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21:44:23

教育大学论文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1篇

从在校大学生的成长历程来看,他们从接受幼儿教育开始至高中毕业,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科学理论知识教育。从知识结构来看,缺乏系统的安全科学知识;从能力结构来看,缺乏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社会阅历浅,承受能力差,欠缺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安全需要,如果一个大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则将很难面对成长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和考验[4]。目前,我国高校安全科学教育仅仅局限在安全工程专业,且是大安全观教育。实践证明,各个专业的高校生,包括文科生都应学习一些有关安全科学的理论知识,懂得安全的原理和本质。因此,只有经过了系统案例科学知识教育的人,才能更好地深层次发现安全隐患,识别重大危险源。现在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安全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使其真正成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高校中安全科学的教学目标和原则

2.1教学目标。高校中安全科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介绍正确的安全思想,并使大学生能够牢牢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用系统的安全科学理论知识武装大学生头脑;让他们在现实生活、工作中能够识别、解决安全问题。安全科学课程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形成安全意识和观念,根除他们错误的安全观念和没有安全的安全思想;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投资而不是消耗”和“生产与安全双赢”的正确观念植入他们的心里。其次应引入国外先进的安全理念,介绍国外完备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使大学生在以后不同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安全观念,产生不同的安全认知和态度,进而做好对安全的规划、决策、管理和指挥。在具备了安全意识之后,学习一定的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理论上,要学习安全法律、法规,懂得事故为什么会发生,事故有哪些类型,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采取哪些预防措施,事故发生后应该做何处理,日常工作中如何识别危险源,等等。

2.2教学原则。安全科学理应看做是一门像法律基础课一样的基础课或工具课,文理科专业都应开设,让学生学会拿起这把工具在工作中保护自己、他人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安全科学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工具课程,课时不宜太多,教学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旨在让学生形成安全概念、树立安全意识,了解安全法律法规。具体的安全技术与管理还是由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完成。大学教育中,如一些矿业、化工、建筑、石油、交通和冶金等子学科的专业,在讲课过程中应该结合专业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授课,课时可以适当多一些。安全科学课程的讲授任务应该由高校专门配备安全专业毕业的专职老师进行,有些课程最好能够和相关专业课老师一起讲授。

3.高校中安全科学的教学内容

3.1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目前对安全科学的研究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进行的,即对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预测、系统分析及系统评价,并采取系统控制,所以应向学生介绍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概念。其次必须让学生掌握事故理论,了解生产中的危险性是怎样变成事故的,要讲授事故的涵义、分类及构成要素;事故的影响因素和原因;事故模式理论;事故的发展阶段、特性、法则和预防原则。再次,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解、查明系统存在的危险性,估计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可能产生的伤害及损失的严重程度,确定哪种危险能够通过修改设计或改变控制系统运行程序加以预防,应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安全检查表、事故树、事件数、故障类型影响分析和因果分析图法等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最后,要特别强调系统安全预测方法,这样才可以在工作中有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科学手段,分析研究历史资料,对安全生产发展的趋势或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事先分析。

3.2介绍安全经济和安全投入的辩证关系,明白现代社会对安全科学技术提出的要求,即用社会有限的投入实现人类尽可能高的安全水准,在人类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上尽量节约社会的安全投入。

3.3介绍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清楚我国安全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了解我国从中央至地方各省、市,已基本制定了对各种行业及特殊性质工作的安全法规、规定、条例和办法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到具体的《安全帽GB2811-2007》等法律法规,基本做到职工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有法可依。了解我国各方面的安全监察执法机构,并学会利用它,为自身的案例提供保障。了解我国企业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和内容,以及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与认证等。

3.4介绍安全生产危险性评价和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控和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导致安全事故危险因素的系统管理。

3.5介绍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与实施等内容,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遇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延误救援工作,在第一时间内作出应该做的正确决重。同时,掌握必备的卫生急救技术。介绍安全文化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和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

4.高校中安全科学教育的辅助途径

高校中除进行课程教学外,高等院校应结合全国的“安全月”、“消防日”等活动在校内开设一些诸如安全法律、法规、案例分析、职业病防治类的讲座、报告和学习班等。大学校园中的学生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成立大学生安全社团或协会;在校园生活中,应各个季节时期和学习生活各个环节进行相应安全的宣传。另外,对于交通、建筑、冶金等特殊行业,学校的专业教研室应根据情况在学生毕业期间进行一次专业安全培训;在毕业论文答辩时,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论文提问一两个有关安全的问题。

5.结语

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的关键在于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基本途径是安全教育。大学教育对安全科学课程的开设,具有历史责任。安全科学教育应不分文理专业限制,在大学中普遍开设,并采用辅助教育方法配合进行。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2篇

首先,一个人道德的成长需要什么?不得不承认,在情育方面,美育高于德育,审美教育是德育的深化,可使人从客观上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各种美的形象,从而将其转化为理性自觉意识,提高内心灵魂美的追求,使人自觉脱离世俗,抛弃低级趣味,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这是德育难以达到的。

2.美育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品质

审美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一个人完美的人格,一个全面发展完美的人格心理结构包括认知结构、伦理结构、审美结构。而塑造完美人格的关键在于建构其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的建造与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有关。相对来说,教育程度越高,心理结构越丰富,欣赏能力也就越强。假如我们所受的艺术熏陶多、文化教养水平高,那就会使心理结构丰富、审美能力强,你就能够在别人不能够发现美的地方发现美,并进行美的创造。因此,可以说,审美教育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建造过程,在大学进行系统的审美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它主要是通过个体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美的规律、创造出美的产品,去影响大学生原本不成熟的心理结构,增强大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使其达到平衡,间接的影响智力和品德使其趋向成熟,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虽然说智育、美育、德育、体育都是影响人发展的方面,但完美人格的塑造其最基本的手段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审美教育。

3.美育在大学教育体制层面的作用

美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它不仅重视人的成长,对于学校培养现代化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美育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审美活动是富于创造性的,一些国家将美育作为每个专业的必修课程来设置,其主要原因就是接受过美育教育的学生别出心裁的创新能力为人称道。“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管抽象逻辑思维,右脑管具体形象思维,它有利于人右脑的开发和创造性的培养,使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机结合,不仅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9例如:同样是蒙娜丽莎的一幅画,一千个读者总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将这样一幅画给一个学过美育和没有学过系统美育教育的人看,我想见解肯定是大相径庭的。美育有助于提高人的感知觉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继而提升想象力。美育最可见的功能就是它一旦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里,系统的提升了自己的鉴赏能力,继而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形成一定的审美表达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能力。

(2)美育能够丰富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认识

当代审美教育着眼于人文精神的建构,既不是理想主义的奴隶,也不是现实主义的囚犯,而是以现实为出发点,以服从于整体文化的重建要求为方向。这样,当代审美教育既在理想层面体现着对于现实文化的具体批判,又在现实批判层面上有了高度理想。因此,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节,陶冶品性,净化心灵,丰富生活的智慧。

(3)美育能够融合大学教育的各门学科,使各学科形成统一基础

美育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美育就是以上提到过的审美教育。广义的美育是指将美学原则渗透到各学科后形成的教育,包括艺术教育、美学基本理论教育还有课堂中实行的审美教育。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美育应当从狭义向广义发展,美育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比较容易与各学科结合,渗透到各学科中。相对于体育,美育也有一定的健身功能,如和谐的旋律可以使人性情和缓,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审美意识的健全,使体育活动带有美感,并增加大学生形体美,内在气质美。审美教育是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作为教育手段能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完善完美人格。美育的发展还有待于人类总体意识的提高,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些将有利于人类的进步,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审美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重要环节,全人类应为此做出努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的美育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大学重视美学是应当代教育发展之方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美的思想教育人、美的境界感染人、美的理想召唤人,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大学审美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研究样本为了解近十年研究状况,课题组选择CNKI数据库作为研究样本采集数据库,检索“主题”为“教育生态”的论文(时间截至2013年底),在检索结果中以“大学英语”为“主题”进行再检索,得出257条记录,剔除一些非论文信息,这十年间共计发表了224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自2008年起相关论文数量开始呈增加的趋势,这与2007版《课程要求》的出台,以及专家给予教学理念指导发展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信息技术支持的文献研究法对大量文献材料进行分析。具体使用了EXCEL、SPSS等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完成数据采集与处理。

