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08:39:50

教师对学生论文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1篇

21世纪的教师,随着时代步伐的跨越,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业务素质,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

二、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作为现代教育主体的合格教师,除具备常人拥有的健全心理外,还在具备一个职业教师的健康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学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形成和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日常接触的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心理失调,不仅在学习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而且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条件,同失去身体健康一样,不健康的心理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各种活动的正常进行,从事从物为劳动对象的职业工人、农民等人的心理失常,会带来其物质产品等经济损失,而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医生、教师等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他人的健康和生活。特别是教师,他们工作的对象不是某一两个学生,而是整个学生群体,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学生在学习时期就是一个模仿的时期,而教师就是学生所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认知、情感、意志对学生有感染作用。教师的一个目光、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学生,在教学时不焦不躁,能用亲切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用肯定表扬的手段,用慈祥的面容,都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产生愉快学习的心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威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政治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作为人民教师,自身的政治素质是教学的前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导向。每个人,要想做有所为,就必须有正确的人生观,学生是未来发展的主力,他们的人生观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而作为知识传播者、行为模范的教师,每一句言语、每一个行动都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人生观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的思想,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争做新世纪的接班人。

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学的基础。我们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所谓育人,就是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课本知识,更要学会做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崇高的敬业精神,要热爱本职、忠于职守。“教师首先必须有对教育事业的敬爱与热诚之心,由此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欢乐”。能够愉快的心情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也愉快地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还必须对学生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要热爱学生,以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投入教学。“爱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如同学生的父母。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真心去对待教学和学生,这样学生感受到被爱,才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要严于律己,言行一致,处处用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教师如烛光,照出什么样影像是非常重要。教师自身的言行、自身的修养,就是学生明日言行修养的写照,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学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负责、认真的教师能够教出认真、刻苦的学生。相反,对工作不负责任、散慢的教师就会造成学生懒惰、散慢、随心所欲的学习作风。

五、教师的业务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因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要向教师吸取文化的养料。因此,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教学的必要保证。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要能够有“讲得出、讲得好”的本领。时代的步伐在不断往前迈,知识也更多样化,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学习,加强知识的积累。教师知识丰富,才能让学生信服。古人常说,教师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这就告诉了我们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与能力,才能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和教育所需要的教师。一名教师是否有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其教学的肯定。“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是教育开展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教师知识面广、教学能力强,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很好吸收所学内容,很好理解所学内容。如果教师知识面窄,在教学中就不能多方面连贯的传授知识,让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同时也会使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对学科丧失积极性,对教师产生怀疑,从而降低教师的威信,所以说教师的业务素质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六、教师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影响

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教学也是一样的,教师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就不能正常地进行教学,不能规律地进行教学,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倦怠,甚至懒散起。教师自身的身体健康,才能有足够精神去钻研教学,去传授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身体素质不达标,就可能产生心有余力而不足的情况,这样便无法全心全意,无法用旺盛的精力去指导学生学习和做人。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2篇

1.指导教师的资格

1.1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师应由学术水平较高,具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一般应由讲师职称以上的人员任职,初级职称人员原则上不能单独指导毕业论文,但可协助指导教师工作。如个别系确有困难,可选派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或教龄三年以上的教学水平较高的助教任指导教师,但比例不得超过10%。

1.2可聘请外教任指导教师,也可外聘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论文指导工作,但必须由本专业教师参与联系和交流,以便掌握教学要求和毕业论文进度,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外聘教师的比例不得超过10%。

1.3讲师,副教授,教授及外教应指导的论文篇数原则上依次规定为:1篇,2-3篇,4-5篇,6-10篇。

2.指导教师的职责和作用

2.1必须介绍自己的科研方向:由于导师可由学生与教师分别协商确定,或由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协调指定,为此,导师必须向学生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科研工作背景及科研成果,以利师生双方选择导师和学生。

2.2必须熟悉自己指导的课题内容:论文选题一旦经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审定通过并报院《论文评审领导小组》批准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做好以下工作:下达论文任务书,审查选题理由并提出意见,为学生推荐参考书目,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等。为此,指导教师必须熟悉自己指导的课题内容,掌握有关资料,以利指导工作的顺利进展。此项工作应在第七学期内完成。

2.3指导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条件,指导学生指定、安排周密的毕业论文的进度计划。此项工作应在第七学期内完成。

2.4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见面,填写4-6次论文指导工作进度表,检查、指导、督促学生的论文写作进度,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毕业论文。

2.5指导教师要主动接受院《论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实施的中期检查,认真向领导小组汇报指导工作进展程度并展示填写的进度表,同时说明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提倡各系结合中期检查,组织论文指导讲座,由各指导教师就学生论文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完善方案。

2.6督促和指导学生作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向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提交包括学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在内的全部材料。

2.7指导教师应参与的毕业论文工作的各个阶段:毕业论文工作一般应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选题;2收集资料;3编写论文提纲;4撰写初稿;5反复修改草稿;6修改定稿;7指导教师出具评语和成绩;8评阅人复评;9论文答辩;10评定论文最终成绩。指导教师应参与7个阶段工作,但原则上不参加被指导学生的论文答辩。

2.8学生答辩工作完成后,指导教师将毕业论文材料整理统一交所在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由各系留一份存档,将另一份交院保存,毕业论文至少保存三年。

3.课题选择及要求

3.1选题必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有较大的专业覆盖面,应体现各专业《外语+较宽厚的文化知识+一定的应用专业知识》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知识,才能,素质》的基本训练内容,以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2课题内容的选择

课题选择的内容原则上规定如下:

1)有关语言对象国的语言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历史的专题研究;

2)有关中外交流或中外比较专题研究;

3)翻译未被译过的中国文学作品(字数不少于4000),外加1000字的中外两种文字的评论。

3.3课题由学生或指导教师(或师生配合)在上述三个范围内选择,然后报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审定,再报院《论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

3.4论文题目不宜过大,难易程度适当,还应考虑资料来源条件。

3.5选题原则上每生一题。

3.6选题审定的基本原则:选题要有一定的新意和难度,对促进中外了解和交流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要有利于巩固和加强对本科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使本科生得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训练。有利于全面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为此,选题应力求紧贴社会实际,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3.7选择往届做过的课题时,必须在原课题的基础上改进或更新内容,并提出自己新颖的观点,注意防止照抄往届或利用现成资料简单拼凑的做法,改进或更新的内容至少在70%以上。

第二条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的填写

1.1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或称毕业论文任务书)是根据已确定的毕业论文课题下达给学生的一种文件,是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从事毕业论文工作的依据,并由《论文评审小组》和系主任审定后作为正式任务下达给每位学生,由学生和他的指导教师共同填写。审批表的格式和内容包括:所选题目、系、专业、专业方向、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和职称;

选题理由;

指导教师审批意见,(签字);

主管系主任审批意见,(签字)。

1.2填写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旨在了解论文工作进展程度,总结阶段性成绩,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推动论文工作顺利进行,此表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分1-6次填写,(原则上不少于4次)并应将填完的表格向中期检查小组展示,最后一次填完的日期应在答辩工作开始前(大约在5月中旬)。中期检查表的格式和内容包括:

系、专业、专业方向、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

序号、起止日期、计划内容、实际完成情况、指导教师意见。

第三条对学生的要求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1毕业论文旨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使学生接受一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训练,从而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学生本人应对工作的质量负责,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毕业论文的各项工作,争取优异成绩。

1.2学生在接受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指导教师提呈论文提纲,并结合指导教师推荐的参考书目,在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拟订出论文工作进度计划和预期阶段成果。

1.3学生应主动接受指导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毕业论文工作进度,听取指导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每周至少一次)以便于指导教师掌握毕业论文的进度并最终给论文质量做出恰当的评语和成绩。

1.4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训练和检查,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论文成果或请人代替完成论文,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即取消其撰写毕业论文的资格。

