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范文

时间:2023-03-13 07:23:07

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等教学 学科建设 理论思考

高等教育学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高等级教育学持续发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探索热情高涨。但是我国高等级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发挥高等教育学的实际作用,就我国高等教育学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探讨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理论非常重要。

一、高等教育学的简述

我国高等级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虽然相比较于西方起步较晚,但是在一百多年以前,梁启超、张之洞等教育致力者提出对高等级教育的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学的雏形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高等教育学发展至民国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制定了相关制度,并有更多研究者参与其中,例如,蔡元培、竺可桢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期,社会环境有了极大改善,一些学者从我国发展现状、前景出发,对高等教育学做出了新的阐述,开创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学,如潘懋元等。

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被探索,实际上从1983年开始,这一年高等教育学成为学科专业目录中的一项,从此开始了独立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学》这本书的出版,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更是有了存在的理论基础。

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与性质

(一)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框架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研究内容、研究途径、学科体系。虽然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仍然存在争议,但是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规律的学科,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潘懋元先生对高等教育学研究内容的范围有着自己的理解,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主体应该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在研究途径上,同样存在争论,有学者认为多学科研究方法是研究高等教育学的主要途径,有学者认为通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研究高等教育学的主要途径,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没有具体研究方法,潘懋元先生认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对其他学科具有启发作用,具有“方法结构”性。高等教育学在学科体系方面,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学》首先提出教育规律、性质、目标、原则、制度等,并做了相关阐述,成了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先导。

(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按照功能分类,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使用学科、主体使用学科、使用理论学科、使用实践学科、理论实践学科。第一,使用学科。在这种学科性质之下,高等教育学被列为综合性学科,以普通教育学为基础,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第二,主体使用学科。在这种学科性质之下,高等教育学被认为一门基本应用学科,侧重于理论研究、教学技术研究、教学方法研究。实际上,由于高等级教育学还没发展到成熟、完善的阶段,一方面要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实际应用,因此,高等教育学被归类于主体使用学科。第三,使用理论学科。在这种学科性质下,高等教育学既有使用性又有理论性,相比较于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更侧重于将普通教育理论应用于高等教育,在教育学领域对高等教育学理论、认识加以完善、改进。第四,使用实践学科。从教育学角度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学科,从其他学科角度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理论学科。第五,理论实践学科。高等教育学只研究高等教育矛盾与规律,有自己的体系,因此被归类为理论实践学科。

三、促进高等教育学发展的措施

(一)扩大高等教育学的培养目标

高等级教育学的学科建设要想得到突破性发展,就要相应扩大高等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建立更广阔的发展基础。例如,分析社会发展需要,避免教育对象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缺陷降低综合素质,避免教育对象因专业限制而固化思维模式。高等教育学的培养目标得到扩大,不仅有利于建设环境改善,而且可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发展注入活力。

(二)完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不仅要结合专业知识和通用知识,而且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样才能建立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模式。随着时展,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要更丰富,融合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人文教学、人才发展教学,建立更完善、系统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需要,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将更成熟、完善,借鉴更多学科知识,形成系统的建设理论,为自身发展、其他学科发展形成一种参照。

参考文献:

[1]张宏波.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若干理论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07:3-5.

[2]方泽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78-87.

[3]侯怀银,李艳莉.21世纪初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索[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43-49.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英语 考试成绩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考试,英语在考研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的标准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有利于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上择优选拔。[1]研究生的入学英语成绩已经成为衡量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本研究拟对报考X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到英语语言学习的规律,以此作为英语教学和改革的依据,并为准备考研的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价值,指明今后选择专业的方向。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4年报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成绩为例。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包括教育学原理专业、高等教育学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在这次硕士研究生英语考试中,共有400人报考,其中教育原理专业44人,占总人数的11%;高等教育专业68人,占总人数的17%;教育经济管理专业26人,占总人数的7%;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62人,占总人数的65%。

1.2研究方法

用Excel输入数据,包括每名学生的考号、报考专业、得分等内容,然后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2.结果分析

2.1考试结果和总体得分情况

本次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英语总分为100分,共有400人参加,得分均为有效成绩。其中最高分为84分,最低分为13分,平均分为53分,标准差为12.73。(见表1)

2.2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情况

报考教育学基础综合专业的四个不同专业学生的考试成绩,经整体方差分析后证实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F值为10.24,P值为0.00。进行不同专业q检验分析后结果显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要优于其他三个专业学生的成绩,成绩比较分析有统计学意义。高等教育学专业学生与教育经济管理专业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教育学原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比较不理想,低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和高等教育学三个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成绩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

2.3报考不同专业学生英语考试成绩按分数段比较及优良率情况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合格的资格线,该校属于A类地区,单科分数线不能低于50分,因此,选取50分以上分数段的人数作统计,把50分以上的学生成绩列入优良。本次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成绩50分以上者共有256人,占到报考总人数的64.00%,其中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优良率最高,为68.70%。教育学原理专业的优良率最低,为47.73%。其他两个专业学生的优良率分别为50.00%和61.76%。这表明绝大多数考生的英语成绩都顺利达线,只有部分学生出现因为英语成绩不达线而影响初试成绩的情况。(见表2)

从不同专业英语考试成绩的分数段来看,整体英语成绩呈现正偏态分布,50~60分数段的学生最多,为131人,占总数的32.75%,30~40分数段和60~70分数段的学生也比较多,分别占到了20.75%和24.50%,其他分数段成绩的学生较少。上述统计结果表明,虽然绝大部分考生成绩能顺利达线,但成绩较好者比例偏低,70~80分有26人,80分以上的考生仅有1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最高分,为84分)。另外,根据上表的统计,我们不难看出,达不到国家线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36%。这部分人不具有参加该校硕士研究生复试的资格,其中有20.75%学生可以考虑调剂到B类地区或者C类地区,但仍有15.25%的学生连调剂的资格都没有,这部分考生与向往已久的研究生生活失之交臂。

3.讨论

英语作为考研必考的公共课之一,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名考研的学生要复习的最重要学科。它的成绩状况直接影响着每一名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从事科研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在招生时都十分重视学生的英语成绩。依据《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及《大纲解析》中对大纲的援引内容,考研英语命题已比较成熟。就大纲评价目标里的语言知识而言,2014年考研大纲强调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性结构,强调对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词汇的掌握,强调考生应该能够熟练地掌握与运用语法知识和5500个大纲词汇。就语言的技能而言,大纲突出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对于阅读,强调考生应该能够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其中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的3%),还要读懂与本人学习或工作有关的文献、技术说明或介绍等。关于写作,则强调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实际就是应用文和图画作文)”。[2]总体看来,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仍然是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主要测评目标。这就要求考生在英语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

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可为考研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基础,然而,英语学习实践表明,学生很难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的原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学阶段英语课程开设的不连贯性。高等学校只在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开设英语课程,而研究生英语考试是在大四阶段。这就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正规课堂英语教学的学习,打断了英语学习的连贯性。另一方面是考研英语的难度系数偏大。考研英语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及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所以其难度要保持相对稳定。考研英语大纲是对六级大纲的补充和升华,体现了英语学习的阶段性和考试的梯度性。它不仅要检查大学英语的学习效果,还要为招生单位选拔优秀人才,所以它必定有一部分难题,有意加大难度,拉开考生的距离。[3]

4.建议

要提高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从学校角度来说,应注重大学英语教学。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学生就业面临重重考验。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高校质量工程,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和作用。英语教育质量的保证,需要相对稳定的学生素质、合格的教师队伍,以及良好的校风学风。教学部门和任课教师,各尽其能,把教学质量放到中心位置,才能求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通过四六级的同学开设高级且实用的英语课程,切实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及应试能力。[4]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评估一项重要内容,考研英语成绩是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关注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发挥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作为公认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英语水平考试的作用。

