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01 14:29:14

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近代;建筑形态;建筑文化

Abstract:Chinahasmanycharacteristicsofmodernarchitecture,itinheritedtheonehand,traditionalChinesecharacteristics,whiletheotherhasbeentheimpactofwesternarchitecturalforms,butatthattimeundertheChina''''ssemi-colonial,semi-historicalconditions,thetwoarchitecturalstyleswerenotintegratedanddevelopedintheparticularkindofenvironment.ThispaperformonlygivessomebriefanalysisandreflectionfromthesideofarchitecturalModelinginthishistoricalperiodinwhichtoreflectsomeofthefeaturesforthepurposeofgivingtheinspirationtothedevelopmentsofconstructionmodernization.

Keywords:modern;architecturalform;architecturalculture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1]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2]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侯幼彬,张复合,村松申,西则泰彦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沈阳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蒋高宸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昆明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 地域性 双重性 时代性

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一切活动及其所创造出的所有事物之总和。一般意义上的亦即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以及人类其他精神活动及其产物。

建筑是人类解决本身与自然关系的产物之一。建筑文化是一个地域、一个时代的风俗、时尚及技术条件在建筑上的反映,往往被首先看作是某种建筑风格。建筑风格有着两层含义:建筑样式和建筑性格。建筑样式尤如人的穿着打扮,诉诸于外在的形象,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建筑性格却像人的性格,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取决于一个地方所特有的环境特征、文化基因以及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文化现象:哲学、、美学、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科学技术等或多或少都通过建筑表现出来。建筑文化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建筑的样式、性格表现为不同的特征。

一、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

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区域地理气候、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比如说在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雷同的,比如说广东,岭南区域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它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潮湿,四季长青,所以人们往往形成一种喜爱室外活动,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建筑处理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逐渐形成了轻巧通透、淡雅明快,朴实自然的岭南建筑风格。岭南建筑既保留了中原文化固有的院落布局,就是民居的形式,同时,由于它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岭南建筑是一种吸收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这样一种建筑概念,这可以看得出,很多装修,很多处理,都受西方的南洋建筑的一些影响,是一种兼容的,综合性的文化。在中国西北及其邻近地区的黄土高原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窑洞是一种特殊的“建筑”,不是用“加法”而是以“减法”即“减”去自然界的某些东西而形成的建筑空间。

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的,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生态的观点、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肌理,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创造出地域特色。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城内河道密布,由于这种特定的地域水环境,形成一种以河道为脉络,建筑临河而建的城市肌理,船就是城市的交通工具。

二、建筑的双重性

建筑具有双重性,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本身,但凡精品建筑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的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例如侗族鼓楼,外形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楼心宽阔平整,约10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条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挂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项,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有的地方发生火灾、匪盗,也击鼓呼救,这样,一寨传一寨,信息很快传到深山远寨,鼓声所及,人们闻声而来。所以,侗族人对鼓楼、长鼓特别喜爱。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作为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等有明显的地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例如蒙古族的蒙古包和回族的清真寺。“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用毡块、木料构成,圆形尖顶,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子覆盖。在大风雪中阻力小,不积雪,包顶不存雨水。包门方而小,寒气不易侵入。蒙古包的最大优点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蒙古包看起来外形不大,但是包内的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的牧民居住和使用。清真寺又称“礼拜寺”,清真寺基本上建在回族聚居区,体现了回族人“围寺而居”的特点。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也是回族建筑艺术的代表。早期的回族清真寺多为圆顶式,即阿拉伯式。明代以后,回族清真寺多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中国古代宫殿式的建筑,布局多为四合院形式。

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一个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表达这个建筑项目的性质和文化的特征。简单来说,建什么,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首先就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的内涵。就等于说设计一个校园建筑,它总要表达校园那种高雅的,学术殿堂的,非常有机的这样一个建筑的形态;设计一个商店,可能是一个购物环境很好,非常休闲的这样一种环境。每一大类型的建筑,它要固有着一种文化内涵表达。

三、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的综合反映,所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的品质有了很大的灵活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的变化,促进建筑创作的发展变化。

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很自然地就应该适应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的实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如香港的汇丰银行总部大楼建筑悬挂在排成3跨的4对钢柱上。在建筑的整个高度上,5组2层高的桁架将钢柱连接起来,各组楼层就悬挂在桁架上,3跨结构的高度不同,形成了一个错落的轮廓。外墙是特别设计的外包铝板结构和透明玻璃板的组合,以表现内部空间的丰富性。 该建筑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科技性、精密性,具有显著的时代特点。

建筑的地域性、双重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双重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文化集中体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建筑文化在构成上是复杂多样的,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文化在不同状况下的特质,是创作出具有特色的建筑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张兴国.从民居到聚落: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新走向―以西南地区为例.建筑学报,2009,(1):82―84.

2. 朱 莹.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初探 .陕西建筑,2009,(7):9―11.

3.刘松茯,丁格菲.高技术发展与新建筑文化的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1):91―94.

4. 高静,刘加平,户拥军.地域建筑文化的三种技术表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5,(6):200―203.

建筑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建筑文化;文化结构;文化内涵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建筑已成为人类文化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文化属性已为许多建筑师所确认。“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城市和建筑中,融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之魂。”建筑,是在一定地方与乡土上的为人们生活需求所组织的人为空间。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记载人类文化发展的石头的史书。建筑文化通过有形的物质建筑空间凝聚着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反映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建筑创作的诱发力就越是需要深化对建筑文化的认识。

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建筑文化,是我国各民族长时期共同熔铸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韵味。从传统的“中原文化”、“吴文化”、“楚文化”等,到现代的“海派建筑”、“岭南建筑”等。地处荆楚之地的江城武汉,是一座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的中心,在这里曾先后孕育了新石器的早期文明、商周青铜文明、明清商业文化、近代西方殖民等文化形态型,经历了辉煌灿烂的里程。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她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吸纳了众多外来文化,形成了一座真正文化多元的,兼有山水特色的大都市,创造了极富特色的建筑文化景观。

总体来说,当代武汉建筑文化的特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就形态上来说,古今中外兼收并蓄,不拘一格。

2.建筑形式不断创新,有时代性。

3.在建筑群体中,各种建筑形式和风格并存,互相包容,互相协调。

4.住宅或其它公共建筑无不受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这也是武汉当代建筑文化的最大特征。

