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2 16:39:09

建筑哲学论文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回顾中外古代建筑史,可以发现哲学对建筑设计的巨大引导作用。宗教建筑因其在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崇高的社会地位成为西方古代建筑史的重点研究对象。宗教建筑中“神性”和“人性”的较量,或者说是宗教和世俗之间的斗争是研究宗教建筑乃至整个西方古代建筑史发展演进的一条重要线索。神性占主导的时期,宗教领袖作为神在人间的代表被无限崇敬,建筑利用幽暗、压抑的空间体现神的崇高和宗教领袖的权威;人性占主导的时期,建筑体现出世俗化的倾向,宗教神秘感和压抑感明显减弱,取而代之的是人性的张扬和对世俗生活的美好期望。古埃及的金字塔和神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以及神在人间的化身———法老的崇拜和敬畏。金字塔以其高大沉重的体量和简洁精准的几何形体反映出神权和皇权的威严和永恒。神庙建筑利用强烈的秩序感和压抑的空间感体现出神的强大和神秘。

神权政治成为古埃及建筑的主宰。古希腊具有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是欧洲文明的重要源泉。古希腊的建筑追求人性美而不是宗教精神,体现了平等、民主的世俗精神,优雅而明亮,功能也更加实用化。而古希腊建筑中精美迷人的比例尺度以及完美细腻的人体雕刻都明确体现了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万物法则的理念与古埃及的神权建筑的精神内涵有着本质的不同。雅典卫城充分表现了这种世俗情怀和审美追求。古罗马统治者通过宏大壮丽的建筑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和古罗马帝国的空前强大。古罗马城市中拥有巨大尺度穹顶的建筑和纪念帝王个人功绩的广场都强烈地反映了这种精神追求和需要。万神庙、竞技场、凯旋门、凯撒广场、输水道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进入中世纪后,神学再次占领了统治地位,建筑也变回了神权统治的工具。适合世俗精神需要的希腊十字式教堂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宗教崇拜需要的拉丁十字式教堂,集中式的穹顶因为降低了宗教领袖的神圣感和向心力也被教廷打压。哥特式教堂体现了这一时期世俗精神针对宗教权威的抗争。高耸的室内空间使人们对天的向往远远超过了对宗教领袖的关注。哥特式教堂成为建筑师和工匠们宣扬自身工艺、审美,歌颂世俗之美的载体,在神高阔威严的空间里顽强地表达人性的存在。文艺复兴的光芒穿透了中世纪的黑暗,带来了智慧的复苏和人性的光辉。拥有恢宏的集中式穹顶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和圣彼得大教堂都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回归。文艺复兴之后建筑出现了一段时期的波动性变化,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巴洛克、洛可可粉墨登场,建筑特征不再统一,但各自都明确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

这一时期哲学思想不断变化,建筑形式也随之变化。建筑形式的变换印证了人们的思想上的变化;相反,了解当时人们思想的变化也更能理解建筑发生的变化。古代欧洲建筑如此,古代亚洲建筑亦是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是基于古人的哲学思想而产生的。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都源于天人合一、宗法思想、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例如,中国古代建筑多用木材而不用石材与中国古典阴阳观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卑宫室”传达了儒家思想中不过多追求奢侈高大建筑的观念。群组建筑内各单体的等级关系和空间序列表现了古人重宗法、重伦理、重社会秩序的世界观。儒家思想长期处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得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相对于欧洲哲学思想的阶段性变革而言变化较少,也因此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速度。鸦片战争后,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哲学思想在中国逐步传播,使得中国建筑界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很多适应工业化需要的新建筑。日本的桂离宫体现了传统日本哲学中的禅宗思想。桂离宫从整体布局到每一栋建筑,再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烙下了禅宗思想的烙印。纵观世界古代建筑史可以看出建筑随着思想变革而产生的时代性变化,建筑明显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人文历史环境对人们建筑观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2哲学思想与近代、当代建筑

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作品深刻体现了建筑师个人的世界观对其个人建筑设计的影响。而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战的焦点不在设计手法上,而在建筑哲学上,也就是建筑观的论战。当代世界著名建筑师都持有一套深具哲理和个性的建筑思想。哲学因素在建筑大师的建筑设计中发挥了显著的引导作用。关注当代建筑师的作品,首先要了解建筑师个人的建筑思想、建筑哲学和建筑观。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愈加明显地体现了哲学的引导甚至决定作用,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解构主义建筑和非线性建筑的出现。解构主义建筑是基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发展起来的。解构主义哲学强调打破现有单元化的秩序,包括社会道德秩序、伦理秩序、个人思想准则甚至由人的内心抽象的文化底蕴所形成的无意识的民族性格等等。而解构主义建筑则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了运动而不安定的外部形态。非线性建筑植根于德勒兹的哲学思想,以“平滑”思想和“游牧空间”去“生成”建筑,像植物生长一样,用自然的状态实现建筑设计,而不是将建筑与自然对立起来。非线性建筑是非线性哲学的物质实体,而不是简单的建筑视觉设计。也正是因为如此,业内将一部分空有其表而无其实的建筑定义为“伪非线性”。直接将哲学理论作为建筑设计理论是近一时期建筑理论发展的特点之一。这种理论上的哲学思想的明晰和外向性表达,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回眸最近半个世纪的建筑理论的发展,可以发现建筑师不仅从哲学思想中汲取灵感,甚至将哲学思想直接作为建筑设计理论的源泉和根基。哲学与建筑设计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哲学直接引导了建筑设计的进行。同时建筑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将实用功能与哲学思想糅合在一起,使建筑设计有了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手法。

3哲学对建筑设计的引导作用

3.1理解新建筑

从传统的艺术、力学或者施工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当下建筑界各种新理论和新作品的出现,不易得出令人信服的理由,但从哲学层面去思考,认识到建筑是建筑哲学的表达的时候,就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建筑理论和新颖建筑迸发出来。例如在中国国家美术馆投标中,库哈斯的设计没有采用传统的走廊加展厅的排列方式,而将展厅设计成“街”,展品的分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设计不仅体现了建筑师对建筑功能的认识,也体现了他对人、对文化、对行为方式的新理解。用哲学视角分析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新建筑,更容易理解建筑师的初衷和建筑作品的内涵。脱离哲学思想的新建筑往往徒有其表,哗众取宠。

3.2创新建筑设计

创新建筑设计,就是要打破常规,打破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于建筑设计来讲,可以理解为“用别人的建筑观来做自己的设计”。大家都这么做,就是所谓的“常规”。建筑方案最吸引人目光的首先是“想法”,其次是艺术性,最后是功能造价等技术性问题。或许“首哲学、次艺术、后技术”是人们审视一个设计作品的常规顺序和心理状态。从哲学层面上入手,建筑师综合历史、文化、社会生活、建筑技术,产生的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理念并将这个设计理念作为核心展开设计,可以找到创新建筑设计的突破口。“本土建筑”寻求地域历史文脉的传承性。“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其目的是建立“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最后的环境。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融合东西方文化理念,反对机能主义,认为建筑是人与自然的中介,是一座脆弱理性的庇护所。光、水、风教堂系列是安藤忠雄表达其建筑思想的杰作。作为非科班出身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建筑界特立独行的鬼才。创新建筑哲学可以提升建筑设计的品味,使建筑更具深度,更有内涵。建筑外在表现形式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哲学思想的创新。从哲学高度审视建筑的社会功能,实现利用建筑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理想,是建筑设计进入更高的境界的途径之一。

