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8 05:07:21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钢结构 教学情境 实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75—02

1 概述

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质量高、投资少、绿色环保的优点,近年的应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钢结构施工的从业人员需求量也在逐步扩大。《钢结构识图与施工技术》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施工员及相关岗位群职业技能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并且支持考取施工员、造价员、及其他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该课程学习培养钢结构工程识图与施工综合职业能力。

按照钢结构建筑的典型的结构类型,在传统章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将教学情境分为以下五个:钢结构识图与施工技术基础、钢结构常用构件识图与施工技术、门式刚架钢结构的识图与施工技术、钢网架的识图与施工技术、钢框架的识图与施工技术。教学情境的设置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下学习,实现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其中有效的教学情境创设不仅能将知识系统化、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技能,为进入工作岗位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钢结构识图和施工技术基础教学情境

钢结构作为一种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其材料、制作工艺、图纸组成均有其自身特点,在接触具体的构件之前,必须先接触基础知识。考虑到钢结构识图和后续工作的需要,本情境中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

(1)钢结构工程中常用型钢的表示符号、类型、主要作用。主要包括对于檩条所采用的C型钢、Z型钢理解不够,容易将C型钢同普通槽钢混淆。

(2)目前钢结构工程中门式刚架、梁柱一般均采用较多的H型钢。按照制作工艺可以分为焊接H型钢、热轧成品H型钢。例如在门式刚架中经常会使用成型H钢或焊接H型钢作为刚架梁和刚架柱。一般情况下,焊接H型钢因其用钢量小于成型H钢,故选择焊接H型钢的场合居多。但是随着H型钢生产线发展更新,目前成品H型钢的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开始时的价格,因此目前出现成品轧制H型钢的场合也比较多。而两者在表示方法、生产工艺中均有较大区别,应重点讲述,特别要注意将H型钢同工字钢区分。区分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图片比较、并且进一步学生画出两种型钢的截面图加以解决。

(3)掌握钢结构工程中焊接连接方法的表示。焊接作为钢结构工程的常用连接方法之一,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施工工艺技术,学生以前接触也比较少。首先需要掌握图纸中焊缝符号及其标志方法。其次根据钢结构工程实际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需要,例如要求施工技术员提供焊接材料的型号,因此有选择性的要求学生掌握焊接常用焊条、焊丝、焊剂的型号、适用范围。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钢结构加工企业,实行现场观看的实物教学方法。

(4)特别注意图纸中对称符号等细节的表示。对称符号对于确定钢结构的构件重量和材料数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重点掌握。

(5)钢结构工程中的围护结构主要使用压型金属板和保温夹芯板。为保证后续教学情境的有效进行,需要掌握常用压型金属板的型号、规格、表示方法。

(6)熟悉钢结构防腐和保温所需相应材料类型。

(7)熟悉钢结构构件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常用的设备。

本情境中牵涉了较多的材料种类,而学生以前接触较少。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以解决。例如,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通过网络、现场调查等多种手段确定相应型号规格的主材和辅材价格,从而进一步熟悉各种材料的类型。对于钢结构施工的基本流程和机械设备,则可以通过参观钢结构制作和安装的现场,加深印象。

3 钢结构常用构件识图和施工技术教学情境

常见的钢结构识图书籍一般没有单独划分出单个构件的识图,但是如果跳过此情境,直接让学生接触后续情境,跨度大,不利于学习。因此,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中,加入常用构件的识图。该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首先熟悉构件的类型,常用构件分为主构件、次构件。主构件包括H型钢、刚架、梁、支撑体系,次构件则包括屋面檩条和墙面檩条、隅称、拉条。其次明确各种构件的作用、位置。最后通过现场教学,要求能在钢结构建筑中找到对应的构件位置。

对于上述情境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由于先导课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柱均为矩形,对于H型钢的截面形状和识图理解带来一些问题。

(2)对于隅撑、支撑等小构件理解较差。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后期识图的进行。这两个问题产生实际源于平时学生对于钢结构构件见的比较少、而先期建筑材料课程中对于型钢部分重视不够。最有效解决的办法就是结合现场实物教学、观看钢结构制作视频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于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制作材料、外形的认识和理解。

4 门式刚架钢结构识图与施工技术教学情境

门式刚架钢结构作为目前常用的钢结构类型,广泛使用于工业厂房、体育娱乐场所、车站候车厅,准确识读门式刚架钢结构对于认识钢结构有重要意义,所以将其设计为第一个教学情境。门式刚架钢结构的主要构件为门式刚架,而门式刚架是由刚架梁和刚架柱通过梁梁节点和梁柱节点组成。本教学情境中,可以选择合适的门式刚架钢结构工程图纸进行学习,进行整套图纸的识读,重点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识图顺序。

在该情境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变截面的刚架梁和刚架柱理解难度大。可以通过画出截面图和制作实物模型得到解决。

(2)典型节点,柱脚节点、牛腿节点。例如梁梁节点、梁柱节点中采用的高强螺栓认识不足。高强螺栓属于钢结构制作安装中的特殊连接材料,标识符号、应用场合同普通螺栓区别较大,更重要的是在编制钢结构工程施工图预算过程中,高强螺栓属于计价主材。因此考虑到钢结构识图部分作为钢结构工程的基础技能,以及准确计价的目的,需要强调将其同普通的螺栓在表示方法、型号规格、处理方法上进行区分。

(3)对于构件平面布置图的识图中,容易将构件的数量读错。

(4)花篮螺栓的认识和理解有待加强。

上述问题可以通过现场实物教学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要强调识图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感。

5 钢网架识图与施工技术教学情境

钢网架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具有空间受力、重量轻、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网架结构广泛用作体育馆、展览馆、俱乐部、影剧院、食堂、会议室、候车厅、飞机库、车间等的屋盖结构。本教学情境主要内容包括杆件和节点的识图和施工。

6 钢框架识图与施工技术教学情境

钢框架结构主要由基础、柱、梁、楼层梁、护、楼梯等构件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相对于前面的典型结构而言,钢框架结构基本组成部分识图内容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钢楼梯的识图。而楼梯部分的识图在钢筋混凝土识图部分已经接触过。因此本教学情境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柱梁构件的识图,重点是钢楼梯的识图和施工。

7 总结

钢结构作为一种不同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类型,在现实中有着广泛应用。《钢结构识图及施工技术》课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工作过程和岗位所需能力出发,分为五个教学情境进行学习。五个教学情境根据课程作用和结构类型进行分类,各情境之间互相联系,前面情境是后续情境的基础;而后续情境是对前面情境的总结和复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复结的作用,加深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考虑到《钢结构识图和施工技术》是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情境设计中,根据实际工作岗位能力的需要,有选择性的加入了后期专业课程所需钢结构工程的基础内容。例如教学情境中的部分内容的设计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建筑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到钢结构工程有着自己的特点,实际可以总结为典型构件+典型节点。因此只要掌握钢结构中典型构件和节点所用的材料类型、连接工艺,举一反三,才能适应钢结构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例如目前高层钢结构作为一种发展趋势,虽然本文的教学情境中并未直接出现,但高层钢结构的识图实际上仍然是构件+节点的理解和认识。因此,只要熟练掌握上述的五个教学情境中的内容,后续高层钢结构的识图和施工也不存在太大问题。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和职业素质,强调培养识图和施工过程中要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注意强调钢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5—2001的相关内容。为突破学习中难点部分的理解,可以采用绘图结合实物模型制作的方法,提高效果。通过课程结束后的学习调查,参与本课程学习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学生95%学生认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效果好。课程学习结束后,能够独立进行一套完整的钢结构工程施工图的识读,掌握钢结构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工艺。因此,相关教学情境设计的内容能够满足实际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同时为后期能力延伸和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乐嘉龙.钢结构建筑施工图识读技法[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2篇