1.5经指导教师审定完成后的论文,应打印成册,一式两份连同软盘一起交给指导教师。

2.对学生基本工作的要求

2.1论文正文掌握在12000-15000字符(相等于A4纸小四号字满页打印12-15页)

2.2翻译未被译过的中国文学作品,中文字数不得少于4000,外加1000字的中外两种文字的评论。

2.3中外两种文字对照的摘要不多于300汉字。

2.4独立查阅中外资料不少于6篇。

3.对学生毕业论文打印及装订的要求

3.1论文必须用计算机打印;

3.2论文的内容和装订顺序:

3.2.1论文封面,包括题目、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成绩等级。

3.2.2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或称毕业论文任务书)

3.2.3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3.2.4毕业论文评阅教师评语

3.2.5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

(包括指导教师,专家评审组和答辩委员会做出的评语和成绩)

3.2.6(提倡作)谢辞

3.2.7中文摘要,关键词

3.2.8外文摘要,关键词

3.2.9目录

3.2.10前言(或称引文)

3.2.11正文

3.2.12参考文献与附录

3.3参考资料的合法使用:引用资料原文必须加以注释,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注释应打印在页面下方。如不加注释地引用或翻译则会被视同抄袭。且不宜大量引用,引文字数不能超过正文的20%。所有被引用的参考资料均应列入文后的《参考文献》中。

第四条答辩工作及成绩评定

1.评阅工作

1.1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全面地审查,对毕业论文的完成情况、学生的外语笔头表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及查阅资料、分析归纳的调研能力写出评语,给以评分。

1.2评阅教师评阅

评阅教师代表《论文评阅专家小组》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认真复审,对论文的质量、学术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以及论文的主要优缺点加以评审,最后写出评语,给于评分并写出是否同意该生参加答辩的意见。

2.答辩工作

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由各系《论文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主持,其成员基本上由《论文评阅小组》原班人马组成(包括系领导及专家3-5人组成),但可吸收外籍教师参加,必要时可设秘书一名,负责答辩记录。

2.1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

2.1.1聘请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包括工作人员);

2.1.2审定学生的毕业论文答辩资格;

2.1.3主持并组织论文答辩工作;

&n2.1.4讨论和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最后成绩及评语;

2.1.5做好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2.2答辩工作程序和要求

2.2.1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论文(或翻译文章)及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评阅意见,答辩委员会审定答辩资格

2.2.2组织论文答辩会,先由学生介绍毕业论文内容,时间一般为5-8分钟,然后学生回答答辩委员会委员提出的问题,时间占12-15分钟。

依据评分标准,答辩委员会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决定学生论文的评语和成绩。

3.成绩的评定

3.1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委员会在评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时,应实事求是,严格要求。评定成绩主要看最终定稿的论文质量,不要以对学生过去成绩的印象,或指导教师的水平作为决定学生毕业论文成绩的主要依据。论文最终成绩应是论文写作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的平均分。论文写作成绩为指导教师的打分和评阅教师的评分的总和,前者占60%,后者占40%。

3.2毕业论文的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秀90分以上,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第五条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

5.1为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成立《院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前者由院长(或主管教学的院长)任组长,各系一名主任和教学秘书参加,后者由系主任(任组长),2-3名副教授以上的中国教师组成。

5.2《院毕业论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5.2.1在第七学期后期,对全体毕业生和参加论文指导的教师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动员,明确该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毕业论文的教学目的。

5.2.2组建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

5.2.3组织毕业论文的选题审查工作;

5.2.4协助各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确定指导教师,协调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5.2.5对毕业论文工作实施中期检查;

5.2.6收集毕业论文及有关材料存档,进行全院毕业论文工作总结和经验交流并编辑优秀论文集;

5.2.7实施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奖惩;

5.3《系论文评审专家小组》的主要职责:

5.3.1贯彻执行校、院对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

5.3.2组织学生选题并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

5.3.3组建《论文答辩委员会》,保证顺利进行答辩和评定成绩工作;

5.3.4收集毕业论文及有关材料存档做好系级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第六条对毕业论文工作的奖惩

6.1把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表现作为教师年终述职、考核和晋升的条件之一;

6.2对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并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6.3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以核定课时量计算,指导一篇论文的核定课时量为每月0.8教分(1课时量=10教分),完满完成论文指导工作,则按核定课时量拨给津贴;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 研究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11-02

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全面训练过程,也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整体检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高等院校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1 当前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

1.1论文格式不规范

如有的参考文献在文中没有引用标注,有的英文参考文献的顺序不规范;有的论文中图形缺少编号,或图形与编号分离,有的图形坐标缺少单位;有的表格没有名称;有的中文摘要格式不对;英文摘要的格式不够规范;有的论文排版较乱等。

1.2论文内容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有的论文联系实际不够,缺乏实证性研究,论证材料陈旧;有的论文理论支撑不够,缺少理据性,创新点不够;有的论文结构不合理,论文标题层次混乱;论文的英文摘要写作水平欠缺;有的论文存在抄袭现象等。

1.3少数教师对论文的指导力度不够,论文评阅有一定的随意性

如有的教师中期检查的时间偏晚;有的任务书的任务内容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少数指导教师对论文的评议有一定的随意性;有的指导教师意见及评语不是教师本人写的;有的答辩评议表多处涂改,且没有在涂改处签名;有的答辩评议的评分不尽合理,评议等级偏高。

2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原因

2.1学生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与就业时间冲突,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由于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安排在最后整一个学期,多数学生急于就业,对毕业论文(设计)不重视,马虎应付,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够好。

(2)专业知识不扎实,科研锻炼的机会较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缺乏综合能力的考查。由于实践条件限制,学生的科研和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科研水平有限。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由于专业知识不精和科研能力缺乏,造成论文缺乏深度和创新,照搬别人的观点。

(3)学生选题不当。有些学生选题过大,超出了本科生研究的范围,有些选题又过窄,难以开展研究,有些选题与专业结合不紧密,有些选题陈旧,缺乏创新等。纯理论性选题过多,实践性选题较少。

2.2教师方面

(1)部分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不够重视。少数教师为方便学生找工作,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持放任态度;有些教师认为本科生只要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做要求。

(2)师生资源不平衡。因高校扩招,使师生资源失衡,致使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而指导教师还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3)部分教师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少数指导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由于平时参加实践较少,动手能力不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能力有限。少数教师责任心不强,忽略过程管理,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监督力度不够。

2.3管理方面

(1)管理制度不完善。尽管各高校都有自已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但在“过程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到论文的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与考核指标,造成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

(2)管理制度执行力不够。由于管理不严,使各项规定形同虚设,管理制度的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实施。

3 建立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保障体系

3.1提高认识,充分重视

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阅,是对学生查阅文献、科研、独立工作等多方面能力的考查。学校应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师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充分重视毕业论文(设计)。

3.2开展科研与论文基本规范普及工作,提高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学校可以邀请教学、科研水平俱佳的教师,为毕业生举办“毕业论文选题、科学研究与资料收集、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的座谈和学术报告,系统地讲授毕业论文的构成、写作方法、图表分析、参考文献的应用以及论文的规范性等问题,提高毕业论文的科学性、可读性和规范性。要给学生打下厚实的专业基础,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使用英语作为研究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阅读和检索文献能力、收集和鉴别资料能力、归纳综述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3.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将学生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作为教师的助手或负责项目中的某个子课题,开展科研训练。学校还应大力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立项,组成团队开展科研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拓宽知识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3.4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过程管理

学校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制定量化的考核标准,明确导师职责,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学院要经常进行阶段性检查,了解学生与导师的交流情况,指导内容、工作态度、学习态度和论文进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组织开展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由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学院一级已经完成的毕业论文抽查,通过听取学院汇报、审阅毕业论文、现场考查等形式,对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评估。

