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0:13:03

建筑规划论文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1篇

在政府监督方面虽然国家有相关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域条件的影响,各个地区缺乏相对应的监督措施与鼓励政策。对开发商来说,低碳建筑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利润空间,况且公众的认知程度有限,接受度也不高,因此大部分开发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也就不会再考虑建造低碳建筑。由于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在建筑节能水平方面不可与发达国家同日而语。在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已经大大降低的情况下,我国的一部分地区仍然走高能耗、高排放的道路。在这样的国情下,建筑节能技术的利用、发展低碳建筑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公共对低碳建筑认知度较低,热情不高。虽然近年来相关部门对低碳建筑以及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但效果仍不理想。民众是低碳建筑的主要服务对象,而低碳建筑的成本显然要比普通建筑的成本高,许多人会抵制这一部分成本加到自己身上。民众的态度间接导致了开发商对低碳建筑的开发产生怀疑。建筑节能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体现,据调查建筑使用阶段的能耗占到了建筑总能耗的80%左右,所以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点,也是发展低碳建筑要重点考虑的。建筑使用阶段的节能有很多相关因素:环境的因素、规划设计的因素、材料选用的因素、施工工艺的因素等等。

建筑选址时,应充分考虑气候、地形、日照等对建筑的影响,尽可能选择有利朝向,满足日照间距要求,避免与周边建筑物的相互遮挡干扰,夏季应能够组织良好的通风,冬季则力求避开主导风向。在条件允许的条件的下,尽量减少场地内硬质路面的使用,增加绿地,以形成有利的小气候,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来降低能源的使用。自然界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都可以作为低碳建筑的可利用资源,同时建筑材料也应尽可能的采用绿色建材。在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就近取材,减少材料的运输能耗,以此降低建设能源的消耗。在另一方面回收可利用的资源(比如说水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2010年上海世博会第一次出现了“城市”的主题,作为东道主,我国的“中国馆”从设计到建造就充分考虑了以上几个方面:不仅通风性能良好,还采用了许多太阳能技术。中国馆的顶部、外墙采用了无污染、无放射的聚氨酯硬质泡沫材料,还装有太阳能电池,以确保提供强大的能源,有望使中国馆实现照明用电全部自给。在景观设计层面,加入循环自洁要素,在国家馆屋顶上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利用天然的雨水进行绿化浇灌、道路冲洗等。在建筑形体的设计层面,力争实现单体建筑自身的减排降耗,比如所有的窗户都是使用低耗能的双层玻璃等。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低碳建筑与建筑节能提高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完善建筑节能规划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规范与要求,使建筑能耗满足标准要求。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广建筑节能发展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并加强落实和监督管理。对新建设的建筑走“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达到最小”的发展道路,对老的旧的建筑进行完善和改造。

由于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起步比较晚、相关技术比较落后,因此要想在发展低碳建筑方面尽快追上发达国家,有关部门在建筑节能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应鼓励专业人士对科学技术、新能源的研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对依法建设的民用节能建筑项目采取免收或少收税务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注重“产学研”结合,要采取强制措施把建筑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新工艺运用的实际当中去,加强学科和部门之间的联合,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的经济奖励政策。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2篇

本年度所内设计任务比往年侧重点略有不同,由于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和外部条件影响。重点以政府指令性项目为主,其中配合规划局完成控详覆盖工作占据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本年度本人完成及参与院和所里分配的各类任务20余项,主要包括县城市总体规划、市东部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市工业园总体发展规划、市花园路地区城市设计及控详规划以及一些临时性工作。从项目类型分布来看,主要是以总体规划、片区专项规划为主,详细规划项目偏少。这和以往年的工作内容变化很多,从别的科所了解到情况也大抵如此,从这里也能感受得到院里整体的战略转移和市场侧重点,更注重总体规划、整体性的片区规划和用地层面的控详规划等类型项目的编制。

单兵作战能力已经不适合院里发展的需要,这样的背景下。对项目编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大型项目编制需要有良好的大局观、合理的编制思路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以及建立能够相互协作配合的团队。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除独立完成若干小型项目,大型项目编制过程中能够做到对项目整体的把握和对任务的有效分解,有效的组织项目的开展,跟委托甲方及合作单位积极对接和联系、与院内其他部门有效沟通和衔接,对所内项目组的工作进度和工作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此外,对领导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沟通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实现与领导的有效沟通,及时推进项目进行。

注重增加项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项目完成不单独以完成任务为目标。如完成的工业园规划和市东部产业集聚区规划,规划过程中增加对产业发展的研究内容,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也使得规划成果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完善的规划思路和丰富的规划内容也得到甲方和专家认可,本人参与编制的两个项目都获辽宁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工作之外积极撰写论文,获辽宁省年都优秀城市规划论文二等奖与三等奖各一篇。

本人充分学习和掌握各类技术规范,技术规范和规划标准掌握上。注重对工作中经常用到国家规范和地方规划如国家,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市64号令》等,并能在项目编制过程中对规范推陈出、新灵活应用,如在沈阳市核心区地下空间控制规划编制过程中,项目组结合国内同等城市退线标准实例和国家法规,并结合沈阳规划审批工作特点,提出了市地下建筑退线标准意见稿》已报市规划局审议,该标准的出现填补了沈阳市地下建筑退线技术空白,解决了技术难题。

城市规划师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城市规划工作任重而道远。本人今年10月有幸到日本和香港学习考察,感受非常深刻,看到国外城市的先进和发达,国外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比国内要进步很多,感觉到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市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未来工作的压力还会很大,自身专业素质更是需要更大程度的提高,也感受到自身的眼界和学识水平急切的不足。为提高自身的规划理论,本人报考了同济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入学考试,之前的复习过程和考试过程使我重新的审视和认识了自己。入院几年来,院里给个人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诸多机会,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施展个人能力的平台,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其实个人还是生活在院里给提供的蜜罐里。事实上,每一项荣誉的获得、每一篇论文的发表、每一个奖状的背后,无疑不是烙上了院的印记,无疑不是院带给个人的当你真正的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真的很难。通过这样的经历也认识到自身能力和知识积累的不足。

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要素是规划师自身,以前所内谈话的时候我也说过。作为设计人员,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学习来逐步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设计水平,逐步加强我院的技术力量,增强我院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我院在行业内走的更远,只有院好,大家才能好。最后感谢所里领导对本人的信任,各位同事对本人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在工作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由于本人也很年轻,学术和学识水平还不是很高,还难以达到指导年轻同志的水平,对年轻同志的传、帮、带”作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只要大家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不论是工作的技术问题、还是编PPT小技巧,找到一定会用心帮助大家。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3篇

这样的背景下,单兵作战能力已经不适合院里发展的需要,对项目编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大型项目编制需要有良好的大局观、合理的编制思路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以及建立能够相互协作配合的团队。本人作为项目负责人,除独立完成若干小型项目,在大型项目编制过程中能够做到对项目整体的把握和对任务的有效分解,有效的组织项目的开展,跟委托甲方及合作单位积极对接和联系、与院内其他部门有效沟通和衔接,对所内项目组的工作进度和工作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此外,对领导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沟通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实现与领导的有效沟通,及时推进项目进行。

