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范文

时间:2023-03-13 22:31:12

建筑学院

建筑学院范文第1篇

二年以上工作经验|男|25岁(1990年3月9日)

居住地:广州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1年8个月]

公 司:XXX建筑工程总公司

行 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职 位:房屋设计师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装璜广告设计

学 校:广州市建筑学院

自我评价

本人从事广告、建筑装饰、建筑智能化行业工作多年,全面统筹经验丰富,熟悉各自操作流程,有广泛的社会资源,擅长业务洽谈、方案设计(技术、施工组织)、 材料采购、工程预结算、施工管理、企业形象策划及营销推广,熟练运用软件:corldrew、photoshop、freehand、AutoCAD、 Office等,略懂3Dmax、Lightscape。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一个月之内

工作性质:全职

希望行业: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目标地点:广州

期望月薪:面议/月

目标职能:房屋设计师

工作经验

2013 /7—至今:XXX建筑工程总公司[1年8个月]

所属行业: 房地产,建筑,安装,装潢

设计 房屋设计师

1.负责公司内部装修事宜的招标、评标。

2.技术方案设计、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工程监理、预/结算,整合企业VI形象。

3.负责公司的画册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名片的设计等工作。

4.平时的工作方式主要是直接跟客户沟通和交流,按客户的要求来设计。

2012/7—2013 /7:XXX工艺厂[1年]

所属行业: 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珠宝

设计平面设计

1.工艺厂是一间软体沙发家具厂,工厂主要是以生产和出口懒人沙发和豆袋为主。

2.我的工作是负责平面设计方面的工作。如:产品画册的设计,产品印花的设计与制作,产品配色,产品拍照和产品图片的处理。

3.产品附件的制作如:织唛、吊牌、洗水标、箱嘜、条形码等的制.,还有参与公司新产品的开发。

教育经历

2009/9—2013/6广州市建筑学院装璜广告设计 本科

证 书

2012/6 大学英语六级

2010/6 大学英语四级

语言能力

建筑学院范文第2篇

另外的观点认为,学院的前身是寺庙和修道院。人类历史上,宗教是最早的也是一直在传授人类文明的组织,很多被世人遗忘的知识都是依靠宗教经典流传下来,甚至很多的经典就象谜一样,至今没有被人们理解和破译出来,今天已经被很多领域应用的解释学,就是从解释宗教经典发展出的一门学科。在各种宗教建筑中,都能体现出很强的教育因素。

前几年去作建筑考察时,寺院的形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藏传佛教的寺院从某个角度来看也就是大学。每个大寺院有一个措钦大殿,措钦大殿内设有拉康,拉康即是佛堂。再下一级的组织是扎仓,意译就是僧院,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每个扎仓有自己独立的学习内容,有的是历法、有的是藏医,比如青海的塔尔寺设有四大扎仓

①参尼扎仓,即显宗学院,研究内明、因明。

②居巴扎仓,即密宗学院。

③丁科扎仓,即时轮学院,研究天文、历算、占卜。

④曼巴扎仓,即医明学院,研究医药治病,专门培养医药人才。

扎仓下面还设有康,就是喇嘛们居住的地方。每个扎仓基本形式是一个中间带有院落的方形多层建筑,中间有佛堂和院子,四面的房间面向中间开放。喇嘛们在四面的房中学习和修行,而在中间的佛堂中拜佛,在院子中辩经。

佛陀在毕钵罗树下经过七天七夜觉悟成佛后,在波罗奈斯城外的鹿野苑初转,之后佛陀居住时间最长的是拘萨罗国的舍卫城和摩揭陀国的王舍城,前者有富商须达多和太子祗陀(逝多)捐赠的祗园精舍(又名“给孤独园”),后者有竹林精舍,是释迦牟尼对众人说法布教的重要场所。这些传道场所就是一个个学习和参悟的校园。古代,从印度通过西域传进中国的石窟除了作为对佛祖崇拜的场所外,修行和学习也是石窟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在敦煌石窟还是龙门石窟,除了那些漫壁造像和雕塑的大型石窟外,还有很多只能容纳一个趺坐信徒的小窟的原因。从阿富汗等地方的遗迹来看,这种教育和修行的痕迹更浓重。

在西方,中世纪的修道院形制也很接近这样,中央是一个祈祷的教堂,边上是一个中央回廊(cloister),周围环绕的是一个个小室,小室中只有一个朝天开放的窗户,迎接着上帝的召唤。现代主义的大师勒・科布西耶设计的拉图雷特圣玛丽修道院几乎成了所有修道院形制的抽象和提炼。

可以看出,有了教育,教育就离不开建筑。宗教的教育往往是从体验开始的,因为很多事情是不可以言说的。对于空间和建筑的教育在很多的地方也同样是不可言说的,同样要从体验开始。所以我一直认为:建筑的教育应该从一个可以教育的建筑开始。

2003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美院)合作办学,筹备成立建筑学院,同时开始启动设计学院和建筑学院的教学楼设计。这给了我们一个为了建筑的教育来设计教育的建筑的机会。

塑造学院单元

为了设计出适合美院特点的、独具特色、并且能够充分满足设计专业和建筑专业教学的建筑,我们对历史上的教育建筑进行了一些研究。从对过去宗教寺院、修道院、学院等建筑的研究来看,教育建筑也有自己的形制。根据不同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实施不同的建筑布局,不同的建筑理论,会有不同的建筑形式。

建筑的教育有其独特性,艺术学院中的建筑教育更有其特殊性。建筑教育不完全是一种授课式的教育,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一种实践性的、启发式的教育,理论知识传授在有些时候要让步于经验知识传授。在很多情况下,学生间的互相影响和启发甚至不亚于教师的指导。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仅要通过理性来学习,还要求通过感性的、直觉的感受来学习。这样,在建筑教育中就需要几个行为环节:授课、实践、观摩、交流、体验。这些行为对应的空间容器就是教室、绘图教工作室、展厅、交流空间和能够产生对比的不同尺度空间。

经过对美院建筑系人群行为的研究和对历史中各种教育建筑的初步探索,我们寻找出学院单元的基本原型:

①院子,有顶子或者没有顶子,应该有光线射下来。做展厅或者交流场地。

②围绕院子的走廊。

③围绕院子的大空间,用作工作室。

④走廊外侧的小间教室,用作授课。

⑤院子中可以通向各层的楼梯。

⑥既可以通向院子也有对外面视野的交流空间。

以这个原型我们设计了3层的学院单元。每个学院单元是一个学院。每个学院有3个自然层,环绕着一个3层通高的内庭院,1、3层为给学生用的开放大空间,2层为教授工作室的小房间,全部围绕内部中庭,四面空间向中庭开放,中庭是学院的交流中心,这样每3个自然层就构成一个独立的学院空间。把3个独立的学院单元叠摞起来便形成了设计学院和建筑学院教学楼。形成这样的布局:1、2、3层为学校公共部分,4、5、6层是设计学院,7、8、9层为建筑学院。3个部分既是相对独立的,也是可以通过统一的垂直交通连接起来。

只要进入了学院空间,就可以通过内部庭院的步行楼梯上下联络,不用再跑到外面乘坐电梯或者消防楼梯进行上下层间的交通。学院内部的中庭就成为每个学院的中心,整个空间围绕着这个中心设计,学生老师的教学也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的。中庭成为平时教学评图、阶段作品展示、周末联欢的空间。每个学院都有各自独立的单元。

创造空间体验

建筑艺术和其他视觉艺术之间的最大差异是空间尺度。其他视觉艺术虽然也有尺度问题,但是多数是从平面上和作品外部来观察和欣赏,建筑物从外面欣赏时和雕塑有着相似的欣赏经验,但是更特殊的是它具有从内部体验的独特性。即使抛开功能等建筑因素来看,“空间”及“空间尺度”也是其他视觉艺术无法表现的。我们认为,尺度感觉的生成,来源于尺度的体验,空间的初步体验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环节。

在以往建筑学院的建筑中,着重于使用功能的设计比较多,对于学生体验空间的重视比较少,很少在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环境中着意创造出可以培养空间感觉的空间。或者可以说,没有专门为建筑和设计教育着意创造适合教育的建筑。在这个教学楼的设计中,创造多变的空间体验和可以度量的尺度体验成为建筑设计的另一个动机。

1、不同高度的空间组合

在每个学院空间中有3种层高的空间,有1层层高的,有2层层高的,有3层层高的。不同层高的空间组合在一起,

互相连接和穿插,还有的地方通过桥廊分隔,是使用者增加对于垂直高度空间和尺度的体验。

比如:入口门廊是2层层高,进入大门后是1层高度的门厅,向里面走就是3层层高的大台阶空间,沿大台阶上行到2层的大展厅,又是2层的空间高度,而这一系列的空间都是连通的。这样的空间组合渗透到建筑每个层面。

