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0 15:41:17

教学原则论文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1篇

一、教学新知识时的量力性

教学新知识时如何运用量力性原则呢?主要应注意学生的年级差异、阅历差异和知识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设计好教法,为学生顺利掌握新知识创造必要条件。

1.年级差异和架桥铺路

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有一种陌生感,实际困难较大。为了使初一学生认识议论文中论据叙事的特点,尤其是与记叙文中描写叙事的区别,进行教学设计需做好架桥铺路的工作。学习《谈骨气》,把原文中“饿者不食嗟来之食”的论据的叙述同根据这个论据改写成小故事的叙述进行比较。

师:文中举饿者的事例说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共有多少字?

生:共有45个字。

师:你们认为写得详细生动吗?

生:不详细,也不生动。

师:请注意听和饿者的内容完全相同的一则小故事(师朗诵):

有一年齐国闹饥荒,成千上万的人没有吃的。有个叫黔敖的人在路边摆了吃的,等待饥饿的人来吃,一个饿者过来了,他用衣服袖子遮住脸,拖着鞋子,已经饿得昏昏沉沉了。这时黔敖左手拿着饭,右手端着汤,说:“喂!来吃吧!”饿者扬起脸看了一眼说:“我正是因为不吃这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黔敖追上去,向他道歉,饿者终于因为不吃嗟来之食而死去了。

通过以上比较,学生自然会认识到:记叙文的叙事要求具体、形象,目的是用生动的叙事感染读者;议论文中的叙事要求概括简明、紧扣论点,目的是用事例证明观点。

2.阅历差异和就近补课

有些课文的内容,由于学生阅历的差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教学设计时,就应考虑就近补课,弥补学生阅历上的不足,减少教学中的困难。初二年级《阅读》课本中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和韩少华的散文《温馨的风》就属这种情况。这两篇散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是作者把自己因“”而造成的疾病的痛楚、心灵的创伤,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欣欣向荣的社会景象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借此抒情,表现主题。文章的构思、立意紧紧依托在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比照上,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要求学生通过父母了解“”给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以至道德风尚造成的严重破坏,从而弥补初二学生在“”这段阅历上的不足,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创造条件。

3.知识差异和设疑引发

教学《驿路梨花》,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是教学的主要任务。提纲的前三句“深山投宿见茅屋”、“饭香水热暖人心”、“巧遇老人知实情”,一般学生理解没有什么困难;第四句“欲见梨花见其妹”,由于文言知识上的差异,可能会概括为“欲见梨花见妹妹”或者“欲见梨花见她妹”,原因是学生不能迅速从语言材料仓库中找出“其”字来准确表达。教师可以引发诱导:“‘见她妹’虽然比‘见妹妹’在表达上明确了要见的人是女同志的妹妹,但究竟是哪个女同志的妹妹还不明确。实际上你们知道是‘梨花’的妹妹,关键是选一个代词明确指代一下‘梨花’”。经过引发,学生就可以概括出“欲见梨花见其妹”。学生刚上初一,头脑中尚不十分明确文言虚词“其”的指代作用,但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方面的语感,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这一点,并且在施教过程中仔细体察学生认知活动的思路和语言表达的差距,及时加以引发,培养学生揣摩语言的习惯和概括能力。

二、充实课堂容量中的量力性

阅读教学的训练往往需要充实课堂容量。这当中,无论是知识的扩展、内容的开掘还是要点的突出,都需要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学习心理出发,运用好量力性原则。

1.准确选点,就近扩展

阅读训练根据教材内容需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十分丰富,充实课堂容量常用方法是知识扩展。初二年级学习马南邨的《从三到万》一文,依据课文作者及有关注释的情况,利用检查预习,在知识上扩展两点:一是马南邨“邨”字的字形、读音,使学生了解“邨”是“村”的异体字;二是课文选自《燕山夜话》,“燕”的读音应读yān,不读yàn。前者扩展文字常识,后者扩展多音字知识。学生只要查工具书就可以达到就近扩展的目的。

在扩展知识的设计中,从学生的知识现状出发,准确选择知识点就近延伸,是运用量力性原则的关键。这种扩展不应当是脱离学生实际和教学目的的庞杂的灌输。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串讲写学生和教书先生读书的内容,“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等。

2.把握要点,深入开掘

深入开掘课文内容,充实课堂容量,应注意把握准课文要点,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范爱农》,学生经过初读课文,了解了文章的线索和组材特点,但对文章的主题和社会意义认识模糊,往往认为文章通过对范爱农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同情。针对学生阅读过程中舍本逐末的现象和浅尝辄止的学习心理,教师须紧紧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社会意义这一内容要点。教学设计可以安排“巧设疑窦”的环节,以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焦虑”,诱导其深入研读课文,突破要点。

师:范爱农的一生是个悲剧,造成悲剧的原因是:

(1)死因不明:自杀?失足落水?

(2)留下孤儿寡母,生活极度窘迫。

(3)壮志未酬,遗憾九泉。

对于以上三种答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莫衷一是。教师提出要求:要以课文为依据,言之成理;引导学生带着“悬念”深入研究“报馆案”的有关内容,了解其发生的背景──辛亥革命,由此学生认识到造成范爱农悲剧命运的时代根源和社会根源。

3.有机联系,适时重敲

充实课堂容量,有时根据教学目的可以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文内容和课外的有关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经过教师的及时重敲(点化),使教学中应当强调的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人物传记《张衡传》,文中有张衡写《二京赋》的记叙,教师就此设问:班固已作《两都赋》,张衡为何还要写《二京赋》?在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因以讽谏”的原因后,教师再点明另一原因:张衡对《两都赋》“薄而陋之”(引导思考“薄”、“陋”的意动用法),反映张衡认为其粗疏、浅陋的见解,进而体会张衡治学的严谨。当学生研读课文认识到张衡具有勤勉好学、鄙视名利、严谨治学等优秀品德时,教师适时重敲:“东汉书法家崔瑗给张衡写的墓碑说他‘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他自己在一篇述志的作品《应闲》里说‘约己博艺,无坚不钻’;又说:‘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这种课内外知识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张衡的治学态度、为人品格有深入的认识,印证了课文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张衡成为世界史上罕见的才华横溢的伟人,品德和人格是其学业成功的基础,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思想教育。

三、技能训练中的量力性

阅读教学要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坚持有目的的技能训练。在设计训练题时,无论是单项练习还是综合训练,都应考虑选择训练的角度,强调对规律的掌握,注重知识间的联系等因素,把握训练的可行性,注意量力性原则在更高层次的运用。

1.选好角度,特征迁移

学习议论文《从三到万》,教学目的是:学习结合故事说道理的说理方法;了解学习知识应循序渐进和虚心向老师请教的道理。为强化教学目的,根据初二年级学生已具有同类模仿、特征迁移的思维能力,选用《列子》中“薛谭学讴”的文言短文设计课堂练习题。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查工具书,给“讴、穷、饯、衢、谢、反”作注,读懂原文。

(2)思考讨论三个问题:

①薛谭提出辞归的理由是什么?他后来向老师道歉要求回去又因为什么?

②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③薛谭辞归的行为同课文哪段内容相互印证?

(3)以“薛谭学讴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短文,仿照课文,运用结合故事说道理的方法,叙议结合,前后照应。

从学生当堂完成练习和课下写短文的情况看,效果是好的。其原因是课文中说理引用的一则明清笔记中的故事和薛谭学讴的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基本相同,为学生思维的横向连动、特征迁移奠定了基础;同时,结合故事说理的方法,学生模仿课文,不难把握,这就为训练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2.教给规律,举一反三

学习《食物从何处来》,说明方法中的难点是下定义。要突破难点,就要引导学生认识下定义的规律,并通过训练掌握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训练过程如下。

质疑:课文是如何准确而又严密地为“食物”下定义的?举例命名时,既然认为水和矿物质盐类“跟一般食物不同”,那么干脆舍去这两个例子行吗?

