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0:47:17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从学校这个角度来看,存在有“八多八少”的现象,即“一般号召多,具体落实少;立项课题多,结项课题少;一般性的成果多,有指导价值的成果少;理论构思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工作经验总结的多,有理论色彩和学术价值的少;撰写论文的多,实际探索的少;靠外部压力的多,源自内在需求的少;依靠专家搞科研的多,自身开展校本研究的少。”[1]从教师这个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认识:

(一)科研无用论――缺乏动力

河北省在六个市范围内进行了一次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状况的调查,调查显示有88.9%的人认为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有帮助的,有87%的教师赞成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但是仅有44.4%的教师准备从事或进一步从事教育科研。[2]对教师科研困难的统计结果表明,教师普遍认为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没有精力搞科研,教学任务繁重成为了影响教师开展科研的重要因素。38.3%的教师认为许多学校现有科研课题与改进教学质量关系不大,再加上缺乏良性的评价激励机制,最终导致教育科研在教师们眼里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二)科研神秘论――缺少方法

不少学校天天在喊搞科研,但是仍有不少教师根本不知道研究从何入手,认为搞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高深莫测的工作。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缺乏对教育科研知识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对教育科研的程序、方法掌握不够。再加上选题不当,造成的“假”、“大”、“空”现象,使教师与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心理距离;二是前一阶段教育科研过分地强调“严格的规程规范”,过分强调“科学性”和“理论性”,教师们无法完全用一些自己并不熟悉和擅长的操作程序来实践,也无法用一些高深而陌生的话语系统来总结,让教师们感到教育科研“神秘”、“难”、“高不可攀”。

(三)科研唯文论――缺失过程

不少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工作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成果就是或获奖。造成科研工作“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热热闹闹开题,轰轰烈烈结题”,将热情和精力都放在课题的立项、开题和结题上,研究的过程随意,缺乏计划性。一旦结题只有临时搞突击,匆匆忙忙赶资料、赶成果。这样的教育科研必然是浮躁的、浅显的,造成科研成果在应用和转化上缺乏实际效果。调查显示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有92.6%的教师忽略研究成果的积累与呈现形式,38.3%的教师科研方式只是总结经验独立撰写论文。[3]

二、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当有自身逻辑

教师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错误认识,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对教育科研缺少认同感,体验不到科研的实惠与快乐。教育没有“神话”,投身科研的动力蕴藏在教师自己身上。其实教育科研不管在哪个范围、哪个层次、哪个环境中开展,都有一定的逻辑,按照马杰(Mager R.R,1984)的观点,必须思考下列三个问题[4]:(1)我们要到哪里去?这是一个“确立目标”的过程。(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这是一个“导向目标”的过程。(3)我们是否到了那里?这是一个“评估目标”的过程。

(一)找到一个原点――解决真实的问题

这是确立目标的过程。课题与问题的关系,应该说是较为明了的。先有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对“事实”、“应该”、“可能”、“可行”的思考形成研究课题。这是所有课题形成的基本思维路线。研究者始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意识:这项研究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研究应该聚焦的方向是什么,研究能够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哪些帮助。没有了问题,或者说问题不集中,课题研究的价值与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都给中小学实践提出了许多挑战,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需要克服的问题。教育科研应该自始至终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这样的教育科研才会具有生命力,才可能结出累累硕果。

创办于1994年的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由于建校时间短、教师年纪轻,教学研究氛围不浓,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病理现象,如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杂乱无章的教学安排、填鸭式的灌输、单纯的静听接受、教学与评估分离等。学校通过诊断研究发现,问题的症结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薄弱。于是,学校开出了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的“处方”,先后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立项课题“生态课堂的教学研究”以及“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由于课题研究的是教师每天都在打交道的课堂中的问题,教师们参与科研的热情高涨,随着研究思考的深入,实现着对“常识”的超越,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引导课堂教学的学科教学观念和方法。科研,让教师们进入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至今的短短五年间,江阴市花园实验小学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省、市级一等奖的就达30人次,有上百篇文章在省级以上获奖、发表。目前,学校拥有市级学科荣誉的老师已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了24.8%。

(二)把握一个方向――回归教学研究之路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不是要产生新的理论,而是对自己教育教学问题的应用性研究、思考及探讨。一如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那样:“我贴在地面上步行,不在云端跳舞。”[5]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效整合。

1.研修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也是教育科研的实验室。我们要以“行动学习”主导学科研修共同体,培育研究状态,支撑课堂转型;以课例研修推进同伴学科教学改进,累积经验碎片,再造行为文化;以循环实证磨练学科教学知识,累积为师底蕴。我校主要通过推行“同课异构”的研究模式、施行“滚动推进”磨课方式、打造“联合体”的合作教研方式(跨校研修和跨学科研修),来构建研修式的课堂。这种集教学、科研、教师培训于一体的研究模式,较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课题式的听课评课。过去,教师的听课、评课主要关注他人教学的“是”与“非”,而缺乏自觉的反思与内省。这样的活动重在“判断”而非“研究”。为了实现教科研一体化,我们把教师按子课题进行分组,提出了“课题式的听课、评课”的要求,即让课题组成员带着明确的研究课题参与听课、评课。例如,“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课题组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列出了情景创设、问题设计、多元表征、课堂交流、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观测要素,让每个教师选择一两个研究“点”作为自己的研究小课题,从而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有选择性地评。这样的听课评课,既关注了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求,又关注了课题研究各要素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效应。当课题组成员带着自己的研究问题参与到活动中时,他们的观测更加细致,思考更加深刻,研究也更加投入。

3.科研型的案例反思。“行成于思”,围绕自己的科研方向,随时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可以让教师的专业发展驶上“高速公路”。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每月一反思”活动,让教师们在案例研究中观察、调查、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在反思中形成对课题的再认识、对教育的深理解。许多教师还撰写博客、教学日志,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着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智慧型教师的蜕变。

(三)追求一种气氛――建设学习型组织

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是否是学习型组织,是否具有学习能力,是决定这个组织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首要因素。[6]所以,我们在组织广大教师总结以往课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把建设学习型组织放在课题研究的首位,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

1.对话式学习,实现理论“着陆”。为了改变过去专家讲、教师听的理论学习方式,我们把学习定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推行了每月一次的“专家进校园”活动,搭建平台让教师与专家进行零距离对话。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培训、专题研讨等策略实现理论着陆,实现专业引领。当然,“学习型组织”最成功的学习方式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集中学习、专家讲座等,而是一种自发的、临场性的学习方式,我们鼓励教师个性化的学习及教学方式,倡导即时、即事的研究。

2.研读式学习,促进思考深入。学校并非天然就是学习型组织,要想让学校变成学习型组织,只有先给予一定的压力及任务。我们采用任务驱动式学习,要求教师进行针对性学习,将学习的重点落实在“研”字上,即“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去学习”,“带着学习后的感受去实践”,“带着实践中的体验再学习”,从而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开展“促进小学生数学理解的教学研究”以来,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的研究,从“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数学理解”到“小学生理解性错误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的研究”,从“搭建合适脚手架,促进数学理解”到“多元表征促进数学理解”等,课题组成员带着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学习研讨、实践研究,带着实践研究的体验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他们对课题的理解变得深入,思想更具智慧。

(四)遵循一条规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来说,研究的一切目的都在于应用。否则,教育科研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与价值。著名的“青浦实验”告诉我们,教育科研有自身的运行轨道:教育科研必须致力于发现和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设想,并在实验验证之后,把经过验证的理论假设在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7]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成为研究、开发工作的局内人,从点入手,从小研究开始,凭借“实践”与“思辨”相结合的筛选机制,对零碎的、杂乱的、表面化的、原始的“成功教学经验”进行筛选,使之上升为“纯粹经验”,借助实践,对有关教学经验或理论假设进行运用与调整,并在寻找新的研究模式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研究路线。实践证明,按照“情况调查”、“经验筛选”、“实验研究”、“推广应用”四阶段模式运作,可以科学、合理、有效地实现教科研成果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储远辉,辉进宇.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几多几少”[J].中国教师,2006(3).

[2][3]窦才,宗树兴.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教育情报参考,2007(8-9).

[4]戴维・H・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5]转引自翟李红.从“小”尝试和“小”研究做起[J].人民教育,2011(11).

[6]张声雄.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顾泠元.青浦实验――一个基于中国当代水平的数学教育改革报告[J].课程・教材・教法,1997(2).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在一线教师从事校本教育科研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将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成果加以总结发表,以便同行之间相互交流借鉴。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教师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得许多教师缺乏教育科研方面的基本训练,造成许多教师在撰写论文时不得要领,缺乏必要的规范。许多教师往往校本研究做得很好,但由于不懂得研究成果的表达,使得其工作的成绩被埋没,实在有些可惜。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教师论文写作的训练很有必要。

论文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是理论性文章,多为教育理论专业工作者所撰写,主要论述创新性理论研究工作成果;第二类是研究报告,也多为专业工作者所撰写,一般是实证性研究成果;第三类是经验总结性文章,多为一线广大教师所撰写,一般是论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工作经验或体会。以前理论性文章和研究报告多出自专业科研工作者之手,随着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目前在教师提交的论文中,也常会见到少量的理论性文章和研究报告。

本文结合一线教师在撰写论文时经常出现的不规范之处,结合实例谈一谈如何规范论文的写作,以期对一线基层教师们有所帮助。

一、如何撰写论文的题目

论文的题目要清晰准确。如下面的论文题目严格说来就不符合上述要求。题目“重质量,强内涵,提升办学品位”,就让人不能一下子明了研究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又如“刍议激发学生作文动机,牧养言语生命野性”,论文题目中使用的语言是文学性的而非学术性的,文学性的语言是描述性的、模糊的、感性的,因而是不准确的,作为论文题目明显不合适。“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提问策略的研究”和“协同式园本教研模式初探”,两个题目对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均作了明确的界定,较好地点出了论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二、如何撰写论文摘要