3.5逐步实现毕业论文(设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互联网和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从教师申请课题、学生选题到师生信息互动、网上审核论文、评定成绩等步骤都可以在网上实现,这样不仅方便了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提高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论文可以保存在学校的服务器上,便于存档和查找。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 “三位一体”模式 质量保障模式

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降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对于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学校、院系、指导教师、即将毕业的学生,各有苦衷,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自身教学探索的基础上,我认为,实行低年级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模块、《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模块、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指导模块“三位一体”,以研究方法和理论类课程及《文献检索与利用》、《中文工具书使用》等课程为辅助手段,以大学生科研立项、毕业生论文评优为激励措施的质量保障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目前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面临的尴尬局面。

一、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模块

课程论文是本科生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某一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跟该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学术小论文。文科学生的课程论文一般要求达到三千字即可。毕业论文写作是专业学习的最终检验环节,而课程论文写作则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并进行初步研究的尝试阶段。注重课程论文的写作训练和质量要求,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缓解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诸多矛盾,而且可以使专业课的授课和作业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近年来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持续下滑的情况下,显得尤其重要。

目前很多学校没有对课程论文的制度上的要求,高校教务部门虽然也注意对教师平时给学生布置作业的要求,但不少是从数量上,甚至有的以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次数来作为对教师教学考核的标准,结果是学生疲于应付,教师忙于修改,学生的作业多数是抄来的,教师在没有充足时间的情况下无法一一查明,因此只能打分数写批语,反而让一部分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而任课教师除了看抄来的作业写批语外,几乎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更不用说搞专业研究了。试想一个无暇了解专业研究动态的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撰写呢?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出台措施,规范课程论文的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质量,把课程论文质量作为平时教学检查的重要环节和评价指标来抓。

从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就应该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加强学术小论文撰写的系统训练,各专业课的任课教师要对课程论文写作进行规范要求,给予全程指导。在课程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思路清晰,注重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同时也要循序渐进,从选题、资料查找、提纲草拟、初稿、修订稿的完成,任课教师都应该及时指导和批改,将书面批改与当面指导相结合,普遍辅导和重点辅导相结合,指导学生规范完成课程论文。尤其要注意课程论文选题的指导和修改,考虑将来毕业论文选题的需要,力争部分优秀的课程论文选题和前期成果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题目或拓展为毕业论文的题目,这样前期的资料搜集整理和其他工作都可以成为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有效缓解毕业论文准备时间不足的矛盾。从黄山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班古代文学课程的试验情况来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不少学生的课程论文题目经过扩充和调整后可以作为毕业论文题目,这样论文的基本框架确定了,前期准备也就完成了大部分,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提高了质

量,在格式的规范化、论文撰写深度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模块

以上我们提到了在大学低年级进行课程论文写作训练是必要的,但任课教师首先要完成教学任务,然后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给予指导,有时候难免顾此失彼。为了弥补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中对学术论文写作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的不足,让学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达到要求,提高质量,还需要专门系统的学术论文写作辅导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高年级学生会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论文选题原则、前期资料搜集整理、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提纲的草拟、结构的安排、初稿的撰写、论文的修改等环节和技巧有全面学习和系统训练。《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任课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开阔的学术视野,这样才能让该课程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指导训练作用。为了让该门课程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需要伴随课程进度,在课程论文选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拟选题及整个写作和修改过程的模拟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否则,在没有确定选题的情况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不够深入细致,上课效果也不会理想。

以黄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08级专升本班的学生为例,《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每周3课时,基本上采取2∶1的授课模式,即基础知识和理论的讲授占2课时,实践应用占1课时,就是针对毕业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随进度进行训练。当然,这一环节的完成也需要院系和其他专业课任课教师的配合,因《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只是在某一领域具有较高的水平,其他专业方向的选题在经过初选后还需要提交给各专业教师复审和修改,以保证学生论文题目的学术性和创新性。这就需要院系统筹协调各专业教师的工作,讲明拟选题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全体指导教师的重视,保证拟选题阶段的目标顺利完成。通过这一轮的选题,在课程论文选题的基础上,应该让至少80%的学生确定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完成前期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形成基本的观点和思路,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良好的前期基础。另外,确定毕业论文选题不但可以使本门课程的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和更强的针对性,而且可以让《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典文献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中文工具书使用》等辅助课程变得更加实用,可以根据所学的文献检索知识对课程论文进行必要的材料补充,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文学批评知识展开研究,这样也无形中提高了辅助课程的教学实践效果。当然,前两个环节是为了缓解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矛盾和压力而服务的,接下来我们谈在“三位一体”模式中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指导模块

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指导是多数高校都比较注意的关键环节,在“三位一体”质量保障模式中,应该将毕业论文选题时间适当提前至大四上学期,最好与《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同步进行。但如果仅仅在这一阶段对教师和学生加强要求,而没有前两个阶段的配合,那么最终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这一环节,我们除了一般的制度和职责要求外,还需要有一些额外的配套措施。

由于有了前两个阶段的选题和材料准备,在第三阶段如果还有20%左右的学生论文没有确定或者不符合要求的话,院系和指导教师需要在尽快的时间内指导学生完成最后的选题。一般采取学生自选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尊重学生自己的选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如果学生无法完成自我选题,那么院系还应该提供部分题目供学生参考,以保证全体学生的选题质量达到要求,避免因选题不合适而影响最终论文写作的情况发生。当然,教师提供参考选题只是最后的补充环节,而不应是多数学生的首选方式,如果前两个环节准备充分,就应该逐步取消教师提供参考选题,学生被动选择的环节。这样,经过课程论文选题、《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拟选题、毕业论文教师提供选题和修正选题三次筛选之后,学生的选题质量必然会最大程度地得到保障,从而为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院系层面,在安排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的过程中,要保证任课教师的前期劳动和学生的意愿得到尊重,在兼顾平衡的前提下尽量实现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双向选择,改变过去随机指派的行政命令式的分配指导教师的方法。在毕业学生指导教师的分配上,应该考虑课程论文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论文拟选题阶段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的前期劳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毕业论文题目,应该由原指导教师指导,第三阶段论文选题也要保证谁提供选题谁指导学生的原则,否则不但打击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因为每个教师的研究专长不同,若更换指导教师,最终论文的质量就可能达不到最佳效果。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不但要有严格的程序规范要求,而且要实行奖惩制度,对优秀的毕业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对毕业论文撰写不合格的学生要求限期修改,重新答辩,否则扣发学士学位甚至取消其获得学士学位的资格。对于不负责任的指导教师,也应该减少甚至取消其指导毕业论文的资格。只有将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毕业论文的写作绩效挂钩,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视。

“三位一体”模式对于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具有可操作的实际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毕业论文写作和学生就业实习之间的矛盾冲突。经过第三个阶段的执行之后,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材料和提纲等完成过程得到分解,毕业论文质量得到保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经过多次修改确实有创新的论文投稿到相关的学术刊物,争取能够将成果发表。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配套措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检验,如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论文评价体系应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中,课程论文题目与毕业论文题目之间的关系,毕业论文选题与专业课任课教师、《学术论文写作指导》任课教师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三者的关系协调衔接等,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5篇

一、毕业论文指导的意义

首先,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向学校所交的最后一份书面作业,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最后一次执手训练。大凡一个人第一次独立地完成某项工作,都离不开老师(或家长、师傅和其他人)的指点。对大多数学员来说,写论文在他们的经历当中还是第一次。许多人不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错误地认为,这是学校强加给他们的额外负担。“宁做十万利润,不写毕业论文”,这就是部分学员在毕业论文写作之前的心态‘写作的实践证明,学员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需要教师的鼓励、帮助和指导。

其次,毕业论文的指导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检验其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绝好机会。平时布置练习,批改作业以及考试测验等,固然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那是单项的、零碎的。唯有毕业论文写作,是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员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生动反映,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次全面反馈。尽管有的学员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对书本的内容掌握较好,但未必能写出一篇有质量的毕业论文。这里,除了学员的学习基础、整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外,从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是否也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今后怎样改进之?对教师来说,这正是指导学员写作毕业论文的一大收获。

