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维修范文

时间:2023-02-22 16:11:28

机电设备维修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1篇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机电设备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也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现阶段我国机电设备的维修水平远远落后于设备的制作技术,导致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本文主要对机电设备维修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维修管理策略,希望能够为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机电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实现了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受机电设备运行质量的影响较大,必须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机电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维修,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较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不同的设备对检修的要求不同,给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首先没有制定严格的设备检修制度,不能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了解,使设备的管理处于事后维修阶段。因此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要对设备整体进行大修,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维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电设备的维修周期,增加了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成本大小,增加了设备管理成本的投入。其次没有实现对机电设备的有效防护,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很多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较差,如矿井机电设备,它们周围的空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机电设备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中使得设备的腐蚀现象非常严重。最后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导致机电设备在寿命周期中得不到有效的维修,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其使用性能。如设备维修过程中往往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和技术,不能够实现对维修过程的参数化控制,导致设备维修质量受维修人员技能水平和经验水平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另外我国目前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发展比较缓慢,不能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不能够对机电设备故障的位置和类型进行准确的定位。正是由于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较低,维修成本较高,进而降低了生产产生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因此必须要进行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改革。

2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机电设备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带来较大的损失。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降低其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次数,具体的对策如下:

2.1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各企业要根据机电设备类型的不同和维修工作要求的不同,制定严格的维护和维修制度。首先要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维修和维护,确保机电设备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其次要不断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机电设备的维修方法,实现对机电设备故障的快速排出和维修,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最后还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机电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管理,使其能够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机器,避免各种误操作对机电设备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2.2完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在线诊断技术在机电设备维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企业要加快设备故障诊断平台的建设,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各个参数的检测,然后利用先进的专家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挖掘数据中潜藏的设备故障信息。如电机是机电设备中的常用设备之一,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非常高,通过故障诊断系统,对电机运行过程中的转速、噪声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并且将分析结果跟正常情况下电机的运行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故障发生的部位和类型,为故障的快速定位提供有效的支持。

2.3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标准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相关标准的支持,因此在机电设备使用之前就要做好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如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使其能够符合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另外标准中还要对维修后的额设备质量和可靠性进行规定,避免机电设备维修后质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2.4采用绿色维修方式机电设备的种类不同,故障的类型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设备要制定不同的维修方案。绿色维修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得到了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重视。该维修方式注重对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的保护,即尽可能降低设备运行故障,实现机电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

2.5采用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的维修方式针对机电设备中的故障,设备维修人员应该采用多种维修方式的方法,提高设备的维修管理效率。这种类型的维修方法能够降低单一维修方式在机电设备维修过程中出现的维修不到位和维修过度的现象,最大限度的降低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多种维修方式的采用不但能够降低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能够降低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成本。

3结语

科技的发展,机电设备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传统的维修方式主要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进行维修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机电设备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创新。首先要根据设备的维修需求制定合理的维修管理制度,在日常运行中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其次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机电设备中潜藏的问题;最后还要不断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利用先进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确保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尚延廷.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状况和措施[J].装备制造技术,2014,(08):51-52.

[2]林栋.钱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2(12).

[3]黄剑峰.浅谈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3(06).

[4]李建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煤矿机电;机电设备;维修方式;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TD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1-0187-01

1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机电设备维修是对机电设备维护和修理的简称。维护是为了保持延长或改善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修理则是为了恢复或改善提高机电设备性能而实施的技术活动。维修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增加利润、节省材料、优化投资回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生产费用、避免事故的发生”。维修为机电设备在施工中有不条紊地高效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期保障。

随着科技产品的不断出现,先进的维修可以确保设备无故障运行,而且能使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的状态。就维修性质来讲,维修为将来投资。维修不只是排除故障,而是保证企业生存、发展,取得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长期连续的投资。做好这项工作,对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增加产量,改善设备运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和改善其它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机电设备维修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深入研究搞好机电设备维修的措施。未来的维修将是绿色的维修,先进的维修,再创造工程的维修。维修已不仅是恢复机电设备原有性能的手段,而是要改善提高机电设备性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维修也是一种投资,它是与固定资产同样重要的投资,没有维修投资,固定资产就难以保证回报,难以扩大。维修已不再是一种辅助手段和应急措施,而是生产力的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2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内容

2.1 设备的检查

设备检查是及时掌握设备运转状况,实行设备状态监测维修的有效手段,是维修的基础工作,通过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防止突发故障和事故,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一项重要工作。

1)设备的日常检查。日常检查是操作工人按规定标准,以五官感觉为主,以设备各部位进行技术状况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对策,尽量减少故障停机损失。对重点设备,在一定时间由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按设备巡回检查制度逐项进行检查记录。维修人员在巡检时,根据巡回检查记录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排除,保证设备处于完好工作状态。

2)设备的定期检查。按规定的检查周期,由维修人员对设备性能进行全面检查和测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认真做好记录,作为日后决策该设备维修方案的依据。

2.2 设备的修理

设备在使用运转过程中,由于某些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烧损、变形等原因,影响到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正确操作和精心维护虽然可以减少损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但设备运行毕竟会磨损和损坏,这是客观规律,必须进行及时的修复。

3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

1)预防维修: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和技术条件所进行的维修活动。就是从预防的立场出发,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就去进行预防性的修理改进。预防维修通常根据设备实际运转情况来编排计划。

2)故障维修: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时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亦称事后维修。

3)生产维修:从经济效益出发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维修方法,它根据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对待。不重要的设备采用事后维修,重点关键设备则进行预防维修。

4 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要点

1)正确处理预防为主计划检修关系。预防为主就是通过机电设备使用中的观察检测,掌握设备运转磨损情况,注意日常维护保养和维修.及时消除机电设备的故障隐患。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定期或及时检修,不能拖延,因此要把预防与计划检修结合起来。