有些杂志,尤其是供中小学教师和校长阅读的地方教育杂志一般不要求写论文摘要,但有些杂志,尤其是偏重学术性的杂志会要求写论文摘要,有些学术会议提交的论文有时也会有此要求。

论文摘要,顾名思义就是论文整体的高度概括。如果是研究报告的摘要,主要应包括三层意思,即研究了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的,研究的主要结果是什么。如果是经验总结类论文的摘要,主要说明论述的问题和结果就可以了。教师写的经验总结性论文摘要一般200字左右即可。

例1,研究报告类论文《天津市民幸福感及引导研究》的摘要如下:

本研究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调查了天津市区535名成人。结果表明:(1)天津市民绝大多数认为自己生活幸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并不幸福。人口学变量与外部因素仅能解释幸福感变化的7.6%。(2)从个体外部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崇尚健康、人际和谐的社会;从个体内部引导人们树立符合个人实际的内在价值目标,积极主动地应对环境的挑战,悦纳自己,形成助人、亲和的良好性格,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主要途经。

例2,经验总结类论文《如何确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的摘要如下:

本文针对当前教师们在教学目标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已有研究成果和自己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确立与实施的四个策略:在正确理解课程标准和三维目标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处理好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关系;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论文摘要部分还包括关键词。关键词主要用于论文检索,应准确反映研究的关键内容。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5个,关键词一般从题干去找,也有个别选自摘要。如上文《如何确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的关键词可为:有效、 教学目标、 策略。

三、如何撰写论文的正文

(一)研究报告的正文

如果是研究报告,报告的组成部分应遵循与研究过程相同的次序,可以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与建议框架来写。

研究背景部分应交代清楚我为什么要研究某个问题(实践需要与理论需要),别人对这个问题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已有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我研究的问题具体是什么(研究问题界定),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可以通过设置小标题,恰当地把文献综述分成若干部分。应围绕研究问题,抽取文献中的思想,把它们结合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的整体。通过文献的讨论,作者应能证明自己对该问题及相关研究有充分的了解。教师们在研究背景部分易犯的错误:研究问题的界定含糊、不明确;对研究文献只简单地罗列,不加评析以引出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必要性;食而不化地引用某种理论以装门面;对自己最熟悉的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现状或存在的问题避而不谈等。

研究方法部分应详细交代某种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描述的细节要足够充分,以使读者能重复这一研究。教师们在此部分常犯的错误是简单罗列研究方法而不做具体说明,如只写调查法或行动研究法等。如果采用了几种研究方法,应按研究过程中各种研究活动的顺序来分别加以阐述。需要注意的是,有的教师将文献法作为研究的主要方法,严格说来是不正确的。所有研究都应该做文献研究,尤其是在研究的立题阶段和研究结果的分析阶段,所以一般不必再特别交待文献法了。

研究结果部分是资料分析的产物。可以围绕预设的问题组织研究结果。若有几个假设或问题,可以按假设或问题的先后报告结果。若是实验研究,可以按实验的先后组织结果。教师们在研究结果部分常犯的错误是研究结果各部分之间缺乏逻辑性,给人一种随意的感觉。有时几个研究结果之间不但看不出逻辑关系,还不在一个维度上。有时研究结果又相互重叠,显得嗦。

研究结论及建议或启示部分是根据研究结果做出的解释或推论。可按意义或重要性的大小次序确定值得记录的结果,它应是该项研究的一个总结。

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写作还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标题最好不要超过三级标题,三级标题的标号常用“一”“(一)” “1”或“1、1.1、1.11”标示;研究结果中用到的表格应用三线表,避免使用封闭表,用于杂志发表的论文能用语言描述明白的研究结果尽量不使用表格;论文中一般不出现插图。

研究报告在杂志上发表时,通常不会给作者留出更多版面进行研究背景或研究方法的陈述,常常需要压缩或省略研究背景、研究方法部分,将论文的重点和篇幅留给研究结果和结论部分。所以,研究报告怎么写,哪里该详细哪里简要,也要考虑其用于什么目的而定。

(二)经验总结性文章的正文

经验总结性文章是常见的教师论文类型。这类论文的结构常常包括导论和研究结果或结论两大部分。导论和文献综述往往放在一起写,主要篇幅用于重点叙述经验总结(结果)。研究方法部分由于教师本人往往是“参与―观察者”,故常省略不提。此部分特别要注意在呈现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时,对经验要分成几个小标题加以组织,各个标题所代表的内容应具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反映一定的理论体系或框架。

教师们在写作这类文章时,误以为经验性文章只叙述自己的经验就完成了,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要知道,无论是研究报告、理论性文章,还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类文章,论文只是研究过程和思考过程的表现形式,其背后反映的是教师的研究能力与水平。即便是经验类文章,虽然不作严格要求,也要遵循研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参考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经验。不但如此,经验性文章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应反映事物的规律性。所以,写自己的经验总结,也要通过多读书,多阅读已有相关研究文献,使自己的经验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我们现在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经验加反思,这里的反思主要应指借鉴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丰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不断深化对研究问题的规律性认识上面。在研究过程中,反思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确定阶段的文献综述过程和研究结果分析概括阶段的将自己研究结果与别人研究结果的比较过程。经过反思,使自己逐渐从经验向理论的高度迈进。没有一定的比较和分析,一味自说自话,是不会进步的。这个过程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经验总结只是随意谈几点感性认识那样简单。有些教师在写经验总结时,罗列了许多自己的教育教学案例,却不见对案例背后反映出的规律的分析,这样的经验总结,就犯了“光有经验却无总结”的毛病,这样的文章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帮助别人提升认识的作用并不大。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一、确立科研先导地位,推动教育快速发展

1. 科研先行。在全区教育整体发展中,我们坚持“重点工作就是课题,工作中的问题就是课题”的科研指导原则,坚持“以发现问题”立项,“以解决问题”结题的研究过程。用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引领全区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创造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用教育科研引领校长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提升,造就了一批科研型校长;用教育科研引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生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校;用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了一批学者型教师。这些工作使科研的价值得到了彰显,科研的生命力得到了激活。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和工作人员都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思考。越是工作繁忙,越要腾出一定的时间,学习教育理论,并结合本区域教育发展和工作实际经常地研究、反思自己的决策,看一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缺少科学的依据而造成的失误,以不断纠正失误,调整思路,永远按正确的方向来发展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在教育发展的转折和重要时期,我们都以重大课题的研究突破来推动改革促进教育快速发展。对于学校,随着办学自的逐步下放,我们要求每个校长应具备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出学校特色,使学校独树一帜。

2. 专家导行。在用科研引领区域教育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感到:光靠我们自身研究还不够,必须借外力寻求智力支援。因此,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建立了“专家咨询会”,聘请了省市共三位专家,每年就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进行定期咨询。2008年,我们又把已退休的原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柏云霞聘为专职科研顾问,“坐阵”指导我区教育科研工作。同时,我们还同北京师范大学海威培训中心合作,聘请全国知名学者和特级教师,每年对全区教师进行一次高端培训和示范课引领。

3. 实践笃行。我们提出“用科研引领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想,不是喊几句口号,或仅停留在理性层面,我们是通过建立机构形成一种机制,来保证科研引领的“落地有声”。从2005年开始,“净月教育科研中心”正式成立。不仅能引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探索宏观、中观、乃至微观的教育教学规律,还能指导全区用科学研究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使全区一切业务部门都在科研引领下开展工作,从而实现“实践笃行”。

4. 示范引行。即在本区内树立一批典型学校、骨干教师和示范学科。“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我们共评选了5所科研示范基地,分两批从全区教育科研骨干教师中聘请了60名兼职科研员。为了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要求示范基地学校必须承担省、市级课题,并带动一般学校进行合作研究;兼职科研员,每人必须承担一项区级以上课题,并带领一批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二、领导主持主导课题,引领教育内涵发展

“主导课题”,即开发区社会发展局领导亲自主持的课题。选择的是区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点、热点问题。由区领导牵头,学校全部参与。通过课题研究,引领学校突破难点问题,推动全区重点工作,从而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我们确立这种课题的目的,就是用“主导课题”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就是想弱化行政命令,体现“软领导”,即思想的引领,方向的引导。

例如,《“传递爱心”育人模式的实践研究》,就是由局领导亲自主持的主导性课题。这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针对学校在道德教育中重课堂说教、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从未成年人思想实际和生活实践出发选择的一个切入点。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和带领学校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育人与活动结合起来。以构建“传递爱心”模式为载体,通过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探索出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在研究过程中,区里明确提出“把课题研究放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地位。”要求校长亲自抓课题实施,并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设立课题研究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每月召开一次课题调度会,及时了解各校课题进展情况。在区主导课题的引领下,通过三年的积极探索,各学校初步构建了“家校联动模式”、“环境陶冶模式”、“主题活动模式”、“学科渗透模式”等“爱心传递”育人模式。实验学校还编写了10多种“校本教材”,教师结合研究和教育过程实践撰写论文100多篇,学生完成了以爱心为主题的书法、绘画作品及爱心卡数百幅,爱心日记数千篇。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学生的爱心,培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拥有了正确健康的道德素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心理现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课题研究使师生关系空前融洽,教师以博大的爱心,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睁大眼睛找孩子的优点”、“蹲下来和孩子讲话”成为了教师尊崇的教育原则,课题研究也沟通了学生与家长的感情,赢得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从而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探索出了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的有效途径。

由于此项主导课题研究效果明显,成绩突出,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教育局、长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我区联合召开了《长春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场研讨会》,向长春市各县(市)区及各级各类学校推广课题成果及工作经验。

三、科研部门务本求实,指导学校开展校本研究

多年来,我们不仅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理顺了教育科研机构,而且充分发挥科研队伍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让他们对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重大课题进行研究论证,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教育科研部门也一直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科研发展思路,坚持立足现实,立足基层,力求实际,求真务实的研究学风,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提高提供服务,做出了贡献。

