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随笔范文

时间:2023-02-21 14:11:32

教育教学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1篇

教师写教育教学随笔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写教育教学随笔能真实地记录自己身边的世界。养成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就不会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仅留下模糊的印象和概念,就不会让过去的智慧和思想火花随着年龄的增长淡出记忆。二是写教育教学随笔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心里装着写作这件事,日常生活中必然就要进行比较广泛的阅读,就要做一些有意义的值得记载的事情,就要时刻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因此,写作是拉动读书、思考和实践的好方法,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好方式,是教师行为研究的好依托。三是写教育教学随笔能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学工作中边做边想,边想边写,边写边做,螺旋上升,润物无声,新课程的要求就会一步步内化为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师就会逐渐成为新课程理念的认知者、认同者和践行者。

教育教学随笔写作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教育反思的文章是教育教学随笔的主体。写好教育反思的文章,一要努力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使阅读成为教师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二要密切联系教育教学实际,“教有所思”,让思想沉浸在“研究”的状态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来。

其次,教学反思是教育教学随笔的重要内容。比如课堂教学某环节的点滴感悟和体会等,这种文章的写法,一般先叙述教育教学的典型事件,然后发表议论,理论联系实际,寻找和挖掘事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要夹叙夹议,注意修辞和文采,能够吸引读者。与严格的研究论文相比,不一定采用教育科学研究规范的方法,心得体会、经验总结均可。

再次,各科教学解题研究文章是教育教学随笔的一种类型。各学科教学中的试题赏析、一题多解、题型归类、解题技巧等,教学中的知识点归纳、学法指导、重难点解析、专题研究、应试指导、心理辅导,都属于这一类。这种文章在理科教学中较多,内容上要有新意,写作中要条理清晰。解题研究文章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不过分追求写作技巧,容易入手,便于掌握,要写得朴实无华。

之后,语文教学文章赏析等方面的文章属于教育教学随笔。包括语文教学中的文章赏析、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技巧和特点的评介等,其他学科中这种题材较少。由于其学科特点,这种文章对写作技巧能力的要求较高。

最后,教育管理相关方面的内容也是教育教学随笔的写作题材。比如学校管理,包括班级、年级、学校乃至一个区域的办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工作总结、经验交流等。目前社会转型期学校建设中存在许多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原有的思想观念需要重新加以审视,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在学校思想理论重建的过程中,课程和学校领导者以随笔的形式探索新时期学校管理的问题,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方式,也是有效的教育管理研究行为。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语文教师经常撰写教育随笔,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它有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撰写教育随笔,语文教师要真实地叙述事件,及时反思、整理随笔,要有终身学习能力。

一、语文教师与教育随笔

1.教育随笔的含义和特点。《辞海》中随笔的含义是:“随笔,散文的一种。随手写来,不拘一格……优秀的随笔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语言洗练、意味隽永为其特色。”随笔这种文体在我国汉魏时代称为笔记,宋代随笔写作极为盛行,宋代最著名的随笔是洪迈的《容斋随笔》。教育随笔选材丰富多彩,形式灵活自由,内容短小通俗,风格随意平和。教育随笔是一种教育叙事研究方式,是教师通过对校园生活、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其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进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教育随笔的精髓在于“随”字,可以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

2.教育随笔适合语文教师的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具备语言、文字、文章等专业知识和写作、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教学活动的实践性,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探讨、总结、归纳,通过写教育随笔帮助语文教师整理思路,有利于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改进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极富亲和力、简捷易操作。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具备基本的写作素养,只要勤于思考、动笔,就能够胜任教育随笔的写作。教育随笔是适合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

3.语文教师教育随笔的内容。语文教师教育随笔的内容十分广泛,工作、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涉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教育教学故事。把在工作、教学中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以及同事讲述的教育教学故事写下来,进行理性的思考,不断增长经验;(2)教学案例和课堂反思。对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等进行剖析,反思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反思对教材的把握,反思师生关系,甚至是对课堂上的一些言行进行反思;(3)偶尔心得。工作生活中的一句话,所读期刊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看的电视、电影,听的一次报告,所产生的心得都可以成为随笔的素材;(4)成长记录。把对自己专业发展有意义的事件和问题,以及代表自己成长的标志性事件记录下来,并作分析和总结。

