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7:58:01

教育实习论文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1篇

(一)给予她一个包容、宽松的环境

首先,考虑到小班孩子安全压力大,大班有的孩子欺生、淘气,而中班孩子相对容易接纳实习生,班导师给妮妮安排到中班实习。其次,与中班保教人员沟通,让她们包容、接纳妮妮,伸出温暖的手,帮助她度过实习期。妮妮在中班实习时,也出现了独自舞蹈,导致幼儿兴奋地模仿乱成一团,早上睡过头,没有上班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中班保教人员及时与班导师沟通,班导师及时了解她的情况,给予她帮助。只有班导师、教师和保育员提供包容、接纳、宽松的实习环境,妮妮才能度过艰难的实习期。

(二)挖掘她的闪光点,扬长避短

妮妮擅长绘画,也能静下心来做一件事。班导师建议她指导幼儿绘画,既发挥了她的特长,也给她一个任务驱动,让她在学中做、做中学。妮妮在指导幼儿绘画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获得了归属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与同伴交往,建立安全感

在附属幼儿园实习的还有另外一位福建籍实习生,班导师建议妮妮与这位同伴交往,避免孤独感,尽快融入到幼儿园这个集体中。由于在实习前期出现了挫折,妮妮到附属幼儿园实习时缺乏安全感,处处小心翼翼。班导师明确告诉她,不要紧张,大胆实习,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附属幼儿园一定给予她实习的机会。在消除顾虑、有安全感的氛围中,妮妮积极与其他实习生交往,建立同伴互助的团队,相互支持,共同提高。

(四)密切与家长沟通,共助成长

经常与家长沟通,特别是妮妮情绪不稳定、消沉时,借助家长的关心和关爱帮助她走出困境,让亲情给予她肯定与鼓励,帮助她重拾信心,找到心灵的依托。妮妮经历幼儿园辞退后时常做梦,在梦境中又被辞退。妮妮家长则鼓励她:大家都认为她在大学学习这两年进步很大,如她在上学期间,冬天双手生了冻疮,也能勇敢地承受,不向家长诉苦,独立能力增强了不少。家校的有效合作可以有利促进学生的成长。

(五)给予展示平台,充分展现价值

附属幼儿园要求每一位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前展示一节汇报课,班导师、实习生、指导教师参与听课、评课。妮妮想在汇报课上有充分的展示并有所创新,但由于准备不充分,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过她第一次尝试了组织幼儿活动,也熟悉了组织幼儿活动的基本流程,积累了实践经验,也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毕业后具有在幼儿园独立从事教学和教育工作的能力,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自信。教育实习应为学生提供充分锻炼的机会,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幼儿园和高素质的班导师。2014年5月,妮妮参加福建省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笔试已经入围,面试成绩尚可,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最后仅以四分之差落选。但她不气馁,准备明年继续应战。每一个人都秉性不同具有差异,但每个人都有生长的空间,在学生的成长路上,学校、家长以及周围同伴应伸出温暖之手,共同帮助他成长。

二、班导师引导教育实习的策略思

考某具有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是女生,在教育实习阶段,她们具有双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和幼儿园教师。这是她们第一次独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她们缺乏社会经验,却要与幼儿园领导、同事、家长、幼儿等对象展开交往,难免出现初入职的焦虑、迷茫、浮躁、困惑等社会不适应。下文以该校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年级女生为例,分析与思考班导师引导教育实习的策略:

(一)就业指导———帮助选择优质

幼儿园幼儿园的环境相对比较单纯,可以为教育实习生提供迈向社会的过渡缓冲期,帮助其成熟心智进而增强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大型民办幼儿园大多拥有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而省级示范幼儿园都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这样的团队中教育实习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专业能力也能提升较快。班导师推荐两位教育实习生到九江早期教育学校(幼儿园)就业。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是1997年创办的一所大型民办省级示范幼儿园,生源充足,管理规范,提供实习津贴,免费提供食宿。两位教育实习生在一个单位工作,也是一个互助团队,遇到困难能相互商量、照应,共同度过就业适应期。艳艳是这两位实习生中的一位,曾在教育实习之前找到班导师要求给予指导。到这所幼儿园实习后,艳艳给班导师的短信中写道:“真的很感谢老师推荐到早期教育学校实习,感谢老师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指引我。在幼儿园我学到了很多、实践了很多。在教师技能比赛中,我的说课尝试用PPT演示,还担任了主持人。任何一种尝试对于我来说都是学习和成长,是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不断扩充。我会继续努力,不会让老师失望。”在这里,班导师帮助实习生选择优质幼儿园就业,为实习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二)基层面对面———走近实习生和园长班导师需要

走向基层、走进幼儿园、走近实习生,需要了解实习生在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不仅能让实习生觉得亲切、温暖,而且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班导师还与九江早期教育学校的园长进行深度交流,园长对两位教育实习生的评价很高,认为她们工作态度好、有激情、专业能力强。园长还特别表扬了艳艳,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春季教学是正月初五开学,正月初二艳艳就离开甘肃老家回到单位工作,责任心很强。园长感谢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为幼儿园输送了两位优秀实习生,希望今后能推荐更多的毕业生到幼儿园工作。走基层活动也是班导师全面了解幼儿园的良好契机。2011级有两位教育实习生应聘到一所新园———未来星幼儿园。班导师赴未来星幼儿园对幼儿园办园基本条件、举办者的身份背景、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的资质等方面进行考察,确保教育实习生的实习单位能持续发展,实习生有安全保障。班导师与未来星幼儿园园长交流时,园长反映了实习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上班时间吃零食、迟到、认为幼儿园管理苛刻、小题大做等组织纪律不严、生活不严谨、对自身要求不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班导师要正视教育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实习生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三)教研指导———引导实习生进行教研活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专业能力有如下要求: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要求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班导师应积极引导实习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教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实习生的教研兴趣、教研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如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每年开展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班导师积极鼓励教育实习生参加活动,并对实习生撰写的幼教文章给予修改。在班导师的指导下,实习生英英的幼教论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也激发了所有教育实习生的教研热情。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开展的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中,所有实习生都积极参赛,实习生写作和分析问题的教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管理指导———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

班导师要关注教育实习生群体动态,应利用邮件、短信、QQ群等信息平台,突破空间的限制,与实习生交流思想,帮助她们排解心理压力,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如实习生媛媛和兰兰处于单亲、低保家庭,家庭结构不健全,经济拮据。班导师积极为媛媛和兰兰提供了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的信息,并帮助她们准备申请材料,使她们成功申请到补贴。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低收入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使她们因为班导师的悉心关怀而备感温暖。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已经参加了普通话考试,班导师了解到,江西省对幼儿园教师资格普通话条件的认定是达到二级乙等即可,而上海、甘肃嘉峪关市等地要求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为此,班导师便建议部分实习生(普通话二级乙等)在教育实习期再次参加普通话考试,改变普通话等级。在班导师的指导下,班级44位学生中有32人取得了二级甲等普通话等级证书。了解到江西、福建、甘肃等地2014年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后,班导师结合岗位计划、岗位条件,实习生的年龄、户籍、个人能力综合考量等情况,为实习生提供报考岗位、招聘考试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实习生有效复习、积极应考。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班导师认真负责,并为每一位档案缺失的教育实习生提供帮助。如教育实习生燕燕自主招生的入学档案缺失,班导师积极联系辅导员、学院、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招生处,在多方寻找档案未果的情况下,班导师了解到另外一个参加自主招生的教育实习生的入学档案是邮寄到户籍所在地,于是分析推测燕燕的档案可能还在农村的镇邮政所。让燕燕家长查找后,果然在家乡的邮政所找到了遗失近两年的档案。此外,班导师还利用信息平台,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在困难补助申请、普通话考试、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档案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科学指导。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2篇

某具有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是女生,在教育实习阶段,她们具有双重身份———在校大学生和幼儿园教师。这是她们第一次独立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她们缺乏社会经验,却要与幼儿园领导、同事、家长、幼儿等对象展开交往,难免出现初入职的焦虑、迷茫、浮躁、困惑等社会不适应。下文以该校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大三年级女生为例,分析与思考班导师引导教育实习的策略:

