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06:44:15

基础货币论文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从交易的视角来观察,诚信制度是货币制度的基础。货币媒介商品交换的同时把直接的买和卖从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开来,货币持有人将面临双重困境:币值稳定困境和信息困境。货币持有人的信息劣势地位及其委托人身份,凸显货币本身所承载的承诺和信任问题。因此,货币媒介交易功能发挥依赖于一个良好的诚信制度,应该关注诚信制度的建设问题。

大量的文献研究涉及货币发行超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及其对一国货币制度的不利影响,几乎所有的恶性通货膨胀都动摇了甚至摧毁了一国的货币制度,如1923年间的德国,1946年的匈牙利等(帕尔伯格,1998)。诚然,货币是作为交易媒介而存在的,其交易媒介功能使人们普遍地把持有货币视为持有财富,通货膨胀减少了货币持有人的净收益,从而使行为主体对现金余额的持有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因此,反通货膨胀成为各国货币当局共同的目标选择。但如果我们全面地审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这一功能,我们会发现,伴随着交易的整个过程,在币值稳定这一货币制度的核心内涵之外,一个良好的货币制度还需要一个基础条件:就是良好的诚信制度。

一、引言:降低交易成本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斯密在《国富论》中论述了分工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巨大作用。在改善自身福利水平的激励下,人类社会就会不断地追求分工的精细化。以杨小凯等为代表的超边际分析文献指出,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杨小凯,2002)。

分工的深化需要交易来配合。如“埃奇沃斯盒子”所展示的那样,交易是一个改善参与方效用水平的制度安排。同时,交易表面上是双方交换占有物,其实质却是控制人们行为方式和组织人们协作的制度安排。一个人如果发现另一个人拥有他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必须拥有为别人所合意的东西,这就诱使他为了别人的合意而从事生产和服务。

但交易是有成本的。由分工增加生产力的好处与增加交易费用的坏处之间的两难冲突,均衡的分工水平就由交易效率决定(杨小凯,2002)。因此,降低交易成本意味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成长,降低交易成本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货币制度演化的逻辑

货币是一种有利于促进交易并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货币是作为交易媒介而存在的,如果没有货币,交易将陷入“需求的双重巧合困境”,另外,没有货币,交易将面临着“计价的困难”,在一个具有N种商品的交换经济里,没有货币媒介的交易价目表将包括N(N-1)2个项目,而货币的引入使价目表降低至N个。

在货币的起源问题上,Yang,andNg(1993)证明,哪种商品会充当货币依赖于各种商品的交易频率,只有那种经常进入交易领域并被大家拿来与其它商品相交换的商品才会成为原始的货币。清泷信宏和穆尔(2002)在一个时间维度的Wicksell三个时序的例子中指出,信任问题是货币起源的根本问题。人们在交易中做出多边承诺(信任问题)的困难使货币成为可置信的交易媒介,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货币是信任的载体,货币充当交易媒介是以承诺和信任为基础的。

货币的演化是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目前的纸币,其过程内涵着一个经济发展,分工深化,市场扩大对货币的需要从质(信任的扩展)和量(交易额及频率的提高)上不断提升的逻辑。当市场范围从方圆十多里扩大到数百里时,每宗交易从一只羊扩展到一群羊时,货币就从具体的实物发展到了金属;在二战后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世界财富总量迅速扩张,其对交易媒介的需求也必然迅速上升。这时,黄金充当交易媒介就遇到了硬性的量的约束。事实上,人类社会很早就发现了金属货币过少而带来的交易不便的问题,9世纪初纸币就在我国出现。西方也很早发现了交易中金属货币的量的约束。在13世纪的香巴尼集市上,在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汇票作为一种媒介交易的手段进入交换领域,随后而至的是公共债券和各种各样的银行券(布罗代尔,1993)。这些为解决交易中金属货币的量的约束的货币符号的出现和参与流通,为纸币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作为金属货币符号的汇票、银行券,始终是生存在金属货币的阴影之下的。当金的储量与交易对媒介的需求出现较大缺口时,货币最终摆脱了物的束缚,走向了“一文不名”的货币符号:纸币。

纸币的出现是人们对货币本身的供求均衡演化所产生的预期趋同的结果。市场的扩大,交易额的增长,使媒介交易的金属货币遇到了硬性的量的约束,市场的成长要求寻找新的交易媒介,这是经济条件的变化所导致的货币的自然演化;另一方面,货币的演化过程中也充满了政府干预的痕迹,政府往往通过法律来强制性地规定法定货币的流通。尽管纸币本身一文不名,当人们相信纸币(不论这种相信是法律界定的或者是演化的结果)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换来相同价值的物品,并且这种相信成为一种惯例时,人们就会接受和持有纸币。因此,纸币是一种制度化的产物。

三、货币持有人面临的两个困境

货币流通的基础是交易的需要,货币流通的背后是微观经济基础从事的市场交易,因此,货币的流通是微观经济基础支撑的。在媒介交易的过程中,货币持有者将面临两个困境:一是币值稳定的困境。由于纸币发行者的通货膨胀倾向,持币者将面临货币贬值的损失(有关这方面内容,本文略去不谈)。二是信息困境。在寻找交易对象和从事交易的过程中,货币持有者显然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作为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货币持有者显然没有卖出者更清楚商品和劳务的质量信息;作为金融市场上的贷出者,货币持有者显然没有借款人更了解项目的信息和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这样,作为委托人的货币持有者就会遇到问题,由此引出货币本身所承载的信任和承诺问题。与物物交换相比较,通过货币媒介的交换极大地促进了交换以至于经济的发展,但通过货币媒介的交换同时也把商品的买卖分割开来。在用自己的商品和劳务换取货币之后,货币的持有者就同时拥有了对货币本身所承载的信任和承诺的要求权,即货币持有者在让渡货币的所有权时必须避免交易另一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换句话说,也就是交易的另一方必须同时提供诚信,才能完成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商品交易。从这种意义上讲,交易对诚信的要求是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开始的。诚然,物物交换也存在诚信问题,但由于物物交换的范围局限于地缘、血缘等关系的制约,诚信的供给是自然而然的事。只有在交易中引入了货币媒介之后,交易的频率和空间空前扩大之后,市场从熟人社会走上匿名社会之后,对完整意义上商品交易的需要,即对交易的质量的需要,才使诚信变得日益受人关注。

四、诚信制度

诚信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保障交易质量的制度安排。交易双方的彼此信任能够减少信息搜寻、信号显示、信息甄别、契约订立从而建立交易关系的信息处理费用与谈判费用;诚实守信的交易者能够自觉遵守契约从而减少契约的实施和监督成本。如果我们把交易看作是一种商品,把诚信看作是另一种商品,显然这两种商品之间有很强的互补性,货币持有者只购买到了“交易”而没有购买到与之相关的“诚信”,“交易”这种商品给他带来的效用就会大幅度下降,这样就会强化人们对“诚信”这种商品稀缺性的感受,从而限制他们对交易的需求(同时也是对交易的媒介物货币的需求)转而谋求自给自足。只有在购买到了“交易品”,又同时购买到了与之相关的“诚信品”之后,人们才会切实地感受到交易的好处,货币媒介商品交换才会畅通无阻,市场交易的扩展才会以更快的速度进行。交易的卖方(货币持有者对应的一方)是否提供诚信,均会带来其收益的变化。失信的当期收益主要来自于机会主义行为的即期收益;守信的预期收益主要来自于信誉租金。如果守信带来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大于失信的当期收益,人们就会选择诚信;如果守信带来的预期收益的贴现值小于失信的当期收益,人们就会选择失信。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有无诚信,关键在于经济主体对信誉租金与机会主义行径的当期收益的比较。因此,要保障足够的诚信供给,关键在于提高经济主体对信誉租金的预期,和降低机会主义行径的当期收益。前者需要一个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以自由契约为特征的市场竞争制度;后者需要一个独立的审计和会计系统,独立的司法和法庭抗辩系统等。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不需要诚信,一切经济活动都由计划来指导,在转型初期,分工和交易都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由地缘、血缘等特殊的纽带供给的诚信基本上可以满足对诚信的较低水平的需求。在经济转型中,随着市场的深化和市场范围的扩大,面临着高度专业化分工,却要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个体,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快速增加,对诚信的需求必然快速增加。但是,对诚信的需求的快速增加并没有带来诚信的供给的增加。

原因在于转型经济中的机会主义大行其道,作为消费者,个体希望购买到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而作为生产者,他又往往抵挡不住假冒伪劣的利益诱惑。就这样,伴随着经济转型,诚信问题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客观地讲,诚信的缺失缘于市场交易的扩大对诚信的需求快速地增加,是市场经济深化和市场范围扩大的必然。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增加诚信的供给。增加诚信的供给不能单纯依靠道德教化,也不能单纯依靠政府的监管,尽管在司法不完备,缺乏独立的中介机构(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的情况下,政府监管权力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诚信的供给。但从根本上讲,一个良好的社会诚信基础,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良好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以自由契约为特征的市场竞争制度,需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审计和会计系统,独立的司法和法庭抗辩系统等。

五、结论

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是一种促进交易,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在货币制度的演化过程中内含着交易对其媒介的需要从质和量上不断提升的逻辑。货币作为交易的媒介使市场交易有可能在更大、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市场才得以从熟人社会走向匿名社会。但由于货币媒介交易把直接的买和卖从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开来,在直接的商品买和卖之间,货币持有人将面临币值稳定的困境和信息困境。由信息困境所导致的货币持有人的委托人身份使其可能遇到问题,由此就引出了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本身所承载的信任和承诺问题,这就使交易的另一方必须提供诚信,才能完成一次完整意义上的商品交易。因此,从交易这一视角出发,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背后,是良好的诚信制度的支撑,离开了良好的诚信制度的支持,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功能就会大打折扣,交易、市场的范围和规模而是经济成长就会出现萎缩。因此,诚信制度是货币制度的必要支撑。如果说货币制度是一国经济运行的核心基础的话,诚信制度则是这一基础的基础。

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货币当局应该关注诚信制度的建设问题。原因在于,诚信的缺失将加剧货币持有人在交易中的信息困境,从而使现金余额的持有低于社会最优水平。

【参考文献】

[1]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1993.

[2]清泷信宏,约翰·穆尔.罪恶是所有货币的根源.载吴敬琏.比较(4)[C].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3]帕尔伯格.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是对金融学生所学金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全面考核,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成为评估中的关键性指标。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选题是否恰当,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和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金融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时往往不知如何着手,或者由于选题不当导致论文不能如期完成或质量低下,因此探讨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十分必要。

一、当前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是确认研究对象和准备学位论文的前提性和关键性步骤,无论进行任何一项研究,都必须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选题如同导演选材,正确的选题在很大程度决定着论文的成败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题目选对了,目标找准了,论文就成功一半了。许多本科毕业论文之所以质量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选题不当。当前,金融学本科学位论文的选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选题随意性强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不少老师存在“重研究生论文,轻本科论文”的思想,对本科论文的指导欠认真,指导次数少,与学生交流少,对学生的选题不重视,往往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而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或者是拟定的参考选题多年不变,早已失去选择价值;另一方面,本科学生“重工作,轻论文”,整天忙于应聘、实习、考研,认为自己的学业已经完成,毕业论文只是走过场,因此论文选题很随意,欠缺思考,只为应付了事。本科论文的开题报告本应是学生初步确定选题和教师对之提出建议的关键环节,但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学生迟迟不交开题报告甚至论文完成才填写开题报告的情况,论文开题流于形式。

(二)选择“大而泛”的宏观性课题,导致写作中难驾驭

宏观性研究的往往是一领域,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根据金融本科生的学识水平和对本科毕业论文篇幅的要求,本科生缺乏研究这样的选题所必需的专业基础和研究能力,不仅收集材料存在困难,而且写出来的东西往往缺乏深度。如“关于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论金融风险和监管”、“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探讨”等,就属于太宏观、太大的题目,货币政策目标包括最终目标、中介目标、近期目标,涉及财政政策、利率、货币政策等等问题;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等等;商业银行业务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表外业务等。就每个具体问题就是一篇文章,所以最好就其中一个问题写作,如: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是以利率还是以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

(三)不注意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选择已经过时淘汰的题目??