从个人角度来说,学生要刻苦努力学习。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如果决定考研,就要提前着手准备英语,通过做阅读理解来巩固单词,平时要多读多看多写。充分有效利用历年的真题,对于做错的题目,要彻底地弄明白原因。对于四六级已经通过的同学,也要加强练习,意识到考研英语与四六级英语的不同之处,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学习兴趣,对英语的学习要充满信心和热情,具有恒心和毅力。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学生要学会快速收集考研信息和资料,在学习劳累时,上网查阅考研最新动态;在吃饭时,与同学好友交流学习经验,解决学习难题。还要善于总结经验,对于相似的单词进行分类记忆,同一类型的文章要进行分类整理,以便于后期的复习。

参考文献:

[1][3][4]江陵.考研英语成绩分析及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0-111.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考助学班;考研意向;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2014年)》显示:近20年内,考研报名人数继2008年后,2014年出现第二次下降,这只说明2014年硕士研究生报考热度有所趋缓,但报考研究生依然是青年人高考过后的“第二次考试浪潮”。考研是学生个人、学校和社会的事情,它直接关系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和青年素质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针对考研进行理性分析和透视了解。

全日制自考助学班是利用主考高校资源,全日制授课,规范化管理的办学形式。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在获取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面临学历社会认可度低、内心挣扎和缺乏自信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急需通过某一途径获得社会认可、提升自我认同,而报考研究生提升学历被认为是最佳途径之一。但有关自考本科生考研的相关研究非常少见。我们试图通过研究把握自考本科生考研的基本情况并探索出影响因素,为打通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搭建人人皆可成才的“立交桥”做有益尝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样本抽取

本次调查选取H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14级全日制自考助学班学生1960名,发出调查问卷1960份,收回问卷1573份,回收率为80.25%,有效问卷1486份,有效率为75.82%,被调查全日制助学班自考生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从考研意向、考研信息来源等方面设计9道客观题目,2道开放题。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

二、结果与分析

(一)考研意向分析

在“你有考研的打算吗?”调查中,“有打算,且在积极准备”为231人,占15.54%;“有打算,但还没开始准备”为530人,占35.67%;“还不确定”为508人,占34.19%;“没有考研打算”为217人,占14.60%。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以上(51.21%)的自考学生有明确考研打算。这说明高校只要教育引导得当,全日制自考生将有超过八成的学生参与考研。

在“如果考研,您最想考的学科方向是什么?”调查中,“农学”为184人,仅占12.38%;“教育学为231人,占15.54%;“管理学”为566人,占38.09%;“工学”为243人,占16.35%;“其他”为262人,占17.64%。调研发现自考生普遍喜欢选择热门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对于他们而言选择竞争激烈的热门专业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在“如果考研,你想选择的考研类型是什么?”调查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为410人,占27.59%;“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1076人,占72.41%。这说明自考生偏向于选择相对容易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二)考研信息来源分析

在“你对自考学生考研情况是否了解?”调查中,“十分了解”为90人,占6.06%;“基本了解”为304人,占20.46%;“略知一二”为718人,占48.31%;“完全不了解”为374人,占25.17%。调查发现自考生对考研的情况不甚了解,校方在引导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在“你主要通过什么渠道了解考研信息?”调查中,“依托网络”为541人,占36.41%;“通过老师、同学介绍”为733人,占49.33%;“通过报刊书籍”为139人,占9.35%;“参加辅导班”为73人,占4.91%。调查发现,自考生了解考研信息的渠道主要是互联网和身边的人,这说明校方的教育引导十分有价值和意义。

(三)考研投入分析

在“你准备用多久的时间复习考研?”调查中,“一年半(或更长)”为488人,占32.84%;“一年”为449人,占30.22%;“半年”为134人,占9.01%;“其他”397人,占26.72%。在“你愿意选择缴费进行考研培训?”调查中,“完全愿意”为296人,占19.91%;“基本愿意”为925人,占62.25%;“不太愿意”为253人,占17.03%;“完全不愿意”为12人,占0.81%。

在“你愿意为考研课程培训付费接受范围是多少元?”调查中,“2000元左右”为932人,占62.72%;“4000元左右”为462人,占32.44%;“6000元左右”为83人,占5.58%;“6000元以上”为9人,占0.61%。调查发现自考生愿意花较长的时间、较多的投入来准备考研。

(四)考研难点分析

在“你认为自考生考研最大的难题在哪里?”调查中,“文化基础较差”为773人,占52.02%;“在校时间短,准备时间少”为183人,占12.31%;“自考压力大,会影响考研”为256人,占17.23%;“所学专业考研难度大”为274人,占18.44%。在“哪些事情是给你考研带来烦恼”的调查中(多选题),“考研复习时间安排”833人,占56.05%;“考研难度”为1101人,占74.09%;“考研费用”为720人,占48.45%;其他如:学校专业选择、考试技巧、录取歧视等也均有选择。调查发现自考生考研存在难处较多,主要是自身的不自信和考研信息缺乏导致。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自考生普遍希望报考专业型研究生,选择偏重于经济管理类热门专业,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也存在考研信息缺乏与基础差、不自信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调查,分类指导

作为校方,首先是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基础及性格品质等情况;其次要了解学生考研的目的,要搞清楚学生是跟风考研、还是家长要求考研或是学生自身发至内心的渴望,希望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出身;三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毅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行分类引导,鼓励考研坚决的学生,引导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剔除考研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并按照“能上、可行”的原则确定自己的考研奋斗目标。

(二)科学设计,做好长期规划

校方要加强对自考生的教育指导和政策宣讲,让学生了解报考研究生政策、条件及注意事项等;其次引导自考生正确认识自己,清楚自己的短板与不足,引导自考生入学后即着手准备考研;其三,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细致的学习计划;最后是要处理好自学考试与考研复习的关系,有步骤推进考研学习计划的实施。

(三)系统准备,提升综合素质

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应有文化知识、专业素养,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交流沟通和与人交往的能力。因此,自考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好英语、政治等基础课,还要学习考研专业课以及与专业课相关的课程。除此之外,自考学生还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以及教师的学术科研项目来扩展视野、增长才干。校方也要按照人才培养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素质拓展项目,让学生有提升素质的项目、有增长才干的舞台。

(四)持之以恒,树立必胜信心

缺乏自信、心存自卑是自考生的一种普遍心理状态。校方应该主动帮助自考生克服考研路上的心理障碍、树立必胜信心。同时,校方可以设立考研帮扶机构,进行全程教育培训服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机构,进行全程人文关怀;可以设立经验交流机制,通过自学考上硕士、博士学生介绍成功经验,鼓劲他们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张永.师范类本科生考研意向调查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肖战峰.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报告[J].统计教育,2008(12).