(一)就业指导———帮助选择优质幼儿园

幼儿园的环境相对比较单纯,可以为教育实习生提供迈向社会的过渡缓冲期,帮助其成熟心智进而增强应对纷繁复杂社会的能力。大型民办幼儿园大多拥有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而省级示范幼儿园都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这样的团队中教育实习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专业能力也能提升较快。班导师推荐两位教育实习生到九江早期教育学校(幼儿园)就业。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是1997年创办的一所大型民办省级示范幼儿园,生源充足,管理规范,提供实习津贴,免费提供食宿。两位教育实习生在一个单位工作,也是一个互助团队,遇到困难能相互商量、照应,共同度过就业适应期。艳艳是这两位实习生中的一位,曾在教育实习之前找到班导师要求给予指导。到这所幼儿园实习后,艳艳给班导师的短信中写道:“真的很感谢老师推荐到早期教育学校实习,感谢老师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指引我。在幼儿园我学到了很多、实践了很多。在教师技能比赛中,我的说课尝试用PPT演示,还担任了主持人。任何一种尝试对于我来说都是学习和成长,是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不断扩充。我会继续努力,不会让老师失望。”在这里,班导师帮助实习生选择优质幼儿园就业,为实习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二)基层面对面———走近实习生和园长班导师需要

走向基层、走进幼儿园、走近实习生,需要了解实习生在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不仅能让实习生觉得亲切、温暖,而且能更加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班导师还与九江早期教育学校的园长进行深度交流,园长对两位教育实习生的评价很高,认为她们工作态度好、有激情、专业能力强。园长还特别表扬了艳艳,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九江早期教育学校春季教学是正月初五开学,正月初二艳艳就离开甘肃老家回到单位工作,责任心很强。园长感谢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为幼儿园输送了两位优秀实习生,希望今后能推荐更多的毕业生到幼儿园工作。走基层活动也是班导师全面了解幼儿园的良好契机。2011级有两位教育实习生应聘到一所新园———未来星幼儿园。班导师赴未来星幼儿园对幼儿园办园基本条件、举办者的身份背景、幼儿园园长和幼儿园的资质等方面进行考察,确保教育实习生的实习单位能持续发展,实习生有安全保障。班导师与未来星幼儿园园长交流时,园长反映了实习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上班时间吃零食、迟到、认为幼儿园管理苛刻、小题大做等组织纪律不严、生活不严谨、对自身要求不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班导师要正视教育实习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实习生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三)教研指导———引导实习生进行教研活动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专业能力有如下要求: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订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要求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2]班导师应积极引导实习生开展社会实践和教研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实习生的教研兴趣、教研能力和社会实践技能。如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每年开展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班导师积极鼓励教育实习生参加活动,并对实习生撰写的幼教文章给予修改。在班导师的指导下,实习生英英的幼教论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3年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也激发了所有教育实习生的教研热情。在江西省九江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14年开展的幼教论文、教育案例、观察笔记征集活动中,所有实习生都积极参赛,实习生写作和分析问题的教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管理指导———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

班导师要关注教育实习生群体动态,应利用邮件、短信、QQ群等信息平台,突破空间的限制,与实习生交流思想,帮助她们排解心理压力,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如实习生媛媛和兰兰处于单亲、低保家庭,家庭结构不健全,经济拮据。班导师积极为媛媛和兰兰提供了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的信息,并帮助她们准备申请材料,使她们成功申请到补贴。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低收入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也使她们因为班导师的悉心关怀而备感温暖。幼儿园教师教育院校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已经参加了普通话考试,班导师了解到,江西省对幼儿园教师资格普通话条件的认定是达到二级乙等即可,而上海、甘肃嘉峪关市等地要求幼儿园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为此,班导师便建议部分实习生(普通话二级乙等)在教育实习期再次参加普通话考试,改变普通话等级。在班导师的指导下,班级44位学生中有32人取得了二级甲等普通话等级证书。了解到江西、福建、甘肃等地2014年届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后,班导师结合岗位计划、岗位条件,实习生的年龄、户籍、个人能力综合考量等情况,为实习生提供报考岗位、招聘考试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实习生有效复习、积极应考。

二、总结

在学生档案管理方面,班导师认真负责,并为每一位档案缺失的教育实习生提供帮助。如教育实习生燕燕自主招生的入学档案缺失,班导师积极联系辅导员、学院、学生家长以及学校招生处,在多方寻找档案未果的情况下,班导师了解到另外一个参加自主招生的教育实习生的入学档案是邮寄到户籍所在地,于是分析推测燕燕的档案可能还在农村的镇邮政所。让燕燕家长查找后,果然在家乡的邮政所找到了遗失近两年的档案。此外,班导师还利用信息平台,关注实习生群体动态,在困难补助申请、普通话考试、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档案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科学指导。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3篇

1.学生的准备不到位首先是思想认识和教学理念的准备不到位。从学校和教师的层面来说,更多地将教育实习当成一种活动,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而不是当“课程”来对待,以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把它列入“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没有从课程的视角来认真研究实践教学体系和严格实施实践教学的措施。没有把实践教学置于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大背景下,以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理想、创新精神和教师专业能力为明确目标,所以学生无法清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状和主要发展方向,不能准确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教学方式,教育实习中面对新课程时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习生的就业竞争力。从学生的层面来说,不能充分认识到教育实习对自身专业发展、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的重要作用。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实习生在专业理念的准备、专业知识的储备、专业技能的训练上,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学完后,让他们归纳自己的教学理念时显得很茫然,甚至什么是教学理念都不清楚。对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基本理念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不能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有27%的学生对课程改革不了解,有46%的学生认为要加强课改知识的教学。至于中学课程标准中对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等方面的规定,几乎很少有学生去潜心研读,以之指导教学实践纯属奢望。至于专业知识的准备,实习生往往是在实习中上哪节课才会围绕哪节课展开备课,或者拓展专业知识,之外的中学课程一概不闻不问。专业技能方面的准备也很不到位,有些实习生一是从理论层面上不能全面而深入地钻研如导课、提问、讲解、语言、板书、结课、组织、强化、说课等等技能的基本内涵、操作方式、具体要求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二是实践中浅尝辄止,不刻苦训练,因而不能将这些技能内化为教学的执行能力。

2.学生的参与不到位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到位。一是每年各专业实习中有20-30%的自主实习的学生,实际上几乎是不参加教育实习的,而是以自主实习之名而行考研、考公务员或者其他事情之实。集中实习的学生,也由于种种原因,在参与课堂教学、参与班级管理、参与教学研讨等方面存在隐形缺位的现象。调查显示,有些实习生主观上根本就不喜欢当老师,所以宁可在宿舍睡大觉,也不愿意参与到对自己未来发展毫无意义的教学、管理或者教学研讨中去;有一些实习生一边在实习中,一边将主要精力放在为考研、考公务员做准备上,而虚化了教育实习;还有部分实习生不善于主动积极地向指导老师请求听课、上课、跟班、带班,被动地坐等指导老师的召唤,若指导老师太忙,自己只能被动地游离于实习之外;更有一些情况是,实习生本身的能力太低,素质太差,很难保证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出于对学校和学生的负责,指导老师会减少这类学生代课带班的机会以免影响教学质量。