二、撰写教育随笔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丰富多彩的教育随笔,能够活跃教师的思维,使教师积极实施各教学环节的内容,使教学更加符合教育规律,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经常撰写教育随笔能促进教师充分认识语文学科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提高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研究教材和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提升课堂执教能力。教育随笔能促使教师不断思考教与学的关系、师生关系,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教师观和学生观,丰富语文教师的教育思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调控课堂和组织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2.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科研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但是课程的执行者,还要是课程的研发者,因此,语文教师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教育随笔都是围绕教育教学思想、教学中的问题、师生的关系而写的,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反思,能够提高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选择课题、设计课题、操作调控课题和撰写论文的能力。科研水平的提高,可以让教师把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应用到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执教水平。

3.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施展自己的专业技能。撰写教育随笔是教师与自己心灵的对话,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活动,久而久之,能够提高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撰写教育随笔过程中,教师常常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决策与教学结果进行比对、审视和分析,将教学感悟和心得体会写下来,能够提高语文教师对专业活动和相关事物有更为深入的理解,用以指导以后的教学、科研活动,将有利于个人的专业提高和发展。

4.是语文教师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相对其他学科教师来说,语文教师的写作基础和写作条件更优越一些。教育随笔是在自然情景中的真情实意的表达,能够真实的记述教育事件的本来面目,使教师展示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短处,进而对教育事件进行反思,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发展的目标。教育随笔是语文教师力所能及的,是记录语文教师成长的载体,是展示自我的舞台。语文教师持之以恒的撰写教育随笔,有利于教师发掘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5.有利于语文班主任优化班级管理。在中小学,语文教师做班主任的较多,语文班主任就会有更多的教学、班级管理和教育生活的素材,这是语文班主任撰写教育随笔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和学生接触频繁,发生的故事也比较多。无论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还是班风、班纪文化建设,都是教育随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班级管理教育随笔的日积月累,能够形成教师的独特班级管理风格。教师班级管理的经验所得,能够鼓舞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班级团队凝聚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语文教师撰写教育随笔的策略

1.要有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撰写教育随笔需要语文教师有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职业的热情。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能够使教师产生职业热情,职业热情是语文教师撰写教育随笔的源头,是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造的引擎与动力。

2.要真实真诚的叙述事件。教育随笔是有事而叙,有感而发,是语文教师的一种自觉自愿行为。随笔写的是实在的工作、生活中的事情和感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一种心情,也可以说是记载自己的一种人生经历,所写不需要虚构,更不要无中生有。任何人做事都有犯错的时候,经过反思加以改正是一种端正的态度。语文教师教育随笔的真实性才是教育随笔的最大魅力所在,一定要实事求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要及时反思整理教育随笔。教育随笔的内容大多是语文教师日常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者是读书时的闪念之想,大多随笔比较短小、散乱,一旦有了好的素材,就要快速、及时地写下来,为下一步正式地写教育随笔做好铺垫。语文教师应该定时、定期整理记录,对所写的东西进行反思,形成一些成型的、统一的想法和理念。对一些灵感之想进行课题设计,并付诸实施,以求获得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4.要有终身学习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一本教案教学好多年的时代已经过去,每个教师都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持续的、终身的学习能力。语文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勤读书的习惯,随手写下感悟和体会。利用外出进修机会,与教育专家、学者直接对话、请教,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形成厚重的积淀,为教育随笔不断注入活水。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5,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3篇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看似单调,其实每一天都要面对新的教学内容,每一天都会发生新的教育故事,教育对象每一天都在成长,有心人每一天都可以发现能够用于教育随笔的好材料。

教育随笔可以叙述成功之举。

教师的教育教学一般总有成功的地方,及时记下就能成为有意强化了的经验,便于今后发扬光大。例如:巧妙新颖的新课导入,自然流畅的环节衔接,表意贴切的精彩语句,重点突出的板书设计,潇洒得体的手势身姿,丰富生动的眼神表情;直观教具的有效操作,特定场景的顺势利用;疑难问题的循循善诱,偶发事件的机智处置,气氛热烈的师生互动,评价积极的同行反应,画龙点睛的课堂小结,引而不发的悬念,科学教育思想的贯彻,先进教学方法的运用,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喜出望外的教育效果……这些可圈可点的地方,皆可写入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可以记录失败之处。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能够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记下失败之处,就等于给自己的教育教学建立了一份病历,从而对症下药,祛病强身。例如:教学内容理解不透,教学重点把握偏差,教学难点没能突破,教学步骤不够自然,教具操作不很顺手,实验演示无法成功,偶发事件应对被动,讲授过程遭遇卡壳,学生答问错误频出,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是什么性质的失败?症结何在?该怎么改进?……这些可气可恼的滋味,都能写进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可以推求更佳选择。