[3]王昕红,张林,杨雪燕,等.工科高年级大学生专业坚持意向及影响因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考研 教育 利弊

近年来,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增长,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考研热”风景线。考研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现象,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现象。为了直观、全面地了解上述变化趋势,表1给出了从2001年到2010年报考研究生人数的变化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在这十年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增长了将近100万,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在不断增加,考研的规模不断地扩大。社会上有关考研的批判与质疑之声有也越来越多。眼下的“考研”,值得我们思考[1]。

表1 2001―2010年研究生报考以及录取人数情况变化表

一、考研的主要动因

1.适应时代的步伐,提高自身进入社会的起点。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十年前也许本科生就是社会的骄子,然而走到今天,本科生已经不是那么受宠和独占鳌头,如果不继续深造,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专门人才,就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就会时刻有危机感和落伍感。为了能在知识时代把握住时代的潮流,不被时代边缘化,进一步学习和深造显得尤为必要。如果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系统的学习,获得研究生学历,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的天平上增加砝码。

2.通过学位的快速提升,缩短走向成功的路径。

空间距离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然而一个人从立志到成功是找不到一条最短路径的,正所谓“没有最短,只有更短”,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程度和应对世间万物的灵活性和创新性。通过个人的主观作为,走向成功的路径确实可以缩短,考研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如果一个本科生毕业后出去打工,要谋取一个较为理想的职位,至少要5―8年,如果要生活得更好,则需要10年甚至20年。而考研、读博士和博士后,毕业后,其社会地位则可以迅速得到提升,尤其是在知识成为社会最重要的稀缺品的时候,更是如此。加上目前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层知识层次普遍偏低,更强化了这种学历的价值。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靠做学问走向成功压缩的是时间而不是过程,这其间需要相当的毅力和极大的付出。路径压缩也不仅是限于做学问这一条道路,如何压缩一般取决于个人的智慧。

3.拓宽了交际面,开阔了人生的视野。

研究生阶段正是大学生思想开始独立,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成熟的阶段。在这个时期,能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具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同学和朋友,其文化、性格、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上的互补和交流等都能更进一步增强研究生的待人处事的能力,不同人的不同人生经历又相互给了关于人生思考的素材。一个人接触得越多,思考得越深,那么越趋于成熟和越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研究生彼此之间的感染和熏陶就能开阔视野,提升人生的品位,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以及形成对真理和幸福美好的忘我追求[2]。

4.为全面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缓冲的时间。

本科生阶段所学的知识主要是理论知识,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跟社会实践的结合比较少,而且在本科生阶段知识比较零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尚不能形成关于对社会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一方面因为知识存量及深度有限,另一方面是还没有经历社会实践的洗礼这一环节,这个时候进入社会,有激情有冲动,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力不从心。如果继续读研,则可以在这段自由时间里,在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密切关注社会的各个层面,把自己放到社会中去锻炼,逐步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对社会的全面和比较深刻的认识。

二、读研中存在的弊端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目前还是一种精英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人才,大量的大学生涌入考研队伍中来无疑是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但是随着大学生考研队伍的越来越庞大,一些新的问题逐步暴露出来。

1.加剧了竞争,打乱了本科教学秩序。

“考研热”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加剧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很多大三的学生提前参战,实施考研计划,摒弃一切与考研无关的活动,整天忙于考研功课的学习。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和导师,自然使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被打乱,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都被应付了事。很多考研生利用参加毕业实习的时间去参加考研辅导班,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因此正常的本科教学制度必然受到冲击。不仅如此,一些大学生如同高考一般专事考研,为了能够自由秉烛夜读,避开学校不同意学生外租的规定,学校的住宿费照交,个人却外出租房,这也增加了学校住宿管理的难度。

2.考研动机过于功利,备考过程应试化。

许多人为学位而不是为学问来考研,有些人把考研当作通往成功的捷径,备考过程应试化,只靠突击复习,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即使考上研究生也只能在专业研究的边缘徘徊。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导致考研虽“热”但学术却“冷”,未能水涨船高地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而相应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

3.扩招致使培养质量的下降。

考研热带来了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一些学校利用时下人们考研的热情,或出于保硕士点、博士点的考虑,或为了提高本校、本学院、本系的研究生比例,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招,而相应的培养条件和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跟上,科研经费不足,学习生活条件差。在有限的师资力量下,有的专业一个导师名下的硕士、博士生竟有十几到二十几人不等,甚至出现了三年内见到导师的次数屈指可数,有的导师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学生,谁是他的学生等严重现象。导师负担过重,无暇对研究生加强指导,这也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4.加剧了研究生就业难题的解决。

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水平,然而研究生扩招后带来的必然社会问题就是学历贬值,就业仍旧是个难题。社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心逐步上移,这使很多研究生从事原本一个本科生足够胜任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5.“考研热”带来的其它社会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形成了颇为壮观的“考研产业”。考研热的升温使得“考研经济”过于繁荣。很多高校为此出考研辅导书、大办考研辅导班以创收。更严重的是,考研热在目前的情形下,势必将会带来新的腐败阶层。很多考生考前联系导师、请客送礼,以求得到导师的指点,而这种应试前的指点,隐藏着很多的腐败隐患。

三、近年来考研的改革

2007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科目改革率先在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三个学科门类启动,将基础、专业基础两科合并为专业基础综合。此后,这项改革还将在其他学科门类稳步推进。2007年启动的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三个学科门类初试科目和内容改革如下:(1)将初试科目调整为三门,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政治理论、外国语科目的满分值仍各为100分,专业基础综合科目满分值为300分。(2)专业基础综合科目考试为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课的综合考试,考试内容为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应能力。(3)对三个学科门类的大部分学科专业初试的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实行统一命题。其中,对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三个一级学科各设置一门统一命题科目;医学门类仍设“西医综合”、“中医综合”统一命题科目。(4)三个学科门类中的体育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药学等学科专业,其专业基础综合科目可选用统一命题,也可由招生单位根据总体要求另行设置科目并自行命题,并提倡招生单位之间联合命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在选拔创新人才研招改革上将不断深入,根据改革的总体安排,通过以下措施来予以保障。(1)改革推荐免试生制度,在测评体系中更加强调创新能力,特殊人才经过严格程序可不排大队,扩大比例并公开监督。(2)科学设定初试科目及内容,更加兼顾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使业务课考试范围适度拓宽,不再简单地对照一两门本科课程,减少应试的几率,同时初试不再侧重考查专业素质,而是重在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考查。(3)深化复试改革,进一步在复试中强调“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等方面的考查”。(4)在招生过程各环节都坚持把能力考核放在突出位置,在研究生招生复试中专业考试内容突出考查学生专业素质、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考查的范围不仅是专业素质,而且包括文化素养、思想品德,考试的形式根据学科特点更加多样化,如笔试、面试、实验、心理测试等。

考研改革将考试的权利重新收归教育部,对考试统一管理,对考试的程序严格监督把关,杜绝了考试的腐败,实现了考试的公正和公平。新的考题中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极大,改变了过去轻视基础的局面,非常有利于考研生夯实学术基础,使学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拥有足够的基础知识进行研究。同样改革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对能力的考查不够,不能有效检查学生的学术潜力,降低了学校的自,教师可能对通过初试的学生产生不信任感,抹杀学校的学术特色和专业优势,导致很多学校根据考研开设相关课程,不能集中精力在教学科研上发展其长处。

四、结语

考研持续升温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考研带来的负面社会问题亟待解决。究竟是继续扩招还是给考研热降降温,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而且关乎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我们应尽最大所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其正面作用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限制到最低。拿出全部力量将研究生制度改革进行到底,使研究生教育朝着社会需要的正常路径发展,而不是盲目膨胀、虚假繁荣、泡沫式发展。对于研究生而言,考研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学习目的是以完善知识结构为根本目标,着力提升个人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必须从自身角度着手,认真地审视自己的考研之路。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陈亚玲.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及其改革[J].教育研究,2005,11:23.

