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范文

时间:2023-03-12 13:04:11

教育创新

教育创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创新教育 教育创新 关系

一、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的内涵

在我国,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同志关于创新的重要论述给大家以极大的鼓舞和启发,“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课题组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创新教育定义不下百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和创新人才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我认为对创新教育的定义,既要考虑创新教育的历史和已经形成的规约,又要考虑到创新教育已有的升华和将来的发展。我们认为,从广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指把壮大生命、提高人的创新性当做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又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创新这一概念,在开展创新教育和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同志在北师大100周年校庆上的讲话发表以后,全国掀起了教育创新热。从词义上分析,教育创新具有教育改革的“破旧立新”功能,相对于教育改革来说更加强调与时俱进的开拓和首创。同志把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并列,并寄予巨大希望,意味着当今时代的教育创新应当在思想理论、实践体系、内在品质等方面都取得更大更深层次的突破与进展。其实,只有如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素质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二、开展创新教育必然导致教育创新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信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注入了重守成轻创新的基因,儒家“言必称师”、“以六经为准绳”、“师道尊严”的传统又使之变成了我们的一种社会遗传。这不是孔子的错,而是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性。改革开放后,虽然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处充满了创造性,教育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由于教育发展固有的滞后性和久经不退的考试压力,我们的教育仍然是守成有余,而创新不足,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对大量创新人才的需求。开展创新教育,把创新性培养明确地提出来,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并要求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培养,对传统教育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创造性。

首先,创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教育、教学、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新理念,冲击了陈旧的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和师生观,直接引发教育观念的创新;其次,创新教育特别强调为学生的怀疑、提问、发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倡导学术面前无权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将极大地冲击师道尊严的传统,开创教育民主化的新时代;最后,创新教育,包括创造教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在教育管理制度、课程编制与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和措施,这些凝聚着古今中外优秀经验的科研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能够加速我国教育在相应方面的创新。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于强调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创新性学习方式,从而对旧课程和旧的教育教学方法造成了巨大冲击的现实已经说明了这一道理。特别是关于学生创新性的评价与测量方面的改革,必将引起我国考试制度与内容的重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创新教育的教育创新价值。

我认为,如果说相对于应试教育倾向提出的素质教育,可以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创新的话,那么相对于守成教育特性提出的创新教育,则可以称之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第二次教育创新。如果说这第一次教育创新确立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的话,那么这第二次教育创新就能够使素质教育得到真正贯彻落实,并成为真正的“兴国教育”。

三、推进教育创新应以开展创新教育为突破口

反过来,从教育创新的角度看,我国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到方法,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从规模、质量到效益,方方面面都急需创新,怎样做才能事半功倍,并取得我们期待的创新效果呢?我认为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把实施创新教育当做努力的方向和重要内容是现在进行教育创新的一条成功之路。

第一,这是由时代特征决定的现代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当今时代,最有创造性者得胜利,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第二,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客观要求。我们虽然拥有无穷的创造潜能,但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和培养,就不能变成现实。不是什么教育都能兴国的。只有保证健康、给人幸福、助人成功、使人高尚、激励人不断创新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等几方面全面发展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兴国人才”,才能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重大贡献。第三,这是由创新性的本性决定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创新性与人的知识占有量和人的智力之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绝不是受的教育越多,创新性就越强,人的创新性需要特殊的关照和培育。如果所受的教育不当,受的教育越多,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反而会越低。那种只知苦干,拼时间、拼体力、不讲效益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过时了,现在的要求是不仅要肯干能干,还要会干,干正确的事情,以接受和守成为主要特点的我国传统教育必须改变。第四,创新素质培养为校长和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目标和把手,能够使教师和校长摆脱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不知从何处下手的尴尬局面,从而制定出学校和班级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与措施。

教育创新范文第2篇

一、创新教育的任务及属性分析

随着“培养创新精神的和实践能力”被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教育已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一些方面已付诸具体行动。如开设创新课程,组织创造小组,设置创新活动日、活动周等等。1999年高考语文试题作为最具权威的指挥棒,更是直指“创新”题材。一是引陶行知先生的《创造宣言》作为阅读理解文本,二是作文题给了学生以充分想象和创造发挥的广阔空间。应当说,创新教育已经有了一些气氛。但是,“创新”对我国教育来说毕竟是新近确定的亲重点,是人才培养的新课题,它需要热情,更需要理性思考和科学规划,首先应正确认识创新教育的任务及其基本属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实施策略,才能保证创新教育有效地施行,避免盲目性、随意性和表面化。

对基础教育来说,显而易见,创新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提高民族的创新素质服务,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打下广泛的、深厚的基础。简言之,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是一种综合素质,是一种积极开拓的状态,是潜在能力的迸发,就其实质而言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结果。它主要由三方面要素构成:一是创新人格,属动力系统,包括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自主性,主动性,好奇性,挑战性,求知欲,坚韧性等等;二是创新思维,属智能系统,包括思维/!/的敏锐性,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独创性等;三是创新技能,属工作系统,包括具备作为创造基础的基本知识技能,具有获取和利用亲知识信息的能力、操作应用能力和一般创造技法等。以上三要素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创新人格,其次是创新思维,最后才是创新技能。可见,如果把创新教育的任务作进一步分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其中以创新人格的培育最为重要。

对创新教育作进一步分析,我们还能认识它的一些基本属性。一是普遍性,中小学的创新的教育要以培养和提高全体沉重的创新素质为任务,而不能仅仅定位在培养几个“小发明家”上,只有全民的创新素养得到普通提高,拨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才会有良好的气候土壤,才能有大批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二是综合性,创新教育是创新性综合素质的教育,而经色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它涉及人格、智能、知识技能培养的诸多方面,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三是革命性,创新教育以培育创新素质为目标追求,相对传统教育以掌握知识技能为目标具有革命性变化,它意味着教育价值的变化?由传承型转向开拓型,人才期望规格的变化?由守成型转向开拓型。由以上三个属性决定,实施创新教育不能只是方法招式的加减,而必须是教育目标价值、教育内容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改革。

二、阻滞“创新”的现实教育表现分析

说教育具有培育创新精神和压抑创新精神的双重力量,是因为它在传递知识之时可能制造框框,在训练思维之时可能赶跑灵感,在注重体之时可能忽略个性,在讲究规范之时可能夺抑自由……双重力量经常相伴而生。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强化培育的正面力量,最大限度地扼制它的负面作用。《学会生存》当中明确提出教育在培育创新上的复杂任务?“保持一个人的首创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它放在起初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这中间辩证关系的处理和“度”的把握,就是创新教育的最大学问。

由于“双重力量”的客观存在,从培育创新的角度,教育是十分需要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与调节的,可惜我们一直忽略了这一点,而在一味追求数量的扩张和狭隘意义上的质量上升。如果冷静审视教育现实,进行“双重力量”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创新”未得到应有重视,教育当中陈旧的、片面的、急功近利的因素大量存在,整个教育模式大角度地向知识技能和应试能力倾斜,呈现出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苛严管束式等几个明显特征,在片面的高度强化传承功能的同时,构成对创新的阻滞和压抑。

1、注入式。尽管对单向灌输和“填鸭式”的反对不绝于耳,但注入式仍是现实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教育方式,老师讲、学生听仍是最为普遍的课堂状态。注入式的特点是教:请记住我站域名师主宰,大量注入,学生被动地接受。注入式之所以能盛行,是由于它与“知识中心”的教育格局相吻合。长期不懈地“填鸭”、灌注,对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是起作用的。但是,它对“创新”的阻滞非常明显。一是长期的被动状态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的弱化,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二是一味的注入反复强化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而创新所需的问题意识、控究能力却因没有开发训练而萎缩。

2、教条式。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反对质疑。如在教材编写上一味追求体系完整,而对生活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却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别注重公式和结论的巩固与应用,而对结论的产生过程则轻描淡写。理化生实验本来是结论的支撑,但对实验的重视远不能同重视解题同日而语。在问题解答上,多是要求背框框,答条条,恪守固定范式,