论文选题应注重研究课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避免选择已经完全得到解决的常识性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正处于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之中,金融体系不断变革,许多新政策、新机构、新工具不断出现,应该说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论文选题空间。但一些学生不关注经济发展动态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向,对新事物视而不见,在毕业选题时,查找的资料过于陈旧,如2006年还有学生选择“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引进外资银行,提高银行竞争”等早已过时的题目,这反映出学生没有关注外面世界的变化,抄袭几年前的文章。

(四)选题过于平淡,缺乏创新

学术论文讲究原创性,人云亦云,乃论文之大忌。当然,对于本科论文过于强调原创性不太现实,要想一整篇文章都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但论文中应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否则这种选题没有意义。有些金融学生论文选题缺乏前沿性、挑战性,无新意,如“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及对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途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有关论文已很多,当然这些选题并不是不能再写,而是应从全新的角度或使用新方法去探讨和挖掘,否则简单的重复没有意义。

(五)选题不切合实际,提出一些空而高的口号

有些学生在选题中不切合实际,盲目求“新”。如“国有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问题”、“组建跨行业战略联盟”、“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等。商业银行国际化无疑是方向,但目前乃至长期不能实现,因为银行国际化的前提是企业国际化,企业实现跨国经营。目前全球500强,几乎都是跨国性的,进入我国的就有300家,所以外资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占领市场。而我国规模大、跨国性企业不多,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所以银行谈何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呢?在我国金融期货的推出一直审慎,尚在试点中,探讨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战略不符合我国实际。

二、对金融本科学生选题的几点建议

金融本科论文选题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实践过程,上述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基于前文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和学生应重视本科论文的写作

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属于学术论文,但撰写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一个步骤,不仅是为了传播学术信息,推进学科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还在于梳理、总结学习成果,反映学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他专门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二)重视论文开题环节,提倡集体指导选题

建议在本科论文选题之前,由专业教师就选题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给学生作专题指导,并就开题报告的规范书写、论文写作规范等问题给学生作统一讲解,改变过去单个教师“一对多”指导模式,实行集体指导、集中指导,教师组(教研室)共同协商研究本科论文的指导问题,避免由于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的局限而降低学生论文选题质量。

(三)提高学生获得学术研究信息的水平,指导学生多方位收集资料,为选题打好基础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各种新政策、新举措层出不穷,而金融学生选题陈旧反映出学生对新信息的掌握较欠缺。因此建议:一是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系统、报刊杂志等渠道收集、整理最新金融信息,关注学术研究发展信息;二是鼓励金融学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各种学术研讨会;三是经常性地要求学生就新的金融政策展开讨论、思考。

(四)选题中注意的方面

1、注意学术价值和社会实用的结合

学术价值是选题的着眼点,学位论文应“为时而著,为事而作”,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金融学研究应讲求应用性,即具有社会实用价值。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论文选题应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现实,在借鉴国外做法的基础上,选择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研究,揭示金融发展规律,探求真理。

2、注意量力而行

金融本科学生应从自身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选择熟悉并感兴趣、有获取资料的条件,并估计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论文题目。

(1)论文选题“宜小不宜大,宜专不应泛”,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做。选题过大,会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选题过窄过小,发挥的空间很小,取得突破性成果十分困难。金融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科研能力选择大小适中,难易适中的题目。在实际中,有些选题很好,但受知识、水平、资料有限,难以完成,最好放弃,不要好高骛远。

(2)所选题目要有一定数量与质量水平的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论文的选题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前人文献资料的掌握,可以了解所选题目应涉及的内容、历史和现状,这样才能找到选题的新视角。因此,拥有大量翔实、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高质量金融论文的写作。

3、注意选择自己熟悉及兴趣的问题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民币;统计;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12-0052-05

一、引言

货币国际化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重要标志。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非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十报告”)指出: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全面提高经济开放水平,实施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十报告中虽未明确提及人民币国际化的字眼,但从相关的战略方针上来看,均是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所做的重要准备和铺垫,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是主动式对外开放战略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改革实践需要找到理论的支撑点。我国学术界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学者热衷于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实现献计献策。然而,政策制定者如何在如此之多的学术论文之中找到成熟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者如何针对某一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开展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有两点:一是通过统计分析手段,找到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所关注的热点,为政策制定者提供重要参考。这些热点所涉及的研究方向,由于有大量的论文支撑已经趋于成熟。二是分析统计研究的结果,找到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为学者的后续研究指明方向。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了共词分析法。共词分析法是对能表达某一学科领域内研究主题或研究方向的专业术语,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情况进行分析。两个专业术语的共现次数越高,则这两个词的关系越紧密,以展现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热点。本文将共词分析法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可视化处理,以图谱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出人民币国际化领域研究的状况。笔者认为,将信息管理的研究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热点分析,不仅实现了学科的交叉,由于经济学领域的论文、学派、理论等均有相当大的数量,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很好地提高甄别和筛选信息的效率,对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根据CNKI数据库的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末,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主题的论文有2149篇。其中,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学术论文开始增长,但每年的研究成果也只有十几篇。2005年实施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平均每年可以达到50篇以上。2008年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及我国出台一系列人民币对外输出和结算政策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也空前高涨,2009—2012年的论文数量多达1831篇,占总数的85.2%,2012年的论文数量达到历史最多的589篇(见图1)。数据显示,最近两年内学术界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格外关注,这也提高了对该领域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的必要性。

使用共词分析法之前,笔者将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2149篇论文分类,并选择其中699篇基础研究论文作为分析样本。基础研究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基础,这里选择基础研究论文作为样本,是因其可以深度透析人民国际化问题的原理、方法及内在规律,基础研究所涉猎较多的问题,也将会是相对成熟的研究。接下来的工作是统计699篇文章中的每个关键词在这些论文关键词中出现过的频次。这里剔除了词汇“人民币国际化”,否则该词汇会是最高频次,影响统计分析的准确性。因为,本研究的重点是人民币国际化领域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而不是统计它本身。关键词统计分析的结果见表1。

表1只列出了关键词分析的一部分结果,699篇文章一共有1275个不同的关键词。可见除了与问题本身相关的人民币、国际化、货币国际化等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国际化进程、金融危机等问题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三、高频词共词分析及可视化处理

(一)高频词共词分析

共词分析需要生成共词矩阵,这里不可能将1275个关键词均列入共词矩阵中,因此要有所取舍,只分析高频词。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找到界分高频词和低频词的阈值。多诺霍(Donohue)在1973年提出了高频词低频词的界分公式:

[T=-1+1+8I12]

公式中T表示界分高频词和低频词的阈值,I1表示频次为1的关键词。此次统计中,I1的值为398,代入公式中求出T值为41,观察表1只有9个关键词符合高频词的要求。由于人民币国际化所涉及的研究方向很多,只分析9个关键词是不充分的,并且排在前两位的关键词“人民币”和“国际化”属于问题的本身,不具代表性,应该剔除。笔者根据样本空间情况和理论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设定了阈值,即12≤T≤102。这样一共有35个关键词被纳入共词分析的范围之内,得出了35阶的共词矩阵,如表2所示。

表2矩阵中的数据表示数据所对应的两个词在699篇样本文章中共同出现的次数,矩阵主对角线的数据被改为0,因为分析同一个词在不同文章共同出现的次数没有意义。可以清晰地看到,货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同时在一篇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即大多数学者认为,研究货币国际化问题应该重点分析国际货币的相关问题。

(二)共词分析的可视化处理

本研究可视化处理的实现借助了Ucinet软件。操作方式是将35阶的共词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中,借助该软件的netdraw功能生成共词分析的可视化图谱。该图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人民币国际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薄弱环节。如图2所示,居于图谱中心位置且节点较大的关键词,便是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所集中的热点问题;相反,居于图谱边缘地带且节点较小的关键词,则是人民币国际化研究领域中很少涉及的边缘问题。边缘问题很少被提及,但不一定说明这些问题不重要,也可能正是该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加强,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目标的早日实现提供更为全面的智力支持。

(三)统计结果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的整体发展状况可以分为4个层次。第1层:国际化进程、金融危机、货币国际化和国际货币体系。第2层:人民币区域化、国际货币、货币政策、境外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汇率、金融市场、外汇储备、结算货币、中国经济、国际贸易、货币互换和跨境贸易。第3层:资本项目可兑换、商业银行、离岸金融市场、人民币自由兑换、离岸市场、中央银行、世界货币、储备货币、日元国际化、美元、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贸易结算。第4层:路径和风险。第1层是研究最为集中的领域,而第4层则是研究较少涉及的领域。

从第1层来看,多数学者在研究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时都要涉及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危机、国际化进程等问题。例如,杨小军(2008)、李伏安(2009)指出,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固有的缺陷,导致国际通货膨胀、外汇储备分配失衡、货币风险集中、美元地位下滑等问题,这些因素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王华庆(2010)等诸多学者均从金融危机的爆发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和挑战,并一致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系统性工程,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应该审慎研究。袁宜(2002)等研究其他国家货币化的经验证明,货币国际化将对国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从第2层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主题相对分散。但从这些研究主题来看,有许多都是人民币国际化改革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中,邱兆祥(2008)、李晓(2011)等均认为人民币区域化是国际化的“先行者”,李晓还特别指出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应该是“周边区域国际”。刘力臻和明(2005)的研究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出现偏差。李婧(2009)等一批学者均认为,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必要条件。李文浩和张宁(2010)认为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人民币国际化改革存在约束力。因此,应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刘俊民和婉敏华(2009)指出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最佳使用方式。

从第3层来看,主要可以归为4类:资本项目、离岸市场、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其他关键词或是与这些主体重复,或者在前两层中已经分析,只是角度有所不同。关于资本项目与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何慧刚,2007);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应该与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同时进行(陈炳才,2010);第三,资本项目管制下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借助离岸市场(张斌和徐齐渊,2012)。关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还没有相关研究,更多研究关注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实现后,对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影响。

从第4层来看,学者们较少关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风险的研究。事实上,研究人民币国际化路径和风险的论文有一定数量,只是将路径和风险设为关键词的文章很少,导致路径和风险研究被边缘化。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风险研究是人民币国际化研究领域的难点,目前的研究也确实存在不完善之处,如检索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有关的文章发现,关于路径研究的结果有很多,并未形成统一的看法。如有些学者主张推行区域化扩张战略,有些学者主张以美元、日元、欧元等货币国际化作为参照,而具体借鉴哪一国也未达成一致。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必定会存在很多风险,学术界对这些风险的研究并未深入,如资本流动风险、汇率风险、产业风险、外汇储备风险等;对更深层的社会风险、制度风险等还未涉及。

此外,还有一些关键词未能显示在共词分析矩阵中,但是这些词汇所反映出的研究主题,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发展也十分重要,这些词汇包括: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流动性、通货膨胀、铸币税、特别提款权等。比如说,前6个关键词可以构成三个悖论(或者说两难问题),一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会加强金融监管,但这样会阻碍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二是人民币国际化会推动金融及其相关的虚拟经济发展,而虚拟经济发展过度会导致金融与实体经济分离;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后国家对于铸币税的偏好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对抗通货膨胀会造成流动性不足问题。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协调好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以及流动性与通货膨胀这些难题,同样是不容忽视的。

总体来看,关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相对集中的热点领域,由于某一专项研究发展的相对成熟,学者们容易形成一致的看法,按照这样的模式发展较容易形成特定的范式。由图2的中心区域扩展到边缘,特定问题研究的成果开始减少,学者们的观点也很难达成一致。但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边缘区域的问题大多是人民币国际化领域研究的难点,这可能是导致研究数量少和研究观点分散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借助经过可视化处理的共词分析法统计并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基础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3点:

第一,近三年内,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在国际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影响下,以人民币国际化为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猛增。然而,这一研究领域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更深一层的背景原因是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质变阶段,国家与国际市场的经济合作也逐步提档升级,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必要性增强,同时各项支撑条件也日趋成熟。

第二,统计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所关注的问题相对集中。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大都是与该领域直接相关的课题,如货币国际化、国际化进程、国际货币体系等。由于这些课题研究开始的时间较早,并且发表的研究成果也较多,这些研究领域所形成的观点也相对成熟,并且在许多相关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致的看法。

第三,从可视化分析效果图的分布构成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具体表现为与人民币国际化间接相关的课题研究相对较少。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其不仅能创造机遇,也会带来风险;不仅影响我国的涉外经济,更会冲击我国的国内经济;不仅会造成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更有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相对于与人民币国际化直接相关的研究来说,间接相关的研究课题更为复杂,难度也较高。因此,这些研究发展相对缓慢,远未形成集中的研究热点。

(二)政策建议

学术研究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而智力支持的最终效果则取决于相关学术研究的选题和研究质量。本文的统计研究结果已经显示出,目前这两方面还存在不足。因此,重视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的选题并提高研究质量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从选题的角度来看,不应只重视与问题直接相关的热点问题研究,就事论事不能体现研究的深度;应主动将研究内容引向纵深处,关注复杂问题和疑难问题,并鼓励交叉问题的研究,使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扩容增量。从提高研究质量来看,在人民币国际化研究数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提高研究质量,除了好的选题和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以外,还应该注重科研基本功的修炼,如学术思维、数理分析能力、经验分析能力、数据搜集和处理能力等,都是学者写出一篇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五、结语

本文的研究主要存在两点不足之处:第一,对于样本的分析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有些文献没有被纳入分析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文章分析的准确性。第二,部分关键词存在重复分析问题。有些关键词意思相近,或者一些关键词是另一些关键词的属概念,这样可能会分散或弱化热点研究领域。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的负面效应,文中分析时已经着重指出了哪些重要的关键词存在这些问题,并且在分析时注意了对这些关键词的区分。

参考文献:

[1]杨小军.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新特征与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金融,2008,(11).

