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范文

时间:2023-03-14 20:40:56

建筑评论

建筑评论范文第1篇

1.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脉搏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O年代末7O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O年代末和9O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慨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7年以布伦特兰(Brun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可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国际建协2O次大会的议题来看,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今天"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因此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而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2.美学标准的发展

世纪更替,建筑学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建筑学的体系框架发生了变化,也使建筑师对建筑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分支理论提出了再认识。

建筑美学可算是建筑学体系中老资格的一个分支。从《建筑十书》、《模式语言》、《形式美的原则》到我们今天建筑学的教科书,古典的比例、尺度、色彩等美学原则一直左右着我们老一辈和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的评判标准,至今它也仍是我们许多专家在对国优、省优和部优建筑进行评判时不可不提的关键点。以往如若某位专家或口头或撰文,以连篇累续的美学原则来评价一幢建筑是如何如何美或如何如何丑时,只要他的美学原则引用得无误,众同僚大约都会颔首称是一致曰正确。可是就在传统建筑学被拓展、建筑师被更广博的知识和技术所武装、人类要求在改造生存环境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今天,一定会有不止一位建筑师站出来大声提出异议:我们以前一直公认为美的建筑,放在人居环境这样一个大范围中,从资源评价、景观评价、生态环境分析、无废无污绿色建筑等方面来评判,它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吗?传统建筑美学的原则是否应当更新?或许现在或将来某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用发展了的美学原则再来检验我们当初的结论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不是耸人听闻,更不是哗众取宠,因为就在我们建筑师们仍不舍得抛弃旧的观念、不情愿接收新的观念的同时,我们的近邻经济地理学家们、人口学家们和生态学家们已经开始做着本应属于我们建筑师的研究工作。他们运用GIS系统、资源评价系统、生态分析等对我们一些建筑师来讲还很陌生的理论和方法,切切实实地对人居环境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和评价,使建筑学内含得以扩大,使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得以更新。他们的成果是显然的,是有说服力的,是科学而进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赞成他们。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理由不修正我们的思想,不去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1.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是将建筑视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开放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其侧重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建筑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运动机理,其目标是多元的。

2.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并创造着美。"建筑师的创作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如果我们不否认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话,那么在建筑这一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中,我们也完全能够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3.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三、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与评论的重要依据

1.建筑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是什么?建筑策划就是在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目标设定,运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目标环境及条件的实态调查,对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而全面的建筑设计的依据。

由于建筑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建筑创作和评论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不到新的发展,从思维方式、调查手段、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创作模式,建筑评论与评价也多是停留在意识形态和感性描述上。2O世纪6O年代以后,建筑学理论流派竞相出台,建筑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然而方法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却相对滞后,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纯粹建筑理论家"和"建筑设计匠人"。这种现象到6O年代末7O年代初随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工业变革,出现了一些转机。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现论和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的准备,建筑策划的萌芽在此出现了。它一方面强调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体现,强调建筑的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和精神性等主观感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运用计算机、统计学、科学调查法等近代科技手段对感性的、经验的建筑创作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和反馈修正,使建筑创作在理论与方法、经验和逻辑推理中进行。它是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必然要求。

2.建筑策划是创造"精品"和建筑评论客观标准的保证和先决条件

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中国建筑从殷商时代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从老子对建筑的释义到先秦古籍的《考工记》、汉代的《九章算术》、唐代王孝通的《缉古算经》、宋代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及李诫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冶》、清代的《工段营造录》直到近世的《营造法原》等专著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建筑界的重要宝藏。但中国的建筑知识的教习一直是师徒相授、父子相传,往往人亡艺绝,阻碍了建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师的称号及其知识传授方式才由西方传入中国,上述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于我国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和自身的局限,加上建筑创作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使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建筑评论的研究和发展较西方国家滞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创作环境的窘迫、建筑论坛的封闭、建设部门结构体制的几十年一贯制,加上建筑商品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创作和评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只片面强调经验传统,忽略方法论的研究;只注重经验资料的借鉴,忽略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只强调建筑的空间组合、比例、尺度等感性的因素而忽略建筑与社会、环境、文化、使用以及技术中的科学性,使建筑完全变成了刻意追求风格和标新立异的个人情感的载体。建筑评论也雷同于欣赏一个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此时的建筑师无疑已经沦为一个匠人。这种情景在我国目前"大建设"时期同时又是外来各种流派蜂拥而至,而我们建筑师又极想一下子成名的特殊时期尤为显得突出。难怪有些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作品在外国人眼里是那么不可理解。

建筑策划的理论和方法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一个环节,在这里建筑师可以对项目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对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对建筑设计的条件进行定量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使得建筑师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设计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关于建筑策划的"全民意识"

建筑创作无论有多少理论内涵和技术含量,其成果总是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类同于艺术品且明明白白立于世间的展示,其招至而来的评论必将是全社会的。显而易见,全社会人群组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方式的不同,使得评判的结论干差万别。但无论如何,一幢建筑的客观条件是一定的,其使用及内在运作机理是一定的,因而它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应是唯一的。可实际上,当众人评价一幢建筑时往往由于不懂得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而只是停留在对外观和体形的评判上。公众都来有意识地提高评论的水平和评价的科学意识,普及建筑策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全民的建筑审美素质是我们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何种等级以上的建筑一定要进行建筑策划之后才能开始建筑设计。当建筑策划成为建筑创作中一项不可缺的环节时(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就会有许多专职建筑策划师及建筑策划事务所出现。随着建筑策划研究的社会化、商品化,其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收费标准、管理体制直至法律程序也都将完善起来。那时,我国基本建设及建筑创作的发展就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讲求科学的、逻辑的以及社会和经济实效的建筑创作之风将盛行。

四、关于中国当代建筑评优标准刍议

1.优秀建筑的困惑

首规委一年一度在北京举办首都建筑设计成果汇报展,展出期间评选出当年度"十佳建筑"。建设部及其他部委和地方系统也每年举行国家、部委和地方的建筑评优活动。评优活动的成效是显著的,从中许多优秀建筑和设计脱颖而出,也缔造了一批基本功扎实、有社会责任心、不断追求完美的新一代建筑师。

但评优过后,再坐下来细细品味和研究那些获奖作品时,会发现其中有些建筑和设计尽管造型、比例、尺度和色彩雕琢得尽善尽美,但把它们放到环境中去,其与环境的结合是那么令人失望,不是标新立异与环境格格不入就是摆出自我为中心的架势。如若再深入研究更会发现在平面布局上大有将锅炉房面向周围居民区、大片的镜面玻璃幕墙明晃晃地反射向一侧小学校、为追求立面效果东西向大开玻璃幕墙使能源消耗大大超出规范要求、一味追求造型破坏自然的采光和通风的例子,如此等等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如果有心翻看一下近来国外获奖作品,会发现其评选的标准似乎与我们大相径庭。获奖作品有些外观、造型极其普通甚至算不上美,但其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利用环境、改善环境、融入到环境中去、与自然合而为一却研究得那么透彻。其中利用自然的光、自然的通风、自然的景观、节能、储能的设计构想以及因此而衍生出来的全新的建筑形制其巧妙令人赞叹。特别是国外建筑师对待环境、自然、能源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的热情着实令人钦佩。

显然,在当今潮流中优秀建筑的标准已绝不是单纯的造型上的好看与难看的问题了、没有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此创造出来的建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仅代表建筑师个人情感和意愿的作品。不可否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评论提出适应时展的全新的标准。

2.现代建筑评论对传统美学标准的拓展

现代建筑评论尽管加入了浓重的时代色彩,但也并非是对传统美学标准的全面扬弃。建筑创作的最原始的机理仍旧使我们不能放弃传统的美学原则。准确地讲,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是对传统美学原则的拓展。

首先是建筑的评论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宏观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198O年就已被国际自然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theConservationofNature)所接受,但大体而论,它只限于保护主义者的论坛,此概念引入建筑界只是近十年的事。它描述了一个不允许使自然资源基础恶化的过程。在建筑中"可持续性"特别强调地球与人类共生环境不被破坏,能够持续向未来发展,它超越了"节能"这一单一的概念,考虑寻求共生未来。既然当代建筑创作已不得不遵循这一原则,那么显然,衡量与评价它的标准也必然应遵循这一原则。

其二,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把自然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一幢建筑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妨害了社会秩序,即便它再美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建筑。所以,现代建筑评论应首先考察建筑对其环境的作用,看其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景观、能源、小气候、排污及自净等方面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是否能是一幢无废无污的绿色建筑。只有当环境这第一位的问题考察充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功能、空间、比例、尺度、美观等的评价。

第三,现代建筑评论标准应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这一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以解决。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实态调查快速跟踪系统等近代科技手段已逐渐为建筑师所熟悉,并愈来愈被广泛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与建筑评论中。

3、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克服个人主义,拓展知识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当代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建筑师要以平常而客观的心态来研究环境,研究社会,研究建筑和人的活动,以达到创作中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境界。

建筑评论范文第2篇

《Architectural Review建筑评论》杂志是一本世界知名的建筑设计期刊,以其深度的建筑评论和创新的设计观点而闻名。杂志是英国乃至全球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杂志之一。该杂志的目标是为建筑行业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独特而有洞见的见解,促进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杂志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建筑项目的详细介绍和评论、设计理论的研究和辩论、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探讨,以及建筑师和设计团队的专访和作品展示。杂志还定期举办国际建筑设计竞赛和奖项,以表彰优秀的建筑创作和创新思维,激励设计师在行业中发挥重要的影响力。

作为一本国际性建筑评论期刊,杂志的内容涵盖了世界各地的建筑项目、城市设计、规划和环境等方面。杂志独树一帜的特色是其深入的建筑评论和批判性的观点,致力于引导读者对建筑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通过对建筑设计的审视和分析,杂志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建筑背后意义和价值的平台。

《Architectural Review建筑评论》杂志以其开放的思想和多元的视角而闻名。杂志鼓励设计师、评论家、学者和学生一起参与建筑的辩论和研究,以推动建筑界的创新和进步。杂志不仅关注建筑的技术和美学,还关注建筑作为社会和文化表达的力量,探索建筑与环境、社会和政治的关系。

杂志在推动建筑行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全球建筑界最新发展和趋势的窗口,促进了建筑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杂志的出版、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读者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士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参与全球建筑界的辩论和交流。总结来说该杂志作为一本富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期刊,通过深入的评论、多元的视角和开放的辩论氛围,为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全球建筑发展的平台,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建筑评论范文第3篇

历来评论是创作发展的必要因素,没有建筑评论就没有建筑创作的发展。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建筑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思想、意识、观念和标准的纷繁。曾经有人呼吁重新研究诸如"建筑美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当今建筑评优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建筑学还是不是具有客观规律与法则的科学?",如此等等,真的使我们建筑师坐不住了。笔者几年来与国内外一些同仁多有切磋,也作了一些设计和研究,偶尔在建筑杂志上也有几篇拙著发表,自以为感悟颇深,今有机会写出也希望能与同行交流。

一、关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口号下的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1.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脉搏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O年代末7O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O年代末和9O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慨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7年以布伦特兰(Brun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可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国际建协2O次大会的议题来看,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今天"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因此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而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2.美学标准的发展

世纪更替,建筑学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建筑学的体系框架发生了变化,也使建筑师对建筑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分支理论提出了再认识。