1 2 3

项目完成不单独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注重增加项目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如完成的XX千里山工业园规划和沈阳东部XX产业集聚区规划,在规划过程中增加对产业发展的研究内容,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但也使得规划成果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完善的规划思路和丰富的规划内容也得到了甲方和专家认可,本人参与编制的两个项目都获辽宁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工作之外积极撰写论文,获辽宁省2009年都优秀城市规划论文二等奖与三等奖各一篇。

在技术规范和规划标准掌握上,本人充分学习和掌握各类技术规范,注重对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国家规范和地方规划如国家,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沈阳市64 号令》等,并能在项目编制过程中对规范推陈出、新灵活应用,如在沈阳市核心区地下空间控制规划编制过程中,项目组结合国内同等城市退线标准实例和国家法规,并结合沈阳规划审批工作特点,提出了《沈阳市地下建筑退线标准意见稿》,已报市规划局审议,该标准的出现填补了沈阳市地下建筑退线技术空白,解决了技术难题。

城市规划工作任重而道远,城市规划师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泛的专业知识,本人今年10月有幸到日本和香港学习考察,感受非常深刻,看到国外城市的先进和发达,国外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比国内要进步很多,感觉到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的城市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我们未来工作的压力还会很大,我们自身专业素质更是需要更大程度的提高,也感受到自身的眼界和学识水平急切的不足。为提高自身的规划理论,本人报考了同济大学在职硕士研究生,通过参加入学考试,之前的复习过程和考试过程使我重新的审视和认识了自己。入院几年来,院里给个人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诸多机会,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施展个人能力的平台,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是其实个人还是生活在院里给提供的蜜罐里。事实上,每一项荣誉的获得、每一篇论文的发表、每一个奖状的背后,无疑不是烙上了院的印记,无疑不是院带给个人的,当你真正的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力量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真的很难。通过这样的经历也认识到自身能力和知识积累的不足。

1 2 3

以前所内谈话的时候我也说过,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要素是规划师自身,我们作为设计人员,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学习来逐步提高个人业务能力和设计水平,逐步加强我院的技术力量,增强我院的市场竞争力,使得我院在行业内走的更远,只有院好,大家才能好。最后感谢所里领导对本人的信任,各位同事对本人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在工作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由于本人也很年轻,学术和学识水平还不是很高,还难以达到指导年轻同志的水平,对年轻同志的“传、帮、带”作用不是很明显,但是只要大家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不论是工作的的技术问题、还是编PPT的小技巧,找到我,我一定会用心帮助大家。

最后,再次对大家说声谢谢。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设计优化源起

1967年,美国的R.L.福克斯等发表了第一篇结构最优化论文。1970年,CS.贝特勒等用几何规划解决了液体动压轴承的设计优化问题后,设计优化在机械设计中得到应用和发展。通常设计方案可以用一组参数来表示,这些参数有些已经给定,有些没有给定,需要在设计中优选,称为设计变量。如何找到一组最合适的设计变量,在允许的范围内,能使所设计的产品结构最合理、性能最好、质量最高、成本最低(即技术经济指标最佳),有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设计的时间又不要太长,这就是设计优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优化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选择设计决策变量;②制定目标要求;③建立数学模型(目标函数、约束条件);④选择优化算法;⑤程序设计;⑥计算机自动筛选最优方案等。通常采用的最优化算法是逐步逼近法,有线性规划和非线性规划。

随着有限元为复杂结构优化提供了可靠而强大的分析手段,运筹学中数学规划为综合结构优化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平台,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迅猛发展为繁重结构优化计算提供了高效、精准的工具条件,使得现代结构优化设计的巨大发展成为现实。在同样的成本下,采用优化设计可以得到性能更优的设计方案,而在同样的性能要求下,优化设计往往能够得到成本更低的设计方案,这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设备等多种因素,以实现设计的“集成化”,变。‘串行式”设计为“并行式’设计,从而在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做到经济上的优化。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优化设计可使工程造价降低5%一25%,从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在满足所有功能要求的同时,业主期望建筑物的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和运行期间的成本与其投入使用后可预料的收益之间有一种物有所值的获取。国外在建筑设计优化方面起步早、发展快,加拿大学者Grierson研究了高层建筑办公楼方案设计阶段的“成本一效益”设计优化问题,建立“项目初始投资、年费用最小和年收益最大”多重优化目标的目标函数,设置包含建筑高度、宽度、层数、平面尺寸及结构类型、门窗尺寸、设备选型等在内的近百项设计参数为决策变量,经多标准遗传算法找出帕累托优化的最优方案设计。英国学者Rafiq等就建筑方案设计综合优化的最新方法进行了综述,构建基于遗传算法的建筑方案设计人机互动的决策系统,阐述了其在不同建筑、建设方案和材料选择之间的对比、建筑与结构设计优化参数的决定、不同设计方案全寿命周期投资一收益的比较等方面的应用等,并透过图形界面和目标定位程序工具展现不同优化方案的形成过程。

2.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设计变量选择:设计过程中需要选优的量称为设计变量,包括结构的形状参数(柱距、层高等)、杆件截面尺寸、使用材料等。一般来说,设计变量取的越多,效果越好,但工作量也越大。在实际工作中,总是把设计变量取的尽量少,把那些对优化效果不太显著的参数作为预先给定的量。设计变量的选择当然不能离开客观条件的许可,其范围往往有一定的限制,如把梁的截面高度作为设计变量,根据使用要求和设计标准要求,它不是任意的。目标函数建立:目标函数是以设计变量表示所要追求的某种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或由设计变量决定的不能写成解析式的某种指标。目标函数是判别结构方案优劣的标准,如结构的体积、造价、重量、变形、刚度、承载力等都可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设立:在结构设计中应该遵守的条件称为约束条件。约束条件要符合设计标准和工程惯例上的要求。确定约束条件时,将与优化变量有关,不可省去的限制作为约束条件,并将一些不必要的限制去掉,尽量简化约束条件。结构优化设计时,一般情况的约束条件很多,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①有设计标准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的数值,如钢筋混凝土梁的最小或最大配筋率、梁的最小宽度等;②保证结构正常工作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自振频率等的限制,它们一般与设计变量没有直接关系,必须通过复杂的结构计算才能得到。

优化算法确定:为了将结构优化技术付诸实用,除了建立可靠的优化模型外,还需要选择收敛速度快且计算不是很复杂的优化算法。采用适当的优化算法求解数学模型,可归结为在约束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或最优值问题。实际工程优化问题中,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不仅是非线性的,而且是隐形函数,对于不同层次的优化问题需要适当转化非线性为线性或选用不同的优化算法。

常用的优化算法主要有准则法和数学规划法:

(1)准则法:准则法是最先发展的一种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它是根据工程经验和力学概念以及非线性规划的最优条件,预先建立某种准则,通过相应的迭代方法,获得满足这一准则的设计方案,作为问题的最优解或近似解。准则法优点是物理意义明确,方法相对简便,优化中结构重分析次数少,收敛速度较快等。

(2)数学规划法:Schmit首次将构件截面优化描述为数学规划问题,提出了用数学规划方法处理多种荷载情况下的结构优化,并将数学规划方法运用到结构优化设计中,它表明了用有限元处理结构优化问题的可行性。将优化问题抽象成数学规划形式来求解,即把问题归结为在设计空间中,由等式约束超曲面和不等式约束半空间所构成的可行域内,寻求位于最小目标等值面上的可行点,它便是问题的最优解点。数学规划法是以规划论为基础,它具有理论严谨、适用面广、且收敛性有保证的特点,其缺点是,计算量大、收敛较慢,特别对多变量的优化问题更甚。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结构优化设计中的规划法吸收了准则法的优点,根据力学特性进行了某些改进,使计算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苏迎社.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案例分析[J]. 山西建筑. 2010(36) .

