有人注意到环境的恶化,已经所带来的危害,而是多数人认为环境污染问题离自己很遥远,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费自己的钱财,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殊不知,水、电、气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现在的浪费,就给子孙后代带来无穷隐患。因此,节能减排人人有责,需要人人参与。这是其二。

多数人认为不关电脑、不关水龙头,浪费点水、电都不是什么问题,也花费不了多少钱。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在这些电白白消耗掉的同时,电脑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正在残害着自身的身体;他们也没有认识到,发电厂发电所需要的煤炭等资源以及所排放废气和污水所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他们更没有意识到,发电厂的机器设备、电脑豪材等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所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危害……

节能减排、环境问题,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一些人所需要的,也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一些人的事情,更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或一些人所能解决的。要想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每一个个体抓起,从提高每一个人的认识抓起,从改变每一个人的习惯抓起。

节能减排范文第4篇

6月12日,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韩文科公开说,“十二五”节能减排专项规划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

在此前的6月7日,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了“十一五”各地区节能目完成数据,全国单位GDP能耗降低19.1%,除对新疆另行考核外,全国其他地区均完成了“十一五”国家下达的节能目任务,有28个地区超额完成。这样的数据得来并不容易。

“‘十二五’节能目由‘十一五’的20%左右调减为16%,虽然看似有所下降,其实完成目任务难度很大。这是因为‘十一五’期间,中国淘汰了大量落后产能,关闭了很多高耗能企业,在‘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实施关停,已经没有太大空间。”韩文科说。

节能减排乱象

最近,国家审计署了《20个省有关企业节能减排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公告》。2007年至2009年,20个省累计投入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241.87亿元(不含新能源类资金),有力地支持了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的顺利实施。

但审计调查发现,有的企业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有的企业存在违规新建高耗能项目,有的企业新建项目污染防治达不到国家规定准,有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不够彻底,还有的企业存在违规使用土地等问题。

审计署公告提出的问题,正是中国节能减排的软肋。由于很多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均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支柱企业,这使得节能减排任务也同地方政府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以煤矿为例,小煤矿的低效率和安全隐患是客观存在的,但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难处。例如,在湖南产煤大市娄底,有1400多家小煤窑,一旦关闭,至少40%的乡镇连工资都无法发放。

事实上,由于地方高耗能企业的生产规模与地方财政收入直接挂钩,又缺少相应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企业和地方政府节能减排的动力非常不足,甚至出现了“数字节能”和“数字减排”的现象。

而对一些高耗能企业的关停,时间限制也仅仅为20天到一个月等类似的短期关停。因而,“节能减排”也被称为“掩耳盗铃”。

专家指出,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企业利益与地方政府利益关联,另一方面,中国节能减排管理多为行政手段,缺乏市场化手段。而更为严峻的是,一些地方环境承载能力已近极限,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对此,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也表示,“十二五”期间央企节能减排的空间趋小、难度加大,进一步提高环保水平将遇到更大困难;央企大多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随着今后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将会有所增加;央企缺乏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今后推进节能减排将越来越受到技术瓶颈的限制。

目前,中国能源利用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约9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倍。同时,中国煤炭质量问题突出,高灰、高硫煤比例大,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中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5%、氮氧化物的60%、二氧化碳的85%都来自煤炭利用。呼吁煤企转型升级

中国能源研究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准煤,同比增长6%,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该机构预测,2011年,中国能源需求将继续增长。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所言:“煤现在是,将来仍是中国的主力能源,今后煤用于发电的比例将越来越大。解决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问题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呼吁,转变采矿理念,实现安全、高效、绿色开采。即从“高资源消耗”向“高回采率”转变、从“瓦斯灾害被动治理”向“煤与瓦斯共采”转变、从“环境先破坏后治理”向“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转变,同时大力发展固体废弃物充填采煤技术,形成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采矿模式。他举例说,受现有回采技术的限制,中国煤矿资源回采率只有40%左右,小煤窑一般为10%~30%,煤炭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因此,煤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立足低碳经济,谋求绿色转型,这也是发达国家做出的选择。比如,美国推出“绿色新政”,日本提出“绿色经济和社会变革”方案,欧盟提出“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