武汉城市建筑的文化结构

从结构上探讨当代武汉城市建筑的文化特征,有两点是十分鲜明的,其一是结构上的二重性特征;其二是结构上的二元性特征。通过对这两点特征做整体上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展示当代武汉城市建筑文化在中国大文化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内在联系。

一、重构造性

建筑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个体建成环境的反映。而此“文化”是由“内核”文化与“外缘”文化构成的:“内核”文化是指一种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本质的东西,它是古老的、纯粹的、发育完善而自生根的文化;而“外缘”文化是新形成的文化,或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包容,它是年轻的、非纯粹的,发育尚不完全,也非自生根的文化。内核文化具有强大的持续传延能力.当我们超越一个地区建筑的表象内容去追寻隐匿其后的渊源所在时,就会发现其本质的东西、精髓的东曲-是一脉相承的。

汇处,贯通南北.承接东两,战争时为兵家必争之地,和平时为经济富庶、商贾云集之处。依据夏《禹贡》记载,江汉平原一带属于所分的九州之一的“荆州”,当时已经创造了与黄河流域一样辉煌的文明。商代修筑的盘龙古城,显示了当时楚人(最早生活在汉江流域的楚山一带,后移居江汉平原,接受中原等地的先进文化)在礼制、科技方而的杰出成就。与中原文化相比,楚文化起源于商周文明的青铜文化之后。其有利的生产条件和通达的地域特征决定了楚人的文化是中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与东吴、南粤、巴蜀交融,是极其多元和包容的。楚人喜欢筑景榭于台上,撷取商周文化雄伟的台、吴越文化中空灵的榭,建筑与景色随朝晖夕阴变化,似云缭雾绕,这是其所独创的。现存的建筑遗迹和器物反映出楚文化恢弘的气度,精致绝美的品质,凌厉坚毅的风骨,在中华先秦文明史上独树一帜。

楚文化对武汉建筑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历史传承的过程,是武汉建筑文化的“内核”文化。因此,武汉的建筑文化受其影响较深。当1861年辟汉口为通商口岸后,武汉成为多种内核文化的“交会点”,产生了新的城市文化并向周围地区辐射,使“外缘”文化向“内核”文化转换。但是,由于这些“内核”文化在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力度上的差异,因此,武汉不同的城区产生了代表不同文化的建筑,这是武汉城市建筑文化结构的一个主要特征。

二、二元结构性

文化上的二元结构是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一个主要共性特征,这一特征在不同的城市中,由于基础文化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中,封建社会是我国古典建筑的最高代表。中国的古典建筑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独特的体系,总的来说,这一体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变化甚微,而这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是分不开的。相应的社会制度、建筑也获得了这一时期的平衡。但中国地域辽阔,民族又多,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地域文化的交融;其次,中国建筑传统文化也是在借鉴、吸收世界上许多民族建筑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而逐步发展形成的,这是对世界文化的融合。以上两者是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形成过程巾的两个方面。因此。城市文化近代化必然会受到来自内外古今的多重闲扰,呈现出传统与近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为对立又交织共生的二元性特征。

总之,在建筑群体中,各种建筑形式和风格并存,互相包容。建筑与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筑文化的发展势必与时代的进程同步。当代的武汉建筑文化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结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创造出具有新时代感的特征。因此,我们在把传统建筑设计思想运用到现代建筑创作中,结合多元化的建筑创作思想,把武汉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赵万民.人居环境地域文化论[D].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0.1

[2]徐晓庚,白雪.楚艺术地理[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1.1

[3]梁一儒.民族审美文化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1

[4]高介华.建筑与文化论集[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建筑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客家文化;建筑形制;空间

1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源源流长,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在与大自然的不断竞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营建经验,创造了极富感染力的生存场所。当提及中国建筑立刻会想到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提及中国建筑文化就会想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而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中国传统风格建筑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大都因地制宜,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世代相沿,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它们所体现的建筑文化更是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客家既是汉民族的一支,与传统汉民族血脉相连,又具有其独特的民族个性与文化,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建筑更是独具特色。

2 客家历史文化背景

2.1 客家的民族、文化渊源:

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是汉民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先民的主体成份是中原衣冠氏族,多属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的中原旧地。

他们在自北往南迁徙――定居――再迁徙――再定居的过程中,一方面竭力保持和发扬中原旧有文化,崇尚礼仪,家族意识、民族意识、民系意识极其强烈;另一方面又努力适应南方新环境,开拓进取,创造新经验,培育出新文化――客家文化。因此,客家文化是在与当地土著文化的排斥和融合中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由于客家人念念不忘中原,因而客家文化在保持中原汉文化的基础上,具有秩序性、整体性和怀旧性的特征。它作用于建筑则直接影响到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制。

2.2 客家民系基本特征:

客家作为汉民族五大民系之一,受到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展转汲取了丰富的地域文化,拥有了以下的几点基本特征,这些文化特征是其建筑形制的根源:

2.2.1 客家民系与古中原汉族有着直接的血缘和历史地缘关系,与古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强烈的宗法礼制观念,注重族望门阀、族谱、族祠。

2.2.2 客家民系具有浓厚的怀恋中原意识,在其核心区,大家使用同一种方言(客家话),以共同的习俗、信仰和观念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即使偏离了这个核心,客家民系的成员仍能组织在一起,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地域性。

2.2.3 客家民系强调聚族而居,不仅家族有组长,还往往有严密的村社组织,维护乡土社会的和谐秩序。

2.2.4 客家民系强调儒家正统观念,重视礼仪,轻佛、道等宗教观念。

2.2.5 客家民系突出强调“慎终追远”的精神,尊敬祖宗、重家庭、家族伦理道德。

2.2.6 客家民系强调“耕读传家”,重视文化教育,人文昌盛,人才辈出。

2.3 客家文化的生活体现:

客家人秉承汉民族传统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儒家思想。通常以家族为单位聚居于一处,不断地调整各种关系,把人伦关系强化为尊卑名份的人身依附,以维持其长久和谐稳定的生活。

2.4 客家主要聚居区的地理条件:

客家主要分布于华东地区,该区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客家分布多以山区为主,兼有平原和丘陵的地区为最。以福建为例,多为山多地少地区,并且交通不便,地区间交往甚少。因此出现了在闽西的客家建筑为了防盗、防范的原因,形成聚族而居,营建集体住宅的传统。

3 典型客家建筑形式

由于地理条件等客观限制,客家建筑多因地制宜、自成传统,没有完全固定的程式。最具代表性的有“五凤楼”、“围垄”、土楼,这三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特点――聚居,但又各具风格特色:

3.1 “五凤楼”

