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学科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7 06:07:09

基础学科论文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基金资助引用优势 基金论文 论文影响力

分类号 G353.1

DOI 10.16 603/j.issn 1002-1027.2015.06.002

1 引言

科学基金是最基本的科研资助方式之一。随着研究和发展经费支出的迅速增长,科学基金在论文产出过程中的地位日益突。深入研究基金论文的数量、性质、类型及影响,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论文成果是否完成基金资助的预期,而且有利于提升对基金资助的认识。因此,基金论文研究正成为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以及各学科关注的热点之一。

关于科学基金与论文产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能从单项科学基金、学科和国家等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内容涉及科学基金的统计分析、论文产出的统计分析以及两者的定量关系分析等诸多方面,形成了众多具有实际价值的评价指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有篇均基金数量、共同资助比例、科学基金h指数和基金资助率等。

然而,已有研究的重点通常在于基金论文,而相对忽视非基金论文以及两者之间的比较,并且绝大多数评价指标在揭示基金论文的一般特征时,没有进一步挖掘论文的质量或影响力等要素。鉴于此,本文提出“基金资助引用优势”,兼顾基金论文和非基金论文,基于论文的被引量来评价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在影响力方面的差异,并以基础学科论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2 方法与数据

2.1 方法说明

1996年,哈特(Harter)和金姆(Kim)依据电子期刊(能够在线获取)的被引量来评估其对于学术交流的影响,可认为是最早进行在线文献引用研究的例子。虽然加菲尔德曾经提出,在线获取可以增加论文的引用量,但真正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却是劳伦斯在2001年进行的工作。劳伦斯分析了1989-2000年间的119924篇来自DBLP的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会议论文,发现不能在线获取的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为2.74,能在线获取的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为7.03,比前者高157%。2004年,哈纳德(Harnad)和布罗迪(Brody)等人基于ISI(the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数据库对1991-2001年间的1400万篇物理学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能在线获取的论文的平均被引次数是不能在线获取的论文的2.5-5倍。同年,库尔茨(Kurtz)在天文学领域也得到类似结论。为了获得更加普遍的结论,魁北克大学、南安普顿大学和奥登堡大学的团队进而在数学、定量生物学、数量金融与统计等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这些结论,即开放获取论文的被引频次高于传统出版论文的被引频次,被称为“开放获取引用优势”,即“OACA”。如果用CPPa、CPPna分别表示可开放获取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和不可开放获取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则OACA可根据下面公式计算:

OACA=(CPPa-CPPna)/CPPna

(1)

一篇论文被引用,说明其对于施引作者有一定影响,故而论文的被引量能够表征其学术影响力。据此类推,如果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高于非基金论文,则表明基金资助可增加论文被引量,因此借鉴并类比OACA,可引进“基金资助引用优势(FCA)”来体现基金论文相比于非基金论文在学术影响力上具有的优势,计算公式如下:

FCA=(CPPf-CPPnf)/CPPnf×100%

(2)

式(2)中,CPPf表示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CPPnf表示非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

2.2 数据说明

本文的数据均来自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选取其中的SCI―EXPANDED、SSCI和A&HCI三个子库。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和生物学6类,Web of Sci-ence把学科细分成251类,作者选取其中相应的学科并按照基础学科进行归类成表1,以2010―2012年发表的基础学科论文为研究样本,构造检索式:出版年一“相应年份”AND文献类型=“ArticIe”,再选择相应的Web of Science类别得到6类基础学科论文数据,经过清洗得到样本数据,包含46个子学科的1790075篇论文,检索日期为2015年7月24日。

虽然表1的分类并非尽善尽美,但作为统一的可比分类,适用于本研究。

3 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及数据,以论文的数量和被引次数分别计算基金论文和非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数,再根据式(2)计算得到6类基础学科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结果见表2。

从表1可见,基础学科3年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都大于0,表明基金论文与非基金论文相比具有较高“引用优势”。其中,物理学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最为明显,3年指标均在80%以上,生物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也比较明显,3年指标都大于40%,数学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相对较弱,3年指标在25%-35%之间。

为了在更细的粒度上考察基础学科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我们也分别计算出46个子学科2010-2012年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因过于庞大,仅选择部分结果呈现如表3。

根据表3,除2011年逻辑学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6.55%外,其余45个子学科的3年指标皆为正,进一步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基金论文相比非基金论文确有“引用优势”。

4 讨论及分析

为什么基金论文具有“引用优势”(即受基金资助的论文被引量会较高)?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理值得分析并揭示。

首先,从论文品质考虑,基金项目立项通常需要经过较为严格的程序,要求产m较高水准的论著。在获得资助后能拥有可靠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保障,因而产出论文的质量的确可能更高,从而导致较高引用。

其次,由于有基金资助,研究过程中在获取数据、实际调研、专家访谈等方面开展起来会更顺利、更有优势,在把研究成果表达成论文后也更能吸引同行参考和引用,因而导致较高引用。

基金资助可望增加论文被引量看起来是个常识性论断,可能人们在直觉上认同,但尚未得到相关数据的证实。本文提供了数据支持,由表2可见,2010-2012年6类基础学科基金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都大于非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前者约为后者的1.2~2倍,证明了基金论文的确具有引用优势。

固然,我们也看到逻辑学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负的例外,为探究其原因,我们继续深入。由于WoS数据库中2006年及之前论文的“FU(资金资助机构)”字段为空,按照前述方法,我们检索并处理了2007-2009年和2013-2014年的逻辑学数据,结果见表4。

表4显示,仅2007年逻辑学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负,其余年份的指标为正。综合表3和表4,逻辑学基金和非基金论文的数量都远小于其他基础学科子学科对应论文的数量,正是由于逻辑学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不能形成规模效应,所以单篇论文被引频次变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从而出现基金资助引用优势正负并存的情况。比如2007年逻辑学基金论文数量仅为12篇,总计被引用5次,平均每篇被引用0.42次,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88.25%,如果总被引增加1,则篇均被引为0.5次,增加20.00%,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85.89%,提高2.35个百分点。因此,论文量是影响基金资助引用优势正负属性的主要因素。

最后,白审研究局限。由于Web of Science从2008年起才记录基金资助信息,数据仍需积累;尽管本文涉及的数据量已达百万篇论文量级,但结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仍需观察。

5 小结

类比开放获取引用优势,本文提出用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作为衡量基金论文影响力的参量,并用基础学科论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逻辑学外基础学科基金资助引用优势都大于0,说明基金论文的被引频次和学术影响力普遍高于非基金论文。其中物理学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最为明显,生物学、化学、天文学和地理学次之,数学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相对较弱。逻辑学有些年份的基金资助引用优势为负,原因是论文数量不足而导致单篇论文被引频次变化对整体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影响较大,因而论文量是影响基金资助引用优势正负属性的主要因素。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安交通大学拔尖学生培养数学试验班现状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62-02一、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背景

2009年,教育部为回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新世纪杰出科学家而出台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此计划主要针对国内拥有优势基础学科、拥有培养创新型人才基础经验的高水平一流大学。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所高校入选此计划,入选高校首先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基础学科专业进行试点。此外,财政部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此计划,经费主要用于聘请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鼓励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等。此计划的目的在于逐步建设出高水平的部级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最大程度吸收最优秀的人才投入基础学科研究领域,使其成长为基础学科领域的顶级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行列。[1]

二、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状况

(一)总体情况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内首批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1所高校之一,于2009年首先在数学、物理2个学科进行试点,成立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数学试验班与物理试验班。为了更好地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由学校教务处、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人力资源部、数学与统计学院、理学院共同组成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班工作组,并于2011年12月成立拔尖人才培养办公室,负责学校拔尖试验计划的实施和各类教学试验班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在学校整体安排和部署下,从2012年起数学与统计学院也组建了以学院领导牵头、中国科学院院士为首席科学家、教学名师及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工作组,负责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目前,数学试验班已有第一届毕业生,所有学生均获得赴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数学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喜人成果。

