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3 17:49:18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队伍在培训教师团队中居于主导地位,是专门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的教师团队,其职能是研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运行机制,探索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律;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规划及工作计划,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组织、指导、协调、管理和检查评估。目前,这支长春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队伍,在宏观视野、专业理念、素质能力和工作状态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长春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工作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培训管理者队伍的现状,课题组对长春市中小学部分教师培训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为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质量提升提供更为优秀和专业的管理保障。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榆树、德惠、双阳、九台、农安、绿园和部分市直校从事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150位教师发放了问卷,回收问卷15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问卷的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个人基本信息,二是教师培训管理者工作现状,三是对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想法。

三、长春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队伍”的现状

(一)个人基本信息

1. 性别比例基本均衡,男女性别比例为2:3。其中,男教师占40%,女教师占60%。

2. 年龄结构不均衡。所占比例最大的36~45岁教师为50%,依次是46~55岁占32%,26~36岁占17.3,56岁以上占0.7%,没有25岁以下的教师。

3. 学历结构比较完善,但学历层次不高。硕士研究生仅占2%,没有博士研究生,绝大部分是占86.7%的本科生。此外,还有11.3%的教师为大专学历,这部分教师的学历亟需提高,以便更好地满足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

4. 教师培训管理者的经验较为丰富,有70.7%的教师从事培训管理工作4年以上。其中,从事教师培训工作4~6年的教师最多为45人,占总数的30%,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25.4%,7~9年工作经验的占15.3%。

(二)教师培训管理者工作现状

1. 在“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方面:有70%的教师有职业倦怠感,其中10%的教师职业倦怠感比较强烈,仅有30%的教师没有职业倦怠感,并且职业倦怠感的强烈程度和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成正比。

2. 在教师培训管理者“平均每年阅读书籍的数量”方面:教师们都能够保证一定的阅读量,47.3%的教师平均每年阅读书籍为3~5本,18.7%的教师平均每年阅读书籍为1~2本,平均每年阅读书籍8本以上的教师仅占16%。

3. 在教师培训管理者“每年撰写论文的数量”方面:有30%的教师近两年内没有撰写论文,59.3%的教师能够撰写1~2篇,有10.7%的教师撰写论文数达到3篇以上。

4. 在教师培训管理者“承担或主持过和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相关的省、市级课题”方面:有43.3%的教师没有承担过课题,有26.7%的教师仅仅作为课题的参与者,只有30%的教师承担过市级以上课题。

(三)对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想法

1. “当前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可以主要概括为:

(1)基层学校领导和老师不够重视教师培训,对教师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师参培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感严重。培训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加上监督和管理都不到位,致使教师培训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2)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更为艰难:一是农村教师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尚需提高,有很多老教师干脆教不会,完全由县区的教师培训管理者。二是硬件设施不足,农村学校没有足够的电脑设备供教师学习之用,通常是一个教研组几个人要共用一台电脑;没有统一的培训场所。三是教师年龄偏高,缺少新鲜血液,大部分老教师不太接受新鲜事物,参与培训的热情不高。

(3)培训内容过分强调宏观理论和理念的灌输,并且城市化倾向严重,培训针对性比较差,实践活动少,导致很多教师出人不出力。

(4)教师培训缺乏科学规范的培训质量评估考核体系。培训结束后,培训教师与参训教师之间往往缺乏长期有效的联系机制。验收方式单一,集中培训常以写体会方式验收,远程培训则以答题方式验收,培训后也不知道参培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技能和教师实践上是否得到具体提升。

(5)国培、省培、市培、区培和校内培,培训的种类繁多,老师们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及时参加各种培训,压力很大,应接不暇,工学矛盾突出。有的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只能是应付了事了,有时干脆就让别人代学了,所以培训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6)有的培训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能力有限,服务意识不强。

2. “作为一名教师培训管理者应当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可以主要概括为:

(1)应具有现代教育的前瞻思想,与时俱进,熟知教育部以及省市对于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明确教师培训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待师培工作。

(2)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对上级的培训内容及要求及时传达,对学员的学习及时跟踪了解。能够调动教师的学习热情,处理好教师培训与日常工作的关系。

(3)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一名培训管理者,如何带领你的团队参加学习,较好地完成培训任务,这主要取决于管理者的态度。

(4)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指导教师网络学习,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开发培训课程的能力。

(5)教师培训管理者应该是优秀的培训者,对所培训的内容和所培训的专业知识应该了如指掌。

3. “对长春市的教师培训管理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可以主要概括为:

(1)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强监督,加大考评力度。纳入学校对教师各项考核中。

(2)在培训内容上要精选培训课程,注重基层需要,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要对各级培训机构设计合理建制,确保各项培训任务有效完成。例如,九台继教部只有3人,负责全市幼、小、初、高的教师培训组织管理工作,完成繁杂的各项任务压力太大,其他县市区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4)要形成教师培训各级培训立项制度,有力整合本区域现有教研、科研、电教资源。

(5)对培训者要定期组织管理技能培训,细化培训工作的细节;每年组织管理者到省外进行短期培训,开阔视野,更新理念。

四、分析与讨论

(一)职业倦怠感问题

教师们的职业倦怠感强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热情。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繁琐复杂,需要管理者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然而,调查显示有近70%的教师培训管理者有职业倦怠感,其中有10%的教师职业倦怠感比较强烈,并且年龄越大,职业倦怠感越强。这种职业倦怠感在工作中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工作态度得过且过,消极敷衍,丧失职业理想,没有职业目标等等。

造成教师培训管理者职业倦怠感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工作压力。教师培训工作的压力在不断增大,特别是县市区的教师培训管理者们,接到上级部门下发的通知,开始组织相关培训报名,往往时间紧,任务重,需要管理者多方协调沟通才能及时完成报名任务,这中间如果有参培教师出现问题无法参加培训,管理者还要及时进行调换以免影响参培率。此外,工资待遇不高、职业成就感低和教师本身的性格问题(如,完美主义、过分苛求、对自身的要求过高)也是造成教师培训管理者职业倦怠的关键因素。

(二)教师培训管理者的专业水平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教师培训管理者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1. 从学历上看。虽然大部分管理者的学历都达到了本科以上,但硕士以上高学历管理者仅占2%,并且仍有11.3%的管理者学历为专科学历,层次较低,无法较好的满足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需要,学历层次需要提高。

2. 科研能力有待提高。有30%的教师近两年内没有撰写论文,有43.3%的教师没有承担过课题。这说明,相当一部分教师培训管理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教科研,去静下心来研究教师培训领域中的问题。

3. 阅读量需要加大,以更好地满足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18.7%的教师平均每年阅读书籍仅为1~2本。

4. 为教师服务的意识需要增强。有的培训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造成上级的精神领会不透彻、不准确,加上自身沟通能力有限,造成和基层学校老师沟通不顺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工作的进度和效果。

(三)教师培训管理机制问题

当前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够完善,一定程度影响了对培训效果的科学考核。管理者们普遍反映,我们现在还缺乏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的考核还停留在每次完成培训任务后管理者组织学员填写一份“培训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学员们往往在填写问卷时已经完成学习,归心似箭,态度不够认真,在给“培训教师和培训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一栏往往是“无”或空白的。实际上,教师培训的质量管理是教师培训机构对培训质量进行监控,应当包括培训中的评价管理和培训后的跟踪管理。我们目前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是培训中的评价,培训后的跟踪管理没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培训效果的考核。

五、建议与对策

(一)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用积极的心理调适有效应对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并不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在面临的问题。对于教师培训管理者来说,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管理者的工作热情和绩效,还会导致个人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出现问题。

1. 正确认识自己,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是对全体教师提出的要求,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培训管理者的职业目标。缺乏内心体验的人生是枯燥而乏味的,因此,管理者要找准人生幸福的支点,确立自己的精神支柱,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有什么样的职业理想追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关键是管理者要正确认识自己,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找到有效的办法激励自己。

2. 运用积极的心理调适,缓解职业压力。教师培训管理者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例如归因训练、认知改变、心理暗示等,通过归因训练使管理者成为在行为上更加有控制力的人,会容易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从而有效缓解工作压力,学会自我欣赏,激发工作热情,增强职业的成就感。

(二)践行终身学习的思想,全面提升教师培训管理者的专业水平

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是一门专业,每个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自觉学习教师培训管理的专业规律、专业内容和专业技能。管理者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动笔,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培训管理者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理论功底,对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师培管理工作具有较深的认识,具有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能够从发展角度设计培训项目、内容和考核办法。

1. 积极践行终身学习的思想。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有相关理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详见下表)。

2. 树立服务意识。作为教师培训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为广大教师服务的。需要通知教师参与培训以及做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有的时候可能不止一次通知,所以,一定要树立服务意识,不能嫌麻烦,要有耐心和热心。有的老师年龄比较大,管理者要耐心给他们解释培训的要求,不能通知一发就完事了。老师有不明白的时候要热心地给老师解答。

3. 提高沟通能力。教师培训的管理者是上级培训部门和广大教师的联系和纽带,需要向教师传达上级培训部门的要求,因此,必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们解决不了的,要和上级培训部门及时进行沟通,对于上级培训部分的要求,在传达的时候要清晰准确,保证基层教师领会培训精神,及时参加培训。