建筑美学可算是建筑学体系中老资格的一个分支。从《建筑十书》、《模式语言》、《形式美的原则》到我们今天建筑学的教科书,古典的比例、尺度、色彩等美学原则一直左右着我们老一辈和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的评判标准,至今它也仍是我们许多专家在对国优、省优和部优建筑进行评判时不可不提的关键点。以往如若某位专家或口头或撰文,以连篇累续的美学原则来评价一幢建筑是如何如何美或如何如何丑时,只要他的美学原则引用得无误,众同僚大约都会颔首称是一致曰正确。可是就在传统建筑学被拓展、建筑师被更广博的知识和技术所武装、人类要求在改造生存环境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今天,一定会有不止一位建筑师站出来大声提出异议:我们以前一直公认为美的建筑,放在人居环境这样一个大范围中,从资源评价、景观评价、生态环境分析、无废无污绿色建筑等方面来评判,它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吗?传统建筑美学的原则是否应当更新?或许现在或将来某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用发展了的美学原则再来检验我们当初的结论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不是耸人听闻,更不是哗众取宠,因为就在我们建筑师们仍不舍得抛弃旧的观念、不情愿接收新的观念的同时,我们的近邻经济地理学家们、人口学家们和生态学家们已经开始做着本应属于我们建筑师的研究工作。他们运用GIS系统、资源评价系统、生态分析等对我们一些建筑师来讲还很陌生的理论和方法,切切实实地对人居环境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和评价,使建筑学内含得以扩大,使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得以更新。他们的成果是显然的,是有说服力的,是科学而进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赞成他们。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理由不修正我们的思想,不去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1.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是将建筑视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开放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其侧重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建筑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运动机理,其目标是多元的。

2.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并创造着美。"建筑师的创作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如果我们不否认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话,那么在建筑这一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中,我们也完全能够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3.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三、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与评论的重要依据

1.建筑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是什么?建筑策划就是在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目标设定,运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目标环境及条件的实态调查,对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而全面的建筑设计的依据。

由于建筑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建筑创作和评论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不到新的发展,从思维方式、调查手段、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创作模式,建筑评论与评价也多是停留在意识形态和感性描述上。2O世纪6O年代以后,建筑学理论流派竞相出台,建筑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然而方法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却相对滞后,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纯粹建筑理论家"和"建筑设计匠人"。这种现象到6O年代末7O年代初随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工业变革,出现了一些转机。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现论和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的准备,建筑策划的萌芽在此出现了。它一方面强调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体现,强调建筑的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和精神性等主观感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运用计算机、统计学、科学调查法等近代科技手段对感性的、经验的建筑创作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和反馈修正,使建筑创作在理论与方法、经验和逻辑推理中进行。它是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必然要求。

2.建筑策划是创造"精品"和建筑评论客观标准的保证和先决条件

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中国建筑从殷商时代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从老子对建筑的释义到先秦古籍的《考工记》、汉代的《九章算术》、唐代王孝通的《缉古算经》、宋代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及李诫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冶》、清代的《工段营造录》直到近世的《营造法原》等专著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建筑界的重要宝藏。但中国的建筑知识的教习一直是师徒相授、父子相传,往往人亡艺绝,阻碍了建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师的称号及其知识传授方式才由西方传入中国,上述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于我国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和自身的局限,加上建筑创作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使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建筑评论的研究和发展较西方国家滞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创作环境的窘迫、建筑论坛的封闭、建设部门结构体制的几十年一贯制,加上建筑商品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创作和评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只片面强调经验传统,忽略方法论的研究;只注重经验资料的借鉴,忽略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只强调建筑的空间组合、比例、尺度等感性的因素而忽略建筑与社会、环境、文化、使用以及技术中的科学性,使建筑完全变成了刻意追求风格和标新立异的个人情感的载体。建筑评论也雷同于欣赏一个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此时的建筑师无疑已经沦为一个匠人。这种情景在我国目前"大建设"时期同时又是外来各种流派蜂拥而至,而我们建筑师又极想一下子成名的特殊时期尤为显得突出。难怪有些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作品在外国人眼里是那么不可理解。

建筑策划的理论和方法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一个环节,在这里建筑师可以对项目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对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对建筑设计的条件进行定量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使得建筑师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设计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关于建筑策划的"全民意识"

建筑创作无论有多少理论内涵和技术含量,其成果总是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类同于艺术品且明明白白立于世间的展示,其招至而来的评论必将是全社会的。显而易见,全社会人群组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方式的不同,使得评判的结论干差万别。但无论如何,一幢建筑的客观条件是一定的,其使用及内在运作机理是一定的,因而它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应是唯一的。可实际上,当众人评价一幢建筑时往往由于不懂得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而只是停留在对外观和体形的评判上。公众都来有意识地提高评论的水平和评价的科学意识,普及建筑策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全民的建筑审美素质是我们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何种等级以上的建筑一定要进行建筑策划之后才能开始建筑设计。当建筑策划成为建筑创作中一项不可缺的环节时(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就会有许多专职建筑策划师及建筑策划事务所出现。随着建筑策划研究的社会化、商品化,其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收费标准、管理体制直至法律程序也都将完善起来。那时,我国基本建设及建筑创作的发展就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讲求科学的、逻辑的以及社会和经济实效的建筑创作之风将盛行。

四、关于中国当代建筑评优标准刍议

1.优秀建筑的困惑

首规委一年一度在北京举办首都建筑设计成果汇报展,展出期间评选出当年度"十佳建筑"。建设部及其他部委和地方系统也每年举行国家、部委和地方的建筑评优活动。评优活动的成效是显著的,从中许多优秀建筑和设计脱颖而出,也缔造了一批基本功扎实、有社会责任心、不断追求完美的新一代建筑师。

但评优过后,再坐下来细细品味和研究那些获奖作品时,会发现其中有些建筑和设计尽管造型、比例、尺度和色彩雕琢得尽善尽美,但把它们放到环境中去,其与环境的结合是那么令人失望,不是标新立异与环境格格不入就是摆出自我为中心的架势。如若再深入研究更会发现在平面布局上大有将锅炉房面向周围居民区、大片的镜面玻璃幕墙明晃晃地反射向一侧小学校、为追求立面效果东西向大开玻璃幕墙使能源消耗大大超出规范要求、一味追求造型破坏自然的采光和通风的例子,如此等等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如果有心翻看一下近来国外获奖作品,会发现其评选的标准似乎与我们大相径庭。获奖作品有些外观、造型极其普通甚至算不上美,但其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利用环境、改善环境、融入到环境中去、与自然合而为一却研究得那么透彻。其中利用自然的光、自然的通风、自然的景观、节能、储能的设计构想以及因此而衍生出来的全新的建筑形制其巧妙令人赞叹。特别是国外建筑师对待环境、自然、能源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的热情着实令人钦佩。

显然,在当今潮流中优秀建筑的标准已绝不是单纯的造型上的好看与难看的问题了、没有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此创造出来的建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仅代表建筑师个人情感和意愿的作品。不可否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评论提出适应时展的全新的标准。

2.现代建筑评论对传统美学标准的拓展

现代建筑评论尽管加入了浓重的时代色彩,但也并非是对传统美学标准的全面扬弃。建筑创作的最原始的机理仍旧使我们不能放弃传统的美学原则。准确地讲,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是对传统美学原则的拓展。

首先是建筑的评论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宏观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198O年就已被国际自然联盟(InternationalUnionfortheConservationofNature)所接受,但大体而论,它只限于保护主义者的论坛,此概念引入建筑界只是近十年的事。它描述了一个不允许使自然资源基础恶化的过程。在建筑中"可持续性"特别强调地球与人类共生环境不被破坏,能够持续向未来发展,它超越了"节能"这一单一的概念,考虑寻求共生未来。既然当代建筑创作已不得不遵循这一原则,那么显然,衡量与评价它的标准也必然应遵循这一原则。

其二,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把自然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一幢建筑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妨害了社会秩序,即便它再美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建筑。所以,现代建筑评论应首先考察建筑对其环境的作用,看其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景观、能源、小气候、排污及自净等方面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是否能是一幢无废无污的绿色建筑。只有当环境这第一位的问题考察充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功能、空间、比例、尺度、美观等的评价。

第三,现代建筑评论标准应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这一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以解决。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实态调查快速跟踪系统等近代科技手段已逐渐为建筑师所熟悉,并愈来愈被广泛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与建筑评论中。

3、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克服个人主义,拓展知识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当代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建筑师要以平常而客观的心态来研究环境,研究社会,研究建筑和人的活动,以达到创作中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境界。

建筑评论范文第4篇

超声回弹综合法该方法建立在超声传播和回弹值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相互关系上,以声速和回弹值,进行综合评析,从而反映出混凝土抗压强度。超声回弹综合法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以唯一指标判定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这种方法将石子和测试面的影响,从检测结果中加以改正,而多指标综合,能较全面地反映与混凝土强度有关的种种要素的作用,提高检测的精度。钻芯法钻芯法与前3种方法相比非常不同。这种方法使用专用取芯机从被检测的结构中直接截取圆柱型的混凝土芯样,并通过芯样的抗压试验强度,推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一种较为直观并较为可靠的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方法,但是因为要从结构上取样,对原结构会有一定损伤,所以是现场检测的半破损方法。超声脉冲法超声脉冲法是检测混凝土问题和操作应用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当结构的混凝土中存在一定缺陷或损伤时,超声脉冲会产生绕射,传播的速度要比相同种类材质没有缺陷的混凝土的速度要小一些,声时偏长一些;缺陷界面上会产生反射,因而能量明显减弱,波幅和频率明显变低,接收信号的波形平缓,甚至畸变,从而可判断混凝土存在的缺陷与损伤,这在事故处理、已建建筑物和工程验收可靠性鉴定工作中,可为结构补强和维修,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位置的检测:对已建混凝土结构作可靠性诊断和对新建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鉴定,对已建混凝土结构作可靠性诊断和对新建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鉴定钢筋位置和钢筋锈蚀检测时,要求确定钢筋位置以及钢筋情况,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为所取部位避开钢筋,也常作钢筋位置检测。电磁感应法检测,适用于配筋稀疏和混凝土保护层不厚的状况,当钢筋位置在同一平面或在不同平面内距离比较大时,测得的结果会较为满意。钢筋锈蚀的检测:如果工作环境恶劣、混凝土质量差或另外原因让结构产生不同种裂缝,就会造成钢筋的腐锈。而钢筋腐锈会导致混凝土保护层胀裂、剥落,钢筋有效面积减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该结构的承载能力及使用寿命,而对已建结构进行鉴定和可靠度检测时,必须对钢筋腐锈进行检测。用半电池法检测钢筋表面和探头之间的电位差,以判断钢筋腐锈的可能性及腐锈程度。

砌体结构的现场检测方法

(1)砌体强度的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就是使用专门的仪器和方法,测量砖块和砂浆的某项强度指标或与材料强度有关的某项物理参数,并由此鉴定砌体强度。冲击法是依据物体破碎时消耗的功与破碎过程中新产生的表面积成正比的原理、由事前建立的单位功表面积增量和抗压强度之间的公式,求得砖块或砂浆试样的强度。回弹法:检测砖块和砂浆强度的原理与混凝土检测强度的回弹法一样,只是使用了专门的砂浆回弹仪,因为砖的强度与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这种方法精度高,而且简便、适用。推出法:具体名称为单砖单剪法,就是将一单砖的顶面、两侧面的砂浆清除干净,只剩下底面,用特制的千斤顶将其“顶出”,在极限状态下,测得砖与砂浆的粘接抗剪的强度,并根据抗剪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推算出抗压强度。(2)砌体强度直接测定法抽样检测法:包括取芯法与切割法,切割法试件宠大,搬运过程中扰动大,造成试验结果的精确度低,且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原位检测法:包括扁顶法、原位轴压法和原位剪切法。扁顶法运用扁式液压测力器装入开挖的砌体灰缝中进行砌体强度检测,它比较完美地弥补了取样法的不足,但是它的设备复杂,允许的极限应变比较小,测定砌体的极限强度受到一定限制。原位轴压法是对扁顶法的改进,原理与扁顶法一致,测定砌体的极限抗压强度,推算其标准抗压强度,缺点是设备沉重,使用不方便。动测综合法:振动反演理论。在脉动、起振机共振、自由释放或冲击等激振方式的作用下,通过检测砌体结构的频率和振型等参数,依照系统识别的理论得到层间刚度,从而推算出各层砌体轴心抗压强度,这种方法由房屋整体出发,不仅能够得到砌体的强度,还能鉴定房屋的质量,所以,它对检测房屋安全性比较简便,随着检测仪器技术的不断升级,算法的优选,结果的精度不断提高,很有发展前景。微观结构法:声、波、射线等在介质中传播时,会因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判定而不一样,由此可推算出材料的强度。应力波法测低强和高强砂浆砌体时,精确度不是很高。