3.教师指导不到位实习生实习的成效以及未来职业发展如何与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关系极为密切。如实习前的教学理念、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课堂教学实施的能力等准备的指导,见习期如何听课、评课,如何了解指导老师,如何了解班级,实习中的备课、上课、教研活动指导,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指导,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指导,实习的总结反思和专业发展及人生规划指导等等涉及很多内容。一方面在大学课堂上未能将教育实习作为主要课程进行系统而全面介绍和指导,实习生在实习前并不完全了解教育实习的基本任务和常规做法。二是带队老师在实习动员大会上的所做动员,由于时间有限也不能全面深入地讲述和指导。三是教育实习多被安排在初、高中的低年级,有些指导老师本身就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教学及管理经验不足,难以指导实习生。还有些老师,家庭负担、教学任务太重无暇顾及实习生的指导工作。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1.师范就业不景气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如同悬在高等师范院校师生头上的一座大山愈来愈沉重。原因有二:一是近年来城镇乃至农村中小学校裁撤合并较多,致使教师需求量锐减;二是师范院校的招生规模并未削减,累计进入就业市场的师范毕业生数量增多。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比“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28万人,被称为“更难就业季”。陕西省2014年应届毕业生超过三十万人,就业压力凸显。(《陕西迎“更难就业季”个别院校文科班零就业》)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逐年累积,就业前景更不容乐观。根据2008年中国教育统计公报的数据综合计算,2008年间,“全国中小学减少了21175所,中小学在校生减少429.88万人。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中1∶15的平均师生比粗略推算,理论上全国可能减少教师岗位29万个”。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1997年全国农村小学数为512993所,2009年为234157所,减少学校数合计278836所,这一增一减,使2012届、2013届乃至以后各届师范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工作稳定的教师职业吸引着更多的毕业生选择报考,特别是2003年教师资格认证制面向社会,一些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也挤入教师行业,加剧了本就很紧张的就业市场。一方面,很多教师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很难进入到教师职业的从业行列。另一方面,教师职业的辛苦和清贫与商海搏击的成功与荣耀形成鲜明的对比,出于对未来前途的考虑,有些实习生迎难而上,继续追逐着从事教育事业的梦想,然而部分实习生知难而退,打消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而从教的念想,因而对教育实习工作也只能是敷衍了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比较容易获得职位的行业,试图抢先进入其他行业,获得一席之地。

2.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学科专业课一般占总课时的70%,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所占课时比例则少得可怜,一般在10%以下,不仅门类少而且体系不合理,还存在重“学术性”轻“师范性”和“示范性”的现象。师范性课程比例的偏低,必然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素质产生不利影响。有人调查统计说“有48%的学生认为学科专业课程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有36%的学生认为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对实习教学帮助不大。这说明,当前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仍然难以适应教师培养的需要。”(《浅析西部高师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这个问题要两方面来分析,一方面高师院校课程设置、内容安排确实有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与基础教育的现实对接的地方;另一方面,当下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存在严重的问题,有一大批的实习生对无论什么人开的什么课程都不听不学,只要60分不挂科就万岁,因此教师教育类课程也存在严重的隐形缺课现象。

3.思想认识不明确实习生不能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实习对自身能力提升、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以及未来人生理想的选择意味着什么。意识不到它是增长人生阅历的有效途径,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自己从学生向老师转化的必由之路,是获取教师职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实习生也很大程度上认识不到教育实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实际上,实践基地学校一般是不欢迎实习生的,因为实习生的到来更多地会给实践基地学校添麻烦,增加了教学的任务和工作量,甚至会冲击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教学质量。时至今日,之所以还有这么多的实践教学基地在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为我们的教育实习工作做着贡献,全赖基层中学领导和老师们的宽厚胸怀和深明大义,依赖于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下的大局意识。

4.实习经费不充足办学经费的紧张是高师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相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来说,目前我们在此方面的投入远远不够,相对于实践基地学校所做的大量工作来,很多学校的实习费少得可怜(40天不足200元,其中包括住宿费、指导费和公杂费),住宿费平均每天不到2元,指导老师每天只有0.6元指导费。实习带队老师的补助十年前每天10-15元,今天依然如故。若是从有限的经费上来考虑,实践基地学校接待实习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无形中给联系实习、建设基地、落实工作造成很多的困难和尴尬。我们既不便于开口要求实践基地给带队老师安排好的食宿条件,更难于开口要求实践基地为实习生安排好的住宿、学习和备课的条件。

三、有效实习的对策

1.做好动员,提高认识一方面,教师教育专业院系,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统一思想,正确处理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视实践教学质量为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生命线,要站在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通过对实习生扎实的思想动员,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意义及实习机会的来之不易;让他们遵守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同时恪守中学老师的职业规范,从而扮演好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角色,实现由学生向老师的顺利转化;让实习生经过准备、实习和总结三个阶段顺利完成带班、代课以及教育调查报告的三大任务;让他们能处理好与指导老师、带队老师、中学生以及实习生之间的关系;让实习生把教育实习当作大学四年乃至一生中最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充实、愉快而又美好的人生经历而珍藏心底。

2.调整课程,加强实践从国内和国际实践教学发展的趋势以及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应该越来越长,种类也越来越多,教师教育类课程占课程体系的比例不断增大。因此着力调整与整合教育类课程内容,适当增加教育类课时数,加强教师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丰富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拉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主要方向。课程设置应该以优化体系和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设置《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学》《学科教学论》《学科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试讲与微格教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教育见习》《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教师教育系列讲座》等课程,达到400个课时,教育实习的时间也应该由原来的6周增加到12周甚至1学年。

3.培训教师,落脚中学教师教育专业的高校教师除了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应该去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研究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用在写文章、评职称上,不愿花费更多的心思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因而其课堂很难具有教学的示范性。一个本来应该走在专业理念的前沿,专业知识的前沿,从业务上全面而有力地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师教育专业的老师,事实上却处于被基础教育改革牵着鼻子走的境地,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另外从专业能力来说,教师教育专业老师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技能也应该处于前沿状态,对实习生具有示范作用,对基础教育有引领借鉴作用,然而这些也是很难做到。因此对教师教育专业老师的培训中加入基础教育的因素势在必行。特别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代课老师每年用一两个月去中学研修很有必要,通过参与基础教育形成对基础教育的基本认识,从而会使其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示范性。

4.加大投入,做好保障市场经济下办学,就得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让教师付出与所得相匹配,否则会严重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实习经费是教育实习各种活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毕竟教师们对于教育事业的激情和热情必须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才会全面释放出来。高师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实践教学特别是教育实习经费的投入,让实习费与实践基地付出的劳动相当;让实习的联系者、带队者体面而有尊严地去和实践基地合作;让实践基地从经费上便于接待、安排和实施具体的指导工作;让实习指导老师乐于从事这样一个辛苦而繁杂的工作;能让每一位为教育实习工作付出心血和劳动的老师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4篇

学界对美术教育实习困境的描述主要集中在课程设计、管理体制、组织指导、评价体系、时间安排等方面。如,吴婷英在针对高师美术教师教育专业的顶岗实习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认为,传统美术教育实习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实习时间过短、缺乏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教育实习专业指导教师缺乏、实习评价体制不完善等[1]。徐丹旭认为,高师美术教育实习主要存在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习生缺乏充分的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时间短,内容单一、管理体系不健全,指导不力等[2]不足。这些观点基本阐明了美术教育实习面对的困境,然而细究困境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根源在于基础美术教育不受重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应试教育仍然是中小学教育逃不开的一道坎。强大的升学压力下,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是在语、数、外等所谓的“主科”,而音、体、美等“副科”不得不为“主科”让道,不仅课时量少,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都得不到保障。以成都附近都江堰某中学为例,该中学现有学生1000余人,美术教师两人,三个年级中仅有七、八年级共15个教学班级开设了美术课,每个教学班级每周仅一节课,毕业班学生的美术课程则被砍掉。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不仅学生不重视美术课,认为美术课就是“休息课”,上课期间不准备美术用具,任课教师也不认真备课,随意让学生画点素描、练习书法,一堂课就此混过,美术教师很难按照美术教材规定内容完成美术教学工作。在基础美术教育难以推进的情况下,高师院校更难以找到美术课程开展良好的实习学校,实习基地建设非常滞后,一些高师院校美术教育实习形式化问题突出,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开展有效美术教育实习工作的策略

美术教育实习虽然面临许多困境,但却不能因噎废食,必须不断探索摆脱困境的现实途径。笔者认为,应从如何更好地组织美术教育实习的问题入手,加强实习工作各参与主体的协调合作,做好过程控制,引导实习工作走上良性循环,以期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

