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活动意见范文

时间:2023-05-17 11:04:26

户外活动意见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1篇

在亚洲,近视是一种流行病。亚裔人群的近视发病年龄早,随着年龄增长,近视率也增多。例如,我国3岁儿童的近视率为3.0%;6岁儿童近视率为12.2%;到了17岁,近视率高达84.6%。600度以上的近视属于高度近视,近视的并发症很常见,它的比例也在增长。我国10岁儿童的高度近视率0.7%,17岁高度近视率13.9%。亚裔人群如此高的近视患病率与基因有关。即使移民海外,亚裔儿童也比欧裔儿童更容易近视,因为近视基因对亚裔儿童产生的影响力是欧裔儿童的两倍。根据2016年5月发表的最新研究(Sci Rep.2016),科学家们发现10个基因与儿童近视有关:有5个基因导致近视在7.5岁发病,但今后度数稳定;另外5个基因除了导致近视在7.5岁发病,还会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增长。

中国儿童屈光和视力发育特点

儿童眼球的屈光发育是从远视眼逐渐变为正视眼的过程。即随着年龄的增长,远视度数逐渐下降。例如,1月龄婴儿平均远视220度,1岁平均远视160度,5~6岁平均远视122度。白人儿童大约在13岁时发育为正视眼,而我国儿童在6岁左右已经发育为正视眼了。7~8岁是中国儿童近视的高峰期和快速进展期。因此,家长们要每年带孩子看眼科医生,做散瞳验光检查,追踪孩子远视度数的变化。对于6岁前儿童,如果远视度数小于50度,说明携带近视基因,很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发生近视。

同样,儿童的裸眼视力也不是一出生就达到1.0的。3岁后,需要每年给孩子检查视力。我国通常用E视力表来筛查孩子视力。中国学龄前儿童的单眼最低视力是:3岁时20/63,4岁时20/50,5岁和6岁为20/40。家长们可以这么记忆:3-4-5,即孩子们不戴眼镜的话,每只眼的最低视力都应该是3岁0.3,4岁0.4,5、6岁0.5。为什么不是1.0呢?因为学龄前儿童仍然是远视眼。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就要带孩子看眼科医生,排除弱视。由于视力测量受情绪影响,特别是孩子紧张或者分神时,检查的视力结果会有波动。爸爸妈妈可以预先在家里教孩子认识E视力表,学会以后,到医院查视力时就会从容很多。

预防近视6岁前就要行动

经过Meta(荟萃)分析证实,每天充足的户外活动是预防儿童近视科学有效的办法。因为明亮的阳光可以促进眼睛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泌多巴胺。阳光对儿童眼睛的影响巨大,甚至超过近距离用眼和父母基因。悉尼青少年血管和眼睛研究(SAVES)也发现导致12岁儿童近视的关键因素是户外活动时间,而不是近距离用眼多和父母近视。也就是说,即使父母都近视、写作业和玩电脑时间长,只要孩子确保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也可以预防近视的早发生。要注意的是,户外活动的保护作用只对尚未近视的儿童眼睛有效。因为户外活动多的正视眼孩子,眼轴生长更慢,但对于近视眼儿童来说,户外活动就失去了抑制眼轴增长的保护作用。

我国儿童从6岁开始近视率超过10%,因为上学后,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教室里;而放学后,城市缺乏户外活动场地,孩子们一直待在家里,这导致每天的户外活动骤减。因此,家长们要在6岁前就抓紧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推迟或者避免近视的发生。

几岁可以看电视

参考美国儿科学会的意见:2岁以下完全不看电视,推荐亲子阅读。2岁以上每天最多1~2小时,每15分钟休息一下。看电视是否会导致儿童近视的发生或加深?目前的流行病学研究尚无定论。我认为只要孩子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充足,不必过于担心看电视、玩iPad的负面影响。

几岁可以看电影

普通电影可以参考看电视的年龄(2岁以上)。只要孩子在黑暗的影院里不害怕,坐得住,可以放心带孩子观影。对于儿童观看3D电影的年龄,美国视光学协会的建议是3岁以上。因为3岁时双眼的立体视觉已经发育完善,孩子们可以欣赏3D影像了。对于健康儿童,3D电影和游戏并不会诱发癫痫。但是,对于光敏性癫痫的孩子,或者长期服用的某些药物会导致孩子容易出现癫痫发作,不建议观看3D电影。另外,3D眼镜容易被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家长们要记得自带湿巾进行清洁。几岁能玩电子设备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2篇

关键字:户外活动;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66-01

正文:我是一名在幼儿园一线岗位上工作了八年的老师,现在的我仍然奋斗在我深爱的幼教岗位上,近年来我发现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必要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上建议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但在很多幼儿园,幼儿的户外活动因为各种原因时间难以确保,有的班级甚至一天一周都不进行户外活动,是什么原因剥夺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时间呢?

1.以学习知识为主“小学化”的教学体系

我曾经分别在城市,乡镇,公立,私立幼儿园工作过,工作最短的幼儿园待过一年的时间,最长的公立园待过5年至今。这些幼儿园在课程安排上几乎都是上午两节课下午加餐后再进行一节课,幼儿园短暂的一天全部被美术,快乐数学,识字,珠心算,智力学具,手工纸工等课程填满,虽然每周展示的周计划表上写满了各种有趣的户外游戏名称,但是很多时间那只是一种摆设。尤其是有的幼儿园期末会进行领导的课程抽查,孩子的时间已经全部被文化课所占据,临近期末文化知识的抽查不合格扣钱活动,导致教师间加紧学习的进程和步伐,每天满满的课程安排,根本保证不了2小时的户外活动。

2.错误的观念导向,认为孩子学习的知识越多越好

一方面不仅仅是幼儿老师,很多家长在一起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展示自己孩子丰富的文化知识,攀比谁的孩子报的辅导班多;有的家长在小班就开始在课后为孩子报各种识字班,美术班,舞蹈班,模特班,钢琴班,国学等各种辅导班,随着我们生活上条件的富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深深扎在了家长心目中。

另一方面一些幼儿园为了扩大招生人数和知名度迎合家长的需求,开设各种辅导班。

3.教师出于安全考虑,高额的赔偿压力

高楼耸立的幼儿园很多孩子从小缺乏户外锻炼。很多孩子一跑就摔,下楼就磕。长期的缺乏锻炼使得偶尔的户外活动幼儿受伤几率增大。孩子受伤不仅家长心疼,最难过的莫过于带班老师,不仅要受到自己内心的谴责,也要接受幼儿园安全事故责任的惩罚,下班后还要频繁往返家长家赔礼道歉,虽然现在一些幼儿园可以承担一部分事故费用,但是一些家长经常为用精神赔偿等高额费用要挟幼儿园和老师,我曾经遇到一个抱球跑不小心磕松动牙齿的小朋友。嗑牙嗑脑袋是孩子的大忌,牙齿难好而且恢复困难,小宝在户外活动中由于追球跑磕到牙齿这件事;我们先不说责任与否,在处理孩子松动的牙齿这件事情上,频繁往返医院整牙,孩子家长要求老师写下保证书,保证幼儿园三年内孩子牙齿不会长歪等异常状况,否则幼儿园全面负责。

在幼儿安全问题上绝对无小事,很多家长孩子一旦受伤,幼儿园的赔偿达不到自己的合理要求,就会将双方告到教育局甚至到法院;在家长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的时候,我们老师也会接受单位惩罚和履行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后果。

4.家长的不重视,户外活动可有可无

几乎没有家长放学会问孩子:"宝贝今天你们出去玩了吗?做的什么游戏啊?你高不高兴呀?"更多的是询问:"今天在幼儿园你都学习什么知识啦?有没有多喝水?有没有吃饱?"尤其是到了冬天的时候,很多老人会询问老师:"老师今天天气这么冷,还出去做操吗?老师天气冷,别让我孩子参加户外活动了,这孩子风一吹着就容易生病......"此外很多幼儿不会自己穿脱外套,尤其是冬季的户外活动老师要轮流给孩子穿脱衣服,增添了老师的负担;很多时候老师怕麻烦户外活动就自然改成室内游戏了。