结构现场检测技术展望

建筑评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整体设计空间组合个性特征

道德经中有“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以室喻有无,是最早对建筑的一种概括,可以看成是古代先哲对建筑的一种认识与评价。

建筑评论是建筑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对建筑评价的过程中,建筑评论主体既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是建筑的使用者、居民或社会公众;评论的客体包括建筑创作设计作品、实际的建筑空间环境、某种建筑学说、理论、建筑文化思潮或某位建筑师的创作思想、方法、技术和个人风格等建筑文化实践的各个方面。建筑评论是一种既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又具有社会性和群众性基础的建筑科学文化艺术活动。

从世界范围看,西方最早的建筑评论可以追溯到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20世纪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所著的《空间建筑论》则对建立建筑评论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本身副标题就是“如何品评建筑”。另一位称得上建筑评论奠基人的是意大利建筑历史学家和理论家塔夫罩,他在《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人文主义建筑》、《设计与乌托邦》和《领域与迷津》等一系列著作中建立了建筑的历史批评理论和建筑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第一次有创见而又全面地陈述并论证了“建筑就是批评”这个命题,奠定了建筑评论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建筑评论理论深入了解,再进一步对郑州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建成检察院的调研,从各方面对这座建筑做以尝试分析。

郑州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建设用地位于高新开发区,主景观科学大道中段北侧,呈长方形,南北长140,东西长100米。主楼退科学大道60米,坐北朝南,呈明显的中轴对称关系。检察院主入口设在科学大道上,形成主入口绿化广场;楼后为花园等活动场地。把空地及建筑最好景观让给城市。西北为服务楼和活动楼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总平面整体布局主次分明,建筑及出入口布置得当,各种人流、车流关系清晰,并满足停车位及消防要求,充分照顾到了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景观要求(图1)。

在整体设计的把握中,设计师力求使总平面

布局、交通组织、建筑造型格调、城市空间景观

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周边整体环境的协调吻合,并形成对话关系。在重点体现检察院的严肃认真,锐意进取的个性特征,致力营造开发区科学大道新的建筑景观和检察院建筑特有的空间氛围――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简明大气,质朴典雅,简约美观,庄重大方。

仔细观察办公楼(图2)坐北朝南,面向科学大道,形成开敞的楼前绿化、美化广场,既照顾到了城市景观大道,又突出了主体建筑,并在入口处形成威严

而不失亲切的围合空间。总体布置分区合理,流线清晰,互不干扰,联系方便。

在对郑州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调研过程中,我们对设计师是怎样经过精心设计,巧妙配合室内外空间组合关系,力求使建筑“表里如一”、“浑然天成”地溶于新城市环境中非常感兴趣(图3)。研究发现检察院的主辅楼平面采用较规整的柱网形式,可有效降低和节约工程造价。流线渐变的造型,用才的合理搭配,基础稳固,造型飘逸。既有古典韵味,又透出现代风格。整个空间色彩温和,质感朴素,适合法律以人为本的亲和力。以石材做中堂地面,凝重、庄严、肃穆又与空间整个色调是一色系,空间协调统一,给人以简单、朴素、凝重、廉洁之感。整个设计力求避免哗众取宠,奢侈浪费。

办公楼地上七层,平面呈腰鼓状,一字形南北朝向(图4)。一层为门厅、公诉大厅和案件管理中心等;二至六层为办公、办案、技术用房,每层设有一个小型会议室和两套领导办公室;七层主要是职工大活动室和大会议室;地下一层为警务区和设备用房。服务楼为二层,底层为小汽车库,二层为职工食堂和小餐厅

等。活动楼一层,主要为室内健身运动活动场地。平面柱网规整,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大小空间搭配适中,使用方便。

站在检察院办公楼面前可以使人充分感受到人民检察院的个性特征。设计师不断整合零碎细节,力求简洁明快,质朴典雅,风格现代;用心去体现检察院建筑的庄重大方,质朴洒脱,又不失亲切感。整体设计强调与开发区的协调一致,照顾到主干道的建筑景观效果。

检察院办公楼设计为七层,服务楼为二层,活动楼为一层。沿街立面采用全对称及大尺度柱列,统一的母题韵律符号,虚实结合,形体搭配。漏空的挑板檐口(图5),厚实的石材台阶基座,现代的装饰材料分格等处理手法,一气呵成,浑然天成,营造检察院个性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简约美观,庄重大气,伟岸流畅。整个建筑格调清隽高压,简洁明快。既富有现代建筑的韵味,又有古典建筑的精美(图6)。

当代中国建筑评论在建设实践如火如荼韵大潮中震开。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转变,建筑评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马国馨先生曾提到:“建筑评论的繁荣需要各方面的配合:要有获取各方面意见的心理准备,要有切磋讨论的宽松环境,要有正确的引导,要有一大批热心的评论者”。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评论具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当前社会的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全球化趋势等等,这些都将给建筑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也都应是我们新一代建筑学者应该特别关注的新视野和范畴

参考文献:

1.支文军、朱广宇.永恒的追求―马里奥・博塔的就建筑思想评析 .新建筑.2001

2.徐千里.建筑批评的环境与氛围.新建筑.2001

3.朱大明.建筑评论的“评”和“论”.建筑。1997

作者简介:

张书林 女 1986年03月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评论范文第6篇

德里达认为,蒙太奇和拼贴是后现代话语的主要形式。众所周知,“蒙太奇”是源自法国建筑设计界的一个概念,就是按一定的构思、方案和计划,把建筑材料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形态,这可以被理解为建构的建筑学概念。这一概念运用到电影中去就变成了电影蒙太奇手法。蒙太奇和拼贴的奥妙早已被人们认知,由此可见,建筑和电影的亲缘关系是缘自二者的生命语汇。当然同时作为空间的传播媒介,它们在展示内涵时,前者可能更侧重行为逻辑,而后者侧重视觉逻辑。在更广阔的视野中建筑与电影应该有着广泛关联,它们在文化与视觉符号的相互建构中合作得异常紧密。蒙太奇与拼贴异常的关联无疑促使建筑与电影走得更近了一些,然而这两个概念是否真的那么相似呢?作为技术层面二者的内涵确有很多相似之处,都代表了一种组合的手段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方法。例如,解决不同空间与形式的共处与和谐。然而作为思维方式层面二者却大相径庭。拼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强调了对待实现乌托邦的一种方式,暗示了看待问题的某种意识形态。

这种做法就可能完全不同,但却不适用于蒙太奇,也就是说对于拼贴的分歧未必导致对于蒙太奇的分歧,因为前者更加侧重于理论思维而后者则侧重于技术思维;或者说前者所考察的对象更加侧重于文化与文脉,而后者的对象则侧重于元素的内在逻辑。以上从一条概念性的线索,简略浅显地分析了建筑和电影的一组对话,似乎从概念、技术、思维层面,建筑和电影早已相互渗透。也许有更多类似的概念性线索可以探索它们之间的共同语汇,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关联性的文化视角去认知建筑和电影。

二、电影角色与建筑形态美

20世纪早期,电影本体语言没有现今丰富,而建筑作为布景的主体成为了电影中重要的部分。但是电影对于建筑的需求只是实体形象“有”,而建筑的使用部分“无”恰恰是电影的再创造部分。正如Ingersoll认为的那样,建筑布景几乎是每部电影的潜在主题。建筑被安置于电影创作实践的基础部位成为电影必不可少的真实主体和“思想矩阵”。而具体空间的营造往往是电影的再创作而成必然的;也就是说电影和建筑对于同一议题的理解在那个时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倒置现象,也许这种内在的不和为日后的巨变埋下了伏笔。当建筑领域由现代主义时期逐渐转向到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时期后,电影和建筑的关联也发生了一场革命。在现代主义的学说中,空间及其含义常常被认为是确定的、凝滞的、无辩证法可言的和一成不变的。而电影对于建筑的关注自然受到其影响,二者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简单而重要。随后60年代兴起于建筑界的后现代风格激起了空间本体理论的多元化发展,诸如符号、解构、自治、女权等话语的介入进一步解放了建筑的创作和电影中建筑的再创作的束缚。

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建筑的文化属性和电影文本的互动,空间也不再具有凝固的内涵。这也从一个侧面促成了后现代电影的产生。接连出现阿瑟•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阿仑•雷乃的《生活是部小说》、费里尼的《八部半》一系列后现代电影的声音。Furst认为她自己只是转换了建筑空间的意象而非建筑本身来设计电影场景。电影只需要建筑场景的信息来构筑场景的含义和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不是需要建筑场景本身,同时建筑也无法控制电影与其结构。至此电影与建筑较之简单而重要的关系,变得不那么重要却更加深层与复杂了。当然这样的系列转变有着更深的缘由,正如Derrida所描述的“不断的断裂与重构”。艺术家的力量要视观众对其解读和体验的力量而定。亦如罗兰巴特所说,读者创造他们自己的意义与作者意图无关。时代的声音告诉我们确实不能再以现代性的观念去理解电影与建筑了。当然当代电影研究学派早已超越了原有仅对建筑自身文化专注的狭窄视域,并已经进入对后结构主义、语言符号学、心理分析、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等意识形态及方法论的关注,也包括对视听的流行文化研究等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范式。

三、文化语境中的统一与分离

在当今电影与建筑的后现代语境下,其一个重要的关联体现在文化评论的兴起。建筑批评与电影评论逐渐趋向于成为各自学科中的完整领域,成为重要的分支学科。可以说当今世界文化评论的兴起,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在建筑理论历史当中后现代的死亡在其产生时就开始了,结构主义从未真正获得过立足点。另外新城市主义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福音主义的想象仍未能脱离早年霍华德式的悲惨乌托邦。缺少“Grounded”的建筑理论被MichaelDear认为是理论停滞的症结。所以,建筑以及电影领域向文化研究的转向是在这一趋势下产生的历史趋势。而文化评论的介入揭示了:建筑和电影的深刻关联正在于其文化属性把它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批评和分析,也体现了二者理论与实践进步的需求。以下就从文化评论的角度去考察二者的异同。

市场经济中资本常常化装为视觉形式占据着我们城市最主要的视域,后现代的语境又客观地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加剧了这种状况。于是资本主体开始有目的地策划运作一些潮流和风格。我们的建筑和电影形式甚至其理论都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制约。文化评论的有效介入势必会剥落资本伪装的繁华外表,理清视域的主线,促进理论和实践的良性发展。现今,在电影领域中的文化批评可谓蓬勃发展,电影评论空前繁荣,大街小巷的有关评论的报纸杂志随处可见。虽然显得门槛太低娱乐大众的意味很大,但这样一种广泛的受众确实带来了参与的。除去良莠不齐的评论,激烈极端的争论总会把对问题的分析引向深处,电影行业也必将从中受益。再来看看我们建筑领域中的文化批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熟悉的质疑:科学的还是艺术的建筑,其技术含量是否过多地妨碍了创作的诗性思维。建筑的技术情结一方面令我们对文化创造精神敬而远之,另一方面又令我们热衷于标榜创作过程的天马行空。技术语言左右逢源、进退自如的时候,也使得职业的批评时常处于尴尬地位,而工程技术的内在意义也始终难以定位。这就是建筑评论所面临的窘境。

建筑评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创作》100,品牌再造中国建筑与建筑老,建筑评论,建筑,文化,学术贡献及影响。建筑传播学