谨遵标准答案,若有稍许逾越,必遭’扣分”厄运。教条式的危害一是束缚思想,束缚,令学生动辄得咎,畏道畏尾。有人研究为什么学生普遍害怕作文,得出原因是由于作文的限制太多,“范式”强调过分,学生因此不能自由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二是在地远离生活实际、略去知识产生过程的情况下,学生们面对的是一堆僵硬的条条,由此无可避免地引枯燥感、单调感和厌倦感,销蚀追求知识的激情。 3、单向纵深式。集中力量“深挖洞”,求深求难,重纵向深入,轻横可发散,专攻教材“考纲”而不及其余,满足于单一方式、单一角度的正确而不思变换。教学时间紧,考试难度大,只有集中攻坚,而不会有联想、变换、列举和发散的余地。纵深式适应激烈的考试竞争,但狭隘的、单一方向的纵深,对创新素质的负责影响也很明显。一是使学习背景狭窄化。创新是很需要广阔度的,杨振宁博士要求他的学生必须广泛阅读新动态的杂志,即使不懂也要读,这样可以获得大的背景与把握,“而不是在小缝里一点一点地学”。二是忽视发散性思维训练,不利于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流畅性和变通性,不利于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4、理性泛化式。即重逻辑、轻直觉,重理性、轻感受。不管文科理科,不论什么性质的学习内容,一律拿来条分理析,逻辑演绎,“标准化”处理。语文本来是富含人文内蕴、情感价值和审美趣味的学科,但语文教学的常用手法却是把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分析肢解,使之变成一堆摆设整齐、逻辑井然却了无生气的零件,于是学生无需感悟,无需激动,只需动用理性逻辑地加以“掌握”。艺术类教育本来是最典型的情感性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本在于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并引导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可现实中的音乐美术课一不留神就成了知识课和技能训练课。文科类尚且如此,理科类单重逻辑排除直觉就更加理直气壮。面对一个钟表指针指向的数学填空题,我们的学生全体毫不迟疑地动笔列方程,西方学生则当即动手拧动腕上的手表,更可叹的是,当听说“拧表”之后,我们的孩子很感到不可思议?解数学题不列式行吗?

理性和逻辑的确是提高素质所必不可少,但理性的片面强化和过份泛化,则可能造成对悟性、直觉和灵感的抑制。脑科学研究表明,逻辑思维、语言思维为左脑动能,而非逻辑的形象思维尤其是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等,则是右脑功能,左脑的常规性较强,而右脑却与创造发现关系密切。忽视形象与直觉,显然对开发右脑,培育创新思维不利。

5、苛严管束式。表现为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正却吝惜赞赏。师生关系多为管制和被管制的关系,教育气氛多呈紧张、沉闷、压抑状,学生的思想行为大都纳入了严格的管束,时间、空间大部分被强制性的“苦学”所占领。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几乎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失去了自主思考、学习和自由做事、游戏的余地。有首儿歌碰巧生动地勾划出了苛严管束之下的学生状态,即“我们都是木头人,不准说话不准动”。可想而知,经常处于“木头人”和“准木头人”状态的人们,距离“创新”是多么遥远!

以上“五式”的普遍存在表明,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素质”这一重点,事实上正是目前教育的薄弱点。造成这种状况,与教育结构不合理带来的过份升学竞争有关,与长期封建体制和封建思想文化的残余影响有关,而从教育自身看,则存在价值取向上的迷失与方法论的偏颇。由于长期缺乏“培育创新”的追求,以教育当中自主与控制、知识与教条、感性与理性、发散与收敛、自由与规范等辩证关系缺乏清楚的认识,因而全力以赴、毫无顾忌地偏向后一而忽视前一方面,致使教育培育创新的力量发挥不足,而压抑创新的负面力量反倒很有一些强势。

三、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绝对不是可以独立单列的专项教育,培育创新素质的任务要告整个教育体系以积极自觉的努力来承担。从根本上说,以弘扬“创新”的主旨,实现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才是实施创新教育最可靠的途径。教育急需振奋培育创新的正面力量,谋求“创新”功能的最大发挥,针对根深蒂固的“五式”现象,必须大张旗鼓地倡导并坚定不移地追求教育的“民主”、“开放”与“创新”,以期改变,“双重力量”对比的现有格局。

1、调整教育目标,坚定“创新”的价值取向

教育的目标任务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而创新素质既是个体发展的最高体现,又是当今社会特别倚重的素质,培养创新素质理当成为现代教育最重要、最明确的目标追求,成为衡量教育成败得失的最高标准。而现实教育的目标追求指向的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创新素质的培育很少得到关注。正是由于教育目标上的偏差,导致整个教育格局中“创新”的失落。因此,教育创新首先要调整目标,坚定创新的价值取向,把培育创新素质作为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加以确认。目标的调整关系着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它需要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清晰的理性、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去推动,还需要一套科学的、引导创新的、注重长效的教育评价系统来保护。

教育的责任在于对民族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当今知识急剧膨胀、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的着力点必须由文化传承转向激发创新,这是不可违逆的趋势。强化教育的“创新”追求,就是顺应时代要求,承担历史责任。从客观规律的角度看,教育的以能量和时数是有限度的,且教育培育和压抑创新的双重力量是相互关联和制约的,因此,突出创新的价值取向,就要理智地调整培养目标上的一些关系。有观点认为, 我们向来所要求的知识一能力一情感培养,要重新排列为情感?能力?知识的顺序。就是说,要把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同时鉴于知识激增、无法究尽,应重视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不去刻意追求掌握大量知识。针对目前过份注重知识技能而忽视创新的状况,笔者认为,应当赞同“情感领先、能力跟进、知识殿后”的主张,而不必担心矫枉过正。宁可牺牲一点知识掌握,也要把激发创新的任务担当起来,包括教材压缩一些,难度降低一些,教师少灌一些,学生多动一些,课程丰富一些,考试办法多样一些等等,要以一系列的实际措施强化“创新”的地位。

坚定创新的价值取向,评价系统的保障至关重要。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易于测评、容易显效的,而创新素养的形成则是长效的、非显性的。如一堂课的教学,如果老师讲公式,学生套公式,反复强化,以“解题”来衡量,“实效”上佳。如果组织学生研究讨论再练习,无疑使思维探究力得到了较好锻炼,但即时的“解题”效果却不一定占优势,故可能被贬为’热热闹闹,不讲实效”。显风现有的以分数为惟一标准的评价,是与“创新”的要求不一致的。而现实中分数评价又登峰造极地被加以了强化,包括按分数排名次决定誉地位,按分数排座位决定空间位置,直至高考分数决定终身命运。可以说压抑创新的“五式”很大程度是由评价的偏颇而派生的。因此,必须下决心大力度地改革评价办法。日常教育评价的改革应突出以“创新”为衡量标准,重过程、重综合、重全面,立中于鼓励、激发和引导。要着力扼制分数评价的过份强化,让等级制评价和保护“分数隐私”,尽快成为教育的实际行动。考试招生办法要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状况,实施多渠道、多样化的招生。目前已试行的综合测试录取,推荐保送录取、二次考试录取、面试录取、特长录取等,都是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措施,应在更大范围推广。

2、改善教育环境,营造“民主”的精神氛围

创造人格的成长与创新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的综合性的陶养与熏染,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民主的精神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必要背景条件,而且其本身就是最有力量的创新教育。

(1)师生关系的民主。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是教育环境的集

中反映。传统的操纵一依附式的师生关系,亟需让位于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一是教育者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同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实现角色变换,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受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三是放弃严格控制,让学生舒展天性,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 (2)思想学问的民主。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一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自由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和批评争论的习惯。二要摒充强制性的统一思维、统一语言、统一行动,鼓励个性和独特,允许多元思维并存,宽容探索中的错误、荒诞和越轨,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

(3)实现“六大解放”。五十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儿童“六大解放”,是培育创新素质的要谛,也是高度教育民主的体现。即解放眼睛,敲碎有色眼镜,教大家看事实;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布,使想得通;解放双手,甩掉无形的手套,动手向前开辟;解放嘴,使大家可以享受言论自由,谈出真理来;解放空间,让孩子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解放时间,使大家有空思考、学习、干事和娱乐。这“六大解放”实现之日,即是创新教育成功之时。

3、改革培养模式,追求“开放”的教育格局

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超越和突破,它的显着特点是外向和开放。开放式的思维方式和个性品质,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教育应致力培育的重要素质。现存的注入式、纵深式、刚性化、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尽管在知识、技能、效率等不无优势,然而获取这种优势的代价是沉重的?它总体上引导的是眼光向内,面向书本,面向已知,面向教育本身,训练的是封闭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又远大于知识技能因素。教育迫切需要改革自成一统、自我封闭的状态,以开放的模式培育开放式思维和开拓性人格。

