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范文

时间:2023-03-05 01:04:09

教育政策法规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1篇

当前,内地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设置存在课时不足、案例陈旧、对现实问题关注较少、课堂沉闷等现象。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理念、课程设置、质素评核等,案例丰富、生动,具有启示意义。内地可以引入课程设计,并通过模块化教学,激活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活力。

关键词:

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香港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和全人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基础教育的开端,良好的学前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发展意义重大。例如,为追求教育公平,改善人群代际恶性循环,从1965年起,美国主要通过联邦政府及州政府拨款,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免费学前教育的“开端计划”(HeadStart),为2200多万名学生提供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效益[1]。香港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当前内地幼儿师资培养中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

一、香港学前教育概况及课程设置

(一)概况香港作为中西经济交汇的区域,其教育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具有开放、容纳、多元等特点,这一点在学前教育领域表现尤为明显。当前,香港幼稚园均属于私营机构,由志愿团体或私人开办,分非牟利幼稚园及私立独立幼稚园两类。由于承办主体的多样化,幼稚园办园风格丰富多彩;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二)课程设置2006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修订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引》,是香港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基准标准。在制定过程中,该指引深受进步主义教育儿童观的影响,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以及“儿童发展”和“儿童学习”的基本原则。在儿童发展上,该指引提出了幼儿在德、智、体、群、美五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这5个方面的目标被归入“身体”“认知和语言”“情意和群性”“美感”四项发展目标之下;同时,通过六个儿童学习的范畴来落实,即“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艺术”[2]。在具体的课程学习中,指引又提出了“通过感官学习”“做中学”“从游戏中学习”与“在家长积极指导下学习”的四条具体途径。从香港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看,努力兼顾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创设启发他们多元智能的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化氛围,对于儿童的社会化十分重要。正是从幼稚园的群体生活开始,儿童开始了他们不同于婴儿期的“童年”,即一种不属于生物学范畴的社会产物的历程[3]。在这个过程中,课程是必要的综合性载体。

二、内地高校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现状

(一)开设现状第一,从当前内地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开设情况看,以2012年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2012年之前开设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主要是针对幼儿园园长、中小学校长入职与在职的培训课程,着眼于提高校(园)长的学校管理能力。2012年之后,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将“教育政策法规”首次列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了该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晰了该课程提高教师政策法规素养的功能[4],从而对该课程的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教育政策法规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从201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其中,教育政策法规是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分值比例(笔试)一览表,教育政策法规占了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考察部分的10%,是准教师入职的必学内容。第三,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治教、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单列专章(第二十章)论述了依法治教;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将“依法治教”作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必要保障。当前,公民政策不断强调法制意识,对于教师尊重学生人格、禁止体罚与变相体罚等方面的执教要求日益严格,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政策素养,掌握必备的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突发性的伤害事故时能够运用相应教育政策法规知识进行应对。这是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开设的重要现实环境。当前,香港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相关立法,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教育规例》中。内地也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法,可以在教育政策法规的授课中加以说明,指出学前教育单独立法的必要性。第四,开设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是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5],明确要求各省(区、市)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浙江省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二条“加强学前教师的从业规范与师德教育”,第四条“加大对幼儿园的治理力度”,第五条“着力提升保教质量”规范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管理,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禁搞“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强化训练等[6],都涉及对学前教育依法治园、依法保教的要求,而这些对学前教育师范生的相关教育内容,均需要在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得到体现。

(二)内容设置从当前涉及师范生培养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设置看,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开设的教育法学课程,课时为32~48学时,学分为2~3分;二是湖北理工学院等面向所有师范生开设的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课时为32学时,学分为2分;三是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等面向教育学院以外师范生、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师范生分别开设的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前者为16学时,学分为1分,后者为32学时,学分为2分。不同的课时设置对课程内容体系带来了显著影响。以温州大学为例,面向教育学院以外师范生开设的16学时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体系见表1;面向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师范生32课时的课程大纲则不仅增加了一半课时,还在内容上进行了扩充,主要增加了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学前教育教师与学生的特定权利义务、学前教育的法律责任、学前教育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前教育法律救济等,使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整。

(三)存在的问题从表1可见,不同课时安排下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实践教学可以发现当前温州大学16学时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程内容过于简单,且教师无法完成必要内容的讲授。教育政策法规中关于学生的权利和义务部分是重点之一。此外,涉及学生伤害事故的内容是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如幼儿园虐童事件,包括针扎、摔打、揪耳朵、强迫吃饭等;校园暴力,包括敲诈、殴打、等,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课时过少通常使得教师照本宣科地讲授理论知识。而对于准教师来说,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基于案例的情境学习。第二,教材案例陈旧,与当前教育政策法规的改革与演进相脱节。从一些教师的授课教案与演示文稿(PPT)看,所引用的案例过于陈旧,部分还停留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交不起学费、乡镇政府状告家长不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政府拖欠教师工资等方面,忽视教育体制的分级管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等新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变化。如近年来,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升等、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都使学前教育环境与面临的问题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陈旧的案例与现实内容脱节,停留在过去的政策环境中,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解决现实问题无助。第三,重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当前师范生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张乐天主编的《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论与实践》[7]。一方面,该教材较为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从建国时期的教育政策开始论述,内容庞大、面面俱到,难以在32学时内完成教学,更遑论16学时;另一方面,该教材按学理性逻辑展开,偏重于对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等学术性问题的探讨,更适合于理论研究,对现实热点教育问题关注不足,尤为缺少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来的政策法规案例的引介。对于学前教育的师范生来说,他们十分需要对发生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的处理能力,需要的是按照现实逻辑展开的教材,这一点已有教材的针对性不强。

三、启示

香港学前教育政策提出,要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群、美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和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为未来学习奠定基础,而不应只偏重“读写算”。从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看,香港实施的有效举措可以引进内地高校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课程,作为较好的解释性案例。

(一)学前教育学券案例对于教育公平政策的解释香港特区政府从2007学年开始以“学券”(educationvoucher)形式直接向家长和合法监护人提供学前教育学费资助,大幅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以解决幼儿公平接受学前教育机会的问题[8],保障学前教育的公益性。相比当前内地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的政策,香港的学前教育学券政策能够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在实施中也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可以作为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一个有效的解释教育公平的案例。

(二)学前教育课程范畴对于学前教育游戏区域化政策的解释香港学前教育通过组织实施“体能与健康”“语文”“早期数学”“科学与科技”“个人与群体”以及“艺术”学习范畴课程,在具体实施中通过以区角分割的活动室形式,教师配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在一个主题网络的框架之下,营造具有启发性的学习环境,并允许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角活动。这既是对当前以儿童学习为主的学习观的践行,也是对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的更为深入的解读。