[2]李伏安,林杉.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现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9,(5).

[3]王华庆.国际货币、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国际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袁宜.货币国际化进程规律的分析——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启示[J].武汉金融,2002,(6).

[5]邱兆祥,粟勤.货币竞争、货币替代与人民币区域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8,(2).

[6]李晓.东亚货币合作为何遭遇挫折?——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及其对未来东亚货币合作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11,(1).

[7]刘力臻,明.人民币国际化下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5,(4).

[8]王晨铖,张延群,李文军.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J].西南金融,2010,(9).

[9]李婧.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2).

[10]李文浩,张宁.论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及对策:金融市场视角[J].武汉金融,2010,(11).

[11]刘骏民,宛敏华. 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佳用途是支撑人民币国际化[J].开放导报,2009,(2).

[12]何慧刚.资本项目自由化、汇率制度弹性化与人民币国际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7,(5).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4篇

2011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将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学者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和克里斯托•西姆斯(Christopher A. Sims),以表彰他们在“宏观经济中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为此,他们将共同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6万美元)的奖金。

获奖理论背景

当我们试图分析宏观经济中的因果关系时,难点之一是这些事件往往存在双向关系。一方面,政策会影响经济;另一方面,经济反过来又会影响政策决策。在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油价上涨和较低的生产率增长导致通胀率上升,因此20世纪80年代初的许多国家改变其政策以抑制通胀。但事实上,很难确定宏观经济的后续走势是取决于政策转向,还是货币和财政政策之外的其他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政策。该过程中,对未来的预期是这种交互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私人部门对未来经济和政策的预期,会对工资、储蓄和投资方面的决策产生影响;同样,经济政策的制订也会根据私人部门的发展预期进行调整。

理性预期的思想最初是针对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xpectations)的非最优特性而提出。简单来说,理性预期理论认为,政府的政策与人们的预期常常互相作用,对任何一项政策,理性经济人都会调整自己的博弈策略,其结果是使政策失效。对上述问题而言,在萨金特和西姆斯的实证研究方法之前,主要是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框架建立线性方程组,以解释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经济预测分析以及政策效果检验等。在利用历史数据解释宏观经济因果关系方面,这样的大型模型起初似乎是有效的。但20世纪70年代之后,当大多数西方国家经历了高利率、高通胀、产量增长缓慢和高失业率的滞涨局面时,基于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研究模型的不稳定性开始暴露出来。

借助先进的计量工具方法,萨金特和西姆斯对于经济政策与宏观变量(如GDP、通货膨胀率、就业和投资等)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解答,解释了经济政策的临时变动及其他因素是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其研究所强调的正是“预期”。根据他们的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超预期的经济政策变动会比预期变动造成更大的影响。然而,区分预期和非预期政策效果是很难的。利率或税率变动不能简单地定义为冲击,在某种意义上,至少有一部分变动是可以预期到的。此外,超预期政策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还取决于其是否独立于其他冲击因素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反应。在这方面,萨金特展示了结构性宏观经济学如何分析经济政策的长期变化,该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当家庭和公司随着经济发展调整他们的预期时,宏观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关系;西姆斯开发出VAR计量分析方法,用以分析经济政策的临时变动以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现实经济,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家政策及其他因素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尽管萨金特和西姆斯独立从事研究,但他们的研究贡献在很多方面是互补的。

获奖理论的演进、内容及相关应用

托马斯•萨金特:结构化估计和主动预期

在萨金特从事研究的时代,包括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卢卡斯、菲尔普斯和普雷斯科特在内的许多经济学家,了当时基于简化模型的宏观经济研究范式,提出了一套新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其中预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坚持认为,宏观经济理论和实证方法迫切需要重建。新的理论从代表性经济当事人的微观行为入手,在完全信息和理性的假设下,推导出总量经济行为;在工具上,擅长随机动态规划及基于此的时间序列计量。应当说,现代的实证宏观经济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化估计方法,而萨金特正是该方法的主要贡献者。

早在1970年代中期,萨金特就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论文,详细论述了理性预期如何影响宏观经济,并了某些统计无效的实证分析结果,从而对政策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其他研究人员相比,萨金特更注重将主动预期(Active Expectation)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并基于现实数据来评估相关理论。因此,他能够说明为什么早期的一些研究存在错误,以及如何建立新的、更准确的测试模型。萨金特的一般算法是基于微观经济基础,构建结构性宏观经济模型进行测算和估计,除描述性政策外,模型中的参数均不受政策扰动的影响。这样,一旦得到参数的估计值,就可以用该模型来分析政策效果。

萨金特在宏观计量经济学领域的建树还包括其1978年发表在《政治经济学》上的论文《理性预期、计量外生性与消费》以及和汉森(Hasen L. P.)在1980年共同发表的论文《动态线性理性预期的规划和估计》。在宏观预测方面,萨金特(1989)提出,在数据有误差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过滤方法来估计线性理性预期。在实际应用领域,萨金特的最新贡献是和苏里克(Paolo Surico)于2011年共同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货币数量论的两个解释:崩溃与重生》,该文表明关于货币数量论的实证检验结果对货币政策体系是敏感的。利用VAR模型和结构化估计方法,他们认为货币数量论的可以用政策体系的改变来解释。

宏观经济计量学理论认为,预期对解释各种形式的政策变化是有效的。萨金特的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就是探索发现了理性预期对政策制订者的限制作用。在和华莱士(Neil Wallace)于1976年发表在《货币经济学期刊》上的论文《理性预期与经济政策理论》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论文中,他具体分析了理性预期是如何适应性改变政策内涵的。这些研究成果发展了卢卡斯关于预期和货币政策的研究,并在很大程度上跳出了传统计量经济学基于通胀产出关系的研究范式。

1981年,萨金特和华莱士在《明尼阿波利斯联储银行季度评论》发表了名为《某些不尽人意的货币主义者算法》的论文,指出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了弗里德曼关于通胀本质上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论文认为,财政政策可以使货币政策高度宽松化,其基本论点是货币当局因货币政策而带来的铸币税收益,铸币税有可能引发预算赤字,而当时的财政赤字可能需要更高的未来通货膨胀来实现跨期预算平衡。萨金特分析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作用于实践工作,包括对卢卡斯批判的研究,即如何使用历史数据研究政策变动的影响。卢卡斯声称,这将需要确定深层结构参数,而传统的宏观经济计量技术并不允许这一点。针对这一论点,萨金特和西姆斯采用了相互补充但又有所差异的研究思路:萨金特的重点在于确定结构参数,而西姆斯则分解出政策冲击的影响而无需考虑深层结构参数。

萨金特还一直致力于高通胀尤其是恶性通货膨胀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包括1983年的论文《四次大型通货膨胀的终结》,分析了欧洲历史上的恶性通货膨胀;2001年的著作《美国通货膨胀的征服》,研究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胀率的上升以及随后的逐渐回落,强调了“学习”和非完全理性预期(适应性被动预期被视为是重要的)的作用。在这方面,最新的成果是萨金特等2006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冲击与政府信念:美国通货膨胀的涨落起伏》。文章指出,货币当局承认菲利普斯曲线,并明确消费者的福利最大化,但不相信加入期望因素的菲利普斯曲线。当私人部门存在理性预期时,随时间变化的真实曲线应该是有预期作用的。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央行最初被菲利普斯曲线的错误理解所误导,导致通胀率逐步增加;但经过20世纪70年代一系列的冲击以及央行理念的修正,通胀率开始逐步下降。对当代的政策制订者而言,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如何从这些实践中获取经验教训,虽然仍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但毋庸置疑,萨金特的诠释为目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准。

克里斯托•西姆斯:VAR模型与宏观经济冲击

当西姆斯提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时,当时主流的宏观经济计量实证算法是围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建立的一个庞大的方程组,用来解释时间序列、经济预测和政策检验。西姆斯代表性成果是其1980年发表在《计量经济学会会刊》上的论文《宏观经济学与现实》,讨论了基于不可信假设条件下,利用线性系统实证研究结果、预测和政策结论的可信度,并提供了完全不同于大规模凯恩斯主义模型的一个研究逻辑。西姆斯在研究方法上构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基于此分析经济政策的临时变动及其他因素如何影响经济。

继该篇论文之后,西姆斯继续通过方法论的完善以及一些实质贡献推动着VAR模型的研究。事实上,后续的理论研究基本都支持和证实他的相关解释和预测。在了解临时政策变化的影响时,VAR也是一种主要的分析工具,但目前还没有用于分析政策的长期变化。

过去30年来,VAR分析方法在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大量发展和应用。

首先,VAR模型被用来研究货币政策影响,在货币政策研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中央银行控制的基准利率变动对货币及其他实际变量有显著影响,尽管这些影响可能相当缓慢并往往显示出驼峰形图案。西姆斯在其1992年发表于《欧洲经济评论》的论文《解释宏观经济时间序列事实:货币政策的效果》中,详细讨论了五个不同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出其中既存在共同的特点,也有一些差异。

其次,VAR模型在分析财政政策效果时也非常有效。例如,在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2008~2009年经济衰退中,决策者们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宏观经济对于短暂性政府刺激计划(如暂时性减税)将做何反应。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合理的逻辑涉及到如何提供资金以及刺激何种消费、有没有历史数据可以参照、如何区分预期和非预期的变化等。对于此类研究,最实用的方法正是VAR分析,比较有影响力的比如布兰查德(Blanchard O. L.)等于2002年发表在《经济学季刊》上的论文《政府支出及税收变化对产出的动态影响:一项实证描述》。

最后,VAR方法可用来解释商业周期产生的原因。通过VAR模型,可以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商业周期的驱动。特别是,通过将技术冲击与其他(如货币政策)冲击相比较,研究人员使用VAR方法研究了普雷斯科特等关于技术驱动的论点。关于这一主题,西姆斯的研究成果是其1972年的论文《货币、产出及其因果关系》,他发现货币变动会导致收入变动,从而支持了格兰杰1969年的观点。方差分解显示,冲击会持续作用并产生一个长远影响。由于这篇论文,后续引发了对相关问题研究的一个热潮。

西姆斯最新的研究成果是关于预期形成理论的研究,如其2003年发表在《货币经济学期刊》上的论文《理性疏忽的意义》和2006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论文《理性疏忽:不只是线性二次形式》。西姆斯假设市场参与者处理信息能力有限,并由此提出关于预期形成理论的一个新思想,即理性疏忽(Rational Inattention),它类似于早期金融经济学中“市场参与者不可能拥有一致信息”的观点,理性疏忽不是指市场参与者不能完全获取信息,而是限于自身理解信息的能力,对于获取的信息会有不同理解和作出不同反应。信息处理是有难度的,许多信息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为投资者带来更优的决策。因此,即使市场信息是完全的,由于投资者存在理性疏忽,信息也未能被充分利用并通过价格显现。西姆斯的研究还表明,理性疏忽导致了价格粘性。目前,关于理性疏忽预期形成理论的研究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评价

萨金特和西姆斯在宏观经济因果关系的实证性研究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阐释了预期的作用,可以回答许多关于经济政策与诸如GDP、通货膨胀率、就业状况和投资等宏观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可以对非预期政策措施和系统性政策转换的效果做出评价。如今,萨金特和西姆斯的贡献已经成为“方法论”,并应用于政策制订机构和诸多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货币政策和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双向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占有主导地位。

