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措施范文

时间:2023-02-24 11:50:15

教育政策措施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1篇

近年来,浙江省以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制度为重点,以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着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等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对不同教育阶段考试招生问题,浙江省有针对性提出多项举措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制度。首先,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从2007年开始,对省内院校一律不留机动指标,对省外院校招生计划一律从教育部计划管理系统流转。修改大学生转学有关规定,提高转学门槛,转学人数从2006年354人降到2012年152人。全面取消与高考加分相挂钩的省级优秀学生评选。对高考体育加分实行限项目、降分值、减赛事,加分人数从2009年1030人降到2012年255人。其次,规范中小学校招生。坚持实行义务教育公办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建立捐赠资金审核鉴证制度,重拳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择校乱收费。目前全省90个县(市、区)中,有79个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行“零择校”,其余11个学校的择校生比例降到5%以下。再次,规范高中招生。实行示范高中招生名额按比例分配制度,分配比例从2007年30%逐年提高到50%左右。实行中考加分省级备案制度,限制基层的中考加分权限。

同时,浙江省通过多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首先,促进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十一五”期间,省财政累计向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拨款666亿元。实施教育对口支援工程,“十一五”期间,组织42个经济强市县共向26个欠发达县提供援助8016万元,援建校舍99万平方米。其次,促进校际教育均衡发展。2003年起,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使校际间的资源配置、办学水平大体平衡,目前全省已有1559所中小学通过省标准化学校建设检查,约占中小学总数的30%。鼓励各地实施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共同体,通过强校带弱校、名校带新校、城校带村校等方式,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再次,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调整改造工程”,惠及296所学校、13万多名农村学生。实施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使农村中小学寄宿学生每人有一张床,生均食堂面积达到1平方米。实施农村中小学“书香校园工程”,累计配送图书1000余万册。同时,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和素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农村教师人均增资18万元。设定全省统一的中小学中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让欠发达地区和农村教师有更多机会评聘到高级岗位。2008至2010年,在完成农村教师全员素质培训基础上,实施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培养教育教学领头人39万名。此外,加大对困难群体教育帮扶力度。2009年起,全面免除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家庭中职学生学费。2011年起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制度,对困难家庭孩子按公办幼儿园保育费的50%进行资助,对普通高中学生按人均1500元进行资助。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和康复技能训练设施建设,全省40万人口以上的县全部设立特殊教育学校。加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2012年全省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

此外,浙江省着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问题。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公办学校为主,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体系。2006年以来,先后对符合条件的外来民工子女免除学杂费和借读费、课本费。2009年以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69亿元,完成民工子弟学校建设改造项目172个。目前,共有120万名外来民工子女在浙江省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742%。2012年,研究制订门槛较低的外省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浙江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2013年,首批在浙江参加“异地高考”的外省籍学生达984名。

(来源:新华网)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保障机制;问题思考

一、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一)产生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的教育财政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结构变迁,从经费来源单一的集中筹资形式转化为经费来源多样化的分权筹资形式。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先后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2005年12月24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提出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拉开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深化改革的序幕。这一决定的出台是基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巩固的。农村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不高,日益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农村学校管理滞后,办学水平亟待提高。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凸显。

(二)意义

众所周知,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基础和关键,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重大决策,从理顺机制入手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这一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重要举措,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对于科学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云南这样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来说,更具有雪中送炭的意义。是云南人民盼望已久的大好事。农村教育是云南教育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实施这一重大改革,无疑是给地处西部边疆的云南省农村教育带来千载难逢加快发展的机遇,给云南省解决“难中之难”的问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步骤

此次改革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继续改革在巩固和完善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把“两免一补”。提高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校舍维修改造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据测算,“十一五”期间,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将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约2652亿元。

(二)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机制

这次改革从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入手,建立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在资金的总体安排上,体现了“中央拿大头”的原则。对免除学杂费和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资金。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外,按照财力状况分省确定。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分担比例,中西部地区为5:5,东部地区主要由地方承担,中央给予适当奖励。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的资金,中西部地区由中央全额承担,东部地区由地方自行承担;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

(三)强调省级统筹,管理以县为主

这次改革明确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由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统筹确定省级及省级以下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统筹制定辖区内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县级政府要将农村中小学各项经费全部纳入预算,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地市和乡镇级政府,也要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好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应有职责。

三、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步骤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前两年重在推行,后三年重在巩固。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一是2006年,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

二是2007年。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中央财政同时对中部地区和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安排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三是2008年,各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全部达到该省(区、市)2005年秋季学期开学前颁布的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扩大免费教科书覆盖范围。

四是2009年,中央出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五是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

农垦、林场等所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所在地区农村同步实施,所需经费按照现行体制予以保障。城市义务教育也应逐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具体实施方式由地方确定,所需经费由地方承担。其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与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

四、云南省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机制改革成效显著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力推进了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山区、贫困省份。全省辖8个市、8个民族自治州,129个县(市、区),其中有29个民族自治县,7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4%:总人口4535万人,

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有15个民族跨境而居。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国境线4060公里。到2009年底,云南省有小学15826所,另有教学点10649个。小学在校生444.14万人;普通初中1806所,在校生203.82万人;职业初中15所,在校生091万人。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前,云南省农村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教科书费等的情况较为普遍;基层财政部门由于财力所限无法安排学校公用经费或很少安排公用经费的情况大量存在;学生上不起学,学校难以为继的情况长期制约着云南省农村教育的发展。自从实施了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以来云南省的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观,农村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通过标准校舍建设教学环境和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提高,教师队伍增加(特别是特岗教师),教师交流增加,水平得到提高,日常教学和课程质量有了重要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效显著:

2005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毛入学率为104.98%,到2009年为106.88%,上升了1.9个百分点;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分别为95.35%和10312%,上升了7.7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33.66%和58.6%,上升了24.9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12.6%和17.57%,上升了4.97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分别为0.86%和0.76%,下降了0.1个百分点;普通初中学生辍学率分别为2 43%和1.97%,下降了0.46个百分点。

(二)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免教科书费、对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实施,是政府的民心工程、德政之举和形象工程,使贫困家庭学生、家长切身感受到党的温暖,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赞扬,党和国家的这项阳光工程深入民心。

(三)全省“两基”整体水平2--步巩固提高

到2009年底,全省129个县(市、区)已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许多已经辍学的贫困学生因此得已重返校园。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学校运转的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多数县公用经费投入比改革前增幅达2倍以上。

(四)教育公平及教育均衡发展得到体现

云南省通过深化农村义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扩大免补范围和免补标准,有效的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难”的问题。昔日农村学生因为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住宿费、教科书费难入学的窘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农村教育稳步发展的局面已经出现,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教育的公平。

1.经费投入逐年大幅增加

云南省自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积极筹措经费,确保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经费逐年大幅度增长。全省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经费从2006年18.69亿元。2007年31.8亿元,2008年47.9亿元,到2009年达53.05亿元,比2006年增长184%。

