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14:55:48

教育和政治论文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1篇

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家乡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办本校自己的特色教育。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式搜集整理资料信息,归类统计分析制表,撰写调查报告和政治论文的能力和动手、动口、合作探究的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提升学生自觉承担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课程重点、难点

1.重点:在具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全面了解家乡改革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难点:学生动手、动口、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内容和结构

(一)课程类别:思想品德

(二)课程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华大地展新颜;衣食无忧奔小康,经济腾飞盛无前。”这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在这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西乡这一片热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西乡的新一代,应该感受到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并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从而提升自己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具体内容如下。

1.调查我县城镇居民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收入(可分类统计)和家庭生活各项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制成统计表

2.搜集通讯网络、数码信息以及现代家用电器的普及情况并制成统计表

3.搜集近年来享受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低保人数的比例、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的比重的变化,制成折线图

4.通过访谈统计我县改革开放以来地方道路建设和新兴旅游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并制成统计表

5.调查统计我县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保障房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6.访谈统计我县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包括普及六年义务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强县建设、学前教育免费的推进以及两免一补、蛋奶工程、营养餐工程的实施等)

通过访谈、调查,把搜集来的资料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归纳出我县城镇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制成对比表或拍成反映家乡新貌的系列图片。

7.基本结论:我的家乡真美丽

五、课程实施

(一)活动课时安排

课前准备1周,课堂活动2课时,活动延续1课时。

(二)活动实施

1.课前准备活动

(1)围绕课程内容,学生展开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交流活动。

(2)根据调查内容、确定的访问对象的不同分别采用搜集数据、图片、问题访谈等不同方式开展活动。

(3)教师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手抄报(包括统计表)、演讲稿、政治论文、黑板报等多种形式,来展示家乡改革开放后的新变化。

2.课堂组织活动

(1)学生各组将自己课前准备活动的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2)学生个体谈谈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3)教师评价小结。

3.活动延续

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将打算为家乡、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些什么?写一片政治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六、课程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1.学习态度

优秀:态度明确,活动过程中积极参与、善于提问、创新思维,能协调好组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良好:态度端正,主动参与,能提问但不够大胆积极,能认真完成分配的任务。

合格:态度较端正,能参与活动但不够积极,各项任务能完成但质量不高。

2.实践作品

优秀:作品主题明确有新意,材料真实可靠,统计详细准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良好:材料详细,统计准确,能完成与学习科目相关联的作品但缺乏新意。

合格:能完成作品但作品中存在多处问题。

(二)综合性评价

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多元化评价。这一课程涉及到多种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要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经历与体会,引导学生反思过去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今后的不断完善、改进做准备;评价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色方法),及时进行鼓励、表扬,以赏识为核心。

七、课程开发保证

1.学校要提供活动所必需的资料、场地以及人员联络,尤其是访谈对象(专家、主管人员等)的确定

2.要组织教师指导小组,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参与到讨论、制作、评价中,及时给予学生以指导、鼓励

3.提前对学生进行宣传、动员,要让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获取资料信息,全员参与活动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 政治 兴趣 动机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22-02

政治成绩不理想,是部分学生文科成绩不好的原因之一。相比较历史,地理等学科来说,政治这门学科显得有点枯燥乏味。内容本身也有点难以理解。同时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喜欢新鲜的事物,因此上政治课就感觉有些吃力,考试成绩自然达不到预期目标。针对这样的现象,部分教师感到束手无策,也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着手解决,可是效果并不明显。一般来说,许多老师们喜欢采用加强上课提问,课下预习,复习等方法来督促学生学习,但这样做并没有从根本上让学生们愿意去学习政治。甚至少数学生在老师这样的督促行为下更加不愿意上政治课。不仅效果没有达到,反而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认为,要想学好政治,教师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不断去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与动机,让他们真正的喜欢政治课,这才是提高政治成绩的有效方法。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必须找对方法,以下就和大家分享几点经验:

首先,要建立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的课堂氛围,这是现代教育很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欧美等国家实施的也比较早,近些年,在我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应该说,政治在中学的几门学科中算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它扮演着重要的地位,是学生长期发展的指南针,引导着学生思想的走向,但由于其中的部分内容确实有些难以理解,因此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也会比较费劲。因此如何教,成了老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传统的你教我听模式对于政治这种学科并不一定合适,学生们只是听老师的讲解,不明白的也不能马上得到反馈,过后就会容易遗忘。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真正"做主"。老师和学生构建互动,平等的教学模式。老师以聊天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知识,学生有问题即可进行提问。笔者在刚开始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就发现学生的主动性明显地增强。例如在讲解国体和政体的时候,除了学习本国的基本情况外,还按照同学们的要求,对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等以及日本的国体一一进行讲解,经过对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相比较传统的授课模式,政治课上更应该加入讨论,在自由民主的讨论氛围中学生才能有所进步,记忆也才更加深刻。

其次,除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外,教师还应该注意要把书本上的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这一点对于政治尤为重要。古人云:"学以致用",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能够熟练地运用,要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去解释,去理解当代社会发生的情况,有所思,有所虑,有所悟,有所感。如果只是单纯的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可能会让学生对政治失去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就要不断的引进相关课外题材,督促学生多看报纸,每天多收看新闻。同时,教师也要及时地从报刊杂志上收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用来不断丰富,扩充教学内容。在初中的政治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重要的,这是学生行为的指南针,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仅从分数出发。要提高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兴趣,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多去举例,多去引用一些正面的或者反面的例子去进行佐证。因为学生们对于实际例子的接受程度远远大于枯燥的理论,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很注意这一点,例如会经常督促学生去看一些能提升思想品德和个人素质的电视节目,每年的《感动中国》都是我对学生要求的必看节目之一。我的学生都很愿意看,并且看完了直播还要看重播,在课上的时候还会总结,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及道德情操。

最后,要直接提升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可以鼓励他们多去发表自己的观点。

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年龄较小,身心不太成熟等特点,因此针对这个年龄段的政治考试都不是很难,很少有写政治论文等考试题目。但实际上,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就应该让他们多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就像去朗读一样,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但要真正做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对事物也缺少自己的看法主张。在成长阶段,要培养他们去发表观点主张,就要从让他们广泛的去阅读开始,广泛的联系实际。如社会上有比较重要的事件,社会影响力比较大,就可以以该事件为题,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写一些政论文等。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很大,我曾以此为题让学生们广泛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写成小的政论文,在班上朗读和分享,再让大家个别起来发表观点,看法。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观点,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提高了分数。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活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对于他们的成长益处多多。有人说,通过培养他们写政治论文的方法就初中阶段并不一定能马上提高分数,但实际上,通过这样的行为,在无形中却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能不断提升他们学习政治的兴趣,就长远看,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定有帮助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最佳动力就是浓厚的兴趣,政治课程的学习也是一样。只有要让学生有强烈的兴趣与动机,才能提升成绩,获得进步。因此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要做的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这才是学习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 蔡学农. 浅谈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J]. 学周刊,2012,(21)

[2] 梁建华. 改进教学方式 激发学习兴趣--浅谈初中政治教学方式的改进和完善[J]. 学生之友(初中版)(中考月刊),2009,(09)

[3] 许富娟. 敢问"趣"在何方――浅谈初中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J]. 中学教学参考,2012, (36)

[4] 文定清. 激发学习动机 增强学习效果--浅谈初中政治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8)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3篇

>> 理工科治国,还是法政科治国? 依法治国对理工科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探究 政治家治国,还是教士治国 禁令治国还是以法治国 科理工科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研究 佐科新政的治国理念与外交战略 中国俗语的理工科解释 理工科院校美育教学探索 理工科思维“捕获”考研政治 保持婚姻的理工科规律 理工科思维看世界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 理工科专业课考试方法改革探讨 创新理工科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 关于理工科院校翻译选修教学的思考 理工科院系高补考率现象刍议 理工科人才数学教育改革探索 浅析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理工科线性偏微分方程 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成果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理工科治国,还是法政科治国? 理工科治国,还是法政科治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南方朔")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南方朔 台湾政论家

最近德国联邦议会大选,现任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社会联盟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得票率41.5%,比上次大选增加了7.7%,而在席次上,则得到311席,比上届多出了72席。自欧债危机以来,欧洲已垮了12个政府,只有德国的联邦政府不但未垮,反而更加成长,默克尔已成了新的欧洲奇迹。连带也惹出许多新论题,其中最值得作理论探讨的,乃是理工科治国好还是法政科治国好?