(一)努力建设实习基地

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实习工作开展的首要策略做好美术教育实习工作需要多主体的协调合作,其中关键点还在于高师院校和实习基地学校合作关系的达成和维护。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搭建合作平台,建设实习基地。第一、用美术知识帮助中小学摆脱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是在对方学校建立高师实习基地,让学生重视美术课程的一个策略。我们以实习生能为中小学教学添彩为吸引点,通过辅导中小学生参加市县级绘画展览,能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出力。从笔者观察到的情况来看,虽然有的中小学美术课程开课情况并不很好,但大多数学校均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而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的开展被视为学校文化建设、内涵建设的重点,并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向社会宣传,这一心理基础和需要就是高师院校打开局面的突破口。适应美术专业的特色,高师院校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县市级展览,多向社会及中小学展示教学成果,“推销”优秀学生,积极向中小学宣传有创作热情的实习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新的活力,鼓励实习生多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出力。如在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大邑县教育局、文明办就在大邑县晋原中学举办了乡村学校少年宫成果展示活动。其时,在大邑县乡村中学实习的阿坝师专美术实习生就积极参与,辅导学生为参展创作了多幅版画作品,并经评委公开、公平评比为实习学校取得了良好成绩,受到实习学校的欢迎。通过这样的活动提高了中小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提示了学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性。第二、与实习基地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加大经费投入是实习工作的有利保障。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维护依赖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平等,同时须签订合作协议,由法律将双方约定的责任义务规定下来。一般来说,高师院校要向实习基地学校支付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一是用来补贴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的指导费用,二是补偿实习基地学校付出的管理成本。高师院校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实习经费的投入,管理费用的标准可根据学生实习时间长短、实习人数以及基地指导教师的人数等予以动态调整,鼓励基地学校多接纳实习生,多派指导教师。如阿坝师专近几年建立教育实习基地10余个,每年投入经费几十万,使得学校实习工作开展顺利,学生综合教育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在每一期的实习结束后,高师院校都可对多个实习基地的情况进行调查反馈,给予实习生反响好的基地学校适当奖励,以激励和巩固合作关系。

(二)美术实习工作参与的主体“各尽其责”

是角色的定位要开展工作,就要分工明责。一般来说,实习工作的参与主体主要有高师院校、实习基地学校、实习生本人、带队指导教师、基地指导教师。各主体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高师院校的责任在于做好教育实习的组织工作,积极寻找基础美术教育开展较好的中小学,并与其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建设好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学校则要为高师院校的实习工作提供支持,不仅要安排好实习生的生活问题,更要激励并敦促在校美术教师多给予实习生指导,多为实习生提供实践机会,安排其承担正常教学工作,而不是仅做一些“打杂”的事情;对于实习生本人来说,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实习工作的重要性,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教学能力和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实习之前精心备课,谦虚认真地接受老师的指导,虚心请教,认真锻炼自己;带队指导教师则应明确自己的责任,除了当好实习生的带队老师,做好管理工作以外,还要成为高师院校和实习基地学校间的联络员,维护二者之间的关系,更要肩负起指导实习生教学的任务,在实践中传授经验和技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基地指导教师与高师院校派出的教师责任有所区别,主要是为实习生分配工作任务,讲解基础美术教育实践中应注重的问题,带领实习生观摩课堂,点评指导实习生试讲课堂,帮助实习生适应角色的转换。只有实习工作各个参与主体劲往一处使,才能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三)重视实习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是美术实习工作的核心建设好实习基地之后,实习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就是另一重头戏。笼统地说,教育实习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实习前工作准备。在这一阶段,高师院校要做好实习前的动员工作,除了要向学生阐明参加实习的重要意义,同实习基地学校沟通好实习事宜以外,更要派遣得力实干的指导教师负责实习生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就实习生本人来讲,要充分认识到实习实践的重要性,提前做好课程准备,可先进行模拟教学,亲自设计一堂课,进行微格训练,并反复地试讲和调整,做到有备而来;实习基地则要向实习生介绍学校情况,为实习生指派在校美术教师为指导教师,组织实习生观摩美术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以及美术活动课,为每位实习生分配教学、班主任工作和美术活动课的辅导工作。还可以在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学生师范技能的培养。如在中国画教学中可以按照中小学教学需要,选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练习,为教育实习做准备。

第二、实习工作深入展开。实习生要根据观摩课堂的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并试讲,带队指导教师和基地指导教师负责评价指导,课后要组织实习生展开总结讨论,帮助实习生把握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除了课堂教学工作外,实习生要多和学生接触,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分析把握中小学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班级管理工作。如美术实习在空余时间,实习生应主动开展美术兴趣小组,辅导学生完成美术作品创作,提高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第三、实习成绩评定和总结。成绩的评定和总结虽然是教育实践的最后一个阶段,但切不可流于形式,仅以一份草就而成的实习报告敷衍了事。为此,可引入多方评分机制,由实习生本人、实习小组成员、带队指导教师、基地指导教师等相关方面根据每名实习生的真实表现进行评分,最后成绩则是加总后的平均分,以此为每名实习生的现实表现定位,以做到客观可信。同时,带队指导教师应组织座谈讨论,让每名实习生分享实习期间的所思所感所得,在相互启发印证的基础上加深印象。总而言之,美术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育内容的应有之义,也是必须予以重视的必然环节,而只有实习工作各参与主体都积极协同,作好组织工作,才能产生合力,才能切实将实习工作落到实处,为基础美术教育培养出优秀的教师。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5篇

教育实习心得论文范文1

通过为期七天的见习实践活动,我终于明白当好一名人民教师并非是一时半刻的事。

正如众多的老师所说所说的那样,授课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结合这次遂溪县第四小学见习活动,细细体会,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恰当。因为老师授课的时候,不单只要按照自己备好的内容来传授知识,同时亦要应对学生的突然提问以及随时为学生提供解答技巧。之前,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备好课,按照自己思路授课就行了,但后来发觉自己许多的想法不切合实际,很难达到一名合格教师的基准。

此外,通过这次实践活动,给我感受颇深的是:教师的角色不能一成不变,要学会变换,进行合理地调配。这几天的实践活动,发觉这里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点是:教师很善于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把课堂的气氛弄得挺活跃的,而不是死气沉沉的。一个成功的教师不是重在将知识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在教学中给学生指引一条学好知识之路。

另外,这次实践活动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面对不同年级,教师的重点也应该随时转换好授课重点。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应该知道,小学一二年级教师,教学目标应该重点放在教学生认识生字及其方法上,不要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小学三四年级处于小学的中间阶段,重点是认识词语,加强阅读能力,而不是浪费过多的时间教学生认字、识字。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好阅读能力,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同学们的阅读技巧以及写作技巧上。

此外,我亦明白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作为管理者,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教师作为学生们的朋友,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教师作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从低年级阶段过渡到高年级,慢慢地步入了正常的学习轨道,我认为我也渐渐地懂得了如何从一个学生到一位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我和他们在一起学习,在一起摸索思考。他们教会了我许多东西。我热爱这些学生,我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个工作岗位。我希望我能再接再厉,与学生们共成长,未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教育实习心得论文范文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愉快而又艰辛的实习工作快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半月里,我们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在教案的准备和书写上,在课堂的布置上,在课时的掌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个半月的时间不长,但感受颇多。

现将在实习中的心得

一.教师要有自己独到之处

虽然实习之前,我们再学校里也有过代课的实践,但是面对中学的体育教学还是没底。随着二期课改的实施,赋予我们教师的要求。这也要求了我们要改变传统而又枯燥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不要老是束缚于老的教学方法中,在教学中要有自己独到之处,有新意。让学校在快乐的心情下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也方便于我毕业论文的研究。

二.初为人师,为人师表

教育实习开始以前,院领导对我院的全体实习生进行了动员,并结合以往教育实习的经验和教训,向实习生进行了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的教育培训,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因为教师可以说是学生的榜样,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在教育实习中,我尽量做到为人师表,主要表现

1.投身于教育实习中。虽然,在实习前也有过一些试教活动,但是真正的中学教学对我来说,这还是第一次。从学生转变为实习老师,这之间需要付储一定的努力。首先,在实习第一周,听了带队教师及其他教师的一些课,为第二周正式上课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为了上好第一堂课,我深钻教材,备好第一堂课,勇于创新,进行新教法尝试。然后,开始上课,而在这期间,我又与其他实习生进行交流,吸取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

2.在实习中,我不仅仅只限于教学工作,而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及实习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有益的活动,丰富了实习生活。我们和学生,我们即是实习老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但这两者之间的距离保持适当。我与学生交朋友,空余时间和学生一起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与学生打成一片,加强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而在上课、考试时,对他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又要有一定的严肃度,这样在学生面前保持了一定的威信。

三.做老师容易,做好老师难

做一名老师容易,做一名好老师的确很难。教学工作复杂而又繁琐。首先,要管理好整个班集体,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然后,又要顾及班中的每一名学生,不能让一名学生落伍。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凑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帮助。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

实习工作还有半个月就要结束了,但我相信这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新的起点。在实习中获得的经历和体会,对于我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都有很大的帮助。经过这次实习,也提高了我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在以后的工作上我会有争取更大的进步。相信今后无论什么时候回想起这段经历,都会觉得是快乐的,而且永远铭记于心!