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上的领跑,已经令中国煤企感到了竞争迫近的危机。煤炭行业及煤矿企业正在转变理念,把矿井建设成为生态矿山,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这已成为煤炭界的共识。

财政助力节能减排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十二五”期间,在部分城市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并选定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南省长沙市、贵州省贵阳市、吉林省吉林市、江西省新余市等八城市作为首批示范城市。

为推动上述政策执行,财政部、发改委制定了《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指导意见》。《意见》提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围绕产业低碳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设备,支持重点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重点行业产业集中度和先进生产能力比重。

二是围绕交通清洁化改造城市交通体系,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鼓励私人购买低排放和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倡导绿色出行,鼓励公交优先和各种公交便利化。

三是围绕建筑绿色化推动建筑节能,积极发展绿色建筑,推动既有居住建筑以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四是围绕集约化加快发展服务业,支持现代物流以及金融、科技、咨询、信息、服务外包等高端生产业发展。

五是围绕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促进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建设完善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六是围绕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优化城市能源结构,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

《意见》明确,中央财政除现有支持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各项政策优先向示范城市倾斜外,还将根据项目投资、地方投入和节能减排效果等因素对示范城市给予综合奖励。同时,要求示范城市政府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安排一定资金支持节能减排工作,形成政策合力。

节能减排范文第5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发展状况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210-01

一、节能减排的概念解释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能源的大量浪费以及环境的急剧污染。为了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环境以及生活发展所必须的能量资源,我们在现阶段提出了“节能减排”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措施。那么,什么是节能减排呢?节能减排在宏观的意义上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节能减排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与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量密切相关。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依然是我们的主题,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也要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因为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是我们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的要求,是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努力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这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贡献。

三、国外节能减排的发展状况

由于篇幅问题,这里只简单介绍美国和日本两个经济发展大国的节能减排的政策情况:

美国2005年8月公布的能源新法案除了鼓励美国本土的能源生产之外,从立法上提出了促进消费者节约能源,使用清洁能源的可行措施。该法案提出,在未来10年内,美国联邦政府将向全美能源企业提供146亿美元的减税额度,以鼓励石油、天然气、煤气和电力企业等采取清洁能源和节能措施。对于消费者,新法案推出了13亿美元的个人节能消费优惠预算方案,鼓励人们使用太阳能等。

日本的新能源政策规定,电力公司有义务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目标是2030年以前,要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扶植成商业产值达3万亿日元的支柱产业之一,从而进一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度。在节能领域,日本是建立节能体制最完善的国家,相应的节能政策措施全面而细致,2005年日本环境省甚至提出改变上班着装习惯达到节能目的的新措施。

四、节能减排的措施

针对国内形式和国际情况,节能减排要确实落实到实处,应该遵循以下几点措施:

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变革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成为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不断强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和紧张。节能减排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把自然也作为主体,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这样我们的政策才会既关注到人,也关注到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改变GDP等于发展、重化工就是工业化等片面认识,改进对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实绩的考核,使经济增长方式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

3.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4.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盲目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通过环境友好的消费选择向生产领域发出价格和需求的激励信号,刺激生产领域清洁技术与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带动环境友好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同时,通过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改进,不断降低环境友好产品的成本,促进绿色消费,最终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

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6.建立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首先应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建立环境问责制,将环境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推动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主的战略环评,从发展的源头保护环境;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

7.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意识。

8.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将率先垂范。今年全国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5000万支,中央国家机关将率先更换节能灯。

参考文献:

[1]陈庆修,节能降耗,必须行政和市场两手都要硬[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8).

[2]马玉荣,政协委员:以机制创新促节能减排,证券日报,2008.

[3]黄永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概况[J].上海建设科技,2004(3):19~21.转.