客家民居形式乃从天井小院演变发展成为多种的群居大院。其最初形式是增加两侧的横屋及加高厅堂的高度。由前及后,三堂两横,逐渐增加层数,使厅堂的屋面与横屋的山尖,层层升起,相互衔接形成展翅欲飞的生动气势,因之通称为“五凤楼”。

3.2 “围垄”

前面是厅堂与横屋方形或长方形的组合体,两侧及后面围以圆形成列的围屋,称“围垄”。围屋一般为单围,也有双重及多重围屋,房间多少,范围大小,视人口多少而定。围垄房舍的前部有“禾坪”与“水池”,围以高大的围墙,两面开大门,围墙用黄泥、砂及贝壳灰掺和成的三合土夯成,厚达1米以上,异常坚固,有的还建有炮台,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在围垄内部可基本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3.3 土楼

客家五凤楼、围垄和福建本地山寨相结合,发展成为将堂屋横屋联成一体的方形与圆形土楼。圆土楼外环通常高四层,外墙石砌基础,上为夯土,也有用三合土的。一般不开窗,只在上部留外宽内窄枪眼小洞。墙体很厚,下部达2米多,向上有收分。大门用石框,门用厚13厘米的实木,外包铁皮,有横竖向门闩,门梁上设水槽与楼上水箱连通,战时用以灭火土楼的三四层有贴靠外墙的回廊,便于战时跑动,几个土楼位置靠近可组织交叉火力。总之土楼本身就是严密的防卫工事。

4 客家民居建筑形制特征

分析以上具体的建筑形式我们可以得出客家民居建筑形制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4.1 点、线围合。以点为核心,以线来围合是客家民居形制构成的基本法则。这种点、线围合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极为完整、严谨的的建筑形式,它不但具有向心性、整体性、秩序性的特点,而且重点突出了礼制思想、伦理观念和社会秩序。通常点为整座建筑的公共活动场所或祠堂所在地,各家居所等房间连成线形围合于其。

4.2 独立性强。从宏观上讲,客家民居很少受到其他建筑的影响;他的总体构成往往与自然界的山水有关。它既反映出客家人强烈的家族观念,也反映了客家人追求“天人合一”的建筑与大自然协调的思想。客家建筑群往往以方形、圆形及各种形式的土楼为主,大小不一,分布通常是依山就势,根据需要而建,而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整体而存在。

4.3 基本构成简单。客家民居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构成仅有房、厅两种形式。构成土楼的各个单元都有供各家活动的公共空间――厅和私密空间――房,构成土楼的这些基本元素形式一致,构成一致,没有各自的独特形式,完全依附于整座建筑成为一个整体。

4.4 建筑形式多样化。客家民居形制在点、线围合的构成法则上,各种构成元素采用不同的形式形成不同的建筑形态。如土楼可以是一层围合,也可以多层围合;可以外层高,内层底;也可以半围合成为簸箕型等等,形态多样,依山傍势,因需而建。

5 结论

从这些对客家建筑文化的研习中,充分感受到作为中国传统建筑重要部分的民居而言,它们体现着一个地域共有的特征;代代相传、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发展形成;成为人们所遵从的不成文的规范。正如“民俗传统直接而不自觉地把文化――它的需求和价值、人民的欲望、梦想和情感―转化为实质的形式。它是浓缩的世界观,是展现在建筑和聚落上的人民的‘理想’环境;没有设计家、艺术家或建筑师插手其中。

参考文献

[1]拉普普著,张玫玫译. 住屋形式与文化[M].

[2]汪之力 主编,张祖刚 副主编.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M].

建筑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 古代建筑 外国建筑 色彩 文化

1、中国古代建筑色彩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色彩文化的起源也非常早。

中国传统建筑在传统建筑色彩的进程很少发生间断,表现出稳定的传承性。但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会带来材料、技术、文化审美的变化,正是这些不同性最终形成了华夏民族绚丽多姿、独树一帜的建筑色彩。

从原始社会初期到旧石器时代后期,人们的居住形态由穴居发展成为了简单的房屋,建筑色彩以自然的建筑材料的色彩为主,采用了黄土、褐土、红土、木材和干草之类为基准色调。

夏朝和商朝时期,开始修建宫室、台榭。建筑的形式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已经在木质雕刻的表面施以颜色。

两汉时期的封建经济比较昌盛,西汉都城长安,修建的大量园林和宫殿,规模宏大,色彩的使用也非常丰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不断地渗入我国,所以这一时期主要的建筑表现在寺庙与石窟。颜色以红土为主调,配以石青、石绿、朱砂、银朱、黑白等,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最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古代建筑非常成熟,建筑装饰以及色彩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在唐代柱、枋、上色彩画主要运用青绿色、黄色,还有蓝色。

宋、辽、金时期,宋朝在建筑色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屋顶部分不再使用橙黄色的琉璃瓦,而是大量采用青绿色的琉璃瓦。

元、明、清时期在建筑方面继承宋代的建筑传统,在屋顶上还是大量使用琉璃瓦,但是琉璃瓦的颜色十分丰富。墙面用红色抹灰,还采用了琉璃砖。这样从整体来看建筑的外部色彩就回显得对比鲜明,效果强烈。

在我国古代,建筑的规模、形式、色彩的使用都有着严格的限定,一般而言,皇家使用的色彩,对老百姓而言就是禁忌的颜色。如,北京的故宫和四合院建筑,故宫的色彩富丽堂皇,而民间的四合院却是以灰色为主。这样的限定虽然不能让民间的色彩尽情发挥,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却控制了大环境色彩的整体协调。而且由于建筑材料多数为就地取材,所以色彩地域性特点非常明显。

2、 国外建筑色彩现况

色彩的延续性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古埃及时期天然材料和涂料色彩的使用是源于一种自发的状态。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材料和涂料的种类日益丰富,在材料、技术的标准化进程的影响下,地方特色的材料渐渐退出建筑市场,同时新结构与新建筑形式大量涌现,这些都对原有的城市色彩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产生“色彩污染”的问题。

1800-1850 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程色彩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在当年规划都灵城色彩的规划过程中,不仅注意了城市建筑与街道、广场的色彩风格统一,主要街道和广场的颜色设计也极为细致、丰富。在都灵的旧城复建中,以色彩作为规划手段的做法给人们以启发,成为城市色彩规划的开端。

1961 年,欧洲兴起了清洁建筑运动。这项运动开始于巴黎,由法国文化部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发起,对城市建筑的外墙面进行清洁,把它们恢复到石材表面的自然外貌。