(三)幼稚园对教师和园长的学历要求对于内地的启示在香港,幼稚园教师最低入职学历要求是在香港中学会考/中学文凭考试中考获五科合格的成绩,其中包括中文及英文科,并须于不多于两次考试中获取。自2003-2004学年开始,所有新入职幼稚园教师均须具备合格幼稚园教师或同等学历。自2003-2004学年开始,幼稚园的师生比例须达至1:15或更高的比例。自2009-2010学年起,所有新任园长须持有幼儿教育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以及取得学位后至少一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并须在受聘前,或在特殊情况下于受聘的首年内,修完校长证书课程。相比之下,内地当前对学前教师的资格要求还停留在中专与大学专科的程度,对于幼儿园园长的任职资格也缺乏明确的要求。通过对香港学前教师任职资格规定的讲解,不仅能够增加师范生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也能够促使她(他)们提高对自己的学习要求。

(四)幼稚园质素评核,可以作为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解释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的较好案例香港教育局对幼稚园持续进行自我评估,于2012-2013学年修订了质素保证架构。公众和幼稚园仍可利用表现指标作为衡量幼稚园教育质素和水平的参考准则。新一轮的质素评核亦于同年开展,以进一步推动香港优质幼稚园教育的发展[9]。这既体现了我国相关教育法律规定的学校义务的第一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体现了学校义务的第三条“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情况提供便利”,以及第六条“依法接受监督”的精神。关于香港学前教育质素评估案例的说明,可以规避当前教育类师范生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监督等抽象的认识,增进学生的理解。

(五)对香港学前教育内容的介绍,有助于开拓学生对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认识视野当前,内地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大多缺乏对区域背景的介绍,并且往往较为注重对弱势区域的保障,缺乏多元化的介绍,容易导致学生形成“一刀切”的错误认识。香港作为教育理念与课程设置先行的区域,所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与内容往往较新,更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因此,可以联系最新的教育政策法规,纠正学生对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认识,开拓视野,形成全景式的认识。

(六)香港学前教育课程的模块化设置对于教育政策法规授课的启示香港学前教育十分注重学生的活动、游戏、“做中学”等。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内容设置,也可以按照师范生的见习与实习的体验,打破学科体系逻辑的内容安排,设置模块化的内容体系,按照师范生在幼儿园中实际遇到的情境,将政策、法规、故事、教学、实践等结合在一起,以模块教学的形式进行教育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符合学前师范生的认知特点;能够以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想象幼儿园环境,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模块化的教学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改善教育政策法规课程中教师照本宣科讲读抽象政策和法规、学生积极性不高的课程教学状况,激发课堂的活力,形成“生本课堂”。

四、结语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香港学前教育政策法律不仅对内地幼儿教育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价值,也为高校教育政策法规课程内容体系的设计与安排提供了具有鲜活的案例和解释。课程应该走向对现实政策的解读与阐释,应该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环境创设,才能实现真正的交互性变革,实现为学习者生活做好准备,为未来入职打好基础的真正功能。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政策法规;文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21-0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人教育改革的历史,就是成人教育政策法规不断调整的历史,也是成人教育政策法规研究不断发展的历史。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成人教育政策法规文本及其特征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成人教育政策法规主要文本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使劳动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彻底翻身,明确地把发展成人教育作为建国初期的重要国策。1951年10月1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决定》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了成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同年,党中央决定成立扫盲工作委员会和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政务院、教育部分别颁发了《关于开展农民业余教育的指示》、《关于发展职工业余教育的指示》及《各级职工业余教育委员会条例》。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会同教育部等颁发了《关于扫盲标准、扫盲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筹办扫除文盲协会的通知》、《关于组织农民常年学习的通知》、《关于职工业余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等。同期,党和政府分别了《关于在职干部学习的通知》、《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1956年党中央决定按照高级党校办学模式,在基础较好的工业大学开办领导干部特别培训班,以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2.新中国成立之初成人教育政策法规的特征

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了成人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成人教育的发展被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客观上使成人教育由最初的工农文化翻身的政治需要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实现了成人教育在办学方向和目的上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工人教育、农民教育、干部教育、扫盲教育和知识分子再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二、“”前十年成人教育政策法规及特征

1.“”前十年成人教育政策法规主要文本

1958年,随着“”的出现,多快好省地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培养出一支数以千万计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成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巨大的历史任务之一。据此,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关于在农村中继续扫除文盲和巩固发展业余教育的通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农村业余教育的通知》。1958年5月,刘少奇发表了《我国应有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里面、机关里面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另一种是跟这种制度相并行的教育制度,就是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拥护和支持两种教育制度的改革构想,《人民日报》相继发表了《大量发展民办农业中学》、《举办半工半读工人学校》的社论。此时发展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学校,已经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为加强函授教育管理,1963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函授、夜校教育的通知(草案)》,由此,函授教育管理步入规范的轨道。

2.“”前十年主要成人教育政策法规的特征

起初,由于受“”错误思想的影响,使得当时制定的成人教育政策法规超越了历史条件,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1962年我党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根据计划经济的特点,提出“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进行了有效地调整,明确了整个民族的教育制度――半工半读制度,启动了函授广播电视教育,在办学形式上提出“三结合”、“六并举”,于是,由国家、社会、企业、农村组织共同参与的各类各级教育、成人教育很快在中国大地上发展起来。

三、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政策法规及其特征

1.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政策法规主要文本

自1987年开始,中国成人教育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多次召开成人教育重要会议,并出台了一系列成人教育改革政策。1985年,党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成人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1987年,由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又明确了成人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这在我国成人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支持、积极兴办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规格的成人高等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1)加强职工岗位培训。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同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加强岗位培训管理工作的意见》。1994年,劳动部、人事部印发了《职业资格证书规定》。1995年,中央组织部、国家教委等5单位印发了《关于加强干部培训管理的若干规定》。同年,国家教委印发了《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岗位培训规范(试行)》。1996年,劳动部、国家教委印发了《企业职工培训规定》。这一系列文件规定,推动了我国岗位培训制度的建设,成人教育不断取得进步与发展。

(2)扫盲与堵盲并重。1978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正式提出“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基本方针,从指导思想上清除了以往“重扫盲轻堵盲”的错误认识和在巩固提高工作方面存在的弊端,加强了扫盲的法规建设。我国政府有关或涉及扫盲教育共制定了七部法律,它们是《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和《监狱法》,两部法规,即《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残疾人教育条例》。扫盲教育成为解决“”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

