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范文

时间:2023-03-12 12:17:38

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范文第1篇

一、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

1.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 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4.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

6. 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8. 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9. 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10. 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钟。

11.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 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4.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 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 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8. 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 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 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 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 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3.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24. 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25. 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 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7. 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28.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29.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30. 少饮酒,不酗酒。

31. 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32. 拒绝。

33. 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34. 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35. 经常开窗通风。

36. 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37. 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8. 膳食要清淡少盐。

39. 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40. 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41. 不滥用抗生素。

42. 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43. 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44. 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5. 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46. 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合理添加辅食。

47. 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48. 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49. 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50.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1. 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52. 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咬伤、抓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 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预防性服药。

54. 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55. 每年做1次健康体检。

56. 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57. 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或发生溺水。

58. 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59. 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三、健康基本技能

60. 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61. 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62. 会测量腋下体温。

63. 会测量脉搏。

64. 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65. 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要首先切断电源。

健康素养范文第2篇

何谓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工作,如美国分别在1992年和2003年开展了两次全国范围内的成人健康素养调查,为指导国家制定和调整公共卫生政策和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为切实有效地做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提升国民的健康素质,上海市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分别在 2008年和2009年在全市19个区县全面开展市民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监测工作,并进行了数千人做为样本量的上海市市民健康素养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地区问卷调查总评得分约66.6分,高于全国平均分7~8分。

根据2008年国家卫生部组织专家制定的《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的概述,调查问卷包括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三个部分:

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包括健康与心理卫生、常见重点传染病――艾滋病、结核病等的基本常识,职业危害与职业安全,吸烟与健康,癌症的预警信号,急救常识,蚊子、苍蝇、老鼠和蟑螂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其他与健康相关的理念和观点等。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包括基本的卫生和健康习惯,如不共用毛巾、牙刷,正确洗手、刷牙,不随地吐痰,开窗通风,食品生熟分开,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喝生水,合理食用碘盐,注意交通安全等。还涵盖一些预防保健知识,如合理膳食,适量饮酒,限盐,控制体重,保护视力,健康体检,及时就医等。更高要求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如安眠、止痛药成瘾性和应遵医嘱服用,不滥用抗生素,吸毒对健康有危害,安全使用农药,接种狂犬疫苗,预防血吸虫病,预防禽流感,煤气中毒的急救等。

健康技能包括当自己或家人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如何拨打120电话;正常测量脉搏、腋下体温,会读药品有效期,正确理解OTC(非处方药)的含义,正确认识安全标识(剧毒、易燃、高压、易爆、生物安全和放射性)等。

问卷调查结果带给我们很多启示:

1.健康素养水平与市民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文化程度越高得分也越高;

2. 46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初中文化程度以下人群、下岗及失业人群、农民工和家庭月收入较低的人群普遍得分较低,应该全面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健康素养水平;

3.在问卷调查的三个部分中,公民健康技能总评得分最低,存在的模糊认识不少:

基本急救知识是薄弱环节如仅有31.6%的人知道“加压包扎止血”,高达82.9%的人错误地认为“在对骨折伤员进行急救时,首先要进行复位”等。

健康素养范文第3篇

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中国2030”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可以说,我们个人的健康素养,是“健康中国”这个大厦的基石。大厦是否牢固,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素养息息相关。

从健康知识到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一词,最早出现于西蒙兹・SK在1974年发表的《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论文中。该文章讨论了健康教育作为政策问题对卫生保健系统、教育系统、大众传播方面的影响。

此后,美国一些健康教育学者在研究中开始注意个人素养与健康的关系。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即人们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进行与医疗服务、疾病A防和健康促进有关的日常活动中,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作出健康相关决定,以维持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动机和能力。

有人说,我的健康素养很高啊,你看,我每天都收看健康类的电视节目,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阅读、分享健康知识,我应该具备了良好的健康素养吧?其实也未必。

一个人能够接收到各种健康信息,这说明他的健康信息获取渠道是通畅的,也可以说能够具备健康素养的基本条件――获取健康信息,然而,对于已经到手的健康信息,他是否能够读懂、理解?他是否能够真正知晓写在纸面上的那些文字,所代表的真正含义?这既取决于信息接受者本人特定的认知能力,也取决于所提供健康信息的易理解度等。

从上面的概念可以看出,所谓健康素养,并不仅仅是简单地获取健康信息这一步,更重要的是对于健康信息的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素养甚至不仅仅是健康信息这一个维度的问题,更是有关健康态度、决定和行为的问题。

当一个人可以顺利获取、深入理解、准确判断健康信息,可以说,他就具备了健康素养的基本要求,但仍然不够,最为关键的在于对健康信息的应用。再准确、再优质的健康信息,如果不加应用,那永远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和图画而已。

现在我们知道了,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10个中国人只有1个懂健康

为了解公众对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制定了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评价体系,并开发出相应的调查问卷。据《2013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其中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10.62%;即使是医学专业学生,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也不足1/5 。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健康产业研究院院长、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主任鲍勇教授解释说,考察个人健康素养的方式各国均有差异。我国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形式,虽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素养,但作为目前国内公认的标准,仍具有一定的考量价值。而不论采用哪种评测方法,国人健康素养低于国外发达国家都是目前的现实。曾有研究者将中国健康素养测评量表翻译成英文,拿到英美发达国家做小规模比较测试,结果发现,他们的健康素养平均为40%,明显高于我国。

健康即生产力。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副司长姚宏文说,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国民的平均预期寿命每延长10%,该国经济增长就相应提速0.3%~0.4%。这说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他强调,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衡量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与前几年相比虽然有了提高,但整体水平还比较低。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呼吁,应将健康素养作为衡量卫生和健康工作,乃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同样的社会环境,有些人健康保持得好,有些人疾病缠身痛苦不堪,其中很大的区别就是健康素养。如果把健康素养作为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考核指标,工作就有动力了,全社会都会认识到其重要性。”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李长宁表示,影响健康素养的因素很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水平是长期工作,需要个人和全社会共同努力。

提高健康素养是全球课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提高到30%。鲍勇认为,这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推进起来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不断宣传,打下好的群众基础,创造全社会学习的氛围;第二阶段,不断加深健康素养的内容,从基础到深化;第三阶段,出台政策、制度,保障健康素养提升工作,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

其实,无论我国或全球,推动健康素养的提升,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世卫组织高级政策顾问朱迪斯・麦基举例说,在欧盟布鲁塞尔总部,专门为酒精业、烟草业、制糖业游说的人保守估计有80人,他们出于经济目的,会尽可能诋毁相关的健康知识;专门从事健康游说的却仅有5人,提升健康素养的困难不言而喻。

