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3 02:11:55

火电厂工作经验总结

火电厂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故障;维修

作为我国电力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电厂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系统维护作为电气维护人员的重要工作对电厂机组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现代电厂技改现状以及电气技术的发展,火电厂电气维护人员应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入手,强化新技术新理论学习与掌握。同时以经验的积累,常见电气故障特征与排除方法的分类整理等提高电气故障诊断排除效率,保障火电厂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1.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故障维修现状分析

随着现代预防性设备维护理论在电厂设备维修的应用,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故障的发生率得到了极大的降低。利用预防性设备维护理论使火电厂发电机组能够在易损零件的使用寿命到期前进行更换。同时根据火电厂发电机组运行情况等科学规划设备的养护、更换时间,实现预防电气故障发生的目的。在这样的电气维修工作环境下,我国电厂电气维护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相关人员的经验、技术得到了积累与提升。但是,火电厂发电机组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能源需求下火电厂技改工作的开展使得电厂发电机组常会遇到突发故障等问题。这是就必须采用科学的诊断方式以及维护人员丰富的经验判断故障点,并根据故障情况进行排除。笔者从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入手,结合现代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故障分析与排除文献提出了现代火电厂发电机组常见电气故障与维修的方法与重点。

2.现代火电厂发电机组常见电气故障与维修

2.1强化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系统分析――常见电气故障快速排除的基础

作为影响火电厂发电机组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发电机组电气故障的快速排除是电厂设备维护部门的首要工作之一。针对电气故障快速排除需求,火电厂设备维护部门应强化对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系统的了解与分析。以对电气系统的了解为基础提高电气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在电厂发电机组技改过程中,也要针对电气系统的技改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根据发电机组电气系统技改的实际情况、设备情况等分析故障易发点,并对易发故障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方式使设备维护人员能够在发电机组电气系统故障发生时及时根据故障表现诊断故障点,为快速排除故障奠定基础。

2.2加强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系统运行、养护记录管理――提高电气故障检修效率的重点

为了切实了解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了解电气系统零部件使用情况,为故障诊断与排除奠定基础,火电厂设备维护部门还应加强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系统运行记录的管理。通过对机组运行记录的严格管理、对电气系统相关运行参数的有效记录,使设备维修人员能够在故障发生后通过不同的记录了解故障前的运行情况与异常信息,为快速判断、确定故障点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养护记录、零部件更换记录还能够使电气维护人员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对照记录确定是否由易损零部件使用寿命到期引发故障,为提高故障诊断效率、减少电气系统故障对机组运行的应用奠定基础。例如:在发电机组电气系统故障发生时,电气维护人员应首先对故障现象进行观察,并对照故障现象分析故障点。与此同时,查抄相关运行记录、设备零部件更换记录。优先考虑使用寿命到期的零部件损坏可能出现的现象。通过分析对比确定故障点,并进行故障排除。

2.3以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电气故障维修质量

根据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系统的组成,其常见故障主要集中在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调节装置、高压线路保护等方面。结合我国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系统故障维修水平、人员维修技能与经验可以看出,火电厂设备维护部门已经具有了相当高的电气系统故障排除能力。但是,受传统管理理念以及设备维修基础操作管理等因素影响,发电厂机组电气系统故障维修质量对故障的发生有专业重要的影响。因此,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故障维修必须以科学的管理方式、严格的维修操作管理实现电气故障维修质量的提高。避免电气故障维护工作造成的安全隐患,为提高电气系统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稳定性奠定基础。

火电厂应从自身管理体系的完善入手,对电气故障维修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现场挂了你、制度完善、岗位工作绩效考核等方式使设备维护人员能够在操作规范的指引下、现场监控人员的监控下保障电气系统维修质量,避免维修过程中不规范操作造成的故障再次发生,为保障发电机组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3.以电气设备分级检修方式提高预防常见故障的发生

电厂发电机组常见电气故障维修中,电厂设备维护部门应以分级检修、维护的方式预防常见故障的发生,保障电厂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通过系统、设备分级方式以及常见电气系统故障分析等制定科学的电气故障预防措施。以这样的方式减少发电机组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发生,保障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按照电气设备对发电机组的影响、电气设备重要性、电气设备故障频率情况以及维修优先级等对发电机组电气系统进行分级检修。以此实现电厂电气设备的科学管理,预防电气系统故障的发生。

4.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故障排除步骤与注意事项

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故障中,线路故障与设备故障时较为常见的故障。绝缘子老化、线路折断虚接等都将导致系统故障的发生。在火电厂发电机组电气故障发生后,应首先对运行记录进行检查,并与中心监控人员进行了解,了解故障发生前的异常情况。在此基础上到现场进行故障现象的观察,如气味、外观等。以外观检查以及异常现象分析故障点,并根据故障的实际原因进行排除。如,线路虚接应确认接触点无故障、绝缘子故障应更换新的备品备件等。通过规范化的现场维修提高故障排除效率,为减少电气系统故障对机组运行的影响奠定基础。