对于教育教学问题的处理同时可以有几种方法,有时教师并没有采取糟糕的那一种,因而不能算是失败,但是事后仔细思量还有更好的方法可供选择——教师这时可认真记写下来,以供日后再现类似情境时采取更佳的处理方法。例如深圳清华实验学校彭劲龙老师的教育随笔《“卡壳”后的三种应对方案》(《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第3期),就是讲述自己当时虽没有采取“第一种:挖苦指责法”,而是比较沉着、得当地采取了“第二种:顺序推进法”,因而课堂并没有因学生的意外“捣蛋”受到实质性干扰,教学效果“也如事先设计的那样令人满意”,但“遗憾也有一点点”,那就是当时没有想到用更好的“第三种:激励评价法”来应对。

教育随笔可以汲取学生智慧。

“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在当今这个获得知识、信息渠道空前便捷、多样,青少年学生心智发育程度远远超过前辈同龄期的时代,作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的学生,常会闪现出令人惊叹、惊喜的智慧火花。他们的思维、他们的发言、他们的做法,可能立刻促使别的同学茅塞顿开,也让老师自愧不如,他们能把教学推向师生互动的高潮,补充、完善到一个更加令人愉悦的境界。教师将这些写到教育随笔里,不仅能有效增进、加深对学生思想、性格、学习深度和广度的了解,而且能够为以后的教育教学摄入丰富、鲜活的养分,这就是“教学相长”。

教育随笔可以借来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专家、同行对自己教育教学的评议,包括肯定和否定,都值得认真掂量,因为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观别人上课,听别人发言,也能对照出自己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差距和不足;书籍里的有关知识、媒体上的业内文章,别人有价值的教育案例、有感悟的教育随笔;甚至兄弟学科特有的教学方法、其他领域相关的有趣现象……所有这些,一经发现都可以化为自己教育随笔的内容,并作为一种物质的储备和学养的积蓄,往往能在日后教育教学的节骨眼上用来拓展思路,助自己一臂之力。

教育随笔可以畅想再教预期。

教育教学如同演戏,常常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而教育教学的不少内容往往是一年一度循环往复,更有平行班组重复的课程前后紧随,这就给了教师针对相同教学内容进行切实改进而弥补遗憾、趋向完美的机会。其间内容广泛的实录、思绪高远的宏论式随笔的写作,固然是在培育希望的种子,而这里针对刚刚教过的某一内容,鉴成败,悟得失,畅想再教预期,即写成“下次具体该如何教”的设计式的随笔,就是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在确定的田里种下了精心改良过的种子,可谓“上年撒种,来年开花”,能够保证在可以预见的下一轮教学中优化实践,提升品质。

教育随笔可以采撷课外花絮。

日常生活总是五彩缤纷的,不乏生动美好的图景,有意识地把它们摄录在教育随笔里,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教育情怀。或者是可爱的学生节假日祝福带给自己的欣慰,或者是亲密的同事办公室里幽默机智的“斗嘴”,或者是天真的孩童无意间对自己的启发,或者是自然界的一种异物、社会上的一条趣闻……那些在课堂以外自由飘飞的日常生活的花絮,也时常附丽着和我们的教育教学直接间接联系的光泽。教育的外延和生活是相通的,教育随笔的写作者应当有覆盖全部生活的宽阔视野。

教育随笔可以阐发教育论断。

尽管教育随笔不宜写成长篇大论、高头讲章式的的空洞说教,大多不是单纯议论,但是有的时候它旨在阐发一般的规律,无意聚焦个别的对象,主要以逻辑说服人,不再靠形象取悦人,也是一种风范。它阐发一线教师自己的教育论断,有论点,有论据,有一定的论证过程和论证系统,要素齐备,论述严密,俨然就是一篇小论文,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性。它们虽然还属于教育随笔家族的成员,还没有学术论文庄重凛然的尊容,但也往往预示正在朝后者的方向上发展和迈步。

四、 教育随笔撰写应具备的条件

教育随笔虽然是小文章,但是也需要大功夫,可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鸿篇巨制就像名山大川,偶有一堆半堆砖头瓦砾,却并不影响其整体的雄奇壮丽;随笔短章则如半亩三分地儿的园林小品,处处都需要慧心与巧手设计和经营。

撰写教育随笔要有温热的心。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不过教师的工作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就需要我们永葆一颗温热的心。心是温热的,就是永不淡忘自己对花朵施肥浇水、打杈整枝的责任,就是能从花朵天天见长的变化中感受成就,就是总努力让自己每一天的教育生活都有些新意。心是温热的,就是相信这个世界真的太丰富多彩,自己身边到处都有可以写成随笔的教育故事。心是温热的,就要喜欢读书,渴求吸收,从而让浓郁的书香滋养成自己写作的底气和灵气,“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己的教育随笔也就会越写越顺畅,越写越精彩。