5.孩子体质的下降,跑不动,走不动,一动就生病

一方面环境空气及家装,饮食等方面的污染,我们的孩子们体质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有一个咳嗽的幼儿几天后全班一大部分幼儿也会出现咳嗽症状;孩子的免疫力很低,加之整天待在教室里,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和通风环境,很多孩子一病就是一冬季节,走不动跑不动,偶尔的室外环境冷热温差,就会生病。

另外家长们的爱子心切,小感冒就住院,轻则打吊瓶重则住院治疗的现状也毁掉了我们孩子的免疫力。

6.幼儿的穿着上成人化,不方便运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仅仅是我们成人,幼儿园的孩子们追风跟潮流趋势也渐长,班里一个孩子穿新款耐克鞋几天后后班里会出现至少一半耐克鞋。女孩更是追随《巴拉巴拉小魔仙》潮流,高跟鞋,纱纱裙,紧身裤,洞洞鞋随处可见。尽管老师们经常会善意提醒家长,但是家长还是以孩子喜欢穿这样的衣服为由,继续由着孩子。可我们的家长你们可知道,有多少孩子的纱纱裙会刮在楼梯拐角处,又有多少孩子会因为小高跟鞋影响自己的脚部发育,女孩的高跟鞋在参加户外的跑跳活动中能舒服吗?作为幼儿园老师我有时候真的很无奈,到底是家长想让穿还是孩子自己要求想穿高跟鞋呢?

7.幼儿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

[3]规则意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社会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前提。当前在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中存在着成人缺乏示范意识、规则定位片面、培养方式偏差等问题。[4]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引导幼儿提升自己的规则意识,养成一定的规则行为,从而为他们在集体中能够真正从事自主活动提供保障。

孩子们缺乏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经常玩着玩着就有孩子在不小心中受伤了。这是意识的缺乏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使得很多老师不敢放手户外活动。

8.上级缺乏必要有效的惩罚制度

虽然我们的教育者一再强调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有的幼儿园领导也提倡开展幼儿户外活动,但是你不出去户外活动我也没意见,缺乏必要制度和监督力度。很多时候老师出去安全考虑,户外活动就逐渐取消了,有的出去户外活动,也是类似蜻蜓点水般带着孩子们排排队对走一走就算完成任务了,户外游戏活动如何丰富有趣的开展缺乏必要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选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

[2] 选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3] 选自《辽宁行政教育学院》期刊第10期

[4] 选自龚燕,刘娟《学前教育研究》2009.1

作者简介: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户外活动 身心健康和发展 有效策略 国家基础教育宏伟目标

前言:

幼儿教育是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幼儿的成长发育关系着家庭、学校以及国家未来的发展。我们都知道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也是一个国家未来人才竞争的核心。因此,帮助幼儿更快、更好、更健康的成长是当前幼儿教育的关键所在。幼儿们因为年龄小,在家中又往往是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造成了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经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样很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这样的状况普遍存在于目前的幼儿教育当中,因此,如何搞好幼儿们的户外活动,帮助孩子们形成集体意识和形成互相协作与互相交流沟通以及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教师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提高孩子们户外活动的积极参与性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所以当务之急,幼儿教育应当注重孩子们户外活动的积极健康以及孩子们发展身心健康的重要课题,为此,开展提高幼儿户外活动质量的有效探讨就是教育必须面临的现实,我们应当从当前的幼儿教育现状出发,逐步深入的探讨提高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存在的问题

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心灵健康的基础,因此保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就离不开户外文体活动的积极锻炼。提供良好的、安全的、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就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的幼儿户外活动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明显不足。

从现行的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章程》中,我们了解到:“幼儿们每日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应不少于一小时。”同时,其他的诸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倡“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以培养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体质,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国家以及各个地方以及学校对已孩子们的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但是目前的情形却不是非常乐观,从抽样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多数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明显低于国家规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许多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场地有限、活动器材也不是十分健全,导致了很多孩子们缺乏户外活动的条件,另一方面,老师们或许出于安全的考虑,认为室内活动便于管理,而忽视了孩子们的户外活动的组织,还有一点则是很多孩子们是独生子女,缺乏集体意识,不愿意参加户外活动。这些都导致了孩子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明显不足。

其次,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活动量不足。

幼儿的户外活动应当是丰富多彩的,重要包括一些基本的体操、舞蹈、游戏以及各种器械运动的练习。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很多老师对这一点意识不够,没能很好的贯彻国家《幼儿园工作章程》的相关规定,大大的缩小了户外活动的范围,只在户外活动中进行一些简单的低强度的游戏及器械活动,造成户外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均明显较低,导致导致户外体育活动形式过于单一而且孩子们的活动量也明显不足,达不到锻炼身体的要求。

二、幼儿园户外活动设计探索遵循的基本原则

幼儿活动的开展不仅关系到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教育的根本。我们在推广幼儿园户外活动时,要有区别的对待。因为幼儿活动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在进行户外活动的设计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户外活动的全面性与经常性原则

户外锻炼的目的追求的是身心的和谐发展,为的是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我们开展幼儿户外活动,就是要本着遵循机体活动机理,全面锻炼身体的目标进行一定强度的户外活动。因此,户外活动的开展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起孩子们适应环境,提高身体协调性能,陶冶身心,愉悦情操。户外活动全面性应该注意培养孩子们各个方面的能力,不仅从身体上得到锻炼,同时从心理上培养起孩子们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坚强意志和品格。

(2)户外活动趣味性与材料的导向性原则

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从何而来?熟悉孩子们心理的老师应该清楚,孩子们对新鲜事物以及具体的体育器材等事物容易产生一定的兴趣。因此,体育器材的材料应该十分注重孩子们的身体与器材的融合性,把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作为首要考虑的条件。于此同时,在进行户外互动的组织时,我们的教学中应该多多设计并投放那些趣味性强以及安全易操作的器械材料,以此来激发孩子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各种不同体育器材的引导,开展起来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实现孩子们身体协调性的锻炼和机体体质的逐渐增强。

三、科学有效的儿童户外活动指导策略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孩提时代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的,这样很容易养成孩子们骄纵的脾气,因此,幼儿园的孩子们很多都不太愿意参与集体的户外活动,也缺乏团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如何吸引孩子们积极的参与到户外活动中,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

(1)增加户外活动里自主选择的游戏情景

孩子们天生好玩,这是童真的表现。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在活动中营造一种“游戏的情景”。要有效地提高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就要增设一些情趣性的东西,有角色参与的活动。如灰太狼和喜羊羊的故事,让孩子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中的角色,这样一来,孩子们更能乐在其中。并且在活动中,既做到了身体锻炼的目的,也达到了开发智力的效果。通过灰太狼和喜羊羊之间的斗智斗勇的游戏,把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游戏变成了运动,将运动溶入游戏,这才是最好的户外活动的体现。

(2)创设童趣盎然的运动游戏情景,并且注意师生之间的角色换位。

运动游戏情景是最能吸引孩子们的一种活动,如何将游戏变成运动是老师们要考虑的教学问题。例如孩子们都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如何把这个游戏变成一种既能锻炼身体,又好玩的游戏,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可以假设让老师和孩子们扮演游戏中的兔子和乌龟,并且让一些孩子扮演裁判。在龟兔赛跑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像小兔子一样活跃的跳动,让老师扮演成老乌龟,缓慢的爬行。这样一来,孩子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很好的完成了这样一种情景游戏,同时也拉近了孩子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而后,孩子们和老师可以变换角色,分别扮演乌龟和兔子,这样做,孩子们不光是蹦蹦跳跳的进行了身体锻炼,还学会了爬行一类的运动技巧。这样将游戏与运动结合起来,可以大大的激发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性,同时也提供了孩子们共同活动的机会,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可谓一举多得。并且因为孩子们对动物的喜爱,他们乐于投入到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并且不知疲惫,至始至终都能很好的享受这种户外活动的乐趣,可以很好的达到户外活动的锻炼目的。