2、不同宽度和进深的空间组合

在平面设计上,设计了多种不同大小的空间,有半个开间的小空间,也有10m宽40m深的大型空间,在大空间的旁边还有8m见方的交流空间,空间的序列和形式,形成了水平方向空间和尺度的体验。

3、不同高度的视线位置

在不同高度的空间中,每个自然层都可以对空间进行观察。在学院单元的3层高的庭院空间中还设计了一个桥梁,从桥梁上可以改变观察空间高度的视角。另外,大台阶和空间中楼梯的设置,也增加了丰富的视线位置,在2层展厅中还特意设计了一个下沉空间,更多地增加了视线感受。

4、不同的空间限定方式

单片墙体、列柱、双墙围合、直角围合、凹龛围合、升高、下沉、顶面……在这个建筑中出现有各种空间限定方式,并且在使用中还会由使用者继续增加和发展。在我们回访的时候,已经看到,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已经开始创造性地使用这个建筑了。

另外在柱网和高度上的设计尽量采用惯常尺寸,让学生习惯尺度和尺寸。比如,建筑的东西柱距都采用8m,南北向的,两侧为8m,中间一跨为10m,每个学院中间大厅的轴线尺寸为10m×40m,净高度接近12m。这些尺寸可以使建筑学院的学生用感官直接体验抽象的数字,渐渐培养出初步的空间尺度感觉。

再有,在这个建筑中,对于设备和电气设施的装修也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处理手法,将设备和电气的风道、线管、风口、灯具等等全部布置,不加掩饰,让学生们知道除了他们平时看见的地面、墙体、吊顶之外,完整的建筑还要包括很多设施,这些不同的材料、器材、产品共同组成了建筑,让这些建筑的每个细小的组成部分都成为学生的教材。

艺术与建筑相结合

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审美观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教育和知识背景的不同,也造成审美观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在本教学楼的设计中,融合了建筑师和艺术家双方的审美观。

建筑师实践性强,对于空间的理解和尺度的把握有着职业的优势,而艺术家比建筑师更容易突破固有的观念,更容易打破一些惯常的做法,使建筑空间在建筑师把握好尺度后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艺术气质。这个建筑是一次特别的尝试,从建筑设计开始就策划要吸取双方的优势,由双方共同完成这个建筑,不仅仅由设计院的建筑师进行设计,同时也使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和艺术家们一起参与到建筑设计中来。艺术家们对于建筑非常敏感,同时也热心参与建筑设计工作,特别是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先生。在我们接受设计这个建筑之前,美院的很多老师和学生也曾经出过很多方案,里面不乏亮点,有一些已经被实施方案吸取进来。正式开始设计后,美院的老师们也提出了很多的设计设想,提出他们希望如何使用这个建筑,这些很有价值的构想都被吸取进来加入到设计中去。

在室内装修阶段,艺术家们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将建筑师设计的空间装饰得更丰富多彩,现在各个空间中的装饰装修的形式和色彩基本都是依照潘院长的设计思路发展出来的。比如 “三个展厅之间寻找变化,第一个展厅以白色为主;第二个展厅想用大红的展板装饰一下白色的室内空间,提提精神,第三个展厅用了多一点的传统符号,希望提醒建筑学院的学生不要忘了搞建筑要研究文脉。”特别是首层通向2层的大台阶,原来建筑师设计的是平行台阶,潘院长将园林中的手法借鉴来,设计成斜向和不规则的台阶,呼应大厅里面的斜墙面,使大厅更加生动了。实践证明,这种联合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应该说,这个建筑是建筑师和艺术家合作的结果,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办学的一个重大成果。

结语

现在,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的学生们已经在这个建筑中学习生活了一年了,这个建筑在老师和学生们的使用过程中开始显示出我们原来设想的样子。同学们在通长的大教室中作设计而不是像原来那样窝在自己的宿舍里做作业,老师们和同学始在中厅中进行课堂的讨论和评图,同学们在中厅中组织自己的联欢会、打羽毛球,各国的交换学生和访问学者们在二层的咖啡厅里休息和讨论问题,每一个能张贴的墙面上都被同学们利用起来展示自己的作品……

今天,在2层的大展厅里面,是美院中使用最充分的地方,在这个大厅中举办过展览、毕业答辩、会议,举办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不仅仅是建筑学院和设计学院自己使用,其他学院也来使用,甚至在里面还曾经举办过时装会和音乐节的摇滚乐演出。

建筑学院范文第3篇

1•1试验材料

土壤样品取自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绿化区内,采集0~20cm和20~40cm2个土层深度的土壤。

1•2试验方法

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地段,面积分别为100m2(10m×10m),在每块样地内随机选取10个点,去除地表的凋落物层,然后用直径4•5cm的取土钻采样,相同土层的土壤组成1份混合土样,去掉土壤中可见植物根系和残体。测定土壤中全氮、全磷、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以及pH值和电导率(EC)。全氮含量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全磷含量测定采用高氯酸-硫酸-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含量测定采用火焰光度法,速效磷含量测定采用盐酸-氯化铵法,pH值测定利用pH计,EC测定利用电导率仪[1]。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全氮含量

样地内土壤的全氮含量偏低,0~20cm层土壤含氮量比20~40cm层略高(表1),但均<0•2%,不能满足植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应提高氮肥或有机肥施用量,以提高土壤氮含量。

2•2土壤全磷及速效磷含量

样地内0~20cm层和20~40cm层土壤的全磷含量均>50mg/kg(表1),说明2层土壤磷库水平均较高。2层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均<20mg/kg,说明该样地土壤速效磷供给相对不足。

2•3土壤速效钾含量

过去认为土壤速效钾含量<60mg/kg为低水平,60~100mg/kg为中等水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目前认为速效钾含量150~200mg/kg为高钾水平;<50mg/kg为缺钾水平。样地内0~20cm层和20~40cm层土壤速效钾含量仅7•819~24•526mg/kg(表1),说明该样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很低,需要增施钾肥。

2•4土壤pH值

样品土壤pH值>7•5,呈碱性,这是由于该校区土壤中常混有建筑废弃物、水泥、砖块和其他碱性混合物等,其中的钙向土壤中释放;此外,还沉降大量含碳酸盐的灰尘,水泥风化向土壤中释放钙,土壤中碳酸盐与碳酸反应形成重碳酸盐等因素[2~5],导致该校区土壤pH值与自然土壤差异明显。pH值过高会引起植物营养缺乏或受毒害[6,7]。

2•5土壤电导率

样地内20~40cm层土壤EC值达到1•66ms/cm,比0~20cm层高0•95ms/cm(表1),说明20~40cm层土壤可溶性盐含量很高。有关试验证明,土壤中可溶性盐含量高,可能会形成反渗透压,将植物根系中的水分置换出来,使根尖变褐或干枯,可溶性盐浓度过高还会使植物受到损伤或造成植株根系死亡。土壤湿度的波动会使可溶性盐含量过高的问题进一步恶化,植株根系受损伤严重,无法吸收水分和营养,导致植株出现萎蔫、黄化、组织坏死或植株矮小等症状。EC值过高也会增大由绵腐病菌引起的根腐病的发生机率。

3土壤改良方法与措施针对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南校区土壤养分含量低、呈碱性和电导率大等特点,可采取一定措施改良和培肥土壤。

3•1物理方法

可以采取深翻熟化、客土栽培和培土(壅土、压土与掺沙)等措施改良土壤,也可以采取松土透气和地面覆盖地被植物等措施改良土壤。

3•2化学方法

3•2•1施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属于偏酸性肥料,土壤有机质(风化煤)和土壤有益微生物(固氮细菌、磷细菌和硅酸盐细菌)含量较高[8]。其所含的有益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机酸,不断释放出迟效态氮、磷、钾,因而能有效改善中度盐碱土pH值,减缓土壤有机质的降低,减缓由于植物生长所造成的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消耗,这些因素均对改良盐碱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2•2施用化学改良剂可施用电厂脱硫石膏、日本盐碱地改良剂和磷石膏[9]改良土壤,以及采用深松土壤、化学改良与种植耐盐牧草相结合的模式改良土壤[10]。

3•2•3施用燃煤脱硫产物燃煤脱硫产物可对碱性土壤起到较好的改良作用。该改良方法首先是采集土样,通过化验,计算出改良所需的CaSO4量;再根据燃煤脱硫产物的成分,计算出脱硫产物的需要量;然后将脱硫产物撒施于地表,进行灌溉,并且采用与正常土地相同的田间管理措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改良速度快、效果好的优点,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特性,提高作物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11]。