中圈分类号:TU-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07)10-0163-12

历史的回眸

《建筑创作》杂志是创刊于1989年6月(半年刊),2000年改为季刊,2002年为月刊的国内外发行的建筑专业学刊。翻阅创刊之初的杂志,明显感到它是服务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院刊”,尽管2000年以来,它立足于海内外建筑作品及新建筑师的推荐,学科底蕴及建筑评论日渐增多但不少业内人士还自觉不自觉地称它为北京院的“院刊”。是的,自1989年至今,它仍是国内唯一由大型设计研究机构全力支持下的、服务于建筑师的专业园地。重读于1989年6月出版的创刊号,可品读到诸位领导、大师对本刊评介与定位

创刊号的封面刊名是由黄胄大师题写的,时任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长的、原院长叶如棠在题词中写道建筑创作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涉及技术与艺术、功能与经济、局部与整体、个性与共性、建筑与环境等~系列问题。纵然有千百项优秀设计也抵不过亿万栋平淡之作对城市的影响,也难以扭转人们对建筑艺术状态的总体评价,老院长王惠敏的创刊语称:“《建筑创作》是技术交流的新空间人才展示的新场所,学习研究的新天地”,张a大师、张开济大师、赵冬日大师的祝辞都表示要利用刊物这平一台,提高建筑师的文化素养,加强建筑的人民性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熊明大师则以“灵感与理性”评价了自1987年以来北京院的设计作品,刘力大师突出个性与创新精神介绍“炎黄艺术馆”、“南京新百大厦”、“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的三个项目,如果说何玉如大师旅馆的洗衣房”一文的实用性深受业内好评,其影响沿袭至今,那么朱嘉禄总建筑师结合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楼漫谈“经济、适用、美观”一文更符合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方针及节约战略。

自1989年创刊至2007年10月第100期,本刊任编委会主任的领导有:王惠敏、熊明、吴德绳、朱小地,本刊担任过社长的领导有:赵景昭,李铭陶、朱小地、张宇,本刊担任过主编的有:吴竹涟、金磊。

历史地看,1815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连共同主编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chinese MonthlyMagazine)在马六甲创刊,它是近代以中国人为读者的第一本中文期刊,为近代中文报刊为发轫。对于《建筑创作》杂志的百期历程及在海内外建筑专业期刊中的位置与影响力的纵横评介,详见本刊建筑学博士刘江峰的文章(另文),这里对此只做些标题性的归纳,不仅是对杂志发展的理性概括,也是对杂志社数十位员工十多年如一日责任与激情的一个报答与梳理。一般地讲,要描述一本杂志的状态应该从发行量、读者群分布、广告收入、运作模式这几方面进行说明,但如果考虑品牌影响力,市场运营力以及对行业与社会贡献率基础上的利润水平《建筑创作》正在走上一条追求卓越品牌之路,因为我们始终将创新与个性作为期刊的灵魂。

回溯对《建筑创作》杂志的总结已有不少的文章:“广阔的天地,神圣的使命――《建筑创作》创刊10周年”(吴竹涟,1999年1期)、“《建筑创作》的未来与发展”(李铭陶,1999年2期),《建筑创作精品集》(序言:何玉如,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在编刊中领悟建筑创作写在《建筑创作》杂志创刊15周年的思考”(金磊,2004年12期);“报春花及其遐想:初评《建筑创作》兼谈国际化与本土化”(宋启林,2005年3期)在读者专家中有:邹德侬、张钦楠、费麟、马国馨、罗德启、刘景糅、杨永生、庄惟敏,崔恺、布正伟、程泰宁、顾孟潮、赵冠谦、和红星、洪铁城等人。本人在追忆创刊15周年的文章中分别从《建筑创作》杂志努力追求整体水平的提高、扩充《建筑创作》杂志品牌的几个作法,《建筑创作》应成为全力打造中国建筑师及其作品的高品质媒体诸方面做出分析。在本刊诸位同仁的鼓励下,我于2000年1期开始撰写主编的话,当时没有主题,2003年第一期以“建筑本土化创作国际化”为主题撰写主编的话至今,都表达了作为办刊人当月的专业感受及联想,虽有不少前辈赞赏这个作法,但我对此“愈感不安”。“主编的话”记录着刊物的成长足迹,思考的轨迹。我想既然我们无力改变建筑世界生命的长度,为何不尽力扩展我们为传承建筑作品及理念的宽度和厚度呢?因为,这样的责任写作可让有限变得无限,在有限篇幅中,感悟无限:在有限文字中,思路无限,在有限寿命期的建筑中,让精彩无限。2007年8期“做称职的建筑传播者”主编的话,以2008年即将召开的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为线索,展开了关于“建筑传播”的思绪,笔者在简要盘点所作的建筑文化出版、建筑田野考察、建筑评论与会展、建筑遗产挖掘与保护后提出,建筑传播者的作用要大力推进城市建筑文化交流和社会的进步。

“建筑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的求索

国际建协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将于2008年6月29日~7月3日在意大利都灵召开。大会的主题以建筑传播为基点,展示“演变中的建筑”的主题。建筑是一种社会交流的渠道,同时建筑本身亦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大会三天的议题是6月30日――过去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技艺、历史、遗产、教育);7月1日――现在:民主(城市民主、公众参与、媒体传播,发展决策),7月2日――将来:希望(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由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主题,自然会联想到发展建筑事业的文化力。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广义的“文化”,与自然物相对应,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社会中的一个领域,通常与政治、经济相并列。文化力是与狭义的文化概念相对应。它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而所有这些都有赖于专业建筑编辑及媒体予以展示。建筑编辑是在建筑文化原野上进行耕耘的

一群特殊劳动者,专业建筑期刊凭借自身的建筑文化理念,独特的传播优势,成为当代重要的、富有成效的建筑文化载体。传播的基本定义传播是表达某种事物的传递、散播。普遍意义上的传播必然包含两个要素,信息(传播的材料),流动(传播的方式)。建筑传播学的提出完全建立在传播学与建筑学交叉的基础上,它不是“硬性”形成的学科,而是由于建筑文化与评论传播的领域、方向、形式越来越宽广,它的诞生与发展已属大势所趋。这是当今建筑思潮这耀眼的思想所碰撞的火花,是广泛地传播建筑文化的新平台。在建筑传播学的理论与实践中,需要我们面对浮躁的“市场”,保持一份冷静的心态,不仅进行建筑传播的跨文化研究,更要为建筑师、工程师的工作便利开展大量实用型的工程设计传播方式的研究。美国南加州理工大学技术传播学教授卡蔓・巴那姆指出虽然亚洲(中国)的企业急需技术传播专业人员,但他们的数量非常少,技术文档相当难理解。……这些手册图集和文字脱钩,仅粗略介绍一些技术信息,但显然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才能理解。看上去是给修理产品的人,而不是给用户使用的。研究发现,国内占多数的技术文档、用户手册甚至产品说明书等资料,通常不是由专业技术传播者开发,而是由各类研发者兼职完成,这从一定意义上使处于“传播学”层面的工作被视为低档次工种,不仅开发的文档图集不符合国际标准,在国际竞争中也常常处于劣势。我以为,由于建筑业与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正经历着绝好的发展时机,为此中国建筑师的话语权、中国建筑师作品的走向海内外,都为“建筑传播学”发展带来了犹如“井喷”般的机遇,它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更是一个需要理论导引的、富有巨大潜力的新市场。2007年3月1日,《文艺报》有篇文章“该认真报告,认真文字了”,读后我的联想是,面对当今浮躁的媒体与传播业,《建筑创作》杂志社的工作不仅要创新,更要扎实,不仅要有思想深度更要增加理论硬度;不仅要面对沉默的多数、为建筑评论鼓励响亮的少数,更要勇于承担起建筑传播复兴的责任。有人说,没有优秀建筑,何谈传播?此话有理,但作为专业传播人的主动性要辅助设计者在重要项目的全过程做足“文章”,这是成为项目成果丰富的内容,生动的表达、多彩的形式的前提。下面试从五方面展开本人对“建筑传播学”框架及实践的思考:

1 会展与建筑传播

2007年6月9日以“BIAD设计”品牌理论为主题的全新的大型展览亮相“上海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展览会”,引起国内建筑界与会展业的关注。这个看上去吸引人的展览震撼业界的理由不仅是展出内容,更是到位的展览设计,是体现建筑师设计理念下的展陈设计。我把它的成功归结为“思想力推进了艺术表现力”。由于该展览的效果及影响力它又干9月24日~27日再现第二届亚洲建筑展,同样引发轰动。在近年来商业地产会展如火如荼的“高烧”影响下,尽管展会论坛各有高招、令人目不暇接,但由于浮躁和欠深入使该做的工作并没做并未真正赢得会展业黄金时代。品牌会展是指具有一定规模、能代表和反映该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对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影响力的展会。展览业不仅是一个服务性产业,更是一个文化产业,从业者不仅应懂策划,更要有高度的商业敏感度。以建筑会展为例它更是专业水平极高的产业纯文化人士做不了,但没有文化的人更是不可能做好做充分建筑会展的。

2007年6月本社参加了国家文物局“指南针项目”古明创造数字展示项目的申报。这是一项不同于一般建筑会展的综合性新技术,用现代数字手段对古代优秀的发明创造进行展示无疑是对以往单纯的实物和纸质媒介展示有效的补充和拓展。本研究认为至少可从以下四方面展开分析:(1)数字展示手段的中外比较,(2)数字展示的媒介手段,(3)数字展示的技术途径(4)数字展示的艺术手法。具体讲,在数字展示的媒介手段中 现代化的媒介凭借其声画结合和现场直观的效果,可以轻松真实地再现并虚拟现实。所以,从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入手,研究并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介手段进行古明创造的展示。在传统媒介中,将以电视电影为主要研究对象、新媒体中将以网络流媒体、通讯媒体和移动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展陈设计上,我们提出的主旨是:以最现代的技术,再现最真实的场景。如果引用文豪大仲马的名言就是“技术手段是钉子,我们用来悬挂历史”。再如RAA(Ralph Appelbaum Associates:美国纽约RAA展示设计有限公司),以整体目标和以实际空间性质为划分区块给出展陈设计的方案。

会展中多媒体(Multimedia)指的是多种媒体,并非单一的科技硬件产物(如触摸展示屏、投影仪或等离子屏)或软件产品(如互动软件、影片或声效等)。多媒体并非高科技,因为许多“多媒体”硬件设备和软件制作技巧都是许多年前已臻成熟,并不一定要花费高昂的代价。完全理解并恰当地发挥各种科技产品的功能,表现能力、效果和运用法则,熟练地整合并选择软硬件是在展场中运用“多媒体”的基本原因。现有各类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将“经过筛选”的知识”以“适宜”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而万不能不分情况和场合滥用“多媒体”。

2 建筑评论与建筑传播

还在1999年6月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对“北京”的诠释中谈到了21世纪:大转折的命题。他指出:“现代建筑学的发展处在十字路口即优秀的建筑理论、杰出的理论研究不断涌现,繁多的理论、‘主人’眩人眼目,甚至谬误流传,而对许多蓬生的新事物又每每视而不见,或缺乏整体的认识与思考。”无疑,这些任务要靠理性的建筑传播学及其建筑批评予以深刻阐述。

2007年6月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全国地方学会暨直属分会工作会议上,宋春华理事长特别强调了建筑评论的重要性。他指出,建筑评论是中国的现实弱点,甚至是缺项。评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批评,大家应该把意见拿到桌面上认真地讨论乃至争论。要提倡讨论、议论、争论、辩论。我颇同意宋部长的论断,其含义旨在要求建筑师、评论家、媒体人士都要勇于在思想的田野上来一次不息地耕耘,从此种意义上出发,评论本身旨在拓展我们的视野、磨洗我们的心性,培养建筑师创作的好奇、出新、扎实、向善的情趣,或许这才是建筑设计作品的社会责任与企业境界的表征。在我看来,无论是为建筑师的创作,还是为公众的建筑文化普及,其评论者的使命都需要从不同维度去做出新考察:(1)建筑评论要做历史的评判者。以建筑考据学派和索引学派所做的对建筑历史文本或以往文本的研究来看我们需要的不能仅仅是传统建筑文化的堆砌,而需要的是对历史经验的真