再次,毕业论文是学员留给学校的一份宝贵财富。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学员从学校获得的是知识,接受的是文化和道德的熏陶;同时,学员也以各种方式影响学校,许多学员的才华、见识、经验以及党性修养等等,都给学校和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毕业论文则是学员留给学校的另一份特殊的精神财富。每届学员毕业,都留下一批毕业论文,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学校可以用它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启发教育后来的学员。可以用它来分析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填补这些领域科研的空白;还可以推荐给有关部门或报刊杂志,以扩大影响。

总之,指导学员写好毕业论文,无论对国家、社会,对学校、学员和教员,都具有重要而实际的意义。

二、指导教师的任务

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毕业论文的成功与否,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关系重大。因此,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必须以积极、负责、认真的态度做好指导工作。

指导教师的基本任务有三条:

1.启发并鼓励学员明确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排除各种困难和心理障碍,立志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2.悉心指导学员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做到立意新颖,内容充实,格式规范,文字畅达,并作好答辩准备。

3.树立新鲜活泼、生动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优良文风。

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工作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审定论文题目。选择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学生写好毕业论文的关键性环节。因此,指导教师要在对学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选题,反复审定学生确定的论文题目。

第二,指导学生制定撰写毕业论文的具体进度、计划,并定期检查学生执行撰写毕业论文的具体进度计划的情况。

第三,指导学生收集和阅读有关的参考材料,介绍必要的参考书目。要求学生围绕毕业论文的主题做读书卡片或者读书摘要。

第四,指导学生如何开展社会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做好调查材料的研究和分类。用社会调查得到的材料,作为论据,摆事实,说道理。

第五,正确指导和引导学生拟定论文提纲,定期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提出提纲或初稿中存在的问题和修改建议。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6篇

一、教师出示范文之前的准备

1 向学生介绍“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议论文,作文时有据可依,有范可凭,不走弯路,顺利写出议论文,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介绍“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但这一介绍不能由教师直接说出,而应在积极启发学生思考的基础上,逐步向学生展示。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之前,首先应请学生回答有关议论文写作的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例如,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议论文要素和议论文结构是怎样的关系?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该怎样提出?议论文的论证怎样展开?根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学过“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因此他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通常五花八门,众说纷纭,能有十几种、几十种说法,其中有的说法是错误的,例如,有的学生会说,议论文结构是“论点”“论据”“论证”;也有的学生会说,议论文结构是“总——分——总”;还有的学生会说,议论文结构是“论点”“论据”“结论”等等。这些回答显然是不正确的。

此时教师不必急着批评学生,可以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反问学生一些问题:如果按有些同学的说法,议论文的结构是“论点、论据、论证”,那么,论点在哪里提出?论证在哪里展开?议论文的“论证”究竟论证什么?在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可以阐释:“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要素”,不是“议论文结构”,“议论文要素”只有和“议论文结构”有机结合,才能写出议论文。针对有的学生所说的议论文结构是“总——分——总”这一说法,教师可以这样反问学生:我们知道,在说明文中也经常用“总——分——总”这种结构形式,那“总——分——总”还是不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呢?有些学生说“议论文结构是论点、论据、结论”,教师可以这样反问:大家知道,议论文是需要“论证”的,如果按你的说法,论点提出后尚未论证,那么,议论文的结论是从哪里来的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过教师一番启发引导之后,学生会觉得教师的反问令他们十分诧异,又令他们意想不到,于是他们会陷入深深的思考,同时产生希望了解“议论文结构”的强烈愿望。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教师还需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引论——本论——结论”板书于黑板,并予以阐释:议论文的中心论点通常在“引论”部分提出,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承接引论,需举出论据,论证中心论点;议论文的结论部分通常是承接本论,在论证过程完成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适当强调延伸。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议论类文章相似式”解决了“议论文要素”与“议论文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明确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顺序,大家只要按这个“相似式”去提出论点,展开论证,最后再总结归纳,适当延伸,写出结论,如此写来,议论文的结构就不会有大的差错。因此“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是议论类文章结构的“大体”,是“基本型”,写议论文不可或缺。在这个基础上再将“大体”加以变动,成为议论文“变体”。大家必须深入理解“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并牢固掌握,烂熟于心,掌握了这个相似式,可以确保大家写出真正的议论文。

2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理解掌握“议论类文章相似式”。由于写作活动是能力训练,学生对理论及概念定义的理解,需要经过多次写作训练后,才能真正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掌握理论及定义概念,形成写作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议论文写作也是如此,在教师向学生介绍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之后,学生似乎理解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但那不是真正的理解,学生要完全理解“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就必须在写作实践中体验感受,这种“理解”必须在写作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学生是否理解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要看其撰写的议论文结构是否体现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如果符合这个“相似式”,才能说是真正理解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这就是作文教学意义上的“理解”和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之区别。

3 对学生议论文中的问题及时分析指导。学生在进行了议论文写作训练后,一方面他们可以在写作训练中对“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有较深的体会和感受,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又会暴露出很多问题,这需要教师及时予以分析指导。

例如,有的学生写《卡扎菲能否走出困境》一文,引论部分在介绍了利比亚的局势之后,这个学生这样写道:“卡扎菲今后命运如何,可以从三方面予以解释。”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指出,你在此文开头介绍了利比亚局势之后,应立即提出自己对卡扎菲未来命运的看法,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要摆出论据论证中心论点。在此文中,就是要用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但是如果像你原来那样写议论文,在文章第一部分,没有提出自己对卡扎菲未来命运的看法,只是在下一些解释,这不符合议论文的要求。议论文论点和论据的逻辑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你那样写议论文,因为没有中心论点,全文的逻辑关系就成了被解释和解释的关系,这样写既不符合议论文要求,又不符合说明文要求,显然是不正确的。

有的学生在写《卡扎菲能否走出困境》一文时,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卡扎菲能否走出困境?我认为卡扎菲不可能走出困境。”针对这类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教师可以向他们指出:写议论文要注意,在提出自己看法之前,要写一些引出观点的句子,可以介绍背景,然后提出观点;也可以提出令人关注的热点问题,然后提出观点。但是不能很突然地一下子把观点提出来,这样写太突然,行文也过于简单,也不合议论文要求,要增加引出论点的内容。

还有的学生在写《卡扎菲能否走出困境》时这样写道:“卡扎菲能够走出困境吗?我在下文将予以回答。”针对这类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向他们指出,按照你现在这种写法,文章的逻辑关系成了“有问有答”的设问关系,而议论文的基本逻辑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像这样写议论文,其逻辑关系存在问题,因此也不符合议论文要求。

写议论文要注意议论文的逻辑关系,在介绍相关背景后,立刻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在下文展开论证。在经过这样的写作训练及教师的分析指导之后,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由于学生过去在初中阶段对议论文比较生疏,对议论文中的各种逻辑关系不甚了解,在高中阶段,学生虽然学习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也进行了写作训练,教师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但因为学生初学议论文,仅凭这些方法还不能让他们掌握议论文。为了强化学生议论文学习,在学生脑中留下更清晰的印象,教师可以换一种能加深学生对议论文认识,给学生留下更系统、更直观印象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出示自己撰写的议论文范文。

二、教师怎样展现议论文范文

1 教师议论文范文须逐句以板书形式呈现。教师出示议论文范文,不宜以完整的文章形式出现,而宜逐字逐句板书于黑板;议论文范文篇幅不宜过长,应该让学生一目了然,十分清楚地从教师范文看出一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并易于将教师范文与“议论类文章相似式”相对照,这有利于学生把握议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理解和牢牢掌握“议论类文章相似式”。