萨金特和西姆斯的研究是相对独立的,但他们都提供了宏观经济决策和效果分析的方法。萨金特是把结构性估计方法应用于实证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缔造者,他提供的研究方法,可以基于历史数据分析经济政策的系统性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作用于经济发展。西姆斯则集中研究超预期政策变动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其贡献在于开创了VAR分析方法,藉此,可以在宏观经济变量驱动因素的研究中将预期和非预期的政策变动区分开。与此同时,他们的贡献在某些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如萨金特纳入理性预期的结构化宏观模型可以理解为西姆斯VAR分析模型的一个特例。 当前,受欧洲债务危机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前景很不明朗,这对各国经济政策制订者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经济尽管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率,但居高不下的物价形势、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关注。要妥善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固然需要理论高度上的把握,但更需要实践操作中的技巧。就此而言,对政策效果进行预判至关重要。或许萨金特和西姆斯本身并不能解决当前的诸多复杂问题,但他们的研究对解决此类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和方法也有助于全球经济早日走出低迷。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5篇

他是2006年度“最佳亚洲央行行长”,入选理由是他采取了多种手段致力于货币政策改革,促使人民币平稳升值得以实现。

他是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亚洲之星”评选中的 “决策者之星”,入选理由是他在证监会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越来越像美国的‘华尔街’而非赌城‘拉斯维加斯’”。

他是公开发表过上百篇论文和数十部专著并两度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身居高位并在西方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的为数不多的中国官员。

他就是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现任行长。

思想型官员

周小川是中国人民银行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博士头衔的行长。

1985年,周小川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系统工程专业博士生毕业,博士论文是《国民经济模型与经济大系统的分解途径》。在此前后,他的研究就已经开始涉猎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和金融等多个领域,为以后的经济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事实上早在1981年,周小川就与合作者一起研究出一套研究中国货币流通规律的模型,采用定量的方法,借助网络来描述货币流通的途径以及货币在每个环节滞留的时间,并表明其流向。

对于周小川在这一段时期的表现,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很高:“1979年至1980年,周小川曾构造了一个多部门动态发展的社会经济仿真模型,并用于政策分析。周小川的结构分析一开始就突破了单纯物质生产领域的传统框架。他的这项工作及之后写作的论文,至今对学术界仍有启发。”

1986年,周小川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这一研究机构隶属于国务院体改委,是当时中国市场改革的筹划部门。这个主要由青年学者构成的机构汇聚了当时的一批知识界精英,从各个方面对中国改革道路挥洒意气,激扬文字。周小川当时的文章范围极广,涉及企业与银行的关系、社会保障、经济开放等各个方面。那时的一系列研究赋予了周小川严谨的学术态度,也奠定了周小川今日的金融监管主基调――市场与改革,这一主基调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走向。

坚定的改革者

2003年,一系列金融改革政策高频率出台,从根本上变革金融业、推动金融改革已如箭在弦上,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试点就是金融业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同年,国务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试点领导小组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央行,主要承担这次银行改革的执行任务。周小川任办公室主任。

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周小川分别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表示,中资银行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肩负起迎接外资银行挑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振兴国内金融业的历史重任。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按“一行一策”的原则,分国家注资、处置不良资产、设立股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等改革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2003年以来,国家通过汇金公司向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累计注资790亿美元。在处置不良资产时,依据国家法律与政策规定,核销资产损失,采取市场化模式处置不良资产,提高了不良资产处置效率。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明确实行整体改制,制订了公司治理与内控指引。在引进战略投资者过程中,坚持国家绝对控股原则,着重完善公司治理、技术和业务合作。在上市时,周密部署,灵活机动选择发行窗口。2010年7月15日和16日,中国农业银行在上海和香港先后上市,农行上市标志着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

据测算,至2010年7月农行上市,各类国家股东(含社保基金)持有四大银行股票的市值为3.77万亿元,而中行、建行、工行上市后对国家股东分红3848亿元,十几年改制过程中,国家股东所得回报约为4.16万亿元。以投入产出比计算,总投资回报率为3.2%。换言之,大型商业银行的改制在经济方面的投入产出已基本持平,今后的收益在总体上将是净收益。而中国金融体系经历此次大萧条以来最强烈金融危机而几未受损,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大型商业银行的此次重组改革。

2003~2010年,七年的时间,身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周小川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注资之初,舆论的焦点在于中央汇金公司的角色,注资重组的程序安排,改革方案是否成熟;在股改和引资阶段,人们关注战略投资者的选择,及其在何种程度上能够完善银行的治理结构―――彼时定价并非核心,因为应者一度寥寥无几;在上市之后,话题渐渐转到“金融安全”与“国有资产流失”等争辩之中……周小川坚定地应对所有挑战,张弛有度。

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展为我国汇率改革奠定了更坚实的微观基础。2005年7月21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的背景下,2010年6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宣布在2005年汇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核心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经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逐步扩大,进出口企业应对汇率波动的能力也日渐增强。

对于汇率改革,周小川曾说:“驾驭汇率政策是一项复杂的艺术,需要兼顾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失业率、经济增速、国际收支等多种因素进行权衡考虑。”周小川一直在从事这门“艺术”,他所主导的渐进式汇率改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因之一,他建立一个稳定的、渐进式的、不因外部压力而被动升值的货币体系的决心也亦显坚定。(刘娜综合自《中国金融》《中国经营报》《大地》《新京报》) 

相关链接

周小川同志简历

1984年生,江苏宜兴市人。1975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85年获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研究员。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6篇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首要环节。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论文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新颖性、先进性、开创性、适用性以及写作的难易程度等。下面重点谈谈选题的原则:

1.要客观需要,颇有价值。选题要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例如“企业联盟问题研究”,就是这样。正如一汽集团李启祥副总经理说,我国汽车与国外的汽车竞争,无论是技术、质量、品牌、功能、成本和规模经济等都比不过人家,只能靠一体化,战略联盟,与“大众”合资进入世界大汽车集团,靠国外发展自己。因此,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既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又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2.要捕捉灵感,注重创新。论文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的含义非常广泛,是指一种新的观点,创立新说,新的论据(新材料),新的补充,新的方法,新的角度。也有人说创新指研究的内容是新的,方法是新的,内容与方法都是新的。还有人认为创新指独特见解,提出前人未曾提出过的问题,纠正前人的错误观点,对前人成果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和简化等。由上可见,一篇论文总要有一点创新,否则就算不上真正的论文。创新靠灵感,灵感靠积累。只有在长期的艰苦砥砺中才能偶然产生一点思想的火花,而这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就可能变成学术创新的起点。当然,创新也不能完全脱离前人的研究成果,不能离开管理学的主流思想,不能没有创新平台,而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体系,否则不会成功。(创新思维方法后述)

3.要联系实际,关注热点。管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很多,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剧变,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可以研究的对象,可以作为论文选题的问题,俯拾皆是。对于学习管理学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机遇。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现阶段还是研究实际问题较易出成果和被社会接受。从研究经济管理现实问题,得出可以操作的政策性结论,这对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会产生立竽见影的效果,意义是深远的。但是,千万不要赶“时髦”,凑“热闹”。因为“热点”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问题,不易创新。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业务专长等来选择热点题目。联系实际,问题要抓准,抓准问题的题目,一看题目就会吸引人。

4.要题目大小适宜,发掘的深。题目太大不好把握,往往流于空洞肤浅,人云亦云,最后成为平庸之作。一般来说题目大小要适宜,或小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要小到象本单位的工作总结,或意见建议书。论文要求深刻和严谨。所谓深刻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所谓严谨就是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层次清晰,语言规范。有的学员怕题目小了,难以展开分析,几句话就说完,甚至连要求的字数也不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小题大做”,即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分析某一“小问题”,要多用些具体材料,图表、公式来证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使论文充实、丰满、具有说服力,又可以解决字数不足问题。题目大小适当,才能在短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圆满完成写作任务。

5.要逆向思维,搜寻盲点。热点问题是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写的人多,创新难度加大。如果逆向思维,寻找那些人们忽视的问题和领域,或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则可能更容易出成果。这就要求选题时,要有逆向思维的意识,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在一些边界地区,交叉领地可能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研究。当然盲点问题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但还没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不但要求我们具有逆向思维的意识,而且还要具有思维的敏锐性和超前性,可以明察秋毫,每天都有新事物、新问题出现,就看我们是否善于发现和捕捉。

6.要适应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选题要适应自己的主观条件,包括自己的专业特长,对所选题目的兴趣,已占有的资料,原有的理论基础,现有的学术平台;以及适应客观上能够为自己提供的资料和时间保证等。最好是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题目。这样,才能做到材料充实,有感而发。也就是说应该选择主客观都有可能,来完成这一写作任务的题目。

7.要在申请人所学专业范围之内。选题要在管理学范围之内。根据管理学科新的分类标准,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工商行政、企业管理、房地产、旅游等)、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我们书上p16-54,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的题目,做为备选范围。超出这一范围的作为不及格。

8.要参考选题,自定与导师同意。

(1)三个方面选题任选其一。书中p16-54,列出三个方面的备选题。三个方向选题界限有交叉、重复,例如企业核心能力问题,企业文化等。原因是三个教学部分别提供的选题,没有整理和归纳。学员可从这三个方向的题目中任选其一。

(2)学员也可以在三个方向选题范围之内,自己确定,经导师同意。在选题范围内,具体题目可调整。

二、论文写作

(一)毕业论文写作的内容结构

毕业论文写作的内容包括:p6内容摘要与关键词(中、外文)、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封面、封底。

(二)毕业论文写作步骤

毕业论文写作步骤:确定选题,收集材料,确定主要参考书目,写开题报告和写作提纲,初稿,二稿和定稿。定稿后答辩准备和答辩。下面强调收集材料,开题报告和写作提纲,初稿,二稿和定稿。

1.收集材料。题目确定之后,要在题目所涉及的领域广泛收集材料。材料一般分为两类,即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可以到图书馆、资料室、理论性刊物、互联网上按分类目录查找。事实材料,可从图书、报刊资料中,自己亲身接触到的,他人工作经验,工作中的统计资料、案例等查找。有条件的可以亲自调查研究。收集材料要多积精选。选择材料的标准,最大限度的选择资料,应为必要的;最小限度选择资料,应为充分的。收集材料时应注意,真实性(出处;二手资料要与原始材料核对),具体性(数据、比例、比率要确切,不能含混),新颖性(新颖的材料才有新结论)。对资料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真研究。有人把它概括为:“捕捉信息、鉴别、浓缩、存储信息”。

总之,收集材料的过程也是分类整理和研究的过程,对材料的比较、思考和筛选,是论文立论和论证的前提和基础。

2.开题报告。详见书p14-。

3.拟定写作提纲。提纲的好处,帮助树立全局观点,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及组成合理的笋印等。拟定提纲过程中,为了把准备使用的材料组成一个层次清楚,有严密逻辑关系的理论体系,不仅会有大量的材料需要取舍、增删、调整,而且还要考虑论文的布局、观点与材提纲的写法有两种:一是标题的写法,二是句子写法。无论哪种写法,都首先要拟定标题,论文的标题有两种类型,一是指示论点的标题,即把论点概括而形成的标题。另一是指示课题的标题,即揭示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4.写作初稿。这里主要强调内容提要和正文的写作。

(1)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它主要包括:说明作者对论文写作课题的研究目的、方法、成果,特别是要说明本文的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文字要简练,并译成相应的外文。注明3—5个具有代表意义和提纲契领的“关键词”。

(2)写作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

①绪论。绪论主要应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提出问题,有时简单地写一点历史的回顾,本文的基本思路,以及对这一课题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等。

②本论。本论是学位论文的主体核心部分,应包括理论分析、论点、论述、创新等。这里着重谈谈确立论点和对论点的论述;开拓创新性思考。确立论点和对论点的论述。论点是文章的灵魂和文章的价值之所在。论点在纠正前说的文章中;指前言错在何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是什么。再如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论点要准确、明白、突出。论点是对资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不要先定论点,然后找材料印证。论点的形成实际上就是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概括的过程。作者要从资料中理出头绪宋,并从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确立论点的能力主要是抽象的能力,

就是在浩繁的资料中抽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论述是指用论据阐明论点的过程。论点确立后,就是对论点进行论述了。论述要严密。在论述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点是由论据来说明的,论据又是由论点来统帅的。论点和论据是辩证的统一。在论述过程中,必须使论点和论据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使论据很好地为阐述论点服务。材料与观点要统一,把材料组织起来去说明自己的论点。论述层次要清楚,例如把问题分成三个论点,即三个层次进行论述。论述还要以可靠的例证,翔实的材料,优美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论述的语言要生动、鲜明等。论述的能力主要是指逻辑思维、推理、判断的能力。