[2]李盛兵.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之反思[J].教育研究,2005:23.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5篇

考研的冲击考研热已是大学校园里的一种风气.据调查,近年来有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比例达到60%-70%,有的甚至高达80%-90%,我院土木工程专业连续两年的考研比例也达到60%.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学生真正喜欢科学研究工作,通过读研在教学、科研上有所成就,这是考研学生中最值得肯定的;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嫌弃施工工作的辛苦,不愿到施工单位就业,想通过考研回避;三是一部分学生人云亦云,别人考我也考试试;还有则是顺应家长对其“成龙成凤”的期盼,不一而足.另外对于地方一般大学而言,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想通过考研来圆自己的重点大学梦,从而提高就业砝码则是相当部分学生的考研主因.考研的学生忙于复习考研课程,忙于参加各种考研辅导班,而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六、七学期进行,与考研时间邻近而“冲突”,这使得要参与考研的大部分学生已经无心实习.实习教学力量薄弱由于高校的扩招,教师数量的增加远远没有跟上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生师比过大,这在一些新建土木工程专业尤甚.在实习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主要靠教师负责管理学生,而教师自身的理论课教学与科研任务一般较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到施工现场去管理学生,加上一个教师负责多个实习点的管理,所以对学生的管理力度不够.虽然学院聘请一些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实习指导教师,但由于工程紧张,任务繁忙,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无法安排较多的时间认真指导学生.双师型教师缺乏,指导的针对性不强.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应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即“双师型”教师.而现实情况却是本科高校中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主要原因一是近年来高校人才引进唯高学历,工程型人才往往因为学历不达标无法引进;二是学校长期以来不同程度的重“学”轻“术”的导向,导致教师往往喜欢呆在办公室内做学术、写论文,而不愿到工程一线锻炼.目前带实习的任务一般由年青教师担任,年青教师一般为近几年毕业的硕士或博士,出校门,进校门,普遍缺少施工、设计方面的实践锻炼,工程经验缺乏,指导实习时很难有的放矢,学生遇到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

实习基地建设不能片面追求数量的增加,而是通过建设实习基地寻求互利双赢并向纵深延伸的实质合作关系.协议一方面规定建筑公司有义务接纳实习学生,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和指导;另一方面也规定学校有责任为合作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例如,我院派出一名钢结构博士做为科技特派员为山东中通钢构建筑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同时每年推荐优秀毕业生到公司工作.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我校的定点实习基地,每次实习,公司都设专人为学生指导,公司还在学院设立了“中通钢构”奖学金,每年拿出2万元用来资助我院品学兼优的学生.注重教师工程实践锻炼,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了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我们一方面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熟悉工程技术、工艺流程等,以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做为科技特派员或者以横向课题合作方到企业锻炼,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与企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交流,或参与企业的工程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等环节.这样不仅可以从那里了解到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信息,而且可以发现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脱节的地方,还可以及时了解到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这都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从事相关的科研活动,有助于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第三,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与培训,土木系已有近半数教师获得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师、注册造价师的职业资格.这些执业资格的获得为他们联系企业、融入企业,指导学生的实习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创新实习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意识李培根认为,工程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主体意识和实践常态意识,应该在整个学习与教育过程中充满实践意识,让实践意识成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育学习过程中的常态意识[2].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我院积极探索改革实习模式,主要做法有:一是充分利用校内和学校周边工程建设资源,将实习教学环节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整个学习过程,组织动员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经常到工地参观.二是将实习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进行关于新工艺、新材料、施工新方法的社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或论文,并择优在学院自办期刊《观筑》上发表,或者经教师指导修改后推荐到科技期刊上公开发表,这种做法在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养成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工程实践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工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将实习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相结合,在实习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认知土木工程行业中的职业形态,熟悉未来所从事职业的具体工作及要求,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实践意识.

做好实习宣传发动,在思想上重视实习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实习重要性的认识[3].从大一新生入学专业教育开始就向学生宣传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宣传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性.在职业规划教育中,教育学生大学毕业后不管从事施工、设计、监理还是从事项目管理等工作,或者考研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实习都是不可或缺的学习环节.首先,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社会,形成更为理性的求职态度和职业规划;其次,大学生可以在实习中发现职业兴趣,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弥补不足;再次,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大学生能更清晰地找准定位,避免盲目择业;第四,实习过程往往是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相互考察、双向选择的过程,很多勤奋务实的学生通过实习被实习单位看中,找到了工作单位.教育学生实习中应努力做到:一是不挑剔工作,能从小事情做起;二是对待工作踏实认真,有责任心,主动性积极性高;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及时与老师、技术人员沟通和交流;三是勤学多问,虚心学习;四是有团队意识,和部门其他同事能很好配合;第五能吃苦耐劳,不能遇到困难就当逃兵.每次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学院领导、系领导和实习指导教师都要求参加,强调实习重要性,让学生实习有目的、有任务、有要求,有纪律.同时播放一些重点工程施工流程的影像资料,提高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与安全意识.

作者:崔诗才 单位: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6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跨专业 考研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73-02

1 跨专业考研

跨专业考研,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考研过程中,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或是无关的非本专业课程,作为考研目标,进行研究生复习和考试的活动。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跨专业考研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对跨专业考研的选择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就更加重要。综合来看,跨专业考研应尊重以下规律:

第一,根据自身优势,扬长避短。考研最重要的科目是外语、政治、数学,其中以外语、数学为许多考研学生考试之瓶颈,很多学生的考研败北皆因该两科分数偏低所至,那么在选择考研专业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根据自身情况,扬长避短。数学、外语这两个专业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另外,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就具有“比较优势”;反之数学不好的学生,应改选择避开数学,外语好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科学选择考研专业。

第二,总体而言,跨专业考研一般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侧重于感性认识,只要有意愿几乎所有专业都可以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数学几乎是很多人的瓶颈,所以,文科转理工科相对地要少很多。

第三,跨专业考研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报考。最保险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自身实力不是特别雄厚,切忌跨度太大。

第四,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的学校和院系是欢迎并鼓励跨专业报考的。

总之,决定是否跨专业报考时,要好充分的准备,慎重选择,不可追逐一时的热门、潮流,要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

2 独立学院学生跨专业考研

在考研势头逐年上升的大潮中,有数据显示在这些考生中独立学院的学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独立学院学生不仅考研热情高,考分往往也偏高,甚至有些学校被挂上“考研基地”的称号,那么独立学院学生跨专业境况如何,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1社会大环境刺激独立学院及学生选择考研

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为独立学院设定了5年的改革过渡期,这被很多教育界人士称为独立学院5年生死大考。这即意味着,2012年今年可能是独立院校在“母校”光环庇护下的最后一年。2013年将是独立学院真正走向独立的元年。面对这一即将来临的改变,学校要考虑下一步招生的发展,学生要考虑自己的就业前途,而考研确是能够让两者在竞争大潮中占据有利地势的一种上佳选择。

2.2为扩大学校知名度,提高考研率,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考研

第一,调整教学计划,分流培养,为有志考研的学生搭建平台。以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学生进校伊始,即进行数学、外语的考试摸底,然后根据学生的志愿,进行分流培养,分设学术型综合班(考研)和技能型特色班(就业),两套教学计划并列实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经过几年的实施和完善,可谓已见成效,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考研率逐年攀升,2012年高达18%。

第二,通过各种举措的实施,加强对考研学生指导。如单独设立考研自习室、加强外语和数学的辅导、为学生购买例年考研专业课真题、建立考研导师制等。例如文理学院经济贸易系的教师队伍中90%以上都拥有硕士学位,亲身经历过研究生考试,系里很好地利用了这一自身优势,实行“专业对口,师生双向选择”的考研导师制,保证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提高复习的效率与质量。

2.3独立学院学生跨专业考研情况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准备考研时,有一个和其他二本院校学生不一样的出发点:很多学生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自己的三本学历,因此对考研的成功渴望往往排在了专业爱好之前。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考研成功率,学校也鼓励指导学生进行跨专业考研,这也是跨专业考研比例逐年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以渤海大学文理学院为例,2011年跨专业考生人数继续增加。占报考人数58.56%,比去年(2010年)增加8.93%。其中外语系跨专业比率90%,管理系85.7%,经济贸易系83.3%,信息技术系71.8%,体育系17.4%,文法系16.2%。经济贸易系2011年成功考取研究生中的91%是跨专业考取,本专业考研成功者仅为9%。

对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近几年考研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跨专业考研的所跨专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第一,理工科转向经济类专业,经济类专业普遍对数学的要求较高,在这方面理科学生占有相当的优势;第二,外语专业转向其他专业,如社会学,法学,哲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等,在这个转折过程中,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占据明显优势;第三,理工科、经济类转向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这类专业普遍不考外语,考研专业课备考也相对容易,因此成为一些学生考研的首选。 第四,其他专业转向法学专业。法学研究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非科班专业出身,这个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专业的鸿沟并非不可跨越。