二、研究过程与讨论

本研究对“做了什么研究”进行了调查,同时有选择性地通过对政策文件和期刊论文的研读来解读调查数据与图表。一般而言,一篇论文有3到5个关键词。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呈现研究内容,发现研究重点。

(一)高频关键词统计与研究重点分析课题组通过拆分论文信息中的关键词,依据普通词汇表清除关键词中普通词汇的部分(如“设计”“现状”“应用”等内涵不明确的普通词汇),对关键词的频次进行统计,按频次排序,选取频次不低于3次的关键词,共计50个,见表1(每个关键词后的括号表示该关键词的出现频次)。位居前20位的关键词,可以发现诸如“教育生态、生态化、课堂生态、网络环境学习、学习环境、生态化教学”等得到了重点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普通词汇的统计能够更好地反映所关注内容的一致性。因此,关键词被归类成普通词汇,并统计普通词汇频次,可以更加准确地理清研究概貌,结果如表2所示。由此进一步了解到:目前“大学英语”的“教育生态”存在“生态失衡”,分析“生态位”与“因子”的关系,利用“网络环境学习”“多媒体”与“信息技术”,以“可持续发展”“自主发展”“能力培养”为目标,通过“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和谐构建”“生态化课堂”。

(二)研究内容讨论外语教学系统作为一种微观的生态系统,指在外语教学环境内生存的各种要素或者因子(教、学、物理环境等)与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种教学要素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健康有序的良性循环。如表1和表2所示,研究者围绕着教学环境内生存的各种要素(因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课题组统计了研究者对各因子研究结果的比例,依据关注度比例,依次为“教”因子、“物理环境”因子和“学”因子,如图2所示。1.“教”因子研究者普遍分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的现状,发现由于高校扩招造成了师生比例失衡、多样化的学习者与大的授课环境失衡;生源在基础知识、学习动机、态度、学习环境资源以及对教学内容反应等方面有很大程度的差异,导致教育生态失衡;教育生态位偏差;教育生态主体(教师培养)发展相对滞后;语言学习输入与输出不平衡;课堂物理环境优于社会和价值环境,社会环境最差;应试教学目标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目标不平衡;传统教育方法难以实现教育的生态功能;语言知识传授与文化能力发展不平衡;语言学习不可持续;评价机制单一,等等。针对以上失衡现象,研究者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按研究成果比例排序)进行了深入研究:(1)课堂教学。通过对共同点的研究发现,研究者在以下几点上达成共识:1)课堂生态平衡具有复合性,即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物理、社会和价值环境与课堂主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通过净化美化学习环境,人性化座位编排等,营造生态化课堂物理环境;通过优化师生生态位,促进师生多向交流,平衡男女比例,拓展并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激活第二课堂,营造生态化课堂社会环境;通过淡化英语等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强化学习内动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变换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创造愉悦心境,开设多种选修课,丰富教学内容与手段,建立主体交往互动的仿生模式,营造生态化课堂价值环境。2)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课堂主旨,既注重英语的“工具”作用,又注重利用工具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策略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持续发展的生态优化教学目标。培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构整合包括英语语言知识、文化素养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生态化教学内容,注重利用专业、实用、有特色的教材,拓展利用多媒体、流媒体、超文本、网络、移动等教育与学习资源。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与教学媒体互动;采用情境、开放式教学方式,开展师生互动;采用合作化教学方式,开展生生互动等。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内部评价(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教师和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评价提高教学评估的科学有效性。3)利用“限制因子定律”,营造师生相互作用的课堂心理环境,根据社会群聚性与阿里氏原则,加强教师心理环境意识,根据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筛选加工有效信息,增加“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根据花盆效应原则,建构师生开放的心理观。4)网络环境下课堂生态的构建,构建学生友好型网络学习平台,生态主体转变角色,平等的网络空间可以增加学习与练习机会,生态信息丰富多样,便于加强监控,实现网络异步交流。(2)课程研究。韩戈玲(2011)认为不同类别的高校应该建立不同生态结构的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各校需充分考虑学科专业要求和学生个体差异,设置合适的大学英语课程。针对不同类别的课程实施教学,力求避免“千课一面”。李新民(2010)提出课程整合可诠释为以《课程要求》为纲,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学理论、教师、学生、教材等相互作用来实现网络生态环境的构建。章木林[2](2012)认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将教学目标、结构、模式、内容和资源开发等因素有机结合,自主学习与面授教学整合,突破耐度定律,课堂物理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整合,破解花盆效应,EGP、EGE、ESP整合,发挥边缘效应,提升教师素养,关注限制因子,重构大学英语课程生态结构。章木林[3](2013)提出通过“3+1”课程范式、“1+1+X”教学模式、“1+X”课程结构、“3+X”评价体系来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生态化课程体系。(3)教学模式构建。封磊(2010)、曲晓慧(2011)、贾秋仙(2011)、夏英姿(2012)、于娜(2013)等提出实行分层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金晏旻(2012)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在线教学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纯网络学习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的效率、兴趣、写作信心以及英语写作水平,充分说明混合式学习在网络写作课程中是可行且有效的。(4)教学改革。陈兴莉(2010)认为教育改革应该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同时进行,积极主动地、多层面地去适应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使改革向联系、整体、平衡、发展的方向前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采用生态化模式,调动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主体的积极性,体现“以生为本”,用形成性与终极性评价来考核与管理,促进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学的基本精神,采用网考对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进行改革。郑珺(2009)提出“三位一体”的改革方案。课程设置上,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经济改革的新需求,增设专业英语课程,加强大学生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构建“精选”知识、感悟学习、讨论常规化的课堂生态模式;树立第二课堂活动观;树立社会实践观,打破课堂局限性,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中,强化课内学习与课外运用的关联,注重课堂教学与外界社会的互动。孙璐[4](2013)指出计算机网络应与外语课程进行全面的整合,建立一个动态平衡的课程体系,通过构建个性化的课程组织形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外语环境,促进个性化教学发展以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5)课外延展。课外语言学习系统作为整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研究者从第二课堂、课外和后续课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构建整体化教学原生、延生、再生和创生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树立学生主体的生态观,倡导学生利用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进行自主学习,举办各种英语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加强第二课堂的监控;开设后续课程,提倡个性化学习;加强课外学习,发掘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6)教育生态主体———教师。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要求教师调整生态角色,重新定位,不断反思教学与自我,努力创建生态化课堂。[5]首先,教育生态系统中,教师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向多元化发展。其次,教师应调整好与环境的关系,成为课堂生态环境的营造者、管理者,教学资源和课程体系的研发者、整合者、建构者,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参与者、协调者;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兴趣激发者,学生情感和生命教育的关怀者、推动者,学生心理疏导者,教学的组织者,学科文化和学习过程的对话者、诊断者、评价者,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最后,教师这一生态种群自身素养定位,知识技能和教学理论的学习者、研究者,观念意识和文化教学的创新者、探索者,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的实践者、反思者,多元文化素质提升者。其他,研究者还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课程要求》的分析解读。谭玮[6](2008)提出它所蕴含的适应性、主体性、可持续发展性等教育生态学的教学理念。陈玲(2012)提出教学模式体现出开放性、动态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生态特征。新型生态教学环境以师生为课堂生态主体,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继而衍生出多元共生类和竞争类教学策略。第二,教学监控。研究者提出“自监”“调节”“隐形”的生态化教学监控运行机制,“全程全员”“过程控制”与“广泛参与”的生态化教学监控保障机制。2.“物理环境”因子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大学英语课程不断深入整合,课程生态结构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7](后简称《规划纲要》)中提到“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物理环境发生了变化,影响着整个教育生态。研究者以“网络环境”“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学习资源”作为物理环境主要因素构建教育环境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第一,确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定位,帮助建立和发展新型学习生态系统,扩展和改善人际社会互动;[8]第二,现代信息技术的参与,能够构建不同时空的课堂环境,网络虚拟环境,建立新型仿真的学习生态系统,破解花盆效应;第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构建以生为本的个性化生态环境,使学习者的差异性和个性统一。[9]现代教育技术给大学英语教育环境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如:第一,多媒体课堂的僵化现象。多媒体作用被夸大,造成“越位”倾向;教学课件与信息泛滥;多媒体教学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第二,网络虚拟环境构建的仿真学习生态系统存在监控困难,教学与学习评价不准确等问题。第三,学生与教师ICT素养欠缺,影响了现代教育技术参与的教育改革。[10]ICT素养指的是个体恰当利用信息、通信和技术工具获得、管理、整合、评价信息,建构新知识,为有效参加社会活动而与他人交流的兴趣、态度和能力。3.“学”因子教育生态中的“生”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活着的,有生命的”;其二是学生。研究者大量集中研究“教”因子的同时,对“学”因子也投入了关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如上所示,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必备因素,学习者的ICT素养成为构建和谐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孟亚茹(2009)采用实证调查研究法对该情况进行了解,使我们关注到学习者的ICT素养水平对高校有效配置资源,教师进行合理的课程计划,课内和课下自学形成平衡的生态系统构建,以及教学改革、教材编写、课程设置等的参考依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自主学习作为复杂因子的结合体,自身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动态的生态环境。构建多媒体网络辅助下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增加课堂互动,从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策略切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教师放手,让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避免“花盆效应”;基于“生态位”原理师生、生生角色准确定位,促进良性竞争;实现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外界环境之间动态、和谐、平衡的互动交流,生态型的自主学习系统不仅仅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且是各生态主体间积极、主动、互动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换。(3)学习者的学习个性品质培养,是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谭玮(2008)提出学习者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等良好学习个性品质只有在和谐、开放、自主的生态化英语课堂中才能养成。生态化英语课堂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唤起学习者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培养交往能力,培养学习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4)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构建和谐的学习生态环境能帮助解决学习困难者的心理问题,学习困难者通过提升自身的挫折容忍度、通过自我实现预言来强化正面的评价由此克服“习得无助”现象,跨越学习中的障碍。

