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10:31:32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教学方法的实质是通过某种有效的形式、手段来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的发展与选择受一定社会发展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手段较为落后、陈旧,粉笔和黑板是最主要的教学工具,现代科学技术在教学手段中很少体现。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方法,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什么改进,仍然以课堂讲授法为主。教师的任务是读讲义、做演算,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记笔记,做练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相互作用;制了课堂的信息量,教师在课堂上难以把大量的新信息、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上课忙于记笔记,无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因此,要注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将现代媒体诸如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二、高校教育技术的定位及特色

教育技术的应用划分为三个领域,即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培训中的应用和作业技术方面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技术都应用到教育领域之中,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呈现出多样性,选择哪些应用模式,对高校教育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教育技术领域中以媒体应用的教学模式:基于传统多媒体(幻灯、投影、电影、电声系统和语言实验室系统等)的“常规模式”,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多媒体模式”,基于广播系统的“远距离教学模式”,基于Internet的网络模式,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模式”。其中常规模式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仍然是教育技术应用的主要模式。多媒体模式在我国尚处在实验性的阶段。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重视常规应用模式的同时,积极选用其他教学模式,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进行大胆的探索。

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风格和色彩,它反映了事物的个性。高校教育技术的特色是指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在促进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并为国家和社会所承认的风格和鲜明的色彩。从功能上说,主要表现在教学设备电子化和数字化、电教教材形声化、教学媒体多样化、教学手段先进性、教学系统整体性、教学技术综合性等方面。从实力和水平上,体现在建立了具有军队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在理论与实践中,硬件设备设施已具一定规模;电教教材的品种多、质量优、门类齐;电教理论水平高、专家学者多、力量强;队伍的整体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心强。这些实力和水平推动了军队院校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形成自身的特色。三、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1.更新观念和转变职能是前提

更新观念就是要以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彻底摆脱束缚我们发展的陈旧观念,一改过去落后的工作方法,拓宽我们的工作领域。树立起现代教育的观念、开拓创新的观念和质量效益的观念。转换职能就是要摆正位子,要从单纯的教学服务型提高到以教学为基础的教改型,促进教学教改和课程建设。

2.坚持开展“三深入”的教学活动是重要途径

坚持开展教育技术“三深入”是高校教育技术置身于教学之中的重要体现。教育技术“三深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而优化又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才能实现。教学设计是用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全过程的诸多要素进行规划和安排。在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再进行每段每节甚至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了教学目标、学生特征、教学方法与媒体、教学效果评价四个要素。

3.处理好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是重要保证

高校教育技术是一个大系统,包含教学在内与教育有关的若干项工作,高校教育技术必须适应这个大系统中各种工作的需求。这也就要求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必须是个综合性很强的教学单位,不仅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还要兼

顾其他工作。许多实践证明,要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必须处理好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四、高校教育技术的内涵发展

高校教育技术的发展,应当以系统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育媒体研究与应用为核心,以解决教学问题为侧重点,作为教育技术体系的现实基础。本着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高校教育技术的内涵发展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以培训为龙头,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教育技术能否适应未来形势持续发展,其关键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的素质。现阶段队伍建设可采取两种方式。通过引进和培训要逐步提高电教人员的教学设计、软件编制、教学培训、应用开发、理论研究和科学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使教育技术人员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硬、软件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媒体教学方法),能够指导专业学科老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从而实现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水平的目的,为高校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以教师为主体,促进教育技术发展

教育技术工作的出发点及归宿都应落实在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上,所以必须有广大教员的积极参与,因为教员是教学的主体。如果离开了教员的参与,教育技术将成为一句空话。调动和发挥教员参与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起保证作用。只有措施得力,落实政策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1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高校教育技术必将顺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军队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电教只有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才能把一个充满希望、生机勃勃的高校教育技术带入21世纪。

[摘要]在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面前,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如何正确地评价自己,找准自身的位置,并把握机遇,促进军事教育技术事业的大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高校教育技术的定位、特色及发展三个方面,对高校教育技术的深入发展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健词]高校教育技术定位内涵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高等院校就必须把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运用教育技术对教育内容、方法、体系进行改革。作为任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教育技术,理应为高等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服务,提供更多的教育技术支持。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岗位任职教育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南国农.世纪之交,电教者的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1998,(1).

[2]何克抗.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1996,(2).

[3]刘雍潜.普通高校电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1998,(4).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1996年,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概念。有学者认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可归纳为:

(1)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

(2)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价值。

(3)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中的主导或支柱产业。

(4)地域、部门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对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传播、使用能力上的差异。

知识经济对教育领域也发起了全球性的冲击,新的教育革命是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的国家,都要面临的挑战。要在这次冲击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着眼未来,立足现实,找住机遇,创造自己的优势,我国教育领域要高度重视这场革命,及时把握住刚刚开始的历史机遇,及早研究对策,做好思想、人才和技术上的准备,以赢得未来教育的主动权。强调:“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人是知识的创造主体,也是知识创造的目的。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教育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的,其社会投资主要是人才的投资。人才的质量将成为一个企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微软公司的崛起、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都说明了知识与拥有知识的人才的力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知识经济的来临,呼唤着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学校必须培养更多具有创造思想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思考能力、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这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二、深刻理解教育技术内涵,抢占当代教育的制高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年5月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何谓“制高点”?站立其中,可以纵观全貌,总揽全局,控制大局。教育技术之所以成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是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了这个制高点,可以带动教育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材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教学理论都将产生深刻的变化。

“制高点”者,兵家必争之地也。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这就意味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必争之地。在战争中,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将军是个懦弱的将军,在教育战线,没有勇气抢占制高点的领导和教师是不称职的。

抢占制高点是一场攻坚战。在战争中抢占制高点要有一支英勇的尖刀班、先锋队。在抢占教育改革制高点中,这个尖刀班、先锋队就是全国1000多所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开展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的学校以及开展各项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学校,还有各级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和广大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教师。因此,每一位教育部门的领导、学科教师、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都应具有勇立潮头,敢当尖兵的气概,都要意识到自己作为抢占现代教育制高点的尖兵、先锋队所担负的时代责任感。

在战争中,要抢占制高点是要流血牺牲、付出代价的。在教育改革中攻占制高点,不会丢掉性命,牺牲的仅是旧的观念、旧的方法,但输入的是新鲜的血液。

抢占制高点是要有策略、要讲战术的。所以攻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也要注意运用策略和方法,要加强学习,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每个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尤其是要真正理解素质教育的思想,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

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曾对教育技术作出新的定义。这一定义对推动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促进作用。但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为了更好地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刻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正确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认为必须强调:教育技术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这里,我们强调:

1.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

2.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要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3.教育技术是以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为研究与工作的对象,并以优化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为目标,因此,教育技术既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的“过程”和“资源”的研究开发。

4.教育技术是以系统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基础。教育技术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

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要使教育技术真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作用,作出贡献,其关键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和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遭教育新模式

创造教育是指以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目标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

创造思维是指以解决问题为前提,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的心理活动过程。创造思维有两个层次,一是科学创造层次,如科学家、发明家提出新的学说、发明新的产品等。二是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对于中小学生,其创造性并不是要像科学家、发明家那样要完成一项具确“特殊意义的产品(一

种理论。思想或一种成品),而是指对学习者个体自我潜在智能有意义的开发和发展。这种层次的创造思维能力是第一层次的基础。

创造能力是指实现创造思维所提出的新思想并形成社会或物质产品的能力。创造能力的形成,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在信息社会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就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求异、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个性的知识结构的品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交流应用的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观察、思考、比较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发有助于创造教学的软件资源,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化的教师队伍,开展教学试验,探索并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专题研究,探讨创造教育的规律。其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是核心。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要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作指导

(2)要真正发挥教育技术优势

(3)要转变教学过程要素的关系

(4)要改变教学进程结构

(5)要认真进行教学设计

(一)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墓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总是受到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与学理论的支配。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教育领域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对学生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在学习理论上,受行为主义理论的支配,只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作出被动反应者,忽视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首先是要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新型教学模式首先必须能体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怎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这就必须要深刻认识和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在教育中注重“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个发展就是指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全体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是强调素质教育是为了提高整体素质,防止片面发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个性发展是要“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挖掘和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IESCO)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通常可用四个L来表达:

(1)学会认知(1earningtoknow),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来培育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注重培养学生认知方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

(2)学会做事(1earningtodo),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要重视建造可供学生参与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学会合作(learningtolivetogether),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就是学会合作生活,合作学习,从过去的集中教学方式到个别学习方式,到现在提倡的协商学习(也称合作学习)。

(4)学会生存(1earningtobe),学会生活、学会自身的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要重视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一情操”三维课堂教学目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四大支柱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素质教育思想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发点,但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学习者学习的心理规律。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要注意学习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积极把认知学习理论引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践中。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因此,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许多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

环境,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模式,日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源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

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他说明人类的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一1980)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经验论),也不是主观的东西(活力论),而是个体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他还认为,认识的生长不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强调是个体在认

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

(1)认识是在认知主体(学习者)与客观环境(社会文化情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

(2)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

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1)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习者进人情境

(2)强调为学习者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自主学

习和进行问题的探究

(3)强调组织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学习活动

(4)强调组织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5)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

这里的“协作”是指学习者合作搜集与选取学习资源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对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发现规律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现象的概括,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归纳。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遣潜力的教与学的环境

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首先要摆脱把信息技术设备仅仅作为一种播放工具,用来传授知识的观念,而要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传统的学校教育,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意义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局域网络和互联网络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和特异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2)利用大容量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利用图形化交互界面技术,建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我们可以利

用CD一ROM光盘提供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资源。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查询、检索、探究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

(3)利用信息组织结构的超链接技术,建造符合人类联想方式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结果等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并在多思路的比较中,形成创造性的思路。

(4)建立模拟实验环境,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

(5)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协商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系统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监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述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络对远程资源的查询、分析和利用,利用网络、进行通信、交流,培养信息应用能力。

(6)利用各种工具、平台,让学生利用平台创造作品。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汉字输入、表格处理、图形变换等方式让学生把所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输入计算机中,用文字、表格、图形等方式,把对观察和思考、协商、讨论的意见作出归纳、概括,进行意义建构,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物理问题的探讨。利用作图、作曲工具,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用集成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的教学过程,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过程,通过“访问”和“表达”,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具有创造意识、平等意识、积极参与和探索的精神。

(三)努力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内容)和媒体四个基本要素。建构有利于创造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要实现教学过程要素关系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活动组织者;

(2)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

(3)教学内容的转变,教学过程不仅仅传授课本知识,还要重视能力的训练和情操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4)媒体作用的转变,由作为教师的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研究结果与讨论