(先把食物归类为物质,再说明其区别于其他物质的特点是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若舍去这两个例子,就不能强调定义中的两个“特点”了。)

经过研读、讨论,学生了解了下定义的规律是:一般用判断句,表述被定义对象的本质特征,以显示同其他事物有区别点。

在学生了解了下定义的规律后,要求根据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当堂为“自养”下个准确的定义。

学完课文,课下完成下列练习。

(1)给铅笔和粉笔分别下定义(口答)。

(2)学习说明文《图画》之前,教师让学生看完了油画、版画、水彩画等几幅画后,要求学生给图画下定义(口答)。

这类训练,针对知识难点,讲清规律,教给学生,再通过由课内到课外,从说到写,由单一到归纳的多次训练,使学生在举一反三中掌握规律。训练的关键在于设计练习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训练的序和度。

3.注意联系,综合训练

技能训练除了单项训练,还需要安排必要的综合训练。综合训练题的设计在量力性上应注意两点:综合的内容有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能架起桥梁;综合的形式应是学生能够接受的,乐意去实践的。

《听潮》《观潮》是初二年级学习的两篇散文,虽然在语言和表达上有白话和文言之分,但文体相同,内容也有相近之处,为综合训练提供了条件。学习《听潮》,可设计如下的综合训练。

(1)听教师朗诵《观潮》片段(略)。(2)听后要求学生比较准确地复述这段内容。(3)综合、概括:从内容上看,《观潮》与《听潮》都是抓住()来写潮水的,但写法各有不同。前者着力于写(),后者则把侧重点放在一个()字上;前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潮图,后者描写涨潮的部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海潮()图。(4)比较、填表。比较、认识《观潮》与《听潮》在描绘涨潮方面的不同特点,填写下页表:

篇目

涨潮之初

涨潮高潮

使用何种修辞手法

《观潮》

《听潮》

四、运用量力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原则,在整体上对教学活动都具有制约、指导作用,因而它的正确使用,就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运用量力性原则的出发点是学生,但大纲、教材、教法和其他因素也决不可忽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运用量力性原则应注意以下三点。

1.认准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关系到教学的方向、目标。教学过程中运用量力性原则,必须首先考虑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或目的意识淡薄,势必会背离大纲或教材对教学的要求,从而造成教学设计在施教方向上出轨。这样,量力性原则的贯彻就成了空中楼阁。认准教学目的,大到大纲的要求,小到每个单元以至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都应当成竹在胸,此乃运用量力性原则之前提。上文所述“架桥铺路”和“适时重敲”的教学设计,正是依据初一年级学习议论文的教学目的和高二年级学习人物传记的教学目的安排的。所不同的是,前者侧重于议论文知识的难点进行“引渡”,后者侧重于人物传记的思想内容进行重敲。

2.组织“火力侦察”

教学设计中运用量力性原则,除了从学生的年级、阅历、知识现状、智力因素出发做好一般性的调查了解外,还需要在课前或课中进行特殊了解,包括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对内容要点理解的差距,以及容易产生的心理障碍等。这种特殊了解属于学习课文的近距离情况,故称作“火力侦察”。学习《张衡传》之前,布置预习题:我所了解的张衡的情况,目的是了解学生对张衡这位世界史上罕见的伟人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确定课内外知识有机联系的角度和适时重敲的分寸。学习《驿路梨花》之前,就“欲见梨花见其妹”中的“其”的指代作用,初一学生已初步具有语感的把握,也是课前进行“火力侦察”获得的。对《范爱农》主题和社会意义的认识,教师安排“巧设疑窦”的环节,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选择准确的答案。当学生各抒己见而又莫衷一是时,已经达到了课堂“火力侦察”的目的,教师则可引导学生带着“悬念”转入对课文的深入研读。

3.把握训练梯度

学生的学习能力,只能在有目的的训练过程中获得。因此,在语文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训练的梯度。一般来说,单项技能训练,应是从课内到课外,先分练再综合。多种技能的综合训练,也应注意从易到难,由单一到复杂。对于新知识学习中的技能训练,尤其要注意第一个“台阶”的高度,应是大部分学生经过认真思考能够上去的。如学习《食物从何处来》,在学生了解了下定义的规律后,第一步安排借用课文的语言材料,给“自养”下定义的训练,就属于这种情况。训练梯度的合理化,可以使训练形成一个科学的有序过程,从而保证量力性原则的正确实施。修辞教学的现状及改进

目前在语文课的修辞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修辞教学的内容局限在修辞格教学的狭小天地里,只注重学生机械地辨认修辞格,用这种形式主义的做法取代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活动。正如章熊先生在《高考之后话高考》一文中指出的:“现在的修辞教学,只剩下了修辞格,消极修辞不见了,把传统的修辞学砍掉了一半。就辞格而言,教学中又往往也是死抠概念,条分缕析,脱离语境,成为学生沉重负担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二是忽视语言在具体运用中的千变万化,不注意引导学生辨词析句,常常用定式化的东西排除大量活生生的语言,以致影响到学生口语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有人认为词语的选用、句式的选择是语法范畴的事,不是修辞的内容,修辞教学就是修辞格教学,这是一种误解。二是有人认为消极修辞对表达效果影响不大,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非得用修辞格(积极修辞)不可。这是一种偏见。

陈望道先生认为,语言文字的表达有两种方式──记述的和表现的。前者平实,后者生动。前者是抽象的、概念的、理智的,后者是具体的、体验的、情感的。从修辞的角度讲,前者是消极修辞,着眼于表达得明白、通达、没有歧解,后者是积极修辞,力求表达得形象、生动,能够感人。简言之,消极修辞在于使人“理会”,积极修辞却要叫人“感受”。需要指出的是“消极”二字指的仅仅是不用修辞格而已,实际上,语言在具体运用中是千变万化的,“消极修辞”本身并不“消极”。例如:

一场壮烈的搏斗开始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一般而论,“搏斗”宜用“激烈”修饰。然而作者此时无意说明搏斗本身形态上的剧烈程度,而是着意表现这场搏斗所体现的精神意义──勇敢和有气节。可见,作者选“壮烈”而舍“激烈”正是从所要表现的题旨出发,注意了用词的修辞意义和感彩。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这类选用、推敲词语的例子比比皆是。“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人怎么会“飞”呢?然而这“飞”字却是传神之笔。“时髦”不能拆开用,鲁迅却用“髦的合时”来表示讽刺,何其精妙!

至于句式的选择和变换,同样对表达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

可见,在语言运用中,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辅相成,各有其妙。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说话和写作的技能,既要注意积极修辞,也要重视消极修辞。我们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可能从观念上和实践中纠正目前修辞教学中存在的偏向。

如何改变修辞教学的现状呢?

首先,修辞教学要努力贯彻中学语文大纲提出的“精要、好懂、管用”的要求,并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第一,整体考虑分项教学。

教材中各类修辞材料是散见的,没有一定的体系。在运用这些材料进行语言训练时,要从整体考虑,统筹安排,注意系统性。这个系统,教师宜根据教材情况灵活确定。可以按“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辞格运用—篇章结构”的序列来确定,也可以按“文章的结构—材料的详略—句式的选择—词语的推敲”的序列来编排。作文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其序列应该与阅读中的修辞熏陶协调一致,同步进行。

整个中学阶段的修辞教学和语言训练,可以根据确定的系统,分成若干小项,将这些小项有计划地分别纳入每册教材的各个单元中。某一单元或某几单元确定一个重点项,阅读中的语言分析就侧重于这个重点项。这样,按序列有计划地将修辞知识教学和语言训练贯穿于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中学的语文学习中,受到系统的修辞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修辞知识的教学必须联系语言实际,做到学以致用。语言实际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指阅读、写作与口语三项。

阅读教学中的解词释句、理解内容、分析写作技巧、评析鉴赏,无不同修辞密切相关。所以,修辞教学应当注意同语言训练的有机联系,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词语的词汇意义和情境意义的辨析能力,因为这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所谓词汇意义是指词语的概念意义。一般来说,它是比较固定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情境意义是指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产生的新的意义。词语进入一定的语言环境后,它的意义往往变得非常灵活复杂,不易捉摸,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弦外之音”就指这种情况。词汇意义同情境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情境意义的正确揭示,首先要联系修辞手段,其次还应充分注意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语气语调、社会文化环境和语体环境四个方面。