3•2•4利用土壤液膜土壤液膜是1种棕褐色液体,属于土壤结构改良剂。用喷雾器将其喷洒在土壤表面,可以起到类似塑料地膜的增温和保墒作用。此外,还可以随农事操作将其翻入土中,在1段较长的时间内起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

4结语

建筑学院范文第4篇

根据我馆业务流程图,再结合本馆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我馆实行知识管理之后的业务流程(见图2)。整个机构设置三大部门,资源服务部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所在。资源服务部采用一种纵横交错的网络化模式,以学科专业为标准划分为若干小组。结合目前图书馆资源配置的现状,尤其是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学科专业分布的实际情况,可采取重点(特色)学科先行,兼顾一般,逐步展开的原则。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目标有以下3个,第一,为师生提供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服务;第二,新的业务流程为馆员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创造了空间,人员的配置有效刺激了馆员积极努力地工作和自我充电,有利于馆员自身素质和知识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第三,整合了我馆的知识资源,实现了知识增值。

2开展馆员个人知识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提高馆员的个人知识水平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克服知识的无序状态,有效地组织知识、控制知识以及传递知识,提高知识的利用率,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已是广大馆员面临的当务之急。馆员个人知识管理包括馆员知识和个人知识管理两个方面。其中馆员知识包括馆员掌握的原理知识、事实知识、技能知识、人力知识等4种。以上4种知识可以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原理知识、事实知识和人力知识以及一部分技能知识称为显性知识,而难以规范化、系统化和直观表达的那部分知识称为隐性知识。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个人知识整理的方法,是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协助馆员整合随手可得的各种资源,在信息工具的协助下,让原本简单的资料,变成具备更多价值的信息或知识的过程,实质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个人知识管理包含3层意思:第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第二,通过多种途径学习新知识,吸收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和优点以弥补自身思维和知识的缺陷,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特色;第三,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激发创造出新的知识。总之,就是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随着馆员个人拥有的知识的增多,迫切需要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知识管理,图书馆员可以从以下途径来进行个人的知识管理。

2.1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的创建

图书馆员可以根据自身拥有知识的类目,选择一个个人知识管理的软件,将自身的隐性知识以及掌握的各类显性知识,按类存于知识管理软件中,形成个人知识管理体系并持之以恒。

2.1.1个人数字图书馆

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采用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全文数据库软件,将有关的网上信息和自创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存储,使之成为有组织的信息集合。个人数字图书馆相当于个人的信息仓库,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控制功能。通过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馆员可以轻松实现对自身知识资源的管理,是个人自主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例如我馆很多馆员都在利用中国知网创建个人数字图书馆。

2.1.2网络日志Blog

网络日志已经成为馆员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一个Blog其实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张贴的文章一般都是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序排列。Blog作为馆员的网络个人日记给馆员提供了个人展示自己某个方面才能的空间,通过网络任何人可以访问,是学习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利于知识共享。

2.1.3专门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

可以在网上基本免费甚至免费下载使用这类软件。常见的专门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有个人知识王(IspaceDesktop)、超级文档管理器、文档资源管理软件(Mybase)等。这样馆员在为用户提高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

2.2个人知识学习网的构建

馆员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前提是拥有很多知识,所以馆员要进行知识的学习,构建馆员的个人知识学习网。

2.2.1人际网络

人际网络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关系网。馆员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同时也是馆员自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2.2.2学习与培训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馆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时期馆员的知识构成主要是以图书馆学知识为主,如分类、编目、图书排架等。而在网络时代,馆员的知识构成将要求多元化,包括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外语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知识等新型的知识。

2.2.3网络

图书馆员也可以通过专业的图书馆学的网站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建立内部知识库

图书馆内部的知识共享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建立知识库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库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库,既存储信息也存储与信息相关的语境。它是在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用于知识管理系统的工具,将物质世界相互独立的简单的平面性数据和信息及知识转化为电子世界立体性的知识网络体系结构。知识库是一个动态的有机体,其价值在于不断更新。知识库的作用主要是使信息和知识有序化,同时使大量的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编码化和数字化。图书馆要有计划地建立图书馆整体以及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专业知识体系,将现有知识分门别类地提炼加工,同时及时搜集所需的新知识,以形成有本馆特色并不断发展的系统性知识库。结合本馆实际,本馆内部知识库是对图书馆所获取的读者、馆员的知识评价、选择和有效组织后的知识的存储中心,具体包括馆员的个人资料、馆员的论文等学术成果、为师生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对师生的知识需求进行分析的结果以及学科专家的资料。

4创建学习型图书馆

学习型图书馆是指图书馆能够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与具体措施,促使其成员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个人生命潜能,提高人生价值以充分实现自我,形成良好的图书馆气候和文化,进而带动图书馆的创新与进步,实现顺应变迁和持续发展的目标。学习型图书馆的建设,就是要结合图书馆的发展以及馆员个人的愿望,通过全馆学习的形式,创造一种良好的全馆学习的图书馆文化,使全体馆员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

4.1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发展目标

学习型图书馆的建立要求图书馆全体馆员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发展目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来了解馆员的愿景和目标,图书馆领导者再来整合这些馆员个人的愿景和目标,从而提出一个全体人员都能接受的务实的共同愿景和目标。

4.2发挥馆长的作用

学习型馆长是学习型图书馆构建的灵魂,首先馆长要能够整合一个务实的全体馆员认可的共同愿景和发展目标。其次要有杰出的战略规划能力,能够明确规划出未来本馆如何构建学习型图书馆,再次要懂得授权,适度赋予馆员和读者更多的权利,让他们能够参与一些决策的制定和服务质量的控制。另外,馆长要以身作则,以此来带动全体馆员。

4.3建设学习团队

只有当整个图书馆都处于不断学习追求进步的状态时,图书馆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馆员个人的成长速度也比其他的方式更快更有效。图书馆所有的成员都要共同努力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和习惯,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学习团队。

4.4实行激励约束机制

在图书馆实行激励约束机制,可以激发馆员的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约束机制包括奖励机制、用人机制和约束机制等。我馆创建学习型图书馆活动的具体实践活动有以下一些形式:一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发展图书馆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各种形式的学习团队是图书馆进行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我馆先后组建了文献资源建设小组、参考咨询小组以及网络技术小组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团队,促进了全馆信息的沟通、知识的共享,有利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和馆员个人能力的提高。二是开展全馆学习。我馆除组织正常的政治和业务学习,还坚持每月举办业务讲座,一般是由各部门的主任或业务骨干根据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向全馆介绍自己工作方面的业务知识,这样可以加强全馆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了解,有利于提高馆员服务水平、拓宽馆员的知识面。我馆每周五下午停止对外开放,作为全体馆员的学习探讨时间。通过全馆馆员共同学习,掀起了全馆学习热潮,形成了全馆学习的图书馆文化。三是开展培训与交流。根据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最近几年我馆先后邀请了一些图书馆界的专家举办了一些专题讲座,通过馆员和专家面对面的交流,开阔了馆员的眼界,提升了馆员的素质。另外,我馆结合本馆实际和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派业务骨干到兄弟馆进行学习与调研,并且积极组织馆员参加全国性的专业学术会议,把新知识、新文化带到图书馆工作中来。四是重点培养业务骨干。创建学习型图书馆的中间力量是业务骨干。通过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带动其他馆员的发展。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实行绩效管理,通过物质奖励以及其他形式的奖励,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馆员的创造能力,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5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

在介绍了我馆的各种资源、技术的条件下,笔者构建了一个本馆知识管理系统的模型。

5.1第一层第一层是用户层。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的用户主要是全学院的教职工、学生和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授权过的外部人员。

5.2第二层

第二层是界面层。主要有业务界面和图书馆界面。业务界面供图书馆工作人员使用。目前,我馆的自动化系统是深圳大学自行开发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开放性,可实现采访、编目、借阅、检索等业务功能。同时可直接从CALIS联合目录中心下载数据。图书馆界面主要指图书馆网站。读者在图书馆网站可浏览、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5.3第三层

第三层是数据库层。知识获取主要从知识资源来采集,知识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的传统的纸质文献、数字化的电子文献以及各种数据库等。而知识组织则利用图书馆内部知识库来进行。知识服务主要通过参考咨询、信息推送等方式。而馆员知识学习这一块则图书馆有相应的培训与学习以及知识社区等途径。

6结语

建筑学院范文第5篇

一、基本概况

1、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2007届毕业生共有303人,其中本科287人,研究生16人,党员15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0.2%。本届毕业专业有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五个本科专业;一个硕士点(农业水土工程)。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专业69人,男52人,女17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58人,男45人,女14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53人,男41人,女12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58人,男34人,女25人;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专业49人,男31人,女18人;研究生16人,男8人,女8人。