[2] 卢建勇. 如何搞好房屋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3) .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片区;工业遗产社区;针灸效应;旧城再生

1、谋求出路――工业遗产所在历史人文地段再生改造的背景

长期以来,国内旧城更新领域都试图用“功能划分明确、空间秩序井然的一套规划方案”来达到一种理想的终极目标。即使有一些针对工业遗产或者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也往往只是从商业价值出发进行开发利用。但是这种强调物质空间,经济利益的规划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利益的整体性。因此,“城市针灸”这种新模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摸索而产生。它将会给旧城再生带来全新的方向。

2、现实困境――工业遗产所在历史人文地段再生的难点和特点

历史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和历史人文单位,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被人遗忘在角落里。因此,这些建筑本身和其周围环境,对人们来说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是最大的消极空间,浪费了土地资源。

3、可行之道――城市针灸效应

城市针灸是一种“催化剂式的”小尺度介入的城市更新模式。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通过对特定区域进行小尺度介入,激活城市潜能,带动周边环境的持续性发展。小尺度的选取具有三个前提:第一点,改造地点、改造方式要具有可操作性;第二点,具有扩大影响面和后续持续跟进的能力。

4、行动探索――以济源市奉仙观粮仓片区的旧城改造为例

4.1项目概况

(1)区位背景

基地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位于黄河北岸,北隔太行与山西晋城相接,西临王屋山,南临洛阳,东接焦作。是一个典型的中原城市,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具有多元文化的包容性,自古就有豫西北门户的称号。

(2)基地内部概况

基地位于济源市的老城区,距离济源火车客站1公里,部级保护文物单位济渎庙500m。基地约6.48公顷,以北是城市的次干道――北海大道,西南方向是荆梁街,以东是民族路。基地内部主要是以回民居住为主,在西南还有一大片的废弃用地――粮仓,粮仓以北就是著名的奉仙观。

4.2对基地内部进行“辨症”诊断

所谓“辩证”,就是基础资料的搜集,以及分析和各方利益主体的关系与矛盾冲突点,从而概括、判断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首先对基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物质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得出基地内部主要分为三大功能地块―具有回族特色的回民居住片区、历史保护文物奉仙观片区、废弃粮仓片区。这三个功能代表着基地的三个不同历史文化,但是这三种功能各自为章,没有相互之间的联系,导致消极空间的形成。

4.3梳理――架构基地矛盾体系

梳理是以城市针灸为导向的旧城更新方法中承上启下的一步,即对辩证阶段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专业化的筛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包含多种可能性当中进行取舍和博弈,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同时根据不同程度和轻缓顺序对关键点和路径进行分级排序和系统架构,从而为下阶段的实际操作和分阶段实施提供依据。

在这个阶段我们最总是要确立基地改造的初步目标:

1)疏通基地步行交通,与城市步行系统建立有机联系。

2)清除基地滞后功能,引入与文化内涵相符的服务业。

3)考虑到基地丰富文化内涵,我们将规划改造目标定位“展现城市风采的文化门户和融汇多种机能的活力中枢。”

4.4 论治――小而灵活的改造方式

论治,又称为“施治”,是根据辩证以及梳理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小规模经济改造,是一种适应性改变,易为城市居民(或单位)接受并能参与到改造的过程中来。 这种带动居民自发性的改造能更好的带动下一阶段的改造。

在这个阶段,主要围绕改造第三个目标,主对奉仙观周边环境/废弃粮仓/空闲空地等主要节点进行改造。同时,考虑到三者之间所处的时代、地域和使用者的要求不同,以灵活机动的方式,创造出相对独立却又有机联系的城市空间。

同时,随着奉仙观周边环境/中央集散区初步改造成功,打造成为济源市文化旅游的重要节点。一直,引导回族居民区逐步拆除违章建筑,改造成具有回族特色的民俗商业街。其二,恢复奉仙观一年一度的庙会活动,并打造成城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参观。

5、总结

城市针灸的运用于旧城改造,尤其是具有多重身份的旧城,将其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来寻找城市的顽疾,以具有实践性的小尺度设计手法来激发城市的潜能,以具有动态性的阶段性实施来促进城市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对经济成本的减少和保持当地文化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方可.复杂之道-探求一种新的旧城更新规划设计方法.第六届全国青年城市规划论文竞赛获奖论文.

[2]蔚枫睿智.基于“城市针灸”的旧城更新探索――以宜宾旧城滨江带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例[J] .室内设计,2011,(1):59―64.

[3]张晓.浅谈“城市针灸”[A] .华中建筑,2012,10―0023―03.

[4]阮仪三,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5):7―11.

[5]季宏,徐苏斌,青木信夫.工业遗产“整体保护”探索――以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保护规划为例[J] .建筑学报,2012年(8):39―43.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6篇

一、2008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健全领导机制,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健全项目领导机制,强化目标责任,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1、全面加强对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目标管理的具体要求,做到“年有计划、月有安排、周有小结”,以年度(半年)工作总结计划、半月进度汇报、每周例会的形式及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上半年共召开各类工作例会50余次。2、申报项目列入全市重大建设项目,与市重大项目办签订目标责任书,制订筹备办年度《白皮书》和《目标责任一览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布署及时、措施有力、督促到位。3、健全制度建设,在制订筹备办《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筹备工作指南》的基础上,建立督查督办、岗位无缺位AB角、主任办公会议、互学互查、项目管理工作汇报等独具筹备特色的各项管理制度。4、积极探索筹备文化建设,遵循“团结、学习、高效、进步”八字工作方针,肩负“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树立“角色意识、双赢意识、成本意识、创新意识”,采取“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积极主动、高效推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的工作方法和“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程序化、重复事情模块化”的办事原则,采取“半步策略”,坚持和谐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管理、技术、法律”三大知识技能平台为基础,建立现代科学高效的筹备文化理念。5、摸索筹备工作社会化模式,通过引入专家和社会机构展开设计咨询、规划论证以及专家评审等工作,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提高项目规划专业性,缩减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筹备办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培训、外出学习考察、科研课题等具体活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学习活动。6、制订ABC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各类知识讲座、学习培训,参加市人事局组织的干部自选培训以及相关业务部门的档案管理、基建财务管理培训等,2008年上半年以来参加各种培训达50余人次。6、建设筹备办办公自动化(OA)系统,实现集群通信网络和网上办公,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科学安排,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各阶段工作

1、顺利完成项目移交工作。按照筹备办与市建筑工务署的职责分工具体要求,2008年1月4日,市建筑工务署主持召开滨海医院项目移交会,滨海医院项目正式移交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施工。

2、协助市建筑工务署推进项目施工各项准备工作。项目移交工务署建设施工后,筹备办作为项目使用单位,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职能,通过每周项目组例会等形式,积极协助配合工务署推进施工进度。在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基础上,经过公开招标等程序,2008年5月确定项目监理单位、土方基坑施工单位。滨海医院项目已于6月4日正式施工建设。

3、如期完成施工图设计。按照滨海医院项目整体进度安排,2007年11月,项目正式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为确保施工图设计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各阶段进度的及时衔接,设计方以分阶段实施原则制定施工图计划。目前除园林景观、室内装修部分设计正在进行外,基本完成主体施工图设计,正在进行施工图强审工作。