(三)健全教师培训队伍的管理机制,加强教师培训的质量管理

1. 建立教师培训管理者考核机制。各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在行政、人事上、工作上由本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管理,同时在培训业务工作方面接受上一级领导机构的指导和检评,认真落实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上级管理机构对下级管理机构的工作进行年度检评,对在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的给予批评,对连续重大失误,经批评仍无改正的可向所在单位提出换岗建议。长春市教育局每年对全市培训管理者进行一次业务考核,考核内容分实践考核和专业知识技能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2. 健全教师培训的质量评估体系,提高教师培训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质量是教师培训的灵魂和生命线。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是以质量评估为中心的综合性评估,是评估主体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对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其培训质量是否满足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满足各方利益主体的需要而做出的评判活动。培训质量管理与监控、培训质量评估、培训效果评估等作为控制、评价和改善教师培训质量的手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健全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的目的就在于及时掌握培训效果,发现培训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研究和改进培训工作,以保证培训的质量。

因此,必须明确在评估体系中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如,培训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准确、培训内容与培训目标是否吻合、培训管理是否符合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原则、培训教与学的过程是否达到预期培训目标、培训效果是否满足各利益主体的需要等等。完整评估程序应当是:首先,确定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各类培训的考评内容,制定分项的考评指标体系。其次,进行自我评估。培训机构要及时跟进项目的执行进度,做好培训过程材料的积累和整理,总结项目执行的经验,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形成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再次,进行跟踪与过程评估。组织有关专家,在培训期间,进行不定期的跟踪检查。针对培训项目才执行情况、质量和效益进行核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后,终结评估。培训项目完成后,由长春市继教办组织有关专家对培训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全面掌握工作完成情况,对培训工作进行反馈,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学校领导工作

1、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和廉政作风建设,培养团结协作,廉洁勤政,令行禁止,求严务实的工作作风。

2、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密切联系群众,调动工会、职代会及女工等部门配合学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学校继续坚持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保障监督作用,保证校长的行政、财务、人事指挥权。

二、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干部队伍和教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落实中央、省市全会精神和有关理论及文件,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的教职工队伍。

2、以师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开展“爱岗敬业”养成教育,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落实和顺利开展。

三、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教育方针,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宗旨,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目标,以推动和促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特别是新教材的使用为目的;以不断提高进校师资培训的软硬件建设水平,提高师资培训队伍的自身素质为手段,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为动力,全面开展中小学干部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推进素质教育和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语言文字工作

1、强化规范字、普通话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未取得普通话水平合格证书的教师不准走上讲台。

2、结合市教育局做好中小学教师和政府公务员等人员的普通话培训工作,推进我市普通话整体水平的提高。

3、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每年一次的“推普周”,大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开展汉字使用和普通话使用规范化的活动。

五、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本年度的基本原则是:紧密联系中小学实际开展培训,推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应用。特别是增强辅导教学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针对性,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普及,促进教师授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高讲课质量,促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一)教科研部工作

1、认真做好课题立项工作。

首先确定校级教科研,校级课题围绕如何提高师训质量为核心。第二步,由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总课题,结合本组特点确定分课题,最后教研驵成员根据本组分课题,确定自己和课题,并填好课题立项登记表。做到组组有课题,人人有课题。

2、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

(1)、组织对立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具体指导,规范课题研究。

一是组织教科研理论及教科研方法讲座,提高教职工的教育科研能力,二是注意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信息,三是对科研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2)、开展相关活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3)、调整充实相关的研究小组,原先已有研究组的课题,也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充实。课题研究小组调整充实以后,将着重对课题的各研究重点进行相对的分解,分解后的各研究重点、资料积累、中期展示等任务落实到有关的责任人,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学年,计划开发以下科科研活动

①探究型活动。结合课题的实施、教育教学的研究开展研讨活动,包括论坛式研讨、执教研究课、博客上热评等,在共同的探究中提高认识、将课题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②积累型活动。结合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活动,组织校级的论文比赛,激励教师在平时多用心思考,吸取成功之处,探求不足原因,在不断地反思中积累工作经验?

③专题研讨型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教师课改意识,增强课改能力,做强教科研骨干队伍,我们将继续结合本学期制定的教研专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识字兴趣的策略”、“关注差异,有效开展合作探究”、“挖掘情景因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建构生活课,优化数学教学”、“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促进音乐有效学习”、“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并定期组织专题培训,邀请市级的名教师、专家等来校作专题讲座,借助专家的引领加快提升科研理论水平。

④评比型活动。期中举行论文、教案评比活动,期末举行优秀教科研成果评比交流活动。

⑤交流型活动。加强校际交流,“请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把外校的优秀教师或理论专家请进来的同时,把自己学校的优秀人才推荐出去,结帮扶师徒对子,实现沟通合作与资源共享。同时,校内将进行两次成果交流活动。

刊登本校及校外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文章,特别是与教科研课题有关的文章。对于有一定价值的文章,负责向市级以上报刊杂志推荐。

4、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加强与兄弟学校在教研方面的横向联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5、搞好教师培训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培训工作每两周一次,主要采用以下形式进行:(1)、以理论学习为主的讲座;(2)、以课堂观摩为主的示范课听课研讨。

(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1、全员岗位培训

培训内容:(1)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这两门课程为河北省确定的课程,在职幼儿园教师都要参加培训考核。(2)小学、初中教师——公共课程为《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分科课程为《有效教学——学科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要使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特别是评价理念,反思几年来课程改革的成功与问题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3)高中教师——学习《高中新课程方案(教师读本)》和分科的公众课程标准。(4)省定公共课程《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

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今年计划培训1565人,上学期计划培训十期,61人/期,共610人,下学期培训十期,57人/期,共570人,寒假为遵化二中培训158人,暑假培训三个国办小学227人。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二级培训的方式进行,并对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考核。

3、班主任培训

按照唐山市教育局告示出的通知精神,组织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工作,年上半年完成培训任务,按省市通知统一安排考核,确保到年底完成培训考核任务。

(三)培训部工作

1、运用资源整合的方法,结合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开展小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等学科的培训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小学思品、社会、信息技术、体育、自然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重点放在教材及教法过关上。

2、切实抓好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计划,是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必须把农村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工作纳入重要日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本学年主要针对农村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新教学法培训及幼儿园教师培训,并把培训点设在基层,为农村教师提供方便。

(四)干训部工作

培训目标和任务

1、继续加强小学校长培训工作。

2、做好对现任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新一轮提高培训的统计,对新任的小学校长进行校本课程管理的培训。

方法措施。

1、选择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职教师授课,并邀请知名专家授课进行全年培训工作,开拓视野,丰富教育信息。

2、在市内选择几所办学各具特色的小学作为干训实习考察基地,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干训学员实地考察。

3、培训结束时,组织学员运用所学理论,认真回顾总结学校管理经验教训,撰写论文,并进行交流。

在以上培训中,各分管领导和主管人员,必须增强科学发展意识,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加强辅导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养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开展业务培训,努力提高辅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学员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勤,做好培训考核工作。努力把培训内容贯彻落实到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中去,推动基础教育健康稳步科学发展。

六、后勤工作

做好学校财政收支工作计划,坚持开源节流的原则;遵守财经制度,当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后勤兵。

在各项工作计划的执行和落实中,学校决心坚持改革创新的传统,围绕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从各个方面完善自己的工作,强化危机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把全部财力、物力、人力都用于国家的教育事业,用于学校的壮大和发展上。全校领导和全体干部群众要上下一心,团结协作,自加压力,努力拼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我校美好的明天,为遵化教育事业的辉煌而开拓、而努力。

(二则)

转眼间又要进入新的一年年了,新的一年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开始的一年,也是我非常重要的一年。出来工作已过4个年头,家庭、生活和工作压力驱使我要努力工作和认真学习。在此,我订立了本年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现在我已经在公司担任业务员有四年的时间了。可以说我是公司数得着的老业务员之一,也是对公司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了。现在年将结束,我想在岁末的时候就我一年的工作做一下总结,也对自己的工作提前写下了年工作计划范文,让自己在假期中能够安稳的度过,也让自己能够及时的认识到当前的形势,希望不会让自己失望!