3.3创新建筑理论

“反映人的精神需求并解决社会问题”是新时期人们对建筑、对建筑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创新建筑设计必然要求创新建筑设计理论。与时俱进的建筑设计,要求从实用功能、精神需求两个方面满足人的需要。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较低层次的建筑目标;社交需求是很多建筑正试图达到的目标;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建筑的高级目标。让建筑满足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首先要分析需求要点,整理设计目标,然后才是寻找途径实现该目标。缺乏哲学分析手段,建筑师很难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哲学与建筑设计的跨界联姻,使建筑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口。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必须适应人类物质、精神需求的发展。今后的建筑设计理论已经不再满足于外观、空间、功能、安全等较低层次需求方面的内容,更多地关注了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哲学思想的创新。马斯洛晚年提出“超自我实现”需求,犹如音乐家在演奏音乐时感受到的短暂的“忘我”体验。建筑应该帮助身处其中的人实现“忘我”,达到人类需求的终极目标。建筑设计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求必然要求将建筑设计上升至哲学高度,用更高的视角、更宽广的思维去审视、去思考。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对哲学的依赖程度也会逐步加深。

4总结

纵观历史,建筑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头脑中的世界观在物质世界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追求。建筑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和取得的重要成就,都反映了社会哲学发展的成就。哲学引导建筑设计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今后前行的途径。社会在发展,思想在进步,利用发展的哲学引导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解决社会问题,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时代精神 建筑 哲学 美学

一、总述

1、建筑与时代精神

贝聿铭曾说:做建筑一定要有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可以从建筑的技术层面,设计理念,甚至材料以及形式形态等方面去表述出来,它的涵义可以很广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时代精神”必然是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风气习俗一脉相承的。一个失去了相应的时代精神品质的建筑,仿如2世纪的思想家回到古罗马帝国的时代,又或者是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人来到2l世纪那样,必然与整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2、哲学与思想;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的形成相比起艺术,宗教甚至建筑都要晚,这大概因为哲学是一门总结的学问,是一个涵盖所有的总的体系,它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静思。但是思想的存在就一贯有之,从人的存在开始就有了的。从哲学发生的时候,它就代表着时代精神。

3、建筑与思想;建筑与哲学

或许建筑的一开始是没有思想的,即使有那种遮风避雨的观点,大概也还不能称之为思想。建筑中的思想是在美学或者艺术作为一种纯目的表达而加入到建筑中的时候才产生的。从古希腊的建筑开始,建筑的美或者说建筑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雕塑美的体现,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筑有了最原始的思想。希腊的柱式就是很典型的文化现象,它只是曲折的反映了当时的哲学和审美情趣。

二、历史的印迹

西方建筑到底与哲学之间发生了怎么样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过怎么样的对话和接触,只有通过回溯历史才能找到答案,或者通过分析过往的历史种种能给予今天的时代精神一个启发。

结束了长久的黑暗便是光明的时期,当欧洲的人们重新从拉丁的古籍中寻找到被沉睡了多年的古希腊文化,人们因见到竟然有那种面向人生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明而欣喜若狂,从而也揭开了一个崭新的产生天才的时代——文艺复兴时代。从十四世纪开始到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大革命可以称为近代,在大的时期哲学和建筑领域的划分并没有不同,但是在具体各自体系的发展中有各自的特色。

文艺复兴是一个融百家思想于一炉的时代,相对于旧的经院知识体系,从古代亚里士多德那里传承下来的大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无疑是一个知识的急速膨胀,而当时的各个知识技术领域并没有严格完全的分工开来,每个学科都有相对的联系和依存的可能,建筑和雕塑可以“混为一谈”,天文和数学可以有同样的理论,不过这正是出产全能天才的时代,同时这也是关系人本身的人文主义时代。所以许多建筑师本身也是哲学家,各种思想之间的共融性非常明显。

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虽然是来自古希腊文明,但它绝对不是复制的文化,古希腊的文明对于它只是一种启发,这是一个在时代的共性中显现个性的时代。对于建筑来说有几个方面是受这个思想开放的时代精神而影响深远的。其一是建筑师的正式分工独立,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而开始存在,这是以后建筑师专业化的良好开端。其二是建筑理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分支在这个时期开始细化和专业化,各种建筑专业的理论指导书陆续发行,这个和整个社会的文化开放风气密切相连。其三是建筑形式和布局的自由和清新,为以后建筑的自由发展而不需要遵照一定的定式开辟的道路。

当时的建筑师多数都是在各个领域都精通的天才大师,虽然他们的个人风格有所不同,但是介绍其中一个也大概可以反映当时的概况。当中比较突出的当算达芬奇了,这里选择介绍他是因为他在哲学史上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的人物。他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因为他的人文主义观念,他从人体的分析中总结出最典型最美好的比例和几何形状,以此来论证美,因为他同时一是一个建筑师,这种美的原则也被运用到建筑中来。达芬奇还是一个机械学家和建造专家,他设计了新的大型机械以帮助建设水利建筑,并设计了一些水利建筑专门的构件。当时的建筑就是在这样一些通才的把知识融合运用的情况下把建筑技术,建筑理论,建筑文化深深的结合在一起提高的,这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种建筑精神。

关于这个时代的美学,依然是继承古希腊以和谐为美的美学涵义,同时对美的规律性也是艺术家们共同赞成的观点,然而,关于这一套规则的产生贝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其实这也是至今仍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当时比较偏向于一种先验的理论,就是说这种法则是天才的人头脑中固有的东西,艺术的法则只可以被大众所接受,这种美学的思想在康德的美学理论中有着批判继承的发展,下部分会继续分析。而关于我本人对于美学的思想和美学的形式之间的思考,我认为在这一个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个时期的美学主要表现为绘画的顶峰时期,在建筑上的美学和艺术上的诠释除了雕塑,绘画是另外一种表现方式。而绘画通常是以神话中的人物或者一些贵族的肖像为内容的,我认为在美学的思想上有了本质的不同,这已经不是一种对自然美的一种模仿,人自身便把生活带进了艺术里面,因而艺术便有了思想,人的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感在绘画中得以表现。有一个故事可以表现这一点,教堂的主教要达芬奇画一幅教堂的壁画,达芬奇苦思三天没有头绪,后来主教基于功利的原因威迫达芬奇,达芬奇于是当晚便有了最后的晚餐的构思,主教无形中成了犹大这个人物的模特。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画家通过塑造犹大这个人来表达现实中主教这样的人物,也把自己的不满的情绪通过画表现出来,把现实存在的这样状况的社会因素引入艺术从而成了思想。