修辞教学联系写作实际,主要指教师应训练学生掌握近义词语的选用、句式的变换、修辞格的正确使用以及学会修改文章的语句。其中,应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养成好的文风,做到语言表达朴实自然,切忌乱用套语、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二是训练学生把握好语体风格。语体风格是修辞研究的内容之一。我们应指导学生写“得体”的文章。

修辞教学口语实际,主要解决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情达意的问题。要充分利用课堂训练时机和课外活动天地为学生提供口语训练的机会,着重训练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熟练地进行口语表达。

其次,修辞教学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是结合题旨、情境。

题旨是说和写的目的,是说和写的灵魂。文章的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以及语体风格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而决定取舍的。因此通过修辞活动进行语言训练要注意密切结合题旨。教师要在读、写、说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供结合题旨表情达意的范例,并要求在训练中逐步掌握。如《茶花赋》中描写山茶花,先写“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结尾处又写道:“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其目的正是为了表达热情赞颂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的题旨。

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先生因向往大工业歌颂过工厂烟囱冒出的浓烟,说它是“黑色的牡丹”、“二十世纪的名花,近代文明的严母”,但今天,有谁还会这样描绘烟囱喷吐的浓烟呢?因为今天“浓烟”已成为污染环境的“三害”之一。这就是情境的差异。结合情境提供范例有助于学生依据情境掌握表达分寸。

结合题旨、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辩证地运用修辞的观点,学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表达方法。

二是运用比较对照。

修辞,主要是研究语言运用的优劣高低,而这种优劣高低在比较对照中往往更见分明。因此在修辞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比较对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把作家的成功之作同未定稿比较对照,研究揣摩,从中可以体会出许多修辞的道理。例如:

从此就看见许多新的先生,听到许多新的讲义。(鲁迅《藤野先生》)

例中的两个“新”后来改为“陌生”和“新鲜”。比较“陌生”、“新鲜”比“新”好在哪里。

除了把作家的定稿和未定稿比较分析对照研究外,还可以将学生作文的修改稿与原稿进行比较对照,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重视技能培养。

语言能力的获得,离不开修辞技能的培养。培养技能技巧要注意分层次训练,逐步到位。首先是识别的能力,要求对各种修辞现象与手段有识别能力,提高对修辞现象的敏感性。其次,是培养学生具有分辨好坏、评论美丑的技能,提高调整修饰语言的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就得多练。训练要有多样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以一般为主,兼顾特殊。还要安排学生写各类文体的文章,引导他们有意识地综合运用所学的修辞知识,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掌握语言表达技能。发挥诗词歌赋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在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有数以万计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诗词歌赋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易抄易记等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诗词歌赋在教学中的作用。

那么,诗词歌赋如何同语文教学结合,又怎样发挥其作用呢?

一、造成气氛,激发兴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学习《雨中登泰山》,抄录杜甫的《望岳》一诗或李白的《游泰山》,指导朗诵,领会意境,引起学习欲望。学习《劝学》,抄录背诵汉乐府诗《长歌行》,体味诗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纯真感情和所包含的哲理,使学生产生对课文的喜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背诵《过零丁洋》或岳飞的词《满江红》,激发师生对祖国的挚爱情感,造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二、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将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抄录给学生,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比喻说明法的特点及由整体到局部的说明顺序,还可使学生了解:古人早已对荔枝不耐贮藏有真切的认识、生动的记载,体会课文引用古诗文的准确、精妙。学习《秋色赋》,把欧阳修的《秋声赋》印发给学生。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将峻青笔下绚丽多彩的秋色同古人笔下肃杀悲凉的秋景加以对比,从而体会出课文作者写秋色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

上述两例,前者可在课文讲读后抄录补充,以印证体会;后者在讲课前印发补充,以对比认识。有些诗词歌赋,根据需要,亦可在讲课过程中补充。

三、追根溯源,领悟题旨

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诗《归园田居》《饮酒》,可同时学习作者的《五柳先生传》,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处世态度,以尽快地把握诗的主题。唐弢的《琐忆》以鲁迅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贯穿全文的红线,故教师可将全诗《自嘲》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鲁迅先生鲜明爱憎的思想根源,帮助学生领悟作品主旨。

四、联系体会,借鉴练笔

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如布置学生写《我爱校园的绿树》,练习用比喻写景状物,描写校园里的白杨、垂柳、果树等,可提供贺知章的《柳枝词》,使学生回忆、观察垂柳的情景,体会“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意境,借以描写垂柳的情态。写《春蚕赋》,练习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可提供李商隐的诗《无题》,使学生在吟诵过程中体味“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品格,将物的生物特征与人的精神品德联系在一起,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法和主题。

五、了解民俗,开阔视野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

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2篇

一、评价语言的思想性原则

数学思想和与数学知识相比,很多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思想的有效性却是长期的,能使人“受益终生”;所以,评价性语言应具有数学思想性,在课堂上评价学生时要尽量从数学思想的角度去评价,这是我们数学教学所必须的。使学生达到潜移默化、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我们数学教师的根本任务。因此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某种数学思想时,我们应及时指出,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如在课堂上,我是这样评价学生的。“你能用换元的思想来解这个方程很好”、“你能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做这个题非常不错”、“你能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做题很聪明”等。这些带有明显数学思想性的评价语言,将会让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并因此而加倍努力学习数学。数学发展的历史还表明,数学创造往往来自旧数学思想的突破或新数学思想的创立。

二、评价语言的机智性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评价性语言的机智性原则突出地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多方面的差异性、复杂性,学生的信息反馈呈现多样性和随机性。其中某些稳定的因素(如数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等)是可以预知的,有些则是难以预料的。因此,教师必须随时从学生的反馈信息出发,及时地运用和发挥评价性语言的功能和作用,进行有效调控,使课堂教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课堂评价性语言的机智性,首先表现在教师要善于猜测和判断学生的思维动向,把握和捕捉启发的时机,创设愤悱情境,以求启而得法、启而能发;其次表现在对学生的种种反应(答问情况、学习情绪、思维表情、课堂纪委等),甚至意外情况(意想不到的疑问、教师讲解的疏漏、学生中异乎寻常的举动等),必须机敏而及时地进行调节,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促成教学的和谐进行。例如,当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偶然事件”时,教师要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做出反应,灵活使用评价性语言,把学生从“偏离的轨道”上拉回来,使用灵活多变的数学评价语言自如地驾驭课堂,不断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和形式与应用过程,不是把结果直接“暴露”给学生。因此,当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之后,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用启发性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如评价一题多解的例题和习题时,“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那么还有别的方法吗?”“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来想想?”只有教师不断灵活使用评价性语言,学生才能和教师融为一体。

三、评价语言的艺术性原则

形象化的评价语言是听觉和视觉互相结合的语言艺术。它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感受、理解、想像、体验,通过恰当的比喻、通俗的语言展现评价性语言以形象加深理解和记忆,以形象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以获取教学的艺术效果。

“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评价语言的情感性是艺术的内隐特征。“情”就是教师要有自己炽热的教学情感去激励和评价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地受到鼓舞;使输出的评价性语言穿上情感的外衣,染上感情的色彩。

四、评价语言的独特性原则

首先,评价性语言应具有独特性,做到有的放矢。所谓独特性是指评价的语言必须符合各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生的性格、气质相符合。教学要因材施教,评价也是一样的,也要看对象,同一种评价对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效果。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接受否定的评价,只喜欢教师作肯定的、鼓励性的评价,对于这类学生取得一点成功时,我们要给予正面的评价,以激励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其能继续去努力的探究学习。如:曾经我教过一个学生,数学成绩差,有一次,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他用剪刀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了下来,并拼成了一个平角,我当时就用了“不破不立”这个成语表扬了他,并要求全班学生学习他的这种创新思维,通过这种适时鼓励,结果这位学生转变很快,在中考中,数学取得优异成绩。