一是教育内容的开放。科学与真理来自生活,走向发展,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实质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与客观课程相背离,同时构成一道道有形无形的桎梏。培育创新素质,亟需打破教育内容的封闭。知识无法穷尽,学习内容有取有舍,不能追求完整。新知与日俱增,应建立教育内容的更新机制,及进进行调整补充,还庆引导关注前沿,面向未知。同时,要给予面向实际、自选内容、按需施教、灵活施教的余地,改变“一纲一本管几亿”的一统式僵硬格局。

二是教学过程的开放。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 探究……”的开放式过程。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控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冲动,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开放式教学就是依认识规律理顺“过程”与“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在开放的格局中,注入式、教条式没有市场,而启发、讨论、探究、实验、质疑、争论、搜集信息、自主学习等才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正是从中得到训练与强化的。

三是教育空间的开放。打破囿于学校,囿于教室的教育空间概念,课堂应向社会延伸,向影视报刊等传媒延伸,向电子网络延伸。这种空间的开放既是培育创新素质的需要,也是现代科技发展牵动教育的必然走向。教育空间的开放有益于培养开阔的视野、纵横综合的思维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教育创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传统;教育创新;批判;继承[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07)03-0014-06

OnEducationalTraditionsandEducationalInnovation

ZHUANGChuan-sui,ZHOUZhuo-ying

(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

Abstract:Duringthe5000developingcourseofChineseeducation,ithasformed

andpreservedexcellenteducationaltraditions,suchas“showrespecttoteachersandthinkhighlyofeducation",“cultivatetalent",“paymoreattentionto

moraleducation",“baseteachingonlearning"and“modelteachers".Today''''sinnovationofeducationmustbebasedontheexcellenteducationaltraditions,criticizeandrejectthedross,inheritanddeveloptheessence,andsurpassthetraditionsandatthesametime,havethemindofopenandforgiving,andabsorbanddrawlessonsfromalltheexcellentachievementsofhumanculture.

Keywords:educationaltradition;educationalinnovation;criticize;inherit

现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基础在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不仅是当前的一个时髦话题,而且必将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然而,教育创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与教育传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育创新必须以教育传统为基础。我国教育传统有哪些今天仍然值得借鉴弘扬的优秀的东西?如何实现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列宁当年曾说过:“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我们不仅“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而且“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1]。这些思想可以成为我们继承教育优秀传统,全面推进我国教育创新的方法论依据。

一、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的内涵

“传”和“统”最初并不是复合词,而是作为两个单词分开使用的。“传”的本义为“驿站”,意为“传递”、“承继”,也可理解为“传承下来的事物”;刘熙《释名》说:“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统”,本义为“丝的头绪”,引申为“纲纪”、“准则”,亦即“世代相继的事物”,颜师古注《汉书》说:“统,继也。”“传统”作为合成词使用,大体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夷传》:“自汉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梁沈约在《立太子赦诏》中说:“王公卿士,咸以为树元立嫡,有邦所先,守器传统,于斯为重。”这里,“传统”的意思是指世代传承发展着的名物制度以及精神系统。在西方语义中,“tradition”(传统)一词源于拉丁文的“traditum”,意为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事物。综合东西方的理解,“传统”即那些历代因循沿袭下来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和。

我国现代文化学者张立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着、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2]。另一文化学者朱维铮也说:“所谓传统”,就是“历代相传、至今不绝的某种根本性的东西”。美国学者希尔斯也在《论传统》中指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综述之,传统包含五方面的涵义:一,指人类创造物;二,指贯通古今以至未来的某种流变着的根本性的东西;三,指经由历史沿袭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心理态势、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名物制度等“遗传因子”,以及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相对稳定、有机复合的整体结构;四,具有强大生命力,它有一个生长、发展、变化的过程;五,既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又体现在精神文化中,但更多的指精神文化方面的特质。这是因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从其本质上说,都是人类精神意识的物质化、制度化和行为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及外在表现形式[注:关于文化结构的划分,有物质和精神两分法和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之说。本人首次提出将其划分为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的观点。]。

这即是说,传统是流动的、变化的、发展的、相对的,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指向和影响未来的一种意识存在,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并经历代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和。它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因此,“传统”和“现代”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跨越时空的。传统是由一个个现代所构成的,包含着现代并存在于现代之中;现代既是传统的延续,又构造着传统。传统与现代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既在传统之中又在传统之外,既继承着传统又构建着传统。

根据对“传统”含义的理解,“教育传统”就是指人类教育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经由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那些对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影响的根本性的教育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体系统[注:必须指出,“教育传统”与“传统教育”是两个相互联系但有内涵不同的概念。传统教育属于过去,有着比较具体的客观指向,特指人类长期形成的已经定型的凝固的教育历史文化遗产;教育传统不仅属于过去,还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虽然具有一定确定性,但却存在无限发展的空间和丰富充实的内容,特指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至今仍然流动变化着的那些精神特质。]。“中国教育传统”就是指中国教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经由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那些至今仍影响着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体系统。由于传统更多地是指精神文化方面的特质,“中国教育传统”特指在中国教育发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至今仍在发展流变着的影响着中国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那些优秀的“中国教育精神特质”。所谓优秀教育传统,一般指那些反映教育规律,经过历史和实践双重检验的优秀的,至今仍具有指导和借鉴价值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文化、教育精神和教育品质。它们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革故鼎新的变化发展过程。具体说,它是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发明出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或物质或精神或制度)的过程。教育创新[注: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实有别。我在《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河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教育创新论》(邢台职技学院学报,2000,(3))、《教育创新三问》(现代大学教育,2004,(4))等文章中曾有过论述,此不赘述。]指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根本的整体变革过程。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对教育传统的概念范畴进行一番加工、改造、创生的功夫,赋予其时代内涵,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在悠悠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并遗存下来许多至今仍有价值的优秀的教育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重教尊师。中华民族向来重视教育,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神道设教”、“敬德保民”思想。“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而“士”恰恰是经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化人。因此上至皇帝下及普通百姓都持有根深蒂固的“耕读持家”观念,教育读书于国可以培育人材、施行教化,于家能够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劝农种地能够殷实富足、济养民生,家国兴盛。诚如明初太祖朱元璋所说:“尽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衣食给而民生遂,教化行而习俗美。足衣食者在于劝农桑,明教化者在于兴学校。”[注:《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而比于农桑经济,教育学校更加重要。因为人才乃“国宝”[注:《明史》卷七十一《选举志三》:“贤才者,国之宝也。”],人才须赖教化,“教化之道,学校为本”[注:《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重视教育,确立起“教者政之本”、“尊师贵学王教之本”[注:《三国志•明帝纪》。]的治国指导思想,都把教育放在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和基础的地位加以优先发展。《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明初统治者朱元璋虽文墨不多,也深知其理,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注:《明史•选举志一》。]的治国方略。清朝统治者也强调:“帝王敷教,文教为先,经术为本。”[注:《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七》。]“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注:贾谊:《新书•大政下》。]“王者之治天下,不外政教两端。语其本末,则教本也,政末也;语其先后,则政立而教可施也。”[注:王夫之:《礼记章句》卷五。]这种思想成为当今教育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深厚渊源和历史基础。

重视教育必然重视教师。所以荀子就把教师提升到了与天地君亲并列的无以复加的高度,“君师者,治之本也”[注:《荀子•礼论》。]。“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注:《荀子•大略》。]重教的目的是育才重道,重教必须尊重教师;尊师才能引导人们向学,所以《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但“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因此,“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意思是说,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虽被君王接见都不要求施行君臣之礼,其实质在于尊重教师。尊师重道在中国传统社会蔚然成风。古代教师不仅在政治上享有崇高地位而且在经济上也享有相当高的待遇[3]。

培养“成人”。所谓“成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孔子、荀子都主张培养德艺双修、仁智勇艺礼乐(德智体能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全粹之“成人”的教育目的。孔子回答学生关于什么人才算“成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问题时说,只有具备睿智、宽仁、果敢、多艺、知礼、风雅等素养的人,才能算是“成人”[注:《论语•宪问》:“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纹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荀子也认为,只有全面纯粹发展的人才能称得上“成人”[注: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培养“仁”(德)、“智”(智)、“勇”(体)、“艺”(技能)、“礼”(礼仪、文雅)、“乐”(审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家。

“成人”教育,特别重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个性人格陶炼。《大学》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则三代以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注:《孟子•滕王公上》。]他特别强调意志磨练、人格陶冶,重视人文品质的养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注:《孟子•告子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注:《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独立不羁,无坚不摧,受理想信念所支配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有志气,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注:《孟子•滕文公下》。]。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何等伟大的独立人格!