开拓创新性思考。开拓创新性思考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对所研究的对象早日有所发现,或早日突破前人已有的成果,达到新的发明创造。李景隆先生对开拓创造性思考问题,归纳了三个基本条件:丰富的贮存;加大信息间作用的概率;加大解决问题的势能。没有这三个条件创造思维不可能形成。这是指读的书越多,收集的资料越丰富,专业水平越高,形成创造性思考的可能性才·越大。而人在大脑中贮存的大量信息,又会互相作用,其结果就会形成新的思考。加大信息间作用概率,就会使创造性思考形成的可能性增大。

开拓创造性思考,除了这三个基本条件外,一些研究者还认为它与作者应具有的品格有极大的关系。这就是丰富的想象、强烈的好奇心和对问题的浓厚的兴趣。创造性思维能给我们以新的志向、新的境界、新的思想、新的创造力量。有了创造性思维,才能从一般的见解中看到别人难以发现的闪光处,具备高人一筹的远见卓识,从而攀登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国外管理学家提出10种可以启迪创新思维的方法,可供参考:a.求异法,b.发现法,c.尝试法,d.实际法(直接动手),e.求证法,f设计法,s.幻想法,h.反思法,i.导思法(逆向思维),l观察法。10种方法可单独也可结合运用。(见企业家新观念p454)

③结论。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总结。结论的写法可以对全文总结,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展望等。总结应该鲜明、精炼、完整和准确。

撰写正文必须注意按照写作提纲用心起草。提纲体现论文的层次、段落、过渡和照应等细密连贯的合理性。写正文要防止出提纲的大格。观点要准确,行文要流畅。行文方式可采用一气呵成和“十步九回头”的写法。

5.二稿和定稿。在初稿基础上,再反复不断地斟酌、修改,然后论文才能日臻完善。文章要斟酌,修改。改什么,即改观点、材料、结构和语言。结构看层次、段落过渡。结构安排是否完整、富于逻辑性,将直接影响观点表述。

论文定稿打印,必须经导师同意并在指导表上签署意见和签名。打印格式一定要按照统一要求,见结构格式标准(书p6)。打印份数要保证留存一份,答辩委员会成员3—5人,每人一份。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蔡世馨

XX年6月26日

方法论、案例研究(及案例教学)

卢昌崇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一、(为什么谈方法论问题?)或者说不注重研究方法或研究方法所造成的后果(择其要而论之)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否则,欲速而不达

(如,目标与道路或方式选择之间的关系)

2.不利于其它研究者进行重复实验,以检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及真伪。(定义明确,程序公开,步骤公开,变量公开,等等)(如research proposal的要件:研究动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

3.不利于研究成果的积累及拓展。

4.我国管理学科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研究方法的落后。

以上的话,算是我今天这次讨论的“创作动机”吧!

二、管理学科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调查研究,现场(实地)研究,实验研究,行为研究

为什么定位于案例研究:

1.是管理学科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从管理实践入手,实用而容易把握

3.与案例教学具有紧密的关联

4.方法论博大精深,我们只能循序渐进地择其一二而论之。

实验研究法与行为研究法值得关注;实验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分别于XX和XX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三、方法论图谱概要

波普(popper)

代表作:1、〈〈科学发现的逻辑〉〉(研究的逻辑)2、《猜想与反驳》;)

证伪性是指证伪在逻辑上的可能性,即从某一理论命题推导出来的陈述,在逻辑上总以可以有某种事件与它发生冲突。

经验永远都不能证实理论或假说。

具有证伪性则为科学,反之,则为伪科学。理论越精确越容易证伪。

波普认为科学知识的增长可分为四个环节:

1.提出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即理论

3.各种理论或猜测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的批判,并接受观察和实验的检验,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

4.新理论被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并提出新问题。

四、案例研究的类型及其在方法论图谱中的大致定位

(一) 理论型管理案例与应用型管理案例:

前者 what why how

后者 what object result

(二)因果关系型案例: (演绎)

刺激——反应模型 what why

如要行为科学中,个人的行为到底是个人意志的产物,还是个人无法控制,甚至是无法觉察的外在力量和因素在起作用。若是前者,便为自由意志,若是后者,而为决定论,或约束条件。

具体又分为两类:一是个案式解释模型:列出所有可能的原因

一是通则式解释模型:即找出几个关键性原因

(三)事件说明型案例:(实证) what

主要用来记述和说明某一事件发生、发展、变化及结束的全过程,如记录了因劳资关系紧张而发生一次罢工事件。

(四)决策型案例:(实证)提供一个真实的场景,以便决定如何决策的问题。what how

(五)理论发现或应用拓展型案例:(证实,证伪,历史主义)以提出一个新理论假说,进行经验检验为其主要基本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和提出新理论。hypothesis testing(verification or falsification ) conclusion

这是标准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1.假定光线与劳动生产有关,进行实验,证实或证伪假说,如霍桑实验。

2.爱迪生发明电灯(应用)

3.鸟与树的生死相依(理论发现)

另外,所有案例中所发现的用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的现象,便具有历史主义和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的特征,是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以上的分类实际上也暗示了从事各类案例研究所应具备的要件。

五 案例研究对管理科学发展的意义

1.证实某些管理原理、原则或指导思想,从而总结出一套管理原理、原则或指导思想。这是归纳法。

2.证伪某些原理,原则或思想,起到去伪存真或完善某理论的作用。

若证伪了某些原理,那么,一可以剔除某些理论或提出某些理论应用的限制条件,二可以促进某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例如,人之初,性本恶,(x理论)

所以,强化监督、惩罚,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

但若经验观察表明,此理并不尽然,于是就要修正前提(即x理论),从而产生了y理论。

3.案例研究发现了新问题,并最终获得了解决,其结果,要么是拓展现有的理论,要么是拓展了现有理论的应

用空间。这就是库恩所称的“异常现象”转化为“常规科学”。

4.发现了新问题,未获解决,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5.客观世界是复杂的,难以从总体上把握,而案例小而具体,具有标本意义,能为科学全面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6.案例研究侧重于why,侧重于科学的探索和知识的创造,而案例教学则侧重于传播知识和及传授创造知识的方法。研究者若能将自己无意识创造知识的行为转化为有意识的创造知识的行动,在既定的方法论指导之下进行创新,在进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案例的编写,则传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就会大大提高。

六、案例研究的局限性

----很少有两个案例在基本特征完全一致,从而进行比较。

----案例研究很少能够被完全重复,相关发现有时难以证实。

----发现的意义带有研究者的主观判断色彩。

----案例研究的结果来自于一个样本,因此,在推广时就会受到限制。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金融论文

中央电大 孙东升

金融论文的写作,是电大金融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金融论文是用来阐述金融问题、提示经济金融规律、公布金融研究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既是人们从事金融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也是进行金融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金融论文的写作与其它文章的写作一样,要有论题、论点、论据等等,但金融理论文章的写作又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要求。金融论文实际上是对某一金融问题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描述出来。对电大学生而言,同时也是对过去几年学过的金融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检验。金融论文的写作具体说主要包括选择课题、搜集资料、研究他人成果、学习理论、调查研究、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提炼观点、撰写文章等步骤。下面就如何指导学生金融论文写作过程的几个关键环节谈几点看法。

一、选择题目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选题,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选择写作金融论文的题目;广义是指选择研究领域、确定科研方向。这里我们主要是指前者。正确的选择题目是金融论文写作的关键一步,金融论文的成败与否,论文成绩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题目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在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选题的一般原则

1.学术价值和社会急需原则。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学术价值是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论文的生命。金融领域中有科学价值的新发现、新创造、新成果、新经验,是每个经济金融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科学价值体现在提示规律、探求真理、有益于金融事业发展上。因此,对于凡是有科学价值的课题,都应在选择之列,尤其是要选择处于金融学科前沿领域和金融体制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大量的金融问题中,有些是关系到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有些是某个方面的关键总是有些虽然没有学术价值,但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指导作用;有些虽是一般问题,但这类总是往往与社会生活和金融科学发展密切相关,迫切需要解决。

2.量力而行原则。选择课题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兴趣与爱好、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等统筹考虑,切不可好高骛远,强行为之。实践证明,凡是勉强为之的题目,是不可能出好的成果的。而选题适中,难易适度,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客观条件是指占有资料的条件和指导老师的条件。选题需要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需要了解研究内容的历史和现状,这对于电大学员而言是必须。所以应当注意选择那些能够获得丰富资料的课题,这将有利于金融科研的展开和高质量论文的写作。

上面我们谈的是选题应掌握的一般原则,学生在实际选题过程中往往容易犯以下两方面的错误:

一是选题过大,过于空泛。如“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研究”,“中国证券业发展前景与出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等等,选题不宜过大,过大了,会造成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

二是选题过于陈旧,缺乏新意。如“加入wto与中国金融改革”,“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等等。这些问题如何在前些年尚可,但现在仍然只是泛泛地研究这样的课题,就没有多大意义,而需要的是深入研究。如利率市场化以后可能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问题,加入wto以后中国银行业、或证券业如何在具体业务中面对竞争问题等等。

(二)选题方法

每个人从事金融论文的基本条件都不同,因而选题方法也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在坚持上述选题原则的基础上,寻求适合自己的基本条件的选题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个人偏好法。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入手选题。金融理论文章大体可以分为总结实践经验的理论文章、探讨研究金融理论、政策的文章等。可以根据自己擅长和兴趣,进行选择。例如自己对某消费信贷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从事消费信贷工作,可以针对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2.尖刀法。选择问题的开口要小,就是说选题在保证有充分的发挥余地的前题下,要尽可能小一些,小一些的问题容易说透,如同尖刀,可以插的深一些一样。仍以上述消费信贷问题为例,如果笼统的写如何开展消费信贷,或如何解决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也可以,但显然缺乏足够的深度,但是如果仅仅写消费信贷某一方面的问题,就较容易写出深度来,例如,个人信用制度建立问题、个人信用调查问题、信用局问题、个人信贷风险防范问题、个人信贷保险问题等等。

3.眼观六路法。即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尤其是金融学科研究历史与现状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多方面开拓思路,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而应从更广泛的领域,更高的视点来观察研究选择课题。选题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选择出理想的课题,就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全方位开拓思路,进行创造性思维。具体地说:

(1)延伸法,即对某个总是的研究方向不变,增加深度。如上述消费信贷问题,应在别人已论述的基础上,可以在如何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制度问题上下工夫,避免泛泛而论。

(2)补差法,即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研究。这难度比较大,但研究本身科学价值也大。

(3)杂交法,即利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运用于金融学科。如将会计学、统计学运用于金融分析、商业银行管理研究,将信息运用于金融学科等等。

(4)比较法,即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上述对消费信贷的研究,可以将发达消费信贷的状况同我国消费信贷的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和存在差距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5)换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可以选取一个新的角度加以论述。如消费信贷问题,可以从银行角度来研究论述,也可以从消费者角度研究论述,还可以从信用制度角度加以研究论述。这样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同一问题,研究相对也较为容易一些。

二、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金融论文的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搜集资料是件花时多、费力大的繁而艰巨的工作,要占有丰富的资料,不仅仅需要勤奋,还必须掌握科学方法。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资料来源,图书馆的使用,资料的出处,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要求指导教师要大体了解学生所使用的资料内容及来源,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个别学生的作弊现象的发生。具体说:

(一)要对所选题目中得出的结论和资料进行分类排队,弄清主次真伪,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运用。经过筛选,有的用于总论点,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有的用作谁论证;有的用以详细阐述,有的用于以旁证补充,以使有用者适得其所,无用者加以扬弃。

(二)要以自己的选题为中心,到各种金融期刊、经济期刊、论文集及其他文献资料、金融统计报表、金融年鉴、以及各种有关文件中

等搜集资料,并可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

(三)要对搜集来的材料在消化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而刻苦的研究,努力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要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使宽之成为鉴戒或起点。有时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立一个新的结论,对他人的论点进行补充或赋予新意;有时可以对他人某些观点进行商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指出他人不足之处;有时可以在他人成果的启发下,把其没有讲到、没有讲充分的地方指出来,并经自己的完善和开发,探索和开辟出新的领域、新的看法。总之,在完成课题、动手写作之前,应尽可能地收集、了解他人对这一课题已经发表的意见,并用它同自己所得相比较,以使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四)做好数据处理。数据是金融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有关数据的搜集主要从有关的公开刊物、年鉴等方面取得。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产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保留科学有代表性的数据;尽量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更直观地标志。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提炼观点

观点的形成与提炼大体上有两情况:一是在实践中产生形成;二是随着搜集材料的增多形成,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形成。但无论哪种情况,观点的形成和提炼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都是对材料进行深入理性的分析、科学综合、反复思考提炼的产物。