2)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设备检修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一些煤矿在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常常忽视检修工作,出现机电设备带病作业,致使事故发生.严重影响生产和安全。

3)正确处理日常保养和定期专业维修的关系。日常保养工作一般由机电设备使用中一位的职工进行,要通过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人头,专业维修由专业修理机构负责,有计划地检查和维修,要把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避免“断层’现象的发生。

4)关注机电设备维修的具体工作要根据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特点从而制定出日检内容、要求和注意事项.对机电设备的检查可分为日检和定期检查。检查的方法可分为感觉、经验性检查和用仪器等科学手段进行检测,机电设备的大修、中修、小修要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分步骤进行。

5 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创新与改进

只有创新才有发展,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矿企业新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当前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必须结合煤炭生产与运输的特点,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维修技术和维护理念,对煤矿机电设备的维修进行创新与改进,对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保养实施全过程监控,将煤矿机电设备的最佳综合效益和最经济寿命周期费用有机结合起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逐步建立和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标准。包括各种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维修技术标准、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以及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等,形成科学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

2)积极开展煤矿机电设备可靠性、维修性的基础性研究。可靠性维修需要在预防维修、预测维修、主动维修之间取得平衡,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在机电设备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单位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系统深入地研究机电设备故障模式、故障发生的机理、故障造成的影响;加强设备运行、维修纪录的管理和数据的分析、整理;系统研究机电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

3)采用高效的修理方法:①单机修理法并制定维修规划,此方法修理时间长,修理质量也不稳定,只适合于修理力量薄弱修理任务少、而机型复杂的修理。②总成互换修理法,是将磨损的零部位或总成拆下,用新品或修复件进行更换,替下的零部件或总成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修复,检验合格之后入库备用。这样可以取消中修,简化修理层次修理速度快,时间短,因而大大提高设备完好率,增加设备使用的经济效益,也为专业化维修创造有利

条件。

4)充分借助先进的监测仪器进行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在对重点的机电设备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建设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管理体系,逐步尝试推行设备状态监视和故障诊断技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快速运算能力,实现计算机辅助维修管理。由计算机完成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处理,对维修计划作出预测和决策。

5)在现有条件下,煤炭生产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

6 结束语

设备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煤炭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生产的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设备的性能,这无疑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及维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参考文献

[1]薛来挺.浅谈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的构建[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

[2]赵尚荣.对创新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价值工程,2011,21.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设备是工厂及企业生存的基础,设备的正常运作是保证工厂及企业存活的前提,而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就必须要做好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机电设备维修工作必须推行和贯彻全员参与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原则,目的是通过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深入,最大限度地降低机械故障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降低产品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1 机电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

设备维修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它由五种具体的维修方式构成。

1.1 维修预防。维修预防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它提倡在产品设计制造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和避免设备的维修。

1.2 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设备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之所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设备故障在生产中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事后维修方式还是比较经济的,对于简单或不重要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

1.3 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是不断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其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通过维修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更趋于完善。

1.4 预防维修。预防维修是以加强设备检查为主,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能大大减少故障的停机时间。

1.5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TNPM 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系统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研究和实践发现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

2 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类型

2.1 损坏型故障:如断裂、开裂、点蚀、烧蚀、变形、拉伤、龟裂、压痕等。

2.2 退化型故障:老化 、变质 、剥落 、异常磨损等。

2.3 松脱型故障:松动、脱落等。

2.4 失调型故障:压力过高或过低、行程失调、间隙过大或过小、干涉等。

2.5 堵塞与渗漏型故障:堵塞、漏水、漏气、渗油等。

2.6 性能衰退或功能失效型故障模式:功能失效、性能衰退、过热等。

3 故障原因分析

3.1 故障分析的目的不仅在于判别故障的性质、查找故障原因,更重要的在于将故障机理识别清楚,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预防故障重复发生。通过故障分析,找到造成故障的真正原因,从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装配调整、使用与保养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机械产品的可靠性。

3.2 故障原因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系统分析、结构分析、测试分析,以及有关疲劳、断裂、磨损、腐蚀等各种学科的知识。对故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3.2.1 现场调查主要包括收集发生故障的时间、环境、顺序等背景数据和使用条件;故障现场摄像或照相;收集和整理故障件的主要历史资料如设计图样、操作规范、验收报告、故障情况记录和维修报告等;对故障件进行初步检查、鉴别、保存和清洗等。

3.2.2 分析并确定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主要包括对故障件的无损检验、性能试验、断口的宏观与微观检查等检查与分析;必要的理论分析和计算如强度、疲劳、断裂力学分析及计算等;初步确定故障原因和机理。

3.2.3 分析结论。当每一件故障分析工作做到一定阶段或试验工作结束时,都要对所获得的全部资料、调查记录、证词和测试数据,按设计、材料、制造、使用几个方面是否有问题来进行集中归纳、综合分析和判断处理,提出一个结论明确、建议中肯的报告。一方面是为了改进工作、积累资料、交流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为索赔和法律仲裁提供依据。

4 控制机电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4.1 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对各类机电操作人员上岗前要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包括现场操作)合格,颁发合格证,人人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禁无证上岗。要做到“三懂”“四会”,即:懂设备原理,设备构造,设备性能;会使用,会维修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使用设备切忌超负荷运转。工作环境要清洁卫生,温度、湿度合适,有适当场地和空间。

4.2 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安装设备必须按照技术说明书(或规程)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进行,安装的全过程所有数据都要有详细的记录,安装完毕要严格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移交使用。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做到眼勤、嘴勤、手勤,即:勤观察、勤说话、勤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同时,必须对设备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实行日常与定期维护保养相结合,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洗、注油、干燥、防锈等技术处理,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磨损程度,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大型固定设备,执行班、日、周(旬)、月检查制度;对采、掘、开拓等移动设备,执行两班生产,一班检修。综采工作面要实行班、日、旬检查制,并坚持三班生产、一班检修、班班维护制度。