当今时代,迫切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但当代人文精神并非传统人文精神的复现,而是吸收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充分适应科学时代需要的新人文主义。传统人文精神注重群体和社会,现代人文精神则在注重人的社会化的同时突出人的个性化;传统人文精神过分强调伦理性而片面排斥科技性,当代科学精神也并非传统科技精神的翻版,而是在合理吸收传统科学精神的功利性的同时,注重人文伦理的价值导向功能。在价值目标的导向上,在重视“成材”教育的同时,应当加强“成人”教育。

重视“德教”。中国教育传统特别重视德育的育人(即成“人”)价值,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德育思想。传统德育内容包括理想教育(“志”)、道德教育(“仁”)、礼法教育(“礼”)、人格教育(“义气”)等几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志为统帅、仁为根本、礼为规范、义气为灵魂,分别反映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质。“志”表示个体内在精神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仁”表示家庭血缘伦理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礼”表示社会外在行为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义气”表示个体内在个性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

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三种关系,一是道重于文,做人教育重于文化教育;二是道寓于文,道德教育在文化教育中进行;三是道基于文,道德教育以文化教育为基础。关于德育的过程途径,传统德育强调建立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的全方位立体网络模式,主张理论德育(知识德育)、实践德育(行为德育)结合,“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注:《论语•宪问》。以下凡引自《论语》,皆不注明。](知识德育),“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实践德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社会德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家庭德育)。在德育原则以及方法上,提出了立志为先、躬行为本、反省为要、向善为宗以及“六学”[注:《论语•阳货》:"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九思”[注:《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得思义。’”。]、“三省"[注:《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有信乎?传不习乎?”]、“力行"等方法,形成了以教人做人(而非做事)为根本宗旨、以崇善(而非求真)为最高境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行为训练与习惯养成以及内在觉悟与外在灌输相结合的道德教育特色。

“以学论教"。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古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学”为中心,重学生,重学习,重体验,强调主动学习、德艺双修等传统教学理念。但历代教育家们不是从理念出发,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认识、思考和论述教学问题的。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在如何“教”,而是在如何“学”,教师的职责重在如何指导学生“学”。因此,形成了丰富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思想。在教学原则要求方面,归结起来,有尚志激趣、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知行结合、温故知新、德智统

一、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在教学模式方面,有自学指引法、置疑商讨法、会讲论辩法、实践探究法;在教学策略方法方面,主要是圣化教法、指导学法。

关于“教学法",朱熹有过系统论述。他认为,首先,“教学法"就是“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的方法,表明他已认识到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机统一过程。其次,教学是有规则可循的,即“教有成法”,“教人者,皆有不可易之法。”[注:《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第三,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叫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既让学生掌握学习和求职的方法,“君子教人,但授以学之之法,而不告以得之之妙”[注:《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于是就有了许多论述学生如何学习的论著,譬如荀子有《劝学》、韩愈有《进学解》、朱熹有《朱子读书法》等等,都是谈论如何读书或指导学生读书的著作。这些思想极为宝贵。

教师模范。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教师思想。譬如:《礼记•文王世子》、《韩诗外传》、《法言•学行》、《师说》都系统论述过教师。有的着重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角度去谈,所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注:《礼记•文王世子》。],“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注:《韩诗外传•卷五》。]。有的侧重从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角度去谈,“师者,人之模范也"[注:扬雄:《法言•学行》。]。有的更多从职责任务角度去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注:韩愈:《师说》。]。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及其教师风范有着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理想的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1)要有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孜孜以求。并且要有为理想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奋斗精神。(2)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忠焉,能毋诲乎?爱之,能勿劳乎?"“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3)要有优良的教师风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身教能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作用。(4)要有宽厚的知识结构,必须做到"好学敏求"、“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孔子持有教无类、后生可畏的平等的、发展的学生观,对待学生一视同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6)要有正确科学的教学观,他坚持课堂民主、教学相长,要求学生畅抒己见,”各言其志,“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持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其后,许多教育大师们或提出“英才之师”(孟子)[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或提出"圣化之师"(董仲舒)[注:《春秋繁露•玉杯》。],或提出“指引之师"(朱熹)[注:《朱子语类辑略》。],或提出“专攻之师”(韩愈)[注: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教师专业化思想的萌芽。],或提出“恒教之师”(王夫之)王夫之《斋文集》卷一:“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或提出“创造之师”(陶行知)[注:陶行提出教师应当成为“创造”和“开辟”精神的“一流教育家”。见《陶行知教育文选》,第7、298、26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都树立起了一代教师的典范,师风犹存,光照后人!

三、弘扬优秀教育传统,推进教育创新的策略

优秀教育传统是在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的,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规律,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深远而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

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地位与作用思想;从传统“尊师重教"思想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师"(邓小平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思想;从培养“成人"、“立志本仁约礼"思想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思想,都可看到现代教育理论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继承发展关系,都可以看到优秀教育传统的创新和发展。

怎样弘扬优秀教育传统,推进教育创新呢?首先是批判,剔除其糟粕。即对传统教育进行一番整理、辨别,分出精华与糟粕,并努力消除糟粕对教育创新和教育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和阻抗作用。其次是继承,弘扬其精华。即对优秀教育传统进行选择、吸收、利用。将传统教育精华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使教育现代化体现出鲜明的本土民族特色,以避免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实现现代化就是实现西方化的错误倾向。再次是超越,即创造、发展、更新。这是教育改革创新的最终目的。唯有超越,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才能发展,永葆生命活力。这是三种不同层次的任务。批判是继承的前提和基础,超越是继承的目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继承就难以创新;创新是继承的目的,没有创新的继承,继承就会变为因循守旧,停滞不前。以继承为基础,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在新旧教育的交替嬗变中,在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创新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有批判和超越的胆略和精神,同时还要有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借鉴世界上科学的教育思想、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当前,世界的多极化导致文化教育的多元化,各种文化教育处于相互吸引和相互融合之中,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是当代世界文化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这为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和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背景和参照坐标。中国教育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在不断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中再造灿烂辉煌的未来。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如何在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本土化与国际化、一体化与多元化的冲突融合中,推进教育创新、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中国人都应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参考文献]

[1]列宁.共青团的任务[A].列宁论教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27-228.

[2]张立文.传统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5.

教育创新范文第4篇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总书记在六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提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它一些国家,以当今世界科学界的最同奖项诺贝尔将为例,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实力和创新实力。从诺贝尔奖的设立到当今已经进行了96次评选,然而在这96次1000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却没有一人获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6位美籍华却在别国的土上获此殊荣。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他们更高的创新才能?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在创新培养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还缺乏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对一个国家和发展的意义当然不仅仅在于获得诺贝尔奖,其真正意义在于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如一直以“模仿”为主要牲的日本,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已开始大力调整教育和科研政策及体制,决定告别“模仿时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立国”,近几年,日本对科研创新投入的经费呈明显上升趋势。“加拿大的明天”对策研究会也曾提出呼呈,为确保在“新工业革命”中取得主动,必须改变教育制度,去培养“富有创新的一代人”。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都十分重视创新,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才发展战略目标。

以上这些国家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作出的提议与举措应对我国有所启迪。我国由于多方面原因,如投入不足以及我国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尽合理等因素,使创新能力与国家需要以及国际先进水平还相差很大。因此,只有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这一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知道,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是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基础之上的,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我国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程度。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传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继承性、维持性的学习,它通过学习获得原来已经确立起来的观念、方法和原则,以应付已知的、重复的情景,这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还可以解决问题。然而,在即将到业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以往社会大有不同。人们也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创造世界,创新生活。可以说,创新性才能是一个人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能力,通过创新才会使人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使人更快地作出与众不同的成绩,并能在原有基础上,突破自我,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可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地体现了一个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创新能力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

创新教育的内容

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当时主要是经济学家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这一司的意义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从字面上看,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在这当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或者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发展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范文第5篇

自1985年创办以来,二十余载的风雨沧桑,二十多年的时光洗礼,从草创之初到如今“品牌”的确立,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正蓄势腾飞,大步向创建“部级示范中职学校”迈进。学校是怎样走过那段筚路蓝缕的岁月的,又是如何创新思维、闯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党委书记、校长郑建杭开门见山、一语中的的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坚持‘发展内涵、提升品质、突出特色、育人铸魂’”十六字方针,构建学校特色文化,面向行业,突出技能,以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为风向标,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走内涵发展创品牌学校之路。

作为重庆市唯一一所开办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学校,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肩负着培养轨道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近年来,学校把“满足企业的需求视为自己的最大追求”,通过不断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逐步成为西部职业教育的一块锃亮的重庆品牌!