教育实习心得论文范文3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来到了xx幼儿园,随着时间飞逝,实习生活的结束,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师的不易。这次实习也让我收益颇丰、受益匪浅。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进园实习初期,我感到了很大困难,毫无工作经验的我,面对新工作,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的确很难。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道到底该从哪里下手,看着师姐们轻轻松松的带着宝宝开展各种活动,做着一个又一个的游戏,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兴奋、热情高涨的小脸,我深深地被感染着,我努力地去学习,尝试独立带孩子,经过几次之后,我的紧张心理才逐步退去,慢慢的融入这个小集体当中。

在实习过程中,让我懂得了要因人施教,面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差异,有自己独立的内心小世界,而作为他们老师,要想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小世界,不用心去了解去发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是不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爱之处以及不足之处,要想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不仅要关心和照顾幼儿,和幼儿家长的沟通也非常的重要,在实习期间我试着与家长打交道,与他们交流幼儿在园以及在家的各种表现,实习让我获得了很宝贵的东西。

在教工幼儿园的每个教室都有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时间表及主班配班老师的工作分工,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时间表,配合所在班老师认真做好一日生活常规工作。

最初,保教工作时,我虚心请教老教师和师姐们,积极配合他们工作。户外活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热时:提醒幼儿减衣服,喝水时不拥挤,不说话,以免被水呛到。吃饭时小心被烫,安静进餐,不挑食。洗手时用肥皂,消毒杀菌,睡觉时要盖好被子,我们都要检查一下幼儿是否盖好被子,以免受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每一个幼儿。细心、耐心的帮助每一个幼儿并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小常识、小窍门,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让每个幼儿真正爱上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充满爱心与童趣的氛围,在玩乐中找到真正乐趣、不断的增长知识。

要成为一名合共的幼儿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随机应变幼儿各种怪异的提问,我吸取周围教师的先进经验,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能对此疏忽!知识和经验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有不断的吸取、提高!家长才会放心把孩子完全交给你。完全信赖于你。充分信任你。并且做到不怕苦,不怕脏,像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经过这次实习,三个月里:让我真正的了解幼儿老师是那么的不容易。真是:哎,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曾经以为带幼儿是什么人都能上任的。 可做起来是如此之难!回顾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和孩子们一起的喜怒哀乐,想想要分开。实习也落幕尾声。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6篇

琼州学院是中国最南端的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是国际化、开放型、特色鲜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正好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办学特色。从对外汉语到汉语国际教育都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教学最中心的环节是​毕业实习。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是留学生汉语教学。

一、对当前学生毕业实习情况的调查

我们分别对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40份,收回239份,有效问卷有202份。其中向2010级大四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8份,收回107份,有效问卷70份;向2011级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4份,收回44份,有效问卷44份;向2012级发放调查问卷35份,收回35份,有效问卷35份;向2013级发放调查问卷53份,收回53份,有效问卷53份。对以上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对比,如下表。

调查发现,对实习的认识比较清晰的是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其中认为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的是13级大一的学生,其次是10级大四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76%,认为该去中小学实习的是11级大三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认为该去企业实习的是12级大二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9%。不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向的主要是13级大一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1%。以上数据表明,大一与大四学生大部分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认识从最初的清晰到大二、大三的不清晰,再到大四的清晰,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表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选择的方向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实习意愿,选择实习方向与专业相关的主要是12级大二及13级大一的学生,而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10级大四的学生最多,占调查人数的66%,11级大三的61%,12级大二与13级大一的分别为4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加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的学生增多,而选择与专业相关单位实习的则少了。这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有关。

在有无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上,大一学生没有经验的占调查人数的91%,10级大四的没有经验的占71%,11级没有经验的占36%,12级没有经验的占63%,可以发现学校在发展,学生接触留学生的机会是在增多的。以上数据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反映了对实习的希望,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比较少,在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中,大部分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教本校的留学生,以班级形式授课的很少,没有到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的机会。大多沿袭以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实习形式,而“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实习实训才是汉语国际教育实习的目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形式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不仅是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学生毕业时的意愿不再是单纯地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而是选择跟自己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尽管如此,学校也应该从开办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对口,在此基础上实现实习形式多元化。

(一)遵循的原则

1.实习内容尽量与所学专业对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多的是面向全球的汉语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院校都面临着实习瓶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开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的渠道和基地,特别是与国外学校的合作,尽量让学生把所学用于所用。

2.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除了沿袭对外汉语专业特有的在国内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使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实习形式对口化与多元化不是对立的,对口化主要是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层面,而多元化是学生层面。要做到学生实习实训的内容对口化,然后留一部分时间满足学生自身实习的需求,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具体的做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二)具体形式

可以根据地域优势,结合专业与地方特色,尽量以留学生汉语教学为主,同时可以进行涉外文秘、涉外导游以及企业实习等。

1.留学生汉语教学。一是学校内部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实习,这是最主要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形式,应该保留和发展。还可以丰富实习形式,不仅是留学生的汉语课堂的听课、讲课以及课外辅导,还可以增加调查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策略以及需求等,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习结合起来,有的放矢。二是学校以外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实习。社会上有许多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我们可以与之合作,派遣学生去实习。三是海外的合作单位实习。可以借鉴国内许多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模式,跟海外的中小学合作。四是网络汉语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模式主要以口语课为主,实行“异地,同步,实时”教学,但是对计算机技术要求比较高。还有一些网络孔子学院,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选择。更多的实习模式,其实是为实习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满足学校发展、专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因为面对就业现实,很多学生有自己的需求,在控制一定比例的前提下,可以让有需要的学生选择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涉外文秘实习、涉外导游实习等。

2.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可以跟本地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让一些毕业生到中小学去进行语文教学实习。汉语国际教育毕业生有许多改行做了中小学语文教师,据调查,有这方面需要的学生不在少数。

3.涉外文秘实习。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让他们到国际交流合作处实习,拓宽实习的渠道。

4.涉外导游实习。国际旅游岛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来岛旅游,可以利用这种地域优势,跟旅行社合作,把有意愿的学生送去实习。

5.企业实习。有的学生可能根据自己以后的就业愿望选择实习单位,学校应该积极配合,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6.其他。根据学生自己的就业意愿选择实习方向。

总之,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形式比较单一,我们应该根据学校、专业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尽量在学生实习对口化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实用化,实习主要以留学生汉语教学为主:学校内部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实习,学校外面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实习,海外的合作单位实习,网络汉语远程教育。根据学生的需求拓宽实习渠道,如,中小学实习、涉外文秘、涉外导游、企业等实习。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7篇

(一)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内涵

“三位”主要是指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掌握的教学技能、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个方面。“一体化”是指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所掌握的教学技能、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和个人实现成功就业应具备的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教学技能是教学能力与个人素质提高和发展的基础;教学能力是个人作为教师职业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既对教学技能的掌握有促进作用,又能够提高师范生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个人就业导向综合素质既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培训和培养的目标,反过来个人就业综合素质的高低又影响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教学技能的培训。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个人就业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一体化培养不仅是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师范生能否成为一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本标准。正如北京大学教授陈向民所说的“教师的‘专业学习’必须是整体性的,涉及教师素养的整体性转化。教师的素养不能被肢解为相互孤立的部分,如基础理论、实用技巧、专业态度,然后分门别类地对其进行培养。”[1]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提出既是适应新形势下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客观需要,也是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本质需要。

