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8:34:42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模块的设计是为教育价值追求的实现而服务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是培养文化感情和基本文化认知;初中阶段是提高文化认同;高中阶段是增强文化自信;大学阶段是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把这些教育目标进行归纳,可以用形成文化自觉来概括。展开来讲,就是使受教育者熟知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精神特征和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对中华文化有“自知之明”,在此基础上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并具有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觉能力,并使其以复兴中华文明为己任。基于这样的价值诉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可以设计为四大模块和三大重点内容。四大模块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文化与人生”、“文化与中国发展”和“文化与世界”。每一模块的内容都有具体的目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做到熟知中华文化的精要,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主要是借助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文化资源,指导学生以中国文化的视角思考人生,形成崇德向善的道德追求;“文化与中国发展”内容模块主是使学生在了解多种文化,在主动赞赏和接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为他人所理解;“文化与世界”内容模块主要是使学生积极开展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让中华文化积极参与到世界新的多元文化体系建构之中。三大重点内容包括“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即对家园、国家的深厚感情,它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情感归属,是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感受到与国家相联系的精神纽带;“社会关爱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使受教育者能够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做出整体性的理解,以达到乐于助人、关心社会和尊重自然的状态和境界;“人格修养教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以传统文化的“君子人格”为理想人格,自觉追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夯实才能、才华和才干的人格修养基础。当然,不应苛求所有课程都能够承担这些教育任务,也不能要求相关课程把所有内容模块都纳入其中,而是应根据课程性质,选择其中一个内容模块,加以提炼和提升。三大重点内容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并没有涵养所有的教育内容,不同课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设定教育内容。就《基础》课而言,它作为一门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它可以选择“文化与人生”内容模块,并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和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为重点教育内容。

1.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体现是理想人格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道德理想人格,诸如“中庸人格”、“君子人格”和“内圣外王人格”等内涵丰富,充满了人文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理应传承。如在人格主体性方面,强调“为己之学”,提倡道德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在人格志向方面,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个人情操方面,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人生困境方面,强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当然道家“天人合一”的人格理想,墨家“兼爱”人格理想等都是重要的教育内容。这些教育内容,结合具体的理想人格原型,如屈原、勾践、苏武以及苏轼等等,必然会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德向善的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崇德向善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系统思想,崇德向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质。孔子指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已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其中,“仁”、“义”和“信”的道德教育在今天尤为重要,应构成《基础》课程的重点教育内容。“仁”的教育重点要放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层面上,以培养现代人的友善观念;“义”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义获利”、“以义制利”,达到义与利的和谐统一。“信”的教育重点应强调以“以诚育信”,通过对自然规律的崇敬和内心的真诚达到外在的言而有信。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设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达成,不同的课程和课程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教学方法有三种,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基础》课教学中加以运用。

1.文化比较法

文化比较法是文化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和18世纪的启蒙主义哲学家那里就开始运用,到19世纪已经形成基本的规范,成为文化教育和研究中的基本方法论。一般说来,文化比较法是在建立一定的价值标准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揭示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规律。当然,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文化比较法,其目的是通过比较,让受教育者更加有兴趣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产生情感认同。在教学活动中,文化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妥善寻找文化比较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并存,气象万千,表现各异。运用文化比较法,无法回避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之间有无优劣之分?何者为优?何者为劣?历史上,由于西方社会近代的崛起,在文化领域中曾出现“西方文明中心论”,一些人也言必称西方。后来有学者对此进行反思后,又提出无优无劣论。但无优无劣论掉入了文化相对主义的泥潭,使得文化比较失去了理论基础,在文化教育中无法对文化价值进行选择、学习和借用。虽然文化比较的标准建立到现在还是个难题,但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而运用的文化比较法,必须建立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通过比较让学生重新发现已经失落的中华文化的宝贵性和独特性,确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2)妥善选择比较的对象和材料

在文化比较时,一定要选择能够反映双方具有典型特质的材料,尤其是在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时,应选择能够真实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材料,比较时力求不偏不倚,目的是为让受教育者接受与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文化实践法

恰当地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容易激发受教育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达到教育的目的。文化实践法就空间来讲,主要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文化实践空间。校外主要是引导受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作为一种投身现代社会生活的方式,能够从中发现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诸如有些高校已经形成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文化教育实践平台,像“中华文化之旅”、“中国寻根之旅”等大型活动,每年组织几百名学生利用假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当然,校外文化实践更多地还是要充分依托建立多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与文化遗迹,定期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参观和考察,以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深入认知。校内文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开展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文化节、儒家文化节、中华传统美食文化节以及汉服文化节等,让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挖掘和感受活动背后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文化实践活动也可以依托学生自发成立的传统文化兴趣小组来开展。文化实践法以实践对象划分,可以分为文化实物实践法、文化场景实践法和人文实践法等。尤其要提出的是,人文实践法是一种有效的“以文化人”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使人文化”的教育价值,是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开展人文精神的体验活动,就是一种人文实践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对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关怀,诸如孔子的“仁爱”精神、墨子的“兼爱”精神、孟子的“大丈夫”精神以及范仲淹的“先天下”精神等等,而这些人文精神学生可以通过文化实践法加以感受与体验。

3.文化情景法

文化情景法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中引入或创设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文化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文化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文化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为文化情景法在课堂上的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在《基础》课中,可以创设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情景,利用听觉和视觉,对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力。如《论语•子路》第18章有关叶公和孔子关于如何对待父亲偷羊的讨论,“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虽然短短几句话,但其中包含着丰富内容和道德争议的道德文化情景,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学中进行角色扮演,就可能遇到的情景展开讨论。文化情景法还应使学生能够将传统文化运用到当代社会情景中去解决现代问题。因此,传统文化情境设立后,一般最后要转向现代情景。例如“父亲偷羊”在现代社会里会遇到什么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这都是新情景,通过情景转换,可以促使学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比,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这样更容易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文化建构

传统文化教育虽然需要依托传统知识的传授,但其实质是价值教育,是要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与文化的认同。因而,需要建构出由价值、规范、信仰以及表意象征符号等构成的课程文化,以适应文化教育的特性。试想一下,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自身存在着文化缺失、亏空与虚无,从而引致课程缺少人文关怀而呈现粗暴化的状态,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怎能实现。以《基础》课为例,《基础》课应主动地遵循文化逻辑,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理解课程本质及其属性,建构“超越性”、“鲜活性”和“本土化”的课程文化。

1.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

强调《基础》课要建构超越性的课程文化品质,目的是避免使《基础》课在“教育市场化”观念的引导下,成为为经济、就业和技能服务的课程,而遗忘了“精神成人”和“文化养成”的职责。如果《基础》课被现实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名利所诱惑、困扰和束缚,其教育活动只是培养没有思想和没有灵魂的工具人,其结果只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么被抛弃,要么被庸俗化。因而,超越性的课程文化是《基础》课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的前提,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基础》课以内化传统文化成果为己任,以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建构超越现时代的精神文化为担当。