2.补助面逐年扩大

全省2006年有600万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免杂费(含城市低保家庭学生),260万贫困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12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中小学生得到生活补助。到2009年补助范围扩大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所有学生都实行免除学杂费并提供免费国家课程教科书。惠及学生637.7万名,有245.6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享受了生活费补助。全省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学杂费学生比2006年增加37.7万人;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增加了378.35万人;得到贫困家庭生活补助人数增加125.6万人。

3.补助标准逐步提高

保障机制实施后经费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年):2006年小学70元,初中100元。2007年小学150元(县镇180元),初中250元(县镇280元),2008年小学225元、初中375元。2009年提高到小学300元、初中500元。2011年将提高到小学400元,初中600元。通过对农村学校安排公用经费补助,大幅度减轻农民负担,学校经费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保障。

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每生每年):2006年小学150元,初中250元。2007年提高到小学生250元,初中生350元。2008年提高到小学生500元,初中生750元。到2011年将提高到小学生750元/生・年,初中生1000元/生・年。对藏区、7个人口较少民族、边境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及41所省定民族中小学和贫困县一中民族都学生给予重点保障。补助标准高于全省执行标准。

4.合理确定省、州(市)分担比例

保障机制所需经费除中央承担的部分外由省、州(市)根据财力按不同比例进行分担,以省级财政为主。

公用经费、免杂费除昆明、玉溪市承担20%,红河、曲靖承担10%、6%外,其他州市由省财政承担;

生活补助:昆明、玉溪承担50%,红河、曲靖承担25%,楚雄、大理、版纳承担20%,保山、丽江、普洱承担10%,其他由省级财政承担。

同时要求州市承担的部分不得分摊到县市区。其他相关的实施步骤及拨款标准云南省也按照中央的要求进行了严格认真的贯彻落实。

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和生源地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同等待遇

省级及各州(市)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制定出台了本地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实施意见,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生源学生享受同等的教学待遇和享受国家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等义务教育各项补助政策,禁止向进城务工的人员子女收取义务教育借读费。全省2009年秋季学期共有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41.31万人享受义务教育政策补助。

五、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执行过程中的影响效果的几个问题(问题与挑战)

(一)覆盖面不够的问题

1 到目前云南省享受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并不是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只有公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免除学杂费并提供免费国家课程教科书。民办学校还没有纳入保障机制补助范围,这与《义务教育法》的要求还有差距。

2 因为财力所限云南省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一直没有全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寄宿制学生。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的覆盖面还不够,全省平均享受生活费补助的面只占寄宿制贫困家庭学生的70%左右。由于云南省地处边境,山区较多,学生贫困面大,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农村贫困与非贫困家庭差异不明显。认定难度大且民族地区的民风淳朴那里的人们公平意识尤为强烈。仅只部分学生享受生活补助会带来其余学生的心理不平,有的学校为了稳定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同时也怕出现“应享未享”的情况导致不合谐因素,为使受助贫困学生的面扩

大,只得自行降低寄宿生生活补助的标准。今后为促进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均衡发展,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实行校点撤并后寄宿学生增多,据测算云南省寄宿生每年以45万递增,生活费补助的覆盖面不够的问题将会越发凸现。

(二)管理机制方面的缺陷

1 经费保障机制使用数据滞后,整台低效、不适应学生动态变化的实际

中央、省下达补助资金使用的学生数相对滞后。以云南省为例2008、2009年春、秋两季财政下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所依据的在校学生数是2007年秋季的在校学生人数,实际上2008、2009年的在校学生数与2007年的在校学生数已经发生了变化,按此人数下拨的经费与实际人数相比一定会出现差异。导致在校学生减少的县市多得补助,在校学生增加的县市少享受补助,并且下拨经费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通过专户直接下达到县,各县每年的学生数都在变动,即使是同一地(州市)各县之间义教经费出现有多有少的情况也无法根据学生的增减变动进行调整,给基层有关部门执行和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2 多种管理方式并存,不利于规范管理

现存的管理方式有:由县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管理义务教育经费,由县教育局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管理方式,由学校自己管理方式。

以上方式有两种拨付流程:一是县财政将经费拨付到县直中小学、乡镇中心校账户。县直中小学、乡镇中心校定期核算做账。二是县财政将经费据传到核算中心专户,再由核算中心拨付到县直中小学、乡镇中心校账户。最后自己核算做账。或是学校只设报账员定期到核算中心报账。由核算中心统一核算做账。

目前云南省的十六个地(州、市)仅有六个地(州、市]是采用统一的一种管理方式,其余的十个地(州、市)即使在同一地(州、市)内各县(市)也是几种管理方式并存,导致地(州、市)教育部门不能全额管理保障经费,各县(市)经费管理、核算不一致,无法统一管理。不利于考核资金使用效益。多种管理方式并行,造成规范困难。由于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会带来监管不到位,影响到效益发挥。

3 均衡性不够

由于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执行的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不一致,(以2009年执行标准为例:每生每年,农村小学300元、初中500元,城市小学110元、初中190元)使得城市学校公用经费不够支撑学校运转。

因实施“兴边富民”工程,边境县所有农村学生都享受到了生活补助,而内地县享受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的人数并没有覆盖全部寄宿学生,这就带来了新的不均衡。

4 经费下达滞后

下达公用经费、生活补助费一般都在开学后12月,到县就更晚,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因为实行保障机制后没有任何收费。所以学校没有可以垫支的费用,这就给学校日常运转带来困难。有个别时候毕业班学生都要离校了生活补助费还没到。

5 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存在“挤出效应”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各地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资金要从新增经费中安排。但由于云南地方财政长期以来都较为困难,出现了由于中央增加了投入而减少原来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现象。这一问题急需得到有效解决。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政府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政策的落实,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

6 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尚未建立健全

学校不能很好掌握预算编制的要求和方法,一些学校编制了预算,但比较粗糙,存在预算收支不全、预算科目使用不当等问题,学校用钱时也没有按预算执行。同时,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不健全,预算约束力软化。义务教育资金在编制、拨付、使用时的硬预算特征,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主要表现有:义务教育经费再分配等级偏低。地方财政、教育部门挪用学校经费,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预算约束力不强;预算资金使用缺乏过硬的考核评估机制等。

7 “普九”欠债还给农村义务教育带来隐患

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还未全部化解,这给学校的正常运转带来巨大的隐患。有的校长,因为举债办学而长期受到债务问题纠缠。无法正常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三)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水平偏低

“两免一补”的补助标准与实际需求相比较还有差距。

1 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属于“低标准”的补助模式

现行的补助标准为小学500元/生・年,初中750元/生・年,每月按22天计算,每天仅是2元左右的标准,家庭特别贫困的学生依然不能吃饱,不能安心就读,困难学生家庭依然未能缓解其经济压力,农民的负担有加重的倾向。学生吃不饱,生活补助不够,家里要拿出钱来。学校只得采取养猪、种莱的办法来弥补学生生活补助费不足,为了能留住学生不让孩子辍学,有的学校还采用每周一吃肉的办法来吸引学生返校。云南有4060公里的国境线,在边境一线还负有守疆固边的重责,所以不让学生流失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大事。同时校长花太多的精力在学生生活方面势必减少了投入到教学上的时间,这对本来教育质量就差于内地学校的边疆来说差距会更大。