Abstract: Plane Drawing Recognition and Steel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is the basic course with stronger comprehensiveness which is set up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jor. Through the summary of many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the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needs of student employment positions, this paper made thinking and summing up o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hoping to train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apabilities, self-learning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alytical skills of the specific issue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bilities.

关键词: 平法识图;钢筋算量;教学;思考

Key words: Plane Drawing Recognition;Steel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teaching;think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055-02

0 引言

“平法”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的简称,是把各个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信息,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相应标准构造详图相配构成的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的方法。在《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这门课程多年教学的经验里,对它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

1 建筑工程类专业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平法的推广和应用是我国结构施工图表示方法的一次重大改革,它重新规定了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对于我们建筑工程类专业来讲,学生毕业后只要是从事和建筑工程相关的工作,几乎都要接触到图纸。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这种结构施工图表达方法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平法概述 平法的创始人是山东大学陈青来教授,在创立平法的时候,他在山东省建筑设计院从事结构设计工作。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设计任务非常繁重,为了加快结构设计的速度,简化结构设计的过程,他吸收了国外的经验,结合中国建筑界的具体实践,创立了平法。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还提高了设计质量,大幅度降低了设计成本,特别是国家重新修订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即《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随后11G101系列平法图集取代了03G101系列平法图集。这也标志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平法已经相当成熟,并且成为我国目前现行的具体工程结构施工图设计的主要方法。

1.2 开设《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思维模式要变从源头抓。由于结构施工图长期使用的是传统设计图纸,思维与认识仍然传统的模式中。因此,要从源头把这种表达方法普及,就要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培养出能够胜任运用平法表达方式的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顺利地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就必须开设《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这门课程。

其次,钢筋构造很重要。作为建筑工程类专业来讲,学生毕业后无论是以后从事现场施工管理、工程监理还是工程造价工作,钢筋构造都是一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比如,工程造价来说,钢筋在工程上是用量多,价格昂贵的材料,钢筋工程量能否准确计算,直接影响到能否准确计算工程造价。平法识图主要就是要看懂钢筋的布置规则,而计算钢筋工程量又要拿着平法结构施工图去算的。同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下料长度的确定和数量的选择,也是在看懂结构施工图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必须开设《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这门课程,才能让学生准确的钢筋算量。

再者,平法本身信息较为复杂和集中。传统的图纸简单直观明了,有些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与培训,也有能看懂图纸,按照自以为是的的方法进行钢筋算量。平法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制图规则,结构施工图表达国家化、数字化、符号化,单张图纸的信息量高而集中,这也增加了读图难度。让学生自学或者偶尔培训讲座是很难达到学会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目的。必须开设《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这门课程,才能让学生准确看懂图纸。

通过《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的学习,可以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就业后能加快学生适应、胜任本岗位的角色。在当今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让我们的学生毕业时多一些就业的筹码显得尤为重要。

2 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分析研究

《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这门课程具有抽象性、专业性、实践性等特点,特别是对于部分高职院校同学生源多样化的现实,部分同学学起来感觉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它又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继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方法进行了总结。

2.1 课程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总体教学设计采用1本教材+3本图集(11G101)+1套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本校的某栋教学楼),教学部分分为梁、板、柱、墙及基础5个模块,每个模块进行3个阶段教学。

第一阶段,讲授该构件平法识图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构件平法的意思表达。基本教学思路是:先对该构件的平法表达通例进行讲解;后结合课本所给例题进行识图练习,掌握各个数值及符号的意义;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构件识图训练。

第二阶段,讲授该构件钢筋构造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该构件平法的意思表达的同时根据平法结构施工图纸,对该构件进行钢筋翻样。基本教学思路是:通过以前学过的课程,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明确该构件具体实物,通过该构件的受力特点及作用用途分析钢筋所放置的位置及形式;明确细部构造(比如起步距、保护层、端部锚入长度、向跨内延生长度、搭接长度等等),绘出不同种类钢筋的“钢筋分离图”;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构件绘制“钢筋分离图”训练,为钢筋的算量做好铺垫。

第三阶段,根据第二阶段讲授的“钢筋分离图”,针对实际工程进行施工图的钢筋算量。基本教学思路是:在“钢筋分离图”的基础上,进行钢筋算量,这时的“钢筋分离图”你可以把它看成是“已知间距求根数”和“已知线段求长度”进行思路转化,把工程问题转化为基础数学问题;最后结合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对应类型构件钢筋算量练习。

这种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也体现了高职院校以“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宗旨。所以,本课程的项目教学瞄准了岗位需要,围绕真实的项目图纸为中心进行教学。

2.2 课程教学方法

2.2.1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 运用多媒体、互联网和数码摄像等技术手段,将《平法识图和钢筋算》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构造要求制作成教学课件,通过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直观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在KL钢筋构造时可以将KL钢筋构造的实物图片和KL构造钢筋的演示动画相结合,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认识,这比只拿着书讲半天要强的多。在直观认识的情况下,对构件钢筋构造进行理解和归类,就显得容易一些了。

2.2.2 绘“钢筋分离”图 利用1套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为辅助资料。从中抽取用平法表达的梁、板、柱和基础构件结构施工图作为实例,从中抽取每一种类型的钢筋,依据平法图集确定出每种钢筋的构造形式。让同学把每种钢筋的构造形式用线段画出来即为钢筋分离图,而不是急着算量。在进行过多次“钢筋分离”练习后,再计算其长度和根数即算量。其中框架梁、楼板、框架柱(中柱和角柱)、筏形基础主梁和筏形基础底板各举一例。

2.2.3 采用现场教学法 不少高职院校由于实训条件的关系,实训室还不能完全完成对建筑结构的认识,但是可以到施工现场进行教学。把“教室”设在工地,聘请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现场指导,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如框架结构梁、板、柱的配筋构造,请结构工程师现场教学,可让学生对构件的配筋有更直观的感受。不少同学还主动和施工现场的工人进行交流,了解钢筋翻样下料的工序,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各个构件钢筋构造的认识,以真实的作业环境感染学生。