我们把汉语教育技术期刊论文的统计结果放在国内和国外大背景下做个比较,可以从中了解到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相对状况。与同期国内外教育技术期刊论文数量和年度走势的对比分析与国内外教育技术期刊论文数量的对比分析国内教育技术论文数量为国外同期教育技术论文数量的7倍,至于国内教育技术研究是否真的产生了远多于国外教育技术研究的成果,魏顺平(2010)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汉语教育技术论文数量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它只是某个学科中的某个领域;另一方面,相较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研究、教学研究、习得研究等,教育技术研究相对薄弱。汉语教育技术相关论文的期刊类别分布,汉语教育技术相关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类期刊上的论文最多瑏瑥,其次是教育技术类。这从侧面表明,汉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是从汉语教学的需要和应用出发来讨论教育技术的相关问题。同时,也在探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以汉语教学的实际应用进行说明和论述。与国内外期刊论文数量年度走势的对比分析下图是2005至2011年间,汉语教育技术、国内教育技术和国外教育技术论文数量年度走势图为便于观察年度走势,即曲线的斜率,此处我们把汉语教育技术论文数量放大100倍。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下三个特点:(1)汉语教育技术发展与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走势一样,均呈总体上升态势;(2)汉语教育技术与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走势一样,在近期均呈走低状态,进入反思或审视阶段;(3)汉语教育技术发展状况相较于国内和国外走势(从曲线别点上看),更接近于国外。与同期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研究内容的对比分析《敏感词数据表》中的敏感词代表了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各项内容。通过对敏感词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高频范畴,与世界教育技术研究内容进行对比可以看出研究内容趋于一致的方面、不一致的方面和研究欠缺的方面。汉语教育技术研究的高频范畴及特点《敏感词数据表》中的敏感词频率信息可以显示出汉语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程度的全貌。频率越高,受关注程度越高。为了相对集中地反映这期间汉语教育技术的研究特点,我们对敏感词按类别(范畴)进行由高到低排列后总结为如下两点:1)技术应用紧密围绕“语料库”、“多媒体”和“网络”,相关论文数量最多者为语料库,其次是多媒体,再次是网络。样本期刊论文反映出的相关研究细目报告如下:(1)“语料库”的相关研究包括的语料(数据、资源)类型有汉语母语语料库、中介语语料库、多语语料库、动态作文语料库、学习者口语语料库、学习者语音语料库、错字别字数据库、教材语料库和教学用字库、词库等教学资源,涉及的研究内容有语料库(数据库、资源库)的建设、加工、工具研发和应用等。这是语言教学中教育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大特色。(2)“多媒体”的相关研究涉及超媒体中的图片、视频媒体的应用瑏瑦,可视化、概念图,编码,多媒体教材和练习,多媒体课件设计、多媒体资源建设、利用和开发,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有效性,多媒体环境等。(3)“网络”的相关研究包括网络教学/学习环境,网络文化环境,网络虚拟社会,网站建设、网络课程,网络教师培训,网络教学设计、原则,网络平台需求、功能、开发等。2)“汉语知识教学”相关论文数量与“汉语技能教学”相关论文数量相比,前者多于后者。样本期刊论文反映出的相关研究细目报告如下:(1)信息技术支持的“汉语知识教学”相关研究包括汉字、语音、词汇、语法和中国文化教学等;(2)信息技术支持的“汉语技能教学”相关研究包括口语、听力、视听说、视听、阅读、写作教学等。

研究内容趋于一致的方面1)包含的研究层面和类型一致从总体情况看,近年来的汉语教育技术研究包括了三类:理论研究(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认知策略、教学环境)、相关技术研究(如多媒体、语音识别、计算机模拟、语料库)和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教学和学习资源)。这一结果表明:汉语教育技术的发展在总体上是全面的、积极的,从研究层次和类型来看,与世界教育技术研究是一致的。另外,世界教育技术研究表明,教育技术研究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呈现出以技术为特征相继变化的发展历程(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我们的考察结果表明,汉语教学的发展也呈现出同样的格局,并且汉语教育技术还受到一些专门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如汉语语音分析技术、汉语语料库技术等,这些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都被积极引入到了汉语教学中。2)紧随新技术创新出教学新方法关于聊天工具和博客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目前教育技术讨论和关心的热点问题。在汉语教学中,它的交互性对语言教学无疑是有意义的,符合现代教育倡导的合作学习原则。它通过自发地、积极主动地进行任务或功能教学,开展相互交流,以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驱动,促进学生以文字或语音的形式练习汉语说与写,也在文字或语音的输入过程中习得汉语。此外,过去人们固有认识中不适合于成人学习的游戏软件或游戏方式也受到关注。事实上,正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不断涌现出了一些新课题,寓教于乐又一次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探讨如何促进“生活体验、乐趣与学习的目的和手段相结合”等问题(祝智庭等,2010),学者们提出游戏化学习(game-basedlearning)及教育游戏(educationgames)。教育游戏研究可以把传统的游戏软件提高到一个更有利于学习的角度去认识。值得一提的是,汉语教育技术领域出现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汉语教学和学习的报告。涉及三种形式:第一,研究汉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网络聊天形式开展教学的问题,如何敏、张屹(2008)(利用邮件、网络论坛),袁伟、刘娜娜(2010)(利用聊天工具)。第二,研究应用博客、微博,乃至有声博客开展汉语教学的问题,如陈育焕等(2009)(利用有声博客)。第三,研究运用教育游戏开展汉语教学的问题,如蔡莉、刘芳妤(2011)。因此,可以说汉语教育技术在应用新技术创新教学方面,合着时代的脉搏走在形式和方法的前沿。研究内容不一致但有其合理性的方面1)多媒体技术受关注程度未呈现下降趋势国外教育技术研究在有关技术方面的研究的变化趋势显示,课件(courseware)和超媒体(hypermedia)的关注呈下降趋势;有关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变化趋势显示,多媒体教学(multimediainstruction)呈下降趋势。魏顺平(2010)认为,“这应该是受当前网络技术普及的影响,课件和超媒体是单机环境下用来呈现学习内容、开展个别化学习的媒体”;“这同样应该是网络技术普及应用的影响”。但是,我们对《敏感词数据表》的分析表明,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研究中多媒体技术受关注程度未呈现下降趋势,而是受到持续性的关注(敏感词“多媒体”的年度频率未见明显降低,其频率也没有被“网络”的频率所超越)。我们认为,这是学科特点使然。“多媒体”这一敏感词在汉语教学论文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年度受关注程度较高,显然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汉语计算机辅助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各种媒体技术在汉语知识和言语技能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汉字教学为例,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汉字的读音需要声音媒体支持,汉字的笔顺书写作为动作技能的教学理应用动画或影像技术支持,汉字的义项和构词等用法信息离不开文字技术的支持。这些既是汉语教学的客观需要,也是由汉语和汉字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多媒体”受到持续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汉语教育技术研究始终脚踏实地,更多地着眼于学科应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空谈教育技术。2)网络技术受重视程度未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国外教育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网络课程得到了更多的关注,Internet、信息技术、网络课程和虚拟教室等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均呈上升趋势”,“internet/网络课程等与网络技术密切相关的研究内容均呈上升趋势”(魏顺平,2010),“基于网络的教育技术研究是当前主要研究内容”(祝智庭等,2010)。但我们对敏感词“网络”(及相关)的考察结果并非如此,而是总体变化不大,按年度在较少的数量间略微波动。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三个。一方面,在我们所考察的样本期刊上发表汉语教育技术相关论文的作者大多数为国内学者,他们的教学任务和关注的研究问题主要是针对成人的课堂面授,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且绝大部分为“1+0”模式,而非“1+n”模式瑏瑧;另一方面,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身处优越的目的语(汉语)环境,他们课外利用目的语的社会环境学习远比现在还不甚理想的网络教学或远程辅导的效果更优;第三,由于网络教学受当前技术条件的限制(如面向外国人的汉语语音识别技术、人机对话)和理论研究的限制(如自主语言学习研究),目前尚不能很好地解决听、说这两个语言技能教学的主要问题,或者说效果不理想所致。当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网络数字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构建定将为汉语教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服务,也将迎来汉语网络学习的新局面。

在汉语教学中,由于该项研究与教师们的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历年来与课程有关的汉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始终受到关注。但遗憾的是,真正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technologyintegration)为指导思想和理念,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汉语课程整合的论文相对匮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汉语教育技术的相关论文后就会发现,大多数只是就教学中具体应用问题有感而发的教学体会或经验,这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尚有距离,今后应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从理论上探讨媒体形式与汉语知识和言语技能的相关效应(如什么类型的汉语知识适合或需要用什么样的媒体或它们的组合形式来表现?什么样的汉语技能适合或需要用什么样的媒体或它们的组合形式开展训练?);根据Paivio(1990)双编码理论,言语能力、言语习惯与偏好、表象能力与偏好间是有一定关系的,那么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结构、内容、呈现方式是有一定偏好的,应研究如何根据学生的认知风格并从汉语学习的角度出发,立足学生自身特点,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从整合的特点、作用和方法等出发进行研究,结合汉语教学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逐步形成切实可用的整合操作策略,真正体现AECT,04瑏瑨提出的创新宗旨。2)关于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design)是近年来国外教育技术研究中受关注的重点或热点(魏顺平,2010;祝智庭等,2010),反映出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但是,从《敏感词数据表》的年度分析来看,“教学设计”并非实际研究中的重点或热点,也没有被历年来的汉语教学研究所关注。当前,汉语教学中的教育技术应用已经走过了探索和试验阶段,逐渐趋于成熟。或者说,技术因素已经成为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再是依附于教学的一种附属品或点缀,也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可有可无的调味品。例如,当前大多数情况下的教学和学习环境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汉语教师备课离不开信息技术,汉语教学和学习资源是数字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离不开信息技术。当信息技术已经潜移默化地全方位融入汉语教学之时,教学设计必然与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有所不同。脱离教学设计的技术应用,片面强调技术的应用价值的思潮,不仅难以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也违背了教育技术的宗旨。因此,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广泛地开展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汉语教学设计研究,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对教学和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努力实现教学设计与技术应用的深度整合,对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将会认识到教学设计师这一职位和角色的价值、作用和需求。(桑新民,2009)3)关于应用教育技术的教学有效性和教学实验国外教育技术研究显示,教学有效性(instructionaleffectiveness)是历年关注的重点,它表明教育技术的各项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对教学效果的改进上(魏顺平,2010)。我们通过对《敏感词数据表》年度使用频率的分析发现,在汉语教育技术研究中这个问题已开始得到重视,表现为汉语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对教学效果进行审视的倾向。这种观念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和改进的方案。然而,关注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并不能代表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成果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从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的相关论文来看,对技术影响下的教学效果问题,谈及的多,付诸实际研究的少;在付诸实际的实验研究当中,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研究并不多。其中的原因,首先是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背景的复杂性导致实验研究有一定的难度。这方面的研究应加紧开展。因为基于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语料库技术的语言习得实验研究,可以回答双编码教学是否有助于语言习得的问题,可以揭示基于图形和语言双编码输入条件下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和机制。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建立外国人汉语学习模型而开展计算机模拟,最终为设计出智能化的汉语CAI创造条件并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有效性问题应该用系统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它与很多因素相关,如学习成绩、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课程评价、教学质量、教学创新、教材评估、教师和教学方法等。郑艳群(2012)指出,对汉语教学而言,应该更加重视对语言微教学环节和微技能教学的研究和把握,汉语教学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必将更好地揭示汉语学习规律,指导和管理汉语教学。