五、评价性语言的激励性原则

评价性语言应用具有激励性,才能让激情不能自禁。就是对学生的评价,要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从正反两方面受到激励,增强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渴求被肯定、被赞扬、被称颂的欲望,更何况成长中的学生哪有不喜欢老师对其关心和鼓励呢?所以教师要学会赞美学生,要不惜运用赞美之辞,赞美学生的每一个优点与进步,哪怕是不起眼的优点和进步。在教育学生时,要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善意批评,而要在否定中有肯定,寓批评于表扬之中。因而,平常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总是亲和地拍拍学生的头,表示颔首和鼓励,在批阅学生作业或试卷时,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总会在上面批上“很好”、“你能行”、“你会学好的”等鼓励性语言。让其从内心深处受到激励和震撼,并情不自禁地去努力学习数学。

六、评价语言的时代性原则

评价性语言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方能让精彩四溢开来。所谓时代气息,就是我们评价学生的语言要紧跟时代步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今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因此,我们要结合社会的各种发展理念,时髦的词语和前卫的语言加以评价。“这位学生有很好的观察力,如果将来从事销售方面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控制市场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会及时总结出学生的进步,用“你具有开拓的、创新的精神”等语言,用这些评价性语言激励其进步。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3篇

这是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其含义是: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将作品中的审美对象还原,成为最初的感性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美是具体的,它总是以鲜明生动的感性形式出现,离开了特定的形式,美就无法表现了。因而,人们对美的感受是以对这种特定的感性形式的直接感知为起点,没有这种直接的感知,就谈不上高级审美活动。课文是以语言来表现美的,文章中的形象也就是审美对象,它具有一种虚拟的感性形式,叫做表象,然后才能对这种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这种感知是间接的、曲折的。运用这种感知的形式去感知审美对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文学修养不够深刻、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课文中的形象审美对象还原为最初的感性形式,这种感性形式比起文章中的形象来,显得更直观、更具体。这样,学生就更易于更深刻的感受到审美对象的美。譬如,教材中有很多古诗词和现代散文都是反映大自然之美,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只能间接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美有更为深刻的感受,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也可以通过媒体将审美对象还原,让学生以直观体悟的形式感受大自然之美。同样,在教学具有社会内涵的课文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参观、调查、直接感受社会美。对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可以组织学生演绎,更直接的感受人物形象的美。

二、想象性原则

此原则的含义是:让学生根据作品的描述,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审美对象,形成一幅生动的想象画面。感性化原则是实施美育的最基础、最有效的原则,而想象性原则是对感性化原则的补充。在无法使审美对象感性化的时候,或者是使审美对象感性化的同时,可以运用想象性原则。审美活动不可能只停留在感知阶段,它要进一步上升为审美理解和审美判断;而连续审美感知和审美理解、审美判断的桥梁就是想象。因此,想象在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决定了想象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启发、诱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通过想象去感受和把握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美。譬如,我们在进行《幽深秀丽的巫峡》这首作品的教学时,不一定每位同学都游览过巫峡,而关于巫峡的影像也终究和自然中的巫峡有一段距离。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再现出巫峡的美丽景象,从而感受到巫峡的美,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其他与巫峡风光类似的风景的联想,来加深对巫峡美的感受,深刻体会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美丽意境。

三、感染性原则

在审美心理中,情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贯穿审美活动的全过程,而且对审美中的其他因素具有一种推动性的作用,如审美感知和审美想象等等。学生在感知某一审美对象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这种情绪能增强他们对审美对象的注意力。譬如欣赏自然风光,如果学生对这种风景产生了愉悦的情感,这种情感就能强化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加深入细致的去领略其中的美感。同时,当学生初步感知了某种审美对象后,情感便会推动他们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因此,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情感渗入了审美的过程,在情感上受到感染时,对美的感受才会是深刻的、强烈的。只有这样,美育的陶冶情操的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各种手段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之受到感染。如果学生无动于衷,美育功能的实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譬如,学习苏轼的《卜算子》,就必须介绍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当时的苦闷心情;学习屈原的《国殇》就要学习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威武不屈的崇高品质。只有当学生沉浸在强烈的、深厚的感情中时,他们对于作品中美的感受和把握才会是深刻的,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四、计划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计划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是教学中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都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更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语文教材的编排是以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为主要依据的,而不能以美育的要求为主要依据,这就给语文教学美育的实施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必须深入挖掘作品中的美育内涵,从而根据教材的系统性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的对学生实施美育,将审美导向由低级引到高级,由感性引到理性。这样才能防止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随心所欲和杂乱无章。譬如,在教学《牡丹亭游园》时,因为这个作品大多数都是由昆曲来表现的,所以应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音乐美,可以先让学生从感性方面去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借助语法和音韵方面的知识去感受这种美。

五、渗透性原则

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美育内涵,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当中去。包括字词句教学、作品研习和试题的编写等等。不能把美育和语文教学的其他内容割裂开来,孤立的进行审美教育,更不能脱离教材,把语文课完全上成美育课。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刻把握教材中的美育内涵与其它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把语文知识的训练、语文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教学互动促进、相辅相成的境界。譬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可引导学生领会作者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尤其是贴切、生动的比喻句和奇特新颖的通感的运用,让学生借助想象,充分感受荷塘月色的美丽。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语言特色,如词语的活用和叠字叠词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艺术表现力和节奏、韵律协调的音乐美,把美育和语文教学有机的融合成一个整体。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4篇

一、物理教学贯彻开放性原则的意义

1、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现代教育的基础化、综合化、社会化、网络化及国际化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封闭式教学观念将会被时代所淘汰。物理教学接触现代科学技术较紧密,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较迅速,因而,物理教学的开放性更强。

2、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进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共举。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等这三个方面是一个很宽的领域,需要教育工作者用开放的眼光去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当今社会,由于职业岗位的裂变与重组,终身学习将是对人的生命质量的补偿和有限生命的延长,素质教育的重心将是培养学生获得、更新和应用知识的资质和能力,这便决定教学活动是在发展、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物理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实施开放性原则。

3、“3+X”高考制度的现实要求

教育部在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近年内在全国推行“3+X”的科目设置方案,X为包括物理在内的6个科目或其不同层次的综合,“3+X”的主体形式将是“3+综合”。这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因此,互不关联的封闭式单一学科教育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代之而来的应是渗透与综合的开放式教学活动。

二、物理教学贯彻开放性原则的做法

教学开放性原则的基本精神是,将教学活动视为开放系统,坚持教学活动系统对环境的开放和系统内部的开放。下面就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学要求的提出、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实验室的开放等几个方面阐述贯彻教学开放性原则的做法。

1、提出开放性的教学要求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要求,而教学的对象是处于一定社会时期的人,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素质的要求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提出开放性教学要求的根源,这也是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相一致的。

物理教学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物理知识、解答物理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科教育,让学生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以及受到思想教育,这是他们终身学习的必要基础。因此,教学要求应是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思想教育等在内的广泛开放性内容。

例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可简单表示为:德漠克利特提出“原子”不可分;汤姆生提出“枣糕模型”;卢瑟福提出核式结构学说;玻尔模型;“电子云”模型。让学生了解这些物理知识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渗透在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的科学态度教育、科学方法熏陶等又是素质教育的良好素材;上升到哲学角度看,上述认识过程还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生动例证。这样,教学要求的开放性才得以体现。

教学要求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不同学生的区别对待。由于环境、教育、学生本人的实践、主观努力和先天遗传素质等的不同,学生之间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教学要求的提出不应是一个层次,而应是“划定底线、上不封顶”的开放式。“划定底线”是指按照大纲的规定,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要求必需扎实完成;“上不封顶”是指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独立钻研、超前自学,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知识天地中过翔。例如,在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的教学中,给出a=v2/r的公式,说明公式中v和r的含义以及在不同的具体运动情境中分析、比较、计算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和变化,这是“划定底线”的教学要求,仅此而已,对程度较好的学生显然吃不饱。这里,可引导他们自学极限思想推导向心加速度公式,还可进一步引导他们涉猎取微元、求极限这种重要的物理学方法,让他们较早一些认识变与不变的物理辩证逻辑。