4.3 对各类机电事故认真分析,使职工受到教育。对于发生的机电事故,无论时间长短、性质轻重、责任大小,都要认真组织技术人员和当事人按照“事故责任倒查法”详细分析事故原因和找出责任者,严格考核,奖罚兑现。对于事故当事人要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心服口服,吸取教训受到教育,制定并落实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杜绝类似的事故发生。

4.4 保证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以较为先进和节电节能新型现代化机械设备来代替原来的陈旧设备。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改造,降低环境噪声污染和耗电较多的设备,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利用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利用经济奖励和绩效考核机制带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技术比武、师带徒、星级评定等措施检验学习成效,为机电设备事故率的降低和企业“以人为本 、安全发展 ”的目标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设备维修、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是各大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是生产费用支出的主要部分。随着我国的技术改造,大型的机电一体化装备大量的应用于生产的各个环节,改变传统单一简单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将先进的维修思想和技术应用到设备维护中,可以将设备的故障率和额外折旧率及设备维修成本降至最低,而将整个生命周期中设备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增至最高。

参考文献:

[1] 安连荣,张洪武.提高检点使用效益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17(3).

[2] 张伯乾.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21).

[3] 倪勇:《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浅谈》,《中国科技博览》,2012(11).

[4] 周常斌,浅谈建筑机电设备安装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经济信心,2009.12.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

1 机电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

设备维修体制是以生产为中心,为生产服务的一种维修体制,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它由五种具体的维修方式构成。

1.1 维修预防。维修预防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它提倡在产品设计制造阶段就认真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问题,从根本上防止故障和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和避免设备的维修。

1.2 事后维修。事后维修是设备出了故障再修,不坏不修。之所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一方面是因为设备检查诊断不可能把所有的故障隐患全部发现,设备故障在生产中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事后维修方式还是比较经济的,对于简单或不重要的设备,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式。但对于重要设备来讲,如果采用这种维修方式的话,将会使设备故障增加、维修时间长、维修费用高,是很不经济的。

1.3 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改善维修(技术改造)是不断利用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改正设备的某些缺陷和先天不足,提高其先进性、可靠性及维修性,提高设备的运转率。任何先进的设备是相对的,总有某些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维修同时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使设备更趋于完善。

1.4 预防维修。预防维修是以加强设备检查为主,设备故障早期发现,早期排除,能大大减少故障的停机时间。预防维修包括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两方面的内容,状态维修是利用检测、监测和诊断技术,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安排维修,事先排除,从而避免和减少故障停机的损失。

1.5 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PM)。TNPM是以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系统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生产和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体制。设备维修中最重要的是基础化管理,而5s活动则是设备基础化管理的精髓。5s是日语中5个以“s”发音的拼音字头。

研究和实践发现,采用有计划的预防维修可以减少设备的故障,节约大量维修时间和费用,结果逐步形成了预防性维修的概念。最早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杜邦公司又针对预防维修存在着既有过剩维修又有维修不足的问题,将预防维修制度发展成为生产维修。生产维修除了坚持日常保养外,还包含以下4种主要维修方式: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和维修预防。针对不同的设备及使用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维修方式。预防性维修和计划预修是以时间为基础定期对设备进行的大规模检查与修理。

2 机电设备维修方式的类定

2.1 故障维修。又称事后维修,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立即停机进行维修的方法。

2.2 定期维修。又称预防维修或计划维修,是根据固定的设备运行时间或当量时间间隔进行维修,不论设备状态如何,到一定时间后便停机维修的方法

2.3 改进维修。又称技术维修,是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和采用新技术,实施改进设计和技术改造,从根本上改进设备的性能的维修方法。

2.4 状态维修。又称预知维修,是根据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设备的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的方法。

3 强化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3.1 改进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方式,加强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在现有条件下。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企业应根据现代维修理论、行业特点、设备特性、工作环境及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等因素来进行维修决策,健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选择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计划预修和状态维修等合适的维修方式,逐步形成具有科学的新型维修管理模式。

3.2 设备维护检修制度。维护管理制度应以设备使用说明书为基础,设备运行档案为依据,根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而制定的定期计划检修制度,如:设备运行档案显示,渣浆泵的内衬使用寿命为1000h,那么该台设备的内衬计划检修周期为980h,可将设备故障控制在萌芽阶段。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档案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并结合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每月设备运行时间,制订出月度、季度、年度设备检修计划。由于机电设备检修工作的特殊性。检修工作分为现场检修和计划检修。现场检修,是以机电值班人员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依据而提出的检修要求,是一种被动的检修;计划检修,则是预防性检修,是一项保证设备性能和完好的重要工作。所以,计划检修是检修工作的重点,管理工作应主要放在计划检修上。

3.3 推行绿色维修。环境、资源、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球资源大量消耗,成了突出的问题。我国为了履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承诺,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构想,“绿色维修”在这种背景下也应运而生。绿色维修是综合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维修模式,其目标是除了达到保持恢复产品规定状态这一目标外,还应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即在维修过程及产品维修后直至产品报废处理这一段时期内,最大程度地使产品保持和恢复原来规定的状态,又要使维修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最小,即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且对人员(维修者和使用者)的劳动保护好,还要使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3.4 加强机电设备的更新改造。①设备的更新。采用在技术上比较先进、使用操作规程上比较方便、经济上比较合理、管理上比较进步的新型设备替代原来使用的老设备。②设备的改造。主要途径有:对设备的结构作局部改进和增加新的零件和各种装置。