2.2.4 自制“简易模型” 对于某些构件,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很不容易直观感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掩埋和隐蔽,很难见到实物的。比如条形基础加腋部分构造,就是不少同学比较陌生的。针对此类情况,在利用对媒体教学的同时,为了更好的给同学一个直观的认识,要求同学分组自制构造模型,并且一次为一次作业。同学们都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各类包装纸盒,大致按比例能把条形基础及其加腋(水平加腋和竖向加腋)部分表现的很直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动手能力。

2.2.5 分角色模拟图纸会审 在课程教学将要结束的几周,留出一定的教学时间,运用一套完整的平法结构施工图纸,进行综合模拟图纸会审。按计划把班级同学分成不同小组,让各小组扮演不同的建设参与单位的角色,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比如让学生模拟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的一次图纸会审。通过角色扮演,同学们在模拟会审的过程中,对图纸进行全面交底,加强平法识读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图纸会审的目的、职责和程序,进一步提升了本专业职业技能。通过分角色模拟图纸会审的情景可以使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

3 小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特别是11G101图集的大力推广的今天,不少高职院校适应时代的要求,把《平法识图和钢筋算量》作为一门核心课程面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等专业学生进行讲授。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方法用于本课程的教学是可行的,这些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择业竞争力,使学生在教学学习中提前进入职业岗位工作状态,为学生后继学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11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2011.8.

[2]司道林,郭永亮.《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平法识图》教学改革浅谈,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建筑结构 平法识图 项目导向式教学 教学改革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44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Method of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Teaching Uni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LIU Xiang, WU Wen

(Hu'nan Urban Construction College, Xiangtan, Hu'nan 411101)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of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method of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teaching uni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integr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refine teaching unit become a number of smaller tasks, adopt the action-oriented guiding text approach and project method, not only can make it easy to work tasks, at the same time is conducive to build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an have reasonable linking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courses.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

0 引言

目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中要求: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本位的要求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学院教师对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将教学单元细化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采用行动导向的引导文法+项目法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中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的合理衔接。

1 平法识图内容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重要性

(1)锻炼学生对施工图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与结构相关问题的能力。该专业学生在毕业走入社会后的工作主要是进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作,开展建筑结构课程主要使得该专业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理解建筑施工图,并在此基础上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解决一般问题。(2)为后续的建筑施工等专业课程做必要的知识准备。建筑结构课程应为建筑施工服务,后续的建筑施工等课程中将不可避免地要用到结构构件的知识。(3)为学生在毕业投身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发展职业空间而打下第一步基础。而这第一步,就要通过建筑结构课程来实现,培养学生的结构分析能力,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这样,不论今后从事相关专业,还是本专业时,都能够有自信胜任,并为发展或统领职业空间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在建筑结构课程定位中,对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是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土建类相关专业中的重点培养能力之一,所以,加强学生对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通过学生实习实训情况来看,学生的识读能力,尤其是结构施工图中的平法识读能力的掌握是有所欠缺,而这也直接影响了今后学生适应工作岗位时间的长短。虽然在前期会开设一些比如“建筑识图与绘图”“建筑构造”等有关课程,但是专业知识不同,想要熟读并且能够很好地识读构造施工图仅仅依靠这类课程是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所以,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必须要加入相关识图课程,将这类课程相结合,教授学生,让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这个课程并熟练运用。

2 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教学特点

所谓的平法识图,指的是对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表示方法的识读,平法的表达形式是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图表示方法的重大改革,它改变了传统的那种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的繁琐方法,较传统表示方法进行了简化,更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表达也更加直观易懂,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会更高。课程在引入平法时,由于课时有限,仅以目前工程界使用最多,图集内容相对最成熟的11G101-1图集展开授课,其他图集由学生在掌握11G101-1图集的基础上自行学习。

在对学生进行平法识图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具有一定结构知识为基础,与“建筑识图与绘图”和“建筑构造”等课程相比,平法识图是有所不同的,学生要想读懂结构施工图,不仅掌握其制图规则,还要具有丰富的结构构造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识读结构施工图时,保证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学生只有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加强训练,读懂施工图不是难事,另外,对结构工程师的设计意图进行相应的了解,才能更加准确和顺利地达到任务目标。

3 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平法识图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基本掌握建筑结构构件的计算及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了解了建筑结构体系,并且具备了建筑识图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以后开设的。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教学中应选择适合这一时期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非常重要。我院改革并实践后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做法,采用行动导向的引导文法+项目法进行教学,将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学习任务细化,分为四个工作任务,并与施工技术课程中的钢筋工程学习成果相结合,以使学生更容易完成学习任务。具体是工作任务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的学习,通过学生自学11G101-1中平法制图规则的内容,并在老师指导下现场参观学院实习工厂中上届学生在施工技术课程中所绑扎的框架结构钢筋笼和其施工图纸,来进行学习平法制图规则。要求学生按要求选定其中一榀框架的钢筋笼,进行拍照,并制作PPT来描述所选框架钢筋笼中的每根钢筋的名称和其在平法制图规则中的表示方法。

在这个工作任务中应先给学生发放该任务中要用到的结构施工图一套,在参观中教师应现场指导,并适当设置问题,以引导学生准确完成任务。

工作任务2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构造详图学习与框架配筋图的绘制。

通过学生自学11G101-1中标准构造详图中梁、柱部分的学习,结合结构施工图和工作任务1中所拍照片,绘制所选的一榀框架的配筋图的立面图和截面图。

在这个工作任务中主要引导学生明确框架梁、框架柱中的每一根钢筋的起止点和构造要求,在有疑问时,还可反复参观框架结构钢筋笼,进行直观学习。并且在绘制框架配筋图中,应明确配筋图立面图和截面图的绘图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工作任务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构造详图学习与钢筋表的绘制与填写。

进一步深入学习11G101-1中标准构造详图,熟读结构施工图图纸,完成图纸中一块板、一榀框架的梁、柱的钢筋表的绘制与填写。

在这个工作任务中钢筋表中钢筋简图的正确绘制是工作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对该项加强引导。梁的钢筋表范例如表1。

工作任务4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构造详图学习与钢筋检查现场检查。

上一届学生在施工技术课程中制作的一榀框架钢筋笼中各钢筋的长度、数量、规格是否正确。将老师发的结构施工图、自己制作的钢筋表与上一届同学制作的钢筋笼三者进行比较,检查三者之间是否一致,如有差别,因分析原因,给出结论,并认真填写钢筋检查表。通过完成这项工作任务,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巩固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构造详图的学习。

表1 梁XXX基本信息及钢筋明细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更好保存学习成果,在工作任务布置时,一般利用班级QQ群、学院CRP系统任务,学生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可将成果上传至班级QQ群,在课堂讨论评价前,教师可通过QQ群引导学生讨论成果的完成情况,找出错误,提出修改意见。在整个教学单元的四项工作任务都完成后,每位同学应将修改后的工作任务成果最终成果制作成电子档提交。

4 结论

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教学中,根据项目导向式教学理念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整合了课程教学内容,遵循由浅至深的学习规律制定学习工作任务,使学生参与动手制作。实践结果表明,以项目导向理念为出发点的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对于平法识图教学单元中的四个工作任务,可分为两个层次,学生在中职阶段完成工作任务1和3,在高职阶段再完成工作任务2和4。因此,将教学单元细化为若干个工作任务,不仅使工作任务能易实施,还利于中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建筑结构课程的合理衔接。

基金项目:中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合理衔接的研究 ZJB2013032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2] 马丹丁,张建军,吴学清.论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3).