(二)实施情况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数学试验班是培养具有宽广扎实的数学基础与实际应用领域的系统专业知识,立志于数学基础理论研究和交叉学科应用,目标远大、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数学人才。[2]在结合四届拔尖学生培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数学与统计学院不断地对数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方案进行总结、修改,在学生遴选、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科研训练拓展、国际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第一,学生选拔流程。

1. 从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保送生、自主选拔生和高考优秀生中录取20名学生;2. 面向全校新生,通过笔试、面试、专家综合测试等环节进行二次选拔,选拔20名学生,组成共40名学生的数学试验班。

在二次选拔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的高考成绩以及竞赛经历之外,更注重选拔对数学有浓厚兴趣,且基础知识扎实、心理素质良好、发展潜能突出、积极向上的学生。另外,实行人性化的选拔模式与动态分流机制,如出现各别入选学生对学习环境不适应、学习进度滞后的情况,按照自由进出原则安排这部分学生进入普通班级学习,并补充选拔少量优秀学生进入数学试验班。

第二,培养方案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具有工科专业优势强的特点,因此,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工作的基调就是既注重理科基础,又注重应用和学科交叉特色;既要加强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学习,又要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强化科研实践环节和个性化培养,重视人文素质熏陶;倡导按照“本、硕、博”整体设计,实行贯通培养;努力使学生在学好数学基础的同时,积极向某一实际领域深入发展,为今后从事交叉学科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培养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数学试验班课程体系分为6个部分:A.核心基础课程;B.专业基础课程;C.人文社会科学通识课程;D.跨学科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E.数学讨论班(必选课);F.科研训练和前沿讲座(必修课);学制为4年,总学分需修满160学分。

(2)完善课程建设与师资梯队

学院积极聘请国内包括“”国家特聘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为数学试验班学生讲授课程和开展讲座。其中,陆续聘请了北京大学的李承治和丘维声、南开大学的定光桂、首都师范大学的石生明等四位数学教学名师领衔主讲《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核心课程;同时,还邀请包括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际知名学者20余人来访讲学,促进了学院与国际高水平团队及学者的合作交流,同时利用这一良好契机,组织院内青年骨干教师分别组建了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培养后备师资。

(3)探索教学方法改革

数学试验班采取了“单独编班、小班授课”的新模式,试验班授课教师也开展了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讲课+讨论课(习题课)+口头报告”的新教学形式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逐步养成自主研究的学习习惯。同时,区别于普通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平时表现+考试成绩+口试成绩”的形式,侧重于考察学习的整个过程,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4)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

从2013年起,西安交通大学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两大一小”的三学期制,数学学院利用一、二年级学生暑假小学期安排试验班学生以“双向选择、自由定位”的原则选择个人或团队的科研训练导师,跟随导师进行科研训练或小课题研究。新学期初,学院专门组织专家评委对学生提交的论文或综述报告进行评定,由学生制作PPT统一面试答辩;最终评定为优秀的科研论文将整理汇编入《数学试验班学生科研训练论文集》。

目前,数学试验班学生已在中外期刊上正式,其中,2010级学生在北京大学李承治教授指导下撰写的论文《Journal of Applied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已正式发表;其他论文也将相继在国际期刊上刊出。此外,试验班学生在2012年度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6人、二等奖9人;2011级学生获得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分析单项铜奖和代数单项优胜奖的历史佳绩,实现了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参加国内最高水平数学竞赛零的突破;2012级学生获得2013年全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前八名……这些成绩展现出试验班学生不仅在专业学习、科研方面表现突出,而且综合素质也十分过硬。

第三,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如何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思维,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需要积极建立全方位、多渠道、高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使其融入国际高水平学术团队,未来能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继续深造。

2013年,西安交通大学数学试验班首批毕业生25人已全部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继续攻读学位。其中,11名学生以优异成绩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等10所世界一流大学深造;2名学生进入北京大学学习(1人保送、1人考入);4人保送中国科技大学直博;8名学生保送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硕、博学位。为了继续深入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渠道,目前学院已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国外高校商讨或签订了交流协议。截止2013年12月,数学试验班派出了40余名优秀学生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佐治亚理工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美国一流大学进行为期一年、半年或暑期学校的学习交流。

三、思考

西安交通大学遵循“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大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拓宽培养渠道,努力把拔尖人才的培养与我国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统一起来,探索突破拔尖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形成拔尖人才新型培养模式,为尽早实现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转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高司函〔2012〕2号.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3篇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61-1511/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二次文献常年收录,据相关统计,二次文献被引率及影响因子在全国同类刊物中居于前列。本刊2014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陕西省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6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精品期刊。此外,特色栏目“汉水流域文化研究”于2014年荣获“陕西省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该期刊已在文史基础学科、汉水流域文化研究及区域经济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并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注重学术前沿,不断关注学术界最新的研究动态和重要议题。通过对学科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和跟踪,期刊力求在学术刊物中呈现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学术知识和信息。努力探索创新,积极推动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期刊鼓励作者提出新颖、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促进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和深度化。通过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期刊为学术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观点,丰富了学术研究领域的内涵。

该期刊注重办刊质量,致力于提升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期刊设立严格的审稿制度,严肃认真对待每一篇投稿论文的审核和评审工作。只有经过严格筛选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才能被录用发表,确保学术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它以其在文史基础学科、汉水流域文化研究及区域经济方面形成的鲜明特色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为学术界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4篇

2007年3月27日,杭州的午后阳光刺眼,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的历史系主任办公室里,两鬓斑白的包伟民日程满满。这天下午,他的一个博士研究生等着向他请教,晚上6点半他还要给研究生上两堂《唐宋史专题研究》。

一个月前,51岁的知名宋史专家包伟民通过互联网了一则《告考生》声明,要求报考他的研究生“另投名师”。包伟民的这个帖子引发争议如潮。包伟民强调此举系“个人姿态”:“我不是爱惹事的人,但我现在觉得,我是被逼到了一个死角,不得不作出反应,没招了。”

拒 招

就在今年2月28日,包伟民在网络上了《告考生》声明,声明不到200字――

鄙校新法:自2007年起,招收硕、博士研究生,研究生与指导教师均须向校方缴钱,前者称“学费”,后者称“助研经费”。“助研经费”数额,按招收研究生人数多寡翻倍递增。本人近年偶承青年学子谬爱,或有投考,然因不合时宜,无力缴纳此钱,复以为此申请“扶植”(按“规定”每年最多“扶植”一名),迹近干乞,君子所不为。故告考生:新法之下,难与二三才俊灯下读史,以共教学相长之乐;烦请另投名师,以免误了前程。

事情的起因是,2006年,作为全国17所试点高校之一,浙江大学开始着手进行研究生制度改革,制定了研究生奖助办法、招生制度、培养方案等一系列新方案。根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规定,研究生导师招生,要提供“助研经费”。

按照校方规定,如果包伟民在2007年招收一名硕士研究生,需要向校方交纳300元,招收一名博士生,交纳的经费为1200元,按照成倍递增的方式,以此类推,一名历史学教授若招收3名博士,他每年需要为他们支付7200元,3年博士就读期间,导师要为他们支付2.16万元。

包伟民显然不认同浙大此项“新政”。这位1988年毕业于北大、博士师从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的历史学者在采访中多次向记者强调,校方的助研经费制度跟历史学的具体情况实际上有距离,“钱多钱少是另外的事情,你向我收费是无理的”。

包伟民说:“首先,绝大部分历史学研究基本上是一种书斋式研究,我们需要的研究条件就是有一个好的图书馆,我们不靠项目规划来推动自己的研究。其次,我们的研究都是根据自己兴趣走、不跟着规划走,你去问任何一个真正好的历史学家,他们的代表作都是多年长期积累的研究,依靠大的规划性项目来推动我们的研究,在历史学上是不存在的;近年来利用研究规划、设立项目来推动研究基本都是应用学科的模式。第三,最重要的是,历史学的导师不把研究生作为自己的研究助理,研究生必须自己寻找研究课题,研究生是独立研究、独立署名,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没法从研究生给他的服务中得到回报。”