三、综述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方法;哲学;理论思维;建筑理论研究;建筑创作实践

1.0前言

马克思说:“一个民族要达到科学的高峰,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李约瑟难题”①的提出不仅让我们感到汗颜同时也引发科学界的深深思考,建筑学界也不例外。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是到了近代,我们不得承认“与我国古代的思维方法不属于同一个流源”②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建筑理论是落后的。这种从属于理性范畴的东西是近代西方的科学产物。国内学校开不出理论课,设计者设计出的建筑生搬硬套、抄袭模仿、盲目跟风、千城一面。这些不仅使我国的建筑学陷入了“有建筑无学”的尴尬境地同时建筑中的价值判断也在渐渐失落。

另一方面,国内大部分学校培养的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要直接从事建筑生产,在“掌握了理论也不等于真正的会做设计”的意念下,对于论文写作和课题研究往往对于理性的理论指导的要求不高。作为建筑学的研究生,掌握建筑学研究方法不仅是研究设计理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

2.0对于《建筑学研究方法》的简单评析

2.1《建筑学研究方法》的内容

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建筑学研究方法》就是介绍这样一种最有价值的知识的书。这本书2005年由王晓梅翻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面向攻读建筑学博士、硕士、学士的高年级学生、专业建筑师、研究教员、景观设计师等所有建筑学相关领域专业和研究人员的一本关于“研究”的实用指南。旨在广泛全面地为上述人员提供介绍性的指导和有效的切入。

作者琳达·格鲁特和大卫·王将全书共分两个部分:建筑学研究的领域以及七种策略研究。

2.1.1建筑学研究领域

在“建筑学研究的领域”这一部分中,第一章首先提书中所讨论的范围:出什么是建筑学研究和建筑学研究的必要性。在此期间引入哲学概念——认识论和方法论,从而使读者站在了哲学的高度上,培养基本的哲学修养③。在研习这本书的过程中,具有了更广博的视野;同时也介绍了这本书的整个框架,使读者心中对本书的体系有了直观清晰的印象。

第二章中提出了“探索体系”这一概念,告诉我们不论从事任何研究活动的认识论,都是以这一概念为基础。这一章中引入了多个研究方法中的名词,如“知识体系”“范式”这两个词表达的是一种世界观的概念,仍旧把读者带到哲学层面的高度。其中“两分范式”是由朱利亚·鲁滨逊提出的。她认为 “科学”和“神话”可以用来描述两种知识体系,常见的描述两分范式的说法也就是“定量”和“定性”的关系。前者“基于对一些可以量化的现象的掌握”;后者 “基于一些不能量化的证据,可能是文字的、实验的活工艺的”。两种模式体现了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假设。下面提出的“三分范式”(如右下图所示)也属于哲学中认识论的问题。三分模式包括后证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解放主义。后证实主义建立自然科学的实验模型;自然主义强调“脱离价值取向的绝对客观”,忽视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接下来又介绍了这三种制式体系的质量标准。

第三章“文献回顾”实际上是对目前国内研究生来说,是最为熟悉的一种方法。章节中系统的阐释了文献查阅的方法、用途、通用技巧、查阅资源以及推荐的查阅方法,非常有实用价值,尤其是关于查阅技巧一节,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大量的搜索引擎、相关建筑学网址以及如何使用大学的研究性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

第四章“关于方法的理论”,由一个木版画的例子引入“主观思考”和“关注对象”解释了理论的产生。接下来从理论的定义(用特定的信念和价值观说服别人),理论类型(绝对理论和标准化理论),理论规模(有大型、中性和小型理论之分)的角度,比较系统和抽象地介绍了什么是理论。

第五章“与研究相关的设计”是笔者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探讨的是建筑理论研究和建筑创作实践之间的关系。作为建筑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将来会从事“产学研”相结合的工程项目中。本章从一个婚礼的案例出发,详细介绍了一种“生成性设计”的分析研究过程。既从哲学上区分“设计过程”和“研究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承认“设计”和“研究”这两个领域属于人类理性活动的不同区域,同时也力求跨越而这之间的鸿沟。认为研究可以在各个方面支持设计。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接下来的第二个部分中将要重点阐述的七个策略的入口。

2.1.2七种研究策略

第二部分“七种研究策略”也就是从第六章开始,每章介绍一种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解释性历史研究”、“定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实验性和准实验性研究”、“模拟和建模研究”、“逻辑论证”和“案例研究和综合策略”七种研究策略。每一张都采用相同的结构进行介绍:用一个真实的实例作为导论引出研究方法——研究策略——研究技巧——结论——推荐策略和读物。两位作者旁征博引,运用大量的理论和案例阐述了各种研究方法。第六章“解释性历史研究”一章中,在除上述的研究方法、策略、技巧的归纳外,还多出提到哲学的概念,如“时间”文中提到“一个单独的主题常陷入一个他不能理解的更大的时代精神之中”,这就说明了历史性研究的认知论这个前提。在公共意识和人类个体意识这个论述中,文中提到“公共意识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整体与局部的哲学认识,同时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在“对特定时间中的风格统一性的解释方法”一节中,作者用黑格尔的观念“公共精神以物质形式表达自己”来表达自己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哲学观点。而“哥特和他们作品的研究”一节中实际上对应哲学概念中的群众观点。定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观察为我们所常用。“相关性研究”其实是离我们最近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章开头也给出了具体的广场的案例,分析多个变量对于一个因变量的影响。相关研究的案例中提到纽曼“可防卫空间理论”其实

在我国的具体实践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如:都市实践在深圳的实践项目“土楼公社”。“模拟和建模研究”实际上在我们的学习中也非常常见,如专业的分析软件eco-tect,清华斯维尔在风环境,日照情况等具体方面都有非常专业的软件。建模方面sketch up,outocad,犀牛等也非常常用。文中提到了模拟危险事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比如印度影片《宝莱坞机器人之恋》就反映到了这个问题。

2.2《建筑学研究方法》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些章节过于晦涩难懂。书本将所有方法进行了归纳,但是缺少演义,虽然有大量的例证,但都是就题论题,现实中的问题是综合的也常常遇到多种分析方法,比如在婚礼设计中提到了几种分析方法,但是不够系统。尤其是对于“逻辑论证”这些章节应有具体的设计说明。分析人的主观感受。虽然在第五章中提到了POE这套评价体系,但是它涉及的是设计后人的参与和感受。人应该作为设计对象的主题,与环境发生关系。④没涉及到人的感受,正如三分范式中的后证实主义承认的,通常运用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模型,当研究设计人的时候就不适用了。本书的一些理论是由外国人基于外国的情况提出,具体到分析中国的问题会有空间上的局限性。