20世纪 70 年代,“国际色彩顾问协会”IACC 主席法兰克・马汉克先生在他的《色彩,环境和人的反应》一书中提出“色彩体验金字塔”的概念,强调“看见”色彩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视觉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体验过程,即对色彩刺激的生理反应潜在无意识有意识的象征和联想文化影响和独特风格时尚、潮流和风格的影响个人体验,从这个由初级到高级的金字塔系列我们可清晰地把握影响人们色彩心理的脉络,即经过生理反应到心理反应,再到文化影响。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张,也出现了城市色彩“乱”“俗”,随心所欲的现象。1970~1972 年期间,日本色彩规划中心针对城市环境的总体景观色彩加以研究,同时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制定了“城市色彩实施法令”。

这些例证表明:国外发达国家己把城市建筑色彩纳入整个城市规划,并把这种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导入先进色彩理念,消除城市发展中带来的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现象。

3、 中外建筑的区别

首先,从建筑用料上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建筑多选用木料材质来修葺宫殿,木料的优点是可塑性比较高,但是缺点是易燃易腐蚀不宜长久的使用,所以现如今保存下来的宫殿屈指可数。而西方建筑用料多用石材,所以能够更好的历经风雨,至今仍有很多上千年的宫殿保存的很完整。

其次,从体量造型上看,中国古代建筑由于选用木料,木结构为梁架组合,能够很好的运用曲线折角等造型形体,如飞檐。而西方古建筑由于用料的限制在建筑造型上多用基础几何形体构成。

在色彩上,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宫廷建筑的色彩往往跟统治者的喜好有着很直接的关联。以明清时期为例,为了显示至高无上的皇权建筑色彩绚丽多姿、金碧辉煌,而民间则以灰色为主,以此来凸显皇家的尊贵。而西方古建筑,用料多为石材,所以很多时候是以石料本身的色彩为主色调只是为了打破这种单调,而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4、外国建筑对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影响与启示

西方列强来入侵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在这时期,对我国的建筑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我国近现代建筑从技术、思想等多个方面模仿和借鉴同时又结合自身的文化特征,从而掀起了我国近现代建筑的篇章。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文化融合趋势的推动下,中外建筑必然会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但是建筑的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一些落后的建筑思维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未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所以在求同存异的环境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的精髓都会得到更为妥善的保护和传播。所以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只有创新才能使我国建筑更富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资料:

[1]张为诚,沐小虎 主编,建筑色彩设计. 同济大学出版社.

[2]陈飞虎 主编, 建筑色彩学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美] 哈罗德・林顿(HaroldLinton) 著 谢洁,张根林 译,建筑色彩:建筑室内和城市空间的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4]顾馥保 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5]潘谷西,编著,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文化范文第6篇

关键字 外墙;建筑规模;防御措施;装饰细节

咸阳宫是秦王朝最主要的宫殿,最早主持修建的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鞅,从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商鞅主持修建咸阳宫。咸阳宫从公元前350年建成到公元前206年被毁,共经历了144年9位国君、帝王。1959年,在陕西的渭河北岸,考古学家勘察发现了咸阳宫遗址。秦王宫景区就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设计师根据秦咸阳宫一号遗址复原图,经过多方考证而建造起来的。

在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秦建筑文化》一书中写道,文化现象在建筑中的体现的最全面、最具体、最生动,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素质、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灿烂文化.它包含着人们的工艺技术、审美情趣和意识形态等,它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在秦王宫里,可以清楚的了解秦王朝的民族文化。

那接下来就以横店秦王宫为例从几个角度来简单的了解下秦的民族文化。

一、秦王宫外墙

1.黑瓦

远远望去秦王宫尽是黄墙黑瓦。秦的祖先伯益跟随大禹治水有功,舜帝赐皂游(带有飘带的黑色的旗帜)一幅,以表彰其功绩。二是相传秦文公喜欢打猎,有一次捕获一条黑色的大蟒,人称黑龙。五百年后,秦始皇嬴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他采用阴阳五行家学说,为他新建的秦王朝寻找理论根据,认为周朝是火德,以赤鸟为祥瑞。水胜火,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秦文公所获黑龙就是水德的祥瑞。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屋顶也尽是黑色。

2.黄墙

秦王宫的外墙体实际上是由现代的砖体堆砌而成,但是远远的望去却是一片黄墙,是为了模拟秦咸阳宫的夯土墙。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这里的“版筑”,就是夯土技术。夯土是一种建筑材料。表示一块泥土中的空隙经过夯的动作之后变得更结实。是土材质中较为结实的建材,在古代是城墙、宫室常用的建材,在中国,最早在龙山文化已能掌握夯土的技术。在秦代时,已经非常发达成熟。

二、秦王宫的建筑规模

常言道到横店游四大看头,而其中之一就是看气势。横店景区景点较多,有最初的广州街、香港街景区,清明上河图景区,明清宫苑景区,屏岩洞府景区、秦王宫景区等等,而在这其中又以秦王宫为代表。在横店镇上远远的就能看见其高大的城墙。

秦民族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民族,因而其建筑“高台榭,美宫室”。阿房宫“规恢三百余里,……作阿房宫前殿,东西五十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可建五丈旗”。阿房宫前殿庞大遗址至今仍在,夯土层仍有七八米高。秦始皇陵的封土堆高达50丈,合今115米;其陵园在中国历史上是规模最大的,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足以想见其建筑的雄伟气魄和规模。

1.整体规模

宫殿是帝王处理朝政和生活的处所,而帝王是一国中至高无上的,故其取地最广,位置居中,用材最精,造价最费,尺度最巨,品位最高。在横店的秦王宫也处处彰显秦民族好大喜功的高大的建筑。横店的秦王宫景区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有雄伟壮观的王宫宝殿27座,主宫“四海归一殿” 高达44.8米,面积17169平方米。长2289米,高18米的巍巍城墙与王宫大殿交相辉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秦始皇并吞六国,一统天下的磅礴气势。还有一条长 120米,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秦汉街”,充分展示了秦汉时期的街肆风貌。黄尘古道,金戈铁马,燕赵建筑,秦汉文化,在秦王宫得以真实再现。

2.四海归一广场

在秦王宫景区内的四海归一广场,类似大型祭祀仪式秦王登基大典等十分重大的庆典仪式都是在这里举行的。由于四海归一广场非常开阔,最多可容纳五、六万人,所以在这里产生了很多经典的影视镜头。在《木乃伊3》中,大家看到处在沙漠之中的龙帝之墓。看到的浩瀚的沙漠,其实也是这个广场。当时拍的时候,剧组用细沙铺满了整个广场,通过镜头的处理,就跟真的沙漠一样。