2 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偏低

目前的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基本只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但从近几年的“两基”迎国检、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情况看,需要大量购置教学仪器设备、体卫艺器材、图书资料等,挤占了学校的公用经费。还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

3 教科书循环使用效果不好

孩子小对书的爱护较差,用过以后的书又脏又旧同班同学中有的用新书有的用旧书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不平,加之有的科目需要在书本上做题,前面的孩子用过后面的孩子没办法用。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保障机制的建立是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加快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有力地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省各民族人口素质和农村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对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数据滞后、管理体制等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淡化了效果,是否能够真正保证财政经费高教、顺畅地运行,是否能够真正解决贫困地区的内部差异,平等享受教育资源,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效并促其提高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孟庆瑜,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

[2]徐瑞娥,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7(48)

[3]邬志辉,育胜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常锡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软预算约束――基于贫困民族边疆地区的调查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3篇

会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普及程度逐步提高。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不健全,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突出。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按照公益性和普惠性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街道、农村集体和有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城镇小区要按照国家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从今年开始,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幼儿园建设。(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合理确定生师比,逐步配齐公办幼儿园教职工。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切实维护其工资、职称评聘和社会保障等权益。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办好幼儿师范院校和专业,加大幼儿教师培养力度。3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部级培训,各地在5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培训。(三)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给予资助,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中央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和学前双语教育。(四)强化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指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五)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和年检制度,实行动态监管。分类治理、妥善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加强幼儿园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安全责任制度,形成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合理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坚决查处乱收费。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严格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分解年度任务,落实经费,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要加大对学前教育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把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营造全社会关心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会议指出,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三年来,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中央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将5个中央部门(单位)和2个企业集团所属共1631户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同时,兼顾中央企业承受能力和扩大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11月10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地区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同时,一些地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对统筹城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须规范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地方片面追求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擅自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或扩大试点范围,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拆强建,侵害农民利益;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收益分配不规范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促进其有序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要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放在首位,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进,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农田整治为重点,提高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和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涉及村庄撤并等方面的土地整治,必须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得强拆强建。严禁违法调整、收回和强迫流转农民承包地。坚决防止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盲目建高楼等现象。

会议强调,要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规模和范围。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地方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坚持局部试点、封闭运行、规范管理,不得扩大试点范围。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所腾出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严禁以整治为名,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展挂钩试点、超出试点范围开展增减挂钩和建设用地置换或擅自扩大挂钩周转指标规模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地方政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抓好落实。

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登记管理条例(草案)》。草案明确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性质和业务范围,规定了代表机构开展业务活动的规则,完善了登记管理制度和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11月17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关系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强化监管,价格调控和监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

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又要看到稳定市场价格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定信心。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抑制价格上涨势头,切实保障群众生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措施,保持农业稳定发展。把握好储备粮油糖投放力度,落实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储备制度。抓好冬季蔬菜生产,增加越冬蔬菜供应。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加大新疆棉外运力度。继续实行化肥生产用电、用气和铁路运输价格优惠政策,保障化肥生产供应。组织好煤炭生产供应,优先保证发电用煤运输,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电力供应。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确保敞开供应。(二)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各地区要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三)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继续落实治理和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保持天然气价格稳定。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四)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整顿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格粮食收购资格审核,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监管,取缔无照收购、无证加工棉花的行为。关停违规建设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取缔非法交易。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完善价格信息制度,稳定社会预期。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和督促检查,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11月29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决定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作出修改。

会议指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兴衰和国家存亡。近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病死率显著下降,感染者和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防治任务还十分艰巨。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在切实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落实初中及以上学生学习防治知识的规定,制定媒体刊播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指令性指标,全面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政策。(二)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加强监测网络建设,在基层推广使用快速简便的艾滋病检测方法。疫情严重地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主动开展艾滋病、梅毒检测咨询。(三)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有效减少新生儿感染。逐步将预防母婴传播和先天梅毒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扩大到全国,免费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与梅毒检测,对感染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免费提供系列干预措施。(四)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遏制艾滋病病毒传播。依法开展禁毒、打击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易感人群、感染者和性病病人的综合干预,努力切断经性传播途径。建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药物维持治疗之间的衔接机制以及异地服药保障机制,最大限度收治吸毒人员。(五)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完善以就地治疗、家庭治疗和社区治疗为主的抗病毒治疗服务网络,建立病人异地治疗保障机制,扩大中医药治疗规模。适当增加基本药物目录中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和机会性感染治疗药品的种类,扩大用药范围,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减轻病人医疗费用负担。(六)加强血液安全管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大力推动无偿献血,提高血站血液筛查能力。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用血和院内感染的管理,强化病人和医务人员防护,预防医源性感染。(七)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关怀救助,落实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福利保障政策。努力消除歧视,保障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成员就医、就业、入学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违法犯罪感染者和病人的治疗、救助,做好教育监管工作。(八)加强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促进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防治能力和水平。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健全防控机制,保障经费投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会议指出,最近,国务院出台了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若干政策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这些措施主要是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同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着眼于发展生产、保证供应、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针对当前价格秩序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依法严厉惩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有必要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改后的规定草案将相互串通、恶意囤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以哄抬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作为惩处重点,加大了处罚力度。会议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公布施行。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4篇

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教育厅党组的部署要求,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加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加强宏观战略思考和政策研究,切实推进教育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工作,真正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

二、召开全省教育政策研究与法制建设年度工作会议,总结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年教育政策研究和法制建设工作。

三、按照“法律进学校、法律进课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组织开展全省首届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继续推动中小学《法治教育》课程开设工作,完善法制教育课程建设,切实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四、继续开展教育法制培训,提高教育系统的法律素质。按照教育部普法办要求和“五五”普法规划,继续对教育系统公务员、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开展法制集中培训。

五、开展第三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评选工作,加大对依法治校示范校的指导和监督力度,推进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工作,总结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经验,宣传推广依法治校典型,努力提高依法治校水平。

六、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修订《*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各项立法工作。

七、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评选20*年度全省教育系统优秀调研成果,申报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奖。重点围绕“规范教育行政管理的制度、措施和保障机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提高教育质量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等,组织开展20*年度全省教育系统调查研究。

八、强化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法制审查和备案工作,对教育行政行为和招标、采购、基建等相关经济行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九、认真处理教育申诉、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切实维护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影响因素;二维分类;非变化因素;变化因素

作者简介:傅新民(1962-),男,湖南津市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校企合作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湖南省其他地区与长株潭地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比较研究”(编号:XJK014BJD034),主持人:杨文明。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9-0026-04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开展得并不顺畅。对于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人们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主要包括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多角度的研究为克服校企合作的障碍、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这些研究中包括对影响因素分类的专门研究或在论述中涉及到影响因素的分类。各种分类都有其各自的意义,分类可以是多维的,也可以是二维的。本文力图归纳梳理现有研究中的二维分类,并根据我们的研究需要,提出另一种二维分类。即在省域内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是否随市州地区的变化而变化,将影响因素分为不随地区变化的因素(简称非变化因素)和随地区变化的因素(简称变化因素)。