作者简介:

节能减排范文第6篇

今年上半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这两大目标在实现程度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单位GDP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拐点正在显现,节能减排的势头很好。

然而,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已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上看,形势都不容乐观,到“十一五”末期完成这两大目标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上半年,在经济增长11.5%的同时,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而为在经济快速增长中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第一,上半年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但节能任务仍然艰巨。继去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实现了三年来首次由升转降之后,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低2.78%,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3.87%。

从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看,煤炭下降7.76%,钢铁下降6.49%,建材下降7.84%,化工下降5.17%,纺织下降0.73%,电力下降2.57%;石油石化和有色分别上升1.27%、1.58%。与去年全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降低了1.45个百分点。可以说,自从去年下半年突破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拐点后,今年上半年这种好的趋势得以继续巩固。

但是,我国高耗能行业仍在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冶金、有色、建材、化工等部门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25.7%、19.1%、24.1%和21.2%,均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整体增速。不仅如此,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发电企业“上大压小“后发电效率提高的结果,因为在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同时,单位GDP电耗却同比上升了3.64%。在高耗能行业仍然快速增长而关闭小火电的潜力越来越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完成节能目标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第二,上半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但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仍然上升。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263.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0.8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91.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0.24%。从增长幅度上来看,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已经开始下降,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增幅也较去年同期回落近3.5个百分点,这说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拐点即将出现。

但是,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变化,存在着两个不平衡。一个不平衡是地区分布不平衡。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甘肃、宁夏12省(市、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较2006年同期下降,其中二氧化硫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北京市,为13.06%,化学需氧量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浙江省,为2.48%,但黑龙江、吉林、福建、广西、海南、云南、陕西、青海、新疆9省(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较2006年同期增加。

另一个不平衡是行业不平衡。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成效显著,在火力发电量增长18.3%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了5.2%,抵消了其他行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的增长。

这种不平衡既说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潜力,同时也说明主要污染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进展缓慢,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扩张趋势尚未完全遏制。

第三,水环境恶化的趋势仍在发展,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频发。今年4月以来,太湖蓝藻持续爆发,贡湖饮用水源一度出现污染,严重影响了无锡上百万群众的正常生活。这是继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后,又一次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事故。随后,巢湖、滇池、三峡库区支流等流域也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华,进一步大规模暴发的隐患仍然存在。

在一些流域,由于环境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速度,尽管国家这几年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重点湖泊流域中,化学需氧量没有被完全控制住,氮和磷又有所上升,富营养化状态达到中度和重度,并且呈加重趋势。

湖泊的生态功能退化问题十分突出。由于盲目围垦,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甚至消亡。我国每年平均有20个天然湖泊在消亡,建国50年来已经减少了约1000个内陆湖泊。“千湖之省”湖北的1000多个湖泊已锐减为300个。

第四,海洋污染状况在加剧,海洋生态恶化的趋势无改善的迹象。受陆源污染的影响,海洋污染状况在加剧。2007年上半年,各级海洋主管部门对全国五百多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状况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监测结果表明,约77.1%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比上年同期增加18.2%,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质量持续恶化。

在监测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总面积约790平方公里,其中劣IV类和IV类水质区面积高达453平方公里,占监测海域总面积的58%。约66%排污口邻近海域海水质量不能满足海洋功能要求,近40%排污口邻近海域的环境质量等级为极差和差。排污口日平均排海的污染物总量为9230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7%。而在排海污染物中,约有41.6%进入海水增养殖区,只有10.9%排入排污区。目前只有不足十分之一的排污口设置在排污区,超过四成的排污口设置在海水增养殖区、旅游区和保护区。

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明显加大

长效机制仍然缺失

今年上半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节能减排的工作高度重视,虽然年初国家没有设定具体的年度目标,但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却在不断强化。今年上半年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能耗标准门槛,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抓紧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审批备案程序,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

二是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继去年9月份调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142个税号的钢材出口退税率由11%降至8%)之后,今年上半年以来,继续运用调整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削减出口配额、将部分产品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等措施,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增加能源、资源类产品、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自4月15日起,再次调整钢材出口退税率。

