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范文

时间:2023-03-05 22:58:57

教育督导

教育督导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文章从教育誉导的涵义及其历史沿革、教育督导的地位与作用等既定认识出发,提出了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看法,并结合我国教育誉导现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作出了一些思考。

关于教育督导机构隶属所涉及的问题是:教育督导室是直接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还是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该命题必然牵涉到教育督导机构的体制、地位、性质及其职能的确立,并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印象中的教育督导室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养老机构,总是被一些退居二线或认为不太中用的.‘闲”“老”人员把持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我们自身对教育督导这一领域的浅白无知;其二是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本身确实有待进一步完善。那么,什么是教育督导?它的历史渊源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新时期,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如何完善和发展?本文将就以上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对教育督导及其历史沿革的认识

教育督导,顾名思义,就是对教育的监督和指导。不同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人们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学校教育的视导和督察,但这种教育督导在本质上与现代教育督导有所不同。在“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历来重视教育问题,直接干预教育活动,教育督导是其控制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隋唐以后,教育督导制度直接同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帮助帝王“督率教官代导诸生”和监督弹劫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简言之,我国古代的教育督导重在“监督”,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而现代教育督导特别是西方教育督导主要重视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旨在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美国而言,18-19世纪时把教育督导看作是一种“监督”(Inspection),2D世纪以来则把督导理解为“视导”(Supervision),并且不同的时期对“视导”的理解与把握也不同。如2D世纪60年代主要强调教育视导在课程方面的作用;70年代则重视教育视导在管理方面的作用;80年代,教育视导所关注的是对教学的管理,以适应教育法治建设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要。这说明把握教育督导的概念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依据我国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近年来出版的教育督导著作大致这样来解释教育督导的概念:’‘教育督导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也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定涵义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教育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对这一定义,笔者认为过于偏狭。因为它过分强调了教育督导的行政性,易忽视其专业性;重视.‘督政”,易忽视“督学,’;重在‘.监督”而非“视导”,且缩小了教育督导组织存在的范围,并把督导的目的局限在‘.报告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上。笔者比较赞同黄藏在其所著《现代教育督导引论》中给教育督导所下的定义:教育督导是由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的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促进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笔者所理解的教育督导是一种行政性和专业性并举,但以专业性为重,“监督”和“视导”职能兼具,但以“视导”为主,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奉行民主、科学、法治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为旨归的专家式管理支持系统。它对上能起到“参谋”和’‘反馈”作用,对下能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既在政府或行政领导身边,又扎根于教育行政和学校之中;既在教育行政部门之内,又能够跳出教育行政部门之外;既明上义,又知下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掌握教育现状,又能前瞻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并且,教育督导不仅是指各级政府设立的教育督导机构,也包括学校内部建立的督导机制。关于建立学校内部督导机制,湖南未阳一中对此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探究和实践。

教育督导古而有之。我国西周时就有“天子视学”,随后视学制度沿袭发展,又扩至“王亲视学”、“学官视学”,但真正建立起教育视学制度是在宋代。宋代设立了专门的官职与机构,设有提举学事司,“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徒之勤惰”。元代设提督学校官,明清时中央任命各省提学官(清称提督学政、学政),民国时(1996年后)改称视学人员为“督学”。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督导室或视学室,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教育督导工作被削弱停滞;1997年9月,邓小平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机构,教育部设立了视导员,着手恢复教育督导制度;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原国家教委设立了督导司,全国教育督导机构随之建立起来;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教育督导规章,教育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和发展;l卯7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加强监管部门,教育部在机构改革中将督导办独立设置,以后中编办又批复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普遍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强化了督政职能。就国外主要是西方的教育督导而言,其教育督导制度是在18世纪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引发了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的极大需求,而由社会团体和个人经办、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国家介人教育,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投人,由此,教育督导制度得以建立。该制度旨在强化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由于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不同,因此教育督导制度也不尽相同。相对而言,笔者比较推崇英、美的教育督导制度。英国是率先建立现代教育督导制度的西方国家。英国政府自1939年首次任命皇家督学,到现在已形成了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中央和地方两级制度并行的全国教育督导网络。女皇督学团和地方教育督导机构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二者相互补充。中央督导不负直接的管理责任,而地方督导组织则重视视导后的改进工作以及对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校长的提拔与任命、教育资源的分配等非视导性工作。女皇督学团面向全国,向教科大臣负责。地方督导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教育督导工作,向地方教育局和教育委员会负责。这种两级并行的教育督导网络将宏观督导与微观督导统一起来,可以将“督政”和“督学”落到实处。

教育督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督导评估 均衡发展 专业成长 学校发展

“东风送来满眼春,活水入渠清如许。”教育督导,就像一场及时雨,督促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教育规律办好学校,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教育好学生。帮助教师认识了自己,学会了反思,更新了观念,创新了方法,从而快速地成长起来。

一、督导评估促学科均衡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的素质教育。由于受到中考高考的影响,从学校领导、班主任,到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都只注重统考科目,其他则无足轻重,经常是非学科教师兼课。学校、老师不重视,学生自然也是随便应付。如此一来,学校的学科教学就必然失衡。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所以,“教育督导”应运而生。教育督导评估对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全面的整体的检查、督促、指导和评估,督促学校给所有学生提供同等条件的学习机会,使适龄儿童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都得到普遍发展。对学校提出了明确的具体的要求,增加了素质教育方面的具体指标,增加了有关“开设的各门基础学科都应该均衡发展”的要求,纠正应试教育的弊端,全面考察学生的各学科水平,注重了学科的均衡发展,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落到了实处,让学校工作回到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

二、督导评估促教师专业成长

教育督导的基本功能是“督政”和“督教”。而在“督教”这个概念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督导评估机制的运行,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我们知道,先进的教育理念,国家的各项教育政策等,最后都要通过教师落实到各项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因而,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

很长一段时间里,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失去了方向性。尽管一直高唱素质教育的调子,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子,什么德育为重,减轻学生负担,等等,可是,最终压在老师肩上的还是那一个简单的分数和升学率。因而,什么样的教师才是好老师,有什么样的专业能力的老师才是优秀的老师,也自然地要以应试教育为准则去衡量。

有了教育督导,学校建立了各学科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制订了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引导和促使教师自我调节、自能发展,引导他们向研究型、综合型转变,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校本研究也成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校本研究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现实场景的真实问题以及提升教学常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等方面为研究内容,深深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乃至生命存在方式的一部分。

校级教学督导更是成为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生力军。校级教学督导围绕“全面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学生共同成长”的主题,坚持“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督导结合”的工作方针,制定了专门的听课计划。每次听课后,督导们都能及时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交流看法,或给予积极肯定,或提出改进建议,无疑为进一步夯实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这样,教育督导便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纠偏仪,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促使教师主动自觉积极地进行专业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改革齐头并进。