包伟民措词强烈地表示:“在应用学科,比如工科,往往是学生为老师打工;而在基础学科,我指的是文、史、哲,是老师为学生打工,对基础学科老师来说,纯粹是一种劳动付出。我出售我的知识,你买了我的知识,凭什么反而要老师付钱给学生?”他认为,与理工类等应用型学科相比,史学的导师们没有很多的横向与纵向经费,用行政规定要求所有导师都交纳助研经费不合理。

“我们的经费跟理工科相比是几十倍、上百倍的差距。”包伟民说,他正在承担的“8―13世纪中国传统社会转轨”研究,3个老师一起做了将近5年,浙大方面给了不到6万元经费;此前包伟民曾申请到两次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与一次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这两个基金的申请都很严格,经费分别为2万元与4万元左右。

包伟民强调,历史学不仅创造不了应用学科那样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还需要高校与政府财政的逆向投入,“国际上历史学领域里,任何一个学校都没有这样的行政规定,要求老师出钱给学生做研究助理;历史学的研究经费很少,个人的独立研究特别重要,老师不可能让学生做自己的研究助理”。

交 锋

在包伟民的印象中,上个学期结束时,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曾经召开一个由院内各学科负责人参加的小型会议,专门征求对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会议由人文学院某领导主持,一共十几人到场,持续大约一小时。

“当然大家都提意见,基本都反对;人文学院的领导也反对,记录了大家的意见,说向上反映。开完以后,就没有下文;等到开学,(新制度)就公布了。我是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科的负责人,才有机会在那个会上表示反对意见,一般的教授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就在那次小型会议上,包伟民第一次获悉校方有关助研经费的相关制度,他记忆中这是学校管理层对助研经费制度唯一一次向他这样的学科带头人征求意见,而浙江大学校方则表示“经过5个月的时间征求意见”。

2007年2月25日,浙大开学,包伟民收到学校通知,新制度正式在2007年浙江大学研究生中推行。2月28日,包伟民请一个朋友帮他把拒招研究生的帖子在国学论坛网等文史类考生较多的网站上。

出于“道义上的责任”,包伟民认为有必要通过网络将他的决定告诉更多的考生,“我决心不招,如果学生来考怎么办?我就很为难。文史类考研的孩子经常会去看这个BBS,我发帖只是告诉学生:抱歉,我现在没法招了,你们别来了。”

发帖之前他犹豫了好几天,“决心不容易下,作为一个教师,带研究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是我的学术生命的一部分,现在我竟然要下决心把它给砍断。”

包伟民告诉记者,在学校出台有关助研经费的相关规定之前,他曾犹豫是否不招博士研究生,包伟民给记者提供了一份《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这个规定从2002年春季开始对浙江大学入学的研究生严格执行,其中明确规定:“人文社科类学科博士生,有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在SSCI和AH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含录用);或在校人事部规定的一级刊物上至少发表(含录用)1篇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虽然目前各校都要求博士生毕业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量的论文才能拿到学位,但浙江大学要求更高”,对“一级刊物”的圈定,包伟民形容好比“金字塔的顶端”,就整个历史专业为例,只有《近代史研究》、《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浙江大学学报》文科版等9种刊物。“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博士研究生在这些一级刊物概率极低。以相对最容易的《浙江大学学报》文科版而言,所有历史学科稿件的录用率大约只有5%,轮到博士生,1%的几率都没有。”

包伟民现在带了3名博士,3名硕士,3名博士中有一名因未能在一级期刊上发表文章,无法拿到博士学位。

“为什么校方非得要求博士研究生必须发文章?所有大学都一样,就是大学排名的问题。如果学校还坚持这个制度,我带的3个博士想拿到学位都会有问题。所以我不想再招收博士,我不希望有更多的学生陷入这个困境。”

包伟民表示,他曾多次向研究生院反映情况,只要有机会,文、史、哲领域的多名教授都向校方提过意见,但不知何故学校就是不改。记者就该情况向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沈松勤等多名浙大文、史、哲学科的教授求证,得到确认。

以往“困境”与此番助研经费制度出炉,两个因素交织,让包伟民痛下决心拒收研究生。

无 奈

发帖之后,还有一些考生陆续给包伟民打电话说:包老师,这个钱我们出。

“我担心老师要出的这笔助研经费到头来会转嫁到学生头上,假如老师本来经费就很少,学生又想读,怎么办?自己掏钱!我当然不可能收学生的这个钱,但假如有学生确实求着老师要读,有些老师说不定心一软,也就收了。”

让包伟民担忧的是,学校执行的导师交纳助研经费的相关制度,也将师生之间的雇佣关系明朗化,“老师会觉得,我是付了钱才把学生收进来的,我雇着你。在应用学科普遍存在的研究生把老师叫‘老板’的这种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会扩展到人文学科,比如说历史学,师生关系肯定会恶化”。

浙大的研究生改革方案规定,将设立“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扶植基金”用于支持学校部分基础学科、新兴学科等的需要,支持指导教师招收第一名研究生所支付的费用。

“凭良心说,这笔助研经费也不多,但我觉得道理不在这里。”包伟民说,他认定自己不可能再申请校方的扶植基金:“校方他们设立这个扶植基金考虑到了历史学科比较困难,但它的基础在于,他们认定我们的研究生是给我们做研究助理的,所以我们应该对学生提供回报,这个想法和我们的实际是南辕北辙的。”

此次报考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都已在去年秋天报名,而浙大新政在今年2月末公布,包伟民感觉到无奈,“我个人的看法是,在考生报名前校方就要声明。但报名在先,政策在后。现在有几个学生报考我的博士,在他们报名时我不知道这个制度,我对这种困境的造成无法负责。从2007年开始,我不招了,但是2007年的考生怎么办?我不知道,我建议他们改老师,但其他老师招的也有限。”

校方表示想通过此举控制研究生滥招的情况,包伟民认为这是“无的放矢”,“恰恰相反,这种政策实际结果会让原来那些招得多的导师越招越多,因为他们有钱,他们有项目;我们这种弱势学科的导师会越招越少,因为没有钱,没有项目。基础学科将更加衰落。”他解释,像历史系这样的基础学科本来每年的招生量就很少,以他为例,几年下来一共也就招了十来个研究生,一般平均每年最多招一到两名博士,招一名硕士。

“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制定者对人文学科不了解,他们把自认为天经地义的那些应用学科的规则用到了我们历史学的领域,更严重的是,他们也不准备听我们的意见。”包伟民感叹,他说自己以后准备潜心做一名“书斋学者”。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本科生 SCI论文 拔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25 文献标识码:A

Outline of FDUROP and Its Edification for Non-First-Rate College to Cultivate Top-Notch Students

Abstract It is a notable phenomenon in domestic colleges that undergraduates publish SCI-indexed papers. In this aspect first-rate colleges such as Fudan University have made big progress and accumulated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cultivating undergraduates. After briefly introducing FDUROP (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 edification from FDUROP for non 985 and 211 colleges to cultivate top-notch students.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SCI-indexed papers; top-notch students cultivating

0 引言

本科生发表科学论文尤其是SCI论文现象在国内高校日趋普遍。如华南农业大学的林钻涛将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为5.1的《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上,①南京医科大学的李华楠将文章发表在影响因子为2.92的《Toxicolog》上。②这种现象虽然在各个层次的高校、各个不同的学科都存在,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本科生发表科研论文的总量和质量均高出全国水平。如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2001-2005年本科生发表的第一作者SCI文章达29篇。③那么一流高校除了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方面的优势之外,在组织管理上还有哪些成功之处?非985、211高校如何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因势利导,更好地培养学术论文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问题需要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以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FDUROP,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④⑤为参照,通过对该计划的解读,思考非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1 FDUROP概况

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而搭建,由“莙政项目”、“望道项目”和“曦源项目”组成。该计划覆盖学校理、工、文、经、法、医、艺、哲各个院系,至今已有1300多名本科生参与并结题,网上公布的222篇论文成果中,SCI论文达117篇。该计划有几个显著特色:(1)培养平台系统性强;(2)强调个性化培养;(3)建立了动态进出机制;(4)实行了导师制;(5)关注后期拓展;(6)制度建设完善;(7)硬件条件支持到位;(8)经费管理贴心;(9)门户网站功能强大。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打造了一个超级平台系统,该系统由六个平台组成:(1)基础课程平行班;(2)探索式课程;(3)校外知名教授课程;(4)专题研讨班;(5)学术资助平台;(6)国际交流平台。六个平台在学生一般培养方案基础之上设置,基于一般方案却高出一般方案。