一、熟悉公司新的规章制度和业务开展工作。公司在不断改革,订立了新的规定,特别在诉讼业务方面安排了专业法律事务人员协助。作为公司一名老业务人员,必须以身作责,在遵守公司规定的同时全力开展业务工作。

1、在第一季度,以商标、专利业务为主。通过到专业市场、参加专业展销会、上网、电话、陌生人拜访等多种业务开发方式开发客户,加紧联络老客户感情,组成一个循环有业务作的客户群体。以至于达到4.8万元以上费(每月不低于1.2万元费)。在大力开拓市场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客户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2、在第二季度的时候,以诉讼业务开拓为主。针对现有的老客户资源做诉讼业务开发,把可能有诉讼需求的客户全部开发一遍,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安排法律事务专员见面洽谈。期间,至少促成两件诉讼业务,费用达8万元以上(每件4万元)。做诉讼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客户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3、第三季度的“十二”“中秋”双节,带来的无限商机,给后半年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并且,随着我对高端业务专业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相对提高,对规模较大的企业符合了《中国驰名商标》或者《省著名商标》条件的客户,做一次有针对性的开发,有意向合作的客户可以安排业务经理见面洽谈,争取签订一件《省著名商标》,承办费用达7.5万元以上。做驰名商标与著名商标业务开发的同时,不能丢掉该等客户交办的各类业务,与该等客户保持经常性联系,及时报告该等交办业务的进展情况。

4、第四季度就是年底了,这个时候要全力维护老客户交办的业务情况。首先,要逐步了解老客户中有潜力开发的客户资源,找出有漏洞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做可行性建议,力争为客户公司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到最全面,费用每月至少达1万元以上。

二、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最大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

三、制订学习计划。学习,对于业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业务人员与时俱进的步伐和业务方面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专业知识、综合能力、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这方面还希望业务经理给与我支持。

年,我有着更多的期待,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年取得更大的进步,自己就是这样一年一年的走过来的,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伙到现在很有深度的资深公司业务员,我的成长充满了曲折,不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是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相信自己在年一定走的更远!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喻喜先,女,湖南省资兴市教师进修学校讲师,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欧健生,男,湖南省资兴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课题主持人。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资兴市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情况展开调查研究,从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态度、培训的组织管理机制、培训内容形式等方面开展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有利于我们今后长期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关键词:县域;校本培训;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湖南省资兴市(以下简称“我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现状,为湖南省资兴市教师进修学校课题组的课题“县域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长效机制的实践研究”提供研究依据,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县域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长效开展,我们在我市三十多所学校进行了关于校本培训现状的调研活动。

二、调研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和态度;学校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和机制建设情况;学校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校本培训活动创新情况;专业引领力量情况;校本培训的效果等。

本次调研活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问卷调查法。为获取比较全面的数据,共向全市三十多所中小学发出问卷80份,收回80份。二是座谈访问法。就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召开座谈会,进行个别走访。三是文献分析法。调阅了各学校近年来校本培训的相关资料。

调查学校既有地处城区的学校,又有地处农村的学校,调查对象有学校领导和教师,涉及各个年龄段、各个学科结构,保证了调查对象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科学性。

三、调研情况分析

1中小学教师对目前校本培训的认识和态度

调查表明,中小学教师普遍认为校本培训是当前教师在职进修的主要模式之一,对实施校本培训持赞同态度。绝大部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教学工作的需要。 对校本培训的内涵,表示很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人占80%,不了解的占20% 。可见,我市中小学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较高,态度较好。

2学校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机制建设情况

近年来各学校领导对校本培训都较为重视,成立了校本培训的领导小组,制定了校本培训方案,继续教育档案都实行了专人管理。85%的教师对学校校本培训组织管理的办法措施表示满意。

3学校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最需要的培训内容依次是:新课程改革、教学艺术、听课与评课指导、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校本培训的形式主要是专题讲座、问题探讨、听课评课、课题研究、外出学习、校际交流、师徒结对、网络研讨、教师自修。

最喜欢的培训形式依次是外出学习、校际交流、听课评课、专家名师的专题讲座、现场诊断、问题探讨。

4校本培训活动创新情况

80%的教师认为学校校本培训“很有特色和成效”或“有一定特色”(主要是城区学校);20%的老师认为学校校本培训“无特色”或“流于形式,应付了事”(主要是农村学校)。

5专业引领力量情况

对校本培训中任教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有75%的老师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5%的老师表示能够接受;20%的老师表示不满意

6校本培训的效果

有85%的老师认为在校本培训中自身素质提高幅度很大和比较大;15%的老师认为收效不大。老师普遍认为要提高校本培训质量,迫切需要建立培训机制,制定有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足,观念模糊

一些学校领导对于教师培训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认为校本培训的实际意义不大,应集中精力抓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提高。有的学校虽把校本培训工作写入了学校工作目标,列入了学期工作计划,但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降低要求、抓而不实的状况。

2管理滞后,效率不高

目前,我市校本培训工作仍存在管理滞后的问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组织校本培训尚未建立系统科学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无法准确评定优劣,难以激发学校组织校本培训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学校的校本培训流于形式,效率低下,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

3内容贫乏,形式单一

很多学校没有做过培训需求调查,培训内容往往脱离学校教学实际,随意性大,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教师存在的困惑难以得到解决。

培训形式上,不少学校主要采取集中听专题报告的形式,受训教师与专家之间缺少对话交流;有的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流于形式,缺少深入探讨、反思。

4资源不足,缺乏引领

在校本研修中,教师培训机构的地位与作用,没有被充分发挥。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培训资源匮乏,培训师资不强 ,缺乏名师与专家指导,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本培训的开展以及培训质量的提高。

5经费短缺,设施落后

很多学校,设施设备落后,办学条件差,培训经费短缺,难以满足教师培训进修的需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特别是新一轮课改下,师资培训经费难以保障,校本培训工作就难以运行。

6城乡差异,发展失衡

调查表明,我市的校本培训,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还存在较大的差异。绝大部分城区学校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多样,培训资源充足,经费投入较多,而大部分农村学校相对落后。

五、思考与建议

一是要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前,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使培训内容真正切合教师的实际。

二是加强专业引领的力度。既要加强校外名师的引进,也要加强校内名师的培训,选派各校素质较高的教师到上级培训部门进修深造。还要加强对校长的培训,进一步帮助校长提高认识和修养,从而形成一批具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校长,使他们走出一条更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培训道路。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校本培训一般以校为单位,其培训质量和效益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条件、培训资源、师资状况、所处地域等密切相关。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办学条件。

四是加强协调和整合。教师进修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打破县域各学校各自为政的校本培训格局,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组织城区优秀教师送教下乡,促进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学校: 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一、本校开展校本培训的目标、条件和重点

2006年本校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国家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校本研修制度、体系、模式、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主要形式,以贴近新课程、贴近教学实践、贴近一线教师为突破口,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为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务求实效,现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对2006年全校中学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工作目标

1、使全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观有新的加强,青年教师的专业思想和爱生育人意识有明显提高。

2、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总体上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能力有所提高。为高中教师进入新课程,做好思想和专业准备。

3、继续扩展梯队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重点培训培养一批各学段各学科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常武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优秀教师。培养一批新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

二.条件:

本校设立了专门的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管理机构,由教科室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并有2位教师参加了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现代教育理论课程主讲教师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学校有规范的业务学习制度和定期的业务学习时间,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重点工作

1、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学校将继续把新课程师资培训作为年度校本研修的首要工作来抓。在继续加强对初中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基础上,今年重点要抓好高中新课程师资的培训。本年度各教研组均应考虑和渗透新课程改革的内容。

2、继续开展以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主要目标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认真组织试用期新教师参加规定的集中和分散培训活动,学校将扎扎实实开展师徒结对活动,组织新教师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开展各种教学研讨、评比活动,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大力开展教师职务岗位培训工作。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2006年晋升职称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4、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今年将继续组织教师参加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本校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人数。

5、继续抓好全校教师高一层次学历达标工作。组织好教育硕士的报名、辅导和参考工作;以函授和自考为主要形式和途径,促进本校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

6、进一步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第三轮现代教育技术考核,积极做好培训工作,与此同时,组织信息化骨干教师培训,切实提高他们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开发的能力。

7、学校将根据(武教人[2004]29号)文件精神。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机构,制定培训计划,充实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二、本校校本培训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

(一).实施意见:采用必学和自学相结合的途径进行校本培训:

1.师德教育。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四五”普法教师读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广泛开展以“爱生行动”为核心的各类师德教育活动,组织教师学习殷雪梅的先进事迹,大力宣传和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配合今年区开展的“学生评教师”师德教育活动,经常性检查、督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和落实情况,坚决杜绝教师队伍中体罚学生、等严重违反师德的情况,积极引导教师以先进为榜样,提高师德修养,努力塑造礼中教师良好的师表群体形象。

⑴利用每周教师政治学习时间,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文件和材料。

⑵利用有影响的报刊,如《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德育天地》、《班主任》等,开展集体和自主学习、提高的培训工作。

⑶学习教育法规,掌握《德育大纲》要领,开展《师德规范》学习和测试活动。结合“师德标兵”,评选“十佳教师”活动,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⑷开展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研讨活动,撰写论文,参加德育论文评选。开展德育参观活动,2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德育建设方面的讲座,提高德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⑸学习《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课程开发指南》进行必要的辅导。听法制教育辅导报告。

2.教学业务。实施教师本职岗位的培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强化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新和拓展业务知识,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和技能培训,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主要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备课组长参加区级集中培训,发挥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程改革实验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材教法学习研究活动,努力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⑴加强理论培训,主要辅导《走进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培训学习材料选编》等理论和经验。9月份聘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作辅导报告。

⑵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开展教学反思交流。培训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教学评价和检测能力。

⑶进行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培训。组织参加教育局的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工作。