三、督导评估促学校自主和谐

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对引导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督导评估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校,督导评估的监督制约作用、评价激励作用和导向作用是“外因”,学校的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是“内因”。学校依照素质教育要求提出有效发展目标,通过组织实施――自我修正计划――制定新的计划――再实施的步骤,形成自我诊断、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并把各方面工作纳入自评范畴,纳入学校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提高学校依法治校、科学管理水平。发挥团队精神,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层层发动,人人参与,层层分解指标,人人落实责任,形成群策群力、自我教育的局面。督导评估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监督,深入基层,指导学校依据评估方案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计划,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加强随访,及时反馈,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控制学校年度自评的方向。通过讲解评估标准和方法、技术,解决疑难问题,帮助学校掌握和调控自评过程,从制度上和管理上对自评工作加以督促和检查,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和谐发展。

反思促进提升,整改推动发展,创新拓展空间。督导评估,促进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追求办学绩效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大鹏一朝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教育督导东风的劲吹下,学校必将朝着教育强校的目标阔步前行,迎来春色满校园。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努力开创21 世纪教育督导工作的新局面》,《人民教育》2005年第12期。

[2]肖小华《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设置中的问题及对策》,《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 期。

[3]王桃英《教育督导专业化的政策性探讨》,《现代教育管理》2009年第3期。

[4] 程振响《发展性教育督导:当代教育管理发展的理性选择》,《江苏教育》2009年第8期。

[5]李卓《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独立性之探讨》,《教育探索》2004年第9期。

[6]许建美:《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3期。

[7]郑友训:《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与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教育督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督导科学发展观实践

一进一步深化对教育督导工作内涵的认识

1.教育督导的内涵

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行政监督机制。教育督导即是行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管理的活动,是代表政府对教育工作实行国家监督。其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同级或上级人民政府反馈信息。教育督导是一种政府行为。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指出,“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督导制度,只有我国明确规定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是教育督导重要职能之一,这是我国教育教育督导制度的一个创举。

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主要来源于国家权力,通过国家权力的威慑力表现出来。但它的权威性并不是单一的,还要受到许多其他方面权威的影响。因为教育督导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关于教育督导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对于教育督导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也形成了一定的权威性。

2.合理界定教育督导机构的地位与性质

督导是一种监督检查机制,也是一种导向机制,一流的督导体系"至少应该做到两点。其一是监督检查有力,即"要有权威"有公信力"有影响力。其二是"评价准确"导向正确。要做到监督检查有力"督导机构必须尽可能做到客观"不受或少受其他因素干扰,因此"督导机构要相对独立,要做到评价准确、导向正确,督导就要尽可能专业化,所以,一流的督导体系要求把督导机构界定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专业化的机构。

3.要坚持以督学为本

从本质和长远来看,教育督导必须以督学为基本职能,教育督导部门担负着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使命。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的督导评估,推动学校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督导制度,全面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督导机构在开展督导评估时,不能仅仅是监督检查,还有更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加强指导。并且这种指导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既有贯彻方针政策方面的指导,也有工作方式方法和管理水平的指导。要使被督导单位通过评估,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并追本溯源,找出差距,然后认真加以改正,接受监督,使其工作质量有所提高,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

1.创新督导导向功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教育督导的重要工作。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困扰,一些学校出现了违背教育规律和法规的办学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督政的同时始终关注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坚持正确导向,发挥好创新的评估机制和科学的评估体系的功能,开展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内容的中小学办学水平和综合质量评估工作,以对每个学生全面负责的态度,为学生主动发展创建最佳条件和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走向成功。

2、创新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创新督导制度,加强教育督导部门自身建设,直接关系到督导工作的水平和效益。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为推进教育政策的落实、加强教育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既熟悉教育规律又能胜任工作的督导队伍。要加强督导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培训,各级教育督导人员要努力增加服务意识,要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学校办学引路护航、提供优质服务。

3.督导与课改并驾齐驱前行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保证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教育督导部门的重要职责。对于课程改革这一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决策,教育督导部门不能不给予“关注”。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秉持开放、民主、创新的理念,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所有参与课程改革的领导和教师必须明确和树立上述理念,并用于指导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是这次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因此,对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督导首先要看是否树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通过督导促进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的转变。

4.建立督导双方的伙伴关系

对学校来说,则应把督导评估当成学校发展的契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督导工作中去。要做到在督导全过程中,学校、督导者双方互动,共建“合作伙伴”关系。英国的经验也表明,“形成性教育评价制度的成败取决于学校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坦诚和参与程度。”

实质上,形成性评价是在鉴定性评价基础上的一种发展。鉴定性评价重在建立规范,发展性评价重在超越规范、创建特色。合乎标准是对于所有学校的基本要求,而个性化发展则是在达标的基础上的更高的目标追求。形成性评估不是不要规范,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标准和规范已经内化在学校的发展之中。

5.建立教育督导公报制度,改善行政管理

教育督导部门是教育行政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开展贯彻执行教育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行政监督,赋予了它特有的权威,但这一权威还必须建立在督导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上。对督导评估对象的督察不仅要排除权力和感情因素的干扰,而且要敢于把客观的情况反映出来。为此,督导评估的结果,除了作为奖惩依据外,还要定期地向社会公布。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断地将各种专项督导评估结果及时发表督导公报或通过地方报刊予以公布,以其客观公正性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同,既有力地推动了工作,也树立了督导工作自身的权威。因此,各地都应该建立督导公报制度,定期公布各种督导结果。这既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也有利于为政府决策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提供意见、建议,而且还有利于使督导结果透明化,便于社会监督。

教育督导范文第4篇

最近,我参加了教育部、中组部举办的全国分管基础教育厅长、市长学习班。举办这个班的目的是学习“十七大”精神、学习领会我国教育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十天的学习收获很大,我认为教育新阶段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

第一,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力资源大国阶段,今后我们要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但潜在的人力资源丰富,关键是要实现人口负担向人力资源的转化。通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终于从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力资源大国,标志就是实现了全国“普九”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现在,中国的老百姓都能接受起码九年的义务教育,**的老百姓还能普遍接受十五年的基础教育。但是,仅实现了人力资源大国还不行,现在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以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不断扩大再生产的“铺摊子”式的发展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们的GDP上去了,而可利用的资源却越来越少,环境的承载能力也到了极限。中国的污染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大自然已经发出了警告,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过去的几十年,通过改革开放,我们不但没有被边缘化,而是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循环中。但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分得的主要是“加工业”,是原材料消耗最大、拿到利润份额最薄的那一部分,挣的是辛苦钱,靠的是廉价劳动力。但单靠出卖廉价劳动力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这对人才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培养一批有原创、具有开发自主知识产权能力的人才,也就是创新型人才;要培养一批懂经营、善于开拓市场的人才,也就是创业型人才。

我省的“创新、创业”的口号提得非常好。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理应是现代教育的追求目标,也是迈入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标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任务。最近,有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十几年的美国记者,回到美国写了一篇《美国人不要急》的文章在网上广为流传。文章仅从中国教育现状出发,对所谓的“中国”进行反驳,提请美国人“不要急”。理由很简单,第一,他所看到的中国的中小学都是五、六十个人一个班,有的班额更大,还“停留”在上世纪中叶“批量生产”的阶段。第二,孩子只关注如何做题,关注的是解题技巧的培养,缺乏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方法论的培养。第三,北大、清华学生在某一专业就读,并不是他喜欢这个专业,往往是因为他的高考分数刚好够到那个专业。其它大学也存在这种情况。第四,许多中国高校的优秀毕业生都把美国作为继续深造的首选之地。因此,“美国人不要急”。