针对本国情况,国外专家各自提出了解决建议――

出台政府禁令。智利国家公共健康保险局局长杰娜塔・维嘉说,提高健康素养不只是简单的宣传和教育。就像媒体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很多年,仍有人不为所动。此时,国家就应拿出相应措施,进行引导干预。改善生活方式虽然是个人的事,但很多时候都需要政府予以推动。

利用税收手段。朱迪斯・麦基认为,在控烟问题上最管用的是税务手段。虽然这类政策本身不是健康素养的内容,但这样做的结果是提升健康素养。维嘉表示,向企业征收糖税也有利于督促人们形成低糖饮食的习惯。

加强学校教育。俄罗斯首席心脏病专家叶甫根尼・谢里克托表示,健康素养是影响个人一生生活习惯的重要素质,必须从小灌输,让孩子们懂得,健康的生活习惯将会让他们受益一生。

积极改善环境。挪威健康理事会主席托尼・托格森认为,对环境的改善,也是提高健康素养的当务之急。因为只有环境变好了,才能让更多人走出去,享受户外运动,养成积极运动的习惯。

提升健康素养,从知晓这66条开始

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健康素养的提升需要整个社会一起努力,尤其是需要通过改善支持性环境,促进政府、社会和民众的社会共治。那么,对于民众个体来说,如何把健康知识真正转变为健康行为、健康生活呢?为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从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3个方面界定了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基本内容。一起来学习下吧――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

【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

4.无偿献血,助人利己。

5.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6.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7.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90mmHg且

8.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儿童出生后应当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9.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患流感后的症状。

10.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1.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当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2.坚持规范治疗,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并能有效预防耐药结核的产生。

13.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应当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当及时进行检查或接受预防性治疗。

14.家养犬、猫应当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当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和人用狂犬病疫苗。

15.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6.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食用野生动物。

17.关注血压变化,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

18.P注血糖变化,控制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应当加强自我健康管理。

19.积极参加癌症筛查,及早发现癌症和癌前病变。

20.每个人都可能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正确认识抑郁症和焦虑症。

21.关爱老年人,预防老年人跌倒,识别老年期痴呆。

22.选择安全、高效的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关爱妇女生殖健康。

23.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24.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职业伤害。

25.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27.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28.膳食应当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

29.提倡每天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0.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

31.讲究饮水卫生,每天适量饮水。

32.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3.成年人每日应当进行6~10千步当量的身体活动,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34.吸烟和二手烟暴露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35.“低焦油卷烟”、“中草药卷烟”不能降低吸烟带来的危害。

36.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戒烟越早越好,戒烟门诊可提供专业戒烟服务。

37.少饮酒,不酗酒。

38.遵医嘱使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预防药物依赖。

39.拒绝。

40.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41.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当主动寻求帮助。

42.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品。

43.根据天气变化和空气质量,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4.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45.农村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46.科学就医,及时就诊,遵医嘱治疗,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47.合理用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48.戴头盔、系安全带,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49.加强看护和教育,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0.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51.主动接受婚前和孕前保健,孕期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

52.孩子出生后应当尽早开始母乳喂养,满6个月时合理添加辅食。

53.通过亲子交流、玩耍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发现心理行为发育问题要尽早干预。

54.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培养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近视、超重与肥胖,避免网络成瘾和过早。

【基本技能】

55.关注健康信息,能够获取、理解、甄别、应用健康信息。

56.能看懂食品、药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57.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58.会测量脉搏和腋下体温。

59.会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防止意外怀孕。

60.妥善存放和正确使用农药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61.寻求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寻求健康咨询服务时拨打12320。

62.发生创伤出血量较多时,应当立即止血、包扎;对怀疑骨折的伤员不要轻易搬动。

63.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会进行心肺复苏。

64.抢救触电者时,要首先切断电源,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65.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拨打火警电话119。

健康素养范文第4篇

话说如此,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更让他们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一方面健康频频向人们敲响警钟,一方面人们却又因种种原因透支健康。在健康方面,知与行脱节乃至分离的现象,显得异常的突兀。

2013年,有关部门《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结果显示,当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比2008年提高2.32个百分点。据此估算,全国15―69岁的人群中,具备健康素养的人数只有大约9100万人。所谓健康素养,当然不仅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更指能够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这表明,对待健康能够知行合一的人并不多。那么,“健康素养”要如何耕耘?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给健康素养下了一个定义,“健康素养代表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得、理解和利用与健康相关的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维持健康。”健康素养简单来讲是一种能力,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能够有意识获取、寻找跟自身健康相关的一些信息。不仅要找到这些信息,而且能够理解这些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来改善自身的修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

一个人的素养高低不取决于知道多少,而是在于你知道信息并能正确理解直至运用。这就意味着能否判别出哪个信息是正确的。比如你有慢性病,发动大家获取很多信息,摆在桌上一看信息之间可能有矛盾,那你怎么判断对错?养生保健方面,饮食、运动、呼吸、心理,各种意见和信息混乱,你又如何鉴别真假?健康素养就是让你能够做出判断,判断出还能进行运用。

我国卫生部2008年1月了第3号公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简称《健康素养66条》,是全世界第一份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公民健康素养的官方公告,是每个公民应该知道的健康知识,也是大家应该履行的健康行为规范。

健康素养范文第5篇

在两次体检之间对幼机构在职员工510例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技能66条(试行)》宣传册,并在每月健康教育例会上对其进行健康素养知识健康教育。统计学方法采取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分析。

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发放问卷510份,收回问卷510份,收回率100.0%,男51例,女459例,男女比例:0.1∶1,保健医30例,行政人员、幼师、保育员、后勤人员各120例,年龄25~30岁占25.3%,30~35岁占25.3%,35~40岁占6.3%,40~45岁占24.1%,45~50岁占19.0%,托幼机构在职员工的文化程度情况。

健康教育前,对健康的定义仅有34.9%的人回答正确。骨折首先不能复位的知晓率只有23.1%。婴儿合理喂养知晓率为43.5%。咳嗽咳痰两周以上的正确做法仅有28.1%。蟑螂、蚊子传播疾病的知晓率为31.2%和34.9%。健康教育后以上问题的正确回答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戒烟正确方法、孩子打预防针能预防哪些疾病、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能否传染艾滋病、肥胖与健康的关系、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的最有效做法的知晓率都在90.0%以上。

仅有28.4%的人知道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方法,有晚上刷牙习惯者30.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30.0%,知道成人每天喝奶300g者、每天吃盐不超过6g者分别为33.1%,35.9%,经过一年的健康行为干预后,上述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率都达到了70%以上,但主动测血压,被犬、猫抓伤后的正确处理、主动获取健康知识,生熟砧板分开、饮用污染水引起疾病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教育前后提高比例幅度不高。