在提炼观点过程中通过谋篇构思,考虑结构。金融论文属于论说文,其基本思路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安排好章节结构,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给读者以逻辑慎密、层次分明、有物有序、浑然一体的感觉。从而,有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和加深读者的印象,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四、精心撰写

有了新颖的观点与丰富的材料,并不意味着就有了好文章。观点加材料算不上理论文章。一篇好的金融理论文章,必须形成自己的理论系统,使观点与材料高度统一,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鲜明的提出问题,严密的分析论证问题,科学解决问题。所以,要精心撰写。

(一) 提纲和起草

提纲,即文章的纲要。撰写文章,尤其是理论文章,应该首先编写好提纲。它是撰写金融论文的重要步骤,也是保证文章结构完整和合理的重要手段,因为一篇论文能否取得好一点的成绩,文章结构占有重要地位,这样可以也确保提高文章质量,避免大幅度返工。指导教师在学生论文提纲写作过程中,提出具体要求,尤其是把握好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这一点对论文的成败非常重要。

提纲的项目包括标题、基本观点、大项目、中项目、小项目等。

1.标题的确定。标题被视为“文眼”。可见其重要性。金融理论文章也应力求拟好标题。金融理论文章的标题一般不借助于修辞手段加强标题,而特别强调鲜明、准确、醒目、宽窄适度,或鲜明地提出命题,如“汇率制度的选择”、“国有商业竞争力比较研究”等。金融理论文章的标题不能含蓄,更不能朦胧,而应做到明白、具体和一目了然。

在确定文章标题过程中学生较容易犯的错误有三类:

一是文不对题。一些学生的论文标题与自己的论文内容脱节,或关系不大。

二是新闻性标题。一些同学受新闻的影响,常常喜欢使用报刊新闻性标题,如“外资银行起波澜,国内银行路归何处?”,“银证联手:于无声处听惊雷”等等。

三是标题过大。标题过大,与文章表达的内容观点难以完全吻合,如同小孩戴了顶大帽子。

2.基本观点即文章论述的中心。它是文章的灵魂。金融理论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正确、鲜明、并力求深刻新颖。基本观点要用主题句的形式表示出来。文字应力求简明、准确。

在确定文章的基本观点过程中,学生最易犯的错误是观点含糊不清,让人看完整篇文章,不知所云,摸不着头,不知道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3.大项目即上位观点,大段段旨,它是基本观点得以存在和赖以完备表述的支撑点。从行文的思路说,大项目体现为从哪些方面,以什么顺序来阐明基本观点;从文章结构方面说,大项目即全文的逻辑结构框架。编制提纲时,上位的观点要用论点句标出。

4.中项目即下位观点,也即段旨。为着行文的顺利进行,下位的观点也应用观点标出来。

5.小项目即段中的一个具体材料。对于准备摄入到到文章中去的材料,要按构思的顺序标上序号,以备使用。

提纲的编写要慎重,力求完整、缜密,即切不可草率从事,否则就失去拟定提纲的意义。提纲编写就绪后,文章的撰写就进入了起草阶段,即对研究成果进行具体描述。

(二)修改与成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没有精雕细刻,反复修改,就没有好文章。修改文章时首先要审查文章的内容,这是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其次对形式进行审查。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没有完美的形式,内容就无法得到表达。修改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中心观点是否得到了充分论证。如果没有得到充分论证,是观点有毛病,还是材料不充分,总之,要认真找找有没有错误。

第二,认真考虑形式的选用、结构的安排是否充分的表述。形式不妥要重新选择。结构不合理要调整。

第三,精心推敲语言。理论文章的语言特征的不突出的要加强;理论概念使用要准确。

修改文章的方法有:

一是热处理,即初稿完成之后就进行修改;

二是冷处理,就是初稿完成后放几天;然后再拿出修改。一般说来冷处理较容易找出文章中的问题

成立后,应对修改后的稿子进行缮写,有条件的最好要进行打印。缮写或打印后的稿子应该是格式正确,标点符号准确,规范、清楚,图表美观,数字准确。

五、金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选题新颖、适时,能针对当前理论或现实的热点、焦点问题。在选题上能够反应出作者对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能力运用所学金融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观点鲜明,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明确的观点来源于作者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而明晰的认识,如果作者自己还没有把总是搞清楚,表述起来就不可能明确。思想上的朦胧必然导致文字上的含糊。要读者明了,作者本身必须先明了,这就需要作者苦心研究。

(三)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论证逻辑严谨。金融理论文章的构成,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构成。把观点、材料、论证有机地联系起来,就可以表述作者的见解。但同一观点、同一组材料、同一论证方法,由于安排不同,容易理解的程度也就不同。因此,要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出发,诸如从易到难,由从概说到分说,从已知到未知等来组织内容、安排文章的结构,这样就易于读者理解。

(四)语言通顺、流畅。要使语言明快,文字流畅,易于理解,就要尽量写得简洁,用词要通俗易懂,尽可能量不用那些生僻、晦涩的词语,而且用词应符合学术规范,不要生造只有自己才懂专业词汇。金融论文虽然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并不等于说语言越是让人难懂越说明水平高,相反,一篇好的金融论文往往是通俗易懂。

(五)资料运作得当,资料运用详实、新颖、具有权威性,有说服力。

1.引用要得当,注释要清楚,为此,要讲究引用与注释的方法。撰写金融理论文章,由于论证的需要常常要用引文。引文应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找与核对。

2.表与图的运用。应正确的应用与处理表与图。表与图直观性强,借助它常常可以使语言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多种要表间的复杂关系一目了然,而且可避免理论文章表述容易呆板的问题,因此,要精心应用处理,以充分发挥它的表达效果。

六、常见的几金融论文结构分析

上面仅就金融论文写作的方法进行了一般的阐述,可能不够直观,较为抽象,较好的方法是,可以在有关金融理论刊物上找几篇文章作为模仿的对象,照猫画虎,主要是模仿其文章结构及材料的运用方法等。

下面我们分析几种常见的经验结构方法。

这里所做的几种

分类只是经验式分类,可能不太符合规范。

(一)立论式

这类论文一般是对自己提出的建议进行论证,让读者信服自己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从大项目来说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必要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经验或问题研究、措施和对策研究。比如下面一篇论文是作者研究中国货币政策问题,《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其基本观点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应关注股票市场。

第一部分必要性研究,即作者对为什么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应关注股票市场提出自由的理由。文章第一大标题,“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提出的若干挑战”,以下讲了几点理由,即

(1)以稳定币值作为货币 政策的最终目标受到挑战

(2)货币政策传导更趋复杂

(3)以货币政策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下降。

第二部分可行性研究,即作者对将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关注股票市场是否可行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即文章第二标题,“关于中央银行是否要对股票价格变动做出反应的争论”。作者首先阐述了西方金融专家的两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央行应关注股市波动,理由是股市波动会对实持经济产生影响。第二种观点认为央行关注股市会带来不良后果。作者认为第二种观点存在明显缺点,并以发达国家对股市的关注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为例,提出央行关注股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第三部分,经验或问题研究,即作者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的第三大标题,“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这部分作者结合中国股票市场对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观点。

(1)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2)股票价格对货币供给结构与数量的影响

(3)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

(4)股票价格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

(5)股票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6)利率变动与股市价格走势

为了强化对自己观点的说服力,作者大量运用了图表和数据进行分析。

第四部分,措施和对策研究。文章第四部分,“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这部分作者在前面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策和建议。

(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关注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但不能把它作为货币政策决定的决定因素之一。

(2)要正确处理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的问题。

(3)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行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制度。

(4)重视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二)问题对策式

这类论文一般由作者首先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然后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建议。即按照一般的论说文结构,大体可分成三部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产出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个人抵押贷款风险探析》就是这样一篇结构的文章。文章先是对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描述。然后对我国住房金融的风险的表现各类及形成根源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第一部分,简单的描述了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现状,即标题一“我国住房金融发展的现状”。

第二部分,即标题二“我国住房金融风险的表现各类及形成的根源”。这部分实际上是由两部分组成,

(1)提出问题,我国住房金融风险的表现种类: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政府风险。

(2)分析问题,分析我国住房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

a.住房金融承担了国家财政部分分配职能

b.住房产业政策长期目标的短期化

c.住房福利政策的金融化操作尚未形成

d.政府上未能建立有效的住房金融风险机制

第三部分,即标题三“个人住房金融贷款风险防范对策。这部分内容作者根据自己的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1)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2)建立良好的住房信用风险分摊机制

(3)采用住房信贷贴息政策

实际上这篇文章的重点第二大标题和第三大标题的内容,也可将文章直接写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住房金融存在的风险

第二部分,住房金融风险的成因分析

第三部分,住房金融风险的对策。

(三)应用理论或模型实证分析式

这类文章从大项目来说也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相关理论或模型的介绍,二是应用理论或模型对具体总是进行分析或检验,三是结论或对策。下面《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证》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 当前金融业已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所必须的。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同, 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专业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一、引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金融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广泛、与日常生活结合日益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在我国,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富增加,社会对金融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金融创新与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并已成为普通家庭关心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掌握一定的金融知识不仅是金融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而且是其他财经类专业学生,如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管理学、会计学所必须的。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金融学》课程,对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如国际贸易、工商管理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学科必修课,可以充实完善其专业课程。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金融学》是一门选修课程,供对金融学有兴趣的非财经类专业学生选修。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的特点和培养人才的目标与规格不同,固而对金融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内容、知识结构、专业需求是不同的。再考虑到《金融学》课程内容众多,在短短的四五十个教学课时中,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内容介绍完,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与需求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差异化教学方法。

二、不同专业对《金融学》的教学要求不同

(一)金融学专业

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金融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各经济类专业共同的核心基础课,如在学习完《西方经济学》后开设。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正如我国金融学研究的鼻祖黄达先生所言:“金融领域,广阔而深邃,通常只能瞄准一两个方向深入。要想深入一点、几点,必须对金融的‘全局’有必要的、概略的把握。因为没有足够的宽阔基础作为支撑,只求在狭小的范围深入,进到一定程度就会难以继续。而所谓把握‘全局’,就是要求能对金融领域的主要构架如金融理论与金融知识,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等等之间的有机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哪怕是概略的——了解。”《金融学》作为金融学科体系的基础课程,恰是对金融学进行整体性、框架性的介绍,其中既有宏观金融层面的理论阐释,又有微观金融运行的原理分析;既揭示了金融的运作机制与规律性,又阐明了金融学科所研究的范畴、重要内容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鉴于《金融学》对于金融专业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的理论基础;二是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开拓视野,提高思考的广度、深度与高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实践证明,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这样才能产生进取的精神。若通过《金融学》的学习,学生能激发对金融的兴趣,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深造、职业生涯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纵观中外古今,实体经济的发展最后都离不开资本的运作,而在当今社会,金融的作用越发凸显。因此,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必要系统地掌握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多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能够运用货币信用方面的理论与业务知识,更好地从事企业投资管理、市场营销、企业风险管理等活动。因此,不少高校已经把《金融学》作为一门必修课程。

与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相比,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金融理论方面的要求可以放低些,但应注重金融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联系实际和融会贯通,使学生掌握与其专业的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从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能灵活运用现代金融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来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活动。

三、不同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有所侧重

《金融学》课程内容繁杂,涉及货币、信用、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和金融监管等问题,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领域。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并兼顾不同专业的需要,是《金融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在界定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安排差别化的教学内容。基本教学内容是各专业教学中都必须覆盖的,也是各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以实现各专业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求,例如金融学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金融中介机构的构成、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等;而差别化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需求而进行的选择性教学。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专业学生来说,《金融学》是其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在课程安排上,《金融学》一般是在修完《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之后开设的,同时又是以后陆续开设的《中央银行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对金融有个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内容重复或遗漏。具体来说,对于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重点有三个:一是学生应深刻理解金融学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如货币、信用等基本概念,利率决定理论、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理论等。这些内容是金融学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基础,因此对他们来说,这些内容不是简单知道就可以了,而要全面、深入、准确地掌握;二是教师在授课中应侧重对金融学框架的勾勒,让学生对金融领域全面、清晰地把握。而对于具体的宏观金融问题可以适当简略,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接触过。微观金融方面,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内容也无需介绍过细,这些内容在后续的专业课程里都会有详细的介绍;三是引导学生对现实中的金融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研究前沿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都或多或少要与货币、银行打交道,但是对理论要求没有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高。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可以适当降低理论深度,如货币供求理论、利率决定理论、金融监管理论等可以简略地说明,而增加与所教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性的内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与贸易有关的金融知识,如信用工具、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业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内容的介绍。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增加与企业管理活动紧密联系金融知识的讲授,这些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如商业票据、股票、债券、期货市场等。(2)企业管理人员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打交道时所需掌握的基本金融理论知识,这关系到企业资金的运营问题。具体如商业银行运作机制、业务范畴,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证券发行业务等。(3)国家宏观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如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汇率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等等。