余论:汉语教学叙词研究与学科建设

教育技术应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汉语教学和研究。一方面,面向国际大视野的汉语教师,对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新生事物历来有尝试和探索的热情;另一方面,走向世界的汉语教师和志愿者都将面临各类技术环境支持的汉语教学。因此,在当下这样一个关键时刻讨论汉语教育技术的现状和发展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纵观世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等理论问题的探讨,还是对教学应用和相关技术等实践问题的研究,近年来的成果都是令人瞩目的。本文以敏感词为特征分析了近年来汉语教育技术相关文献,与世界教育技术现状和趋势对比的研究结果表明:汉语教育技术的发展与世界教育技术发展同样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论文数量和总体走势与世界潮流相一致,在理论研究、相关技术和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内容基本吻合;汉语教学教育技术研究有强烈的学科特色;汉语教育技术应加强理论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特别是站在教学设计的角度统领汉语教育技术向纵深发展,同时大力开展信息技术与汉语教学课程整合策略研究以及教学实验研究。目前,关于汉语教学主题标引工作,我们所能查阅到的权威参考资料是许维翰、杨金香编《世界汉语教学主题词表》(1993),显然该资料中反映的汉语教学研究面貌已经不能适应二十年之后当今对外汉语学科发展的形势。任立清(2001)提出过修订设想,但目前我们没有看到进一步的研究结果。由于没有可用和适用的汉语教学叙词、术语,以及表达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体系表,本研究只得通过自拟的方式,并称之为“筛选词”,用来开展研究。这样的研究方法对于全面和准确了解更多信息有一定难度,这是我们感到遗憾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认识到通过利用叙词的研究方法进行文献分析,可以从历时的角度了解学科发展的成果和历程,也可以从共时的角度观察相关学科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其对本学科的影响,以帮助我们更客观和清醒地认识到本学科取得的成就,以及发展不足和努力方向。这对学科建设、促进和推动学科的发展有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我们也特别期待汉语教学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尽快开展本领域叙词和词间关系研究,并动态报告研究成果。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网络计量学; 《电化教育研究》; 高被引论文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董翔(1972―),女,甘肃灵台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信息分析、科研评价以及信息素养教育等研究。E-mail:。

一、 引 言

学术期刊刊发学术论文及其参考文献,因其时效强、内容新,可以全面揭示科学发展与学术交流的现状与趋势,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化教育研究》由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与西北师范大学主办,我国著名电化教育专家南国农教授担任主编,自1980年创刊以来,其刊发的电化教育专题的学术论文在业界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目录》。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11年版)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5―2006年教育学论文引用70次以上的82种期刊中《电化教育研究》排名第三,已成为我国教育学界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网络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传播手段,对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期刊而言,高被引论文是期刊高质量高水平的主要贡献者,构成高质量高水平期刊的核心内容,通过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可以揭示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1]网络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各种定量方法,对网上信息的组合字、存储、分布、传递、相互引证和开发利用等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2]有鉴于此,本文基于网络计量学分析《电化教育研究》刊发的高被引论文的特点,揭示我国电化教育研究发展状况和研究趋势,为刊发高质量稿件,进一步提高《电化教育研究》的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

二、《电化教育研究》高被引论文概况

笔者于2011年11月12日登录《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http://),检索2001年至2011年入库的所有文章,按照被引频次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选取被引频次大于等于100次的前41篇论文为高被引论文。如表1所示(因篇幅所限,表中仅列出前14篇论文),41篇高被引论文共总被引频次为8565次,李克东发表的《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一文为最高被引频次论文(排第1位),其被引频次高达767次。2001年至2011年刊发的被引频次100次的前41篇高被引论文的发表时间为2001年至2005年,其中2001年9篇,2002年9篇,2003年7篇,2004年9篇,2005年10篇,目前,2006年至2011年未出现被引频次100次的高被引论文。

表1显示,多年来《电化教育研究》不仅刊发了众多有影响的文章,而且培养出在教育学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专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11年版)统计了2005年―2006年教育学论文引用50次以上的53名作者,其中何克抗、南国农、李克东和钟志贤等四位《电化教育研究》的重要作者分别位列第2、第12、第31以及第50位,且他们在41篇高被引论文中均有两篇以上论文。

三、 高被引论文的时间特征分析

为了研究高被引论文出现的时间, 在2001年至2011年间取被引频次分别为50、100、150、200以上的论文按照发表年先后进行分组, 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4组高被引论文均出现了两边低、中间高的曲线走势,也就是说近11年间《电化教育研究》刊发的高被引论文多出现在2004至2005年间,这也说明,论文被引高峰出现在后的6~7年间,而这与加菲尔德博士在引文索引法提到的自然科学期刊论文在发表后的2至3年达到被引高峰期有所不同,[3]以上数据提示我们,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把握学科专业特点,预见研究趋势,着眼长远发展。

2001年至2011年间《电化教育研究》刊发的被引频次50的217篇高被引论文对其在教育学领域期刊中的高影响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学是一个正在成长且发展迅速的学科,被教育学论文引用较多的有明确专业指向的期刊主要是心理学、外语教育、教育技术学等4、5个领域。其中教育技术(远程教育)类期刊从2000―2004年的6种增加到11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引最多的前25种期刊中,有5种为教育技术学期刊,其中《电化教育研究》居第三名。[4]以上横向数据比较,也进一步说明,《电化教育研究》刊发的优秀稿源,一方面充分顺应了急剧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正在到来的网络社会给教育带来的全方位变革,另一方面也推进了教育技术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四、 高被引论文合作研究

及机构分布情况分析

2001年至2011年间《电化教育研究》刊发的前41篇高被引论文涉及独著作者24位,涉及合著作者16位。表2给出前41篇高被引论文作者合著统计。通过分析不同领域的共现网络,如作者合作网络,人们可以了解该领域中出现的趋势以及显著的特征。[5]我们可以看出,两人合著仍是研究合作的主要形式,大约占合著文章的六成多。其原因在于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扩招很快,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的机会相应增多,因而合作撰写和的比例相应增高,而3人及以上合著论文的意义更为重要。“十五”以来,国家加大了支持社会科学研究的力度,除了国家社科项目、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外,教育部有关司局、全国性教育研究学术团体等也都立项、拨款支持教育课题研究。往往由知名学者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跨机构、跨地区开展合作研究。《电化教育研究》刊发的前41篇高被引论文充分显示了教育技术专业高影响力合著成果逐年增加,刊发大量的合著文章也有助于改变“单兵作战”或“师徒合作”的传统范式,鼓励多学科协同、群体公关开展重大项目研究。

按照高被引论文著者机构的论文量,由多到少排列统计形成表3 。由表3可知,北京师范大学在41篇高被引论文中拥有高被引论文最多,平均被引频次华南师范大学为最高。通过分析《电化教育研究》刊发的前41篇高被引论文可以揭示教育学高影响力论文的产出格局。教育学论文因其显著的学科特征,高等院校为论文高产机构,尤其基本被师范大学垄断。教育学科实力的基本格局,是由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基本情况所决定的。因此,可以预见未来高影响力教育技术专业论文的产区格局不会有大的变动,因此高质量的稿源仍将主要来自教育部直属以及重点师范大学。

五、高被引论文专栏分布

多年来,《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一直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关注国内外电教理论的最新发展、电化教育研究的最新动态、全国各地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其所设栏目有“理论探讨”、“电教理论探讨”、“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课程与教学”、“学科建设与教师培训”、“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外国电教”、“中小学电教”、“中国电教史”、“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电视研究”、“教学软件设计与评价”、“电教技术研究”、“教育资源与软件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计算机课程及教学研究”、“问题讨论”等。

通过对《电化教育研究》所刊发的前41篇高被引论文(最少被引100次)与期刊目次表进行比对,加以分组,考察各栏目的高被引论文数量及第一作者。这些栏目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理论探讨”(在统计过程中包含“理论探讨”和“电教理论探讨”), 前41篇高被引论文中有24 篇属于该栏目,其中“理论探讨”栏目14篇,“电教理论探讨”栏目10篇,24篇论文总被引频次为5919次, 占前41篇高被引论文总被引频次(8565)的69%。24篇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按照论文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 下同),如李克东、何克抗、张倩苇、张屹、南国农、陈向东、叶成林、尚俊杰、黎加厚、余胜泉、杨晓宏、陈维维、钟志贤、田世生、殷雅竹、王玉明、顾小清等撰写的有关数字化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非正式学习、学习共同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建构主义理论、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建设、博客文化、教育游戏、教育绩效评价、教师的信息化等有关电教理论探讨方面的文章,深受电化教育学界的广泛关注。在这24篇论文中,李克东有3篇文章、何克抗有3篇文章、南国农有2篇文章、黎加厚有2篇文章、钟志贤有2篇文章,而这几位先生都是中国电化教育学界的领军人物,尤其像南国农先生,他是我国电教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从理论和实践上树立起了“电化教育”这面旗帜,激励着一代代的电教人为之不断奋斗,南先生还与肖树滋一同创办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李克东是部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何克抗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这三位学者是目前我国电化教育学界的重量级人物。而黎加厚、钟志贤作为目前电化教育学界的后起之秀,也都曾师从南国农先生学习电化教育理论。因此,从“理论探讨”栏目论文在所选取的高被引论文中所占的比重也可以看出《电化教育研究》所享有的“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美誉绝非虚名。

影响力排第2 位的当属“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栏目,这里的“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栏目在具体的统计中还包括“网络与教育”、“网络教育”两个栏目。前41篇高被引论文中有5篇属于该栏目,其中“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3篇,“网络教育”1篇,“网络与教育”1篇,但从大类层面都应该属于“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栏目。这5篇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谢舒潇、张建伟、祝智庭、王广新、赵海霞等,他们撰写的有关网络虚拟学习共同体、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学习模式、网络协作探究学习、建构探究学习模式、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等有关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方面的文章也备受学界关注。

影响力排名第3位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栏目,前41篇高被引论文中有5篇属于该栏目,这5篇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别为何克抗、黄甫全、徐万胥、钟志贤、李芒,他们撰写的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含义、意义、原则、理念与策略)、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 、E-Learning等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的文章也备受学界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何克抗、钟志贤二位学者在此栏目中也属于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他们作为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学者引领了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

六、结束语

南国农先生指出,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走过的是自己开辟的道路,它始终是依靠着两股紧密联结的动力推向前进:一是,现代媒体技术; 一是,现代教育思想理论。[6]《电化教育研究》作为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刊发了大量高学术影响力的论文,为推动中国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网络计量学方法,通过高被引论文的视角,可以看出,《电化教育研究》作为中国电化教育学界的重要平台,其栏目设置反映了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此外,人力资源是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资源,对学术专业刊物而言,优质的作者队伍是刊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电化教育研究》已经拥有一支高产出、高被引的作者团队。

《电化教育研究》在今后的组稿中应继续抓符合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栏目、重点选题和核心作者。高屋建瓴的学术评论、学术综述性文章,是引领学科发展和研究深入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分析高被引论文,我们可以发现,被引较高的论文大多属于学术理论文章,如南国农、何克抗、李克东等三位资深学者的相关文章,但教育学领域中学术评论和综述性文章相对稀缺,为了更好地推动杂志的健康发展,进而推进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长足发展,杂志应向国内外名家、大师组稿,增加此类文章的刊发力度。

[参考文献]

[1] 金碧辉,汪寿阳,任胜利,刘雅娟.论期刊影响因子与论文学术质量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4):202~205.