3 独立学院学生跨专业考研应注意的问题

要科学选择专业,不可为了考研而考研。如上所说,很多学生选择跨专业只考虑了能否考上,“什么好考我就考什么”,存在这种思想的学生可谓不占少数,正是这种轻率短视的选择,加大了日后研究生学习的困难,并且也使学习离自己的兴趣专长越来越远,很多学生即使成功毕业,但是却不能选择一个可心的职业,不能说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明确目标,充分准备,扎实复习。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很大,更应该细致准备,而研究报考学校的历年专业试题是最有效最便揵的一个途径。学生自己划历年试题重点非常重要,总结试题规律和难点,老师出题的习惯等。其次,掌握专业答题习惯和技巧也很重要,毕竟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规则。最后,在有效的时间里,创造条件去报考学校感受一下学校整体氛围,接触一下同学,对调整自己备考的心情会有很大帮助。

要充分认识到考上之后跨专业学习中的困难。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有勇气选择跨专业报考,经过努力备考成功入学,并不代表能够一帆风顺地进行研究生学习。在备考过程中,考生无一例外地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的考试上,但是仅有两门专业课离整个专业的整体要求相差得太多,使得所有跨专业学生都会不同程度地面临专业知识薄弱这个难题,学生更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学习上困难与挑战。

参考文献:

[1]邱春侠.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调查与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2-01.

[2]丁小义,余红娜.培养“跨专业”研究生的探讨——以经济管理类研究生为例[J].消费导刊,2008-03.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7篇

1.创业规划的紧迫感

现在不少高校在"大一"开始就进行职业规划,这很好,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有目标地学习。可是很多学生认为,现在刚入学时间不长,离毕业还有好几年,现在考虑未来为时过早,所以对于未来的规划并不在意,有一种"到时候再说吧"的思想。所以,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时,要不断地对学生说:"你不要认为离毕业还有好多年,实际上就在眼前,很快。如果你临近毕业时才规划未来就晚了。你就认为明天就要毕业离校,你打算以后怎么办……"给学生以紧迫感,这样学生才能认真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从现在学生的职业规划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目标老是摇摆不定,如第一学期打算考研,第二学期又打算考公,第三学期又打算直接就业,第四学期又打算创业……直到临近毕业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还有的是同时制定几个目标,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是一个很愁人的事情,班级导师都不知道如何指导这些学生。

如果规划自己的未来是做企业,那么在上学期间就可以有目标地看有关书籍、蹭有关的课程、与有关人士接触,不断提高自身在创业方面的能力,能够尽早地进入创业的角色。

2.创业规划的自立性

有不少学生的自立性较差,认为自己还是个孩子,这种涉及到一生的大事情应该有家长做主,特别是女生,这种思想更强。我就告诉学生:你现在已经过了十八岁了,已经是成年人了,你还要家长给你操心到何时?自己的事情就要由自己做主,别人,任何人的看法对你都仅供参考,下决心的还必须是你自己。中学老师就教育学生要有理想,为理想而奋斗,如果学生听从别人的安排,那就是失去了自我,是在为实现别人的理想而奋斗。

教育者要多教育学生树立"我的事情我做主"的思想。

如果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没有主见,可以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如果学生对于创业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那就要意志坚定地走下去。此时,如果学生听从于他人的意见而考研、考公或其他的去向,其结果有可能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3.创业意识的引导

目前来看,学校关于毕业去向的教育主要是就业,创业方面的教育内容也有,但是相对偏少,这也是学生的创业意识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不少班级导师在班会上不断地鼓励学生考研、考公,当然这样不能算错,但是可以说不完美。如果导师一再鼓励考研、考公,学生就会认为,只有考研、考公才是最好的出路,其他都是不理想的,"万般皆下品,唯有'研'、'公'高"。导师应该分析多种情况,根据不同的学生鼓励其走不同的路子。有的学生本来就想创业,结果受导师的影响也随波逐流地报考了,结果因为动力不足没考上"研"或"公",将创业的计划也打乱了。

另外,如果大家都去考研、考公,结果会怎样?总是有很多考不上,结果别的事情也耽误了。即使考上研究生或公务员,将来就一定能成为科学家或高级领导人吗?未必。

再者,创业不好吗?乔布斯、比尔・盖茨、马云、俞敏洪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家,没考研,没考公,但创立了自己的事业,他们比别人差多少?

社会固然需要科研人员,同时更需要企业家。

4.励志教育

在不少学校都开有励志教育方面的选修课,可是因为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其重要性,甚至认为是忽悠人的,所以很多学生对这类课程不感兴趣,又因为一般属于选修课程,所以听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励志教育对于受教育者非常重要。励志教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对创业有用,对于任何行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问题是现在很多人认识不到其重要性。因此建议将励志教育的课程列为必修课,强制性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实际上,想创业的人不少,但是在考虑具体事宜时,最先考虑的是困难,其次考虑的是失败,为什么不多考虑能力、成功等具有正能量的因素呢?所以教育者要使学生思想上产生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前自然直"、"人不能被尿憋死"、"方法总比困难多"、" 失败乃成功之母"等思想。多鼓励学生。

实际上,创业需要一定的冒险性,谁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地成功,哪个成功创业的人没过失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存在着失败的可能性。问题是如何看待这种可能性,失败的可能性有多大?

5.实用性

现在的创业教育主要停留在政策和程序方面,显得空洞,笔者认为应该从实际出发,教育学生要创业应该具备怎样的思想、怎样的素质、怎样的心态、如何寻找方向、如何寻找机会、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如何回避自己的短处,如何与他人合作、在创业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等等。

6.举例方面

在创业教育中,经常要举例子,例如,某某人创业之后如何有钱,如何风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但是,要注意:

不仅要举大人物的例子,也应该举一般的人的例子。

不仅要举已经成功的人的例子,而且还要举正在创业的人的例子,以及失败者的例子。

不仅讲成功之后的情况,更应讲成功以前的情况。

对成功者,要抓住创业过程,创业思路,创业精神,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失败者,要分析其失败的原因,作为反面教材、前车之鉴。

使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认识到要成就一番事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同时也学习那些成功人士经验和失败人士的教训,使之少走弯路。

7.实践能力

现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偏重于理论,实践性的知识较少。而创业则主要需要实践操作。这就显得二者脱节。所以,建议对于现行的做毕业论文的第八学期进行改革,对于那些想创业的学生,使其深入打算创业的领域体验生活,了解一下其中的"奥秘",尝试"水深",看看到底有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如果真的遇到了一些问题,也不是坏事,因为这样可以回校后带着问题查资料或向有关老师请教,这样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主动性,对于以后的创业更有好处。

8.创业方向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应用型 分层管理 教育实习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实习是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践必修课,是步入社会前重要的实践环节。高师院校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抓紧抓好毕业生教育实习,着力培养学生实践教学技能,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师范生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效果不好,不利于实现师范院校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周口师范学院一直坚持特色办学,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非常重视毕业生教育实习工作。但从实习过程来看,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积极性不高,这种现象已成为周口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本调查主要选取体育学院分管的四通镇中学、淮阳一高初中二部两所中学的58名实习生为调查对象,针对校外集中实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试图通过“分层管理”模式进行尝试性改革,以解决实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保障教育实习健康、有序、高效地开展。因此,本研究具有较深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四通镇中学、淮阳县一高初中二部的58名实习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近五年与本课题相关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章、著作等。