正总结和过滤,要的是经典作品。对现代的建筑评论者而言,不能做井底之蛙,既不能为现代主义而摒弃一切传统文化,又不能只对历史,而近窥。作为一代有使命感的建筑评论人要勇于在正视历史的轨迹中寻找到精神和文化的源头。(2)建筑评论要积极成为现实的参与者。要意识到在建筑评论者的视角对准当下新作品的时候,特别要说明的是评论者不该是新闻媒体的“寄生虫”,他们绝不该因为主观的判断而委屈自身的人格,关键要看这些城市设计,建筑新作品是否涉及建筑原生态的健康,关键是这一事件是否有助于建筑文化的广泛交流。要告诫学界及公众批评是一种交往、一种沟通没有交往和沟通,就没有批评的活力和批评的价值。(3)建筑评论还要做未来的预言者。建筑评论者有时候可能有意地和现实保持距离,并且故意漠视历史正典的规范作用 其评论焦点不仅仅是对建筑外部、内部场景设计手法、建筑选材、细部感的单纯描述,而要有一种超人的气质、素养和才情。从此种意义上讲,建筑社会正欢迎并呼唤这种有无限可能性的评论空间。

近来读了一本颇具新意的书《文学将杀死建筑》(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4月董豫赣著)。在这本作者的自选集中,颇令人启发的是文学将杀死建筑――重读《巴黎圣母院》一文。在雨果可以想见的古代,他列举了建筑摇篮里曾诞生过的三种体系即埃及建筑(希腊建筑)、印度建筑(腓尼基建筑)以及罗曼建筑(哥特建筑)。从传播的意义出发,作者指出“思想一旦取得印刷品的形式,就比任何时候更难毁灭,它四处扩散,不可捕捉,不能摧毁。”现实中,我们的建筑作品从真实的、象征的变成风格的或时尚的。而时尚,被雨果列为对城市或建筑造成破坏的三种“罪魁”即时间、革命以及时尚中的祸首。因为,时间的破坏还有秩序,革命的破坏还有对象;而时尚的破坏既无秩序,也没有对象。其含义是指为有效的建筑传播必须处理好建筑与秩序、对象及变革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建筑师和作为受传者的社会公众,对传播活动的作用力是同等重要的。现实中,一个建筑物的社会效果和它对社会人群的影响与传统建筑学的评价标准虽并非完全一致,但在建筑传播活动中,我们的目光不会仅仅局限于建筑的形式与功能,而应该在更大范围的社会因素中考虑建筑对受众心理的需求与影响效果,这是在建筑传播中应把握住的关键点。

建筑评论的构成因素研究是个理论和实践都有潜力的命题。建筑评论是建筑创作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如何整合各方建筑评论的资源是当下的重要问题。值得注意,在建筑评论促进建筑传播的问题上也有对评论家的身份、职业,资质、流派的不同划分及要求,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正确,要允许不同的评论家有着不同的研究背景,从而会有不尽相同的评论,不同的评论有时一定会有倾向性,关键是怎样形成建筑创作者,媒体传播者与评论者多方的合力。评论是心灵的事业,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评法,一份报告或一篇评论只与评论者的智慧,心灵和对艺术的感悟有关。如当下虽图文书走俏,但从众多建筑师的反馈看,图文书也有“几宗罪” 如文弱图凑,滥用“图说”、喧宾夺主、淹没内涵、浮夸气息等,这些是不少建筑传媒应考虑的新见解。本来一本适度篇幅开本的杂志,都一味地加大,以至造成再大的书包也装不下,一般的书架摆不上去。建筑评论作为建筑传播的方式之一,也要象关注工程设计不能缺失伦理道德一样倍加关注建筑传播及评论中的伦理问题,重要的是要在评论中合理协调不同维度的伦理道德问题。与建筑设计作品有共通之处,一个好的评论作品的文字,也该有沧桑、棱角、温度与斑驳;有呐喊,更有荒野中的呼告它们是对答,是求证,是博弈,也是激赏。总之,我认为建筑传播思路下的建筑评论的构成要体现出如下可总结的特征:(1)评论是一种解惑,因为结论并不是事先存在的,批评家必得通过证据下一步步地将它提示出来j(2)评论的最高境界是对话,哪怕它讲出的是公认的真实或者是少数的真理,(3)评论的文风是内敛的,要杜绝思维的单一、文体的八股、语言的贫血,加入用偏激充斥着创新j(4)评论要同时兼顾以人和理为重,只有人、文的互动才可总结出不可回避的经验:(5)评论是以真理与善美为目的的文字,是一种既绝美,又深刻的过程。

《建筑创作》杂志社自2003年春开办“建筑师茶座”,并以随刊奉送的方式每期奉送读者,迄今已出版了四年多共五十四期,它因话题新颖、议题现实、深受业内外人士欢迎。2007年本刊又开辟了年度报告特稿专栏,现已推出季度版的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对此正如笔者对其定位研究中所言。“它从策划初衷就以记录为基点,但更强调思想性,它以事件为切入点,但更注重推荐建筑师及其影响力作品,它归纳建筑设计新理念,但更提炼出年度内有影响、有深度的建筑文化及建筑学术论坛、会展活动。我们认为,传媒充斥在建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某种意义上讲,传媒一定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类、影响社会的力量。因为它依靠真实资料与数据,并采用数理统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使大量建筑审美、建筑开发、建筑与社会、建筑设计与国民经济的问题理性化、科学化。”

从学科上讲,尚查不到类似“建筑年鉴学”的字样,但我认为此项工作的深化离不开社会学、建筑统计学、文化策划学、传媒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的交叉与渗透;从统计学上入手,该年度报告应成为社会统计学的一门学科,它是从数量方面研究建筑设计整体年度发展的学科,是建筑统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提炼与升华,从传媒学入手,该年度报告就要用建筑设计发展的事件改变传媒议程,拓宽公众对建筑认知的视野,它尤其符合2008年7月将在意大利都灵市召开的UIA世界建筑师大会“建筑传播”的主题词;从工程哲学观入手,该年度报告在梳理中国建筑设计理念上更前进了一步;从文化策划论入手,该年度报告的价值不仅是资料的汇萃,而必须是一种建筑印象、史料,评论、反思的集成,现实中往往愈是反传统愈具方法论意义,愈使建筑设计在新年度有发展活力。

3 建筑田野调查与建筑传播

2007年4月18日即每年一度的“4.18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中国文物报》发表徐苹芳、罗哲文、谢辰生、傅熹年四位专家联名给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的信,建议督促古建筑、石窟和雕塑铭刻等遗存调查修缮报告的编写出版。信中指出“第一批至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类,几乎占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已出版正式报告的屈指可数,有些还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刘敦桢诸先生作的,如大同、正定古建筑报告、佛光寺大殿、独乐寺观音阁等报告。解放后,只出版过应县木塔调查报告和晋祠圣母殿、朔县崇福寺的修缮报告。像山西元代永乐

宫建筑群和保存极好的元代壁画,从发现到迁建都没有报告……如四川江油云岩寺宋代转轮藏,是唯一存世的宋代小木作孤例,都困无科学记录而无法研究……”。四专家的建议之迫切,旨在呼吁若再不投入古建筑研究,再不抓紧对调查修缮报告整理出版,造成损失的不仅仅是古建筑本身,更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种丧失。

对于以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等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的“田野考察”活动的建筑与文化价值,东南大学郭湖生教授曾指出:“建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许多文化现象或多或少通过建筑表露出来。因此研究建筑的深层,必然接触其文化内涵。研究东方建筑是当中国建筑的研究达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提出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必须既考察一般,也考察特殊,既有全局,也有局部……”2006年4月20日正值梁思成先生105岁生日,来自建筑界、文博界专家们纪念这位世纪的建筑伟人。两院院士吴良镛曾受梁思成亲自教诲,他说:“作为一位伟大的学人和建筑师,对梁先生的手稿遗物还应充分挖掘,积极开展对梁思成学术思想的研究。”而今天,我们的建筑师更应该秉承梁思成的精神,做到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醒,加强对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振兴中华建筑文化。师从梁思成,现为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郭黛妲女士在回忆时,称其为“伟大的学者,一代宗师”。梁思成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保护文物要老当益壮,不要等返老还童”始终铭记在她心里。

2004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主办了“历史建筑测绘五校联展”活动,2006年5月天津大学出版社又推出了联展作品的《上栋下宇》一书,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在序中说:“历史建筑测绘是西方传统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建筑实地调查和测绘十分重要。”实事上,如何研究中国建筑,梁思成先生早在1944年四川李庄时就有论述“以测量绘图摄影各法将各种典型建筑实物作有系统秩序的记录是必须速做的。因为古物的命运在危险中,调查同破坏力量正好像在竞赛。多采访实例,一方面可以作学术的研究,一方面也可以促进社会保护……研究实物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析及比较冷静地探讨其工程艺术的价值,与历代作风手法的演变。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建筑创作》杂志社作为一个现代专业传媒有目的地组织中国建筑师造访传统建筑始于2003年9月,为追溯梁思成等五台山佛光寺发现的历史,让更多的中国建筑师领略佛光寺建筑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地位。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及《建筑创作》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建筑摄影论坛于2003年9月中旬在五台山举办。佛光寺之行曾是论坛中重要的一个议程。

第二次大规模的建筑行走是2006年3月28日~4月1日,它是为纪念国家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建筑创作》杂志社策划并得到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大力支持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此次活动更大规模地使文物界、建筑界专家齐聚一堂,大家不仅缅怀已故的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先贤,更感到组织“建筑行走”的田野考察意义重大。2006年11期《建筑创作》主编的话,本人曾以“田野新考察报告”为题撰文,我以为建筑的“田野考察”不仅给今人与大师“会面”的机会,更增添了中国建筑文化复兴的希望。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建筑设计,我想不可丢失的是对创作的执着与对文化的守望,尤其要继承并发展属于中国建筑文化的学术思考与观察。常言道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它至少提示我们一种思路及警示,中国的建筑文化不仅仅是靠呼喊出来的,更要有扎实而准确的挖掘与研究,面对越来越多的建筑人文的需求,中国建筑文化极需标志性产品。当下,虽不能说中国建筑设计市场已进入了佳境,但至少大中城市任务饱满,所以要有人肯,在新理念下出精力去挖掘研读一番。

建筑的“田野新考察。作为建筑学人的建筑传播的学术活动,沿中国营造学社先辈的足迹行走,旨在用现代的观念去审视并考量中国优秀建筑文化遗产的价值,努力去编撰新形势下的当代中国的新”营造汇刊。值得申明,本建筑文化考察组的考察活动遵循着中国营造学社总结出的田野调查报告的标准范式即一、纪行,二、建筑的概况,位置与朝向、创建年代考据,历史沿革与修缮变迁:三、重要单体建筑,功能类型与重要性,台、平面,斗拱、柱与柱面、梁枋、屋顶、墙、藻井、彩画、碑、小木作等四、结论。从而使考察报告既标准化,又图文并茂便于阅读。