一、主要的二维分类

(一)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作为合作双方的学校与企业,校企自身的属性、特征及校企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内部因素;除此之外的因素皆为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1)学校自身因素: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学校投入校企合作的力度(包括成本投入和努力程度),学校校企合作的基础,学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以及学生规模、专业设置和专业性质、学校发展阶段等等。(2)企业自身因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对适切性人才的需求、企业技术改进和产品研发的需要、企业的性质和规模、企业文化特征、企业的顾忌等等。(3)校企相互作用因素:一次性或短时间内的合作,或许校企双方关键人物的个人感情起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长期、持续的校企合作需要有效的合作机制予以保障,校企合作机制主要包括驱动机制、沟通机制、分配机制[1]。驱动机制是促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进行技术创新、提升社会声誉等的动力源;沟通机制力求使学校和企业互通信息、形成共识、畅通情感,是顺利开展校企合作的剂;若合作的成果产生了经济效益(如共同研发了新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的专利),则合理的分配机制能够避免可能产生的利益纷争,使彼此得到应得的利益。

2.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经济环境(含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管理体制,行业组织等。社会文化环境主要由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人口规模与地理分布等因素构成;科学技术环境是指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作用;经济环境是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行状况、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交通运输、资源等情况;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如《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常州市教育局等八局)、常德市产学研结合创新网等;管理体制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等;行业组织是行业自律的践行者,是行业成员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是行业成员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者和协调者。

(二)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

宏观和微观一是具有方法论意义,宏观着力于整体的、系统的视角,微观着力于局部的、元素的视角;二是具有论及范围的意义,某一范围之内的属于微观,涵盖此范围的属于宏观。如:讨论湖南省校企合作时,湖南省域及以上地域(全省、中南地区、中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全国等)属于宏观,各市州地域、各院校等属于微观;讨论长株潭地域校企合作时,长株潭及以上地域(长株潭地域、全省、全国等)属于宏观,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各院校等属于微观;讨论常德市校企合作时,常德市域及以上地域(全市、湘西北、全省、全国等)属于宏观,各县区(市)、各院校等属于微观;讨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时,学校及以上范围(全校、全市、全省、全国等)属于宏观,各系各专业属于微观。

1.宏观因素。就湖南省而言,全国性和全省性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式、产业布局及结构、文化传统等等属于宏观因素。但是,并不一定湖南省或以湖南省名义所做的涉及校企合作的所有事情都是宏观因素,如果某位领导人出于个人偏好或情感对某所学校的支持,由于不是着眼于整体和系统,当不属于宏观因素。就长株潭而言,除开全省、全国性的宏观因素外,湖南省政府提出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城市群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规划、便利的交通条件、众多的产值在百亿元以上的龙头骨干企业、相近的方言和习俗等等属于宏观因素。就常德市而言,除开全省、全国性的因素外,常德市与全省全国同质的相应因素(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布局及结构、文化传统、教育发展规划)以及常德职业培训教育集团、常德市产学研结合创新网等等属于宏观因素。

2.微观因素。就全国而言,各省(含直辖市、自治区)与全国同质的相应因素,如法规政策、管理体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传统以及各省独特的条件、举措和各院校、各企业等属于微观因素。就湖南省而言,各市州与全省同质的相应因素以及各市州独特的条件、举措和各院校、各企业等属于微观因素。就某所学校而言,学校章程、规章、全校性的举措等属于宏观因素,但若学校或以学校名义不从学校大局出发,只因为某种原因而迁就某个院系的做法,不属于宏观因素。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专业校企合作计划、各院系规章和举措等属于微观因素。

(三)必要性因素和支撑性因素

校企合作长期持久地开展涉及多种因素,其中有些因素是必不可少的,而有些因素的缺失,对校企合作是否开展不具备决定性作用,主要是影响合作的成效。前一类可称之为必要性因素,后一类可称之为支撑性因素。在学校以及校企合作发展的不同阶段,必要性因素和支撑性因素可能会发生转化,比如初级阶段的某一支撑性因素,到了高级阶段时可以变为必要性因素。如初级阶段,法规政策属于支撑性因素,当全国、全省的校企合作水平达到较高级的阶段时,法规政策就成为了维持高水平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因素。

1.必要性因素。从学校的角度看,主要包括:①关于校企合作的意义、内涵等的理性认识是校企合作得以开展的思想基础。否则,校企合作或流于形式甚或徒有虚名,或感性随意,或只顾眼前,或行为单一(顶岗实习)。②学校、院系对于有关行业企业的了解是甄选、寻求合作企业的必要信息。③校企合作的专设机构或专门工作人员是学校校企合作工作得以延续和日常事务得以及时处理的保证。④校企合作的专项经费或适当的物质提供是校企合作必不可少的开支。

从企业角度看,主要包括:①企业认识到并愿意承担职业教育实习实训的社会责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企业,其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的“天然”责任外,还有诸如保护环境、促进文化教育、发展慈善事业、保障职工健康等社会责任。现实中不是所有企业都理性地认识到并愿意承担社会责任,那些愿意承担、已经承担了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称之为好的企业,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称之为不良企业。对于不良企业只有在居于自身眼前利益考虑,才可能借校企合作之机、假校企合作之名,一时性地进行所谓的校企合作。②基于校企互赢的合作动机。诸如解决用工荒等着眼于企业眼前考量的短视动机,达不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起码要求,学校有过这样的体验后会主动放弃这样的合作。③企业具备校企合作的基础条件,如能够满足学生实习的工位和实习指导教师(师傅)。

2.支撑性因素。一切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能够提高校企合作成效的方法、举措和环境,都属于支撑性因素。例如:①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国家层面关于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散见于《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劳动法》等中。有些地方政府已经制定了校企合作的专项法规,如《山东省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技工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件》等[2]。②国家和地方政策措施。国家层面有关校企合作的政策,如《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等。地方政策措施,如上海市《关于本市推进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意见》、江苏省常州市《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湖南省常德市产学研结合创新网等。③政府建立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以及企业建立的有关校企合作工作机构,如医院的科教科等。④行业组织对于校企合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⑤学校制订的有关校企合作奖惩措施。⑥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等等。

(四)现实性因素和期望性因素

校企合作的现实性因素指已经客观存在的影响校企合作的各种因素。期望性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经存在,但不尽人意有待改善的因素。如我国现行的涉及到校企合作的法律《职业教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比较,系统性、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足,有必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范和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

二是当下不存在,但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顺畅和持续发展,在借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有望形成的各种措施。如各地方政府依据地方特点,制订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更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校企合作实施细则。目前全国有的地方政府(如宁波市、深圳市等)已出台了校企合作法规、实施细则,但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校企合作工作力度还不及这些地方。再如学校可以收集所有合作企业的信息,编写《校企合作企业介绍汇编》[3]。由此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将来可能实习、就业的企业情况、企业文化有所了解,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