三、研究结论

本研究选取2003年至2013年有关“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研究的期刊论文为分析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调查“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研究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研究涉及微观教育生态学与教育生态因子生态学,覆盖了“教”“物理环境”及“学”三因子。不同部分关注程度不一,首先,比较集中研究了“教”因子,有关“课堂教学”的研究最多,同时还从不同方面对“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课外延展”“《课程要求》解读”及“教学监控”进行了丰富的研究,足见研究的深入与多样;其次,由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合,“物理环境”因子的研究聚焦在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课程的生态影响,以及新型学习系统的构建、生态主体的定位与ICT素养等方面,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英语课程物理环境的冲击,已经呈现出一些问题;最后,“学”因子的研究主要关注了“自主学习”“学习者个性与心理”等方面,这一项研究成果非常有限。在未来研究方向方面,从相关指导性纲领来看,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全面深度融合无疑将成为今后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已有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只着眼于“教”,遵循《规划纲要》的指引,“学”因子研究亟待深入,研究力量有待加强;实证研究甚少,统计数据显示,本主题的研究成果中,仅不足10%通过实证研究完成,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科研综合素养培养,采用系统科学的科研方法,使行动研究与实证研究取得科研成果。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实行合并办学,有些原来单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合并组成了新的综合性大学。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合并型综合性大学在教师教育发展问题上,应进行以下战略选择: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加强学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状况,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发扬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师德教育的特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实行合并办学,以学科群为主体建立新的院校,有些原来单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其他专业院校合并组成了新的综合性大学。原师范专业学生按照新的校院体制格局,归并入各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学院中,使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在同一机制下运行。这给教师教育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教师教育可以依托综合性大学中多学科、高层次的学术和师资优势,使教师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培养高水平的教师提供了知识、学术、信息等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同时,又给教师教育带来一些问题和矛盾,即教师教育如何在综合性大学的背景下保持自己的专业特色,营造教师教育的独特环境和文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巩固和发展。本文拟从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要出发,结合湖南科技大学教师教育工作实践,探讨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战略的几个问题。

一、合并型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面临的形势

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外部环境方面:其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都给合并后的大学举办高师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把“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作为六大重点工程之一,提出了全面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构建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新思路。

其二,我国提出到2020年要普及高中教育,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高质量教育的关键是高质量的师资,提高师资素质的关键是搞好教师教育。

其三,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非常需要一大批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水平师资。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依托综合性、多科性大学举办高师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内部发展方面,合并办学后,传统高等师范学院的封闭性被打破,在全新的、宽广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具有了扩大专业规模、提高办学层次、改善学术氛围、拓宽学生视野的客观优势依托。但同时,合并型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一是教师教育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要受到大学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制约;二是原来长期形成的教师教育氛围和文化精神要受到合并后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三是由于工、管、师等各科人才的培养成本不一样,新生入学时的收费标准不一致而带来的经济收入的差异,都不利于在合并大学内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合并后的大学加强并发展教师教育面临着一定的经济困境。

教师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也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高师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学科独立,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整体优化;各类课时比例失调,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课程内容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师范性不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不足;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我们尚缺乏教师教育的整体观念,对教师行业的师资培养缺乏整体性的制度安排,师资培养并没有把从幼儿园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师资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从而导致教师规格不高,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程度不高,各级各类学校的师资衔接不够,导致教育资源的整合程度不高。教师教育主要针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需要专门的行业内培养;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缺乏衔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辐射与职业教育师资的养成缺乏衔接,教师的双专业特征没有能够体现,不利于教师资源的整合。

合并后的湖南科技大学保留了原有的师范专业。学校一方面要提升学科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因而要追求教师教育专业的学术性和综合性,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大学靠拢;另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和发扬教师教育的传统,依托优势的学科资源,使教师教育办出新的特色。这样,如何在新形势下办好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如何发展等战略问题就现实地摆在了学校面前。

二、合并型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战略对策

1.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发展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尽管合并后的大学内高师教育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种种变化,但是,“师范教育在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变,他们为我国基础教育服务的信念不变。”从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实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的增大,必然引起中小学教育规模的发展和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教师需求量增加。合并办学的综合性大学应把握现阶段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尚需依托教育人才市场的时机,加深认识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在学校发展中的影响与作用,要从学校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确定教师教育的战略位置。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努力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中等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需求,把师范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师德、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应变能力和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创建学校品牌。

湖南科技大学自合并之始就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专门出台了《湖南科技大学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顾问,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任组长,另一名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师教育工作相关的职能处室和教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教师基本技能、现代教育技术、艺术三个研究小组,分别由教务处处长和人文学院、教育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和研究小组组长。