对危险标识的识别技能掌握率较低,如:识别药品说明“OTC”的正确含义只有26.3%,生物安全标识别率36.3%,放射性标识42.2%,易爆爆标识识别率45.7%。接受健康教育后,上述健康技能掌握率较低者得到了显著提高。对医疗救助拨打120、抢救触电的正确处理的健康技能掌握率较高,分别为95.5%和89.2%。

健康教育前健康素养为26.3%,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为34.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17.6%,健康技能素养为25.9%,健康教育后,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分别为41.2%,51.6%,32.2%,42.0%,可见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教育前后都是最低的。

本次调查显示健康教育后托幼机构员工具备健康教育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较健康教育前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与目前国际上认同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改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手段,并将健康素养的改善情况作为反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效果的一个主要指标[2]的结论相一致。保健医健康教育前后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具备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基本技能素养的提高比例最高,其次是行政人员、幼师,再次是保育员和厨师,这符合健康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阅读能力的结论,文化程度高的人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强于文化程度低的人,因而能更准确、更有效地寻求健康相关知识[3]。

无论健康教育前还是健康教育后,健康素养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都是保健医、行政人员、幼师、保育员、厨师,这可能是从事不同工作的人群接触和掌握的健康信息不同、具有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不同引起的。这提示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托幼机构中保育员和厨师的健康素养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从而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健康素养范文第6篇

“保障国民健康权益,需要依靠法治这一国之重器。”人大代表张伯礼建议加快制定推动国民健康法,“有了上位法,才能依法协调做好健康管理各方面工作”。张伯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他郑重地说,国民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如果国家有了国民健康法,管理就有了法律依据,就能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关系。

国民健康是个大概念,不同于一般的“医疗卫生”。国民健康,是国民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现代社会的第一资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然而,社会越来越现代化,国民健康的问题反而越来越突出,它已然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变成富民进程中的一大障碍。 国民健康素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如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竞争压力、生活方式和慢性病问题等影响国民健康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且国民健康水平存在下降的风险。那么,改革和发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让人活得更好、活得更长、活得更健康,这应是一切改革和发展的最终目的。国家主席指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在人民所有获得感中,获得健康恐怕是最重要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都应是服务于国民身心健康建设的。

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其实都是为了生存,而生存的基础就是健康。我们的工农业生产及各种商业经营活动,我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甚至我们研究探索和学习训练,无不与人类追求生存和健康幸福密切相关。因此,我们的改革发展理念和各项政策制定都应该融入“健康”这个要素和目标。

国民健康观念、健康发展理念亟待转变与重建

当前,国民健康的正确观念和维护方式尚未真正形成,国民的健康知识、健康意识严重缺乏,而且,很多健康观念和发展理念出了问题,亟待转变和彻底重建。

从世界各国来看,健康观念基本停留在疾病防治上,其发展也基本是医疗保健服务,尤其是概念比较混乱。比如:健康服务与医疗服务总是混淆不清,以致医疗卫生体系与健康保障体系混为一谈。医疗服务作为健康服务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应该是服务于危急重症患者,而对于亚健康、慢性病和病后康复及渴望养生者则应更多采用非医疗服务,这才是健康服务的主要部分。不可思议的是,世界各国却几乎把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福利,以致人们趋之若鹜,甚至没病的也想去 “享受”这种 “福利待遇”。其实,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惩戒”,即人的身体犯错了、出了问题就会被送到医院接受医疗“惩治”和“校正”。可见,医疗服务怎么会是一种福利呢?健康问题绝对不能单靠医院和医疗治病来解决,疾病治疗是取代不了健康治理的,要真正解决健康问题必须靠健康建设和健康治理。医院产业越发达说明整个国民健康治理越差,健康问题越多。现在我们大量建医院,“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这样就能维护好国民健康、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吗?这难道就是小康社会所要达到的硬性指标吗?结论显而易见:主要靠医疗、医药和医院是推进不了健康中国建设、打造不了健康中国的。

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医药产业和医疗产业的创新升级,医药的确关系全民健康,但关系的程度有多大呢?WHO(世界健康组织)指出:在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因素中,现代医疗的贡献率只有8%。医疗和医药产业创新升级的真正动因是市场巨大,更多是经济利益驱动。那么,还有92%的“非医疗健康产业”却没有大力推动创新升级,这是为什么呢?还是我们的健康观念和发展理念没有转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其实“非医疗产业”不仅具有很大的健康价值,而且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不论怎样,未来的大健康产业不应再是由医药产业、医疗产业和医院产业来主导。

同时,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政府和社会都在积极地寻求医疗去应对,大搞“医养结合”。其实,这个观念是很值得商榷的。养老是养健康,是养生、养身体;老年人的身体本是自然的老化或衰退过程,需要做好养护和延缓衰老工作,并不是老了就等死,也不是主要由医疗机构来给老人治病。为此,应提倡的是“健康养老”,而不是“医疗养老”或“医养结合”。

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和体制的设计及评价

目前,我国不仅没有建立完善的健康影响评估体系,而且连有利于维护国民健康的行政管理体制、国民经济管理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社会组织体制等方面都还很欠缺,不能有效满足促进国民健康的需要,对于维护和保障国民健康的财政投入机制也尚不建全,不仅投入不到位,投入的方向偏颇,而且投入的绩效也不高,这都是政策或制度所应大力完善的。

我国在整个国民健康保障制度体系方面,首先是缺乏考量,比如我们只有“基本医疗卫生法”,而没有“国民健康保障法”或者说“国民健康促进法”。其次,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而不是“发展国民健康事业”。且长期以来是用“医疗卫生事业”替代“健康保障事业”,其实,“医疗”和“卫生”只是保障和维护健康的一种工具和方法而已,“健康”才是最终目的和目标。所有医学手段都是解决健康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都应该归到“健康”这个总目标上来。为此,期待在适当时候将宪法相关内容表述为 “发展国民健康事业”或“发展健康保障事业”。同时建议创建“大健康保障体系”,包括大健康学科体系、大健康政策体系和大健康产业体系等。其中,大健康学科体系将统领所有医学学科,它将为大健康政策体系和大健康产业体系提供学理支持;而大健康政策体系则应从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资金保障和措施保障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