3.四海归一殿

秦王宫里最主要的建筑——四海归一殿。这组整体性高台楼阁式建筑,它正殿为中,对称两侧顺序为偏殿、望楼等建筑,体现了秦人在使用功能上的务实精神。四海归一殿高达44.8米,比北京天安门还高出11.1米,非常雄伟。

秦朝这些高大的建筑,正是秦政治发展的需要,是皇权至上的产物。他们不惜国家的财力、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的“高台榭、美宫室”的建筑,以表现其威力,与统一后秦始皇建立的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有很大的关系。而这样的大兴土木加速了秦的灭亡。秦把有限的经济实力用在大兴土木上,修建了众多的、规模宏伟的工程,要修建众多的浩大工程,耗费了国家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严重制约和束缚了社会生产的发展。长期的饥饿和繁重的摇役,激起了劳苦大众的反抗.终于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了秦王朝的统治。

三、秦王宫的防御设施

1.宫门

进入秦王宫,首先经过的就是中宫门,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中宫门在整个秦王宫中起到了很重要的防御功能。它主要有三道机关门组成。第一道就是这道千斤门,是用“立木顶千斤”的原理用粗壮的短木将门顶住,一旦顶牢,从外边无论如何也是打不开的。第二道叫做刺门,上下都有滑道,门顺滑道向两侧开合,外露门刺,两侧近四十根,合拢后就相当给门上了四十道门栓。此门重数吨,每次开闭均须用十多个士兵转动绞盘,门才能在滑道上运行。第三道机关门重数千斤,平时都是高悬在半空,上边用特别结实的粗绳盘卷在辘轳上,辘轳旁边长期放一把大斧,遇到紧急情况,用大斧砍断绳索,大门顿时从天而落。同时,第二道门和第三道门同时关闭,中间就成了一个瓮城,形成瓮中捉鳖之势,在里面的敌兵被困其中,很难逃脱。这三道机关门构成了秦王宫最严密的防御体系。

2.广场

秦王宫内的两个广场上,都没有一棵树,也没有多余的、复杂的东西,它的结构很通畅,同时也很简单。这种宫殿的格局形成有一定原因。秦始皇一生中遇到过刺客袭击很多次,其中较大的四次是荆轲刺秦、高渐离击筑刺秦、张良博浪沙大铁锥砸御车和兰池宫夜遇盗贼。秦始皇的遇刺次数之多,是历代皇帝中,没有第二个人可以与他相比。也正是这样,加重了他多疑的性格。而在皇宫广场不种树的特点也作为不成文的规矩被保留下来,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四、秦王宫的建筑装饰细节

在秦王宫内,处处有彰显的彰显始皇帝雄才伟略、劳苦功高的细节。

1.台阶

在四海归一广场的正前方的99级台阶。9在阳数中是最大的一个数,在古代,9是皇家数字; 9与“长久”的“久”读音是相同的,秦始皇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长长久久,永传与世,可惜强盛一时的秦王朝在历时15年后,轰然倒塌;9还取99归一之意。这99级台阶又被分成六级,寓意着,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用了9年时间,分别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这六个台阶分别代表着六国,秦始皇每次上朝时都踩着六国,就不担心六国遗民造反了。

2.龙柱

在四海归一广场的中央有8根柱子,分别朝向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四个方向,代表四海归一,四方臣服有8根黑色的柱子,称为龙柱,是由尧舜禹时期的诽谤木演变而来的,也是华表最早的雏形,8根柱子代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中间四根比两边的要高一些,这是说明中间只有秦始皇才能走,东西两边是给文武百官走的,代表着四面八方唯我独尊的意思。

3.四海归一柱

在四海归一殿内的宝座后面有一根巨大的柱子,是四海归一柱,也叫都柱,就是承担一切的意思。柱上浮雕有代表四方之神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左青龙代表东方,右白虎代表西方,前朱雀代表南方,后玄武代表北方。这根都柱是四海归一殿的镇殿之宝,是载荷大秦王朝的中流砥柱,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宝座最前面放着高脚烛台,为狗头、鹿角、蛇身、蛙掌组成的四王权兽,它嘴里还含着青蛙,狂妄把六国视为将被吞入肚子的青蛙,自己就是那四王权兽。

参考文献:

[1]肖默. 秦建筑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2]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 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徐卫民,呼林贵.秦建筑文化[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建筑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徽派建筑文化;中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返璞归真

一、徽派建筑文化的简要论述

“徽州”原名新安,位于安徽南边,位于黄山白岳之间,到宋徽宗年间,将新安正式更名为“徽州”,后一直沿用下来。徽州文化源于古时候中原战乱频繁,众多民族不断南迁,多种文化交错在一起迅速发展,全面崛起于北宋时期到明清时达到鼎盛。在这800年间,徽州文化能独领只因它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自古以来,建筑又是文化的里程碑,是政治经济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的载体。徽派建筑历经千年风霜,地域特征非常鲜明,是徽州人生存文化反映的最为直观的古民居,并以明清时期的徽商的经济为基础,以宗教礼法为社会基础,以徽州文化为导向,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徽派建筑,其中以西递、宏村最为典型,并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这一举,充分的肯定了徽派建筑文化在世界文化界的地位。

二、中原建筑文化的界定

中原一词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中原这个地区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划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分封各地,自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中国有了一个短暂的统一时期,根据历史的记载,当时已分为南北,根据中国传统的区域划分,那时候的中原是有别于东、南、西、北四方以外的区域,也就是指最中间的区域,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关中、河南河北地区,还有的史书中所说的中原地区是指北方地区,就是黄河以北,长城以南,因此综合史书记载,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原建筑文化所指的是中国传统历史中包括陕西关中、山西、河南、河北这些区域的文化,并以陕西关中和河南为中心的建筑特征。

三、徽派建筑文化与中原建筑文化的对比

我国的建筑文化有青海、、内蒙西域建筑文化,也有安徽的徽派建筑文化,还有陕西关中这个区域的中原建筑文化。现在就着重来分析一下徽派建筑文化和中原建筑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一)不同的历史背景