二、非变化因素和变化因素

就全国范围而言,变化因素和非变化因素可根据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是否随省域的变化而变化来划分。就省域范围而言,变化因素和非变化因素可根据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是否随市州(或其它同级行政区划)的变化而变化来划分。变化和非变化具有时间的相对性,如果对时间不做限制,任何因素都是变化的。只不过有的因素的变化具有明显的时间节点(如某项法律的出台或修订),有的因素没有时间节点而是时间的累计效应;有的随时间变化缓慢,有的随时间变化较快。

结合我们的研究需要,我们将着重分析探讨湖南省范围内,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中,哪些是不随市州变化的因素(非变化因素),哪些是随市州变化的因素(变化因素)。并且,我们的比较是在同一时间截面,这样在讨论校企合作影响因素时就可以不考虑时间维度。

影响校企合作的因素繁多(有的影响直接些,有的影响间接些),我们侧重分析影响因素中各种文献上提及较多的几种因素,是否随市州变化。

(一)法律法规政策措施

必要说明的是,下文提到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均系与职业教育有关。

1.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国家法律法规适应于国家范围内的所有地方(除非有特别说明),别说市州,省、直辖市、自治区也一样,即具有普适性。所以国家法律法规属于非变化因素。而国家政策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全国通用的政策,属于非变化因素;但对于地方针对性的政策,如果涵盖湖南省的某个或某几个市州,则此项政策属于变化因素,如国家一系列针对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就湖南来说涵盖了湘西自治州。若政策虽具有地方针对性,但没有涵盖湖南省的市州,则此项政策仍属于非变化因素,如曾经对四大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施行的优惠政策。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法治的逐渐完善,后面一类特殊政策会越来越少。

2.湖南省法规政策措施。湖南省法规和面向湖南省所有市州的政策措施属于非变化因素,针对市州的政策措施或者特别说明某市州例外的政策措施,属于变化因素。如湘政发[2002]1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的通知》,是针对长沙、株洲、湘潭的文件,属于变化因素。

3.市州法规政策措施。每个市州的法规政策措施,包括与省配套的政策措施,都是针对本市或州的,对其他市州没有效力,属于变化因素。如常德市2007年的《常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经济发展状况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4]:①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②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③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总量越大往往也标示着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旺盛――尤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越关注,对培养过程越可能有参与的动力和行为。职业教育的专业主要是按照职业分工与职业岗位群对专门人才的要求而设置[5],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会导致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变化和调整。经济质量对职业教育专业的稳定性、人们选择专业的理性、社会对待职业教育的态度和认识等产生一定影响。

国家和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是对全国和全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宏观层面的整体影响,湖南省各市州的经济发展虽也会通过影响全省的经济发展而间接影响其它市州的职业教育,但对本市或州的影响无疑会直接得多。对于与地方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高职教育来说,前种影响对本市或州的作用甚微,后者影响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市州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归为变化因素。

(三)企业群体状况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愿意与学校合作,也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合作的条件。但不管是合作企业,还是非合作企业,作为一个地域的企业群体会对校企合作产生或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一项实证研究表明[6],企业规模、企业所有权结构、企业文化特征和企业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时间等因素对企业是否采取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有显著影响。企业规模越大,参与校企合作的可能性越大;政府拥有或部分拥有产权的企业倾向于参与校企合作;创新和成长型的企业文化特征越有利于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需要时间越长,参与校企合作的可能性越大。

譬如,作为中西部较发达的省会城市长沙,汇集了众多的大中型企业,这是常德市、湘西自治州等市州无法比拟的。对于每个市州的企业群体状况,有的可能比较相似或接近,有的可能差异较大,也有的相去甚远。总之,市州间企业群体状况的差异总是存在,而这种差异会导致校企合作的差异。因而,市州企业群体状况属于变化因素。

(四)行业组织状况

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来说,有一些领域是仅凭政府或市场都无法解决的,需要行业组织等社会中介组织传递双方之间的信息,制定相应的运行规范,行使政府或企业都无法履行的职责[7]。各地行业组织的发展不一,主要居于两个方面的原因:①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改革逐渐推进的过程中,不同地域和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不尽相同,与此相关的是行业组织的发展程度有别。譬如,在市场经济化程度较高的温州市,行业协会发展较好。一是行业协会覆盖面广,基本涵盖了各个行业和企业;一是职能较全面、运作较成熟。②不少地方政府对行业组织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探索,表现了管理体制的不尽相同;各地行业组织的整体结构、每个行业组织的构成状况不可能一样。结构决定功能,行业组织状况不同,由此对校企合作的影响随之不同。即行业组织状况对校企合作的影响会随市州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化因素。

(五)高职院校

作为校企合作主体之一的高职院校,没有哪一所高职院校不具备校企合作的动力、不希望校企合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从校企合作的动力来说,任何地方、每个市州的高职院校没有什么差别。从学校内部的实体因素来说,学校和院校的主要负责人、学校领导层、学校的机构设置、有关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学校的人力结构(含师资结构)、专业设置等都会对校企合作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如果说也受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影响,甚至制约的话,那已经变成地方经济社会、政治等对校企合作的影响了。这意味着对特定的学校而言,其对校企合作的影响不因市州的变化而变化。基于此分析,可以认为高职院校属于非变化因素。

(六)校企相互作用

学校和企业一旦进行了合作,就产生了相互作用,不论作用的强度和方式如何。从校企双方互利互惠的角度,据鲍洁等的研究,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机制可归纳为5种[8]:经费-服务、报酬-服务、学生-报酬、服务-服务、其他。选择哪种机制或者实际上运行于哪种机制,取决于合作的两个特定主体――学校与企业。如果说和其它外部因素有关的话,也是通过两个主体而起作用,此时其它外部因素已不属于校企相互作用因素了。这说明校企相互作用属于非变化因素。

综上所述,在分析的几种校企合作因素中,湖南省内归为非变化因素的是国家法律法规、全国通用政策、湖南省法规和面向所有市州的政策措施、高职院校、校企相互作用等;归为变化因素的是涵盖湖南省市州的地方针对性国家政策、湖南省地方针对性政策措施、市州法规政策措施、市州经济发展状况、市州企业群体状况、市州行业组织状况等。

参考文献:

[1]邱璐轶q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q教育探索,2011(4):156-157.

[2]尹庆民,等q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M]q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37-164.

[3]林润惠,等q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M]q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63.

[4]经济发展[EB/OL],2013-10-20.

[5]刘春生,等.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3.

[6]张利庠,杨希q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教育,2008(33):56-59.