⑷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对教材进行三度开发。

⑸组织示范课、汇报课、试验课实践活动和开展评议辅导讲座,提高操作能力。4月份开展“新课程研究”大型公开课展示活动。

3.教育科研。培训教师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增强教师进行教科研的自觉性,提高教科研水平。解决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对教科研内容的选择、研究形式和方法的确定,研究过程的实施和研究成果的总结等方面的能力。

⑴培训课题选择,设计报告,立项要点,研究成果,开展课题活动的能力。今年4月邀请专家来校作课题研究专题讲座。

⑵运用理论和实践联系的方式,培养写作教科研论文和经验总结的能力。利用暑假,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教育年会的论文评选和各级论文竞赛活动。鼓励在正式报刊和经验总结。

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题教科研培训。5月份培训“说课——上课——评课”的技能。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案例分析辅导讲座活动。

⑷开展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的培训活动,发挥群体的合力优势的作用。

4.信息化素质培训。每位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使用计算机,了解有关网络信息内容,学习网的制作,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⑴组织教育现代技术知识讲座和操作规范的培训。利用校本师资开设多媒体课件培训班两期,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⑵组织电教评优课评比辅导讲座和多媒体课件评比讲座。开展网络信息技术评优课讲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考核办法:

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制订本校教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有序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参加考核,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规范管理,逐步建立以专职为辅,兼职为主的校本培训师资队伍。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教研组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室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三、本校对校本培训进行管理的机构、制度和责任人

一.工作组织机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为此,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我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党、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

组长:蒋卫山(校长),

成员:盛建锋(副校长)、陈中良(副校长)、戴世平(副校长)、尹建文(副校长)、王建仁(教务处主任)、陈京疆(教科室主任)、陆惠芳(办公室副主任)。

二.培训制度

1、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教科室、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承担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师培训任务,教科室重点负责教师的校本培训。

2、把教师继续教育纳入学校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要把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工作作为学校行政的重要内容,在行政会议上重点协商,期初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期中对各部门的各项计划进行评估,期终总结全学期继续教育的工作成果。

3、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把继续教育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称挂钩。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建立教师完成继续教育任务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师工作岗位聘任相联系的制度。凡没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教师,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得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

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成绩优异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部门及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个人要给予批评和帮助,对延误培训工作的要进行必要的处理。

4、学校要按要求建好校本培训档案,由教科室负责如实、及时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考核的各种台帐资料。由校长办公到负责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登记和保存,加强对培训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学校

意见

(公章)法人代表签字: 年 月 日

培训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教研部门审查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继续

教育

领导

小组

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说明:1、本校计划书一式二份。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农村教师;教师素质;教师培训

目前,农村教育问题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温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确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报告中把农村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突出表明了农村教育的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而农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我国现阶段基层教师有1700万人,而农村教师就占总数的3/4,这样一个宠大的农村教师群体,其水平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知识更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已成为十分重要和迫切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发展在职教师的培训。本文试就新形势下,农村教师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以推进农村教师培训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一、对我国当前农村教师培训的形势分析

自《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一系列有关教师培训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师资培训取得了可喜成绩,完成了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并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教师培训体制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发展滞后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村教师在职培训在管理和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村教师培训资金短缺。目前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我国用占世界1.18%的教育经费培养出了占世界18.45%的学生。基础教育的投入则更少,据测算,我国中小学的在校学生占世界的1/4,而其教育经费却只占世界的1/145。当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行,农村教育集资和教育费附加被取消,这大幅度削减了农村教育经费。尽管国家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但由于农村教育经费筹措困难,在多数中小学培训经费几乎为零,根本不可能主动派教师进修培训。而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受高考压力影响广教育主管部门对普通高中经费投入普遍好于教师培训学校。农村教师培训学校的师资、教学设施、管理等条件远远赶不上本地区的一些普通高中。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教师培训的健康发展。

2.当前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不容乐观,教师素质急需提高。目前,农村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都不能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农村教师数量的不足主要是指学历达标教师的缺乏。据统计,到2002年,全国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学历的只有27.4%,初中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的只有19.7%,而城乡相差悬殊。如小学教师专科学历北京已达到52%,而低于20%的有10个省;初中教师本科学历北京和上海已达到53%和64%,而河北、广西、贵州才分别达到13.6%、8.9%、10.9%。另外,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农村教师的劳动支出和工资收入形成明显的“倒挂”,导致一些教师千方百计跳出教育领域,而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很少有愿意回到边远农村任教的,这也造成了农村教师数量的不足。而教师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农村教育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观念陈旧,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民转公教师多,代课教师多,教师拔高使用的多。大多数教师学历不合格,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不了解,缺乏必备的现代教育技术。这些已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3.当前农村教师培训观念淡泊,教育培训制度不健全。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和培训工作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学历补偿教育。发展到现在,就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讲,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教师培训工作都应当是基础教育规划中的一个系统项目,应有明确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组织、政策、目标、实施措施等。但据了解,许多农村教育行政部门都未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或者虽制定了培训计划,而因为实施的保证条件不足,并没有具体实施。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有力的、可行的政策与要求,必然造成学校对教师培训工作不重视,对教师参加培训缺乏明确的要求和支持。教师晋职、奖励等根本不能与参加培训挂钩,教师对进修培训也不积极参与。

4.当前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在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落后于形势发展。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在培训方面存在教育思想陈旧,教学内容落后的问题,特别是受经验主义观念影响,许多培训机构的培训课程计划长期囿于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内容,缺乏新颖性、前沿性,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相脱节。所开设课程不能解决目前教师急需的更新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了解教改新成果、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等问题。有些培训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并不明确和重视教师继续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不是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内容和教师需要来组织和实施培训,而是从自己的师资情况和可能来提供培训内容,使培训工作难以上升到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服务的高度,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

5.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职培训师资队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除了在职自修提高以外,校外进修培训主要是由县教师进修学校承担。多年来,由于对进修培训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因而县教师进修学校师资力量不足、老化,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甚至一些学校只有校长、书记等几位管理人员,没有基本师资,学校处于名存实亡的地步,很难承担培训任务。这几年,相当一部分地区撤消了教师进修学校(院),师资培训转由各级师范院校承担。从实践来看,取消农村教师培训机构,依靠各级师范,不仅难以完成数量庞大的培训任务,而且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这些承办单位的教师几乎同中小学教育脱节,缺乏中小学教学实践,不十分熟悉中小学教育状况;另一方面,他们有自己的专业和教学科研任务,不可能花大力气去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的现状和继续教育的规律、特点也不太清楚,因此离“专职”培训教师的标准相差甚远。虽然很多培训机构聘请熟悉中小学教学的教研专家或中小学优秀教师讲课,得到了受训教师的欢迎,但由于这种办法缺乏稳定性,所需经费投入量太大,故不是解决师资问题的根本办法。

二、反思农村教师培训后的建议

面对当前形势,改革和发展农村教师培训体制,是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迫在眉睫的大事,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共同努力予以解决。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借鉴当前国外教师继续教育的成功经验。当前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师的在职教育和培训,其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1)在日本,除了《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等对教师基本素质提出要求、加以规定外,还颁布有《教育公务员特例法》、《教育职员资格证书法》等单项法规,教师除接受学历及专业教育外,还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方可成为教师。教师的继续教育地点,可以是本校、教育中心、海外进修、企业进修、参观民间企业的培训与教育设施、参观各种文化设施等。在法国的《继续教育法》中规定:每个中小学教师

每年都享受学习进修假两周,一生中有累计两年的带薪学习进修假,全部进修都是免费的,而且要求学校把教师的在职进修纳入学校工作计划。(2)在德国和加拿大,国家对教师的培训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加拿大的培训提高与工薪有直接联系,提高学历层次、获得硕士学位,不仅可增加工资而且可以获得晋升的机会;根据职业发展的原则,中小学教师按照社区、学校、学生家长的意见,制定自我发展计划。中小学家长咨询委员会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对达不到要求者,调销教师资格。在德国,教师进修学院定期公布教学计划,一般教师在工作两年后都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计划,报告申请继续教育假期,政府对因培训而花费的差旅费提供支持。(3)美国是个典型的地方教育分权制国家,各州的教育法令各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州都实行教师任职许可证制度,并且许可证不是永久性的,一般为5―7年,超过这个年限要想再从教的教师,必须参加专门的培训,经过严格的考核,合格后方能得到新的教师任职许可证。而教师的在职培训是以学校或学区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或讲座等活动。

2.加强农村教师培训的机构建设。教育部于2002年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切实加强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领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把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作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基础教育适度优先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原则,制定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规划,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协调并督促有关部门予以落实。”为此,应从以下方面重视和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1)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的经费来源。要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为了使农村教师培训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根据合理分担、效益共享的原则,实施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学校和教师个人分担的培训经费筹措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2)要按照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硬件建设。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各项硬件建设要突出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特点,重点加强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格实验室、教育心理实验室、图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等设施设备的建设,其标准应在当地逐步达到领先水平。(3)农村教师培训机构自身要挖掘潜力,面向市场求生存、图发展。学校应集中力量办好优势专业,办出学校特色,发挥规模效益。配合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做好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协调、评价和服务工作,真正成为本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指导中心。(4)要按照少而精、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农村教师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对师资数量不足、老化现象严重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编制规定尽快补充。挑选一批思想好、学历高、专业硬、能力强、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师资建设要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队伍。专职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要熟悉基础教育,能够深入中小学课堂,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也要定期参加多种形式的更高层次的进修培训,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以科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要逐步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广泛聘请有关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社会各行业专业人才以及优秀中小学教师做兼职教师和顾问。