近代欧美国家由于职业的分工,从事政治活动的几乎全是法政方面的人士。世界上因而形成了一种见解,那就是“法政治国论”。但默克尔却和这种公认的趋势完全相左。她是量子化学博士,因为她是政治的门外汉,她的治国风格遂和政治界完全不同。

由于她是理工科学家,她具有科学家才有的天赋记忆力。她和一个人谈话2个小时,可以不必做任何笔记,可以专心地听,听后全都记得,而且很会抓重点,这种本领是法政人士常常缺乏的。

近代“作秀政治”当道,政客及国家领导人都忙着赶行程,搞作秀,讲漂亮的空话,对正经事则尽量少谈,以免得罪人。作秀而不做事已成了一种世界现象。默克尔恰好是一个不会作秀的人,她实话实说,不讨好人,不怕得罪人。这种不作秀的风格,反而成了最好的作秀。 插画/ 茶茶

近来“民调政治”当道,政治人物天天忙着看民意调查报告,民意喜欢的就做,民意不喜欢的就不做,政治因而媚俗化,真正应做但短期不讨好的事反而无人敢做。但默克尔不然,她决策慢,认为对的,决定了就贯彻到底。就以欧债问题为例,包括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都认为德国应发行大量的债券来救市,但默克尔坚持财政纪律和收紧支出的重要。她的主张在2011和2012年被美欧等国骂翻,《经济学人》甚至用封面故事对她大力抨击。但她未动摇。到了今天,已经证明她可能才是比较正确的一方。在欧债危机中,欧洲政府垮了12个,只有德国反而是政府更为稳固,这也证明了政府不媚俗的重要。

因此,德国默克尔的成功实在值得研究政治理论的人去思考。近代人文社会科学在知识理论上是相对主义当道,它对事物的真理性保持怀疑,因而求真求实的态度已很稀薄。这种相对主义使得法政人士和学者只注重机会式的价值,而不重视本质性的价值,因而政治不再关心人的普遍价值,它造成政治的平庸化、作秀化和民调化。但科学家不然,科学家仍然相信真理的存在,仍持有求真的态度。当科学家从政,自然会比较追求真实,也不会一味地从众。理工科从政和法政科从政当然极不相同。

古典的民主理论相信社会的复杂,但这种复杂可以在中道价值上被统一,而且国家也有很多筹码来平衡社会的矛盾。但到了现在,由于政治媚俗,政府长期浪费,国家的筹码已告丧失,于是社会的矛盾遂告扩大,并各走极端,政党及政治领导人也只好被形势拖着走。就以最近的美国政府关门为例,它的真正原因即是政治人物长期不敢面对政府赤字、债务以及税务问题所致。法政型的政治人物只要选票而不去解决问题,这乃是关键。

近年来,西方已出现一种“政治平庸化”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平庸过日子,不惹大麻烦,不去碰根本问题,把一切问题都推给过去和未来,得过且过,已成了当代的全球趋势。平庸的政客正在创造着平庸的时代。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4篇

奥巴马是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最后的胜利者,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但纵观整个大选的历程,作为美国女性的代表,希拉里无疑也是此次美国选举历程中的最大亮点之一。希拉里不是第一位参加总统选举的女性候选人,但美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位女性拥有比希拉里更好地当选美国总统的机会。虽然在初选提名对决中,希拉里遗憾告负,然而她的才能、她的魅力让奥巴马最终决定提名她为国务卿。可以说她不但赢得了支持者的拥护,更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毋庸置疑,希拉里是美国总统选举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女性候选人。

希拉里1947年10月26日生于芝加哥一个富商家庭,从小就是学校和社团中的活跃分子。1969年,她进入耶鲁大学,1973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75年,希拉里与克林顿结婚;随着克林顿1993年入主白宫,她成为美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第一夫人。2000年2月政治论文,希拉里宣布竞选纽约州参议员。同年11月7日,她当选为国会参议员。2006年,获得连任。2007年1月20日希拉里宣布参加2008年总统竞选。2008年党内初选,希拉里一开始在全国民意调查中大幅领先其他候选人。但奥巴马异军突起,并最终获得提名。事实上希拉里在初选中总共获得了约1800万张普选票,在普选票上超过奥巴马17万票,只是因特殊的比例分配制度导致代表票落后,致使最终失利。2009年1月21日,希拉里在华盛顿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位女国务卿。

希拉里从一位商人之女起步,继而夫贵妻荣成为美国第一夫人,后又成功当选州参议员、国会参议员,再到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并成为美国又一位女国务卿。从希拉里这一路参政历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美国妇女参政意识日益增强,妇女政治地位不断提高的缩影。

2.美国妇女运动的斗争历程

2.1 美国女权运动第一次浪潮

美国虽然自称是民主国家,但从立国开始,它并未给予妇女与男性同等的权利。1787年宪法制定前夕,

[基金课题] 武汉工程大学校长基金2009年重点项目

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妻子艾比盖尔·亚当斯在给约翰·亚当斯的信中曾写道:“请不要只让丈夫拥有无限的权。如果女士们得不到特殊的照顾和关怀,我们就决心掀起一场反叛,而且将不受任何我们对之既无发言权也无代表权的法律的约束。”她的话反映了那个时代妇女对男女平等的追求以及对性别歧视的抗争精神。

1848年7月,美国第一届女权大会在纽约州的塞内卡福尔斯召开。这标志着美国女权运动的开始。会议由被后世称为“女权运动之母”的卢克丽霞·莫特和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组织,与会代表听取并通过了斯坦顿夫人模仿杰斐逊的《独立宣言》起草的《权利和意见宣言》,第一次公开提出了选举权的要求,并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政治运动。

自美国第一届女权大会后,一般认为美国女权运动经历了两次浪潮。其中第一次浪潮便是以为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为标志的。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争取妇女选举权,女权领袖们在全国范围进行广泛的旅行演讲,游说议员争取支持,甚至举行游行示威,旨在唤起美国广大民众对她们事业的支持。她们宣称:只要美国不让他的半数公民享有选举权,它就永远不能算是真正的民主国家。 在此期间政治论文,美国妇女通过积极参与禁酒运动、废奴运动等社会改革运动,积累了斗争经验,在思想上,组织能力上都获得了良好的锻炼。特别是在美国内战期间,美国妇女把精力都投入到废奴运动之中。她们寄希望于美国宪法的修正,认为如果宪法赋予新获自由的奴隶选举权,那么,这种选举权也会扩大到妇女身上。然而,战后1870年通过宪法第14、15条修正案将选举权由白人男子扩大到了黑人男子,妇女却依然没有选举权。

争取妇女选举权的斗争首先在美国西部州取得了突破。1869年12月10日,怀俄明领地通过了给予妇女选举权的法律。1890年怀俄明加邦,但它继续遵行该法律。随后,不断有新的州加入怀俄明州的行列,赋予妇女选举权。如科罗拉多州(1893年)、爱达荷州和犹他州(1896年)、华盛顿州(1910年)。并由此扩展到一些东部州,譬如加利福尼亚州(1911年)、伊利诺伊州(1913年)、纽约州(1917年)。到1918年,共有14个州的妇女取得了选举权。另有23个州的妇女享有部分选举权,只有10个州的妇女完全没有选举权。

经过女权运动组织的不懈努力,1918年1月10日,美国众议院以274∶136通过了“妇女选举权修正案”,同年9月30日,这一修正案被提交给参议院;但参议院的通过并不顺利,投票结果是62∶34,比法定的三分之二少了两票未获通过。直到1919年5月,众议院再次通过修正案,6月4日该修正案才以75∶16的选票比例在参议院获得通过。1920年8月26日,美国宪法第19条修正案正式生效。修正案规定:“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缘故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否定和剥夺。”美国妇女终于在建国144年后获得了选举权。第一次女权运动以胜利而告终。

2.2 美国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

虽然美国妇女获得了选举权,但她们的地位并没有上升到与男性一样的高度,特别是在政治生活方面。数据显示,到1930年为止政治论文,只有7名妇女在国会获得议员席位。在州立法部门,1925年在美国近7500个议员席位中,妇女只获得了150个席位。1966年,全国妇女组织(NOW)成立,标志着美国女权运动第二波浪潮的开始。随着运动的发展,争取平等权利修正案成为了女权主义者的共同目标。女权运动领袖们逐渐意识到培养和选举女性政治家是实现两性平等的重要途径。为此NOW专门成立了政治行动委员会,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筹集资金,为支持妇女权益的女性候选人竞选地方、州和国会的公共职务提供帮助。

尽管到1982年,平等权利修正案最终以三州之差而宣告失败。但是在第二波女权运动浪潮中,美国妇女在争取平等和自由的斗争中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功,如: 1972 年, 教育修正案禁止在大学和学院搞性别歧视; 1973 年, 美国最高法院在罗诉韦德案中规定堕胎的合法性; 1974 年,康涅狄格州的埃拉·格拉索成为凭自身实力 (而不是靠作为丈夫的继承者) 而当选的第一位女 州长; 1975 年, 国会规定美国军事学院招收女学员; 1984 年, 杰拉尔丁·费拉罗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副总统候选人等等。越来越多的妇女团体在美国蓬勃发展, 它们对美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如堕胎权、性别歧视、改革医疗保健制度、打击家庭暴力行为等给予关注。第二波女权运动浪潮的斗争目标和范围涉及到妇女权利和权益的方方面面(经济、政治权利、社会改革等),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第一次妇女运动。经过第二次妇女运动美国妇女正逐渐成为美国一支强大的社会力量。