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目标要有利于国民健康

有一个经济学家说过:“中国人活得太累,矛盾太多。经济发展是为了GDP、财政收入吗?我们加班加点工作,赚钱买房子,由于空气、水、食品遭污染,还得存钱看医生……”其实,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民生活健康幸福,所以,我们一切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目标都应该有利于和服从于“健康”这个根本目标,即建立有利于国民健康的国民经济发展模式,营造有利于国民健康的经济、社会和生活环境。换言之,建立基于“大健康保障体制”的国民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和国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这也理应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应该说,“大健康保障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基础,它将以统筹国民经济和国民健康的协调发展为基本手段,实现全面维护和增进国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和谐平稳发展这一目标,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一国家战略的实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健康更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因为,人的劳动生产力和创造能力同健康息息相关。改善健康无疑能够促进劳动者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造力。因而,随着国民健康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将增进国民健康,节约医疗卫生支出,减轻企业和国家经济负担,同时破解医改难题,消解医患矛盾,也有利于稳定国民对未来风险的预期,保障经济长远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进一步说,大健康产业体系涉及或基本涵盖了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研究认为:除了医疗服务不能完全产业化、经济化或市场化之外,其他的健康产业都可以用市场化的经济方式来发展,且都是最有前景的经济发展领域。要紧紧围绕“健康”这个根本目标来研究和设计大健康产业发展模型。也就是说,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服从于国民健康建设,应以国民健康为统领来设计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模式。

不仅如此,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发展都应该服从于“健康”这个根本目标。因为,人类、社会和自然都需要健康地和谐发展演进,而只有每个人的身心健康了,社会才能健康平稳发展,才能创造和谐的社会,也才会保护好自然,大自然也就能健康演化进展。相应地,自然健康和谐演进、社会健康平稳发展也就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长寿。因此,健康自然、健康社会和健康人类是个闭环,当然,这也就是更大的研究课题。 国民健康素养是同舟共济,更是基石

哈佛大学Koh教授以其亲身经历回顾了提高国民健康素养的巨大挑战。“也许我们乘坐不同的船来自不同地方,但现在需要同舟共济。”这寓意着国民健康素养对于这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未来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石也是依托于健全的国民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问题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会成为被关注的头条新闻,也不是什么耀眼的研究领域。但健康素养涉及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方方面面。“巨大的机遇往往孕育于艰难困苦之中,而光明也往往被乌云所遮掩着。”此话形象地寓意了美国过去十年来在国民健康素养方面的发展与持之以恒的努力。

作为第二代移民的Koh博士从小梦想成为一名医生。记得还是医学院学生时,他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就开始询问他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直到他成为了医生之后,家人和朋友们仍然依靠他来获得疾病治疗方面的信息。” 而现实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似乎永远存在着一道无形间隙,医生总希望讲清楚:病情,而患者和家属也希望听明白同一件事: 病情。问题的核心是: 患者和家属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包括阅读能力、交流能力或经济能力等,才能正确理解疾病和治疗信息,进而具备自我判断能力做出恰当决策?这就是健康素养的核心所在。

“了解病情”,还有比这个要求更朴实的吗?没有,但真的不是医生讲不清楚,是疾病的变化和发展太复杂,有时侯还有难言的事实――医生也不知道。

Koh博士明白了,早年行医时,他过于简单地希望患者能够明白医生所解释的肿瘤疾病诊断、可能的治疗方案。而现实中患者期望医生给出更好的治疗决策,这也许是不现实的。

他意识到了还有更好交流方式。在与患者和家属交流前,首先,需要评估患者是否理解自己的病情。有些患者回答说,已经了解了关于肿瘤的所有相关信息; 也了解有可能的治疗方案,自己已经确定了其中一种是对自己最佳选择。 还有患者表示看到了所有相关信息,并对自己所患的肿瘤感到恐惧无助,到了崩溃的边缘。全身心地期望医生给出最佳治疗方案。还有患者会说,他没受过任何医学教育,也不想再多听任何建议,听天由命了。

这些是多么巨大的差别!Koh博士开始理解了并逐渐尊重患者自己所持有的各种不同观点和抉择。同时,也和持不同想法的患者进行坦诚交流,分享作为医生的体会和感受,就好像我们从以往工作中汲取教训一样,这些对于培养一个医生具有优秀的健康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的健康素养和职业情操也需要从实践中培养。

后来,Koh博士关注到越来越多的事实,由于医生缺乏健康素养而造成疾病诊断和疗效不佳。他开始从不同角度来看健康素养的核心意义,是否仅仅是某些患者的特殊情况,譬如说:能否理解药品说明书内容和服药后不良反应;或在广义上,医生真的理解什么是疾病进展分期、患者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老人和儿童的健康素养如何影响对疾病的理解等等。

在今天的公共卫生和人口健康学领域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教育问题,因为它是社会健康的基础。

健康素养范文第7篇

现在,你可以尝试着回答以下问题,看看自己的健康素养是否合格。只有对下面内容理解和回答达到80%的正确率,你的健康素养才算合格。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1,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2,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

3,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

4,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5,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6,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7,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8,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保护环境能促进健康。

9,献血助人利己,提倡无偿献血。

10,成人的正常血压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腋下体温36℃~37℃;平静呼吸16~20次/分;脉搏60~100次/分。

11,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12,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

13,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14,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

15,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16,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

17,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

18,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19,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骤然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

20,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21,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

22,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

23,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

24,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

25,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26,勤洗手、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

27,每天刷牙,饭后漱口。

28,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29,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30,少饮酒,不酗酒。

31,不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

32,拒绝。

33,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34,讲究饮水卫生,注意饮水安全。

35,经常开窗通风。

36,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37,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38,膳食要清淡少盐。

39,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40,生病后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嘱用药。

41,不滥用抗生素。

42,饭菜要做熟,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43,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

44,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45,妇女怀孕后及时去医院体检,孕期体检至少5次,住院分娩。

46,孩子出生后应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个月后合理添加辅食。

47,儿童青少年应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48,劳动者要了解工作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遵守操作规程,注意个人防护,养成良好习惯。

49,孩子出生后要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50,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51,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加工、不食用病死禽畜。

52,家养犬应接种狂犬病疫苗;人被犬、猫抓伤、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并尽快注射抗血清和狂犬病疫苗。

53,在血吸虫病疫区,应尽量避免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后,应及时进行预防性服药。

54,食用合格碘盐,预防碘缺乏病。

55,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

56,系安全带(或戴头盔)、不超速、不酒后驾车能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伤害。

57,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

58,安全存放农药,依照说明书使用农药。

59,冬季取暖注意通风,谨防煤气中毒。

三、基本技能

60,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61,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62,会测量腋下体温。

63,会测量脉搏。

64,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志,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65,抢救触电者时,不直接接触触电者身体,会首先切断电源。

66,发生火灾时,会隔离烟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会拨打火警电话119。

健康素养范文第8篇

【摘要】目的:了解公务员健康素养情况,掌握公务员群体健康客观需求,探讨适合机关公务员特点的健康知识干预内容和干预策略。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4个单位以自填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结果:公务员健康概念的正确理解率只有33.6%。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日常健康行为形成率较高;触电者抢救、火灾逃生等技能掌握率高;安全标识识别率较高,但仍有部分知识知晓率很低。在健康知识获取途径选择中,公务员首选报刊、杂志、书籍,其次为网络、电视、知识讲座、宣传小册、宣传单等。结论:公务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较高,今后在公务员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要选择公务员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低的项目,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公务员健康素养。途径选择上,首选自印健康刊物。