徽派古建筑最主要的形式是天井四合院,地处皖南,毗邻江浙一带,区域文化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一些,但是这里有黄山白岳盘踞其中,地势险恶却又美不胜收。皖南地区的气候比较湿润,特殊的盆地地形又比较封闭,所以古代人群居的模式主要为“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最适应地形的环境,并且具有干燥、通风、安全性能高等优点。由于其独特的山高谷深的特殊的地形优点,在古代战乱时候,大批的中原贵族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躲至此地,所以无形中也带来了一些中原文化,并改变了这里的人员数量和人口结构,中原文化与徽州文化的结合直接体现在徽派建筑上,所以说在某一意义上来说,徽派建筑文化融合了中原文化,所以说两者之间是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早期的徽派建筑保留了原始的“干栏式”建筑格局再和中原的平房式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现在的新型天井四合院,天井在徽派建筑中最为常见成为徽派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既解决了潮湿等问题,又适应了险恶的环境,同时它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沟通天、地、人,顶天立地。中原地区的土壤、气候等一些自然条件非常符合农作物的生长,所以这一地区的农业非常发达,发达的农业给这一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自给自足的家庭式经济,家族观念礼法占主要地位逐渐形成了以人伦关系为主的儒家思想构成的阴阳五行的观念。通过中原建筑遗址表明最早的中原建筑均为“半穴居建筑”,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安居乐业那时候的建筑就是大规模的圆形或方形的房子分布在近水的阶梯上。在往后的发展中,中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民族文化融合,分别是契丹、女真、蒙古族相继进入中原,他们在中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多民族国家,他们带来了自己本族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汉族的文化,自此就被汉化了。边疆民族的这些文化和制度渗透到中原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的多元化文化集合体,比如说孔子的儒家思想,李斯的小篆体,程颢、程颐的宋学以及中国传统的建筑与城市的体制都发源于中原地区,经过文化传播,吸收阳刚、朴素等特征发展成为了伟大的华夏文明。正是这个伟大的华夏文明奠定了中原建筑蓬勃发展的文化基础。

(二)不同的美

徽派建筑之美可以称为“自然之美”:自然古朴,清新典雅。不矫揉造作,顺应大自然的发展潮流,与大自然之自然美景结合在一起。不管时势如何发展,它总保持着自己最古典,最传统的美,不追潮流,不赶时髦,信守古制,崇尚儒家思想,追求自然的朴素之美。又因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有着独特的自然赋予的基本条件,羊肠小道,曲径通幽,弯弯转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意境,宁静怅然,是个适合隐居避世的世外桃源。中原建筑之美包括两种:一种是崇尚自然的自然之美,另一种是自己独有的形式之美。中原建筑的布局是讲究“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这是对大自然,对阳光的一种尊重,在房间的空间布局上讲究顺风顺水,既要南北通透又要聚气生财,所以才开设了“天井”和“小院”,这种设计反映了古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它的形式之美主要表现在对称和谐上,左右对称的中庸之美。这种均衡对称在万有引力的影响下,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反应,对每一个人都是差不多的,这样的方式把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发挥的淋漓尽致,形状上都是简单的长方形,一个一个错落有致,有的偏排成组,井然有序,从高低来辨别尊卑,有规有矩,不偏不倚,这也正反应了我们做人所要遵循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三)不同的结构和空间布局分析

徽派古民居的选址是根据风水学来的,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依水而居,环山涉水,它的架构、形式、颜色都有要与大自然相协调,体现整体环境的规范性和轮廓性。其中以有着“桃花源里人家”美誉的西递和“牛型”设计为主的“画里乡村”宏村最为典型,是皖南文化的代表也是封建社会的代表。它们极大的反应了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的徽州文化。人们借助风水观吉凶的同时也营造了水口,极大的改善了村落的环境和景观。中原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在保证对称和谐的整体美感前提下,增加它的流动性,起到一个补充的作用。在空间界面的处理上采用各种接口来阻断和分割空间的界面,接口可以用墙、门窗、隔断,古人用的隔断很多,比如屏风、隔扇、博古架等等,既实用又美观或者运用不同的质感的材料来表现空间的层次,各式的窗格在阳光的照射下,给整个空间里增强了活泼灵动之感,这些与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的观念非常吻合。

作者:杨浩 张瑛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合肥建设学校

参考文献:

[1]陈伟.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形成、发展和演变[J].华中建筑,2000.

[2]朱永春.宋元徽州建筑研究——兼论徽州建筑的起源[J].小城镇建设,2001.

[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建筑文化范文第8篇

《建筑文化研究》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年刊,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建筑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文化 文化链 建筑文化链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28-02

1 引言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文化含义极广,仅文化一词而言,世界上就有多种解释的方法。《辞海》上解释文化为“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大英百科全书》对于文化的解释则是引用美国著名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该书中收集了166条文化的定义,这些定义分别由世界上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分析学家、哲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学家所界定。“文化”一词,英文、法文都写作Culture,它是从拉丁文中演化来的,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等意项。最早把文化作为专门术语来使用的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他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文化从宏观层面来讲,有宇宙文化、自然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等。从微观层面上讲,主要有文学、艺术、绘画、音乐、诗歌、电影、建筑等。可见文化的包容性非常强,是一个大而宽泛的概念。

2 文化链浅析

文化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是一种有机的整合。探求人类文化进步的丰富形态和基本途径、挖掘人类生存的基本规律一直是研究学者深入探讨的课题,因此有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链的概念。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王宁宇教授指出,“文化链概念是基于世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个系统观念,主张放开视界,将散在各点上的问题联系起来寻求其在整体中的位置关系,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项共同的规范内容。”中国社会科学院王晓丽研究员在多年民族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如果将一种文化看成是一个头尾相接的文化链条,那么这个文化链条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组成。每个文化环都隶属于一个文化链条,因此每一个文化环必定与所属的文化链条直接连接;而文化环与文化环之间,有的是直接连接,有的则是间接连接,有的是依次相接,有的可能是几个文化环与一个文化环同时相接,还有的是几个文化环交叉连接在一起。在一种文化里,不论有多少个文化环,不论文化环以什么形式连接在一起,它们总有相扣之处,形成一个内容交叉而丰富、连接形式多样而紧密的文化链条,而其中每个文化环都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意义”。因此,她认为“文化链是指文化与文化之间(包括不同文化之间和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形成的一种相互关联的现象”。这些学术思想从现象人类学的角度非常精准地挖掘出文化现象的本质,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多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状态,对世界范围内各种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的特点、模式也做出了很好的解释。