[2] 邱均平等著.网络计量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 [美]尤金・加菲尔德.引文索引法的理论及应用[M].侯汉清等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4] 苏新宁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11年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 吴斌编著.复杂网络与科技文献知识发现[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我国教育技术自美国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引进以来,总体上的发展趋势是借鉴美国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和实践标准。这样的教育技术是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技术,是否能指导我国的教育教学。

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到今天,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在教育技术领域进行了很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进行了大量尝试,特别是90年代从美国引进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以来,堆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很多都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论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会科学关系的依附理论之后,我们可以在这个视角下来论述我国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本土化问题。

一、我国本土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简述

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的电化教育阶段,一直到90年代到现在的教育技术阶段。早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的千字课教学试验就开始使用幻灯机。建国以后,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出现的语言类的广播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也设立了电化教育馆,负责推进基础教育中的电化教育。时期,电化教育的发展处于半瘫痪的停滞状态。1978年以后,我国的电化教育重新起步,迅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从1984年起,在30多所高校开办了电教专业,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电教人员培养体系初步构建了一个以七论为内容的理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了电化教学方法体系。

90年代之后,我国的电化教育却进入了另一个的阶段。随着西方的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及认知学习理论、学设计原理与方法的引进,特别是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引进,我国的电化教育也更名为教育技术。原来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和框架开始向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从全局来看,这只是教育依附理论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一个体现。

二、教育依附理论简析

依附理论是产生于当展中国家论述不发达与发达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后来移植到教育研究领域,用来论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教育领域中的关系。

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拉美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的发展理论家和西方一些激进派批判西方现代化理论时所运用的重要分析框架,其主旨在于为落后国家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导向。

教育依附理论是上世纪70到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它的基本观点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在教育和学术领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依附甚至依赖,这样一种文化和学术领域的“国际格局”短时内不可逆转。

教育依附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阿尔特巴赫运用了依附理论的中心—边缘与新殖民主义的观点对国际高等教育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西方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在教育上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关系,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学术系统中处于边缘地位。他力图以“中心”与“边缘”、“发达”与“不发达”、“工业化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等关系来逢释“两极世界”中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三、我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教育依附性倾向

我国当前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基本上是从美国的教育技术领域引进和借鉴来的。特别是自教育技术aect94定义引入以来,堆我国本土的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教育技术的源头来自美国

我国电化教育与美国教育技术产生都是在 20世纪20年代初期。当时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以及国外传人的电影和播音技术进入中国,于是电化教育就这样萌芽了。20世纪初的中国不具备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这些都是从西方特别是美国来的。教育技术思想基础则是当时具有留学背景的有识之士主动引入的,从其萌芽之日起,我国的电化教育就深受美国的影响,这就注定在今后的发展历程中二者之间仍会相互影响。

虽然我国的教育技术起源于美国,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到90年代的这段时期,我国教育技术还是处在初期的本土化自我发展阶段,这可以从这段时期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上得到验证。早期的教育技术的发展还不存在依附现象。

(二)我国当前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困惑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引入以后,对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南国农老先生认为,我国的电教界,特别是理论研究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变化是:名称改了,学科名称,由“电化教育”改为“教育技术”。定位变了,学科定位,由一般定位于“教育”变为一般定位于“技术”。研究领域“泛化”了,学科研究领域,变为所有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变得“泛化”了。培养目标模糊了。努力方向没有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育技术aect94定义的引入犹如一支强心针注入了我国的教育技术,然而有些现象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从实际情况来说,“很多教育技术研究者自觉不自觉地认可学科的‘西方中心主义’,呈现一定的主体性迷失”,反映了自我文化殖民的心态,这不仅影响我们的学术自信心,也将对我们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带来长期的消极影响。依附理论的风靡一时,是西方国家有意无意的文化殖民和我们自我文化殖民心态结合的产物。

1.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依附性

从美国引入的教育技术有三个最基本的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无论是是教育技术的哪个流派,媒体派也好,学习派也罢,都需要这些理论基础。

传播理论的基本架构不会明显的存在教育依附理论的影子,属于中性的普遍理论。但是如果深入到某个具体的传播模式,我们就会发现里面渗透了西方思维的一些模式。

学习理论中的各种学习论都是植根于西方的社会和人文背景,这跟我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背景是有很大差异的。虽然我们现在是处在一个社会思想急剧变革的时代,但是我们需要承认,无论是社会形态如何变迁,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是不会在短期内就会改变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动物属性,忽略了人的主观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我国本土的学习理论却是倾向于人文的教化作用,通过具体的某个有影响力的任务进行教育活动。同时也兼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否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还是有待商榷的。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通过具体的学习环境引发教学,但是我们在研究某个具体的情境时发现跟我们当前的生活情境是大相径庭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基于人本主义的一种学习理论,过于依靠人的主观学习动机,这跟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和模式是不协调的。我们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提倡的是中庸和谐,强调具体典型人物的教化作用,个人的自主化的建构学习是没有合适的发展土壤的。

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其他的理论体系,诸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系统科学理论更是体现了西方的一些意识形态和思维模式。

2.教育技术实践的依附性

我国当前的教育技术实践和应用主要是按照教育技术aect94定义中的框架进行的,忽略了这些框架在我国当前特定的国情下实施的合理性。

目前在我国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中学、小学工作,由于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落后,更重要的是理念落后,教育技术实践很难展开或者实践的内容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实际的意义。美国的教育技术实践是基于全国教育系统的高度的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教育信息化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我们在不认真思考的情况下、盲目照搬。

还有在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践中,很多中小学当前的教师体系以中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理念不够强,所以缺乏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内驱力,很多教育技术培训实践都是被动接受,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差,有的教师甚至反感这样的培训。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创新人才;教育信息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2-0037-04

一 引言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被称为电化教育,受当时美国视听教育广泛传播的影响,我国的一些教育人士采用“引进来”的战略,将幻灯片、录音机、广播等媒体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由最初的电化教育发展成如今的教育技术,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教育技术不断了解和采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将“新”的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是教育改革实现现代化的至高点和突破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这意味着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正在发生,意味着教育技术需要不断发展。

在信息化如火如荼发展的新时代里,创新是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特征,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时代变化发展,教育技术经历了信息化之前、初步信息化和信息化后期的发展,作为引领教育现代化的主力军,需要不断更新教育培养模式,探讨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时展的创新型人才,寻求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之路。

我国的教育技术发展道路一定不能照搬国外发展模式,需要办出中国特色。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使教育技术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突破教育技术发展的瓶颈,我们必须规划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在明确将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前,首先要确立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徐州师范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涉及对以下三方面的考虑:一是考虑“四位一体”的全能型人才培养,二是注重基础培养,弘扬“拼搏务实”的研究精神,三是时代呼唤的“创新型人才”。对前两者的考虑决定了我们的专业人才具备厚基础、强能力的特性,而创新型则映衬了新时代的人才需求。

二 “团结务实”厚基础人才培养

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始,教育信息化逐步成熟,给教育技术人带来了无穷的机遇,但是我们也要保持高度警惕,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做好教育技术人的发展工作。就目前某些高校出现的“教育技术中心、网络中心被其他部门吞并”、“教育技术领土有萎缩的趋势”、“教育技术本科生、研究生的就业形势仍旧很困难”等现象进行分析,多数原因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静下心干实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地混日子。因此,教育技术人的发展在整个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教育技术人必须有弘扬拼搏、只争朝夕的精神,徐州师范大学对学生的培养提出高标准、高要求,例如,在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的建设中,提倡团队协作,模块化分工;对本科生我们要求紧在前头,将课程适当迁移,减少第七学期的课程,第八学期只用于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前六学期里勤奋努力,高效地完成大部分课程学习,在第七、第八学期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扎实和特色的准备;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该校强调向专业大师学习,吃苦耐劳,做好科研,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能翻译一份10万字的外文专业资料,具备自身特色研究等等。高标准下处高成果,团结协作,拼搏务实,做高水平学科研究者,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挑起将教育技术科发展为一流学科的重担。

三 “四位一体”全能型人才培养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创办于1993年,在过去的17年中,教育技术专业团队的教师学生都不断思考教育技术高效发展的问题,专业发展一直坚持“以生为本、全能发展”的理念,不断完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将教育技术从教学辅助航道,驶向主航道,为教育改革提供支持”的可持续发展路线,该校的2010教育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中提出了“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思维导向,如图1显示。若将教育技术比作一个人,则“技术”为人之躯干,“理论”乃入之灵魂,“艺术”即人之衣服,“工程”是人之肢体,集技术、理论、艺术与工程为一体的教育技术人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也是引领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1 “技术”层面

对教育技术人的“技术”涵养的提升,归根溯源与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定位分不开,此技术有别与我们传统意义上对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它是用以解决教育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根据AEC了94中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5个部分,我们可知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无论是有形的技术(物质形态的技术以及人对机器的操作等)还是无形的技术(长期反思得出的经验和能力等)。因此,教育技术专业就应当培养具备这些“技术”素养的人才。

该校在技术性的培养方案上提出了高要求高标准,在本科生教育中,通过不断优化建网、管网、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数据库应用方面的课程,组织师生团队对动画、多媒体软件进行深入研究,在课程设计、实践操作、研究开发、评价反馈各个环节脚踏实地地做好工作;在研究生教育中,提出了20个“一”的能力培养方案,其中要求每一位研究生精通一门技术,至少取得一项专业技能证书。这些都反映该校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中对技术的重视,真正做到教育技术人的技术精湛。