(2)实地考察法。实地走访四通镇中学、淮阳一高初中部,了解实习生实习情况。

(3)座谈法。分实习学校组织实习生、22名指导教师、4名教务主任和校长进行座谈,了解实习生实习过程。

(4)数理统计法。对调研所得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

2周口师范学院教育实习现状分析

周口师范学院的校外教育实习工作以学校统一安排的集中实习为主。教务处根据每个学院上报的学生,全校按照学科组合和实习基地需求进行分组分校,实习带队教师由各学院选拔负责的教师担任,本次校外集中教育实习时间为5周。体育学院分管的实习基地是四通镇中学、淮阳一高初中二部共58名实习生。实习期间跟随实习学校指派的各专业指导教师,服从安排,认真听课,帮助指导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育、音乐、美术专业的实习生随即开始上课,带给学校校园文化新气象,得到了教师和学生认可。从座谈会中可以了解到,实习学校的中学生相当喜欢我们的实习生,他们有新思想,比较大胆,教学方法新颖且受学生欢迎。但是在实习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2.1实习生考研问题

原来的校外实习时间是到12月底结束,而近两年的校外集中实习时间都是5周,即是11月15日左右就结束,距离考研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在时间上照顾考研学生了,因此,考研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从带队教师考勤和教务处检查情况看,基本能按要求在实习学校完成实习任务。众所周知,大学生面对的最大压力就是就业问题,考研是毕业生继续深造的重要途径,考研能暂时缓解就业压力,学生自身有继续深造的平台和机会。我校的考研率一直位于河南省高校前列,因此,各个学院对学生考研工作非常重视。但是,一部分有意向考研的学生,不能正确处理考研与实习的关系,把准备考研作为第一任务,不愿意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集中实习,认为教育实习在时间上影响了考研,最起码有一些考研辅导班不能正常听课了。实习带队教师管理难度较大,虽然采取了一些办法,但效果不是很好。58名实习生中有27名学生有考研意向,占46.65%。

2.2实习生新课改知晓情况

继90年代后期,基础教育率先实施课程改革。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日渐成熟,而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无论从时间还是力度都远远落后于基础教育的改革。学生在大学课程中较少知道基础教育改革情况,至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实施过程更是知之较少。在实习阶段的听、评课时,由于对新课改的认识不足,所以不能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校内试讲阶段,未能从基础教育实际出发,试讲环境不“逼真”,未能深入到中学实际去了解,去“模拟”上课,因此,校内试讲与实际上课出现偏差。通过与实习基地指导教师座谈和交流,普遍认为我们的实习生综合素质较好,但是了解和熟悉新课标有待加强。

2.3实习生知识结构问题

实习中普遍存在实习生对中学教材内容、教材体系不熟悉的问题。主要表现有:第一,对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不清楚,教学重点不突出。第二,对教学内容的前后知识联系不够紧密,知识架构不是很合理。第三,对中学习题会做不会讲,不会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原理去分析题意,思路凌乱,层次不清,指导教师只能安排实习生先做习题然后指导学生上课(主要表现在数学和物理)。第四,当实习生遇到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时,难以把握,有畏惧心理,教学效果不佳。

2.4实习生教学基本技能问题

实习中,较普遍存在实习生的教学基本技能不能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实习生转换教师角色所花费时间较长。主要表现有:第一,板书能力较差。粉笔字不规范,板书不简洁,布局不合理,条理性差。第二,教师教态不够端庄大方,在课堂上几乎没有走动和提问,缺少师生互动,肢体语言运用较少。第三,实习生课堂语言表达不流畅,缺乏层次性;语气平铺直叙、缺少抑扬顿挫;语速过快导致学生理解知识困难。

3“分层管理”实习模式的尝试

“分层管理”实习模式参照我校对教育实习的要求,根据教育实习的现状,在了解实习生诉求的基础上,依据实习生考研和就业的方向,选择不同的实习管理方案,在实习过程中实施“分层管理”模式进行实践探索,以解决实习中实习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实习效率。

3.1“分层管理”实习模式的方案

在全面了解实习生就业方向的基础上,设计两种不同的实习标准和要求,分别制订各层面的实纲和实习计划。针对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实施“规定动作”实习模式。所谓的“规定动作”就是指按照实纲的最低要求,制定最基本的实习计划和要求。考研学生每周集中3天时间,完成实习方案给予的基本量,其他时间自由安排复习考研。对于采用“规定动作”的实习生,实习评定成绩不得高于85分。针对有意向就业的学生实施“自选动作”实习模式。所谓的“自选动作”就是指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根据实习生特长、实习学校需要及指导教师要求,再选择一定的实习内容进行实践。对于采用“自选动作”的实习生,实习评定成绩不得低于80分。两种方案均要求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按照实纲和实习计划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高效率地进行实习指导工作。

两组学生在实习时间上是一致的(学校统一安排的5周),只是实习目标和要求不同,这样既便于带队教师的管理,也便于学校的统筹安排,同时,又能兼顾考研学生和就业学生。

3.2“分层管理”实习模式的实施过程

四通镇中学、淮阳一高初中二部的实习生共58人,调查发现,其中有考研意向的27人,有就业意向的31人。考研组在一个月实习期间基本工作量要求:听课不少于16学时,上课不少于6学时,集体听评课、备课、批改作业、监考、改卷等其他活动至少参与1次。就业意向组实习工作量要求:听课不少于20学时,上课不少于12学时,集体听评课、备课、批改作业、监考、改卷等活动至少参与3次。

3.3“分层管理”实习模式的实施效果

表1:实习生在分层管理模式下实习工作量统计表(n=58)

在“分层管理”实习模式下,经过5周的实习,实习生全部完成了实习工作量要求。如表1所示,考研意向组和就业意向组的实习生都完成了基本工作量,实习生最多的上课课时为38学时左右(体育课、音乐课),最少的也达到了7学时。

表2:实习生在分层管理模式下实习效果统计表(n=58)

表3:实习生对基础教育的认识统计表(n=58)

实习生在上课过程中有实习指导教师亲自听课并进行五级定性评价,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由表2数据可知,就业意向组实习上课优秀率达到了32%,考研组也达到了26%,说明“分层管理”实习模式下,考研组和就业组学生上课的质量还是比较高的。

表3数据显示,就业意向组有87.1%的学生在经过5周的实习后,愿意投身于基础教学(占87.1%),他们当中有一部分选择地区性(生源地)“招教考试”和“特岗考试”,还有部分学生选择通过招聘会和面试的方式进入基础教育。而考研意向组也有40.7%的学生表示,如果考研失败,会首先选择基础教育就业,这也表明学生就业态度的转变和进步,在经过校外集中实习以后,学生对基础教育和就业选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4结论

(1)现阶段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习生对实习和基础教育认识不清,考研与实习关系认识不清楚,实习积极性不高。

(2)“分层管理”教育实习模式,是根据实习生考研和就业意向及需求,将实习生分为“就业意向组”和“考研意向组”,对他们采取不同的实习工作量要求。

(3)“分层管理”教育实习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实习效率,提高实习生实习效果和对基础教育的认识。

5建议

(1)组织实习基地、校方相关人员,针对“分层管理”实习模式进行研讨,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2) 加强对实习生实习态度的教育和引导,牢固专业思想,坚定专业方向,

(3)做好实习结束后的总结阶段,要求实习生返校总结一定要上汇报课,并作为实习评价中重要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洪文建.高等教育学视角下的发展型学生工作模式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5):46-51.

[2] 郑玲玲,梁晓俐.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9(1):61-64.