另外,在故障发生后,对于非常见故障或人为因素故障还应进行个别对待。在故障发生后以上述检修方式检修,同时注重与监控人员、操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故障发生前的是否进行操作,以此判断是否由于误操作等因素造成电气系统故障等。通过规范检修流程与维修过程的质量控制实现火电厂发电机组常见电气故障的维修。

结论:综上所述,火电厂发电机组常见电气故障的发生对发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电厂维护部门应针对电气系统故障维修重要性加强相关管理体系的完善。以预防性检修理论指导电气系统的维修与检修。同时,针对现代电气技术的发生加快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以此使维修人员能够了解并熟悉电厂发电机组技改后的电气系统设备等,为设备维修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对于电厂发电机组常见电气故障还应进行阶段性的经验总结与探讨。对于易损部件造成的故障应以预防性理论提前进行更换,以此减少故障发生对机组的影响,提高电厂的设备稳定性。

参考文献

火电厂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

锅炉作为火力发电厂能量转换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目前为止,已经历了无数次的锅炉技术革新,也使火电生产中流入了多种类型的锅炉产品。其中,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其煤种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好、稳定燃烧、排污量少、易控制等诸多优点而在火电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经济性直接关系着大多数火电厂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率,对其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文章主要结合某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分析。

1.提高燃烧效率

锅炉热效率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笔者的日常工作经验总结,发现对炉煤粒度的控制是提高燃烧效率的前提,同时,合理的风煤配合、一二次风配合及适当的炉腔温度也是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入炉煤粒度的控制。锅炉设计时,炉膛的几何尺寸是由密相区的速度决定的,所以要得到最佳的锅炉运行性能必须控制燃煤的粒度。粒度大,引起排渣量大,床温高,带负荷能力低等问题;粒度过细,可能导致分离器超温、飞灰可燃物高、床压不能维持等问题。合理选取燃煤粒度、确定合理的流化速度使之与炉膛尺寸相配合,是提高碳粒燃烧效率以及锅炉经济运行的重要举措。燃煤粒度的确定必须综合考虑设计参数、安全运行、碎煤机实际运行情况和冷澄器出力等多方面因素,并通过多次筛分试验,确定适合锅炉入炉煤粒度控制指标。

(2)飞灰及底灰含炭量的降低。飞灰含炭量和底灰含炭量是锅炉燃烧效率的重要参数,炭颗粒燃烧越完全,飞灰、底灰含炭量越低,主要通过合理的风煤配合和合理的一、二次风配合来实现。因为一次风量增加,内循环加强,底澄停留时间加长,对底澄燃尽有利。但一次风量增加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磨损增加。且一次风量达到一定值时,床温将降低,对底渣燃尽不利,过量空气系数也会增加,导致锅炉热效率降低。因此,需要反复进行运行调整,以确定合适的一次风量和一、二次风比率。一次风量对飞灰影响明显,它在设计上占总风量的45%(300MW负荷时,一次风量为2×202203Nm3/h)。该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调节中,为了降低对受热面管壁的磨损,将一次风量降低到2×180000Nm3/h,后来又进一步降低到2×165000Nm3/h,这一措施不仅对降低管壁磨损效果显著,同时使飞灰含炭量进一步降低,提高了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二次风配比前后灰含碳量比较

项目 调整前 调整后

飞灰含炭量% 6.78 4.69

底灰含炭量% 2.71 0.46

该锅炉通过对锅炉入炉煤粒度的控制,满足了燃烧和流化的要求,同时通过一、二次风比率(降低一次风量)的调整,有效地降低了飞灰和底灰中的含炭量,锅炉的热效率从原来的91.5%提高到92.64%,实现了锅炉的经济运行。

2.提高风机利用率

风机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耗能设备,提高和保证风机的出力可以保证循环流化床的满负荷运行,对降低送风总耗能、提高机组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该锅炉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提高风机的利用率。

(1)一次风机效率提高。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来说,一次风机是能耗大户,一次风机设计全压为35.7kPa,功率3700kW,正常运行时入口档板开度仅为9%~20%之间,风机效率较低,因此,一次风机电耗的降低成为了锅炉经济运行的关键。首先是一次风系统的运行优化。为了降低一次风机电耗,采取了降低运行一次风量、降低运行床压(一次风压)、增大一次风量挡板开度,减少节流损失等方法,在未对设备进行任何改造情况下降低了风机电耗。其次是一次风机换型。为根本解决一次风机电耗问题,在经过认真研究、慎重考虑参,决定更换一次风机。根据现场实际运行参数,对一次风机进行重新选型,风机设计风压均为28kPa,轴功率为3200kW,正常运行风机入口挡板开至50%以上,风机的效率可以提高到70%。