[3]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人民出版社.

[4] 李萍,丁雪艳.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5] 任平,陈文香.中高职课程和谐衔接的问题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0(25).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识图与构造》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 项目驱动 任务引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17-01

在科技快速发展和劳动组织方式不断变革的过程中,现代人除要掌握快速变化和不断深入的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发现、评估和促进这些能力发展的一个持续过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在许多方面已经变得无能为力。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现代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行动导向、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应用而生了,课程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是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建筑识图与构造》是培养学生房屋建筑施工图读图能力与构造节点处理能力的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前端课程。学院从2009年开始对该课程实施教学改革,作者从以下几方面浅谈对本课程实施课改的做法。

一、转变评价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以往学生普遍认为《建筑识图与构造》这门课难学。分析其原因,一是学生刚刚接触专业性内容,对有关建筑构造、建筑制图及建筑材料的知识很陌生;二是没有学好制图基础,不能由物到图的转换;三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不能由图到物,认知只停留在知识体系的层面。我们在课改过程中,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以施工图识图能力训练为主线,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在教学中,通过项目图纸、已完工实体、该项目施工工序影像资料等相结合,穿插部分典型实例,建立教学任务。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目标管理的考核评价方式,用学习过程检测的形成性考试来代替期末总结性考试,这种既注重目标管理,又注重过程管理的评价方式,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践,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课程特点、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能力岗位要求,明确了该课程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程内容设计

按项目及任务的可行性、兴趣性、挑战性、典型性为原则,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根据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本课程以“学院实验楼”的全套建筑工程图作为本课程的学习贯穿项目,以“学院实验楼”的建筑施工图作为本课程的能力训练项目,以双项目(双线)并行的方式对本课程进行了整体教学模式设计。根据“学院实验楼”的全套建筑工程图的具体内容,以建筑经济实际职业活动为导向,为后续课程作铺垫,将该项目建筑施工图设计为七个子项目十七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确定了识图能力的递进训练体系:初步认识“学院实验楼”施工图、识读“学院实验楼”建筑施工图、手工抄绘建筑施工图、识读钢筋混凝土楼梯施工图、综合识读建筑施工图、识读结构施工图、施工图审图七大项目。每个教学模块的展开需要一定内容的支撑,在此采用单项任务的方式,即每个教学模块由若干个单项任务组成。

例如:能力训练项目2为“准确识读实验楼建筑施工图”;拟实现的能力目标为:“能根据投影原理和《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相关规定,准确识读建筑施工图图纸目录、设计说明、平、立、剖、详图并寻找建筑施工图中表达不清楚、设计不合理或错误的地方”; 相关支撑知识为“投影原理及分类、正投影图法及其规律、建筑制图基本标准及识图规则、施工图之图示方法内容、建筑墙体、门窗、屋面、地面变形缝等材料与构造”;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为“引入讲授、训练学生练习识读图纸、参观参观实体建筑物与观看实体建筑施工影像资料、总结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在补充说明”;结果提交识图报告并解释报告。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房屋建筑施工图的识图能力与构造节点的处理能力。

三、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是基于建筑工程识读施工图工作过程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出来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主要围绕完成识读施工图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展开。其目的是使学生在项目任务中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因此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寓教于学、寓学于练、寓练于做。

1.融“教、学、做、考核”于一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融“教、学、做、考核”于一体。教师传授的只能是知识,而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的训练来完成。“做”的内容包括建筑形体绘图、建筑构造节点绘图、施工图识读与绘图等。学生完成的成果——图纸、识图报告、审图报告等也正是考核学生相关能力的依据。

2.“工程图”教学法

工程图教学法可使课程教学与工程紧密结合。学生通过真实的图纸与真实的建筑物对比,感受真实的工作情景,提高学生对专业工作流程的认识能力和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训练与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验证了学生识图的正确性,大大提高了学生施工图识图能力。

3.现场教学法

把课堂搬到真实现场和利用多媒体观看实体施工影像进行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施工现场的技术氛围,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利用我院的建筑仿真模型,将基础构造、墙体构造、楼梯构造、梁板柱节点构造、屋面形式、框架结构、钢结构等常见结构类型及常用节点与建筑实物、项目图纸对比结合,提高了学生对房屋构造节点的分析能力与绘图能力。

4.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组成若干小组,注重团队协作,树立团队精神,引入竞争机制。讲求实施过程中的激励、尊重、沟通、赞扬、奖励等措施。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确定综合项目、单项任务和理论知识,与学生一起“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如,学生分组完成“实验楼结构施工图之基础平面图、剖面图”子任务是时,需各小组成员分工查询相关图集、规范资料,认真思考、分析、讨论形成识图报告,由各小组进行点评,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及修改建议。经过这样的讨论、分析、评价强化了对结构图的识图能力,增强了对规范使用的意识,同时增加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协作精神。

四、课程改革效果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融“教、学、做、考核”于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阶段性和终期摸底调查以09级造价(2)班为例,全班62人有49人表示对此门课的学习有很大兴趣占全班总人数的79%。学生知道了自己能做什么,怎么去做。主动思考、建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动手的兴趣性。

2.考核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每一次课都有成效,都有进步,成就感油然而生,激励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3.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师自觉下企业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又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查阅相关图集、规范、标准等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主动、自主性的学习能力。将各门专业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使其获得最佳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

[2]行动导向教学实务.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

[3]吕淑珍.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整合与改革[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报

作者简介: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5篇

识读施工图是高职土建施工类学生毕业后从事建筑行业专业岗位工作的基础。文章阐述了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识图能力的重要性,论述了对培养识图能力起支撑作用的建筑构造与识图、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等多门课程的改革思路,介绍了探索有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职教育;识图能力;课程改革;平法施工图

中图分类号:TV3-4;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2304

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主要面向建筑工程生产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土建施工企业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项目组织、质量验收、材料检测、施工安全、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工作。主要岗位是施工员、质量员以及安全员、试验员、资料员、造价员等。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施工员和质量员需要掌握施工图识读、绘制的基本知识,还要参与图纸会审等工作(见表1)[1]。由此可见,识读施工图是高职土建施工类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首要工作任务,是从事建筑行业一切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因此,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识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图纸越来越复杂,目前基本以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为主,且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因此,在学校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如何培养学生熟练地识读各种图纸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系列专业课程知识的支撑。笔者结合多年来在专业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实践,就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识图能力培养体系做了有益的探讨。

一、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的基本要求

建筑工程制图与识读是培养制图与识图能力的基础课程,主要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的基本原理和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与分析能力,使学生熟练规范地绘制施工图,阅读基本的建筑施工图,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中,适当讲授点、线、面投影的基本理论,组合体三视图的投影教学,重点在施工图识读,并结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和《建筑制图标准》,介绍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规定,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图的图示方法、图示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技巧。在此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按照国家规范绘制施工图,这