4、完成工地临时设施办公用房建设。滨海医院筹备办公室作为滨海医院项目的筹备机构,为规范对项目筹备工作的管理,及时了解项目建设动态,实现医院建设与使用的无缝衔接,在项目工地现场搭建了临时办公用房,已于2008年6月2日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三)提前规划,同步推进项目建设配套规划论证

1、三大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从2007年12月开始,共召开滨海医院项目数字化医院建设、人力资源、医疗设备规划进展情况汇报会议3次。目前,三大规划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初步规划方案。

(1)数字化医院建设规划。组织考察国内数字化医院建设示范医院,如中国人民总医院、西南医院、北京医院等,通过主动走访、电子邮件等方式征求专家意见,联系咨询医院信息化建设专业公司,形成数字化医院建设初步规划方案。初步确定分阶段建设以电子病历为核心,以人为本的信息系统,从软件、硬件规划着手,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兼顾各系统的后续使用、扩充及兼容等问题,根据各系统实际功能,注重细节设计,逐步实现资源调配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化验室系统以及第三方系统的规划配置。

(2)人力资源规划。充分利用社会优势资源,引入专业人力资源规划咨询公司,开展滨海医院人员规划咨询服务。按照国家相关部门标准,根据北京、上海等地三甲医院配置参数,结合深圳市情,编制《深圳市滨海医院人力资源规划》。创造性地采用“分结构、分中心”模式,分阶段逐年引进完成人员配置,达到“科学、规范、合理、精简、降低成本”的总体目标。滨海医院组织架构包括专家咨询决策系统、党群系统、行政管理职能系统、诊疗业务系统以及VIP服务系统。根据相关参数标准,滨海医院人员编制将在3900人-4500人之间。人员结构规划包括卫生技术人员、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等。

(3)医疗设备规划。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设备规划的专业性、前瞻性,满足三年后医院开业及发展需要,在征求市属兄弟单位、设备供应商意见的基础上,引入专业医疗设备规划咨询公司参与规划。设备规划以诊疗中心为单位,包括综合门急诊、18个诊疗中心、12个医技科室以及特需诊疗中心的设备规划方案。所有设备分为普通设备、大型设备、医用家具以及实验仪器等类别,采用专业设备管理软件进行统一分类统计,目前已形成初步规划方案。

2、建立工程建筑材料资料库。通过参加各类建筑材料博览会,联系建材供应商等方式,建立工程建筑材料资料库。对各种建筑材料进行选型,收集包括资料、图片、实物等资料,目前已收集包括天花板、墙板、地板等材料在内的建材百余种。在筹备办临时办公用地专门设置建筑材料陈列室,方便各类建筑资料的统一归档整理。

3、开展科研课题工作。为不断总结筹备工作经验,筹备办十分重视科研课题建设,组织开展《深圳市大型综合性医院筹建流程优化与成本控制研究》课题建设,用科研课题和论文的形式提炼升华筹建工作的体会,为日后类似筹建工作留下参考借鉴经验,探索筹建工作模式。目前已完成医院筹建模式、OA建设等论文初稿。

(四)健全组织机构,做好成立医院前期各项工作

为进一步确保筹备工作的组织落实,进一步完善筹备办机构建设。积极协调成立滨海医院事项,开展调研论证,起草并上报《关于成立深圳市滨海医院的请示》至卫生局,从筹备办现有编制人员难以承担项目建设复杂而繁重的筹备任务、同步推进和实施三大规划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成立医院是高效推进各项工作的前提、医院建成后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化管理等四方面说明成立医院的必要性。在人事管理工作方面,根据事业单位职员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建立健全筹备办员工的激励、考核机制,规范员工档案管理、职称申报、工资与社保管理。同时积极与市人事局等部门联系,落实筹备办编制设置、人员职称待遇等事宜,为筹备工作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五)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根据市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成立档案管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档案管理办公室,负责筹备办日常档案管理具体工作。派员参加档案知识专业培训,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的管理工作。按照项目档案管理“三纳入”、“一同步”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设立档案两级(办公室—各科室)管理制度,办公室全面统筹各类档案综合管理,各科室指派兼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具体档案工作。制订《筹备办档案管理办法》和《档案分类管理目录》,购买专业档案管理软件,实现档案管理电子化,基本建立分类全面、科目明晰、方便查找的档案目录。

(六)健全基建项目财务制度,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由于筹备办属于项目筹建的临时性过渡机构,涉及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因此财务工作的规范开展意义重大。筹备办本着“合法合规、严格控制、循序推进、高效合理”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把“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充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进一步加强财务核算和牵制监督功能;补充完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建立相关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进行采购的制度,健全基建财务制度,凡涉及的科目建立基建账薄,实施单独核算。2008年,政府下达并经市发改局的批复的政府投资计划共15000万元,筹备办及时与市财政局加强沟通协调,按进度要求已完成投资计划3000余万元,主要包括设计费用、工程招标各项费用以及建设单位管理费等科目,余下部分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投资,确保项目建设如期推进。

(七)加强协调沟通,积极开展学习交流

1、加强协调沟通,加大项目宣传力度。筹备办以主动走访、请示、信函等形式及时加强与市卫生、发改、人事、财政、建筑工务署、消防、民防、环保等相关部门的协调衔接,并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反映项目存在重、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共发出各类请示、报告、信函件30余份。制作《滨海医院项目手册》近万份,通过市卫生局网站、《卫生信息简报》等媒介项目进展信息,上半年在卫生局网站项目进展信息11篇,在卫生信息简报发表简讯5篇,记录项目大事记55条,增进社会各界及市民群众对项目的了解,化解市民疑虑,至今没有收到任何一例关于本案件的件。

2、利用“它山之石”,积极开展对外学习交流。组织参观考察国内外知名学府和医院,如北京301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等,学习其先进经验和做法;参观其他筹建机构及兄弟单位,如深圳市地铁公司、大学城等单位,吸取其在筹建过成中的经验教训;与哈佛等国际知名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吸收其先进文化理念;接待卫生系统内各单位的考察来访,相互交流筹建工作经验。

(八)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党群组织建设

为加强筹备办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对筹备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我们制定了《深圳市滨海医院筹备办公室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并制作挂墙。在筹备办内部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层层抓落实;做好政务公开各项工作,加强监督,确保筹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涉及到各项招标及评审工作均请示市卫生局纪委派员参加、监督、指导筹备办的各项工作。申请成立筹备办党支部、妇女工作组织、工会组织,健全筹备办党群组织建设,组织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等,编制学习手册资料,丰富党群文化建设。

二、2008年工作计划

(一)协助市建筑工务署,又好又快地推进工程建设进度

筹备办作为项目使用单位,将竭力做好项目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使工程施工按照《设计任务书》、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如期高质量的完成施工任务。根据筹备办与市建筑工务署联合制订的工作计划,结合项目当前实际,2008年6月开始进行止水帷幕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施工、基坑开挖及支护工程建设,11月进行部分桩基工程建设;12月前完成园林和装修施工图设计。滨海医院项目建设任务重,筹备时间紧,为保质高效完成筹备任务,早日为市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卫生保健服务,项目施工组织单位将在征得市政府相关部门同意和市民群众支持理解的前提下,采用穿叉施工、昼夜施工等模式,遵循“安全第