注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研究,在学校教研经费中拔专款积极支持教育类课题的立项与申报工作,使教师教育研究常规化并提高针对性,以课题研究带动和提升教师教育整体水平。同时,每年从教学经费拔款中安排专项经费,逐步建设好教师教育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训练的物质平台。所有这些,为学校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正确处理好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关系,加强学科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我们认为,传统的教师教育在封闭的体系内完成,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较单一,往往只有教师教育一类专业。随着师范院校的合并,教师教育体系逐步开放,师范院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师范性”和“非师范性”的界限,加强学科融合,实现专业设置多元化,拓宽专业门类,同时注重建设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贴近社会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样,教师教育培养途径宽广、基础深厚,除了能不断扩大高师院校的服务范围,增强师范院校的社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般来说,我国现阶段师范院校的合并一共有三种类型:一是相近规模的非师范院校和师范院校合并为新的综合大学,如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为湖南科技大学;二是小型师范院校并入相对较大型综合院校,如宁波师范学院并入宁波大学;三是小型非师范院校并入相对较大型师范院校,保留师范大学的校名,如浙江财政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并入浙江师范大学。其中,前两种类型的合并为师范院校创造了较大的学科融合的空间,在第三种类型中,由于合并进来的院校的学科水平层次较低,很难和师范院校原来的专业进行合作,师范院校合并后的学科融合困难较大。湖南科技大学开展“大学加师范”的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使教师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注重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同时,加强了学科的融合和优化重组,打通专业限制,由相关专业、学科组成18个学院,所有教师教育专业分置于相关学院之中。这样就利于消除传统教师教育中过于封闭的弊端、实现综合性大学背景下的教师资源和学术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教师教育的专业水平。一是在学科门类多、办学规模大、学术层次高的综合性大学中进行教师教育,可以依托综合性大学中占优势的学术资源和师资条件,可以大大地增强教师教育的力量和条件,从而扩大教师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促进教师教育专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教师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二是将原来教师教育中比较单纯的教育性专业融入到现在的学术水平较高、学科空间较大、师资力量较强的学科群之中,师范专业的学生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学习专业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打破了传统教师教育中封闭性的教学体系,提高了教师教育的教学层次。特别是学术性发展目标能够开阔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他们研究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意识,增加他们的学习实验和社会实践机会,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的学术水平。三是由于学校具有多学科、高水平、强师资的优势和长处,因而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师教育,容易实现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之间的学科互补、交叉影响和有机融合,既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性知识结构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较为宽阔的基础和知识条件。四是由于学校比单纯的师范院校办学规模大、学术层次高,能够为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许多适应社会要求的课程和专业,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许多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帮助教师教育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地调整专业结构和方向,为教师教育专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机会和空间。

同时,为了突出教师教育的管理和特色,防止教师教育“师范性”的弱化和湮灭,学校专门成立了教育学院。作为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业务单位,教育学院负责了学校课程教学论硕士点(涵盖了若干教学论方向)和专业教育硕士的管理,并承担教师教育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办学思想、教育目标、学生培养标准和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学校重视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特点,将师范专业的学生和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区别地对待,按照相应的不同标准、水平和方式进行教学、训练和管理,加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使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特点得到凸显和发扬。

3.结合学校整体发展状况,深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首先,拓宽教师培养规格的综合性,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拓宽教师培养规格的综合性,是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其知识结构比一般专业人员更加宽广,蓬勃发展的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综合性大学有齐全的学科门类,有利于在广阔的学科背景下培养师范生,但必须找到多学科优势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结合点,运用这些优势有效地拓宽教师教育专业的专业口径,实现学科渗透、文理交融,努力增强教师培养规格的综合性。

其次,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加快课程建设步伐。课程体系改革是加强教师教育建设的关键,必须加快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步伐。其着力点主要是:第一,进行课程结构改革,更新充实课程内容。第二,加强教学设备的更新与科学管理,尽快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第三,要以评促教,变革教师评价模式。再次,改革培养模式,逐步构建新的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目前国内有不少学者提出分段培养模式,如“3+l”、“2+2”、“4+1”等,特别是有过合并办学经历的国内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在总结和探索教师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时,纷纷把视点落在分段培养模式上,并认为,从现阶段我国高师本科学制的实际出发,以在四年制的前提下考虑不同的分段组合比较适宜。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形成规律及课程自身的结构特点,借鉴国外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经验,我们认为,现阶段实行合并办学的综合性大学的教师教育,是否可选择“3+1”的分段制培养模式。

湖南科技大学注重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凸显综合性大学下教师教育的新特点:

第一,创新培养模式,适应不同人才的发展需要。根据教师的双专业性质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的“3+l”模式及部分非师范类专业培养方案模块化,努力提高教师质量规格和专业化水准。“3+1”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各院系进行专业养成,后一年进行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享受师范生的待遇。培养方案模块化即非师范类专业在第四年都安排一个教师培养模块和专业深化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挥非定向型师范的学科优势,并培养各种类型的师资(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的师资)。

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提高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教育类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课和教育技能课两部分组成。教育理论课开设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和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等。教育技能课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学科教材教法、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通过调整,逐渐使教育类课程达到了总学时的20%左右。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大了师范类专业的师德教育;公共基础课的内容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进行了合理的取舍和选择,做到有用和够用;选修课程合理规划,有利于满足专业加深、专业转换或职业适应等需要而系统开设,以利于促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同时,学校协调好了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加强了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推进教师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发挥CAI课件和网络等媒体资源的作用,实现多种媒体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

第三,加强教育实习,增强实践教学实效。教育实习是教师职前教育中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为了切实增强实习的实效,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强化教育实习:一是加强实训基地和附属学校建设,建立了30所比较稳定的实习学校,每年投入一定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教师教育的实训基地和改革阵地,创造条件保证低年级学生每年都有一定的时间到中小学见习,增加师范生对未来职业的感性认识和归属感;二是增加试教、模拟实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观摩教学录像、“微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丰富和充实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真实情景感受;三是延长实习时间,逐渐探索10周乃至一个学期的实习模式,让教育实习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一环;四是采用“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相结合的模式,聘任校外有丰富基础教育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发展导师,充分利用校外导师所具备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拓展活动。

第四,改善育人环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充分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尤其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思想状况。二是积极引导师范类学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理性地分析、对待和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在生活中养成健康的人格。三是针对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教育、了解教育、热爱教育,引导他们在生活和学习的实践中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品德、优良的团队精神和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职业素养。

4.发扬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师德教育的特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

师德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使教师教育的重要特征。我国的国情要求我们培养的中小学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良好的育人氛围和行之有效的师德培养体系,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优良传统和特色。开展必要的教师技能培训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师范生具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职前培养不可缺少的内容。目前,在一些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中,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有所放松,师德教育也有所淡化。这一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要积极探索在新的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下进行师德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当然,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也不应拘泥于传统的内容和方式,应该不断改革,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师应该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了解、研究和参与。当前,一些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大学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有所减弱,师范生与中小学接触的机会有所减少。这种现象不利于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教师,不利于教师教育自身的改革。要认真组织力量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动向,积极参与改革实践。要根据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需要,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适应性。要对师范生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加强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强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引导师范生尽早接触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

湖南科技大学的前身湘潭师院有几十年教师培养和培训的历史,它凝集了几代人在教师教育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合并形成的湖南科技大学具有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为创办教师教育提供了更加厚实的学科基础。从全省教师教育的综合实力来看,前湘潭师院作为湖南省第二大师范院校,在全校人才培养的实力方面比较具有优势,具有教师教育的良好传统。这是发展教师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合并以来,湖南科技大学发挥教师教育专业的传统优势,强化师范性。

第一,学校继续坚持教师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发扬长期以来实施的“虚心、安心、放心”为核心内容的“三心工程”,将“立足基层、服务基层”定位为学校办学特色。这里蕴含、积淀着一种独特的教师教育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专业思想得以保证和牢固。

第二,适当安排教育科学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比重,加强了教育类课程自身内容结构的改造,突出课程内容的理论性、时代性以及对实践的指导性,尤其增加了教育实践课程内容。尝试适当提前教育见习时间,让学生提前接触中小学教育实际,及早地做好适应性调整,树立角色意识,以便有较为充裕的教师素质自我塑造时间;适当延长教育实习时间,让学生比较充分地在实习教师岗位上得到锻炼,为初步积累教育经验奠定工作基础。