3.5 企业设备维护管理。企业设备维护管理要点:设备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最重要管理之一,俗话说:要想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利其器,只有通过加强设备维修管理,使其充分发挥效能,不断改善设备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为企业获取最佳经济效益。①起重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拆卸必须由有资格的单位和专业人员进行,并应有专人定期进行维修保养和按规定定期检查其电气绝缘性能。对达不到安全要求又不能修复的机电设备,必须立即停用,并予以报废处理。②施工现场应为机电设备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道路、基础(座)、水电、操作棚或停机场地等必备条件。夜间作业应设置安全和充足的照明。③机电设备的作业场所,应符合安全要求。场地应平整无障碍,机电设备旁应留有符合规定的作业和维修空间,作业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材料、杂物。有防火要求的,其作业场所应符合消防安全要求。④施工机械和动力机械的基础(座)必须稳固,并符合其出厂说明书或设计的要求。⑤机电设备、小型电动工具用电,应当符合本规程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应由专业人员安装、拆除和维修保养。⑥电设备的管理应做到“定人、定机、定设备”,严禁不具备专业资格的人员操作机电设备。小型电动工具使用前,应对使用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教育。

参考文献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方法;方式

前言

随着矿山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据相关数据统计,在每年的矿山生产过程中,由于机电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在总事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机电设备发生事故而停止运转,不仅会影响到矿山企业的正常运作和生产,还会对矿山工作人员构成人身安全的威胁,特别是煤矿企业,一旦井下通风设备停止运转,那么就会导致井下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大量集聚,严重威胁到矿工的人身安全。因此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正确合理的使用机电设备,对于保证矿山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学模型的建立,设备运行过程中包括很多参数,这些参数直接反应了设备的状态和产生故障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精确反应出设备的正常状态与发生故障时的参数间的对应关系。这种数学模型的建立,对负责监测的计算机系统有重大的作用。信息采集技术,矿山机电设备信息的采集是靠安装在设备上的各种传感器来完成的,传感器接收到感应后,将产生的各种数据传入贮存器或计算机。因此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是准确地收集和测量反映设备状态的各种信号和技术参数的基础。分析与识别技术,该技术是指对设备对采集的信息进行识别和鉴定,并与设备运行的标准参数进行对比,以确定设备的状态和故障种类,判断具体故障并找出原因。信息处理技术,机电设备在现场采集的各种信息,并不可以直接用来判别设备所处的状态,其中包含着有关和无关的信息,因此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转换成人或机器能读懂、有利用价值的信息,才能实现信息采集的目的。信息处理技术最重要的就是完成这个功能。

2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的主要方法

主观诊断,此种诊断技术主要是维护人员利用简单的检修仪器和维护方面的实际经验对故障进行诊断和检修。此种技术检修方式直接方便、速度快,但是可靠性偏低。主观诊断技术有以下几种方式:直觉检查、参数测量、逻辑分析、故障数分析等。其中直觉法就是利用人体的感官,听、看、闻、摸等,对故障的原因进行查找和分析,此种方式可即时的对故障进行查找和排查,并进行解决。仪器诊断,仪器诊断就是利用检测仪器对机电设备的各个系统进行检测和参数获取,如:压力、温度、振动频率、振幅、速度、力矩等,然后利用仪器所显示出的曲线或者计算结果,以此判断出故障的情况。诊断的仪器类型有通用型、专业型、综合型。这种技术的发展正将仪器推向非接触、便携式、多功能等。数学模型诊断,数学模型诊断技术是一种与数学方法相结合的技术,主要是利用测量机电设备的特征参数,然后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分析特征值的改变以此判断故障的位置。从实质上看是将传感技术和动态测试技术结合起来,以信号处理和建模为手段的技术措施。智能诊断,智能诊断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特征比较技术,即模拟人脑的特征有效的获得、传递、处理、分析、判断故障的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特征数据库,然后利用合理的数据处理和比对措施将采集的信息与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比较,以此完成故障的判断。目前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系统是矿山机电设备故障判断的主要智能诊断技术。3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方式

矿山机电设备在使用运转过程中,由于某些零部件的磨损、腐蚀、烧损、变形等原因,影响到设备的精度、性能和生产效率,正确操作和精心维护虽然可以减少损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但设备运行毕竟会磨损和损坏,这是客观规律,设备的维修是必然的。预防维修:为防止设备性能劣化或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按事先规定的计划和技术条件所进行的维修活动。就是从预防的立场出发,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就去进行预防性的修理改进。预防维修,通常根据设备实际运转情况来编排计划。故障维修,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降低时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亦称事后维修。生产维修,从经济效益出发提高设备生产效率的维修方法,它根据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程度对待。不重要的设备采用事后维修,重点关键设备则进行预防维修。矿山机电设备的大修要根据各单位设备使用状态,技术鉴定情况,每年编制设备大修计划,上报批准后,将费用分解到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职能部门监督执行同时应建立设备大修质量验收制度。由职能部门、承修单位、使用单位三方面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否则,不予结算修理费用,并责令其返修至验收合格为止。在管理上要掌握规律,完善制度,严格考核,防治结合,有效地保证设备维修质量。

4强化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的管理和技术措施

建立和完善井下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制度,此制度包括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维护修理的各种定额标准、维护技术标准、经济管理标准以及各种技术的管理标准等,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加强煤矿机电设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如果对机电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不规范,将可能造成设备隐患。因此,煤炭企业应加强对机电设备使用、修理和维护人员的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健全并完善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包括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巡检等日常维护。建立矿山机电设备安全监控系统,为了解决当前矿山企业机电设备安全运行潜在的隐患问题,有关部门开发出了一种基于矿井关键设备集成监控信息化处理系统,对此进行了专门设计。该设计可以采集分析矿山关键设备原始信号,也能够进行信息管理和交流,具有先进性、通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矿山机电设备的应用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矿山企业对设备的维修与改造技术也就相应提高了。所以,建立机电设备的维修与安全监控系统是做好矿山设备管理工作的前提。选择合适的位置建立监测点,努力靠近故障源,它能反映设备的运转信息,能够检测工艺流水线和关键设备是否处于正确生产状态。常用的监测点包括:轴承、机壳、转轴、机座、缸盖、缸体、液(气)出口等部位。尽可能多的测取信息,反映设备的各种信号,包括震动、亮度、噪声、应力、压力、温度、电流、电压、功率等。有的信息不但要二维测量,还要进行三维测量,有的信号要定时抽取,也要连续测记。建立包括额定运行和正常运行的信息库,在安装调试设备后,待其能正常运转时,针对上述各项进行测定,确定允许变动的范围和一组额定值作为基准值对照表,在设备运转不正常时,将基准值和所测区的数值进行比较,从中发现需要维修有关信息提示。这样做的好处是设备发生严重故障时不仅能发出警告信号,有的还能使设备进入保护状态。为了防止干扰信号造成的误诊断,保证测取信息的准确可靠,还应设置过滤环节,以确保信息的准确可靠。