从初中议论文教学的状况看,由于初中语文教材没有向学生介绍“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又由于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范文篇幅较长,语文教参对议论文结构说法不够统一,因此一般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范文内容仔细揣摩把握;又因为初中议论文教学没有以“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作为分析议论文结构的标准和参照,因此学生学习议论文“无标准可依”“无章法可循”,学生对议论文结构的认识陷入了混乱,这直接影响学生撰写议论文。

初中议论文教学中的问题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重视,教师出示议论文范文要有利于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教师要将业已撰写好的整篇议论文分解,逐句板书,边写边分析,直至全篇完全呈现,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理解议论文的每个局部,又可以让学生把握议论文的总体状况。事实证明,这样教学可以让学生较全面地理解议论文。

2 教师出示议论文范文须“在启发提问中板书”。教师出示议论文范文,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议论文有一个全面、正确、系统、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不能只是将范文“和盘托出”“倾情书写”,将范文板书于黑板之后就大功告成,完事大吉,随后让学生“自主研讨”,教师则“功成身退”。事实上,让那些对议论文知之甚少,几乎没有议论文写作经验的学生完全通过“自主研讨”来掌握议论文写法只能是无稽之谈。

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议论文文体,教师出示议论文范文时应循循善诱,启发引导,边提问,边分析,边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议论文。比如,当教师把范文引论部分的“引言”写完后,可以提问学生:“我现在写的是议论文哪个部分?下面应该写什么?”再例如,当教师写到范文本论部分时,可以提问学生:“本论部分应该怎么写?”如果学生不理解,教师还要解释:“本论部分通常要分成几个论层去论证中心论点,这几个论层可以是并列关系,但不少作者常常采用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这样论证各论层之间是递进关系。除此,论层之间还有更复杂的关系。但我们现在先掌握层层深入的方法,以后再学习其他论证方法。”讲到这里,教师可以以自己的范文为例指出:“层层深入地论证通常是论层的内容越来越深,把最重要的问题放在最后一个论层,这个论层阐述得最深刻,因而所用的篇幅也最长;用几个论层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层层深入地论证,才能把中心论点论证清楚。”有不少学生写议论文结论部分不会归纳总结全文,每每“望结论部分兴叹”,当教师范文讲解到结论部分时,要边写边解释,并且提示学生:“写结论部分时,先用综合归纳的思维方法把全文概括一下,然后写出或强调本文要点,再适当延伸。比如写议论文《(谁是最可爱的人)是英雄的颂歌》,到了结论部分可以这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上世纪50年代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激励国人投身于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时代浪潮;在当今新的历史条件下,《谁是最可爱的人》将继续鼓舞中国人民,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以昂扬的爱国主义激情,为把祖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不断奋进。这样写不就在原有的意义上更进一层了吗?这就是议论文结论部分‘延伸’的一种情形。”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采用边板书边讲解的方法教议论文,教师范文逐句呈现,并针对学生写议论文的种种关键问题、疑难问题作阐述讲解,学生可以从不同方面理解议论文,种种难点疑惑得到化解,思路变得清楚,对议论文的正确认识在这种较为直观的教学中得以真正形成,有利于学生较快地理解掌握议论文。

3 教师出示议论文范文须紧扣“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为了让学生对议论文有正确深刻的印象,较快掌握议论文,教师在出示议论文范文时,须紧扣“议论类文章相似式”。

在教师尚未出示议论文范文时,首先要提问学生:“什么是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当学生作出正确回答后,教师要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引论——本论——结论”板书出来;教师在出示议论文范文时,应每每向学生提问,例如:“现在我写的内容属于‘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哪一部分?”“引论部分怎么写?”“本论部分怎样才能使论层层次清楚?”“结论部分应该承接哪个部分展开?”要求学生对照“议论类文章相似式”予以回答。

教师在根据“议论类文章相似式”讲解议论文时,要反复强调“议论类文章相似式”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从理论上阐释“议论类文章相似式”的意义,“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是从议论类文章归纳总结出来的,解决了议论类文章的基本逻辑关系问题,尤其解决了“议论文要素”与“议论文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既体现了议论类文章的个性,又体现了议论类文章的共性。我们写议论文,要按照这个相似式的要求去写。由于我们是初学写作者,受到水平的限制,我们不一定能写出很高水平的文章,但我们可以做到一点,就是可以写出符合议论文要求的议论文,这对训练我们的思维、准确把握议论文及其他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在论证中学会掌握思维方法,在论证过程中让思维符合逻辑定律等等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懂得掌握“议论类文章相似式”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举出事例,强调理解运用“议论类文章相似式”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以《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一书为例,告知学生,《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共收入40篇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优秀大学生毕业论文,其中每篇论文都是按照“引论——本论——结论”这一“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撰写的,因此这些论文都是非常典型、符合议论文要求的议论文。教师还可以提示学生:大家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一些高校学报或者查阅一些报纸杂志上的论文或议论文,就不难发现,这些学报或报纸杂志上的议论类文章,都是按照“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撰写的,有的文章即使有一点小的调整,但文章的总体结构依然符合“议论类文章相似式”的基本要求,是典型的议论类文章。除此,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大家应该亲自动手分析议论类文章,至少分析20篇,看看别人的议论类文章是怎么写的,是怎样将“议论文要素”和“议论文结构”组织在一起的,是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述,最后收束全文、撰写结论部分的;其文章总体布局是否符合“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只要你真的下工夫分析了20篇议论类文章,就会从分析文章的实践中理解“议论类文章相似式”,对“议论文究竟该怎么写”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加之我们系统地学习了“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懂得“议论类文章相似式”是我们写作议论类文章的依据和标准。只要把我们学过的有关议论文的知识运用到议论文写作实践中去,就一定可以跨越议论文写作的险阻与关隘,写出合格的议论文。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7篇

1.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抄袭现象严重

一般而言,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到初稿再到逐步修改,大约为10周的时间,但是有的学生随意抄袭,东拼西凑成一篇粗制滥造的论文(设计),还有的学生将下载的文章略加修改就匆匆提交,这些论文抄袭现象不仅难以达到考核本科生的效果,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也会有不利影响.

1.2毕业论文(设计)把关不严

地方本科院校在本科生论文(设计)上把关不严,导致毕业论文的专家审核结果不佳,一些被学校评定为及格或优秀的论文(设计)在经过上一级专家学者的严格审核中,一部分被降级或重新评定,这一方面反映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还缺乏有严谨审慎的把关措施,另一方面,答辩组导师在评定过程中标准不一,也造成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参差不齐.

1.3毕业论文(设计)缺乏深度与创新

地方院校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毕业论文(设计)上,本科生还缺乏一定的深度,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选题上过大,而自身的时间、精力与能力却是有限的,因而在论文(设计)难以按时按量完成,而有的学生选题过宽,导致在毕业论文(设计)时缺乏深刻的思考,难免流于空泛,二是很多本科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时由于基础不够,对现象或事物的系统性与规律性认识不足,很多同学都是匆匆选题后,在遇到困难时又想更换,说明学生对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努力及可能存在的困难预估不足,学生在论文(设计)中缺乏独立的思考,因而也就无法提出具有创意的意见.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是毕业论文(设计)的创作主体,也是论文(设计)的关键.学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前走出校园去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这必然会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时间及精力.二是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识不够到位,无法充分认识毕业论文(设计)的真正意义,不仅对毕业论文的相关规定、导师的指导意见重视不够,对论文(设计)欠缺完善的规划与准备,因而也就造成学生对论文(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手足无措,更加难以细致认真地投入研究,使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受到影响.三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由于地方院校的专业理论传授与实践性专业训练往往比较有限,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及专业技能掌握上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学生参与专业学术探究,了解学术前沿的机会很少,这也导致学生在接受信息上比较闭塞,因而也就造成毕业论文(设计)上比较狭窄.