2 非一流高校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培养的启示

非一流高校生源质量和师资力量虽然不能和复旦等一流大学相提并论,但发表SCI论文的学生却屡见不鲜,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的专门培养势在必行。

2.1 建立适合校情的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非一流高校不宜照搬一流高校的培养模式,需要根据本校学科结构和资源禀赋建立适合校情的拔尖人才培养制度。复旦的超级平台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模式,平台的组成、子平台之间的关系、子平台在不同年级发挥的作用都可以参考,但平台的规模、面向的对象、执行的力度却要因学校而异。

2.2 针对优势学科,在小范围内开展学术论文类拔尖本科生培养

每个高校都有若干个优势学科,拥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先进的设备、部级或省部级的重点实验室,这些学科是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培养的首选基地。非一流高校可以针对这些学科制定专门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师资、经费、设备与管理配套,先在小范围内展开学术论文类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然后积累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2.3 建设导师群体,为拔尖生指导老师制定特别政策

非一流高校有能力指导SCI论文的老师人数有限,为此学校需要进行拔尖人才指导老师群体建设。除了引进高水平师资这一基本手段之外,关键要解决指导老师的动力问题,要充分考虑老师的业绩与报酬问题。参照硕士导师计算工作量、发放学士导师津贴、作为职称晋升可选条件、按照课程教学进行管理等等都是可行的措施。导师群体的组织建设也必不可少,建立学士导师委员会、对导师培训、外派导师调研、学士导师内部研讨、制定导师选拔制度、优先公派出国等方式均是可选手段。

2.4 保持拔尖生优势,培育和选拔并重

要让拔尖生长出来而不是,需要培育和选拔并重。培育重在提高学生平均水平,为拔尖生的成长提供土壤。针对有一定优势的学生群体进行专门课程培训,为学术论文研究奠定基本知识与技能基础,可以弥补学生平均水平偏低的劣势。如果这种培育属于面上的工作,那么让高考成绩拔尖的学生保持优势,就是点上的工作。非一流高校也有一些高考成绩很高的学生,如果不对他们“重点保护”,环境的熏陶会使他们滑坡渐至平庸。拔尖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采取措施,让这些同学保持优势、永不褪色。一入学可以让他们开始“研究型学习”程序,从学业定位和自我认知上与其他同学形成区别,以保持他们的机敏状态和科学嗅觉。

2.5 为本科生开放硬件平台条件

非一流高校培养拔尖人才需要强化硬件平台建设,除了放宽放活本科生试验管理制度外,有时甚至需要专门建设小型实验室或创新基地,为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提供设备和场所。

2.6 “借鸡下蛋”,推进跨校拔尖生培养

除了利用本校师资条件进行拔尖生培养外,还可以双管齐下,探索跨校拔尖生培养模式。“跨校拔尖生培养模式”即选派本校的拔尖学生,参加一流高校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在对方高校的师资、实验室、课题组和管理平台下开展课题研究,经费由本校提供,成果双方共享,学生毕业保研时对方高校有优先挑选权。跨校培养可以为非一流高校带来真实的培养体验,有助于非一流高校学习拔尖人才培养方法、提高本校拔尖生水平、带动更多本科生开展学术研究,是一种“借鸡下蛋”模式。这种模式带来的收益将是长期和深远的,非一流高校不应纠结于“论文第一单位是谁”这种眼前利益。

2.7 点石成金,建设强大数据信息平台

本科生做科研,除了学校引导、老师指导外,还需要学长言传身教,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科研、理解科研、实践科研。认知问题心理问题的解决、往期项目资料的查询、项目成败利弊得失的分析、以及拔尖培养计划等诸多管理制度的学习,都需要数据信息平台的支持。一个强大的门户网站如果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对于信息检索能力有限、科研韧劲不足的本科生来说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对网站的学习,可以实现学校和老师力不能及的某些自我培养,这些培养环节的缺失正是不少学生科学道路不能为继的绊脚石。

2.8 营造氛围,推进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不论是否一流高校,每所大学都有与自己类型和行业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为了进行学术类拔尖人才的培养,学校需要在原有的校园文化组成中添加“本科生学术研究”文化元素。非一流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学术研究文化元素比例本身偏低,为此要特别重视这一点。学校如果缺乏科学研究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本科生不大可能“特立独行”跟着个别老师“做研究”而成为另类。文化建设属于系统工程,学校需要组织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党团委、辅导员进行专门规划,确定宣传定位、设计宣传方案、拟定宣传步骤,展开长期、有序、有效的宣传工作,使学生形成以研究为荣、以研究为乐的文化情感。

3 结论

非一流高校中拔尖本科生不乏其人,发表SCI论文的事例屡见不鲜。这些高校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制度化的培养模式,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规模。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无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培养机制、模式、得失与经验无疑是一笔宝贵财富。对这笔财富进行恰当取舍,并进行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则有助于非一流高校学术论文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迈上新的台阶。

注释

① 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资环学院制药工程系本科生发表影响因子5.099的SCI论文[DB/OL]. http:///xwzx/news/t20110921_57557. htm.2012-12-10.

② 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康达学院学生首次发表SCI论文[DB/OL].http://202.195.179. 5/show.aspx id=446&cid=40.2012-12-10.

③ 医源世界网.北大生命科学学院:百篇SCI论文彰显本科生科研成效[DB/OL].http:///education/Science-education-news/2007-11-23-43 1830.shtml.2012-12-10.

④ 复旦大学教务处.复旦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报告.2011.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检索工具 论文统计 评价指标 纺织特色 工科院校

1 引 言

高校教职工论著的产出,是学校教学科研阶段性研究的相关成果。其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尤其是被国内外著名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其数量和质量更是衡量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 & Human Citation Index,A&HCI)、科技会议录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cience,CPCI-S原ISTP)、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 & Humanities, CPCI-SSH,原ISSHP)作为世界上著名的检索工具,收录了不同学科领域、不同文献类型的学术成果。这些数据库不仅具有文献检索和情报研究功能, 同时也具有对科研绩效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等功能。在我国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课题查新、基金资助、项目评估、成果申报、晋级考评、人才选拔、学科评价等多方面作为权威文献检索工具获得了广泛应用[2]。

本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上述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文献数据库,希望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决策能够提供借鉴和参考。

2 国际著名检索工具介绍

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于1961年创办并编辑出版,覆盖数、理、化、工、农、林、医及生物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SCI数据库主要反映基础学科的研究状况,SCI的引文索引具有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2]。

SSCI、A&HCI均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出版,与SCI基于同一个Web of Science 的检索平台,收录的论文覆盖人文、社科、艺术领域,在学科交叉和融合日益突显的今天,对SSCI、A&HCI论文的统计分析对于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人员也是很有意义的[3]。

EI创办于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报道工程技术各学科的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献,目前基于EV2的平台可检索EI、INSPEC、NTIS。EI数据库较全面地覆盖了应用科学和工程研究领域[3]。

CPCI-S也是由ISI出版,1978年创办,报道世界上每年召开的科技会议的会议论文。CPCI-S(ISTP)数据库汇集了自然科学、医学、农业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每年全世界出版的会议文献的80-90%[3]; CPCI-SSH数据库汇集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国际会议文献。 目前CPCI-S、CPCI-SSH两大会议录索引基于Web of Science 的同一个检索平台。会议文献对于期刊论文是一个重要补充,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前沿和最新研究动向。

3 收录情况分析

3.1 论文数量

通过作者所在机构( author affiliation)字段以 “Xian Univ. E*.S*. T*.”+“Xi′an Univ. E*.S*. T*.”+“Xi′an Poly* Univ*”+“Xian Poly* Univ*”等为检索词,查询了学校被SSCI、A & HCI、CPCI-S、CPCI-SSH收录的论文数量[4],重点分析了2006-2009年被收录的情况,并以同样的方法检索了其他几所同类高校论文被收录的情况。