2.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属于价值教育,此类教育的重大障碍是“课程学科化”。所谓“课程学科化”就是以学科逻辑理解课程,以标准化、效率化及定量化为课程诉求,以课程结构、课程方法及课程密度曲线为主要关注点,以定义、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逻辑演算以及公理等符号系统为外在表现。“课程学科化”之所以不适合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根本原因在于它会使课程凌驾于教师和学生生活、经验之上,把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最真实、具体、生动和富于生命活力的东西“去情境化”、“去过程化”了。而作为比知识传授要复杂和困难的价值教育和文化教育必须借助课程的“情境性”、“体验性”和“互动建构性”才能产生实效。首先,有了情景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体验才具有可能的环境与条件。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文化教育中唤醒自我,并主动了解文化的意义。其次,体验是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如果体验性活动不足,很难形成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最后,文化教育必须在“我们”之间完成,需要利用交往、对话和商谈等互动方式进行,这样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

3.本土的课程文化意识

课程文化类型多样,因而《基础》课不仅要建构课程文化,而且要建构本土的课程文化。本土的课程文化就是立足于中国课程文化的现实问题,对传统课程文化的要素实现创造性转化,最终生成具有民族文化风格的课程文化。实际上,我国的儒、道、释三大文化传统生成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课程智慧和非常有益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如儒家思想蕴含的中庸、和谐和对话的课程文化,道家哲学中蕴含的自然主义的课程文化,释家智慧蕴含的“禅思”、“领悟心性”等课程文化,等等。这些传统的课程文化理应成为我国当代课程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弃之不理,实在可惜。我国的课程教学中所强调的服从教师的指导、服从集体的利益以及强调和谐发展、共同发展等价值观,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孝”、“礼”等范畴一脉相承的。因而,不能对这些传统完全抛弃,束之高阁,更不能妄自菲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计是基于对内容、方法和课程文化的综合思考,为了避免这些思考流于抽象化的玄思,本文以《基础》课为例进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个综合系统,课程设计只是其中一环,而且不同课程及其内容、方法和课程文化的设计应有其侧重点。本文只是抛出初步思考,以希冀引发教学关注和更为深入的探讨。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一)有利于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并没有完全普及,甚至在有的学校还是空白。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对于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清晰,误以为创业教育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课程,将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挂钩,这是一种极具功利性“揠苗助长”的想法,反而不利于学生创业成功;创业教育的课程的内容体系也不完善,课程内容偏向理论化,缺乏实践,学生对于创业的学习也只是理论上的认识,难以付诸实践;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创业实战经验,也没有在企业的工作实习经历,老师大都是校内负责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或管理类学科的专职教师,平时忙于行政事务或本学科的教学,缺乏创业教育的交流与专门进修,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有利于发掘和培养学生创业潜力

创业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把握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着力发掘自己的创业潜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敏锐的分析能力、组织协调、经营管理能力、抗压能力,这样才可能使创业风险最小化,实现创业的盈利。这种创业潜力和创业综合素质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实施体验式创业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大学生加深对创业活动的认识,转变学生的观念,对创业给予客观认识,从而对创业的顾忌心理可以得到缓解,从而形成创业思想意识。同时,学生在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创业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激发自己主动自觉地朝着创业实践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不断修炼和努力。

(三)有利于落实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亟需解决的公共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教育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条就明确谈到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体验式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课程设计原则

1.自主体验。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求能够激发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愿望。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主动学习、主动体验各类创业教育情境内容,来自主学习创业教育知识。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中,教师是一个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感以使学生想学;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发挥其主体性以使学生会学且学得好;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以使学生会用。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在创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课程不仅是一种传授创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同时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实践这些知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4.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传统的课堂授课,第二课堂包括:课外的社团活动、实践、竞赛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将体验式创业教育付诸实践。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当既能全面系统地涵盖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根据教学知识点,设计可供学生参与体验的活动项目,在体验活动项目的同时,学习并深入理解或简单运用创业知识。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体验的原则,体验式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包含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完整再现学生创业过程中涉及的创业者素质、创业项目选择、企业管理、创业团队建设、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知识。如创业者素质应当着重强调敏锐的洞察力、积极的心态、创业意识和人格魅力;创业项目的选择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创业机会、评估创业项目;企业管理应当教会学生认识不同的企业类型、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选址、开办企业的途径等。同时,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将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学科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依托专业教育,学生的创业选择建立在专业基础上就更加容易成功。相对于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实践是学生体验创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应当设立可供学生实践体验的环节,而实践的内容应当注重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可以通过填写企业信息卡以及制作企业简介PPT的形式来让学生认识企业的类型、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社会责任等知识。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应当紧扣理论教学内容,并具备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体验式创业教育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应倡导问题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学生体验参与为主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的方法。如可以选择马云建造电商帝国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作为创业者应当具备哪些素质,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融合的必要过程,可以采用创业讲座、创业大赛、教学参观、校友交流、创业者访谈等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企业开办和企业主能力要求的一些专业问题或热点问题,邀请业内专业人士作专题报告、从现实经济发展的角度,介绍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经营理念;组织创业计划大赛,通过竞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鼓励创新和团队创业。通过大赛推介培训、竞赛评选、政府扶持、资本对接、创业辅导,为学生提供展现创业项目的平台,同时引导有意向和实力的创新资源和社会资本等资源合力支持学生团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也可以组织教学参观让学生通过参观了解企业经营和市场各种变化,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参观讲解;从已创业有成的本校毕业生中挑选成材典型,采用校友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业品质以及在实际开业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平台的搭建与运用

高职院校应利用现有的资源,紧紧围绕创业教育的主旨,广泛联络社会资源,搭建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可在校园内开设创业科技园区和项目孵化基地,学生在科技园里可以享受创业优惠政策,在场地、设备、指导教师、甚至于资金上给予支持,这就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模拟创业或者孵化创业项目的机会。也可以在校外建立固定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使基地成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实战体验。如建立创业校友企业实习基地或校企合作工作坊,学生可以在校外基地实习,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积累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创业实践经验。如在动漫设计专业中开设校企合作工作坊,企业将一些专业相关的工作派给工作坊,工作坊组织学生来完成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完成状况给予一定的报酬,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热情。通过校外实践体验基地还可以丰富和提升师资队伍结构和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脱产培训、在职进修、对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上聘请曾经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来学校担任兼课教师。组建一支既具备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又懂得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教学考核设计

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重在通过学生亲身实践体验来学习创业知识,因此在教学考核上也应当体现这个目标,重在实践体验,通过考核来激发学生乐于实践体验的热情。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方法

一、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体系的确立

1.必须符合教育的总目标。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构建必须置于人的全面素质教育的任务体系之中,注意与德、智、体等几方面的各项教育目标的衔接,必须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为实现充分个性化与顺利社会化服务。

2.必须从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出发。心理素质是指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及主体实践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心理能力、心理状态及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以及由心理因素所影响的行为的社会适应状态上。

3.应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心理教育指对人的心理的各层面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它既是有别于心理学的教学,也不是某一分支学科理论的具体应用,而是需要运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治疗学、心理测量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同时需要有机地运用教育科学、社会学、人口学、哲学等相邻学科的原理、研究方法及具体技术。这样,才能科学地确立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体系。