[7]徐家良.互益性组织:中国行业协会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6篇

一、残疾人教育重点工作

年残疾人教育工作,以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教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认真总结“十一五”残疾人教育工作,推进我市制定加快特教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教育服务能力,完善助学制度,推进扶残助学工作。

1、协调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落实国家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措施,完善残疾人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点工作和支持体系建设。鼓励、推动特教学校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送教上门、自闭症教育工作。

2、积极配合发改委、教育局认真做好“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项目”,切实改善全市三所特教学校残疾儿童少年教学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

3、以就业为导向,全力做好残疾人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举办具备特殊培训手段和条件的残疾人职业培训班,拓宽培训领域,提高培训档次。

4、做好年残疾学生高考录取工作,使录取率达到95%以上。建立残疾学生高考录取工作制度,以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抓住关键性环节,确保符合条件的上线考生能顺利录取。

5、推进我省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为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创造条件。积极参加残联系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培训,评选、推荐我省优秀特教教师参加全国优秀特教教师评选。

6、做好“中国手语”、“双拼盲文”推广工作。继续在全市残联系统开展手语培训,在普及的基础上建立骨干翻译队伍。选派优秀选手参加“省首届中国手语大奖赛”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聋人信息交流无障碍氛围。

7、帮助特教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推动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完善助学制度,在“普惠”政策基础上,为残疾学生提供“特惠”政策和服务。

8、积极做好“专项助学”项目和“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项目,进一步加大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少年的助学力度,切实发挥项目效益,高度重视项目宣传工作,扩大项目社会影响。

9、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贫困寄宿生按照城市低保待遇进行补贴,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85%以上,使残疾女童和盲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有大幅度提高,切实降低残疾儿童辍学率。

10、开展对高中和职业中专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的资助活动。

11、对当年录取的残疾大学生继续实行奖励,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二、残疾人就业重点工作

年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进一步完善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大对登记失业残疾人、困难家庭和一户多残家庭有就业愿望残疾人的就业援助服务力度。

1、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和《省残疾人就业规定》,进一步完善按比例就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残疾人就业援助服务等配套政策措施。

2、进一步深化残疾人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重点做好登记失业残疾人、困难家庭和一户多残家庭中有就业援助工作。加大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和残疾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服务力度,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直接援助等措施提高就业率。

3、紧紧抓住以创业带就业这个轴心,重点做好残疾大学生创业项目。继续扶持残疾人灵活从业,创建一批省市级“自强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多渠道就业,实现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新增人。

4、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特色产业,拓宽残疾人就业领域,为残疾人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岗位。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等形式,开发一批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通过基地和项目的推动,促进全市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三、残疾人扶贫重点工作

年残疾人扶贫工作继续着力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制定和完善针对残疾人特点的扶贫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年)》检查验收评估。

1、全面详尽掌握农村贫困残疾人底数,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残疾人扶贫开发措施。

2、协调解决好农村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贫困残疾人家庭纳入惠农政策、社会保障和救助范围,使因病、因灾、因祸暂时贫困的残疾人得到专项和阶段救济救助。

3、加强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实现培训、就业、脱贫“三赢”的目标。确保完成名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任务,加大扶贫培训力度,提高扶贫效果。

4、将城乡低收入残疾人纳入国家实施的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各类建房项目,确保残疾人家庭建房资金足额到位。

5、坚持开户到人的扶贫开发方针,探索开展资助残疾人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模式,通过务工、分红或土地流转收益稳定增加贫困残疾人家庭经济收入。

6、激活原有县、乡残疾人服务社,完善功能定位,健全服务制度,加强与农村其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的合作,为残疾人扶贫开发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

7、继续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工作。建立项目运行机制,落实配套资金,制定优惠措施,明确任务目标,实行目标考核,强化监督管理。对县市政府领导重视、配套资金落实、基层组织建设达标、乡镇村组积极性高、协调工作做得好的地方,重点给予项目支持。协调大冶市、阳新县搞好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和危房户的调查摸底,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补助资金和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协调相关部门,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到扶贫搬迁和安居工程。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重点工作

年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以落实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和推动专项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探索和推进“分类救助”,认真落实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保政策,加快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1、确保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继续巩固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成果,切实保障城乡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

2、开展对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排查,全面掌握城乡贫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督促检查各项救助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完善落实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家庭“分类施保”政策措施,提高和改善这一部分特殊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3、认真落实保障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推动农村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残疾人救助经费发放和督促检查工作。

4、在保基本、促提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我省残疾人社会保障“普惠加特惠”机制建设,加大推动各相关部门出台提高贫困残疾人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就业援助标准和范围等特惠政策的力度。

5、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32号)关于“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保险费”的精神,出台我市残疾人参加新农保试点工作有关意见,按照中国残联《关于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做好残疾人参保工作的通知》(残联发〔〕15号)要求,鼓励和帮助农村残疾人积极参保。

6、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参保人员摸底建档工作,全面掌握农村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基本情况,做好与新农保经办机构的衔接,确保重度残疾人参保由地方财政代缴保险费等特惠政策得到落实。

7、加强残疾人参加新农保档案管理和统计工作,建立残疾人新农保半年报和季报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参保试点工作的宣传工作,帮助和引导广大农村残疾人自觉参保,努力提高受益面。

8、扎实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

⑴严格按照中国残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阳光家园计划的通知》(残联厅发〔〕14号)和中国残联《关于认真做好〈阳光家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残联发〔〕12号)要求,积极协调落实配套资金,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培训,强化检查督导,打造“阳光家园”服务品牌,全面完成年度资助任务。统一使用阳光家园计划标识。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创建活动。

⑵以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契机,加快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业务发展、运行机制、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

⑶鼓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残疾人居家托养,努力从政策措施、机构网络、服务标准、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十二五”我市智力、精神残疾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7篇

一、残疾人教育重点工作

2010年残疾人教育工作,以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教工作会议精神和研究制定“十二五”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重点,认真总结“十一五”残疾人教育工作,推进我省制定加快特教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教育服务能力,完善助学制度,推进扶残助学工作。

(一)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特教会议精神,加快发展特殊教育

1、协调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第四次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落实国家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措施,完善残疾人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龙头,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试点工作和支持体系建设。鼓励、推动特教学校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送教上门、自闭症教育工作。

2、在总结“十一五”工作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科学论证并提出“十二五”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和措施。

3、推进各地残联与教育、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适时召开我省特教工作会议。

(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为残疾人提供教育服务能力

1、积极配合发改委、教育厅认真做好“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项目”,切实改善残疾儿童少年教学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

2、以就业为导向,全力做好残疾人职业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和需求,举办具备特殊培训手段和条件的残疾人职业培训班,拓宽培训领域,提高培训档次。加强省职业培训中心的自身建设,逐步建立以就业市场预测、创业和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人才成长激励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职业培训业务体系。

3、做好2010年残疾学生高考录取工作,使录取率达到95%以上。建立残疾学生高考录取工作制度,以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抓住关键性环节,确保符合条件的上线考生能顺利录取。

4、积极创造条件,在我省筹备兴建一所高等特殊教育学院。

5、推进我省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为残疾人接受义务教育、高级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创造条件。积极参加残联系统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培训,评选、推荐我省优秀特教教师参加全国优秀特教教师评选。

6、做好“中国手语”、“双拼盲文”推广工作。继续在全省残联系统开展手语培训,在普及的基础上建立骨干翻译队伍。并与省直新闻媒体联合开展“湖北省首届中国手语大奖赛”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聋人信息交流无障碍氛围。