同时,也有学者从企业文化、产业开发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链的相关概念和思考。认为文化链是指企业文化是由价值、行为、制度、物质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全面联系的整体,其目标是为构建企业竞争优势服务。在《文化链》一书中,作者林竹盛认为:“在一个系统中,通过事物的内在规律,把多种要素连接起来,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前后依存,环环相扣,彼此互动,由此形成一个不断增值的连锁关系,称为链”。这里所说的“文化链”是指在“组织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与组织发展变革同步的文化创新系统。它是基于组织学习的文化创新,文化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协同和文化创新对发展能力的提升为理论支柱,以构建学习型文化为基础,以学习型文化创建基模为操作思路,完成了一个严谨的架构体系,文化链就是文化创新系统。魏中俊、包训文从产业开发角度提出了“文化产业链”,提出经济开发区应该在整体优化设计基础上,构建由会展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社区文化等组成的文化产业链。

由于文化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文化链的理论被人们不断拓展,研究学者对于文化链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文化的本质探求方面,在其它领域也有所延伸。李华兴、张元隆在《维新志士的心态与变革的文化链》一书中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戊戌维新的心态,对驱动和制约变革的文化链进行了深层思索。张捷在《书法文化链与“大书法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书法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起到链接、枢纽、节点功能,可以形成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和底蕴深厚的围绕书法文化的一个文化体系和集群,这就是所谓书法文化链。另外,各种不同形式的文化现象都可以被称之为文化链条的载体,诸如“兰花文化链”、“圣诞文化链”等等。

3 建筑文化链浅析

建筑是时代、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象征。就广义而言,建筑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文化包含着人类的建筑。从狭义而言,建筑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建筑文化现象作为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差异性、同质性、多元性逐渐被研究学者所重视。随着建筑文化研究价值的逐渐彰显,建筑与文化的关系逐渐为人认知,遂兴起研究热潮。从文化角度对建筑现象进行审视、分析和判断已经成为当代研究建筑的主要方向之一。这方面的论文、著作逐渐丰富。同时,相关的会议不断召开。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会议主题之一就是“建筑与文化”。此次大会提出的《北京》中写道:“建筑文化的全球化与多元化是一体之两面。一方面,文化的全球化推动着地区的迅速变化与发展;另一方面,建筑文化和当地的生活方式结合得最为密切。随着全球各文化之间同质性的增加,发掘地域文化精华也愈显迫切”。“全国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相继召开,1998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第五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的主题是“从文化角度探索中国建筑创作的未来”。由此可见,建筑文化的跨学科研究是一个非常深厚、也非常迫切的课题。

我们知道,从文化层面而言,有“岭南文化、中原文化、楚文化”等多种不同的研究,这种地区文化观念势必对建筑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建筑文化在地区上的差异性的根源之一。建筑文化现象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观念的差异以及社会层次素质带来的审美标准的高低。建筑文化链与文化链一样,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因此,我们可以用文化链的学术观点探求建筑文化的相关特性。王晓丽研究员曾经指出,“如果将一种文化看出是一个头尾相连的文化链条,那么这个文化链条是由若干个文化环组成,其中的每个文化环都隶属于这个文化链条”。同时,“文化的自生,是文化本身具有的特征,不论单一文化与多元文化形成什么状态的多链现象,其所有的文化环和文化链均是在自生的前提下,与其他文化环和文化链共同生长的,这就是文化共生的现象解释”。在相关论文中,王晓丽研究员对于文化环、文化链的阐释生动形象、层次合理、评析精准,根据文化现象的经典阐释去解读建筑文化,可以非常清晰明了地阐释建筑文化的独特内涵。笔者2005年《建筑文化多元性的本质特征》一文中就引自了《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中“文化现象的解释”的相关观点来阐述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共生性。在此,我们引申开去,将这种文化链的相关学术思想进一步解释中国传统民居丰富的建筑文化。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传统民居在我国面广量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建筑文化类型及其特点,除了受到人居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各地区、各民族的民居尽管受地理条件、经济条件和生活习俗要求等的限制,但民间匠师在充分利用地形和室内空间、就地取材以及创造朴实的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如北京四合院是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四合院多半按南北向中轴线作纵向排列,一般分前后两部:前有大门,常偏于中轴线东侧,面向院门设有影壁。由前院经过设在中轴线上的二门――垂花门或屏门到达内院,内院面积较大,正房朝南,有良好的采光。江南地区由于气候温和多雨,因此苏、浙、皖一带民居的屋面与支撑结构较北方住宅轻巧,且出檐较深,房屋朝向多为正南或偏东南,房屋高大且门窗较多,南北敞开,以利通风。河南西部地处黄土高原,有良好的土质,也有丰富的石材,故常采用土坯或砖石建造封闭式的窑洞。福建客家土楼是当地居民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泥土夯建高大厚实的土墙,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居住空间,外人不能轻易入内,同时又能联合全楼的力量共同抵御来犯之敌。土楼既是客家人的躲避风雨的居所,更是他们深深依恋的精神家园。广东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有平原,也有山区,气候炎热,湿度大,建筑材料十分丰富,民居在平面布置上一般为三合院,正屋中间为厅,左右两侧为卧室,厅前为院子,左右建厢房,厅内靠后墙处设有木阁楼,这种三合院式的住宅,可以发展组成多进的一个大建筑群。至于少数民族的住宅建筑,更是形态各异。

由此可见,传统民居建筑是我国建筑艺术中的一份宝贵遗产,这种建筑文化链是由居民居住方式、建筑样式、建筑制度等组成的有机、系统的整体。正如文化研究学者指出的,中华民族文化内部的相互链接表现为两层含义:首先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链接,其次表现为同一民族内部不同地区的文化存在着差异并且相互连接,这样构成了民族文化的完整内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正是中华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性的体现,它代表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内涵。

4 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与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互相渗透和综合发展以及城市建筑学从工程技术性走向社会综合性,则成为必然趋势,这正是本文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本文力求充分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方法,利用跨学科优势对建筑文化研究进行完善与补充。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其文化链的特性显而易见,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并不是附着在建筑外部的表象,而是建筑本身多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借鉴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来阐释建筑文化的种种现象,探求建筑文化的本源,为建筑文化学的定位寻求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将建筑文化置于更加广大的时空当中,必然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把握建筑文化的特殊性和价值所在,这对于探讨建筑文化链与地区差异性之间的逻辑联系,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域性建筑设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竹盛,文化链.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

[2] 费孝通主编.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建筑文化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学校建筑;建筑文化;设计风格