(3)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198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决定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1993年,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要完善和发展自学考试制度,鼓励自学成才。”1995年,国家教委了《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工作的意见》。1996年,正式颁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管理办法》。这些指导性文件和管理措施,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4)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针对民办教育在恢复起步过程中管理和办学方面出现的问题,国家教委依次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关于社会力量办学几个问题的通知》、《社会力量办学教学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从此,社会力量办学迅猛、健康地发展起来。

(5)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改革深化。在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办学资格审批权限、规范管理、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实施、证书管理、成人高等教育评估等方面均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如:1985年国家教委发出的《关于不得自行组织国家承认学历的统一考试的通知》,1987年国家教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及《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函授和夜大学审批手续的通知》,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治理整顿工作的若干意见》,1992年国家教委的《成人高等专科教育制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1993国家教委制定并印发的《函授教学过程实施要点(试行)》、《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统一负责制及加强管理的若干规定》及《关于各类成人高等学校评估工作的意见》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政策法规的特征

(1)对成人教育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认识到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各方面都具有紧密的联系。

(2)解决“”遗留问题。职工双补教育作为解决“”遗留问题的重要举措,将扫盲教育与普及初等教育、扫盲后巩固提高的继续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3)成人教育开始履行新一轮的使命与任务。成人教育已不再是过去的工农教育,也不是对未接受学校教育的成年人实施的补习性教育,相反,它是针对所有社会成员提高素质与能力的教育。成人教育工作的重点实现了由对青壮年职工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技术补课向开展岗位培训的转移。加强岗位培训,实行持证上岗,进行制度化管理。

(4)成人高等教育经过实践――调整――再实践,在办学形式、办学层次和规模上得到更大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在招生、审批、管理、评估等方面进一步规范。自学考试作为一种广受成年民众青睐的新型方式在全国蓬勃兴起,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成人教育纳入绿色证书计划、星火计划。社会力量办学采取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明确了社会力量办学应当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学前教育为重点,使民办教育与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紧密相联。

半个世纪以来,成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始终紧紧围绕巩固民主政权、解放生产力、振兴国民经济、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基本目标而展开,紧紧围绕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基本任务而延伸。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成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依然坚定不移地与经济结构改革同呼吸,与经济制度重构共命运。同时,它又义无返顾地以践行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神圣使命,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为光荣职责,通过维系成人教育的发展,促进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目前,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成人教育的服务对象已经从早先的工人、农民、军人、干部、科技人员扩展到了更多的社会人群,尤其是社会转型期需要得到特别关注的失业与创业人群、妇女与老年人群、流动人群与社区人群以及社会归正人群等。因此,制定成人教育政策法规的视野应扩充到对就业、再就业、创业培训、资格证书培训、干部培训、执政管理能力培训、党员先进性教育、社区成人教育、老年教育、弱势人群教育、社会归正人员教育等方面。在成人教育法规建设方面,需要建立以《成人教育法》为主干,以各种成人教育“条例”、“规程”、“办法”等具体的政策法规为支撑的,协调一致、层次有序、完整统一的成人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董明传,毕城,张世平.成人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专业化;教师角色;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4-097-03

一、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966年10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审议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书》,该文件首次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专业”,“应被视为”说明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还不高,不能和医生、工程师等相比。专业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中的“专业”或称“专门职业”英文是profession,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卡尔・桑德斯是较早有系统地分析专业的社会学家,他说:“专业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因此,关于一种职业能否被称为专业,并不仅仅以学历或对业务提出一定的要求,而是由与职业性质相关的综合性要求决定的。由此可见,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教师继续教育称为“跨世纪的园丁工程”。其中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更进一步提出“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可见,社会通过继续教育对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的迫切需求。

教师专业化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一种规范。确定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有关国际教育组织和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1955年世界教学专业组织在伊斯坦布尔集中研讨教师的专业地位,其别强调要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组织,试图通过各科教师专业协会的建立,为教师争取更多权利,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86年发表的卡内基委员会报告《以21世纪的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和霍姆斯小组报告《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同时提出把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改革目标。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类,其中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一类定义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工作专业人员”。教师专业化是指:第一,教师专业化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的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持续不断的过程,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是现在立身的基础,也是未来发展规划的基础,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第五,形成社会公然认为的教师专业团队。

二、教师专业化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支持

(一)宏观层面上法律化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支持

我国教师专业化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为教师专业化的推进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律。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的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在师范教育史和教师队伍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一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二是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中充分发表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四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三十六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学辅助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第三十六条规定:学校和教师按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从传统“学历证书制”迈向“资格证书制”,提高了教师入录的门槛,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实施了教师职务制度,为教师专业化提供了质量保证。

(二)微观层面上法律化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支持

1.教师评价制度的发展

现代社会对以培养人为职业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培养人过程中必须掌握专门的知识,经过教师的训练、严格的资格认定和考核,才能胜任教师职业。教师评价是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个体与社会作出判断的活动)进行评估。它的目的是既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以多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长期以来,教师是评价的局外人,而共同参与则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唤醒教师反思性教学,使教师从个体被动专业化转为主动专业化,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强化教师培训

职业是社会分工造成的,是谋生之道,而专业则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在职前要求从业人员要受到相应的培训,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职后知识也要求不断更新,《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这是教师享有的接受继续教育、不断获得充实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外语艺术类和综合课程师资的培训力度,应用优秀的教学软件,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因此,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已是必然趋势。

3.确立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专业领导地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决策权力走向均权化,在强化国家对课程开发

干预力度的同时,地方、学校的自得到充分尊重。《纲要》赋予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专业自,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避免以往课改中教师的软性抗拒。而教师继续教育(即教师在职培训)能够不断使教师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保证教学的质量,使在自己的教育教学领域有话语权。

4.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从业人员是否获得本专业资格证书是衡量该职业能否成为专门职业的标准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面向社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1995年的《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国家建立了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这是我国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

三、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角色重构

(一)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是一个持续发展自我发展体

教师专业发展是从一个教育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以往师范院校一次性的教师职前培养已经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教育实际,如课程改革和新技术(以网络为核心)革命的推进,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是终身教育的践行者。为此,国家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于2000年3月6日印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1999-2002年)》以及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旨在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他们素质,以减少工作不适应和倦怠感,形成专业自我。