撰写教育随笔要有敏锐的眼。

教育是平凡的生活,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这样才能最多地发现写作随笔可用的好材料。眼是否敏锐,关键在大脑,只有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观察不单是感官的接收感知活动,而且是能动的思维活动,既要有感官的摄取,更要有心灵的伴随。眼是敏锐的,就是能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总在增添着新的页码;就是能听到每一个教师都有一部演不完的戏,常在吟唱着新的音符;就是能不断发现原本熟视无睹的事物中隐藏着的真知,能不断搞懂平淡无奇的现象里包含着的深意。

撰写教育随笔要有勤快的手。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5—0063—01

关于教育和写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名词,但是将教育和写作联系在一起,“教育写作”这个词语,倒是刚刚面世。以前,在网络上曾有“教育随笔”的称呼,也有“教育叙事”以及“教育日志”等说法,其实指的都是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并将其形成书面文字而进行的一种写作活动。探寻成功教师专业成长的轨迹,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得出、说得出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写作,实现了“写得出”的目标,从而踏上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写得出,就是教师能将教育教学中产生的思考写成文章。“写”是“说”的升华,是教育思想的物化。它比“说”更精确、更完整、更系统、更合逻辑。“写”其实也是一种高层次的“说”,写给自己,也能自我提高;在博客或报刊上发表,就是与同行进行无声的交流。写作的能手,往往也是演说的高手。“写”,既能锻炼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观点提炼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能使教师时常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反思,使思想不断走向成熟,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高效。所以说,教育写作的深度决定着你教育行走的空间,它是每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应时之举。

那么,如何进行教育写作呢?

一、走出认识误区,激发写的欲望

首先,教师要消除畏难情绪。谈到教育写作,很多教师片面地理解为教育写作就是写教育教学论文,觉得很难。其实不然,教育写作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都是跟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的,是对自身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描述、反思和提升,而不是无病。而且,教育写作的表达形式也是多元的,教育教学论文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平常所说的教育类文章,实际上有这些常见的形式: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与分析、教学随笔、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育叙事、论文、课题报告等。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写的很多文章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论文。冯卫东老师在其新作《今天如何做教科研》一书中指出:“在学习、实践与思考方面,教师与教师本来就存在着差距,甚至差距还不小;而写作把差距拉大,甚至拉到极致。”的确,这句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教育写作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抓手,教师不应该拒绝写作。

其次,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写作是化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之一。不功利的做法往往能实现功利的结果。在教师教育写作过程中,还会形成必要的副产品——各种发表或者获奖的文章,从而使教师获得成功感,产生新的教育追求。

最后,教师要认识到教育写作其实就是教师在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留下成长的足迹。自己曾关注过什么话题,自己曾进行过怎样的思考,自己曾有过怎样的心路历程等等,这些都可以在教育写作上体现出来。

二、面对教育生活,进行写的实践

首先,常见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与分析、教学随笔、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育叙事、论文、课题报告等文章我们都应该有所涉猎,在写中促进自己的成长。江苏的王其华老师上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后,因“《大森林的主人》教学设计及评析”参加江苏省“教海探航”比赛获奖后,立足自己的教育生活,把教育和写作安放在心灵的深处,痴迷地爱着、呵护着、追求着,20年来不曾改变地进行教育写作。目前,在全国各类教育报刊发表各类教育教学文章100多篇。他说:“教育写作已经融入我的生命,浸润着我的生活,滋养着我的心灵,改变着我的行走方式,让我踏上了专业成长的高速公路。”美国教育家韦斯特也说过:“写作,包围着你!正是因为有写作的包围,我才感到教育的幸福和人生的快乐。”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5篇

九龙湖中心学校2006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安排,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遵循教科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课堂教学精彩引领,为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决策”的原则,引导广大教师走“学习、实践、反思、写作”的教科研之路,让教科研成为教师日常工作的需求,在全校形成“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的良好科研氛围。

二、具体工作:

1、规范学习制度,强化理论学习。

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是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最佳切入点,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需要学习,教师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需要学习,教师深入反思需要学习,教师撰写优质的论文需要学习,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学习。因此,本学期教科室将把组织教师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好。