【关键词】公务员;知信行;健康素养;调查

Survey of KAP into Lianyungang city organ government functionary.Fei Xinjun,Zhang Chundao.(Center fou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Lianyungang,Jiangsu 222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Know the Lian Yun Gang City organ government functionary frequently seeing healthy knowledge be aware of condition,the healthy knowledge grasping healthy objective government functionary group need,discussing the organ government functionary characteristic suitable interferes with content and interferes with tactics.Methods:Adopt a random to rectify the principle sampling group,way taking out 4 units to fill in certainly among 76 organ units in city level gives out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Results:Conceptual healthy correct government functionary make of rate only has 33.6%.Healthy government functionary knowledge be aware of rate and daily healthy behavior formation rate are higher;Electric shock person rescues,flee for one's life waiting for technical ability grasp rate height,safe conflagration blip recognition rate is taller than comparatively;But still have part knowledge be aware of rate very low;In healthy knowledge acquisition approach choice,the government functionary head chooses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the magazine,books,secondary are network,TV,knowledge lecture,propagating small copy,propagating Shan and so on.Conclusion:Healthy government functionary knowledge be aware of rate and behavior formation rate are higher,want the project choosing government functionary be aware of rate and behavior formation rate low when carrying out healthy educational work in the days to come in the government functionary,carry out healthy pertinency educational work,raise working efficiency,improve healthy accomplishment of government functionary further.Approach has chosen,the head chooses healthy publication from seal.

【Key Words】Organ government functionary;KAP;Health literacy;Survey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日前,卫生部正大力开展人群健康素养状况调查工作,为掌握公务员这一群体健康素养情况,笔者组织开展了公务员健康素养调查。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样本量的确定: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健康素养调查方案,样本量确定的几个指标为:某病健康知识知晓率50%,允许误差10%,取95%可信限,失访率按10%计算,最终确定样本量为106人。

1.2 抽样:按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随机抽取4个单位,对被抽取的单位中所有公务员开展问卷调查。

1.3 问卷设计:问卷包括被调查者一般情况、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

1.4 调查方法:调查遵循自愿和保密的原则,采用自填的方式答卷。每个被调查单位确定一位兼职人员,调查前对其进行培训,由其负责调查问卷的指导。并要求其在发放问卷时强调独立答卷、不查询答案。同时在调查问卷首页突出注明调查是不记名的,最大限度的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表中漏填的项目不纳入统计。

1.5 统计分析:用Epidata 3.0进行数据录入,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4个单位共有公务员190人,收回问卷179份,有效问卷178份,有效率99.4%。11人失访,失访率6.2%。调查的178名公务员中,年龄范围23~60周岁,平均(39.98±8.45)岁,其中30~45周岁居多,共103人,占57.9%。其中,男性占67.5%,女性占32.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62人,占91.0%,公务员群体整体文化素质较高;家庭月平均收入集中在2000~10000元之间,具体为:5000~10000元150人(84.3%),2000~4999元14人(7.9%)。

2.2 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2.2.1 调查表设计了4道题考核公务员健康的概念和对健康的态度,见表1。在调查的公务员中,健康概念的理解及态度准确率为75.9%(答对的题数/总题数),其中男76.5%,女74.7%,男性略高于女性,卡方检验χ2=0.329,P=0.567,男女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健康概念的正确理解率比较低,只有33.6%。

2.2.2 对“心理卫生”持有的态度情况:随着公务员工作、生活压力的加大,关注心理卫生,持有正确态度,对公务员的健康非常重要。统计结果显示,能关注心理卫生,并且持有正确态度的公务员比例仅为56.7%(以答对全部三题为准),其中男63.2%,女52.8,男性高于女性。卡方检验,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P=0.195),见表2。

2.2.3 艾滋病、结核病及相关传染病知识知晓情况

2.2.3.1 公务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题中,男性知晓率均高于女性。计算艾滋病总的知晓率(答对的题数/总题数),女性知晓率高于男性(男64.8%,女71.3%),男女合计知晓率为66.9%,见表3。男女间艾滋病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656,P=0.01。将年龄分为3个年龄段进行年龄组间卡方分析(23~34岁,35~49岁,50~60岁),χ2=3.403,P=0.182,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女间文化程度作卡方检验,χ2=2.321,P=0.313,亦无显著性差异。

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知晓率是衡量个体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最重要的指标,对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中,全部知晓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比例为76.4%。只有36.7%的公务员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知晓率低于合肥市城乡居民(48.0%),与艾滋病感染者游泳感染的知晓率(57.0%)高于合肥市城乡居民(26.5%)[1]。

半数以上(56.6%)公务员误认为蚊虫叮咬能传播艾滋病。有16.3%和26.5%的公务员认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游泳能感染艾滋病,10.6%的公务员担心握手会传播艾滋病,提示公务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存在一定恐惧拒绝心理。

2.2.3.2 公务员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核病相关知识调查显示,公务员的肺结核病传播途知晓率较高,为84.0%,知晓肺结核病要早发现、早诊断、全程规则服药的百分比为68.0%,其中50~60岁年龄组知晓率略高于其他年龄组,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293,P=0.864)。国家免费政策知晓率为53.7%,各年龄组间,对国家结核病免费政策知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年轻人更倾向于主动去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年龄越大,比例越低,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χ2=3.480,P=0.176)。公务员结核病传播途径和免费政策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2]。

2.2.3.3 虫媒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知晓蚊子能传播疟疾和乙脑的比例为42%(男55.3%,女36.4%),男性高于女性。苍蝇、老鼠、蟑螂传播疾病知晓率依次为79.3%(男76.5%,女100%,男女间有显著性差异)、48.5%(男43.9%,女58.2%,无显著性差异)、17.2%(男16.7%,女18.2%,无显著性差异)。

2.2.4 职业病、控烟、急救等知识知晓情况:公务员对员工应该享有的职业危害防护权利知晓率非常高,96.1%的公务员认为用人单位应该为员工提供职业危害防护培训,96.6%的公务员认为用人单位要提供防护设施及用品。75.1%的公务员知道职业病防治法。大部分公务员了解被动吸烟的危害,知道戒烟等相关知识。公务员急救知识相对比较缺乏,近一半(42.9%)公务员误认为骨折伤员进行急救首先要进行复位,对如何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知之甚少。人体正常体温、正常血压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9.5%、82.7%。成人正常脉搏数知晓率非常低,只有6.3%。超重及肥胖标准知晓率分别为34.5%、39.7%。