2 “理论”层面

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有着教育的本真。理论研究是必须的,之所以称之为灵魂,因为它是建构整个学科体系的基础,也是进行实践的先导;教育技术的理论范畴大概包括其他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教育学、技术哲学、系统方法论等)以及教育技术自身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技术的教与学理论基础、教育信息传播学、教学系统设计等),我们需要在多学科理论的支持下,发展完善和自身的理论体系,使学科建设逐步走向成熟。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对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中,不仅花大量的心血对技术进行研究,对理论研究也不松懈,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该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团队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和信息素养教育为主,共同解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引进徐州市信息技术科研专家对信息技术教法进行研究和讲解;在研究生三大主要能力和20个“一”的具体能力中提出:研究生阶段至少在CSSCI期刊或核心期刊上一篇,独立或合作申报一个校级及校以上的项目。除此之外,多次邀请教育技术顶级专家来我校交流:聘请国外专家,利用网络课堂,对“教育技术中技

术、设计和教学”的问题进行讲学,做到不仅学习研究该领域国内的发展,拓宽眼界,脚踏实地地研究教育技术在国外的发展。从以上培养方案可知,强技术、厚理论是该校教育技术人的基础发展,打造和培养基础化信息技术教育人才。

3 “艺术”层面

“技术强”是要求学生在具备解决教育信息化问题的“多面手”,能掌握先进的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运用到实践教学中,传授学生新的技术和方法;“理论深”则要求教育技术人具备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规等理论基础,通晓教育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提升自身学习和研究的高度。在该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指出,在学习研究中,不仅将问题的学习停留在技术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在艺术层面上进行发展凡

教育技术人的价值不仅仅是熟练操作技术,而且能充分发挥技术的人性化、情感化,在该校的教育技术人培养方案中,重点改善多门课程内容,注入新的艺术培养内容,如:将摄影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修改为数字影像技术与艺术,多媒体课件设计研究。实现“用美的界面吸引用户的眼球,用靓的色调温暖他人的心灵,用炫的设计感染师生的灵魂”的培养目标,在极富艺术感的熏陶下,学生老师共同完成部级规划教材《数字影像技术》等重大科研成果。教育技术人的发展需要具备让技术发挥完美的“艺术性”涵养,让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4 “工程”层面

之所以将教育技术的工程性问题比作“人之肢体”,源于工程的定义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就广义而言,工程则定义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工程可以理解为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一套规范,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技术水平后,应当将理论和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工程即为完成事情所需的理论和方法的集合。如何具体实现教育技术的“工程”,该校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位,比如免费向学生全天候开发实验室,让学生多实践多动手操作;组织大家共同参加多项作品大赛,积极创作集技术、理论、艺术于一体的高质量作品;对本科生的毕业要求由毕业论文改为基于毕业设计的毕业论文。对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强调学生必须有到业界锻炼一个月的实践能力。独立完成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一个模块的职业拓展能力,以及举办一次前沿问题专题讲座的学术科研能力。

四 “创新发展”时代性人才培养

教育技术是一门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学科,它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断成长,在这个高度提倡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教育技术人如何将我们的阵地做强做大,如何在这个充满新技术、新科技的时代里扎根,关键问题在于创新。徐州师范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努力探索创新培养目标和模式。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

切实的创新目标方案的探索能高效地指导人才培养,该校师生根据我国的发展国情,结合社会发展对教育技术人才的具体要求,制定了适合新时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生教育中,该校主要以培养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管理和教育人才,该目标很明确,意在将教育技术毕业生打造成适应时代的综合型人才,做到教育技术人不仅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者,此外,拓宽教育技术专业口径,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使教育技术人能在相关企业、社会部门工作。在研究生教育中,该校努力探索三大能力培养和20个“一”的能力培养目标, 目标设定的背后有着该校领导教师殷切的期望,积极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时刻不忘教育技术人的一流发展目标,做到“基础厚”、“技术强”、“研究新”。

2 创新培养制度

在确定培养目标后,该校制定严密的培养制度,教师学生工作安排井然有序。首先,建立“三师型”教师队伍“’,要想培养出色人才,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必须完善。该校对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建立完善的“三师型”教师队伍,旨在从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三方面严格要求教师,做到培养出的教育技术人不仅能做出高质量的研究,能熟练操作教学所需技术,能进行优质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而且以一个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协作办事能力的形象步入社会,其次,根据不同层级的学术,我们划分不同的能力培养要求,对本科生培养。该校从“业界锻炼制”、“学历作品制”、“能力导向制”三方面入手,意在将学生培养为具备超高教学水平,较宽实践视野,高位艺术思想的新型人才。

研究生教育中该校扩大教育类型,除科学学位硕士外,招收现代教育技术硕士,允许更多专业的学生进入教育技术专业学习,共同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和创新。在研究生教育中,该校倡导20个“一”能力培养制,如图2所示。在学生的实践和反馈中不断完善制度,极力打造具有徐州师范大学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培养出特色教育技术人才打下扎实基础。20个“一”培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1)实践能力――上好一门课;助教一门课;指导一名本科生:精通一门技术;协作教师开发一门网络课程;到业界锻炼一个月;参与一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至少取得一项专业技能证书;观摩一次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或相关比赛:(2)学术科研能力一一为未来发展确定一个特色研究方向;取得一项校级以上作品奖;在CSSCI期刊或核心期刊上一篇;举办一次前沿问题专题讲座;参加一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报告:参加一项教师的课题;独立或合作申报一个校级及校级以上的项目;(3)职业拓展能力一一负责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一个栏目或子栏目:在一个研究开发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翻译一份10万字外文专业资料:对其他某一专业或领域有较深入研究。

3 创新教学资源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不仅体现在目标的探索,制度的确定,在人才教育培养中选择新颖的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应充分体现多媒体性,除了使用率较高的教学课件、电子文档、动画课件等,该校积极组织团队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技术创新的教学资源,比如:集电子书、视频、课件、动画、平台、网站多形式于一体的《数字影像技术与艺术》光盘式学习资源;起点高、发展快、影响大的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文字的、书面语言的、手语的“三语型”教育资源。

五 经验与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分析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出其人才培养的核心精神――团结务实、四位一体和创新发展。在将教育技术专业基本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情况下,强调艺术的培养和工程的发展;在加大教育硕士培养规模的基础上,突出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在20个“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中,开创教育技术特色发展。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7篇

1. 课题申报与结题

本课题于2007年8月15日由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所高校联合申报,西北师范大学主持申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于2007年10月26日批准立项,批准号:DCA070186。

课题2007年11月20日开题启动,到今天(2012年8月2日)结题,整个研究过程持续了五年。

2. 课题申报的原因

当年为什么要申报这个课题?主要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

(1)我们认为,任何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能没有对自身历史的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历史研究是一门学科建设的三大支柱。在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领域,学人对历史的研究关注是很不够的,基本情况是:应用研究较多,基础研究较少,历史研究极少。检索文献,专门对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章、专著,可说是凤毛麟角;相反,我国学人研究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却有了一些文章和专著,如《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美国教育技术的理论及其演变》、《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等。人们对于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自己国家教育技术发展史的关注。应该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既要关注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的研究,更要关注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不研究自己国家的教育技术发展史,何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

(2)我国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建设正在走向成熟,已经建成具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一个成熟的学科专业,它的课程体系中,不能没有发展史课程的设置,而开设“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课程需要有专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我国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人应该在这方面努力做点研究工作,为开出这门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

(3)我国的第一本“科技史”(《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1978年)是由英国人李约瑟编写的。我国的第一本“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应该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来编写。当代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人应该肩负起这个使命,我们相信,经过努力我们是可以完成这个使命的。

本课题研究得到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20多所高等院校的支持,一大批业内精英参与了研究,真的“中国电教是一家”。

二、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史为鉴,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道路,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为开设“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课程奠定基础。

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对象:1915—2010年中国电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程、经验和教训。

(2)范围:本课题的研究范围是“大电教,非小电教”,是“电教事业+ 电教学科+ 电教产业”,是“学校电教+社会电教”。

电教是个大系统,由五个子系统构成(普通学校、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计算机网络系统)。

3. 研究的框架

本课题的研究框架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四个范畴、十三个子课题”。

(1)三个阶段: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1915—1949),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1949—1978),新中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全面发展阶段(1978—2010)。

(2)四个范畴:电教事业、电教学科、电教产业、电教学者。

(3)十三个子课题:①中国早期的电化教育研究;②新中国初期的电化教育研究;③电化教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研究;④中国的学校电化教育研究;⑤中国的社会电化教育研究;⑥远程教育发展历程研究;⑦电化教育产业发展历程研究;⑧电化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研究;⑨电化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历程研究;⑩电化教育实验研究;{11}中国电化教育学术团体与学术活动研究;{12}电化教育学者与学术思想研究;{13}中国电化教育大事记要与文献选编。

4.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取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

史论结合,有史实有史观,史为主论为辅,以史立论,论从史出。

5. 预期成果形式

本课题成果形式有研究报告、系列论文、一本教材、一套丛书。

6. 组织管理

本课题按照总课题组和一级子课题组两级进行管理。

三、研究过程

1. 六次研讨会

本课题五年研究期间曾举行六次研讨会。

(1)2007年11月20日,兰州,主题:开题启动;

(2)2008年4月10—11日,广州,主题:讨论研究对象、范围、框架;

(3)2010年1月5—7日,广州,主题:中期研讨;

(4)2010年8月2日,兰州,主题:阶段性成果交流;

(5)2011年12月2日,广州,主题:检查进度,部署结题;

(6)2012年8月2—3日,兰州,主题:结题。

2. 曾经有过的几个争议问题

(1)关于电化教育的诞生和历史阶段的划分

我国电化教育是哪年诞生的?对于这个问题,学者们看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①1903年,南京汇文书院用电影教学;②1915年,金陵大学设校园电影放映场;③1918年,商务印书馆拍摄教育影片;④1920年,金陵大学用电影、幻灯推广良种棉花种植;⑤1923年,晏阳初用幻灯进行平民识字教育;⑥1936年,教育部电化教育人员培训班开班。

经过讨论,多数人认同第二种观点:我国电化教育诞生于1915年,其标志性事件是金陵大学设校园电影放映场。这种观点有文献可查,有照片为证,比较确切。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对2000年至2009年,教育技术5种主要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统计结果表明,有关教育技术管理文章数仅占1.85%教育技术管理及其研究未能得到应有重视,与观念混乱、教育技术管理的独特性有关。而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更新观念,端正认识,确立教育技术管理应有地位;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以有效指导教育技术管理实践;认真分析教育技术新特点,借鉴新理论、把握新动态、确定新任务,重新架构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技术管理学科体系。