如何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教育是实现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唯一途径——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感。教育光有漂亮的校舍还不行,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核心价值取向等都还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差距。如果我们还继续用老一套的方法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任务就会落空——对此我们要有紧迫感。

第二,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迈进。经过三十年的努力,我们全面普及了基础教育十五年,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基本完成了量的扩张,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对大多数县(市、区)来说急风暴雨式的外延的扩张或硬件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当然各地还有一些布局调整的尾巴,主要是城镇的教育布局;山区应该根据实际保留一些必要的教学点,农村的布局调整应该已经基本到位。各地要尽快对布局调整进行“收口”,适时转移资金的投入方向,政府要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的投入到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设备设施上去,投入到内涵发展上去,投入到软件上去。要把领导人的精力更多地引导到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关注课改、关注教育教学改革上去,引导到关注“读好书”的问题上去。

第三、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全民的、普及的、大众的教育迈进。教育发展得很快,不知不觉我们的教育已经进入了全民的、普及的、大众的教育阶段,但我们的思想没有跟上,还停留在“精英主义”的教育阶段。我们对所谓“好教育”、“优质教育”的理解很片面,衡量一所学校就看考上上一级“名牌”学校学生的多少。对每一个孩子来讲,其实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的学校。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不同的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要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让他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教育是培养人的,全民的、普及的教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受教育的权利,使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我很赞成陶西平同志对教育公平的论述:第一是机会公平或起点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相对优质的教育,解决“有教无类”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始终没解决好,学校之间拼命地抢生源,所谓“差生”得不到更多的关照,甚至被赶出校门。第二是过程公平,过程公平就是为不同的孩子提供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第三是结果公平,让孩子的潜质得到最大的发展,解决“人尽其才”的问题。孩子的潜质是有差异的,但没有高低之分,理想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8%,高校的录取率已超过70%。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左右时,学术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就会越来越困难。一旦进入到这样一个时代,文凭将不再是最重要的,而能力和人品会变得更有竞争力。

二、积极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努力为创建“教育强省”服务

近年来,教育督导运用各种载体和手段,积极实施对地方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对促进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推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各市、县积极创新教育督导新机制、新抓手,教育督导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教育督导既要“督政”,也要“督学”;既要“督”,又要“导”,“导”就是要有目标,有导向。

“督政”,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要确立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指导思想。城乡均衡,首先是县域内的均衡,我们要按照“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把督政的重点放在县级人民政府。虽然这几年县级财政承受了越来越多的刚性支出压力,但**地方财政的增长速度还是可观的,只要党政主要领导重视,新增财政能按比例用于教育,保证教育的健康发展还是可能的。我们要督促县级财政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依法做到“三个增长,两个提高”,保证财政性教育支出所占比例不缩水;督促县级财政确保生均公用经费落实到位、按时拨付并不断增长,不能因为取消了服务性收费(如柴火费等),而取消应有的服务;督促政府保障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正当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教师的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教师与公务员的收入差距;督促政府建立合理的城乡教师和干部的流动机制,逐步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质量。今后一段时间,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责应放在发展幼儿教育、成人教育上,以及搞好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当然有财力的乡镇还要继续在学校建设和教师待遇提高等方面给予支持。

2、重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均衡首先要抓县域内的均衡,核心是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目前,硬件均衡正在推进中,要抓紧不放。除了学校设施设备条件均衡外,一是要看城乡教师待遇是否均衡。据了解,现在我省很多地方农村教师的待遇普遍比较低,包括职称比例、实际收入和住房条件,这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县域内教师的调动也还在向不均衡方向发展,许多农村优秀教师都向城关流动,造成了教师队伍新的不均衡。成都市的做法很值得借鉴,他们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教师住房,大多建在城区或大集镇,按成本价出售给教师,使教师安心在农村学校教书。新大学毕业生直接分到农村的做法,可能不是加强而是削弱了农村教育,而且还错过了教师的最佳发展期。近几年我们一些地方的做法很好,就是把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在城区优质学校实践、锻炼两年再下去,正如有些县(市)提出的“定位在农村,先在城市学校锻炼学习一、两年”的做法非常值得推广。

二是要看这个区域内择校现象是愈来愈热还是趋于平缓。生源是引起校际差异的主要原因,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防止义务教育阶段优质生源的过度集聚,因为它不利于办好每一所学校,不利于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其实我们的好多政策就是针对它提出来的,譬如“摇号”的政策,譬如重点中学30%名额分配到初中的政策。政府不应做老百姓的尾巴,要主动引导,主动干预;不能推波助澜,盲目炒作。

三是要看各类教育发展是否均衡。县域内15年教育中幼儿教育、职业教育还相对薄弱。今年省里准备召开幼儿教育工作会议,对我省幼儿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育进行全面布置。各类教育殊教育应引起我们进一步的重视,省残联向我厅通报全省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只有74%(经户口抽样调查),这个数字同教育行政部门的统计数据出入很大。我们要寻找原因,问题出在哪里。我估计,可能是“中重度智残儿童”学校花名册上有,但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跟班就读。这就牵涉到特殊学校的布局问题,我们也强调过以县为主进行智障儿童教育的布局,要保留一批专门为中重度智障儿童学习的学校或班级,现在看来落实情况并不好。

3、重视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机制建设。基础教育要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机制建设。现在起码有几篇文章要做,第一,教育规划布局和学校建设。到底是按现有户籍人口,还是按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这两个数字的差距往往是倍数的关系。一些地级市如金华、台州和一大批县城,在向大、中、小城市迈进过程中,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已充分显现出来。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如何留足教育用地,如何与开发商分担学校建设成本,这些问题必须尽快提到议事日程。杭州、宁波已经有现成的经验,各地要把这个机制完善起来,只有这样,城市教育的发展才有后续力。第二,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建设。如何让教育经费进预算,真正依法建立起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和使用监督机制,保障政府经费足额及时到位,保障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大课题。

4、进一步完善“督政”机制。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创建教育强县作为“督政”的重要抓手对促进县域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要继续抓住不放。目前“创强”工作已近尾声,全省先后有69个县(市、区)成为省的教育强县,我们希望各地要抓紧做好还未“创强”县的创强规划,争取再通过两年的努力,使所有的县都成为省的教育强县。今年,对第四批省教育强县的复查工作要认真组织,不走过场。要利用复查这个契机争取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引导教育发展的方向,真正使教育“创强”成为政府行为。

同时,我们将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与同志们一起,研究制定新一轮的“督政”方案,引导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教育的发展,作为新一轮教育督政工作的新抓手。

关于“督学”工作,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推进:

1、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是“督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中,推进素质教育有很多事可做,我们至少要把握好三条底线。一是规范招生秩序,学校之间不能抢生源。省等级重点中学尤其是一些知名的省一级重点中学要做好规范招生秩序的示范带头作用。二是要按照课程大纲要求,把课程开齐开足,学校搞两张课表是对教育的亵渎。不能开齐开足课程有两方面的原因,有些学校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应该开的课程被挤占,要考试的科目却加班加点;有些农村学校则是由于师资短缺等原因而开不齐课程。这两种情况都要给予关注,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三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给学生足够的休息时间,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各级督导要不留情面地指出各地违反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进行批评通报并督促整改;同时又要不断地发现各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好典型,加以褒奖和推广。