(2)流化风机出力的降低。风水联合冷渣器需消耗流化风,影响流化风机电耗,且需多台流化风机同时运行,才能满足出力要求;冷渣器冷却效果差,冷却水基本无温升,冷渣泵也是耗电大户。将风水联合冷渣器更换为滚筒式冷渣器,冷渣器冷却水改为凝结水,并取消风水联合冷渣器的流化风及冷渣泵。从运行的情况来看,运行状况良好,排渣温度很容易控制在150℃以下,冷渣泵可以停止运行,而且较之前可以减少一台流化风机即可满足出力要求,流化风机电流降低90A,加上冷渣泵电流30A,总电流下降120A,经济运行效益显著。

(3)二次风机和引风机出力的提高。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空预器,在设计上采用四分仓结构,二次风道两侧分别是烟气和一次风通道,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一、二次风压高,特别是一次风压,正常运行达到20kPa以上,空预器中漏风严重。锅炉空预器平均漏风率达到了15%以上。为改善空预器漏风状况,完善空预器密封扇形板,采用自动调节,效果显著,锅炉空预器漏风率从15.8%降至6.2%,且—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电流均有一定幅度下降,满足经济运行要求。

3.提高汽温合格率

汽温调节是影响锅炉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该锅炉由于气温控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气温温合格率仅为75%,并且超温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和经济性,必须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气温合格率,以实现锅炉的经济运行,通过笔者的发现,汽温控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外置床锥型阀不能投入自动调整,运行人员操作量大,床温、汽温的调整往往不能兼顾,容易引发超温事故;锅炉热容量大,负荷变动时滞后性强,汽压煤量波动大,造成温度波动;系统复杂,调节变量多,影响因素多,主蒸汽有6个减温水调整门,再热蒸汽2个,还有4个外置床入口锥型阀,自动调节系统调节品质欠佳;床温调节对汽温影响大,特别是单侧给煤线故障时,床温波动幅度大,导致汽温随之波动。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优化协调、燃煤自动调节逻辑,尽可能减小由于煤量、汽压波动给汽温调节带来扰动;增加汽温调节的负荷前馈,升负荷时增加减温水,反之减少减温水;优化床温自动调节逻辑,设置床温自动调节死区为8℃,外置床入口锥型阀自动调节区间为5%~35%,减小外置床入口锥型阀调节频度,预防事故情况下锥型阀过调,减小对汽温调节的影响;制定不同工况下汽温控制措施,加强异常工况手动干预效果。通过以上改进措施,主、再热蒸汽汽温的合格率稳定到了99%,充分保证了锅炉的经济运行。

4.结语

通过采取文章所述的各项优化措施,该循环流化床锅炉实现了经济运行,不仅保证了运行的安全性,还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节约运行成本,整体上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火电厂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了坚持贯彻电力工业“安全第一”的方针,提高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保证安全发供电,保障电力职工在电力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条例。各级电力生产部门应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网、省局、各发电厂、供电(电业)局、调度局(所)、县电力局(农电局),以及电力试验和修造企业。

第三条电力安全生产的目标。主要有:

1.不发生特大事故;

2.不发生由于本单位人员的责任而造成的重大事故;

3.主要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平均每台每年不超过下列数值;

火力发电厂:2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5次/台.年

12.5万千瓦机组4次/台.年

5—12万千瓦机组3次/台.年

水电厂:10万千瓦以下机组2次/台.年

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2.5次/台.年

4.各种设备非计划停运率、事故率和人身伤亡率低于部颁发的考核指标;

5.容量在八十万千瓦及以上的火电厂,以及主变压器容量在100万千伏安及以上或输电线路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供电局,每年实现一个及以上百日无考核事故记录;

容量在五十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厂每年实现二个及以上百日无考核事故记录。

其它火电厂和供电局及县电力局每年实现二个及以上,水电厂每年实现三个及以上百日无考核事故记录。

第四条各级电力生产部门都必须负责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做到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第五条为了加强安全工作,在电力系统实行安全监察制,因此设立安全监察机构。

第六条电力生产单位对发生的事故都应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报告、处理,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第七条安全管理要充分依靠群众。企业党团组织对党和国家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实行保证监督;企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实行民主管理保证“安全第一”方针的执行。

第八条电力安全生产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主业和副业的关系;经济效益和安全的关系;在用电紧张的情况下,多发多供与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关系;保证大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与投产试运的关系。在这四个关系中,都必须以安全生产为主体,不能对安全生产有所忽视和动摇。