2.2.5 公务员日常行为习惯情况分析:公务员对每天白酒饮用上限、合理膳食等行为正确率较低,见表5。

2.3 公务员健康技能掌握情况:97.1%的公务员掌握通过拨打“120”紧急求助医疗救助;40.2%的公务员能识别非处方药标志;76.7%的公务员能判断药品有效期;29.1%的人能正确测量脉搏;易燃、高压、放射性、生物安全、易爆、剧毒标识识别率依次为88.3%、69.8%,50.3%、65.9%、85.5%、84.9%。高压、放射性、生物安全三种标识识别率较低。掌握抢救触电者技能的比例为81.2%(男81.7%,女80.0%),男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002,P=0.968);火灾时掌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技能的占89.9%,掌握俯伏撤离火场技能的占68.7%,掌握以上两项技能的占65.7%。

2.4 公务员获得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途径分析:公务员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途径分析结果显示,有43.3%的公务员通过老师、同学朋友途径获得;通过家人、亲友途径,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电视,知识讲座,宣传小册、宣传单途径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公务员比例依次为56.7%、86.5%、70.8%、46.9%、53.6%。公务员倾向选择的途径按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报刊、杂志、书籍(65.5%),网络、电视(56.1%),知识讲座(53.2%),宣传小册、宣传单(37.4%),家人、亲友(22.2%),老师、同学朋友(13.5%),与其实际获取途径基本相同。

3 讨论

公务员较其他群体而言,具有知识化、年轻化的特点,但健康概念的正确理解率只有75.9%,66.4%的公务员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强壮,没有身体上的疾病,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健康的影响作用。对公务员心理卫生持有的态度分析显示,能关注心理卫生,并且持有正确的态度的公务员比例仅为56.7%,男性高于女性。有21.5%的公务员认为心理问题没有必要去看医生,女性高于男性。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是采取健康行为的前提,要对公务员进行健康理念的再灌输,在公务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虽然具有学历化年轻化的特点,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6.9%,女性高于男性(男64.8%,女为71.3%),并不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男女间艾滋病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蚊虫叮咬和与艾滋病感染者一起游泳不会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6.7%、57.0%。同时有16.3%和26.5%的公务员认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起吃饭、游泳能感染艾滋病,10.6%的公务员担心握手会传播艾滋病。提示在公务员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时,要重点宣传上述知识。公务员的结核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半数以上公务员知晓国家免费政策,对国家结核病免费政策知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可能与其经历的年代有关。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时,年轻人更倾向于主动去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

公务员行为形成率较低的几项是: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距离正确(42.2%),一天白酒的饮用量不能超过50g(酒精量25g)(32.0%),各种食物摄入量合理(43.1%),知道一般成年人每天喝奶多少合适(22.3%),每天吃盐不能超过6g(49.1%),婴幼儿喂养(29.6%)。

掌握通过拨打“120”紧急求助医疗救助技能的比例最高,为97.1%。只有29.1%会正确测量脉搏。易燃、高压、放射性、生物安全、易爆、剧毒标识识别率较高,放射性、生物安全三种标识识别率较低。公务员急救知识比较缺乏,42.9%公务员误认为骨折伤员进行急救首先要进行复位,对如何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知之甚少。成人正常脉搏数知晓率非常低,只有6.3%。超重及肥胖标准知晓率也比较低,分别为34.5%、39.7%。要加强公务员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

公务员期望选择的获取健康知识和技能的途径与实际获取途径情况基本吻合,依次为报刊、杂志、书籍,网络、电视,知识讲座,宣传小册、宣传单。与其他人群第一顺位为电视不同[3]。公务员阅读能力强,但考虑不易集中授课,同时受报纸版面、成本影响等因素,可采取自印健康刊物的形式,在公务员中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 邱顺翼,李多富,张俊青等.合肥市城乡居民预防艾滋病知识现状调查和干预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8,3(3):1~4.

[2] 陆伟,黄明豪,许卫国等.江苏省农村居民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8):590~592.

[3] 陈晨,李学军,顾清等.天津市城乡居民防治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需求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27~29.

[收稿 2008-11-25]

健康素养范文第9篇

[摘要]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在低健康素养情况下通常所做的弥补,为实施适当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在患者住院评估表中增加可以用来识别住院患者是否处于低健康素养状态的三个问题:①“你经常需要别人帮你看医院的各种材料吗?”;②“你自己在填写医疗表格时的信心如何?”;③“你在学习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时,是否经常会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以及用来了解患者在低健康素养情况下,通常会做出哪些弥补的问题“你在学习中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时会怎么办?”;对9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分别有39.1%、44.6%和38.0%的患者在看医学材料、填写医疗表格和学习疾病的相关知识时处于低健康素养状态。其中,老年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低于青壮年患者(P < 0.01);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越低(P < 0.01);不同性别患者之间的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对“你在学习中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时会怎么办?”问题,患者的回答依次为:问家里人(34.8%);问护士(20.7%);问大夫(14.1%);相信大夫,让签字就签字(9.8%);不懂就不懂,随它去(7.6%);试着自己把问题弄明白(6.5%);通常不会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5.4%)。 结论 相当数量的住院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尤以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为显著。而患者在低健康素养情况下的弥补,可能并不利于患者正确理解和掌握健康信息,对疾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需引起注意。护士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

[关键词] 健康素养;住院患者;低健康素养;弥补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3(a)-0100-04

Survey of health literacy among 92 hospitalized patients

CHEN Xia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Beijing Fengtai Hospital,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health literac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nd their remedial actions in low health literacy,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stablishing appropriate strategy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Methods Three ques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health literacy were added in hospital evaluation table, which included: ①“How often did you have someone′ help for reading hospital materials?”; ②“How confident were you in filling out medical forms by yourself?”; ③“How often did you have problems learning about your medical condition because of difficulty understanding written information?” and patients′ remedial actions in low health literacy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question of “What did you do when you have trouble underst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the 92 inpatients. SPSS 17.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 analysis. Results ①39.1% of patients reported in low health literacy when reading hospital materials, 44.6% of patients were in low health literacy when filling out medical forms by themselves, and 38.0% reported in low health literacy when learning disease related knowledge. The health literacy level had no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 (P > 0.05), which in the older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e younger (P < 0.01). The health literacy lower with the education degree (P < 0.01). ②For the question of “What did you do when you have trouble underst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rank of the answers were asking family members (34.8%), following by nurses (20.7%) or doctors (14.1%), trusting doctors and signing the form (9.8%), doing nothing (7.6%), trying to understanding the material themselves (6.5%), not usually having any difficulty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 information (5.4%).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low health literacy are not uncommon. The older and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education degrees are significant. Some patients′ compensatory behaviors in low health literacy may result in adverse outcomes, which needs to pay attention. Nurses must give them adequate health education to enhance their health literacy level.

