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管理范文

时间:2023-10-10 11:54:36

混沌管理

混沌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混沌;mis;混沌吸引子;分形;蝴蝶效应;混沌管理

1 引 言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现代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稳定性,使得越来越多

的管理理论家们倾向于将mis理解成为非线性系统、复杂系统,并且用非线性系统理论、复杂系统理论研究mis发展的过程,解决和解释mis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目前将非线性系统理论尤其是混沌理论与mis管理相联系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而应用混沌理论分析mis的特性,研究mis演化的模式及其过程的管理,对发展mis管理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及实际指导意义。

2 混沌理论简介

混沌学研究起源于1960s edward lorenz的天气预测模型“蝴蝶效应”,正是这一“蝴蝶效应”模型,揭示了自然界表面看起来杂乱无序的事物中惊人的某种秩序。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普遍认识到混沌的存在与其重要意义,并对各领域的混沌现象进行大量研究;20世纪80年代混沌研究在全球迅速推广,物理、生物、化学、经济、管理等领域对混沌的研究都取得了可喜成果。自然总是如此神秘,杂乱无章、不可预测的运动背后隐藏着其内在规律性,而且这种规律并不随外界扰动而改变,这就是混沌。

2. 1混沌的概念

“混沌”,本意是“混乱无序”的意思,但是其描述的对象却具有无穷自相似结构。究竟什么是混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定义,科学家们只能通过混沌系统所表现出的一些普遍现象总结出其所谓的本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洛伦兹教授认为混沌表征一个动力系统的特征,该系统存在完全混沌和有限混沌两种形式,前者表现为系统中大多数轨道显示敏感依赖性,而后者则是系统中某些特殊的轨道是非周期的,但大多数轨道是周期的或准周期的。协同学创始人哈肯从过程的角度指出了混沌的含义:“令人惊奇的是无规律运动来源于完全确定性方程,为了表征这个新的现象,我们定义混沌来源于确定性方程的无规律运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混沌是宏观无序、微观有序的现象。”综上,我们可以认为所谓混沌是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来自系统的内在随机性。

所以混沌并不是混乱无序,而是在确定性非线性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貌似随机的有序运动过程,是系统在内在随机性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时间、空间的宏观复杂现象,它存在于不可积分的非线性系统。

2. 2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

混沌运动的基本特征包括:

(1)宏观上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由以下3个方面来刻画:①内随机性。②非周期性。 混沌行为永远不准确地重复自己,没有可辨别的周期使之在规律的间期重复。③对初值的极度敏感性。 混沌现象敏感地依赖其初始状态,初始状态小的差别将导致较大的结果差别。这种对初始状态极度的敏感使之表现为不稳定性和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预测性。

(2)微观上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①无穷嵌套的自相似结构。②普适性。在混沌的转变中会出现某种标度不变性,代替通常的空间或时间周期性。

(3)有序性与无序性的互补。以前人们通常将系统的有序与无序截然分开,通过混沌的研究,人们发现有序与无序存在着交界域,那就是混沌。

2. 3混沌理论的3个基本概念

2. 3. 1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

蝴蝶效应来自于洛伦兹在20世纪60年表的一篇名为《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会不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的论文。洛伦兹指出,亚马孙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会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场风暴,他把这种现象戏称做“蝴蝶效应”,意即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2. 3. 2混沌吸引子(chaos attractor)

吸引子是系统的收敛表现,对行为运动范围的控制和限制体现出4种不同的吸引子:不动点、极限环、环面和奇异吸引子。不动点是将系统的行为收敛为一个静态的平衡点,极限环和环面均收敛为周期性的行为,而奇异吸引子则趋向不同于前三者的收敛行为,它具有分数维的吸引子。一个混沌吸引子就是某个混沌系统的核心。对于全球天气这个特殊的混沌系统,其吸引子就是气候,即那些至少已偶尔出现过的天气性的集合。

2. 3. 3分形(fractal)

分形就是指组成部分与其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形态。分形具有“自相似”的特征,即取分形图形的任一部分进行适当放大,便仍可得到与原来整个图形相似的图形。形成自相似结构的机制是其自身的反复迭代,并且根据这一原则可以模拟自然界中存在的许多分形现象。分形和混沌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混沌吸引子就是分形。

混沌只不过是运动现象的表面形式,在混沌运动的背后其实隐藏着确定的秩序。混沌中的秩序是所有了解混沌理论的人们都愿意接受的混沌学的一条公理。事实上,这种混沌中的有序是在各学科领域普遍存在的规则,这种规则同样适用于对mis问题的研究。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并将对混沌中的有序在mis中的可能运用进行分析。