一、质量至上”的工作方针,科学管理、周密安排,确保各项建设工作合理有序开展,又好又快完成建设任务。

(二)深入推进三大规划等配套规划论证工作

下一阶段筹备办将组织专家论证三大规划方案。根据滨海医院《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依据国家相关部门标准,参考国内外知名医院建设规划经验,结合滨海医院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区域性现代医疗中心的功能定位,调整完善规划方案,并在报请相关部门审批后开展规划建设。在数字化医院建设方面应树立世界的眼光和发展的意识,规划应体现前瞻性和先进性,保持同医学信息中心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国内外数字化医院的发展动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做好建设费用概算编制;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应在做好组织架构以及人员编制规划的基础上,做好人才引进安置、人才培训的规划,尤其要编制好医院开业前第一期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计划;在医疗设备规划方面,还应重点补充完善各类医疗设备采购方式以及何时引进等具体措施。

(三)加大医院文化建设力度

滨海医院筹备办从成立至今,已初步提炼出具有筹备工作特色的文化理念,这些文化成为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凝聚力,为筹备工作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下一阶段,我们将在现有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开展物质层文化设计,制作出代表滨海医院风格的各类汇报材料,设计出寓意深刻、美观大方的医院标识系统;深入开展制度层文化建设,在深入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吸收借鉴外来先进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项目科研课题理论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与时俱进,不断深化与完善既符合筹备机构特点又能适应现代医院建设与管理的文化理念;积极开展精神层文化建设,举办包括学习交流、外出考察、对外合作、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活动,提升向心力,营造团队文化氛围。

(四)扎实推进,出色完成各项筹备工作任务

1、进一步健全制度建设,补充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指南。拟制订筹备办年终绩效评估工作方案,加强绩效建设,优化工作流程,节省时间成本,提高各项工作的指导性,确保各项工作合法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2、积极推进成立医院、增加人员编制等工作,增进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人事保证。

3、深入开展学习培训工作,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员工培训和外出学习考察活动,提升员工业务知识水平和文化道德素养,增强员工集体意识。

4、全面启用办公自动化(OA)系统,在试运行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办公流程,提升筹备工作效率。

5、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同时利用业已建立的OA系统和电子档案管理软件,规范、细化档案管理科目,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6、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健全财务监督审核制度,。做好财务分析,协调落实投资计划,加强财务政策理论学习,提升财务业务水平,使财务工作合法合规、合理有效的开展。

7、做好筹备办内外公关、交通、通信、安全、清洁等后勤保障工作。尤其要做好筹备办临时办公场地的系列配套服务,如工地现场的安全保卫、饮食服务、车辆保障等工作。

8、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基层党支部及群团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纪检、监察、审计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作用。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7篇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创意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的今天,四川美术学院抓住机遇,坚持产学研密切结合整体推进学院改革。在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院全面发展走上新的台阶。

适应社会变革,全方位拓展学科领域

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使艺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学校努力拓展学科领域,目前设有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学、广告学、工业设计、动画、摄影、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建筑学、景观建筑等13个本科专业;拥有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中国画艺术、油画艺术、版画艺术、雕塑艺术、水彩画艺术、美术教育、美术史论、设计艺术史论、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漆画艺术、陶瓷艺术、数码媒体艺术、建筑艺术、动画艺术、摄影艺术、舞台美术等20个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校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被批准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重庆高校艺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经过不懈努力,四川美术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办学实力雄厚、社会影响力显著的综合性美术院校。

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探索当代艺术的社会价值

四川美术学院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但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学校针对艺术学科专业的特点和重庆市人文社科建设任务,加强了校级科研课题立项的调研与论证,在广泛征集科研课题的基础上,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定提出了校级科研课题申报指南。紧密围绕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开展了当代艺术基础理论的科研课题立项研究。近三年,经匿名评审和学校学术委员会终审,确定立项校级科研项目41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学科研人员达90余人_并在校级科研课题的基础上,申报获准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及科技项目立项研究课题24项,重庆市科委、经委、建委等市级部门的科研项目11项;杨仁敏教授的《美术设计教育研究》和高铭路教授的《艺术史方法论》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规划研究课题;校级科研课题已结题13项,市级部门的科研项目结题8项;2007年发表研究论文193篇,出版专著6部。编辑出版教材36部。我校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多项科研课题结题并出版了《85美术运动》、《后现代书法的文化逻辑》、《从中国经验开始》、《现代艺术与中国文化视点》、《王林论绘画》、《绘画与观念》等10部专著,13篇,其中在CSSCI发表3篇,在当代艺术社会价值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础理论研究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持久的思想源泉和坚实的学术基础。改变了学院长期存在的重创作实践轻理论建设和学术积淀的局面。

加强科研应用项目的研究,推动科研创作的社会服务

艺术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特别是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影视动画专业在当代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资源整合、学科交叉、校企共建等措施,充分发挥了学科优势与特色,积极开展科研应用项目的研究和社会服务。

近年来,学校集艺术设计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优势,形成了“重庆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生态及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创新研究团队,主持完成了“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复兴研究”、“重庆南岸区慈云寺老街保护规划”、“重庆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旅游环线总体规划”、“重庆市黔江区濯水古镇保护性详细体规划”、“巴河亲水环境整治及南滨路建设立面改造设计”等数项重庆市历史人文风貌区的规划论证和设计工作。其中“重庆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申报了国家发改委及建设部的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项目,在建设部专家组评审的600项参评项目中排第十三名,被批准为国家发改委“十一五”重点立项研究项目并获国家拨款1200万元,在“适宜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改造的工程技术创新”、“适宜山地城市风貌的低成本的工程技术创新”等研究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设计艺术学、广告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学科专业组成了“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品牌推广、产品包装设计”研究团队,主持完成了四川五粮液集团、重庆电视台、中冶赛迪、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商品交易所、西南铝加TU等企业形象策划与设计,以及大量地方产品的包装设计与广告推广策划。切实推动了地方企业的发展和促进了重庆名特产品的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7年以来,学校还承担了社会科技咨询服务和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22项,横向科研经费达到1200万元,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搭建艺术创新教育平台,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与创作科研互动”是四川美术学院长期以来形成的办学特色之一,是艺术院校实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与研相互转换,推动了“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的嬗变,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重庆市教委批准了学校的“重庆高校艺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依托“艺术创新工程研究中心”的平台优势,学校开展了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前沿问题的综合性研究。工业设计专业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态设计”的研究与探索,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贯穿在专业设计教学之中,所研究的课题涵盖了家用电器、家居用品、家具设计、城市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环境资源、机电工程、包装工程、人文景观、废弃物利用等多个领域。2007年,已完成《生态设计1D0例》的设计研究项目,获得国家专利65项,投入生产的产品45项;获2007德国博朗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赛优胜奖2项(全国15项);获第11届国际自行车设计大赛创意奖1项,第一届青岛国际设计节“金海螺”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赛优秀设计奖1项;获“长虹杯”2007年全国大学生感观创意设计大赛银奖1项、入围奖1项、最佳创意单项奖2项、组织奖1项;获2007“世博想象”上海美术大展・设计艺术展优秀奖2项、入围奖24项,“气候酷派,设计先行”中英生态设计邀请赛优胜奖5项、入围奖27项等。还在《生态经济》核心期刊开设并主持了“生态设计”专题栏目,发表研究论文52篇;在深圳“2007中国国际工业设计高峰论坛”和“国际设计艺术院校联盟2008济南会议”上,王立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双赢之路――生态设计是工业设计创