3. 美国妇女运动的新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新保守主义的盛行,各种民众运动,包括女权运动由白热化而逐渐进入低潮。对于现今美国许多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来说,女权主义似乎在成为一个遥远的历史词汇。在她们看来,女权主义是将她们奶奶辈和母亲辈的女性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的一场运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妇女运动由女权过渡到女性主义,并与后现代主义融合,从而进入了后现代女权主义发展时期。后现代女权主义者深受法国怀疑主义哲学大师福柯(Michel Foucault)思想的影响, 她们致力于批判所有高大宏伟和涵盖一切的现论,试图建立社区理论,即,将道德和政治观念建立在小范围的特殊社区的经验之上。后现代女权主义者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提出另一种思维模式,即整合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为女性赋予价值的模式,提倡多元的模式,差异政治的模式(其中包括种族、民族、阶级、性别和性倾向的差异),以及重视他人的模式等。她们的目标不是在现行体制下争取男女平权,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男性为中心的社会文化体制,消解现行的两性观念。因而后现代女权主义者开始侧重于女权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希望以此来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政治论文,建立一个中性的社会的性别文化体制,从而达到男女的和谐发展。为此,到上世纪90年代,全美已有600所高校设立了妇女研究中心。

当前,后现代女权主义者关心的基本问题已从政治转向社会,如反对性骚扰、反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争取堕胎权、隐私权等。这种关怀面的扩大和深入,以及后现代女权主义者提出的整合的思维模式,使美国妇女运动正通过差异女权主义和国内外的争取人权的运动携手,积极促进新联盟的生成。如20世纪90年代后,女权主义者参加和战运动、环保运动、动物权利(animal rights)运动,反对美国干涉拉美事务运动和反种族隔离运动等。与这些运动的结盟,将女权思想价值带入这些组织,也拓宽了女权运动的斗争渠道。

4. 结语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5篇

>> 中国富人该做什么? 中国富人要什么? 中国富人在玩什么? 园长该做什么 金融危机下中国该做什么 新时期中国民企该做什么 中国富人潮 要明白该做什么 政府应该做什么? 今天,诗人该做什么 “幸福企业”该做什么 中国富人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中国富人都爱什么奢侈品 富人在做什么 中国富人忙着整容 中国富人的苦闷 中国富人如何致富 谁在绑架中国富人 中国富人“私”生活 中国富人地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中国富人该做什么? 中国富人该做什么?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南方朔")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南方朔 台湾政论家

有钱人的花钱行善,乃是个学习及发展的过程。

古代社会,国家的治理功能并不完全,有钱人的财富多半是不动产的土地庄园,现金不多,而且古代的寺庙教会乃是唯一的慈善机构,人们相信捐钱给寺庙教会行善,就是神和上帝看得到的好事,好心会有神的好报。捐钱行善符合了宗教的许愿报应功能。因此古代社会的捐钱行善,主要都是透过宗教组织而为,寺庙教会也多半扮演着施粥施衣的社会救济角色。

而到了现代,国家的救灾济贫功能逐渐正常化,已犯不着由人们捐钱来办,而且现代工商业发达,富人已拥有大量可流动的财富,于是富人的捐钱行善,就成了独立于寺庙教会的单独角色。国家发生重大的天灾,政府应该动用资源来救助,社会有什么不幸,政府应该循它的救济体系来做社会救济。这些工作都不必有钱人来介入。那么,有钱的富人,他们如果有好心,这种好心应如何发挥?

于是我们就应注意到19世纪产生了一种新的“博爱人道主义”(philanthrorism)开始崛起。博爱人道主义乃是为富人行善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说法。 插图/ 茶茶

世界第一个博爱人道主义的大富翁,乃是19世纪的皮波底(George Peabody),他是美国麻省丹佛市人。他出身贫寒,做过农夫及皮革工人,但他聪明能干,后来靠股票而成了百万富豪,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豪。他致富后,慈善的手笔非常土豪,经常带着一大堆现金,到乡下旅行,看到穷苦地区就拼命撒钱济贫。后来他可能听了别人建议,遂开始捐钱办学。耶鲁大学的自然史博物馆即他捐建,美国第一所巴的摩尔音乐学院也是他捐建。大富翁捐钱办学,从他开始!

1936年,美国前代学者杜德曼(Eduard C.Lindeman)出版了一本专门著作《财富与文化》,那是研究博爱人道主义的经典著作,后来该书于1988年重印。我花了一点心思,买到了它的重印本。那本著作里,对20世纪初期美国大富人相继成立各种基金会作了相当实证的研究。书中指出,当时的富人,对富人行善有很深的自觉,富人认为他们不应去和政府竞争,政府应做的事,就让政府去做。一般人零碎捐钱,教会去做的救助型慈善,他们也不应抢着去做。富翁应该做的,乃是政府与教会没有去做的工作,因此富人的博爱人道,遂集中在政府和教会没有做的工作,那就是超国家的长远工作,例如科学研究,医学的研究,先驱性的教育,以及文化的普及等方面。于是遂形成了举世最独特的富人扮演着领导未来的先驱先行角色的模式:

(一)富人成立基金会,基金会的董事,主要都是找各行各业具有未来视野的精英分子参与,集中在兴办科学和医学教育等未来的教育和研究等工作方面,于是富人成了未来国家的方向引导者的角色遂告确立。

(二)富人关切文化的推广角色,文化乃是全民素质提升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先驱性的实验教育,范围无所不包,政府对此都力有未逮,它只能由大富人负起责任。

(三)富人应该关心全球性的大问题,例如和平人道问题,人类的医病问题,国际的交往问题等。当世界上的这些问题受到关切,世界才会变得更好。

因此,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博爱人道主义遂快速发展,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富人文化。大富人如卡耐基捐图书馆几百个到全国,如洛克菲勒兴办医学研究等都是范例。有钱人靠着这些工作而名留后世,美国也因此变得不同。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学 人文学 政治教育

文学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不应该被否认的。作为“人学”的文学有助于医学对人的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观点看,医学必须将人的社会属性和生物属性相结合来研究。无疑,文学是医学研究中的亲密伴侣和良好助手。《家》、《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小说,曾影响了无数青年的价值观念与人生选择。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中,利用文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获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对人们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出现了新的特点。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视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目前笔者查询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对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大都见于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和文学史中,也就是在文学学科视阈下进行的。笔者试图通过在文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两种学科视阈下对两者的研究文学功能进行比较,从而论证思想政治教育学借鉴文学的既有成果,研究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在人文学视阈中研究文学的社会功能,一般认为它包括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等。文学能够完善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提高素养,优化气质,从而有利于立体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阈来看,某种客体是否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要看其是否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否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视阈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阶级对人们的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的矛盾”,由此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那么,文学的社会功能中凡是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能够包括在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范围内的,就可以被认为是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其次,从文学的教育功能来考察,文学长于陶冶情感,开阔胸襟,潜移默化,提高境界。可促进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医德水平的提高,它与医学伦理学异曲同工,相得益彰。关于文学的教育作用,事实上没有哪个阶级不懂得利用文学作为自己政治观教育和道德教化的工具。中国自古以来就意识到了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孔子论诗,有“兴、观、群、怨”之说,所谓“群”,指的就是文学对影响群众、统一社会心理的教育力量。《毛诗序》论文学的作用“先土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其后则更有“文以明道”、“文以载道”之说。梁启超把文学的政治鼓舞作用提到了很高的程度:“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列宁认为革命的文学能“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则号召革命的文学应当“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文学还是政治家进行政治宣传和鼓动的重要武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常常援引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自己论述的例证;经常引用文学名著中的故事和语言,并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以增强讲话和政治论文的生动性。这些都是典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体现。

但与文学的认识功能相同,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功能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比如一部文学作品也可起到知识教育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教授学生修辞学知识,原版外文小说可以用来学外语。再如文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及文化教育功能等。尽管这些功能对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很有裨益的,但与提高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等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不完全一致。

再次,从文学的娱乐功能来看。文学的娱乐功能,有两种情况可以产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种是通过娱乐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说倡导的“寓教于乐”,提倡的“寓意于情”,指的就是在娱乐、轻松的同时获得思想教益。还有一种情况是文学具有一种心理宣泄和补偿作用,这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是吻合的。文学可激起人们的幽默感、愉悦感,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和进取精神,有助于医患双方对疾病的斗争。王蒙有一段话讲得很好:“文学由于它的虚拟性而有一种特殊的心理补偿作用。爱情生活的不尽如人意使得人们更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去体验罗密欧与朱丽叶、贾宝玉与林黛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极地探险、绝处逢生、艳福天降、豪门秘事、帝王生涯、剑侠悍匪……许多一般人难以经历或根本不可能一睹而又对其向往而不可得,或恐惧而又好奇的领域氛围,人们靠文学的体验而得了心理补偿,这多半是有益身心也有益社会和谐稳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文学人类学领域开始研究文学的治疗作用,有学者指出:“近20年来艺术治疗在东西方各国迅猛发展……作家、艺术家、文学批评家等与精神医生之间的传统职业分工正在逐渐淡化,文学与医学保健之间富有成效的对话和互动正在方兴未艾地展开,身兼诗歌神和医药神的阿波罗神话重新闪现出生命的活力。”作为人文学理论基础的文学与医学科学和医学方法论联系密切,医学应当把对美的追求作为自己发展的动力。诚如是,则将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但是,一些宣传迷信宿命的观点,渲染色情凶杀的文学作品,虽然能够给人以感官刺激,使人得到一定的,但并不能从中得到教益或心理愉悦,这些功能显然也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综上所述,为了从宏观战略上推动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我们必须从医学工作者的“素养”、“立意”、“胸襟”、“气度”这样的角度和高度着眼考虑问题,而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样的重要方面和高度上发挥着自己陶冶、升华的功能,让我们充分重视文学的这种独特功能吧,它将有助于我们国家、民族、科学以至个人在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版图上找到各自的坐标,在医学科学的原野上找到各自的道路,在具体学科的殿堂里找到各自藉以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位置。此外,由于文学和政治在最终研究目标及根本指导理论上具有一致性,在研究对象上具有交叉和包容关系,又使这种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成为可能。思想政治教育学完全可以借鉴文学既有的研究成果,在自身学科视阈内进一步系统深入地研究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叶舒宪. 文学与治疗[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2]董庸昌,古典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语文建设.2013(01).