2、生源分布情况:外省生源共5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8.6%;省内生源共246人,占毕业生总数的81.2%。

3、毕业生初次就业基本情况如下:***

从上表可知,截止2007年8月29日统计,实际就业人数224人,初次就业率为73.9%。我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比去年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并且选择到西部就业、自主创业和考研的学生人数均有大幅度上升。

截止7月初,我院303名毕业生已分批离开母校,愉快地奔赴工作岗位。在毕业生离校期间,没有出现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等违纪事件,学院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按学校规定顺利完成。

二、主要做法

(一)齐心协力,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学院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学院的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基础。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统一思想,面向市场,强化服务,把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领导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和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强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保证了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达到1:500以上,在办公条件、人员配备、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充分保证和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有力条件和保障。

(二)加强宣传,使毕业生充分认识国家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从计划分配向自主择业转轨时期,国家的就业政策也正处于不断调整的阶段,因此,贯彻执行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并进行广泛宣传是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心,对毕业生着重介绍当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方针,宣传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做到让每一位毕业生知晓当年的就业政策。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宣传,使我院毕业生人人能够全面理解国家和云南省的就业政策,从而避免了择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认真完成上级就业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活动,认真组织填写2007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按要求认真组织毕业生核对生源信息并按时反馈,毕业生就业、待就业基本信息登记表,2007届毕业生离校信息登记表,填写毕业生的离校跟踪调查表,做好本院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等工作。按时保质地完成了我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计划和初次就业率的统计上报工作。

(三)主动出击,开拓就业市场,加强服务意识。

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我院主动适应新的形势、转变职能,大力加强服务意识。主动出击,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为我院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1、主动出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通过电话、信件、网络等多种渠道向省内各水利相关部门、建筑行业征询需求信息。同时我们也积极为用人单位提供我院毕业生的详细资料,编制了《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专业简介及2007届毕业生情况介绍》(包括生源、专业等情况),建立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并且将反馈的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及时,传递到学生手中。

2、根据学院自身特点,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适时举办一些小型的人才招聘会。受专业限制,我院学生的就业市场主要针对水利、建筑、施工行业。我院在全面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地“请进来”方式,逐个邀请一些用人单位或人事部门来院,召集有意向的毕业生召开小型的人才招聘会。由于双方目的相对明确,又有充分时间相互了解情况,因此,通过这种小型招聘会签约的毕业生比率则相对较高。我院2007年举办这样的招聘会达二十余次,用人单位提供岗位数280余个,充分起到了提供就业渠道和协调推荐的服务功能。在招聘会上,根据学生的综合成绩、综合能力和表现,采取“公平竞争,择优录用”原则予以推荐,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

(四)加强跟踪调查,努力培育就业有形市场及无形市场。

走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已就业学生情况、当地政策、用人单位情况,与用人单位进行加强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和对我院毕业生的使用情况,掌握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毕业生就像工厂打入市场的产品,了解产品在市场的评价,知己知彼,才能加工出更好的产品。通过调查,许多用人单位对我院培养的毕业生总体评价是具有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同时已暴露出我们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手段应改进的地方,对我院人才培养起到较好促进作用。利用这样的机会,加强与各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努力形成伙伴型关系,稳固已有就业渠道的畅通;同时努力开拓新的就业信息渠道,形成有形和无形市场。

(五)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在工作实践中,我院充分认识到,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提高就业率,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到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在从事就业工作中,本着开拓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尽心尽职,团结协作,牢固树立为毕业生服务的思想,使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效果。每学期专门制定学院就业工作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较好地完成了职能范围内的工作。不断开辟阵地、拓宽形式,采取个别咨询、电话联络、录像、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教育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竞争和参与意识,实现个人合理定位。

1、加大就业宣传力度,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实现了网上就业信息、就业案例、就业调查、就业政策、就业通讯录、就业相关文件等,提供了更为简洁方便的服务,初步实现就业信息网络化。

2、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和协议书的管理工作。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的审核,严格把关,确保推荐表内容客观真实。对协议书的管理采取登记造册的办法,有效的杜绝了推荐表弄虚作假、多头协议、单方违约现象的发生,保证了用人单位的利益,也维护了学校的信誉。

3、配合有关部门圆满完成2007届毕业生毕业生派遣组织工作和毕业离校教育工作。做好和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工作,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挡案材料,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等工作。在学生离校前,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系列毕业离校教育活动,如毕业生党员座谈会、欢送毕业生晚会、学生干部座谈会等,加强其社会公德、艰苦创业和知识更新等方面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帮助毕业生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成功地迈入社会。

4、毕业生班主任确实负起责任,配合校、院作好毕业生未就业工作,树立服务意识,为每一位毕业生制造就业机会,只要有一名毕业生未就业,就有一份责任。

三、当前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想法

1、全面发展和完善就业服务网络体系,重视就业工作中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交流共享工作,加强网络交流,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2、今年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数虽多,但职位数和签约人数无法一一对应,原因是部分毕业生被多家用人单位同时看中,一人有多个职位的选择,其次毕业生与多家用人单位签定协议及毁约现象仍还存在,大大影响毕业生就业率。

3、我院个别专业的就业仍然较困难,特别是新增专业由于社会认知度较低,初次就业率无法提高;其次由于专业特点和工作性质,我院部分女生就业较困难。针对这些情况应鼓励毕业生继续深造,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锻炼,多考取各种专业证书和技能证书,提高就业技能。

4、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毕业生就业中出现许多新问题,下一步应加强与各有关部门及用人单位多方协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为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开、公平、宽松的择业环境,使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5、毕业生人数连年上升,就业压力不断加重,一些新开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等新问题,我们一定要狠抓落实,扎实工作,把就业工作继续向前推进,上一个新台阶。

建筑学院范文第6篇

论坛开幕式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教授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周畅、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栾永玉等出席开幕式并先后致词。大会首先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柳肃教授做了“刘敦桢、柳士英创建湖南大学建筑学科80周年回顾”的发言,回顾了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建设的历史。随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刘叙杰教授回忆了父亲刘敦桢先生的光辉一生。接着,天津大学彭一刚院士、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susunnaBorf010tto教授、湖南大学魏春雨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徘徊在传统与现实之间”、 “老挝世界文化遗产VAT PH0u保护项目”和“地域类型实践”的主题发言。

11.14下午11.15下午,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报告厅和交流厅两个分会场,举行了本次大会的高峰论坛,共分为四项议题:1.“建筑与文化”讨论会二十年回顾,2.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中的“文化”问题,3.地域建筑中的文化传达,4.当代先锋建筑中的文化基因。论坛中发言嘉宾主流性建筑智慧交锋,国际化设计思维碰撞,其论点包括:王辉――“强势的弱建筑”,张雷――“因地制宜”,王路――传承与创新,王昀――建筑空间与意识空间,孙一民――走向精明建造,秦佑国――建筑与数学,张应鹏――是与非,张顾――建筑更新设计实践,刘育东(台湾)――下一代基因建筑,刘先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策略,孔宇航――非线性有机建筑笔记……,几十位国内外知名建筑师在限定的短暂却充实的20分钟时间内阐述了他们的建筑观和对论坛议题的成熟思考。

11.15傍晚,闭幕式在柳肃教授和李晓峰教授的共同主持下举行,历时两天的论坛在感人与奋发的基调中落下帷幕,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及各协办单位的精心组织下取得圆满成功。同时,第十二次建筑与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将转交新疆大学与新疆建筑设计院共同举办。

论坛期间,在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同时展出了与会的众多国内顶级建筑设计院或事务所的近期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来自王昀方体空间工作室。华南理工大学孙一民工作室,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王澍业余工作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李兴刚工作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路教授工作室,上海兴田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同济大学原作设计工作室,湖南大学魏春雨营造工作室,台湾交大建筑研究所刘育东工作室等国内的主流建筑师,精彩的设计给与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学人增添了又一道视觉大宴,提升了大家对于中国当代本土建筑创作实践的认识。

建筑学院范文第7篇

谈到建筑学系,外行看到的是各大高校纷纷开办、“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热闹,内行深谙的则是中国“建筑老八校”的门道。“老八校”构成了一座坚实的中国高校建筑堡垒,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毋庸置疑的学术实力。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也形成了巨大的人才缺口。此时,建筑学系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中应运而生。经过短则十几年、长则几十年的探索,又有一批高校的建筑系崭露头角,构成了中国建筑界人才的“第二梯队”――“建筑新八校”。

由于“建筑老八校”久处强势地位,许多业内人士对“建筑新八校”的说法仍然不甚了解,甚至产生了“这只是一种招生噱头”的误会。其实不然。目前社会公认的“建筑新八校”是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它们也与“老八校”一样,通过了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拥有颁发建筑学学士学位(而非工学学士学位)的资格,并且各有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建筑新八校”的现状、特色与未来吧!