新思维的新焦点》、《将生态设计纳入课堂教学,让环保意识带动创新思维》的专题演讲,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以“生态设计倡导崭新环保生活”为题发表了记者专访王立端教授的文章,《人民网》以“做可持续发展的‘开路先锋”’为题大篇幅报道了学校“生态设计”的研究项目,学校在研究“生态设计”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探索中,为重庆市工业的生态设计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服装设计专业通过专题研究、专项设计、赛事合作、课程介入等方式。使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在全国重大设计赛事中屡获大奖。使四川美院服装设计专业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的社会评价排名第一,在全国所有高校服装专业中排名第七,为重庆及全国服装设计行业培养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为了搭建更加有效的创新实践平台,近年来学校加强了校企合作共建的力度,先后与重庆宗申集团合作建立了“宗申技研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分所”,与重庆广电集团共建了“重庆视美动漫创作基地”,与重庆隆鑫集团、长安集团等部分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项目合作关系,使学校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宗申技研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分所”研发的“防盗座椅”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后的短短一周之内。就收到了十多家企业前来寻求成果转让的申请;2007年长虹电器集团从学校研发设计成果中挑选了11件电器及数码产品创意设计纳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储备计划;与长安汽车研究所、重庆隆鑫集团等汽车摩托车企业合作自主开发的多项设计方案投产并上市销售。与重庆广电集团共建的“重庆视美动漫创作基地”,2006年就实现了3700分钟的影视动画产品下线。2007年共完成二维系列动画片《麻辣小冤家》202集(共2020分钟)。新研发三维系列动画片《叽里咕噜和巴巴猫》76集(380分钟),获影视动画作品发行许可证共2754分钟,并与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福建、江苏等省市电视台签订了动画片售卖协议,开创了良好的动画产品销售局面;2007年“视美动画基地”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为“部级动画产业基地”,学校影视动画学院获教育部批准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动画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高等学校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气候条件城市规划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当今世界,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多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对城市整体带来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它不仅对城市的环境质量及市民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亦给城市生活带来相当的经济负担。如何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量的科学研究结果已经证明:城市气象条件和城市大气污染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气候条件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正确了解城市气候的特点,阐明城市气候对城市环境影响及其城市气候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对于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河南省汤阴县为例,结合该县气候条件及城市规划方案进行论述。

1 城市规划与城市气候的关系

1.1 城市环境与城市气候。城市规划与气象这两个词语,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气象条件与城市的选址、城市功能区布局、建筑设计和建筑形式等密切相关。合理地利用气象条件,可以减轻或者减缓城市发展本身带来的不利因素影响。在城市化地区,由于街道纵横,建筑密集,形成了特殊的下垫面;同时众多人口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消耗大量能源,排放较多的人为热与水气及污染物;因而使城市地区的气象要素产生显著的变化,与城市郊区相比,具有太阳辐射减弱、大气透明度变差、气温较高、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蒸发减弱、湿度变小、能见度变差、雨量增多等特征。正是由于这些气象因素的变化,加速了城市热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产生,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热污染和大气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越严重。

1.2 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气候条件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在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工业区的总平面布置及为居民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防止环境污染与噪声干扰等方面,关系十分密切。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人类为了在城市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图。城市规划不仅仅是城市空间布局的技术,对一座城市进行规划,还要了解当地的温度、降水量及风等气象状况,规划部门常常通过了解城市的风向、风速等情况,并据此把一些产生污染的工业建设项目安排在城市的下风向,以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或使其被环境承载能力更大的空间所吸收。

1.3城市规划与气候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热岛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气候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构建低碳城市,与城市的结构密切相关,布局紧凑的城市有利于采取地面公共交通或大容量的轨道交通方式,能有效地减少城市交通的温室气体排放。

2气候条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2.1太阳辐射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影响。分析城市所在地区太阳运行规律和辐射强度,对于建筑的日照标准、建筑朝向、建筑间距的确定,以及建筑的遮阳设施与各项工程的采暖设施的设置,提供规划设计的依据。

2.2风向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影响。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为了减轻工业排放的有害气体对生活居住区的危害,通常把工业区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位;应同时考虑最小风频风向、静风频率、各盛行风向的季节变换及风速关系。风速与污染的危害关系一般是反比关系,即风速越大,污染物越容易扩散,从而降低了污染物浓度。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不但要考虑城市盛行风向的影响,还要注意当地静风的频率。

2.3气温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在日温差较大的地区(尤其在冬天),容易出现逆温层现象,在静风和谷地地区,由于山坡气流的下沉,更加剧这一现象,这时城市上空大气比较稳定,有害的烟气滞留或扩散缓慢,加剧污染。城市中由于建筑密集,硬地过多,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往往出现市区气温高于郊外的现象——热岛效应。

2.4降水与湿度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影响。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强度对城市排水设施有较为突出的影响。此外,山洪的形成、江河汛期的威胁等也给城市用地的选择及城市防汛工程带来直接的影响。湿度高低与降水的多少有密切关系,相对湿度又随地区或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3 城乡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探讨

3.1汤阴县地处平原,县城区域较为平坦,年平均风速不超过3.0 m/s,风向多以南风为主,静风频率年平均为18 %左右。根据汤阴县的情况,城市规划宜在城市中增加水景与绿地面积以缓解热岛效应;加强城市的功能区规划与环境适宜性的分析,如有污染的产业不应放在上风向,而更适宜规划建设在风速较大的区域的下风方。城市用地布局在绿地安排和道路系统规划中应考虑自然通风的要求,大面积绿地安排成楔状插入城市,可以引导风向;道路系统的走向可与冬季盛行风向成一定角度,以减轻寒风对城市的侵袭。另外对城市局部地段在温差热力作用下产生的小范围空气环流也应考虑,处理得当有利于该地段的自然通风。

3.2掌握城市地区的太阳运行规律和辐射强度,对建筑的日照标准、间距、朝向的确定和建筑的遮阳设施以及各项工程的热工设计等很重要。汤阴县以平原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平面太阳辐射强度大,从防辐射的角度来讲,屋朝向以正南为佳,但通风则以偏东南向较好。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理和环境卫生的需求,在城镇建设时必须根据地方纬度和街道走向合理设计街道和建筑物的日照间距。在建筑设计时,我们必须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时兼顾建筑间距。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仅是满足日照时间的要求,而且与自然通风相关,欲使建筑物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建筑日照间距还要根据风向投射角对室内风环境的影响程度来选择。

3.3气温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热岛”和“逆温”及气温时间变化等特征,造成的城市热污染和大气污染给城市居民健康及各项设施的布置和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等带来影响,汤阴县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全年无霜期206天以上,具有太阳辐射强度较强、静风频率高、逆温频率高等有利于大气污染形成和发展的气候特征。为应对城市发展对局地气象条件方面产生的效应,可以考虑“局地气象条件调节策略”,如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生态隔离廊道、城市生态湿地、城区绿地布局、城市建筑物布局设计等均应作出有效的调整。

3.4汤阴县年降水量平均582毫米,但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最大降水量出现在2000年,降水量为1020.1毫米,年降水量最小为1997年的299.3毫米,日最大降水量出现在1994年的7月12日,降水量为235.1毫米。因为汤阴县城区地势平坦,是历史老城,城市排水能力较差,不利于雨水排放。特别是夏季暴雨出现时的排泄能力不足,经常造成路面积水,所以在城市建设中必须强化防洪排涝意识,完善防灾规划内容,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增加蓄水、调蓄等水利设施建设,应对极度干旱和洪涝灾害,同时考虑高温、雪灾等气象灾害防治规划内容,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以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

4 结束语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态发展要求,传统城乡规划以物质空间功能为载体、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规划思路方法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特别是近年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城市理论的普及,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城市规划的气候条件分析就是要强调城市气候学和城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指导,强调生活空间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从而为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出切合客观规律的对策,以便有效地防止城市发展可能带来的系列生态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蔚文, 何良将.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前沿及对中国的启示[J]. 城市规划, 2009, 33(9): 38-43.