1. 指导全区各级各类规划课题和学校自主性课题的研究。一是帮助论证课题:原则就是必须结合学校发展基础和优势、结合学校发展特色、针对学校发展问题和障碍进行选题立项。二是进行研究指导:原则就是要和教育教学过程结合;和学校管理过程结合;和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使研究过程成为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三是加强管理与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尊重学校实际现状相结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发现典型培养典型相结合。

2. 指导校本小课题研究。校本小课题是净月开发区2007年开始倡导在教师中研究的课题。它是从校本小主题教研中转化提升来的。小课题把教研和科研有机结合,即以教研为本,以科研为魂,用科研引领教研。在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围绕“四提”:即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诸多问题中会“提炼”有价值的问题,在结合实际开展研究中能“提升”自己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最后要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研究目的。目前,我区每位教师都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以问题为切入点,确立一个小课题。现在,小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通过小课题研究,教师不仅转变了教育观念,生成了新的教育理念,而且通过理念的提升也逐步转变了教育教学行为。为了进一步加强小课题管理,深化小课题研究,教育科研中心又下发了《关于深化校本小课题研究的指导意见》,使小课题研究更好地起到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真正实现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科研素质 培养途径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从事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对院校科学决策、可持续发展,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努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以研促教,不断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现状:

我们对10所高职院校近200名教师科研素质的调查研究表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如下:

1. 科研观念不强、科研动机不端正。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把书教好, 科研工作是学院科研管理部门的事情, 没有意识到科研是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有力促进,单纯把科研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称和取得经济效益的手段。特别是从企业来到学院的“双师型”教师,科研概念比较模糊,对科研工作感到十分陌生和遥远。

2. 固守传统观念,缺乏创新精神。当今高职院校对科研意义缺乏正确认识,不少教师认为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教学才是中心工作,科研是研究机构和专家的事,不是教师必须做的工作。没有真正把科研看做衡量办学水平和提高办学质量的标准,不少教师安于现状的传统教育运作方式,缺乏创新精神,不能提升自身科研素质。

3. 科研合作意识不强、研究水平层次较低。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科研中普遍缺乏团队合作,单打独斗、单兵作战的现象十分普遍。科研论文大都停留在教育教学的经验总结上, 很少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对专业领域的研究少之又少。

二、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的策略

1. 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科研激情。激励包括情感激励、待遇激励、目标激励与环境激励。前三者是管理工作者都知晓的激发员工作激情最常规的方式, 环境激励则是激发科研激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高职学院要善于创造最优的科研氛围和环境,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

2. 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具有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一名普通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改变长期以来只重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忽视科研工作的传统教育观念和习惯。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两个不能相脱离的基本职能。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统一起来,通过开展科研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

3. 优化服务,增强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科研管理部门要改进服务质量,加强对教师科研素养的培养。科研管理人员要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充分了解教师的科研诉求,增强科研信息的搜集与,开展科研论文写作、科研课题申报、专利发明创造等方式方法的培训与指导等,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聘请学术界科研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学者和行业企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给教师讲授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与体会,传授进行科研的方法与手段,指导教师科学有效地开展科研。

4. 加强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构建高职教师科研评价与奖惩机制。高职院校要努力营造科研氛围,积极创造科研条件,着力创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每年承担一定的生产任务,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依据“服务于行业、产业、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与校企合作单位开展实质性合作,从科研生产第一线的实践中找项目、找课题,抓好立项管理和项目过程管理,全面掌握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同时要加强科研成果管理,着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水平,及时有效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5. 加强学习培训, 提升能力水平。高职学院教师要通过自我学习和专家辅导相结合的办法, 不断强化科研理论与专业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从文献检索、项目申报、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多途径的学习, 同时通过专家引领、课题带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科研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及途径

1.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面对市场,要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学生,就需要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双师型”优秀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科研素质势在必行。

2. 在高职院校内,相当一部分“双师型”老师教学前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培训,在科研意识和科研投入方面严重不足。他们根据来学校之前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进行教学,缺乏深厚的理论作基础,教学效果很难符合院校的要求。

3. 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基于“双师型”教师较为雄厚和成熟的校企合作资源,鼓励他们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深入行业企业,与企业工作人员合作进行技术改进、设备改造,吸引企业的经费投入,拓宽科研资金的来源。

4. 为“双师型”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对立项的省市级课题、部级课题予以配套经费保障,对教师、获得科研奖项、获得职务专利授权等予以经费资助。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言:“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就不可能配演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也就不可能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我国职业教育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科研的创新。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增强高职教育科研实力对实现高职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采取多种途径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科研素质。

参考文献

[1] 孟令臣 曹晔.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抽样调查分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9期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认真学习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教研工作,争创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科研为主导,以基础教育课程实验改革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训练"主题活动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校本教研与有效教学管理、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充分突显教师作为有效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教研组织研究、指导、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切实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努力构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服务导航——强化服务意识,创建和谐校园

管理护航——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师生素质

改革扬帆——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学质量

创新远航——打造精品队伍,促进均衡发展

三、工作目标

1、牢牢锁定教学质量目标。以沙洋县小学教学工作总结表彰会为契机,引导教师深入开展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意义的大讨论,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德育育人,质量至上"教育教学质量观。本学期,我们的教学质量目标是:学前教育,家长的满意度达到98%以上,基础教育,各学科综合成绩、学校综合成绩力争处于全镇同类学校领先水平。

2、继续深入开展有效教学主题活动。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沙洋县教育和文化体育局《关于开展"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训练"研究活动的指导意见》,加强"有效教学"主题活动的领导与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讲课评课、课例交流、研讨反思"等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微观课堂"为焦点,以"有效教学"为核心,以"课例研究"为抓手,以"教学问题"为切点,以校本教研为手段,突破"无为低效"的课堂颈瓶,探求"优质高效"的新型课堂,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3、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实验。本学期将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作为课改的重点,通过抓"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训练"深化课程改革的主题活动、抓师资培训、抓典型引领、抓经验总结、抓成果积累与提升,积极有序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开创我校新课程改革新局面。

4、务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学习和深刻领会《沙洋县中小学教学教研管理规程》(修订稿),牢牢把握校本教研"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基本层次,深入开展以"集体备课、相互观课、问题研究、推进教改"为主要特征的校本教研活动,认真总结研究探索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引领校本教研向深层次推进。

5、扎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以《沙洋县中小学教学教研管理规程》(修订稿)、《沙洋县实施有效教学基本规范》和《沙洋县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要求》《荆门市中小学教学常规》为指导,积极实施教学常规管理"六个一"模式:一周一次教研活动、一月一次常规自查评估、两月一次学情反馈、两月一次教情反思、一学期一次教学工作会、一学期一次教学工作总结会。严把"五个关":一是严把备课特别是集体备课关,二是严把课堂教学效益关,三是严把作业批改关,四是严反单元检测关,五是严把教学辅导关。督导教师把备、教、辅、改、考、评、研各环节工作落实到实处。

6、认真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尊重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搭建教师发展成长的平台,我们将主要采用"愉快培养、成功培养"模式,积极搭建教师快速发展的成长平台,让教师在切身的体验中认识到发展的意义,获得成功的感受体验,让全体教师感受到工作是幸福的,发展是快乐的,从而坚定教师发展的决心,进一步激发他们发展的主动性,使较快地成长。

7、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和学前教育管理。其一,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进一步完善学籍管理责任制,强化控流保学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在籍生巩固率、毕业率达到100%;其二,积极配合县教育局和官当教育总支认真做好非法"私立幼儿园"的整顿工作;其三,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目标,加强学前教育的管理,做到"六规范":规范作息时间、规范教学内容、规范教学秩序、规范户外活动、规范晨检制度、规范质量评价,从而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的社会满意度。

8、规范教学管理档案建设。本学年度继续以《沙洋县2009年中小学教学管理评价表》目标为标准,在积极有效地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的同时,规范教学管理档案建设。每次教学教研活动要做到四有:有通知,有评价标准,有评分记载,有通报;档案建设与管理全优做到"三专":专项立卷,专项入盒入柜,专人管理。

四、工作措施

㈠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力求教学质量再创佳绩

1、成立毕业班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实施学校领导年级负责制。

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每一节课。牢固树立"教育靠质量立业,学校靠质量立校,教师靠质量立身"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坚定抓质量的信心,提高抓质量的勇气。②学校成立以校长的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教学质量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责任制,以《沙洋县2016年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为标准,注重加强提高教学质量全过程管理。③健全考核制度,实行"捆绑"考核。每位领导蹲点一个年级组,每个年级学科教师帮扶一位新任教师,每位被帮扶的新任教师跟踪辅导一个学生。④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上学年度教学质量创优成功经验,引导教师树立教学质量的荣辱意识、竞赛意识和挑战意识。

2、加强质量检测管理力度。教导处每学期重点组织和督导"三考两会"工作,"三考"即:一抓学科单元检测,督导学科单元质量目标过标;二抓期中考试,检测各学科阶段性质量达标情况;三抓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各学科质量。"两会"即:一是组织期中总结表彰会,以营造抓教学质量的氛围,激发全体师生提高学科质量的信心;二是组织学科质量分析会,让各学科教师交流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提高学科质量的方法。

3、注重薄弱学科的跟踪管理与督导。对教学质量(以单元考试和期中考试成绩为准)不达标的学科,学校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采取"问责、共诊、督查、跟踪"等方法,促进各学科质量整体提高。"问责"就是调查了解情况,询问造成质量不达标的根本原因;"共诊"就是指定优秀学科教师共同分析原因,共同拟定改进措施;"督查"即全面检查该学科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重点检查备课、作业批改、单元考试(含质量分析、讲评)、教学辅导情况;"跟踪"即学校领导、学科教研组长全面跟踪该学科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听评课、说课、教学反思),并组织跟踪单元考试检测督导效果。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身理心理素质。认真落实《湖北省中小学校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每周3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组织上好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好每学期一次小型运动会。