以创新引领学校发展方向

创新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了增强学校在中职教育市场中的竞争实力,学校紧盯市场,积极转变办学观念,突出办学特色,坚持“两个创新”,大力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技能型操作人才。

一是办学理念的创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学校提出把营销学中的“全面客户满意” 理念移植到学校管理中来,树立把满足企业的需求作为自己最大追求的思想,形成了 “全面客户满意”的办学理念。把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就业单位的满意度上来,实现评价体系的基本化向多元化转变,形成了学校独特的、能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办学理念。

二是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多年的实践,学校探索出一套“以强化实践教学中的职场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的职场化技能训练创新教学模式。按照三模拟一标准的原则进行教学,即:教学过程模拟现场工作过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工作场景、教师学生模拟现场工作人员,教学内容评价的标准就是行业标准。该模式在今年学校遴选的18名师生代表重庆中职学校参加的中国(重庆)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观摩课表演中,受到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和市政府、市教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校企融合 培养德技双优人才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为企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也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支持。这是新形势下建立校企合作的基础。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在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前提下,遵循职教规律,积极推进校企融合,扩大订单培养规模,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所学技能的巩固,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为此,学校与成都地铁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集团)、重庆长客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北京地铁公司、无锡、宁波地铁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形成了校内实训基地训练基本技能,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培养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并把学校基础建设与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还经常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新技术的强化培训,了解企业的岗位培养目标,与企业专业人员一道进行课程和教材开发,及时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技能、新产品等基本情况。通过这些途径,授课教师动手能力明显增强,教学经验更加丰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训指导更受学生欢迎。目前,由学校老师参与的与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共同编写的高技能人才评价试点的运输、信号、车辆三个专业的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已初步定稿,与轨道集团共同开发的《高技能人才评价试题》题库已经完成。

校企融合促进了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加快了专业课师资队伍培养,解决了企业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不足的矛盾,也为部分贫困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加快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

立足实际

树品牌教育

重铁高级技校不但拥有非凡影响力的一线品牌实训设备:轨道交通运输、信号、供电、机车车辆、车站计算机联锁、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和供电远动等,同时还可开展运输、信号、供电、车辆、计算机等工种的技能鉴定。

学校把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知名的、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的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奋斗目标,适时制定了《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重庆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以此为主线,狠抓落实、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做到“五个坚持”: 坚持开展“纪律整顿”专项整治活动,坚持开展学生感恩教育活动,坚持优秀班级、文明教室、文明寝室评比竞赛活动,坚持集会教育。并开展了“每周戒除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活动、以及“五个班级建设和学生争创班级建设积极分子”活动。同时,学校还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第二课堂文体活动,并经常与重庆轨道集团联合举办“校企健康杯”篮球、羽毛球、足球等比赛。

学校还努力构建特色文化,不断探索和实践学校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拓展传播载体。通过“唱读讲传”活动弘扬学校文化,规范师生言行。如举办“主持人”才艺大赛、“校园之星”青春风采大赛,“红五月”歌咏比赛、“诵经典、品红色、革命故事大家讲”故事比赛、 “校园新星秀”大赛、“墨香书韵”校园书画大赛、“人文校园・红色在我心中”师生红歌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校园师生生活充满活力,校园更加稳定和谐。如今,学校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等专业人才,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为重庆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育创新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育观 学习兴趣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进行创新教育。

一、树立创新教育观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教育职能基本上停留在单纯的传授知识这一层面上,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时至今日,许多教师还是把传授知识当作“看得见的硬任务”,把培训学生的素质视为“摸不着的软任务”。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培养创新人才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变传授知识单一教育职能观为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整体教育职能观。在教育学生掌握人类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觉悟、品德、智能、心理的全面提高,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和培养,为以后开展创新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急需创新人才一批又一批地涌现,也呼唤着科技人才的早熟。创新教育从小学做起,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培养儿童的自信心,诱发学生的好奇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能力及学生的探索精神。这样,有利于他们将来去发明和创造,同时在青少年中,引导广大青少年充分发挥内在潜力,发挥聪明才智,释放学习和创造激情。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运用创新思维的具体模式,讲求创新思维的运作方式,注意新思维的训练层次。不埋没人才,坚持不拘一格,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原则,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更新

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知识的累积过程,以知识掌握的数量和精准性作为评价标准,并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及学生以操练和背诵为主的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对教材、教案负责,学生只满足于完成答卷和合乎标准答案,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我们要打破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体现在教学上有几方面: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要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放在首位,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喜欢创新,乐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艺术地设计课堂的各个环节,导入的新课有情趣,使学生充满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教学组织形成上,要打破传统的僵化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素质教育关键是创新,实施教育创新的关键在教师。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观念新、知识新、教法新。只有掌握丰富知识,具备多种能力的教师,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给学生充分的自,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天赋,应注重学生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不采取书山题海硬背苦读的战术。不能扼杀、抛弃、淹没孩子独立的天赋。应发现其特长,给予充分的自,进行正确地指导,使其迸发智慧的火花,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六、教育环境要创新

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和物质环境。心理环境指学校领导要努力为师生创设一种和谐、默契、积极向上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并形成一种良好校风保持下来。物质环境指学校设立必要的活动室、实验室、电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图书室等。这些是学校进行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七、认真改革教育体系

教育创新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创新;创新教育;教学理论

一、创新与创新教育

创新有不同的解释,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创新概念,是人们(包括儿童)在各自领域,以同样的质和量的水平,产生新东西(包括新思想、观念)的活动方式。狭义的创新概念则是产生前所未有的新东西的活动方式。“新”是创新的根本特征。

什么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应该强调的是,创新是有层次的,我们提出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新”。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二、创新教育的主要特性

(一)创新性

在素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 的良好的民主的、和谐的环境。坚持创新性原则,在教学方面,教师就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竞赛式、调研 式等优化教法,不仅传授知识,还要交给学生知识创造的规律,交给学生发现、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 就要形成一种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能主动地、自由地思索、想象、发 问、选择,甚至行为。

(二)全面性

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的整体效益。依据这 一原则,学校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围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对教育办学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教育内容、教育条件、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诸因素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系统优化,建立良好的创新素 质教育运行保证机制与体制。用良好的创新教育素质条件去保证提高创新素质教育的质量;依据这一原则,实 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学校、全家庭、全社区、全方位齐抓共管,营建良好的实施创新素质教育环境;依据这一原则,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就要坚持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对德、智、体、美、劳等各育一 起抓,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与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等诸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整体发展,成为高素质创 造性人才。

(三)开放性

创新教育不是狭隘的、自我封闭自我孤立的活动,不应当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的规范中、限制于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圈子内。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集思广益,重组经验,发挥出创造的潜能。为了创新,教育活动应注重生动活泼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当代世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实际。一方面要吸收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使教育内容反映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并不断地使之充实与更新;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去说明、理解或解决各种具体问题,使学生从中获得丰富而实用的新知。

三、创新教育的实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

充分认识开展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基础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必须把这种特殊的历史使命感内化到每一个高教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中,彻底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从强调“施教”到强调“求学”,从强调“知识继承”到强调“自主创新”,从以考试分数为惟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到树立起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

(二)是要有高水平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创新型教师能够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并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工作经验。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鼓励教师投身社会产学研结合实践,努力拓宽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锻炼开展创新教育的能力;建立激励机制,结合选课制,把开展创新教育纳入教师的教学评估和督导;通过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

(三)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着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此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欲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标新立异,想问、敢问、会问。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便多角度探索求异,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没有问题的存在,教学就无法进行,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什么样的思考和行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五)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新时代要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会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与创新教育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有利于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教育的多元功能。

我们应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再造中华民族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杜黎明.嘉陵区大通初中 规范创新教育 狠抓常规管理 [N];南充日报; 2005年

[2]徐宗达.创新教育与教育的创新[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 2001年

[3]谭映华.谈开放教育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4]张兰生,金向阳.试论开放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9)

[5]王,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简介:

教育创新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目标;特征;误区

[作者简介]何云,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教师,湖北 荆州 434023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189-03