一、研究背景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94年的定义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界定为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等五类,而最新的aect’04定义则给出了三个:创设、使用、管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管理一直被认为是教育技术领的主要研究范畴。在我国也不例外,早在20世纪80-90年代,电化教育专业建立初期,《电化教育管理》即被作为主干课程,其理论也是我国电化教育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技术管理是教育技术系统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度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过程。它对整个教育技术工作起着计划、决策、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的作用,是提高教育技术各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证,是推进教育技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教育技术管理在该学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那么,教育技术管理的发展现状怎样?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又将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主要几种教育技术专业学术期刊2000年一2009年10年间所发表的有关教育技术管理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展开探讨。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与方法

通过对教育技术管理近10年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揭示该范畴研究与实践、乃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探求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内容分析法旨在对特定研究对象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量化,进而对量化结果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将着重开展特征分析与比较分析。

2数据来源

为了准确把握教育技术管理及其研究的现状与特征,本研究遴选教育技术学科内5种主要学术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作为数据源,从中筛选出有关教育技术管理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

3类目划分

传统的电化教育管理研究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设备与器材管理、电教教材管理、教学与科研管理、电教用房管理、电教评估等。而 aect" 94定义将教育技术管理的研究内容界定为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传送系统管理、信息管理。在科技不断进步与社会加快发展的今天,教育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加明显,教育技术管理的研究内容也在发生改变。鉴于此,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基础上,本文将教育技术管理的研究划分为本体理论研究、软件资源管理研究、硬件环境管理研究、教学教务管理研究、知识管理研究、其它管理研究等7个方面,作为分析的类目。其中,本体研究主要是对教育技术管理学科自身的研究,如:关于教育技术管理的目的、任务、本质、性质、过程、原理、方法、模式等理论研究。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与教育技术的信息管理接近,一经出现,很快受到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热点,因此单独列为一类。其它研究类包括较多方面,有项目管理、网校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管理等。

4获取数据

本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一cnki系列数据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首先,用篇名=“教育技术管理”,匹配方式:“精确”,在整个库中检索,得到20条记录,其中出于上文所述5种期刊的只有6篇。看来这种方法不能获得全面的数据,因为大多数相关文章不一定在篇名中完整包含“教育技术管理”。于是,我们扩大搜索范围,用诸如篇名=“管理”and刊名=“中国电化教育”、时间为2000年到2009年、匹配方式为“精确”来检索,并逐一检查,剔除其中的公告、资讯等文章,最终得到以下结果:《中国电化教育》69篇、《电化教育研究》57篇、《中国远程教育》70篇、《现代教育技术》24篇、《开放教育研究》25篇(参见表1),再按照年份进行统计从而得出如表2所示的研究文章数量在不同年份的分布情况。其次,对搜索结果按照上文所划分的类目进行分类并统计,结果如表3。

三、现状分析

1发展趋势分析

用表2中“合计”栏数值建立折线图(参见图1),借此可反映近10年有关教育技术管理研究文章数量的变化情况。总体上呈平稳发展的态势,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一直处于低位上下波动、停滞不前的状况,2007年到2009年文章数又重新呈上升趋势。仔细分析得知,《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远程教育》文章数的波动十分相似,均是在2007年形成低谷;而且所占的比例也十分相近,分别是28.16%, 23.27%和28.57% 。《开放教育研究》则一直比较平稳,但是占比较低,只有10.2%这是由于它是双月刊的缘故。而《现代教育技术》自2007年开始关注教育技术管理研究起,发表该领域的论文数量逐年上升,虽然占比只有9.8%,但这只是三年的贡献值,可见,相对而言其对教育技术管理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

其实,虽然图1真实地反映出了2000-2009年间业内对教育技术管理的关注度变化情况,但并不能反映出在整个教育技术研究中有关教育技术管理研究的状况。我们初步统计发现2000-2009年间上述5种期刊总的学术论文数(剔除了广告、通知等)分别为《中国电化教育》3161篇、《电化教育研究》2739篇、《中国远程教育》4628篇、《现代教育技术》1575篇、《开发教育研究》1119篇,而关于教育技术管理的文章数所占比例分别只有2.18%, 2.08%, 1.51%. 1.52%. 2.23%,总平均占1.85%。可见,总体来说近10年中教育技术管理的被关注度是非常低的,这也与孙祯祥的研究结论完全吻合。

2子领域研究状况分析

就教育技术管理子领域研究的情况,我们透过表3即可看出存在一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对教育技术管理本身的研究(包括相关的基本理论研究)文章数最少,只有8篇,占比为3.3%,说明业内对教育技术管理的基础研究缺乏热情,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尚待开垦的荒原”。究其原因,笔者以为除了观念问题外,与教育技术管理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不无关系。我们知道,教育技术管理是普通管理学在教育技术领域中的具体应用,而这种应用的层面又特别广泛,因此研究的范围就显得十分繁杂。大的维度方面包括理论研究、要素研究、过程研究、应用研究;要素方面包括人、财、物、事、信息、时间的研究;具体方面包括研究组织、人员、事务、软件资源、硬件资源、教务、项目、知识管理及评估等等。这就要求涉足该领域的研究者必须具有与其他教育技术人员“不一样”的学术背景,而且还特别要有广泛的教育技术实践经验。

第二,信息化教与学的管理、教务管理是最受关注的领域,其研究文章共66篇,占27%,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其中多数是针对远程教育、网络教学中学与教的过程、模式、质量、评价等管理研究,及其学籍、考试、身份认证等管理研究。《中国远程教育》在这方面的贡献值最大,共29篇文章。

第三,文章数排名第二的是其它类研究,这也是非常特别的(因为与常理不合),这与前文曾提到的教育技术管理应用范围十分庞杂有关。其中远程教育、网络教学项目管理占据较大比例,此外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与政策、管理模式、管理体制、时间管理、风险管理、服务管理等等。

第四,知识管理及其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统计显示自黎加厚的《知识管理对网络时代电化教育的启迪))(上) (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第8, 9期)和张屹、祝智庭的《知识管理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第3期)的陆续发表,很快掀起了一个研究热潮。实际上,教育技术领域中的知识管理己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信息管理的范围,更多地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的类型、产生、表达、传递、创新等机制、原理与方法,以及基于知识管理的各种应用,如应用于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

第五,对软件资源建设与开发管理的研究重视不够。人们常说,教育技术就是“拍片子、做课件”的,虽然失之偏颇,但也反映了软件资源的建设与开发一直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其中如果缺乏管理、缺乏管理研究是很不正常的,应引起我们的警觉。

四、问题与反思

1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教育技术实际的考察,我们认为,2000-2009年间教育技术管理及其研究的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认识不清,观念混乱。在教育技术行业内,有一些人认为管理只是做一些琐碎的事情,属于实践应用范畴,理论性不高:也有一些人认为,管理的道理非常浅显,没有多高的学术价值:还有一些人认为,管理只是领导者关心的事,与普通教师关系不大。诸如此类的偏见导致了教育技术管理没能被引起足够重视。实际工作疏于管理,理论研究忽视管理,这是一种十分令人不安的状况。二是理论研究严重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对教育技术管理实践的指导。上述的文章数统计结果表明,关于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研究是很贫乏的,不仅表现在文章的数量上,而且更表现在研究内容与质量上。如何将普通管理学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效地应用于教育技术,并形成一整套具有特色的教育技术管理理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三是重新奇,轻基础。这几乎是在教育技术整个行业都或多或少存在的现象。勇于创新、追求新颖固然必要,但轻视基础研究也不可取。

2反思与建议

鉴于教育技术管理及其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以期扭转目前不良局面。

第一,更新观念,端正认识,恢复教育技术管理应有地位。2000-2009年间,教育技术管理不被重视,有逐渐被边缘化的危险,这至少从下面两个方面得以看出,一是2002年新一轮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规定的8门主干课程不再包括《教育技术管理学》;二是上文所述近10年的相关研究文章只占总数的1.85%。为什么会出现了这种情况?是不是教育技术管理真的不那么重要?实际上,不论是从aect’ 94定义与04定义都将管理界定为教育技术的重要范畴,还是我国教育技术实际工作多性质、多层面的复杂性使然,管理都毋庸置疑地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后科技时代”的今天更加明显,正所谓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管理出人才。鉴于此,首先应恢复《教育技术管理学》主干课程的地位,当然这不一定非要自上而下发通知/文件来规定(当然这样做更好),更主要的是各院校教育技术系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培养,并自觉地将教育技术管理的原理、方法应用于本单位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有效推动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其次,教育技术的学术期刊要给予大力支持,增设管理栏目,增加管理类文章的录用数量。最后,在业内各种学术会议、科研项目、论文征集等活动中给教育技术管理的论题以一定的空间,关注并促进其发展。

第二,认真分析形势,把握新动态、新特点,确定新任务,架构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技术管理学科体系。先前的《电化教育管理》等教材虽然在特定时期内对我国的教育技术管理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增加了新内容,呈现出新特点,客观上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理论为指导。目前该课程建设严重落后,教材出版举步维艰,数量寥寥无几。因此,应尽快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革旧增新,重新厘定课程内容,组织撰写新版的《教育技术管理学》教材。在新版教材中应系统地增加以下内容:国内外管理思想与理论、项目管理、信息与知识管理、软件资源管理、硬件与环境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质量管理等等,同时应注意针对性和实效性,注意结合教育技术特点来阐释管理原理、方法的实践指导作用。

第三,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管理理论研究。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发生改革,但改革需要相应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如果没有相应的理论研究作为指导,改革也可能会出现偏差。可见,加强对教育技术管理思想、管理原理、管理方法、政策法规、管理对象、管理过程、管理模式等的研究,不仅是建构科学、系统的管理学科体系的前提,更是顺利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基本保障。

第四,兼顾全面,突出重点,有效提高教育技术管理水平。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虽然很快,但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硬件环境的利用率偏低,软件资源开发周期偏长、软件产品实效性、适应性低,教育技术应用过程缺乏有效控制,等等。解决的根本办法之一就是要加强管理,在充分落实常规管理任务(如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等)的同时,突出重点,进一步强化工作立法和制度化建设;重视软、硬件资源建设与使用管理:研究以网络平台为代表的新型教学系统运行特点与规律,探索管理新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加强业内交流,促进外部沟通,协调各种关系,实现优势互补;注重工作计划性、规范性,提高教育技术工作实效。五结语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电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01-04

1 引言

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框架是每个从事教育技术学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期望,多年来许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笔者认为,要能够深刻地认识教育技术学学科,就要深入到它生存方式的背后考察其原始性的根源,进而说明它生存演化的内在逻辑,从而确立其生存方式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的东西,而不能简单地对它的生存做出经验的描述和简单的肯定与否定的价值判断。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从电化教育名称和学术内涵正式确立至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通过近8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资料,为建立中国特色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最有力的依据。考察教育技术学的原始性根源,就要从分析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开始。