3.0《建筑学研究方法》之外的方法

建筑学研究方法为设计研究提供了依据,建筑设计中设计的问题是多方面甚至是多学科问题的综合,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因果关系,也并不是研究好各种矛盾之间的关系就能有好的设计,正如“设计与评价”一节中说的:“设计是一个可以学习的过程——但学习并不能保证好的设计”。因此,设计方法绝不仅仅限于书中所提到的几大类。赫尔佐格设计的德国高铁纪念公园,是在做了大量的设计和研究之后触动心灵的一刹那的灵感的激发。将逝去的生命用另一种生命形式——树来取代,使遇难者的家属找到情感的物质形式的寄托。这样的设计几乎不可能只掌握具体的设计方法就能做出,更源于设计者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天才的想象。想象力也是重要的方法⑤,而且是不可复制的方法⑦。

另外一方面,在不同的时空下,方法也是发展的,不同的时空下,有些方法会出现它自身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尤其是步入后现代的当代,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更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作为固定的范式。如库哈斯设计的中央电视台总部新大楼,作为一种“奇观建筑”的出现,“历史不再被认为能对建筑物本身提供确定性的解释,理论也不再能为实践行动提供工具式的辅助”⑦。这恰恰就反应除了方法需要不断的学习,保持一种学习方法的状态时建筑学研究最好的方法。

4.0结语

通过方法,神学,玄学以及建筑艺术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可以休息了。所以吴良镛先生提出“提高全社会的建筑理论修养”⑧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而是作为每一个建筑学人都可以并应该掌握的。我们应该相信理论是对实践有重要意义的,这本书激发我们去寻找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转换,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美)琳达·格鲁特,大卫·王著.王晓梅译.建筑学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阎凤祥.诗意栖居——重读建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田利.方法的意义——作为建筑师研究指南的《建筑学研究方法》评介[J].建筑学报 2006(11):39-40.

[5]肖立春.关于建筑学的理论与研究 ——读《建筑学研究方法》有感[J].华中建筑 2007(02):21-22.

[6]杨健,戴志忠.规划·模型·建筑学研究方法——构成性与生成性辨析[J].新建筑2010(01): 62-66.

[7]和谐人居环境的畅想和创造——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建筑·规划)论文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解释:

①李约瑟难题是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第二段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②彭一刚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中指出:“分析的方法是从属于理性的范畴的,它是近代科学的产物,并且又是从西方传到我国的。他和我国古代的思维方法不是属于同一流源。”

③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第98页指出“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④Team10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应关心人与环境的关系,并有“人+自然+人对自然地观念”的公式

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此想象力也是重要的方法。

⑥《诗意的栖居——重读建筑学》第235页:《广义建筑学》中:“艺术的价值在于如何驾驭想象力”技术可以复制,但是艺术是不可复制的。

⑦耿涛在博士论文《理论与实践——“奇观”建筑的诞生》一文中引用了施瓦茨的观点。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CN:22-1413/TU)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以及哲学、经济学、史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并优先刊登国家基金资助项目和省、部级以上项目的研究论文。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小编为您整理了政治文明中哲学分析论文,网站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大家时时关注哦!

一、政治文明的物质基础

政治文明根植于物质文明,属于意识范畴,是物质文明的反映。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不同的物质文明总是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明。任何一种政治文明都有自己的特色,且与物质文明发展状况相联系,能动地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并为其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最终原因和根本动力。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上层建筑逐渐分离为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两大部分。政治上层建筑的成果表现为政治文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成果表现为精神文明。就政治文明而言,其文明程度与现实的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等状况密切相联。政治文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任何社会意识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都有自己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现象。所以政治文明来源于特定历史阶段的物质文明,这种物质文明决定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不可能长时间落后于物质文明,也不可能超越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而应该与物质文明同步、协调地发展。政治文明体现该历史阶段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而这种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最终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二、政治文明的继承性与发展性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文化精神;模糊空间;继承与发展

1.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文化基础

1.1哲学基础

中国文化已经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正如明清家具,传统建筑、室内空间及其内含物(如隔断),虚空形象显著,其风格蕴涵着朴素的哲学精神,象征意义深奥超凡,现在仍在流行。历经漫长的发展演化,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不仅形成了完备的造型审美体系,而且融入了相当多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哲学根基其实就是佛法与老庄哲学[1]。落实到建筑上,就是虚空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事物不但有空的一面,也有不空的一面即为“中道”。这其实是指有与无之间,是与不是之间的一种中间领域。道教与佛学哲学上在中国发展相互渗透,二者共同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糊性的哲学根基[2]。中国传统建筑从来都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一书将这一思想看作是中国园林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其实,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基于“天人合一”哲学理念的最高审美境界。[3]

1.2美学基础

中国古代艺术家们是深深懂得传统艺术审美观念的,他们强调虚实相生,以空灵静谧为醇美趣境,以虚静超然为最高境界,以实写虚为艺术,寓“有”于“无”,无中见有,在“空”“无”“虚”的境界中表现丰富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认为,宇宙万物和人类一切审美活动是“虚”和“实”的统一,虚实结合是人类艺术创作和审美标准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传统室内建筑空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含蓄的、不定的美感。这就涉及到与建筑本质密切相关的建筑美的模糊性这一问题了。在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关于传统室内建筑空间的美学精神,这种层面与西方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它注重完整性,非常有序,偏爱含蓄性(模糊性)和喜欢情节性,其中含蓄性也是东方美学的核心特征。

2.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空间特征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空间的形态独特,隔断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民族性特点浓厚。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室内建筑空间的划分方式,底蕴深邃,极具美学精神。中国传统建筑是木构架结构,大屋顶、侧廊,自然产生了屋檐下的空间,也就是模糊空间(如图1)。这样的空间的最大特点就是“虚”,也就是模糊性,如此也为室内隔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并且,这种模糊空间普遍存在,也是中国传统室内空间的魅力所在。建筑的本源在于空间,对于建筑意境的营造最终也必须以实体存在的方式表现出来。建筑中的“模糊”并不等同于“混乱”和“不存在”,相反,它应该是一种更积极意义上的存在。这种建筑中的存在,可能表现为造型的部分缺失,形态上的无形之形;可能表现为空间界定的不确定性,空间功能的多义性,空间感受的含蓄性。图象的不完全、不完整,形成空缺,不确定,它是一种“不完全的符号”[4]。

2.1“四柱间”