2.2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专业的指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论文写作的效率,还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论文(设计)思维方法,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由于地方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近年来高校扩招更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每个指导教师带的学生数量过多,必然会影响毕业论文指导的质量,而且,指导教师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毕业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机会太少,使得学生不能及时地就有关问题向教师请教,而指导教师也无法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论文(设计)进展情况.其次,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不够,责任心不强,“教不严,师之惰”,有些教师考虑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就业上,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疏忽了,有些教师甚至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给学生灌输错误的观念,本科毕业论文要求不高,只要过了就行,因此,指导教师也就难以充分发挥指导、帮助、启发的作用.最后,教师的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水平参差不齐,有些教师自身的专业领域研究不够深厚,在毕业论文(设计)上很难给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而有些教师指导经验不足,在引导和审阅论文工作上也就显得力不从心,进而导致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下降.

2.3学校方面原因

学校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院校设备资源有限,难以给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充足的设施、条件,如有些理工科论文需要经过反复实验、但是学校相关设施数量不能满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需求.二是学校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上还不够完善,如安排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不尽合理,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与找工作时间严重冲突,导致学生顾此失彼,无法专心投入论文写作.而且,在审核评阅制度上,缺乏明确的指导机制与标准,导致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理解不到位,造成毕业论文格式混乱、审阅工作流于形式.三是学校的学术氛围还未充分形成,地方院校资源有限,承担科研任务的资历不高,而且,地方院校的专家学者讲座相对匮乏,在校园内没有形成积极的科研学术氛围,也就导致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创作时缺少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三、解决地方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对策

3.1改进思想观念,提升毕业论文(设计)的认识

只有从思想上建立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正确认识,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提升.首先,应加强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本科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独立思考、钻研的能力,在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时,可以组织不同类型的动员活动,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促使学生提高论文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教师也应提升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识,不仅在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对学生加以指导,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参考,使学生对选题的理解更加全面,不仅如此,教师还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动态进展,及时帮助学生答疑释惑,从而提升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效率与质量.最后,学校方面也应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识,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是学校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之一.国外及我国一些重点本科院校都建立了培养科研能力的专门课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地方本科院校也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在开设课程,制定计划时,可以适当增加与学生能力相当的科研课程,使学生逐步建立对科学研究的认知.另外,还可以不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讲座、促进学生及时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

3.2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与规范,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效率

完善的制度规范是保障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工具,学校应根据各专业特点与形势,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制度,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由于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学校可适当提前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时间,并合理安排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初稿、答辩的进度.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备的检查制度,及时掌握各个阶段的论文(设计)工作质量.另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能够自主高效地分配论文(设计)与寻找工作的时间,从而提升毕业论文(设计)的效率.其次,学校应建立严格规范的审核制度,对毕业论文(设计)抄袭现象制定有效的惩处措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论文(设计)抄袭的危害性与严重性.建立互相监督的机制,确保在毕业论文(设计)的审阅上能够实现公平审慎,严格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标准进行评判,使毕业论文(设计)能够保质保量.最后,建立更加完善的选题机制.好的选题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成功奠定了基石,《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学校可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及条件,为学生提供适宜的论文(设计)主题,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优势及兴趣来进行选题,另外,学校还可以督促教师指导学生的选题工作,强调选题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找到适中的选题,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进行打开良好开端.

3.3加强指导与基础建设,保障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解决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不适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需要的问题.要统筹教师队伍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确保指导教师数量的足额到位.”由此可见,科学高效的教师指导队伍对于促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地方院校应积极统筹教师力量,建立与学生人数、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任务比例恰当的指导教师队伍,使教师能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另外,学校还应根据指导教师的专业特长来分配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任务,培养年轻的青年教师指导队伍,使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得到更强大的支持力量.另一方面,地方院校可以通过引进一定数量的先进设备设施,为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基本保障.还可以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开发科学的毕业论文信息管理平台,使毕业论文(设计)的全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进而增强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四、结论

毕业论文(设计)不仅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校科研形象的重要体现,学校应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只有各方高效协作,认真积极地应对,才能逐步解决毕业论文(设计)中的问题,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创造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环境.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写作

作者简介:胡伟辉(1977-),女,湖南桃江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重庆 400067)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158-02

撰写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综合反映了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部于2004年发出《关于要求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向实际运用转换的重要阶段,[1]是学生进行知识创新、思维创新的重要途径。笔者指导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多年,明显感觉近年来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有下滑趋势。本文仅以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为例,分析了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相关措施。

一、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下降

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实际上是从第六学期开始的,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要求学生在该学期完成学年论文,并写成文献综述的形式,选题就是下学期准备撰写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学年论文实际上就是为毕业论准备。学生正式开始毕业论文的写作是第七学期,而这期间也正是学生忙于找工作、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各类考试的关键时期。随着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以及准备各种考试上,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是应付交差。虽然学院有专门的毕业论文指导文件,反复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还要求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签署承诺书,承诺文章的原创性,但每年由于毕业论文的原因无法顺利毕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毕业论文的质量也不会对学生的前途产生太大影响,学生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有的学生在网上收集了一些与论文题目相关的文章,东拼西凑、复制粘贴,几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论文初稿;有的学生把学年论文简单修改就作为毕业论文提交;极个别学生根本不按教师的指导意见修改,每次都提交同样的论文。

2.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较少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丰富的专业实习经验或科研实践经历会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积累题材,有利于学生创作出高质量的论文。大多数学生在写毕业论文之前,没参与过课题研究,没得到过系统的科研训练,没有撰写学术论文的经验。由于校外专业实习基地有限,大学四年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很少有机会进入相关的专业领域实习或实践。一个专业的选题,如果缺乏对相关领域的调研或实践,仅凭期刊杂志或是网络资源等二手资料,往往是人云亦云,很难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也很难有所创新。

3.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导师的细心指导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专职教师有10人,而近年来随着专业扩招,每届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人数超过160人。学校规定一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最多可指导10名学生,国际贸易专业的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按上限指导10名学生。按规定,毕业论文写作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的次数不少于6次,有的学生论文改了7~8稿还是达不到要求,最后勉强糊弄通过。由于指导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任务较重,加之有的学生态度不认真,敷衍了事,对教师的评阅修改意见没有认真采纳,致使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情绪有所松懈。有的教师只把握论文大的框架结构,对于论文的具体内容在审阅时大致浏览,没有仔细推敲。教师对论文的指导大多是通过电子邮件,面对面或小组讨论的机会很少,缺乏有力的交流与沟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4.多数选题缺乏新意

好的选题能够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的才能,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2]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确定。导师提供的选题通常是自己熟知的研究领域,学生如果认为完成困难或是不感兴趣,会自己寻找相关选题。学生自选的题目通常是已经被广泛研究的,如关于绿色壁垒、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外贸影响等方面的选题每年都有很多学生选择。这类选题资料查找非常容易,完成难度较低,研究成果往往很难有突破与创新。在指导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同一个专业的学生选题非常类似,且很多选题与往届毕业论文的选题重复。

5.对毕业论文的管理监控力度不够

为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学校和学院都出台了不少文件与具体措施。学校和学院的相关文件对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学院制定的毕业论文指导方案对论文完成的每个环节包括选题、开题、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及最后的定稿、排版打印都规定了具体时间。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做到层层把关,对毕业论文完成的各个阶段还缺乏有效的考核监控机制,有的环节流于形式。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毕业论文是全面检阅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整体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状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大学教育将学生分散的理论学习凝练成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的最后一站。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是对学生文献检索、独立工作、科研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查。经过毕业论文的历练,促使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能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国际经贸的相关理论和政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或从事专业领域的具体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应加强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宣传,让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的写作。

2.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

学校及学院应积极鼓励本科学生进行科研活动,通过设立本科生专项科研项目基金、组织国际贸易专业学术论文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重庆工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每个班都有一名专业教师充当班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班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方向、科研课题与学生分享,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尽早接受科研训练。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性强,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实践的机会;通过进行实地调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科研锻炼,提升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3.加强教师指导论文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政策可以用来鼓励、调动、激发人们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积极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充分调动教师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对于指导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与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挂钩。对于指导论文不合格的教师,应对其论文指导工作量进行一定的减扣,并适当减少下一年度的论文指导数量。让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把学生的选题与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联系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避免出现教师对学生论文选题不熟悉,只能从论文结构等形式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无法很好地把握论文实质内容的情况。加强师生互动,保证指导教师与每个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次数不少于3次。