第三,适当拓宽教师教育专业学科专业课程。通过同学科不同专业主次兼学,跨学科相邻专业适当渗透,使学生一专多能,能适应教育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适应教育人才市场对复合型师资的需求,适应社会人才大市场师与非师岗位的转换需求。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5篇

生活在象牙塔的大学生,他们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认知态度和现实状况,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以及自身四个方面的影响。因此,学校应在了解大学生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力量,鼓励、引导大学生成为“三生教育”的主体,使开展“三生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实践活动中,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批评等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部分大学生不能恰当进行自我教育,学校要特别重视,选择教学经验丰富和善于做学生工作的教师与这部分学生进行交心谈心,及时梳理和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自我教育的系统。与此同时,应积极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在通讯技术发达多样的今天,我校一直坚持“一封家书”的活动,让学生动手给自己的父母写信汇报自己的大学生活,使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在校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2体验教育法

体验教育法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法,其就是让大学生在体验生命、生存与生活教育的过程中,自己亲自参与到其中,动手动脑,通过参与的活动可以打开大学生的心扉,提升大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存的敬重,对生活的倚重。大学生的亲身实践是体验教育法中进行体验知识内化的保障,同时也是体验知识内化的依据。体验教育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德育的知识内化为大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模拟大学生现实中以及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境,通过场景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交流,分析原因,最终找出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为以后的完善自我、步入社会打下坚固的基石。我校组织的“六个一”系列活动——一首经典红歌、一个传统节目、一件身边小事、一份真情关爱、一项生活技能、一套民族歌舞,形成了在开展“三生教育”中“在课堂、在校园、在社区”的教育特色。

3学科渗透法

在开展“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生教育”的内容与其他课程有部分重叠的问题,加之,部分大学生对“三生教育”等思政课不重视,只重视专业课,所以提出学科渗透法。学科渗透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三生教育”渗透在大学生全部学科的教学中,其表现为一种间接的隐性教育,不使大学生明显意识到是在受教育,通过营造一定的能发挥教育功能的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在潜移默化、耳儒目染中,被熏陶和感化。学科渗透法的难点在于师资,所以我校除了选拔思政课教师进行“三生教育”教学培训,其余教师、教育行政人员、辅导员也一起参加相关学习和培训,使广大教职员工在思想上统一认识,熟悉“三生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基本内涵,能自觉主动地将“三生教育”融入到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4多元评价法

目前,对“三生教育”诟病最多的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期末考查的方式,平时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完成“三生教育”的教学任务,期末让学生递交与“三生教育”内容有关的论文就完了,不能真正掌握“三生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情况。因此,开展“三生教育”时,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客观实际情况,三生教育的具体目标,采用多元评价法。多元评价法的评价主体涉及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即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相互评价、教师给学生的评价、家长给学生的评价。多元评价法方法应多样化,对学生的考核可以采用撰写小论文、心得体会、网络评论,开卷考等的方式,以此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及态度,更加广泛地关注“三生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所带来的影响。生命为体,生存为立,生活为爱。“三生教育”作为一种充满爱和正能量的教育,深刻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生命、生存、生活三观,因而,开展“三生教育”,采用正确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重要也是必要的。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文化观念文教兴国

中美音乐教育之比较

美国教育界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是不断演化的,上个世纪60年代初它还是主科(如语文、数学等)的“饭后甜食”或“装饰花边”。①当时音乐教育在美国并不是处于核心地位,“它比核心科目低上一二英寸”。②但美国音乐教育的地位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稳步提升。以《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和《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原理》等著作为发端,美国不断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直至1994年3月克林顿政府承袭布什2000年教育战略的几乎所有内容,用立法程序通过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该法令对美国艺术教育(包括音乐)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艺术被法定为六点国家教育目标中第三项所列“核心学科”之一。在这一系列的措施下,美国学校教育已将艺术列为与读、写、算并列的四个基本能力。美国2000年联邦法案已规定艺术为幼儿园至高中毕业的核心课程,而各州大学已将修读高中艺术课程定为大学入学条件之一。

据上世纪90代初的统计,中国的音乐教师至少缺50万人。正统音乐教育的缺乏,自然导致许多学生更多地接受娱乐式、快餐式的流行音乐。虽然音乐讲究多元化,但单一地接受流行音乐会造成“营养不良”。中国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落后也暴露了中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存在着缺陷。人们常说,现在的大学生,学理的就是“一文不染”,而且大部分理科生连论文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音乐了。形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应试教育;其二则是因为许多大学生视野太狭窄,偏重专业而忽视博览百家之长,尤其缺乏音乐艺术方面的素养。

通过对中美音乐教育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教育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质,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严重弊端,而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思想,更是高校人才成长的严重障碍。

中国高等教育观念的文化缺陷

中国音乐教育缺失的现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深层次的原因。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音乐教育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直到现在,中国的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取得核心学科的地位。

从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来看,西方自古希腊文明以来,一开始便是从工商业生产方式所培育出来的理性思维进入其发展历程的,这种文明本身具有一种超越自然之上的人为性;相反,中国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因而需要顺应天地自然,重经验而轻理论,重实践而轻创造。我们还可以用哲学上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文明结构上的差异,古希腊从柏拉图开始就完成了“名实关系”的颠倒,即倒名为实,将语言、逻辑、普遍法则看作比现实事物更为实在的宇宙本体;而中国古代哲学在名实关系的热烈讨论中,没有任何一派是将“名”看得比“实”更重要、更实在的,这决不是偶然的。正是这种文明结构的区别,使古希腊有了研究型的“学园”,中世纪有了超凡脱俗的“经院”,近代以来有了养精神的“大学”;而中国古代除了道观禅院之外,只有民间私塾和书院及通过八股文的考试向世俗官僚爬升的文官体制。这种学习的目标不是追求真理,而是“学以致用”,并且所谓“用”也只局限于狭隘的做官和发财,除此之外则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种只盯着世俗功利的教育心理经过长期积累已形成了一种文化心理。可惜的是,至今国人尚未意识到这种文化心理的局限性,从而造成社会精神生活和文化层次的下滑。

反观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突出地表现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自主发展之路所需要的人文教育思想和文化建设被严重忽略,大学存在着技能化、市场化、功利化倾向,“大学为什么服务”的观念模糊。因此,营建超越功利关系的大学文化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要从培养实用人才转变到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的人才上来。现代大学的文化观念需要新的构建方式,大学不应该只是成为人们追求好的工作或物质生活的跳板,而应当成为当今市场经济时代的文化特区,引领整个社会走向理性、自由和创新,并使之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文化场所。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创造力低、技术落后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单单是市场意识不够,而是因为科技人员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缺失,缺乏对科学追求的好奇心。虽然音乐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许多研究显示了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批判力、反省力及解难能力,并对他们的学业及行为有正面的影响。此外,学习音乐还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因此,音乐教育对弥补我国高等教育文化观念中存在的缺陷有着独特的作用。

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文化意义

将音乐融入文化之中,与其他人文学科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许多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文化应转向文化中的音乐”③,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学习世界上的各民族的音乐,有利于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可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正确的思维模式。从社会学角度来讲,一些音乐学家提出了人类音乐文化身份的问题。从社会学意义来说,音乐包含了人们对其文化内涵、语境和形式的把握理解,以及由此形成的集团心理、情感的内聚方式。④目前,音乐教育规划及课程设置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文化发展策略的重要部分。比如从1986年开始举办,每两年一届的“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促进了中国艺术教育事业的恢复与发展,也受到国家艺教委的关心与支持,音乐教育正在各个层面蓬勃发展。

因此,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的任务已不是简单地给大学生加一门音乐课,而是树立一种正确的高等教育文化观念。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大学“为知识而知识”“为自由而自由”的教育精神,激发年轻一代的创造力,用音乐之魂重塑我们大学教育的文化观念。