(三)广泛深入开展扶残助学工作

1、帮助特教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推动落实各项助学政策,完善助学制度,在“普惠”政策基础上,为残疾学生提供“特惠”政策和服务。

2、积极做好“专项助学”项目和“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项目,进一步加大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少年的助学力度,切实发挥项目效益,高度重视项目宣传工作,扩大项目社会影响。

3、全面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特殊教育学校中的贫困寄宿生按照城市低保待遇进行补贴,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85%以上,使残疾女童和盲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有大幅度提高,切实降低残疾儿童辍学率。

4、开展对高中和职业中专的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的资助活动。

5、对当年录取的残疾大学生继续实行奖励,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二、残疾人就业重点工作

2010年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进一步完善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个体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大对登记失业残疾人、困难家庭和一户多残家庭有就业愿望残疾人的就业援助服务力度。

(一)继续完善残疾人就业相关政策措施

1、继续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进一步完善按比例就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残疾人就业援助服务等配套政策措施。

2、做好《湖北省残疾人就业规定》的贯

彻落实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能力建设

通过完善残疾人失业登记、就业援助、购买服务和培训以及就业服务管理等制度,逐步实现残疾人就业服务制度化。

(三)促进残疾人就业规模增长

1、进一步深化残疾人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重点做好登记失业残疾人、困难家庭和一户多残家庭中有就业援助工作。加大对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就业和残疾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服务力度,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直接援助等措施提高就业率。

2、紧紧抓住以创业带就业这个轴心,重点做好残疾大学生创业项目。继续扶持残疾人灵活从业,创建一批省级“自强创业”示范基地。与省直新闻媒体联合开展“2010年度湖北省残疾人创业论坛”活动,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新风貌,引导带动残疾人自强创业。通过多渠道就业,实现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新增10000人。

3、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特色产业,拓宽残疾人就业领域,为残疾人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岗位。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等形式,开发一批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公益性岗位,帮助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通过基地和项目的推动,促进全省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

4、举办湖北省首届残疾人手工艺品展销会。

(四)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相关工作

1、组织开展我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

2、参加全国残联系统中等职业学校残疾人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

三、残疾人扶贫重点工作

2010年残疾人扶贫工作继续着力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制定和完善针对残疾人特点的扶贫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检查验收评估,编制新一个十年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将县级残疾人扶贫与就业工作统筹规划,强化扶贫措施,提升扶贫服务的能力。

(一)把握扶贫形势,做好政策衔接

1、全面详尽掌握农村贫困残疾人底数,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残疾人扶贫开发措施。

2、协调解决好农村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贫困残疾人家庭纳入惠农政策、社会保障和救助范围,使因病、因灾、因祸暂时贫困的残疾人得到专项和阶段救济救助。

(二)科学评估检查,制定扶贫规划

1、确保如期实现《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计划(2001—2010年)》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在各地检查验收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实施抽查,表彰先进,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对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和扶贫机制方式作出调整和改进。

2、客观评估残疾人扶贫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运行效果,认真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原因,与国家扶贫开发规划衔接,研究制定新的残疾人扶贫十年规划和“十二五”残疾人扶贫实施方案。

(三)强化扶贫措施,提高扶贫实效

1、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创建5个省级扶贫示范基地,每个基地扶持残疾人达到100人以上。加强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实现培训、就业、脱贫“三赢”的目标。

2、确保完成5万农村残疾人接受实用技术培训任务,加大扶贫培训力度,提高扶贫效果。

3、将城乡低收入残疾人纳入国家实施的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各类建房项目,确保残疾人家庭建房资金足额到位。

4、坚持开户到人的扶贫开发方针,探索开展资助残疾人入股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模式,通过务工、分红或土地流转收益稳定增加贫困残疾人家庭经济收入。

5、激活原有县、乡残疾人服务社,完善功能定位,健全服务制度,加强与农村其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的合作,为残疾人扶贫开发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

(四)实施扶贫项目,落实扶贫目标

1、做好康复扶贫贷款落实工作,选择好既符合金融政策,又能带动更多残疾人脱贫的“公司加农户”项目,100%完成中残联下达的贷款任务,下半年,对康复扶贫项目进行检查、评估,并进行通报。

2、继续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工作。建立项目运行机制,落实配套资金,制定优惠措施,明确任务目标,实行目标考核,强化监督管理。对县市政府领导重视、配套资金落实、基层组织建设达标、乡镇村组积极性高、协调工作做得好的地方,重点给予项目支持。协调各地搞好贫困残疾人无房户和危房户的调查摸底,积极争取中央的专项补助资金和各级政府的配套资金。协调相关部门,将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到扶贫搬迁和安居工程。

四、残疾人社会保障重点工作

2010年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以落实现行社会保障政策和推动专项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探索和推进“分类救助”,认真落实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农保政策,加快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努力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研究制定残疾人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及配套实施方案。

(一)继续实施和推进“分类施保”

1、确保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继续巩固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成果,切实保障城乡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

2、开展对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排查,全面掌握城乡贫困残疾人的生活状况,督促检查各项救助政策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完善落实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困难家庭“分类施保”政策措施,提高和改善这一部分特殊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3、认真落实保障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和推动农村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全省13万残疾人救助经费发放和督促检查工作。

4、在保基本、促提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我省残疾人社会保障“普惠加特惠”机制建设,加大推动各相关部门出台提高贫困残疾人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和就业援助标准和范围等特惠政策的力度。

(二)扎实做好残疾人参加新农保试点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关于“对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群体,地方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保险费”的精神,出台我省残疾人参加新农保试点工作有关意见,按照中国残联《关于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中做好残疾人参保工作的通知》(残联发〔2009〕15号)要求,鼓励和帮助农村残疾人积极参保。

2、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参保人员摸底建档工作,全面掌握农村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基本情况,做好与新农保经办机构的衔接,确保重度残疾人参保由地方财政代缴保险费等特惠政策得到落实。

3、落实新农保试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加强对残疾人参保优惠政策的研究,对残疾人选择高档次参保缴费补贴办法、重度以外的残疾人参保扶助措施,以及残疾人领取基础养老金补贴制度、年限放宽制度等进行探索。

4、加强残疾人参加新农保档案管理和统计工作,建立残疾人新农保半年报和季报制度,切实加强对农村残疾人参保试点工作的宣传工作,帮助和引导广大农村残疾人自觉参保,努力提高受益面。

(三)扎实推进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

1、严格按照中国残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阳光家园计划的通知》和中国残联《关于认真做好〈阳光家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协调落实配套资金,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培训,强化检查督导,打造“阳光家园”服务品牌,全面完成年度资助任务。统一使用阳光家园计划标识。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创建活动。

2、以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契机,加快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步伐,总结我省开展托养服务试点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业务发展、运行机制、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化建设和规范化服务。

3、鼓励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开展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残疾人居家托养,努力从政策措施、机构网络、服务标准、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十二五”我省智力、精神残疾和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8篇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同日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这次户籍制度改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措施之实是前所未有的。”《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这一重大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不再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之后,如何逐渐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诸多社会福利,将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所在。《意见》对此进行了阐释: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根据《意见》所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将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明确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实现路径。