3 mis的若干混沌特性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关键的、战略性的资产。信息系统对于优化组织内部的信息及知识流动、实现公司的最优管理和决策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信息系统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3. 1mis的涵义

从不同角度去看mis,可以得到许多关于mis的定义,笔者比较倾向于我国管理信息系统界著名学者薛华成教授的定义,即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此定义不仅仅将mis看成辅助管理者决策的人机系统,而且将其延伸到整个社会—技术系统中去,从系统本身转到系统与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

3. 2mis的混沌特性

现在我们用混沌理论来分析mis,是指对处于混沌环境或处于混沌状态的mis应用混沌理论加以管理。对mis混沌管理的具体涵义大体上指两个方面:一是将mis看成是一个混沌系统或是mis处在混沌环境之中,这是应用混沌理论解释和解决mis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基本前提;二是把混沌理论和方法应用于mis的管理实践,这是混沌管理的最终目的。混沌理论揭示了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与无序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为我们理解mis系统的动力学演化规律,把握动态、不确定的世界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方法。

作为一个非线性系统,通过对其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mis系统具有以下一些混沌特性:

(1)内在随机性。内在随机性是为了区别外在随机性而引入的一个概念。对一个完全确定的系统,在一定的系统条件下,能自发地产生随机特性称为内在随机性。外在随机性指的是外界干扰对系统动力学特性造成的影响呈现出的随机特性。实际系统的随机性往往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混沌动力学理论就是用来研究系统内在随机性的工具。mis系统内部充满了非线性的关系,作为基本组织单元的个体——人员之间就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比如信息系统用户的培训、信息系统专家的招聘、合作以及绩效评估等等。总的说来,mis系统就是一个由自由个体通过一定的固定规则和复杂关系构成的一个耗散结构系统,系统具有自组织和内在随机的特性。

(2)耗散性。mis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在不断地“耗散”从外界输入的数据的同时,通过mis系统内部各种不同的转换机制,再向用户输出信息。mis系统的这种耗散性使得系统在保持开放性、独立性和灵活性的同时,又能产生系统在整体上的稳定性(或可重复性)。

(3)分形性。这使得mis系统可在形态、功能等方面同时具有自相似性,也可使系统仅在某一方面具有自相似性;混沌系统的分形性同时提高了整体与部分之间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的相关联的方式。如在mis演化的扩张阶段,一个财务子系统的建立在结构、功能等方面与企业mis系统的整体具有自相似特征,因此它们都是mis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分形现象。

(4)初值敏感性。从混沌学的观点来看,mis系统属于混沌系统,因为它具有混沌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微小的初值变化就会造成系统状态的巨大变化,也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这种情况在mis系统中则大量存在着,比如系统的结构、运行及控制方式都没有大的改变,而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失误就可能会导致企业巨大的损失以至于企业的破产。这是因为在系统的动力学区域内,某些行为(分岔参数)存在着分岔点,分岔点前后系统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状态。因此对于mis系统管理者来说,找到并控制这些关键因子(分岔参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于有经验的管理者来说,凭经验与直觉就可以确定某些关键因子。

4 混沌理论在mis中的应用

混沌可以看作是含有某种有序的无序,对混沌的研究是揭示无序中的有序。在mis中,利用混沌理论可以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分析预测、挖掘其内在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控制mis的运行。

4. 1降低mis决策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实施mis的目的就在于通过预测和控制能力来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效率。混沌理论认为系统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预测性。因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使高层在做出决策的过程中增加其决策结果的可预见性,使得决策的风险得到有效的降低。如股票市场上的mis,面对时涨时跌的市场行情,需要进行监控并及时产生相应的信息通报相关人员,一个微小的数据变动可能会在若干年之后引起一场股票风波,mis需要对这个数据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实现mis的预测作用。利用混沌理论有针对地进行预测,及早采取行动,进行有效控制,化风险为收益。

4. 2从混沌中寻找规律,实现mis的有效控制

mis每天要收集和处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貌似散乱无序,其实有一些存在着相互联系。在mis中运用混沌理论,有助于mis数据的收集与mis数据的集中统一,使其很好地成为mis的信息资源。如在美国沃尔玛的一个超级市场的货架上,尿布和啤酒赫然地摆在一起出售,一个是日用品,一个是食品,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物品摆在一起的结果是尿布和啤酒的销量双双激增。沃尔玛超市为什么要将这两个商品摆在一起?摆在一起的结果为什么会使销量激增?原来,沃尔玛超市对一年多的原始销售交易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发现在美国有孩子的家庭中,太太经常嘱咐他们的丈夫下班以后要为孩子买尿布,而丈夫们在买完尿布以后又顺手带回了自己爱喝的啤酒,因此啤酒和尿布一起购买的机会是最多的。这就是mis中的混沌。通过混沌理论,可以帮助mis管理者在面临貌似无序的现象的时候,可以采取稳定的有序的控制手段,使得系统在无序中有序,达到混沌的和谐。