[3] 庞耀琴.海南省中小学体育师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琼州大学学报,2006(2):17-19.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9篇

选择跨专业考研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英语与政治的考试,所有的差别都在专业课上。既然如此,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试图跨考理工科必然存在很大障碍,虽然也有极少数传奇般的成功例子。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学科需要考查数学能力,数学也是一只拦路虎。因此,为了照顾大多数考生的需要,本文把跨专业主要目标限定在不考查数学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上。

嫁人嫁对“郎”:

寻找理想中的专业

财经大腕 经济类、企业管理类

财经大腕是一些人眼中最为理想的婆家,许多人认为嫁入豪门后半生便衣食无忧。目前,经济学相关专业依然是当代中国比较引人注目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整体评价:正所谓“经济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尽管报考经济类研究生和企业管理类研究生对人们有无穷的诱惑力,但是大多数经济学专业都需要考查数学,且现代经济学的学习要以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基础。通常情况下,设在其他学院但又与经济学沾边的专业不考查数学,而设在经济学院(或经管学院、商学院等)的经济专业一般都需要考查数学。这样一方面让可选的对象减少,另一方面可选的对象均不是正宗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业。一条好消息是:自2012年开始,经济类专业硕士不再考数学三,而考经济类综合能力联考,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三部分内容。

专业推荐:

传媒经济学:以培养现代艺术媒体所需的综合性人才为目的,在文化知识结构、艺术观念、认知方式与实践态度等方面,全面塑造新一代的专业媒体人,培养艺术创作、批评、生产制作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多层次专门人才。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国家权力与财富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与国际关系学有很大关联,因此与国际关系学就业方向相似,如教育、安全、媒体等行业。尽管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领域看起来高端,但因为目前国内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不多,如果学有所得,在就业中的处境尚可。推荐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类专业硕士: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包括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保险硕士(精算方向)和资产评估硕士。它们适合对经济学理论研究兴趣不大,但是偏爱从事经济领域实际工作的人士报考。

经验分享:如果考生真有报考经济学的决心,而对数学并不排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数学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完全靠自学,可能需要三个月左右攻克微积分。考生也可以选择数学、经济等专业的高材生做一对一辅导,或者报考相关的学习班。当然,这其中的代价很大,但经济学告诉我们收益和成本相关。若考生坚决排斥数学的学习,那就需要勇气和慧眼,可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硕士专业目录中搜寻理想的专业。

人民公仆 管理类(不含企业管理)

人们认为嫁给了“人民公仆”似乎就是嫁给了铁饭碗,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能够进入“体制内”是许多学生内心最大的渴望,以至公务员考试的火热程度已经不可思议。而选择管理类专业让人们走进“人民公仆”的可能性又多了几分。

整体评价:管理学是考研的热门学科门类,但是管理类各学科之间的冷热差距特别大。一般来说,行政管理是典型的考研“高端战场”,一直都能进入报考人数前三甲,而文化产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新开设方向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最为重要的是,开设管理类专业的学校分布于不同的层次,这就给考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当然,物极必反,行政管理等专业因为招生人数过多,可能在就业上存在一些忧患,而其他新兴的管理学专业应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专业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社会管理的方式不断变革,政府职能也在转变,公共事业作为独立的社会组织以其特殊的职能正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事业管理包括教育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人口学等众多专业,硕士毕业生主要到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终身学习时代,外文文献资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语基础扎实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十分稀缺。本专业主要学习信息搜集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文献学、目录学、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可在图书馆、情报所工作,也可在政府事业部门的咨询与信息服务部、企业的情报分析与咨询部工作。

经验分享:大多数考生比较粗略的选择是毫不犹豫地填报行政管理这些名头大且看起来很美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这些专业定位较模糊,其内容过宽容易浮于表面,考生不妨填报一些与管理学交叉的学科或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比如填报旅游管理专业,即使无法走上管理岗位,从事与导游相关如导游、景点开发、布展等方面的工作也是一条出路。但是这些专业需要报考者有很大的学习热情,需要自己积极钻研,否则两个学科都是“半瓢水”,甚至还不如只学习其中一个学科的考生有优势。

同窗好友 文学与新闻传播类

同窗好友的特点是有共同的学习经历、共同的知识结构,相处起来不会有陌生感。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在知识类型、就业前景上有着类似的情况。

整体评价:英语和文学的联姻通常并不被人看好,因为无法形成互补优势。但选择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则有换 “马甲”继续前进的意思,主要适合那些外语成绩不过硬、文学修养比较好,尤其是中文基础比较牢固的考生,这样的转换可以增加考研成功的几率。英语和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联姻则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英语水平优秀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很多名牌大学都有“国际新闻”这个专业,颇有专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跨考而设的味道。

专业推荐: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其宗旨是以总体文学的研究为背景,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为素材,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

国际新闻: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适应性强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国际新闻媒体、外事外交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介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

经验分享:无论是文学还是新闻传播类专业,英语国家线都比较高,这对英语专业考生是一大优势。但是,文学和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的要求也比较高,毕竟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需要花费一定的复习时间去慢慢积累。

邻家哥哥 教育类

虽然邻家哥哥通常没有太多大红大紫的希望,但是彼此了解,对自己总不会太坏。自教育学实行统考以来,很多教育学院录取的硕士新生为英语学士,可见邻家哥哥依然是不少人心仪的选择。

整体评价:英语专业和教育学专业的就业形式大体类似,而且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学与课程论和教育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在就业方面的区别也不大,两者的就业领域也大致相同,无非是学校、文化机构、公司等。一般报考教育学的英语本科生除了出于对教育学感兴趣,剩下的多是英语成绩不够拔尖而教育学考取的几率更大。

专业推荐:

高等教育学:在香港高校的冲击下和南方科技大学的带动下,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与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经营相关的研究方向受到重视。这一专业下设的方向大致有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高等院校治理与发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高校外事管理、高等教育社会学等。

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服务。这一专业尤其适合具备外语专业背景或者外语能力出色的考生报考,出国交流机会比较多。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已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分为多个研究方向,如心理测量与咨询、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管理(工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经济(包括广告、消费)心理学等。在市场化的今天,各研究方向竞相发展,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

经验分享:教育学(包括心理学)实行全国统考已经五年,在题型、考试范围等方面日趋稳定,而且有考试大纲解析作为考试的重要依据。这对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一方面可以避免查找资料的烦恼和信息不对称的危险,另一方面统一考试可以让考生有足够时间挑选自己所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从目前的命题特点来看,复习过程没有太大的技巧性可言,主要任务在于花费时间掌握规定的知识要点。

司法精英 司法类

司法精英一直是荧幕和生活中的英雄人物,但是英雄人物总是稀少的。虽然近年来法学专业就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排除司法类依然是一部分人的忠实选择。

整体评价:麦可思公司的数据也证明了法学专业有由热转冷的趋势,但如果能考过全国司法考试,那前途就相对光明。

专业推荐:

国际法学:主要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国际公法主要研究国际法基本理论与国际法治、国际法的实施、国际人道法、海洋法、空间法等。国际经济法主要研究国际投资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贸易法、WTO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和跨国公司法。国际私法主要研究国际私法基础理论、中国冲突法理论与实践、中国区际冲突法、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和涉外民商事法律适用法。

经验分享: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中还包括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即只有本科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才可以报考,这类专业报考相对容易一些。法学专业的考研科目较为固定,除了一些名校法学专业的考研科目要求较多,一般的法学考研科目都比较少,这也有利于跨专业考生的备考复习。

翩翩学者 历史类、哲学类专业

人们习惯对学者敬而远之,觉得做学问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实际上,学问可以分很多种,并不是所有做学问的人都要成为著作等身的巨人,也有那些在学术领域默默耕耘的人。毕业后成为大学教师或者研究机构、出版机构的研究人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

整体评价:历史、哲学这些理论性强的专业往往带有很强的非功利性特征,如果从就业角度去看,这些专业并非好的选择,它们比较适合有志于此的考生报考。

专业推荐: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前身为自然辩证法)在我国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研究传统。其研究传统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研究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特别是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到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或者到国家机关从事管理工作,近年来也有少数该专业毕业生进入经济领域从事研究或经营工作。由于该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文理兼备、视野宽广、思维敏捷,就业前景并不差。