5结束语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6篇

贡献。

关键词:机电设备;绿色维修;机电设备

中图分类号:TD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5-0096-02

1 概述

绿色维修是在对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后,合理的利用对环境影响最小以及资源再利用效率最好的资源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使机电设备保持并恢复设备原有状态的维修活动。使用绿色维修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不仅可以降低机电的维修成本,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作出贡献。

2 绿色维修的概念

绿色维修就是指选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维修技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或是从废弃物中找寻可利用资源,从而获得高效的维修模式。运用绿色维修技术的目的是在保持以及恢复设备原有的状态之外,还能满足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施行绿色维修是清洁生产模式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维修业中的整体体现,也是现今维修行业走可持续发展维修模式的一种体现,绿色维修是根据节约资源、提高效能、保护环境以及保证安全的维修原则来施行的。

3 绿色维修的推广意义

绿色维修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环境效益。绿色维修方式能够对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在进行维修时控制大多数维修污染,减少污染源,使用绿色维修技术对机电设备进维修具备了高效的环境效益。并且绿色维修还可以在设备维修调整以及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出作用,从而创造高效的经济效益。因此,不论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上看,还是从经济的角度上看,对机电设备进行绿色维修是十分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

4 机电设备维修中的绿色维修技术

4.1 绿色诊断技术

在机电维修工作中对机电故障进行诊断是维修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绿色诊断技术是指在对机电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中所使用的诊断方法和诊断过程都要切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要求,而且积累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相关信息以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进行预估等,并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施行不同的维护方法和维修手段,避免因计划维修而产生维修不足或是过剩维修以及盲目维修,从而可以节省一些维修费用,还可以有效的发挥出机电设备的潜能,获取最好的运行效率以及减少维修成本的投入。另外,对机电设备进行绿色诊断工作,还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因机电设备运行故障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可以及时的采取维修措施,有利于社会环境的良好发展。

机电设备故障进行绿色诊断中主要包含了诊断方法和诊断设备这两个方面。在对故障诊断设备仪器的选材、设计、以及研制和维护等方面引入绿色诊断技术,可以利用绿色设计方法来设计一些低能耗、维修性高和容易拆卸并可以回收利用的绿色诊断设备,运用绿色的制造方法,使用绿色环保的材料等。对机电设备的诊断方式中要尽可能的减少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对环境的的污染物,对于不能避免的维修诊断前要选择有效的防护措施。还有要在对设备作业现场中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诊断时,要尽量采取远程故障诊断的方法来进行绿色诊断。

4.2 绿色维修材料技术

在机电设备维修中选择合适的绿色维修材料是进行绿色维修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满足机电设备运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兼容性强的材料来进行绿色维修。在传统的维修中,大多数维修材料是根据能否满足机械以及物理性能来进选择的,很少考虑到维修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而绿色维修材料技术在选择维修材料时,是要对所选择的维修材料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选出低能耗、无污染、可回收以及可再生和跟环境的兼容性强的维修材料。

4.3 绿色清洗技术

绿色清洗技术中包含电子设备快速清洗技术和水基洗涤剂技术。其中水基清洗剂是由少量的添加剂和表面活性剂组合而成的,它用水来代替油,具有减少成本投入、使用安全、污染少以及节省能源等特点。使用这个清洗技术可以有效的消除传统零件清洗中因油污类污染物无法清洗干净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电子设备快速清洗技术可以在设备运行的状态下对机电设备进行清洗,这种清洗方式操作简单,可以有效的对设备进行快速清洗,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机电设备的维修效率。

4.4 再制造技术

再制造技术是根据机电设备或机电零件的寿命周期的设计理念为引导,以高效、节能以及环保和节材为标准,用先进的技术和新型的材料以及产业化生产的手段,来改造或修复机电设备或机电零件的使用性能为宗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的总称。再制造技术跟一般的简单维修不一样,其包含着对产品功能的提高,同时节约资源的使用。如就复印机送到工厂后,经过改造修整,不仅可以对磨损的部件进行更新,还可以提高复印机的使用功能。

5 机电设备绿色维修实施措施

5.1 在产品设计中贯穿绿色维修

在材料的选择上,选择设计材料时不仅要对机电设备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进行考虑,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了解维修材料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选择无污染、易回收的材料。在结构设计上尽量采用新型的链接方法,还可以在对维修产品的整体使用寿命周期中推行无维修设计。

5.2 在制造过程中贯穿绿色维修

在设备制造方法上应考虑到采取修旧利废的相关再制造工程。拿发动机来说,如果将就发动机进行回炉,这种再利用的价值只有原机的百分之三,而对发动机进行再制造可以使原发动机百分之八十的资源得到再循环利用,从而可以有效的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而节省能源,进而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维修工程。

5.3 在维修过程中做到绿色维修

维修前期。在维修前期可以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以及对故障进行诊断,施行状态维修,从而延长对机电设备进行大修的时间间隔。现今有些大型化工企业进行状态维修后,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已经从一年一次的大修改成两年国战更长时间的检修,使机电设备达到有效的绿色维修。

维修阶段。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时可以采用绿色维修技术和绿色的维修工艺来进行危险性,可以有效的提高维修效率。采用绿色维修手段可以在进行机电设备维修时减少维修中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如对汽车进行维修时,运用绿色维修技术,淘汰原有的维修工艺,可以防止有害的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维修后期。在机电设备维修后期,要做好维修现场的环境。将工具和零件配件分别摆放好,维修结束后对维修材料和场地进行清理。这在以前的维修实践中可以吸取许多的经验。

综上所述,在机电设备的维修中使用绿色维修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能源以及原材料的消耗,减少维修成本,保护环境,实现维修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绿色维修技术的研究,积极的研究绿色维修技术手段和方法,为维修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晖.浅谈机电设备日常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1).