4.必须注意内容的全面及系统间的协同。心理素质各要素对于促进人的发展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要与素质教育总目标协调统一,同时还须注意心理素质内部要素间的协调统一。在智力、非智力能力、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及行为适应之间,他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在设定每一发展阶段的课题时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还应注意内部要素间的具体协调统一。

5.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为依据。遵循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要经历儿童期、少年期、青年初期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互相衔接、持续发展的关系。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既有本阶段共同年龄特征,又存在着个别差异。

二、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的本土化模式

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有两条基本的途径:一条是实践的途径,即从实践中自下而上地逐步积淀形成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另一条是理论的途径,即以理论教育为起点,结合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所形成的模式。从教育理论的高度来看,更应强调第二条途径的开掘,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在雄厚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实践的要求。在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的起步阶段应该有清晰的框架,具体地说,应具有如下特点:

1.有特色。特色就是与众不同的风格,从宏观上讲,应建构适合国情的规范模式。近些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是富有本土化特色的。从微观上讲,一个地区乃至一所学校,构建心理素质教育模式也应考虑地区和学校的情况,体现自己的特色。

2.高起点。虽然我国心理素质教育还处在发展初期,但不能因此而降低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要求。如果草率套用理论或者按部就班地沿袭别人的老路,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建构势必会经历一段低水平的重复过程,就会滞后于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3.可操作。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模式的两个端点分别连接着理论与实践,模式是理论与实践上通下达的中介和桥梁,因此,能否有效地进入操作状态是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适应性与效用性的重要标志。任何一种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实践问题,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建构也是以理论为指向、操作为基点,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效能。

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从现代教育的意义上理解,心理素质教育已进入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本着一种大课程的思路,结合心理素质教育实践运作的取向,可以从发展性—矫正性、显性—隐性两个纬度建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1.认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一种课程形态,它以增进人的心理成长为宗旨,以心理素质教育的进程为依托,组织师生互动的心理情境。它通过交流、对话、论辩、述理等形式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心理品质、心理调控及心理建构等方面的认知。认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是探究和建构式的,注重营造认知的氛围,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认知主体,民主、平等、合作地介入到认知性的心理素质教育进程中,增进心理认知的发展和心理品质的提升。

2.融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二种课程形态。这种课程是指在学校常规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认知技能、情意特质和人格素养,从而完善心理技能的一种课程形式。“融合”乃是有机的结合,是使课程实现内在联通、一体化的契合。心理素质教育作为一门导引学生心灵成长发展的课程领域,其主体应是发展性、塑造性的,即在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各门学科课程以及班会活动、团队活动、文体活动等都隐含心育资源,如能充分挖掘其隐性的教育价值,就能达成融合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目标。

3.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显性区间的第三种课程形态。由活动课程到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并不是课程形式的变化,而是课程内涵的变化和功能的拓展。活动课程对人的影响是综合的,是道德的、审美的、心理的多重教育影响的复合体。所谓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就在于根据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活动课程中融合心理素质教育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与体验为基础,增进其心理品质发展的教育进程。

4.矫正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矫正性—显性区间的一种课程形态。随着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发展性”取向的逐步确立,以及“发展性的心理咨询”、“积极的心理治疗”的诞生,学校心理矫正的目标也逐步与发展性的心理素质教育目标融合。

5.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这是属于发展性—隐性与矫正性—隐性区间的一种课程形态,体现了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发展性与矫正。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是基于“养成”的复杂过程,心灵的成长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环境氛围,不能追求“速成”。从心理品质的发展来看,知、情、意、行等要素构成了心理发展的整体,这一整体结构是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隐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正是以生活(主要是学校情境的生活)为媒介,通过无意识心理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

四、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类型

独立性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心理素质教育科学课和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前者是一门传授较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进行心理自我教育的独立课程;后者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原理,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和内容的心理训练课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人与环境互动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一刻也离不开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心理活动参与,都有培养某方面心理品质的作用。但人的心理品质是一个整体,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单项或某类活动难以解决全部心理品质的培养问题。同时各科教学与各种教育活动都有其特有的教学目的和训练内容,当前教育教学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忽视心理素质培养的倾向。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以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训练为主要目的,因此,开设独立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对儿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实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比其他单一的活动课的作用更深,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它需要根据不同心理品质训练的特点来组织教学。思维训练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意训练要精心创设情境,心理问题和疾病的矫治要精心创造一种互助合作的气氛。心理品质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富有实效。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发展的过程,需要进行系统的训练。

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课的类型很多,如测量课、游泳课、训练课、矫正课、角色扮演课、社会活动课等。在开课上要求创设密切配合的心理气氛,建立师生和谐的、真诚的、共情的心理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对学生的表现关心、理解,但不责备、惩罚,活动中遵循心理辅导的原则,让活动过程变成心理辅导与治疗的过程。

非独立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是在具有多种角色人物的活动中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课程。它包括学科性心理素质教育课,即在学科教学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活动性心理素质教育课,即在活动课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非独立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质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校园、班级环境。融入性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等。

五、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它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把学生作为生命体,注重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精神风貌和精神力量,注重发展其公民意识、现代意识和思维方式及非认知因素。它要求发展个性,遵循教育的个性化原则。

2.发展性。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成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激发其成长的动因,促进他们度过心理成长的各个关键时期,从而积极地面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实现最佳的发展。

3.感悟性。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心理素质教育的任何教育结果都要在学生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迹。这种教育结果的获得,要靠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对活动、事实、经验等去体验、感悟,而不是教师谆谆教导。

4.共情性。心理素质教育过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过程,教育者能够真诚地对待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倾诉,其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心理调整过程。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课程理念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主导因素,是后继课程各种因素得以展开的依据,确立具有生命意识的成人教育课程理念对后继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以及课程的评价等都具有先导性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从观照生命的角度出发,成人学员是一个个完整意义上的生命,而不应是知识的附庸。成人学员的学习过程也不该是一个单纯的经验积累的过程,而应是融入了成人学员生命亲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抛弃以往那种把成人教育课程单纯理解为知识、理解为凌驾于成人学员之上的只能服从和接受的既定的知识体系的课程观,确立一种旨在丰富和发展成人学员的生命、培养学习过程中的生命内涵、具有生命意识的成人教育课程理念。

(一)要注重成人教育课程的完整性

每个成人学员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经历,都在社会中担任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这就体现了成人学员生命具有完整性的特点。因此,成人教育课程设计理应从成人学员生命的完整性出发,顾及到成人学员方方面面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于以往成人教育课程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以满足他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通过成人教育课程,要使成人学员不仅能够获取丰富的知识,提升全面的素养,还能够练就其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品格。另外,注重成人学员生命完整性的成人教育课程还应该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过去、当下和未来的生命状态,惟有如此,才能实现“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

(二)要注重成人教育课程的动态生成性

人和社会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成人教育课程理应随着成人学员的“生命之流”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成人教育课程不是最初就界定好的,也不是一下子全部涌现出来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是从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无限可能性中逐渐摸索或“发酵”出来的,并随着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只有这样的成人教育课程才能满足成人学员的生命律动:反之,成人学员生命律动的不断满足也才能够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地促进成人学员生命的主动、积极、健康发展。