2 中国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和发展特点

有不少学者提出,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学不是同一回事,它不是电化教育的发展。杨开诚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前身是一种媒体技术的教育应用领域,这个研究领域关注的并不是教育,而是教育中的技术应用。教育技术学并不是由电化教育演化而来,更不是电化教育的当代版本。信息化教育倒是可以看作是电化教育的当代版本。”从教育技术学和电化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看,笔者认为,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教育技术学只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改名,至于名称包含的含义的不同,只是由于盲目改名等原因造成的。但是,两者在我国的学科建设中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因此,本文为了叙述清晰,统一用教育技术学这个名称。

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笔者已在《电化教育研究》杂志2011年第9期的文章《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中进行了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从我国教育技术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看到,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快速发展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刚开始的幻灯、电影教学到广播电视教育,再到今天的网络化、智能化,几乎每一种新的信息技术的产生,都会被应用到教育中并对教育产生影响。从刚开始用这些信息技术作为传输教学内容的工具,到现在不仅用作传输工具,而且用信息技术创造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深化。因此,教育技术学的诞生,其根源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变革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人类文明继承的重要活动——教学,当然也会有重大的影响,要深入了解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原因,有必要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的影响。

3 信息技术的含义

根据信息技术使用的目的、范围和层次的不同,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含义做出至少10种不同的表述。通过分析人们对信息技术所做的各种定义发现,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其核心思想都认为信息技术包括了各种与信息有关的技术。并且认为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手段,即各种信息媒体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其二是方法,这是一种智能形态的技术。方法又包括两类:一是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如运用信息媒体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处理、传输的方法;二是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法,即信息系统设计。信息技术就是由信息媒体、信息媒体应用的方法和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法三个要素所组成的。比如: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是一种信息技术,俗话说的“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是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求教师的语言组织合理,也是一种信息技术。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信息技术从通信科技和资源科技两个领域给出两个不同的定义。

通信科技的定义表述为:信息技术是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资源科技的定义表述为: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比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两个定义,通信科技的定义更广泛,因此,讨论的信息技术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通信科技定义为主。

4 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5次革命性的变化: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纸和印刷术的出现;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有人将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合起来称现代信息技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每一种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它们的出现对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学活动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从语言到现代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如表1所示,是信息技术变革对教学的影响。

为什么信息技术能够对教学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因为教学系统是一个信息传输系统,信息技术发展变化造成教学系统的变化是必然的。从图表中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引起教学内容呈现形式、传输方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和学的方式等发生变化。其实信息技术还引起教学过程中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究其变化的原因,从语言到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输速度在不断加快,由于信息运动速度缺乏同质性,就产生组织模式的多样性,所以,任何传递信息的新媒介都会改变权力结构。

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样也改变了教学环境。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每一种新技术的出现都创造一种环境。从面对面“口耳相传”教学的自然环境到班级教学环境,再到多媒体教学环境、虚拟环境,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引起教学环境的变化的根源是由教学方式的变化导致的,当一种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时,它就会重新组织教学中各要素,从而导致一种新环境的产生。

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比较突出的。正是这种外在的信息技术使人类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知识不会随着个人生命的结束而消失,最终被后人所继承和传承。文字和纸张出现后,人类的知识用文字这种抽象的符号表示,但是这种抽象的符号在人的学习认识过程中并不是最容易的。从19世纪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彻底改变了这种状态,人们进入了“读图时代”,这使得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容易被人们接受和学习。特别是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多,社会发展的加快,需要人们掌握知识的速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这种改变将极大地改进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速度和知识传播的广度。

不可否认,导致教学发展变化的因素与各种技术有关,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导致上述变化的根源。所以,教育技术学是视听媒体应用于教学中的偶然和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产生影响的必然共同作用产生的。教育科学领域需要有一门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发展对教学影响的学科,以促进教学改革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说教育技术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新要求导致的必然产物。也可以预言,教育技术学将会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为了满足人类社会对教育事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中,不断进化自身。

5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5.1 学科的研究对象

谈及学科的研究对象有必要说说研究客体,它们是两个相互联系又不同的概念。研究客体是相对于研究主体而言的,研究的主体当然是从事研究的人,教育技术学中研究主体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工作者。科学研究是一种认识活动,研究客体是科学所研究的现实领域,是认识活动的另一极——认识客体,它是客观的。从认识论的层次看,认识客体是那些在主体对象性活动中,同主体一起构成(实践的和思维的)活动的两极,并发生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的外部客观事物,认识客体与认识主体的思维、意志和活动是相关联的。研究对象是依据研究目的而选择的客体中的某一部分或方面的指向,是研究客体范围内的一定研究方面的全部。举个简单的例子:要认识一栋楼,它是要研究的客体;要认识这个客体,就要分析研究它的方方面面,比如它的整体外观设计,它内部的电网线路布置、钢筋结构等;假如由于通信技术的发展,要给它安装通信设备,现在就要获得关于它内部的通信线路的布置知识,那么这整个楼体的通信线路布置就是要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通信线路布置是整个楼体的,而不是单独一层或一间房屋的,即它是这个研究客体(这栋楼)整个通信线路布置方面的全部,而不是部分。这也和杨小微教授认为的“研究者的活动所针对的实际领域是该研究的客体,而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才是该研究领域的对象。这里的客体和对象不是一回事。研究对象包含在研究客体之中,并不是研究客体的全部”是一致的。

确定研究对象是为了获得关于研究客体的新知识,而不是重复众所周知的原理。这就催生了研究问题的出现。问题是科学地图上的空白点,是“关于无知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当人们掌握的知识不能解释和预测(实践的和思维的)某一领域内出现的现象或不能指导实践时,就会产生问题,正是这些问题促使科学研究活动的产生。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研究对象本身,问题只是研究主体达到对研究对象掌握的桥梁。因此,研究对象更不是研究问题的简单集合,而是这些问题共同所反映的某种客观本质。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推广,就成学科的研究范围,它包括对象领域中所反映的全部事物。而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就是其研究范围的抽象与概括。研究对象既然是具体研究范围的抽象,那么研究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教育技术学发展过程中教育技术学学者所研究的范围领域中分析而得到。

5.2 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范围

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范围和发展趋势,一直是所有学者关注的问题。许多学者通过对教育技术学的一些核心期刊的文章分析或从博士论文分析去发现其规律。把已有的各学者研究结果数据绘制成研究范围统计表(表2),通过对各作者论文的分析,结合数据比较表,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和教与学的应用三个范围始终是教育技术学领域学者关注的主要研究范围。这三个范围的研究在整个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占到85%以上的份额。

5.3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在上面得出的三个范围中,除了基本理论研究属于学科自身建设和发展方面的内容,其他两个研究范围决定了教育技术学存在的价值。要知道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就应对这两个范围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无论是“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还是“教与学的应用”研究,其根本是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主要研究各种信息技术的特点或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源,“教与学的应用”则是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直接或间接的应用,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各教学要素的改变以追求更理想的教学。即便是对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研究,也是为了能与信息技术融合更好,以促进教学为目的的。

其次,“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和“教与学的应用”二者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技术开发与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能在“教与学中应用”。也就是说对一些信息技术的研究或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都是为了教学的需要,希望将它们应用于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教与学的应用”研究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资源的应用研究。如果“技术的开发与资源的建设”不以“教与学的应用”为目的,则失去了其意义;“教与学的应用”研究没有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失去了教育技术学存在的价值。

不论是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史分析,还是从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围的分析,可以看到离开信息技术,就不可能产生教育技术学;没有了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围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特点。再从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看,信息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对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教育技术学则是一门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传播因素,实现教学系统优化,促进人们对教学信息传播和掌握的一门学科。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由于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教学产生影响而产生的。

教学系统是一个信息传输系统,任何一种信息技术能够应用于教学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不同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不断地对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产生不同的影响。首先,不同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系统,引起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者学习方式在不断改变。其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存储方式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教学内容的传输过程也一改以往的面对面教学,在距离以及工具上产生变化。最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整个教学系统的环境也产生影响,形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比如多媒体教学环境、虚拟教学环境等。

在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会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中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在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应用的潜能和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的预期目标?如何对信息技术应用效益评价?等等。对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类,一类是“用什么”的问题,一类是“怎么用”的问题。第一类主要是选择的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超级媒体”适合于所有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或教学对象。第二类是效益问题,为了优化教学系统怎么应用信息技术,前面分析到的“资源建设”和“教与学的应用”都是这一类的问题。而这两类问题是相互关联的。正是这些问题构成了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研究领域,也是教育技术学学科知识形成的源泉,问题的解决过程是教育技术学知识实践应用的场所。

6 总结

从语言产生到19世纪前,无论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缓慢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这期间人们虽然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了教学中,但是就信息技术对教学影响的关注和研究还是很少的。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人们将重点放在了对人的心理研究、对知识特点的研究和教学规律等方面,希望能从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发现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秘密。不可否认,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教育教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但是从19世纪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积累剧增,社会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让人们从新审视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力求从以信息技术为依靠改革教育,促进教育的发展,从而促使一门新学科的产生。教育技术学的产生既是教育科学发展逻辑的必然,更是社会需求的必然。从教育技术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可以看到,没有信息技术就不可能出现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也就没有自己的特点。因此,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教育技术学即是一门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传播因素,实现教学系统优化,促进人们对教学信息传播和掌握的学科。

参考文献

[1]杨开诚.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6).

[2]欧阳明,杨彦栋,贺卫宏.从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看其发展特点[J].电化教育研究,2011(9):106-108.

[3]杨彦栋.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构建探索[D].昆明:云南大学,2012.

[4]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J].中国电化教育,2007(1):5-8.

[5]程玉,张兴柱,杨君普.浅论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9):19-20.

[6]李泽清,王经锡.信息技术的界定及发展历程[J].科技与社会,2009(3):52-53.

[7]郭.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3).

[8]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克拉耶夫斯基.教育学原理[M].张男星,等,译.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7.

[10]贾甄陶.认识论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1]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2]焦健利.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13]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0(1):9-10.

[1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教育技术研究新进展:第1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15]项国雄,赵芸辉.从《电化教育研究》刊发的论文看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08(3):26-32.

[16]管会生,王玉珏.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基于5种教育技术学术期刊10年论文的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42-45.