EI收录情况已另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截止至2010年12月21日,共检索到我校2006-2009年被SCI收录的论文136篇,被CPCI-S(ISTP)收录的论文181篇,被SSCI和A&HCI收录的论文数量为0篇,被CPCI-SSH收录的论文数量为21篇。2010年EI已收录论文150篇,SCI已收录论文51篇,CPCI-S(ISTP)收录论文119篇,SSCI和A&HCI收录数量仍为0篇,CPCI-SSH已收录17篇。因二次文献数据库有3-6个月的滞后期,故2010年的数据仅作参考。第一著者机构收录的论文所占百分比分别为78.0%、64.0%、97.8%、0、0、100%。检索结果表明,西安工程大学整体学术论文的产出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其科学研究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在不断进步,但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偏差较大,人文、艺术、管理等社科方面的科研实力较为薄弱,研究深度需加强。

表1 2006-2009年西安工程大学被国外著名检索工具收录情况

说明:若著者在标注学校名称或校名英文名称时有拼写错误且未标注邮政编码,可能会引起漏检。

3.2 论文著者

以下列出被SCI收录2篇以上、CPCI-S(ISTP)收录3篇以上署名为第一的著者。从中可以看出,SCI收录重点在基础学科领域,排在前列的主要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在读或已毕业的博士们,包括侯海云、郑长征、武俊梅、马明明等老师,另外纺织与材料学院从事功能性纺织材料方面研究的张辉博士也较为突出。理学院的朱长军和吴俊芳博士也一直是基础研究方面的生力军。

CPCI-S(ISTP)收录的会议论文较多,电子信息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学科带头人刘曙光教授和主攻电力系统在线监测技术和无线网络传感器的黄新波教授无论在科研能力还是学术成果方面均位居前列,且近几年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他们的论文EI收录量较多。此外,空调领域的领头军黄翔教授论文产出也颇丰,计算机科学学院引进的陈宁博士的课题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近两年,服装与艺术学院参加的国际会议较多,因而被CPCI-S收录的作者较多,以蒋晓文博士的第一著者论文收录最多,但张欣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发表的总论文收录量居全校CPCI-S收录的首位。在CPCI-SSH收录的21篇论文中,只有两篇论文是计算机科学学院的王会燃老师和张晓滨老师所著,另有一篇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文力老师所著,其余均为管理学院教师撰写的论文,其中以张克英老师被收录的论文最多,4篇均为第一作者;郭伟教授被收录的论文共有7篇,第一作者为3篇,另外作为第一作者被收录2篇的有周镭和贾艳玲老师。

表22006-2009年西安工程大学被三大检索工具收录的著者情况

说明:若著者在标注学校名称或校名英文名称拼写时有错误且未标注邮政编码,可能会引起漏检。

3.3 论文机构

3.3.1 SCI收录机构分析 截至2010年12月21日,2006-2009年度西安工程大学被SCI收录的文献共计136篇,署名第一著者机构的文献共计87篇,第一著者机构所占百分比为64.0%.该校SCI收录的论文作者中,仅有5篇合作作者为外国人,其余均为中国人。合作机构以西安交通大学最多,有28篇,占收录总量的20.6%。主要源于该校目前还无独立博士点,很多教师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博士,合作对象也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主。其中17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收录总量占12.5%。

排在首位的是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其SCI论文收录量几乎占全校收录总量的一半,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说明在基础学科领域,该院的学科优势较强,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 学科研究与国际接轨,争取同步性,在学校基础研究方面起主导作用。理学院在引进了数位博士后,其基础科学研究有显著的进步。纺织与材料学院的研究重点在于应用领域,横向课题较多,相对于学校的重点特色学科来说,优质论文的产出优势不明显。

按机构排名情况如下:

表32006-2009年西安工程大学被SCI收录的机构情况

3.3.2 CPCI-S(ISTP)收录机构分析 截至2010年12月21日,2006-2009年度西安工程大学被CPCI-S(ISTP)收录的文献共计181篇,署名第一著者机构的文献共计177篇,第一著者机构所占百分比为97.8%。因服装与艺术学院和纺织与材料学院参会人数较多,故论文收录量居前列。

按机构排名情况如下:

表42006-2009年西安工程大学被CPCI-S收录的机构情况

3.3.3 CPCI-SSH(ISSHP)收录机构分析 截至2010年12月21日,2006-2009年度西安工程大学被CPCI-SSH(ISSHP)收录的文献共计21篇,署名第一著者机构的文献共计21篇,第一著者机构所占百分比为100.0%。其中管理学院被收录的会议论文为18篇,占收录总量的85.7%。与CPCI-SSH收录社科领域的国际会议文献是相对应的。

按机构排名情况如下:

表52006-2009年西安工程大学被CPCI-SSH收录的机构情况

3.4.1 SCI收录来源分布 SCI Expande目前收录中国大陆期刊已达百余种,但相对我国大陆每年出版近万种科技期刊而言, 所收录的期刊可谓是凤毛麟角。从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来看, SCI覆盖的仍是重要的、公认的和一些主流学科的期刊,对一些局部的研究领域则无法反映。中国源期刊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数学和医药等有限专业范围的基础研究领域, 特别是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方面的期刊居多[2]。目前SCI收录材料科学-纺织领域的期刊为20种。

西安工程大学被SCI收录论文的源期刊前6名分别为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structure Reports Online(《结晶学报E辑》――结构报告在线)、ACTA Physica Sinica(物理学报)、Textile Research Journal(纺织研究杂志)、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文版)、Fibers and Polymers(纤维与聚合物)、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应用聚合物科学)、SEN-I Gakkaishi(日本纤维学会志)。说明学校在化学、物理、材料学科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这也是与SCI收录的源期刊范围相对应的。

3.4.2 CPCI-S收录来源分布 CPCI-S收录会议论文较多的会议录名称前两位分别是:①Textile Bio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Symposium Proceedings, vols 1 and 2 。共收录了55篇,占收录会议论文总量的30.4%;②Proceedings of 2006 China International Wool Textile Conference & Iwto Wool Forum。收录34篇,占收录会议论文总量的18.8%。

上述会议主题均为纺织相关学科,所以纺织、服装学院参加会议的人数较多,其论文收录量占CPCI-S收录总量的近50%。其余会议均为收录3篇以下(含3篇)的会议。

3.4.3 CPCI-SSH收录来源分布 CPCI-SSH收录社科类会议论文的会议名称较多但却各不相同,相对集中的少,收录2篇以上的会议名称分别是:①8th Wuh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收录3篇,占收录会议论文总量的14.3%;②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收录2篇,占收录会议论文总量的9.5%。

其余16 篇分别来自不同的国际商业及管理类会议。

3.5 主题分布

3.5.1 SCI收录论文主题分析 SCI收录论文中按主题内容分类排序,研究热点领域依次为:crystallography(结晶学);materials science, textiles(材料科学,纺织品);chemistry, physical(物理化学);physics, multidisciplinary(物理,多学科方向);polymer science(聚合物科学);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材料科学,多学科方向)。基本上是与SCI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相对应的。从中可以看出研究的热点多集中在物理、化学领域和材料领域的纺织品、聚合物及多学科方向。

3.5.2 CPCI-S收录论文主题分析 CPCI-S收录论文中按主题内容分类,超过收录量10%以上篇幅的主题依次是:①materials science, textiles(材料科学,纺织品领域)有93篇,占收录总量的51.3%。②engineering, biomedical(工程,生物医学领域)有55篇,占收录总量的30.4%;③mathematics, applied(数学,应用领域)有35篇,占收录总量的19.3%;④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工程,制造业领域)有30篇,占收录总量的16.6%;⑤materials science, biomaterials(材料科学,生物材料领域)有27篇,占收录总量的14.9%;⑥computer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applications(计算机科学,交叉学科应用)有21篇,占收录总量的11.6%;⑦engineering, electrical & electronic(工程,电气与电子领域)有20篇,占收录总量的11.0%;⑧computer scienc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领域)有19篇,占收录总量的10.5%。国际会议的主题内容比较明确,专指度比较高,从收录的会议名称和主题来看,学校的纺织学科特色比较明显。