二、成人教育课程内容要源自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

成人学员的生命是具体的、鲜活的、现实的,要关注成人学员的生命,就必须关注他们的具体生活、鲜活生活和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当下生活是成人学员正在经历着的世界,是其生命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建构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根基。由此,成人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与建构必须以成人学员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并按照其生活实际来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之前只注重成人学员的科学世界而出现的成人精神方面的危机,也才能够满足成人学员的精神欲求,从而体现出对成人学员的生命关怀和价值关怀。

(一)以成人学员的现实生活为基础来设计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

成人学员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独特的生命,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和经历,因此,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或关怀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独特性,当然,这种独特性都根植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所以,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要根据他们的生命经历和当下的生活来建构,必须要选取与他们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相关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淹没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也才能够引起生命的共鸣,从而使成人教育内容真正进入个体的生命世界。当然,也只有这样的成人教育课程内容设计,才能为成人教育之前所强调的科学世界和目前所注重的生活世界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得二者在成人教育课程中实现真正的观照和包容,最终达到二者的协调统一,这不仅有助于培养成人学员的科学素质,也有助于养成成人学员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从而真正实现成人学员生命的全面发展。

(二)以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来安排成人教育的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成人学员在社会上扮演着复杂的多重的社会角色,不同的社会角色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担任着不同的任务:他们既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世界,社区生活世界,也有自己的职业生活世界、学习生活世界和闲暇生活世界;当然,他们也还有自己的心灵生活世界、情感生活世界等等。然而,所有这些就毋庸置疑地导致了成人学员较为突出的工学矛盾和时间纠纷,因此,成人教育课程内容的安排必须要联系成人学员的生活实际,照顾到其众多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赋予他们更大的学习弹性和学习空间,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具自主性、开放性和随意性,也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成人教育课程的生命活力。

三、成人教育课程实施要注重成人学员的生命体验

生命体验是生命个体追寻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它包含着对万事万物存在的领悟、对自我存在的确证和对生命意义感的寻找。因此,在成人教育中,我们强调注重生命体验的课程实施,以期引出个体的精神生命,引导其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实现其生命境界的提高。实际上,成人教育课程的实施就是成人教育教师和成人学员的活动状况,他们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成功与否,而他们的参与和投入程度又与他们的生命体验成正比,所以,成人教育课程实施要注重师生的生命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成人教育教师和成人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增强师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其生命内涵。

(一)成人学员是知识的参与者、体验者、创造者

对于成人学员而言,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不应是过去那种单纯对知识、技能的识记和掌握,而应是每个成人学员个体调动自己的阅历、经验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他们不仅应体验学习的内容,还应该体验学习的过程,同时还应在体验交往中建构新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把这些内化成自身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这种通过生命体验凝聚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深刻持久的知识,也才能够激起和唤醒新的生命体验。也就是说“,一旦我们看到我们自身与我们称之为实在之间的统一性,一旦我们从形成(和毁灭)的角度来看待存在,那么课程所代表的就不再是‘在那儿的原初现实’(布鲁纳),它代表的是我们自身体验到的行为。”因此,在这里,成人学员不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价值探寻、意义建构与知识创造的参与者。

(二)成人教育教师在体验中实现生命确证和价值提升

对于成人教育教师而言,他们也应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进行自身的生命确证与价值提升。成人教育教师在成人教育课程实施中不应该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应该是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与创造者。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感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加之自身的经验与阅历,不断开拓性地研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重组课程内容,从而引导成人学员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丰富自身经验。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成人教育教师不仅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践行着自己的职业使命,而且还使得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生命意义得以凸显,同时,成人教育教师本身作为“人”的生命存在与创造的过程也得以丰富与完满。

四、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促进成人学员的生命发展

成人教育课程评价是成人教育课程实践的重要一环,是衡量成人教育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一把标尺,而这一尺度的掌握关键和核心就在于要关注成人学员的“生命”,并能促进成人学员生命的发展。这就要求成人教育课程评价在功能上要有一个质的转变,在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也要有不同的新的内涵。任何一种评价,都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所以,成人教育课程评价的最终旨归是促进生命个体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实现自我更新机制的完善。为此,成人教育课程评价应进行根本性的功能转变,即从之前针对成人教育课程实施结果所进行的评价转向为促进成人学员生命发展的评价。也就是说,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以每一个成人学员的生命发展为本,重视每一个被评价者的生命经历和生命体验,关注每个个体的生命起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允许存在生命差异,当然,对生命差异性的尊重也正是成人教育体现人性化的根本所在。具体地说,促进生命发展的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形成个性化的评价目标,以尊重被评价者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体现个体所特有的生命价值;其次,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实现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以避免原来仅关注整齐划一的知识、技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一方面尤其要把与成人学员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相关的内容纳入到成人教育课程评价的范畴,从而使得评价深入到被评价者的内心深处,激励他们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体验;另外,成人教育课程评价要采取多样化方式方法有机结合的评价方式,即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等结合起来,并且要在评价过程中淡化甚至消解成人教育的鉴定、甄别和选拔功能,为生命个体提供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成人学员生命的美丽绽放。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数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科目。随着基础教育的变革,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教育观念与目标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用“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代替。一直以来数学教育追求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数学教育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其他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依赖数学教育实现的,所以数学教育也不能只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作为唯一目的。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要运用综合能力对其进行分析,而不能仅仅依靠逻辑思维。二是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的问题”代替。这种变动更加强调对能力的培养,而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播。以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很少将所学到的与实际相结合,而变动后的方案更加强调“探索”过程。通过设定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探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接受终身学习这样的学习理念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让学生早点了解“学会生存”课题。数学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的活动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学生的求知欲在少年时是非常强烈的,因此,让其在年少时就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学习态度的方法是可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其在未来的学习中产生探索的欲望。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发展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还要最大程度的展示数学的发展。小学数学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也必须和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所以运用现代科技和统计知识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地区特色,在数学课程内容上的安排也存在差异,但是目标是相同的,都是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熟练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学习必要性的认识。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内容主要在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第一,数学课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第二,数学课程设计的理念与人们对数学的认识也在变化。在对课程进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

数学课程有两种,一种是针对全部小学数学教育的通识课程,还有一种是针对理科学生的课程。在此,我们对第二种进行分析。

1、必修基础课程

数学基础课的主线是几何、代数、分析。在高等代数的学习中,由于新概念的引入,形成了抽象代数。抽象代数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机方面,通信领域。抽象代数的思想在基础教育的很多学科中都有体现。基础知识的讲解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对数学家的介绍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用现代的数学方法讲述传统知识。

2、必修应用类课程

这类课程包括模糊数学应用、数学建模以及概率论与统计等。而其中,概率和统计是新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学会用随机的思想来分析数据。数学建模是一种使用数学工具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形成具体数学结构,然后再进行求解的一种方法。数学建模是一种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方式,其主要是对数学方式进行全面的介绍,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数学。

3、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

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习兴趣。这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具有丰富完整的知识结构,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根据当地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减。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明白数学不仅仅是“工具”,也是文化的一种,是对人类社会进步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