3.深化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农村教师培训方式。农村进修学校要树立开放意识,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为此,要形成系统性和灵活性的教师培训体系和形式。如设立短期、中期、长期三种进修培训体系。短期培训为一至三个月,主要是通过各种短期进修更新知识,了解教改信息,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中期进修为三个月至半年,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综合学力或帮助优秀教师进一步深造;长期进修时间一年至三年左右,主要是为已有学历的教师提供系统、正规的教育,以获得更高学历。(农村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主要承担中小学教师的短、中期培训)在培训形式上,可以有不脱产、半脱产、全脱产等。与此相应,农村中小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也必须将教师进修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且要保证使之制度化、有序化,以有计划、定期、分批次派送教师进修学习。为保证教师培训顺利实施,减轻教师负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在经费预算中必须要按规定足额分配教师培训部分,并保证到位和执行。同时,在规定的培训课时内,应由受培训教师确认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经双方洽谈后编排培训计划进行培训,从而加强培训的实效性。积极提倡:学校即培训基地,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培训者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协调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从而形成“校网”、“人网”的互联模式,加大农村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齐步提高。并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检查评估制度,对教师个人接受继续教育的过程及效果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价。还应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把教师进修培训的成绩与他们的晋职与评优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4.优化培训内容,建立新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农村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加快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1)优化教师培训内容。首先,课程设置要综合化。在编制培训计划时,从整个专业知识结构的全局来规划课程,既要考虑专业基础知识,又要考虑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既要考虑本学科的知识,也要考虑不同学科知识的融通。其次,教学内容要专题化。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应大力提倡专题化,切忌重复和面面俱到。应通过专题及时地反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开阔视野,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打下基础。(2)突出教研课程在培训课程体系中的地位。首先,要增强中小学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适应能力和研究能力。要注意新问题、新情况的研究和探索,为教师开展研究探索开拓思路和提供信息。其次,要重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训练。可以通过开展参与式讨论、教学观摩、互相评课、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增强培训效果。(3)适应教育手段现代化发展趋势,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全面引入中小学教育。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行计算机网络教育也会成为对农村教师的必然要求。因此,农村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5.加强非学历教育,培养农村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终身学习思潮影响着教师的继续教育,特别是科技的突飞猛进,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这要求任何人都必须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农村教师更应如此。当前在传统的学历教育观念驱动下,要完成农村教师终身学习,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在时间、精力和财力上都无法得到保证。只有加强非学历教育才能使农村教师能灵活地进入终身学习途径,从而缓解继续教育的需求与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而要实现非学历教育的这一功能,必须构建一个现代的、完善的非学历教育体系,提供农村教师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条件,以保证终身学习的衔接性和连续性。为此,农村进修学校和有关部门必须大力发展层次教育,形成各层次教育培训的重点,构建分层次的终身学习体系。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和在职教育制度,立足本地区,开展灵活多样的职前、职后和转岗培训,把思想素质培训、心理素质培训、创新意识培训、教学科研培训、微格教学培训和新课程师资培训相结合,建立不同类型及不同层次培训互相衔接、贯通的培训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远程教育,加强农村教育网络建设,创建网上开放实验系统,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满足农村教师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需求。使农村新增教师和在职教师能及时普遍抓住各种层次和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农村新型人才。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属于它的春天。职业教育者们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尽情挥洒、尽情播种,等待着一个又一个的收获。曲晓绪――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正带领着他的团队一起在春天的召唤下以一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姿态向世人们展示职业教育绚丽的色彩……

用品质为职业教育引路

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是1993年10月成立的。人员编制20名,现有高级教师11人,中级教师5人。内设教研部、招生与就业指导部、培训部、信息部、技能鉴定部和办公室,承担长春市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就业指导、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师资培训和教育评价工作;组织开展教学改革实验以及教学改革成果的传播和推广工作;组织实施教师的专业技能考核和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多年来,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根本,以科研为先导,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实施“双休日教师培训工程”为手段,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开展“技能月”活动为载体,强化师生的专业技能,使全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通过“内抓管理重质量,外抓服务树形象”,中心的全体员工已经初步形成了在工作计划上具有超前意识;在完成工作的主要环节上具有创新意识;在每项工作的全过程上具有服务意识;在每项工作完成的质量上具有精品意识的良好工作风范。

教师培训、职教科研全面开展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相对应的,普通教育在教学、教师培训、管理上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律。而职业教育从1979年开始恢复发展至今都没有一个规律可以遵循,之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极具挑战性。”曲晓绪主任说,“一个国家要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制造业,就需要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 2002~2006年,5年间国家共召开了三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而正常此项会议是每5年召开一次,可见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

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仅仅围绕长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两大主题,不断强化职教教师队伍培训以及职教科研工作。

振兴经济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职业教育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2007年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在清华大学举办了长春市职业学校机加和数控专业教师培训班,长春市有42名教师参加了为期20天的培训,教师学到了先进的机械加工和数控技术,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同年,全市有39名德育校长和管理人员参加的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为期20天的长春市职业教育德育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他们聆听了国内资深职教专家的讲座,开阔了职业教育的眼界,体验了清华大学的文化底蕴,学到了职业教育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提高了长春市职业教育的管理水平。同时还先后在南昌举办了茶艺专业教师培训,在长春市举办计算机、数控、电子商务、电工、电子、服装、旅游服务、烹饪、艺术等骨干教师培训班,极大地提高职教教师的专业素质。为了尽快提高职教教师的技能水平,中心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地与国家和省有关部门联系,千方百计的争取名额。2007年,先后选送20余人参加国家和省级各类培训。中心还先后分4批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家和省职教培训基地培训,有400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机加、数控、电工电子、汽修、计算机、装潢、商贸、财会和旅游专业的培训。

2006年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经过几次征求意见,制定了长春市职业教育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并在长春市范围内开展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工作,在各校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专家评审组的评审,2007年确定了第一批553名市级“双师型”教师。

中心通过对职校教师的专业培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吉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带动职教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2007年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在全市职业学校范围内开展了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全市有50所职校20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经过近3个月的评选,评出优质课17节。全市有60名教师参加了说课比赛,评出30名获奖选手,并代表长春市参加全省评选,有30节课在省里获奖。同时中心还以开展“技能月”活动为载体,强化师生的专业技能,使全市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每年在全市开展的“技能月”活动已经连续举办13年,为学生和老师共同竞赛提供了一个平台。2007年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先后举办了学生、教师专业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的开展选拔出了各专业的技能状元。2007年6月在重庆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大赛,长春市代表吉林省参赛的选手在比赛中有5人荣获一等奖、10人荣获二等奖、14人荣获三等奖,使吉林省在全国36个代表队中荣获团体第八名的好成绩。

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以科研带动教研,通过实验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使长春市的教学改革又有了新突破,中心将继续开展学分制试验,在教学方法、教材建设上下功夫。

新环境新思维新发展

2008年,中心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规范化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着力抓好两个素质的提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素质。进一步加强省、市、校三级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做好国家、省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的推荐和组织工作,加强对市级骨干教师的管理,重新认定市级骨干教师;建立省、市骨干教师业务档案;各职业学校要进一步健全校级骨干教师队伍。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百名教师到企业培训活动。大力开展面向县级职教中心全体教师培训,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探索城乡轮动、校际捆绑的教师培训模式。

二、继续加强职业学校科研工作,发挥科研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化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学校办学特色,认真总结推广实验项目中具有实用性的德育模式。创新德育工作途径,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以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作为实施德育的载体,突出学生德育主体作用,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积极开展以诚信、敬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快推广“双证书”制度建设,继续开展全市“技能月”活动。进一步加大对职业学校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工作,掌握全市职业学校就业基本状况,加强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发挥长春市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中心的作用,统筹全市职业教育就业资源,实现职业学校省外就业信息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长春市职业教育就业服务网站的社会影响。

后记

职业教育,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传授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教育”,长春市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很好地将职业教育的定义运用到实践之中,为推动吉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培训计划是按照培训需求而制订的培训方案,是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框架。制订培训计划,包括确定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授课教师、培训形式等。根据国家心理咨询师报名考试时间,培训班适当延长了培训时间跨度,注重打好理论基础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理论部分,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及心理测量;二是实践部分,包括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心理测验技能;三是考试技能部分,主要是根据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进行诊断、咨询、测量方面的复习。授课教师以学校心理系教师为主,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组,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系副主任担任教学秘书,教学组通过集体备课,将培训目的、培训要求传达到全部任课老师,将培训内容和教学目标明确到每一位老师,确保了教学计划的连续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培训形式需要灵活多样,培训目的是提升专业能力,在必要的理论教学外,最重要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与参训教师的互动,注重参训教师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二、培训课程开发