2.总结推广学校发展性评价。要研究、总结省内外一些地方开展的学校发展性评价,并加以总结推广。发展性评价是重过程的以自我评价为主的一种学校评价方式,意在鼓励每一所学校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目标并向目标逼近。引导不同的学校确立自己不同的发展目标,办适合学生的教育;引导学校自己与自己纵向比,重在评价学校的成长和发展。教育督导部门的责任是指导学校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目标,如何达到目标,经过努力目标的达成度如何。

3.完善对高中段学校的督导评估。重点高中的评估曾经对我省高中段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时期,我们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研,对现有方案进行一些调整,特别是要增加对新课改执行情况的评价,更重视学校的软实力。我多次说过,评是为了不评,让更多的学校进入重点的行列,也就没有重点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规范教育督导行为

各地要建好三大体系,即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体系、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要加强教育督导法制、队伍、科研建设。一是要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即将出台的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这一契机,加强教育督导法制意识,依法开展教育督导工作;二是要根据《**省兼职督学聘任条件》做好第八届省督学换届工作,各地要把有经验、有威信、能做事的人选推荐上来。各地都要建好督学责任区,加强随机督导力度,把随机督导、专项督导和综合性督导有机地结合起来,要运用通报、公报、嘉奖、责令整改等手段,加强督导权威和教育的执行力。

教育督导范文第5篇

教育督导,顾名思义,就是对教育的监督和指导。不同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人们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学校教育的视导和督察,但这种教育督导在本质上与现代教育督导有所不同。在“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历来重视教育问题,直接干预教育活动,教育督导是其控制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隋唐以后,教育督导制度直接同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帮助帝王“督率教官代导诸生”和监督弹劫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简言之,我国古代的教育督导重在“监督”,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而现代教育督导特别是西方教育督导主要重视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旨在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美国而言,18-19世纪时把教育督导看作是一种“监督”(Inspection),2D世纪以来则把督导理解为“视导”(Supervision),并且不同的时期对“视导”的理解与把握也不同。如2D世纪60年代主要强调教育视导在课程方面的作用;70年代则重视教育视导在管理方面的作用;80年代,教育视导所关注的是对教学的管理,以适应教育法治建设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要。这说明把握教育督导的概念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依据我国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近年来出版的教育督导著作大致这样来解释教育督导的概念:’‘教育督导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也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定涵义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教育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对这一定义,笔者认为过于偏狭。因为它过分强调了教育督导的行政性,易忽视其专业性;重视.‘督政”,易忽视“督学,’;重在‘.监督”而非“视导”,且缩小了教育督导组织存在的范围,并把督导的目的局限在‘.报告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上。笔者比较赞同黄藏在其所著《现代教育督导引论》中给教育督导所下的定义:教育督导是由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的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促进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笔者所理解的教育督导是一种行政性和专业性并举,但以专业性为重,“监督”和“视导”职能兼具,但以“视导”为主,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奉行民主、科学、法治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为旨归的专家式管理支持系统。它对上能起到“参谋”和’‘反馈”作用,对下能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既在政府或行政领导身边,又扎根于教育行政和学校之中;既在教育行政部门之内,又能够跳出教育行政部门之外;既明上义,又知下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掌握教育现状,又能前瞻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并且,教育督导不仅是指各级政府设立的教育督导机构,也包括学校内部建立的督导机制。关于建立学校内部督导机制,湖南未阳一中对此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探究和实践。

教育督导古而有之。我国西周时就有“天子视学”,随后视学制度沿袭发展,又扩至“王亲视学”、“学官视学”,但真正建立起教育视学制度是在宋代。宋代设立了专门的官职与机构,设有提举学事司,“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徒之勤惰”。元代设提督学校官,明清时中央任命各省提学官(清称提督学政、学政),民国时(1996年后)改称视学人员为“督学”。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督导室或视学室,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教育督导工作被削弱停滞;1997年9月,邓小平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机构,教育部设立了视导员,着手恢复教育督导制度;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原国家教委设立了督导司,全国教育督导机构随之建立起来;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教育督导规章,教育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和发展;l卯7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加强监管部门,教育部在机构改革中将督导办独立设置,以后中编办又批复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普遍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强化了督政职能。就国外主要是西方的教育督导而言,其教育督导制度是在18世纪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引发了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的极大需求,而由社会团体和个人经办、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国家介人教育,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投人,由此,教育督导制度得以建立。该制度旨在强化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由于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不同,因此教育督导制度也不尽相同。相对而言,笔者比较推崇英、美的教育督导制度。英国是率先建立现代教育督导制度的西方国家。英国政府自1939年首次任命皇家督学,到现在已形成了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中央和地方两级制度并行的全国教育督导网络。女皇督学团和地方教育督导机构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二者相互补充。中央督导不负直接的管理责任,而地方督导组织则重视视导后的改进工作以及对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校长的提拔与任命、教育资源的分配等非视导性工作。女皇督学团面向全国,向教科大臣负责。地方督导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教育督导工作,向地方教育局和教育委员会负责。这种两级并行的教育督导网络将宏观督导与微观督导统一起来,可以将“督政”和“督学”落到实处。

英国教育督导的职责和范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现在教育督导的范围已扩大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整个教育事业,涉及学校管理、课程、教学生活、师资培训等各个方面,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巨大影响。英国的教育督导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女皇督学团虽设在教科部内,但有其业务上的独立性,督学提出的报告内容教科大臣不得搜改,督学团决定自己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受教科部干预。英国的学校教育具有自由、自治等特性,所以,英国的教育督导机构形成了传统,即教育督导人员不仅是官员,更重要的是专家,是给教育管理部门提专家建议的人。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性的,教育督导组织及其人员对教育工作没有直接的权力,但因为信誉及其评价的准确性、建议的适用性、对教育情况了解的透彻性,使之权威性极强,从而能对学校教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1卯7年后教育部将督导办独立设置,并改原国家教委督导团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在这一点上似乎与英国的教育督导制度趋同。