多次调整使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出现回落。不过,钢铁、电力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仍增长逾两成,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不仅增加了节能减排压力,也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

三是淘汰小火电取得明显成效。落后生产能力是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源头。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今年上半年,全国有3900万千瓦燃煤脱硫机组建成投产,装备脱硫设施的燃煤机组装机容量占全部火电装机容量的比例由2006年的30%提高到36.3%,淘汰小火电装机容量551万千瓦,完成全年任务的55%左右。 上半年,国家电网公司已组织完成“以大代小”发电权交易电量207亿千瓦时,实现节约标准煤16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3万吨。

四是节能减排的投入不断增加。加大资金投入,是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消息表明,在年初基础上,近期中央财政又增加100亿元资金用于推动节能减排。今年年初,安排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63亿元人民币,中央财政预算亦安排50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加之近期增加的100亿元财政资金,今年用于支持节能减排的资金已累计达213亿元。其中用于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节能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为90亿元,为去年的13倍。

五是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所增强,电厂脱硫装置比例明显提高。今年上半年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近700万吨/日,其中完善管网设施增加污水处理量约400万吨/日,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稳步推进,1400多家重点企业采取了污水深度治理措施。这些都为在GDP增长11.5%的情况下,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幅较2006年的增幅回落近3.5个百分点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国家自去年以来大幅提高了新建燃煤机组同步安装脱硫设施的比例。自2006年以来,全国新投运煤电机组同步安装并运行脱硫设施(不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的装机容量比例达到82.5%。另一方面,现有燃煤机组安装脱硫设施速度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建成并投入运行超过5290万千瓦。这些都为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下降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是中央政府主导,仍然是以行政手段为主,依靠节能减排指标的层层分解来约束地方政府和企业实施,缺少长效机制,没有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当前,有关节能减排的法律体系并不健全;在淘汰高耗能、高污染小行业的同时落后产业的退出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资源性产品价格仍然偏低;高耗能行业的投资增长仍过快,投资结构仍需改善;防治环境污染方面的税收体制不健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这些问题如果不很好地解决,可能会导致目前已取得的成果出现逆转。

经济又好又快

从六方面完善节能减排工作

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目前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安排上看,下半年节能减排工作的思路有明显的变化,将更加强调从体制机制入手,着眼长远、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第一,继续实行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标准。下半年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严格环境准入。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要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上建设项目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纺织、汽车、电力等十大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的准入条件;凡是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项目,一律责令停产。

针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依然上升的情况,下半年将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抓好化工、酿造、印染等行业的水污染物削减工作;加大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建设,监督污水处理厂严格执行排放标准,做到长期稳定;加大挂牌督办和流域限批力度,加大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建立完善后督察制度,形成对造纸企业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二,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奖励、激励政策。实施节能减排方面的财税激励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体系,实现节能者、减排者受益,高耗能、高排放者受罚的体制机制。今后一个时期,中央财政投入支持节能降耗的重点包括: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给予支持,采取按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后实际取得的节能量给予奖励,多节能,多奖励;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支持关闭淘汰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中央财政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按关停后的实际节能减排量,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支持建立能效标准、标识制度;通过中央财政设立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第三,提高环保收费标准。为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将推进排污费、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的改革,逐步提高环保收费标准,并研究开征环境税,条件成熟时把环保收费通过法律以税收的形式确定下来。一是要逐步把排污费的征收标准提高到能够补偿环境治理的成本,并且使治污企业能够盈利,调动企业减排的积极性,分三年把现在的排污费标准提高到污染治理的成本。二是全面推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扩大收取范围;要使垃圾处理费标准能够补偿垃圾处理企业的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的成本,并且合理盈利;要鼓励垃圾焚烧,逐步减少填埋。三是逐步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通过几年的努力达到补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管网的维护成本,并将污水处理费由现在的城市逐步扩大到城镇。从长远来看,污水处理费应该与城市供水价格大体相同。