[3]李春青.文学价值学引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分野;双重语义;“电影论文”;微观政治片

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政治电影在西方特别是西欧大陆国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电影创作潮流和盛极一时的电影现象。但是对政治电影的定义和阐释则莫衷一是,对其不同形态的发展轨迹也无系统梳理。因此,本文首先立足于厘清政治电影作为一场电影运动和文化艺术运动的特定含义,基于此梳理出政治电影分野的双重语义及其基本发展范型,以期对这场重要的电影运动和文艺运动的分野及发展走向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知和研究。

本文所论述的“政治电影”,指的是为世界主流意识和电影界所认可的、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特定的时期内、盛行于西方各国特别是西欧的、以政治为主题发展出多种形态模式并产生重大社会和艺术影响的特定的电影潮流和电影现象。在那个政治话语充斥社会、政治运动日益高涨的时代,社会需要通过电影来表达自身诉求。政治革命和社会批判是这一时期的主题,也是政治电影的主题,反映在创作上,则或如戈达尔激进的政治现代主义“电影论文”,或如罗西批判“理性”资本主义的微观政治片。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与微观政治的理性剖析在欧洲政治电影里交错,革命、批判、意识形态、政治哲学成为基本的影像话语,革命电影与电影革命是政治电影的主题词,也是欧洲政治电影运动及其分野的关键词。

一、分野的双重语义

欧洲政治电影运动在1968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两种模式和路线的分野。一种模式是直观表达创作者政治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的“意识形态革命电影”,它以政治现代主义作为电影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石,代表者包括戈达尔以及“战斗电影”团队;另一种模式是不直观表达政治思想主张的、以微观政治学和多元文化的视角来表现和解析现实政治的“微观政治片”,代表者包括弗朗西斯科・罗西及其“政治恐怖片”。

欧洲政治电影的分野作为一个文化运动概念,主要包括以下两层语义。首先,这种模式的分野它超越了剧情片、纪录片等电影体裁之分,也超越了喜剧片、科幻片、犯罪片、侦探片等电影类型之分,即是说这种分野既超越电影形式也超越电影内容,而主要是导演的创作观与政治观的分野以及对电影与政治的关系认识的分野。或者说是在电影的“本质”同一的前提下,在“实质”上的非同一。从电影符号学的理论来看,这两种模式的政治电影在本质上都是由特殊的符号语言所构成的符号组合;而从电影艺术活动的内在逻辑来看,这两种模式的政治电影在实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以影像作为媒介载体的“政治论文”,后者则是与政治新闻、现实主义文学和影像叙事相结合的“时政报道与舆论批评”和“政治文艺”,尽管这种舆论批评有时是以象征性的寓言来传达。其次,在政治电影的具体创作中既有自发性的组织也有非自发性,但作为抽象的“模式”则是非自发性的无意识的,是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它们的艺术特征和政治观念归纳提炼出来的,而不是政治电影的创作者们自己有组织有计划地聚合而成的。具体的创作中,有一些有组织的电影团体如“战斗电影”中的许多电影团体,包括戈达尔和高兰的“吉加・维尔托夫小组”等,但是这些团体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治纲领和艺术路线。至于微观政治片,则连相关的电影组织都没有存在过。

(一)电影革命与革命电影

1968年在西方历史上是具有重大的转折性的意义,经由战后孕育发展而来的各种现代文化思潮和政治思潮在这一年发展到顶峰,终于在资本主义欧洲大爆发,形成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运动。“五月风暴”震撼了法国,随后迅速蔓延至西欧各国。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前锋的电影艺术,立即起而响应。法国的五月事件成为1968年欧洲最重要电影事件――戛纳电影节暂时停办和“朗格鲁瓦事件”的导火索。欧洲电影人聚集在法国立即召开电影研讨会,讨论建立新的与时代运动相呼应的电影制作制度,与此同时,讨论改革法国的电影业和电影体制,意图进行一场电影革命。但是同时,激进派和改良派的分野也凸显出来,电影的彻底革命和彻底自由以及实用的改良计划之间激烈交锋。“五月风暴”和这些电影事件同时又成为“电影手册派”和政治电影路线分裂的导火索和直接原因。戈达尔与特吕弗的争吵以及戈达尔与他曾经的信徒――意大利政治片导演贝尔托鲁奇之间的决裂成为这一分野的重要象征性事件。戈达尔开始彻底抛弃改良,要成为真正的革命者,指责其他的政治电影导演不是真正的革命者并与之决裂,也与过去的自己决裂。随后,欧洲各路“革命导演”和政治导演纷纷涌向前台,各抒己见,政治电影无可避免地分野了。“经历过1968年的人,无论在政治分野上属于哪一边,都将不会忘记这一年。这一年在每一个大陆都标志着整个一代人。早在‘全球化’成为自由市场的政治文化中的时髦语之前,作为要永远改变人类生活状况的斗争的一部分,1968年的事件就已使政治激进主义全球化了。它也是希望的年代……是创造新世界的尝试,是政治、文化和个人关系的新起点。”[1]

(二)拍政治电影还是政治地拍电影

政治电影在1968年之后出现分野,其最为重要的内在驱动力在于创作者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哲学观念的分歧。五月风暴以及随之而来的欧洲政治运动,客观上也促使政治电影导演们的政治思想观的分野。奉行意识形态革命电影路线的政治现代主义导演们毫无意外地跳向了极端的激进左翼。但戈达尔们对当时遥远而又似乎近在身畔的红色中国的“膜拜”只是一种主观臆测,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而他们从中寻找到的最大的精神理论和创作灵感是――“强调个人生活方式在决定一个政党或国家的革命潜力上所具有的重要性”[2]66。因此,西方的激进左翼可以在所有的社会生活领域和文艺领域与资产阶级进行决裂,从而表达他们对资产阶级体制和生活方式的不满。这在战斗电影、帕索里尼的电影里都可以看到。正如帕索里尼在1970年代初给贝罗基奥的信中言道:“十五年或十年前,意大利文化中最深刻的命题是与20世纪资产阶级的非理性主义作斗争。现在看来,我和朋友们对这种非理性主义的斗争是片面的,错误的,正如戈德曼在卢卡奇之后清楚地说过,资本主义世界的特征不是非理性主义而是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才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特征。”[3]存在主义和福柯主义对政治电影影响深远,但对两种模式的政治电影创作者影响不同。萨特的存在主义试图向马克思主义转向,用马克思主义来改造存在主义,在政治上从极端的个人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萨特对激进的电影人大加赞赏,他曾多次说道“在戈达尔的电影里学问太多了”。另外,对于激进左翼的电影人来说,福柯不得不提。1968年后,福柯和著名的“左派”领袖皮埃尔・维克多在思想上和社会活动中相互比赛――“比赛激进”,并展开了一系列的辩论。福柯还用其马克思主义化了的结构主义和“异质空间”理论进行电影批评,推崇帕索里尼和激进的电影实验。合而言之,激进左翼导演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哲学是复杂的,是马克思主义、新“左派”思想、萨特的存在主义、福柯的结构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托洛茨基主义的复杂混合体。

与之相应,微观政治电影的创作者们也几乎都受到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不同影响,包括现代派的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他们更多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微观政治片导演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与戈达尔们有着巨大的差异。罗西作为新现实主义大师的门徒和新现实主义的参与者,他的电影批判性更强。60年代之后,他也同意大利的电影人一样,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左翼思潮的影响。但是在意大利这样的法西斯阴魂不散而司法腐败的国度里,对自由和理性秩序的渴望又占据了他们意识形态的重要位置。包括希腊裔的科斯塔・加拉夫斯也一样,对自由和理性秩序在他的影像中极为重要,而对于民众灾难的经济生活有促使他们关注左翼主张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包括罗西、加拉夫斯、费里尼乃至对当时的中国充满好感的安东尼奥尼在内,微观政治片的导演们对激进思潮保持了距离,但又保持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权利不平等现象的批评,这与在欧洲有深厚历史根基的伯恩斯坦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安东尼奥尼还曾专门研究过伯恩斯坦。作为一个说过“我只关心人”和被称为“惟一的真正不受宗教影响的意大利人”的大师,安东尼奥尼深受穆尔西、福楼拜和梅洛・庞蒂的影响。安东尼奥尼在1968年之后一度倾心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前往他所同情的中国访问,但他仍然保持对激进的民粹化运动的距离,为此他遭受到了来自意大利国内青年人的批评。总之,微观政治片的导演们更倾向于通过电影革命和技术手段来改良体制和文化,而不是通过意识形态生产来颠覆体制和文化。