培训课程开发从开发的程度可以划分为完全定制开发、半定制开发和直接引进。完全定制开发是完全基于课程的开发流程进行开发,需要解决的是既定的问题,要投入很大的人力或财力。半定制开发是进行内训的课件开发的主要形式,主要是根据已有的培训课程,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培训课程进行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课程结构和案例,使得单次培训的内容和背景资料更有针对性,从而增强培训的效果。直接引进的课程一般来说并不是很多,一般直接引进的课程大多是专门做课程开发的公司开发的课程。本项目采用半定制开发的形式进行课程开发。在培训课程设计上,突出“打牢理论基础、提高操作能力”的特点,将授课内容分为基础理论、实践操作、考试辅导三个部分。具体培训内容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变态与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验技能、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等专题。安排心理学系具有丰富国家职业资格培训的专家和教授授课,参与授课的13名教师全部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

三、培训实施

培训实施是培训过程的中心环节。培训目的能否实现、培训计划是否有效、培训课程是否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完全依靠培训过程的实施。本期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为提高培训质量,便于参训教师自学和消化吸收授课内容,适当延长了授课时间跨度,培训班从6月7日至11日1日,安排周末和暑假期间共面授学习20天。通过培训,进一步打牢了参训教师的理论基础、更新了观念、提高参训教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掌握解决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与沟通技巧,能够对工作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解决提出解决策略和解决方案;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工作能力,能够满足教师实施心理健康辅导策略、方式方法、经验技能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需要,满足教师对儿童、青少年群体在现有生存发展环境中成长的心理引导、辅导、咨询和服务的需要。在培训实施中,严格执行考勤管理制度,并定期公布考勤情况。提高考勤主要依靠授课教师、授课教师与参训教师的互动以及周到细致的服务。依靠授课教师是指要有一批知识丰富、教学生动,能让参训教师通过学习有促动、有提高,从而愿意听、愿意学。授课教师与参训教师的互动包括课堂上和课堂外,参训教师都是一线的老师,在培训期间希望能通过培训能够解决一些工作中遇到的疑问,授课教师要乐于答疑,与参训教师多沟通交流,增强学员的认同感。周到细致的服务,主要是为参训教师提供尽可能方便的午休、就餐,以及停车服务等,让参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感觉到处处被关怀,时时被关注。

四、培训效果评价

培训效果评价是检验培训的效果并进行持续改进的依据。检查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工作计划实施的进展和效果、教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教学工作的质量分析、各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及其管理人员发挥管理职能作用的情况等等。广州市教育局非常注重培训效果评价,并通过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对全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及培训项目进行管理,该网站既是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的门户网站,也是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门户网站,同时也对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乃至整个教师继续教育实现了科学和规范的管理。效果评价贯穿培训全过程,对培训项目的评估包括:项目自评、学员评价、专家评价,学员评价。其中学员评价主要是在线调查,包括:对培训主题、项目培训目标、培训课程和内容、培训方式、方法选择、培训活动、对主讲和指导教师、培训资源及设施(软件和硬件)、项目管理团队服务态度与质量、培训目标达成度和实施进度、培训总体满意度等10个方面进行评价。专家评价是在培训结束后,组织专家到校评价,评价包括:项目方案设计科学性、项目按计划实施情况、项目资源统筹和师资情况、项目学员管理和组织教学情况、项目实施效果和学员优秀率、合格率综合情况、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等。培训结束后的项目自评包括培训总结和绩效评价等。培训过程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前一个环节做得越好,后面环节就越容易,而后一环节的总结对前一环节的提高又起着促进作用。这样,培训过程就不是一个闭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螺旋式上升发展过程。本次培训中也出现的一些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是由于各单位选派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大多不具备医学、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历,在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时出现困难,而且报名部门不接受高校以培训机构的方式报名,造成部分参训教师放弃报考,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联系,提前做好报考的准备工作。二是部分学校在暑假仍有其他工作安排,部分参训教师不能按时到课,影响了培训效果,作为培训部门可适当增加网络课程制作,使培训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以确保教学质量。三是培训质量标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针对本项目,可将参训教师是否掌握培训内容和操作技能作为评价标准。另外,可进一步加强培训结束后效果评估,如增加参训教师培训后半年或一年后所在单位的工作评价作为一项培训学习效果的评价。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我县决定改造提升教师整体水平,对全县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培训培训对教师的培训方式和新课程的跟进指导方式的创新探索,对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校本,为了更好地推动我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我校方案实际情况,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形势,就2010年暑期校本培训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所在地xxx村的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对我校的未来发展提出新的挑战,如何抢抓机遇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是我校今后工作的核心。我校教师老少配,年龄结构严重断层,有的老教师即将退休,而有的教师培训大家网上岗,培训方案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提高师资校本培训方案素质应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积极规划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校本培训。通过创新培训制度,暑期培训平台,整合资源、提升校本,推进培训方案的未来发展,把校本培训计划培训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增强上海电脑维修培训的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暑期校本培训方案,促进学校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这次校本培训是新课程实践后的跟进培训,这次培训的被定位在教学中反思实践、解决酒店礼仪培训。用聚焦热点问题的方式来反思教学实践,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做到培训内容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使校本培训内容切实解决实际教学中的棘手问题,使培训内容让每个教师转变观念、开拓思维,并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方案培训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做到学校管理有效,教师教学培训大家网。

(二)主要任务

通过校本培训,确保完成以下暑期任务:

1、做好农村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培训班招生方案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推动全体教师的应用水平的提高。

2、精心打造学校部分学科的精品课和课改精品教案,推动日常教学杭州计算机等级培训工作。

3、培育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在教学培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4、通过研讨、交流等有效手段,建设满足我校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料库,及时推荐配发到每个教师,服务和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5、建设好教研组,搭建培训大家网个人教育交流平台,形成教研与教学实践培训部经理职责教育互动机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6、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力争多出能够有效指导教学农民工培训的突破性成果,实现课题研究对教学工作的专业引领。

7、制定完善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考核办法和评估措施,校本培训方案培训常规考核机制,促进教学工作。

8、发挥校本培训的综合效益,通过不同形式培训活动的开展,带动学校未来的跨越式发展。

(三)目标实现方式

1、指向问题、研讨问题。

近几年新课改让每位老师都面临一些绕不开的难题。问题既存在于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存于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和使用之中。作为新课程跟进培训,将跟进实践,用聚焦问题的办法来展开学习。利用校本培训通过集体思考的环节,从专业教学和合作探究的方面,为解决教师平日苦思冥想、百思不解的新课程教学问题,提供支持和帮助。

2、反思实践、提升认识。

人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课程改革,关系重大、利益悠关、情况复杂、时间紧迫,新课程推进这几年,以其巨大的成效和发展中的问题,把新课程的总结反思与实践

突破的任务摆在全体课改的参与者面前。为此,这次校本培训抓住教师关心的话题,引导教师正确总结反思课改实践,对新课程进行再认识。

3、推动学习、改造学习。

课程改革的本质是学习的改革,新课程之新就是师生学习生活之新。几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课程改革,既推动着学习、也改造着学习。一方面,课改从学习需求和学习条件上推动着老师的学习。

三、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总结经验,创新培训模式,开展研究活动,收集整理推出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1)举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研究专项培训。

(2)开展校级课堂教学创新型应用活动,以活动促进主动应用工作的开展。

(3)收集整理在课改教学工作中探索形成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新方案,包括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方案、教育叙事研究、课堂教学范例、典范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题研究学术报告等,形成校本研训的成功经验。

(4)建成为学校服务的学科教学资料库,在学校形成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5)培养校内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打造学校部分学科的精品课和课改精品教案。

四、保障机制和措施

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科学策划,制定总体规划和培训目标。要积极争取学区中心校的支持,把校本培训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为培训工作优先提供资金保障。要分解责任,健全制度,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工作管理体系。教研组要把课改、教研和校本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做好课程教学理论的整合与应用。

五、培训内容与方式

1、“课、研、修”一体化校本研训的实践。

我校以贯穿于校本研训过程中的理论学习为指引,以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为专题,通过对如何上好课进行探讨,结合专业,同科互动、反思、个人思考,以师傅带徒弟的活动方式。最后,教师自我反思,撰写教案、案例、经验总结或论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写好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和一篇说课稿。

2、具体培训内容:

(1)新技术培训。主要是计算机和农远知识等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通过学习,提高教师制作课件,文字处理、网络信息收集、多媒体教学的驾驶能力。

(2)基本功培训。学校成立考核小组,对全校教师的教案设计和说课进行培训,做为师资培训的重要内容,以此提高教师专业基本功水平。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2006―2010年,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项目致力于探索“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2007年考察世界银行在罗马尼亚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后,在中国西部七省八县试点“以导师制为依托的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2010年,《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评估标准》正式颁布,《导师工作实务手册》等导师选拔管理以及培训指导教材陆续开发出来。

中国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所依托的理论、事实和假设是:县域内能够成长出持续有效的支持本地教师发展的专业队伍;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只要提供适切、持续的支持,每个教师都能胜任教育教学;儿童(学习者)永远比学科知识、教法和考试更重要;教师是负责任的学习者,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新挑战都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师鲜活的专业知识大多数是缄默的、个性化和情境化的,通过规范培训是不可以传授的。