(二)教师专业化要求把教师是社会的代表转化为价值均衡的专业人员

教师职业具有公共性。教师职业的公共性是指教师职业涉及社会公众、公共经费、社会资源,其职业会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同时教师职业劳动的结果具有社会成员共同消费、利用的可能性。社会期望教师成为理性的典范、道德标准的楷模、文化科学的权威。特定社会价值的维护者,正如国内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都带有一种倾向:从传构一功能主义出发,放置一种在于教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角色系统,将教师形象引向完美主义和理想化,成为可塑不可及的‘虚像’。教师总是作为一种被规范、被要求、被塑造的对象,造成了严重的角色冲突和主体性的缺乏”。因此,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教师对其管理下的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个人和公共的责任感。

(三)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从技术操作范式角色转向研究范式角色

1998年12月24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重点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并通过开展本校教学改革试验、巡回讲学、研讨培训和接受外校教师观摩进修等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在当地教学改革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教育部于2000年3月6日印发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1999-2002年)》提出通过培训,要使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与职业道德i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他们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或骨干力量。2010年开始实施“国培计划”,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应从知识的复制者转向知识的生成者,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和学者。

(四)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从“单兵作战”转向“集团协作”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4篇

关键词:30年 教师教育 政策法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艳阳天”,教师教育更是一扫“”的阴霾,积极发挥着各项教育事业“工作母机”的作用,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既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宏观改革开放政策,也得益于教育领域颁发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法规。3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些教师教育政策法规,总结其中的经验和不足,对进一步探寻教师教育的发展规律,引导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30年来所颁布的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及其主要内容

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名目各异,按其内容的不同可分类如下:

(一)恢复并巩固教师教育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教师教育开始进入了拨乱反正的新局面。198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办好中等师范学校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高等师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大力办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意见》等文件,这几个文件对于稳定和发展我国师范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义务教育法》(1986)、《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和《教师法》(1993)等,都提出要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这样,到90年代初我国教师教育不但从“”的满目疮痍中完全恢复过来,而且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3年开始对师范生实行全额收费后,教师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07年5月9日,国务院讨论并通过《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使教师教育的地位得到巩固。

(二)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关于基础教育师资和师范教育规划的意见》(1986)提出:“综合性大学和有条件的其他高等院校应把为中等教育培养师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非师范院校也应该根据需要承担培养某些专业课师资的任务。”这是我国建立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的政策萌芽。《教师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非师范院校应当承担培养和培训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在1996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以独立设置的各级师范院校为主体,充分发挥非师范院校培养培训师资的协同作用。”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允许综合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资。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1999)、《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2)、《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2003)等都提出鼓励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加快了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步伐。

(三)提升教师教育的培养规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而后,《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2)提出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地推进各级各类师范院校的布局、层次和类型等方面的结构调整,使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层次由“三级”向“二级”适时过渡,提高新师资的学历层次。另外,国家有关部门陆续颁发了一些政策法规,强调要以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来实现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的提高,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关于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报告》(1996)、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为农村高中培养教育硕士工作的通知》及《关于成立“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等都有所体现。

(四)加强职后培训工作

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以及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的意见》、《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接受进修教师工作的暂行办法》、《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对中小学和高等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做了比较全面的规定。1999年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对新世纪全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2002年《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提出,要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师培训工作,各年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前都要接受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五)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和教师资格制度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中小学教师队伍调整整顿和加强管理的意见》(1983)以及1986年原国家教委的《中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试行办法》都规定,要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考试制度,这既有助于提高中小学在职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为教师资格制度的推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义务教育法》第三十条提出:“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教师法》不仅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义务及保障权益、保障教师待遇的具体措施,而且对取得教师资格的对象及其条件、标准等事宜作了相应规定。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再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1995年12月12日,教育部颁发了细化《教师法》有关教师资格条款的《教师资格条例》,提出了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具体规则,对教师资格的分类与使用、申报教师资格的条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等都做了详细规定。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又颁发了《教师资格认定过渡办法》的通知,依照《过渡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在职在岗教师资格进行认定。2000年9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以上这些政策法规构成了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完整体系,自2001年4月开始,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全面铺开。

二、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对教师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主体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

新中国成立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沿用了以往封闭独立的教师教育模式。师范院校“一家独大”,独揽教师教育的大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种培养途径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求。在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建立了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共同参与的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从培养院校类型来看,2007年我国共有341所高等院校培养本科师范生,其中师范院校96所,仅占培养本科师范生院校总数的28.2%;有409所院校培养专科师范生,其中师范院校139所,仅占培养专科师范生院校总数的34.0%;有2 198所学校和机构培养中师生,其中中等师范学校196所,仅占培养中师生学校的8.9%。这说明各类非师范院校已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的重要生力军。

(二)培养模式由“单一化”转向“多样化”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培养规格,教师培养模式必然也要发生改变,原师范教育四年(专科为三年或两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如下一些主流培养模式:“4+x”模式、“3+x”(主要是“3+1”)模式、“2+2”模式。概括来说就是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阶段性教师专业化模式,强调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分阶段培养,学生在第一阶段着重提高学科教育水准,在第二阶段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实践能力,“4+x”模式即属于此类。第二种是模块式教师专业化模式,力求改变“学术性”与“师范性”双重滞后的局面。具体通过调整课程结构,适当压缩学科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相应增加教育科学的内容和教学时数,同时注重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和教育专业化,“3+l”、“2+2”等模式均属此类。

(三)培养规格由“旧三级”转向“新三级”

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教师教育打破了原来“中师——大专——本科”的培养层次,建立了“大专——本科——研究生”的培养层级,这大大提高了我国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从1999年到2007年,我国高师本科院校由87所增加到97所,进行教育硕士培养的院校由29所增加到57所,师范专科学校由140所减少到45所,中等师范学校由815所减少到196所。与此同时,本科师范毕业生总数由6.1万增加到27.9万人,增幅达357.4%;专科师范毕业生由13.2万增加到26.6万人,增幅达100%;中师毕业生数由30.9万减少到21.2万,减少了31.4%。到2007年,全国教育硕士累计招生约6.5万人,近3万人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目前在校生规模为3.5万人。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中小学专任教师1 052万,其中农村教师491.7万。在学历构成方面,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拥有大专学历的小学教

师占66%,拥有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占47%。

(四)职后培训由“定点化”转向“网络化”