世界史:世界史是一个包容性很广的专业,可以研究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历史。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学校和方向,对应一定的就业领域。

经验分享:除非你对历史、哲学专业有一定的爱好,如果只贪图容易考上而报考很可能得不偿失。由于这些专业报考人数少,难以招收到足够的学生,因此考试要求可能不高,但是如果想在这些专业取得一定的成绩需要很大的努力。相对来说,这样“小众”专业更适合那些专业真正热爱这个专业的考生报考,尤其是有一定基础的考生。

艺苑才俊 艺术类

选择艺苑才俊最大的障碍就是家人的不支持和身边人的不理解,然而你的幸福只有你才懂。有些人虽然偶然进入英语专业,但是对艺术情有独钟,选择报考艺术类的研究生也十分合理。学成之后至少能从事艺术翻译,那样的翻译比英语专业硕士的翻译更艺术,比艺术专业硕士的翻译更严谨,必定属于少有的特色人才。

整体评价:一般艺术类学科都是研究音乐、美术之类的学科,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肯定难以胜任,但是一些偏理论接近美学的学科或者大众化的艺术类型对应的学科可以考虑。比如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在招生简章中就明确写着“欢迎艺术、文学、文化、教育等专业考生报考”。

专业推荐:

电影学:从社会文化现象、审美现象及大众传播手段的角度研究电影的科学,包括电影发展过程、电影审美特性、电影创作规律、电影作品分类及其社会作用与美学效应等。电影学是图像时代中新兴的一个艺术类学科,具有广阔的社会应用和学术发展前景。

广播电视艺术学:该专业以广播电视文艺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侧重广播电视受众、审美心理研究、影视艺术教育研究。深入研究广播电视文艺理论、广播电视文艺受众等。

经验分享:尽管艺术类的英语、政治国家线不高,2011年A类地区仅为35分,但总分320分的分数线在所有学科中都是偏高的。所以,艺术专业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艺术类专业的分数线在很多学校已经超过其他学科的分数线。在选择的过程中,英语分数线低对考生并不是好事,相反适当选择英语分数线高而总分线中等的院校,将会有更大的胜算。

备份好“嫁妆”:为未来做准备

充分了解心目中的理想专业

跨专业考研和找婆家一样,最怕“后悔”。要想减少后悔的可能,只能私下“做足功课”,充分了解你渴望选择的专业。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并没有穷尽所有可选择的对象,提到的对象也只是简单介绍,意图仅在为考生指明大致方向,而更多的工作则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完成。了解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考生要联系这一专业的师兄师姐或这一专业的毕业生,了解他们工作和学习的酸甜苦辣,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感性认识,避免那种全凭一时冲动做选择的情况。其次,考生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这一专业的就业领域、就业形势、全国招生和毕业的人数,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最后,考生应该确认这个专业的考试范围,结合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考上的可能性和报考哪类学校比较合适。

利用好英语这一优势

英语专业考生跨专业考研最大的优势在英语水平,这是英语专业考生进入其他领域的敲门砖。英语专业所学习的英语主要是作为一种语言,“专四”考试也如此,特别重视语法、写作思路等语言细节问题;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测试,侧重考查逻辑结构、文章观点、查找信息、总结信息等方面。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英语学习不能疏忽大意,尤其是报考那些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院校或专业,考生最好能通过真题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适应这类考题。

扎实做好专业课的复习

教育学考研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育实习;调查研究;实习表现;组织安排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师范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独立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教育实习可以将师范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了解2014年物理学专业教育实习的状况和实习生对学校组织安排、实习基地情况、实习指导老师的满意度,分析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2014年物理学专业实习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大部分实习生都能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并且认真实习。但是不难发现2014年物理学教育实习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实习生对实习的认识及态度

教育实习是实习生第一次走上实践岗位,对于实习生的未来就业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物理学专业有很多学生虽然是师范生,但是未来不希望成为一名教师,该部分实习生就会在心态上不重视教育实习,认为教育实习跟自己的关系不是很大,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实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

(二)学校关于实习的组织安排

学校关于实习的组织安排是一个关于实习的纲领,而这个纲领的好坏只有通过实践去检验。通过2014年物理学专业实习调查可以看出对于学校的组织安排实习生仍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同时可以反映出学校组织安排存在问题。

2014年教育实习95%实行的是集中实习,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希望自己联系学校实习,分散实习的比例应扩大。教育实习时间的安排是一个慎重的事情,2014年教育实习时间提前带来了一些好处,实习不会与考研冲突,但是后期的课程给考研的同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甚至有些同学因为准备考研而没有时间学习专业课而影响到考研的复试。关于实习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实习评价方式,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实习生对现在的实习评价方式不满意,应该借鉴其他学校或国外实习评价方式,建立适合我院的实习评价方式。

(三)教育实习基地

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对于教育实习非常重要。2014年教育基地都是在市区实习生实习非常方便,这是比较好的一方面。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有一些实习基地对待实习生的态度是不欢迎的,没有给实习生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实习生讲课次数太少、实习指导老师没有放开让管理班级、实习基地安排的指导老师不是物理科目、实习基地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管理松懈等这些都是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

二、专业实习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学校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深化和拓展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技能。从以上讨论中可以看到,2014年物理学专业实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多种方法来端正学生对待实习的态度。我院几位领导利用实习动员会给学生详细讲解了教育实习对今后带来的好处,指出教育实习不只是对于未来想成为教师的实习生有重大作用,对于每一位实习生都是一次y得的锻炼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了教育实习的重要性。但是会后依然有些学生对教育实习认识的不够重视,对待实习有应付的心态,对这些学生必要时可以采取单独谈话,继续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另外,为了让这部分学生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还应加大实习成绩考核力度,在执行过程中做到严格而不是走形式。只有端正实习态度并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才能起到好的实习效果。

(二)对于实习的组织安排我院应该有所改变。实习方式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对于自己可以联系到实习学校的实习生允许单独实习。需要关注的是在以往的单独实习学生中,有的学生只是找一个实习单位盖章没有真正实习。学校应该针对单独实习的实习生成立监督小组,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在实习结束后上交授课视频、图片等资料。对于在集中实习的实习生还是实行集中管理的模式。以上两种实习方式应该充分尊重实习生的意愿。

(三)2014年实习时间做出调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既然物理学专业课程在大二期间分为了考研方向和不考研两个方向,那么相应的实习应该分为两个方向。对于考研的学生应该提前实习,校外实习时间可以稍微减少。对于不考研的学生可以按照以前的实习时间在理论课全部结束后进行实习,实习时间可以加长一些。

(四)目前大多数师范类学校实行的教育评价方式是《教育实习鉴定表》来考察学生的实习成绩,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教育实习评价方式。《教育实习鉴定表》的评价方式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我院应该借鉴其他学校的评价方式,每一个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自己建立个人实习成长档案袋,可以包括实习图片、实习视频、实习心得等。对于实习成长档案袋不做统一要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这样可以让实习生通过记录自己实习的经历体验到实习的艰辛与成长。最后学校可以根据实习生的成长档案袋材料给与实习成绩。这种新颖的评价方式可以让实习生认识到实习的过程要比最终的结果更加重要。

(五)学校应该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做到合作双赢。目前很多实习基地在实习生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学校应该加强与实习基地联系,多加沟通,不仅让实习基地提供实习的地方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有负责的指导老师给与实习生指导。学校与实习基地建立合作办学的伙伴关系。学校可以为实习基地提供前沿的教育信息,可以给与实习基地老师提供培训等服务。在此基础上,互相合作取得双赢。

参考文献

[1] 方华基.高师物理专业教育实习调查与反思[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

[2] 张艳,张海珠.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调查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1

[3] 金玛莉,江岳军.教育实习调查报告[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13

[4] 刘艳春.物理师范生教育实习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6

上一篇:美术培训范文 下一篇:教学目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