[2]李德华. 城市规划原理[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2- 43.

[3 ]傅抱璞. 窗户朝向与街道间距、走向和太阳辐射的关系[A] . 见:城市气候与城市规划论文集[ C] .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84 -91.

[4 ] 叶祖达. 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J]. 城市规划, 2009, 33(9):31-37.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城市风貌高层建筑立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建设的风貌意识及发展

《现代汉语词典》对“风貌”一词的解释为“①风格面貌,②风采相貌,③景象。”其中“风”是精神思想层面的气质内含的意思,“貌”是物质层面的物体外观形状。谈到“风貌”,一般应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如果不讨论人类社会活动和城市风貌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城市风貌”是由城市物质环境出发,形成的意象特征和气质神韵。“风”与“貌”之间具有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我国,城市风貌起步于城市快速更新发展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达工业技术与经济全球化思想从技术及意识两个层面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式。伴随着城市更新大提速,各种城市问题接踵而来,如历史街区被拆除、城市肌理破坏、空间形态断层、地域特色弱化,“千城一面”的现象不断扩散。针对这些城市问题,社会各界人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城市风貌保护方案。尤其是一些地域特色明显、文化积淀厚重的古城,一系列城市传统风貌继承保护项目相应展开。这就是城市风貌塑造的开始,人们的认识集中在“传统保护”的层面。进入新世纪,城市间的交流与竞争加剧,城市发展观念从单方面注重“硬件”建设,上升到对城市风貌特色为代表的城市“软实力”的关注。人们对城市风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是城市风貌不只局限在“古城古镇”等特定的历史区域,它和每一座城市发展有关;其次城市风貌不只局限于对“历史”的延续,同时也关系到今天与未来;还有,城市风貌建设应从城市整体形象、品牌战略的高度进行整合与提升。这一阶段中,城市风貌规划与城市经营理念相结合,成为促进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 高层建筑立面风格对城市风貌塑造的意义

建筑、景观、交通、绿化、市政设施等是城市风貌的物质载体,其中建筑是人类科技、文化、经济水平的集中体现,凝结大量劳动和材料,属于城市风貌中“貌”的部分。由于城市自身巨大的聚集吸引能力,城市物质环境具有高集中、高密度的特性。这促使城市建筑向高层化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形象构成要素,对城市物质环境、社会生活、经济生产等影响日益明显。从塑造城市风貌角度来看,高层建筑应反映城市文化内涵,与城市风土人情、历史传统、人文环境相契合。高层建筑尺度高大、体型挺拔、表现丰富多彩,吸引着人们的视线,成为城市标志和象征,因此它对城市风貌塑造作用巨大。高层建筑立面风格是城市风貌塑造关键要素。

3.基于城市风貌塑造的高层建筑立面风格要素

我们可以从尺度、形态、颜色、材质、符号几个要素来控制高层建筑立面风格与城市风貌规划相符。

3.1 尺度

高层建筑由于体量巨大,给人自我突出与向外压迫的感受,如何在保持自身个性的同时又与城市环境相协调,是高层建筑个性融入城市风貌的关键。从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推敲尺度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几个方面。

城市尺度研究集中在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及城市天际线构成两个方面。高层建筑形体巨大会削弱山体、河流等自然要素,这些自然景观均是构成城市风貌的物质要素。在一些以山水为风貌塑造着力点的城市,由于高层建筑的阻隔,形成“见山不见水,见水不见山”的尴尬。实际中可采用体块分解、控制体量,合理布局留出视线通廊等手法在城市尺度层面协调高层建筑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整体尺度是高层建筑自身体块间的比例关系,对裙房、主体、顶部及构件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清晰、有层次的推敲直接影响建筑风格表现,高层建筑整体尺度应符合当地审美习惯、原有建筑、历史遗存尺度关系。或沉稳中正、或轻盈活跃都应在城市整体环境氛围中考虑。

高层建筑街道尺度是塑造城市街道风貌的重要环节。为了保留城市空间肌理,减少街道空间的压迫感,保证街道的舒适性不被高层建筑破坏,一般通过主体后退,裙房高度与街道宽度相适应,临街部分建筑风格与周围建筑相统一等方法优化高层建筑街道尺度。

近人尺度是高层建筑与人直接频繁接触部分的尺度。重点在高层建筑底层部分及入口、外廊、门窗、墙面装饰等构件与人的关系。由于这些部位联系高层建筑与外部街道,是人眼清晰可辨的部分,给人的感受强烈。通过调整高层建筑近人尺度,可创造亲近感,对近人尺度的推敲还要考虑场地功能,配合环境气氛,如城市广场、商业街、科技园区、校园等对高层建筑近人尺度有不同的要求。

3.2形态

建筑形态是建筑外在形体仪态。是构成建筑美不可缺少的视觉因素。高层建筑通过形体起伏变化,在城市中形成视觉中心和空间韵律,是塑造城市风貌的要素之一,建筑形态承载建筑文化,表现地域特色。现代高层建筑形体分为两类,最为常见的是纯几何式,就是将高层建筑外部形态设计为规则几何体,充分体现建筑科技与理性之美;第二类是象征式,通过高层建筑形体塑造使高层建筑具有象征性与精神内涵。高层建筑形体创作中既要创造出自身丰富形态,也要与城市空间整体协调统一。

3.3色彩

色彩是构成建筑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对于高层建筑立面设计,人们一般重视建筑色彩给人的视觉感受,但是从城市整体风貌塑造的角度看还应该关注建筑色彩是否与城市空间环境相吻合,从地域文化延续性出发,对建筑色彩进行合理定位,才能使建筑色彩与城市整体气质形象相协调。

3.4材质

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形象的物质要素,它与人的知觉感受紧密相关,提供建筑视觉信息。高层建筑围护材料保证内部空间物理性能的同时还形成立面质感肌理,涉及到建筑气质的表达,纯几何式形体的高层建筑材质效果更为明显。各地区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对质感肌理效果的追求、反映了当地自然特征和审美文化。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发扬因地制宜的选材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气候条件、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传统文化、资源供应等情况合理使用建筑材料,是塑造城市风貌的有效途径。

3.5 符号

建筑符号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是人们生活方式、地域环境、社会文化的反映,浓缩着建筑文化精华。对建筑符号的合理使用促进高层建筑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实例很多,如上海金茂大厦和台北101大厦等,通过对传统建筑文化精确提炼、合理选择建筑符号,使现代高层建筑具有中国传统内涵与韵味。