哈工大余热尚存 大工沈建齐脱颖

由于“老八校”由中央统一部署,其落户也呈现出“雨露均沾”的特点,镇守东北地区的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建筑学院。哈工大建筑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建筑学院之一,于1920成立。历经九十载的风雨砥砺,哈工大建筑学院确立了自己的优势与特色。然而,随着哈工大其他专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学学院受到的重视程度下降,虽然实力仍旧不容小觑,但发展速度也已相对放缓。此时,同处东北的两位小伙伴顺势脱颖而出,他们就是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和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系。

大工建筑:博采众长

大连理工大学(以下简称为“大工”)建筑学系隶属于建筑与艺术学院,成立于1983年,其前身为1949年大连工学院建校初期的土木系建筑工程专业。1952年至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规模调整,大连工学院停办建筑工程专业。1983年,学校向教育部申报重建建筑学专业,并获准于1984年10月正式成立建筑工程系。建系初期,学校聘请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齐康院士兼任系主任,并聘请了大批国内知名学者先后来系里兼课,为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建筑与艺术学院终于成型,下设建筑学系、艺术系、城市规划系和工业设计系。

除了上文提到的一大批国内建筑学知名学者的加入,作为一名稍显低调的“985”成员,大连理工大学的背景和实力也给大工建筑学系加分不少,无论是在读期间的教学资源还是毕业后的出国或就业,母校的光环总会让一切变得方便一些。

沈建建筑:“性价比”高

这里说的“性价比”,指的是录取分数和专业实力之间的比较。由此观之,沈阳建筑大学(以下简称“沈建”)建筑学系也许是“建筑新八校”中“性价比”最高的一个。

沈建是有圈B的梅花鹿、孔雀、银龙鱼,野生的猫、狗、松鼠、刺猬、各种鸟(尤其以灰喜鹊居多),自然的生态让人觉得舒服、自在。建筑也很有趣,尤其是长廊以及教学楼群组,非常的别致。新建的中德节能中心也是应用了新的技术理念。

作为“新八校”中另一所既非“211”又非“985”的大学,沈建建筑系的录取分数也许是“新八校”中最低的,但它的实力绝不逊于另外七所大学。尤其从2006年起,随着原哈工大建筑系一大批优秀导师的到来,沈建建筑系从此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东南同济带好头 三兄弟紧随其后

“老八校”中雄踞华东地区的,是南京的东南大学和上海的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建筑系、同济大学建筑系和北边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堪称中国建筑界的“三巨头”,其中,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前身――原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更是中国现代建筑学学科的发源地。经历了近百年的锤炼,东南大学建筑系的“哲匠”风韵犹存,同济大学建筑系则走向了大胆开拓创新。在二者稳步发展的同时,三位同属华东地区的小兄弟也跟了上来,他们就是浙江大学建筑系、南京大学建筑系和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

浙大建筑:后生可畏

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建筑学系隶属于建筑工程学院,其前身为土木工程学系。1958年土木工程学系开设了建筑学专业;1987年建筑学专业发展为建筑学系;1998年由原浙大的土木工程学系、建筑学系、水利工程学系与原杭州大学的区域与城市规划系联合组建成新的建筑工程学院。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水利工程)。

浙大建筑学系最大的优势,是依托着综合实力强大的浙大,这能为学生们带来更丰富的资源和机会;其次,浙大也依托着富饶的浙江省,同时毗邻长江三角洲,既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又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和实践机会。

南大建筑:“四年拿下”

南京大学(以下简称“南大”)建筑系隶属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0年初,南京大学为了拓展学科的发展,确立了一批新兴的并将大力扶持的重点学科。南大建筑研究所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经过六年扎实稳步的发展,2006年11月在建筑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南京大学建筑学院,后发展为建筑系,成为今天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一部分。

从建系时长来看,南大建筑系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小朋友”,但它在建筑学教学方面的大胆改革已经不容小觑:与其他建筑系的五年制不同,南大建筑系采用了四年制;在以丁沃沃、张雷为首的“大牛”们的领导下,课程体系的改革也敢为人先。

上交建筑:锐意进取

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交”)建筑学系隶属于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其前身为建筑工程专业,设立于1907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土木工程专业之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全系师生并入同济大学。1985年上交恢复建立土木建筑工程系,1993年上交土木建筑工程系开设建筑学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2004年5月13日,上交正式批复新合并的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建筑学系。

建系仅仅十二载,上交建筑学系就杀入了“建筑新八校”的行列,其锐意进取的程度可见一斑。和上文各大“985”高校一样,上交本身的平台能让建筑学系的学生拥有更丰富的体验和选择空间;另外,依托着上海,又邻近“老八校”之一的同济大学,在上交建筑系就读也意味着能拥有更多的见识和接触学界大师的机会。

华南理工还不够 深大当后起之秀

在华南地区的建筑圈里,多年来都是“建筑老八校”中位于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一枝独秀。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学校在1952年组建建筑系,1997年成立建筑学院,由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组成,并在亚热带建筑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设计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同时,随着华南地区的另一座城市――深圳的快速发展并一跃成为一线城市,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建筑学专业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深圳大学建筑系也借势迅速崛起,成为华南地区建筑圈的后起之秀。

深大建筑:“软硬”兼施

深圳大学(以下简称“深大”)建筑系隶属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其前身为成立于1983年9月的深圳大学建筑系,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汪坦先生创办。2006年8月经学科和院系调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并开设了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本科专业。

深大建筑系的优势,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高起点――成立之初直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口支援建设,“软件”资源优越;受重视――建筑学一直是深圳大学的重点学科,在师资和硬件设施上投入巨大,“硬件”资源极佳;好区位――依托新一代一线城市深圳,发展迅速,市场广阔。就业方面,深大建筑系的毕业生在深圳当地的建筑业内也是有口皆碑的!

“老八校”未曾涉足 湖大华科成新军

说来也怪,经过部署的“建筑老八校”兼顾了中国的东南西北,却唯独遗漏了华中地区。但是没有关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也有两位华中地区的高校成功杀入了“建筑新八校”的阵营,它们就是湖南大学建筑系和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

湖大建筑:源h流长

要说“建筑新八校”里的老前辈,当属湖南大学(以下简称“湖大”)建筑学系。

湖大建筑学系隶属于湖大建筑学院,可追溯至湖南高等学堂于1905年所设的土木学科。1929年,湖大创办建筑学专业,是国内最早创办的建筑学专业之一。学院下设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四个系,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两个研究中心,一个实验中心和湖南大学城市建筑研究所。

建筑学作为一个讲究传承的学科,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这是湖大建筑学系的一个重要优势;同时,湖大建筑学系还拥有以魏春雨为首的在建筑业内颇负盛名的大师,为该系的发展提供动力。

华科建筑:文理并包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的建筑学系,是全国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招收文科生的建筑学系。

今天的华科建筑学系是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和原武汉城建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而成。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成立于1982年,学校聘涛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周卜颐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多位国内知名教授参与创系。1986年,原武汉城建学院开办建筑学专业。 2000年原华中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武汉城建学院规划建筑系合并,两校的建筑学专业实现整合,并于2003年顺利通过国家本科及研究生专业教育评估。

华科建筑学科的高起点,为它成为“建筑新八校”的一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华科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平台广阔,学科齐全,加上广大华科前辈在其他领域的躬耕,作为华科建筑学系的一员,未来可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建筑学院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筑策划;空间预测;空间评价;设计任务书的编写

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28-01

正文

建筑策划指导建筑师从建筑设计项目的社会环境出发,采用科学的、逻辑的思维方式进行理性的客观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的合理性,科学地制定和补充设计内容,进而设计出为人服务的建筑。建筑策划的程序分为目标设定、外部条件调查、内部条件调查、空间构想、技术构想、经济策划以及报告拟定等七个部分。[1]建筑策划中的空间预测与空间评价研究就是在这一框架下的纵向深入,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任务书生成过程进行的研究。空间评价是在项目策划阶段修正错误,是任务书科学、理性的保障。[2]

1.研究对象介绍

研究对象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与经管学院大楼分别位于清华大学东区中轴线的东西两侧。1995年建成,框架结构,5层,总建筑面积15820平方米。其中央部分和南楼主要供建筑学院使用,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位于南楼东端、继续教育学院和电化教育中心等单位在北楼办公。系馆西北角是一个独立600座的大报告厅。(图1)

建筑学院一楼正中为140座的王泽生报告厅;二楼是信息中心;三楼是图书馆;四楼是建筑美术与视觉艺术实验室;五楼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工作室。 建筑馆南翼为学生教室、计算机房、教师办公室和后勤服务用房等,建筑馆北翼为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和电化教育中心。