当前,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教育作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要基地,进行创新教育就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因此,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所在,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教育是创新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而对于为什么要实施创新教育这个问题,许多论者从宏观角度作了分析,认为实施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挑战。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已不再是陪衬,而是提升为社会与经济的基础之基础。知识经济需要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同时也离不开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目标

创新教育,就是实现优质教育,它包括了优质学校教育、优质在职教育、优质家庭教育等。其目标是多元化的,但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除了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使学生具有好奇心、高超的构想力(即“无中生有”的能力、“能够把不可见的东西描述得栩栩如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在迷途中开拓新路的能力和敢于向前途莫测的世界迈进的勇气。

2.道德素养。在培养学生的非学术素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商。给学生上德育课,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和尊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文化素养。所谓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具有人文知识。在人文知识中,应包括中外历史、地理、社会发展、民族风情、社会习俗以及文化背景等等方面的知识,至于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人情、常规等等也应包括在内。

4.能力素养。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桑新民教授认为,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应达到的目标是:自学能力强、创造性学习能力强、获取知识的能力强、知识面宽、兴趣广泛、各有专长、表达能力强、交往能力强、实践能力强、适应各种环境变化能力强、承受能力强、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并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人[1]。

5.学习素养。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使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达到全面发展,提高学习素质,向个人特长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并长期坚持自主学习,实施终生学习,这就是具有了学习素养。

6.做人素养。创新性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普遍地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素质。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做人素养。为此,应通过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消除以考试分数作为划分学生优劣高低的唯一标尺、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唯文凭论(即重文凭不重水平)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培养学生具有上述六个方面的素养,就是实现了创新性教育的教学目标,就能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育的特征

作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创新教育有着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

1.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式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追求人格发展的特异性与和谐性相统一。创新意味着尊重个性。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从学生个性出发,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在传统教育里,学生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

2.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其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植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创新本身就意味着超越,相对于传统教育,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在积累前人的知识基础之上不断的创新,超越前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去丰富、创新和发展前人的知识。因此,我们说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

创新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而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培养的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代表人类本质最高体现的创新素质。

三、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角度来看,实行创新教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世界更迭,中国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和入世的挑战下,国家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竞争胜负的关键变量之一。许多学者从知识经济和人世挑战的角度论述了创新教育。1998年可以称之为“知识经济”年,知识经济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热点。在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研究中,人们发出这样的呼吁:知识经济需要创新教育。有学者认为,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知识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投资于人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教育和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知识经济的竞争,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发展创新教育是必然和明智的选择。在人本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国际教育大形势下,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创新人才刻不容缓。

2.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实行创新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改革不是局部的短期行为,而是全方位的长远大计。推进创新教育也就是落实素质教育。教育改革,除了指向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和教育评价之外,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我们实行的改革,所要追求的

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创新型教育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接受型教育模式。因为接受型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过去的以继承为主的知识教育,而创新型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2]。

3.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面向21世纪,我国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国民素质的状况,从总体来说是不容乐观的,明显存在着数量不足和品位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实行创新教育才能更快地培养和造就出国家急需的精英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四、我国现行高教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等教育大多是客体式教育,培养方式过于单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缺乏交叉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缺乏宽广厚实的综合知识。

2.培养目标大多以书本知识的掌握为主,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积累,以掌握知识的数量作为评价学习的标准。评价学生能力的时候,混淆了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个不同的概念[3]

3.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促使青年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良好环境,也缺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大学教师行列和促使教师不断创新的机制,教师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创新能力低,创新成果少。

4.教学方式呆板僵化,不少课程采取的是刻板的“填鸭式”教学。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缺乏积极参与的思维活动。

5.教材和教学设施落后,与当前科学技术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许多大学教材二三十年不变,教学设施仍是几十年前的水平,更新速度缓慢。

6.学生没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一进大学就被限制了专业,并按学校安排的课程上课,缺乏自,难以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天赋。

五、创新教育实施存在的误区

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等许多方面,但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目前,由于受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束缚,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把创新教育等同于智育,即把创造力的培养片面理解为智育的范畴。这种理解看到了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但忽略了创造力既是个体产生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解决独特性问题的能力,也是个体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上所表现出来的求新、求异意识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的心理能力,因而误以为只有通过智育,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二个误区是把创造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割裂开来。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有些教师虽然看到了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但在具体的操作上仍然使用陈旧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忽视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性的维持,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程序操作和公式化的活动安排。缺乏个性的训练只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凝固的技能技巧,难得有创造的艰辛体验和成功的乐趣,其宝贵的精力和智慧潜能耗费在大量的机械模仿和训练中,因得不到有效开发和伸展而过早泯灭。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调动上,在创造性活动中培养学生自觉的创新意识。

第三个误区是认为只要开设了创新教育课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思维是包含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素质中的素质,表现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勇于探索与实践验证,并将探索的目光投向未知的天地。单纯的思维训练课或所谓的创造技能训练,可能会促使学生的思维或技巧发生某些量的变化,但很难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质的飞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创造力的发展是以学生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在高素质的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个性优势的发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六、结语

创新教育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高要求,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创新的传统美德。然而,从近现代开始,国外对创新教育的研究与重视程度已远超中国,特别是美国关于创新的研究更是遥居世界各国之首。对此,本文从探讨创新教育的目标、特征等内容,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与我国现阶段创新教育研究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状况,从哲学、人类学、人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为避免走向教育误区,加强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实现创新教育的民族化、本土化、科学化,及促进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成为世界创新教育发展的一部分,为世界创新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奉献,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本文在这方面的探讨仅仅是一个尝试。

[参考文献】

[1]赵惠源,陆恒,李建华.创新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2]吴恒山,张秀萍.创新教育的价值与实践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9).

教育创新范文第9篇

一、何为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根据韦氏词典所下的定义,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即"革故鼎新"(前所未有)与"引入"(并非前所未有)都属于创新。

"现代创新之父"美籍著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于1912年提出创新论。他认为"新的或重新组合的或再次发现的知识被引入经济系统过程"称为创新。他不仅创造、重新组合、再次发现视为创新,而且强调"把知识引入经济系统"才算完成创新过程。这恰好与我国目前教育要解决的两在重点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

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应该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把创新理论作为指导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非常必要的。这更符合深化教育改革的实际要求。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

创新教育的实施应包括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评价创新和教育教学制度的创新,它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领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作为工作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在创新教育实施中,创新性教师的能力培养应放在首位。

在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有创新性的教师。美国学者史密斯(R·Smith)认为,所谓创新性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这有效的教育方法的教师。教师创新性水平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师德),它是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只有具备较高师德的创新性教师才能充分创造和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进而培养出创新性的学生。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在创新教育中,教师创新性的教育观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选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便激发学生自身的最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第三,教师要有多元经、科学化、持续发展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对创新性的学生的引导和启发。教师既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又要有科技、文学、文体等知识作为创新教育的基础,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的知识作为条件。要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作为应变的手段。要学习和掌握创造力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机地运用到教学中。激发、训练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的教学手段作为教学工具,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创新教育。

第四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艺术,这是教师在进行创新教育过程的核心要素.教学监控能力是贯穿创新教育的整个过程,这表现为课前的计划与准备要周密和完善;

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要活而不散;课堂教学有序和富有创新;教学语言与人体语言的严谨与幽默;对学生的评估要科学化和注重能力的发展.最后对课堂教学要认真小结,扬长避短,以表达最佳

的教学效果.在教育管理方面要使学生相信教师不是具有最高创造的人,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学生要表示赞许,鼓励学生提出新奇的见解,提倡学生利用讨论的方式去寻求新的见解,这样以来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各自发挥最大的创新潜能.

2.创新教育实施的核心内容

(1)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的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的谈究和怀疑,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发展知识."

更重要的学习探索知识整体及知识间联系的把握.我们的传统教学很少教会学生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而这些正是创新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是视角,从分割的学科课程里"重新发现"的关键所在.