我们将立足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根据学校教师理论学习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学习制度。全校性的理论学习研讨活动将组织两次,专任教师的参与率达到100%。同时,学校将请有关专家或镇骨干教师围绕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德育建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专题开设讲座一次。在搞好以上两项活动的基础上,教科室将认真做好专题总结工作,以摸索出组织教师学习的理想途径。

2、认真开展好立项课题的研究,酝酿申报新课题。

课题组成员正常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且将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和教育教学骨干,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酝酿下一轮课题申报意向。要遵循这样的原则,植根于课堂,适合学校大部分教师,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我们设想发下民意调查表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争取申报最适合我们学校的课题。

3、积极参加培训,壮大科研队伍。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将把培训重点放在教研组长和区骨干教师两支队伍,以提高这两支队伍的教科研素养。我们将利用这两支队伍发挥好他们在学校的带头和辐射作用,专门安排这两支队伍的教师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一方面将他们学习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传达给教师,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对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在培养这两支队伍的过程中,我们还将鼓励这些教师撰写和发表更多高质量的论文,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外出学习等。争取学校有更多的区级学科骨干、带头人涌现。

4、写作形成习惯,提升论文质量。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将加大指导和督促教师撰写教育教学类文章的力度。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随笔。

(2)利用网络平台让随笔写作互动。要求学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将自己优秀的随笔发到个人博客中,在写作随笔时做到互动,以提高撰写随笔的积极性和提高随笔的质量。

(3)教科室将经常性地组织、鼓励教师向区级以上教育报刊投稿,争取本学期有更多的教育类文章在报刊发表,以提升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知名度,ji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热情。

5、规范教科管理,运用评估ji励机制。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青年骨干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课题研究活动,要把教师参加教科研工作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努力形成人人参与教科研的新局面。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档案,将教师学习、探索、实践的原始资料和反思日记以及教师理性分析和总结的论文、心得、案例等资料完整保存,真实反映教师发展过程,体现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为教师的发展积累资料,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6、认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随笔训练 遵循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100-01

1 教学设计目标性原则

“语文随笔教学”就这个词语的性质而言,它决定了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随笔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育人”,随笔教学既然也是“教学”,就应当以“语文育人”为终极目标。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认为:“学生学作文就是要练成一种熟练技能,一辈子能禁得起最广泛意义的“考试”即“考验”,而不是为了一时的学期考试和升学考试”。我们在随笔教学过程中,应当避免社会上“高分低能”的现象,将应付考试的短期功利性目标改变为“教书育人”的长期战略目标,作文随笔训练的总目标: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作文随笔的总体目标为随笔训练目标,明确作文随笔的教学目标:“要使学生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想法。并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随笔作文的表达方式去写作,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的运用能力”。

2 随笔教学有序性原则

语文教师都明白: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对学生的作文教学的质量,首先,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作文随笔教学的科学性和计划性,克服作文随笔的盲目性。但是,长期以来,初中的作文随笔教学中,一直以来表现出一定A教学的盲目性,教学的随意性。不少学校学期之初,探讨语文随笔教学计划的时候,作文随笔教学通常是“靠后站”,随机的“灵活安排”,或者是“见机行事”。“写作教学计划”是一个附属环节,阅读教学计划的“附属”环节。上文所提的“灵活安排”、“见机行事”,实际上对学生来说是心中无数,而随笔的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对学生布置作业可以科学的合理的出题,如:今天让学生写记叙文,明天让学生写议论文,后天自由写作,明天来个小短文,这样的毫无计划的随笔教学,呈现无目标的作业,对学生作文的收效甚微。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假如不经过有系统、有计划的训练,不尊重学习的一般规律,循序渐进的给予引导教学,而是盲目地凑篇数以便上级的督导检查,这是行不通的,教育系统论学家认为:“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有规律,它所表现的效能就越高,因此,随笔教学的无序状态要得到根本铲除,语文教师就必须认真科学合理的制定作文随笔教学计划。

3 作文教学随笔要遵循多样性原则

初中作文随笔训练是一项对学生进行综合的作文随笔辅导训练。它不仅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的最佳方式。因而,在我们随笔训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关注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要体现出对学生进行读、写、听、说、思等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多样性是初中写作随笔训练的重要特点,随笔写作的多样性原则归根结底源于人的多样性,来源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征。所以,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兴趣和需要出发,用多样化的随笔教学的训练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写作环境,来激发学生随笔训练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 语文教学随笔的开放性原则