(三)非财经类专业

非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主要是抱着兴趣来选修这门课程的,激发学生对金融的兴趣,使他们了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知识是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精简理论性较强的货币金融理论的讲解,将重点放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货币银行学知识中,如各种金融产品的比较、家庭理财的理念等,还可以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金融问题,如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介绍,可侧重介绍危机对企业和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而对于危机深层次的原因的理论分析则可以简略些。

四、区别不同专业,采取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相比,《金融学》课程内容多而庞杂,不似前者的体系清晰完整,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感到知识点零散,找不到学习的重点。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课程相比,该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单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如何根据不同专业《金融学》课程设置特点及课程性质,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各自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金融学》教学应认真研究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一)金融学专业

如前所述,对于《金融学》课程,金融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全面掌握金融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点、知识体系、基本原理、理论前沿和动态外,还要培养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把《金融学》课程中的知识点、理论讲通、讲透。在此基础上,再想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金融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我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每次课开始时拿出5—10分钟,对一周的财经新闻进行回顾。这样有两个作用:一是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和全球金融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的习惯,这对《金融学》这类社会性学科的学习是必要的。二是在新闻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发学生对金融问题、金融现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以上两个效果,教师首先应注意财经新闻的选择。一周内国内外发生的财经新闻往往很多,如果都讲,时间上不允许,也没有必要。新闻选择可以有这几个视角,一种是选取影响重大的事件,如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另一种是结合目前的热点和所学的知识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件。如近年如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介绍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这一部分内容时,我看到一则题为“淡马锡来到荷花池”的新闻。新闻的主要内容谈到新加坡淡马锡公司通过设立富登信实服务有限公司给成都的莲花池批发市场的商户发放贷款。这则新闻事件本身很小,但我希望能以小见大,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考。新闻标题提出后,学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很奇怪:该标题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接着我由浅入深介绍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存在问题等,最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应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整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后不少学生和我进一步探讨该问题,有的学生还着手写这方面的论文。

除了选题的问题,教师还应注意新闻讲授的方式。介绍新闻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了解该事件,而是通过该事件引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兴趣。教师可以在介绍新闻时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金融学原理,精心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具体事件中提炼出事件背后蕴藏的道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如果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考虑一学期组织学生就当前的热点金融问题进行2—3次的讨论,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阅、整理资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不少高校由于扩招,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时候是大班教学,组织讨论的方法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而影响讨论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就热点金融问题撰写小论文。对于初次写论文的学生来说,论文的要求不宜过高,主要是希望通过写论文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字数、格式上可以适当放宽,但需强调的是杜绝抄袭。

(二)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

对于非金融学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降低理论深度,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在基本原理、基本的知识点介绍完之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如介绍金融实际热点问题,突出金融知识的运用性。此时对于金融热点问题的选择与金融学专业的选择有所不同,教师应尽量选择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讲授。例如在介绍货币政策时,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中央银行的调息历程,解释中央银行每次调息的背景、原因、作用机制,以及对企业、老百姓银行投资、贷款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就一个问题,如信用形式、银行存贷款利率等,鼓励学生自己去找资料、发现生活中的金融学,采取教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蒋天虹.关于应用型本科《金融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卢珍菊.合作培养造就应用型高级金融人才[j].高教论坛,2006,(10).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8篇

人民银行官员何曾一周三次公开就货币政策转型发声?这在近期就出现了。

金融危机之后,特别是从加息预期开始酝酿的时候起,美联储将公众沟通和前瞻指引作为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频繁主动对外就货币政策进行沟通,是历史上也少见的。

即使是2013年以及2014年两个能明显观察到货币政策变化的时期,人民银行也没有如此密集沟通。从必要性来看,目前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框架可能是处在多年未有的重大转型时期,从紧迫性来看,部分市场机构对此尚未充分领会。

货币政策正常化一方面印证实体经济的需求在恢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货币政策作用存在局限性。局限性体现在推动经济复苏的边际作用在下降,而一旦过度放水,系统性风险将会上升。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同于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实现资产负债表扩张,在保持中国相对宽松流动性环境的过程中,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缓慢,更主要是靠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实现的。

借用人民银行的话说,就是将银行的行为纳入到宏观经济模型当中去,促进银行体系的逆周期响应,激励银行更好地放贷,用滴灌取代大水漫灌。

此前的“再通胀交易”的逻辑主要是从美国财政刺激来推演,但影响更大的其实是货币银行体系重新扩张的可能性上升。

从美国的情况看,量化宽松和严格的金融监管规则,实际上是通过巨量的超额准备金将通胀压力延后了。中国2015-2016年货币投放相对缓慢,但通过合格抵押品制度以及银行体系相对比较高效率的响应,使得通胀预期释放得比较充分,同时抵御了“债务―通缩”风险。

面对潜在的通胀压力,市场开始讨论美联储是否会从加息过渡到收缩资产负债表。至于中国,类似的故事可能发生在金融机构身上,这将决定中国能否规避系统性风险。市场不可低估人民银行在抑泡沫、去杠杆、防风险方面的决心。

人民银行一周三次吹风

回顾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6年6月24日在华盛顿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央银行政策研讨时以《把握好多目标货币政策》为题发言称,人民银行采取的多目标制,既包含价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四大年度目标,也包含金融改革和开放、发展金融市场这两个动态目标。

周小川当时指出,几个货币政策目标均存在容忍区间,在区间之内目标权重会呈现某种调整变化,中国转型终将会大致告成,人民银行目标函数将走向简化。

货币政策的多重目标孰轻孰重对市场极其重要,而如今可能就处在政策目标变化的窗口,并预示着金融体系更加重大的转向。

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3月20日发表工作论文称,未来应进一步深入探索、丰富适应中国以通胀为主要政策目标、兼顾其他目标的货币政策理论。

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3月24日在2017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上演讲称,未来一段时期,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路径、退出策略以及政策退出的溢出效应等课题,亟待各国央行进一步的研究成果。他同时称,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应对负面冲击方面,在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上,强调突出价格稳定,并统筹兼顾金融稳定等其他目标。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紧接着在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上又发言称,“在多轮量化宽松之后,我们已经到了周期的尾部,货币政策不再是宽松的政策了。许多国家都存在流有怨剩,虽然货币当局已开始收紧流动性,但这也将是个渐进的过程。”

中国人民银行官员一周内三次公开讨论应对危机的政策退出和货币政策的转型,层级不断上升,措辞越发铿锵有力,历史上是很罕见的。

在MPA季末考核的时间点上,陈雨露也代表人民银行正式明确提出探索建立“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政策框架,积极探索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配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这意味着,经济基本面和金融风险来源可能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目前通货膨胀的目标权重或许是被上调了;在其他目标当中,金融稳定的权重可能也更加居前。

需求复苏的基础是债务问题缓解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货币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如果经济还将减速,缺乏高频可追踪指标的就业仍存压力,那么货币政策是否就还有维持宽松的必要性?

第二个方面是债务问题。当经济好转,市场认为这是债务负担不可持续的部门靠借债推动的,目前总的债务负担还比较高,而货币政策过早收紧则会引发债务危机,欧元区就是先例,因此,目前货币政策基于防范债务风险也不会收紧。

有了这两大逻辑,市场似乎仍可以认定目前只是宽松货币政策的小波折,未来还会继续回到前两年熟悉的宽松环境当中。但是,这两大逻辑不是必然。

2017年,人民银行官员先后了两篇工作论文,事实上分别对市场广泛认可的两大支持宽松货币政策的逻辑进行了回应。

有关债务问题的工作论文牵头人是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和总行营业部副主任严宝玉。文章中提到,有关债务率水平与金融稳定阈值的研究并不能给出明确答案,尽管高杠杆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债务可持续性的差异,使得杠杆率水平的风险阈值并不稳健。 近年来,根据具体阈值预测中国债务危机的观点层出不穷,这一论文客观上作了回应。

论文同时指出,中国高储蓄支撑的投资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并且曾经享有“双顺差”融资,可以承受较高的杠杆率水平。但另一方面,虽然依靠国内债务扩张可提升债务可持续性,但M2/GDP的上升,意味着经济效率的下降,除非技术进步导致经济增速快于债务增速,最终仍将以危机爆发及债务减记和重组等方式收敛。这体现出了货币政策总量扩张的局限性。

因此,既要避免过快压缩信贷和投资可能引发的流动性风险和“债务―通缩”风险,也要避免杠杆率上升过快而引发的资产泡沫。

中国过去几年的低利率和债务置换是在解决“债务―通缩”风险。在中国政府和居民部门杠率迅速上升的同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却持续下降,至2016年11月,已分别降至56.1%和51.1%的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点。

企业去杠杆或许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并使得需求开始好转。

从现在开始,官方的担忧开始转向资产泡沫破裂,并很可能将控制M2/GDP增速。根据前述逻辑,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和鼓励实体企业技术创新,都是为温和去杠杆争取时间。

另一篇则是前述徐忠的论文。徐忠认为,应加强对中国潜在产出、均衡实际利率等自然率的估算,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利率政策规则,尽快明确新的短端货币政策利率和目标水平。

从总量指标上来看,估计经济实际增速和潜在增速的偏离是理论上分析经济是否处在健康状态的标准之一,过热和过冷都是需要调整的。相应的,越是接近潜在增速就越符合内部均衡,可以印证的其他指标是通胀、就业、产能利用率。

2016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工业增加值持平,2017年GDP目标还有所下调,但PPI增速和非食品CPI增速均处在历史较高水平。从就业看,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预期目标1100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00万人。从产能利用率看,2016年四季度,工业企业的整体产能利用率接近74%,较一季度回升了1个多百分点。综合这三方面的指标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实际增速距离潜在增速的缺口收窄,货币政策的收紧是具备基本面条件的。

而且,中国目前将环保上升至很重要的政策目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宋青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对经济潜在增速的概念理解也需要将经济可持续发展纳入其中,其结果就是进一步拉低潜在经济增速,对潜在增速重估将引起对均衡利率的重估。

金融机构缩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中国需求复苏,债务问题缓解,物价形势从通缩走向再通胀。既然并没有“硬着陆”的担忧,人民银行官员为何从吹风到实践都在注重防范系统性风险呢?

最近市场在讨论关于人民银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否算加息。纠结于这个概念并无必要,更重要的是观察在政策利率变动是否会作用于总需求和杠杆率。人民银行正在通过短期政策利率实现间接传导,并且考虑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如何对政策利率的变动做出反应。

根据Wind数据,从2009年1月至2017年2月,人民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仅从20.8万亿元扩张到34.5万亿元,存款性金融机构则从66.2万亿元扩张至234.5万亿元。“货币空转”和“自我循环”是人民银行乃至中央政府一贯不支持的,但在应对危机期间,货币政策对这种预期内的溢出效应有一定的容忍度。一旦货币政策正常化,这种反向的收缩可能会带来冲击。

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角度看,人民银行仍支持对接实体需求的信贷投放,希望收缩的是金融机构同业资产负债行为,减少货币进入实体经济前的环节,降低融资成本。

但是,如果用力过猛,引起金融机构全面收缩信贷,便会使经济创新回到“债务-通缩”的螺旋当中。

根据Wind数据,从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存款性公司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债权从4.9万亿元增长至27.7万亿元。这些同业资产负债会压缩到什么程度,速度有多快,决定了市场上有关机构的流动性失血风险有多大。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从接近人民银行人士处了解到,公开市场操作对市场利率波动削峰填谷,但这不意味着人民银行会在所有的季节性时点都出手平抑市场利率波动。近期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公开市场操作因此暂停,有关放水的说法子虚乌有。

“保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作用对象是银行体系,目前公开市场操作更关注货币市场存款性机构利率的稳定,而不是全市场率。人民银行基于各方面信息的掌握,对流动性总量有比较全面的估计和预判,不会盲目放水。一些市场机构就流动性紧张发声,其实也是给其他机构继续市场化去杠杆提了醒。不过,非银机构也不用担心,利率走廊机制和分层传导机制能保证全市场利率不会飞到天上去。”该人士称。

基于前述“削峰填谷”和“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的目标,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未来最终目标是让市场流动性总量自求平衡,人民银行只在边际上进行调剂,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的变化将会是常态。

2016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天天见”,已经实现了机制化,未来会进一步市场化,精细化,透明化。

合格抵押品机制的过滤作用

如果过去几年应对危机时,信贷投放意愿不强的金融机构是获得扩张资产负债表的正向激励的话,那么在未来如果货币政策正常化要求金融机构收缩资产负债表,是否也会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呢?