因此,笔者认为英国教育督导组织的专业性值得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借鉴和学习。美国的教育管理中没有教育督导概念,教育督导一般称为教育辅导。虽然辅导工作遍及各级各类教育,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辅导制度,也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辅导机构。就教育辅导范围来看,州和学校承担着大部分辅导工作,联邦的作用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和美国地方分权的教育制度相关。在近2印年的历史进程中,美国的教育督导形成了合作、民主、全面并富于哲学性的特点,强调辅导人员之间、辅导人员和被辅导人员之间相互合作;重视被辅导人员的积极参与;督导范围广泛且注意从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一般教育规律和原则,用以指导教育督导工作和教育活动。总的来说,美国的教育督导不重权力,主要重视专业性,重视教育指导的效果,重视微观方面的视导。因此,美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值得我们注意,可借鉴之处在于:教育督导组织不仅是指政府设立的专门督导机构,同时学校也承担着大量的教育辅导责任,教育督导工作强调合作、民主、全面,这就使得微观督导尤其是督学更实在。另外还有一些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如美国教育协会下属的辅导及课程发展协会以及全国学校评估研究会等都以推动教育辅导或实施教育辅导为宗旨,开展教育辅导工作,这说明除了政府和学校,不妨大力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教育督导作用。无论是督政与督学的偏重之争,还是视导与辅导的称谓之变,论及教育督导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十六.个字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即“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调查研究、指导服务”。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是教育决策、教育执行和教育监控三部分的整合。教育督导是架设在决策与执行之间的桥梁,使教育管理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一监督”单轨运行模式,决策部门或行政机构既管决策、执行,又管监督评价,无异于让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得力,显然难以获得一个准确、真实的结论。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监督一评价”双轨并行的模式,则决策正确与否,执行得力与否,就不再是决策或行政机构说了算,“监督一评价”系统可以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是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二、对进一步完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几点思考

1.关于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的定位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人们的认识也很模糊。1卯7年,中编办批复原国家教委督导团更名为国家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也将原有的教育局督导室更名为政府教育督导室。此举意在强化教育督导机构的督政职能,也确为落实我国基础教育依法治教之所需。但据笔者看来,教育督导组织的名称虽然变了,其实质并未有多少变化,各级督导机构似乎处在督政无权、督学又无力的尴尬状态。鉴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后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各级政府进行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监督责任重大,因此,笔者赞同教育督导机构在隶属关系上受各级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督导组织的指导,人员编制、职数、经费单列,但不赞成将其完全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剥离出来,成为一个与教育行政部门并行的权力性行政机构。完全的剥离虽然有利于教育督导主要是督政工作的开展,然而却失去了督导的真正含义,况且与教育行政部门难以协调,也不利于督导目标尤其是督学指导目标的实现。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情况来看,国家和省一级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位高权重,应当侧重宏观督政职能;市、县包括学校一级的教育督导机构在督政方面确实勉为其难,应当侧重微观督学指导〕

2从教育督导的范围看,我国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名义上为政府督导室,但仅限于对基础教育的督导,这与当今终身教育思潮影响下正在形成的大教育格局不相适应。应当进一步拓展教育督导的范围和领域,加强对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类型教育的督导,督导的内容也应涵括管理、课程、师资培训、教学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3.严格选聘教育督导人员,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教育督导工作比一般的教育行政和学校教育工作更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其素质要求和任职条件要高于一般的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任职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一些政府和行政部门的领导对此认识不足,把那些工作水平一般或行将退休的老弱病者安排到教育督导机构中。教育部长卸任以后一般就任国家总督学,一些校长或教育局长二线之后就到督导室,从中央到地方,莫不如此。而国外教育督导人员的选聘条件与操作则非常严格,从学历、教育实践经历、规划和组织才能、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活跃程度、个性品质等各方面考察,公开进行选聘,并且对督导人员的年龄也作了严格规定,一般在曳}一49岁之间。相比之下,我国督导人员的任职标准还待提高,特别是专业知识标准和专业能力标准要提高,并且要限定身体和年龄标准,以引}一45岁之间、身体健康为宜,以便能够承担经常深人基层开展督导工作之艰巨任务。应采用公开招聘和选拔任命相结合的方式确定督导人员,并加强对现有督导人员的培训工作,着力打造一支专家型的专业督导队伍,为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4.加强教育督导理论研究,创新督导工作机制。总的来说,我国的教育督导理论研究是比较滞后的,无论是研究人员还是研究成果都较少。在人们对教育督导的性质、任务及其定位等基本问题还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教育督导理论研究来帮助人们橙清认识、统一思想,为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提供认识基础和理论指导。从创新教育督导工作机制而言,应加强教育督导立法工作,着力健全督导程序、督导报告、督导公报等制度,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督导工作,使得督导程序科学,督导报告、督导公报权威而公正,并且做到经常化。

5.充分发挥学校和社会学术团体在教育督导方面的作用。教育督导并不仅限于各级政府设立的教育督导机构。湖南来阳一中的研究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内部建立教育督导机制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它能够将“督学”落到实处,变重“结果”为重“过程”,教育指导效果明显。应倡导一些教育学术团体发挥其专业、权威、公正的特点,积极开展教育督导研究,象美国的一些教育学术组织一样,以推动教育辅导或实施教育辅导为宗旨,共同参与政府组织的教育督导工作。

论文关键词:教育督导认识思考

论文摘要:文章从教育誉导的涵义及其历史沿革、教育督导的地位与作用等既定认识出发,提出了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看法,并结合我国教育誉导现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作出了一些思考。

教育督导范文第6篇

第二条教育督导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省、市、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是省、市、县人民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能的专门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教育督导工作,并接受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指导。

第四条省、市、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职责:

(一)对本行政区域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情况进行督导;

(二)统筹规划、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教育督导工作,研究制定本行政区域教育督导制度及评估指标体系;

(三)对下级人民政府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进行督导;

(四)对本行政区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进行督导;

(五)参与对下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实绩进行考核;

(六)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履行教育的职责进行督导;

(七)对下级人民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及教师工资的发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统筹管理、组织实施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督导评估及其办学水平等级评估;

(九)对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和专项督导,向本级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十)组织教育督导科研和教育督导人员培训工作;

(十一)参与评审教育先进集体与个人;

(十二)承办上级教育督导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配备专职督学,可以根据职责和任务设主任督学、副主任督学、督学和其他工作人员,并可以根据需要,聘请督学顾问和兼职督学。主任督学和副主任督学由本级人民政府任免;其他专职督学的任免按干部管理权限的规定和程序办理;督学顾问和兼职督学由本级人民政府聘任。

第六条督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熟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三)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并且从事中等或者中等以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7年以上;

(四)遵纪守法,坚持原则,作风正珉,办事公正;

(五)身体健康;

(六)受过教育督导业务培训。

第七条教育督导形式分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经常性督导检查。

综合督导是指有计划地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一所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活动。

专项督导是指有计划地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一所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专题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活动。

经常性督导检查是指不定期地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部门、一所学校执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解、调研、检查。

第八条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教育督导机构根据确立的督导内容向被督导单位下发督导通知书;

(二)被督导单位进行自查,写出自查报告;

(三)教育督导机构组织人员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督导;

(四)向被督导单位提出督导意见,必要时可以向社会公布督导结果。

第九条教育督导必须以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十条开展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方式有:

(一)听取有关部门和学校领导的情况汇报;

(二)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

(三)参加有关会议和教育、教学活动;

(四)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进行调查和个别专访。

第十一条督学在督导中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就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向其主管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奖惩建议;

(二)对被督导单位违反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规章、方针、政策的行为责令改正,提出处理建议;

(三)发现危及师生人身安全、侵犯师生合法权益、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等行为立即予以制止;

(四)直接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机构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督学顾问和兼职督学(含特约教育督导员)享有与专职督学同等的职权。

第十二条被督导单位应当按照督导要求,配合开展活动,提供真实情况和资料;对教育督导机构提出的督导意见和建议应当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必要时教育督导机构进行复查。