4.1随笔训练内容的开放性

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曾说过:“写诗功夫在诗外。”作文随笔教学实践证明,作文随笔教学也是如此,科学而有效的作文随笔,不应当仅仅是随笔写作这一过程的本身,随笔写作本身是综合性的,通常包括:听,说,写,字,词,句,段,读,摘,抄,评、赏,记,写,改,编的科学合理的结合,作文随笔还可以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随笔的内容还来源于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随笔作文又与做事,做人相结合。随笔作文教学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体结合在一起,拓展开放,随笔作文训练的内容,应该是包含了语文随笔作文的阅读,生活和写作实践三大要素的相结合,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的积累,社会生活实践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写作随笔实践决定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的随笔训练也应当是:大量阅读,生活提炼和写作随笔的有机结合。

4.2作文随笔训练过程的开放性

作文随笔传统的封闭式的随笔训练通常是:(1)命题,(2)写作,(3)批改,(4)讲评等主要环节,随笔训练中,学生的角色都是被动参与者,被动写作者。而开放的随笔训练更注重学生随笔训练的写作氛围的构建,给学生更多的写作的自我发挥的权利,更多的自。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日常的随笔训练教师应当适时合理的科学的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可以进行自由的想象,发挥,探索学习的空间和合作交往的环境。德国著名教育家普斯多惠指出:“教育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给学生传授多买多得深奥的知识,灵魂在于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鼓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学生的作文随笔,应当鼓励学生努力的要成为,想成为自己心灵的主人,允许学生自己写自己想写的文章,鼓励学生要主动积极地去写自己的语言,所谓说自己的真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切记要求学生不说大话,空话,套话。让学生能够轻松,更加自由地进行随笔写作。

4.3指导评价的开放性

对语文教师来说:无论是语文随笔训练的指导,还是语文随笔的讲评,批改等,语文教师都应当精心设计,巧妙规划,甚至,在进行随笔教学时,语文教师要关注如下几点:(1)在随笔教学中,要与学生保持平时的正常沟通,和谐的师生交流关系;(2)就教师的随笔训练要给学生提供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交往的良好环境,还要给予学生之间提供合作交往的和谐友好的沟通环境,这整个一系列的过程,都应当更加和谐开放,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平等的,和谐友好的,民主的指导与科学的合理的评价环境,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的潜能,引导学生积极去参与作文课的讲评,参与修改,因为这样的宽松的优越的学习环境,更能帮助学生积极去拓展思维,积累社会生活实践和学习的经验,让学生勇于表达,敢于表达,乐于写作。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7篇

教师的角色定位应是教育教学“研究者”。教师面对的是生动的、鲜活的、动态变化着的实践问题,研究报告、论文、著作等规范性学术文档并不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唯一的呈现形式,教育经验总结、教育随笔、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反思等,都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载体,都应该是与教学、科研结合在一起的智慧行为,因而都是教育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对教师而言,这些研究的素材隐藏在教育教学之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唾手可得。因此,教师要养成将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真实、典型记录与反思及时写出来的习惯,这是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也是教师自己工作的一种迫切需要。

研究方式应是“行动感悟式”的研究。教师要努力做学校教育“田野”里的调查者、观察者、记录者、反思者,研究校园教育场域的那些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捕捉那些在真实的教育经历中而在研究室的文献检索中无法谋求的灵感,并且尝试或寻求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育教学研究场域应是学校教育。教师每天生活在教育之中,所察、所见、所悟的东西都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场域选择的对象。教师选择教育教学的研究场域主要基于3个方面考虑:“为了教育”“关于教育”“在教育中”。换言之,教师要研究的是在自己的教室内外发生的教育问题,而不是脱离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

教育教学研究论题应是教育问题。教师时常对“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教育研究论题”产生犹豫,因为确定论题是任何研究的起点。笔者认为,论题即是一个问题、一个主题。为此,教师选题时要遵循“三零”原则:选题内容要与学校需求“零距离”,选题目标要与教师岗位场景“零位移”,选题操作要与教育实践“零间距”。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8篇

一、对别人课堂的思考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一种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听别人的课,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吸收、思考、内化、提升自己的过程。

1.听课引起的反思。听课,是一个自觉学习、自我提高的机会。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听课不能失去自我,应带自己的理念、观点与方法用客观冷静的态度去审视,既吸收别人的精华,也发现别人的不足,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2.赏析优秀课例。听一堂好课或看一则优秀课例是一种享受,同时能自己带来诸多的启迪、思考。课例赏析主要是对别人的一些经典的、精彩的、具有示范性的课堂教学片断进行赏析,评点其中做得好的方面。在欣赏别人教育教学方法艺术的同时,促进自己在理念、方式上的转变。

二、自我实践中的感悟

教师是专业研究的主体。引领广大教师把自身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不断反思,探索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种研究是对自身实践的不断探究、超越和创新。教育教学随笔的撰写,很大程度应反映自己在实践中的做法、思考。教学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自己在教学中的摸索、研究,经过总结梳理、提炼,写起来会得心应手,其具有鲜活性。那么,我们应该着眼于何处呢?