3.5.3 CPCI-SSH 学科类别 CPCI-SSH虽然收录的论文量不是很多,但也可以归纳出目前社科领域研究的主题内容,涉及较多的主题是:management(管理类)有17篇,占收录总量的81.0%;business(商业类)有14篇,占收录总量的66.7% ;economics(经济类)有11篇,占收录总量的52.4%;computer science, interdisciplinary applications(计算机科学,交叉学科应用)有9篇,占收录总量的42.9%;business, finance(商业类,金融领域)有7篇,占收录总量的33.3%;computer science, information systems(计算机科学,信息系统)有5篇,占收录总量的23.8%;engineering, industrial(工业工程)有5篇,占收录总量的23.8%;operations research & management science (经营研究和管理科学)有5篇,占收录总量的23.8%等。

从SCI和CPCI-S收录的论文主题可以看出,研究的主题内容多集中在纺织学科,但纺织材料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拓宽,正向多学科方向扩展(如生物医学材料领域)。通过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辅以先进的数学建模和物理化学性能优化方法以及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监测手段,可不断提高织物和材料的性能,扩展应用领域,达到性能、技术和手段的创新。即便是CPCI-SSH收录的商业、经济、管理类论文,也更多地融入了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严谨的数学分析方法,使学科研究不断深入。

3.6 论文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被引频次是文献计量学中被用来测度论文学术影响力的一种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论文被引频次越高,论文的学术水平就越高;反之,则说明该论文的学术价值没有得到同行的认可[5]。

由于2009年的时段较短,与读者的学术交流机会少,所以其被引频次数据相对较少。目前被引频次在5次以上的论文见表6,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16篇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著者来自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说明西安工程大学在环境与化学工程领域的学术成果被关注度较高,这些论文基本上是被EI、SCI双收录,排在前列的还有多数作者不是第一著者,为合作机构所著,说明真正学术价值很高,被同行认可的本机构文章还不是很多。另外也可以看出各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差距较大。

表6 2006-2009年西安工程大学被SCI收录的被引频次5次以上的论文

4 对比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在陕西的8个同类工科高校中,SCI的收录量西安理工大学居于前列,其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一直是二本院校的领头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紧随其后;陕西科技大学以轻工为特色,是一本重点院校,但在基础学科领域较前两所大学稍逊一筹,前三所院校基本处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中西安工程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数量排名在先, 在第二梯队中处于首位,但与第一梯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西安理工大学的SCI收录量是西安工程大学的2.6倍。单纯从排名来看,与另文所述的EI情况相比,西安工程大学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要好过工程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这与近年来该校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方面的进步是分不开的。西安科技大学的收录量与之相差不是很多,还要看今后的发展。西安邮电学院与西安工业大学基本在同一个线上,有波动下滑的趋势;西安石油大学亦起伏较大,没有太大的进步,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从SSCI和A&HCI以及CPCI-SSH收录情况来看,陕西地区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与艺术领域科研实力普遍较弱,论文收录量都偏少甚至为0,说明各工科院校的综合实力还需加强。

表72006-2009年陕西部分同类高校被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统计

4.2 与全国部分纺织特色高校对比

从全国部分纺织特色工科院校来看,这些高校均是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校。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历次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同类学科第一[6]。现在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的三大高校(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现天津工业大学、西北纺织工学院现西安工程大学)中,东华大学已遥遥领先;天津工业大学的发展不如江浙地区大学发展速度快,但学科优势根基较深;武汉纺织大学近几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势头,并在2009年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地位在逐步提升,实力不容小觑;西安工程大学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复存在,学科优势在逐步萎缩,重点学科的梯队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中原工学院的工程技术学科领域进步较快,但基础科学领域还比较薄弱。

从SSCI和A&HCI以及CPCI-SSH收录情况来看,全国部分纺织特色院校比陕西地方院校的情况稍好些,尤其是东华大学。

表82006-2009年全国部分纺织特色院校被国外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统计

由此可见,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的提升要靠平时点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学校的总体建设目标、管理体制、政治和学术大环境都对整个学校的科研学术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交叉学科的融合日益凸显,工程应用领域和基础科学领域已密不可分,三大检索工具收录的学科覆盖范围会越来越宽,文章被EI、SCI双收录的作者会越来越多。

5 结 语

通过对检索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西安工程大学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都有较大的发展,但与陕西同类高校和全国纺织同类高校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学科发展还不平衡。要提升学校的学术地位,建设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纺织服装特色大学,学校还需根据总体定位与发展,统筹部署,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学校的科研力量,重点扶持培养有发展前途的科研项目和创新人才,发挥重点学科的特色优势,瞄准前沿,找准对学科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形成自己的科研优势方向和学科特色领域[1]。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科研人员多向具有较高影响因子的高质量刊物投稿, 在扩大科研产出的同时,努力提高论文的写作质量,多出“精优”论文,以提高学术影响力,从而扩大国际著名检索工具的收录率,这样才能在在学科领域中具有话语权, 才能被同行所认识和承认。才能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提升学校的地位。

另一方面,论文只是基础研究工作的表现形式, 而不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不能将论文作为最终目标去追求,而不去关心科学研究工作的过程, 造成科研产出单一, 论文形式多, 应用成果少。科技创新评价标准要实现从以成果、论文与专利的数量为主,向以实际的创新贡献质量与水平为主的跨越[7]。

参考文献:

[1] 孟春全.EI Compendex收录西安科技大学论文统计与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28(1):203-206.

[2] SCI、EI收录论文写作指南. [2010-11-02].www.省略/content/10/1102/20/153092_66079346.shtml.

[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0-11-02]. www.省略.cn/upload/news/Attach-20091130154058.pdf

[4] Web of Science.[2010-12-21].apps.省略/WOS_GeneralSearch_input.do?product=

WOS&SID=2DJ3JkFKHe6Ni9CGi8A&search_mode=GeneralSearch.

[5] 邱燕燕.SCI与科研成果评价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05(5):67-69.

[6] 东华大学简介.[2010-11-02].www.dhu.省略/dhuzy/dhuyl/gaishu.htm.

[7] 刘俊英,张爱梅,林本兰.浅析EI收录偏向对工科院校高质量论文产出的影响――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94-96.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7篇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CN:51-1595/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本刊发表的论文近4000篇, 对促进四川大学学术队伍的成长, 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学发展, 都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近年来本刊无论是学术水平, 还是编辑印刷质量都有稳步提高,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本刊已被中国知网、CSCD、美国EBSCO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录。

该杂志主要刊登校内外理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论文、快报和综合评述的学术期刊。它涉及的学科范围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无线电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光电技术及材料科学等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该期刊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繁荣学术研究,并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贡献。通过发表具有创造性、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希望能够促进学术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科学的发展。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8篇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CN:51-1689/N)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季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师生及相关研究人员。旨在促进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和学术交流,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成果、交流研究思想、加强学术合作的平台。该学报坚持学术严谨、内容深入、质量优秀的原则,各个学科领域内的原创性、前沿性和实用性的学术论文。

该学报涵盖的主要学科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交叉学科等。其中自然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应用科学包括工程技术、材料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等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则包括综合性学科、跨学科研究等。该学报以学术研究为主,主要刊载科学研究论文、综述、学术讨论、实验方法与技术、学术活动报道等栏目。论文内容以创新性和实用性为主,包括理论研究、实验研究、模拟仿真和应用研究等,旨在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秉承学术公正、学术独立、学术规范的原则,坚持严格的学术审稿制度,确保所刊载的论文具备学术价值和科学性。该学报的评审专家团队由来自国内外有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对稿件进行匿名评审,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作为西昌学院的学术期刊,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学术思想、促进学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它的存在不仅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也促进了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的广泛开展。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共同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国内16所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予以实施。上海交通大学入选其中,并于2010年正式列入国家教育体系改革试点项目,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热爱科学研究,富有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宽广全球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