5、关注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以庆祝建国六十一周年为契机,广泛开展读书活动、书法美术竞赛、祖国在我心中征文竞赛、歌咏会、文艺汇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能力的平台。

㈡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1、加强理论学习,引领教师和谐发展。本学年重点学习读本为《有效教学学习读本》和《人民教育》《湖北教育》《沙洋教育科研》等期刊,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研和进修活动,努力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理论。教师每学期学习札记不得少一万字。通过参加各级培训和自主学习,引领教师和谐发展。

2、深入开展"有效教学"主题活动。认真总结"有效教学"主题活动第一阶段(2016年春季学期)成功经验,找出实施过程的困惑,科学规划第二阶段(2016年秋季学期)"有效教学"实施计划。认真深入研读《有效教学学习读本》,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有效教学"主题活动。本学年度上学期,重点举办"有效训练、有效评价"为主题的高效益、轻负担设计专题研讨;在教研组中开展基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练习设计展"观摩与交流。

3、加强校本教研优化课改的推进方式。以校本教研为重点,以"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为抓手,努力构建"教师主动、组织推动、多方互动"的培训机制,形成"立足校本,体现人本,抓住根本"培训文化;推行"专家引领、案例引导、互动引发"的培训模式,实现"师德先行、课改主导、专业发展、素质提升"的校本培训目标,以此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4、不断积累和提升课改经验。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经验总结文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竞赛、学术交流等形式的教研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积累、提升课改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知名度,打造学校课改品牌形象。

㈢积极实施教学常规管理"六个一"模式,努力探索教学管理新途径

1、一周一次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教研活动做到三定(时间、地点、人员三定)、四有(计划、主题、记录、检查四有)。

2、一月一次常规自查评估:教研组长负责,先教师自查,然后组长内互查,小组小结上报,教导处督导评估自查互查结果,处理好自查互查中的问题。自查内容为备课、作业批改、单元检测、教学辅导、有效教学主题活动以及听课情况。由学校教导处设计教学常规自查表,采取多种形式向教师反馈自查评估情况。

3、两月一次学情反馈:教导处组长教研组长采取多种形式了解、分析学情,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备课组和教师本人,以便改理教学工作。学情反馈旨在帮助学校建立及时的、有效的、校本的教学质量分析评价体系。通过学情反馈进行质量监控,指导教师改进教学。

4、两月一次教情反思:以教研组为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地收集信息,对教师的学科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商定改进学科教学和教师教学工作举措。教情反思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善于解读教学现象,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5、一学期一次教学工作会:每学期初在校长领导下召开一次教学工作布署会,总结前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布置新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明确教学工作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强化教学工作管理的要求。

6、一学期一次教学工作总结会:每学期末,在校长领导下召开教学工作总结会,交流教学和教研工作经验,表彰先进教研组和教学质量先进教师。

㈣牢固树立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加大课题研究力度

1、牢固树立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内涵,克服谈"研"色变的心理状态,本着"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的教育科研原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把研究和工作结合起来,可以观察、调查、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和个案研究为主,让全体教师在实践中探索、体验;在困惑中反思、感悟;在研讨中交流、分享;在辨析中超越、提高。

2、不断细化有效教学课题方案,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其一,抓好队伍,树立意识。本学期为我校县级课题"农村小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起步实施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培训,配合课改,积极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工作,树立"科研兴教,质量立校"的意识。其二,认真规划,确保有序。科学地制定有效课题研究阶段性实施计划,确保课题研究良性发展。其三,强化管理,注重过程。强化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杜绝课题研究华而不实现象,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促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第四,总结经验,推广成果。认真做好课题研究阶段性工作总结,抓好课题研究档案建设。

3、加强远程教育管理,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其一,以校本培训为基础,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体,做好远程教育资源二次开发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工作;以"提升教师水平,增长学生见识,服务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传统教育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齐头并进,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实用的多种模式,逐步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信息化、现代化。其二,加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把校本课程开发与课题研究有效结合起来。

4、不断积累课题研究经验,积极推广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开展"四优"评比活动(优质课、优秀教学案例、优秀教学反思、优秀教学论文),大力张显教育科研成果,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之目的。

五、活动安排

九月

1、组织学生入学和学前儿童入(园)班工作:

工作目标要求:①在籍生年巩固率达100%;②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幼儿在本校学前班入班率达98%以上。③配合教育总支做好"十月报表"工作。

2、督促各班主任做好学生素质报告册回收工作,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认真检查学生暑假作业;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开展以"暑假见闻"为主题的习作竞赛、手抄小报、黑板报等竞赛或检查评比活动。

3、制定和完善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校本教研计划、新课程实施方案、"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训练"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和课题研究计划;制定和评价各学科教学计划。完善学生教学质量奖惩制度。

4、以沙洋县教育和文化体育局2010年小学教学工作总结表彰会为契机,组织召开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布署新学年工作,宣讲工作计划。

5、教学常规检查(重点是备、改工作);协助学校做好开学初档案整理工作,迎接沙洋县教育和文化体育局组织的开学工作检查。

6、组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和"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协助学校工会做好庆祝第26个教师节活动。

十月

7、组织有效教学主题研究活动"五个一":展示一篇有效教学理论学习心得、上一节展示课、上交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提供一份精典教学案例、推广一篇优秀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

8、召开毕业班学科教师会议,布署新学年毕业管理要求及质量目标。组织"祖国在我心中"主题作文竞赛。

9、组织学前教育系列活动:交流新学年工作方案、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展示、学前教育说课展示。

10、组织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组织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11、三至六年级英语口语竞赛前期准备工作:①选拔参加培训学生(姚小勤);②制定培训计划(屈凤);③组织培训工作(负责人:姚小勤)

十一月

12、举办"有效训练、有效评价"为主题的高效益、轻负担练习设计专题研讨;开展基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练习设计"观摩与交流。

13、组织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广播操竞赛、拔河、毽球、跳绳、立定跳远、100米短跑、兵乓球等体育竞赛活动;开展冬季长跑活动。

14、组织期中考试、期中质量分析及经验交流会、期中总结表彰活动。

15、组织参加镇、县级"有效教学"竞赛活动:优质课、示范课展示活动;"有效教学"教学新秀、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16、召开毕业班学科教师会议;组织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

17、组织校级校本课程设计、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竞赛(每位教师上交一至二篇相关作品)

18、总结有效教学、校本教研、教育科研工作落实情况,形成局面报告。编写有效教学、教育科研成果集。

19、第三次教学常规检查。

20、协助学校德育处组织开展庆元旦迎新年文艺演出活动。

2017年元月

21、组织学科期末复习备考试工作;各班主任做好学生操行评定工作,整理、补充、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

22、学前教育成果展示。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科研课题;选题原则;选题步骤;选题要求;资源查找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31-1

一、什么是研究课题

研究课题就是对问题作出科学的方法判断及回答。问题是构成课题的主要因素,提出问。题就是课题研究的开始。课题也来源于问题,课题中含有科研性的问题。究课题就是把某一领域内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特定问题,而且有明确集中的研究范围,目的和任务,能够普遍反映某种现象,并可以通过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最后行研究加以解决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什么是科研选题

总的来说,科研选题就是从战略上选择科研的主攻方向,确定研究课题的过程和方法。没有课题就没有探索的目标和方向。选题的过程也就是对探索者未知世界或已知世界重新诠释的方向,目标,模式的确定过程。它直接反应着科研工作者的学术研究水平及其精神境界。大到国家一级的科研规划,小到科研单位或研究者个人的科学研究活动。要想取得较大的成功,选题策略不可忽视。选题的当,方向对头,可以捷足先登,后来居上,突破一点,带动全盘;而选题策略失当,方向有误,得不偿失,甚至虚掷光阴,劳而无获。把握方略,是成功选择科研课题的根本要领。

三、选题原则

科研课题选题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需要性原则。此原则是指选题要面向实际,着眼于社会的需要,将求社会效益,这是选题的首要和基本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目的性,即目的原则。这里所谓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社会实践的需要,尤其是工农业生产的需要,这是它的社会意义;二是根据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这是它的学术意义,或二者兼有。

(二)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在选题时要考虑现实可能性。可行性原则体现了科学研究的“条件原则”。一个课题的选择,必须从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出发,选择有利于展开的题目。如果一个课题不具备必要的条件,无论社会如何需要,如何先进,如何科学,没有实现的可能,课题也是徒劳,选题等于零。

(三)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选题不但要考虑是否满足社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具有实用价值;确实可行;而且还要看课题本身是否合理。所谓合理性原则,也称科学原则。比如教育科研课题题目的选择就必须遵循教育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事物的客观规律,必须充分认识研究的客观条件。应该通过对教育的历史,现状的分析,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各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等形成课题,切记主观想象,盲目选题。

(四)创新型原则。创新性原则,即价值原则。就是指选题要有新颖性、先进性,有所发明、有所发现,其学术水平应有所提高,以推动某一学科向前发展。选题要有先于时代的导向,目光应落在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领域。对某一领域的老课,题,则应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以新的视野去研究。即使是选择一些验证性研究课题,也应力图有新的发现。只有富于创造精神的课题才有真正地生命力。

四、选题步骤

(一)确定研究范围。选题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研究范围,即确定研究什么。研究范围通常由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确定。不要以为范围越大越好,小范围的东西往往可以研究得更加深入及透彻。

(二)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范围只是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还要围绕确定的范围提出问题。问题提的越多,找到适合的选题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提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动态,这就需要深入了解前人或他人研究的情况。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现场调查和专家咨询等方法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有关的科研课题发展史实,课题研究水平与今后发展趋势,摸清进行研究的主客观条件。

(三)课题论证。论证应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1.问题是否适宜作研究课题?它要考虑4个特征:即是否属于某个领域的问题?是否此问题具有普遍意义?有没有明确的研究范围和任务?问题能否通过研究得到解决?2.问题是否适宜作研究课题?它需要考虑4个特征:即:问题是否有价值?问题是否有创新?问题是否有科学性?问题是否有可行性?如果上述两个问题都能得到肯定的回答,说明这个问题才是适合自己的好课题。

五、选题要求

1.明确所研究的主题和研究领域。

2.充分把握所研究主题的内涵。

3.要有创新意识与成分。

4.清楚掌握研究设计的逻辑。

爱因斯坦说:“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最重要的还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正确的提出问题。”正确选题,即一个好的科研题目要符合科学原理,符合研究者的自身条件(学术水平,地位;科研设备,经费队伍);在成果应用范围内要处于领先地位;要能解决生产,科研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六、资源查找

资料查找主要有以下几种:1.工作经验总结;2.新理论、新发现带来不少科研课题;3.时代变革与历史传统式科研课题的永恒源泉;4.认清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和积极发展科学文化;5.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与优势;6.结合自己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林.教师研究简论[J].教育科学简论,2000,(3).