1.于成功处总结。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会有成功的实践,可以是自己满意的一常课、精彩的一个教学环节、巧妙的一个问题设计等。成功了,不妨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成功、主要有什么收获?这就是一个好题材。这样的总结和思考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精益求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于失败处反思。失误或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老教师有,新教师有,骨干教师也有。新课程中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学的失误,有发现并反思失误,更是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宝贵资源。面对自己的教学失误,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会失败?主要原因是什么?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弥补?等等,及时地记录下对失败的反思,可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前车之鉴,有利于促进教师不断走向成熟,成为行家里手。

3.于问题处斟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除了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还有对许多问题的困惑。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特别在新课改中发现新的问题,这不仅是对自己敏锐的思维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在推进新课改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策略等的完善。发现的问题并加入自己的思考与研究,提出解决的方式与措施,这个过程不仅是主动参与研究的表现,更是一种自探、自悟、自得,使自己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

4.在故事中积淀。写作需要灵感,而灵感来自生活的积累和思考。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及与学生的频繁交往中会发生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也可以是在班务管理中发生的。只要肯留心观察、积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记录下来,发掘其中的教育价值所在,加入理性的思考就是一篇鲜活的教育教学随笔。这样的思考和研究,可以使自己在教学中变得更为人性化、专业化,同时也更理性化。

5.在阅读中思考。阅读是一种吸收、积累的过程。阅读多了,便会有了自己的想法,更会不断促进自我思考。这样的阅读才会被内化为自己的库存,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因而我们提倡教师广泛地去阅读,在阅读时注意去发现、去思考自己在实践中一直思索、探究或需解决的问题。思考问题时,又要注意将自己发现的问题与阅读视野相联系,这样才会不断有新的感悟,有新的收获,也会写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文章,更会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提炼、升华。

这个有点类似于材料重组,但它不同于剪裁与粘贴,而是要有自己的创新,有新的观点及思想,所以往往能使教师的理念变得具有前瞻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老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位老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9篇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6―0098―01

教师不是作家,无须进行文学创作。当然,如果擅于文学创作,也大可将这一特长充分发挥,远的如朱自清、叶圣陶,近的如写了畅销书《甄传》的流潋紫和校园作家丁立梅,他们通过书写,将自己的人生演绎得无比精彩。因此,作为一名有理想、有追求的教师,要养成一种书写的习惯,要加强以下几类文章的写作。

一、教学辅导稿

教师的一生要教好多本教材,同一本教材往往还要教好多遍。有道是,熟能生巧。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跟不同的学生讲某篇课文,讲某一本书,理应对这些课文、教材烂熟于心。所以,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针对课文和教材,写一写阐释性的、鉴赏性的、探究性的、拓展性的教学辅导稿。习惯于思考、探究的教师,每教一篇课文,每上一节课,都会有新的发现,而这些发现,无疑都是极好的教学辅导稿的写作素材。教师一旦养成了写教学辅导稿的习惯,客观上将不断加深其对教育教学中各种问题的深入思考。几年下来,其教育教学能力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提升。因此,教师万万不可小视了教学辅导稿的写作,它是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极为有效的途径。

二、指导学生学习的案例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育家叶圣陶的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学某篇课文、某一类课文应该掌握些什么,应该怎么学,做教师的应该了然于心,教师正是要通过这一个个“例子”,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德国艺术家让・拉辛说:“上帝如果一只手拿着现成的真理,一只手拿着寻求真理的方法,我宁愿选择寻求真理的方法,而不要现成的真理。”教学也是这样的道理。比如,教师在教学生阅读叙事类文章时,应让学生掌握阅读要领,即把握记叙的要素、理解记叙的中心、理清记叙的顺序。掌握了这些规律性的阅读技巧,学生才能将其推而广之,在阅读同类文章时,才会轻而易举。作为教师,有了这种驾驭教材的能力,就可以写出一篇篇富有指导性的“学案”。

三、下水作文

叶圣陶说:“‘下水’是从游泳方面借过来的,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谙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如果自己经常动笔写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作为教师,不能把写下水文当成负担,相反,要敦促自己多写下水作文。可以肯定的是,语文教师能够不时地“下水”,跟学生一同写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它可以让教师永远有一颗年轻鲜活的心,并能不断地提高教师的写作素养。第二,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第三,它可以让教师的作文指导更具针对性,避免作文指导中普遍存在的泛泛而谈的现象。第四,它代表着一种正能量,能让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