[2] 方小菊,黄永杰,覃秀凤.机电设备的发展及维护维修[J].广西轻工业,2011(7).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机电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多,实现了企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企业经营效益的高低受机电设备运行质量的影响较大,必须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机电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和维修,导致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给企业的生产带来了较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不同的设备对检修的要求不同,给机电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首先没有制定严格的设备检修制度,不能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了解,使设备的管理处于事后维修阶段。因此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就要对设备整体进行大修,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另外维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机电设备的维修周期,增加了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成本大小,增加了设备管理成本的投入。其次没有实现对机电设备的有效防护,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很多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较差,如矿井机电设备,它们周围的空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机电设备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中使得设备的腐蚀现象非常严重。最后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导致机电设备在寿命周期中得不到有效的维修,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其使用性能。如设备维修过程中往往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和技术,不能够实现对维修过程的参数化控制,导致设备维修质量受维修人员技能水平和经验水平等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另外我国目前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技术发展比较缓慢,不能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不能够对机电设备故障的位置和类型进行准确的定位。正是由于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较低,维修成本较高,进而降低了生产产生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因此必须要进行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改革。

2提高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对策

机电设备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带来较大的损失。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降低其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次数,具体的对策如下:

2.1加强对设备的维修管理

各企业要根据机电设备类型的不同和维修工作要求的不同,制定严格的维护和维修制度。首先要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维修和维护,确保机电设备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其次要不断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机电设备的维修方法,实现对机电设备故障的快速排出和维修,避免故障的进一步扩大。最后还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机电设备和操作人员的管理,使其能够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使用机器,避免各种误操作对机电设备造成的冲击和影响。

2.2完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在线诊断技术在机电设备维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因此企业要加快设备故障诊断平台的建设,实现对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各个参数的检测,然后利用先进的专家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挖掘数据中潜藏的设备故障信息。如电机是机电设备中的常用设备之一,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概率非常高,通过故障诊断系统,对电机运行过程中的转速、噪声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并且将分析结果跟正常情况下电机的运行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故障发生的部位和类型,为故障的快速定位提供有效的支持。

2.3建立完善的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标准

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相关标准的支持,因此在机电设备使用之前就要做好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如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使其能够符合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另外标准中还要对维修后的额设备质量和可靠性进行规定,避免机电设备维修后质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

2.4采用绿色维修方式

机电设备的种类不同,故障的类型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设备要制定不同的维修方案。绿色维修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得到了设备维修管理人员的重视。该维修方式注重对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的保护,即尽可能降低设备运行故障,实现机电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

2.5采用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的维修方式

针对机电设备中的故障,设备维修人员应该采用多种维修方式的方法,提高设备的维修管理效率。这种类型的维修方法能够降低单一维修方式在机电设备维修过程中出现的维修不到位和维修过度的现象,最大限度的降低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多种维修方式的采用不但能够降低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时间,而且能够降低设备维修所需要的成本。

3结语

科技的发展,机电设备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传统的维修方式主要依靠维修人员的经验进行维修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机电设备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创新。首先要根据设备的维修需求制定合理的维修管理制度,在日常运行中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其次还要不断引进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机电设备中潜藏的问题;最后还要不断加强对维修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熟练利用先进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机电设备的维修,确保维修质量。

参考文献:

[1]尚延廷.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状况和措施[J].装备制造技术,2014,(08):51-52.

[2]林栋.钱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2(12).

[3]黄剑峰.浅谈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门窗,2013(06).

[4]李建平.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4).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厂 机电设备 维修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

关于电厂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包括常规的人员、材料、工具、工艺流程等多多方面,还要求对运行中的天气、涉笔的绝缘计量、以及继电保护监督等很多方面都要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对于大多数的检修人员来说保证各个设备在运行中显示的数据准确性,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1 电厂机电设备检修管理现状

现阶段的检修管理,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困难。电厂中的设备比较分散,而且每一个需要检修的设备,都对应一个检修标准,这样就容易造成检修数据记录不全,检修项目容易出现遗漏的状况。如果出现检修记录遗漏的状况,就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电厂机电设备检修与管理的重要性

针对电厂的机电设备包括变压器、机电设备主接线及电厂用电、配电装置、变电站设备等组成。在电厂运行中,由于电厂输出电压较高、电流较大的原因,对机电设备的要求很高,在设备的选择和型号以及安装的施工这些方面,都直接决定电厂的运行是否安全。涉及变电设备接地线的安装这方面,在设备固定螺丝要进行拧紧处理。针对电气仪表设备在进行固定架的焊接过程要进行仔细检查。除了以上这些方面,还有企业的影响供电质量的因素,所以设备检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3 电厂机电设备的管理阶段分类

在电力系统中,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首次按要防止误分、合断路器,要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防止带电挂(合)接地线(接地开关),防止带地线送电,也就是防止带接地线(接地开关)合断路器(隔离开关)。在这五个方面进行管理检查。如果不在这五个方面进行检查管理,就会造成的错误操作事故是电力行业最大的灾难,它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其它企业生产的正常供电,如果出现严重的误操作的现象,就会直接造成机电设备的损坏,电力企业停产更严重的会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对于上述的五个方面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总要条件,更是制造、设计、安装、调试、生产等各个部门的共同任务,对于发电厂电气装置微机防止误操作装置是电厂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是有效防止电气人员误入间隔和误操作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保障措施,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和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4 电厂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

4.1机电设备检修管理内容

电厂中的机电设备进行检修管理,要分级进行,主要步骤是

(1)针对主要有系统的检修管理。

(2)设备分级运行技术参数数据的采集评估。

(3)设备故障的典型模式.