结论:

文章分析了当前幼儿教育中户外互动开展存在的一些弊端,指出了开展户外活动对于发展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并且就如何提高幼儿户外活动的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几点科学有效的改善幼儿户外活动的指导意见,以帮助实现孩子们更好、更健康的身心发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云婷.《利用农村自然物开展民间编织的尝试》.《幼教新视野》.2006(3)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4篇

面对宝宝一天天的成长,如何科学添加辅食?何时开始添加辅食?宝宝户外活动有什么好处?户外活动要注意什么细节?……一个个的问题接踵而来,作为宝宝父母便不断的寻找科学帮助和指导,为此,我挑遍书店里几乎尽有的育儿书籍,并寻求专业医师和有过育儿经验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结合自己切身体会,总结并择录出几点觉得很有价值的心得意见,可供新手爸妈参考。

添加辅食

当宝宝长到一定的阶段,单纯的母乳或配方奶粉喂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于是,新手爸妈便迎来了新任务――添加辅食。

辅食喂养好习惯

1. 快乐就餐,体会吃饭的乐趣。首先,喂宝宝吃饭,本来就是件很烦琐的事情,那做父母的便不能嫌麻烦当任务,而是要带着享受的心情,让宝宝学吃饭变得快乐起来。再者,父母要尽量创造条件,保证宝宝在开心快乐时吃饭。另外,宝宝也喜欢和大人一起上桌吃饭,这时,虽多了很多的“捣乱”,但似乎体会了和宝宝一起吃饭的乐趣,也更可以体会让宝宝尽情的用手或勺子喂自己,即使吃得一塌糊涂却是对宝宝很有益处的乐事。

2. 定时就餐,专心吃饭。定时就餐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似乎是早已明确的真理,也很容易做到,而对于婴幼儿来说,似乎就没那么简单,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提高认识,并坚决做到,这不仅有利于宝宝慢慢有定时吃饭的概念,更能养成规律生活健康生活的好习惯。而专心吃饭也同样重要,一方面父母要努力改善宝宝吃饭的兴趣,引导交流帮宝宝养成专心进食的好习惯,同时新手爸妈在给宝宝喂食时也要暂时忘掉其它杂事,专心做好这一件事。

3. 适量饮食,均衡营养。在孩子是否吃饱这个问题上,大多数新手妈妈好象总是担心宝宝吃的太少,其实在吃的问题上,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准备适宜的食物,而吃什么,吃多少,则最好由孩子来决定,一般来说孩子天生是知饱饿的,强迫孩子进食的结果会让他失去这一能力,记住,没有哪个宝宝会让自己饿肚子的。再者,和成人一样,一次吃得过饱也是百害而无一利,关键是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不暴饮暴食,也不饥一顿、饱一顿无规律的进餐。另外,新手爸妈在给孩子添加辅食时更重要的是要均衡营养,以科学合理的满足宝宝成长和营养需求,这就需要父母为宝宝制定全面合理的营养食谱,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书籍和资料,关键的是要习惯不断的去用心借鉴和参考。

科学添加辅食小贴士

欧洲儿童胃肠、肝病营养学会指出,辅食添加不要早于17周,也别晚于26周;

《中国孕期、哺乳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2007)》建议给宝宝制作辅食要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辅食添加原则,由少到多,由一样到多样,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软到硬;

开始添加辅食首选谷类食物,起初仍应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后逐步营养搭配。

户外活动

科学喂养饱含父母的心血,宝宝健康成长,全家幸福。同时宝宝从降临第一天便是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也更需要沐浴阳光、亲近大自然――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好处多

1. 日光空气浴,防病健身好处多。不论春夏秋冬,家长每天抱孩子到室外活动,合理晒晒太阳,不仅能促使体内血液循环加快,刺激造血功能,防止贫血,更有益的是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使皮肤产生维生素D,从而促使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另外,婴幼儿“三浴”的空气浴在户外活动中便不知不觉的享受到了,每天让宝宝到户外接触新鲜空气,不仅能锻炼婴儿的皮肤,促进新陈代谢,也可使婴儿心情舒畅,改善食欲和睡眠状况,对宝宝的健康极为重要。

2. 亲近大自然,陶冶好性情。带着宝宝到户外去,亲近大自然,让自然界的各种动植物、自然景观给宝宝以良好的感官刺激,使之得到心灵的安灵与美的享受,培养宝宝稳定的情绪、美好的情感,为以后良好的性格形成奠定基础。

3. 开拓视野,让宝宝更多的了解世界。宝宝也许是在妈妈的肚子里憋的太久了,所以一来到这个多彩的世界,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家里的一切他很快就熟悉了,带宝宝到户外大自然便是他最好的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各种形状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朵,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他常常看得目不转睛,又目不暇接,呈现出愉悦的表情。地上挪动的蚂蚁,空中飞舞的彩蝶,水中游动的金鱼,无不吸引着宝宝的天真好奇,促进宝宝的感知发展。沐浴大自然,宝宝无比快乐,更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健康与智能发育。

户外活动知识小贴士

婴儿满月后便可逐步抱到户外活动,慢慢适应长大后,每天应不少于2~3小时;

到户外活动或日光浴时,注意不要让过强阳光直射皮肤,以防晒伤眼睛和皮肤;

宝宝外出活动要注意冷暖,一般带上帽子,宝宝不适或生病时,可减少外出;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5篇

纵观现在许多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幼儿园忽视幼儿的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场地小,户外活动形式单一等等。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孩子们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动辄感冒发烧。有的孩子身体素质差,灵敏性、协调性也差,不能应对突发事件。没有强健的体魄,将来如何面对繁重的学习负担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呢?这是很令人担忧的。

我们幼儿园在小学内部,户外活动场地比较宽裕,给我们较好地开展好户外活动提供了便利。为了真正提高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发挥户外体育活动的作用,我们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活动环境,提供活动保障

创建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是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和谐地发展的重要保证。就户外活动环境而言,必须创设实用的环境,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以幼儿为本,充分利用现存物质条件,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提高环境利用率与使用价值。

1.以人为本,精心设计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我们因地制宜,设置促进幼儿顺利展开户外活动的环境。平整开阔的操场、沙地、水池、应有尽有,园内合理安排各种供幼儿钻、跑、跳、爬的运动器械,整个布局错落有致、有高有低、有软有硬、有曲有直,大大满足了孩子们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另外,在走廊上根据孩子的身高垂挂一些小玩意儿,让他们练习纵跳触物;在平整场地上,画上了富有情趣的、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迷宫”,孩子们入园、离园时不由自主地会玩上几次“跳圈”、“跳格子”等游戏,真正体现了环境的教育价值、活动价值。

2.科学划分,合理利用

在户外环境的创设上,我们更注重区域的划分。按内容划分成种植区、沙水区、大中型器械区、体育活动区、自然观赏区等等,满足各种教育目标的需要,为开展好户外活动提供条件和帮助。按年龄段来划分,每个年级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场所内提供与此年龄段相适应的玩具器械。如:小班场地内有毛毛虫钻爬、低矮的跨栏、大号的皮球、色彩鲜艳的玩具等等,让孩子喜玩、乐玩,也便于老师协调与组织。

二、投放活动器械,提高活动质量

活动器械在幼儿户外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器械的制作和运用上,我们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兼顾

教师在投放玩具材料时,既要考虑共性,又要针对每个幼儿的能力;既要由单纯的动作训练,又要有整体的体能练习;既要有考虑地面较矮处器械摆放,又要兼顾空间立置处器械的设置。

2.科学投放

教师在选择、制作玩具时一定要做有心人,一定要做到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坚固耐用,同时结合生动有趣的游戏,将玩具的功能发挥到最大。

3.及时调整

首先根据季节及时调整,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运动量要求,所以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随时调整器械的投放。其次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调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或训练时间的长短,他们对玩具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投放并及时调整,做到有的放矢。