教育技术发展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云计算; 研究现状; 文献计量; 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刘成新(1967—),男,山东邹城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化教育与网络文化传播研究。E-mail:。

一、引 言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技术,无疑会给互联网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它是互联网基础设施架构的一项革命性变革,必然对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格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其主要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和软件服务等三个方面的服务。至今它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云计算是面向服务的架构、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和虚拟化等多种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1]。刘鹏认为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用户能够按需获取技术能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2]。

近几年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我国教育技术界围绕云计算展开的研究已初具规模。如王康、廖汉文等结合云计算及其特征,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探讨城域教育云架构设计及云服务平台建设[3]。耿学华、梁林梅等探讨了云计算在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4]。黎加厚教授根据云计算的教育应用提出了“云计算辅助教学”的概念。针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云计算研究的这一趋势,为从整体上把握其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国内公开发表在教育技术领域有关云计算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进行统计,采取文献计量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教育技术领域云计算的研究热点,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的数据样本全部来自于中国知网(CNKI),选取教育技术领域8种核心期刊,分别是《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开放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距离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和《中国远程教育》,以“云计算”为主题,共检索到114篇文献,剔除有关研讨会、论坛、通知、广告和动态等与研究内容无关的文献,最终有效文献为107篇。学位论文的检索条件为“学科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并且“主题=云计算”,学位年度不限,共检索到28篇文献。保存以上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题录信息,以供研究使用。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进行研究。

在选择研究工具时,前期以 Excel 2003以及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工具 SATI 3.0进行数据统计与筛选,社会网络分析方面主要采用综合型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 及其内部集成的可视化分析软件NetDraw、NetMiner4等软件。

三、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一)论文的年代分布

某领域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能够从侧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状况,揭示其研究发展的总体趋势。教育技术领域有关云计算的135篇研究论文的时间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教育技术领域有关云计算的研究最先出现在2008年,只有一篇研究论文。自此之后,每年发表研究论文的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2013年的回落是由于期刊网收录文献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因此不能真实反映这一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说明国内教育技术界对云计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可以预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对云计算的研究会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二)论文作者分布

通过对研究论文作者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该领域的作者力量分布。考虑到学位论文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这里只针对学术论文进行统计。鉴于第一作者是论文的主要贡献人,对107篇文献的第一作者进行统计,共有98人。统计结果显示:在2篇及以上的有8人,分别是高宏卿3篇,高义栋、刘中宇、谢阳斌、陈巧、张怀南、曾明星、俞建华各2篇。其余作者均发文一篇,占作者总数的91.8%。美国学者洛特卡A.J.指出:作者数与数量之间具有一定关系,如果发表一篇论文的作者数与所有作者数之比低于60%的临界值,则该领域已形成核心队伍,反之亦然[5]。因此,云计算在教育技术领域的相关研究还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同时也发现该领域缺少长期深入的研究者。

(三)论文所属机构分布

通过对论文所属机构的研究,有助于发现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团队力量分布。经统计,在3篇以上(含3篇)的机构共11家,如图1所示。这些学校基本上可以代表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有关云计算研究的核心机构。其中发文数量最高的是上海师范大学,达到15篇。在这11所机构中,有8所师范类学校,凸显出它们对该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四、研究论文的社会网络分析

(一)构建共词矩阵

对检索到的135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统计,共得到原始关键词335个。删除对研究主题没有影响及过于宽泛的创新、应用、评价、对策、模式、影响因素等关键词,合并具有相同或相近含义的关键词,经过反复人工校对,最终确定了296个关键词,将这些关键词按照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本文选取出现频次在2次及以上的前39个关键词作为高频词,如表2所示。

两两统计不同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共同出现的次数,形成一个39×39的共词对称矩阵(限于篇幅,这里只给出部分信息),如表3所示。

(二)社群图

理解社会网络的整体结构模式对完成社会网络的分析十分重要。将上述高频词共词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中,使用可视化工具NetDraw绘制网络社群图,如图2所示。社群图是描述社会网络的一种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共词网络的整体特征。在社群图中,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关键词,每一条直线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在同一篇文献中共现,其中箭头表示关系的指向,连线次数即表示与之发生联系的关键词的数量。

我们发现:云计算是整个网络的核心,与其他关键词都发生联系。比较靠近它的关键词有云服务、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等,说明它们是云计算研究的重点,而处于网络边缘的一些关键词就显得比较孤立,缺少深入的研究。由于社群图中的点很多,点线之间的关系图形较为复杂,只能看到词与词间的大概趋势,很难看出其内部的子结构,因此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三)网络密度分析

密度表示的是网络内各个节点之间联络的紧密程度,从整体上反映网络的特征,是社会网络分析常用的指标之一。整体网络密度的计算公式Δ=m/(n (n-1))(m为已有的关系总数,n为节点总数)。在本文中,密度是指关键词之间发生的联系次数。一般认为,网络密度太低,不利于信息的传播,密度太高会使信息交流不具有针对性,容易造成信息泛化。

研究结果显示,该网络密度为0.2200,标准差为0.8108。与网络最大密度1相比,该网络密度较低,说明各关键词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信息交流与讨论不够深入,教育技术领域云计算研究的体系还不成熟。

(四)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重点之一,它是衡量一个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和威望的重要变量。中心性分析通常包括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三个指标。

1. 点度中心度分析

点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是一个最简单、最具有直观性的指数。它表示在一个社会网络中与某个节点存在直接联系的其他节点的总数目。如果一个节点与很多其他节点存在关联,则表示该节点在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大。

利用NetMiner4软件绘制网络点度中心度分布图,如图3所示。点度中心度越大的关键词,离图的中心越近,与该点有直接联系的词也越多。

本文将点度中心度排名和词频排名的前20名关键词进行比较发现:点度中心度的前20名中有18个关键词也同时出现在词频排名的前20名中,相似率达90%,说明点度中心度和词频统计在揭示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方面比较相似。在点度中心度中出现的不同关键词充分说明它不仅考虑了词频数,而且兼顾了关键词之间的内部联系。

2. 中间中心度分析

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测量的是某个节点对网络中信息交流控制的程度。在本文中,如果一个关键词位于许多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连线上,说明该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较高。这种度值较高的点在网络中往往成为沟通其他点的“桥梁”,充当中介角色。在共词网络中可以理解为其他关键词依赖中间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来传递信息。

使用UCINET软件计算各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值最高的为“云计算”,达到591.667,高于排在第二的“云计算辅助教学”的38.5,表明云计算在网络中扮演信息中介的角色是其他关键词进行信息交流的桥梁,同时它的作用在网络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研究发现,中间中心度为0的关键词达到16个,例如“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所占比例为41%。因此在网络中信息的垄断性很明显,这些关键词严重依赖于少数几个关键词进行信息流动。

3. 接近中心度分析

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是指网络中某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的接近程度,即该点是否通过比较短的路径与其他点相连。路径越短说明节点处于核心位置,信息传递时对其他节点的依赖性较小。在共词网络中,描述的是某个关键词不受其他关键词“控制”的能力。

“云计算”的接近中心度值最小,在网络中位于核心位置,和其他度值较大的关键词相比,“教育信息化”、“云服务”这两个关键词在信息交流时的依赖性相对小一些。这些在共词网络接近中心度分布如图4所示。

(五)网络整体属性分析

1. 小世界效应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认为如果网络节点间的平均距离远远小于节点数,则该网络具有小世界效应。在共词网络中,平均距离反映的是网络中任意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平均路径长度。网络路径的长度与节点之间信息沟通的容易度成反比。网络路径越长,表示网络内节点分散,联系较少;相反,则说明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流很频繁。

使用UCINET软件计算网络节点间的平均距离,得出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云计算研究论文的关键词网络节点平均距离(Average Distance)为1.927,说明该网络具有很好的小世界效应。

2. 派系分析

凝聚子群研究的是小团体内部的关系,目的在于发现网络中存在多少个子群体,有时也被称为小团体,它有多种分析方法,在这里选取派系分析法。

本文对关键词网络进行派系分析,可以揭示云计算研究中联系较为紧密的主题群。社会网络中的派系至少包含三个点,因此在派系分析时将最小派系尺度(Minimum Size)设置为3,派系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该网络中共有32个派系,其中成员为3的派系共21个,所占比例达到65.6%,成员为4 的派系只有11个。表明该网络还不够紧密,网络内子群的规模比较均匀,各关键词间的互动交流处于分散状态。这是由于云计算涉及的范围较大,相应各个关键词交流的范围也较大。

同时对派系的成员组成分析发现,“云计算”在每一个派系中都出现过,显然是派系活动中最活跃的成员。这说明关键词网络是建立在以云计算节点为中心的基础上,或者可以说,这些派系是云计算这个核心关键词对其他关键词间信息交流的引导而形成的研究主题。

五、总 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对教育技术领域云计算的研究作出如下结论与思考。

第一,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云计算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研究前景广阔。随着云计算的发展成熟及优点的显现,为扩大这种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势必会展开越来越多的研究,这符合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特点。同时,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及国家拟在近期启动、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都强调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些政策都为该领域的研究起到了支持作用。

第二,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云计算的研究缺少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大部分只是尝试着从浅层次方面进行研究,缺乏深入性和连续性。研究机构和团队主要集中在师范院校,说明我国师范院校重视云计算给教育带来的影响,同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贡献。

第三,“云计算”在关键词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围绕它展开的一系列热点研究主题主要有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远程教育、移动学习、大数据、数字校园建设、教育云及云服务等。研究发现,云计算促使了云学习理念的产生,可以提供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技术支持,变革了学习方式。云计算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上存在明显的优势,它通过网络将资源存储在云端,使用者可以轻松获取需要的资源,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在云计算的研究中也不例外,如何更好地发挥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成为研究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远程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云计算的运用到能够为远程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云计算的研究体系比较松散。在关键词网络中,各节点间的联系不紧密,关键词间都是稀疏连接的,信息交流较少。

第五,从纵向层面看,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对云计算的研究出现不平衡现象,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缺少对中等、初等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这跟研究人员存在一定关系,因为他们所属机构大部分属于高等教育机构,而中小学缺乏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科研人员。

第六,从高频关键词来看,目前云计算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应用技术的研究较少。大部分文献对云计算的定义、发展历史、类型、原理、特点、优势及不足介绍得比较详细,而具体到开发某个方面的应用技术却寥寥无几。

云计算的教育应用前景良好,应受到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研究人员应加大研究深度,提高研究层次,并形成一些比较权威的研究机构与团队;加强云计算在高等、中等及初等教育的协同研究。要实现云计算带来的诸多高效、便捷和专业的服务,还应加强它在实践技术方面的研究,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Lamia Youseff,Maria Butrico, Dolma Da Silva. Toward a Unified Ontology of Cloud Computing[J].Gri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Workshop,GCE, 2008,(24):1~10.

[2] 刘鹏.云计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 王康,廖汉文,张岩.云计算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3):5~9.

[4] 耿学华,梁林梅,王进.云计算在高等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与展望[J].现代教育技术,2012,(4):104~106.

上一篇:法律逻辑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视频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