注释:

①③④《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展望》,管建华著,百度网

②《音乐教育的哲学》,贝内特·雷默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参考文献:

[1]《世纪之交的美国音乐教育战略〈豪斯赖特宣言〉:前瞻2020年音乐教育的观念与行动纲领》,刘沛著,原载于《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4期

[2]《香港音乐教育资料参考》,赵洪啸著,原载于《香港教育资源库》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7篇

大学,按照蔡元培的理解,是指“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一个思想包罗万象、言论百家争鸣的场所。大学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1912年5月16日,他以教育总长身份出席北京大学开学典礼,在演说中就提出“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目标就是按照现代大学的标准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大学,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大学理念。北京大学的前身是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虽改名为北京大学,但由于北洋军阀政府推行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坚持以孔孟之道去禁锢人民的头脑。此时的康有为等保皇派,也在上书黎元洪、段祺瑞积极主张将孔教定为国教。当时的北京大学官僚积习很深,校政极其腐败。不少人把上大学作为升官发财的阶梯,对研究学问没有兴趣,读书就是为了猎取功名利禄。教员中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的,课堂讲授敷衍塞责。学校里封建复古的陈腐思想泛滥,制度混乱,学术空气稀薄。为了扭转这种腐败的学风,蔡元培在就任校长的第一次演说中明确指出:“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强调了大学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还提出,大学不能只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要将学术研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个地方若是没有一个大学,把有学问的人团聚在一处,一面研究高等学术,一面推行教育事业,永没有发展教育的希望。”他要求大学教员不是灌输固定知识,而要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大学生也不要死记硬背教员的讲义而要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动地研究学问。为了使大学能承担起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他极力主张“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他在《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中详列了三点理由:一是“大学无研究院,则教员易陷入抄发讲义不求进步之陋习”。二是设立研究所,为大学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三是使大学高年级学生得以在导师指导下,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蔡元培对大学性质的认识切合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北京大学的校情和世界大学的发展趋势,他“从1917年到1919年仅两年多的时间,就把北大从一个官僚养成所变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把死气沉沉的北大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战斗堡垒”。他在办学指导思想的重大变革,不仅促进了北大的发展,其意义远超出了一所大学的范围,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从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一思想出发,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主要体现在学术和教员两方面。

1.在学术上反对墨守成规,提倡自由发展。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灵魂。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前,北大是腐败与专制并行,学校像个衙门,没有多少学术气氛,教师不学无术,墨守成规,学生无心学习。蔡元培立足于中国近代教育国情,强调了自己的治校方针是“依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他认为大学应该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如果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悉听其自由发展。”在学术上各种派别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应该在相互包容和讨论中吸收精华,促进学术的发展。

2.以学术造诣为主罗致各类人才。由于学说必须由人提倡、宣传和发展,教员又以研究、传授学问为己任,所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在实际中更多地体现在对待教员方面。为贯彻兼容并包的原则,蔡先生首先“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认真教授,以提起学生研究学问的兴趣”。在聘请教员上,最重要的标准是有无专门学问。只要有真才实学,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就聘为教员。在担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立即请陈独秀任文科学长,随即聘任胡适、刘半农、周作人等为教授,他们和原北大的钱玄同等学者一起致力于北大文科的革新。而对于确有真才实学而学术观点、政治倾向不同的守旧学者,只要不妨碍授课,则不作为取舍标准,仍延为教授,展其所长,对他们一视同仁,绝不歧视。如刘师培,曾参与反清革命,后变节为清探,又为袁世凯称帝效力,但国学造诣极深,故仍聘任为教授,讲授《中国中古文学史》。对于学术水平低下,教学态度恶劣的教员,则不管什么人,坚决辞退。因此,北大一扫往日沉闷保守的气息,教师队伍一时出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各种思潮学说纷起,形成了各种学术思想新旧交融、百家争鸣的活跃气氛。在文科教师队伍中,既集中了许多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代表人物,如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也有政治上保守而旧学深沉的学者,如黄侃、刘师培、黄节、辜鸿铭、崔适、陈汉章等。在政治倾向上,有的激进,有的保守,有的主张改良。在新派人物中,有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的不同代表。当时的北大,“新潮”与“国故”对垒,白话与文言相争,盛极一时。北大也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酝酿发祥的思想摇篮。

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曾起了进步作用,从思想学术上为国人开导出一股新潮流,冲破了旧有习俗,推动了大局政治,使得新文化有了立足之地,使得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科学民主的思想得以传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蔡元培不仅是现代北大的缔造者,也是中国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缔造者。

三、学为基本,术为支干,文理沟通

在学科建设上,蔡元培的基本思路是:“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是学,法、商、医、工、农皆为应用,故是术。“学与术虽关系至为密切,而习之者旨趣不同,文、理学也,虽也有间接之应用,而治此者以非研究真理为目的的终身以之,所兼营者不过教授著述之业,不出学理范围。法、商、医、工术也,直接应用,治此者虽亦有永久研究之兴趣,而及一程度,不可不服务于社会转以服务时之经验,促进术之进步。”J(丹“学为基本,术为支干”,“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础,但“学”重于“术”。这一改革思路扭转了当时重术轻学、重工轻理和重应用轻理论的偏向。在北大蔡元培主要进行了如下整顿。

1.扩充文理,改变“重术轻学”的思想。蔡元培认为,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应用学科的发展决不会有后劲,鉴于当时存在“重术而轻学”的现象,蔡元培认为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要偏重文、理二科。因此在学制的设置上,《大学令》规定,大学以文、理二科为主,须合于下列各款之一,方得名为大学:“一、文、理二科并设者。二、文科兼法、商二科者。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他保留北京大学文科原有的哲学、中国文学、英国文学三门,增设史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三门。理科原有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增设地质学一门。工科并人北洋大学,原有工科两班,毕业后即停办。商科改为商业学门,并人法科。同时扩充文、理两科的专业门类,加强两科的建设。北大遂由原来的五科改为文、理、法三科大学,突出文理两科,强调基础理论的地位,也是蔡元培“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观点的延伸。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蔡元培认为传统文、理分科的做法已不适应近代科学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发展趋势。文理是不能分科的,文科里面包含着理科,如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同样理科各学科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其为自然科学的归纳。而且,由于学科之间的彼此交错,有些学科不能截然分开。

如心理学从前属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划人理科;理学中有人文、地质、地理,分别偏于文科和理科,很难辨其学科性质,“文科的哲学,必植根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为了避免文理科学生相互隔绝,互不沟通,蔡元培主张沟通文理,合为一科。1919年,他在北大撤销了文、理、法三科界限,改原隶属于科的学门为系,全校设立l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为进一步落实文理沟通的思想,在教学制度上,蔡元培主张采用选科制。1917年10月,教育部召开北京各高等学校代表会议,讨论修改大学规程,北京大学文科提出废年级制,采用选科制的议案,会议通过,决定在北大试行。北大选科制规定每周一课时,学完一年为一个单位,本科应修满80个单位,一半必修,一半选修,修满即可毕业,不拘年限;预科应修满40个单位,必修占3/4,选修占1/4。选修科目可以跨系。1919年暑假后,选科制在北大各系陆续施行。

选科制体现了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同时也是落实他“沟通文理”思想的一个具体措施,为文、理科学生相互选修课程提供了方便。1922年以后,全国其他高校也纷纷采用选科制。