4.一物多玩

一种玩具有多种玩法,不同摆放、不同组合都可以有不同种玩法,如一根小小的纸棒,就可以练习跨跳、平衡,还可以把它当作球棒或作为做操器械等。教师要学会挖掘新颖的玩法,引导孩子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分享。

5.废物利用

除了购买的各种器械玩具以外,我们还立足用废旧物品制作运动器械,如边角布制成的沙包、广告纸做的报纸球、可乐瓶做的拉力器等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将广大的家长吸引到制作器械的队伍中来,在他们的帮助下,竹梯、稻草、纸盒、靠垫都转变成孩子户外活动的好玩具,为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三、创新活动内容,整合活动资源

通过深入学习《纲要》,我们认识到幼儿一日生活时时处处有教育,我们应把每个环节、每项活动都视为落实教育目标的课程。因此,在户外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户外体育活动中认真体现了整合观念。

1.增添民间游戏民间

游戏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能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其次,民间游戏对材料的要求较低,“一根绳”“一个沙包”“小竹筒”等随处可寻的东西使游戏简便易行。再次,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身体发展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2.亲子运动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父母忙于工作而无暇顾及孩子,有些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却很少有人能抽空和孩子一起运动或游戏。幼儿园的亲子运动弥补了家庭中的不足,所以受到家长的欢迎。我们先后组织过亲子结伴游、亲子运动会、亲子爬行乐等一系列活动,“你抛我接”“踩高跷比赛”“龟兔赛跑”等游戏既让家长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强化了家长运动的兴趣和能力,也让孩子在浓浓的亲情中健康成长。

3.幼儿拓展训练

幼儿拓展训练是在成人拓展训练的基础上由老师们改编而成的,除发展走、爬、跳、攀登等基本动作之外,主要是训练孩子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利用幼儿园的山坡、草坪等天然条件为孩子设置了“穿越电网”“跨越梅花桩”“地雷区”等游戏情景,每班成立一支小小拓展队,定期开展拓展训练。

户外活动是正规体育活动的延伸,它以其丰富的体育锻炼内容,灵活多样的、自由、放松的活动形式,在幼儿体育锻炼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具有正规体育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扎实有效地开展户外活动,才能实现全面锻炼身体、增强幼儿体质的目的,才能让健康永伴幼儿。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幼儿 户外活动 安全 预防措施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其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所以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集中场所,幼儿园应该加强幼儿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教育,并采取相应措施。[1]

一、幼儿安全教育的内容

对于三岁前的幼儿应该照顾到其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特征,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这一阶段的儿童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或刚刚完成这一阶段正向下一阶段过度的时期,自我意识还不够强烈。针对这一特征,其安全教育内容通常有避免单独行动、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求救、不在独处时和陌生人说话、不将硬币、螺丝等放入口中。

三岁后到学前阶段的儿童处于教育心理学中的前运算阶段,其特征是主要靠表面现象进行思维,没有逻辑推导能力。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可以示范某些自救动作或逃生措施,让学生模仿,或者让其熟记家长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并教会其“120”、“119”、“110”等报警方式,或者简单的烫伤、烧伤、出血等正确的处理方式。对于较大的儿童,教师可以指导其简单的应急避险常识,如下雨天不能放风筝、打雷闪电时不能接打电话、正确识别安全出口标志等。[2]

二、幼儿户外活动中发生安全问题的原因

1.基础设施和管理不合理

部分幼儿园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房屋建筑不合理,物品放置不规范,安全防护措施还不成熟,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例如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场地较小,容易引起推挤现象,楼梯较窄,易发生踩踏事件,滑滑梯、秋千等户外活动设施放置的地面较硬等。另外,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烈,没有很好地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例如门卫处管理混乱,校内和校外人员随意进出,门口“来客请登记”字样无人执行;校园接送制度不合理,部分教师在没有核实接人者信息的情况下,仅凭一面之词就让其领走幼儿;学生餐厅卫生管理制度不严格,对于过期食物的排查力度不够,容易引起师生腹泻、食物中毒等不良后果。

2.儿童的年龄特点

由于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幼儿特征是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动作协调性不好,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够,事情预见性较差,所以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例如经常在公众场合看见幼儿在家长能力范围外奔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理会旁边的人或机动车;部分儿童由于好奇心驱使,会对发光发热的事物感兴趣,导致随意触摸灯光、电源、热水等危险物品;部分儿童出现吞食硬币、纽扣等现象,原因是只想试试有什么后果。针对以上种种现象,教师应该抓住儿童的年龄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教育。

三、幼儿户外活动中发生安全问题的预防措施

1.创造安全的户外环境

对于幼儿户外活动场所、基础设施等多加考量,只有确保足够的安全性后才能投入幼儿的使用。对于某些事故高发场地或设施,尽量远离,或者在教师指导下接触,必要时还应该提醒幼儿注意事项。

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针对某些事故多发的学校,校方应该及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完善管理工作,并贯穿于培训、检查、整改、总结等各个环节。除此之外,将制定的每项制度都落实到具体个人和岗位,只有每个人都树立主人翁意识时,才能将幼儿的安全管理工作视为己任,现有的管理制度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另外,还可以加大监督力度,采取不定时抽查和暗访的措施进行监督,对每一位相关人员建立安全检查档案,记录并总结其工作进展和建议意见,从各个层面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其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3.适时进行安全教育

对于幼儿来讲,教师的再三强调往往不及一个游戏更能使其印象深刻,所以根据这一点,教师应该将安全教育与游戏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加强儿童的安全意识。例如可以通过经典游戏“你来比划我来猜”进行简单安全标语的记忆,通过“老鹰捉小鸡”游戏中部分同学的不正确姿势或有安全隐患的动作来提醒并及时指导其正确做法等。除此之外,可以适时组织幼儿观看消防人员或交警的实地演练视频,增强其模仿力和安全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户外活动中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和管理不合理以及儿童的年龄特点所致,针对这种现象,其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创造安全的户外环境、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适时进行安全教育这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照顾到儿童的人身安全,促进其更加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进江.中小城市幼儿园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南阳市幼儿园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3).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7篇

1 《装备规范》编制简要过程

《装备规范》编制同时列为四川省教育厅基教处的研究课题和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

1.1 成立了标准起草制订组,明确分工和职责

四川省教育厅技术物资装备处于2011年4月成立标准起草制订组,由处长任组长,副处长任副组长,实验教学科、质量监督科等相关业务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和市(州)、县(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教研部门的业务骨干、部分幼儿园园长组成标准起草制订组成员,明确了各自的工作任务、职责和时间进度安排。

1.2 进行专项调研,形成标准草案

为了解全省各地幼儿园装备现状及新形势下的装备要求,一是进行书面调研,将调研问卷发到21个市、州的84所城市、县镇、农村幼儿园,了解幼儿园师资、办园规模、园舍建筑,户外活动场地、玩教具配备、设备设施及图书配备等情况;二是深入到富顺、崇州、彭州等川内城市、县镇、农村等不同类型的多家幼儿园,实地进行了调查并召开了座谈会。标准起草制订组通过总结分析各种意见、反复讨论研究,认真学习国家及沿海省份的装备规范,拟写出初步方案,完成标准结构体例设计。

1.3 召开专题研讨会,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分别于2011年9月和10月召开了两次《装备规范》研讨会,组织标准起草人员、教育装备专家、幼教专家、企业代表以及幼儿园园长进行研究讨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装备规范》(征求意见稿)。

1.4 充分征求意见,不断完善《装备规范》

技术物资装备处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发至全省各相关部门,标准起草制订组对全省有关市(州)、县(区)教育技术装备处(所、站)和幼儿园反馈的35条意见都进行认真梳理分析。2011年12月,又专门召开了由省、市(州)、县(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教研人员和幼儿园园长参加的《装备规范》研讨会,按国家标准和四川省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再次研究讨论确定标准的相关指标。