基于以上理论、事实和假设,我们形成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愿景(vision of TSS),即:每一个孩子都有好老师(Good teachers for every child);教师成长的每一步发展都得到帮助和扶持(Continuous support for every step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Schools become more friendly for teachers’ development)。在此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和经验,以服务于中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

一、“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介绍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对四川省和甘肃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学校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影响当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加速在四川和甘肃受灾地区与学校中实现“重建更美好”的目标,保时捷(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全力资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以及四川和甘肃两省的教育部门携手合作,在四川省青川县和苍溪县、甘肃省西和县和平凉市崆峒区建立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实现即时的、现场的教师培训与教学指导,提供触手可及的图书、体育器材和教具,以及包括学校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和环境卫生教育在内的主题教育,切实提高四个县(区)的教师培训水平及500所项目学校的教育质量。

“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是指将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理念扩展到地震灾区提供支持,并着眼于偏远农村学校。从2012年开始,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扩展到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即云南省景洪市和腾冲县。

该项目自2009年12月启动,至2015年3月结束,历时5年,覆盖4个项目县的全部小学和教学点578所,受益学生达130 000多名,教师8 000余名,培养155名县级导师,最终形成《项目实施纪实》《导师工作实务手册》《我与METRU的故事》《导师培训的百宝箱》《我与行动研究》等多本书籍。该项目的实施,给学校带来更好的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得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二、“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的实施过程

“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以导师制为依托,建立国家、省、县、学校四级联动的技术支持体系,通过部级专家和省级专家对县级导师的实地指导和培训,提高县级导师队伍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县级导师对项目学校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使项目校的教师了解现阶段的需求,使自身专业技能得到发展,实现有质量的教学,最终让学生获得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在四级联动的导师团队中,县级导师是该模式的核心。导师既是教师,又是全面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人员,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教师。县级导师到校的主要工作方式包括:咨询、分析、观察、示范与指导及反思和总结。(1)咨询,也叫诊断,主要是导师询问教师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了解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需求和学校改进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在咨询或诊断时,并不是导师带着资源到学校给教师“看病”,而是带着他们的生长点和另外一批有生长点的人,通过咨询、讨论的方式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以及专业发展的“短板”,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2)分析,主要是指导师和一线教师一起分析、讨论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现场听课、与学校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开发课堂教学改进指导建议书,通过文字或影像记录教学改进典型案例。(3)观察,主要是观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校园文化和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在课堂观察时,导师会收集学校和学生的基本数据,记录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在走访学校后给予分析和总结,以便改进来校指导方法。(4)示范与指导,即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准备一节课,由导师上示范课。示范课并非表演课,而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引起反思,共同成长。(5)反思和总结,即导师与学校教师就近期的发展和进步反思和了解问题是否已被解决,确定下次来校指导的时间和主题。

正如一位县级导师的描述,“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即“移动播种梦想”的项目,该项目通过建立县级教师资源中心,让县级导师作为“资源人”随车携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传播丰富、有效的教学和教师培训经验。

三、“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导师指导模式

经过5年的探索,项目团队形成若干经验,其中之二便是:县―乡两级导师指导模式和县―校导师对口支持模式。

1. 县―乡两级导师指导模式

这种模式比较适宜于学校数量多、分布较为分散的地区,设有学区一级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其工作方式是:(1)组建县级导师团队,同时在每个学区组建学区(区级)导师团队。(2)县级导师团队支持各个学区的中心校以及部分学区的薄弱教学点或村级小学,同时承担培训和指导学区一级导师团队,记录并传播各个学区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3)学区导师团队,依托本学区的中心校,建立学区教师支持中心,为本学区内的所有学校提供支持,与本学区的常规教研和培训工作相整合。

2. 县―校导师对口支持模式

该模式适宜于学校数量少、分布集中的地区,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所有学校。工作方式是:(1)县级导师团队,按照学校集中分布特征,分为若干小组,组内成员均衡考虑其所在机构、性别、年龄和学科背景,每组负责一个片区内的所有学校。(2)每个导师小组内,各个成员分别负责片区内的几所学校。(3)导师小组提前与所负责片区的各所学校沟通,了解需求,并制订走访工作计划,定期走访学校,开展各项活动。

四、导师制与送教下乡的比较

“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依托的导师制资源,与传统意义上的送教下乡相比,从工作范围、工作重点、工作方式、工作建制和队伍特征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见表1)。

第一,工作范围方面。送教下乡一般是以学科培训为主,如某门课程的培训或者是某个环节或教学方法的培训,培训内容和范围比较单一。但是导师制覆盖更多方面的内容,不但有教师学科指导,还包括学生阅读、安全教育、防灾教育、学校文化、教师心理问题等方面。相比于送教下乡,导师制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

第二,工作重点方面。送教下乡是以课堂为主,培训师将课堂送到现场,活动范围仅限于教室内部。但是导师制覆盖课堂内外,包括体育包、音乐包、图书包的使用,学校食堂和校园环境的布置及学校与社区的联系等。导师会多方面地对项目学校进行指导。

第三,工作方式方面。一般而言,送教下乡是将优质的课程资源甚至是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课程资源教给一线教师。但导师制中的导师作为一个移动的“资源人”,不仅具有送教下乡所需要的示范功能,更要进行咨询、分析、观察、支持和反思。所以,导师并非简单的送教下乡和城乡交流。

第四,工作建制方面。送教下乡虽然也是经常性的,但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导师制是建制化的,包括导师的资格、选拔和工作规范。例如,各县为导师配备导师工作补贴,制定并实行导师工作管理手册、到校指导登记表等相对健全的制度

文本。

第五,队伍特征方面。送教下乡的培训队伍大多由优秀教师组成,但导师制中的导师则是一支通过特别训练、具有敬业精神、服务于一线教师的专业人才队伍。可见,导师不仅是教师,更是能够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五、“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实施5年以来,围绕团队建设、资源开发、模式创新、重心下移等方面,探索出在受地震影响地区依托导师制建立的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这种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多方参与为核心策略的项目实施方式,在各级导师培训和学校现场指导中传递和提供给教师的不仅是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切的专业支持,更有在培训和教研活动中充分参与的机会。

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可推广性,且已影响我国教育决策和政策制定。如2015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部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的《“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明确提出“实施送教下乡培训和教师网络研修,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区域与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

对于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设想和建议。

第一,在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方面,可以在运行机制和机构设置及导师配置方面做些工作。在运行机制和机构设置方面,以导师制为依托的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机构重心已经下移到县和乡镇。但以现有的培训部门设置和运行机制来看,虽然各个县有教研室、进修学校、电教馆等部门,但这些部门的职能是不是把水浇到底部、浇到根上,以及需要配置多少人来支撑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以往的一些教师培训远离农村教师生活和工作经验,如介绍其他国家教师专业发展经验、北京名校教师专业发展方式等,这些都没有把水浇到根上。所以,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机构建设的地点以及职能厘清,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探索。在导师配置方面,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门人员,我们称之为“导师”,主要是指这一群体的人员配备情况。例如,如何配置全县专业人员与一般教师之间的比例,如何统筹、融通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电教中心等机构的人员协同支持乡村教师支持服务的建设与实施。再如,这一专门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专业人员的身份是兼职还是专职,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又如,这一专业人员是否需要划分不同的级别或等级,以形成一个趋于完善的建制。

第二,在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专业化和制度化方面,如何保证这一项目的持续发展,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是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所依托导师制而建立的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能够进入教育部的政策文件,应该是该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步。但乡村教师支持服务的专业化与制度化方面,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例如,导师培训是否可以作为职前教育的一部分,通过高等院校开设相关课程,或授予一定的文凭、学历,以获得专业人员的从业资格,更好地、持续地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做把水浇在根部的人。

第三,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由于与其他大规模的教师培训的“正规军”不同,导师制是灵活的、日常的、常规的“游击队”。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尤其是导师制,就相当于“全科医生”,它从工作范围、工作重点、工作方式、工作建制和队伍特征等方面都有别于普通的教师培训。而且,导师制和乡村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并非针对某一门具体的学科,而是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学校的综合发展。并且,导师是经过专门培训的,具有专业养成精神、多方面技能和良好情感情操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引领者,是为广大教师树立榜样的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依托导师制建立起的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能够取得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都有好教师,教师成长的每一步发展都得到帮助和扶持,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教师成长的沃土!