(4)影响程度的分析(FMEA),制订故障预防措施等。

(5)系统、设备分级主要是制定生产工艺全过程中各系统、电气设备的重要性排序,电气设备故障频次排序,维修需求优先级别的指数计算等.

(6)运行数据的采集评估主要包括确定评估的技术参数,参照的量化基准和优劣标准,明确电气设备检修的目标值.

(7)FMEA主要对获取的重要系统、设备以及关键电气部件的运行参数数据加以分析,对实行检修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评估,判断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以及对关联系统的影响程度,综合确定合理有效的预防性维修和主动性维修计划。

对于上文中的七个步骤要按照一定的次序、分级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4.2 机电设备管理的检测检修

工作中,对设备都要进行定时检修,这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机电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是通过在线或循检的方式监测各系统、设置设备中的主要运行参数,利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参数分析,能够判断出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确,是否存在一定的运行缺陷,对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在检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传感技术能够有效的对振动、温度、气敏、速度、音响、光等进行在线检测,实现了准确的效果,在检测过程中能够获取很多的运行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分析之后,得到了针对设备的可靠信息保证。

例如:利用传感技术在对发电机进行日常检测的时候,由于发电机在电网中非常重要,传感器在检测中,对发电机容易出现事故障的电磁与机械的组建进行检测,会出现机械、电磁、绝缘的及冷却系统劣化的征兆。根绝这种情况就能够得出发电机的部件有劣化征兆不久就会出现损坏的现象。见(图1)

另外检测需要一定时间,这种设备为电厂的机电设备的日常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在检测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在线或离线的监测手段,来检测发电机常见的定子线棒绝缘故障、转子绕组故障、发热异常故障等的特征量。直接把所得到的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出规律,判断趋势,对于那些潜伏性故障要直接进行监测和离线测量。结合巡视数据、历史及可靠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对设备进行状态评估,并以此来指导安排设备的维修,利用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完成检测,达到很好的检测效果。

4.3 机电设备故障检修管理措施

电厂常见的故障出现在线路和设备这两个方面,对于绝缘子劣化、线路折断、导线长度下降以及配电线路故障都是电厂机电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

(1)对于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首先检查线路与设备接触点是否正确,确认正确以后,要对线路的接触点确认没有故障以后,要进行输电电路中故障的检测,

(2)对于变电室常见的互感器和二次回路出现故障的情况,会出现指针指示不正确的现象,对那些值值班人员很容易出现误判断、甚至误操作的现象,因此必须要进行及时处理。

(3)如果出现电压互感器常见的故障时其现象有一次侧或二次侧的保险连续熔断两次。要立即停止使用,然后对各个线路进行检查处理。

(4)如果发生电流互感器故障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部过热现象、并且内部发出臭味或冒烟,或者内部放电现象,声音异常或引线与外壳间有火花放电现象、主绝缘发生击穿,并造成单相接地故障、一次或二次线圈的匝间或层间发生短路、充油式电流互感器漏油、二次回路发生断线故障。

如果在检测的时候发生了上述的集中故障现象,要及时的进行上报,上报之前要切断所有电源。发现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的接头出现发热的现象,要把电流互感器附近的端子的拧紧,再进行上报处理。

4.4 对于检修人员的管理

电厂中机电设备的管理,首先要提高检修人员的素质,要及时的进行技术培训,在设备运行中如果出现故障处理和设备检修过程中均能够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点,保证设备利用率和整体效率。

保证电厂中机电设备的维修管理,要求员工要参与培训,在设备的运行和开发、设计、研制、安装及调试这些方面要进行测试,在检修过程中要有效的展开实施全方位的交叉技术管理,这是提高整个检修队伍素质的根本措施。

结束语:

电厂的电气设备检修与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监控过程,因此需要电厂各个部门都要有效的配合,另外要注意对电厂中技术人员的培养,只有建立好专业的检修队伍才能够保证电厂企业正常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运民,李录平,黄志杰等.网络图优化及在电厂设备检修中的应用[J].热能动力工程,2011,19(4):429-432.

[2]李珊,黄东.基于组件的电厂设备检修系统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16(2):59-61,64.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9篇

【关键词】煤矿作业;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1当前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方向

我国煤矿业生产方式及手段的发展决定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的改变。当前设备管理制度和组织单位已经建立并引入例如设备诊断技术等。尽管如此,煤矿机电维修仍旧以计划预修为主,这种模式会使维修时长增加,安全生产也会受到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初步引入了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此后不断对煤矿机电设备的其他部件进行研究,但并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积累分析,在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中还是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基于煤炭生产特点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水平,设备寿命周期必须要实施全过程管理做到综合效益最大化。由此看出,完善设备维修管理信息渠道,充分利用信息技的价值服务于设备的维修管理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同时,为了使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尽快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应将维修系统论、可靠性工程等最新管理方式及等各种先进设备维修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2未来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走向

煤矿机电设备的事后维修、计划维修、预防维修及还在发展中的主动视情维修最终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即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最初客观条件有限,维修工作仅限在机电设备出现问题之后,这种维修模式会影响机器正常运转,导致煤矿工作不能及时完成。随着生产模式的系统规范化,机电设备对于煤矿生产影响越来越大,事后维修不能满足生产的进行,这就促使人们认识到计划维修对煤矿生产的必要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设备故障停机使企业需要支付高额加班费确保生产完成,由此更多的企业开始思考设备的有效修理维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后,煤矿生产设备随着科技进步走向了智能化、精密化、大型化、自动化;以上特点带来了高效益,但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即使是相当小的故障也会影响整条生产线的运转。这时以可靠性为主的维修管理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使维修模式逐渐向基本消除故障过渡,进一步减少了维修对生产的影响。不过设备维修管理模式无论发展的如何完美,出现故障还是需要人为完成修复,因此,未来的设备会在自我配置能力上进行完善,甚至出现免维修机电设备。