徐忠在论文中提到,相较发达国家央行危机以来不断扩表且被动收购资产,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在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局面改变的背景下,调整和优化空间相对较大。如何通过调整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进一步提高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更早些时候,在2月20日,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短期利率向中长期利率的传导以及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向信贷市场的传导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障碍,有必要探索中央银行的中期政策利率,以更有力地影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和预期,从而间接影响贷款利率。

结合两位司长的研究来看,未来人民银行如果在控制基础货币投放总量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根据金融机构的抵押品提供流动性,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根据金融机构的资产投向来决定是否给与其流动性,也就是负债支持。

基于合格抵押品的货币供应机制,就如同在收缩货币供应时增加了一个过滤器。

金融机构的资产端对接实体经济和真实的信贷投放,才能得到人民银行的基础货币供应,这也能尽量减小对实体经济的误伤,同时限制债务货币化。

“在均衡水平政策利率基础上,探索完善合格抵押品机制,结合MPA等宏观审慎政策,进行贷款便利操作,以确保中央银行资金安全,有效抑制金融机构道德风险。”徐忠指出。从中可以看出两点:一方面印证了人民银行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将重视潜在经济增长和均衡利率,可观测的通货膨胀,特别是反映非食品需求的价格指标作为指标,其预测货币政策的意义将更加重要;另一方面,或许印证了目前合格抵押品存在不足的问题。不过,根据前述接近人民银行人士的观点,目前还看不到信用债扩展进入公开市场操作抵押品的可能性。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国际金融》是一门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课程,内容庞大。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问题,并学会运用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摘要]国际金融理论教学课堂讨论

《国际金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科学。从《国际金融》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等方面看,该课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把握是搞好《国际金融》教学的基础。

第一,课程内容丰富。从知识结构上看,《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包括如下方面:一是有关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例如,国民收入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大账户及其编制;国际收支口径及探求改善国际收支的各种理论等。二是汇率问题。它主要阐述汇率的相关概念、汇率政策的概念及汇率形成机制、外汇管制的概念、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等内容。三是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四是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问题。五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上述研究内容使得《国际金融》的研究和教学口径宽广,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第二,课程的知识综合性和关联性强。从《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看,该课程同其它一些学科有着紧密地联系。一是西方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例如,国民收入账户的推导、新剑桥学派和货币学派的国际收支理论、乘数理论和吸收分析法、汇率形成机制中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等理论都必须以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作为基础。二是货币银行学中的系列理论。例如,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理论、利率理论等方面。三是其他一些学科。例如,《国际金融》要用到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些原理;对《国际金融》原理的阐述还要涉及到一些初级的高等数学知识。因此,要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具备较好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

第三,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快。随着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例如,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格局的新变化、WTO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危机问题、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和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和升值压力等热点和核心问题。

上述这些特点要求《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必须在精确地阐述国际金融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理解、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国际金融研究的成果,注重国际金融乃至整个国际经济领域的发展新动向,密切关注我国对外金融活动紧密联系当今世界金融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金融发展趋势,从而扩大教学的视角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这体现在教学中,必然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基础理论的讲述、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等。让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学习国际金融的兴趣和积极性。

一、课堂理论教学

作为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可以采用顺序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1.顺序法

是一种把相关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具有一定顺序的内容,如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时间顺序)、国际结算(操作顺序)、经济事件的影响(空间顺序)等。

2.比较法

对于相似的或对称的理论、概念和业务等容易混淆的内容,在教学中注意罗列比较。如国际金融机构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就可以用比较法来对四大全球性机构及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进行比较说明。

3.引导法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在讲解教材中的三角套汇问题时,在按教材讲清了三角套汇的基本思路后,引导学生使用另一条套汇路线去套汇,但套汇的结果是亏本。学生陷入迷惑:如何套汇才能赚钱?经过思考,发现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卖点:选对卖点,贱买贵卖,盈利;选错卖点,贱卖贵买,亏损。

4.自学与教学相结合

几乎所有国际金融教科书中,都有两章分别论及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货币体系,涉及许多历史资料及发展的渊源,如果由教师讲学生听,常常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较好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设计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自学。如国际金融机构有何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缺陷是什么?最后由教师做总结,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重点内容,而且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网络教育技术,组织教学

随着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网络技术实施课程教学,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把网络教育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建立课程网页

主要包括教材(教参)选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包括教学进程)、章节要点辅导、章节练习、作业布置、答疑,还可以包括教学建议,热点讨论等内容。前三项为常驻内容,其他内容可随着教学进度进行更新。课程主页的作用主要在于:一是可以为学生学习提供网络支持服务,也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基本的教学条件;二是可以增加教学透明度,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目标一致,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三是建立了师生网上交流的绿色通道。

2.进行网络交流

学生在教材自学和网上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可通过课堂面授由教师点评,但这往往会受时效的限制。通过网络就可解决这个时效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收到大量的学生邮件,内容不一定局限于课程,还有很多生活上的或其他方面的问题。网络交流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教与学的协调奠定了基础。

3.进行网上教学。

经济类课程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变化快,政策性、经济性因素对课程内容的影响较大。在国际金融中,汇率的变化、存款利率的变化,以及不可预期事件的发生,往往会对国际金融产生影响。如伊拉克战争就引起了油价变动——以石油为原料的商品的价格变化——汇率风险;美国出兵使国内经济发展受影响——美元汇率变化,等等。网络教学使信息零距离,可以为我们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实践教学不能单纯地以实验、实习去理解,特别是《国际金融》这种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实践教学的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除了实验、实习以外,还应该包括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参观等形式。也就是说,除了课堂理论讲述外,课堂讨论和案例教学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的介绍、讨论、分析、讲评、总结,使学生身临其位、身临其境地分析并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国际金融课程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案例,具有来源广泛、题材多样和时效性强等特征,如在讲解“外汇和汇率”一章时,便可加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案例,谈谈金融危机引起的亚洲各国汇率变动及汇率变动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在讲解“衍生金融工具”一章时,可加入巴林银行事件的案例;而在讲解“外汇风险管理”一章时,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讨论我国引进外资的风险。这样,学生听起来,不再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贴近经济生活的实例。

基础货币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掌握必要的金融知识。文章总结了作者在《货币银行学》教学工作方面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分析教材选择的原则、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为提高教学质量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金融业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掌握基础性的金融理论知识,而《货币银行学》作为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向学生讲授有关货币、信用、银行理论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为后续各专业课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此课程具有专业性较强、涉及知识面广、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注重各个教学环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尽快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确实不易。通过这五年的摸索与实践,得到一些经验和体会,诚与同龄人共勉。

一、根据教学要求,合理选用教材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的选择一定要合适,因此,在选择教材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教材内容的先进性

教材内容应当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现状,对于经济学类教材更是如此。随着西方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人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货币银行学》教材应尽可能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将新的、先进的金融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 、教材内容体系的合理性

由于我国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在有关经济理论的教材编写方面,一般是将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部分分开编著。例如,《货币银行学》只讲述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理论,而《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则介绍我国情况。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及银行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理论截然分开的教材体系显然已不适应当前教学需要。所以,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二者结合程度的如何,也是选择教材的标准之一。

(三) 、教材内容的难易性

教材内容一定要深浅结合,如果内容过易,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就会觉得空洞乏味,调动不起他们的兴趣;而如果过难,学生学起来吃力,同样没有效果。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意选择既有启发性,又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主动、自觉的学习。

目前,《货币银行学》的教材很多,各名牌大学都出版了自编教材,教师选择教材的自由度增大,有很大灵活性。根据两年的摸索与实践,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由夏德仁编著的《货币银行学》,该书内容较新颖,重点突出,并在介绍各种货币银行学原理、金融理论的同时,还讲述了近几年来中国金融业的一些改革情况,从教材使用效果看,还是比较理想的。

二、区分不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货币银行学》课程内容庞杂,主要包括:货币理论,信用、利息理论,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经营,中央银行制度,通货膨胀理论,外汇理论,国际收支理论等,所需知识涉及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由于内容丰富而课时又有所压缩,单一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必然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且知识点量大时,学生往往很难记住的现象。鉴于此,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 、重点、难点内容,以教师精讲为主

对于货币银行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宜采用教师精讲的方式。尽管这些年来,许多教育学者对这种传统型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质疑,但是,就一些原理、概念、学证明等内容而言,采用此法是较适宜的。当然,要避免“填鸭式”、“满堂灌”的现象,采取一些配套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注重课前提问环节。课堂提问,使学生的思想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逼”他们快速回忆起前一节课相关内容,以有利于本次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引导他们的思路。比如,在讲授凯恩斯的货币传导机制:ms r i gnp 的时候,就要启发学生,如果货币供应量 ms 上升,利率是上升还是下降? 为什么? 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吗?投资增加,gnp 如何变化? 通过这种集体提问方式,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作用原理。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同学们能够较快理解凯恩斯货币传导机制,效果较教师单一传授要好得多。最后,还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经济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货币银行学》,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有关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同时,通过分析经济现象,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所以,讲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运用实例。例如,在讲完中央银行的三大传统政策工具后,结合我国目前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情况,向学生讲授了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收购债券来刺激经济的发展;再比如,在讲授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时,结合了中国商业银行现在新开展的各种消费信贷业务。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单纯讲授理论时的枯燥无味,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的兴趣,使他们真正理解货币银行学中的有关理论,活学活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

( 二) 、学生已有所掌握的内容,采用教师、学生换位法

这种方法也就是以学生讲授为主。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于下课前将讲授内容列出,引导学生准备。(2)给予充分准备时间,学生上台讲课。(3)讲完后,其他同学提问。(4)教师总结,点评。并对其中的难点重点给予正确解释。

教学实践中,我在讲述完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后,布置了一道题目:凯恩斯理论和弗里德曼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规定下次上课时由学生主讲。一开始,没有人愿意上台,经过一番鼓励,一个平时成绩较优秀的同学主动走上讲台,有了这个开头,随后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也更加积极了,主讲之后的课堂提问也非常精彩。显而易见,这一方法的效果是明显的,它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认真备课”,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换位法的使用也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应选择学生有一定掌握基础的内容,或在以前相关课程中有所涉及,或已有过必要的讲授;另外,教师最后的总结必不可少,避免主讲学生中一些不正确的内容误导其他同学。

(三) 、学生较易理解掌握的内容,采用讨论法

讨论法一般是由教师提出论题,学生围绕论题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相互启发并达成共识。讨论时,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7- 8 人为宜,教师在课堂内巡视,做辅导答疑,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并对问题进行概括小结。例如,在讲授“利率对经济的影响”一节时,我提前布置了讨论题: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要求学生课后找资料,下节课分组讨论。讨论时,各组成员就自己搜集的材料,分别展开讨论,我在巡视过程中,提示学生运用实证分析法,重点分析降息对我国就业、产出、储蓄的影响。在随后的各组发言中,小组代表运用相关理论,结合真实数据,得出了降息对我国宏观经济目前影响尚不明显的结论。通过讨论,加强了书本知识和实际的联系,也使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建议与看法,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四) 、与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采用学生提问法

由于教材受到编写、出版等时滞的影响,往往很难将最新的东西容纳进去,而我国的金融改革措施又不断推出,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本内容,应将最新的金融发展状况介绍给同学们,使学生获得最新的信息。例如,在讲完“金融市场”一章后,由于受多方因素所限,目前暂不能组织学生去银行、证券公司实地参观,为了有助于学生对该章内容的理解,我将《中国证券报》上的“货币市场”、“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专版分别复印下来,人手一份,指导学生如何读懂金融类报刊,学会看股指、拆息以及金融专家写的评论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自由提问,例如股指的计算,银行拆息的行情解读等。通过接触一些实践性强的热点问题,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此法很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合理设计作业,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要提高教学质量,自然应抓好每一个环节,而高质量的完成作业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的关键,故科学的布置作业,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很重要的。而《货币银行学》这样的经济学课程,不同于理工类的专业课,需要大量的计算练习方能掌握。所以,布置作业时,除了设计一些讨论题目和学生主讲课题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布置一些论文题目,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也为他们四年级做毕业设计打基础。我一般是一个月布置一个题目,并将论文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总评。为了交作业,学生不得不查阅课外资料,这有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通过写论文,也提高了他们的科研能力,为毕业设计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电机学课程论文范文 下一篇:工程热物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