2、从建筑策划角度理解建筑空间

建筑策划导论中对建筑空间的把握分为四个方面:距离、时间、场和行动模式。

首先是对距离的把握。建筑学院主要人流分布在南翼。教师办公位于建筑南侧,通风采光均较好,柱网7.2mX6.9m;学生专业教室位于二―五层东端和走廊北部,与教师流线有交叉,而且学生人流量大、距离远,使用不方便。这是我们改造的内容之一。距离感较好的空间是一层走廊部分,净宽2.7m,靠墙一侧设座椅方便学生随时上网查阅资料或讨论。墙面上展示学生的优秀建筑构成模型和设计作业。(图2)

其次是时间方面。抽象的建筑空间是随时间变化的。建筑学院学生人数日渐增多,原来的建筑空间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专业教室由最初的一条走廊两边教室的传统模式改造成现在的开敞大空间的教学模式,由软木隔断灵活的分割出不同班级,不仅解决了大空间的通风采光问题,而且在教室之间还分隔出交流、讨论和评图空间,为交流互动提供了场所和可能性。

再次是空间中“场”的概念,建筑环境如照明、噪音、温度、空气流动等固有自然物态环境作为先导,再加入人类活动的场。建筑学院现状环境较差,室内走廊完全靠机械采光(图3)来满足室内采光要求,能量消耗较大;空气流通性差,教室内夏季闷热,气味扩散较慢。但教室间的隔声处理较好,教学环境相对安静。

第四种是人的行为模式的把握。在建筑学院里有很多灵活性的交流空间,例如:走廊里摆放的座椅界定的虚拟空间,二层跑马廊的探讨建筑模型的交流空间以及建筑学术沙龙空间等,为师生交流、讨论、学习、休闲等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场所和可能性。

3、实态调查

我们在教学楼内调查了43人,4名教师,39名学生。着重关注人在空间中的行为与事件,并通过SD法调查问卷分析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汇总统计结果见图3。

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心理感受

从图中01-06可以看出,师生认为在教学楼里选择性很少,说明建筑空间布局相对呆板、灵活性差,选择余地小。建馆的空间开敞性差,安全感较好,原因在于空间较为封闭,管理及咨询服务较周到。

二、实体设计

从图中07-14可以看出,交通简单及方向感强是得分较高的,原因是流线单一,功能分区明确。而灵活性及景观效果是得分较低的,原因是原有对称的布局形式制约了空间对使用者的吸引力,交流空间模式单一,面积有限,而且受到原有结构的制约。室内只有少量盘栽植物,庭院处于废弃状态,没有充分合理利用。需要挖掘它的内在潜力,为师生提供休闲、娱乐的室外空间和充满生机的绿化环境。对于传统的空间感受源于学生对当今前卫建筑的了解与对传统建筑的认识,建筑空间内部缺少质感材料的应用及光的应用,比如:穿孔板、磨砂玻璃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形成变幻的光影效果,进而丰富了室内空间。

三、设施管理

从图中15-20可以看出,标识的明确性较为缺乏,原因在于缺少必要的流线讲解展示。自习空间缺乏原因在于建筑面积有限,只能满足基本的教学使用,未考虑兼顾学生自习。专业教室配置均衡,卫生条件较差,这也是全国建筑系学生的通病。管理松懈原因在于卫生、服务、管理及咨询需要加强,对外来人员管制不严,内部环境卫生条件差。公共服务设施得分不高,最基本的是在期末各年级学生都在赶设计作业时,外接电源插头供应不足,致使小组间的合作工作很难进行。

4、调查总结

通过实态调查分析得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教学楼的专业教室和公共交流空间严重不足;

2)教师办公与学生教室流线交叉;

3)室内空间开敞度不够;

4)室内通风采光效果不佳;

5)管理欠佳;

5、空间预测与空间评价的指导意义

当今,建筑策划已经被引入到设计流程中,这既是与世界接轨的表现,又是更加合理的合作共赢的工作模式。另一方面,建筑策划也是建筑师对低端业主和市场的一种引导。同时,我们在以后的设计工作中要更多的从建筑策划的角度出发,分析项目设计任务书,合理确定功能定位和空间体验,创造出真正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建筑来。

参考文献

[1] 建筑策划导论/庄惟敏著.--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0(2007年重印).

建筑学院范文第9篇

BIAD“建筑实践与建筑教育展”

9月14日下午14点30分,BIAD“建筑实践与建筑教育展”在大会正式开幕前与其他三场建筑主题展览率先登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著名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先生专程来到展会现场参加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宇、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全国勘察设计大师胡越以及《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等嘉宾到场祝贺。开幕式由BIAD副总建筑师黄薇女士主持。张宇副院长首先致辞,他在讲话中着重介绍了BIAD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创办的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5年来的发展历程,以翔实的数据展示了BIAD作为中国著名建筑设计机构将“建筑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深入到建筑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潘公凯院长在讲话中代表中央美术学院全体师生对BIAD多年来在建筑教育方面给予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了特别的感谢并希望双方今后继续加强在建筑人才,建筑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吴良镛院士及马国馨院士分别就教育如何适应全球化发展、建筑教育大众化以及建筑人才的培养等问题做了简短的评述。此次BIAD“建筑实践与建筑教育展”以推广“BIAD设计”品牌战略、介绍BIAD与中央美术学院合作办学成果及展示BIAD代表性建筑作品为主导,这场由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精心策划的展览也成为当日众多展会中的一大亮点。

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会开幕式

傍晚16时,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会开幕式在中央美术学院广场举行。潘公凯院长致欢迎词,他将这场在雨中进行的开幕式形容为与会嘉宾及代表共同创作的一件别具意义的行为艺术作品。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吴良镛院士、齐康院士、仲德教授以及来自中国、美国、荷兰、德国、比利时、日本等众多国家的建筑教育专家和有关人员出席了开幕式。教育部副部长胡启迪、北京市副市长陈刚也专门为本次大会发来贺信,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黄卫副部长在讲话中强调:一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建筑教育的根本;深化建筑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伟大的时代基于伟大的工程伟大的工程成就一代精英,建筑精英的成长离不开建筑教育,希望大家围绕本届大会的主题充分交流研究成果。

吴良镛院士特别提及“发展‘整体论’超越‘还原论’”的观点。他说:“建筑教育要有整体的观念,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受到‘还原论’思想的束缚,容易从局部思考问题。今天的建筑教育更加复杂,从城乡的规划到区域的发展再到环境的整合,都需要我们用整体论的观点来改革我们的建筑教学。”

齐康院士表示:当前建筑院校已由过去的“老八校”发展为今天的184所建筑院校,国家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优秀建设人才,因此,首先必须从整体来看待建筑的发展,包括国土,地域以及建筑的各个方面。其次,要重视我国各地区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科技特点的不同导致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三建筑要坚持“以人为本”。第四,目前摆在中国面前的发展机遇非常好,要培养自己的人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新建筑文化能够屹立在世界建筑之林。我们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因为只有创造,人类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此次会议的主办方,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仲德岜教授在最后的发言中首先感谢了国家和协会的领导以及各位专家对此次大会的重视。他表示,在新形势下,努力探索有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创造、发展并完善各具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探索建筑教育的发展方向,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中外建筑教育者们将通过这次大会,共同探讨建筑教育的多元化,交流多重方向的教育模式,希望呈献给与会者较为全面的具有不同特色的中国和世界建筑教育的新面貌!

随后,所有参会代表来到曾是砖窑窑坑的中央美院广场的一角,举行太平窑点火仪式,随着太平窑火种的点燃,2007国际建筑教育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伴随着熊熊火焰全场气氛达到高潮,人们共同祝愿,中国建筑教育事业能像太平窑的窑火一样,越烧越旺!