(二)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

从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课程培养目标来看,“三位”是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成为合格美术教师的基础和重要尺度。从美术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来看“,一体化”培养是指将美术专业师范生应具备的美术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三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培养。从中小学美术教师的职业专业化角度来看,美术专业教师应该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和道德人文修养。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就是通过对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平台,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就业导向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之达到未来美术教师就业岗位应具备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素质。为此,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是通过课程体系一体化改革、构建一体化教学实践平台、实施一体化改进措施,从而实现教育实习的培养目标。

二、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三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应用探讨

(一)构建以“三位”为核心的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体系

有效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能力,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美术专业课程体系。第一,突出以主干课程为核心、选修课程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构。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了进一步突出美术教育专业的特色,学院根据地方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开设国画、水彩、版画、油画、民间美术等主干课程,围绕主干课程模块,增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课程,如拼贴画、沙石画、编制、剪纸艺术、综合材料版画、陶艺和泥塑等实践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整合,对所选课程的内容进行精选、充实和补充,美术专业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培养的特点,增强了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性和实效性。第二,合理安排师范生教学技能和能力培训的时间。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根据美术专业师资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要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并做到有计划、循序渐进,才能使培训取得实效。笔者建议,通过观摩、感知、获得和研习与交流四个过程,和20个周次的美术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和能力培训较为合适。教育见习阶段可安排约4周时间让师范生到实习基地观摩学习,让师范生明白教师的职业观是什么、美术教学常规工作有哪些、应掌握哪些美术技能。在教育实习阶段中,根据实际需要可安排2周感知美术教师教学和管理的具体工作,进行12周中学美术教学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指导工作,最后再利用2周时间让实习生进行美术教学研习与交流。第三,利用中学美术教学法的教学来调动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开展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各项研究工作。美术教学法的教学是开放的,可以开展如调查、讨论、座谈等各种方式参与到现行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中去,发现问题,给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为美术教学研究服务。

(二)建立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一体化培训的实践平台

从现行高师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师资情况来看,缺少美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表现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专业水平,而忽视作为美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和职业能力;从美术教育实习师范生自身来看,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能够适应当前地方中小学的美术教学。因此,建立一体化的美术专业实践平台十分必要。“实践证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和建设性工具。因此,高校必须把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的开发和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师范生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反思,更好地发挥师范生的个性特点,扩大师范生的创造空间,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2]笔者认为一体化培训的实践平台可从三方面进行。首先,分阶段、多层次、多模块培训师范生的技能和能力。分阶段主要是针对中小学不同阶段美术实践的特点和难度,可将美术专业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分初级阶段(小学1-6年级)、中级阶段(7-9年级)和高级阶段(高中阶段)来培养。分层次主要是根据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内容的需要,可划分为基本技能层、专业技能层和综合应用层等三个层次。多模块主要是根据中小学不同类型课程所涉及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不同美术教学技能,并具备美术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能力。这种教学训练模式的目的是以美术专业师范生的应用能力培训为主线,注重对美术专业师范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以活动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对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就是表达美、展现美和塑造美的过程,在教育见习和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始终让师范生参与到具体的美术活动中去,这样才能够对师范生进行技能、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的锻炼。如在大一年级教育见习阶段,通过观摩优秀美术课教学活动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未来美术教师职业的认知感。大二、大三年级的见习阶段,让师范生参与实习学校的美术教学课外指导活动,培训师范生教什么,怎样教,通过试讲、模拟上课、参加美术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来培训美术专业师范生如何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在大四的实习阶段,在对师范生职业综合素质能力培训中,通过座谈、职场模拟竞聘和职业情感展示等活动,让学生能全面地了解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最后,开放式的指导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在教育实习中,美术教育专业实习生不仅接受本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还应该多请教其他专业教师的指导,学会获得各项技能和能力,并在实践中反复锻炼,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发挥地方民间美术的资源优势,培养美术专业师范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培养师范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是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具体落实这项重要内容就要借助地方民间美术资源优势。这样既解决了农村美术课堂教学只讲不做、严重脱离实际的问题,也能培养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师范生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中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求超越现有知识范围,进行施教和思考。”[3]现有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是,实习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有限,课堂教学仍以美术欣赏替代了动手实践,美术教学的理念和思维跟不上现有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步伐。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在指导师范生实习过程中,要求师范生贴近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美术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具体做法是:笔者采用一利用、二发现、三探究的方式来加强对师范生美术教学创作能力的培养。一利用就是直接利用学生身边民间美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广西玉林地方木偶戏人物呈现的造型美和色彩美,三江侗族吊脚楼木质材料组合的形式美。通过欣赏,用毛笔、水彩笔、鸡蛋壳等材料让学生尝试制作。二发现就是指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地方乡土材料制作成艺术品。如利用棕榈编制各种动植物形象、树根制作简易壁挂艺术品、地方小子石特殊肌理制作成色彩斑斓的图案、豆类的不同颜色和性状做成拼贴画等等。开动师范生的脑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培养师范生具体的美术实践能力。三探究指美术专业实习生根据已掌握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地方现有美术资源创作美。如根据所学专业技法和具备的造型能力教会中学生利用萝卜雕刻大象、铁丝制作简易书架等工艺品、纸张不同制作方法形成各种染织图案和浮雕等。总之,实习生可根据地方民间美术特点,结合多媒体课件,独立设计教学内容,独立组织富有创意的美术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师范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师范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实行有效合作的管理方式

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科学化的管理。就美术专业教育实习的管理来说,一方面由于实习生人数多,分布比较散,覆盖面广,时间、空间及各种条件对实习生制约性小;另一方面美术教育专业实习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又不能和一般的合格美术教师一样严格要求。所以这给实习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认为实行合作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美术专业教学实习管理难的问题。一是职责明确。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教育主管部门、实习学校和指导教师四方应明确职责,即由地方高师院校精心组织、培训指导教师,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参与督促指导,实习学校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师范生进行技能、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二是加强合作、共同管理。高师院校、地方教学主管部门和实习学校应在师资培训和技术能力方面开展合作,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在充分调动美术专业实习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对美术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进行共同管理,美术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实效性才能进一步增强。

三、结语

“传播知识的重要人物是知者,而知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一位教师无法培育孩子的整体发展,需要所有教师一起配合。因此,知者不仅仅是教师个体,而且是教师群体。”[4]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实习课程在改革,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在发展,这个实践过程中,需要有热爱和献身美术教育事业的人来共同担负起这个培养人的责任,改革现行地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模式,强化教育实习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实效性。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8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中小学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剧,中小学普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因为它们要更多地考虑升学率的竞争压力,配合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日益淡化,学校的功利性考虑加剧。而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导向滞后,过去往往要靠人脉去落实师范生实习问题的方式往往受到很大制约,连过去在中小学建立的教育实习基地都纷纷消极对待师范生到本校实习。加上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思想在市场经济下的影响,不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环节。这些都使得师范院校实习生一直反映的实习时间短等问题,以严重弱化的实习成效反映了出来。200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明确要求部属高师院校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师范生在校期间到中小学实习半年的制度。2007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规定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2012年1月,教育部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规定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从以上文件可以看出,确保教育实习的成效问题不断引起高层重视。因此,不少师范院校尝试打破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探索新的教育实习模式,以提升实习成效。如很多师范院校曾经实行过分散实习、回原籍实习、委托管理实习、顶岗实习、上岗实习、自主管理实习、模拟实习、微格实习等模式。但是,普遍存在实习的成效问题。如分散实习实际上成了无实习或者无教育实习,有的学生去备考研究生,有的学生去干教育实习之外的工作。就是进行了教育实习的学生,也由于缺乏师范院校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实习质量不高。

二、部分师范院校提升教育实习成效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很多师范院校纷纷探索改革教育实习模式,通过将教育实习覆盖四年本科全学程以保证实习时间,通过强化实习的研习环节以巩固提升实习效果,通过全校统筹成建制地混合编队到中小学实习以解决中小学相关诉求等途径,以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成效的目的。很多师范院校卓有成效地探索,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很好经验。