(三)电影本性认知的悖异

意识形态革命电影的创作者们把电影看做是传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思想主张的媒介载体,政治电影在实质上就是“政治论文”,将电影的媒介工具化发挥到极致。而微观政治电影的编导们则不仅在意识形态上、同时也在对电影本性的认识上区别于戈达尔们的极端激进,更多地把政治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和艺术样式来对待。

戈达尔在1969年“战斗小组”电影《英国之声》的一份声明中说道:“当放映一部帝国主义的影片时,银幕是在向人民推销老板们的意识形态;当放映一部激进电影的时候,银幕只不过就是一块对具体情势提出具体分析的黑板。”直接表白政治思想观点是戈达尔式的意识形态革命电影的最重要的影像主张,在戈达尔们那里,电影就是工具,它同黑板、书籍、政治宣传册一样,是创作人员传达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思想主张的天然媒介和战斗舞台。为此,他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地颠覆自己、不断地破坏电影系统和语法。“戈达尔想要破坏系统和规则,所以他总是在斗争,也和自己斗争,不是那种像工业系统一样的系统,而是意识形态上的系统,他想建立一全新的模式。在这种时刻,戈达尔渴望彻底的破坏,所以他与所有想要保留阶级、传统功能的人作对,比如,特吕弗和贝尔托鲁齐。戈达尔那时总是说他们不是真正的革命者,没有准备好在工作中有所破坏、有所发明。”[4]这个“破坏”与“创新”集中到了对电影本性的认识:电影与艺术的关系以及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在电影《中国姑娘》中,戈达尔即已说明:“艺术并不是现实的反映,而是这个反映的现实”。从这个意义讲,戈达尔否定了传统的艺术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反映论”的论调,艺术只是传达“反映的现实”的媒介,电影在这里就是导演书写自我意识的工具。戈达尔们的政治电影要书写的是他们的政治思想观点,他们要用电影来进行政治论文写作,这就是戈达尔和战斗电影典型的“论文体”。戈达尔和战斗电影团体的电影是一种影像化的“政治学论文”。在对电影功能的认识上,戈达尔提出了一系列与巴赞的电影理论相悖的观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激进的左翼导演们否定电影再现现实的功能,认为电影制作的工具与技术也是现实本身的一部分,正如他在《快乐的知识》一片中所讲的“帝国主义的统治者已经将科技和‘性’转变为压迫的工具”,因此摄影机就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地去记录“在具体现实性中的世界”,也为此,“当社会上的争论越演越激烈――而且是越趋一致、明确的时候,他看起来非常像是一个一头窜进(把他自己的摄像机器设备充当)避难所的人――而且似乎只能通过这些摄影设备以及机器般的影像,来承认人性温暖的存在”[2]129。 戈达尔以及他的门徒克鲁格以及战斗电影的导演们都奉行这种影像创作原则:“否定电影欣赏中艺术幻觉的作用,认为传统电影诱使观众‘不自觉地参与资本主义社会所推销的梦幻和幻想’,是愚弄观众,主张破坏传统的‘演出形式’,采用‘侧幕’、照明装置、导演本人及其助手来揭露电影的‘幻象’等手法,让观众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5]

微观政治电影的导演们运用艺术来思考政治、抨击体制和反思文化,但是他们并不想破坏电影作为艺术的基础,相反还要不断进行艺术形式的革命。贝尔托鲁奇就曾说:“对我来说在20世纪60年代重要的是,一部‘政治影片’不一定是一部政治题材的影片。相反,这样一部影片可以通过电影的精髓来处理政治,那就是风格――你摄制一部影片的方法和如何打破常规以及叙述结构上的陈词滥调。有时,我们非常拘泥于传统,我们会拒绝接受一些影片,它们在政治上把要去看它们的观众当做目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政治上加了码的――但是,在我们看来,它们并非如此,因为它们还是以老一套的方式来讲述和拍摄的。因此,一部电影要真正在政治上正确,必须不仅在内容上是革命的,而且尤其在形式上也是革命的。”[6]微观政治片的导演们都强调政治电影的艺术性,注重电影的叙事性、虚构性,注重情节结构的编排和影像语言的设计,注重对各种文艺手法和文艺元素的借用。罗西和加拉夫斯多从未想过像戈达尔那样彻底地破坏电影语法和电影系统,他们是那么地潜心于电影新技巧如交互剪辑、闪回倒叙、手提摄影等的运用,潜心于侦探小说和新闻调查等文艺元素和新闻传媒手法的借鉴。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对电影艺术性更是无比珍视。正如前文所述,如果说激进意识形态电影是“政治论文”的话,那么微观政治片就是运用电影艺术活动来制造一种社会舆论,通过“政治舆论批评”和“政治文艺”来表现政治现象和传达导演和公众的舆论意见,这个时候,导演往往成为公众的一部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圣者。

或许正如一些电影理论研究者所言,电影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电影争取成为一门艺术、电影如何成为一门艺术和电影拒绝成为一门艺术”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如果是激进的意识形态革命电影在“电影拒绝成为一门艺术”上走到了极致的话,那么微观政治片则在“电影如何成为一门艺术”和“电影拒绝成为一门艺术”之间徘徊,力求在保持政治电影作为影像审美艺术的前提下,用微观政治学和文化审视的方法论来说明电影具有超过作为一门狭隘的艺术门类的更深层社会指向性和文化意涵的功能。

二、两种范型:意识形态革命电影与微观政治片

意识形态革命的政治电影主要创作群体是戈达尔和“电影小组”,这一激进的政治电影范型更具社团化和群体化色彩。五月风暴席卷了法国社会生活和文艺创作的方方面面,激进的电影领袖们在五月风暴的社会动乱的同时,把他们的精力转向为一种更为严肃也更为理智的政治现代主义的创作。五月风暴期间,戈达尔制作了几部宣传性的电影,都是由一些示威片段以及在上面有潦草签字的照片组成的短片,1968年他的作品几乎都是把上述这些材料与探讨政治立场的剧中人物对话交替使用,赋予其战斗意味和意识形态宣讲性,基本奠定了戈达尔的政治电影语言和风格的基础。《快乐的知识》中处于一片黑暗中的一个年轻男人和一个年轻女人、《普通一片》中一群工人和学生都在反复讨论政治问题、争论政治立场。战斗电影小组们拍摄的都是技术上相对简单的、实地拍摄的短片,题材主要包括表现工人阶级斗争、农民反剥削斗争、学生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和亚、非、拉第三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总之基本包括了那个时代社会运动的最主要的方面和最前沿的革命动态。战斗电影中许多影片不排斥剧情的参与,许多时候有故事情节,由学生、工人和农民实地演出,这与战后以来纪录片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是相应和的,对几乎同时代的法国真实电影和美国、加拿大的直接电影运动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战斗电影的各制片团体和组织一般都是自己负责发行,主要依靠在工厂、农村和学校的电影俱乐部中放映。政治电影直接成为社会文化运动肌体的重要血脉。

战斗电影和维尔托夫小组“集中代表了自身作为政治现代主义的特点,它宣称不仅要与政治高压对抗,而且还要反对资产阶级的再现论”[7]541。这就使得“戈达尔们”不仅在电影的外部社会学意义上,也从内在本体论层次上颠覆了电影的传统的资本主义媒介商业的本质,能够为革命的电影工作者传达自己的意识形态服务。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从社会学到本体论,再到文化学,也是电影创作和批评的逻辑脉络。

微观政治电影,即微观政治问题的影像化揭示、阐释与评述。微观政治片,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宏观政治相对而言的,客观上不在一部电影中对涉及资本主义和西方社会总体结构进行揭露批判,而是力争提高单部影片的政治问题能指与所指;二是在主观上不着力于意识形态的全盘阐述,不直接表白政治思想观点,而是在客观的具体的但不一定是完全真实记录式的政治问题与政治事件的表现中,揭露和批判西方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中的政治机构、官僚体制、金钱政治、法制弊端等黑暗荒谬的问题存在。

(一)主流商业片的政治化

在此表现尤为突出的是,主流商业电影与政治的融合诞生了一种名为“政治恐怖片”的政治电影模式和商业电影类型。这种政治恐怖片,把左翼的政治倾向(虽然有别于激进的极左思想)和经典的剧情片的故事叙事结合起来,并且在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类影片的情节往往建立在对一个或者实有其名或者隐约含糊地掩饰的真实的官方丑闻的调查之上。此类‘政治恐怖片’为观众提供了类似于侦探片的兴奋刺激以及通过揭露真相所带来的震惊。一些大牌明星的出演又进一步确保了大量的观众群。”[7]550弗朗西斯科・罗西和科斯塔・加拉夫斯是其中的领军者。政治恐怖片一度被称作“黑色政治电影”,一方面是政治恐怖片吸收了大量的好莱坞黑的元素与表达技巧,如设置大量悬念、剧情曲折离奇、侦探手段等;另一方面,在于政治恐怖片比之黑,更加深刻尖锐地揭露社会阴暗面和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和媒介制度的腐败以及对民众的压制。这也是政治恐怖片的在影像语言和影像内容思想上的主要特色。此外,政治恐怖片大多是悲剧结尾和开放式结局,更易唤起观众对这些政治问题的思考。这类影片主要包括罗西的《萨尔瓦莱托・茱莉亚诺》《另一场战争》《马太伊事件》和加拉夫斯地《Z》《危局之国》《供认》等。