4、选修类课程

选修类课程包含很多方面,其中对数学史的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数学史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数学史的介绍,可以完整的把整个学科的内容在学生面前展现,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很好的掌握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小学教育专业数学课程设计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满足国家新课程标准,二是要培养儿童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以及探索能力,三是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的关注越来越强烈,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的呼声也越来越强。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整合,把人本主义理念作为理论支撑,贯彻到大学生体验式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中,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开设与实施提供参考,更好促进大学生对生命的关注与珍惜,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

关键词

人本主义;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从哲学实现以探索人的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后,人以及人的生命就成为一个值得永久探寻的话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主动放弃生命自杀,关注生命已经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生命教育课程也在一些地区出现。那么,关于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也应该相应的成为关注的要点。在本文中,生命教育课程主要涉及单一性的课程,它是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编制为专门的课程。生命教育课程的形式呈现两种类型:学科形式的生命教育课程和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而生命教育课程的对象是人,内容是与生命相联系的,人即生命,是能动性的,那么以活动体验为主的生命教育课程应该成为研究的重点。人本主义理论的内涵正好符合了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要求,即产生了“人本主义视野下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主题。在人的一生有几个成长的年龄阶段,大学是一个人从金字塔迈进社会的过渡阶段,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转折的阶段,所以本文研究主题是针对高校大学生的研究。

2概念研究

人本主义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反对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学派,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他们认为人的潜能和价值的问题,强调人的内心的重要性和人的能动主动性,开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的基础是生命教育课程设计。高校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体验为主,以活动为组织要素,主要涉及课程的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它是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开设和实施的基础和前提。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关于体验的研究

关于体验的研究,在教育学领域,“体验”最初来源于杜威的“经验学习”,他认为世界不是物质和精神的,而是经验的。在我国代表人物有蔡元培、陶行知等。近年来,教育的体验问题获得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张楚廷认为人的良好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必须经过体验才能达到人的心灵深处,才能内化为个人的真正的品质。

3.2关于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

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已经达到完善的地步,现在已经到了关注生命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尤其是关于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

3.2.1大陆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研究现状

开设大学生命教育课程在我国目前还处于呼吁阶段,真正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的高校很少。而大陆大学生生命教育一般以渗透式进行展开,主要通过专题讲座,而专门单一性的生命教育课程很少。并有一些学者认为大学生知识思想比较成熟,没必要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只采取渗透式的引导即可。但是从南京师范大学选修博雅课的一科“性科学与人”状况来看,犹如“争夺战”的选课状况恰恰说明了我国大陆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非常必要。杨春雷与吕辛在《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中提出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综合型生命教育课、讲座、体验式生命教育课,并对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课程目标及内容进行构建。李道友主要是对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吴仁英主要介绍了台湾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特色,主要以体验式课程为主。

3.2.2台湾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研究现状

台湾的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是围绕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生命教育实施三大方面进行研究。如彰化师范大学在1995年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学分为两分,同时,在通识教育课“人生哲学”中加入“临终关怀”与“防治自杀”,共计4小时课程;吴凤技术学院在2005年专门开设“关爱生命”的课程。而台湾著名的南华大学是第一所设立生死研究所的大学,招收不同层次的学生,课程设计以生死学为核心。

3.2.3国外学者主要研究现状

没有查到国外的相关参考文献资料,无法对国外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现状进行研究。

3.3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因缺少国外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资料,以下主要对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张美云在《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中,认为一时的生命课程比较适合,并对单一式生命课程从课程设计主体、课程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并指出了组织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时应遵循的原则。李映泉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定位及设计探析》中,认为课程设计主要以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为课程设计内容和目标。刘小梅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首先论述了关于课程体系的设计的意义、遵循的原则,然后在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中涉及了设置独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开发渗透式的生命教育课程,拓展实践性生命教育课程及建设网络生命教育课程。闫守轩、李秀梅在《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及其启示》中首先阐述了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最后在启示中指出要以单一主题安排各种学科课程,使所有的学科相辅相成,可以帮助学生专注于当下的学习,取得真正的进步。

3.4关于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在相关文献查阅中发现,关于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有一些文章。李秀梅在《华特士生命教育课程设计及其启示》中,强调体验在把握人之生命中的重要地位。春雷与吕辛在《我国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中也主张要以活动体验教育课程为主。沈丽丽在《大学生体验是生命教育模式探析》中首先阐述了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及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然后对大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模式的构建过程进行案例分析。辛继湘在其博士论文《体验教学研究》中,首先对体验及体验教学的内涵及其历史渊源进行探讨,然后追寻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也涉及了人本主义心理,但是并没有涉及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与体验式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有关的文献很少,仅有张美云《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之思考》一篇,在文中她认为开展单一式的体验活动性的生命教育课程非常的重要,其中也涉及了对单一式生命教育课程的主题设计和设计过程。

4结语

从以上的相关分析来看,生命教育起源于国外,但是缺乏国外相关生命教育课程研究的资料,无法进行探究。生命教育及其课程在台湾发展的比较完善,而在大陆主要集中在生命教育内涵、目标、内容、现实价值等理论层面,“对于生命教育课程主要集中于操作性质的课程模式的构建与课程实施成效的验证,或者直指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现状,在分析当前困境的基础上找寻针对性地解决策略”。[4]而在实施的理论层面,尤其是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的理论支撑较少,关于活动性的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详尽设计也没有。大学生体验式的生命教育课程是以活动性内容为主,它的实施前提和基础就是要有比较精细全面的关于活动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保证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作者:徐艺佳 单位:钦州学院

参考文献

[1]林方.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72,73.

[2]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3:14.

[3]吴仁英.台湾地区大学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特色及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14-117.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困境;展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4)01―0031―04

有资料显示,国内第一次提出“应用型本科”概念的文章是《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培养》(龚震伟,1998)。随后,通过中国知网(CNKI)能够查阅的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术论文不断涌现,其中“课程和教学工作研究”占据了较大比例。有研究者指出,“在2001-2009年中国知网‘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论文中,该研究主题已达40%。”可见课程研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中得到较多思考和探索的话题。依据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观点,课程研究的理论架构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此为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从研究的角度,我国课程专家将课程编制过程中的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称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课程编制的关键环节,课程设计取向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方向之间相互影响。因此,课程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探寻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基础,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两难处境: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分歧

对于不同层次的课程、不同类别的教育而言,课程目标的确立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都是有差异的。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现有研究表明,此类教育的课程设计正处于两难境地。