(一)探索四年全学程教育实习模式,形成有梯度的渐进式实习模式洛阳师范学院在1998年提出了全程教育实习的要求,他们在不断调整传统教育实习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支撑的实习模式。全程教育实习是在大教育实习观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师生进行的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实习。全程教育实习模式是在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中逐渐孕育和发展起来的。目前,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已逐渐成为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模式。全程教育实习模式在不断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全程教育实习的大课程体系,建立了双向校本师生培训模式,而且还充分利用寒暑假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一是延长了教育实习时间。以“全程”为着眼点,利用暑期实习与毕业前集中实习相结合,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分阶段并合理有序地开展教育实习活动;二是更新教师培养理念。不仅关注实习生所学的知识如何向从教能力转变,还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着重其教育素养、教学技能的培养;三是加强教育实习主体间的互动。不仅积极与中小学沟通,拓展实习基地,同时通过教育调查、教育见习调动实习生的积极主动性,与指导老师形成良好互动;四是教育实习方式多元,可以融入“顶岗实习”、“混合编队实习”、“模拟实习”、“分散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

(二)探索见习、实习、研习三阶段一体化的教育实习模式,强化反思实习效果环节,培养有思想的教师上海师范大学在对传统教育实习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三个阶段,称为“三阶段教育实习模式”。该模式以师生需要为本,增加操作性;以基础教育发展为导向,体现实用性;以培养教师新能力为主,突出实践性。“三阶段教育实习模式”是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的需要相匹配,同时又有利于师范生专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实习模式。它改变了把见习与实习混为一谈的传统做法,又着重突出了教育研习。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定位和评价体系。

(三)探索全校各专业混合编队的教育实习模式,提升实习的规模效益,加强师范院校、实习的中小学对师范生实习的管理华南师范大学对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进行了改革,在1999年提出了实行“混合编队”的教育实习模式,以相信学生、依靠学生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中学教师及其他社会资源的主体作用的一种模式。每一支混合编队的队伍大多由艺体类、文科类、理工类等多学科专业的实习生搭配在一起所组成。该模式实施以来,有更多的大学生到边远山区及农村地区去实习,促进了高校与中小学的沟通与合作,而这些大学生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实践锻炼。故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是指高师院校的若干专业的实习生组成一支实习队,到一所中等学校实习,并完全委托该校全面、全程指导实习工作的教育实习模式。混合编队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各专业之间的杂交、互补来求取共同发展。所谓“杂交”是指各专业实习生之间的杂糅、合作与共赢,即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探讨、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所谓“互补”是指中小学与高师院校互补长短、相得益彰、相映成辉。所谓“共同发展”是指在互补的基础上,使中小学与高师院校共同得到发展,共同为人才培养营造一种和谐、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良性循环的教育环境而努力。混合编队教育实习模式的特色主要有几点:一是构建了专门的教育实习网站,高师院校、实习生和实习学校之间及时实现信息反馈,实现教育实习管理现代化;二是重视实习准备,师范生的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实习前实现“三个基本”:基本能写教案、基本能上讲台、基本能板书;三是派遣高师院校相关教师到实习学校兼职副校长及校长助理,可以充分了解、熟悉、学习和研究基础教育新动态,提升高师院校教育师资水平。

三、保障教育实习模式成效的几个问题

(一)确保教育实习的时间足够确保教育实习的时间足够,才能保障教育实习的成效。很多师范院校已经将过去5周的实习调整为一学期或一学年的时间来进行教育实习。如长春师范学院早在1986年就开始尝试一学期的顶岗实习,还有河南信阳师范学院用实习生顶替中学未达标的教师,而被顶替的教师集中到高师院校进行培训的“双培”制教育实习等。国外一些较发达国家,教育实习时间一般都在16至27周,相比之下,一些高师院校实行的8周教育实习时间就显得远远不够了。目前,高师院校可借鉴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一些假期,将教育实习或见习与大学生假期社会活动、支教活动相结合,连续有序地进行教育实习的准备、开展或考核。

(二)构建教育实习的信息平台借鉴混编教育实习模式,高师院校可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这样,不仅可以为师范生提供丰富的教育实习资源,帮助师范生了解教育实习动态,更重要的是为教育实习搭建一个互动平台,可以保证教育实习的三个主体处于一个互动的系统中,毕竟高师院校是教育实习的管理者、实施者和完善者;中小学是教育实习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实习生是教育实习的实践者与反思者。例如通过教育实习平台,中小学等实习学校可以对实习生的需求,能够及时反馈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情况;或许可以实现实习生自愿申报实习学校,高师院校再通过统一调配,规范实习队的组队;实现实习学校与高师院校的指导老师保持联系与沟通;高师院校可以有效进行教育实习的准备、申报、组织等管理活动。

(三)将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延伸地域外不少高师院校由于受教育实习经费的限制,只能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然而,有限的地方基础教育资源即将不能满足剧增的教育实习师范生数量,不能保证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各项任务有效完成,这就要求高师院校须不断拓展教育实习基地,甚至是省内外广泛布点。当然,广泛推广这种做法会导致有些地区的基础教育资源被省内乃至省外的其他高师院校占用。其实,多元教育实习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育实习模式,省内的高师院校是否可以考虑在某一时段统一进行混合编队来开展教育实习?新的混合编队,将产生新的思维、新的体验和新的模式。如果省内甚至是国内的高师院校互派实习生进行混合编队教育实习,互相借鉴、互相学习,这势必能够促使教育实习达到最佳的效果,同时取得全新突破。

(四)构建教育实习成效监控的多元主体高师院校培养的虽然是中小学师资,但其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小学师资的素质以及地方教育的质量;而教育实习的质量也影响着师范毕业生的质量,因此,教育实习质量的好坏与提高中小学师资素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教育实习工作不仅仅是高师院校的责任,也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学校的责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学校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已成为确保教育实习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充分调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实习学院的积极性,共同管理与监控教育实习,才是保证教育实习实施质量的关键。教育实习监控包括教育实习管理监控、教育实习督导监控和教育实习信息监控。其中,教育实习管理监控是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协调管理教育实习各环节的有序运转,包括教育实习制度的管理与质量评价,这一过程由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实习学校三方共同完成;教育实习督导监控是对教育实习运行过程提供咨询、督促和引导,这一过程可由各实习基地具体负责;教育实习信息监控则是教育实习监控基础,通过收集、分析与整理教育实习的相关信息,为教育实习的改革、优化提供决策依据,这一过程主要由高师院校负责。教育实习监控多元化,将更有效地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和提升实习生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探索教育实习体系立体贯通教育实习时间的调整将带动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同时也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促进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将教育实习与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各种实习方式及其能力结构的要求,集成以培养应用能力为主导的实习目标。借鉴分阶段教育实习模式,将教育实习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包括一二年级的教育见习、三年级的教育研习、四年级的教育实习,将教育实习与认识社会相结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毕业论文相结合,与就业相结合,形成立体的教育实习体系。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9篇

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

建立稳定的能够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是教育实习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对于地方高校来说,首先应调查在本地区有哪些学校可以接纳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接下来选择一至两所学校,作为自己的对口实习基地,在建立实习基地时,双方学校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实习学校应该为实习生提供相应的实习班级和课程,营造一个有利于实习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大环境,而地方高校也应该充分做好每一届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从实习生的人数、性别、专业等方面周全考虑,加强管理和督促,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实习生的安全,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合理的前提下让实习生为实习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实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寻找到值得信任、合作愉快的实习学校之后,地方高校应尽可能与对方保持长期合作的关系。可以签订相关的实习协议,开展正式的实习基地挂牌仪式,并通过教育实习以外的一些活动,如教育见习、专业教师之间的观摩学习、节假日期间的交流活动等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让实习基地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2011年年底至2012年年初,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这充分证明了国家教育部门对教育实习的重视,也说明之前短短6周的时间远远不足。适当延长教育实习的时间,是国家教育部的要求,也是地方高校提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教育实习是一项观摩性、模仿性、反思性较强的活动,充足合理的时间安排是实习效果的保障。除了实习周数适当增加外,地方高校还应考虑其他的教学任务,如其他类型的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等工作,尽可能不要相互冲突。另外,在实习过程中,应对班主任实习工作给予同样的重视,同时可以鼓励实习生进行分散实习,一方面可以减轻实习基地的负担,同时也可以为实习生毕业后找工作打下基础。