3如何改进机电维修管理方式

3.1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式的改进及使用维护管理的加强

煤矿企业对于设备使用维护及维修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应作为重点,增强员工责任感,做到交接班检查、定期检查、保养等日常维护生产制度。落实设备维修责任到人,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需要更换的配件及时更换。严格执行计划维修、预防维修、状态维修、事后维修等有效的维修方式,进一步完善成为新型的具有煤矿特色的管理维修模式。

3.2改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工作要求

保证煤矿机电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操作标准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科学的维修管理制度,同时,更深入的研究煤矿机电设备的可靠性,提高设备开机时长及利用率,推广无维修设备。

3.3进一步完善机电设备维修成本管理责任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系统。将各项成本费用分解到各管理部门,各部门再将其分解到各成员。各部门班组要根据实际情况及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按时完成指标。上层部门要对下属单位制定的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考核,及时纠偏,使成本管理最大程度接近指标。在考核上需要严格化,保证指标顺利完成。还可以按照成本责任抵押的方式,以分担指标大小来作为确定抵押金数额的标准,根据结果奖优罚劣。也可以使用检测仪进行检测,视情维修如果运用的恰到好处将会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3.4利用计算机辅助维修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系统

这一措施的实行主要是根据计算机维修数据的收集分析并对其作出相应的预测和决策。这一步必须做到数据真实可靠、传递及时、正确决策以及实时反馈,以达到可视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维修管理系统。

4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和管理的工作,必须以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的提高为中心,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提升人员相关技能,及时检查更新设备。

参考文献

[1]袁兴禄.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4).

[2]刘艳红.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发展趋势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4).

机电设备维修范文第10篇

在煤矿开采生产的过程中,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就必须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能力。其主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

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开采与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如果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那么就不能保证煤矿生产的产量。在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中,只有加强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才能保证其设备的正常使用,让整个生产的流程不会因为机械原因而断裂。

(二)提高企业的生产综合效益

切实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化的保障其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企业煤矿生产的综合效益。

二、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现状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机电设备在当今的煤矿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制度与设备维修也逐渐形成了新的局面。我国采取传统的煤矿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模式,出现了多种问题。

(一)按时维修的制度不够完善

煤矿的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一时得不到维修管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其维修缺乏制度性的规定。在如今的许多煤矿企业中,设备的维修主要是依靠维修工人的自觉性,其上层的管理人员缺乏重视机械维修管理的意识,这些原因致使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不技术。在机械出现小问题时没有及时的得到维修,会造成之后设备产生重大问题时的大型维修。极大程度的阻碍了生产的正常进行,缩短了生产的实践,提高了企业维修机械的成本。

(二)生产管理理念落后

大部分煤矿企业都会将重心放在生产的产量上,从而忽视机电设备的安全问题,没有将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作为判定产量的标准,没有将机电设备的重要性意识提高。在企业的上层领导眼中,机电设备只是辅助生产煤矿的工具,因此就没有完善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部分企业会以追求经济效益的心态树立机“械坏了之后才修”的思想。一定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企业抱着这种想法才会使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一直得不到落实,真正在设备需要大型维修时,又会影响正常的煤矿生产。

(三)煤矿机械设备存在部分隐患

煤矿企业在引进机电设备之后,就不会轻易的更换设备,这些设备往往是大型的机器,更换会花费大量的费用,不符合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目标。在这样的条件下,机电设备在逐渐会呈现落后的趋势,甚至会出现带着故障运转的现象。在时间的推移基础上,设备会受到环境影响,逐渐老化、被腐蚀。在这些隐患发生之后,煤矿机电设备的要求逐渐达不到国家标准,加上企业对设备的维修不重视,检测的技术相对落后,就会导致机电设备出现故障。

(四)企业对安全管理的投资过少

由于设备的投资过大,企业考虑到资金输入太大,依然在使用部分已经超过服务年限的机电设备,而这部分机电设备的工作性能已经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因为机械的老化而导致煤矿机电事故不在少数,而这也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之一。

三、煤矿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管理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维修制度

构建完善的维修制度能够极大程度降低机电出现大型故障的几率。建立合理的煤矿机电设备维修制度,在企业的内部形成良好的检修管理规范化制度。在考虑生产产量的同时维护好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为煤矿高效化的生产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为我国煤矿事业的发展奠定安全基础。

(二)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意识

要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对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的意识,首先必须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并以预防为主导的维修计划,全面的掌握机电设备的磨损情况,及时地对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最大程度降低可能会存在隐患的几率。然后要保证维修时生产的正常进行。合理的分配维修需要的人力与物力,全面性的检查设备,减少设备的隐患。

(三)改进维修的方法

实时引进国内国外先进的维修技术,推动机电设备的更新换代的步伐,建立健全企业煤矿机电设备的危机管理制度,保证各项生产工作正常的进行。以高效为目标,企业要更换落后的机电设备,采取先进的设备,提高生产的效率。

(四)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

在维修煤矿机电设备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引进各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借助先进的科学力量,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测进行全面化、综合性、精确性的维修。改变煤矿机电设备不定期维修保养的形式,向着定期检修的目标前进,最大化的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性,提高机电设备工作效率,为煤矿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从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得知,煤矿机电设备是一项庞大的操作系统,只能在运行中重视设备的维修管理,才能够保证其生产的效能。机电设备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在如今的现代化社会推动下,要做好煤矿设备维修技术的管理,必须以安全为主要生产前提。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方式,才有保证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上一篇:当代继续教育范文 下一篇:机电设备安装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