第九条电力部门的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1.自觉遵守本条例,监督本条例的执行;

2.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认真贯彻执行与安全有关的各种法规和规程制度;

3.及时反映和按规程规定处理一切危及人身和设备系统安全的情况;

4.有权制止任何人的违章作业;

5.有权拒绝接受和执行有明显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重大损坏的违章指挥;

6.对上级单位或领导人员的决定和命令有异议时有权提出意见,但上级领导坚持时仍应执行,在执行后可越级反映;

7.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和安全日活动;

8.积极参加技术革新、科学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十条本条例自1988年1月起执行。各单位可在不违反本条例原则的条件下,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二章领导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一条各级最高行政领导是本单位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和指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的责任。

第十二条各级最高的行政领导和负责生产的行政领导,在加强安全生产、开展反事故斗争中要不断提高科学性和预见性,要做好常规情况可能发生特大事故的思想准备。

第十三条网、省局局长和生产副局长的安全职责:

1.熟悉和掌握下列情况:

(1)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

(2)熟悉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等有关规程;

(3)熟悉本局所制定的与安全有关的各种规程制度;

(4)熟悉所管辖电网的主结线图;

(5)掌握所属各发电厂、供电局、中心调度所领导班子的配备情况和存在问题;

(6)掌握所属各发电厂、供电局安全运行情况,以及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

2.生产副局长除熟悉第十三条之1中的各项外,还应熟悉和掌握下列情况:

(1)熟悉锅炉监察规程、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电力系统稳定导测、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等国家和部颁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种规程制度;

(2)掌握本局所管辖范围内主要设备系统的性能、运行参数与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的主要缺陷、薄弱环节以及重点反事故措施与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3)熟悉本局所管辖主要系统各种主要运行方式;

3.要认真落实年度反事故技术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所需的费用。这部分费用的安排和使用应充分听取安监部门的意见,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交由安监部门安排使用。

4.组织制定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层层贯彻落实。

5.健全安全监察机构,支持安全监察人员履行监察职责。

6.亲自阅处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安全通报等,并负责结合本单位情况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和措施,组织落实,督促实现。

7.局长每年至少一次,生产副局长每年至少二次深入到所属企业的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8.局长每季主持召开一次,生产副局长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安全情况分析会,听取各有关部门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9.在发生特大事故时,局长或生产副局长必须亲自主持调查处理。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应督促有关部门认真查处,必要时,也应亲自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发电厂、供电局、县电力局的厂(局)长和生产副厂(局)长的安全职责。

1.厂(局)长、生产副厂(局)长应熟悉和掌握下列情况:

(1)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

(2)熟悉电力工业技术规程和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等;

(3)熟悉本厂(局)所制定与安全有关的各种规程制度;

(4)熟悉本厂(局)电气一次系统的主结线图,发电厂厂长和生产副厂长还应熟悉主要热力系统和水工设施及消防系统图、总平面布置图;

(5)掌握各职能科室与所属分场(工区)领导班子和主要技术骨干的配备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6)掌握全厂(局)主要设备和附属设备的容量参数,运行情况以及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与薄弱环节。

2.生产副厂(局)长除了上列各项外,还应熟悉和掌握下列情况:

(1)熟悉锅炉监察规程、压力容器监察规程、电力系统稳定导则、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等国家和上级部、局所颁发的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典型运行规程、检修规程、试验规程和其它规程制度;

(2)掌握本厂(局)各单位技术人员与生产骨干的配备情况和存在问题;

(3)掌握全厂(局)设备系统各种运行方式;

3.组织编制和审批本单位的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劳动保护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排“两措”经费,并督促实施。

4.组织制订各级领导人员和职能部门的安全责任制以及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检查,层层贯彻落实。

5.健全安全监察机构,支持安全监察人员履行监察职责。

6.经常了解分析安全生产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每月至少组织和听取一次安全生产情况的分析和汇报。发电厂、供电局的领导还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夜间巡视和参加一次车间或班组的安全活动。

7.副厂(局)长每周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碰头会,及时确定解决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8.及时组织修订现场规程,保证其准确无误。

9.了解本单位人员技术水平与思想动态以及培训提高的情况。

第十五条网、省局、发电厂、供电局、县电力局的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总经济师总会计师以及其它副厂(局)长,应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具体条例可由各单位另行制订。