扩充实习专业,拓展实习课程

教育实习本应寻找专业对口的班级和课程来展开,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实习生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但是,面对目前实习生人数多而对口专业班级少的现状,适当地扩充实习专业,拓展实习课程,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以笔者调查的某高校旅游专业教育实习为例,2012届实习生共有53人,全部参与学校组织的集中实习。而实习学校在校的旅游专业仅有2个班,共有8门课程可以提供给实习生,僧多粥少,如果坚持专业对口,教育实习是无法顺利开展的。事实上,不同专业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其基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是相通的,而且相近的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在航空服务专业开设的“形体与美容”、“礼仪与形象训练”、“普通话”课程,在会计专业开设的“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学”、“公关礼仪”课程,同样也是旅游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可将实习生分散到相近专业和相关课程里进行实习,在减轻了对口专业班级的压力之下,同样能够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的效果。

加大教师的管理和指导力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行通常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和感染力,作为教育实习中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实习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影响着教育实习活动目标效果的达成。针对目前教育实习中教师指导力度不够,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地方高校应该加强对教育实习中本校指导教师的管理,对实习中各个环节的开展做出明确的要求,进行必要的监督、考核和奖励。当然,如何才能让指导教师从繁重的管理和教学任务中解脱出来,积极投身于教育实习的指导,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高校的领导和管理部门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在教育实习期间适当安排一至二名教师专门负责该项工作,在实习中全程陪同实习生,对于那些确实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应给予特别的表扬和奖励。另外,地方高校还应加强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实习生真实的表现,给予实习生及时指导和帮助。只有在地方高校指导教师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双方的高度配合下,才能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才能促使实习生不断进步和完善。

完善实习生的管理和教学技能

教育实习论文范文第10篇

问题原因分析

上述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习学校的问题,另一类是实习生的问题。对这两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实习学校

有些学校给实习生安排的上课机会少,有些学校给实习生安排的上课机会太多。不管是哪种情况,都是由实习学校的客观条件造成的。在实施半年制教育实习之前,我们曾经在北京的各个实习基地做过调查。67%的教师认为,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影响中学教学质量,学生和家长会反对。另有28%认为会影响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领导不同意。在与中学校长的访谈中发现,重点中学的校长多不愿意接受半年教育实习,如果一定要安排,就要对每个月上课的数量有限制。而在对欠发达地区中学的调查中,校长却希望一学期的课都能让实习生上。据了解,凡是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会希望实习生顶岗实习,发挥支教的作用。半年制教育实习开始实施以后,实际情况与事先调查的结果相似。有一部分实习生在中学的两个月中,只讲了一节课。而另有一部分实习生一进校就开始上课,基本上是顶岗实习,没有机会听实习学校老师的课。实习生上课的机会少,有个别是因为指导老师的课少,无法给实习生安排。大部分是因为实习生教学效果不好,指导老师不敢让他们多上课。特别是一些名校,学生、家长对教学的要求很高,学校不可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给实习生提供充分的上课机会。而有些学校让实习生顶岗实习,确实是因为学校师资力量薄弱,需要实习生分担教学任务。

(二)实习生

实习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如对中学历史教材内容不熟悉,对一些历史知识把握不准确,语言表述能力欠佳等等,这些与学生的备课情况、综合素质有关,也与师范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有一定关系。历史教学的原则、要求,历史教学方法、技能,以及如何备课等等,大学教学论类课程里面已经有过比较系统的学习,也做过一些实践练习。通过在中学的教育实习,学生可以把大学所学理论和方法用于教学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但是从教育实习效果来看,似乎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例如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语言表述等等,尽管中学指导老师也反复指导,但是实习生上讲台讲课后,还是有很多问题。这说明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段的训练,不是通过在中学上几次课就能够培养出来。而要延长训练时间,除了增加在中学上课的次数外,还应该加强大学的实践教学类课程。前面提到中学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不可能完全保证实习的数量或者质量。对于师范大学来讲,要解决问题,关键是完善大学教师教育类课程,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如果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适当训练获得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到中学实习的时候,能够把一节课的内容准确、清楚地表达出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中学指导老师就有可能让实习生多上课,使他们得到更多的锻炼。一节成功的课,核心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如果讲课的时候内容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表述正确清楚,基本上就成功了。如果语言再生动一些、形式再活泼一些,就是一节好课。而对于教学内容的处理,以及语言、教态等等,完全可以在大学的课程中进行训练。总之,教育实习中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提前做好准备,在中学实习的时候可作进一步提高。

解决问题的探索

(一)加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目前北师大历史学院与实践教学相关的课程主要有师范生的《历史教材分析》《历史教学技能训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和《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历史教材分析》课有48学时,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约16学时,主要向学生介绍如何做历史教材分析,以及教材分析须具备的相关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教材分析示范,约时,请中学老师给学生做教材分析,让学生对教材分析的方法有直观深入的认识;第三部分为教材分析练习,约23学时,老师确定课题,让学生自己做一节课的教材分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教材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为学生独立完成一节课教学设计,写出教案打下基础。《历史教学技能训练》有16学时。在学习过《历史教材分析》之后,与《历史教学概论》同时开设。“概论”主要由老师讲历史教学的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如何备课、如何做教学设计等等,“技能训练”则主要让学生进行试讲,实际操作《历史教学概论》中介绍的教学方法、备课方法等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比师范生的要求有所提高。《历史课程与教材分析》有48学时,分为知识讲授和实践练习两大部分,每部分大约各占24学时。知识讲授向学生介绍历史课程的沿革、历史课程改革的理念、历史课程的目标、课程内容体系、教材体例结构,各种版本教材的特点,历史教材分析的方法等,实践练习让学生选择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一节课做教材分析,老师进行点评。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对于中学历史课程和教材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熟悉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内容,掌握分析处理教材内容的方法。《历史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分为知识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练习三大部分。知识讲授约8学时,向学生介绍历史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教学设计的主要模式等。案例分析约20学时,精选中学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先观摩,然后分析研讨,学习中学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经验。实践练习约20学时,由学生自己选择一节中学历史课做教学设计,到讲台上试讲,然后师生共同点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历史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并能自己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创新历史教育见习模式

历史教育见习分为中学现场观摩、校内远程视频观摩和录像观摩三种形式。现场观摩一般是先听课,然后再和授课教师以及该校历史教研组的教师一起研讨。校内远程视频观摩是利用网络技术将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即时传送到大学的教室,学生在大学教室同步观摩中学历史老师的课程。还可以通过网络互动,进行讨论。录像观摩主要是选择一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录像进行观摩,研讨。目前我们采用较多的是后两种形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优秀中学历史课观摩研讨”的基本模式:同学课前预习,写出教学目标和讲课思路———观看优秀课录像———授课教师说课———中学特级教师或历史教研员评课———大学历史专业课教师评课———回答同学提问。同学们的预习和听课记录是教育见习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这种观摩课师范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都可以参加。经过几轮尝试,同学们反响热烈,认为这种形式的观摩研讨非常有效,收获很大。当然,这种观摩研讨要动用大量人力,组织起来有一定难度,不可能每次见习都采用这种形式,一般是和其他见习形式穿行。

(三)实习的集中指导

由于各个实习学校情况不同,对实习生的指导力度也有差别。为了保证教育实习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加强学院层面对教育实习的集中指导。根据我们指导本科生教育实习的经验,实习期间,可以每一周或两周召集实习的同学开一次交流会,介绍自己在实习学校学习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每组可以选一节课进行试讲,各组同学之间互相点评。中学实习结束后,进行教育实结时,也可以安排各组同学汇报交流实习期间的收获,播放实习期间的教学录像互相观摩,请中学老师和大学教学法老师点评。

(四)对实习学校选择的一些思考

上一篇:暑假实习论文范文 下一篇:医生实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