首先,课程目标举棋不定。有研究者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一方面要体现“人”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体现社会的发展要求。这种观点表明,课程目标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需要彼此兼顾。那么,如何兼顾便成为实践中的两难。有研究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了“厚基础”要求。所谓“厚基础”强调的是“理论知识不仅要有足够的深度,而且要有足够的宽度”。基础打得越宽,理论学得越多,将来就能广泛应对。但就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选择而言,更多的是着眼当下学生的基础、师资状况和社会需求,更多突出“实基础”。有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改变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课程“育人”功能的不足,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单纯强调知识与技能等认知水平要求,同时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提出要求。还有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已经在“现实”和“未来”,即关注目前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要求,乃至教育的人本价值等要求的选择中陷入两难。那么,课程目标究竟是重知识技能培养还是重人的全面发展,是“厚基础”还是“实基础”,是着眼“现在”还是面向“未来”,都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课程内容选择左右为难。一方面,有观点明确提出此类课程内容的应用取向,强调此类课程具有职业定向性、技能主导性、知识体现性、内容适用性等特点。从课程内容的选择来说,在技术本体方面,要选择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在技术活动载体方面,要选择技术操作、技术维护及技术发明三个层次的知识;在技术知识传播方面,要选择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不能沿袭普通本科教育的模式,又不能突出应用而削弱理论教学。如果一味地强调应用型教育的基本特点,则有可能与职业教育一样,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是单纯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层次,而未能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使其失去自我。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偏重理论还是偏重实践,令人左右为难、十分困惑。

再次,课程内容组织遭遇困境。作为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依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而学科中心的课程组织通常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种方式。具体而言,纵向上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等几种课程类型,横向上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课程类型。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上仍然沿用这种课程内容组织方式。部分研究对这种组织方式也提出了质疑,并设想了诸多新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第一种是模块化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研究者认为,一门课程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能力所需知识进行模块化,使整个课程内容精简、结构清晰。第二种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有研究者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将实践课程融入通用知识、通用能力、学科课程、职业课程四个模块之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第三种是基于行业学习的课程设计模式(Industry-based Learning/IBL)。这种基于行业的学习项目将企业实习作为课程结构的一部分。第四种是学科与项目并重的课程组织模式,亦即技术学科与项目并重的课程内容组织理念。这些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具有“问题中心”、“社会取向”、“能力输出”的特点,但实际上并没有在课程内容组织的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正如有学者所言,课程内容的组织陷入了“‘学科中心’在不绝的批评声中持续运用,而‘问题中心’在不断的褒扬声中遭遇冷淡”的困境。

二、困惑解析: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欠缺

通过以上综述,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有争议性的。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了对课程设计研究现状的莫衷一是呢?本文认为,其中的直接原因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认知比较模糊

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解决劳动力市场应用型岗位“人才荒”问题以及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探索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追求教育类型合理化以及实现与传统本科高校的错位竞争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然而,究竟如何解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有专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四个“为主”,即“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也有研究者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及其专业基本特征体现为“定‘生’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然而,这些解析并没有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完全界定在新建本科院校这一主体范围内。在实践操作中,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任何类型的高校都可以承办的一种教育类型。为追求自身的特色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的核心价值又将如何体现?在部分人看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教育界的新名词,相关的教育理念、办学定位也只是众多教育专家根据其概念特征和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国外与之相关的教育经验而得出的“一己之见”。因此,对于“什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不难理解,但我们通常难以解释清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及其课程设计。

2.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定位尚有分歧

课程定位是对课程属性的基本归位,或者说是对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定位。课程定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是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前提。只有思考和明晰了课程的属性,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才不至于被变化着的现实所左右,从而有利于高校达成共识,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合力。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性质是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或学术教育,还是三者兼而有之?显然,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学术教育,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是以追求基础学科高深学问为根本目的,而是以知识的“应用”为主题。经过笔者的研究,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归类为职业教育也缺乏一定的依据。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来看,传统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专科,本科层次的教育不属于职业教育。尽管现在有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走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路线,但也不能据此界定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职业定向”的教育。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在于:一方面要关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强调实用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定位是服务于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又有一线操作技能的“中间型”人才,这种培养规格上“亦此亦彼”、“彼此兼顾”的特性,使得课程设计存在诸多的分歧。

3.“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政策仍不明确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制度激进式催化的结果,但遗憾的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自提出之日起发展至今,都没有任何与其相关的政策条例予以支持。也正是因为我国政府至今没有对这一教育类型有过明确的态度,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才一直受到诸多制约,如理念不清、界限不明等。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高校的分类管理要求,政府部门在政策上也明确了高校的分类管理原则,但在高校分类问题上,总体上强调的仍然是学校的层级结构,对学校特色内涵的体现,指向并不很清晰。目前,分类管理举措在高校评估问题上有所体现,如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研究建立符合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分类标准,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加强分类评估”。我们有信心期待一个圆满的结果,但总体而言,哪些高校属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类,对这一类高校在管理机制、投入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如何做到“因类置宜”,相关政策还不是很明确,显得所倡导的分类管理还有待落实。

三、方向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为解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问题,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其一,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研究。概念的模糊必然影响课程目标的确立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因此,要克服课程设计研究的莫衷一是,其前提是要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有清晰的认知,也就是要继续回答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另外,既然社会对这一概念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那就更有必要进一步通过揭示它的本质,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差异研究,开展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研究,探讨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等基本问题。

其二,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管理政策研究。政府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定位的清醒认识及其管理举措的明确具体,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取向。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开展宏观管理政策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是解决课程设计问题的充分条件。

其三,加强专业定向课程定位研究。专业定向课程有别于学术定向课程和职业定向课程。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几乎不曾用过专业定向课程这一概念,出现的类似概念有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等。在此,笔者继续沿用“专业”概念,取其“专门学问”之内涵。它既包含专门学科门类知识之意,也包含专门行业领域知识之意。专业定向课程即指向此类专门学问的课程。“专业因其学术性而成为大学中‘学问高深’的专业”,没有学问的专业是不存在的,只能是职业。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应是具有一定学科知识基础的专业教育;同时,它非常注重学科知识与行业、职业领域知识的互动,以提高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专业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培养专业能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抓手,探讨基于专业定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特别是专业定向课程设计问题,可以作为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我国高校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编写逐渐从单一的绘画,向多门类、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结合高校师范课程,所培养的应是走进学校的美术教师,而现阶段高校美术课程设置与中小学美术课程脱节较严重,这就要从高校的课程设置着手,调整高校师范美术的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使其与基础美术教育课程相接轨。

美术课程设计,通常是指学校设置美术课程类型和对不同的美术类型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进程、评价等设计的总体方案。

1、高校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意义

高校师范院校承担着中小学的师资培养任务。因此,做一个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甘当人梯的普通老师是师范类高校的教育目标。其次,其专业设置面广,无论是国画或是油画,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无论是工艺还是实习等均为必修课,其目的是使师范生根据教学目的及其特点,全面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高师课程设置应该以各门美术技能专业为主,与教育学、心理学、中外美术史等相结合,形成立体交叉思维、教育模式。

通过自己的实习,发现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折射出的问题更严重。走进中小学的课堂,发现现在的中小学除课堂正式教学外,兴趣班开设的也较多。除了素描色彩之外大多都有版画、泥塑、陶艺、书法、篆刻、手工制作、拼贴、剪纸,小学还有儿童画创作课。

2、怎样使高校美术教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相接轨呢?