2、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物理教材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资料。教材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内容,不是呆板的教条,而是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完整体系。教学中对教材的把握不仅需要扣得准,而且需要放得开,即吃透教材。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是吃透教材、完善教材的重要途径。

其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为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物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美国、苏联、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对物理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创造发明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物理教材中约百分之九十的知识是五十年代以前获得的。把握时代脉搏,将现代科技研究的开放性内容纳入物理教学,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例如,在人造卫星的教学中,可介绍“铱”星全球电话系统,这在99年全国高考化学卷中已提及。

其二,对现有教材内容的拓宽、深化,也是使得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的重要方法。例如,对测量导体电阻的教学内容,教材介绍了欧姆表和伏安法,教学中可以围绕此内容介绍替代法、比较法、补偿法等,还可以引导程度较好的学生自学用电桥测电阻的方法。在97年的上海市高考卷和99年的全国高考卷中均有替代法、比较法测电阻的试题,充分说明了掌握以教材为核心的知识辐射的必要性,这也只有不断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才能奏效的。

其三,加强学科联系“3+综合”考试的“综合”,并不是现有不同学科的拼凑,而是强调学科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的第五大题将物理现象、地理知识、数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确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优秀试题,也为物理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导向。

3、坚持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规律为依据、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方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常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新型教学方法被不断试验。但不管哪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需要贯彻开放性的原则。

其一,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配合。

例如,讲授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传播的信息量大。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也存在师生交流较少的弊端。坚持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就需要扬长避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例如,在“机械波的生成”教学中,教师用准确、通俗的语言讲解介质间的弹力将探源的振动沿介质传播出去而形成机械波的难点,再结合演示(或模拟)装置的慢镜头式操作加深学生的理解,然后再提出问题(如波传播的是什么?),师生讨论,这样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贯彻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二,借鉴发达国家教法改革的成功经验,这是坚持教学方法开放性的重要内容。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讲过,中美双方教育方法的长短是互补的,若能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在教育上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突破,这是对教学方法打破封闭、坚持开放的忠心希望。又如,多年来日本始终提倡并实行探究式教学法,是日本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现在,探究式教学法已被我国许多普通中学所借鉴,为培养创造型人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4、开放实验室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与实验的关系,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因此,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就目前情况看,演示和学生实验均限制在课堂这有限的时空内,学生参与和投入的精力不多,而课外一些宝贵的时间却花在了习题演算上,使得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实验能力相对滞后。有些学校在高三总复习的最后阶段,采取开放实验室、举办实验展览的做法,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时间有限,只能治标不治本,何不从教学之初就开放实验室呢?例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可提出问题:除了课本上学习的“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测定本地区的重力加速度?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去动手测量。学生会使用纸带法、落球法、滴水法、斜面法、圆锥摆法等多种方法去实际操作,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当然,实验室的开放会带来诸如仪器保护。实验室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但这也正是进行多方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物理教学贯彻开放性原则的不利因素

教学的开放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却成为贯彻这一原则的不利因素。

1、狭隘的教学观

面对追求升学率这种狭隘的教学观是贯彻教学开放性原则主观上的不利因素。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观点是把升学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指标,反映在学科教学中,就是只注重应付考试,不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注重学科分数,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注重灌输知识,不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等等。以这种教学观指导的教学,势必是封闭性的书院式教育,必需摒弃。

2、狭隘的知识面

贯彻教学开放性原则,需要教师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教师知识面的狭隘,将是贯彻这一原则客观上的不利因素。据有关部门统计,当今世界上平均每天发表的论文约1.4万篇,各种书籍每年增加25万种,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在校学的知识,到1980年已有一半过时,到1988年将全部老化。可见,教师自身不断“充电”,是贯彻教学开放性原则的先决条件。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原则;策略;方法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依据、原则、策略及方法

(一)文化导入的依据

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依存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相结合。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靠语言传承和传播。两者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导入和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开阔学生视野,使他们掌握跨文化交际策略,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文化导入的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相互尊重是基础。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比较客观的、无偏见的态度来审视异族文化,以平和的心态去吸收异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促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

2求同存异是关键。“存异”相对“求同”来说不太好把握,对待与我们本族文化的不同之处,我们需仔细认知,提高鉴别能力。比如,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而在西方文化中更加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又如,“龙”在我国文化中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而西方人却认为它是邪恶的象征。这两种价值观念就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评判。

3去粗取精是途径。在中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必然有部分文化内容具有时代局限性,教师就要在英语教学中注意摒弃落后的、不健康的文化信息,重视正面的、积极的文化信息的引导。

(三)文化导入的策略

1从词汇的角度入手,挖掘词语的意义及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词义,避免望“词”生义。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以单词“white”为例。英语学习者对“whitelie”就容易产生误解。难道谎言是白色的?显然说不通,正确意思是“善意的谎言”。同样道理,许多西方人对汉语中的“红白喜事”中的“白”字也感到费解。此外,汉语中的““(idiot);“白费事”(allinvain,awasteoftimeandenergy),其对应的英语词汇都与“white”无关。

2从习语的角度进行文化教学,能帮助学生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英汉两种语言所体现的不同文化特征,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比如,我们用成语“味同嚼蜡”表达“对事物了无兴趣或文章(讲话)枯燥”的意思,而在英语中用“asdryassawdust”(像锯末儿干巴巴的)。教师平时就要指导学生多收集素材,并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从风俗习惯角度进行文化教学,可帮助学生增加对中西方人行为习惯差异的理解,从而减少交际障碍。比如:有人打了个喷嚏,中国人的反应是“有人想(说)你了”或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呀”,西方人则说“Godblessyou”。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事实上在某些场合并不适用。如在餐桌上请客人吃饭喝酒一般都用“Helpyourself”;让别人先上车或先进门时应说“Afteryou”。西方人也很少用“please”表示礼貌的请求,一般只在“Couldyouplease…?”句型中使用。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实践中适时介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并有意识地展示中西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并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邀请外籍教师到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和互动,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真正体验到中西文化差异。

鼓励、引导学生多接触英美原版的作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报刊、影像、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语言习惯和风土人情等以及语言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同时还可给他们布置任务,比如写影评或者从电影中找出NativeSpeaker对话中的用词习惯和表达特点。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获取更多的英语文化信息,与NativeSpeaker面对面交谈,突破跨文化交际障碍。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西方文化的资料,如报刊、图片或影视等,鼓励他们自编自演英语小品,制作英文名片;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陶冶情操。课外活动是课堂活动的有效延伸,是英语常规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精读或者泛读英语教师应该多找一些原版文章。近些年,英语教育界不断提倡运用真文教学。原汁原味的AuthenticText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选择真文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英文原版小说、国外的英文报刊等以及网络上的电子原版文章。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下面分析一下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导入内容不够丰富

由于受教材中文化内容含量和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课堂输入的文化内容十分有限。有些教师仅在导入环节依照教参进行一点文化背景介绍,之后又回到传统教学模式中,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和语法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语言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因素。因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文化导入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输入成败的关键是确定内容及其与教材的有机结合。仔细挖掘教材,发现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主要从两方面着手:①词汇的文化内涵。②结合语篇有关内容引出相应的文化信息。教师要善于灵活取舍或不断补充、更新教学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文化气息浓厚、反映社会发展和我国文明进步的语言材料,突出语言的时代感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手段单一

多数教师在文化教学中采取“旁白”的方式,学生缺乏自我体验,尤其缺乏对诸如心理状态、价值取向、社会关系等深层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而这些恰是导致语用失误,致使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对文化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适当关注学生在文化输入过程中承担的角色和参与程度。可在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其相关内容的介绍与训练,同时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有机地融合在围绕主题展开的交际活动中,并进行反复训练,以达到巩固和提高。同时还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与语言教学相脱节

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难,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却不简单。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对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均有所涉及,却未将二者有机结合,甚至可能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是语言知识的简单传承,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意义;要么是脱离异国语言的文化知识堆砌,偏离了语言学习的基本目标。文化和语言在学生的思维中多为孤立的现象,学生很难体会到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作用,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交际活动了。