4.严把选题质量关

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第一步,“题好一半文”,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关键。学院在征集毕业论文选题时,要求每位具有毕业论文指导资格的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拟定毕业论文题目,并注意不与以往年度重复。国际贸易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指导教师在确定选题时应着眼于现实问题,确保选题的理论与实际价值。导师确定了选题后下发给学生,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能力,在与指导教师充分沟通交流后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对于学生自选的题目,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防止出现大而空的选题。学院在汇总学生选题后,可以成立论文指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审查,对有争议的选题或重复的选题,与论文指导教师沟通后再重新确定。

5.加强对论文写作环节层层监管的力度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环节。只有层层监督,有效落实每个具体环节,有效控制可能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各种因素,才能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学校及学院可成立论文督导小组,对毕业论文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对各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指导教师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应严格按毕业论文指导书的要求,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对于敷衍了事、态度不认真的学生要特别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邵维加,黄建荣.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运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7):54-60.

[2]刘正远,段玉玺,等.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2(3):301-307.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9篇

笔者认为,当下本科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并非制度的本质性问题,而在于制度实施过程中具体环节的偏离。观以当前本科毕业论文的运作过程,除去评价机制等一些因素暂且不论,教师指导角色的缺位和学生主体角色的不足,可能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

(一)教师指导角色的缺位

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运作形式显然应当不同于研究生阶段,其最主要的区别即在于指导教师的角色。在研究生阶段,一般都经过了严格的学术训练,掌握了基本的学术研究和写作的技巧,因此论文作者一般在论文选题、写作过程中都处于主导地位,而指导教师则相应地成为论文的把关者。而在本科生阶段,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经过学术训练,甚至是没有经过基本的论文写作规范训练,因此,要求指导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就不仅是简单的把关主体,而事实上是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主导者。如果说一篇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与论文作者紧密相关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一篇本科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实与指导教师的指导度更为密切。“学生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主体,而教师则应成为主导,特别是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现今,论文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显重要。”[4]然而,一方面本科毕业论文中的实际现状要求指导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却出现指导教师角色缺失的现象。不同于研究生阶段实行的导师负责制,本科毕业论文阶段的指导教师仅为临时性的论文指导教师,相比来说,重要性要小得多,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下降似乎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本科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每位教师所要指导的学生数量也不断攀升,特别是有些教师还承担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任务就更加繁重。同时,教师所承担的教学科研任务实际上也十分繁重,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也就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再加上,很多高校形式上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但实际上缺乏相关的政策投入,教师的指导工作缺乏应有的激励,这也是导致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在整个论文周期中与指导教师见面的频率多为两次左右,甚至有部分学生除答辩外从未与指导教师有过直面联系。指导教师与学生联系的常规渠道则是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一些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主动性差,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直观地反映了一些教师指导角色的缺失。因此,如何强化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指导角色地位,激励教师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投入度,优化教师的指导形式,提升指导效果,实为当下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改进与优化的基本考量点。

(二)学生主体角色的不足

当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堪忧,一方面与指导教师的角色缺失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主体性严重不足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在调查中,当被问及是否经常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时,只有1/4的学生表示偶尔会主动联系,甚至有不少学生表示从未主动与指导教师联系过。而对于论文进度的把握,有一半的学生表示是在指导教师一再督促下完成,有的甚至直至论文答辩之前才拿出初稿。这实际上反映了不少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动力不足,态度不端正,主体意识严重缺乏。当然学生主体角色的不足,一方面与诸如动力、态度等主观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一些客观因素有着直接的关联。对于绝大多数的本科毕业生来说,毕业论文写作之际也往往是面临四年最大考验的时候。有的学生专心于考研深造,有的学生致力于各种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更多的学生奔走于各种招聘会,还有的学生则已经进入实习和准工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学生的关注重心已经从学校迁移至社会,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不可否认地趋于直线下降,因此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漠视难以避免。再加上,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率往往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状况,因此,学校实际上也默许了学生的这种心理动机,就业的位阶实际上远高于毕业论文的份量。另一方面,毕业之际升学、就业等各种压力接踵而来,使得学生不再可能安心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十分有限。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其过往的课程作业质量要比毕业论文质量高得多,这说明非能力水平问题,而是环境所造成的动力、心态和投入度出现了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环节的技术性改进,部分化解毕业环境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外部干扰,激励学生的写作动力,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是当前优化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另一着力点。

二、问题的应对:指导—写作的规范化改进

问题的出现虽并不一定证明制度之合理性的丧失,但至少证明制度优化之必要性。既然本科毕业论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那么如何开拓制度的正向功能,而消减制度的负面效应,无疑是当下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优化的基本出发点。这种出发点,实际上就在于通过制度的规范化运行和具体实施环节的技术性改进,有效地激励和提升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良性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机制。

(一)教师指导角色和学生主体角色的规范化与优化

第一,教师指导角色的功能发挥。基于指导教师在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导向性作用,直接关系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一方面学校应当加大对教师参与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应当明确教师在指导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其指导角色不仅仅体现在对最终论文成稿的修改上,实际上在论文选题、开题、写作、答辩中都应当发挥指导性作用。指导教师应当在指导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学术写作和应用创新能力。但这绝不意味着指导教师主导论文全过程,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引导而不替代、指导而不包办、监督而不干预才是理想的角色定位。第二,学生主体的发挥。教师的指导、甚或主导角色,并不能消解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践中,有些教师“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是要求学生围着自己转,按照他的思路去研究、构思。这种指导方法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中心主义思想在实践教学中的延续,从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热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造成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更不敢独自涉猎新的研究领域。”[5]因此,无论在论文选题、开题、写作以及与指导教师互动中,必须要强调学生的主体角色定位,强调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独立、自主地完成毕业论文的重要性。第三,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当前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也是造成论文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对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频率、互动节点有一定的规范化要求。无论在论文选题阶段、开题阶段和写作阶段,都应当强调两者间应有的互动,以确保质量的常态化监控。对于互动形式来说,可以通过面授、QQ和邮件等多种形式,可以是一对一的、一对多的,可以是常态化的,或随机式的,但必须要强调这种指导—写作互动机制的真实存在与应有功能的发挥。