中国儒教、道教文化体系,从未出现过对封闭、隐私、黑暗的空间追求的趋向,其核心空间,一般是由四周柱子限定的通透的“气”空间。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的空间模糊性的形成与传统木结构建筑构建的空间形态密切相关,这也是框架结构发展的必然。中国建筑以“间”和柱布局和组织空间,而所谓“间”即指四根立柱所围合的空间。如汉代石刻中通透的“四柱间”空间形式以及四柱支撑的原始穴居建筑,半坡F21复原[5](如图2)。这种四柱支撑的空间即为最初的“模糊空间”。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组织形式,主要是四合院落,形式封闭型的庭院式布局。建筑内部空间是数量的组合,不是体量的集合,其建筑平面是以“间”为单位,间成为中国建筑的基本单元[6]。一幢建筑空间由一间或若干间组成。“间”的适应性很强,建筑空间具有显著的通用性。这与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的“通用空间”理论相符。柱的灵活布置是形成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态的主要手段之一。柱的排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室内空间的划分,立柱的位置一经确定,即使不安装隔扇、板门,室内区域也有了一定的格局。柱和“间”为隔断的产生、发展及空间的模糊性提供了原始基础。

2.2“隔断间”

这里说的“隔断间”是指由隔断围合、划分的空间。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的室内空间就是模糊空间的典型代表。在宋代,室内空间的分隔称为“截间”,意思就是将“开间”分截开来。其后,所有分隔的形式和设施都统称为“隔断”,隔断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古代遗留下来的典籍文献以及图画十分清楚地说明,中国建筑最早用于室内空间分隔的设施是不属于建筑构造的活动性的帷帐、帘幕和屏风。即丛“隔断”诞生起,它就带有天生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矛盾性,隔而不断。隔断使室内空间层次丰富,其空间性明显且重要。如明代计成在《园冶•厅堂基》中所说的“深奥曲直,通前达后,全在斯半间中,生出幻境”的循环流动的空间特性[6]。这些隔断可以串联,可以并联;可以包容,可以穿插;可以规则,可以不规则……空间关系复杂、灵活丰富。

3.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审美与效应

3.1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十分重视空间的结构美,主要表现为建筑个体各部分结构之间的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形象。室内空间的结构是统一的、和谐的,逻辑联系是通顺的、严密的,其木构架由于是以木为构,就发展了一种中国自古所独有的榫卯技术。木构架体系建筑的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离,墙体不过是一种填充物可有可无、可厚可薄,这就为创造灵活的室内空间提供了优越的技术条件。

3.2和谐

中国的建筑之道就在于“道法自然”,体现在“和谐自然”。除了塔以外,中国传统建筑几乎都是水平发展,从不“冒进”,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是合理的自然观,也是一种时空观。自然和人是相通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自然宇宙角度看,天地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以“和”为宗旨的中国宇宙论,并没有把建筑及室内空间与自然对立,而是让其与自然和睦相处。

3.3模糊

中国传统室内的木构架体系讲求的是空间之间的配合、协调,这表现在思维意识上,即一种比较模糊、不确定的思维意识。模糊性是指事物属性表现出来的亦此亦彼的不确定性,通过隔断的空间分隔,实中带虚,虚中带实,似隔非隔,似透非透,空间模糊性的性质确定了。如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亭子,几根柱支撑起顶而不存在墙体,空间形态通透开敞,亭子这种空间的界定不清晰、不明确,因此空间特点是模糊的。

3.4意境

中国人的艺术观念不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和简明,中国人重物感,重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在构思立意上,往往根据绘画和文学的描写造景,借景物表现文学意境,或借书画匾额引导人们更深入地领会自然景色,即运用“诗情”和“画意”的设计方法,创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室内建筑环境。这种意境的产生,和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有关,“框架”结构使室内空间通透,柱的支撑和“间”的并联,给含蓄的意境做了基础铺垫。[7]

4.结语

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体系为模糊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可以说,模糊空间一种对构造关系的营造,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美学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精神及传统空间观的必然产物。“四柱间”和“隔断间”是中国传统建筑模糊空间的空间特征,其建筑结构严谨,讲究和谐,空间模糊,追求意境,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文化精神内涵。我们只有探寻其内在的空间规律、特征及精神内涵,才能使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得到真正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幼彬著.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2-120,280-308)

[2]陆海鹏著.模糊空间的研究及对现代启示[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9:(11-21)

[3]王振复著.建筑美学笔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04:(25-125)

[4][美]保罗•利科著.哲学主要趋向(第二版)[M].李幼燕,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04

[5]杨鸿勋著.建筑考古学论文集[M].文物出版社.1987.04:(6-13)

[6]王贵祥著.东西方的建筑空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04:(290-337)

[7]齐伟民著.中西传统室内空间形态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19-140).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7篇

很多中国人在惊喜的同时,都在问王澍是谁?而且因为他,很多人才认识了这个“澍”(音读树)字。

其实,在当下中国一线城市的摩天大厦与奇怪外观的楼宇里,并没有他的作品,回过神来的中国人都在问:他的作品在哪儿?

这是中国建筑家首次获得这一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设立33年来,华人世界中只有华裔建筑师贝聿铭1983年曾获得此奖。2012年之前,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光芒还从未投射到这个东方国度。

王澍凭什么?

“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我是一个,我老师齐康是半个!”

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齐康对他教过的学生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澍。

“这孩子的确有才华,可性格太过张狂了。他喜欢看哲学理论书,老师讲的他不大听。”

当年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81级的校友都记得,这个在大二时就宣称“没有老师能教我了”的同学长发飘飘,“他带着西北人特有的豪爽与狂傲,有点像金庸小说里的令狐冲,离经叛道。”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王建国院长比王澍高三届,至今他还记得,王澍当年设计了个鲜红色的《山岳宾馆》,被挂在学校的橱窗里当范作很长时间。

大三时,王澍觉得商业效果图太假而拒画,还带着三、四个同学去和教授谈判。“那时建筑系凡有类似的‘抗争’发生,系里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即使是毕业论文,他也没有循规蹈矩地去做。他的硕士生毕业论文题目是《死屋手记》,影射的是建筑系和中国的建筑学界。“论文答辩时,他把论文题目《死屋手记》贴满了答辩教室的墙,我说你不要贴啊,贴了你的论文通不过,但是他不听,又贴了。”齐康回忆道。

王澍的论文答辩获全票通过,但学位委员会并没有授予他硕士学位,因为他口出狂言:“中国只有一个半建筑师,我是一个,我老师齐康是半个!”他的狂言,激怒了学位委员会的教授们,加上他的论文又完全不符合学术规范,他最终没有拿到学位证书。

1987年,24岁的王澍目中无人地写了一篇很长的论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批判了整个近代中国建筑界的状态,从各位大师一直批到自己的导师为止。王澍说,他对建筑的觉醒,源于大学一年级时遇到的校长和恩师钱钟韩。

钱钟韩校长是钱钟书先生的堂弟,是那个年代很特殊的一个人。他在欧美游学七八年之久,但没有在任何一所学校读完过,也没有取得任何一所学校的学位。他的时间主要花在了各个学校的图书馆里。他回来后搞出了一个“钱氏定理”,于是就变成了一位大家都非常尊重的学者。

王澍的大胆,来自于钱校长的训话:“你们不要迷信你们的老师,你们的老师可能前一天根本没有备课,你要认真准备的话,你用三个问题,一定会问到他在台上下不来的。”