《意见》指出,改革要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坚持统筹配套、提供基本保障。

《意见》就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出3方面11条具体政策措施。一是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二是创新人口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居住证制度,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三是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扩大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

《意见》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刻把握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防止急于求成、运动式推进。

在户籍制度自身改革的同时,各项配套措施如何落到实处?这是人们更为关注的问题。结合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等相关部委负责人进行了一一介绍。

――就业失业:在就业失业登记管理上,将实现农民工就业信息全国联网,并为农民工提供免费的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子女教育: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将被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的人数来拨付教育经费;支持地方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解决随迁子女入园问题,推动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逐步完善并落实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推进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

――医疗卫生: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被纳入社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并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异地就医结算办法,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养老保险: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社会救助: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发展。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9篇

这次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同时蕴涵着新的机遇。认真分析挑战,努力把握机遇,意义重大。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提出新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凸显了我国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并使结构性矛盾趋于尖锐,急需出台组合性政策措施予以解决。我国就业的总体特点是“四大一突出”,即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还面临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不仅造成企业岗位大量流失,大批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或处于工作岗位不稳定、薪酬降低的状态,而且使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就业渠道部分堵塞,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就业困难,使本已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并暴露出技能型劳动者短缺、劳动者教育培训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另一方面,面对严峻而错综复杂的就业局面,在常态下解决就业、失业的政策措施已显不足,急需采取宏观与微观、应急与长效、直接与间接等多种组合性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处理好保增长与保就业、临时性措施与长效机制、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建设等诸多关系。

过于依赖外需和投资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向以内需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势在必行,这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无论是从外部需求减少还是从生产企业工资提高来看,我国的外需和外部投资都很难继续保持以往的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更多地立足于内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保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途径是逐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这意味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成为必然,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外需行业和企业劳动者的生产转向、岗位转移在所难免,大大增加了结构性失业的风险。努力培育新的内需行业就业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以拓展就业空间,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要求就业工作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加大职业培训力度、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同时努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鼓励劳动者创业的同时不断加强就业服务以促进劳动者就业,在扶持灵活就业的同时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在新增就业受到影响的同时,如何稳定就业、减少岗位流失成为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严峻的就业形势表明,稳定就业与新增就业同等重要。如果不能做好就业存量稳定工作,不仅会抵消新增就业的成果,而且会影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效果。近10年来,在经济增长向好的背景下,促进就业关注的重点是新增就业,对稳定就业关注不够,相关政策措施缺乏。面对严峻现实,必须将稳定就业放在与新增就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保存量、保岗位力度。其中,特别应关注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发展。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能力与手段不足,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能力建设成为重大课题。在危机中公众对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职业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现有的工作能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主要表现在:就业市场信息和监控能力不足,缺乏失业预警系统,职业培训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力度不够等。同时,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广、保障程度不高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表现在对城镇灵活就业群体和非就业群体保障不足、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程度较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真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劳动者跨地域流动和身份转换等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这些问题更加凸显。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就业工作带来新机遇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具有典型的反危机、反周期的重要作用,做好了就可以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机遇之一:危机的巨大压力有利于强化政府和全社会对就业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进一步紧密结合。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做好就业工作,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各级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稳定和扩大就业。危机还使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到就业对扩内需、保增长、保稳定、促和谐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促进就业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应对危机中,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同时出台,有利于就业优先原则的贯彻。发达国家和我国的经验都表明,只有将解决就业问题作为优先目标,应对危机的经济政策才能取得成效。在应对危机中,许多宏观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同时出台,为就业优先原则的贯彻提供了保证。这些理念和做法,对于始终把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实现就业与经济发展更紧密结合具有重要作用。

机遇之二:应对危机的需要为积极就业政策的推进和完善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条件。首先,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初步估算,仅中央4万亿投资就可增加2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地方政府数量更大的投资还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其次,应对危机的需要为稳定就业政策的推出和积极就业政策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机遇。国家制定和采取一系列应对危机的非常态政策措施,首次启动国家失业预警机制,不仅完善了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也为稳定就业政策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了宝贵经验。第三,应对危机的相关政策的实施为统筹城乡就业创造了更好条件。国家为缓解农民工就业困难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对统筹城乡就业市场、促进劳动力在城乡间合理流动来说,既积累了经验,也完善了相关制度,推动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融合。第四,危机的考验有利于劳动者调整心态,使更多劳动者走上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之路。通过危机的洗礼和政府深入细致的引导工作,劳动者的心态更加成熟,求职行为更加理性务实,这就为多渠道、多层次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同时,伴随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覆盖面扩大、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以及国家多种政策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的后顾之忧逐步解除,以创业促就业政策的实施具备了更好环境。

机遇之三: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有利于就业空间的拓展,同时为优化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新动力。伴随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的实施,扩大内需的效果正逐步显现,我国社会总需求进一步提升,将有力支撑企业岗位的稳定增长。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扩展就业领域,带动经济和就业增长。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开拓新的就业空间。在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基础上,未来还将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如通用航空、新能源、服务外包等。这些产业除了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还能够吸纳就业,将进一步开拓就业空间。以节能环保产品为特色的“绿色经济”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形成“绿色就业”效应。就业的空间拓展和结构调整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无论是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大趋势,还是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都使劳动者面临前所未有的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压力和动力,这在客

观上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抓住应对危机各项政策措施带来的机遇,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创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逐步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教育政策措施范文第10篇

现将年第一季度信息报送要点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及时组织上报相关信息。

一、关于经济运行。物价走势及分析;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面临困难;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和扩大内需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节约集约用地,保发展保“红线”工作情况;房地产市场动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鼓励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等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推进城乡流通体系建设,降低商贸物流成本工作进展;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进展情况;煤电油气运保障及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情况等。

二、关于对外贸易。外贸进出口形势变化情况;重点行业和商品进出口情况及趋势分析;出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面临困难;鼓励和引导企业开拓新兴市场,扩大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工作情况;吸引和利用外资情况;企业“走出去”情况及经验做法等。

三、关于财政金融。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效果;政府性债务风险处置情况及经验做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场流动性变化和信贷投放情况;对中小企业、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情况;民间借贷和金融机构表外业务发展动向及对策建议;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拓展外汇投资领域工作进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

四、关于农牧业生产。春耕备耕进展和畜牧业生产情况;草原生态保护以及补助奖励机制落实情况;“三江源”生态保护,以及林业建设情况;稳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具体措施、面临问题;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进展;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以及鲜活农产品生产供应工作情况;推广农业技术,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等。

五、关于民生工作。帮助城乡困难群众有关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企业劳动用工情况;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关工作情况;就业形势变化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就业援助工作进展;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推进情况;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落实情况;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建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的工作情况;扶贫开况;农村义务教育和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

六、关于深化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及建议;资源税、增值税改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完善煤、电、油、水、气等价格形成机制工作进展及意见、建议;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做法、成效及建议;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的工作措施及成效等。

上一篇:新经济政策措施范文 下一篇: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