被督导单位如对督导结果有异议,可以在收到督导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督导结论的教育督导机构或者上一级教育督导机构提出书面复查申请。有关教育督导机构在收到书面复查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答复。

第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其主办单位应当把督导结论作为被督导单位领导班子考核、评先、安排有关经费和招生计划、调整学校设置的一项重要依据。

教育督导机构综合评估中所涵盖的内容,其他部门不再进行单项重复评估。

第十四条被督导单位及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督导机构责令改正或者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建议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一)在督导过程中,无正当理由拒绝向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导人员提供有关文件、资料的;阻挠、抗拒或妨碍教育督导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的;

(二)弄虚作假的;

(三)对向教育督导机构或督导人员反映情况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四)对教育督导机构提出的正确意见和建议拒不采纳的。

第十五条教育督导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违反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利用职权包庇或者打击报复他人的;

(二)歪曲事实,影响公正督导的;

(三)违反国家有关廉政规定的。

教育督导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督导内涵及职能的阐述,对我国当前教育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指出应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合理的教育督导体制,指导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教育督导成为一种制度,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教育督导产生以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在逐步深化,实行这一制度的国家也在逐渐增多。

一、教育督导的内涵

教育督导,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也是现代化教育的科学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涵义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教育工作的情况,提出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区别过去的教育视导,明确地赋予它以下新的涵义:

1.“教育督导”不同于一般“教育视导”。视导,通常只是指“视察与指导”的意思;而教育督导,一是限定于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予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能;二是其涵义,从本质上讲,主要是行政监控职能。

2.从总体上看,实行教育督导制度首先是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而并不仅仅看成是教育部门内部的事。

3.它拓宽了工作的内容和权限,对“督导的对象”提出了新的见解,即提出“不仅要督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要督导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

4.这样表述,强调了“教育督导”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

5.这样表述,也能比较完整地体现教育督导的监督和反馈的全过程,说明教育督导对下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指导”,对上的职能作用就是“参谋”和“反馈”。

6.如此表述,也清楚地说明教育督导在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它是国家对教育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的手段,是现代教育科学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督导的职能

要明了“教育督导”,具体地说就是要明了教育督导的职能与任务。教育督导机构是一个职能部门,它的职能并不是单一的,主要包括监督、指导、评估和反馈四个职能。

(一)监督职能

监督是指上级对下级的监察和督促。监督职能是教育督导机构最核心和最能体现这一机构本质属性的职能。其目的在于使下级部门能迅速有效、准确、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及各级政策,完成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没有或者削弱了这一职能,教育督导机构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或者根本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教育督导机构行使监督职能必须依据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令、规章和制度,绝不可受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监督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执法部门。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立法,因此法制极不健全。我们习惯于“按文件办事”,而各级政府的文件又没有明确的法律效应,加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系统,所以,人民群众也包括相当多的干部缺少法制观念。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虽然我们制定了一些法规,如《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仍会削弱法律的约束力,出现有法不依的现象。建立健全的教育监督机构,加强监督职能,正是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的重大改革措施。

教育督导机构及其成员,是代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行政监督职能,犹如“教育钦差”,检查和督促下级政府和行政部门以及所属学校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法令、指示和计划的情况,使执行不偏离决策,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达成,从这样意义上讲,教育督导机构乃是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在实现管理目标时最有力的助手。众所周知,任何管理系统都是分层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管理能力的覆盖面是有限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虽可亲自下去搞些调查研究,并对下属实行监督,但毕竟不可能经常离开机关、长期在下面工作,教育督导机构正是代表政府行使监督职能的。

教育督导机构的监督职能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一点从教育督导的对象、内容和工作重点就可以明确看出来,如可以监督下级是否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主要领导是否亲自抓教育工作,是否把解决教育的有关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是否把教育发展目标列入领导成员的任期目标,是否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是否按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办事,是否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根据中央决定的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制订教育发展规划,而不是照搬其他地区的作法,是否积极筹集教育经费,增加教育投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等方面,这些都表明监督职能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二)指导职能

指导是指上级对下级工作方面、工作内容和程序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给以具体的指教和引导。行政监督历来可以凭借权威和法律的静态功能来实现,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已逐步走向以指导、激励辅助等动态为主,十分重视发挥人的潜在积极性。二战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教育督导工作的改革,其内容之一,就是扩大教育督导机构的指导、建议职能。从督导工作的过程来看,指导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功的指导是以事实调查和基于事实所作的评价为依据的,以督导人员与被督导人员之间相互信任为条件的。

教育督导机构及其成员对下级实行行政监督,不能仅仅凭借手中的权力和法纪,因为权力和法纪虽然在管理过程是十分重要和十分必要的,但这一种管理功能是静态的、刻板的,对于提高管理效能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下属的积极热情的态度和有针对性的具体帮助指导,发挥其动态功能,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部门应特别重视通过帮助和指导激励下属潜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切不可以钦差大臣自居,到处指手划脚,甚至盛气凌人,督导工作的成败在于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做到目标一致、心理相容。督导人员应当是下属的良师益友,不应该把监督与指导分离开来,更不应该对立起来,要永远记住,监督本身并不是目的。列宁同志曾指出,任何一次监督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研究事情的过程,发现并记录缺点,而且,当事情不能令人满意时,主要的不单是捕捉、暴露,而是要善于帮助、确定和纠正它,其实质就在这里。”我们组织教育督导,是要使它成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强有力的手段,成为管理与教学过程的调节者。

这一职能的体现也是十分明确的,如指导学校的教职工队伍的建设,指导教育政策、方针的实施,指导如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指导贯彻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等各方面,使这一职能积极付诸于行动之中,使教育督导工作得以完善。

(三)评估职能

教育评估也称教育评价,它是一门由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教育科学,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所谓教育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利用相应的、现代化的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手段,对教育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从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观点和发展趋势来看,积极开展教育评价,对于提高教育管理质量、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教育评价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质量的评价。

教育督导评估乃是教育评价系统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教育评估对于正确导向,端正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实现教育整体优化,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充分调动广大教育管理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督导机构的督导人员要努力发挥在这一方面的职能作用,并要善于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建立系统的教育评估制度,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和应有的骨干作用。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活动结果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因而也就构成了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价值总和就构成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评估就是对某些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做出科学判断,从而推动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教育评估不同于以往我们所做的对教育活动的评比和鉴定,它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检测方法。教育评估作为一种系统,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具有导向、激励、改进和鉴定等功能,如导向功能主要指评价目标一定要有方向性和客观性,通过评价的引导,可以为学校指明办学方向,为教师和学生指明教与学的奋斗目标;通过评价过程不断反馈调节,可以使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不断逼近理想目标。激励功能主要是指评价及时反馈的功能,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教育结果的信息,及时强化、调节和矫正,使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方案和教育结果不断完善和提高。鉴定功能主要指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通过比较、区分和评定等级,为确定、筛选和管理服务。教育评估是教育督导机构对下级行使监督的重要手段,它对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反馈功能