若干年后,有人说,王澍的硕士生毕业论文《死屋手记》将中国建筑学其后20年发生的事都已提前讨论了。而王澍说:我一个字也没改,离开学校前影印了5本放在学校阅览室。后来的很多师弟、师妹们都翻过,但当时我们的老师基本看不懂。”

“她对我的影响深远而又无形,更多的是关乎心性的修养。”

到同济大学建筑学院读博士时,王澍依然如故。

“他把博士毕业论文写的像小说。”王建国院长曾经读过王澍的博士毕业论文,初稿25万字,最终18次成稿18万字,却只有几个大标题,“一连串写下来,没有论文的条条框框,就像在写小说一样,一气呵成。但是其中的洞察、思考都很有层次,文字表达也相当到位。”

王澍这种桀骜不逊的性格,让他毕业后整整10年蛰伏在杭州。他在西湖边散步,在工地上穿梭,赏棋论画而不谈建筑。

这10年,王澍没有如令狐冲那样遇到风清扬,但他一样练成了自己的“独孤九式”。因为他遇到另外一个人—他的妻子陆文宇。

“我和妻子隐居在杭州,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和工匠们一起做最基本的工作,调水泥、垒砖头,画画盖不出来的房子,甚至是看看远山、晒晒太阳也能过一整天。我们结婚后的第一个7年时间,我都是这样度过。这7年主要靠她的工资在养我,我打零工,偶尔挣一笔。她属于天然自然的人,工作对她来说,就是挣个工资。她只是对她去西湖边闲荡,去哪个地方喝杯茶,逛逛菜场或者百货商场这些小事情感兴趣,我也逐渐地能适应到这样一个状态。”

王澍把这一阶段称为“我的忘却阶段”。“在这个阶段,我看中国的书越来越多,但基本上我没有看过任何和建筑有关的书。”他研究各国艺术史,并把研究领域扩大到当代艺术、哲学、文学、人类学和电影。在长期的阅读和研究中,他找到了许多的热爱,17世纪的业余艺术家李渔,还有沈从文、博尔赫斯、罗兰·巴特。

“王澍的这种文人气其实是有着多年积累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单踊教授说,“王澍的国学底子非常深厚,一手字不是能用漂亮形容的。”

1997年,王澍和妻子成立了一间“业余建筑工作室”。“人的业余爱好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对我而言,不管我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都是一样的。”

2007年的一天,陆文宇站在王澍新完成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面前,对他说:“别人不喜欢它都很难,因为它有很温暖的东西,让人不由得不去喜欢它了。”

那一刻王澍就知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个变化真的很大,这一切都是因为妻子。“她对我的影响深远而又无形,更多的是关乎心性的修养。其实到今天为止,我当年的那种张狂的劲儿还埋藏在很深的地方,但是它的外面你能感受到已经很亲和和圆润,不那么危险,不那么生硬了。其实它真正的那种力量并没有丧失,反倒多了很湿润、温暖的东西。”王澍说。

陆文宇的朴素、简单、纯真的天性,是对王澍性格最好的互补。而在王澍看来,妻子要比他放松得多,也让他明白其实生活当中,有时次要的东西才更会让人感动。

“当时一听到得奖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奖发错了!这奖应该是发给我们两个人的,若只是我,很多作品是无法实现的,也不会有这么高的质量。”王澍说。

“象山校园的一些设计理念,来自于童年在乌鲁木齐的生活。”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成为王澍的精典之作,也是他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作品。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阐述王澍的获奖原因时说:“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演化成没有时间限制、深深植根于自身环境又具有普遍性的建筑。”

而在王澍看来,他的很多设计理念,都来自于普通的生活。“对我来说,建筑就是一种日常生活。我要建造的是一幢‘房子’,而不是一个‘工程’,我所思考的是如何使作品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象山校园的一些设计理念,来自于童年在乌鲁木齐的生活。”

王澍1963年出生在乌鲁木齐,两岁以后去了北京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6岁左右回到乌鲁木齐。这4年,王澍每年至少两次往返于北京与新疆之间,7500公里以上的旅途中,王澍喜欢上了绘画和书法,虽然后来在西安和南京读完了书,但回忆起新疆,王澍说:“那段岁月对我的人生影响特别大。”

“我觉得我的生活都是片段化的,而那段在火车上度过的岁月,让我印象很深刻。”王澍说,在火车上,他看到整个世界大空间尺度的变化,让他整个人对世界的理解都不太一样。后来在王澍的作品中,人们会时时发现一些“钢铁走道”或“钢铁空间”,就像火车车厢一样。

6岁回到乌鲁木齐那年,王澍就成为了家里的挑水匠。“慢慢地我喜欢上挑水,因为在挑水的时候可以想书上的内容。”他的母亲被临时调到自治区图书馆做管理员,他幸运地可以进入书库看所有被查封的书。

7岁到10岁间,他接触到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的翻译本和中国的古书。“也许就是这些古书给我的建筑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启迪。”那时的乌鲁木齐非常寒冷,王澍的父亲和他的朋友们习惯于像沙龙一样聚会,几十个人聚集在一个人的家里,喝着云南带来的上好普洱茶和咖啡,谈普希金、鲁迅,谈很多中国的外国的事情……

“当时的乌鲁木齐既有大片的戈壁,也有大片农田,既不像城市,也不像农村。这种地平线的感觉在我的建筑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和我童年有关的。”

10岁以后,王澍迁到西安上学。“开始没有校舍,全在帐篷里上课。后来一边用着临时借的校舍,一边建新校舍。新校舍是用工地的竹篷搭的,帐篷学校和竹篷学校的经历,让我知道学校原来还可以这样。”

从小学高年级到高中毕业,王澍都是班长。全班的黑板报都是他一个人出,每一期他都会办得让全校震惊,因为每一期都很不一样。

“这可能缘于我在新疆的生活环境。我的父亲和他朋友们在一个很棒的剧团里,都是演员。他们谈的是艺术和文学,我从那时就意识到什么叫文采飞扬。我的文人气可能那时就养成了。”王澍说。

“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废除使用混凝土。”

“拆”字恐怕是当下中国老百姓最熟悉的字眼,全世界可能再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建筑行业,能像中国这样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可是,中国的建筑设计一直饱受着指判与反思,充斥着盲目追逐西方的复制品,属于中国本土的建筑理念却被摈弃。

在王澍之前,中国的建筑与普利兹克建筑奖是在精神层面的疏离。“在这个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度,我们遗憾地看到大量的城市和建筑实践摒弃了空间轴,一味在时间轴上‘标新立异’,岂不知,这样的建筑固然夺目,但却无归属感。只有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观念叠加产生的作品才能赢得广泛的尊重而历久弥坚,这也是普利兹克奖的重要考量标准。”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评价道:“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而王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秉承深入骨髓,他对弟子们常说:“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比起被反复复制的现代主题,王澍更喜欢谈传统的独特。他的学生若是通过模仿传统做出作品来,王澍必定会给零分。“传统是个死东西,你得有办法给它整活了。”