(二)艺术片的政治化

在拍摄“微观政治”的艺术片时,一种纵向层级的而不是横向地域的多元文化冲突,被用来表现体制的自身的异化和体制中人的异化,这种多元文化中,资本主义体制所决定的政治文化是和电影最“惺惺相惜”的了。安东尼奥尼否认至少是怀疑“知觉世界里主体与客体对立的存在”:《扎布里斯基角》里,影像不是艺术,而是记录,记录文化运动在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上的运作轨迹;《职业记者》中,安东尼奥尼借用第三世界革命和军火运输交易的政治纠纷问题来表现身份认同的主题,走向大众的微观生活,拓展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微观心理视域。1968年之后费里尼的几部艺术化的政治电影,在对政治的指涉方式上,费里尼比之安东尼奥尼更加的隐晦、更具象征性、富有诗意和经过精心的艺术化处理。费里尼是一个善于用影像进行政治象征的大师,他的观点能在适当的距离之外让我们能清晰的感知:《爱玛柯德》以半自传的方式展现了个人的政治记忆;《乐队排练》则象征性地描述了在当时意大利扭曲不公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状况下,在官方政权的压制和恐怖主义暴力的威胁下,早已扭曲变异的民生心态和支离破碎的国家生活。

三、消隐、回潮与电影的“制度化政治”

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后,戈达尔与罗西、加拉夫斯们在某种意义上出现了一些西方评论家们所说的“合流”的迹象,概括起来,是一种对旧有的传统的乃至现代派的电影“制度化政治”的坚决反抗和扬弃。这首先是在拍摄手法等技术层面上,然后是制作流程、生产发行等商业模式上,对制度化的、全盘商业化的、资本主义政治无意识的“电影政治”创作模式的反对。戈达尔埋头钻研电影媒介语言的创新,某种程度上是对新浪潮时的戈达尔的一个自我回归,这在《戈达尔论戈达尔》中就有所体现。弗朗西斯科・罗西和科斯塔・加拉夫斯们则将电影的政治热情转向了个人生活的戏剧化。激情落幕、社会文化心理的普遍保守化的回潮,使得电影创作者们不得不考虑来自国家法制和资本主义道德影响和建构起来的“主流伦理意识”的压力。他们只有继续在一个变化了的时代,重归保守和所谓传统道德价值的时代里,通过个人化的家庭生活画面描述继续荒谬、混乱、恐怖的政治世界里的政治关系,这或许是他们首选的甚至是惟一可选的“微观政治”表达。更重要的是,通过战后黄金期的发展和六七十年代社会运动和文化变革的洗礼,欧洲的资本主义的消费社会已经建构得日趋完善,“主体性”在被知识分子和青年们解构之后以另一种方式强势的回归,革命已成为一个神话被主流意识所放逐,社会结构日益稳固至少在表象上是牢不可破,电影只能将政治模糊化地隐喻,将政治热情封存于个体生活之中。1968年前后的欧洲文化运动,不是削弱而是巩固了资本主义文化体制――这就是欧洲政治电影运动分野、消隐、归流和走向电影的“制度化政治”的深层文化政治密码。

[参考文献]

[1] [英]塔里克・阿里,[英]苏珊・沃特金斯.1968年:反叛的年代[M].范昌龙,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2.

[2] [英]戈林・麦凯波.戈达尔:影像、声音与政治[M].林宝元,编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3] [法]洛朗斯・斯基法诺.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电影[M].王竹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 菲戈.1968年的电影革命[N].外滩画报,2008-11-27(312).

[5] 胡会平.图像和政治中的戈达尔[J].创作评谭,2009(01).

[6] [英]彼得・考伊.革命!1960年代世界电影大爆炸[M].赵祥龄,金振达,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08.

[7] [美]克里斯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M].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8篇

>>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创新研究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分析 浅析对高中新课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思考 新时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 关于微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几点思考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变与创新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论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研究 试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与创新探讨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刍议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创新研究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创新的思考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创新的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人类传播方式的革命性飞跃,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大学生作为“数字化生存”的最先体验者,他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已深深地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痕迹。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作为年轻的具有活力的群体,思想十分活跃,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自然而然也成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群。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微博、微信、微视、博客、手机报、虚拟网络社区和及时通信工具等为主要标志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更加广泛。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和表达个人意愿、实现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已经或者正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乃至生活方式。

一、新媒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1新媒体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新媒体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但同时,现代技术的出现也给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拓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载体。面对新时代、新环境、新任务,担负着“立德树人”重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全球网络空间高速发展带来的传播革命有清醒的认识,重视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符合传播规律、受大学生喜好的形式,有效植入新媒体环境,掌握宣传教育的主动权。

1.2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条件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窄、信息资源滞后、形式简单的局限相比,新媒体具有最先拥有新信息、新资源和最先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气息等优势,并且拥有文本、图片、声音、图像等新颖的视觉表现方式,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更加丰富充实,形式更加多样生动,内容更具时代性。网上直播、现实虚拟、同步交流、短信发送等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多样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跨时空双向互动的交流形式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接触的方式,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地接收变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减少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增强学习自主性和引发认知偏差并存

新媒体是一个具有海量信息、传播快捷、渠道多样的平台,大学生可以在各种形式的新媒体提供的丰富信息中,自主挑选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学习资源。新媒体这个开放和富有创造性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学习的空间,增强了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有助于他们在课堂之外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虚拟网络中传播的纷繁复杂信息很容易冲击大学生原有的价值体系,使得本身并不稳定的价值观变得更加混乱,从而造成判断上的失误,使他们陷入认识误区,导致认识上的偏激化甚至极端化。

2.2教育的开放性和信息的不可控性并存

新媒体的超时空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更加广阔、开放。但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匿名性和多元传播模式,使得新媒体在提供丰富信息量的同时,信息的内容也会良莠不齐,既有丰富的、前沿的信息,也有不健康的、非法的信息,增加了信息控制的难度。同时,一些国内外不法分子借助新媒体网络的随意性、虚拟性散布不实言论,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

2.3机遇与挑战并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巨大优势更广泛、更主动、更快速地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和政策。但是,新媒体的发展,也使教育者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优势、权威性和影响力受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对自己的角色做更为合理的定位,适应新媒体的舆论、思想环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挖掘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索更有效、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作方法。

三、引用新媒体创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正视新媒体,推出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转变观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理念。首先在思想上要认可新媒体,要以发展的眼光和视角看待新媒体及其影响,积极接纳新鲜元素,在思想观念上与大学生同步。其次在行动上要主动学习新媒体,及时了解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学会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和对大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形成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双向互动式”的教育模式。

3.2利用新媒体,构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立体化互动平台

一是利用校园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要真正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不断丰富网站的内容和形式,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二是建立校园web端信息平台,设立校级、院系、班级多层级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将信息查询、消息推送、即时通讯等信息功能和服务功能融入其中,为大学生提供便捷、高效、多层次的信息获取和学习交流的渠道。

3.3了解新媒体,培养复合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定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交流和培训,使他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和网络文化传播规律。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了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并且能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不断丰富育人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手段,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结语

新媒体的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点,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媒体语境为视域[J].南京社会科学,2009(10):120-125.

[2]李岩,曾维伦,何海涛.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1-25.

作者简介: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彭雪枫;抗日战争;军事新闻思想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57-02

一、彭雪枫军事新闻思想溯源

(一)早年的新闻工作经历

彭雪枫在军中以儒将著称,他20年代入北平西北军子弟学校,后入汇文中学和民国大学文学系。学生时代的彭雪枫由于手头拮据,经常给报刊写稿,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他的长篇报告文学《塞上琐记》曾在《国闻周报》上连载9期,也曾经给《西北文化日报》和《世界日报》写过政论文章和小品文。尽管不久彭雪枫就奉调去江西红军,十年征战之后成了一位出色的红军将领,但早年的这一段新闻工作经历却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功底。新四军军长曾经称赞他文武双全,“吾党匡天下,得君亦俊才”。

(二)对新闻工作的极大热情

彭雪枫很早就接触到了新闻工作,并对新闻工作抱有极大的热情。1928年他曾报考天津《大公报》校对职务,1931年他在江西红军任师政委的时候就重视新闻工作,曾经亲自编辑出版过油印的《猛进报》,他不仅亲自写稿,还做编辑、校队、发行工作。在创办《拂晓报》后,他曾经风趣地对《拂晓报》的年轻新闻兵说:“将来革命胜利了,我要当个新闻记者。真的,我从少年开始就和党报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知识都是从党报里得来的,那时我喜欢给党报投个稿,我对党报有特殊的感情啊!”[1]