建筑文化考察组的建筑历史及现代思考的行走虽刚刚开始,但已引发业内外良多反响,反映最多的是公众见到了平时见不到的建筑作品后面的建筑师的故事,在品读建筑时,也敬仰建筑大家的治学与为人。1999年8月舒乙在为“北京文史资料精华”丛书作序时说总理四十年前倡导编纂“文史资料”,说主要是为了存史,主要将自己亲身经历、亲见、亲闻的事如实地记载下来,不怕细小,不必成系统,只要存真。可以相信,田野新考察之行不仅可追寻到不该忘记的、更可发现对传承建筑文化有现实意义的“明珠”般的创新点。行走,绝不是为了寻旧,而是在更高层面上找到结合点。建筑创作是个求知过程,是考验建筑师认识水平、艺术修养的过程。作品成功与否至少应先问建筑师本人:知识积累是否丰厚,思维方法是否得当、思想的敏锐性强不强,对项目的辨析力及把握力怎样。现如今,按照文化霸权的理论及实践,在不少青年建筑师中有明显地对强势文化的依附性,从而使建筑作品大量地“引进”,甚至有的人不顾华夏建筑人文的失落,大谈已经与国际潮流“接轨”,设计了不合时宜的作品,反映出不合时宜的建筑创作的理念。面对这些“危险”,我们恰恰感到,用宣传传统精髓文化会使更多的建筑人找到自己的“致命伤”,更多地振作起来。如果说建筑可以永诀,基于它受不可抵御人为与自然的不可抗力,但我们认为,华夏的建筑大家及其建筑思想不可泯灭,因为我们已获得传承文化的精神。面对一次次的行走,我再次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正是靠着大家对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共同志向,才会使中国建筑学术先哲们墓前的青青芳草、绿遍天涯。

需要说明的是,“田野新考察”报告及其活动,不是荒野与自然的呼唤,更不是聚在一起的绿游,而是对建筑观念的透彻锻造。如果说早晨与静夜吹来初春的花香,那我感到的是一种建筑境界的心灵漫步。在现代城市中,我们无法留住朝日,也无法留住晚霞,能与人类厮守到底的,不仅有息息与共的生灵,更有永恒的建筑作品及其精神。越来越多的思考让我们明白,

中国建筑文化的特点对世界具有贡献的,这或许是从文脉中找寻文化遗产景观及新考察线路的缘由之一。仅从2006年9月至今的一年里我们且行且吟田野间,感受到“现代化”气息为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带来的致命劫难,或称文化悲剧。难忘已去的岁月,更留下多篇风华为笔著经典的“报告”。谈到总的体会则是策划,集百家之长,考察,在历炼中成长;成果,感受并记录着永恒的建筑经典。

4 建筑摄影与建筑传播

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在不断地改变并完善着,建筑的美学性、功能性、文化性、历史性、环境可持续性等已分别得到愈来愈广泛的重视,但事实上一幢建筑物的社会效果和它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力并非完全一致,其命运与传者、媒介、受众之间的关系密切。传播学作为一门已概括人类传播行为、具有深邃理论体系的学科,其应用价值的现状是所料不及的。它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传播学作为建筑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已成为可能。因为,现实中,建筑受众问题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恰恰为此,影响到建筑文化的普及与受众的可接受力。大量实践证明,建筑与建筑问题的地域性受到当地的地形、气候、文化等特征的影响,更有赖于当地公众的接受水平,在此方面建筑传播格外必要。同时,在建筑传播的研究中,也必须把握住建筑文化的地理区位。因为,文化是人类从适应到征服和改造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地理、文化、人这三者也是建筑传播所需要的要素。建筑传播所需解读的个性,正是文化地理或称城市文化区位上的特色,也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构建不同城市的不同“文化版图”。建筑传播的内容甚广,这里集中介绍以建筑摄影为中心的建筑传播的理念与实践的过程,因为现实中建筑业内外对摄影的需求与热爱几乎普及到每一个人。

“风雅运河全国摄影大展”。为纪念6月9日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为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准备,在国家文物局、中国摄影家协会支持,中国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建筑创作》杂志社等单位承办的“风雅运河全国摄影作品比赛”活动自2007年3月征稿。5月29日在运河北京段东四南新仓皇家粮仓举行了作品评选组成了由权威的摄影界、建筑界、文物界的评委会,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出任评委会主席。经过认真遴选、分析、对比、研讨共评出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另有91位作者的100幅新作品获入围奖及部分老照片入选。

6月7日“流淌的文明――大运河文化遗产特展开幕式暨2007《风雅运河》摄影大赛颁奖仪式”在扬州双博馆隆重举行。正如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所言,千古运河自扬州起同时,扬州也是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运河枢纽城市,将大运河文化遗产特展放在扬州进行是最为恰当的这也是国家首次举办的一次大运河“申遗”全线展览。他用“胆子真大、作品真多、水平真高、今天真好”来形容此次摄影比赛从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他说,运河区别于静止的长城,区别于中国任何一处文化遗迹。运河水始终是在流敞着的,是活生生有着鲜活生命的。河床是骨架河水是血液,岸边的文化遗迹是骨肉,它们共同构建起一个伟大的文明。为运河这样的巨大的活的文化遗产搞摄影比赛,非同寻常。作为本次活动的承办方及主策划者我们全程参加了摄影、展览活动深刻体味到 大运河融合了自然要素和文化要素,保护大运河就是要由静态的文物保护到动态的文物保护。大运河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融合体,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是一场革命。望着运河沿线那古城、古风,古韵及新姿的精彩图片,我感到此次活动不仅为中国运河留下了影像文化的记忆更为运河“申遗”从文脉上用摄影手段串起了历史,这成绩应归功于摄影传播的力量。“风雅运河”全国摄影作品大赛,虽仅仅是全国每年数以百计大型影赛的一种,但由于运河“申遗”的博大主题,由于参赛者的发现与寻找,由于运河千姿百态的欣赏与感受,由于不断升腾起对文化遗产的呼唤使整个活动给人以一种愉悦与心灵的回荡。

中国建筑摄影的学术与文化活动回眸。由于手机摄影及数码相机快速走向社会,“全民摄影”已成不争的事实,但它兴盛的是全民族的摄影文化,非但未改写建筑摄影的主流语境,相反使建筑摄影者的心态更自信,作品更优雅。建筑摄影从事拍摄的人员很多,建筑师几乎都是“发烧友”,但限于条件及后期制作的可能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优秀的建筑摄影师,因此研究并发展建筑摄影是市场的需求,更是中国摄影学科发展的需求。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系原情报所)已有五十多年从事建筑摄影的经历,确有一批五、六十年代中国北京近现代建筑作品的优秀图片,也有数以百计完整的现代建筑项目的建筑摄影作品,因此早在1999年4月便组织了“全国建筑设计科技情报网影视研讨会”。迄今国内已出版的较有份量的建筑摄影教材类图书有:楼庆西的《建筑摄影》、何惟增的《现代建筑摄影》及杨超英与日本高井洁的《建筑摄影技法》等书。2004年经中国建筑学会批准正式组建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于2005年12月召开通讯会,并向所有组成人员颁发了聘书。迄今值得总结的有组织、有影响力的建筑摄影学术活动

2001年12月4日~6日首届全国建筑摄影大奖赛作品展举行;

2003年9月13日~15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国建筑摄影论坛暨五台山摄影大奖赛”活动;

2003年10月第二届全国建筑摄影大奖赛落下帷幕,

2005年末迄今组织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的摄影师为“北京2008年奥运工程指挥部”在京的全部奥运场馆拍摄图片;

2006年9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亚建协建筑展上成功举办“中国建筑摄影师五人作品展”;

2007年5月出版《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一书,该书首次在国内介绍了24位优秀建筑摄影师的创作思想与作品,展现了有能力的中国建筑摄影师的群体的力量,

2007年6月7日“风雅运河”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在扬州揭晓,此次摄影比赛是摄影活动以来最凸显服务社会及国家主题的有价值的活动。

建筑摄影服务于建筑传播的经验分析。在建筑记忆上。建筑之所以被称作“石头的史书”、“凝固的音乐”,主要说它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然而,历史的车轮不仅碾碎了如梭的岁月,也碾碎了不少“石头的史书”,现在人类所能看到的高楼杰阁、玉宇琼台仅仅是万千人类文明殿堂的绝小部分。所以,记录失去的建筑照片就充当了最好的手段和工具。1999年罗哲文、杨永生主编《失去的建筑》一书的出版,为重温历史、研究建筑文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2002年

黄延复编《图说老清华》以1909年~1952年的“老清华”为例,用图片全方位描绘了老清华历史的一个清晰而简单的轮廓,它使学于清华、长于清华这所一流学府的各界各流的历程得到客观记述,是极为生动和感染人的清华校园文化;再以上海近代公共建筑为例,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历代中西文化、南北地域文化不断融合,掀起了一个空前规模的开发建设高潮,在公共建筑上留下了一批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像外滩近代建筑群的庞大与精美,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然而珍藏老照片会帮助人们挖掘每一幢建筑背后所包含的历史,传承建筑文脉。如位于现静安区静安寺旁的今愚园路218号的百乐门舞厅,其英文名为Paramount Ballroom,意译“至高无上的舞厅”。设计师为当时上海著名的建筑师杨锡锣,该项目于1933年12月竣工。迄今70多年过去了,它仍以20世纪30年代的舞厅面貌出现,已成为上海市第二批近代优秀保护建筑单位。对于这样的老建筑,应记录的不仅仅是趣闻与故事,更要有原汁原味的历史图景,怎能离得开老照片的感染力。

在建筑传播中建筑评论或称建筑批评是极为必要的。别林斯基曾说过“关于伟大作品的评论,其重要性不在伟大作品本身之下。”建筑批评是对建筑、建筑所赖以存在的社会与环境,对建筑师的创作思想与过程,以及所有涉及支撑建筑师、培养建筑师的制度与体系的鉴定和评价。我们倡导的建筑批评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评,而不是过于抽象的批评,要有内涵、有意味、有设计、有交流、有沟通、有兴趣,所以其批评的媒介就丰富多彩。在诸如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绘画、音乐、电影等表现形式之外,建筑摄影是绝好的形式,借助建筑摄影作品,建筑评论家用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目光,洞察并评点出建筑的实用、功能、美观、安全等指标,并使之上升到精神与文化层面。单纯从摄影创作讲,摄影批评起到的是“磨刀石”的作用。事实上,当建筑摄影针对建筑作品进行评价时,总会引起建筑师对自己创作理念与行为的再认识,建筑摄影批评本身就是一种促进从客观上通过图片起到提高公众的建筑艺术欣赏水平的作用。与建筑创作共同的是,建筑摄影批评也讲首创性和客观性,它对建筑创作本身的丰富与发展、探讨与反思、审美与瞽醒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因此要研究有效开展建筑摄影批评的建筑评论的方式、方法,并培养起专门的建筑摄影作者队伍。

5 学科建设与建筑传播

在建筑文化日益受到关注的当下人们满足于将出版建筑科普书。建筑图说类活动视为建筑文化,但这仅仅是一种初步过程,甚至有些刊物的建筑文化栏目刊出的还仅仅是工程项目设计,以至于造成中国建筑图书出版上的“错位”,似乎不论何种刊物,只有一登工程就能吸引建筑师“眼球”这种浮躁心理及作法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来就是太缺少研究,缺乏实事求是的文化研究。这里之所以在建筑文化教育中引入“建筑传播学”的意义不是为了独书新载,而是要努力从学科建设上探寻到有效的建筑传播之路,这种深度是中国现代与传统文化发展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是中国建筑必须面向公众,极大地普及公众建筑文化知识所需要的。2003年4月东南大一书是国内较早为建筑设计作品提供媒介传播思路的著作。该书认为:建筑设计的传播内容即是建筑所承载的所有信息,这种信息指一种建筑思想、观念和认识。本文之所以强调要建构“建筑传播学”的学科更在于要让建筑学这个综合学科纳入到中国科技与艺术教育大体系之中,使科技界的科普教育中也能包括建筑。以图书出版为例,它是将有关人类的文化、精神产品采用一定的载体,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在不同个体问实现共享的过程,它是科学文化知识传播的主要手段。可研究中发现,在我国十大类科学图书(1990~2004年)种类及印数年增长率统计中,完全见不到建筑图书的踪影,这不能说不是建筑界的悲哀!反之再想,我们建筑界为什么不大力倡导,并从本源上去追溯应成为学科的“建筑传播学”呢?为什么在业内不宣传,在公众中也很少普及建筑文化教育呢?论从学科建设还是建筑文化的公众普及上看,建筑是无人不知,无人不能评说的,为什么各级政府不去大力宣传并使之普及教育纳入必读课程呢?2007年8月28日,我主持了《建筑师茶座》的主题为“建筑教育,众多在京著名院校的领导表示,高校建筑门槛越来越高,并不是因为学生、家长都有了建筑文化素质,而是与整个中国城市化进程、未来建筑设计职业火爆相关,再加上现在高校必备建筑技能课程的压缩,使真正该建构的体系极待建立。英国皇家学会曾出版《公众理解科学》一书,我认为该从这书中汲取经验。本文的意途,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国民的建筑文化普及教育都要牢牢抓住建筑传播这个主线,努力去探寻有深度的、有实效的、有感染力且能激发学习建筑文化兴趣的“建筑传播学”的模式。