2000年,蛰伏多年的王澍开始“出关”,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而他的第一件作品,就是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座图书馆“让建筑自然地存在于山水之间”,一下子引起了建筑同行们的关注。2004年,王澍凭这个作品获得中国建筑艺术奖。

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上,首次出现了中国馆。王澍和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王澍团队和3名来自浙江乡村的泥工、瓦工和竹工花了半个月时间,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

2010年世博会,王澍被更多人所熟知。在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北部项目区中,他的宁波滕头馆是最后一个立项,却第一个完工。

这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为了表达自己的建筑理念,王澍用“瓦爿墙”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制作“瓦爿墙”的50多万块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至少百年的历史。

王澍对瓦片的情结,其实在更早时候就显现出来。2004年,他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中,就用了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来的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除了瓦片,木头、竹子等自然产品也成了王澍的原材料。

“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我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王澍说,“其实民间建筑一直就沿袭着一种传统,对材料循环持续建造。”

“我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废除使用混凝土。”这句话,代表了这位建筑家要彻底回归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决心。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园林 形式 空间 意境多元化 新式体现

中图分类号:F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78-01

1 引言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思考,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现代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人们生活的尺度的改变,中国传统园林不可能停留在传统中止步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我们应该用现代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传统园林,达到所谓的“去芜存精”。

2 中国传统园林的独具特色的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其成长过程,固然受政治、经济、地理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说,与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思维方式有着直接关系。从空间布局,到造园手法以及造园要素的选择与组织,直至意境的营造都是这种哲理和思维方式在园林艺术形式上的具体表现。

2.1 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思想”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人宇宙观和自然观的体现,也是中国人哲学和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国哲学家往往通过直观体验,用心体会宇宙时空的流逝,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同时,中国传统园林也包含诗情画意的心境,传统园林理论的奠基者文人们用十分含蓄的方式在园林中为自己创造另一片诗情画意的世外桃源。

2.1.1“天人合一”和谐之美

中国传统园林的的设计思想集中体现着古代朴素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园林是人类对理想环境的模拟,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这种观念的一部分。

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崇拜有着深刻的联系。其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传统园林中极具代表性的观念,一方面表现出天与人的对立,令一方面也表达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对自然山水的崇拜,为后世形成我国特有的山水文化奠定了基础,并深刻地影响着文学、绘画、诗词和园林艺术。

于此同时在这种世界观领导下的儒家与道家文化也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二者互补互生,共同奠定了传统园林文化和谐的基调。在园林中,道家的思想和典故在园林中反复的出现,甚至成为符号化的景点配置,异化成为主人修养的特征。尤其是景点的名称以及匾额的来由,更是具有浓烈的诗情画意。[2]

中国传统园林以自由的精神实现了道家的理想,也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2 中国传统园林独特的“设计手法”

我们常常所说的园林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实体和空间。实体就包括园林中的建筑,假山、水体、植物等造园要素,它们产生视觉形象的主体;而空间是指包围实体的空场,是人们休憩游赏所必须的。实体构成空间,空间围绕实体,这是两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3]。中国的传统园林运用造园要素营造优美的园林空间,组织各个园林空间,创造出一系列典型的的空间格局,到现在仍然有非凡的借鉴意义。[4]

3.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启示

现代风景园林的服务对象是大众,每个人生活经验、文化知识、艺术素养的差异,会导致对意境感受的不同,因此需营造易于大部分公众领悟的,符合现时代审美情趣的意境。

3.1 设计思想

3.1.1 传达出以人为主体对自然的感受

中国传统造园家既以“自然为师”,把自然山水作为造园的原型,又反对拘泥自然山水,完全照搬自然的局部或典型片断,而是追求“高于自然”,借助对艺术品的模拟和艺术手法的运用,将自然从原型上升到艺术的高度,

3.1.2 体现出多元化的意境――尊重场所精神

由于中国传统造园中“天人合一”意境的体现和“诗情画意”的表达,过多的注重于象征寓意上,古代士大夫所追求的超脱隐逸、虚静、清逸、淡远的审美情趣,难以契合现代人简洁、明快、开朗、大方的审美情趣,因此这种象征寓意正逐渐淡化,以至于无法被现代人所感知。因此现代中国风景园林的意境设计应走出传统的束缚,在中西文化多元交融的背景下,探索多元化的意境。

3.1.3 因地制宜的创造出地域性景观

中国的传统园林,雄浑威武厚重的北方皇家园林,轻盈灵动的江南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创造景观的典范。现代园林应以自然空间为基础,结合当地人文景观的形成机理,利用地方材料、工艺,营造与自然空间相协调的人文空间以及满足游人观赏和游憩需求的各种人工设施。从而使作品呈现出强烈的传统的和地域特征,具有表述性而易于理解。[1]

4.小结

传统不是是静止的,而是随着时代的潮流在同步的前进着的。现代的风景园林有了中国传统园林如此优秀的先驱,加上现代风景园林师对传统的积极探索与研究,积极的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地域性与国际性结合,探索传统园林的新式表达方式,同时倡导多元化意境的表达,相信在不久现代的中国园林一定能焕发出新的光彩,在另一个时空里与中国传统园林交相辉映,和出一首穿越古今的园林赞歌。

参考文献

[1] 秦岩.中国园林建筑设计传统礼法与继承研究 [C].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 方晓风,中国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2.

[3] 何佳.中国中国传统园林的构成研究 [C].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熊瑶.中国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意义[C].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4] 方晓风,中国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12.

[5] 朱建宁.解读网湿园 [J].中国园林,2007,23(9).

[6] 张国昕.大唐芙蓉园对唐风文化园林设计理念的启示 [J].山西建筑,2010,36(14).

[7] 张国昕.唐代园林特征及西安唐风园林设计理念研究 [C].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8] 王向荣.西安世园会的大师园[J].中国园林,2010,26(6).

[9] 王向荣.四盒园-空间和诗意的花园 [J].风景园林,2010,2.