(1)首先大学教学与课程设应该与社会的发展及教学的更新相适应。课程设计应紧追时展的步伐,课程的开设应具有鲜明的预见性,把学生培养成多元化的全能人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大学应该不断地进行课程更新以切实与中小学美术教学相配套。比如,开设一些多媒体、手工的操作实践课、vidio(影视制作)、电脑设计课,学习flas等相关课程。针对小学涉及一些手工制作、拼贴、剪纸,儿童画创作等课程。这样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才能运筹于中小学美术教育这片领地。

除了教学设施与方式要配套外,还要提高美术学科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在力求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适应当今对基础教育理论的扩充,以最大限度地扭转美术学科大学生综合素质低的这一现状。

(2)调整高校师范美术教育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

a、要修订高校师范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目标

综观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现行的美术教育课程计划,可以发现高校美术教育课程仍偏重技能性训练方面的内容,如造型表现训练的课时占很大比例;美术创作至今仍然是师范类毕业生的重头戏,也是评价其能力的重要标准。很明显该课程计划还是以培养专门从事艺术作品创作的艺术家为方向的,仍然保留着专业美术院校课程设计的痕迹,在目标上有大同小异之感。现在把美术创作定为是评价毕业学生能力的课程科目,就不如改为以美术课堂教学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能力,更符合《标准》对美术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因此,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该注意这些方面问题:既注重以美术教育学科为中心,又要兼顾实用艺术、综合艺术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既要注重各类艺术的审美和艺术表现过程的教育,又要兼顾基础技能的训练;既注重比较宽泛的艺术学科知识的教育,又要兼顾学生独特美术个性需求的发展。同时,还必须对学生从事美术教育必需的教学组织、实施和教育科研的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使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清晰化,才能够设置出适应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体系,才能防止高校师范美术教育办学方向偏离轨道。

b、重整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学实践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很大程度上偏向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计,多以专业画种或美术门类为设置主线。高师教育是以多门课程为基础,技法课和理论课相结合,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相互结合、渗透、融会的一种学科。

这样的体系难以与《标准》[1]的目标要求、课程结构和内容相适应。对于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尤为重要。《课程标准》[3]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标准》规定的美术课程,其内容和量及涵盖的面更为宽阔。教师除了应具有造型艺术的知识及技能外,还涉及了实用艺术、表情艺术和综合艺术的知识。所以,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减少单独开设的技能课程的门数,把一些技能课程、史类课程和相近课程进行合并,以确保有课时空间来调和课程结构。合并后的技能课程其知识性、体验性的掌握,比技能性掌握更重要。如版画与雕塑、油画与水彩,其体验的过程比技能的掌握更重要;技能传授,教师的演示比口述更重要。比如说有48学时的雕塑课程或48学时的版画课程,那在这个时间里能够培养雕塑艺术家、版画艺术家出来吗?不能。

3、通过课程调整对高校师范美术教育体系的要求与建议

通过课程的改革调整使高校课程同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接轨,这就要求高校师范美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走出过于专门化的美术教育,尤其是专门技术化的狭小天地。从纯艺术领域到实用艺术领域,从理论领域到技术领域,从审美领域到创造领域,从普通教育领域到艺术教育领域都应涉及,从而建立一套完备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加完善与发展。

由于调整后课程体系容量大,在课程内容的难度上和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要与专业美术学院拉开距离,从而才能保证教育科目的课时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版次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教师教育课程设计;高师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5-0036-05

知识的性质制约和影响着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筛选、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方法的选择。高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首先应该清楚教师知识的性质,明确教师知识发展的目标。那么,究竟教师知识的本质特性是什么?从国际教师知识的研究取向上来看,教师知识的研究越来越关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从教师教学的工作性质来看,教师的教学也总是发生在特定的实践情境中。因此,教师的知识“以特定的实践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特征,是高度经验化和个人化的”,具有情境性、实践性和默会性。教师“会教书”的条件是,不仅要有武装其头脑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促使其有效行动的实践性知识。在自然教育生态环境中,面对真实的教育问题时,实践性知识也许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有鉴于此,从教师知识性质的视角来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要发展职前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重点是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上。一 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思路

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突出问题是理论与实践割裂。低年级学习教育学理论,中高年级学习教学法课程,组织一两次教育见习,毕业前再集中6-8周进行一次教育实习,几乎成为各高师院校同一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很难将大学课堂中的理论与中小学自然环境中的实践链接起来,师范生往往难以解决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真实的教学问题。至于诸多学校提出的“培养优质教师”的目标,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如何变革教师教育课程,重新构建教学法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方式等问题,还要回到教师知识生成机制的问题上来。

陈向明指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需要四个基本要素:主体、问题情境、行动中反思和信念。简单而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主体是教师自身,教师需要在实践中“遭遇问题”,形成意识上的困惑和冲突,然后通过行动、对话、反思、再行动、再反思的螺旋上升过程,形成教师的教育信念。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我们认为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在课程建设中营造一种“真实的”学校教育情境,将师范生置于“自然的教育生态环境”下,让师范生与真实的教育问题完成“亲密接触”,通过师范生与理论文本、教师教育者(包括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和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对话,在解决问题的行动、反思中,形成正确、坚定的教育信念。在此理念之上,我们所建构的教师教育课程至少要涵盖以下几个核心要素,其构成如图1:

1“真实的”问题

许多师范生“学会了教学的所有技术但却仍然不适合做教师”,显然,教师的培养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巧。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乃至优秀的教师,还应该让师范生体验那些不能被直接传授的东西。那种只提供“信息”、抽象概念、理论解释和分类的书本尽管可以部分替代由生活提供的直接经验,它也只是拙劣的替代品。教师教育需要将师范生置于“真实的”、“自然的”、充满未知的教育问题环境中,因为问题解决是最有意义和最重要的学习与思维活动。

2“可操作的”项目

真实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真实的教育问题既有复杂性,又有劣构性。由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劣构性,有时即便是经验再为丰富的教师,在学习和掌握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时也需要相应的设计支撑手段,从而加速他们对该教学设计模式的理解与掌握。显然,对于从未有过学校教学经验的师范生而言,当他们直接面对复杂的、劣构的教育问题时,往往会更加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一个“真实的”问题必须转换为若干个“可操作的”项目,所谓可操作即是任务具体、过程详细、资料丰富、量规先行。问题学习支架的设计与提供必不可少。

3“协作的”环境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和生成过程可视为一个合作性参与的实践过程。师范生需要有机会获得来自教师教育者、同伴、中小学一线教师等多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需要有机会在平等地对话、协作地完成项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共同体,进而促进师范生个体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应冲破大学高墙的藩篱,走向“大学一中小学合作”模式,营造宽松、包容的“平等、对话、合作、共享”的学习氛围。

4“反思的”行动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和行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动态关系中,“知行相依不离”。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应该体现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中,师范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带有反思性的实践行动。他们在完成特定问题情境中的项目时,既需要行动中反思,也需要对行动本身进行反思、提升,行动与反思是互为补充的。因此,课程设计中,“小论文”、“学习日志”等反思性任务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以上述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要素重新构建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其基本思路即是围绕中小学一线信息技术教育的“真实问题”,设计“可操作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的项目,创建“大学——中小学合作”的学习环境,使师范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解决和项目实施的“反思性行动”中来。二 课程目标的设计与内容的选择