第三章安全监察及其机构的设置

第十六条部设“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在部领导的主持下,由有关司、局和全国产业工会的负责同志组成,统一领导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各司、局按职责划分,实行安全的归口管理,共同配合,保证安全生产的实现。部安全生产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主管安全发供电的司局,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1.网、省局的安全监察机构在局长(生产副局长)和总工程师领导下工作,并受部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监督。根据管辖单位的多少、范围的大少,配备足够的安全监察人员(一般不应少于七人,若工作范围扩大,必要时,可适当增加名额)。

2.发电厂、供电局等基层单位应设安全监察科,在厂(局)长、生产副厂(局)长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工作,业务上受网、省局安全监察机构的领导。

3.网、省局中心调度局(所)配备专职的安全监察工程师,在局(所)长,副局(所)长和总工程师领导下工作,业务上受网、省局安全监察机构领导。4.发电厂、供电局的主要分场(工区)、县电力局根据工作需要设专职安全员。其它分场(工区)、可设兼职安全员,在主任、副主任领导下工作,也可由本企业安全监察机构派驻,并在其领导下工作。

5.班组中设兼职安全员。

分场(工区)与班组安全员和本企业的安全监察机构组成三级安全监察网。

第十八条安全监察人员应在作风正派,实事求是,勇于坚持原则,身体健康,熟悉专业技术并且有五年以上现场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中选聘。分场(工区)和班组中的安全员应在技术人员或四级以上工人中选聘。

现有的安全监察人员和安全员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加以培养,限期达到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要求。

第十九条具有十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可申请参加部安全监察工程师的考核,合格者由部发给安全监察工程师证书,具有五年以上安全监察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技师可申请参加由网(省)局安全监察机构组织的考核,合格者由网(省)局发给安全监察证书。

第二十条各级安全监察机构的变动和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人的任免,应征得上一级安全监察机构的同意。

第二十一条对安全监察人员的奖励、升级与处分,由本企业领导会同上级安全监察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完成好坏,共同评价。

第二十二条安全监察人员属于生产人员,享受现场生产人员的同等待遇,按现场标准发给安全劳动保护用品;安全监察机构应根据工作需要完善监察手段,配备必要的监察设备,如安全监察用的交通工具,录音设备,照相、摄像设备等。

第四章安全监察机构的职责和职权

第二十三条安全监察机构的主要职责:

1.宣传安全生产方针,监督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上级指示的贯彻执行。对违章作业、设备运行状况、安全措施和防护装置的状况、设备重大缺陷和隐患以及人员技术状况等进行监察;

2.监督现场培训计划的执行,监督并配合有关部门搞好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考试和反事故演习;

3.参加新建、改建、扩建、检修、更改工程和技术革新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4.参加安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包括国外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鉴定;

5.参加事故调查,及时做好事故及可靠性的统计分析,找出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带倾向性的问题,并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

6.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劳动保护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批准后监督执行;

7.对本企业各单位安全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8.组织和指导安全网活动,充分发挥分场(工区)班组安全员的作用;

9.及时用快报、通报、录像等手段向生产、基建、设计、制造、物资和科研等部门反馈安全经验和事故教训的信息;

10.监督劳动保护用品、设施的发放和使用。

第二十四条安全监察人员的职权:

1.监察企业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贯彻。

2.进入生产、施工现场、调度室、控制室检查安全情况;向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制止危及人身和设备、系统安全的违章作业。

3.有权向上级单位反映、汇报情况。

4.在事故调查中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和人员索取事故原始资料;制止破坏事故现场的行为,发现事故原因分析与事实不符或对责任者的处分不当时,有权提出否决性的意见,报主管领导批准;对本单位隐瞒事故、阻碍事故调查的行为以及对事故的分析、认定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有权直接向上级单位反映。

5.提出对在安全生产上做出贡献者进行表彰奖励的建议;对事故过失人员、违反安全规程制度的责任者和有关领导责任者,根据情节轻重,提出处理意见。

6.对安全生产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发出《安全监察通知书》,明确指出整改内容,督促有关领导限期解决。逾期不改者,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五章规章制度

第二十五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的经验总结,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各级电力部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部颁发的与电力安全生产有关的各种规程制度。

第二十六条国家颁发与电力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程制度主要有:

1.《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2.《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3.《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5.《劳动保护监察条例》;6.《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7.各种与电力生产有关的国家标准;

8.其它与电力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程、条例。

第二十七条部颁与电力安全生产有关的规程制度主要有:

1.《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线路部分)、(热力机械部分);

3.《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

4.《电力工业热力系统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5.《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6.《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7.《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试行)》;

8.《电业生产人员培训制度》;

9.有关电力工程设计方面的各种技术规程;

10.有关电力基本建设、施工方面的各种技术规程;

11.有关电力生产方面的各种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其它典型规程制度;