第四,完善节能减排的税收体制。国家正在通过出台更多税收政策,完善节能减排的税收体制,从源头上加大企业对资源使用的成本,达到倒逼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目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将制定和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将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措施,充分运用税收政策缓解环境污染,保护紧缺资源和能源,从源头上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第五,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研究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安排中进一步突出对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建立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将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以遏制企业盲目投资行为,确保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完成。

第六,借助法律手段推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今年年底之前,新的《节约能源法》和《循环经济法》都有可能正式颁布,这两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将有助于从根本上扭转节能减排意识薄弱、责任不明确、政策不完善和协调不得力的现状,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从法律层面确保如期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也对我国日后更长远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节能减排范文第7篇

节能减排进入关键之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成为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

两年来,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下,我国节能减排措施换来了积极的成效。2007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幅度超过2006年,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扭转了连续几年上升的趋势,首次出现“双下降”。

但是,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最近一段时期,我国不少地区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非常强劲,如钢铁,电力等六大行业的投资2007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20%,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资源环境成本没有充分体现,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内在动力仍很强烈,大大增加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难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认为,2006年我国没有实现节能降耗和节能减排的目标,2007年虽然首次出现“双下降”,但剩下的3年时间中,在经济依然可能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节能减排的任务艰巨而又紧迫。

节能减排将由政府主导

节能减排目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齐建国认为,2008年宏观调控任务很重,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尤其是在减排的社会效益高于经济效益,甚至会降低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没有政府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的强力推进,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

日前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提出,2008年国家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进节能减排。一是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实施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落实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二是继续着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是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和重点工程建设,四是完善相关政策。加大财税对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环保产品推广的支持。五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六是强化对污染的防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2008年将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加快制定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齐建国认为,当前节能减排工作较多采用行政手段,这对非国有企业和公众难以取得预期效果,下一步,政府将更多使用以价格和税收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手段,激励社会全体成员自觉节能;同时,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各类主体行为,这些措施将成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的有力“武器”。

节能减排呼唤“全民行动”

节能减排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推动力量在相关部门,而能否成功关键却在企业。

现在跨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地将环保与商业行为融合起来,2007年,联想、Google、IBM、微软等多家公司共同发起了“绿色地球数字护航计划”,目的就是将气候与节能计划推广到整个产业链,如果该计划能实现,每年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400多万吨,节省资金5550多亿美元。

齐建国表示,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作为市场运行的主体,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也要在节能减排方面主动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利用自身技术实力强,资金雄厚等优势,在技术创新,污染减排,提高职工收入等方面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专家指出,在关键之年打好攻坚战、持久战,仅有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广大企业的落实是不够的,还需要全体城乡居民的支持和参与。社会大众应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意识,积极参与,使节能减排真正成为一项“全民行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展望未来,随着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有效推进,我们将越来越接近“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目标。

(摘自2007年12月12日新华网

节能减排范文第8篇

节能减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成效日渐突出,不过目前重工业加快增长的内在动力仍很强烈,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所以,2008年将是完成节能减排的重要一年。

节能减排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偏快,产业结构重型化局面还未能改变,企业无法淘汰落后产能和放慢“两高”产品。节能减排的一些重点治理设施比较带后,政府机制不完善,这样,企业节能排减的自觉性还没有完全激发出来。

对于节能减排,政府把它列入地方党委的重要工作日程,并分解落实到了责任单位和负责人。同时,环保部门还要对不完成总量减排的,实行一定惩罚。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要打好这场持久战,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体人民的支持和参与,社会应进一步增强意识是节能排减真正成要打好这场持久战,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全体人民的支持和参与,社会应进一步增强意识是节能排减真正成为一项“全民行动”。