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要求做到图样表达准确,图线清晰,尺寸标注完整合理,文字书写规范,符合制图规范[2]。课程结束时一般安排一周的绘图实训,让学生练习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识图能力提高的关键,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的认识和施工图的识读,也是支撑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资料员等岗位工作的主要课程。目前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存在知识点多、杂、散及课程内容不系统的问题,教学中应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转变为以能力为本位,以身边的建筑为典型案例,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一)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以施工员、质量员、造价员等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为重点,以标准图集、国家规范为依据,以真实的工程图纸案例、学习任务为载体,推进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改革。如课程设计以学生身边的学校教学楼工程案例进行建筑构造部分内容的讲解,并结合图纸、标准图集,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的认知能力;识图部分结合有代表性的典型工程图纸,进行施工图识读和绘制的讲解。整个教学过程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工程案例展开,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因为可操作性强,学生也容易接受;每堂课以任务贯穿始终,真正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目的。

(二)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改革实践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分为建筑构造和建筑施工图识读两个项目,具体采用项目教学、分组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筑构造项目,以学校教学楼图纸案例展开教学,设置基础和地下室、墙体、楼地面、楼梯、屋顶、门窗、变形缝共七个部分的构造认知。每部分教学思路如下:引导学生识读教学楼施工图中相应的构造内容并进行现场观察,掌握其构造。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相关知识点,查看标准图集,参观建筑构造实训室、装饰构造实训室,进一步熟悉各部分常用构造。

以楼地面子项目的地面装饰单元教学为例,学生首先查看学校教学楼工程,根据图纸,明确普通教室、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的地面装饰做法,然后根据课本、《建筑做法说明L06J002》、装饰构造实训室的构造展示,详细了解常用地面装饰做法。

在建筑构造项目教学中,以身边完整的工程案例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这样既有识图,又有构造认识,知识会更加系统,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多且散的不足。

在建筑施工图识读项目教学中,以真实的工程图纸案例为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到高层,由砖混结构到框架结构,科学地收集、提炼和整理教学实例并融入课堂教学。基于以上思路,施工图识读项目设置了砖混结构低层别墅、多层住宅楼、框架结构办公楼三个典型的工程案例图纸的识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施工图识读审核会审等能力为

目标来组织教学。首个识读案例——砖混结构低层别墅由教师引导学生识读,并绘制部分施工图,如指定位置的剖面图、基础平面图,以此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加深对图纸和制图规范的理解。随着学生对图纸掌握的逐渐深入,在多层住宅楼、框架结构办公楼工程案例中,引入图纸审核和会审环节,采用角色扮演方式,由教师扮演建设方来主持,将学生分组组成设计小组、施工小组、监理小组。由各小组首先识读建筑施工图,完成识读报告,进行图纸审核,然后设计小组对图纸交底,介绍图纸的内容及设计思路,施工小组、监理小组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由各小组共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统一意见,完成图纸会审纪要。这种教学方式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实际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统一。

三、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的培养

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是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其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并对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改革思路

高职土建施工类专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既要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又要体现课程的高等性,因此其教学内容不能仅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也不能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要把新理论、新规范及时地融入课程教学。

结构施工图的平法标注,对学生来说较抽象且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板式楼梯)》的内容纳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该课程教学应围绕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的工作要求来展开,重点培养学生对结构设计的认知和对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懂结构施工图,更要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如在柱梁板中,钢筋应该如何配置?哪些位置应该有什么钢筋?各种钢筋的作用等,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分析和处理结构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提升。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改革实践

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讲解配筋设计的理论知识,这是识读结构施工图的基础。目前高职学校普遍弱化了力学知识的教学,但力学与混凝土结构联系密切,可使学生对结构受力及配筋的理解更加深入。因此在教学中,应进一步让学生熟悉简支梁、双跨梁、多跨梁、悬挑梁等的弯矩图,在此基础上,理解并绘出各种梁的跨中和支座处各种钢筋的设置,而不仅仅是读懂配筋图。

依托框架结构施工图案例,融入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讲述梁、柱、板、楼梯等构件配筋。以“框架梁平法配筋图识读”为例(教学设计流程如图1),整个教学过程将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将学与做融为一体,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为主动的认知,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四、识图能力的提升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是土建施工类专业课改后的核心课程,主要讲述基础以及柱、梁、板、剪力墙、楼梯等构件的施工。该课程进一步深化了混凝土结构平法施工图识读的相关知识,应重点围绕柱、梁、板、楼梯、剪力墙的图纸会审、钢筋下料、技术交底等内容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相关图集规范解决有关钢筋构造问题和现场钢筋布置操作指导的能力。

该课程涉及钢筋混凝土基础、柱、梁、板、剪力墙、楼梯等主要构件,每个构件又涉及施工图识读、会审、钢筋下料、脚手架搭设、钢筋施工、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等任务。学生在图纸识读的基础上,应明确柱、梁、板、剪力墙、楼梯等构件中钢筋的详细构造,进行钢筋抽样,列出钢筋表,并计算出各种钢筋的下料长度[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各构件钢筋部分所选内容如表2所示。

教学改革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作保障。课程团队准备多套工程蓝图,如低层别墅、砖混结构住宅楼、框架结构教学楼、框架结构办公楼、剪力墙结构小高层住宅、钢结构厂房等,保证专项识图练习的开展。一体化教室、施工实训场等也为分组教学、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创造了条件。教学中采取分组教学,由老师布置任务,各组展开竞赛,学生围绕项目任务和图纸内容进行讨论,优势互补,相互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任务完成后各小组代表总结发言,老师点评,由优秀的小组介绍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五、结语

课改前,很多毕业生反映在校接触工程图纸太少,工作后识图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后,在对2010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182名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教学效果匿名问卷调查中,在“识读施工图能力”方面,有47%的学生选择“很好”,39%的学生选择“较好”;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有42%的学生选择“很好”,46%的学生选择“较好”;对“就业适应能力”,有36%的学生选择“很好”,39%的学生选择“较好”。在各授课教师反馈的评价意见中,均认为在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后,学生在工程图纸识读、思考与解决问题、自学等方面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一系列课程的改革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施工图识读的技能,而且能熟练运用各种标准图集指导施工,职业行动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能较快适应相关工作,为从事建筑行业专业岗位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JGJ/T250-201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

[2]侯卫,周雪峰,齐峰,陈翔.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70.