12.有关电力试验方面的各种技术规程。

第二十八条各级电力部门均应按照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七条中规定的安全法规和规程制度以及设计、制造等方面资料与上级部门所发的与安全有关的技术通报,结合现场实际编制各种必要的现场规程制度,并定期进行修订。

第二十九条“两票三制”(工作票、操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与轮换制)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制度,必须认真贯彻。

第六章安全培训与考核

第三十条新工人必须经厂(局)、分场和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新招收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到现场独立担任工作前也应进行安全教育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规程考核。

第三十一条发电厂、供电局的各主要及辅助岗位上的运行检修和试验等工人、技术员都要经过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焊工、起重工、爆破工,机动车、船驾驶员、潜水工、带电作业人员等工种的工人,还应经专门的安全技术训练,经有关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允许上网工作。

第三十二条新任命的各级领导(含总工程师)应先学习有关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规程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并经上级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后上任工作。

第三十三条各级电力部门每年应制订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除了对各级领导、专业人员分级进行安全教育与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外,应有计划地培训各级安全监察人员。并按下列规定进行安规考试:

1.网、省局局长、总工程师、生产技术处、供用电处、安全监察处处长、调度局(局)长(含副职)由部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组织每三年考试一次。

2.发电厂及供电局的厂、(局)长、总工程师、主管生产和技术的科、安全监察科长,调度主任(所长)(含副职)由网、省局安全监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每两年组织考试一次。

3.其它人员的考试,由各企业安全监察科配合有关部门,每年组织考试一次。

第三十四条各网、省局、发电厂、供电局、县电力局应编写事故汇编,有条件者还可编写或摄制有关安全、工业卫生和消防方面的书籍、图片、幻灯片和录像,设置安全教育中心(室),对职工进行多种形式的经常性安全教育。

第三十五条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应增设安全技术知识专业课程,在实习课中,应学习部颁安全工作规程和有关条例及规定,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第三十六条对参加电力生产的合同工、临时工、非本企业的实习人员和其它人员,也要经过严格的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

第七章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管理

第三十七条保证电力安全生产,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是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安装、生产运行等各阶段的共同任务。因此,必须实行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共同保证“安全第一”这一方针的实现。

第三十八条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管理是指在各个阶段中都必须从人员、规程、设备等各方面加强全面的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实行安全质量监督。电力生产运行阶段的安全和效益是检验电力生产全过程各阶段成绩的主要标准。

第三十九条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管理应达到:

1.电网结构合理,发供电设备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2.从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到生产运行等各阶段都有健全的安全与质量的规程、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

3.各部门的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均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各部门都有健全的安全和质量监察检验机构,监督“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方针的贯彻。

5.能及时、全面地把生产运行阶段反馈的有关安全和质量方面的信息做为全过程改进安全、提高质量的主要依据,并及时改进。

第四十条在设计制造阶段应做到:

1.规划设计工作应严格按国家和部颁规程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充分听取生产部门的意见,满足生产部门提出的合理要求,如生产部门与设计部门有不同的意见时,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协调。

2.设计部门应按规定编写《安全和劳动卫生》专篇,对人身安全、消防、防爆、防暑降温、防腐蚀、工业卫生等都应有完善的措施,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3.在审核设计文件和图纸时,各级审查人员应对设计负有安全责任。

4.设计部门要及时吸取生产中反馈的威胁安全生产的问题和事故教训,改进设计,必要时修改设计标准。

5.设备购置合同签订后,必要时生产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分别派出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人员到制造厂对订购的设备生产全过程的质量进行现场监造。

第四十一条在施工建设阶段应做到:

1.一切设备和建筑设施的安装建设均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资料和制造厂说明书进行。

2.工程中有关安全和劳动卫生的项目不得任意削减。

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会同生产单位加强质量监督,严格执行验收制度,质量不合格的不验收,没有取得生产单位发给验收合格证的设备不能试运行。工程项目未全部完成的机组不能投产。

4.新建、扩建工程必须贯彻执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是投产的“三同时”原则。

5.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影响生产设备系统安全运行时,施工单位应在生产单位的配合下按规定采取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第四十二条生产准备阶段应做到:

1.新建、扩建工程项目初步设计经过审批后,上级单位即应按部颁规定提前配备生产人员并组织培训。

2.生产单位在新设备投产前应组织专业人员结合实际编制各种现场规程制度和技术管理基础资料,经审批后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通过考试合格。

3.生产单位在新设备投产前应指派有关人员参加新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4.新设备试运前应完善各种安全设施。

第四十三条设备投产运行阶段应做到:

1.新建扩建火力发电设备移交生产后实行半年试生产制度。试运行的好坏做为对设计、制造、施工安装等单位安全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

2.在新设备移交生产时,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向生产单位移交各种图纸资料、安装记录、备品备件、专用试验设备和工器具等。