(三)革命斗争实践的磨砺

彭雪枫始终将政治宣传作为重点工作加以强调,高度关注军事新闻宣传工作,是人民军队中极富宣传斗争经验的高级将领。早在红军时期,彭雪枫就创办过《猛攻报》和《拂晓》,这两份报纸密切反映部队实际,文章简洁生动,为战士们喜爱,成为当时连队政治工作的有力工具,《猛攻报》是红军中创办最早的党报之一。[2]抗战中他又以“拂晓”为名,领导创办了大量报刊杂志。在数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彭雪枫深知政治宣传工作意义重大,其成败直接影响到军事胜利。彭雪枫重视《拂晓报》在政治宣传中的作用,他曾经说,“《拂晓报》作为党的一支铁军,其威力赛过千军万马。” 可以说,彭雪枫的军事新闻思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获得的经验。

二、彭雪枫军事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党报必须保持政治上的绝对正确

彭雪枫认为党报必须在政治绝对正确,必须无条件宣传党的政策和理论。彭雪枫曾经说,“政策是党报的生命,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根据党的政策进行宣传。”[3]他认为,“宣传党的主张党的政策,解释党外人士对党的误解,驳斥反动派造谣污蔑,是每个共产党员(公开的或秘密的)的起码任务。” “一个党的宣传家”必须“富于警觉性”,必须“是最坚决的党的利益的卫护者。”[4]在具体的宣传方针上,彭雪枫认为党报必须要围绕党的主要政策来组织宣传,要避免毫无中心漫无目的的宣传方式,防止导致官兵和群众思想上的混乱,他说:“要努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一定时期,报道应该有中心,不能无目标的东放一枪,西放一炮。”

彭雪枫十分重视党报上刊登的新闻的真实性,他要求《拂晓报》上刊登的新闻必须充分依据客观事实,做到言之有据,这样才能获得官兵和群众的信任。彭雪枫常讲:“事实俱在,真理固自在人心。”[4]“读者看到事实,一目了然,作者就不必站出来演说一番了,事实胜过雄辩嘛!”[2]彭雪枫还十分重视党报的作风,认为党报必须严谨认真,每篇消息甚至是每个标点符号都应该认真校对,不能出现错误,尤其不能出政治上的错误。《拂晓报》曾经刊发过一个消息,报道青年农民踊跃参加新四军,小标题上说他们是“从家里开小差”。彭雪枫对此提出了批评:“这不是幽默,是卖噱头。这样的标题出现在党报上,是不严肃的。”[5]可见,彭雪枫对党报宣传怎样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着深刻的认识。

(二)党报必须坚持斗争精神

彭雪枫重视党报的斗争精神,他十分推崇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的说法:“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者和集体的鼓舞者,而且还是集体的组织者。”在《拂晓报》报的创刊词《拂晓报――我们的良友》一文中,彭雪枫深情地写道:“要和不正确的思想、意识、行为,做无情的斗争。她指点我们,她批评我们,她纠正我们,她说服我们。她是我们的密友,她是我们的良师。”1939年秋,《拂晓报》创刊一周年,彭雪枫亲自写了纪念文章《拂晓报的产生和壮大及其今后的方针》,在谈到《拂晓报》今后的方针时他说:“我们的新闻,必须包含着充分的斗争精神,不然就成为了纯客观的报道。列宁在《做什么》一书中说,共产党人写出的东西,总是应该带有斗志的,我们要实现列宁这个教导。”

彭雪枫尤其重视评论在开展党报斗争精神中的作用。他认为“党报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报道,党报的内容,从新闻、社论、论文,都应该包含着他的教育性、斗争性和组织性。”他曾经教育《拂晓报》社的同志,“要根据党的指示,撰写社论、专论,特别是要写短而精的文章。我们不赞成那种光看消息而不看社论或者其他论文的同志。《拂晓报》在艰难的条件下,以尖锐的词句、理直气壮的声调、有凭有据的事实,及时将党的路线、主张、政策、决议以及个别时期的指令通过党报传布出去,提高了沦陷区人民的抗战意志,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这是彭雪枫对党报斗争精神重视的一大功绩。

(三)党报要重视理论性和可读性的统一

彭雪枫十分重视党报的理论性。在指导《拂晓报》宣传工作时,他坚决反对“为了将就读者或听众的水平和兴趣,而就不写或者不讲关于理论方面的原则上的问题”。指出:“写大文章要少,写小文章要多,但要反对那种忽视理论的、较大的政治论文的倾向。”[4]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时,彭雪枫非常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实际相结合,重视将大的理论简单化、口语化,使广大官兵和群众容易理解和接受。彭雪枫曾以的指示教育广大干部:“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4]

彭雪枫还非常强调党报的可读性,认为党的理论和政策,必须要在群众容易接受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普遍影响。《拂晓报》所刊登的文章大多文风质朴、有血有肉,这得益于彭雪枫的一贯主张“每一个宣传品必须有血有肉有内容。”他反复强调宣传口号“决不是老一套‘军民合作打日本’,决不是必从国际形势讲起,决不是‘卢沟桥的炮声响了’[4],必须适时而变。”针对一些同志过于追求稿件文艺性的做法,彭雪枫曾经提出,“现在我们的党报上,过多地追求所谓文艺性了。开口学生腔,描写不切实际;枉自抒情,流于空泛;文字半文半白,尾巴上拖个云云,就是缺乏活生生的事实,这一点应该改进。我们的文章还是写的朴素一些才好。”[3]

(四)党报要重视读者反馈和调查研究

重视和读者的联系,是贯彻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思想的体现。彭雪枫在《拂晓报的产生壮大及其今后的方针》中检讨了《拂晓报》在联系群众和读者方面的缺点,“对于与读者的联系、贯通、讨论以至实际上的帮助,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政治水平,用种种方式解决他们的问题,还是做得不够。更不能引起读者,尤其是作者们写文章的积极性。”

彭雪枫强调读者调查的重要性,他始终认为:“谁能深入群众,谁能倾听群众的呼声,谁能注意群众的舆论,谁能揣摩群众的心理,谁能了解群众的苦处,谁能迎合群众的斗争。于是,谁也自然能够提出具体的动人的活泼的有血有肉的鼓动口号。”[4]为了保证调查制度的经常性,他要求《拂晓报》通过相关制度的建设,促进调查研究的开展。彭雪枫对读者反馈和对调查研究的重视,至今对党报和军队报刊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彭雪枫军事新闻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实践和丰富了中共党报思想

彭雪枫的军事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他早期的新闻思想萌芽于宣传鼓动,受苏联共产党的理论宣传较多,尤其是列宁革命宣传理论影响较深。他曾经认为“宣传鼓动得到了效果,既是说已经激起了群众热情,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马上要组织群众行动起来。”到后期,彭雪枫则越来越重视遵循新闻规律,提出了新闻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党报要重视理论性和可读性的统一,要重视读者甚至是敌对官兵反馈等军事新闻思想。彭雪枫的军事新闻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党刊思想,为党报功能发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为新四军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实践。彭雪枫军事新闻思想来源于其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办报实践,同时也指导了新四军抗日根据地其他报刊。彭雪枫军事思想通过报人训练班的开办,为更多新四军的新闻工作者接受。“1940年春,第四师政治部按照彭雪枫的指示在河南永城举办了办报人员训练班,培训了20多名学员。报训班开设政治理论、新闻理论和印刷技术等课程,由支队首长和《拂晓报》的办报人讲授新闻采编印刷等知识。彭雪枫亲任班主任,并且讲授新闻理论课程,他号召大家刻苦学习,不断努力,做新闻的“职业家”。”[2]彭雪枫在指导报人训练班的过程中,传递了自己的军事新闻思想,为新四军培养了许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工作人员。

(三)拓展了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报刊的影响

彭雪枫军事新闻思想使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报刊的影响辐射到了敌后甚至是国外。报人训练班结束后,这些受训的报人回到各自部队后,先后创办了《永光报》、《夏声报》、《宿风报》、《抗大生活》报、联中《学习》报、《淮上导报》等报刊,进而促进了被称为“文化垦荒”的新文化运动在豫皖苏边区的兴起,并引起了由范长江领导的“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和“国际新闻社”的重视,这其中代表和实践着彭雪枫军事新闻思想的《拂晓报》最为引人注目。后来,通过“国新社”和宋庆龄主持的“保卫中国同盟”,《拂晓报》先后发行到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尼、越南和缅甸,以及印度的新德里、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等国,极大地拓展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报刊的影响。“正像新四军游击队副司令员、豫皖苏边区党委书记吴芝圃描绘的那样,从‘拂晓到金辉遍地,到日午当天’,彭雪枫军事新闻思想培育出的“拂晓之花”开遍豫皖苏边区,有力地推动了抗战事业。”

参考文献:

[1] 单斐.拂晓报成长的道路.豫皖苏抗日根据地[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2] 杨居人.拂晓报史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3] 单斐.园丁夜话.拂晓报[N],第300期.

[4] 彭雪枫著.彭雪枫军事文选[M].北京:出版社,1997.