教师培训部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机制

作者简介:江梁艳(1982-),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工程师。(福建福州350025)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021-02

一、县级供电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未来的五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步伐,全面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即“三集五大”),这将引发电网格局和功能定位的深刻变化和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重大变革,这一至上而下的重磅改革举措无疑将对县级供电企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县公司员工普遍文化水平、职称等级、技能等级偏低,加之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县级供电企业员工队伍专业素质的总体水平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相距甚远,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优秀专家人才匮乏;从事电网核心专业人才紧缺;员工总量超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管理人员冗余相对严重,生产一线留不住人才,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管理、技术、技能人员的能力素质处于公司系统的中下游,普遍文化素质、职称等级和技能等级偏低,管理水平、新技术应用能力、技能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机制,全面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主要做法

福州电业局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将县公司员工培训纳入全局各专业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采用集中教学、送教上门、跟岗培训、竞赛帮带等方式,将培训工作延伸至县公司。强化各职能部门对分管专业的帮带责任,根据县公司的薄弱环节和培训需求,制定专门针对县公司的专业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项目和责任人。根据年度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按月份下达工作计划合约,帮带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列入月度和年度绩效考核。帮带部门预先制定培训策划书和现场技能考核方案,明确培训和考核的目标内容。县公司人员到局本部跟岗学习,每人指定一名导师,开展“师带徒”全过程管理,通过安排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方式,强化动手能力,确保工作量饱和,提高县公司员工专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1.建立健全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机制

(1)建立帮带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局总工担任组长,各职能部室和帮带部门行政负责人、分管培训领导担任组员,统筹帮带培训工作相关事项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2)制定并下发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管理办法。明确各帮带单位行政负责人作为帮带培训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组长作为各帮带培训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部门培训员作为本部门全部帮带培训项目的联络人,明确帮带培训工作各方以及参训人员的责任义务,规范帮带培训流程,严格考核管理。

(3)制定并下发全面推进岗位资格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农村供电所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修订细化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师徒培训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并要求各县公司遵照执行。

(4)在年初充分调研各基层单位培训需求和职能部室业务培训要求,在逐个县公司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福州电业局加强全员培训工作的方案》,将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列入年度重点培训任务,下达《福州电业局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表》,明确具体帮带项目、帮带方式、时间安排、项目负责人等,作为全年县公司帮带培训工作开展和考核的依据。

(5)根据《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要求,稳步推进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借助培训管理系统平台,对局属各单位(含)的职业能力培训工作成效和员工的能效进行全面量化管理。将单位培训成效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责任状、月度KPI和月度工作计划合约考核,纳入县公司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验收考核,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各部门参与自主培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励和促进员工“岗位成才”。

2.规范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过程管控

(1)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需求定期(年度)征集制度。一是各县公司负责根据本公司人员情况及工作实际,在收集、甄别、分析本公司重点紧缺专业人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定期向福州电业局相关专业垂直管理部门申报相关专业工种帮带培训需求。二是福州电业局相关专业垂直管理部门对各县公司报送的相关专业工种帮带培训需求进行初步审核把关,并报培训中心审核。

(2)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方案正式行文通知制度。帮带单位负责提早与送培单位就具体帮带培训需求进行对口沟通,结合相关岗位技能要求、计划参培者的工龄结构,把送培单位最盼、最缺的作为帮带培训工作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培训策划书,明确培养目标、学习和工作任务,并于计划开班前一周向培训中心报送相关帮带培训项目通知文件、帮带培训策划书、现场技能考核方案等,由培训中心统一行文并通知送培单位报名参训,从而保证帮带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

(3)实行帮带单位为主导、送培单位为主体的考勤管理制度。一是帮带培训单位负责为帮带培训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对帮带培训人员进行统一考勤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定点点名签到、集合学员并将学员交接给当天指导人,及时与送培单位沟通联系,协调解决帮扶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各送培单位负责妥善做好参训人员的相关工作交接事宜,保障参训人员在培训期间专心、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和学习任务,定期与送培单位联系,并在参训人员中指定一名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参训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做好参训人员业余生活的安排工作,确保参训人员不酗酒、不,保障培训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帮带培训原则上不得请假,帮带培训人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应事先向所在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并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再由所在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商局培训中心同意后方可请假。

(4)严格履行作业安全资质确认和安全监护制度。一是参培人员经原单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相应岗位资格证书,并向帮带单位提交相应证明,帮带单位检查参培人员安规培训考试合格证明、岗位资格证书,确认合格后方可允许参加现场培训,并将参培人员名单报安监部备案。二是进入生产区域,帮带单位指导人负责告知参培人员工作岗位和作业现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并做好书面记录,严格落实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加强参培人员作业过程监护,检查督促参培人员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规定,对参培人员不符合安全作业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三是进入生产区域,参培人员负责自备、正确佩戴、使用全套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服从现场工作负责人指挥,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不允许单独工作。

(5)专家挂帅,严格把关,确保培训实效。一是在综合考虑帮带对象、帮带需求的基础上,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各级专家人才、劳模、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竞赛教练、个人前六名选手、班组长、业务骨干专工作为指导人,承担理论辅导和现场业务技能训练指导任务,为帮带培训工作提供有效的师资保障。二是采用集中培训和跟岗学习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以及系统化模块化培训方式,侧重技能操练。根据培训规律,集中培训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安排技能项目的操练,采用老师讲解示范,参训人员分组分批操练观摩,老师指导点评的方式帮助学员逐步适应直至熟练掌握相关操作程序步骤、工艺和规范。指导人统一对每个参训人员的技能掌握情况、熟练与否进行总结和记录并及时反馈至参训人员。三是跟岗学习以压担子、交任务、提要求为主要方式,保证一定的工作量,切实提高帮扶人员动手能力,以工作带培训,以工作检验培训成果。

(6)实行跟岗学习一周一总结,期满总考核和日常随访制度。一是指导人负责为每位跟岗学习人员编制《周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学习与工作任务,并对计划完成情况实施跟踪。跟岗学习人员于每周学习与工作任务完成后认真填写《周工作总结》。本周计划和上周总结于每周二之前报培训中心备案。二是帮带培训期届满时,帮带培训部门会同培训中心和专业职能部门,组织专门针对帮带培训人员的现场技能考核,并对帮带培训人员在培训期间工作态度、工作表现、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出具鉴定意见。

3.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度

一是培训中心根据年度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按月份下达工作计划合约,帮带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列入月度和年度绩效考核。全年帮带培训项目应于11月之前完成。帮带培训计划中未明确具体帮带培训项目执行时间的,由送培单位和帮带责任单位积极协商确定并报培训中心备案。因送培单位未能按照计划时间送培或怠于送培而导致帮带培训计划项目最终无法执行的,列入送培单位12月绩效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因帮带责任单位原因导致帮带培训计划项目最终无法执行的,列入帮带责任单位12月绩效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二是经期满考核鉴定优秀的,参照《师徒培训管理办法》给予指导人适度绩效奖励。

4.结合竞赛开展帮带,以赛促培,以考促练

将竞赛调考作为促进县公司帮带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构筑“金字塔”型竞赛体系,搭建了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海西・榕电杯”竞赛平台,以一个本部单位员工搭配两个县公司员工的方式组队,由各小组组织本小组内县公司竞赛选手跟岗培训,做好赛前集中培训调考、跟岗学习、赛时观摩、赛后总结,以赛促培、以考促练,锻炼新人,促进经验交流和推广。

(1)“海西・榕电杯”继电保护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均已于2011年5月23日至7月13日之间结合营前变验收和鼓山变综自改造等项目分期分批完成了赛前跟岗学习任务,2011年7月14日至8月4日分三批安排至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培训中心县公司大二次实训室进行实操训练,每批一周,对三套线路保护和三套主变保护装置进行试验和调试,以线路保护试验和调试为主。

(2)“海西・榕电杯”送电线路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2011年7月18日至28日统一安排在鼓山输配电实训基地进行第一阶段集中培训;集训技能项目主要为“110kV线路耐张塔更换单串合成绝缘子的操作”、“110kV线路停电补修导线”两项技能项目的竞赛规范化训练;理论辅导以送电线路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高级工部分)所有题库为主要内容。第一阶段集中培训期间每5天安排一次理论笔试,集训结束安排技能考核,于2011年8月1日至14日安排跟岗学习,2011年8月15日至24日安排第二阶段集中培训。

(3)“海西・榕电杯”调度自动化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已于2011年7月底分期分批安排跟岗学习,以现场实际操作为主,培训内容包括网络线、2M线制作及测试,调度数据网设备配置,自动化主站系统问题排查,数据库操作,调度画面绘制等。

(4)“海西・榕电杯”办公应用软件竞赛,县公司人员于2011年6月23日至26日统一安排office软件基础应用培训,于2011年7月17至19日统一安排office软件深化应用培训和公文写作培训。

5.将兼职教师培训工作延伸至县公司

定期举办涵盖县公司的兼职教师年度轮训,每年至少举办1期县公司兼职教师技能项目考评工作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县公司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促进县公司技能考评工作的规范化。

6.专家人才传艺授课工作延伸至县公司

根据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排,结合福州电业局专家人才众多的优势和一线员工对技能提升的强烈需求,全面开展专家人才传艺授课活动。认真搭建培训讲座平台,为福州电业局各专业专家提供授课机会,为全局员工(含县公司)提供专业学习、跨专业拓展,专业深入学习机会,开办专家传艺授课24期,授课专家24人次,参训学员638人次,其中3期应县公司要求送教上门。

三、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成效

全年完成县公司帮带培训项目44个,累计67期24个专业539人参加培训,全年自主开展6个“海西・榕电杯”专业竞赛和赛前帮带培训工作,累计培训102人。

上一篇:幼儿新教师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学科教师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