3.不断通过对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定期试验和故障分析,及时掌握设备部件的磨损和老化规律,搞好更新改造工作,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要根据现场情况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不断修订、充实现场规程,保证其准确无误。

4.设备检修应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5.要开展现场培训,定期轮训,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6.各项改善劳动条件、保证安全的设施,应同生产设施一样,及时进行维护、检修和管理。

7.对事故、障碍、异常要认真对待,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第八章安全例行工作

第四十四条发电厂和供电局的安全例行工作:

班组的班前会和班后会。上班(开工)前结合当班工作任务,做好事故预想,布置安全措施,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下班后总结当班工作,找出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表扬安全工作好的人和事,批评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的不良现象。

安全活动日。每周固定一次安全活动,由分场(工区)主任统一安排,根据上级安全监察机构的要求进行安全活动。

监督性巡视。各级领导人员要定期深入现场查岗,检查劳动纪律,规程制度的贯彻及设备缺陷管理等情况。监督性巡视除白天进行外,还应在夜间、节假日期间,尤其是在后夜进行。

定期试验维护检查。各单位运行部门应根据各类设备的特殊要求,按值编制每月、每日设备定期维护、试验和备用设备切换项目日程表,并严格执行。

检修部门应定期检查设备,及时消除缺陷。每年组织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各一次。查规程制度的贯彻情况;查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查安全思想;查缺陷和隐患。

各单位还应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事故规律,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全面普遍的和专业、专项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前,要编制好检查提纲,明确检点。

第四十五条安全分析。各网、省局,各基层单位应定期进行安全分析,总结事故教训和安全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第四十六条安全监察例会。部电力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季召开例会一次。每年组织一次安全监察活动。各网、省局每半年召开一次安全监察例会。

第九章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第四十六条反事故措施计划是有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反事故斗争的重要方法,其内容包括事故对策,上级颁发的事故通报和反事故技术措施,需要消除的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设备缺陷和提高设备可靠性的重大技术改进措施等。

第四十七条反事故措施计划应在编制企业年度大修、更新改造工程计划之前,由企业主管领导组织安全监察部门、生技部门和有关单位提出,经局(厂)长批准后执行,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十八条反事故措施计划所需资金按项目的内容、性质,在本单位大修、更新改造或成本费中优先安排。

第四十九条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各企业每年都应编制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以下简称“安措计划”)。其内容包括有关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对策、加强防尘、防毒、防噪声的综合治理、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防止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措施等。

第五十条安措计划由安全监察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主管生产领导组织审查,并征求工会的意见,经局(厂)长批准后执行,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第五十二条安措计划的资金,按国家有关规定,每年从更新改造资金或生产发展基金中安排,列入单位的实施计划。

第五十一条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措计划经批准后,安全监察部门应经常督促检查落实,并将检查情况按季、年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企业主管生产的领导对本企业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措计划的实施负全面责任。

第十章承包工作的安全管理

第五十二条不论采取哪一种承包形式,在合同中都要有明确的安全要求和质量标准,以及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对安全应负的责任。

第五十三条对本企业基层单位或职工承包本企业生产任务的安全要求:

1.承包发供电任务必须认真执行安全工作规程和运行规程,不许超负荷运行或使设备带病运行,防止硬撑、硬挺,拼设备,该停不停,应修不修。

2.承包设备检修或更改工程,必须按规定的项目进行。保证质量优良。不许为了片面追求缩短工期或减少费用开支,随意削减工程项目,不执行安全技术措施,或使用不合格的设备、配件和材料。

第五十四条对由外单位或由本企业领导的集体企业包括服务公司等,承包本企业生产工作或工程的安全要求:

1.承包单位持有上级劳动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具有法人资格并具备以下条件:

(1)有能胜任承包任务的领导班子、熟悉承包工程及施工现场有关安全要求的技术人员和熟练的工人,以及完善的施工机具和安全防护设施。

(2)能准确执行发包方有关的规程制度。

(3)有安全监察机构和施工质量监督系统。

(4)接受发包方安全监察部门和质量检查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2.对有可能造成停电、误触、误碰、触电或其它事故的任务,应由发包方共同制定安全组织技术措施,明确责任后方可开工。

第五十五条企业只有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或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条件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才允许到外单位承包工程。第五十八条由企业领导的集体企业或服务公司应纳入本企业安全管理的范围,也应配备安全监察人员,建立安全网,开展安全活动和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第十一章事故调查及安全信息反馈

第五十六条事故调查必须严格执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和其它有关的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坚持“三不放过”。

第五十七条事故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研究事故规律,开展反事故斗争,并通过反馈事故信息,为提高运行、检修、设计、施工安装水平及设备制造的可靠性创造条件。