改革开放前,我国教师教育职后培训通常由县级的教师进修学校和地、省级的教育学院等固定培养。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职后培训建立了专门机构与普通高校双重承担任务的体制。目前全国基本形成了2个部级高校教师培训中心、6个大区培训中心和31个省级培训中心的三级高师培训体系,中小学教师培训也已形成了省、地、县、乡、校五级培训网络。中央还在全国启动建设50个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其中35个建立在普通高等学校,其余建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设立的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处也承担着教师职后培训的任务。与此同时,主要从事教师在职培训的教育学院也开始进行结构性调整。1999年的166所教育学院中,有21所合并到高等师范院校,有10所改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有34所并入综合性地方院校。另外,在1 500余所教师进修学校中,有700多所与教研、电教等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上挂高师院校、下联中小学校,具有“多功能、广覆盖、大服务”特点的县区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成为教师培训组织管理中心,教师远程培训的节点,联系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的桥梁,理论与实践联系、转化与相互促进的纽带。

(五)教师从“无证上岗”转向“凭证上岗”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职务及教师资格有名无实。建立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制度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之后,教师终于有了合法身份。这一转变的意义不仅在于给教师“正名”,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1 963.63万人取得教师资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形成教师准入机制、拓宽教师来源、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

三、对30年来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反思

30年来,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对教师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冷静思考,其中的不足也非常明显,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我们去完善。

(一)要增加教育利益相关人参与立法的机会

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涉及众多的利益群体,每一项政策法规的规划、审定、出台、执行都应该听取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唯有这样,政策法规才能顺利推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往往由行政部门说了算,对教育教学问题了如指掌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却没有发言权,这就使得教育政策的针对性和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美国的大多数教师教育政策不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制定的,而是由一些民间教育委员会、基金会、董事会等机构制定的。这些组织的组成人员往往由校长、教师、社区负责人甚至社区民众组成,他们了解当前的教育情形,知道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政策法规。在制定教师教育政策的过程中,他们大力调查、听取、征集教育教学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较强、可行性较大的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如霍姆斯小组制定的《明日之教师》、《明日之学校》、《明日之教育学院》就是建立在对教育教学第一线大量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为改变美国当时糟糕的教师教育状况而制定的一系列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世界教师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当前,我国民间教育组织数量极少,鉴于各方面的原因,要想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尚需时日,如何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大范围地吸取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要加强教师教育政策的执行监控力度

目前,我国教育政策(包括教师教育政策)监控存在明显的缺陷:一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所发生的法律效力远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对于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内的有关行政机关的权利行使状况缺乏强有力的监督。三是社会力量对教育政策与法规实施状况的监督作用较弱。四是政策监控与法制监督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定的力度和深度,显得十分薄弱⑧。因此,在教师教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混乱的局面,比如,变相收取各种“证书费”、“培训费”,甚至借各种名义克扣教师工资的行为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师教育的发展。今后,我们要着重对监控、监督的基本制度,组织体制问题,权力责任问题,方法程序问题和功能绩效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确保教育政策与法规的有效实施⑨。

(三)一些教

师教育政策法规有待完善

一是关于教师社会地位的问题。我国的《教师法》虽然规定中小学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但我国并没有相关法律将中小学教师界定为国家公务员,因而在实践中中小学教师的身份一直不明朗,导致这一政策的执行有着较大的难度,从而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的提高,不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如何将这一问题在政策法规的层面落实妥当,事关我国教师教育事业的大计。二是要严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国外已经运行了多年,它们的运作相当严格、规范。比如在美国,教师的职务与能力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证书也按有效期的长短分成不同种类。由于美国的教育工作主要由各州及地方政府负责,因此由各州设立专门单位负责本州师资教育与师资检定,近几年来更有全国性的检定措施,以促进评定工作的统一水准。德国在教师资格认证方面尤为严格,获取资格要经过两次国家考试:大学毕业以后参加第一次国家考试,通过后获得实习教师资格,一年的实习教学完成后再接受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正式的教师认可⑩。然而,在我国,虽然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资格制度,但条文规定不严格,任何人只要具备相应的学历,通过简单的教育学知识考试,便可获得教师资格证,并且是终身制度,这有碍于选拔优质教师进入教师队伍。特别是现在,有些地方将教师资格证的颁发权下放到各级大学,更加剧了教师资格认证的形式化。因此,如何进一步规范和严格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是摆在我国教师教育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

(四)一些教师教育突出问题亟待立法规范

一是尽快以政策法规的形式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并常用政策法规的形式促进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进程。在美国,由于《明天的教师》、《明天的学校》和《明天的教育学院》等教师教育政策的推动,pds迅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美国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进程。澳大利亚甚至以政策法规的形式规定将职前教师教育的60%课程安排在中小学进行,并将大学的教育院系与中小学结成教师教育伙伴关系,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之间几乎没有了明显的藩篱,这有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的一大问题是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相分离,这种格局使得两者的学习内容难免相互重复或失去衔接,很难有效结合,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而且会造成培养上的缺口。因此,如何在政策法规层面上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这是一项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二是加快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但由于教师教育的特殊性,这一制度对于教师教育的适切性并不强。当大量的非师范类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立教育学院、参与教师教育时,我们该以何种方案来客观地评定其教师教育成效?笔者以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学习美国的经验,尝试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以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5篇

>> 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考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中游戏课程设计研究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亲子教育课程设计与创新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前教育《美工》课程设计 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课程设计与改革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健身课程设计与建设 论学前教育本科生活动课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政策法规 高职院校《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探析 高职“劳动政策法规”项目化课程构建 论旅游政策法规课程中的案例教学 职业院校《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改革分析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安徽立法规范学前教育 新中国成人教育政策法规透视 美国学前教育政策 法规的发展和特点 学前教育政策解析 成效为本的教学理念对远程教育中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的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2-09.

[3][美]尼尔.波兹曼著.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62.

[4]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5]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EB/OL].,2016-2-10.

[7]张乐天.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版、第三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6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发展现状及政策法规;分析研究

1 全国及我区独立学院发展现状

独立学院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而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1】。1998年首先在浙江地区兴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独立学院在全国得到了迅速发展,2013年全国292所独立学院共招生68.7万人,校均2353人;在校生275.3万人,校均9428人;毕业生59.2万人,校均2027人。同期,全国独立学院共有专职教职员工18.6万人,校均637人;其中,专任教师13.9万人,校均476人,总生师比19.81:1;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51164人,校均175.2人,占专任教师的39.53%。同年,全国独立学院校均占地面积572亩,校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5100万元,校均纸质图书藏书量32万册。目前,全国已有65所独立学院开始全部或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2013年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大于80%,高出全国本、专科高校毕业生整体初次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支生力军,它对缓解高校的招生压力、补充高等教育经费不足以及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挥了很大作用。