[3]成如刚.钢筋平法构造识读与钢筋翻样课程创建与开发[J].山西建筑,2010(1):22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system of reading drawings ability

of civil construc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Jing

(Civi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andong Polytechnic ,Jinan 250104, P. R. China)

Abstract:

Reading drawing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ofessional work for the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ivil construction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ability to reading drawing, discusses the course reform ideas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reading drawings ,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 concrete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 which playing the role of ability in reading drawing ,explores the teaching method and means of effecti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结构;任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高职高专教学领域中,“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普遍提倡,工程造价《建筑结构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囊括为两大模块: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及体系的认识与表达,下面根据其教学内容如何在任务教学的挖掘与任务教学的实施展开论述。任务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教学的运用,将某一个完整的项目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又相互结合的任务,本文以某办公楼施工图为例进行说明。

1. 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教学的任务驱动

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薄弱理解能力比较差,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无疑加大了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们应该充分挖掘出该部分知识体系中结构理论与识图知识相互结合的教学任务。建筑结构力学及设计基础理论包括三个内容: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建筑结构材料、建筑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

建筑力学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结构构件从外力到内力进行简要的受力分析,让学生掌握基本力学理念的同时加深对建筑施工图的认识,我们可以选取办公楼中某单跨框架梁进行力学分析:第一步,把某单跨框架梁从办公楼施工图中脱离开来对其进行外力分析,分析其所受的主动力和约束反力,任务是建立一个简化后的简支梁力学模型;第二步,假设该简支梁力学模型中的主动力为已知,任务是求出其约束反力;第三步,根据求出的约束反力和已知的主动力对该梁进行可能的变形分析,任务是根据力学原理求出其内力并作出内力图;第四步,根据该简支梁的内力图回归于该梁的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对该框架梁的荷载、变形、内力和配筋进行概念性阐述。其中每一步骤都有明确的任务,这些任务都有清晰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只要对学生稍加进行知识的讲解和指导,学生便能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下去。这门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建筑构造与识图》,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从图纸中选择结构构件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建筑施工图的认识,也有助于他们对结构施工图的初步理解以及其与建筑施工图的结合。

建筑结构材料理论知识和识图知识也有很多的结合点,《建筑结构基础》这门课程的另一门先修课程是《建筑材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建筑材料基础理论,但对于实际应用却较少涉及,对于建筑结构基础老师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主要建筑材料性能的简单复述。建筑材料理论知识可以分为这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寻找办公楼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中有关主要建筑结构材料的信息,任务是列出主要建筑结构材料品种的清单,其中包括混凝土的等级、钢筋的级别和直径等;第二步,根据本工程的建筑结构材料分析出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性能,任务是总结出混凝土和钢筋产生粘结力的原因。通过通篇查找建筑结构材料信息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施工图的整体架构也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建筑结构主要材料实际应用的理解。

结构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主要阐述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方法、抗震设防三方面内容,这里可以分解为两个任务:第一步,对办公楼施工图中某梁进行荷载分析,任务是计算出该梁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再结合荷载规范计算出可变荷载标准值;第二步,分析该办公楼的建筑高度和地理区域,任务是确定该办公楼的抗震设防等级,再和结构说明进行对照。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及体系的认识与表达的任务驱动

纵观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当今工程的实际应用,在整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常选取框架结构作为本部分的教学案例,框架结构受力清晰学生易懂且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广泛。框架结构包含的基本结构构件为柱、梁、板、基础、楼梯等,我们可以办公楼作为主体项目进行案例教学,将主体项目分解为若干独立又相互结合的小任务,通过识读结构施工图理解各基本构件的构造特点从而进行某宿舍楼基本构件的结构设计并制图。可以从构件截面认识与设计、构件配筋这两个方面进行任务的分解和实施。

构件截面的认识与设计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习基本构件的构造特点然后自主进行界面设计:第一步,在办公楼结构施工图中寻找出有关构件如柱梁板截面的信息,任务是总结出截面与跨度的关系;第二步,给定已知条件如跨度以及结构材料信息设计结构构件的截面。学生在对结构施工图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开始慢慢的深入到具体的结构构件,这是一种典型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建筑结构基础理论以及结构识图学习过程中,钢筋的计算和识读向来是重点和难点,配筋计算有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方法(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讲难以把握),而钢筋的感官认识也是比较头疼的问题,学生往往很容易混淆钢筋的名称和空间位置,老师不可能每堂课都把学生带到施工现场,我们可以这样处理教学任务:第一步,钢筋名称与空间的结合,根据给定的条件即文字描述把钢筋放置到给定的截面中,任务是作出基本结构构件的截面图;第二步,根据给定的基本结构构件截面进行配筋计算并配筋,然后再将配筋结果和结构施工图进行对照,让学生找到差距;第三步,从单个构件配筋的表达扩大到整个框架结构体系从而引入平法识图,任务是让学生更加深刻意识到平法表达的必要和便捷。

对于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讲,识图向来是比较难以突破的难题,如果在专业课程中穿插识图的任务,对于学生识图能力的提升肯定大有帮助。在教学任务的分解和实施过程中,老师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毫无工程经验的特点,对知识进行系统的简化又找到彼此间的纽带。

参考文献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 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 50009—2001(2006年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7篇

1)教学内容应该与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应,摒弃复杂的公式推导,结构构造教学与设计计算并重。高职学生的职业面向相对比较确定,比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施工员、质量员等职业岗位,因此要求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就业岗位紧密贴合,结构构造教学与结构设计计算并重。

2)加强结构构造教学。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下,建筑结构的课程教学侧重于单一结构构件的设计计算,对建筑结构的构造只是在课程教学中作了适当的补充,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结构构造与结构设计计算是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没有构造措施,结构在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安全性就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构造措施的讲解,特别是现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应重点突出,加深学生的理解。

3)重点培养学生的结构识图能力。识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一项最重要的技能,而由于课程衔接的关系,结构识图能力的培养又不可能在建筑识图与构造等课程中完成,特别是平法施工图的识读,需要以建筑结构课程内容作为支撑。因此,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平法图集,加强学生结构识图能力的培养,否则,这一核心能力将出现“盲区”。

4)应在《建筑结构》课程教学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建筑结构课程自身的特点,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本门课程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根据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在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增加教学实践环节。以我校为例,建筑结构(一)课程共110课时,其中40课时就是实践性教学环节,重点进行框架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一些现成的教学条件实践教学,并结合多元化教学方法制定出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案,在授课时综合运用,这样就形成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实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的感性理解,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建筑结构》课程内容复杂、知识点多,学习相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只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确把握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建筑结构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根据课程的不同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化教学、互动教学、启发式教学等。

2.1项目化教学

单项训练项目融入理论教学当中,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每个单项训练项目作为一个单元来进行教案的编写,每一个单元的实施采取实际案例,采用能力训练任务引入、操练、深化、训练巩固、总结归纳、课业布置与要求等为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法。比如,在进行受弯构件构造教学时,先采取工程实例项目引入,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学习与训练,学生通过训练,加深了对实际工作的认识,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2互动教学

主要通过讨论项目,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展开讨论、解决问题的步骤实施,实现师生间、学生间良好的交流互动。通过讨论项目,学生从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了结构。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字:建筑结构;平法识图;教学改革

[abstract] the building structure basic knowledge and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cost to the future work students the skills needed to set, the course will be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and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basic knowledge into a wh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ucture stress system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the student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neral method of flat purpose, to students for a later work lay the foundation.