2 制订依据

2.1 政策法规依据

1)《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41号)。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2010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41号)(以下简称“国十条”),制定了促进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体系,在“国十条”的第八条“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提出“加强对幼儿园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2)《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10〕18号)。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第六条指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幼儿园(学前班)教师指导用书和幼儿图书、玩教具和材料推荐使用办法。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3)《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3月9日国家教委令第25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基二[2012]4号)、《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9月11日国家教委令第4号)、《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2011年11月教育部、卫生部第76号令)、《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教育部、卫生部令第14号)、《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试行)》(1988年7月1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及餐饮服务许可审查规范(国食药监食[2010]236号)。

2.2 标准依据

JGJ 39-8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饮食建筑设计规范》;GB 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GB 84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GB 17498.1-2008

《固定式健身器材》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0002.1-2008《标准定内容的起草》第1部分:儿童安全;GB 21746-2008《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总则》;GB 21748-2008《教学仪器设备安全要求仪器和零部件的基本要求》;JY 0001-2003《教学仪器设备产品一般质量要求》。

3 主要内容

规定了四川省幼儿园园舍、户外活动场地等的基本设置要求;教学活动、办公、生活及安全所需设施、仪器、设备、器材、玩教具、图书资料的基本配备要求,用于指导四川省幼儿园的建设、装备。

对幼儿园幼儿活动教室及配套的寝室、卫生间、储藏室的使用面积及设施设备配备进行了规定,这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场所;对幼儿园能完成音乐、舞蹈、体育、阅读等多种教学活动的音体活动室的面积和设施设备配备进行了规定;对幼儿园根据幼儿兴趣和办园特色设置的科学发现室、美术室、图书室、建构室、小厨房活动室等兴趣活动室(专用活动室)的使用面积和按其功能定位配备的相应设施设备、专门的玩教具和活动材料进行了规定,要求幼儿园可根据办园特色选建科学发现室、美术室、建构室、小厨房等活动室;对幼儿园开展卫生保健工作的保健及观察室的使用面积及器材设备配备进行了规定,包括必要的体检、简易外伤处理器械、常见外用药品和卫生消毒设备;对幼儿园厨房使用面积,副食加工间、烹饪间等功能区及用具设备配备进行了规定;对幼儿园办公及辅助用房和办公设备设施配备进行了规定;对幼儿园计算机教学办公系统、校园网、广播系统等信息化系统配备进行了规定,实现幼儿园行政、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对保证幼儿园的安全监控报警系统配备进行了规定;对幼儿生均图书及年生均新增图书、教师用专业报刊、工具书及教参书进行了规定;对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生均活动面积,跑道、游戏运动场地、沙地、玩水区、种植园、饲养区的设置及建设要求进行了规定;对满足保教任务基本要求所应配备的玩教具按照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建构、出版物、工具材料8个大类30个小类分园配和班配进行了规定;幼儿园装备安全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四川省幼儿园建筑设计安全、各类设施设备、户外活动器材、室外大型游玩设施、教玩具的安全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

4 主要特点

4.1 实现了全方位的装备

《装备规范》规定了幼儿园园舍、户外活动场地等的基本设置要求;教学活动、办公、生活及安全所需设施、仪器、设备、器材、玩教具、图书资料的基本配备要求。全方位的装备体现了教育装备、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的进一步融合。

4.2 强化了幼儿园装备安全要求

安全、规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装备规范》重点突出了“安全”要求。其安全内容包括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配备的设施、设备、器材,户外活动器材、室外大型游玩设施,玩教具的安全要求以及安全标识等方面。

4.3 体现了幼儿园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幼儿园兴趣活动室(专用活动室)的划分越来越细,类型越来越多。幼儿园兴趣活动室(专用活动室)呈现向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装备规范》规定了科学发现室、美术室、建构室、小厨房、美术室等兴趣活动室(专用活动室)的装备要求。

5 对贯彻执行《装备规范》的建议

5.1 处理好《装备规范》中 “必配”“选配”关系

按《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川教〔2012〕174号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装备部门指导幼儿园逐步实现教学活动、办公、生活及安全所需设施、仪器、设备、器材、玩教具、图书资料配备达到地方标准的基本要求(《装备规范》中配备数量没有加括号的是“必配”),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并且对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按同一标准、同一尺度同等对待。

5.2 按《装备规范》设置好幼儿园的教学、办公、生活用房及户外活动场地

教学、办公、生活用房等各类用房设置、户外活动场地数量、面积按规模为6班、9班、12班进行设置。

5.3 按《装备规范》要求,建设好音体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兴趣活动室(专用活动室)

1)音体活动室是每个幼儿园必须建设的,实际上是一个多功能活动室,在《幼儿园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2010年)中定义为音体活动室。

2)幼儿园可根据办园特色选建科学发现室、美术室、建构室、小厨房等活动室。兴趣活动室实际上是专用活动室。在《幼儿园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2010年)中定义为兴趣活动室。

兴趣活动室(专用活动室)的设置能满足儿童在分班活动室中不能满足的兴趣发展和交往需求的空间要求,以及添置分班活动室难以放置的形象性和素材性的中大型玩具的要求

兴趣活动室(专用活动室)配备的玩教具应适合儿童接受水平和操作能力。兴趣活动室(专用活动室)的玩教具数量能满足大、中、小班的需要。兴趣活动室设施设备器材的配备数量按大班35个人的用量确定。

5.4 按《装备规范》要求配备管理好玩教具

1)分类。

《四川省幼儿园装备规范》在玩教具的配备方面,根据教学需求、幼儿年龄分层、学习内容、玩教具功能分类,规定了玩教具的配备要求。

根据教学需要分为“班配和园配”,如大型健康类运动器械是园配,如美工和打击乐器是班配;根据学习领域和玩教具的功能分类,班配和园配的玩教具按照学习领域和玩教具的功能,分成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建构出版物、工具材料类。

班配玩教具又根据幼儿年龄分层:幼儿园大、中、小班配备玩教具的品种和数量有不同要求。

2)编号。

大类编号以“一”至“八”大写阿拉伯数字黑体表示;大类中的小类编号以带括号“(一)”至“(八)”大写阿拉伯数字黑体表示;小类中具体配备的玩教具为大写拼音W加4位小写阿拉伯数字表示。编号顺序不分园配和班配,第一位数字代表玩教具所在的大类,后面三位是顺序数,在每一大类中起始终结。

3)配备数量。

园配数量的确定一是根据教学需要,二是与幼儿园规模大小有关。

班配数量的确定一是根据教学需要,二是与配备使用的幼儿园大、中、小班有关。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8篇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活动;游戏化;策略

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有效实施,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添加剂,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科学有效地组织好户外活动,可以让幼儿拥有健康强壮的体质和阳光、开朗、活泼的个性。《指南》健康领域中也指出,经常和幼儿一起在户外运动和游戏。游戏能使幼儿主动、愉快地学习。幼儿户外活动需要趣味性、游戏化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才能促进身体的和谐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倡让户外活动游戏化,以进一步推进幼儿健康活动科学化组织的总体水平。

户外活动游戏化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水平,通过对活动环境、内容、指导和评价的游戏化的恰当运用,让幼儿以自愿、主动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过程,从而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体验中获得体能锻炼,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结合我园实际,在《指南》的引领下,我们在户外活动开展中作了许多尝试,不断寻找科学的策略,让“游戏化”的组织形式渗入户外活动的每个环节,尝试着让户外活动真正成为孩子最喜欢的学习活动,让“游戏化户外活动”点亮孩子的一生。

一、追寻“真乐园”――游戏化环境的“三融”策略

《指南》指出:“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因此,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让幼儿自主而快乐地参加户外活动。幼儿园必须充分开发空间潜能,创设幼儿游戏环境,特别是空间、场景创设和材料提供上都能够体现游戏化的特点,从而让幼儿园成为儿童成长的真正乐园。

1.游戏场景――融入真情实景

受幼儿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更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情景性的活动和游戏场景更能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因此,每次户外活动前,我们非常重视活动情景的设计,让活动一开始便吸引幼儿自然融入其中,愉快地参加活动。