自200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第26号令)以来,教育部明确要求将依据26号令对独立学院实施的规范验收,五年过渡期以后国家开始对独立学院实施规范验收,近年来全国已有35所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独立学院成功转设成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此外上海撤销了2所独立学院建制,辽宁有2所独立学院合并后转设成为民办高校。截止于2014年6月,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83所,比上年同期减少9所,院校数继续呈逐年加速递减的态势。

从当前情况看,教育部依据26号令对独立学院实施的规范验收,已经引起各独立学院和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院校都在结合自身实际寻求最佳出路,千方百计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加快资产过户步伐,争取及早通过教育部的规范验收或转设评估,摆脱其生存危机,为将来学院发展创设更加有利的事业平台。

2 独立学院生存困境

200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26号令)为独立学院重新设置了准入门槛,国家规范验收对于独立学院而言,无疑将面临着一场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国家民办高等教育宏观政策成为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保障,独立学院生存困境成为当前制约独立学院通过国家规范验收最突出难题。

1.“三类“学校难“独立”

教育部在独立学院规范验收政策要点中明确提出,对普通高校独自举办、普通高校与政府合作、普通高校与中国大陆境外注册的公司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不同意验收。

譬如浙大城市学院办学初期是由杭州市政府和浙江电信集团分别出资6000万元、5000万元启动的,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又通过多种渠道融资9.6亿元投入基本建设,很难用教育部26号令来简单界定学校的举办者是谁。据调查,浙江省曾引导独立学院谨慎引入民资,全省22所独立学院中有20所除了举办的公办学校外没有其他出资人;江苏省25所独立学院中有14所是国有民营二级学院;湖北省26所独立学院中有一半没有出资人。

基于绝大多数独立学院源于公办校‘独资’的历史原因,甚至在2003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颁布时已基本定局,教育部26号令很难一下子扭转过来。

2.校园占地难以达标

依据教育部26号令《第十八条》规定:“申请筹设独立学院须有不少于500亩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或国有土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若按这一标准执行,北京市现有的5所独立学院‘达标’都有难度。”对独立学院而言不要说500亩土地,有1000亩土地更好,可投资方就不一定同意。何况国外一些知名大学都没有达到500亩土地面积。

从办学资源分布状况分析,全国独立学校均分布状况很不平衡,全国仍有近40%的独立学院校园占地面积不足500亩,难以通过教育部组织实施的规范验收。

3、土地、房产等资产过户难

按照教育部26号令精神,为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独立学院的校园土地和校舍房产等固定资产,必须在接受国家验收之前从投资方名下过户到独立学院名下,由独立学院独立使用。

独立学院资产过户之所以迟迟启动不了,关键在于资产增值部分税费问题不是教育部门一家说了算,涉及国土、税务、财政等部门。教育部独立学院规范验收政策要点中对资产过户的要求是,出资方负责办理过户手续,承担过户过程中的税费。

然而,依照现行土地、房产过户政策,需要独立学院缴纳数以千万元计的土地和房产过户费用,这对于建设资金短缺并且急需建设的独立学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4.独立学院转设“分手费”高昂

按照26号令要求,一些本具备条件的独立学院想要独立转设,但母体学校索要‘分手费’在部分地方甚至过亿,高额分手费成为困扰独立学院独立转设的一个棘手问题。公办母体高校投入到独立学院的无形资产及其教育资源应当列入独立学院的办学成本,而不应作为母体高校的办学回报。

3 独立学院规范验收的政策导向变化

2015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进行一揽子修改的修正案草案,草案明确提出“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允许兴办营利性民办学校”。2015年4月1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研究了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等问题。2015年8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初次审议了《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些重大信息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民办教育,同时明确了民办教育顶层制度设计的方向,对此,业界给予了高度关注。近期,“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和“营利性民办学校”成为民办教育界关注的两个高频词。可以预见,待该修正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我国民办教育的法治与政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长期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一些制度性政策障碍将有望被突破,民办教育发展将呈现出新常态。【2】

4 宁夏独立学院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策与建议

目前宁夏现有普通高等院校18所,其中:本科院校8所、高职高专院校10所,其中民办院校2所、独立学院2所。两所独立学院,现有近20000名师生员工,无论从学生数量还是从办学规模上都稳居民办高校的半壁江山,面对教育部规范验收和转设评估,能否顺利通关,这不仅关系到我区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两万余名在校师生的思想稳定和学习工作,也关系到宁夏自治区内成千上万个城乡家庭的切身利益,并且还关系到宁夏高教事业的成败和信心。

宁夏独立学院作为宁夏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职能,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办高等教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为扶持民办高教发展,帮助独立学院通过国家规范验收,近年来,国家和许多省级人民政府陆续出台了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减免独立学院土地、房产过户费用。例如,黑龙江、浙江、江苏、福建、湖北和陕西等省级人民政府明文规定: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的举办者或出资人将所拥有的土地、房屋过户到民办高校用于教学时,只收取证照工本费和登记费。从而减免或部分减免了民办高校及独立学院巨额的土地、房产过户费用,协助独立学院顺利闯过了资产规范验收关。浙江和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的一些地级市政府,则采取无偿划拨土地和政府出资新建大学城的“交钥匙工程”等系列优惠政策,主动邀请一些土地、房产规范验收通过难的独立学院整体搬迁到当地办学,引发了当地高等教育资源的新一轮重组整合潮。因此,建议宁夏自治区政府借鉴外省民办高教优惠政策及其做法,尽快协调财政、土地、房产、税务、建设等主管部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减免区内独立学院及民办高校土地、房产过户费用,助其尽快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闯过国家规范验收关。

独立学院的发展不仅需要独立学院举办方和出资方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也需要国家在民办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因此,独立学院的发展,需要把国家、地方政府、独立学院自身(包括举办方和出资方)以及全体师生员工乃至全社会等各种力量汇集起来,形成合力,使政府、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有效融合,达成一致意见,共谱独立学院发展新曲,使独立学院继续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立忠,李辰亮.独立学院现状及其发展对策探析[J].《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2]王文源:民办教育发展新突破与新常态[J].《中小学管理》(2015年第10期).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7篇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部署和要求,本人积极参与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集中教育活动,认真阅读了市委组织部《开展集中教育活动致领导干部的函》和《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集中教育活动学习资料》,认真作答《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政策法规知识测试卷》。干部工作是党的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始终对如何做好干部管理工作进行不断探求,不断丰富,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干部工作政策法规。通过不断加强整治力度,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依然是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政策法规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现将本人参加此次集中教育活动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要提高认识,学习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有关政策法规,切实提高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能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建有严格的监督制度,治理拉票贿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违规提拔和带病提拔等问题都有政策规定,要毫不动摇的依法办事。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凡是涉及法律的事项,都必须严格按法律的规定来办理,凡是已有的有关干部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规,都必须依照其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纪律办理。要坚决按照规定办事,严格把关,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对一切有法不依或违背法律规定任免干部的行为,都必须坚决纠正,对违法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要带头分析查找本地本部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科学化水平。坚持德才兼备原则,要注重干部的才能,更要注重干部的品德。要坚持群众公认,在干部工作中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坚持注重实绩,既要看经济效益,又要看社会效益;既要看看近期效益,又要看长远效益;既要看局部效益,又要着整体效益;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因此,把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上来是党和人民对干部任用的一致要求。