一、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之路

着眼于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的需求,2008年,以造就引领未来的科技领袖为宗旨,以“知识探索、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为导向,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启动“交大理科班”项目,开辟人才培养特区。“交大理科班”充分利用上海交通大学雄厚的理科优势和良好的教学资源,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为拔尖学生的培养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2010年,以致远学院为依托的“上海交通大学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基地”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改革试点项目。近年来,致远学院努力实践“提供交叉创新的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探索与完善拔尖学生的培养方案,逐渐形成了具有交大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致远模式”。

二、“致远模式”

1.实施突出能力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

致远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数理基础,鼓励学科交叉;实行教学改革,研讨班教学方式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改变了以往“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从学生进校开始就结合各方向平台课程开设小班讨论课,从大二开始每学期开设由杰出教授主持的专业研讨课,暑期开设由海外教授主讲、学生撰写报告的研讨班,大四开设毕业论文讨论班。

2.建立国际化培养体系

教学国际化是目前中国高校发展的一大趋势。致远学院聘请了一批国际一流大学知名教授,以及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主讲教师,组建了国际一流的师资队伍,从而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国际学术动态、与国际学术大师交流的机会。目前1/3左右课程由国际著名教授亲自授课。

致远学院也注重学生的海外交流,特别设立本科生海外游学基金,并制定“致远学院本科生海外游学资助条例”,鼓励学生走出去了解国外的科研创新理念。

3.注重个性化培养,实行“一对一”导师制

利用数学系、物理系等院系的师资力量,构建高水平的学业和科研导师队伍,通过师生间“一对一”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致远学院学生从大二开始选择性地跟随导师从事初步的科研探索;大三暑假开始毕业设计选题,并与相关研究生在同一个实验室学习工作,或前往海外教授实验室学习研究;对于毕业设计阶段的学生,坚持每周一次报告会的制度,学生报告自己的研究进展,相互促进,并对低年级同学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4.营造创新氛围,形成科学思想

为摒弃传统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桎梏,除主办或联合主办各类学术会议外,致远学院还专门邀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国际知名学者与致远学子进行专场交流,为学生营造独特的学科交叉的环境与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

致远学院与自然科学研究院还联合组织了定期的“ZY-INS学术沙龙”,特邀科技、人文、艺术等领域的校内外学者做主题报告,培养学生的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

5.注重养成教育,鼓励多方位发展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致远学院鼓励学生以钱学森学长等老一辈杰出科学家为楷模,注重多方位发展,努力实现人生价值。2011年致远学院学生在六省七个地方创办了“致远书院”,向中学生传授知识以及学习方法,获得了积极响应的。

为了切实培养出“高素质拔尖人才”,学校精心组织一年两次的招生工作,采用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着重考察学生的科研潜质。同时,秋季学期开学时针对低年级学生展开资格考查,通过落实滚动选拔与退出机制,保证择优选拔的学生质量。

三、结语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致远学院秉承“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知识探究为基础,以人格养成为根本”的育人理念,不断探索与完善拔尖人才的培养方案,逐渐形成了具有交大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致远模式”。但是培养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并非是止步不前的,对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仍需不断的反思、实践和改进。

参考文献:

[1]高东磊,周刚,王强.我国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实践与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02).

基础学科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类型;知识领域;培养环境

2009年教育部、中组部、财务部开始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以期基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致力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9所高水平大学先后参与该计划。参与高校在探索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大胆改革,努力创新,在拔尖学生选拔、开展因材施教、吸引学术大师和优秀学者参与以及加强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机制,引起了社会和国际一流大学的广泛关注。

参与高校在总结探索经验的同时,相应地也反思了实施该计划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形成了诸多总结性的研究成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现有的研究中,主要是由实施该计划的各高校的教师或教学管理人员以本校的做法为例,从经验或者说是实践的层面说明对于一所研究型大学应当采取哪些与普通的大众化教育不一样的培养理念、制度与策略,来实现拔尖人才的培养,概括而言就是以“一制三化”(即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为特征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尽管实施该项计划的各高校都结合自身的历史渊源选取了一些不同的名称来命名,但这未能说明实质性的差异,毕竟这些研究成果所介绍的做法归结起来大同小异,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揭示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在更深层次的教育哲学内涵与拔尖人才全面发展的成长规律,也就发现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培养模式。

为此,究其根源首先应当明确“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所潜藏的含义,是培养基础学科研究学术型人才,因此对于人才培养类型的考察无须考虑学术研究型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这一维度。同时,“拔尖”意味着在专业知识、综合素养,以及学习能力、适应力、创新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上超越大多数同等阶段学生的极少数学生,而培养方式也必然是个性化培养。另外,“人才”则表明所培养的学生对于推动学术与社会发展的价值,因此培养目标即是在当代与未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所以,明晰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内在价值取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辨别出区分培养类型的因素。

在强调新常态的今天,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来看,该计划属于高等教育领域供给侧十分关键的战略之一,是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结构、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拔尖人才培养过程所涉及的供给要素也应当既强调内涵,也注重外延。通过内涵与外延的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该计划的最终目标。

依照这一视角再回顾现有的文献,容易从中发掘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类型中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划分依据。就内涵层面而言,各高校在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方面的研究成果多倾向于突出个性化、全面发展、创新、开放性等价值选择,以及导师制、小班化教学、学科交叉等举措,存在的差异主要就在于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深度与广度的差异;就外延层面而言,多采取了混合住宿制、书院制、国际合作培养等制度和措施,主要差异在于培养环境的价值属性不同。

为此,本文抽象出这两个主要的差异,基于知识领域与培养环境的视角,构建理想化的二维模型,分别阐述不同类型条件下的培养特征与适用范围。每一类模式不存在优劣之分,只是强调对于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意义,目的就在于切实落实到育人的层面,更为充分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从而为各高校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层面上的构想与参考。

一、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类型分类依据

1.知识的视角

学习和创新的内在根本对象就是知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供给侧的内生因素,对人的影响通过内在思维、情感等一系列活动的作用,最后转化为行为、成果,是对于学生而言最为重要的内部影响要素。根据前述分析,针对第一项因素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差异,将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以及高校学科资源供给条件结合考虑,大体上可以分为本学科培养和多学科培养。

本学科培养的内涵是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为主,在各类别课程的学习中涉及少量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最后毕业时只需要按照本专业的培养方案的要求,完成相应学分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即可授予本专业的学位。因此,这一培养方式的根本属性就在于掌握专深知识,培养专业型人才。

与本学科培养方式相对,多学科专业交叉培养的内涵在于除了学习本学科内的知识,还会涉及与所学专业有一定关联性、但差异较大的学科,并且学习该学科的时间和知识量也占培养方案中的较大比重,如数学和计算机学在有些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大互通性,计算机学的拔尖学生可能会选择同时辅修数学专业。

毕业时,可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根据学生实际表现情况,综合导师与院系其他教师的评价,以及学院、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学生个人的意愿,给予学生在两个及以上的专业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机会,通过答辩则授予该学生两个及以上的学士学位。两个学位可以具有同等的地位,也可以采用第一学位和第二学位的形式。当前国内高校推行多学科交叉培养主要采取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跨学科教改实验班等形式。

2.环境的视角

学习和创新还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作为学习过程供给侧最重要的外生因素,反映在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中主要表现在文化因素的差异性。针对外在的培养环境的差异,可以分为一种是培养过程主要在校内或国内,即侧重本土化培养,另一种是由校内、国内加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在国内与国外都具有一定时期的学习经历,即侧重国际化培养。

从形式上看,本土化培养以国内高校的培养为主,培养过程的多数时间以及主要培养任务都在国内完成。尽管会涉及国外教授前来授课、讲学,甚至学生还会短期出国交流访问,但究其根本仍然是本土化的培养方式。从实质上看,本土化的内涵既包括适应我国国内整体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环境,也包括适应学生所在高校、所在院系、所在专业发展路径中形成的文化与基础。而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具有内在持久性。因此,不能够一概而论要求所有参与拔尖计划的学生必须接受1年及以上的出国学习经历,而是要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从而选择出最有利于拔尖学生成长的培养方式。