第五十八条事故调查要做到及时、准确、完整。事故发生后,必须认真保护事故现场,调查人员应立即赶到现场,收集有关的各种原始记录和技术资料,对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比较典型的事故应进行录像;事故分析应实事求是,查明事故发生、扩大的原因和暴露的问题、责任,采取防止事故的对策。认真填写事故调查报告,保证准确及时上报。

第五十九条对发生的责任事故必须严肃处理。对严重,,工作不负责任,违章指挥,安全管理不善等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应追究有关主要领导人员的责任。

第六十条对特大、重大事故以及其它性质严重的事故,应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邀请派人参加调查。第六十四条为了全面吸取教训,事故发生后除了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外,还应及时将事故信息反馈到与事故有关的单位,如设计、制造、修造、安装和科研等部门,必要时应邀请他们派人参加调查。

第十二章奖惩

第六十一条在安全生产中,应贯彻奖惩相结合的原则。对安全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奖励;由于失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以致造成事故者,应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触犯刑法者,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奖励可分为:表扬、奖励、晋级、授予荣誉称号等。

经济处罚可分为:免奖、罚款、赔偿经济损失。

行政处分可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第六十二条各级电力部门的奖励制度或奖金分配原则应体现“安全第一”的方针,把安全生产作为评奖的首要条件:安全责任大和贡献大的奖励高于一般的,运行人员高于其它人员,主要工种高于一般工种,工作条件艰苦的高于一般的,大机组值班人员高于小机组值班人员,直接参与安全管理的技职人员高于一般管理人员。

第六十三条生产单位安全奖励应设立:长期安全无考核事故记录奖、特殊贡献奖、千次操作无差错奖和综合奖。各网、省局根据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奖励条例。也可根据地方的情况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奖。奖金由网、省局的安全奖励基金(包括从利润基数留成和超额利润留成及其它超产奖中提取)中支付。

第六十四条对保持长期安全无考核事故记录的大容量的主力发电厂和供电局,以及在安全上有特殊贡献的单位或个人,由部授予特殊奖,奖励办法另订。

第六十五条在综合奖中,安全部分的奖金额一般不应低于40%。其它超产奖、省煤节电奖等都应从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安全奖励。

第六十六条各项安全奖金的发放应经本单位安全监察部门审核同意。对弄虚作假、隐瞒事故者,一经发现,除扣除已发出的奖金外,还应严肃处理。事故未查明作出结论者,暂停发奖,在查清后再决定补发或停发。第七十一条各单位应以适当的形式总结表彰在安全生产中作出显着贡献的先进单位、集体或个人。网局每两年一次,省局每年一次。

第六十七条发生特大事故和未完成事故率指标的网、省局由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十八条发生重大和一般事故的单位,由网、省局制定考核办法处罚。

第六十九条凡发生重大事故经过分析确认责任属设计、修造、施工、安装等部门者,应由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有关责任单位施行罚款,并给予责任者应得的处分。第七十五条各项事故扣罚款应用于安全奖励或加强安全生产的措施费用,由安监部门安排使用。

第十三章现代化安全管理

第七十条为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实现安全装备现代化,安全工器具现代化和安全管理现代化。

第七十一条实现安全装备现代化。主要有:

1.主力发电厂的大型机组和超高压枢纽变电站应逐步装设安全监控装置、巡回检测自动记录装置和各种主要运行参数的自动记录装置与故障录波器等装置。大型锅炉应装设灭火焰监测等保护装置。

2.高压配电装置应设具有“五防”(防止带负荷拉、合刀闸,防止误拉、误合开关;防止带接地线合闸;防止带电挂接地线;防止误入带电间隔)功能的闭锁装置。

3.结合五项技术监督(金属监督、化学监督、热工仪表监督、电气仪表监督)和其它测试手段,开展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为实现在运行中诊断设备故障创造条件。

4.研究综合治理尘、毒、噪声高温、静电等措施,对有害职工身体健康的生产工艺或繁重手工劳动应改革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不断改善现场劳动条件。

第七十二条实现安全工器具现代化。主要有:

1.输电线路检修要普遍采用无线电通讯工具。

2.研制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系统的验电器,携带型接地线,带电作业工具和登高防止高空坠落等工器具。

3.进一步改造革新,其它各种安全工器具达到轻便化、机械化、电气化。

第七十三条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主要有:

1.逐步实现从基层企业到网、省局和水利电力部都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事故统计分析,实现电子计算机网络化,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加速安全信息的反馈和交流。

2.吸取国外可靠性管理及安全系统工程方法的经验,结合我国多年来安全管理和事故统计分析工作,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电力工业安全管理系统。

上一篇:计划员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督导部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