四、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在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上,以教授治理校务,用民主制度决定政策,以分工方法处理各种兴革事宜是蔡元培的基本思路。蔡元培反对大学校长独断独行,主张民主办校。1912年,他任教育总长时亲手起草的《大学令》中就已确立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大学校务管理原则,规定“大学设评议会,以各科学长及各科教授互选若干人为会员,大学校长可以随时齐集评议会,自为议长”,但未能切实施行。蔡元培初到北大时,一切校务仍然由校长与学监主任、庶务主任少数人办理,连各科学长也无权与闻其事。蔡元培任校长后,认为这种局面不利于学校建设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开始分步建立教授治校的体制。第一步,设立评议会,重新制定了北大的《评议会章程》,规定“大学内部规则”须经评议会通过,始能生效。评议会成员由各科学长和教授代表组成,校长为当然的议长。评议会为全校最高的立法机构和权力机构凡学校重大事务都必须经过评议会审核通过,如制定和审核学校各种章程、条令,决定学科的废立,审核教师学衔,提出学校经费的预决算等。第二步,组织各门教授会。1917年,北大评议会通过了《各学科教授会组织法》,规定各门重要学科,各自合为一部,设教授会。各教授会各设主任一人,由本部会员投票选出,任期两年,其职责是:分管各学门的教务,规划本学门的教学工作。

蔡元培主张教授治校,主要是为了让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专家管理学校,1920年,北大开学时,他说:“我希望本校以诸教授为各种办事机关的中心点,不要因校长一人的去留使学校受影响。”1922年,在《北大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开会词》中,他说“为沟通文理科及采用教授制起见,将学长制取消,设各系教授会,主持各系的事务。最近又由各系主任组织分组会议,凡此种种设施,都是谋以专门学者为本校主体,使不至因校长一人之更迭而摇动全校。”

经过蔡元培的一系列管理体制的改革,北大逐步革除了原来的“形同衙门”的管理体制,建立了以教授为主体,以评议会、行政会议、教务会议和总务长为基本机构,立法、行政、教务、事务分立的教授体制。体现了蔡元培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思想,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了北大的蓬勃发展。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大学产生以来第一个系统地总结、阐述大学观的教育家。他的大学教育理念及其在北大的实践对近现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他反对把大学作为官僚养成所,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发展学生个性,实行选科制;反对文理相隔,主张文理沟通;反对校长独断专行,实行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大学教育改革思想,对于当今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素质教育、高校改革创新以及课程建设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高平叔.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J].北京大学学报,1998,(2).

[4]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中国蔡元培研究会.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第三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论文关键词:蔡元培大学教育兼容并包教授治校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8篇

1当今大学生诚信的状况

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着很严重的诚信危机,这已经越来越成为所有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严峻的课题。高校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还贷或是有意拖欠贷款,据几家商业银行数据统计,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超过了20%,有的高校甚至达30%~40%!有一份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只占0.48%。调查显示有88.39%的同学认为诚信在当今社会很重要,诚信的意义、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际行为上却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有28.57%的同学明确表示,“诚信”两字只是纯粹的理想,难以真正实践,比如说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自己为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一份好工作,也就不自觉地会夸大简历、伪造获奖情况等。“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每个大学生都知道的箴言,诚信也是每个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基础,虽然在他们主观意向上觉得诚信很重要,但社会竞争迫使他们选择了投机取巧。虽然同学们签过“不作弊”的承诺书,但一旦到考试时还会有人选择铤而走险。另外,不少同学承认自己迟到旷课、作业论文抄袭、简历灌水等等不诚信的行为。还有诸如餐厅吃饭或乘公交车时插队,用大量的时间玩游戏或上网,抄别人的作业蒙混过关,论文剽窃、买假证书、虚假简历、大学生中出当“”等这些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现象。凡此种种现象在当今大学生中是确实存在的。2诚信危机形成之因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诚信危机并不是在短时间内所形成的,我想应来自以下方面:

2.1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领域的阴暗面、使得高校学生受拜金主义等思想的腐化较为严重,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强烈的预示着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这无形的也影响了尚未踏入社会但渴望了解社会的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重大的历史变革。这个变革过程,给我们带来了蓬勃生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我们的社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生产力迅速发展,分配方式日益多样,人民逐步富裕,生活丰富多彩,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广阔舞台。而另一方面,市场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商品交换的法则容易侵蚀到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道德失范。虽然做人要讲信用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类的古训也未曾少见。我们的社会在诚信建设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信用缺失引发的矛盾经常发生。从市场反映出的情况来看,无照经营,商标侵权,制假售假,合同欺诈,虚假招标,骗税逃税,伪造假账,恶意拖欠,变相传销……这种种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不讲诚信、欺骗欺诈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当今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此为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原因之一。

2.2学校教育的弊端

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上也存在很多漏洞。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只要把成绩搞好,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其他一概不论,更谈不上什么素质教育了。而且在我国因为诚信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无须再去进行系统的教育,从而导致诚信教育淡化。另外,科研浮躁,高校老师到处兼职,诚信教育大多停留在表面,诚信教育者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信服。当前社会的信用缺失,既与诚信教育不够有关,也与法规的滞后、政策的不完善和制度的不健全相连。完善而合理的制度可以有效遏制各种无诚无信行为,有利于诚信美德的巩固和弘扬;比如有的学生通过不正当手段找到了工作等等,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一个直观的感觉—不诚信反而得到了便宜。在大学生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的时候,这些个例往往直接冲击着他们,令他们心理转变进而效仿。此为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原因之二。

2.3家庭教育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期处于家庭的百般呵护之下。不少在娇纵中长大的大学生,这种小太阳似的教育造成的结果就是当今大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许多不诚信的做法,他们常常不认为是错误的。“这是独生子女一代人身上普遍存在的通病”,这也是导致学生诚信观不强的一个主要因素。另外家长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家长的做法不尽人意,使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缺少榜样的示范引导。沧州师专大一新生体检时,发现了几例该校招生章程上明确规定不得报考该校的“病号”。细问才知,其实,学生对自己的病情早就完全知道,且一直都在吃药控制。但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一直都在自己孩子的面前演绎着“失信”伎俩—先是借助各种社会关系弄来假冒的身体检查单,然后教唆学生隐瞒病情。从家长在大学生诚信问题上所扮演角色中,我们不难看到大学生诚信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此为造成大学生诚信危机原因之三。

3大学生诚信教育之措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大学生如果丢掉了诚信的美德将会给我们社会以及我们的事业带来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所以诚信教育势在必行!.1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宣传导向,在全社会开展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学校的诚信教育中倡导的“谁诚信谁光荣”,通过正确的教育导向、舆论导向、制度导向、利益导向的推动,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让诚信深入人心,让诚信成为时尚。只有建立全社会的诚信风尚,只有建立了一个完备的人才平价体系,诚信问题才能真正的得到解决。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诚信宣传教育才能使诚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2创建和谐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

和谐、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呼唤诚信,文明守纪,共建和谐校园”的学生文明诚信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规范,增强大学生文明守纪、诚实守信意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意义和重大的诚信教育工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

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3建立诚信评估机制,为诚信建档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9篇

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年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课程设置也要与时俱进。建议老年大学根据教育现代化要求全面审视现有课程设置,删除和压缩那些更适合俱乐部和社区开展的传统学科,增设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的学科。例如,结合一些老年人喜欢网购和出国探亲、旅游的实际,可以增加网络信息技术、现代金融、旅游英语等课程。对于现有的能兼容的课程,可以不断进行深化和扩充。如电脑班,除传授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可以增加数码照片处理、网页动画制作等内容;文学习作班在古典文学、古典诗词创作基础上,扩展到现代文学创作(小说、散文、自传、现代诗歌等)。平板电脑由于轻巧、携带方便,已逐步在中老年人中流行。因此,笔者建议电脑班还可增加平板电脑的使用和中老年人常用的Word文档处理、软件下载、视频和音频文件下载等内容。也许有人认为,有些学科好像难以加入现代化元素。其实不然,如烹调班,可在中式菜肴的基础上,兼顾一些西餐(如面包、蛋糕制作,自制葡萄酒等);书法增加硬笔书法等等。传统课程在老年大学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今仍是许多学员喜欢的课程。教育内容现代化并非是指摒弃传统课程,而是要把握好传统和现代课程设置的比例,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发展,这是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应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的问题。