(二)论文流程的规范化与优化

第一,时间选择与进度安排的规范化与优化。对于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来说,以四年制为例,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中或末开始,集中于第八学期完成。然而,这一阶段对于本科生来说,也是面临升学、就业压力最大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必然使得学生难以专心于论文写作。因此,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与进度安排可适度提前。如安排在第六学期末,以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论文初步工作,奠定论文写作基础。同时还可以利用六、七学期间的暑假时间。第二,论文选题的规范化。论文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始环节,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质量。目前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指导教师提供,学生选择式;二是学生自拟,指导教师把关式。前者的问题在于学生自主性空间较小,学生写作中往往难以把握;后者困境则在于易导致论文选题质量不高。所以构建指导教师与学生互动协商式的选题模式,意义凸显无疑。这种互动协商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教师对论文选题的把握度与学生的专长与兴趣结合起来,既能保证选题的质量,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可以结合学生考研方向、毕业实习以及求职去向确定论文选题,增强论文选题与社会现实及学生职业发展的关联性,从而提升学生对论文研究内容的兴趣和热情。”[4]第三,论文开题的规范化。目前本科论文写作中普遍重论文选题与写作,轻论文开题,而事实上在论文选题确定后,论文开题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效果,对于文科类专业尤其如此。因此,应充分重视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工作,对开题要有严格的质量评价标准,对开题中的论文写作意义、总体思路、提纲架构、文献综述要有明确的指标要求。第四,论文写作的规范化。目前本科毕业论文写作中有诸多不良倾向,有的学生自说自话,无引证、无注释、无参考文献;有的学生大段引用他人成果,缺少独立观点和视角;有的学生存在抄袭现象,等等。因此,应当加强学生在写作规范与学术规范方面的要求和教育,可以考虑增加专门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讲座课程,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第五,论文答辩的规范化。目前不少高校通行的做法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答辩。当然,答辩是综合考察一个学生论文写作过程情况、学生综合素养的一种有效的形式,这对于硕、博士研究生尤为适用。但在当前本科毕业论文情境下,需要答辩的学生数量多,答辩工作较为繁重,且不少学生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这就使得“走过场”的形式意义远大于实质意义。实际上,答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但并不必然僵硬化的照搬,应当从提升教育效果、服务学生的视角重新审视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改革、完善其运行机制与模式,切实提升答辩的效果。对于本科毕业论文评价来说,完全可以采用两个阶段。即首先采用匿名初审制,将论文提交数位不同教师进行评阅,给出成绩评定;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对评价为优秀的进行答辩,同时对初评成绩有异议的论文也可以要求答辩。这样,既可以使评价更为客观、公正,也避免客观情境造成的形式化困境。第六,论文评价的规范化。评价机制的缺失和欠缺合理化,是造成本科毕业论文运行质量不高的基础性因素之一。正如前文所述,制度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础即在于其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与引导,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同样能够使当前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走出误区。关于论文优劣的评判标准,实际上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化。如选题的合理性,观点的创新性,结构的严密性,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学术化等。然而,这种看似合理的论文评价标准,实际上对于本科阶段来说,并不完全适用。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评价标准的达到程度是十分有限的。笔者认为,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来说,其评价的重心不应当单纯地放置于对论文结果的评判,更应该从其写作过程予以评价。实际上,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其说是研究的过程,不如说是学术训练,或者知识应用性转化训练的过程。所以,本科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不仅要评价其选题质量、撰写质量、答辩质量等,还要全面地考察其在论文中的参与度,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学术态度、学术素养等方面。

教师对学生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 本科生 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65-02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考查综合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是衡量总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学士学位资格认证的首要依据。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学生水平、指导教师和学校管理制度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到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而要顺利完成论文写作,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低估。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指导的不足或过度都会影响学生撰写过程中的收益程度和论文质量。因此,论文指导教师“指导什么”“如何指导”等问题值得摸索和探究。

一 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的必要性

毕业论文撰写的实践性很强,从选题到材料搜集,从写作思路的调整到内容提纲的修改,无一不考验和锻炼着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毕业论文理论性强,篇幅长,要求较高的书面写作能力,没有经过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就无法完成高质量的论文撰写。而本科生对毕业论文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查阅文献和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有限,论文写作功底薄弱,需要科研功底深厚、指导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帮助。

二 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常见问题

1.论文选题与学生研究兴趣及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不匹配

学校分配导师的方式会对学生的论文写作产生影响。导师分配通常是基于学生研究的主题而定的,学生的研究主题和导师的研究项目或研究领域相关时能实现师生双赢。然而,在实践中,导师们常发现学生的研究主题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不相关,因此无法提供专业的指导。目前,许多高校在毕业论文选题环节普遍都是先由指导教师选题,再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

2.选题偏离专业要求

有些学生所选题目过于宽泛,论题过大,超出了自身论述能力范围,看似面面俱到,实则论述肤浅;有些学生所选

题目范围过于狭窄,论述拖泥带水,颠三倒四,不利于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达不到论文撰写的目的;有些学生所选题目难易度不适中,难度太大,在规定的时间内做不出来,可能会前功尽弃。或难度太小,不利于体现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3.指导过程和进度把握不当

部分教师认为本科生不是研究生,本科毕业论文重在体验过程,因此,没有细心引导和启发学生撰写,没有对论文初稿进行严格审阅并反复修改。也有教师认为,本科生就业形势严峻,要求学生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论文写作上是强人所难,为了加快论文指导进程,应付院系检查,直接让学生从给定的题目中选定题目,提供现成的相关资料,越俎代庖。

4.教师指导水平参差不齐

国家教育部规定,毕业论文必须由“具有相关专业的较高理论和政治素养及文字水平的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研究人员或具有研究生学历,理论素养、政治水平、文字功底较高的相当于正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指导,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能超过6人,而近年来学校规模的迅速扩大,导致论文指导教师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大多数指导教师又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任务,其精力投入明显不足,论文指导质量难以保障。

5.进度不均,写作过程两头紧中间松

由于毕业论文开题和答辩时间间隔较长,因此,指导教师在论文开题和答辩之际对学生的督促较多,而开题完毕后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督促较少,加之学生忙于求职,论文写作没有计划,写到一定程度后才发现对课题展开容量把握不准,更换课题又来不及,重新写作势必会影响学生正常毕业,只能勉强写下去,草草收尾。更有甚者临近答辩前夕完稿,甚至连熟悉掌握论文内容、准备答辩的时间都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势下,学生仓促参与论文答辩,答辩过程中常出现不知所措、答非所问或有答无辩,最终导致毕业论文完全丧失了毕业论文撰写的初衷。

三 对策和建议

1.合理匹配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与学生兴趣

选题之前,各位指导教师应向学生讲清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以便学生找到同自己研究兴趣相匹配的指导老师,确保指导老师对所指导的论题有足够的积累和深刻的见解,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现状有清晰的把握,为指导论文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指导过程应粗细结合,宏微观并蓄

毕业论文的指导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忌面面俱到。教师应启发学生自主选题,而不限定学生的选题范围;应引导学生确定题目,而不是让学生从给定的题目中选定;应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而不是直接提供现成数据和资料;应帮助学生梳理研究思路,而不是直接讲明思路;应引导学生自己构建研究框架,而不是教师构建框架让学生填内容。对论文写作的认识、实施过程和总体框架进行宏观指导,对内容、结构、语言、格式等方面进行微调、完善及语言加工润色,即进行微观指导。

3.重视论文开题报告指导

开题环节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提,学生在准备开题过程中会查阅大量与论题相关的理论和文献,借此对论题有初步的整体把握,对论文写作计划和时间安排有一个全局的考虑。通过撰写开题报告,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串联所学知识,并有机会自学补充空缺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动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高质量的论文开题,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教师应把握论文写作进度

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把握进度,而不是放任自流或越俎代庖。确定题目,搜集资料,确定写作提纲后,此时教师应与学生约定交初稿的时间和地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去写初稿。并定期使用电子邮件或电话与学生沟通论文的进展情况,以便于早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当约定时间过半时,教师应进行督促。

5.提高教师的论文指导能力,促进教师的长远发展

达到论文指导硬性指标的青年教师因缺乏指导经验,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任务,对此,各高校应邀请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专门针对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论文指导培训,组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分享其多年的论文指导经验和策略,也可以建立论文指导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带领青年教师一起进行论文指导,扩充论文指导教师队伍,逐渐消除由师资短缺和指导教师能力欠佳引起的论文质量问题。

如今,学生的个性特点日益突出,指导教师要不断调整指导方式以便因材施教;信息资源种类日渐丰富,指导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技能,把握新动向以便获取和辨别有用资源;研究方法日新月异,指导教师要不断掌握新方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选择最佳的研究方法。因此,论文指导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多方面能力提高的过程。指导教师需要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传授学生获取和识别有效资源的能力以及遴选研究方法的能力,与此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和开发自身的科研潜力。

参考文献

[1]赵菊.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质量的对策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翟崑、王存鹏.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8(1)

[3]包国雄.指导文科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认识[J].广西高教研究,2002(2)

[4]叶云飞.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Z].教高厅〔2004〕14号

[6]张丽霞.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水平的思考[J].江苏高教,1997(4)

上一篇:小学生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幼师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