[2]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3]陈必发.成功选择科研课题“三性”[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3).

[4]陶文忠.教师怎样选择科研课题[N].中国教育报.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美术活动 幼儿教师 教师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2.035

0 引言

美术教育即指教师引导幼儿用艺术形式来描绘事物的美,反映内心真实情感,以此不断提高幼儿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相统一的一种特殊文化教育。①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艺术美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虽然幼儿认知水平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已有一定发展,但还不完善、成熟,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乐观。开展美术活动时,教师只是先讲解示范或者直接打开多媒体让幼儿模仿,之后让幼儿独自活动,更有甚者,由于时间的限制,个别幼儿还没完成,教师就会取而代之,帮其完成。致使美术教育活动追求的是一幅展示给家长的作品――您的孩子在幼儿园学到很多,而没有考虑到孩子自身的发展。基于问题所在,文章通过对美术活动中教师角色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以期为幼儿美术教师进行科学的角色定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具备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一把手”地位,规定着幼儿的兴趣方向,决定着幼儿的学习内容,完全忽视了幼儿发展的主体性与能动性。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教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创造性的组织和实施的过程;是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寓教于乐的教育过程。②因此,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践行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角色,能有效促进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

1.1 引导者――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十分重要。虽然幼儿身心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但依然是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能动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发现,激发兴趣;引导幼儿了解活动规则,在活动主题范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引导幼儿积极表达内心情感,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

1.2 支持者――提供物质支持与心理支持

作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支持者,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创作思维、尊重幼儿的创作欲望,让幼儿在宽松、舒适的环境中自由创作。具体有:对幼儿绘画心理的支持;②对美术活动的材料支持。宽松的心理环境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是帮助幼儿开阔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精神支柱,而丰富的美术材料则是激发幼儿创作愿望,开拓幼儿思维的物质支柱,两者缺一不可。

1.3 合作者――做幼儿的伙伴、朋友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合作者的身份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儿童的极好机会,因为在幼儿创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仔细观察、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引导、评价及反馈。具体要求教师做到:(1)在合作中具备平等意识,要求教师弯下腰来,与儿童进行平等对话,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儿童的心里,站在他们的角度认识、理解其绘画作品;(2)在合作中具备融入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儿童的思维看待其作品,以不断发展幼儿认知过程为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帮助幼儿获得美术知识与技能。

2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践行教师角色面临的问题

2.1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由于其职业特点与社会地位致使其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幼儿,因此教师需要保持高度集中;上级检查过多过滥,导致教师无力应对;社会人士对幼儿教师职业普遍不看好,俗称为“保姆”等现状加重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具体表现为心理与行为两方面:(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情感衰竭,态度消极,易怒、悲观,对生活与工作漠不关心。(2)成就感降低,在工作中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待教学敷衍了事,教学态度与责任感缺失,发展停滞不前。③该现状表明,应加强幼儿教师职业的重视,提升职业幸福感。

2.2 幼儿教师教育研究能力偏低

践行教师角色要求幼儿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学者屈玉霞在《对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抽样调查》中发现193名被调查者里面只有4名公开发表过文章,1名发表省级刊物,其中123名未有任何科研成果,表明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其次,幼儿教师在科研选题,科研知识的补充,参考资料的选择上都存在着问题。另外,大多数幼儿教师把工作经验总结作为科研工作,对科研工作缺乏深刻的认识与理解。④由此可见,提高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践行教师角色的重要任务之一。

2.3 幼儿教师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

虽然,《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艺术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但在实际教学中,美术教育活动仍被当作“副科”进行,幼儿教师对美术教育本身的意义及其对幼儿的影响没有深刻的理解。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常看到,教师只是先讲解示范或者直接打开多媒体让幼儿模仿,当有的幼儿表达不一样的想法时,可能会遭到教师的批评或嘲笑。结果,一堂美术课下来,幼儿的作品往往都雷同,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力以及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2.4 社会和家长不能积极配合教师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越来越重视,但同时也显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绝大多数家长关注的是幼儿呈现出的美术作品,而不是幼儿的进步和发展。而在这种潮流下,幼儿园和教师很难帮助家长转变这种错误观念,甚至在压力下不得不迎合家长,满足家长的需求。因此,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很难摒弃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教学。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践行其角色面临的问题,致使幼儿美术活动很难得以科学、有效的开展,使得研究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显得十分必要。

3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定位教师角色的措施和建议

3.1 增强教师职业动机

教师是影响幼儿发展最活跃、最有力的作用因素。良好的职业动机能帮助教师积极地投入到美术教育活动中,发挥其教育教学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从而使幼儿的发展也得到保证。

3.2 教师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

刘捷在《专业化:挑战 21 世纪的教师》一书中表示“教师专业化即指教师个体不断提高其自身专业水平以及教师群体不断提升其专业地位的过程”。⑤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应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贯彻实施新《纲要》的重要纲领,不断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同时发挥团体的教育力量如观摩学习、微格教学等方式提高整体师资水平,使幼儿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3.3 教师应加强对美术教育活动的理解

幼儿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引导幼儿发现美、欣赏美、用艺术形式来展现事物的美,并不断提高其创造美的能力。英国艺术教育家赫伯・里德曾说过:“教育应以艺术为基础,发挥艺术的教育作用,完成美术教育的使命”。⑥可理解为美术教育面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家蒙台梭利也主张:“应充分尊重儿童,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表现自我,去自由创作”。⑦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家罗恩・菲尔德也表示:“美术教育并不是仅仅教人画画,其目的在于通过训练感受美,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⑧

3.4 紧密联系家长形成共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观念及人文素养对孩子的影响是长期的、深远的。幼儿期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度过,教师和家长是影响幼儿的重要人物,当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矛盾冲突时,幼儿是直接的受害者。因此,要使幼儿得到良好、全面的发展,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实现共育。

4 总结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践行教师“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角色是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保证,需要教师对自身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社会、家庭和幼儿园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保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大力支持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践行正确的、科学的教师角色。

*通讯作者:路海萍

注释

① 邢夏婕.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10).

②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教育部,2001.

③ 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④ 屈玉霞.对幼儿教师科研能力的抽样调查[J].学科教育,2000(6).

⑤ 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⑥ 英国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袁一安译.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2).

⑦ 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手册[M].肖咏捷,张超美译,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老师:

上午好!我述职与竞聘的题目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如炎炎夏日一样,此刻我的内心也是分外的激动。因为,对我来说,今天又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日子。14年前,我从诸暨师范毕业,分配到钱清镇外枢小学任教,在那里工作了七年之后调入钱清镇中心小学。又一个七年过去了,虽然没有调动的运气,却面临着人生又一大转折――中层竞聘上岗。对我来说,这不亚于七年前的调动。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摔打拼搏,我已经毫不犹豫地确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如若竞聘成功,无异给了我一个较高的工作平台,使我能够专一而尽情地挥洒我的热情和智慧,为钱清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走过的路,应该说没有多少遗憾。在同龄人当中,我也许一个幸运儿。在外枢完小任教三年后,得领导器重,第四年便让我担任完小校长。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官,但我也尽心尽力地做着。第一学期,经过科学、规范地管理,使学校的教育质量一跃而至全镇前列,摘掉了教育质量“贫困”的帽子。在任职期间,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改善了办学条件,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教学质量一直保持前列,在当地村委和村民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不久前,一位同事跟我说,我在当地村民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给我讲了一件事:一位患了精神病的村民到学校,口中不断喊着“小陈”老师,说有事情找我帮忙。当时这位同事跟我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内心的确很感动。我想,我的名字在当地村民中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那最美好的七年青春,值得。

调入钱清镇校之后,我担任班主任和教科室副主任。两年后,学校开展了小班化教育研究,我担任了班主任。随后,我也由教科室副主任转为政教处副主任,负责少先队工作。三年的实验班教学,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得到了较大的进步,有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同时所教的班级在毕业考试中名列全县第三,可以说给小班化教育实验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

两年前,我担任了政教主任。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扎实而有效地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一、抓好日常行为规范,扎实做好常规工作:

1、主持每周一的集中教育。每次星期一,我都早早到校,做好办公室值日,然后安排好国旗下讲话,回顾和整理前一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做得好的和不够的,在学生集中时教育引导,然后安排好分发的三项竞赛红旗。这往往让我忙碌整整一个早上。

2、开好德育工作研究会。前几个学期,都安排了班主任工作经验或教育故事交流,本学期,开展了每月一次的年级德育工作会,研究和讨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并且每学期都进行学生情况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校的教育情况。