(2)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

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中层次的重组,后一个比前一个要求更高.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

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从而内化为创新和创新能力,例如,1999年高考改革要求"在考察科学知识的同时,"

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高考试卷特别是语文试题实行了力度较大的内容改革,被媒体称为"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当然,限于生理年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创造意识的培养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开始。

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主动能够瞥样自己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

逐步培养学生创造"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则可以从创新层面的重新发展,尤其是重新组合着手。事实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创造发明,都是原有事物的再次发展和重新组合,产生质变才表现为"前所未有",任何人都无法脱离自己的经历凭空设想,因此,注重培养中小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认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三、创新教育特点:

创新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创新教育特点,认真深入的研究这些特点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教育主体的个性化:

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造欲望,人人都有创造性。人的个性差别是不可否认的。教育必须承认为种差异,并赋予每个人自由发挥的机会和权利,让他们通过选择,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去发展,以自己独立理想和优势去超越、去突破、去创造。

2、师生关系民主化

作为一明教师,不懂得尊重、平等、信任,就不可能真正地去爱护学生。

民主、平等、自由、公正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教育必须参照这一价格目标,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客体"变为"主体",乐观而自信;才能不"惟上"不"惟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质疑;才会变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蓬勃的创造力。

3、课程设置综合化;

课程的目标应是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德、智、体、美、劳设置齐全,又要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旨在助人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

体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一切活动物质前提。

艺术教育能升华人的精神,改变人的行为。特别是它对右脑功能的提升与开发,使人获得了创造的思路与灵气。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有不同的一面,但更有相通、互补的一面。

必修的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构成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实施创造教育目标,嘴为艰巨的工作就是相应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否则,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往往会因为失败的课程体系而付诸东流。

4、教育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强调启发,启发注人。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在创新教育中必须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何用微机和多媒体手段,统购形象的动态和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科学化

教学评价科学化应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从注重共性转向肯定个性,从知识测验转向多种能力测验,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它以服务于教学为目的。而现实教学评价系统却严重异化和扭曲。第一,考试本身被当作追求的目标;第二,考试成了教师指责学生、侮辱学生、厚次薄彼的借口;第三,考试学生违背自己的发展愿望,放弃自身的特长、兴趣,在"书山题海"里耗费自己的精力,在"标准答案"中消磨自己的智慧与灵气。

科学评价首先要注重共性转向尊重个性。人的创造力不仅表现科学研究领域,它同时也可以表现在政治、商务、管理、组织、艺术、体育等许多领域。尊重个性应成为评价内容的重点,也应成为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原则。

其次,要从繁杂的知识测验转向一般能力测验,从重结构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再好的考试反映出的学生的情况也不及教师对学生长期观察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来得准确。因此,新的评价制度会淡化结果评价,倡导过程评价,从而减少傲视的频次,弱化分数的作用,由此来环节频繁考试带来的精力及耗费及一次考试定终生的沉重的心理压力。评价知识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但评价却以它对教育、教学工作极强的导向、鼓励、调动功能而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没有考试制度的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就难以找到突破口。通过创新教育的研究的实验,可使学生形成创新思想和行动,但这不意味着创新过程的结束,也不意味着创新目标的最终实现。如果创新教育只停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阶段,而不注意引导学生把创新思想"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不注重增强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协作精神,那么创新学习的过程就没有完成,创新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力。总之,创新教育依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

教育创新范文第10篇

[摘要]中国教育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并遗存下来“重教尊师”、培养“成人”、重视“德教”、“以学论教”、教师模范等优秀教育传统。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批判、剔除其糟粕,继承、弘扬其精华,并对之进行超越。同时,还要有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Abstract:Duringthe5000developingcourseofChineseeducation,ithasformed

andpreservedexcellenteducationaltraditions,suchas“showrespecttoteachersandthinkhighlyofeducation",“cultivatetalent",“paymoreattentionto

moraleducation",“baseteachingonlearning"and“modelteachers".Today''''sinnovationofeducationmustbebasedontheexcellenteducationaltraditions,criticizeandrejectthedross,inheritanddeveloptheessence,andsurpassthetraditionsandatthesametime,havethemindofopenandforgiving,andabsorbanddrawlessonsfromalltheexcellentachievementsofhumanculture.

现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基础在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不仅是当前的一个时髦话题,而且必将成为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然而,教育创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其与教育传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教育创新必须以教育传统为基础。我国教育传统有哪些今天仍然值得借鉴弘扬的优秀的东西?如何实现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列宁当年曾说过:“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只有用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但我们不仅“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而且“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1]。这些思想可以成为我们继承教育优秀传统,全面推进我国教育创新的方法论依据。

一、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的内涵

“传”和“统”最初并不是复合词,而是作为两个单词分开使用的。“传”的本义为“驿站”,意为“传递”、“承继”,也可理解为“传承下来的事物”;刘熙《释名》说:“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统”,本义为“丝的头绪”,引申为“纲纪”、“准则”,亦即“世代相继的事物”,颜师古注《汉书》说:“统,继也。”“传统”作为合成词使用,大体最早见于《后汉书?东夷传》:“自汉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梁沈约在《立太子赦诏》中说:“王公卿士,咸以为树元立嫡,有邦所先,守器传统,于斯为重。”这里,“传统”的意思是指世代传承发展着的名物制度以及精神系统。在西方语义中,“tradition”(传统)一词源于拉丁文的“traditum”,意为从过去延续到现在的事物。综合东西方的理解,“传统”即那些历代因循沿袭下来的具有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和。

我国现代文化学者张立文认为,传统是“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特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传着、流变着的诸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2]。另一文化学者朱维铮也说:“所谓传统”,就是“历代相传、至今不绝的某种根本性的东西”。美国学者希尔斯也在《论传统》中指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综述之,传统包含五方面的涵义:一,指人类创造物;二,指贯通古今以至未来的某种流变着的根本性的东西;三,指经由历史沿袭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心理态势、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名物制度等“遗传因子”,以及由这些因素所构成的相对稳定、有机复合的整体结构;四,具有强大生命力,它有一个生长、发展、变化的过程;五,既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中,又体现在精神文化中,但更多的指精神文化方面的特质。这是因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从其本质上说,都是人类精神意识的物质化、制度化和行为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及外在表现形式[注:关于文化结构的划分,有物质和精神两分法和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之说。本人首次提出将其划分为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的观点。]。

这即是说,传统是流动的、变化的、发展的、相对的,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指向和影响未来的一种意识存在,是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并经历代沿传下来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和。它既是过去的,也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因此,“传统”和“现代”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跨越时空的。传统是由一个个现代所构成的,包含着现代并存在于现代之中;现代既是传统的延续,又构造着传统。传统与现代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既在传统之中又在传统之外,既继承着传统又构建着传统。

根据对“传统”含义的理解,“教育传统”就是指人类教育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经由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那些对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影响的根本性的教育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体系统[注:必须指出,“教育传统”与“传统教育”是两个相互联系但有内涵不同的概念。传统教育属于过去,有着比较具体的客观指向,特指人类长期形成的已经定型的凝固的教育历史文化遗产;教育传统不仅属于过去,还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虽然具有一定确定性,但却存在无限发展的空间和丰富充实的内容,特指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至今仍然流动变化着的那些精神特质。]。“中国教育传统”就是指中国教育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经由历代因循沿传下来的那些至今仍影响着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准则、精神的总体系统。由于传统更多地是指精神文化方面的特质,“中国教育传统”特指在中国教育发生发展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至今仍在发展流变着的影响着中国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那些优秀的“中国教育精神特质”。所谓优秀教育传统,一般指那些反映教育规律,经过历史和实践双重检验的优秀的,至今仍具有指导和借鉴价值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文化、教育精神和教育品质。它们是传统教育的

精华,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

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革故鼎新的变化发展过程。具体说,它是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发明出从未有过的新事物(或物质或精神或制度)的过程。教育创新[注: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实有别。我在《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河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教育创新论》(邢台职技学院学报,2000,(3))、《教育创新三问》(现代大学教育,2004,(4))等文章中曾有过论述,此不赘述。]指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根本的整体变革过程。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对教育传统的概念范畴进行一番加工、改造、创生的功夫,赋予其时代内涵,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主要内容