四、教育日记和生活随笔

在《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具备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树立写作这类文章的理念,并将其作为自己教学生涯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日志、随笔是对教育教学生活的记录,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内容的限制,没有字数的要求。这是一项没有难度的工作,因此教师应坚持写教育日记、生活随笔。

五、研讨性的论文

每一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都有着写研讨性论文的丰富素材,但多数教师因为望而生畏而放弃思考。其实,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不宜把撰写论文想象得高不可攀,而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从小处入手,把对某篇课文美点和疑难点的思考、对一类课文教法的思考、对教材选文恰当与否的思考、对某种教育理念的思考、对教材建设的想法等,以论文的形式书写出来。教师只要肯思索、勤探究,灵感就会频繁地造访你。

教育教学随笔范文第10篇

走近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不讲究形式,只要参与,就有收获,只要行动,就有成就,是一种幸福的教育。秉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之理念,力求让实验成为师生实现共同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

营造书香校园

营造富有内涵的校园文化环境 “尚美教育”是本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尚美特色主题教育,让美浸润学生生活,让美点亮智慧人生。通过环境美、德育美、课堂教学美等影响,培养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素养、美的人格的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致力于打造文化走廊,让每块墙壁说话,让每块展牌育人,给学生以熏陶和教育。

读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倡导教师形成读书风气,提升教师生命质量,学校投资,由教科研室负责为全体教师统一订购《给教师的建议》《新教育》等书籍,开展全校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让教师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促进专业成长。

落实晨诵、午读、暮省制度 每天早上晨诵时间10分钟,午读时间20分钟,暮省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一节阅读课,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开展师生共读活动。引导学生捐书、购书,开展好书换着读以及班级之间图书漂流活动。各班在黑板报上开辟“诵读园”“每周一诗”“今时推荐”等符合班级特点的栏目,并利用课间等边角料时间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计划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半年来,学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习作、想象、表达、阅读能力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此外,本校还积极开展作文竞赛、书法绘画竞赛、诗歌朗诵会、手抄报展、国旗下诵诗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风采、提高素质,在活动中与书籍为友,为学生奠定人生中最美好的基石,打好最美妙的底色。

师生共写随笔

新教育实验提倡“师生共写随笔”,写随笔不仅仅是练笔,不仅仅是“心灵的对话”,还有育德、启智的功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

教师随笔,促进专业成长 学校鼓励教师在网上建立博客或主题帖,记录和反思教育教学生活,教师们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教学生活,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小故事、教学反思等,同时组建专业发展共同体。要求教师每天上网浏览“教育在线”等网站,学校在“教育在线”建有新教育实验主题帖,引导教师积极跟帖、回帖和发表文章。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做到每周至少一篇教学随笔,每两周一篇教学反思,让读书、写作成为教师一种生活习惯,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读与写相结合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使学生读完书后,都要写读书笔记、随想等,可摘录,可感悟,使学生不断反思,读书写作达到完美的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让读书真正成为了学生快乐成长的“加油站”。

理想课堂、人人有责

加强集体教研 学校坚持集体教研制度,每周一、四下午为教研组活动时间,在活动时把集体备课与反思交流活动结合起来,主题教研与理论学习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教师要树立主人意识,勇于展示自己,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校加强教研活动过程管理,成立教研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包干,全程跟踪指导。

立足课堂,打造高效全优课堂 科学分析本校近年来在教育上的特色,创建了适合学生、适应学校教学发展的“导、学、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以“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为基础,以“学习指导案”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尚美”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美育”教育凸显出来,有支撑“尚美”教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达到教学艺术美、师生表现美和教学效益美的结果。引领教师通过营造美的教与学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质疑思考、合作探究中经历知识的生成,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本学期,学校积极打造全优课堂,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展示课并开展好教研活动:新教育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新秀选拔课等,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考核教师、激励教师。学校新教育团队先后四次组织新教育实验研讨活动,探索新教育实验的途径和方法,涌现出一大批“研究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学习型”教师。学校将以新教育实验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特色学校建设,抓好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搭建交流平台,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新教育实验让我们在成长的生命历程中,又增添了一道明媚的风景,那里蕴含着成功的欢笑,失败的思考……带着喜悦的余波,带着美好的憧憬,带着饱满的热情,第三初级中学的师生们在教育的理想园里,体悟着教育的魅力,追寻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范文 下一篇:生活随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