教育和政治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语录歌

我出生在1977年,那时“”已经结束,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不禁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特殊年代,但同时也有点遗憾自己没能见证那段特殊的历史。有一次我给学生上《中国音乐史》讲到音乐时,这些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学生们对这一段音乐历史几乎一无所知,尤其是对“语录歌”①的历史他们觉得不可理解,难以置信。的确,“语录歌”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已经红火过,而且红火得登峰造极,普及到大街小巷,村村落落,它因权力的推动而实现,随着“”的,地位一落千丈。以至于三十年后的今天,连八十年代甚至是七十年代末出生的人都不清楚“语录歌”那段历史,这一切无时不在触动着我,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究竟对“语录歌”又认识多少?了解多深?

一、悖谬历史的产物

“”前三年(1966―1969年)是社会最为动荡的时期。这一阶段的音乐,除了《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国际歌》以及“语录歌”、“造反歌”等之外,就只有八个样板戏②了,这种畸形的文化现象同当时的政治形势密不可分。“语录歌”就盛行于的这个阶段。

早在1960年,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在各种场合不遗余力地推行对的个人崇拜,他利用的崇高威望及全国人民对的热爱,把对的正常赞颂转变为一场席卷全国的个人崇拜。为了借的权威,而达到扰乱文艺界的目的,集团把持的《红旗》杂志1967年第九期发表了1963年12月12日及1964年6月27日的《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在这两个批示中,指出:“要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起来,向那些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展开坚决的斗争,从思想上粉碎资本主义复辟的阴谋,从思想上挖修正主义的根子。”的这两个批示无疑给那些政治阴谋家大做文章的机会。他们为了进一步篡党夺权,对音乐界的“权威人士”进行残酷的破坏与摧残,很多音乐家被审查、隔离、监禁,甚至迫害致死,大部分作曲家都被长期剥夺了创作的权利。很多歌曲(包括解放前的优秀歌曲、歌剧、交响乐)都被、等人列为“反动歌曲”和“坏歌曲”。特别是1966年以后,中国的整个音乐除了样板戏、少数歌颂的歌曲以外,决大多数是不能演唱的。作曲家为了自己的创作灵感得到释放,只能奉命写作,在“控制使用”的压力下搞创作。而在这种特殊、非常的政治形势下,能被允许创作的全部都是、“”宣传政治教义,或是与政治运动相关的音乐作品。作曲家的创作能量无法得到释放,只有通过写作“语录歌”来渲泻自己的写作欲望。《语录》是当时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政治工具,同时也成为一种特殊、几乎唯一的歌曲的创作形式。1966年开始的短时期内,《语录》的重要段落都被谱成了语录歌,凡遇发表“最高指示”,大量的语录歌必会“纷纷出笼、赶时问世”,很快发展到为全部“老三篇”、的《语录再版前言》谱曲。

“语录歌”就在这个特殊年代,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文化“脱颖而出”。

二、语录歌的分类及其音乐特征

一、语录歌的分类

(一)“语录歌”的歌词出自于《语录》、《文艺语录》、《选集》、《最高指示》。

(二)“语录歌”的发表、发行

1.报刊杂志

《人民日报》、《报》、《文艺》、《红旗》从1966年开始陆续大量地刊登“语录歌”。

2.歌集

全国各地出版社陆续发行了《语录歌曲集》,如本人收集的有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分别发行的《语录歌曲集》。

(三)《语录》的发行从版本上看有汉语、少数民族语、外语三种版本。

二、“语录歌”的音乐特征

(一)“语录歌”的整体概况

作为宣传政治教义的“语录歌”,为了广为传唱,多为一般性的群众歌曲。

由于“语录歌”的歌词都是选用当时人们学习的政治论文,句子长短不齐,没有句法,也就不可能象其它创作歌曲那样有一定的韵脚。有的“语录歌”的旋律几乎是脱离了歌词,没有什么艺术价值,都是随着“念白式”的语调进行,比较口语化,旋律性、抒情性较少。如《一个无产阶级的党也要吐故纳新》等等。但是,也有一些作曲家在创作中注意旋律与歌词的紧密结合,将无句法变成有句法,使得这种原本枯燥、乏味的歌词有了一定的旋律性,较为动听,朗朗上口。当时,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有:《永远学习“老三篇”》(李劫夫谱曲)、《争取胜利》(李劫夫谱曲)等等。

另外,在“语录歌”的曲首,常常加上朗诵的段落,如:《纪念白求恩》(李伟谱曲)、《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李劫夫谱曲);也有在曲尾加上歌颂性口号的,如:《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李劫夫谱曲)。

(二)“语录歌”的旋律特点

语录歌旋律特点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有:

1.进行曲式的旋律占了大多数。如:《我们的党是一个伟大的党 光荣的党 正确的党》。

2.欢快的旋律速度相对较快,多采用“四二”拍的节奏。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杨平谱曲)。

3.抒情的旋律速度较为缓慢,音程多为极进,符点节奏相对较少。如:《学习白求恩》。

(三)“语录歌”的演唱方式

“语录歌”当时作为特定内容的歌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除了出版歌谱的方式以外,更重要的是“语录歌”的演唱。

“语录歌”的演唱形式并不因为当时刻板、乏味的政治运动而显得单调,反而以多种形式广泛传播。主要有以下形式:

1.齐唱最多,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田美谱曲)、《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姜春阳谱曲)。

2.轮唱,如:《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民谱曲)。

3.独唱,如:《必须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彦克谱曲)。

4.歌舞表演唱,如:《我们的军队是真正的人民军队》(彦克谱曲)。

在“”前期,“”前的歌曲、器乐曲因政治原因被封杀,此时“语录歌”因“”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当时由于“个人崇拜”被推到了顶峰,“语录歌”充斥广播电台、集会以及各种公众场合,这些畸形的“”政治歌曲将政治噪音和杀气腾腾的恐怖气氛带进了歌曲创作。“语录歌”和当时少数的“颂歌”、造反歌曲创作成了一时的风气。极“左”政治路线的束缚以及教条化、公式化、概念化的创作,使其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悖谬时代、悖谬的单一、公式化的音乐创作状况,艺术的教育作用被推到了极至,审美作用则被降到极为次要的地位。

三、我看语录歌

“语录歌”是前三年最重要的音乐形式,是当时的音乐主流,并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时候的“语录歌”可以说是“一统天下”,“音乐就是语录歌”,其他的音乐除了少数的“颂歌”和“样板戏”以外都被取缔,只能私下流传。“语录歌”这种音乐形式作为“音乐”中的一种特定的、主要的音乐现象,风行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两次讲话,使“语录歌”的狂潮顿时烟消云散。在这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全国上下只允许唱三首中国歌曲:《东方红》(李有源词)、《大海航行靠舵手》(郁文词王双印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一首《国际歌》(鲍狄埃词狄盖特曲)。

“语录歌”就是等人歪曲、篡改了思想,引用同志的只言片语来骗人、吓唬人的政治工具。但是“语录歌”铿锵有力的节奏、口号式的歌词都对后几年的音乐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样板戏《海港》就吸收了“语录歌”铿锵有力的节奏特点。人们在听惯了“铿锵有力”的旋律以后,偶而听听民歌式的旋律,会觉得很新鲜,后来的“战地新歌”中有相当一部分抒情的歌曲,就是受抒情的“语录歌”的影响。如:《浏阳河》(湖南民歌湖南省文工团歌舞队改词)、《祖国!我为你战斗,为你歌唱》(晓星、苏伟光词剑军曲)。另外,它的创作、构思也对其它的创作歌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如表演唱《老两口学毛选》就跟“语录歌”和学习“语录”有关。

“十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而在“”的头三年,音乐就只有“语录歌”,如果放弃研究这段音乐历史,那么这三年的音乐就是空白。在当时,七亿人民几乎人人都唱“语录歌”,试问还有哪个时代出现过这种局面,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出现过这种现象?我们都不可能无视这一段历史,不能因为“语录歌”是一种荒诞、扭曲的时代产物,就抹煞了这段时期的音乐,如果说“这段时期是没有音乐的”,那么整个“音乐史”就断了三年,整个中国音乐史就是不完整的。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它从属于政治,来源于政治,服务于政治,有政治才有“语录歌”,它是当时人们对思想错误认识,狂热崇拜下的创作产物。它的艺术性局限于明快的节奏、进行曲式的旋律,没有句法的政治论文,都在重复一样的政治语调和政治口号,完全失去了艺术的独立性,成为政治的“附属品”,失去它应有的艺术价值。必然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语录歌”作为中的一种特殊的音乐现象,曾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就更应该以历史唯物史观的方法去客观地看待这一“”的产物,从中吸取它的经验和教训,找出“语录歌”的根源,结合当前的音乐现象的利弊,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这段历史,去审视这段历史!

参考文献:

[1]语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66年出版.

[2]文艺语录.首都红代会中国人民大学.新人大公社语文系分社.《文艺语录》编写小组,1967年7月出版.

[3]语录歌曲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69年5月第1版.

[4]语录歌曲集.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

[5]高皋,严家其著.“”十年史(1966―1976).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6]梁茂春著.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9).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7]汪毓和主编.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49―1986).华文出版社,1991年6月第1版.

注释:

①“语录歌”是指在“”中,作曲家为《语录》、“最高指示”的重要段落谱写的歌曲。

上一篇:经济思想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