3、安排和指导值周教师工作。及时处理偶发事件。

4、从上学期开始,我负责学校的卫生工作,指导和协同卫生老师,几乎每天巡查校园。

5、做好每学期两次的星级中队(阳光中队)的考核。这是一项烦琐的工作:25个班,每班5项内容的考核,统计、核实,补充,有时常弄得两眼昏花。

6、作为总辅导员,作好全镇小学的少先队指导工作。

7、做好每学期学生的总结评比工作,制定、完善、实施各项教育制度,实施常规管理和行为规范训练。这两年,我起草制定的制度就不下六七个。

8、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

二、关注学生道德建设,精心开展各种活动。

1、开展“十佳系列”,校园处处显活力

刚当上政教主任时,我又兼大队辅导员,借着这有利条件,我推出了“校园十佳系列”活动:“祖国颂”朗诵十佳、“希望之星”十佳英语演讲比赛、“金嗓子杯”十佳校园歌星比赛等等。十个十佳活动,贯穿一年两个学期,她的蓬勃开展,加大了队员的参与面,使更多的队员得到了锻炼,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有效地促进了队员素质的提高,同时活跃了校园氛围,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2、改革学生评价,“星级”评比入人心

上任后不久,我研究制定了《星级中队评比条例》,设立“文明星、好学星、守纪星、卫生星、活动星”五个星级。随后,我又积极开展“星级队员”评比活动,出台《星级队员评价制度》,使评价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利于队员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星级队员的评比再继续进行,在此基础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又推出了“阳光中队”“阳光少儿”的评比活动,使学生的评价制度又有新的改革和发展。

3、关注心理健康,“心灵之约”融亲情

从去年开始,政教处组织全体队员在五一、国庆长假期间,举行“心灵之约”谈心活动。队员与父母互相写信,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在通讯技术发达、人们疏于书信交流的今天,队员们以这种传统而朴素的方式与父母进行对话,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去年的两次活动,我们收到了两千多封书信,家长反响强烈。我整理了相关书信和活动情况,寄给《绍兴县报》,去年5月31日,《县报》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我校开展“心灵之约”的活动情况,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小学生世界》也报道了我校开展此次活动的情况。 今年五一节,结合阳光教育,我又设计了“家庭温馨调查”,让父母和孩子相互了解,再一次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

4、亲近社会自然,实践体验增才干

去年上半年,我带领织队员到柯岩采访首届中国兰博会。小记者们成功的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县委书记徐纪平、县长冯建荣、县委宣传部长吴晓等领导同志。《绍兴晚报》还刊登了我指导的一位小记者采访县委书记徐纪平叔叔的照片。

去年这个时候,我成功组织了队员进行暑期实践活动,参加了由《小学生世界》报组织的在宁波奉化腾头村的夏令营活动。

我还协助陶茂江老师,走进省级文明村――梅东村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省《小学生世界》报、绍兴县电视台、绍兴县报和镇广电站随同小记者进行了采访活动。《绍兴县报》又以整版篇幅报道了我校队员的实践体验活动。

近日,我被《绍兴晚报》、绍兴县教育局评为“十佳指导老师”,这无疑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5、建设社团文化,特色品牌树起来

如何树立学校的特色品牌,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或许这是我多想了,这可能不是我想的问题。但作为在钱清镇校工作了七年的年轻老教师,我觉得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当去年下半年,学校讨论这项工作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并开展相应的课题研究。应该说,为了确定这个社团组织,学校进行了多次讨论,我本人也作了许多思考,请教了一些专家,最终确立了“浙光文化少儿研究院”作为我校的社团总称。然后我制定社团的组织网络。明确了把社团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特色的立足点和突破口,积极开展活动。并在《绍兴晚报》、《绍兴县文艺社团通讯》上以整版的篇幅加以宣传与实践。

应该说,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几天前,我得知“浙光文化少儿研究院”已经列入绍兴县“十大社团”之列。虽然,我们的社团活动有待加强,但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相信,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前景将更加灿烂!

6、开展阳光教育,“政科”结合育新人

从上学期开始,学校的教科工作开始由我顺便带起来,这学期,教科工作正式由我负责。因此,根据去年下半年学校确定的办学理念,本学期我将阳光教育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浙光精神,阳光教育”鼓与呼!我收集了相关资料,作为系列之一、之二、之三等等分发给教师,使大家了解阳光教育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在《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绍兴县报》《教科与进修》《小学生世界》报上进行宣传,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期初制定了《以文化人,享受一生》阳光阅读方案,出台了《星级阅读考核》与《星级写作考核》条例,大力开展阳光阅读活动。并借政教与教科都是本人负责的便利,开学初就发起了“营造书香之家,争创阳光家庭”的活动,通过孩子与父母一起制定阳光家庭计划,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并在五一节又开展了“家庭温馨调查”,六一后进行了“学习生活满意度”调查,期末结束前对“阳光阅读”的内容之一:古诗进行了考级活动。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阳光教育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我不止一次听到我们的老师家长对活动的肯定,因此,有时我觉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快乐!

另外,本学期,受学校之托,创办《浙光》校报。开学后,我就投入到校报的创办中,从报头的设计,版面标题的确立,内容的安排,我花了很多时间,很多是利用晚上,假日的时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排第一期时,我单去县报印刷厂设计、排版、校稿就达五次之多。为了节省时间,到柯桥我都是开着摩托车去的。

其实,担任政教主任两年来,我组织开展的活动还有许多许多,如班际活动,游戏创编、爱心捐款、集中教育周、六一节等常规活动等等。去年,我校的少先队工作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在全县为数不多的先进集体中又占了一席之地,就无疑又是对我们德育工作的肯定。

回顾工作,许多成绩的取得都是在领导的重视和老师们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我也只是尽了自己应尽的一份力。当然我也自认为这两年在政教工作岗位上还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是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学校,无愧于钱清的父老乡亲的。领导和老师,没有忘记我,给予了我许多荣誉:我几乎年年被评为先进:或镇级优秀党员,或优秀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两次获得局级先进个人,两次获得县级优秀辅导员,04年还被评为县十佳少先队辅导员。今年又蒙镇校和总支领导厚爱,作为县“十佳青年教师标兵”候选人推荐到局里。在此,我衷心感谢领导和老师们一直来对我的关爱。(鞠躬)

述职之后,我讲讲竞聘的岗位。我竞聘的首选岗位是钱清镇中心小学教科室主任,第二职位是政教主任。关于虽说我这之前是政教主任,刚才说的也比唱得还好听,但我却将教科室主任作为首选职位,这是因为虽然教科工作比政教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更难出成绩,但根据我的个性和兴趣,我觉得还是更适合这个岗位。

理由之一:我的兴趣在教学研究上。

虽然对于工作而言,谈不上兴趣不兴趣,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我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定然会全身心地投入,更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也就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对于教育科研,这是我所钟情的事业,我在刚才提到,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摔打拼搏,我已经毫不犹豫地确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这就是走教科之路,做学者型教师。我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育教学研究上,并带领老师们,传承钱清现象,再次打响钱清教科研的品牌。

理由之二:我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勤奋地工作和学习着。2000年,通过自学考试,我取得了大专学历,接着又自考本科,三年前,除了英语之外,本科的其他科目均已过关。现在正自学英语,想通过两年的努力,消灭这只拦路虎。

我始终不忘记要做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因此,我每天看书,也经常买书。虽然我的家境还不好,但我每年订得杂志、买得书却是最多。

也许,正像一位作家所言,没有坎坷,没有痛苦,便写不出来好文章。多年来我所经历的坎坷生活使我变得更坚强。昨天晚上,我就在留言板上跟一位朋友说,说实话,十多年来我有过自暴自弃。我曾在自己的一篇短文写道:也许等我的父母亲都走完了他们的人生旅程,尽到了我所能尽的全部孝心,儿子也已经长大,能明辨是非了,我将背起行囊,义无反顾地浪迹天涯。等走累了,走厌了,找一处宁静的山野住下来,干一点农活,读一点书,写一点文章,就这样一个人在恬静的生活中,融入山林,消失在自然中。但是今天,我却不这样想!经历了许多人没有经历过的磨难,我已经走过来了,为,爱我的和我爱的人,为关心我和我关心的人,我没有理由不坚强地活下去!没有理由不好好奋斗和拼搏!因此,在我眼里,工作上、研究上的这点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理由之三:我曾经做过教科工作,近一年来,在做好政教工作的同时,我又带着教科工作。

曾在98、99年任过教科室副主任,虽是个虚职,但我却实实在在地做着教科工作,编辑《教育与科研》,举行一些教研活动。去年,负责社团课题的研究,到今年上半年教科工作的正式负责,一年来,我在教科领域已经投入了不少精力。特别是为阳光教育摇旗呐喊,已经获得了一些声响。我已经跟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洪宇教授多次联系,他已答应作我们课题的顾问。我相信,阳光教育的研究必将结出硕果!

当然,在这不经意的一年工作中,我也获得了不少教科方面经验,摸着了一些门道。

政教工作本身杂而广,但我又是县、镇级语文教研组长,很多时候又跟教科研绕在一起。真是剪不断,理还乱,所以我想干脆一门心思搞教研。

理由之四:我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我从教14年,但从94年至今,却已有11年时间都是或大或小的做着管理工作,而且从未间断,因此,我觉得在管理上,我还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能够胜任教科主任之职。

理由之五:我有明确的今后一年的工作思路。

1、组建教科室成员,形成高素质的教科研队伍。合作更能成功,这是我一直坚持的信念。

2、深入扎实地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特别是阳光教育研究工作,打响钱清教科研品牌。并在实验结束阶段编写阳光教育专著,总结提炼课题研究成果。我一直觉得,教育品牌的创建,需要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应该说,“浙光精神,阳光教育”正在成为钱清镇校教科研的一块品牌,但是她还十分稚嫩。所以,她更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使她茁壮成长。

3、组织教科研培训,促进新课程改革。在一年的教科工作中,我觉得许多教师对课题研究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何撰写课题,如何研究,还不是很清楚。

4、及时收集教科研前沿信息,提供给老师们,使他们把握教科研的时代脉搏。

5、编辑《浙光新辉》小册子,作为学校教科研经验总结和交流的阵地。因为我觉得,没有阵地,就无所谓实实在在的研究,就像打仗失去阵地,就意味着败北一样。

6、搞好教科节,为教师们搭建提升自身研究素质的平台。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钱清教育同样需要一大批过得硬的教师做支柱,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

理由之六:我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本人是县第二届名优教师研修班优秀学员。2000年曾获高段语文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02年获县优质课一等奖,去年获县级学科带头人称号。曾多次执教县级公开课。去年年底在实验小学执教《凉州词》,使在场许多师生落泪。今年三月份在诸暨市实验小学又成功执教了《凉州词》,得到学校双方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同去的一位女教师课后即对我说,她竟感动得流了三次泪!