反馈在控制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反馈是指一个系统输出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所产生的反应,再把这种反应作为信息收回,并对控制系统的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教育督导系统被视为教育管理的反馈系统,也就是说,教育督导机构人员通过反映下级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实现上级各项方针、政策、指令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方针政策本身问题的“反馈”。反馈是检查决策(包括方针、政策、指令、任务等)是否正确、执行是否有效的依据,与此相联系的一个头号问题是教育督导机构及人员在分析反馈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及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其参谋职能。

在教育督导系统内,指挥中心发出指令,下属执行系统的实施情况,乃至指令本身是否正确,都能通过反馈系统直接了解,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回路。反馈是架设在原因与结果之间的“桥梁”,它使事物的发展与周围环境处于动态的统一之中。如果决策有失误,可进行追踪决策,及时纠正;如果决策是正确的,执行出现偏差,也可及时调控,拔正航向,督导人员在信息反馈过程中,起着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于一方面他比较超脱,看问题比较客观,另一方面他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遵循一定的程序、原则、途径和方法,采集、鉴别和筛选取第一手材料,并加工、制作和传递真实有效的情况。充分发挥督导机构的反馈职能,能使领导者耳聪目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现代国家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广泛地设置专家智囊机构(有的称为咨询机构),一切重大决策都必须通过科学论证,从中选取择一个最佳方案。教育督导机构就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领导的智囊团和参谋部,是领导的“外脑”,督导人员既有行政职权,又有相当高的业务水平;既在领导身边,又在基层巡视;既明上意,又知下情;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充分发挥督导机构的咨询、参谋作用,可使领导情况明、决心大、决策准,从目前我国这种决策缺少充分论证,执行缺乏广泛监督的管理现状来看,充分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的反馈职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以上的四种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督导结合,既要督,也要导,并以正面指导为主,“监督、检查、评估”都是为了做指导工作,是“指导”的前提和基础,“指导”是“监督、检查、评估”的深化和集中体现,督导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被督导的单位把工作做好,把学校办好。

由此,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才能是好地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的效能,这四方面缺一不可,不能断节,否则就会产生工作中的严重失误。

三、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现状及问题

针对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

1.教育督导机构的双重性问题,它既属于咨询机构,又属于职能部门,应有明确的权限说明和职责范围。作为教育机关中的独立设置的机构,它与同级其它部门的协调及权限也会发生很大的矛盾,这些都影响督导工作的正常顺利的进行。

2.教育督导机构的工作人员即督学的数量和质量问题。经调查发现,专职的教育督学远远赶不上时展的要求,数量上就相差悬殊;其次,质量上,一些督学的素质太低,不符合督学的基本条件,兼职督导人员较多,专职人员太少,由此应对督导人员进行严格筛选,且要对他们进行高层次的培训,这是发挥教育督导作用的关键所在。

3.我国的法制建设还很薄弱,在教育督导实行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漏洞,出现许多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由此造成了教育督导工作的失效,不能及时地解决督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所以一定要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效率。

4.在教育督导机构中反馈回来的信息,由于即时性的限制,使得信息反馈回来失效,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整个教育督导工作的完全浪费。希望国家或地方的行政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听取合理的建议,科学认真论证,促使教育事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5.在我国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是混合在一起的,故而在管理实践中,常常出现领导忙于下达命令、指示,传达上级精神,而很少照顾到下面如何贯彻、执行,贯彻执行怎么样,应给予什么样的帮助指导,以及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情况难等现象,所以我们应建立独立教育监督系统,杜绝那种报喜不报忧的严重现象。

6.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在类型上属于“外独立型”或“近外独立型”的机构设置,但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及形成法规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7.教育督导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教育督导遵循原则办事,不能盲目无步骤地去做,要发挥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潜力,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这样就能建设一个合理的教育督导模型,有效完成教育督导工作。

教育督导范文第8篇

第二条:教育督导是政府依法对本辖区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对属于督导机构评估的事项。被评估单位有权拒绝。

第三条:教育督导的对象为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及中等以下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

第四条:教育督导必需以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为依据。实行督导、评估与指导工作结合。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为督学开展工作提供条件。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是市人民政府行使教育督导的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责为:

(一)制定本市教育督导工作规划和检查评估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对本市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的情况实施督导;

(三)对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情况实施督导;

(四)按分工。教育教学质量等进行评估,定期抽验、指导;

(五)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协调重大教育评估工作;

(六)对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向市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演讲和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七)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考察。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建议;

(八)承办市人民政府和上级督导机构交办的事项;

(九)履行市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职责;

(十)组织督学进修。

第七条:督学是执行教育督导公务的人员。必需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二)熟悉教育教学、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三)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熟悉教育、教学业务,有一定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和口头表达及写作能力。

(四)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勤政廉洁;

(五)身体健康。

第八条:教育督导室设专职督学。抽到督导室工作,做见习督学。

第九条:专职督学的任免依照有关行政机关人事管理权限的顺序操持。督学室常务副主任享受市实验中学校长职级的待遇。

第十条:督学应接受政治业务理论。

第十一条:教育督导的基本形式为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行程性及经常性检查。

第十二条: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向被督导单位下达督导方案或督导提纲。

(二)指导被督导单位进行自查、自评;

(三)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或督导评估;

(四)向被督导单位通报督导结果。并下达《督导结果通知书》

第十三条:教育督导室和督学有权采取下列方式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督导:

(一)听取情况汇报;

(二)查阅有关文件、档案、资料;

(三)参与有关会议和教育、教学活动;

(四)召开有关人员参与的座谈会。进行个别访问、调查、问卷、测试;

(五)现场调查。

第十四条:教育督导室和督学在督导活动中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被督导单位及主要领导干部的工作提出奖惩建议;

(二)对被督导单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行为提出处置意见;

(三)发现危及师生人身平安、侵害师生合法权益、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等紧急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直接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督导机构反映情况。

第十五条:被督导单位应依照督导要求。应当配合督导室和督学开展督导工作,对督导意见应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按规定将改进工作情况书面演讲教育督导室。被督导单位对督导意见有异议的可在收到督导结果通知书”15日内向发出《督导结果通知书》教育督导室申请复查,教育督导室应在30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下达《督导复查结论通知书》对复查结果仍有异议的可在收到复查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督导机构提出申诉。

第十六条:教育督导室应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教育督导机构演讲督导情况。

第十七条:教育督导室应建立督导结果通报制度。督导结果可向社会公布,并应作为被督导单位及主要负责人奖惩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八条:督学与被督导单位有例属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可能影响督导工作正常进行的应当回避。

第十九条:被督导单位及有关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主管部门对该单位给予通报批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向督导室和督学提供有关情况和文件、资料的

(二)阻挠有关人员向教育督导室和督学反映情况的

(三)对教育督导室提出的督导意见。

(四)弄虚作假。

(五)打击报恩督学或打击报恩向督学反映情况的

(六)其他影响督学工作的

第二十条:督学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撤销其督学职务:

(一)因读职贻误工作的

(二)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

(三)利用职权庇护或打击报复他人。

(四)其他的

教育督导范文第9篇

1.全力推进苏南教育现代示范区建设工作。重点督查市政府向各辖市区下达的《任务书》实施进展情况,促进《实施意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达成;建立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月报制,定期印发《工作简报》;开展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基层行活动;对今年申报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镇(街道)、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的单位进行培训;认真组织“双创”评估,坚持“达标一个,通过一个”,确保“双创”工作质量。