三、要带头遵守组织人事工作纪律,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带动本单位风清气正用人环境的形成。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干部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对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改革的重大成果,是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一种重要保证。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8篇

2012年10月17日至19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柯春晖一行对陕西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等问题分别到宝鸡和西安进行调研。在省教育厅召开的座谈会上,陕西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曹普选介绍了陕西推进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情况。

在陕调研期间,柯春晖一行对陕西部分高校、职业学校、中学和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召开座谈会了解有关情况。在宝鸡期间,宝鸡市政府、宝鸡市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在省教育厅召开的座谈会上,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西安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赛云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董校友会办公室主任梁亚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守国、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校长薛万斌、陕西省电子工业学校校长伊逊智、西安市第70中学校长沈芝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书记钟怡华、西铁五小校长宋侠及陕西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并交流了工作情况。

座谈会上,曹普选就陕西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情况作了专题介绍。在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方面,近年来,陕西积极引进社会资源参与试办独立学院,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部分高校开展了董事会或理事会参与学校管理探索,吸引行业和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陕西还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取得明显成效。另外,针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优质资源严重短缺、整体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西安市积极开展大学区管理制办学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曹普选说,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面,陕西进一步理顺了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加强对高等教育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近年来,陕西积极引导高校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支持高校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先后有15所高校开展了省部共建、省市共建、省企共建,增强了学校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推进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此外,陕西还理顺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完善了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建立新任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省考县选”统一招聘制度,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立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支持和督促市、县级政府履行职责,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来源:发展规划处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特点;存在弊端;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9.082

《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存在着许多不足,教学效果差,所以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迫在眉睫。

1《旅游政策法规》的课程特点

1.1法律法规多,记忆要清晰

《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作为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各所高校及教师在制订教学大纲时,基本都是以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作为教学内容。虽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旅游政策法规》书籍的版本很多,但主体内容几乎类似。以刘雪梅、吕海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法律法规》一书为例,内容包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旅游投诉处理办法》等十四大项,每一项均包含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的法律法规条款,内容非常之杂、细、多。这就要求在识记知识点的过程中要保持记忆清晰,并且经常温故而知新。

1.2教学内容杂,重点不突出

因为《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所包含知识点“杂、细、多”,往往会让初学者感到束手无策,大部分学生把《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归纳为纯记忆性的科目,错误地认为整本书都是需要识记的内容,每一条法律法规都是重难点,而不系统去理解该课程,无法形成理性认识,更不会融入自己的学习观点和体会。此时,若教师也不能适时、明确地进行指导,就会让学生非常困扰。作为《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很高的专业素养,对相关知识都要做到理解透彻、烂熟于心,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为学生指明重难点的方向。

1.3时事政治细,日常需留意

虽然《旅游政策法规》课本中不包含时事政治的内容,但是在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中,国内外时事政治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出题,且在卷面中要占15至20分的分值,因此是《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内容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教师和学生均需要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自觉主动地留意收集官方媒体所公布的国内外时事、要事、大事等,例如《半月谈》、《时事资料手册》、《环球》等期刊杂志。

1.4教学效果差,学生没兴趣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内容大多数是各项法律法规,相比较旅游管理类的其他专业课程而言,内容枯燥,缺乏灵活生动的课堂氛围。而且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课堂上照本宣科,教师只管“说”,学生只管“听”,这种“满堂灌”的方式,稍好者会辅助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远远不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玩手机的、看小说的、昏昏欲睡的学生比比皆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滞后化”

虽然我们已经倡导“素质教育”很多年了,但是现在的大学教育仍然未能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教学的理念、内容、方式、手段、考核等均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的印迹。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是一个对旅游业的服务人员有着多方面的要求,且集多种功能和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行业。《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的开设,本意在于通过学习使得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从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自身的行为,保障游客的利益,保护游客的安全,这才是“学以致用”的真正效果。可这门课程的教学实际上仍停留在以考试成绩定未来的阶段,忽视了最为关键的内涵建设,这种评价制度极大地削弱了教学实效。教师课堂传授的内容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和情感世界,更谈不上最终落实于其言行举止这些关键性的问题。

2.2教学内容“片面化”

《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既是旅游专业学生日常必修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国家导游考试必考主干课程之一,因此被赋予了教学上的“双重意义”。目前教师往往只是教条地灌输各项法律法规,让学生死记硬背,脱离了实际运用,有些学生在听课时甚至带有抵触情绪。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对所有旅游类基础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是一项基本的职业综合素养。完整的《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育内容应该包含两层,一层是有形的法律法规,即各个知识点的识记,另一层则是更为重要的无形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旅游政策法规》课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与实践活动紧密关联,并要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教育活动。我们没有很好地运用道德实践去激发学生对道德修养的自觉追求,所以导致了这门课程教育内容的片面化。

2.3教学过程“简单化”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以一定的内容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由教师对旅游法律法规及相关常识等方面内容进行指导的活动。这门课程本应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式教育,却被简单化为一种“灌溉”式教育过程,存在诸多弊端。《旅游政策法规》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基础理论既涉及每位学生的旅游专业知识,又与国家及地方各项法律法规等知识密切相关,内容繁s、理论深奥,对于知识底蕴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一方面没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再加上该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要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学会运用到实践中的确并非易事。旅游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工学结合,即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深入学习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在进行实际操作的锻炼。而且学生进入大学后,本应是主动学习知识的模式,可是现在的教育主客体颠倒,学生完全成为了“被动式”学习的载体,“被”高考送到大学;“被”老师灌输知识;“被”毕业走向社会,整个过程没有从社会实际和学生需要出发。

2.4教学手段“机械化”