要建构科学的“建筑传播学”的框架必须从知识传播及其进化的机理入手。现代传播的进步使传播符号,媒介和传播科技始终呈叠加性状态发展,绝非一个替代一个,从人类进入手写传播时代起至今,文献、图书馆和教育在知识进化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建筑形式的产生主要是建筑师思考与创作的结果,建筑所承载的信息也主要是建筑师所希望传播的信息。建筑师与匠人的区别正在于他已经且首先是一个思想的创造者,他的全部表达就是传播行为,具有了思想的建筑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播者。有识之士认为“设计者被看作是有话要说的发言者,建筑物是所要陈述的内容,解释则是作为受众的一员。”中国台中东海大学的陈格理教授曾举例说,当他第一次亲眼看到米开朗基罗著名的佛罗伦萨圣罗伦佐图书馆的弧形楼梯时,由于历史感的催化,他感受到米开朗基罗在向他说话。作为媒体的建筑传播者的任务虽有许多,但归纳起来即收集并处理信息,研究并加工信息。

涵有多方面,但至少表现出多种社会功能即(1)作为艺术传播的审美功能,美的规律即美观的创造者(建筑师)和传播者都应遵循的规律;(2)作为艺术传播的沟通调适功能,强烈的感染力常使审美、认知、教育的功底能够更好地实现,(3)作为艺术传播的认知和教育功能,建筑艺术本身也是使受教育者全身心获得完整、和谐的发展的传播过程,它不应过分迁就受众的兴趣、爱好及水准,而应引导公众及业内专家实现艺术受众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析和对个体行为的规范。作为建筑传播学的特征它也至少有三种方式即其一,建筑艺术的亲身传播,某些剧院建筑,它的感染力很强,极有利于直接的信息反馈能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媒介;其二建筑艺术的实物传播。虽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实物传播是一种古老的艺术传播方式,但保存在岩画、石窑壁画、画像砖作

品中的壁画,以及居民、寺庙中的传统文化精髓造型,都以实物的形式传承下来,其三,作为建筑艺术的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要充分估计到。虽建筑艺术的大众传播方式可通过物质载体进行,但面对公众多及其层次多样的受众者,必须强化审美本质水准的提高,这一点恰恰是在公众中普及建筑文化所追求的目标。从此种意义上讲,建筑文化中的艺术传播,就是以一定的审美形式交换信息能力的人类活动。由于艺术传播的功能在于建立情感体验和人生品位,所以必须有与建筑形式相适应的文化积淀和受众的心理态势、意识取得条件,才有真正融入中国主流文化的条件,才算摸索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传播学”之路。从急需弥补的“建筑传播学”教育的措施看要抓好以下事情:要形成学科特色的“建筑传播学”的核心竞争模块要强化建筑师与媒体研究者的结合,以形成丰富的学术梯队和结构:要强化建筑传播学教材及课程实践的实验力度等。

“建筑传播学”更注重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公众时代的来临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对建筑的审视模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铭刻于世人心目中的建筑作品大多都是那些几千年,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前的建筑,而目前那些令人炫目的人间万象,却如同舞台上那幕幕更换的场景,肯定会在短时的视觉刺激后销声匿迹。为此“建筑传播学”更强调建筑文化要满足公众的需求才有生命力,更强调传播中要保持住建筑学科的思想与方法:更强调要使学科建设服务于“建筑大众化”的思路等。此外如同吴良镛院士早年发表的《广义建筑学》的思路,“建筑传播学”也要借鉴并追求交叉科学的研究成果,尤其要注意对跨文化研究成果的认同,从而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愿这篇研究心得能为“中国建筑文化传播项目”总结出启示及管理要点,愿有关“建筑传播学”的探索同样能丰富着建筑师与媒体工作者的建筑文化学习与再创造的思路。

《建筑创作》18年,100期所作的努力,与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中国建筑师的期望、与中国建筑传媒的成熟度相比都还有差距,特别与中国建筑博大的“学术气场”相比还有需更深化的地方。作为专业传媒人,关键是要转换思维方式,靠策划领先、靠品牌制胜、靠机制创新,去吸取灵感,从而使报道融入时代,使传播关注民生激励人们诚于继承,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愿本文的自白,也能使我成为与读者心灵沟通的使者,从而为《建筑创作》的远行带来有新视点的高度与视野的广度愿第100期的《建筑创作》带给我们的记忆、感动、岁月、舞台及风范都是序曲,因为序曲之后才有《建筑创作》更壮美的乐章。让我们期待并开创属于中国设计的《建筑创作》200期的新历程。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综合表现。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建筑师受着来自西方建筑文化强势的错位选择与考验;出于对中国建设资源相对匮乏的自省,要求中国建筑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精神与责任意识。去建设高文明建筑;21世纪是东方的世纪,源远流长的中国建筑文化哲理,必然带来越来越多强劲的文化优势。这些值得关注的纷繁思想,要求华人建筑师要在创作实践中探求到新的生长点,走出华夏建筑文化自尊、自强,自新之路。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更为全球建筑师,尤其是华人建筑师带来了期待空间和设计想象力。从提高全球华人建筑师的知名度、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等目标出发,在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之际,特发起“建筑中国”主题系列活动,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的评选为此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主办方希望,通过华人建筑师作品的展示,为广泛的国际间合作搭建交流平台。

2007年7月21日,主办方召开了新闻会,正式向全社会公布了评选活动的内容,现将细则公布如下:

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对于城市和建筑的领域而言,可具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因此,住区的建设应使所有社会功能在满足目前的发展及将来之间取得平衡,使创造节约能源及材料的建筑设计与环境相协调,并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建筑与城市的美观。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在城市扩张与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压力下不断恶化,住区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参选项目内容可涉及人类住区的各个方面,如住房、基础设施、旧城改造、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灾后重建、住房解困等。

绿色建筑

人类文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改善我们生存环境的过程。哲学人类学家盖伦认为“人是一种尚未完成的动物,在人类的进化中,人是未经特化的,人类缺少特定的器官使他们适应于他们的特定生活环境。因此作为一个极为脆弱、赤手空拳的物种,人类需要凭借他的智力与思想力量,创一个他能够在其中生活的生存环境。”建筑就是这一改造过程的重要产物。绿色建筑是建筑师寻求的一种答案。参选项目包括所有与环境建立友好关系的建筑。

城市更新

在城市变革发展中采取什么样一种态度关系是否可以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旧城的改造应深入了解各种城市因素的影响,在充分考虑城市的原有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网络及其矛盾根源的基础上,针对各地段的个性特点和类型模式,运用多种途径和多种手段进行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的综合整治,这种循序渐进的有机城市发展模式就是城市更新。参选项目内容可涉及城市建设与开发中有关更新和保护的各个方面,如城市街区与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单体或组团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等。

创新设计

建筑评论范文第8篇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快速推进,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从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短短几年时间,纵观国内,从沿海开放城市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国大地上几乎所有城市商品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从建国以来延续了几十年的福利分房制度应该改革,几十年一成不变的城市面貌需要改观;为招商引资,适当的工业区、开发区需要建设,中国二十年的发展成果也需要得到体现。但问题是这种发展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的收益是大于、等于甚或小于给他们所失去的东西呢?实事却是:一边是因为建房征地大批无地农民沦为无产者,面对动辄上万元每平方米的天价且日日见涨的房价只好“望楼兴叹”的城市平民;另一边却是大量被廉价甚至无偿征用的土地建成的楼房大量闲置,所谓的开发区、工业区却因为招不了商、引不了资而荒草丛生。房地产交易市场操作的规范性,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城市房地产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高新技术,根据房产管理各职能业务日常办公的需要和广大市民的需求,建立适合房产信息管理和的平台,实现了房产信息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方便群众、实现信息共享。

1 系统用户

本系统的设计是基于3个用户同时使用的。第一是行政管理部门。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本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政策性的调整,通过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性的倾斜,使得房地产行业更加正规,为广大人民谋福祉。第二是企业。例如服务性行业可以通过本系统提供的直观的人口分布特点来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和定位具体的位置。第三是广大的市民群众。广大的市民可以足不出户做出购房的决策。房地产商也可以他们的最新的楼房信息,并且结合三维地图可以具体到每一栋楼房,这样就使得信息更加明晰、具体。

2 系统功能

2.1 注册

用户进入到系统以后,可以对系统中的基本信息进行浏览,但是不能信息。只有注册后才能完整的使用本系统。注册时,需要填写用户名,密码,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2 基本信息板块

在基本信息板块上,用于显示建筑物的基本信息。基本信息包括建筑的名称、开发商、建造时间和建筑物位置。在这个基本信息板上,用户可以十分简单明了的查看建筑物的基本情况。

2.3 交易信息板块

在交易信息板块上,用于显示交易信息人、交易建筑名称及建筑物的交易信息。交易信息包括:已交易、未交易、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2.4 三维场景

三维场景建设之前,先对建筑物进行详细的信息搜集,建筑物信息大致包括:建筑物的外部尺寸,建筑物的外景照片,建筑物的具置等。然后根据搜集的信息,在3dsmax 12建模平台上将建筑的模型建出来。模型出来以后,利用VRay 渲染器给所建设的建筑赋予材质。建筑物被赋予材质以后,将建筑物在场景编辑器中,根据现实世界的位置摆放建筑模型。用户可以在三维场景中,利用W(前)、A(左)、S(后)、D(右)、Q(上升)、E(下降)六个键进行全方位的漫游。鼠标左键单击建筑物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查看建筑物的详细信息。

2.5 详细信息板块

在详细信息板块上,用于显示建筑物的详细信息。建筑物的详细信息包括:开发商、建筑物名称、建筑物用途类型、建造时间、户型、单价、建筑物地址、装修信息、朝向、报价、剩余房屋数量、用户打分和开发商简介。

2.6 评论板

在评论板块上,用于显示用户的评论。用户的评论包括:评论的用户名、评论的类型、评论的详细内容。建筑物的评论是由注册用户评论的,每个评论被提交后,评论审核员都要对评论进行真实性的审核,这样可以防止网络水军进行恶意的攻击,也防止开发商雇佣网络水军刷好评,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

2.7 建筑物检索板块

在建筑物检索板块上,用户可以根据检索板上的检索条件,来选择自己心仪的建筑物。检索条件包括: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最大房屋面积和最小房屋面积、建筑年份、评分、户型、朝向、建筑物所属的地址、单价、开发商、建筑物的用途。

2.8 建筑物比较板

在建筑物比较板块上,用于显示建筑物的比较结果。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建筑物加入比较后,比较板上会显示比较结果,相同的信息字体会以细体的显示,不同的信息将会以粗体显示。这样就会将建筑物的信息之间的差异性,直接展示了出来。

2.9 用户打分模块

已经购房的用户或者已经去看过房的客户,可以通过本系统对建筑物进行打分,分数以10分为满分。打分制的实施可以为后来的买房者提供参考,也对开放商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