[Key words] Health literacy; Hospitalized patients; Low health literacy; Compensatory behaviors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的健康资讯越来越多,医疗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患者正确理解和掌握健康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1]。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准确识别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了解患者在对健康信息缺乏理解时通常所做的弥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对保证患者理解和掌握健康信息,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为维护和促进健康应采取的自我管理行为,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对92例住院患者的健康素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临床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2~5月在北京丰台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无沟通障碍、无智力障碍、愿意接受调查的患者92例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在患者住院评估表中增加可以用来识别住院患者是否处于低健康素养状态、但又不至于引起患者负面感觉[2-3]的3个问题:①你经常需要别人帮你看医院的各种材料吗?答案可选“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②你自己在填写医疗表格时的信心如何?答案可选“非常有信心”、“有信心”、“信心不足”、“很少有信心”、“没信心”;③你在学习有关自己疾病的相关知识时,是否经常会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答案可选“从未”、“偶尔”、“有时”、“经常”、“总是”,要求患者回答。用李克特的五点量表评分法,对患者的回答情况进行评分,答案从左至右,选择得分依次为5、4、3、2、1分,得分≤3分时,符合低健康素养标准[2]。

要求患者叙述“你在学习中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时会怎么办?”了解患者在低健康素养状态下对缺乏理解的问题通常所做的弥补,根据患者的回答情况,按主题分类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将9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对应的调查问题答案和得分输入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对调查问题的回答情况,相关结果做χ2检验。用秩均值表示不同特征组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关结果进行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包括住院患者92例,其中男53例,女39例;平均年龄56岁;文化程度以高中为主。具体情况见表1。

2.2 调查对象对健康素养问题的回答情况

将92例患者对3个可以鉴别住院患者是否处于低健康素养水平的问题回答情况进行计数统计,结果显示,有36人(39.1%)回答有时、经常、总是需要别人帮忙看医学资料;41人(44.6%)回答在填写医疗表格时信心不足、很少有信心或没信心;35人(38.0%)回答有时、经常、总是在学习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时,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不同性别患者对3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对健康素养问题的回答情况[n(%)]

2.3 不同年龄组患者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将92例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 60岁的51人为青壮年组,≥60岁的41人为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得分情况,进行两组样本的Wilcoxon W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老年组患者自己填写医疗表格时更没有信心(Z = 3.86,P = 0.000)、需要别人帮忙看医学资料(Z = 3.06,P = 0.002)、在学习中更经常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Z = 1.93,P = 0.000),与青壮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年龄组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比较(秩均值)

2.4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比较

比较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回答3个健康素养问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多组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r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低的患者,自己填写医疗表格时越没有信心(χ2=28.1,P = 0.000),需要别人帮忙看医学资料的次数越多(χ2=19.0,P = 0.004),在学习相关疾病的健康知识时遇到的困难也越多(χ2=24.2,P = 0.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比较(秩均值)

2.5 患者在低健康素养状态下通常所做的弥补

对患者“你在学习中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时会怎么办?”的回答结果,按主题进行分类:回答“问家里人”者最多,达32人(34.8%),其次是“问护士”19人(20.7%),然后是“问大夫”13人(14.1%),有9例(9.8%)患者回答“相信大夫,让签字就签字”;7例(7.6%)患者回答“不懂就不懂,随它去”;6例(6.5%)患者回答“试着自己把问题弄明白”;5例(5.4%)患者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不会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见表5。

3 讨论

3.1 识别低健康素养患者的意义

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取、处理和理解所需的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作出适当的医疗决策的能力水平[4-5],是介导健康及临床决策的个体认知能力。低健康素养的人往往看病率高、住院率高,健康状况相对较差[6],缺少管理自身疾病的知识和技能。有效识别住院患者中的低健康素养者,了解其普及程度,对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具有指导意义。对提高低健康素养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保证其理解和掌握重要的健康信息,减少因低健康素养而产生的不适当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适度医疗,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强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和不恰当的医疗费用支出具有重要意义[7]。

3.2 了解患者对健康信息缺乏理解时弥补性做法的重要性

本调查显示:患者对“你在学习中遇到理解不了的问题时会怎么办?”的回答中,34.8%的住院患者选择“问家里人”,20.7%选择“问护士”,14.1%选择“问大夫”,表明除了家人,患者更愿意直接与护士而不是与大夫谈论他们遇到的问题,这可能与平时护士和患者有比较多的接触有关。需引起注意的是,患者的有些弥补并不能增强他们对健康信息的理解,甚至可能引起不良的健康后果。34.8%的住院患者在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时首先选择问家里人,如果家属的健康素养不足以让他对患者的问题给予准确明白的解释,那么患者就会仍然处于对欲知的健康信息无法正确理解的状态。对少数患者不管懂不懂都“相信大夫,让签字就签字”、“不懂就不懂,随它去”和不懂也不问别人“试着自己把问题弄明白”的回答,护士也应引起注意,并及时给予干预,否则患者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出院后看不明白处方、不能正确服药、无法进行必要的自我护理,从而对疾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8]。

3.3 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

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本调查显示:39.1%的患者在阅读医学资料时、44.6%的患者在填写医疗表格时、38.0%的患者在学习健康知识时会遇到理解困难,处于低健康素养状态。而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低的患者低健康素养状态更为普遍。因此,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要考虑老年人的认知过程、生理、心理变化特点,也要考虑低受教育程度者的接受能力。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与患者接受能力相适应的健康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9-10]。要用简单易懂的话语、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患者进行知识传授,要用教学反馈评估患者的学习效果,必要时还要鼓励患者家属和患者一起参加知识的学习,以保证患者理解和掌握所需的健康信息,在医疗决策时做出正确判断。

[参考文献]

[1] Wolf MS,Ferreira.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hort-form ,Rapid Estimate of Adult Literacy in Medicine [J]. Medical Care,2007,(45):1026-1033.

[2] Chew LD,Bradley KA,Boyko EJ. Brief questions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inadequate health literacy [J]. Family Medicine,2004,36(8):588-594.

[3] Farrell TW,Chandran R,Gramling 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shame in the clinical assessment of health literacy [J]. Family Medicine,2008,4(4):235-236.

[4] 卫生部.健康66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

[5]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 promotion glossary [M]. 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8:1-36.

[6] 严丽萍,魏南方,解瑞谦,等.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10-11.

[7] 姚强,张士婧.国际健康素养研究热点与前沿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36-39.

[8] Baker D,Parker R. The health care expeience of patients with low literacy[J]. Arhives in Family Medicine,1996,5(6):329-334.