与本土化培养方式相对,国际化培养的内涵在于拔尖学生由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共同培养,表现在学生本科阶段培养方案的具体学年组合形式有“2+2”和“3+1”等。学生不仅需要在国内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基础,以完成培养方案中的国内部分,同时也要在国外度过一年及以上的学习时间,并由国外高校教师负责主持完成培养方案的另一部分。因此,国际化的培养方式根本上是一种联合培养的特殊形式。

从实质来看,国际化的内涵不仅要求学生能够适应本校与国内的拔尖学习,而且更侧重强调学生适应国外学习环境的能力,包括语言掌握、沟通、文化理解等方面的技能。因而十分有助于拔尖学生拓展综合素质,在今后的各类国内外学术活动中游刃自如。

不论是本土化或者国际化培养,还是专业化或者多学科培养,应该是学生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所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根本落脚点最终应当取决于学生自身,使内外部两大影响因素统一于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活动之中。

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类型理论探讨

按照知识领域与培养环境的划分视角,若以培养环境主体因素作为横向的维度,以知识领域因素作为纵向的维度,则交叉组合形成四大类培养类型。需要说明的是,各培养类型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好坏之分,也不意味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只能适用某一种模式,更不存在级别等方面的差异。只是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依照个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式的组合,以更好地促进基础学科领域内拔尖人才的形成。

1.本土化培养与专业化培养的结合

本土化培养与本学科培养结合,是指主要在国内的教学与科研环境中专门学习和研究基础学科内的一个专业,适用于更加倾向习惯于我国传统文化与精神影响下的当代国内环境、具有以聚合型为主的专研思维与精神,能够将所学习得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本专业研究活动所运用的拔尖学生,最终形成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本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因此这一类型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型人才。显然,当前国内有部分高校的做法实质上归属于此类型,因此是最为可行并且最容易操作、难度最小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此类型的优势在于培养成本相对较低,包括学科间的转换成本与国内外协作成本,产效较快,毕竟相对而言的中间转换环节较少。劣势则是学生可能会增加因为缺少多个大类学科的知识背景,以及在国外的深度学习与科研体验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直接成本较低,但间接的机会成本可能相对较高,因此投入产出的实质效益依然有待反思与提升。但在当前知识仍以高度分化为主要表现特征,学科交叉的基础依然以学科深化的成果为基础,由此来看此类型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可作为入学后初步的试验方式而提供给学生。

2.国际化培养与专业化培养的结合

国际化培养与本学科培养结合,是指国内外联合培养基础学科领域内某一专业的拔尖人才,共同协调完成培养该学生的计划方案。因此适用于具有开阔视野、在语言沟通、适应等方面的能力较强、性格较为活跃、更倾向于具有聚合型专研思维的学生,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环境中始终坚持创造、创新,以形成国内外广泛认同的、本专业领域内的科研成果。因此,这一类型的培养目标是国际化的专业型人才。

从已有的资料来看,国内多数高校实际上采用的做法正是此类型,因此是最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意义、操作难度适中,并且投入产出效益较好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此类型的优势在于培养的效益较高,即经费、人力、资源等投入可能相对于第一种类型较多,但所培养的人才更为活跃,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形成创新成果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值得多数有条件的高校所采纳。劣势在于不仅投入的直接与间接的成本较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多重风险因素,例如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期间逐渐习惯于国外的文化与环境,今后便有可能愿意选择继续在国外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甚至入籍他国。这样的话,培养拔尖人才的投入就成为沉没成本,不利于国家宏观层面人才战略的建构。由此,采用本类型时需要充分考察学生的个人短期与长期的规划,密切同参与本类型模式培养的学生多方面的联系,为他们提供各级别制度、政策上持久的优惠支持,所以本类型可作为学习一段时期后分流的备择选项之一而提供给学生。

3.本土化培养与多学科培养的结合

本土化培养与多学科培养结合,是指主要在国内的学术环境中学习和探究处于不同学科的多个专业及其交叉形成的领域,共同协调完成该学生的培养方案。适用于对我国的文化传统与当代环境有着执着而独特的体认,并具有以发散式为主的综合思维方式与自由精神,能够自如适应不同学科背景,并最终有较大可能性形成独具自身多学科特色的创新成果。因此这一类型的培养目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部分学科间已运用此类型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与第二类型近似,这一类型的培养模式比较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同时操作难度适中,因而投入产出效益同样相对较好。优势在于培养的效益较高,与第二类型不同之处在于,形成创新成果可能性的基础更多的是多学科的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方法等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从这个视角来看,可以通过联合国内优势专业所在高校之间构建互联互通的联合培养机制,以切实突破院校壁垒、院系壁垒与学科壁垒,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升级,学生可依据自身认知与辅助指导在本校所学专业的前提下,选择本校不同专业、国绕渌院校其他专业进行多学科联合培养。劣势与第一类型中缺乏国外的经历与体验较为相似,间接的机会成本可能相对较高,但通过侧重多学科背景的交融而形成的相对优势,对于国内环境更有利于个体发展的学生而言,不太会因为这一潜在的劣势而阻碍个人今后的发展。所以,本类型同样可作为一定时期学习后的分流选项之一。

4.国际化培养与多学科培养的结合

国际化培养与多学科培养结合,是指国内外合作进行多学科的联合培养,主要有国内多学科与国外本学科组合、国内外相同多学科组合等形式,从而在国内国外两个环境背景中学习多个学科下不同专业。适用于性格开放、心理素质与适应能力较强,能够自由运用综合与专研思维方式,对自身感兴趣且擅长的不同学科下的专业领域、同时对我国与境外培养机构所在国的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都有着相当程度的理解与认同,最终非常有可能形成国内外广泛认同的、独具多学科特色的创新成果。因此,这一类型的培养目标是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

显然,与前三类培养模式相比,此类型培养模式不仅更加需要投入各类资源、经费,也更要求不同专业以及国内外培养机构多方之间的协调联动合作,因此可以说国内只有极少数高校能够实现此类型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当前有部分高校己尝试实践此培养模式,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依然不能算作是国际化的多学科培养。所以,这一类型的培养模式很难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毕竟操作难度较大,而且投入产出的效益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通过此类型所培养出的拔尖学生应能够在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坚实基础上,同各类具有不同阅历与文化背景的师生进行协作创新,从而有助于不断提升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因此优势是十分显著的。当然,与第二类型相似,国际化的双重作用所潜在导致的劣势就在于可能存在的人才流失问题。这不只是涉及大量的成本与资源非最优化地被消耗,而且偏离了拔尖人才培养的初衷,不利于我国基础学科科研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培养拔尖人才不仅仅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一定意义上更是制度层面的问题。如何形成一种长效的机制,使得国内国外两大环境各自的优势,与不同学科专业思想、知识、方法的交互汇通真正服务于我国的科研事业、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以及服务于“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是保障和促进拔尖人才培养的根本之策。

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分类总结与反思

培养模式的划分方式不存在绝对标准性的意义,亦不具有好坏、等级之分,只作为一种理论上的构想,更好地理解我国当前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究竟应当如何选取,才能够既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又有助于院系、高校、社会的良性持久健康发展。

当然,理论的构想应始终紧密联系实际情况,才能够使得所设想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客观真实地接近事物的应然状态。因此,文章中所构建的模型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有所争议、有待考察甚至难以实行的做法和问题。

就知识领域的维度而言,有学者认为,科学发展到今天已是高度分化,拔尖人才的内在意义就在于掌握专深的理论与知识,多学科培养不仅代价高而且很难集中时间精力去实现。但也有学者认为,各学科专业知识的高度分化也自然会趋向综合,发现更多未知的领域,从而也更有助于知识进一步深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拔尖人才不同于普通甚至是优秀人才、杰出人才的立足点就在于不仅掌握多个学科领域的专深知识,并能够使多学科的知识逐步迁移、交叉、融合,并最终实现不同于以往的发现。

上一篇:中医妇科论文范文 下一篇:妇产科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