3 管理员功能

管理员是系统的维护者,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所有数据进行优化管理,可以对建筑物的信息进行实时的更新,对建筑物的评论进行定期的检查,对被举报的用户进行封号处理。

4 总结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旋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是提高政府事务的公开性、透明性和政府机关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同与人民群众联系的一个主要渠道。

房地产作为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近年来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房地产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了建设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七部委”联合下文,目的就是加强宏观调控,保证房地产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城市房地产系统的设计和建立,实现了以“数字房产”为核心的房产业务管理,使传统 房产管理向“数字房产”管理迈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房产管理模式,提高了房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建思;杜志强;彭正洪 数字城市三维景观模型的建模技术[期刊论文]-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03)

[2]李德仁;朱庆;李霞飞 数码城市CyberCity--概念、技术支撑和典型应用[期刊论文]-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04)

[3]肖立,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4)

[4]张扬勇,科园月刊,2011(5)

作者简介

王娜(1990-),女,汉族,河南周口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

左冠涛(1986-),男,汉族,河南濮阳人,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统。

建筑评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理论;中国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建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建筑理论却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追根揭底还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此篇文章就要谈一谈中国建筑理论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传统建筑文化异彩与时代建筑文化格局纵横交错,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努力与文化反思相互交织,形成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观察和评判坐标在同一时空并存争胜,所有这一切,映现出世界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的多重色彩。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终是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中国出路问题。自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领域,也把中国建筑的出路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建筑风格问题,停留于从建筑形式、风格的层面去找寻出路。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时代精神和民族情结的十字架就摆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这个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刻刻都在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张力下挣扎,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挣扎着寻求传统文化的时代生长点或者时代文化的传统立足点。这样的传统,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筑师的创作活动依然是在传统和时代张力下探求文化的时空吻接的又一种努力;贯通着主流建筑师心境的,依然是文化上的两难考虑。正是这种沉重的文化包袱,使我们经常被风格、形式所遮蔽,把寻找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当作中国建筑界的最有价值的追求,却使建筑本应该思考的本体层面的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二、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长期以来,以西方建筑话语为主的建筑思想一统天下使西方文化成为建筑的主流,当今盛行的全球化更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全球化对中国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大量的设计任务被国际建筑师占有,造成了中国建筑在走向全球建筑设计市场中心的同时,中国建筑师却不断地被边缘化。边缘化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迎合业主可能就是更多建筑师的选择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的设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西方建筑师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吸引业主的眼球,也设计出许多造型奇特、夸张的建筑形象来赢得设计任务。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胜出,中国建筑师也纷纷重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虽然当代中国建筑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建筑理论,西方蓬勃发展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摆在中国建筑学界面前,但却没有认真追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根源、没有吸收其研究问题的方法,没有消化吸收国外建筑学理论的精华。我们自己的建筑实践,又很少有人认识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理论的高度,而只能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处理问题。对于建筑哲学的思考更是缺乏,而更多的是评论性和套用国外理论介绍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的论文,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立足本土的理论体系未能形成,这造成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只好转求国外。但“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学的引进理论成为实践过程中两个相互推动的缺陷一一形而上学的使用来自国外的建筑理论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缺乏内涵的模仿,这导致适应当代中国特点的建筑学理论没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进而造成中国建筑只能遵循实用主义哲学,用功利主义的视角,充塞于我们视野的只能是地域、时代、民族等现实而功利的问题,而无法在本体层面上发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建筑基本问题。

四、创作环境仍未完善

伴随着社会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当代中国建筑的整体创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筑泛意识形态思维模式逐渐淡化,精品意识已经觉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认同,节约型社会的氛围正在强化,对于建筑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社会对建筑的关注远远不够,社会整体对建筑的认识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环境急待改善。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凡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建筑相关法制不健全。建筑师注册制度缺乏有效的管理;建筑项目的评审缺乏足够的严肃性;建筑评价缺乏必要的科学性;特别是对建筑规模、尺度、能耗、结构合理性、构造精致性、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等缺乏有效的评价;设计收费标准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监督,同行间的不正当竞争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等等。

第二,建筑评论机制不健全。目前出现在建筑学术刊物上的主要是设计人对自己设计作品的介绍或者国外建筑作品的介绍,缺乏具有一定深度的比较客观全面的建筑评论。在非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建筑评论的文章也比较少。评论的话题主要集中在环境、功能、形式等层面,使用后的情况反馈、能耗、构造细部等话题缺很少提及。

建筑评论范文第10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材料1:校门建筑是校园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交通和安保。它与校园内的教学楼、实验楼等一样,重要的是实用价值。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注重实用。

材料2:校门建筑是一所学校的“门面”,是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它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并努力体现该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校门建筑首先应当彰显校园文化。

你对校门建筑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方的原则。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锁钥,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再讲求造型美观。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约、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有人主张从高考卷中删除时文评论题,但笔者认为,与其删除,不如改良。

一、时文评论题的价值

从能力层级及考查的知识点来看无论是2012年还是2013年的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时文评论题都是归属于第四大部分语言文字运用的表达应用E层级的第(7)方面“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内容。

从命题立意来看,时文评论题要求考生能够紧扣材料内容,联系时代、社会背景,透过现象看本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能针对材料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表达的鲜明),并能简要阐述(表达的简明、连贯),这其实也是对考生议论文本写作的“微”考查。

主张从高考卷中删除时文评论题的原因在于,这型未能考出学生的层次差异,语言表达水平高的考生最高可得满分7分,而语言表达水平一般的考生一般也能得4~5分。我们不妨看看2013年4月份福建省某市全体考生时文评论题(要求阐述对纸质阅读和网络阅读的看法)的各项指标,见下表。

如上表所示,结合平均分、难度值、得分率、标准差和区分度,从试题的甄别、选拔功能而言,这一题确实不能算是一道好题。但从测量学的角度看,区分度小未必完全是试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时评类试题的价值不容小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时文评论题的命制,其价值恰恰是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起到“激励和发展”的作用。

时文评论题从2009年福建省首次命制以来,由于命题材料的鲜活以及答题所要求的思想广度和深度,使一线教师更加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时文,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的积极性以及阅读思考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这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对于理科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尤其如此。而语文素养的提升,显然跟学生的阅读与思考是密切相关的,其中,阅读是最基本的途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还指出,应鼓励学生“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关注社会发展,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及身边发生的事件有敏锐的感觉,能及时发现其社会意义和影响”,“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对感兴趣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进行理论思考,独立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根据这些要求或建议,时文阅读理应成为高中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科生在语文科之外,因为还有政治、历史学科的驱动,读书读报基本是一种现实需要,但理科生则不然。在绝大多数学校,理科生的语文往往被数理化“排挤”至边缘,理科生不要说读什么人文经典著作,单单读报读新闻、关注社会发展就难有时间保障。时文评论题的设置恰恰能够对理科生的阅读习惯起到很好的纠偏作用;理科生通过时文阅读,对许多社会事件、社会现象也会有更多的人文思考。就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而言,应于科学实证之外补充人文思辨。因此,笔者认为,时文评论题具有不可替代的命题价值,理应保留。

不过,保留并非原样不动,考试区分度的问题也当重视,因此,对时文评论题不妨加以改良,既能发挥其激励发展作用,又能发挥其甄别选拔功能。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时文评论题的命制便是在往年命题经验基础上的一次新尝试。

二、2013年福建时文评论题评析

先简要回顾一下2009年至2012年的福建省高考语文时文评论题。

2009年有两则材料,第1小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第2小题要求考生对清明节祭奠亲友的方式(烧纸、网祭等)发表看法,赋分2+5分。

2010年有两则材料,第1小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第2小题要求考生对中国人过西方节日而老外过中国节日的现象发表看法,赋分3+7分。

2011年有一则材料,第1小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中翻译家的观点,第2小题要求考生对外国国名中文翻译现象发表看法,赋分3+7分。

2012年有一则材料,删除以往第1小题的语段压缩题,直接要求考生对纸笔书写与电脑输入发表看法,赋分7分。

2013年针对校门建筑的时文评论题与前四年的相比,有共同点,也有较大的不同点。共同点是:从命题的时文材料的选用上,命题者选择了文化方面的材料,其中2009和2010年的都是有关节日的内容。尽管文化方面的材料比较贴近语文学科,避免学生答题时受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的干扰,但这样的选材还是略显偏狭,以后在材料的选择上应更加开放,不必局限于文化事件。

除赋分值不同外,2013年福建时文评论题命题内容最大的变化在于:以往的命题多是提供某个或某些具体人物、事件、现象作为评论对象,材料多是客观陈述,即使略有命题者主观态度倾向的暗示,在材料的表述上也并不包含鲜明观点和理由,在此前提下要求考生谈看法;而2013年则不同,材料并不提供有具体所指的人物、事件、现象,而是就同一明确话题“校门建筑”,提供了两则观点几乎针锋相对的材料,观点鲜明且包含简要理由,考生如同置身于一个自由讨论甚至自由辩论的现场情境中,必须在此前提下谈自己的看法。

2013年福建高考语文时文评论题命题立意在于:其一,为规避社会热点;其二,为更好地体现试题的区分度。主要考查考生能否围绕同一话题,或承续现有的两方观点和理由,展开联想想象,拓展延伸;或生成创造,另立第三方观点,据理剖析。在这一题型变化的背景下,也考查了学生应对试题变化的综合应变能力。具体而言,可从参考答案来推断,命题者显然是要求考生从原材料两种观点的提示出发,结合自己对生活中或网络报刊中所见的学校校门的感性认识进行联想,针对校门建筑,给出中肯的性质判断,提出鲜明的理性主张,能有条理地剖析原因或提出具体措施,在阐述过程中甚至能从问题的反面来进行剖析。

经过高考备考复习,绝大多数考生在答题的表达规范上问题不大,能先摆出观点,再分条陈述理由,做到条理清晰;但可能会有不少学生面临试题的突然变化,由于思维缺乏灵活性,只能以单点结构式的直线性思维,简单照抄题目原材料的观点和理由,或机械拼凑原材料的字句,在题目提供现有观点和理由的前提下缺乏自己独立的思考,同时不能就一类问题,找到相关联的现象、问题进行拓展延伸,从而造成思路狭窄,继而陈述的理由空洞无力或杂乱无章。

针对以上命题立意与考生思维的差异,解题指导时应根据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特点,以交流讨论为活动方式,师生共同回忆自己见过而印象深刻的校门并交流对这些校门设计的观感,在达成联想想象飞跃的基础上,将具体的某些校门对象概括为“校门建筑”,将师生交流零散的感性看法提炼成条理清晰的理性文字;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两则材料中语焉不详的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拓展延伸,如材料1的“交通和安保”应该怎样具体说明、材料2中的“一定的文化内涵”是怎样的“内涵”等等,从而规避原文的机械拼凑或理由的笼统空洞,实现材料与观点的有效对接。

三、教学反思及命题变式设计

平时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思维的拓展训练,训练学生以联系的观点看待某一社会生活现象,养成由果溯因并能对症下药地提出解决办法的思考习惯。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创造辩论实战的锻炼机会,因为时文评论题的解题难点往往在于寻找并组织理由,而辩论的准备阶段就是在既定观点的框架下寻找并组织“论据”的过程。辩论活动对议论文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而且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也能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复习备考时,对于任何一种题型的备考,都应该力求在复习经典题型的基础上,探索试题变式的可能途径,并提供一些试题变式训练。

前文提到,时文评论题应当保留并有所改良,除了2013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的命题变式外,笔者觉得,2013年重庆卷的命题值得借鉴,原题如下:

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参考答案:绿灯可以再等,生命不可重获心头常亮红绿灯,行走安全伴人生

这道题以社会热点为鲜活的命题材料,要求拟写宣传语,既能发挥鼓励时文阅读的导向作用,又考查了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而宣传语本身也带有评论的性质,不过其观点是比较确定的,不能自拟。

上一篇:建筑技艺范文 下一篇:居住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