现代课堂英语教学倡导互动模式(Interactiveteaching),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要给学生全方位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和语言运用的机会。教师应注意遵循语言教学规律,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比较、讨论、辩论等开放式课堂活动,有意识地在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渗透,也就是使整个语言教学过程变成是对中英文化不断加深理解和认同的过程,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结束语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文化导入需要教学体系中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需要硬件设施与教师文化素养的共同提高。本文所述原则、策略及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符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天虹.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及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03.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尊重;差异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及自我效能感的问题十分关注。无论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工作者,都在为解决因学生存在差异,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素质教育既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素质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同时又看到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洞察学生的心灵与秉赋,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性出发,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知人善教,进行差异教学。在实施差异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然后将学生分层,通过设立多层次教学目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来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而发挥各自的优势特长,使每位学生得到个性上的充分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一、差异教学法提出的背景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的观点。但事实上,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都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心理世界”,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不尽相同,各有侧重。而重视学生的特性和培养具有个性的人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进而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

从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高师院校)连续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应该有针对性采取一些方法,尽可能的平衡每一个同学。而差异教学就是在班级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

二、差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差异教学法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知人善教。

每个学生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不同,致使学生的智力发展各有特色。“差异教学法”是一种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优势,分别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呈现出殊途同归的特殊效果,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

差异教学法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情感可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有强烈的学习热情,就会兴趣高涨,不知疲倦地学习;如果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刻苦努力,锲而不舍。因此,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实行差异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运用差异教学法必须做到

第一,承认差异、认清差异。

英国教育大臣在评价中国的教育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国式的教育,的确使平民得到了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失去了千千万万个丘吉尔。”总之,只有正视学生的差异,才能避免失去千万个丘吉尔。只有正视学生差异,才能使各类拔尖人才脱颖而出,适应新的国际人才竞争,才能使我国真正成为人才济济、垒面发展、充满活力的国家。

任何两个个体之间总是会有差异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进行差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们的“差异”所在,也就是确定不同学生在学习面前的主要障碍都有哪些。有的学生可能是基础差或者知识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学习状况不理想,有的可能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当而总是事倍功半;还有的可能是因为自身的兴趣不足、学习情绪消极、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导致学习起来困难重重;甚至有些学生是因为人际关系等其他客观因素对其心理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

教师需认清学生的“差异”,以学生的差异为基础,制定差异的目标,实施差异的计划,通过差异的教学程序实现有效的解决学生的整体学习问题和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整体提升的共性目标。

第二,尊重差异、发挥个性。

1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对待同一现实,学生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这就是性格差异。对于不同的评价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的差异。在数学领域,这种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在评价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挥,让数学课堂呈现丰富多彩的格局。

2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兴趣差异,激发其兴趣,发挥其潜力,并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比如对于爱唱爱跳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可在适当的时间组织一场演唱会,或演奏会,或歌舞表演等等。喜爱服饰的学生,可组织服装模特表演比赛。喜好书法绘画的学生,可组织他们开展书法或绘画作品展出。喜欢旅游的同学,可组织他们进行乡土历史的调查,摸清家乡有多少值得保护的古桥、古庙、古塔、古墓、古居的情况。爱辩论的学生,可组织辩论赛。总之把各种有兴趣特长的学生培养、选后,还应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现代社会注重互相学习和团结协作,这种优秀品质应在学生时代就逐步养成。

3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十分显著。如在学生中不难找到“五音不全”者与原唱音乐创造者。数学神童与语音不全者等等。对于这类学生的教学,若过分强调劣势的训练,可能会使他们的兴趣与热情消耗殆尽。这时,教师就要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实行分组教学把能力相对较弱的同学分配到能力较强的小组中,每个小组成员不但要自己要学好,还要帮助其他同学学习,让他们知道只有垒组成员都成功,自己才算成功。在学生分组实践中,对每个学生,教师都要以爱动其心,热爱、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只有对每个学生都有诚挚的爱心,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差异教学成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

当然,学生的差异从多个维度来看,还有许多,如性别差异、地区差异等,在教学与评价中也应引起我们重视,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总之,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够改变拘泥、刻板、单调、僵化的状况,走上人性化、个性化、生活化的轨道,对于整个素质教育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7篇

实际上,共性原则是语文教学乃至所有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有人认为,抽象能力的高低,就是能否一面又一面、一层又一层地寻求各种事物之间的越来越多样、越来越深刻的共同点。在汉语教学中尤其需要注重教学的共性原则,从而达到整体把握与个别理解相统一,使学生有清晰准确的认识,并借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一,知识共性的抽取与教学

共性的抽取产生在教师对教学内容每个个别知识的分析之后。每个知识点都是一个概念的集合,是信息的集中。透彻理解每个概念,达到对信息的准确接收,才可能综合认识信息特点,并进而认识概念及其内外关系。共性的产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例如对“单句成分”的共性的抽取。不论是主语、谓语、宾语还是定语、状语、补语,无疑都有各自的内涵,似乎是互不相同的;但是,如果把这些概念加以综合分析,就不难发现它们的共性:即,一,都有表达意义方面的功能(尽管轻重不同);二,都有结构支撑的功能(尽管位置不同)。简单讲,都有功能和位置。这两点就是单句成分的共性。这里应指出,共性的含义是宽泛的,不能囿于低层次的狭义理解。所谓共性不是指知识内容上或形式上的简单相似,而是指其本质上的同一或统一。功能和位置就是一切单句成分的要素,亦即同一性,亦即共性。明白了这些,也就抽取出了单句成分这个知识集合的共性,为教学创造了条件。

如何运用共性原则来教学呢?还以单句成分的教学为例说明。

依据“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的规律,结合人类认识事物“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规律,我们可以先把“主干”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加以对比。先对比各自的功能,其对应关系如下:

主语——表达了某句子陈述的对象

谓语——用以陈述对象的内容

宾语——陈述内容的一部分: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

把这些对应关系结合实例加以讲解,再配合专项训练,学生是会较容易掌握这个关键的。然后,作为补充,再对比各种成分的位置,其对应关系如下:

主语——句首定语——主语前或宾语前

谓语——句中状语——谓语前或句首(特殊)

宾语——句末补语——谓语后(宾语前)

用符号标示:〔状语〕,(定)主〔状〕谓〈补〉(定)宾

=─────────────────────────

如果学生从共性角度去学习,就不但能使理解具有整体性、准确性,而且能够从共性的角度去分析句子成分,会主动从功能和位置这两个方面去判断,最终形成能力。

二,共性的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诸多事物的共同点是多样性的,可以是并列性的,也可以是层递性的,语文教学的共性原则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运用,即在不同的知识单元之间运用。其主要方法是进行共性方面的对比,这是一种纵向对比。例如合成词和短语之间就存在着本质上的同一性。教师在完成合成词的教学任务,学生理解了合成词内部的共性(即意义组合关系)之后,再教学短语,即可运用共性原则。这个共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两者结构的同一性上。经过分析可以知道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下:合成词关系短语并列式不分主次,平等并列关系的名词短

组合,可以颠倒语、并列关系的动

词短词、并列关系

的形容词短语偏正式前者修饰后者,偏正关系的名词短

后者是重心或语、偏正关系的动

主体词短语、偏正关系

的形容词短语支配式动作行为与其动宾关系的动词短

对象语陈述式陈述对象与陈主谓短语

述内容补充式主体与补充说动补关系的动词短

明(结果、程语、形补关系的形

度、处所、对容词短语

象)

这些对应关系可以看出,合成词在结构关系上几乎与短语相同,在意义上则完全相同;所不同者只是语言单位的层次问题,学生知其一就可以知其二,事省而功显。

范围再扩大一点的纵向比较还可以在合成词、短语、单句成分间进行,此处只举一例,其余从略:

(附图{图})

甚至于还可以把单句成分和复句也扩大进去。如并列式合成词、并列式短语、单句中的并列短语作成分与并列关系的复句等,这些在意义关系上都有共性。都可以运用共性原则去进行宏观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教学中融会贯通。