2.扎实开展辖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做好2013年度辖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省级抽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科学制定2014年辖市区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标准和细则,严格考核程序,督导结果在《日报》上公示,并上报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等上级部门。

3.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已通过国家认定的5个辖市区,按照国家和省市督查组反馈意见,扎实做好整改提高工作,不断提升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已通过省级评估,尚未接受国家认定的丹徒区,对照相关标准和省、市级评估反馈意见的要求,找准短板,积极整改,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力争今年通过国家认定。

4.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和省教育厅《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规程》要求,建立市、辖市区两级督学责任区,为全市每一所学校配置责任督学,实施挂牌督导;加强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培训和考核,切实规范挂牌督导行为;建立督导反馈机制,强化督导结果运用;落实必要的工作条件,以及经费等保障措施,确保挂牌督导工作持续、高效开展。

5.坚持不懈抓好规范办学。及时做好社会各方有关投诉举报的办理、督查、反馈和整改等工作,将举报投诉情况纳入对辖市区政府、辖市区教育局、市属学校党政领导年度目标考核内容。

6.切实做好专项督查工作。针对课程实施、学生课业负担、学前教育、校安工程、安全接送学生上下学等教育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项督查。

7.提高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水平。调研全市中小学“制定三年发展规划,建立发展性督导评估制度”工作情况,召开经验交流会,提升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质量和水平。完成市属学校第三轮发展规划中期督导考核。

8.推进幼儿园办园水平年度督导工作。开展辖市区幼儿园办园水平年度督导评估工作调研,规范各类幼儿园办园行为,保障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各项政策的落实,提升各类幼儿园办园质量。

9.做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安排,积极做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组织、反馈等工作,引导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10.探索建立教育督导运行新机制。成立市教育督导评估中心,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管理新机制,促进“管、办、评”分离,进一步释放学校办学活力。

11.规范教育督导工作。学习、宣传和贯彻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出台《市教育督导规定》等文件。落实教育督导机构职能、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要求,建立督导项目公示制度、督导结果通报制度及跟踪督办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强化督导考核结果的运用。

12.提高督学履职能力。举办第八届市政府督学培训班,组织开展政治理论、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督导评估理论、评估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切实加强督学自身教育,全面提升督导队伍专业化水平。

教育督导范文第10篇

第一条 为了保证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对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各级各类教育实施教育督导,适用本条例。教育督导包括以下内容:

(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督导;(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统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

第三条 实施教育督导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二)遵循教育规律;(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规定;(四)对政府履行教育工作相关职责的督导与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督导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五)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四条 国务院教育督导机构承担全国的教育督导实施工作,制定教育督导的基本准则,指导地方教育督导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承担本行政区域的教育督导实施工作。

国务院教育督导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以下统称教育督导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独立行使督导职能。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教育督导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二章 督 学

第六条 国家实行督学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教育督导工作需要,为教育督导机构配备专职督学。教育督导机构可以根据教育督导工作需要聘任兼职督学。

兼职督学的任期为3年,可以连续任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3个任期。

第七条 督学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二)熟悉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三)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品行端正,廉洁自律;(四)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从事教育管理、教学或者教育研究工作10年以上,工作实绩突出;(五)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六)身体健康,能胜任教育督导工作。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人员经教育督导机构考核合格,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任命为督学,或者由教育督导机构聘任为督学。

第八条 督学受教育督导机构的指派实施教育督导。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加强对督学实施教育督导活动的管理,对其履行督学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

第九条 督学实施教育督导,应当客观公正地反映实际情况,不得隐瞒或者虚构事实。

第十条 实施督导的督学是被督导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或者有其他可能影响客观公正实施教育督导情形的,应当回避。

第三章 督导的实施

第十一条 教育督导机构对下列事项实施教育督导:

(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管理等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二)校长队伍建设情况,教师资格、职务、聘任等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招生、学籍等管理情况和教育质量,学校的安全、卫生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校舍的安全情况,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的配备和使用等教育条件的保障情况,教育投入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三)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均衡发展情况,各级各类教育的规划布局、协调发展等情况;(四)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教育政策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二条 教育督导机构实施教育督导,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查阅、复制财务账目和与督导事项有关的其他文件、资料;(二)要求被督导单位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作出说明;(三)就督导事项有关问题开展调查;(四)向有关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提出对被督导单位或者其相关负责人给予奖惩的建议。

被督导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教育督导机构依法实施的教育督导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布局设立教育督导责任区,指派督学对责任区内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施经常性督导。

教育督导机构根据教育发展需要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可以就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一项或者几项事项对被督导单位实施专项督导,也可以就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所有事项对被督导单位实施综合督导。

第十四条 督学对责任区内学校实施经常性督导每学期不得少于2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每5年至少实施一次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学校,应当每3至5年实施一次综合督导。

第十五条 经常性督导结束,督学应当向教育督导机构提交报告;发现违法违规办学行为或者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隐患,应当及时督促学校和相关部门处理。

第十六条 教育督导机构实施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应当事先确定督导事项,成立督导小组。督导小组由3名以上督学组成。

教育督导机构可以根据需要联合有关部门实施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也可以聘请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活动。

第十七条 教育督导机构实施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应当事先向被督导单位发出书面督导通知。

第十八条 教育督导机构可以要求被督导单位组织自评。被督导单位应当按照要求进行自评,并将自评报告报送教育督导机构。督导小组应当审核被督导单位的自评报告。

督导小组应当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现场考察。

第十九条 教育督导机构实施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应当征求公众对被督导单位的意见,并采取召开座谈会或者其他形式专门听取学生及其家长和教师的意见。

第二十条 督导小组应当对被督导单位的自评报告、现场考察情况和公众的意见进行评议,形成初步督导意见。

督导小组应当向被督导单位反馈初步督导意见;被督导单位可以进行申辩。

第二十一条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根据督导小组的初步督导意见,综合分析被督导单位的申辩意见,向被督导单位发出督导意见书。

督导意见书应当就督导事项对被督导单位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应当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和建议。

第二十二条 被督导单位应当根据督导意见书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教育督导机构。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被督导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核查。

第二十三条 专项督导或者综合督导结束,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提交督导报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还应当将督导报告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备案。

督导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将督导报告作为对被督导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 被督导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督导机构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教育督导机构向有关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一)拒绝、阻挠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依法实施教育督导的;(二)隐瞒实情、弄虚作假,欺骗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的;(三)未根据督导意见书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教育督导机构的;(四)打击报复督学的;(五)有其他严重妨碍教育督导机构或者督学依法履行职责情形的。

第二十六条 督学或者教育督导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督导机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对督学还应当取消任命或者聘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贻误督导工作的;(二)弄虚作假,,影响督导结果公正的;(三),干扰被督导单位正常工作的。

督学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的,由教育督导机构给予批评教育。

督学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发现违法违规办学行为或者危及师生生命安全隐患而未及时督促学校和相关部门处理的,由教育督导机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取消任命或者聘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上一篇:幼师现代教育范文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