二、让多媒体手段更多地融入老年大学课堂

教学设施和手段现代化是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老年大学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口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融声音、光影、情景于一体,视听并举,动静兼备,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如传统的英语教学就是以教师的口授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学习英语却听不到英美人士的发音和语气,看不到对话的情景和说话时的体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应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就能把英美人士“请”到课堂,让学员听到他们纯正的英美发音,看到他们的会话场景和生动神态,学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口语。在上课前,教师若能将教学目标、板书设计、图片等制成课件,课堂上适当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既节省了时间,又可以补充与教材相关的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员大开眼界。对于有些学科,如拳剑、乐器、舞蹈等,“一二三,跟着走”的教学方法已沿袭多年。实际上,多媒体在这些课程中仍大有可为。以舞蹈和拳剑为例,教师可以把自己所教的舞蹈和拳剑教程录像,既能为学校和学员留下珍贵的影像教材,又能在课堂上重放,节省了体力和时间。若能把一些大师级的表演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更有助于提高学员的欣赏水平和艺术修养。提倡多媒体教学不是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充分发挥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势,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将二者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发挥局域网的魅力

教育大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存在问题

(一)专利意识不强

专利意识包含专利主体意识、专利保护意识和专利成果转化意识,是以取得专利独占权,保护自己劳动成果的法律意识[5-6]。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类学生,在一定专业基础上创新创造想法很多。例如,本校光电专业学生采用光电传感知识进行控制检测装置的改进,采用光纤传感知识进行物理量或化学量的检测装置设计,基于LED发明各类应用产品,等等,但少有学生通过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专利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即使知道专利可以保护自己的创造成果,但不了解也不清楚专利相关组织机构、撰写方法、申请流程等。学校宣传引导不足,社会环境不重视,在课程、考试及各类考证的重压下,学生无心关心专利相关信息,对专利一无所知或不感兴趣,缺乏专利主体意识。

在指导申请专利的学生中,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其中绝大部分学生申请专利是为了就业时引起招聘人员的关注;或者继续深造时,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大一大二的学生中申请专利较少,而申请专利这部分学生多数是为了加分评奖。整体评价,绝大部分学生申请专利是为了学业方面利益,很少关心专利技术本身的影响和价值,也不关心是否侵权,怎样保护,缺乏专利保护和专利转化意识。

(二)缺乏撰写专利文件基本知识

自1999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和2004年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中国逐渐重视高等教育中引入知识产权教育,但在开设知识产权教育相关课程的高校中,多数偏向法学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律教育。针对理工类学生,部分高校以开设校选修课的形式培养学生相关能力,每年涉及学生人数少。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每年选修专利课程的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一左右,在选修专利课程的学生中,认真学习专利相关知识,进行专利文件撰写实践的学生更少。因此,有意识将自己的创造想法或成果申请专利的学生几乎只有想法或成果,没有将其撰写成专利文件的能力;或者模仿现已公开的专利文件撰写,很难达到专利审查的要求。

二、对策

(一)宣传教育引导

随着全球资源、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发达国家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竭力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各国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挑战越来越大。为此,各国逐渐重视知识产权人才教育培养。中国先后于1999年制定“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2004年推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2008“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10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专利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教育培养。在国家和社会重视的背景下,学校应围绕国家知识产权人才战略进行宣传和教育引导。

在宣传层面,每年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周、知识产权月活动开展粘贴宣传海报、派发宣传资料,举办专利知识问答竞赛、专利写作竞赛、专利讲座等普及专利知识,提高专利意识。

在政策层面,制定相关奖励鼓励政策,对教师,在晋升、评奖、评优方面,适当优先考虑指导学生专利的教师;对于学生,申请专利给予经费支持,适当给予奖励,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并申请专利,提高学生专利意识。

在教学层面,支持以校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更多专利相关课程,如专利法律、专利实务、专利审查等,惠及更多学生。有条件的专业可以专业选修课形式开设,结合专业进行专利文件撰写与申请实践,加强学生专利意识及专利实务能力。

在管理与服务层面,可以设专利管理与转化部门,对教师和学生专利进行分类管理,并且负责专利成果转化或转让,帮助学生实现专利保护和转让相关事务。同时,提供专利咨询服务,解决学生申请专利过程或专利维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专利申请保护和成果转化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分类教育指导

1.专业年级组织

学校一般以学校-分院-专业-年级班级为构成形式,年级班级是学校教育组织的基本单位,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同。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知识结构特点和认知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专利教育指导。例如,对机械类高年级专业,可以引入比较有影响的机械相关专利成果实例;对机械低年级专业,可以引入身边生活中机械相关用品的改进专利成果实例。以专业年级组织分类指导,可以获得更多学生认可,引起对发明创造的兴趣,提高进行发明创造和专利申请的积极性。

2.专利协会、社团组织

协会、社团是高校中比较常见的团体,加入某个协会社团的学生基本是对所选择协会社团专业感兴趣或擅长该专业,一般目的性和针对性比较强。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很多学院都成立了发明协会、发明家协会等专利协会社团,聘有专业指导教师,定期举办讲座或培训,有专门的章程及管理,协会学生成员积极性都较高,会员之间相互帮带,进行专利实践,专利申请量及质量都较高,学生相关能力提高也快。以专利协会社团组织进行专利普及和专利指导是比较好的选择方式。

3.竞赛团队组织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国家及省市每年举办各类竞赛,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这些竞赛每年都会产生大量优秀创新实践作品,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由于这些竞赛的重要性,各高校都比较重视,教师、学生参与度高,围绕某个竞赛主题会形成一个或多个竞赛团队。由于竞赛作品一般为科技创新实践成果,具有较高的新颖性,满足专利要求,以竞赛团队对象开展专利教育,结合竞赛团队性质,进行专利知识普及及专利相关实务能力培养,往往受到团队的重视和支持,学生的积极性高。利用这个平台,能较好的提高学生专利意识和专利申请能力,也可以有效保护竞赛团队的科技创新成果。

4.科研团队组织

科研是高校主要功能之一,国家每年的科研成果多数来自于各高校。科研团队作为高校科研基本组织单位,每年论文、专利产出数量和质量都较高,且团队人员基本都有较强的专利意识。在多数高校特别是国内著名高校,优秀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加入学校相关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针对高校中不同科研团队,开展专利系统教育培训,对团队中学生进行专利高层次培养教育,可以实现较高专利人才培养目标。

(三)基于学生个人分层指导

每个学生专利意识、兴趣、专利学习能力不一样,在教育与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兴趣、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分层教育指导。

第一层次,即基本层次。对于具有专利意识,了解专利基本知识的学生,鼓励其进行发明创造,并指导其掌握基本专利文件撰写要求和方法。

第二层次。对于具有良好的创造创新思维,具有一定的专利意识和思维,为了创造创新思维的实现申请专利的学生,通过基本培训提高其专利文件撰写能力、基本初步审查能力和申请能力。

第三层次。对于发现并优先考虑个别专利,兴趣浓厚,专利学习接收能力强,有意从事专利相关工作,具备良好的创造思维并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研究生或本科高年级学生,按照专利人方向培养模式,使这些学生具备较强的撰写专利文件、审查专利、修改专利等实务能力。

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形成金字塔形。指导教师可以基于学生个人情况进行分层指导,并且采用帮带的方法,第三层次帮带第二层次,第二层次帮带第一层次,逐步整体提高学生专利相关实务能力。

三、结语

根据大学生专利教育指导实践,总结了大学生在专利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思考、讨论了全面整体提高大学学生专利意识和专利相关实务能力的教育指导方法,并详细进行了论述,对大学学生专利人才教育培养指导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上一篇:体育产品论文范文 下一篇:儿童体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