[9] Cornett S.“Assessing and Addresssing Health Literacy” OJIN:The online Journal of Issues in Nursing Vol.14.NO.3,Manuscript 2 [EB/OL]. http://.2009-09-30.

[10] 陈桂美.2型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7):163-164.

健康素养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养 传播

一、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一词,最早出现于1974年一篇题为《健康教育和社会政策(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的论文中。1995年美国《国家健康教育标准 (The National Health Education Standards)》中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体具有获得、解释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与服务的能力,并能运用信息和服务来促进个体的健康。”并指出,观念(知识)和技能都是健康素养基本的内涵。其中,知识包括最重要、最持久的关于获得良好健康的思想、论点和观念;技能包括交流沟通、解释、询问时采用的各种方式。之后,美国在《2010年健康国民 (Healthy People 2010)》提出了美国未来10年公民健康目标,其中对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体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以做出适当健康决策的能力。美国科学事务AMA委员会(The AMA Councilof Scientific Affairs)更具体地定义了功能性健康素养(Functional Health Literacy),即指为成功地执行病人角色功能而阅读和理解处方药瓶、预约单和其他基本的健康相关信息材料的能力。也有研究将对疾病的过程、自我功效、政府态度等方面信息的了解纳入到健康素养的概念范畴。

健康素养是个体对于健康的认知及维护的能力,这种知识和能力,既需要文化修养,获得和理解健康知识,也需要自己对健康信息进行处理,包括筛选、决策和执行等,还需要环境、政策的支持。《曼谷》里提到,“全球化世界中的健康促进战略所需行动――开展政策制定、领导作用、健康促进措施、知识转让和研究以及健康素养方面的能力建设。”可见,健康素养的提升是健康促进的手段之一,对社会的健康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素养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一般说来,我们把健康分为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与之对应,健康素养是对于健康的知识和能力,也可相应分为生理健康素养与心理健康素养。

心理健康素养是与心理健康对应的概念。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处理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以做出适当健康决策的能力。那么,心理健康素养就是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着重于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即对于心理健康的认知、对于心理健康的调整能力。心理健康的调整,则需要个体对于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的把握,同时建立、调整自己的心理机制。

三、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指个体在自身和环境许可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佳心理状态。所谓最佳心理状态并非是一种绝对理想的状态,而是一种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因此,心理健康又被看做是一种与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关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较有代表性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08――1970)提出的。他认为,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应具备10条标准。

1.具有充分的适应能力。

2.能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估计。

3.具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4.能与现实社会保持密切接触。

5.具有独立、完整与和谐的人格。

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当地发泄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9.有限度地发挥个性而不违背集体意志。

10.适当地满足个人需求而不违背社会规范。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适应与人际关系。

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了符合社会的要求和规范,通过改变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求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社会适应是一个人毕生的过程。成功的社会适应使个体和社会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它的基本组成有:(1)个体:个体是社会适应过程中的主体。(2)情境:情境是使个体产生社会适应需要的来源,同时也对个体提出了社会的要求和规范。个体在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人际关系是情境的主要内容。(3)改变:改变是社会适应中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而且还包括个体改变环境来适合自己的需要。

社会适应的基本方式有:(1)解决问题:改变环境使其适合个体自身的需要。(2)接受情境:个体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接受遵循新情境的社会要求和规范,主动做出与新情境相符的行为。(3)心理防御:个体在应对新情境遭受挫折时采用心理防御机制来掩盖自己的焦虑和减轻心理压力。

人的社会性决定人与人之间必须有交往活动,而在交往活动中形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及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

一般认为,人际关系的亲疏程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个人品质、相似因素、需要互补等等。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被称作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它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际关系,使得人际交流变得不愉快,变得很困难,使人不敢甚至拒绝交往。人际关系的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主要是人格障碍和个性缺陷,缺乏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的经验,曾在人际交往中遭受过挫折等。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直接关系,因此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增进社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对促进身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积极的社会交往可以使人减少痛苦,摆脱孤独,消除恐惧,宣泄愤怒,缓解压抑。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增强安全感,满足归属感,树立自尊感,充实力量感,获得成就感。

四、心理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素养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健康素养,影响心理健康素养的因素便是影响人们对于自身心理健康维护和促进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影响这种知识与能力的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是个体的心理知识修养。个体的心理知识修养,即指个体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和理解情况。有了相应的知识,本身就是素养的体现;更进一步,掌握相应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使个体面对、调试自己的心理状况,达到能力的提高。这种知识修养并不与个体的文化知识修养划等号。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并不具有相应的心理知识修养,面对挫折时无法适当排解,面对心理疾病讳疾忌医,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

二是个体的心理与社会环境。个体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相关。这种环境不但提供给个体所面对的情况,包括挫折等,同时,这种环境作为一种持续性的影响,影响着人们心理特点,包括心理防御机制等的形成。健康的心理与社会环境,往往能够赋予人们健康和谐的心理,适当的挫折往往能打造坚强的心。这些都是人们维持和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利器。

三是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人并不具有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这也是心理健康素养高的一个体现。

五、传播与心理健康素养

由以上介绍不难看出,健康的心理本身就依赖于传播――人际交往、社会适应都是传播的过程。这种传播也许并不一定是健康传播,但是,传播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好的传播更是使人与社会相适应的必要条件,是一种保持健康心理的能力。

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社会的交流,是人们自身心理健康的形成过程,它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人是需要与社会交流的,这种需要如果得到了满足,会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从这一方面来说,传播至关重要。而在碰到一些负面情况时,人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人与社会交流的畅通,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负面情况的产生,例如在求职过程中,穷于沟通的求职者们往往会遭遇更多的失败,从而产生负面情绪的几率更大,反之,则会有好的境遇带来的良好的情绪。另一方面,在面对挫折时,好的交流与沟通往往成为解决的办法或者是发泄的渠道,因此,传播在心理健康方面至关重要,甚至是一种保持心理健康的必备能力,是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能力。

从心理健康知识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机制,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这种知识的获得也要通过传播。

因此,传播对于心理健康素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无论就人们促进、维持心理健康的能力来讲还是人们获得相关知识来讲,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变态心理学》(第9版)劳伦・B・阿洛伊(美)约翰・H・雷斯金德(美)玛格丽特・J・玛诺斯(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

2、《梦的解析》,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版

3、《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刘运合,杨伊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37卷第1期

4、《健康素养研究进展及展望》,肖王乐,陶茂萱,《中国健康教育》2008年5月第24卷第5期

5、《英国的健康促进与个人自由》,张耸山、吴华章,《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年3月第28卷第3期总第328

6、世界卫生组织网站www.who.int/en/

7、中国卫生部网站www.moh.省略

上一篇:光伏专业范文 下一篇: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