(1)“小故事”式情境

每个孩子对故事都有浓厚的兴趣,比如,《小兔乖乖》《拔萝卜》和《三只羊》等都深受小班孩子的喜爱,因为里面不仅有可爱的动物形象,更有吸引孩子的故事情节。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可根据孩子喜爱的、熟悉的故事情节融入活动当中,让情节在活动中再现,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还能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小兔采蘑菇》就是以孩子比较熟悉并喜爱的《小兔乖乖》的故事中截取的一段内容所创设的。把情境设为小兔从家里出发,去地里采蘑菇,然后把蘑菇送回家。在去蘑菇地的途中设置了行进跳的格子,为了采到香香的蘑菇孩子们认真地按照老师的引导开开心心地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行进跳的练习,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乐此不疲,积极参与,让运动量得到了保证。

(2)“器械拼拼”式情境

户外游戏区是孩子们天性释放的场所。为满足儿童对户外游戏环境的需要,在户外活动中我们运用不同的器材创设了幼儿喜欢的情境,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如,户外活动《拯救小动物》,就利用了操场旁的长围栏,用宽绸带拉成障碍网,用垫子给小勇士爬行,用平衡木当成小桥,突出的围墙摆放小动物,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当幼儿看到如此有趣的场景时,便立刻欢呼了起来,都积极要求争做“小勇士”,孩子们投入地爬过“低矮的山洞”,小心翼翼地走过“摇晃的小桥”。整个过程,孩子们情绪高涨,活动让每个孩子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创造性游戏”式情境

利用游戏创设情境,开展户外活动,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特别喜欢。如“微马路”“微广场”等的创设,让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虚拟”的世界。如:在“微马路”中,幼儿用呼啦圈作为“方向盘”,体验交通规则、安全驾驶、文明行车(不醉驾、不逆行、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微马路”的创设,让孩子们不仅练习了走或跑,还丰富了许多安全知识,幼儿特别喜爱,玩得不亦乐乎。

2.游戏材料――融洽童心童趣

在_展户外活动中,只有幼儿自主参与,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才能保证活动的量与质,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要让孩子主动地参与,让孩子们体验到活动的快乐,材料的提供和运用是关键,游戏化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自然而然地对孩子产生活动的兴趣,让材料的隐性作用得到最大的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1)读懂童心,改造材料

以往,户外活动的材料不论从外形,还是名称都是枯燥和单一的,如踩高跷、扔沙包、走平衡、钻山洞等,无法较长时间地吸引幼儿。因此,我们想到了赋予材料“生命”――给它们设计有趣的形象,让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拉瓶跑”的活动,一直以来,习惯于把可乐瓶用绳子简单地系一下,孩子们玩一次就爱理不理了,材料的功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好。怎样让材料真正与孩子有效互动呢?我们从材料外形上去想象,发现可乐瓶像极了人偶娃娃,于是给它们装上了灵动的眼睛、小巧的鼻子、不同的发型,里面放上了跑动时发出声响的沙子并取名为“瓶子娃娃跑起来”。简单改装后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孩子,只因你读懂了童心,让满操场都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

隐性指导策略主要体现在活动材料上作的标记等,使该器械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用教师一一讲解、指导,孩子们看一下就知道该怎么玩。如我们用草席制作的“坦克”供幼儿钻爬,教师在“坦克”上划上了两只“小手印”,暗示孩子爬行时,两只手要摁在线上不会偏失方向,小小的暗示,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关注童趣,选择材料

在户外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具有可变性、挑战性的材料更能持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它们不但能让幼儿主动参与,更能培养幼儿大胆、勇敢的好品质。比如,好玩的轮胎活动中,我们只给幼儿提供了大小、重量不一的轮胎,可孩子们却玩出了新“高度”:有的孩子把轮胎当成地洞,玩起了打地鼠游戏;有的当成小船,在划船;有的爬进里边和同伴躲猫猫;还有的把轮胎当成小桥在上面走等等,越是看起来摇摇晃晃让老师担心的时候,孩子们越是玩得开心。可见,可变性、挑战性的材料会让孩子在操作中有更多的想法,玩得特别有童趣。

3.游戏空间――融汇温情温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我们这里指的游戏空间是指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游戏环境,给幼儿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我们不仅在物质环境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我们更应该相信孩子、了解孩子,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使其充分感受到被教师同伴接纳、喜欢的快乐,建立自信心。

(1)体验温情――平等民主

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动力。在户外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经常做幼儿的大朋友,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重视与幼儿交流,通过亲切的目光、关切的问候、轻柔的抚摸、百变不厌的启发引导,与幼儿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同时,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幼儿的自尊,接纳幼儿的个性,发现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允许幼儿因情绪低落而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理解幼儿的发泄行为;让幼儿敢于说“不”等。让幼儿深深体验到老师的爱护,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就更加浓厚,目标达成度就更高了。

(2)感受温暖――鼓励肯定

我们在面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时,给幼儿的第一个评价就是微笑。如:在一次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拍球活动时,发现一个男孩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是在那里神情专注地往网里踢球,老师便俯下身微笑着小声地对他说:“你在玩什么游戏呢?”他开心地说:“老师,我昨天和爸爸看足球赛了,你看,我也会踢足球了。”他发现老师不仅没有批评他,反而欣赏他,因此这位幼儿在后来的拍球活动中也非常投入。其实每位幼儿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尤其是对于胆小、内向、体质较弱、能力^差的幼儿,老师更应该多鼓励、多表扬,尽量不让他们受挫折。在活动中,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幼儿自身进步的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让幼儿认为 “我是很棒的!”“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能成功。”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定能感受温暖,拥有自豪感,精神上获得愉悦,这样会使幼儿每天都很自信、快乐。

二、体验“真快乐”――游戏化内容的“三自”策略

户外活动内容是多样的,但一次有趣的户外活动却离不开活动内容的精心选择,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挖掘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具有游戏性的活动,更能吸引孩子去主动锻炼。

1.传统游戏――角色自发

体育游戏有角色、有情节,还带有竞赛性质。体育游戏的内容广泛、有趣,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在把有情节、有角色的体育游戏渗透到户外锻炼活动中,如“小兔拔萝卜”“青蛙跳荷叶”等,具有可爱的角色、形象的情节,这样一下子使活动的过程具有游戏化特征,便更好地满足了孩子的需要。

2.民间游戏――规则自创

民间体育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具有规则性,充分挖掘和利用民间体育游戏资源,创设良好的民间体育游戏环境,在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通过组织与指导,既可以充实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内容,还可以增强幼儿体质,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提高户外活动的质量。我们会在提供这些耳熟能详的民间游戏后,首先,让幼儿了解各个游戏的规则;其次,熟练学会玩每个游戏;最后,让孩子参与重新制定不同规则,进行老游戏新玩法。如:老鹰抓小鸡、滚铁环、跳皮筋、骑竹马、踢毽子、打陀螺、丢手绢、捉迷藏等,都是孩子们特别熟悉的游戏,孩子们在玩玩、改改中,增加了新鲜感,参与的积极性就不用言说了。

3.自创游戏――内容自编

我们也尝试和孩子一起改变一些体育游戏或者民间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变换游戏材料,增减游戏情节,创造出新的游戏内容,不断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如我们开展了《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的改编活动,教研组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对游戏进行改编,从而生成了许多新的游戏。

可见,户外活动中传统游戏、民间游戏和自编游戏的加入,让孩子每天的户外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们的参与性更高了,活动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证,有效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展现“真性情”――游戏化指导的“三让”策略

教师在活动中的情绪、语调和姿态的不同往往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和兴趣。因此,在开展户外活动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幼儿情绪影响和感染,老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和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活动中,并用游戏化的语言、体态等更好地引导孩子愉快活动。