我是镇语文教研大组组长,同时又是绍兴县语文教研大组组长。成功组织过全镇的语文教研活动。也曾在暑假里为全县教师作讲座。本人参与市级一等奖课题《新概念作文研究》,是子课题负责人。又是省级课题《小学古诗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子课题负责人。撰写的论文有两篇在部级期刊《人民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上发表。另有多篇论文和随笔在《教学月刊》《内蒙古教育》《浙江教育报》《教育教学研究》《绍兴教育》等上发表,获省级论文评比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获市、县级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10多次。03年出版了32万字的记录师生成长历程的《生命的歌唱》一书。如今又正在编写两本教育书籍。不过,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十分微薄的成绩,并且看着我的部分名师班同学近两年来比我取得了更大的成绩,我似乎已经落后,这更坚定了我走教学研究之路的决心,哪怕我这次竞聘不能成功,对教学科研依然痴心不改,一往情深!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一、对口支援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校与华东师范大学本着积极务实的精神,以借助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增强我校的综合实力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建设为重点,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全面提升。双方商定每年签订《华东师范大学与新疆师范大学200×-200×学年对口支援项目协议》,每学年度制定相应的《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师范大学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口支援项目的制度化安排,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此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办实事,求实效”为指导原则,积极调动全校上下各方资源,群策群力,努力促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向我校输出,从而使我校在学科发展、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进。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对口支援项目按《协议》和《方案》得到了顺利实施,成效显著。

二、协议的执行情况

(一)研究生教育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已将我校三位教授聘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从2004年起陆续开始招生,开展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此外,华东师范大学还积极支持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免费接受我校部分学科硕士研究生前去修读课程。

(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截至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已招收我校26名骨干教师攻读博士学位,22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另有6名教师到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进修(免进修费),并参加科研项目的合作研究工作,这对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业务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支教方面:华东师范大学自2005年上半年起,根据我校实际需要,派遣教师到我校讲学,至今已有20人次到我校承担短期(一学期)教学工作,使我校师生能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师生的理论视野。

(四)干部挂职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已派出一名干部到我校担任副校长;我校也派出了两名处级干部前往华东师范大学挂职学习,这为促进我校教育行政领导干部转变观念,吸收东部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经验,提高我校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五)图书馆建设方面:共建四年来,华东师范大学已向我校赠送六万余册图书和部分期刊光盘,赠送了部分办公设备,并且每年培训我校一名图书馆管理人员,对我校电子阅览室建设,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六)访问交流方面:对口支援关系建立以来,两校建立了学校领导互访制度,轮流进行访问,落实对口支援工作。四年来,两校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对各项工作的落实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三、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工作情况

2006年6月,教育部正式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确定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三所院校对口支援我校8个学科,我校分别与三所院校签订了协议。这是教育部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后,实施的又一项有利于新疆高校发展和学科建设水平提高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的有效实施,将更有力地推进我校的学科建设,促进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学校非常重视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制定了落实该项计划的相关措施。

1、2006年6月---12月,所进行的主要工作为:

第一、与三所院校来参加签字仪式的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就开展具体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第二、在全校范围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受援的8个学科,要求各学科认真研究自己的需求和三所院校相关学科的情况,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主动与对方联系交流;

第三、2006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带领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学科人员一行8人来我校访问,就具体开展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交流,密切了两校之间的关系;

第四、组织、动员我校教师报考三所院校,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我校今年共有14人报考三所院校博士研究生,目前录取工作正在进行;已有3人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攻读硕士学位。

2、为了进一步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具体工作,利用该计划促进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在我校完成学校及个学院“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制订工作后,2007年3月28日—4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梁超同志带领我校研究生处、人事处及相关学科负责人共24人,分别前往三所院校进行访问交流,出访得到三所院校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接待。本次出访采取的方式是:召开学校层面的座谈会、职能部门、学院和学科层面的会谈和进一步交流,双方就具体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磋商,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支教工作、学术交流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并签订了会谈纪要,具体工作将从今年6月逐步开展:北京师范大学将于6月派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学;将在7月、8月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个全国性学术会议;9月,将派出我校近10名教师前往三所院校进修访学,并将就合作开展科学研究进行协商、落实。

3、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中,我校确定了建立合作互惠平台的原则与支援学校进行协商,得到了对方的真诚支持,支援学校积极帮助我们想办法、提建议,表现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高度热情和政治觉悟。北京师范大学提出,虽然计划中所列是两个学科,但科研领域的合作和人才培养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而扩大学科领域。中国科技大学则应我校的要求将支援学科扩大到计算机科学,并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以特别的政策和条件。华东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与援疆学科两个计划结合起来,对协议中的内容逐项落实。应该说我们和三所院校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随着各项计划的落实,必将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4、在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过程中,除了教育部制定的三所院校,我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与其他高校积极联系,并得到了热情响应,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虽然没有教育部规定的对我校支援任务,但都表示了积极态度,与这些院校的合作交流也将逐步展开。

在校党委对落实“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高度重视下,目前全校正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确定了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促进学科发展的原则,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该项计划将取得显著成效,对我校学科发展将发挥积极深远的作用。

四、经验总结

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的四年期间,通过两校的共同努力、默契配合,对口支援工作进展顺利,对我校的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相关因素的制约,协议中的部分内容没有完全落实,主要是科研领域的合作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学术交流还不够丰富。

鉴于上述情况,为推动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是:

(一)对口支援工作要认识到位。对口支援工作要从大局着眼,从长远部署,从实际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对促进西部教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和现实的重大意义。对口支援工作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受援院校必须全力以赴、抓住机会、鼓足干劲,为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不懈努力,并将这种意识渗透到学校办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二)对口支援工作要领导到位。学校各级领导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所组建的专门工作小组不能流于形式,负责此项工作的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对口支援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确保一个流畅的主通道,综合协调和督促相关部门的工作。

(三)对口支援工作要措施到位。对口支援工作必须以切实可行、互惠互利为原则,具体措施必须具备较好的操作性和实施性,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既要有利于支援院校工作的开展,避免使支援工作成为支援学校的负担,同时也要有利于受援院校在享受优惠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

(四)在目前已经开展的支援项目基础上,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将以建立双赢互利的合作平台为基础,努力加强科研领域的合作交流,促进我校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学科建设的发展。

五、自我评价及建议

我校非常重视对口支援工作,认为此项工作是学校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学校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四年来,通过对口支援计划和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落实,我校的师资队伍在结构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改善,学科建设有了很大发展,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与对口支援学校的交流,我校的干部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方面有了显著转变和提高,这将对学校进一步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使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根据以往的工作实践,我们建议:

1. 对口支援的目的是促进西部地区高校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希望教育部能考虑单独设立有关西部地区重大研究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专项经费投入,大力支持支援双方的科研人员联合申报,共同开展研究。通过双方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以求积极促进受援高校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从而提升西部地区高校的研究水平。

2.希望教育部能够尽快将华东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项目纳入国家正式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中,并能考虑在经费上给予有效的支持,该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双方派出人员的相关费用及各种科研合作的科研经费,从而能大力减轻双方学校教育科研经费紧缺的压力,更好地调动支援双方的积极性。这样可以在两校之间开展长期有效、形式多样的各种培训项目,定期选派我校骨干教研人员前往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培训;同时也积极促成华东师范大学更多的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来我校考察和讲学。

教育科研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一、实践平台

一个人如果决定以教师为职业的话,那么做班主任是迅速进入教师角色的最佳途径。班主任工作的繁杂,恰恰是教育实践活动丰富的反映,与学生接触多,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考察自己的教育行为能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教育效果。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一个人只有积累丰富的教育实践,才可能对职业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迅速明晰职业的核心和关键,努力才有方向,成长也才能迅速。同时,做班主任能积累丰富的教育案例,对于自己将来的专业提升作了坚实的铺垫,在经验总结和理性分析时能提供最鲜活的例证,也为自己的思考带来源头活水。所以,短时看,做班主任比科任老师辛苦,多做了许多事情,操了不少心;从长远看,班主任比科任教师能得到更多的锻炼。

有人形容班主任为“婆婆的嘴,兔子的腿”,是对班主任“多说勤做”的形象概括。其实,班主任的教育实践内容非常丰富,如果有心,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具体说:1、班级管理。涉及班级组织结构的搭建,学生干部的考察、选拔和培养,小干部的分工、管理和考核评价;班级凝聚力的培养,班风的形成以及班级文化的建设;班集体建设的目标确定、计划安排、行动实施、目标实现等。2、教室环境的布置、清洁与保持。涉及教室的美化、主题墙的利用、制度表格张贴的美工、图书角的氛围营造、黑板报的规划设计等;教室的卫生清洁与保洁;学生卫生习惯的养成等。3、组织活动。涉及主题班队会的组织,日常娱乐性活动的组织,竞赛性活动的发动、组织,特长学生的赛前辅导等。4、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之间闹矛盾起纠纷需要调解,男女同学之间的早恋或前早恋行为的处理,学生遇到困难挫折后的心理疏导,学生成长中的困惑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细心发现,主动交流思想,为学生的心灵导航。5、家校交流。涉及一般的家校交流,如电话、短信、QQ交流等;特殊时候如学生的非正常行为等,有必要请家长来校交流;重要的活动如学校庆典、开散学典礼、教学开放日等;每学期家长会、家访活动等。6、日常班务及其它。涉及常规管理、班务档案资料、班级日志、科任教师的协调、特殊事情的应急处理等。诸如此类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培养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交往能力、沟通的技巧、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当一名教师遇到这些庞杂的事务,不是手忙脚乱,而是沉着应对并完美解决,就说明他已经成长为一名成熟的班主任了。