下面谈横向比较。

这是在同一层次或同一性质的单元之间的比较。例如句式,粗看起来,主谓句与非主谓句(1),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2),主动句与被动句(3)这三种句式之间似乎没有共性;但实际上,正如上文所说,在其最高层次上即本质上它们具有同一性,即,都是对句子形式的研究。相对“意义”而言,“形式”就是它们的共性。明乎此,我们就可以通过横向比较找出共性中的个性。简单地讲,(1)和(3)是从结构上观照的,(3)是从用途上观照的。(1)是从结构的大小来说,(3)是从结构的秩序来说的。三者秩序不同,但着眼点都在“形式”。横向比较的好处是使学生较好地建立知识网络,克服概念混淆的毛病。

三,共性与特殊性的两极把握

普遍性往往与深刻的特殊性相依存。所以在追求共同点的同时还要追求特殊点,它表现在汉语知识上就是“例外”。例外往往就是难点,也是重点。一个学生的汉语水平如何,往往以这些“例外”作为检验标准。共同点和特殊点构成汉语教学的两极。把握这两极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技巧之一。

语素是教学中最头疼的问题。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个联绵字问题。如“仓促”、“苗条”等,学生不明白它们为什么是一个语素,而“仓库”、“面条”、“苗圃”却是两个语素。我们除了从共性的角度讲清它们的区别外(语音语义结合体),特别要指出联绵字在这个知识点中的特殊性。顺便说说,特殊为什么特殊是没有多少道理可讲的,只能以特殊的办法来对待特殊,重点牢记才是唯一的办法。

再如,动词的语法功能是作句子的谓语中心语,其位置在宾语前。这是其共性。但是有一种例外——动词作名词用(名物化)。我们常说的“四化建设”、“改革开放”在基本属性上都是动词,但在这里却是地道的名词;这还是习以为常的词。如果是偶一用之的,学生就更难觉察。如“如何防止沙丘的移动?”“跳跃前进是某些动物的特性。”其中的“移动”和“跳跃”、“前进”都是动词,而此处都作名词使用,具有名词的功能,分别作宾语、定语和主语。还有如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害怕”),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慌张”),否定副词,以及名词、动词重叠后的语法功能的扩大等,都属共性之外的特殊性。既抓共性,又抓特殊;一般与个别并重,做好两极把握,才能真正学好汉语知识。

寻找共性要根据学段和学生的知识程度逐步扩大范围,一般来说,总是由横向比较、内部比较向纵向比较、外部比较发展。采用这个原则,既有利巩固旧知识,又能加快新知识的学习速度。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8篇

一、学法指导的原则

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指导,以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为依据,语文学法指导应遵循以下若干原则:

(一)改革教法与指导学法并行不悖的原则

就教学过程而言,教与学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我国古代教育名篇《学记》中就有“教学半”的说法。吕淑湘先生则更是言简意赅:“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指出,教与学是一回事的两个方面,两者在逻辑上是可以分开来研究的,但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就一般而言,好的学法是以好的教法为前提而获得的,好的教法又是保证好的学法的运用而选定的,教法与学法必须协调同步。而语文学法指导,则是探索教法与学法融合规律,解决教法与学法怎样组合、渗透更科学的问题,它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佳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好比指导学生去掰一个壳子,既要讲清掰开壳子的目的、知识、方法,又要重视学生在得到知识与方法后更想掰开壳子摸到核心的心理,从而使教法与学法得到有机组合。在这方面,湖北黎世法老师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经验。他研究中学生学习的八个环节,并从中抽象出十条心理规律作为中学生的本质学情,同时根据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中的六个主体环节设计了相应的六种基本课型: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以此来保证教学适合学情的要求,教法适合学法的要求。这种课堂结构的设计使学法与教法互为作用,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改变了过去单纯重视教法改革而忽视学法研究的状况。

(二)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学生的智力,既是教学培养的目标之一,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按照学法指导的理论,传授知识本身,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基础上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智力因素中的核心,由此看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不是单纯的积累知识。

智力是不能传授的,然而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又是互相联系的。古人云:“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广学。”一方面,学习知识不仅必须以一定的智力发展水平为前提,而且必须通过紧张的智力活动才能完成,教学过程中,学生一点脑子不动,不进行一点智力活动,教学活动也无法进行。另一方面,智力的发展也不是凭空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的,离开了知识的学习与传授,发展智力就犹如空中楼阁,无所依托。反过来,智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学的全部努力即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我国语文教育受千百年传统教育的影响,历来重视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忽视智力的发展。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业量大、难题多,考试频繁,学生死记硬背等现象,极大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这一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左右着语文教学。有的学生抱怨说:“现在学校里语文教学是:记忆力用得过多,而思维力用得过少。”这兴许还是学生“重理轻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庄子《逍遥游》中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离开了知识就谈不上学习,离开了智力就谈不上会学,离开了方法就谈不上善学。知识积累越丰富,就越有利于智力发展,学法的掌握也就越容易。因此,学法指导,必须把知识的习得、智力的开发与学法的掌握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发展智力因素过程中开发利用非智力因素的原则

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固然与学生的智力因素,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有直接的联系,以前传统的课堂教学也着重抓了这些能力的培养,但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意志等不无关系,有时甚至有很重要的关系。根据学生感知教材的心理分析,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是通过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基本环节来实现的,而在这些环节中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意志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巴班斯基说:“如果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如果他们有认识兴趣,有获得知识技能和技巧的需要,如果他们形成了义务感、责任心以及其他的学习动机,那么他们的学习活动就一定会更有效。”上海师大燕国材教授曾概括出公式:A=f(I·N),意即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学习的成功(A)是由智力因素(I)与非智力因素(N)共同决定的,学习的理论告诉我们,除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外,还要开发和利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学法指导的实践证明,不解决“愿学”、“乐学”的问题,也就谈不上“会学”、“善学”的问题。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愿学”和“乐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四)从学法理论指导操作训练中体验学法的原则

对学生实施学法指导,必须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学习的理论知识。例如,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就应当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记忆和记忆的心理过程,如何提高记忆水平等有关知识。又如,智力水平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问题,教师有必要就智力的内涵,各要素的核心及其相互间关系,发展开发智力的途径等知识作精要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的关键及其指归是什么。然而学法指导绝不可停留在对方法知识的介绍上,而应当通过实际的操作训练,让学生体验到学法是否可行有效,以资转化为技能,养成习惯。这里的“训练”不等于一般的“练习”。练习往往放在新课结束之后,常常仅限于书面作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明显,而训练则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有计划有指导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

理想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激励、组织、启发、诱导下,学生主动地获取有关语文的真知,逐步学会语文的方法,初步地掌握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发展这种能力终至形成习惯提供基础。这样一种有领导的学习思考、研究和练习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自始自终多方面受到严格、认真的语文训练,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种以提高训练效率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力求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都由若干互相联结渗透的有关听、说、读、写、思的练习群组成的,尽量压缩非训练性因素,突出训练性因素,或变非训练性因素为训练因素。

(五)坚持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指导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形式,它可以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掌握学法的一般知识。但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只有当学法指导和学生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知识与经验水平产生共鸣时,才更有针对性,才能发挥方法的功效。因此,教师在重视统一指导的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方法,使二者相辅相成。

二、学法指导的方式途径

(一)精心计划,多形式进行学法指导

语文学法指导,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探索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加强语言修养,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语文能力。学法指导从内容上讲,首先要注视指导学生掌握优化语文学习环节的方法;其次要从端正学习态度、坚韧学习意志、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对学生加强激发学习动力的方法指导;再次要加强开启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才干的指导。从具体操作上看,应当长计划,短安排,坚持循序渐进,一以贯之。