1.角色语言――让互动更平等

都说语言是一门艺术,有时老师不能放下自己成人的身份,和幼儿交流时过于成人化,就不能引起孩子情感上的共鸣,陷入尴尬的境地。在活动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使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入老师描述的活动中,有效地减少与孩子的距离感,得到他们情感上的认同,这样才能牢牢抓住他们的兴趣。如,在《青蛙抓害虫》的活动中,教师扮演青蛙妈妈,热情地招呼:“宝宝们,快到妈妈的身边来!”运用夸张的语言、表情来引发孩子投入故事的游戏情景中,孩子们被“妈妈”吸引住了,纷纷围到妈妈的身边,然后自然而然地带上孩子们跟着妈妈一边听音乐,一边做运动,情绪特别愉快,老师和孩子也在情景中变成“青蛙妈妈”和“青蛙宝宝”,在活动中,老师用青蛙妈妈的角色和幼儿进行对话、交流,孩子的活动就更加自由、轻松。

2.激励语言――让参与更积极

在游戏中,教师以自身的语言不断地去感染他们,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如:在幼儿对攀爬区里的“钻山洞”失去了兴趣后,我们就激励幼儿:“我们是一群勤劳的小蚂蚁,我们搬些粮食到洞里储存,好吗?”孩子纷纷“响应”。背着“粮食”勇敢地往前爬。在“小蚂蚁运粮食”的有趣情节中,幼儿再次练习了钻爬的技能。运用游戏语言较好地解决了幼儿的问题,将游戏语言转化到幼儿的行为动作上去,能激励孩子更积极地参与户外游戏活动。

3.夸张语言――让行为更投入

孩子有了耳朵听,也要用眼睛看。那么老师在孩子面前的肢体形态就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活动中时常需要老师夸张的肢体动作渲染活动氛围,让孩子进入活动情境,如:带领孩子在《小兔采蘑菇》中,教师在引导孩子进入有大灰狼出没的场景时,就蹲下身子,放轻脚步,悄悄地走,像是怕惊动山上的大灰狼一样,有了老师肢体动作的渲染,孩子们也就自然地进入活动场景中去了,当然大灰狼适时的张牙舞爪式的入场,也会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在老师的情绪场中活动得更加投入、愉悦。

当然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我们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目标,并能为实现目标而克服困难,坚定完成目标的决心,以促进每幼儿的健康发展。

四、细品“真个性”――游戏化评价的“三有”策略

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位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情况,对幼儿户外活动情况给予科学评价。对于某个孩子来说,也许教师肯定了他的一个微小进步,就会铸就未来大的收获,因此,教师科学的游戏化评价一定会给孩子带来一份惊喜,使得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做得更好。

1.小舞台有大展示

每一次户外活动结束阶段,我们会为孩子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让舞台上的主持人、演员,台下的观众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户外成果的展示,因为有了角色,孩子们的情绪不同,台上演员表现得更加认真,台下观众倾听得更加投入。

2.小现场有大愉悦

户外活动结束后,我们会让孩子把今天玩的游戏的情节再进行表演,把游戏现场再现给孩子们。或者通过录像的方式,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视觉感知中,自己去欣赏同伴的模仿过程,自己做出判断,通过相互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积累户外游戏的经验,从而增强对户外活动的兴趣。

3.小角色有大身份

在户外评价中,我们始终在《指南》背景下,慎重、科学解读幼儿行为,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始终坚守“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这一底线而努力探索。因此,每到评价环节,教师就尝试用游戏中的角色来进行点评,或者请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发表自己的看法。如,玩龟兔赛跑的游戏后,可以这样评价:“小兔子,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这样,孩子会特别愉快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 设计 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92

The Outdoor Environment of the Kindergarten

Design Review over the Past Decade

WU Zhiqin

(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Guizhou 563099)

Abstract Our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design kindergarten outdoor activities can be summariz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First Thoughts on outdoor activities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design itself; the second is comparative study 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chievements in this regard; the third is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the proposed real problem and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kindergarten outdoor environment; design; review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引起了园林和建筑设计、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人员的研究兴趣,大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催生了不少研究结果。本文对有关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的理论研究文献进行述评,希望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本身的思考

1.1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内涵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内涵,大家的观点较为一致。师卫华认为室外游戏场地、室外小品、铺装、植物绿化等是幼儿园的室外环境主要成分。①陈捷频认为室外环境设计的要素要从造型、色彩、安全、材质、尺度和行为心理等方面来探讨。②

汪颖赫认为,就空间分布来说,幼儿园户外环境指在幼儿园内,与构筑物里面空间相对应的空间形态,在幼儿园构筑物以外,它是由构筑物及建筑围合而成的,有可能还包括构筑物或建筑物;就景观分布来说,是指在幼儿园中,对行走、穿越、游戏和休息、交往等具有服务功能的包含游戏场所、沙水地、通道、植被等各种硬质、软质景观设施场地。③

孙娜分析了幼儿园户外环境的类型及特征,将幼儿园户外环境功能分区为集散区、体育运动区、游戏活动区、绿化观赏区和劳作体验区。④武艳艳提出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基本板块包涵功能性空间、场所性空间和领域性空间。⑤

1.2 关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原则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基点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原则。汤志民提出幼儿园游戏场设计原则有统整性、发展性、多样性、挑战性、创造性、近便性及安全性。⑥

师卫华提出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五项原则是安全性、开放性、主体性、游戏性、教育性。范磊提出了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有系统化、现代化、人本化、开放化、游戏化、趣味化、幼儿化等。⑦

可见,以上设计原则大都体现了关注幼儿与环境的关系,突出幼儿游戏的自主性、趣味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2 关于国外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成果的介绍

师卫华在其博士论文中介绍了以下四位学者的研究专著:一是美国的Linda Cain Ruth (琳达・凯恩・鲁思)的著作《简捷图示儿童绪论建筑环境设计手册》(2003年出版),为之后的设计者提供了与儿童有关尺度的参照标准。二是美国的AnitaRulOldS(安妮塔・鲁伊・奥尔兹)创作的《儿童保育中心设计指南》(2008年出版),本书从多角度非常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了儿童保育的中心设计相关方面的内容。三是德国的Mark Dudek马克・杜德克的著作《学校与幼儿园建筑设计手册》(2008年出版),书中论述的建筑和室外空间的设计是有关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四是西班牙建筑师帕科・阿森西奥的著作《世界幼儿园设计典例》(2003年出版),本书收集了22所幼儿设计案例,都是来自全世界的设计作品。⑧

张莅颖介绍了英国在进行学前教育户外游戏环境设计时考虑以下方面:室内教育环境和户外游戏环境的衔接、游戏场地的面积、游戏场地的布局、固定设备设施、当地的气候条件、地面状况、座位安排、环境的外观和物品储藏地的安排等。⑨

德国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崇尚自然,园内有大片活动场地,草地沙地、水沟以及花草树木,活动场上放置了废旧物品和自然物材料,孩子们可自由搬动它们,此类做法使孩子们与自然的亲近得到促进。日本幼儿园的自然环境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游戏和探索需要,而不是用来欣赏。幼儿园室外地面绝大部分是沙土地,供幼儿嬉戏和探索。⑩

朱海婧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指导思想,并从政治经济文化视角深入分析了美国幼儿园实施中的一系列过程环节,和我国进行比较,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建议。

3 关于我国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实践成果

3.1 对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相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概括为以下方面:(1)幼儿园选址的客观问题、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整体性把握不足;(2)细部处理不适宜、个性空间及趣味性设计不足、绿色空间及可持续性设计不足、器材器械单一、缺少大量的自然元素;(3)资金缺乏导致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体育知识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3.2 优化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设计的建设性意见

(1)针对不同地域的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研究。这类研究注重不同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地设计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蔡琦分析了寒地住区幼儿园户外环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寒地住区儿童活动环境设计原则、具体建议,突出气侯和地域文化性的特点。 董筱娓认为西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应注意童真童趣,注重安全性;整体突出,兼顾层次性;动态环境,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冷晓阳对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进行地域性分析,提出了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的实际应用。