中国教育在悠悠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形成并遗存下来许多至今仍有价值的优秀的教育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重教尊师。中华民族向来重视教育,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神道设教”、“敬德保民”思想。“士农工商”,“士”为四民之首,而“士”恰恰是经过教育培养出来的文化人。因此上至皇帝下及普通百姓都持有根深蒂固的“耕读持家”观念,教育读书于国可以培育人材、施行教化,于家能够光宗耀祖、出人头地;劝农种地能够殷实富足、济养民生,家国兴盛。诚如明初太祖朱元璋所说:“尽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衣食给而民生遂,教化行而习俗美。足衣食者在于劝农桑,明教化者在于兴学校。”[注:《明太祖实录》卷二十六。]而比于农桑经济,教育学校更加重要。因为人才乃“国宝”[注:《明史》卷七十一《选举志三》:“贤才者,国之宝也。”],人才须赖教化,“教化之道,学校为本”[注:《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四。]。因此,历代统治者都重视教育,确立起“教者政之本”、“尊师贵学王教之本”[注:《三国志?明帝纪》。]的治国指导思想,都把教育放在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和基础的地位加以优先发展。《学记》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明初统治者朱元璋虽文墨不多,也深知其理,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注:《明史?选举志一》。]的治国方略。清朝统治者也强调:“帝王敷教,文教为先,经术为本。”[注:《清朝文献通考?学校考七》。]“教者,政之本也;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有教然后政治也。政治然后民劝之;民劝之然后国丰富也。”[注:贾谊:《新书?大政下》。]“王者之治天下,不外政教两端。语其本末,则教本也,政末也;语其先后,则政立而教可施也。”[注:王夫之:《礼记章句》卷五。]这种思想成为当今教育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思想的深厚渊源和历史基础。

重视教育必然重视教师。所以荀子就把教师提升到了与天地君亲并列的无以复加的高度,“君师者,治之本也”[注:《荀子?礼论》。]。“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注:《荀子?大略》。]重教的目的是育才重道,重教必须尊重教师;尊师才能引导人们向学,所以《学记》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但“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因此,“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意思是说,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虽被君王接见都不要求施行君臣之礼,其实质在于尊重教师。尊师重道在中国传统社会蔚然成风。古代教师不仅在政治上享有崇高地位而且在经济上也享有相当高的待遇[3]。

培养“成人”。所谓“成人”,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孔子、荀子都主张培养德艺双修、仁智勇艺礼乐(德智体能美)全面和谐发展的全粹之“成人”的教育目的。孔子回答学生关于什么人才算“成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问题时说,只有具备睿智、宽仁、果敢、多艺、知礼、风雅等素养的人,才能算是“成人”[注:《论语?宪问》:“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纹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荀子也认为,只有全面纯粹发展的人才能称得上“成人”[注:荀子《劝学》:"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培养“仁”(德)、“智”(智)、“勇”(体)、“艺”(技能)、“礼”(礼仪、文雅)、“乐”(审美)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家。

“成人”教育,特别重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个性人格陶炼。《大学》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孟子主张:“学则三代以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注:《孟子?滕王公上》。]他特别强调意志磨练、人格陶冶,重视人文品质的养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注:《孟子?告子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注:《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气”“至大至刚,充塞于天地之间”,独立不羁,无坚不摧,受理想信念所支配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有志气,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注:《孟子?滕文公下》。]。这是一种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一种何等伟大的独立人格!

当今时代,迫切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但当代人文精神并非传统人文精神的复现,而是吸收了传统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反映当代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充分适应科学时代需要的新人文主义。传统人文精神注重群体和社会,现代人文精神则在注重人的社会化的同时突出人的个性化;传统人文精神过分强调伦理性而片面排斥科技性,当代科学精神也并非传统科技精神的翻版,而是在合理吸收传统科学精神的功利性的同时,注重人文伦理的价值导向功能。在价值目标的导向上,在重视“成材”教育的同时,应当加强“成人”教育。

重视“德教”。中国教育传统特别重视德育的育人(即成“人”)价值,形成了十分丰富的德育思想。传统德育内容包括理想教育(“志”)、道德教育(“仁”)、礼法教育(“礼”)、人格教育(“义气”)等几方面。相互之间的关系是:志为统帅、仁为根本、礼为规范、义气为灵魂,分别反映了个体与自我、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本质。“志”表示个体内在精神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仁”表示家庭血缘伦理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礼”表示社会外在行为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义气”表示个体内在个性道德,协调处理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利害关系。

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三种关系,一是道重于文,做人教育重于文化教育;二是道寓于文,道德教育在文化教育中进行;三是道基于文,道德教育以文化教育为基础。关于德育的过程途径,传统德育强调建立学校德育、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的全方位立体网络模式,主张理论德育(知识德育)、实践德育(行为德育)结合,“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注:《论语?宪问》。以下凡引自《论语》,皆不注明。](知识德育),“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也"(实践德育),“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社会德育),“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家庭德育)。

在德育原则以及方法上,提出了立志为先、躬行为本、反省为要、向善为宗以及“六学”[注:《论语?阳货》:"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九思”[注:《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得思义。’”。]、“三省"[注:《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有信乎?传不习乎?”]、“力行"等方法,形成了以教人做人(而非做事)为根本宗旨、以崇善(而非求真)为最高境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行为训练与习惯养成以及内在觉悟与外在灌输相结合的道德教育特色。

“以学论教"。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优良的教育传统。古人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学”为中心,重学生,重学习,重体验,强调主动学习、德艺双修等传统教学理念。但历代教育家们不是从理念出发,而是从实践出发来认识、思考和论述教学问题的。他们关注的重点不是在如何“教”,而是在如何“学”,教师的职责重在如何指导学生“学”。因此,形成了丰富的教学原则、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思想。在教学原则要求方面,归结起来,有尚志激趣、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知行结合、温故知新、德智统一、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在教学模式方面,有自学指引法、置疑商讨法、会讲论辩法、实践探究法;在教学策略方法方面,主要是圣化教法、指导学法。

关于“教学法",朱熹有过系统论述。他认为,首先,“教学法"就是“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的方法,表明他已认识到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机统一过程。其次,教学是有规则可循的,即“教有成法”,“教人者,皆有不可易之法。”[注:《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第三,教师教学的目的不是叫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既让学生掌握学习和求职的方法,“君子教人,但授以学之之法,而不告以得之之妙”[注:《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于是就有了许多论述学生如何学习的论著,譬如荀子有《劝学》、韩愈有《进学解》、朱熹有《朱子读书法》等等,都是谈论如何读书或指导学生读书的著作。这些思想极为宝贵。

教师模范。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教师思想。譬如:《礼记?文王世子》、《韩诗外传》、《法言?学行》、《师说》都系统论述过教师。有的着重从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角度去谈,所谓“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注:《礼记?文王世子》。],“智如泉源,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注:《韩诗外传?卷五》。]。有的侧重从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角度去谈,“师者,人之模范也"[注:扬雄:《法言?学行》。]。有的更多从职责任务角度去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注:韩愈:《师说》。]。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对教师职业及其教师风范有着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理想的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1)要有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志存高远,孜孜以求。并且要有为理想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奋斗精神。(2)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忠于职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忠焉,能毋诲乎?爱之,能勿劳乎?"“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而已矣。"(3)要有优良的教师风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身教能够起到春雨润物、潜移默化的作用。(4)要有宽厚的知识结构,必须做到"好学敏求"、“学而不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孔子持有教无类、后生可畏的平等的、发展的学生观,对待学生一视同仁,鼓励学生超越自己。(6)要有正确科学的教学观,他坚持课堂民主、教学相长,要求学生畅抒己见,”各言其志,“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持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其后,许多教育大师们或提出“英才之师”(孟子)[注:《孟子?尽心上》:“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或提出"圣化之师"(董仲舒)[注:《春秋繁露?玉杯》。],或提出“指引之师"(朱熹)[注:《朱子语类辑略》。],或提出“专攻之师”(韩愈)[注: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教师专业化思想的萌芽。],或提出“恒教之师”(王夫之)王夫之《斋文集》卷一:“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或提出“创造之师”(陶行知)[注:陶行提出教师应当成为“创造”和“开辟”精神的“一流教育家”。见《陶行知教育文选》,第7、298、267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都树立起了一代教师的典范,师风犹存,光照后人!

三、弘扬优秀教育传统,推进教育创新的策略

优秀教育传统是在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发展、积淀起来的,经过了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规律,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必将对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强大而深远的影响。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现代教育是传统教育合乎逻辑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传统教育思想中反映教育规律、至今仍有生命力的部分可以作为因子纳入到现代教育思想体系中而成为现代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创造性地转化成现代教育思想,并对当前乃至今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着深远而巨大的启示、借鉴和指导作用。

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的教育地位与作用思想;从传统“尊师重教"思想到“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教师"(邓小平语)的教师地位与作用思想;从培养“成人"、“立志本仁约礼"思想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教育目标思想,都可看到现代教育理论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继承发展关系,都可以看到优秀教育传统的创新和发展。

上一篇:大学生创新范文 下一篇:药品质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