二、研究平台

一个班主任是否优秀,当评价不再以勤奋奉献为至高标准,转而以智慧创新为评价准绳时,班主任工作实际上开始走向教育研究的新时代。新课程提出“教师即研究者”,说的不只是教师教学,也包括班主任工作。这就从政策和理念上为班主任提供了支持,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广大班主任指明了成长发展的方向和舞台。

有些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只是停留在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上,忽略了这项工作是作为自己教师职业生涯也是生命中重要的经历和体验,没有从研究、探索、尝试、创新的高度去对待班主任实践,这就使得教育实践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深入到班主任工作的核心部位和关键处,这样的人生体验也就很肤浅,所得就非常有限。既然做班主任就要认真做,认真到以研究的姿态去对待每一项工作,研究每项工作怎样做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长期坚持,班主任工作的体验就会很深刻,经验就会很丰富。无论是魏书生、任小艾,还是张万祥、李镇西等优秀班主任,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都把自己置身于一个研究者的高度去审视班主任工作,追问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和规律是什么,教育行为如何改进优化,对未来的教育有何启发等。惟有如此,才会让自己从肤浅的实践者成长为研究者,从被动的实践者成长为主动自觉的践行者,从现象的感受转入深层次的思索与创新,从而成长为具有理性思维的教育研究者。

那么,班主任如何进行研究呢?其实,工作着就是研究着,行动研究是班主任同时进行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具体说,首先在心理上把自己定位为研究者,要用所知的最先进最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言行,凡有教育行为必先追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最好怎样做,做了会怎样,刚才做得怎样等等;其次,及时记录自己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通过教育叙事、教育日志、案例故事等形式,保留最鲜活的教育资料,便于自己经常回味咀嚼;第三,及时总结和反思。根据自己的教育体验写出反思笔记,以写促思,使得自己从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剖析。坚持下去,就会如叶澜老师所言“一个长期坚持写反思的老师,能很快成长为名师”一样,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优秀的教育研究者。

研究主要是个体行为,但也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支持,比如有的学校通过个人课题的形式,鼓励教师围绕班主任工作艺术确定专题研究;有的学校在对教师年终业绩考核时,对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取得的研究成果与教学研究成果一视同仁,甚至有所偏重,以示鼓励等;还有学校积极申报德育研究课题,将许多有志于德育研究的班主任团结在一起,重点攻克德育难题,这样的教育研究更有力度,参与其中的班主任可以得到更广泛更深刻的实践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句话是对教育管理者说的,是针对教师教学而言的,也是针对班主任工作来说的。一名班主任如果不想做“教书匠”,就应该从教育研究入手,学会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积极探索研究,争取成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一名教育艺术家。

三、交流平台

关于交流,有一个经典的譬喻,“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

们交换一下,一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一人就有两个思想。”这是萧伯纳的一句话,很简单,但是意味深长。人的进步成长离不开知识思想的交流,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同样离不开交流,在交流中成长,从交流中得到启迪,增长智慧。

在学校生活中,班主任之间至少有三种交流,一是非正式的交流,主要散见于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同事之间的谈话“三句不离本行”,其中充满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内容往往涉及后进生的转化、学生教育的小技巧、班干部的培养、班级常规管理的策略等等,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教育的智慧。经常听到。“从某某同事那里学到……”云云,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交流学习。同事往往与自己面临相似的教育问题,同事处理问题的智慧技巧对自己有启发和借鉴价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经常与同事聊天,袒露自己工作中的困惑难题,寻求同事的帮助,可以让你在短期内迅速积累经验。同时,交流还可以增进友谊,融洽气氛,为你的职场铺就阳光大道。

二是“圆桌会议”交流。一般在德育处的组织下,全体班主任汇聚一起,就像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一样,大家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集体研讨。每人可以谈自己班级教育管理中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围绕事先设定的主题来谈,如“后进生的转化”“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学生评优”“学生早恋问题的教育”等等。每个人带着案例经验走到一起,人人参与,平等交流。这种研讨交流形式简单,气氛民主,大家思维活跃,参与热情比较高,思想碰撞中往往能启迪智慧,寻找出良好的解决办法。民主高效的交流学习很受老师欢迎,所以有的学校干脆称其为“班主任沙龙”或“圆桌会议”。

三是优秀班主任经验论坛。一所学校一般都有班级教育管理非常出色的班主任,也有一些思想前卫、教育管理方法独到的班主任,其经验具有借鉴性和说服力。所以,学校设立班主任经验论坛,定期邀请富有经验和个性的班主任阐释自己的治班之道,对于班主任专业成长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同时,这对于被邀请到的老师也不啻是一种奖励和荣耀。有不少名优班主任往往是从学校的班主任经验论坛中走出来的,从在学校层面介绍经验开始,逐渐面向全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介绍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充分利用这种精神激励的力量,培养本校的名优班主任,以此带动整个德育队伍,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媒体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广泛交流。现在媒体发达,写作形式活泼宽泛,不只是严谨规范的教育论文才可以公开发表,一些教育叙事、案例描述、活动设计、工作反思等等都可以成为教育作品,被媒体刊登。一个勤于笔耕的班主任,一定是一个热爱教育、爱思考的老师,这样的老师通过媒体介绍工作经验,阐释教育思想,对于他自己而言是对一种较高层次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对于学校其他老师来说,有一种榜样激励的作用。有这样的老师引领,会促进学校班主任队伍素质的提升。

四、学习平台

古人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是学习与践行同等重要,且相互补充。一名班主任如果只有实践经验,缺乏理论指导也不行,实践经验与理论结合起来才可能得到提高和升华。当我们在充分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产生了大量的困惑时,如果及时阅读一些理论书籍,能够使我们的经验得以沉淀,困惑得到解决,思想得以升华,甚至重新组构原有的知识结构。学习有多种形式和途径,可以听讲座报告、读书、观摩班级教育活动、向身边的名优班主任请教等等,但最重要的还是读书。

适合班主任读的书大致有这样几类:一是班主任实务方面的书,如《班主任工作手册》《班主任兵法》《教你怎样当班主任》。这些书基本上是介绍班主任常规性的工作、要求,对班主任新手来说非常实用,能帮助你了解班级管理中的基本事务,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最现实的问题。二是班主任经验之类的书。比如《心之育――毛蓓蕾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爱心与教育》《教育临床与分析》《赏识你的孩子》《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等,这类书一般是优秀班主任的教育随笔、教育案例故事、经验总结等,里面凝聚着优秀班主任工作中的智慧才情。这类书适合有几年班主任工作实践经验的老师阅读,从中你能找到共鸣,也从对照中寻找到自己工作上的欠缺,还可以从中领略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智慧与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受到熏陶感染。三是教育原理和人文类的书,比如《德育原理》《教育心理学》《新教育之梦》《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教育哲学》《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这一类书从教育的宏观视野考察德育的现象,揭示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指出德育的方向与原则。从阅读中可以了解到当前整体的德育现状、存在的共性问题、需要突破的瓶颈在哪里等等。通过阅读,能开阔自己的教育视野,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从而能举重若轻,更智慧更策略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这一类书适合有着丰富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和有一定教育经验的教师阅读,适合有志于研究探索班主任工作艺术以及教育科学的教师去钻研。

学校可以组织主题宽泛的读书交流会,通过交流,了解不同学者对德育工作的理解阐释、不同老师对教育著作的解读;也可以组织专题性的读书交流活动,比如围绕网瘾问题,交流陶宏开、陶然、应力等专家学者的不同理解与解决方法。有的学校一学期规定班主任读多少本德育书籍,也有学校举行读书笔记征文比赛,推进读书活动等等。

当然,教育是千变万化的,有丰富的教育情态和背景,解决的方法也很多,没有最好,只有适合的才叫好。因此,班主任学习也不能拘于读书一项,如一些讲座、报告、现场观摩等,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总之,读书也好,其他学习活动也好,都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人以启迪教育。有志于专业成长的班主任都会自觉地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到教育和人生的启迪。

五、政策平台

班主任专业成长其实离不开学校的舆论导向和政策支持。一个真正坚持德育首位,重视学生品德修养的学校管理者,必定会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班集体建设工作,必定会在学校营造以当班主任为荣的良好氛围。具体说:

1.建立班主任选拔制度和评优制度。班主任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班主任考核和评选,制定出透明的、能有效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的激励制度。

2.适当提高班主任待遇。比如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客观评价班主任工作的复杂和繁重情况,并给以相应的报酬。评优评先优先考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老师,优秀的比例要向班主任适当倾斜。不少学校在晋升职称、评聘教师等方面都优先考虑班主任。这些做法有效地树立了班主任群体的形象,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3.让德育工作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适当的比重。相比教学工作而言,德育工作缺乏可供量化的标准,因此,在学校工作中往往出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总结成绩可要可不要”的现象。但教育者都清楚德育的恒久价值和重要意义。因此,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树立“德育为首”的观念,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以班主任为首的德育队伍建设,用实际行动让老师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比如适当加大德育工作的比重,多提供班主任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大力表彰优秀班主任的事迹,树立向班主任学习的风气,考核评价加大德育工作的比重等等,真正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优良的环境。

上一篇:职工教育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职业健康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