节能减排范文第9篇

建立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需要以现有的各项统计的数据为基础;另一方面,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并不是原有传统的经济、环境和交通工具等领域统计指标的简单照搬、相加和堆积,而是原有指标的综合、提炼、升华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通过对以往的统计指标和数据的考察,交通年鉴中的交通工具及运力的统计比较健全和完善,但是社会及交通环境、资源等指标由于统计不全等原因而未形成统一的、逻辑严密的体系,指标和综合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同时减排指标非常欠缺。设计除了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既不照搬照抄已有的油耗、人、交通工具、排放和交通环境等各项统计的指标,又不完全抛弃它们另行搜集统计数据。我们在充分利用已有统计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发展和创新。

2公路运输监管评价指标的分析

2.1评价指标的建立

评价指标的选定是节能减排评价与考核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所选指标应该科学、合理、操作简便、且能反映广东省公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实际情况。在设计指标时,通过对广东省公路运输企业的访谈与调查,在对120多家公路运输企业和相关专家的进一步调研的基础上,参考了与交通行业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相关的法规、标准和文件要求,从“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来分析构建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最终确定了9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组织领导、节能管理、节能技术及产品、营运效率、路面情况、交通管理技术、两废排放、五废回收率、车辆能耗。二级指标:节能工作协调机制、加强节能宣传教育、落实节能工作政策、指导检查节能工作、建立完善节能工作制度、完善有节能组织机构、提供能耗基础资料及相关节能动态信息、高技术等级车辆数、高能源环保车辆数、大吨位车辆数、集装箱车辆数、节能环保设备投入使用水平、千公里车辆维修车费、车辆完好率、运输组织方式、路网结构、路面等级状况、采用智能交通系统、按区域或分时段实行差别性的停车收费、废气的排放、废水的排放、“五废”回收率、营运车辆综合单耗、节能量。

2.2指标权重的确立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即权衡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轻重作用的数值。确定指标的权重对于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关系。运用专家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专家分析法是指在提出评价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咨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广东公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情况,我们选择“专家分析法”进行分析,邀请了120多位专家(包括公路运输企业负责节能减排的管理人员、政府官员、大学研究人员及其他行业相关单位人员)对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用1~9评分方法进行两两比较打分(我们在附录上附上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监管评价指标专家评分表)。经过对广东省40多家公路运输企业的调查研究,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求解权重。

2.3公路运输监管指标的遴选

评价因素的建立和评价标准的选择:评价指标,即评价因素集U={U1,U2,…UM},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评价因素集即前面我们构建的22个指标。评价标准,即等级评语集,公路运输节能减排的等级评语集,具体分成四个等级,即:好、较好、合格及较差。除了12个定量外,其他的12个定性指标效绩等级也分好、较好、合格、差4个等级。定性指标评价矩阵在专家组访谈、询问及现场考察等以后投票统计确定。

3实例分析

节能减排范文第10篇

发行热线:0371-65902913

投稿信箱:

6月20日,“河南省节能减排青年攻坚行动”启动仪式在郑州紫荆山百货广场举行。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大卫出席活动并做重要讲话;团省委书记何雄主持仪式并讲话;来自省会环保、建设、通讯、石化等行业的500名青年文明号、青年职工代表参加了活动。

张大卫在讲话中指出,节能减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此次团省委联合有关部门启动开展河南省节能减排青年攻坚行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对于进一步动员广大青少年参与节能减排实践,发挥青年文明号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大卫强调,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我省要实现全省GDP年均增长1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COD排放总量消减15.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消减17.4%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希望各级团组织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中原中发挥好生力军作用。张大卫希望,各级团组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青年充分了解国情和省情,认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倡导节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争做节能减排的倡导者;要立足岗位实践,发挥青年文明号集体和青年岗位能手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攻关等方式,帮助广大青年学习掌握节能减排知识和技能,积极投身循环经济发展,争做节能减排的推动者;要弘扬社会新风,在青少年中大力提倡崇尚节俭、健康生活、绿色消费等理念,引导青少年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参与节约实践,传播节约文化,争做节能减排的传承者,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人人争节能、个个促减排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企业节能减排范文 下一篇:企业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