Key word: building structure; Flat law knowledge chart;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职院校中的工程造价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工程一线,能胜任工程造价岗位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本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建筑结构基础知识,有正确的结构意识,并能够熟练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顺利地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为此,本课程的教学过程需要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成扎实的岗位职业能力。一、将项目教学引入课程教学

1、项目教学瞄准岗位需要

项目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本课程的项目教学瞄准了岗位需要,以真实的项目图纸为中心进行教学。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涵盖了造价员、施工员、质检员等诸多岗位,这些岗位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按图预算、按图施工、按图质检,即,解决了识图的问题就解决了岗位的基本能力需求。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为将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及造价软件操作的重要基础,而且建筑结构课程定位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就是要加强学生对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的训练。因此,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能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够更准确的瞄准岗位需要。

2、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用1+3+1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即一本《建筑结构》教材+11G101三本图集+一套完整的工程项目图纸为载体进行教学。教材能满足学生学习建筑结构基础知识的需求,11G101图集为学生识读结构施工图提供专业工具,真实的工程项目图纸是学习载体,例如,讲到梁构件时,先讲授梁在荷载的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及破坏形态,从而引出为什么需要配置钢筋、配置那些钢筋,再针对这些钢筋讲授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然后对应看梁的结构施工图,真正让学生能够明白构件中各种标注的内涵。通过这样的学习,使我们的教学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再空洞,看图的时候也有基础知识作支撑。

从以往学生实习实训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到工作岗位以后都会被技术人员要求先熟悉施工图纸,再展开具体的技术工作。如果学生不能够迅速识图的话,就会耽误后续的实习工作,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就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掌握迅速识图的技能,在实习时能够以最快的时间熟悉图纸,掌握在建工程的信息。

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图的识读能力,特别是结构施工图平法识图的能力,本课程以建筑结构课程为基础,纳入11G101图集的学习,两者结合开展,逐步引导和训练学生熟悉结构施工图,并且以一套图纸为依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实际工程项目开展项目教学。

总之,要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来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框架结构为例,其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的设计思路

二、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

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就是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选择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五步法”的教学,使学生获得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在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对学生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简要的说明,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确认需要完成的任务;教师告知怎样获得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然后由学生自行获得知识并“试探”解决该问题的应用程序,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再由学生对项目进行实施;根据实施结果进行讨论,由学生归纳总结。学生通过“知识、任务、实施、讨论、再实施”的“五步”教学方案,可以使学生更快、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课程的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深入贯彻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

例如,框架结构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工作任务要求,选取框架结构项目,课程通过工作任务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可以明确框架结构各构件的主要内容,明确基本的识图方法,顺利完成工作。具体教学内容见表1:

表1 项目课程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

三、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应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由追求学科知识系统性转变为追求完成职业领域工作的知识系统性和知识完整性。由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造价岗位,因此在建筑结构的内容和深度上应淡化结构设计的相关知识,侧重构造措施的学习,始终坚持以识读结构施工图为准则。并且,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真实的工程项目图纸为载体,并参照相关职业资格及规范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教材框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分解与组合,以培养技能为核心实施教学。

课程教学的内容也要及时进行更新,必须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平法在设计和施工中已应用广泛,是从事造价、施工、设计的人员不可缺少的技术要求,因此,建筑结构知识和平法知识必须要及时进行更新。2011年下半年,11版的101图集就比之前版本有了部分内容的改变,如在11G101-1中,取消了抗震屋面框架梁WKL纵向钢筋的构造(二),更便于施工。所以,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务必要做到将更新的知识传递给学生,真正做到知识和社会实践不脱离,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踏上工作岗位。

四、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

一方面,运用多媒体、互联网和数码摄像技术手段,将《建筑结构基础知识》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构造要求制作成CAI教学课件,通过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例如利用三维软件制作建筑结构的三维构件,增加直观效果,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在讲肋形楼盖时,可制作结构构件的三维视图及动画,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认识。

2.采用现场教学法。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实训基地可能不能全部完成对建筑结构的认识,可到施工现场进行教学。把“教室”设在工地,聘请有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为学生现场指导,使“教、学、做”融为一体。如框架结构梁、柱、板的配筋形式,请结构工程师现场教学,可让学生对构件的配筋有更直观的感受,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钢筋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已不足以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所以,应创新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过程的综合评价,把学生对建筑结构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平法识图能力、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学习成果等纳入综合指标,全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让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

综上所述,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为落脚点,以增强学生的就业、择业竞争力为宗旨,我们探索出了将建筑结构基础知识与平法识图融于一体的教学改革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前进入职业岗位工作状态,为学生后继学习和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小军.高职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职业时空,2011:48。

2. 马丹丁 张建军 吴学清.论建筑结构课程中平法识图教学单元的改革.教育与职业,2011,(18):138-139。

3. 赵丙治.浅谈“平法”内容引入建筑结构课中的重要作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4. 陈青来.“平法”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作用与可持续发展前景.建筑施工,2010

5. 何立红 崔玉梅.以就业为导向构件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教育视窗,2010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9篇

一、课堂教学现状

1.现行教材的选择

通过多年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情况来看,目前,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教材项目化教材开发较多,教材开发均能结合高职教学课程改革和整合,教材编写内容大多整合了三大力学和主要建筑结构设计相关内容,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岗位适用性不强。因此,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上来看,目前的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内容零散,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设计不能切合专业能力培养要求与岗位工作实际。针对所选教材和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和取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对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不明确和对学生专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不熟悉,教师很难将高度抽象的力学模型与工程实际结构,以及结构配筋构造相互联系并定性深入讲解。同时,由于力学计算与结构设计本身的枯燥和难度,也导致高职层次的学生本门课程的兴趣不浓。(2)学生学业基础薄弱,且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从目前高职学生招生情况分析,我院本专业招收的普高毕业生文理兼有,总体在数学、物理等课程的基础较差,导致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重视度不够。同时,由于其学习目标不明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导致以力学及结构分析理论为主的课程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枯燥乏味。调查显示,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后的大一学生,有近1/2的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专业需求及能力要求,近2/3的学生不知道本门课程的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内容改革

1.教学目标设定

通过对教学情况的分析以及多年对本专业岗位核心能力的调查,我们发现,实际工作中对结构施工图的识图能力、结构构造处理、规范和图集的查阅和应用是本专业初级岗位的重点,而按照结构施工图进行分析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力学与结构问题则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处的技术层面越高,对力学与结构知识的应用及要求就越高。根据以上调查,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并设定“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培养学生实际工程的力学、结构分析能力和培养结构施工图识图与应用能力。

2.教学内容重构

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特点和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我们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岗位核心能力、知识和素质的要求,选取了符合岗位实际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构,体现理论知识“够用为度、贴近实际”“弱化计算、强化构造、重视识图”,形成了新的教学内容框架,见图1。课堂教学把握力学源于结构,结构源于工程的原则,使所学力学知识能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三、软件虚拟建模技术的课堂教学设计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将力学理论运用于工程结构和施工环境中措施构造(如脚手架、模板支撑等)的力学与结构分析,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作为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解决力学与结构分析、结构施工图识图与应用的枯燥教学,根据高职学生学习基础情况,我们将工程技术软件虚拟建模技术引入,与课堂多媒体系统相结合,运用软件自动分析与软件三维建模仿真效果,将复杂的结构受力分析和计算过程、抽象的结构施工图变得形象化、便捷化。根据学生特点弱化计算,重视力学和结构的定性分析及其与实际工程的联系,强化专业识图与应用技能,实现了力学的趣味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具体实施如下:

1.力学求解器的应用

荷载分析、内力求解与分析、结构分析是结构构件受力分析的一个重点,内力计算步骤和内力图绘制相对繁琐,对高职学生来说是个难题。力学求解器可实现回避学生弱势,弱化计算过程,强化了力学的实际应用,省略了学生最烦最怕的计算和绘图步骤,以学生感兴趣的软件操作来完成这个过程,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工程实践中常用的结构体系分析与内力分析上,如图2。

2.Inventor软件结构建模

结构配筋计算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难点,根据我院学生的特点,课程组将教学目标定为熟悉结构构件破坏过程与简单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为达到这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结构配筋构造要求,课题组在实施过程中,应用Inventor软件建立结构构件三维受力模型,使得抽象的内力分布概念通过软件建模,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眼前,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了内力,认识了结构,更清楚地认识了构件破坏过程与配筋原理。

3.BIM技术在施工图识图中的应用

结构施工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能力之一,根据学生在学习结构施工图识图的过程中出现的配筋二维图纸难以建立空间认识的情况,课程组改变原有的采用绘制二维钢筋放样图和建筑实体模型观摩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入工程界正在推广应用的BIM技术,精选实际工程结构施工图实例,运用BIM软件建立结构配筋模型,将结构施工图钢筋放样的过程运用三维模型动态展示,使二维结构施工图纸转变为三维的立体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识读结构施工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工程识图过程的枯燥问题。

4.CAD绘图技术在施工图识图中的应用

CAD制图在传统的识图教学中应用较少,识图课程传统教学基本采用手绘图的形式,以加强对制图规范的理解与应用。结合施工岗位工作内容,我们在教学中采用CAD绘制结构节点放样图的形式,训练学生识图和现场CAD辅助放样能力,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做到课堂动手,有事可做但又不是乏味的手绘。通过工程软件引入课堂教学,采用软件建模虚拟技术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及三维立体模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受力分析过程及结合图纸进行三维放样的过程。通过对实习学生的跟踪调查反馈,约76%的学生认为“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贴近工作岗位实际,课堂采用建模虚拟软件教学,迎合了高职学生基础薄弱、怕计算、爱动手的学习特点,活跃了“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学习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结构施工识图总结范文第10篇

图纸是工程技术的“语言”,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是工程类专业毕业生的必备基本工程技能。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并通过实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其内容包括制图基础与工程图识读两部分,其中制图基础部分主要叙述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核心内容是用图示、图解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工程图识读部分研究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阅读、绘制专业工程图样的能力。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以板书教学为主,并辅以一定的挂图,这样的教学方式不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易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而在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变更和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内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新兴教育技术必然会冲击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课件应运而生,它是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综合起来辅助教学的计算机教学程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立体化方式把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给学生,以最大程度上满足教学的使用要求,为提高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

笔者参与《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并制作该课程多媒体课件。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优秀的课件应有如下特点:(1)图文声像并茂;(2)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3)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4)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5)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提供多种学习途径。为实现以上功能,通过对比若干个多媒体制作软件,笔者选用了通用性、共享性和交互性较好的网页(Web)格式。以下就对《工程制图与识图》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作一介绍:

一、要对工程制图与识图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进行设计

首先,应仔细分析和研究教学内容,确定课件的内容结构、表现形式及教学顺序。然后,由教学需要和课件制作软件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知识块,找出知识块之间的联系,并对此重新整合,以利于课件制作。笔者将工程制图与识图分为四个知识点:制图基础、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建筑工程施工图、路桥工程施工图,并确定每个知识点所需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具体内容。

二、要采集加工工程制图与识图课件的多媒体素材

1、视频设计:视频的设置重要的是,打开要快,播放流畅,影像质量好,不需要下载完就能播放。把视频转换成流式播放格式,播放又比较舒畅,占用空间也不大,如FLASH视频格式,如果是其它格式的,可用视频格式转化软件把其转换成FLASH视频格式。

2、动画设计:动画素材的制作主要使用Flash、3DMAX、cool 3d等,Flash是网络课件制作较好的动画工具,它不但能制作出各种各样精彩的动画,而且文件小,特别适宜在网上运行。例如,笔者把每种剖视图的剖切位置、剖切范围以及其适用范围用动画来显示,学生在观看动画时,很容易理解各种剖视表达方法的不同,印象非常深刻,效果非常好。

3、图片设计:由于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识读土建类三大工程图纸(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图、建筑工程施工图、路桥工程施工图),因此课件中有大量的工程图纸,把工程图纸扫描成高分辨素的图片,这些图片由于像素大,全屏显示时看不清尺寸数字和细部结构,为方便教师讲解图纸就要做到对图片的任意放大和缩小浏览,笔者选用FLASH PAPER这个软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步骤

WEB格式课件实质上是用网页制作软件把课件的有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编辑而成的一个小型站点,所以课件制作时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站点建立。课件根据以上四个知识点为基础用Dreamweaver建立一个站点。

2、界面设计。笔者用Photoshop进行界面效果设计,在设计界面时,要与课程的主题相关联,色彩搭配要合理,色彩配置要真实,动、静物体颜色要错开,前景、背景颜色要分开,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

3、导航设计。WEB课件的信息量大,内部信息关系复杂,合理设计的导航系统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简明,使用灵活;(2)提供知识结构导航、帮助导航,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自主学习环境;(3)为网状知识结构中的学习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引导,快捷方便的链接;(4)有利于突破重点、解决难点;(5)有利于学习者的协作、探究性学习、增强交互性设计。

4、对页面效果图进行切片。考虑到页网页浏览速度和后期修改,切片尽量小。切好后,用DW整合。

5、课件内容链接。把完工后的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等素材,分类整合到各知识点导航链接中。

6、网站测试和上传。网站做好后要进行测试,若测试没有问题,上传到服务器上进行使用。

四、对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给予评价

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课件质量,还要不断地对课件进行评价和修改工作,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课件开发的过程中实施的评价,它为提高课件质量提供依据,目的在于改进课件的设计,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需要,提高质量和性能;总结性评价是在课件开发结束以后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对课件的性能、效果等做出定性、定量的描述,确认课件的有效性和价值,为课件提供改进意见,并总结课件制作经验。教师要注重课件设计、课件制作阶段的评价,不断地收集课件在教学应用中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课件进行修改、完善与升级,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和水平,使之更加适合教学的要求。

多媒体课件制作是复杂艰巨、耗时耗精力的创造过程。任课教师不仅仅要提高教学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针对课程实际教学需求自己开发教学课件,最后应用于教学中,这将会更符合实际需求,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振华,宋友,钟聪华.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路基路面施工总结范文 下一篇:装修施工管理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