(二)有机渗透,寓学法于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学法指导的根本途径,也是学法指导经常化、具体化,出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学法指导必定应走渗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课堂教学应当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支离破碎、杂乱无章、随意组合的复合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此目的,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为中心的课堂结构,设计以“导”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按此结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有机渗透学法指导:(1)备课要明学情,备学法,即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2)预习设计要指点方法,即要教会学生全册预习法、单元预习法,又要根据课文特点指导相应的具体的预习方法。(3)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指导学法,为学生良好学法的形成提供借鉴和规范。(4)教师讲解过程要示范学法和点拨学法。(5)整个教学过程要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6)练习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迁移学法,使之“受用终身”。

(三)建章立制,确保学法指导到位

学习常规,是学法指导的合理积淀,能对学生学法实行有效调控,并处于有序运行和良性运行状态,具有较强的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叶圣陶先生给《中学生》杂志写的复刊词别强调,“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要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就要帮助学生拟定一些学习常规,如自学(预习)常规、上课常规、阅读常规、作业常规、复习常规、课外学习常规等等。让学生按常规学习,以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按一定规范形成的习惯,才是良好的习惯,这是人们常说的“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如,指导学生自学(预习),按照“读查思写”程序进行,要求按“自读”(阅读感知课文内容,动笔进行圈点批画),“自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参阅课文下面的注释和课文前后的“学习重点”、“学习提示”、“思考和练习”等),“自思”(思考自学目标提出的要求,思考课后习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自学”(写出自学笔记,检索积累自学收获)四个步骤进行自学,每一步都有具体有效的操作规范。学法指导设计的特点:(1)每课学法指导都要紧扣教学目标;(2)每课的学法指导都要依据课文特色;(3)每项学法都要有具体的操作要领;(4)每项学法都有相应的系统训练题配套,从而保证了学法指导的到位。

(四)横向联系,实现学法“三个沟通”

横向联系,就是要在学法指导中把语文学科的学习同其它学科的知识广泛联系起来,由局部转向全面,由微观转向宏观,使语文知识同其它学科知识在相互渗透中融会贯通,协同发展,产生相互促进的“共生效应”,从而有利于学生结构向智能结构转化,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美国著名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所谓“三个沟通”,就是语文学法指导与社会生活沟通,课内语文学习与课外活动相沟通,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沟通。学法指导不能教师“剃头挑子一头热”,还必须重视学生在学学法、用学法、创学法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个沟通”,沟通了学法指导的多种途径,充分发挥家庭、社会环境和相关学习背景的指导渗透作用。

三、学法指导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把“指”和“导”统一起来,对已揭示出的学法不可时过当堂便弃之不用。

(二)要具体可行,即不可用“只言片语”或“教条”揭示学法,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能迁移操作和灵活调控。

(三)要把教师总结与学生自我总结结合起来,避免再次落入“包办式”和“注入式”的窠臼。

(四)要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大撒手的“放羊”,致使其名存实亡。

(五)要力戒“模式主义”,防止盲目的生搬硬套,而背离教学重点。

(六)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从浅入深,形成过程,忌要求过高,急于求成。

(七)要坚持多样化的统一,注重有系统的归纳与分类运用。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9篇

(一)体育教学目标从增强体质、传授“三基”向综合教学目标转化。

传统的体育教学目标,强调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已不能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现代体育教学的目标既要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提高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又要培养体育情感,发展个性才能,打好终身体育锻炼、良好卫生习惯的基础和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坚毅顽强、竞争进取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心理素质。新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坚持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一方面指向人格的整体教养。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将来能为国家健康地工作打基础,我们眼下的学生要在未来的社会中生存,我们现在为学生设计的发展目标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甚至若干年后才能成为现实。所以,体育教学不仅有眼前的效果,还有长远的效果,而长远的效果对学生的意义更为重大。中小学体育教学都是帮助学生完成全部发展过程的一个阶段。近年来,终身体育的思想进入学校。要使学生成为终身体育的锻炼者,最根本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中小学阶段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学方式的高质量轻负荷方向发展。

现在人们不再去追求那种大运动负荷、出力大、流大汗的体育运动方式,中小学生不喜欢运动负荷过大,和比较难学的体育技能技术,而希望高雅轻松,简单实效的体育运动方式。因此,高质量轻负荷是当代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四)体育教学是师生复杂的双边活动。

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个复杂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双方在行为、态度、情感以及其他心理方面产生能动的相互影响,使青少年学生能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真正获得体育乐趣的体验,从而持之以恒。

(五)体育教学成绩的相对性。

按教育测量的观点,一次体育技能技术的测验对学生的真实水平来说,仅仅是一次抽样。体育成绩只能反映一定时间、心理、环境条件下学生真实水平的一个方面。全面地看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应在于学生的知识、技能、技术、身体的健康和非智力因素是否都得到了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地按规律办事,实现科学化必须构建以下新的教学原则体系来适应体育教学的改革:

(附图{图})

这个体育教学原则体系,是由体育教学目的和规律引伸出来的,每条原则都有针对性,贯彻实施这些教学原则对体育教学过程能起到调节、控制、指导作用。

一、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统一的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正确地规划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任务并使其具体化,其中包括原先的“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的要求及指向人格的教养目标。依据这一原则所规划的体育教学的教养和教育目标是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

二、终身体育和发展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要使学生获得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要使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的知识传递形式,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运动体验、发展个性、活跃身心;要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和自我发展。

三、高质量轻负荷的原则。

高质量轻负荷是指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保证健身强身效果为前提把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调节到最佳状态的体育运动方式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行动变得轻快,使学生既发展身心,又掌握体育科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四、师生双向积极性的原则。

体育教学的教和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的教起主导作用,它表现在教学方案的执行和教学过程的调节和控制上。学生的自觉性取决于教师的指导、传授、调节和控制以及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教学的最优化来自于师生双向的积极性。

五、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原则论文范文第10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平时作文试卷中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选材老套,思路狭窄这样一些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笔者认为可以运用美育操作原则改革小学作文教学,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一、根据体验原则,指导感受生活所谓体验就是指主体对审美好象的特征所进行的观察和体验,并形成积累经验的一种心理反应。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习作,就必须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生活天地里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并学会用美的眼光去感受品味自己生活中的“映象”。1、引导感受自然美自然美,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如高山流水,日月星辰,花鸟鱼虫等的美,都属于自然美。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感受这些审美对象的审美特征,观其形闻其声,尽可能地去体验由此而引起的审美感情,并形成审美积累,把握审美特征,以便于习作时自由地倾吐自己的感受。2、引导感受社会生活美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是学生感觉美、体验美、创造美的源泉。强调引导对社会生活美的感受,是习作最根本的源泉。从美的角度去感受社会生活,首先要求掌握社会生活现象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从日常的平凡事件中去深刻挖掘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校、家庭、社会,从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这样才有可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二、根据个性化原则,指导自由表达个性化原则就是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及审美发展水平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敢于自由表达,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如何指导学生自由表达呢?首先要放缓坡度,由放到收,让学生由喜欢写到自由写到能写;其二,让学生写熟悉的人和事,熟悉的景和物;其三,作文命题范围宽些,学生自由轻松;其四,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氛围中去写,学生不吐不快。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打开“记忆仓库”的大门,沙也好、金也好,捞上来再说,因为没有沙就无所谓的金。其五,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的想象,望着春花秋月,学生也许想编织个童话;望着悠悠白云,也许学生会到九天神游……当然,要让学生敢于自由表达,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三、根据交流原则,指导欣赏作文交流原则是美育的基本原则,也是美育的过程本质,是以情感为核心的体验的交流和沟通。据此,教师可指导学生欣赏作文,广泛吸取别人的长处,体验习作成功的欢乐,激起习作的欲望。1、指导欣赏教师的“下水文”。临写作前,教师可先指导,大家研讨后,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写。写完后引导学生欣赏,不但能给学生以启迪和鞭策,还能激起学生习作的上进心和好奇心,长此以往,能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2、指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佳作。学生的每篇习作都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是智力活动的成果。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佳作或习作中的佳段或优美词句等。这样不但沟通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还可以通过佳作展示,互改作文等来让学生相互交流,欣赏对方乃至多位同学的成功,自己也从别人的赞赏中得到激励。以上方法,只要长期坚持使用,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

上一篇:教学理念论文范文 下一篇:课程与教学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