4.结语

城市风貌是城市软实力之一,是城市环境品质要素。城市风貌与高层建筑风格相互依存、共同促进。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风格对城市风貌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植根于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又是确立高层建筑风格的依据与条件。高层建筑设计中将上述要素作为着力点,是高层建筑与城市风貌塑造相契合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 李洪刚 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 安徽建筑 [J] 2003(3) 23

[2] 王瑞云 杨茂川 研究建筑符号学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意义 山西建筑[J] 2009(9) 33

建筑规划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重复建设;智慧城市;成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 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导致建设成本增加

从改革开放到如今,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城市品位大大提升,真可谓“一年一个样,年年新气象” 。但是,目前在城市建设中仍存在着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等等的诸多问题。

首先就是城市中存在的道路管线不断重复开挖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前几天刚刚铺上水泥,估计都还没干吧,怎么又挖开了?”福州华林路树兜附近的市民因为修建地铁造成出行难,但他们发现,前不久刚铺好的便道,又被挖开了。原来,为了要把地下的自来水管进行移位,水务部门在新修的水泥路上再次“开膛破肚”。像这样,新修好的路反复被“开膛破肚”的事情屡见不鲜,不仅是福州,在全国各地都有此现象。这些违规开挖中,每月都要发生,几乎都是埋设检查井或管道的。

其次就是城市建设中的规划、政绩工程等等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绩工程、标志性工程仍大量存在,城市规划论证不充分、不合理 。政府换届就会导致规划改样或者出现了新的技术革新或是容量问题就会推倒重来。例如不少地方的建筑缺乏充分的前期论证和准备,匆匆上马,刚剪完彩又花大钱改造,老百姓受不了,国家也受不了。二是高大全思想盛行。各地竞相攀比,你高我比你还高,你大我比你还大。各地都在不断刷新最高建筑物的记录,例如最近长沙更是要建世界第一高楼,如此消息不断涌现,各地许多标志性建筑都存在经营成本过大、后续利用困难等问题。三是千城一面。类同的规划,类同的建筑,类同的景观。让我们感受不到每个城市应该具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背景,感觉到哪里的城市面貌都差不多。在城市大发展中,不知拆了多少有历史意义的近现代建筑。相反,各地却热衷于造假古董,“明清一条街”等不一而足。四是非洋莫取。近年来,我们对外国人的建筑方案奉若神明,总认为洋和尚会念经,瞧不起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动辄花费巨资请外国公司来设计图样,在规划设计费上一般要比中国本土的高出许多,这同样会造成资金过度耗用。这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城市建设存在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地方,同样这些无论是设计上的还是管理上的弊端引起了一个巨大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资源浪费,增加了城市建设的成本。

二 城市建设管理者对于成本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

首先对城市建设的成本效益的问题本身缺乏有效的认识。成本管理还是城市建设活动中的薄弱环节,缺乏成本效益意识直接导致目前许多城市存在着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追求政绩工程、城建投入边际效益极差等问题。另外城市管理层缺乏成本效益理念,对成本管理的目标、方法、效用等认识模糊,没有充分认识到降低管理成本就是提高效益。城建成本管理还限于战术性管理,未能上升到战略性管理。在管理范围上,局限于成本自身和成本发生过程,缺乏对成本与诸多变量因素之间关系的足够研究;在管理深度上,满足于在既定条件下通过技术条件降低成本,对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缺少变革与创新。

其次,城建活动缺乏系统、有效的成本监管,如作为当前最重要监控手段的基建审计,侧重的是工程质量和概、预、决算审计,对项目的管理和效益审计力度不够,偏重事后审计,事前、事中审计不足;同时缺乏强有力的审计处理处罚制度。而且现行体制下存在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公开不够、暗箱操作等弊端,使偷工减料的机会主义行为容易逃脱惩罚,盲目降低成本,造成“豆腐渣工程”,以至最终付出更大的成本代价。缺乏有效监控机制,当前的工作效绩评价体系,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考核指标与干部升迁、奖惩挂钩,往往根据项目的大小、多少、快慢考核干部政绩,很少考察成本投入是否合理,对成本管理行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容易助长地方政府淡薄成本观念,不计成本搞形象工程,有的甚至将投入越大等同于成绩越大。

三 在城市建设中引入新的建设理念来减少建设成本

对于道路反复开挖导致成本增加的问题可以借助于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违规开挖的违法成本太低,因此一定要出重拳,重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现象。法规制定了关键是要执行,有关执法部门要从严执法,执法部门一定要严惩,不能因都是政府部门而可以商量、可以讲情面,必须严格执法,才能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否则就和以前一样流于形式。例如厦门市行政执法局就开出过一张罚单,当地SM广场一期对面公交站旁的人行道被挖开,厦门电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因为审批手续过期依然开挖,被罚款18万元。除了法律法规来加以约束,政府部门还应该建设“共同沟”,避免多部门管理重复开挖的问题。“共同沟”可由政府来出资建设,各部门可以租用政府的“共同沟”,这样政府就可以对各部门、对各单位使用管沟的空间进行管理。

对于城市规划导致的建设成本增加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认真细致地修编好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要邀请有一定技术实力和丰实经验的专家修编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结合超前性、适用性,使建筑至少在10年乃至20年不落后,而且舒适、美观。从而使规划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突出地方特色的高品位规划。二是贯彻规划要有连续性。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框架。制定规划十分容易,但执行规划却十分困难,有些人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时不时地变更规划,所以规划一但作出,就要一张蓝图贯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三是开展跨地区合作。例如为降低珠三角城市群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整个珠三角区域的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要打破地域界限,开展“无地界合作”,统一布局和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并实现和完善其跨地区服务的功能。如一个机场的建设和一个港口的发展,它们不只是为了一个城市的需求,而是为了整体区域的共同需求。据调查,当区域系统内的“经济单元”处于自然状态下,各个城市间若没有人为地创造条件,其协同效率最大值仅为40%。因此,要进行城市群的整合,区域性权威协调机构是不可或缺的组织保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能发挥协调作用及各利益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的全面协商机制,特别是官方机构的协调、政府政策的协调。如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跨越几个州,通过成立密西西比河管理局,由国家协调开发。

成本效益理念就是把成本效益视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成本管理与城市的综合效益直接联系起来,牢牢树立控制成本就是提高效益的理念。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日趋成熟,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案,大规模的城市信息化升级正拉开帷幕。只是目前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全国刚处于探索阶段,标准众多,信息化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各地各部门各搞一套信息化系统现象普遍存在,形成大量的信息化孤岛,城市基础数据难以共享,集成很难,无法发挥信息融合发挥综合效应。从运作模式上部门横向协同难,很多信息化工作往往技术上容易解决,但机制体制上难以实现。在这个问题处理上国家以及省市应该成立统一的智慧城市管理部门,负责智慧城市的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建立智慧城市统一的信息化架构标准,实现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尽量减少重复建设和信息化孤岛,促进资源共享。“智慧城市”建设应在有条件的城市先行试点,形成全国可以复制推广的标准规范。

在目前我们国家大规模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城市建设方面也会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如何把每一分钱用到合理的地方确实是一个大课题。本文试图探讨了我国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这些具体问题以及从成本角度考虑如何在不影响城市的各项功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建设复合国际潮流的智能低碳节约型新型城市。

参考文献:

[1] 沈金福,应丽君;《试析我国存在的重复建设现象》[J];重庆工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2] 《论我国城市建设与规划管理问题》 [期刊论文] -四川建筑2006(08)

上一篇:机械自动化技术范文 下一篇:胚胎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