[10] 朱建平.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 [J].时代建筑,2006,(3).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建筑哲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风水宝地、事死如生、等级、清昭陵

中图分类号: B0 文献标识码: A

中国建筑文化由于其内涵和形式的独特风格,形成了中国建筑文化独特的语言体系。我国传统建筑作为哲学的物质载体,通过蕴藏在其中的高超木结构技术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韵,映射出的美学精神、严肃的伦理规范,以及对人生的终极理解,铸就了高雅的理性品格和深邃的哲学境界。本文以清昭陵为例,论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陵墓建筑中的体现。

所谓陵寝指中国帝王的陵墓陵宫,是属于墓葬文化的一个建筑门类,中国封建文化发达,帝王乃“真龙天子”,权倾天下,故陵寝建筑的繁荣,也是世所罕见的。陵墓的建造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

一、风水宝地的环境模式:

“风水宝地”,确实有着较高的物质环境和自然景观质量,大都符合我国自然大气候,并依据当地的具体小气候和地形而选定,是古人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

归属于中国山脉水系的大概,以及纳阳御寒的气候实利功能,风水学家概括出了一个“风水宝地”的环境模式。这个环境模式是一种理想的背山面水,左右围护的格局:建筑基址背后有座山“来龙”,其北有连绵高山群峰为屏障;左右有低岭岗阜“青龙”、“白虎”环抱围护;前有池塘或河流婉转经过;水前又有远山近丘的朝案对景呼应。基址恰处于这个山水环抱的中央,内有千顷良田,山林葱郁,河水清明。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盛京)昭陵位于盛京城北约十华里,在满语中叫“额尔登额蒙安”。因在盛京城北,,俗称“北陵”。昭陵始建于清祟德八年(1643),至顺治八年(1651)完工。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盛京通志》称昭陵“风水”曰“福陵发源于长白,昭陵自城东北叠嵘层峦至此,宽平洪敞,辽水右回,浑河左绕,有包罗万象控驭八荒之势。”亦称:昭陵是由福陵后龙起伏转换落脉结局。福、昭二陵“同干分支,二陵为一体”。并据此推断。昭陵选址的“来龙”出自福陵天柱山的“后龙”。太宗皇太极是太祖努尔哈赤之子,昭陵龙脉起自父陵后龙不仅合乎“风水”条件要求,而且也与辈份相合。又有三台山作为后靠。

二、事死如生的空间布局

事死如生,是中国传统陵墓营建的原则,所以皇陵的建设亦突出皇权的至上。建筑中轴线的观念与古代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相谐的。屈原以建筑学实际也是原始宇宙说的眼光,对天地宇宙的方位、体量深表关切:“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架其衍儿何?”这两句是说:整个大地平面既然呈南北狭长之形。,屈原诗歌中所反映的这种南北长于东西的宇宙大地平面观亦即建筑平面观,对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的平面安排深有影响,那便是对建筑群体平面安排的南北狭长及由此产生的纵深之美的执意追求,是与中国古代传统的“中轴线”文化观念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走过甬道,周边的气氛浓郁起来,来到灵前,有开阔的广场,进入陵寝空间是在一个凸字形月台上,有一个石坊作为前导,标定空间,石坊前的坡道抬升台面,走过石坊,第二层台面提高了大红门的陵园主门的地位。石坊与大红门通过颜色(一青一红)、虚实、体量的对比和地势的提高,描绘出陵园起始阶段的路径。

进入大红门后,可分为三个空间层次:第一阶段:从大红门到隆恩门,第二阶段:从隆恩门到隆恩殿,第三阶段:从隆恩殿到宝城。第一阶段是神道空间序列,又石望柱统领,甬道两侧有六队石象生显梯形排列,利用透视学原理越远对兽间距越近,增加视觉景深,延长神道的深邃感。有偿的神道塑造的气氛,在威慑人的灵魂,两侧石雕似仪式化的象征,实现了死对生的压制性对话。继续前行,是方正的神功圣德碑亭,内有圣德碑,上刻有皇太极一生的文治武功,向生者宣扬着死者的功业。神功圣德碑亭位于甬道的正中,却不可以穿越,而是绕行,所以建筑内部只有陈列空间,无交通空间。绕过碑亭,在肃穆的方城城墙之上有高大的隆恩门楼。两侧四座配殿和碑亭、华表、门楼一起限定出一个方形空间。空间从之前的狭长,转换成面式的方形空间,突出隆恩门的雄伟,人的心灵重压抑转向震撼。隆恩门楼的高耸起了提神的作用。

穿过隆恩门,是第二个阶段――方城空间。幽深的门洞,是为了突显方城内空间的开朗。方城内主体建筑――隆恩殿位于方城北部,与两个配殿形成方城后部空间的围合感,宽大的方形广场将视线推向远处,通过配殿的收敛,是视点集中在隆恩殿上。与第一阶段相比,开敞、恢弘的空间显示了皇家的气魄,隆恩殿张扬着帝王生前的威仪。转到明楼前,空间突然局促起来,殿后与明楼之间的空间很局促,而这里又挤放了石五供使这里更加拥挤。走过整个昭陵,最好奇,最不解的地方便在于此,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甬道实际上停止在了隆恩殿月台之前,而不是方城末端的明楼,也就是说,设计者引导生者进入的空间终点就是隆恩殿。隆恩殿后空间即为第三阶段――隆恩殿到宝城,这个局促的空间是一段生与死的过渡,是生者对彼岸的沉思。石五供是生者对死者的供祭,而明楼则是要诉说对生死的界定,继续前行迎面是封闭的影壁墙。在方城和宝城之间形成月牙形的院落空间,是生者路线的回旋,这里的回旋,提出了生对死的迷惑。这个第三阶段的空间不仅是前两个空间的首位,还是一个哲学思辨的过程,是无尽的回想。

三、等级制度不甚完备的单体建筑

儒家的王道思想强调每个人通过“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德行的修养来达到“内圣外王”境界,而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方面里,统治阶级真正推崇得比较细致的是“礼”。因此,“礼”的思想与“礼”的制度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这种等级观念体现在建筑上,则主要表现为以维护伦理为目的,而建构起一系列“分尊卑”、“辨贵贱”的建筑等级秩序模式。表现在建筑中,无论是房屋的开间数还是对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构件的使用上,均有严格的贵贱等级之分,不能随意逾越,在关内明清各陵都毫无例外地恪守了这一思想。

清昭陵作为清初关外的建筑群,其单体建筑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建构起严格、明确的建筑礼制,等级极不规范,做法混乱,随意性较大,这与中原宫室建筑的诸多规定是极为不符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清初关外宫式建筑的特点。在房屋开间数上,有奇数也有偶数,隆恩殿与东西配殿等却均是五开间。再看对屋顶的使用上,建筑的主次关系没有与屋顶形式的尊卑进行严格地匹配,隆恩殿虽是整个陵寝的最核心建筑,但仅是单檐歇山顶,较明楼和神功圣德碑亭的重檐歇山顶等级还要低。这些现象都说明早期满族人虽然吸收了汉文化,但对于其建筑等级制度文化的周密考虑和形式上的体现却未了解到其精髓所在。

中国建筑设计很早就吸收了传统哲学思想,它对传统建筑的影响比其他国家的建筑体系显得更为悠久,也更深刻。中国古代建筑对传统哲学思想的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今天,如何把握好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建筑上的运用,是值得每一位建筑师思考的问题,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建筑哲学思想,对中国未来的建筑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3

[2] 毛兵.空间的生命对白――沈阳故宫与昭陵分析[J].建筑师,2008(3)

[3] 程孝良.论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D].四川:成都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

上一篇:行政哲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经济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