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的教育手段过于机械陈旧,缺乏新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与学生的日常实际相结合,更加没有针对不同水平、不同性格的学生因材施教。习惯于“流水线”式的教育学生,却不顾及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绝不仅仅是课堂上教师机械式的说教,而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应将综合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完美人格过程中一个长期追求的目标,改革固有的《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育内容,将学生培养成为在旅游行业中“知法、守法、爱法”的合格从业人员,绝不是应试体系培育出的“流水线”产物。

3《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3.1破除传统理念,改革教育内容

我们在教育事业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是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个性和属性,更是关爱和尊重学生生命本性的体现。在《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校和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家长式作风,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对话,以疏导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⒂攵龋切实解决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优质的教育必然是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亦是尊重生命多样性的体现。不仅要进行国家及地方各项法律法规的理论学习,更应该开设一些以思想教育为目的的公民课程,如品德课、道德哲学课、伦理课等作为有力的课外补充教学载体,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媒介平台时刻宣传我们所提倡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灌输国家、社会所需要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提高综合素质。

3.2完善教育体系,灵活教学方法

《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均很强的课程,因此,整个教学过程需具备丰富的知识信息和实践经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加强校企沟通,让学生提前到旅行社实践,对其未来可能选择的行业和职位有所了解。而作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的价值认知和取向,引路入境,才会事半功倍。《旅游政策与法规》因牵涉到很多法律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制作图表、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助于记忆;组织课堂情景模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严谨枯燥的法学知识;定期布置主题讨论,培养学生通过查阅网络和图书资料完成任务的学习方法,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继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教学目的。

3.3结合理论实践,丰富考核方式

《旅游政策法规》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参加全国导游员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一方面强调要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旅游法律法规分析、解决旅游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导游员职业资格;另一方面,《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的应用性、综合性很强,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情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点,提高实务技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就需要完善既有的学习评价标准,改革考核的方式方法。例如笔者对学生《旅游政策法规》这门课程采用的考核方式如表1所示。结合该科目的特点,灵活多样地选择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口试、情景模拟、主题讨论、论文报告及实践考核等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与交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做到教学相长,从而提高《旅游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贾红丽.旅游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J].教育与职业,2015,(8).

[2]刘晓明.高职旅游课程教学效果提升路径与创新研究――以《旅游市场营销》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2,(3).

[3]任贤英.《旅游法律法规》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教育政策法规范文第10篇

摘 要 近几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体育教育逐渐受到高度重视,体育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制度不仅是体育教师有关权利的法律保障,也是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发展的有效保障措施。文中首先对建立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其次对体育教师配备政策法规的现状、体育教师政策法规执行力的影响因素以及规范化体育教师政策展开分析,为今后更好的完成体育教育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师 政策 分析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相关体育教师配备的政策法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一种有重复而无实质发展的现状,体育教师的相关政策法规若要有效落实,离不开机制上的改变,建立明确的体育教师政策的负责机制与体系,在整个过程中,明确体育教师的相关政策的制定以、规划以及落实是极其重要的,体育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制度不仅是体育教师有关权利的法律保障,也是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发展的有效保障措施。

一、建立体育教师教育政策的必要性

体育教学往往都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边缘性学科,我国教育的特殊体制造成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学生所认同的教育主要内容通常会是以考试为目的的学科,因此,体育教育就被无形的归类为了辅的学科,除了硬件设施以及课时安排与其他科目有所不同,而且在观念上也往往被忽视。近几年,随着学生体质偏弱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加之国家有关部门对体育教育的相关政策的建立,体育教育逐渐得到重视[1]。此外,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而学校体育又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阵地,体育教师是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人员,体育教师教育的相关政策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建立体育教师教育政策法规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二、体育教师政策法规的现状分析

教师的法律地位是通过法律确认的教师的职业地位,教师的法律地位不仅涵盖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而且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声望,教师的法律地位主要体现在其权利与义务上,所以,体育教师的法律地位是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体育教师享有的权利与承担义务的体系,体育教师的法律地位是通过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教育法规与其他法律体系得以确认以及实现的;就我国大多数的政策法规来说,虽然有很多体育教师的相关条款,其核心也都是促进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在贯彻落实与实施法规的过程中,也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是对体育教育岗位要求与配备标准的基本保障与依据,但是,由于很多特殊原因导致的事件,相应的政策执行力仍然需要加强,我国相关体育教育配备的相关政策法规在法制化进程的努力已经有很多年,经统计,学校体育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主要表现在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以及在学校各项工作开展中没能把体育教育放在应有的阶段中,除此之外,体育教师人员的不足也是值得关注的,尽管各学校处于不同地区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但是体育教师严重缺编仍是较为普遍的情况,学校体育实践是建立并发展相应政策法规的源泉,相应的政策法规制定是学校体育实践的有效保障,多年来,关于体育教师配备的有关政策虽然有很多,但是都存在着重复的情况出现。

三、体育教师政策法规执行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前,关于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以及实施之间有着很大差别,此类情况足以表明执行力度的欠缺,究其原因,不仅是政策法规执行受到执行部门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政策不能完全顺利的执行;另一原因则是缺乏对有关政策法规的执行的监督与约束;但是,如果对学校体育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约束只处于下级的主动汇报以及上级的定期检查这一系列的固定形式,而缺少社会多方面的监督以及相关利益者的监督,极易出现走形式的情况出现;就此情况来说,若要有效解决体育教师的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以及执行力不足的情况,就一定要从制度入手[3],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才可以给予有效的保障,地方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与责任追究的有效机制,则能够严格的监督有关体育教师配备的法规政策的落实,因此,学校在落实各项政策时就不会出现大打折扣的情况。

四、规范化体育教师政策分析

目前,由于体育教师权利与义务的相应规定并没有配套措施加以落实,因为有关政策法规本身有着很大的呼吁性而非具备相应处罚规定,大部分规定仍处于呼吁性状态,在某种角度来说,这些条款只是体育教师配置规定的综合化,导致规定重复而缺少独立的立法意义,在实践中,还是会有较多的问题出现,例如:分工不明确、缺乏预防机制、观念与行为的差异等;除此之外,以上规范的执行机关也有着混淆不清的情况,因而造成职责混乱无法落实情况,由于此类行为较为常见,管理部门根本无法依法处理;其次,体育教师立法有着散在性以及依附性等特点,不仅如此,其还十分依赖于通知等在法律层次与效力上过低的相关文件,所以,应该使体育教师立法相应的构建违反行为的处理办法,建立相应的系统性的事件处理法规,在制定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学校都要提起高度重视,在有关的政策法规的实施以及建议中完成自己应有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董国永.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现状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11).

[2] 李芳,尹龙,司虎克.国际上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09).

上一篇:教育法规范文 下一篇:执法规范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