会场直击

9月15日~16日,为期两天的学术报告会陆续在大会主会场及6个分会场展开,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的建筑教育专家做了数十场精彩的演讲。

在第一天上午主会场的发言中来自4个国家的5位建筑教育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各自对建筑教育的观点。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仲德教授,从“创造”的角度做了题为“创造建筑教育的特色,迎接建筑教育的未来”的演讲。仲德岜教授认为,改革开放20多年来建筑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转变,同时也面临着一个向多元化和体系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体现在多学科并行发展且学科地位得到加强。院系背景的多元化、学生就业途径得到拓宽等,但是应该看到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比如:在西方,建筑业越来越重视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我们的建筑教育还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另外我国建筑教育的师资队伍不足,对教学投入不够也是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我们整个社会体系的改革和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建筑学教学研究成果评价标准失衡以及建筑学学制偏长等问题。建筑学学科的发展需要我们做到顺势求变,只有在新形势下努力探索各具特色的建筑教育之路才能创造中国建筑教育的特色和构想中国建筑教育的未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文一教授则从“环境”的角度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人居环境科学指导下的清华建筑教育”。他将清华大学的建筑教育概括为“一个基础”,“两点关注”和“三项结合”。“一个基础”即: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的教育思想。这也是吴良铺先生面对人居环境的复杂性和整体性,创造性地提出并建构的中国人居环境学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构筑建筑、规划、景观以及科学技术的“四位一体”的学科架构。“两点关注”是指要关注国家建

设需要、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的培养目标。“三项结合”是指以教学为核心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朱文一院长希望中国建筑教育界的同仁能够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为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繁荣和世界建筑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一天上午的主会场还有三位国外建筑师介绍了他们的理论和经验。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Leen van Duin从“研究”的角度发表了题为“以研究为导向的建筑教育”演说。重点介绍了欧洲建筑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有关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美国建筑认证委员会主席、内布拉斯-林肯大学建筑系主任R・Wayne Drummond教授和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Thomas Herzog先生的演讲中都突出体现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及城市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注。R・Wayne Drummond教授从“职业”的角度论述了“2l世纪建筑教育的改革――建筑教育和综合职业中所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他说,在过去的20年中,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要求我们的建筑教育者需要将如何处理好建筑质量和人生质量的问题列入我们的教学大纲中,尤其是利用新技术实现城市、建筑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同时也必须要将防灾、减灾、资源分配的平衡等问题纳入到我们的建筑规范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学习。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人民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必须关注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全球的规划对建筑业有很大影响,作为建筑师我们必须要掌握包括规划、环保、设计、建筑以及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信息,并将它们应用到建筑当中。注重开发包括语言在内的兼容性系统,以使我们能够利用高科技在全球各地同一时间完成同一任务。

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教授Thomas Herzog先生最后一个登场。Herzog教授是《建筑创作》的老朋友,2003年在北京举办“ThomasHerzog建筑+技术展”期间《建筑创作》就曾对他进行过专访。本次大会Herzog教授就“由教育建筑而来的建筑教育”进行了演讲。他提到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人口的增长严重威胁着能源的消耗。建筑师应该考虑自己在这一问题上所肩负的责任,并且要在建筑教育中让学生认识到这个问题。Herzog教授还列举了一系列工程项目的实例具体解释了他对建筑设计如何与环境保护和生态相结合等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以及瑞士、德国、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以色列,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建筑设计和教育人士就“以职业训练为导向的建筑教育”、“以研究为导向的建筑教育”和“课程与研究”三大主题在六个分会场陆续交流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并进行了探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秦佑国教授在题为《建筑技术教育的理念更新》演讲中,针对建筑技术教育的现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筑技术教育理念的更新,他认为建筑技术科学的学习一方面是学生在未来作为建筑师与其他专业配合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提高自身的建筑素养和认识,把握建筑创作技术因素的工具。他从建筑与气候、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筑设计媒介技术等方面深入分析探讨了建筑教育理念更新的必要性和努力方向。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魏秦教授做了《构建艺术素养与建筑学职业融合的平台》演讲,他总结了在当前建筑学教育多元化的背景下,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在教学上所作的新探索,涉及专业设置、课程结构等多方面问题,以培养兼有良好建筑学知识结构与艺术素养的复合形人才、构建艺术素养与职业教育互补的平台为核心进行了充分地讨论。

来自台湾的建筑教育界人士为大家介绍了台湾建筑教育的历史和现况台湾成功大学的傅朝卿教授和王明蘅教授实践大学设计学院的安郁茜教授和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的夏铸九教授分别通过题为《时代脉动与建筑教育――台湾成功大学建筑系一甲子以来的教育变革》、《伫立门前:或是师法万物》、《设计教育在台湾――以实践大学设计学院为例》、《全球信息化社会的设计与规划教育――对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课程结构的反思》的演讲回顾了台湾建筑教育的诞生和发展,介绍和分析了当今台湾的建筑教育体系及其目前面临的问题

建造教育中数字化技术的引入是多方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多个来自国外的演讲人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其中包括以色列理工学院YashaJ・Grobman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中的电脑设计手段》、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环境学院的Michael Stacey的《重新对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波兰弗罗茨瓦夫理工大学Ada Kwiatkowska的《智力游戏:数字化时代的建筑设计革新》、阿联酋沙迦美国大学的Gregor Weiss的《人工智能时期的创造与虚拟创造》、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Han Feng的《Hyperbody的数字建筑教育》等。演讲为国内建筑教育界带来了数字技术、虚拟技术在国外建筑教育领域、建筑研究、设计实践中的前沿信息,介绍了目前所取得的成果以及这个充满前途与创新的新技术手段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中国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主任秦佑国,以《中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和评估》为题回顾了构建中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和评估体系的由来,总结了中国建筑学专业教育和评估在发展中的特色,同时也指出了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中应如何推进专业教育评估,如何使我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学制与国际接轨,如何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发挥的问题,并针对国内现状作了启发性解释。

国际建筑师协会(UIA)通过的《建筑教育宪童》要求职业建筑师具有不少于5年的大学教育背景。建筑师注册制度在国际上已成为惯例,而建筑师注册制度总是和建筑学专业教育和建筑学专(职)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联系在一起的。英美等国家,通常只有获得建筑学专(职)业学位的人,才能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而能够授予建筑学专业学位的院校,必须通过建筑学专业教育的评估。评估通常由该国建筑学会的建筑教育(评估)委员会主持,

中国的建筑学专、(系)存20世纪30年代诞生,纳入工学门类,授工学学位。1992年组成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对建筑院校进行评估,到2007年已有33所大学通过评估,通过评估的院校即可以授予毕业生建筑学学士或硕士学位。

中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和评估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①多层次多种类学位并存。考虑到通过评估和未通过评估的院校将在我国长期并存的情况,目前两种不同学位的毕业生经过一定年限的工程设

计实践,都可以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但职业实践要求的年限有所不同。

②与注册建筑师制度紧密结台,1995年国务院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标志着中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正式建立。中国建筑学专业学位设置和教育评估正是注册建筑师制度建立的基础。凡是获得建筑学专业学位的毕业生,其职业实践年限与工学学位毕业生相比缩短2年。

③建立完善的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体系。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促进了学科建设。

④加强建筑学专业学位的国际合作和相互承认。评估制度的相互承认使得专业培养及毕业生的实际水平具有可比性,并可以实现人才流动。

秦佑国教授同时也提到由于中国的建筑学专业学位教育的历史还不太长,发展不平衡,存在一些问题:

①专业教育评估推进问题。全国已有170余所大学设有建筑学专业,通过评估的只有33所,师资条件参差不齐。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拉大毕业生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的资格。

②建筑学专业学制的问题。现在的五年建筑学本科加二至三年建筑学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学制过长,未来师资力量强的学校会侧重于本科四年加两年研究生获得建筑学硕士,或“四加二”一贯制。

③在促进和发挥各学校基础条件改善的同时,鼓励各学校依据自己的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

欧洲建筑教育联盟主席、挪威奥斯陆建筑学院Per Olaf Fjeld教授的《建筑教育2007》、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系Herman Neuckermans教授的《2007年之后的欧洲建筑教育展望》、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Alexander Tzonis教授的《建筑教育的重塑》,都谈到了建筑学院校的变化情况。因为这些发展创造了新的建筑学教育环境,对中国同样具有启发性。

欧洲各学校教育情况各不相同同时又需要用强有力的统一认证体系吸引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复合型教育方案应运而生,即三年学士学位+两年硕士学位以及三年博士课程,三年学士学位取得后可以去其他学校学习。一些学校在学士教育中力量很强另外一些学校可能重点在于培养硕士。这样可能将会产生一种新型的建筑职业教育方式。

复合型教育的效果是最好的研究生院吸收到最好的建筑学学生并雇佣最好的建筑学教师;提供最好的研究条件,并吸收最多的教育经费。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未来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欧洲建筑教育联盟(EAAE)仍然起到在学校间联系的积极作用。

面向更广泛的定义,建筑学比以往更多地涉及材料、技术、历史理论,人类行为,过去十年与十年前相比有更多的博士论文研究内容,当然这些研究成果并不能完全转换为建筑设计,如何能够在设计中更多地反映研究成果还是个挑战,但是无论如何,建筑学的教育在接受新的理念。

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院六角鬼丈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建筑教育的特征及未来》。六角鬼丈所在的建筑系属于艺术大学美术学院,该学院从19世纪30年代就开始学习欧洲的建筑教育体系,学校的许多前辈是在德国包豪斯学习过,并带回来欧洲的建筑设计和教育理念,带来近代建筑的设计和观念,同时日本在对古建筑的保护和模仿方面获得一致好评。