从对教师知识性质和信息技术教育本质两个视角出发,我们对信息技术教学法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进行建构。我们期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信息技术职前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形成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发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技能,充分理解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具体的课程目标如下:

·熟悉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探析信息技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辩证地看待信息技术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

·正确地认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试行)》(信息技术部分)在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恰当地应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知识和技能,合作开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单元,独立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形成积极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观。

教育课程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现行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正日益显现。为适应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优化创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师范特点的课程新体系。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体,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素质结构合理的中学教师,为了高师院校的可持续发展,认真研究高师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构建面向21世纪的高师课程体系具有更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课程体系是由构成一定学校课程的各组成部分按照一定层次结构组成的整体。高师课程体系是指高师各专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有机结合起来的,具有现代化、基础化、个性化和综合化特征的,由宏观、中观、微观结构和各专业横向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系统。根据全国三十多所省属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计划调查和考察的情况分析,目前,不少高师院校特别是刚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地方高师院校,课程目标模糊抽象,课程体系松散零碎,课程内容陈旧落后,已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难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设计强调社会本位和核心专业学科本位

高师课程体系是国家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超阶级或超意识形态”的课程是不存在的,因此,高师院校课程设计必然要体现国家意志,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同时,课程设置要体现教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可见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设计取向具有浓厚的社会中心倾向,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设计模式,缺乏有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和谐发展的课程。但许多原本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学过的或应该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仍占据着高师课程的主导地位。由于我国高师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仍过分强调“专才”教育,所以各专业的课程大都是围绕核心专业学科设置全部课程。然而,社会、知识、学生三要素对课程的综合要求是课程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现行高师课程设计过于强调社会发展和科学知识特别是核心专业学科知识的作用,忽视了高师学生发展的需要,这种课程设计观需要适时更新。

(二)从课程内部看,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面面俱到,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忽视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应用,忽视专题学习与范例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的选择性,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过分重视学习目标中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对态度与价值观、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重视不够;过分重视间接经验的系统传授和习得,忽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感验,尤其是忽视给学生提供从事自主探究、课题研究、社会调查、创造发明的空间和时间;课程内容重复陈旧,缺乏时效性和综合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下,缺乏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师范性不突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严重不足。

(三)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各类课程比例失调

对于“教什么”的学科专业课的比例过大,约占总课时的60%一75%,而对于“如何教”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类课程比例太小,低于总课时的10%。造成师范生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缺乏,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师范课程结构看,教育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总学时的40%、33%、20%,课程结构中教育类与学科类课程的比例基本上等于或大于1:1。

我国现行各高师院校课程类型设置模式虽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也都在尽最大努力实现课程类型的校本化和特色化,但由于不是从确定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者的关系人手的。于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70%以上或80%以上,拓展性课程只占总学时的10%左右,探究性课程只占5%。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不协调,必修课门数过多,课时比例过大,选修课程少,且课题范围窄,大都是学科专业知识课程;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大,活动课程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和校本课程缺乏。

(四)忽视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

对于办学历史悠久的高师院校来说,虽形成了自己传统的课程理念和课程风格,课程计划科学规范,但由于自恃高傲而往往因循守旧,缺乏超前意识和敢为人先的课程行为。对于刚由专科升格为本科的师范院校来说,课程计划似有将“专科课程计划”分解与扩充的痕迹,专业课程计划多属拼凑而成,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没有科学性,更谈不上自己的特色,“舶来”的多,造成课时膨胀,学生负担过重;同时,受专任教师不足的影响,随意调整课程计划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课程计划的法律功能丧失。学校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某方面或某领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要求,是学校编写教材、开展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是整个高师教育课程的灵魂,所以世界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的研制。然而,我国各高师院校却不注重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造成同一门课程的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各吹各的调”,各科教学难以把握应达到的目标——教育的、知识的、能力的目标。

二、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的理论基础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已Et益开放,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正在实施,高师学生要求提升和完美自身素质的强烈愿望等因素,都对现行高师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高师课程体系要顺应时代和基础教育的潮流,达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与创新,必须建立在以下“三个面向”的理论基础之上。

(一)课程创新要面向社会

面向社会主要是指课程要面向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生产和经济建设实际,面向当代的社会问题,面向当今社会技术化、信息化的发展实际,面向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院校各专业的课程既要重理论性、学术性知识,又要重应用性知识,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必须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要充分全面地反映社会发展对未来中等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新知识、新技术及时融人课程结构之中,做到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渗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观念、科学方法教育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整合。

(二)课程创新要面向高师学生

学生因素是制约课程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高师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为目的,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条件,又要科学估量学生未来发展和就业创业的需要,要树立“育人为本”、“育师为本”、“发展中心”的课程观,要按照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的标准重新审视和设计课程,改变把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作为课程的价值,要关注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并通过课程创新促进学生素质的完整发展。众所周知,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同以往比较有大幅度的下降,并且同一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相差悬殊,如果各专业课程不顾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游离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外,就不能激活学生潜在的发展动机,学生将承受不了课程负担,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设置一些能供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选修课,提高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并科学合理地降低必修课程总学习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从事自主思考与研究。

(三)课程创新要面向基础教育

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后,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基础教育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2001年7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基础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2001年11月,教育部颁发了《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均衡设置课程,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加强课程的选择性。纵观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各种课程改革文件,为面向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即课程改革要以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为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是以培养服务并促进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中学教师为目标的,理所当然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文件为依据,走出学院,深入基础教育实际,改变现有课程设置过分学科专业化,课程内容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倾向,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需要的整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与训练,缩短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期。

三、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举措

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为了培养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中学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课程从设计到实施都应以培养新时期合格的中学教师为宗旨,坚持育师为本的原则,并且要合理确定各大类课程之间和各亚类课程之间的关系,使各相关学科的内容相互交融,各系(院)和各专业课程保持密切的横向联系,达到校内各专业、各类课程的优化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的功能和效益,必须从课程设计观上、课程结构上、课程师范性上进行创新。

(一)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设计观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发展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本真,是社会进步与学生发展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一。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从这种课程价值观出发,我国高师课程设计应沿着均衡性、综合性、发展性、选择性、创新性方向努力,要摒弃常把课程的价值当作对知识的追求与占有的课程设计倾向与行为,要防止那种只重视学生求知的结果,忽视求知的过程,或只重视研究系统的知识,忽视探求知识的经历的课程实施过程。据此,高师课程设计在强调“双基”的同时,更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努力发掘不同学生的潜质,尊重学生差异和发展需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构筑三维立体的课程结构

为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高师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应放在课程的横向与纵向结构上。从课程的横向结构看,必须建构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在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框架内,积极增大活动课程的比重,而增加活动课程比重可通过开设各种活动课或把活动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同时,在以分科设置课程为主的框架内,积极增大综合课程的比重;在以必修课为主的框架内,积极增大选修课的比重,实现课程整合,并要为学生今后进行终身学习、创造性教育教学、自主探究与实践创造条件,可以尝试将课程整体分解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探究性课程三大类,这样的课程设计既符合当代师范教育发展的规律,又有利于合格教师的培养。当然,对于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都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课程条件与课程资源。

上一篇:数据库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讲评课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