(2)从室外环境的整体设计着手的研究。建筑设计师黎志涛于2006年出版了《幼儿园建筑设计》一书,付瑶于2007年出版了《幼儿园建筑设计》一书,这两本书整合了学前教育学、环境心理学和景观设计学等多领域的知识,较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幼儿园建筑设计的理论,过程与方法及设计规范等。

武艳艳提出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的设计策略是在空间格局上追求开放与整体、在空间设施上追求个性与趣味、在环境设计上追求绿色可持续、在材料投放上追求丰富与多变。 孟成伟提出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应实现户外环境功能与景观的和谐与融合,要力求为幼儿设计自然化的幼儿园环境,固定的和可移动的游戏器械相结合,应排除公园化和乐园化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建设这二种趋向等观点。

师卫华、汪颖赫等人系统研究了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总体方案,包括户外环境设计,这其中的设计内容有幼儿园建筑布局、户外游戏场地、通道、绿化、水体、铺张和小品。

研究者注重从户外环境的整体来设计,但研究中对户外活动区域的细节及区域间的联系性和层次性方面的关注度仍然不够。

4 展望

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观点,但也存在很多重复研究的情况,对其他方面的关注度不高,思维扩展性不够,且部分文章只是感性认识,未做深度和系统分析。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为使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更趋人性化,研究者需对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幼儿游戏活动开展科学、细致的观察与分析,从而深入了解幼儿活动的特点和需要,并关注户外活动区域设计的细节,以及活动区域间的层次和联系。(2)多学科领域人员参与研究是有必要的,今后相关研究可将园长和教师吸收进来,并做到以下三结合:一是将室内和室外环境设计结合起来;二是将室内外环境设计和室内外活动衔接起来;三是将户外环境创设与户外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相结合来研究,最终做到户外环境创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系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与管理研究”(编号14ZC252)和2014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4C 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②⑦⑧ 师卫华.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的当前我国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9.

③ 汪颖赫.幼儿园户外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④ 孙娜.幼儿园户外环境设计探讨[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

⑤ 武艳艳.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研究――以济南市部分幼儿园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6.

⑥ 汤志民.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与实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

⑨ 张莅颖、张世锋.英国开展儿童户外游戏理论与实践[J].学前教育研究,2010.8.

⑩ 王欣.日本幼儿园自然环境的创设和利用[J].早期教育,2003.9.

朱海婧.美国幼儿园环境设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

蔡琦.寒地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环境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5.

董筱娓.从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看西部幼儿园环境创设[J].科教导刊,2012.12.

冷晓阳.北方幼儿园户外设施设计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

户外活动意见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老龄化;户外休闲空间;适应性

TU982

当人类社会伴随着时代飞速发展的步伐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3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97%以上,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1/5。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后,我国现已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且近20多年来,以每年302万人的速度增加,到21世纪中将达到4亿多人,即每10人中将有3位老人。老龄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的居住、医疗、休闲生活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各地的养老机构、老年公寓等都在悄然兴起,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对老年人来说,仅有住房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退休后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安排,他们更需要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户外空间来满足户外休闲活动的需要。

一、休闲空间概况

从房地产的发展来看,住宅小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住宅小区属于粗放型开发,设施简单,绿化单一,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第二阶段的小区建设风格代表了一种消费时尚,开始出现了会所设施,注重小区的外部环境,并且开始倡导“人车分流”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第三阶段则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进行了强化,引进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生态环境概念,关注人与自然的融合,并注重小区内的亲和力。与这三个阶段相适应的住区环境设计的演变也经历了绿化概念、环境规划、景观设计三个过程。总体来讲,八、九十年代建设的小区,环境设施相对落后,老年人普遍反映不能满足户外休闲活动的需求。调查反应虽然近几年建设的小区环境已有较大改善,但是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很多老人抱怨绿化环境差、功能设施不理想、缺乏无障碍设计、空间缺乏人气氛同等等。由于目前居住区户外环境的服务对象大都是全民性的,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空间场所,缺少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更为细致和完善的设计。

二、老年人对休闲空间的需求

不同性别老年人对休闲空间的要求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总结,归纳出影响老年人户外休闲空间的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绿化状况、设施状况、平坦状况、环境氛围、噪音状况、空间层次这六个方面。女性老人的结果为:绿化状况>设施状况>噪音状况>环境氛围>平坦状况。

>空间层次;总体结果为:绿化环境>环境氛围>设施状况>噪音状况>平坦状况>空间层次。从性别来看,其中绿化状况的均值最小且标准差分别为1.200、1.349,二者相差极小,可见无论男性老人还是女性老人意见都比较统一,都更看重绿化环境。老年人意见比较统一的还有环境氛围。在其他几个要素上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性别影响不大,但是年龄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与老年人不同阶段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等不无关系。

二、老年人居住区户外活动特征

(一) 时域性

时域性即指老年人的活动因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M”形分布,夏季活动时间较长,早上9:00和晚饭后的19:00左右是活动的高峰时段,冬季活动时间有所缩短,活动高峰集中在正午阳光较好的10:00~16:00间,其余时段外出活动老人较少。

(二)地域性

诺特阶曾经说:“所谓地域性概念涉及空间范围内的行为发生和能产生与特定地理学上的固定空间场所有关的防御性反应。”而这种地域性的特征在环境行为学上可以称为领域性。人的领域有四点作用,即安全、相互刺激、自我认同与有管辖范围。老年人的地域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相互刺激和自我认同。他们经常习惯性的在某一时间不约而同的出现在某些地点,即使这些地点在某种程度上看来并不是合适的聚会、活动场所。由于这些地点反复的被老年人使用,使得该地点的地域性特权被人们所默认。这种地域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季节、活动方式以及城市地理区位的变化而变化。

三、住宅区发展与老年适应性休闲空间设计策略

根据调研结果,适宜于老年人的住区休闲空间设计应该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绿化力度,提高环境质量;二是以住宅小区为单位,主要集中于小区内部;三是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布局分散化。为避免给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带来影响和干扰,小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宜采取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方式,并为老年人设计合理的步行路线便于老人出行和散步健身。同时合理划分集体活动区、小型交往区和私密性休憩区域。坐息区域的座椅宜设靠背,同时与桌子有较好的匹配,满足老龄人品茗等休闲的需求;每条座椅或每处小憩之地都应有各自相宜的具体环境,如凹处、转角处等以提供亲切、安全和良好的小环境。另外,老年人在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里很难确认方位,通过休闲空间的层次和个性设计比如细部的材料、质感等变化增强其标识性可以为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带来极大的便利。除此之外,形成具有特色的老年人户外休闲空间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与气候、环境特征相适应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春秋干燥"。在绿化配植上,应多选用与气候及老年人健康相适应的绿化植物,合理搭配物种,使一年四季具有季相上的变化。由此形成的与地域气候特征及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习性相应的环境。树木平面配置在考虑构图形式美的同时。要考虑特定的气候因素。活动区域或休憩区北侧宜种植常绿树,以阻挡冬季北风和遮挡夏天日晒,还能有效地隔绝噪声、防风防沙;南侧主要选用针叶树或冬日落叶的阔叶树种,可以获得阳光充足、干燥暖和的坐息区。这样不仅能够创造舒适的小环境,还可以起到视线遮挡、分隔空间的作用。

(2)传承地域文化

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之势日趋显现之时,弘扬本土文化,塑造地域特色,不仅是时展的需要,更是展现城市文化底蕴、体现人本精神的必要。

(3)划分老年人专享和共享区域

老年人的各种兴趣团体,如京剧团,太极苑、交谊舞队等应为其提供舒适和相对私密的空间场所,为老年人设定专用的门球场,抖空竹场地、健身场所和休憩空间。老人经常聚集的或是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场所要保证环境氛围动静结合,使老人们既能被照顾到又不至于受到儿童和年轻人的影响。老年人不但表现出对同阶层老年人的偏好,乐意与“意趣相投”的老人交往,同时也喜欢与晚辈交往。

四、结语

上一篇:汉语课堂教学范文 下一篇:高校师德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