吕品晶教授在《建筑教育的艺术维度》一文中探讨了艺术院校的建筑学教育的特色,希望艺术院校中的建筑学教育有更光明的出路。建筑教育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属性,如何把握二者关系,将决定教育的目标定位。从艺术维度展开建筑教育,是培养具有艺术家素质建筑师的需要,它既体现重视艺术思维和人文教育在建构专业素质上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思想的解放和创造的自由;也体现在重视知识积累基础上的技术意识的建立,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建筑教育中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达到思想力和实践力的和谐与平衡。

下午的六个分会场继续就前一天分会场的三大主题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阐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姜涌教授以《以建造和建筑师实践为基础的建筑构造教学体系研究》为题,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建筑构造的构架(材料与构法)、构造的意义(手段的目的化)、构造的内容(构件与性能的交错体系)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讲解。他认为:“建筑构造作为建筑物的物质基础和建筑学的设计原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纷繁复杂的内容进行系统的介绍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训练设计、调研的方法,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香港大学建筑系贾倍思教授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谭刚毅教授共同发言,他们关于建筑专业学生的设计行为心理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三所院校的背景,生源,教学思想和方法,并提出了提高应变型学生比率的不同方式,图文并茂的讲诉方法使参会者可以直接的了解到他们的想法及研究成果,他们认为:“建筑教育应有意识的培养更多应变型的学生,学习模式对人的发展影响可以描述为四种学习方式和综合复杂性的提高,是一个迈向更高层次认知的连续过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的李岳岩教授关于西部教育资源紧缺条件下的建筑教育进行了探索,针对2l世纪国际建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李教授结合中国及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总结了西部在有限的资源及办学空间环境下进行的一种具有创造性、富于特色的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的夏铸九教授对于其大学的课程结构的反思,通过他关于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的经验提供一个批判性的回顾性发言他期望可以将其经验教训贡献于会议作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中央美术学院韩光煦教授关于建筑色彩与建筑教育进行了非常精彩而又深入的讲解,韩教授认为,我国城市建筑色彩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地方特色材料色彩滥用和缺乏必要的市政管理其根本原因源于我国色彩教育的滞后就我国城市建筑色彩研究提出几点建议:城市色彩也需要立法;加强色彩科学研究;重点城市和旅游地区应优先做好建筑色彩规划;加强市容管理综合解决城市形象和色彩问题;将建筑色彩纳入建筑与艺术教育体系,从根本上提高建筑色彩的审美水平和设计能力。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罗杰威教授提出建筑设计教学中可以运用仿生学方法,其核心的目的是通过创新性的实践、分析和研究来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认为:“仿生设计方法能够更新建筑教学和方案产生的过程提供形式、功能、结构、空间、造价和性能的完美的结合。”

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系的庄宇教授关于两种城市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他针对本科和硕士有所差异的教学要求和特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初步形成了以实践型和研究型分别为主导的城市设计教学方法。他认为:“在本科阶段,应注重学习

城市设计的概念、设计要素、工作成果,实践特点等内容,强调学习工作方法,尤其是‘整合’理念的实践意义;在研究生阶段,则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注重对城市设计多方面专题进行独立研究,注重专题研究的结论与设计成果之间的关联逻辑和思考过程的训练。”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史永高教授提出空间要素介入材料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当代建筑中对于材料的重视和研究被视作对抗建筑“布景化”状况的一个可能选择,但是,由于类似研究通常仅仅着眼于材料本身,结果难免是对于材料的图像化使用或是堕入技术化的偏执。他认为:“当代中国建筑教育面临着空间和材料的双重挑战,应该实现它们的同时性呈现,并在建筑教育中努力达成二者之间真正的平衡。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徐磊教授在会议的发言中,阐述了在新形势下美术教育在建筑教育中的意义,并通过分析建筑美术教学贬值的原因,提出应研究建筑教学需要,寻找现阶段更适合国情,更符合建筑教学需求的建筑美术教学模式,最后针对建筑美术的课程设置、衔接方式和教学深度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和方法。

闭幕式

9月16日下午17点整,大会举行了闭幕仪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赵红红主持闭幕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院士首先发言,他作为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合办方――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代表,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祝贺,并对大会的来宾在本次会议所做的积极贡献表示感谢。马国馨表示:对于我们的建筑教育,下一步应该顺应我们的时代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现在的时代绝对不是固定的模式大家应该各自探索自己的道路,能够在自己的建筑教育中做出自己的特色。从建筑教育本身来讲,应该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和方法,希望可以通过与各个学校的交流,使我们在与中央美术学院的合作中不断地探索,走出更新的步伐。马国馨院士还诚挚邀请大家到BIAD进行参观指导,对BIAD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谭平在发言中对参会嘉宾表示感谢,并对本次会议的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随后,大会为全国大学生作业观摩获奖单位颁奖,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吕品晶公布获奖名单并颁奖。此后,各分会场的主持人分别对各自会场的发言进行了综述。最后,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仲德为大会做总结性发言,他对2006~2007年专业指导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做了总结,并对明年的工作做了简要介绍。仲德教授表示除了要建立建筑历史教学工作委员会和建筑技术科学教学工作委员会还要继续推进各具导向性和影响性的大学生作业评选工作,并将评选以“中国建筑教育系列丛书”的形式出版发行,作为全国性的建筑教育年鉴。此外还要创建《中国建筑教育》期刊,加强建筑学教学的交流活动,颁发建筑学专业教师自身评审条件和成果评价的指导性意见继续举办大学生专题建筑设计竞赛等等。仲德教授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的建筑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希望来年与大家再聚首!至此,2007年国际建筑教育大会暨建筑院系院长系主任大会圆满落下帷幕。

作者:何蕊,《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辑水澜宇,《建筑创作》杂志社 英文编辑林娜,《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辑刘江峰,《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辑

摄影:刘锦标,《建筑创作》杂志社 摄影师王欣斌,《建筑创作》杂志社 摄影师

建筑学院范文第10篇

突破·融合——记“设计的立场: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产品与书籍设计的八种态度”展

研究民居与聚落深层逻辑,创作反映地域特征的新建筑——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路

起点终点修炼——访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董豫赣

依据特定的设计条件,解决具体的设计问题——访北京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创立人彭乐乐

从本原出发——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人李兴钢

让建筑成为文化链条中的一环——访“德默营造”创始人陈旭东

设计教育推动建筑研究——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葛明

新建筑:创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城市微建筑

城中的可移动“家具”

低调立于历史建筑旁的功能性空间

城中一隅可容身

社区小乐园

“小动作”改变街区面貌

风景无边旅途暂歇

一宅两世界,家居混搭新概念

东方与西方的相遇——《设计家》书系之《住在中国样板生活》案例精选

一个设计品牌和一座城市的二十年——访厚夫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洪亚妮

城市博物馆系列Ⅵ——华盛顿和华盛顿的博物馆

独立思考自由创造

突破·融合——记“设计的立场: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产品与书籍设计的八种态度”展

研究民居与聚落深层逻辑,创作反映地域特征的新建筑——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路

起点终点修炼——访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董豫赣

依据特定的设计条件,解决具体的设计问题——访北京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创立人彭乐乐

从本原出发——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人李兴钢

让建筑成为文化链条中的一环——访“德默营造”创始人陈旭东

设计教育推动建筑研究——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葛明

新建筑:创造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城市微建筑

城中的可移动“家具”

低调立于历史建筑旁的功能性空间

城中一隅可容身

社区小乐园

“小动作”改变街区面貌

风景无边旅途暂歇

一宅两世界,家居混搭新概念

东方与西方的相遇——《设计家》书系之《住在中国样板生活》案例精选

一个设计品牌和一座城市的二十年——访厚夫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洪亚妮

城市博物馆系列Ⅵ——华盛顿和华盛顿的博物馆

中国式设计管理

融合·低吟·重击——记上海艺术博览会之“国际当代艺术展”

不只是“光与重力”——阿尔伯托·坎波·巴埃萨上海/北京讲演会

高迪的当代意义高迪的世界——建筑、几何和设计展览

非精英建筑师——访齐欣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建筑师齐欣

中国建筑师的理性精神——访五合国际(5+1WerkhartInternational)副总经理卢求

“我们始终关注现实”——URBANUS都市实践孟岩访谈录

身处其中心处其外——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悦

一个人,一个品牌,一个行业

和谐·共生

本色设计——美庐美术馆杨凌志杨凌志

云庐会

金色海洋

镜相空间

为生活而设计2007威能杯中国(住宅)室内设计明星大赛北京赛区十强作品选登

素·美

流行的线条与配色

ArtDeco

自然的味道

上一篇:上层建筑范文 下一篇:天正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