建筑作为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体,能够有效体现出外在因素,例如宗教观念、价值观念、美学思想等等,在建筑文化内,基本通过建筑空间与建筑符号对建筑文化进行表现,保证建筑物与文化语境之间紧密结合,奠定建筑文化底蕴。学校内每一个地点都具有一个景色,能够为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学校建筑在无形之中对学校文化内涵进行展现,对一代代学生造成影响。所以,对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对了解学校建筑审美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1世界各国建筑文化设计风格

1.1自然主义的建筑文化设计风格。自然主义的建设文化设计风格应用最为广泛的国家就是美国。美国拥有广阔的国土面积,自然地貌变化多样,在这种环境之下造成美国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自然主义十分追求。例如美国著名建筑设计人员奥姆斯特德团队在设计过程中,是以自然主义作为设计核心,对传统古典主义所具有的庄严及清晰的结构十分反感。公园所具有的优美景观环境与城市环境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能够有效满足生活在城市内人们对于回归自然的需求。1.2现代主义的建筑文化设计风格。现代主义的建筑文化设计风格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前后形成,主要是受到现代建筑理论与现代艺术的影响,建筑行业对建筑景观进行了创新。现代主义在景观建筑学内应用,最为显著的作用并不是在建筑设计内应用新型的施工材料,更多的是将功能作为设计的初始概念,能够有效让现代建筑设计从传统图案或者是风景设计理念内脱离出来,与现代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相吻合,为建筑应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在众多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内,加州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丘奇认为,产品想要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并不是构建有序的秩序,而是应该具有更加灵活多样的设计语言,同时有效调节设计过程中所存在的矛盾,例如设计场地、要求等[1]。

2中外建筑文化建筑风格的发展与交融

伴随着全球化建设,不同建筑文化开始相互结合,有效推动了建筑文化发展,形成了世界建筑文化体系。社会全球化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同建筑文化相互碰撞。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十分显著。例如,佛教实际上来源于印度,伴随着张骞出使西汉,佛教开始抓紧传入我国,在我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但是,佛教内容及形式一直在完善创新,形成了我国特殊佛教建筑文化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模式基本上都是照搬苏联,这样造成我国建筑开始逐渐与俄罗斯文化特点相结合,进而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建筑文化。在改革开放之后,各种西方建筑文化及经济管理模式开始逐渐进入到我国,我国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开始逐渐模仿西方建筑设计方式,形成了改革开放的建筑文化。换句话说,不同国家建筑文化都需要受到政治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因素相互冲突,相互融合。怎样保证文化相互融合,经得起人们考验,只有将不同地区内所具有的精髓文化吸收,才能够将本民族文化与建筑设计相结合,构建地区性建筑文化。

3建筑设计文化理念

学校作为学生主要生活学习场所,学校内的建筑物一直对学生语言及行为举止进行影响。正式由于学校建筑在文化设计所具有的重要性,所以对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进行了解具有重要意义。在对某一个建筑物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资源类别较多,其中最为典型的主要由三种,分别为地域文化、意境美与地缘文化。3.1建筑设计文化理念:地域文化。建筑在设计及施工建设等等环节内,都需要在一定地域范围之内,换一个角度来说,建筑具有十分显著的地域属性。在不同地域范围内,生活着不同少数民族,这些地域内的建筑物包含着不同民族所具有的文化,进而形成了多样化的建筑风格,现代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物与地域文化相似。地域文化是经过千百年人们实际生活所形成的,地域建筑设计文化是以地域文化作为基础条件所形成的,所以需要与当地气候环境、人们生活习惯等等因素相一致,这些设计精华都可以在学校建筑设的建筑文化设计内应用。在现代很多建筑物设计过程中,一直都遵守着布局与形体相结合的原则,其中最为显著的表现手段就是现代建筑造型与符号。在我国川西地区内,最为常见的建筑形式为庭院式,在庭院内经常利用通风天井将前后院进行连接,形成良好的气候流通结构,同时应用走廊对不同功能的房间进行连接。学校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交通流线就是利用走廊所实现的,完成人员疏散目的,同时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通风及光照条件。学校建筑设计还经常应用居民建筑物构件方式,居民建筑物构件方式不仅仅能够为疏散人员提供等待空间,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课间休息提供沟通场所。3.2建筑设计文化理念:意境美。在我国古代概念内,意境是重要概念之一,在艺术领域内广泛应用,例如诗歌、建筑、书法等。意境美最开始体现在我国著名文学家钟嵘的诗歌内,在盛唐之后正式形成。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就曾经对意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兼等创作手段。意境在经过多代文人的研究之后,也就形成了现代的意境美。意境美实际上就是现代建设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继承古代意境的改变,有效将我国建筑与我国古代艺术形式相结合,对自然变化及历史文化给与充分尊重,提高对现代科学技术关注程度,利用环境美学观念,对学校环境进行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双流黄龙溪学校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就采取了庭院设计方式,利用围墙与教学楼围成了一个家庭庭院,同时在围墙上面设置了古色古香的雕花,进而给人以宁静及书香氛围。3.3建设设计文化理念:地缘文化。地缘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点可以被称之为这个民族精神的标志,并不是理念所形成的,而是民族内人们在长期生活及实践之后所形成的。在19世纪后期的时候,历史研究人员认为民族文化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分别为种族、环境与时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自身心理及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相同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具有的地域性格较为相似,进而文化精神也较为下相似。伴随着人们不断生活,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代代相传,对该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思想性格与文化观念造成直接性影响。

在建设设计文化理念内,不仅仅包含建筑风水观念。风水观念是我国古代主要观念之一,是人们在对自然环境观察与顺应自然理念。风水文化形式主要包含两方面原理,分别为规划学原理与古代建筑学原理。在风水学内,核心内容为天人合一,有效调节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建筑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到就地取材,构建绿色学校建筑。任何一种建筑设计文化,都需要以唯物主义作为核心,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分析,主动对历史文化内所具有的精髓内容进行研究。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条件,不断对创新文化进行创新,提高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建筑文化在不同时代背景之下,必须发生转变。在地域建筑文化与民族建筑文化的影响之下,才会逐渐形成全球性建筑文化。在现阶段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有效与学校自身特点及文化底蕴相结合,形成学校建筑适合应用的建筑文化设计模式,为学生设计出针对性建筑,充分彰显出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发挥出学校建筑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楠.当地建筑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启发与借鉴——以宣威市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规划建设为例[J].中国市场,2015,13:148-151.

上一篇:科学素养范文 下一篇:社会法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