4. 3提高mis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与自然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有主观能动性、动态性、资本性、社会性,流动性等基本特点。同样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有内在随机性和初值敏感性等混沌特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建构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基本前提的。根据理性人的行为理论,每个人都以效用来评价自己所获得的报酬,并以此来决定他们将要实施的行为;另一方面每个人亦有非理性的一方面,例如人的感情、心理作用等,这就意味着人们做事有的时候凭一时的冲动而不是遵循着理性人的假设,而这有可能取决于当时的环境。虽然我们说人的行为有时候从其外在形式上看是不确定的、无序的,但多数情况人们还是遵循着一定的理性的原则。基于此,企业可以根据其人员的混沌性特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5 研究展望

混沌理论应用于mis还是一个非常前沿的研究领域。结合混沌理论以及mis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研究方向。

5. 1mis系统的混沌特性识别

mis系统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进一步了解系统的结构、功能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混沌理论来进行混沌特性识别。混沌特性的识别主要在于计算混沌系统的lyapunov指数、混沌吸引子分形维、正测度熵等参数。

5. 2mis的预测研究

mis的预测的最新发展是应用混沌学方法,清晰地分析mis系统的非线性关系特征,在混沌中寻找秩序。混沌理论对传统的预测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传统预测的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性原理和随机原理需要修正。同时,混沌理论也提出了新的预测观,包括预测的系统演化原理、不确定性原理、非因果关系原理、内随机性原理等。混沌理论还发展了预测思想和预测理论与方法,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预测领域中存在的诸如什么是可预测的、什么是不可预测的等一些基本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伊利亚·普利高津. 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伊利亚·普利高津. 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 [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3] 薛华成. 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刘存柱. 混沌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4,(12).

混沌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混沌管理;量子思维;战略指导图[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4-0016-02

咨询实践当中,我们会热衷于将管理工具进行模式化的嫁接,以行业分析及企业内部资源能力评估作为战略制定的基础,海量数据的处理以及预测来实现咨询的“科学性”,然而,市场永远是由一群实用主义者,而非浪漫主义情怀的消费者所构成,很多情况下我们试图用更理性、结构化的思维去把控市场时却发现用深刻的人文情怀去预知未来的消费者需求,其结果往往输得不明所以。可以说,最终检验管理者成就的是市场业绩,唯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成就而非知识。

正如德鲁克所言,“任何热衷于将管理科学化或专业化的尝试必然导致一种尝试,它希望消除实践中不可知的因素——它的风险,它的波动,它的破坏性竞争以及消费者的群氓观念,非理性思考。”然而,当下市场环境下的经济波动早已不同于往日,更确切地说,更多的未知以及不确定性才是常态,因为我们不仅存在于经济事物的内部,是经济的“一分子”,而且我们还与大环境相互作用,携带着我们自己的能量去影响周围环境。那么什么样的思维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当前复杂的环境?

1量子思维,混沌管理的风向标

反思企业界的成功案例,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时痴心妄想、表面上毫无逻辑的企业家行为往往都成功了,孙正义,软银的创始人,当年创立软银的时候,好不容易说服了两个人跟他一起创业,发表就职演说宣称五年以后要成为日本最著名的投资银行,10年以后要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投资银行之一,没等他说完,一个人赶紧就跑了!而目前的软银早已成为了全球投资的巨鳄,全球超过600家公司的投资,拥有300多家 IT 公司的股份;只有小学四年级学历的潘宁,凭借手锤、手锉等简陋工具,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打造电冰箱之时怎可能预想到,13年后的他早已是营业收入34亿元科龙集团的领军人物!代表人物还很多,不能否认,在那样一个骚动的年代往往会成就传奇的人物,然而,我们谁又能否认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事情往往无法用一个简单的框架来限定。

在自然科学、牛顿力学能统治的这个世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往往是痴人说梦,因为客观规律是不能违背的。但是在思维以及商业领域,尤其是在这些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我们却发现事物的发展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在这些领域,它们不完全遵守简单的加法规则,经常会出现一种量子跳跃,物理学上叫跃迁,就是飞跃地变迁。

传统思维是一种连续性的,线性的、黑白对立的这种思维方式,来规范一个非常充满不确定的、有许许多多我们未知的变量组成的世界,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倾向于用线性的思维去思考我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产生的结果,往往会把很多的可能性扼杀。因为当我们对未来做预期之时,往往忽略了我们也是在身临其中,无意间作用于我们将要发生的未来,而这不同于简单的以静态的思维看待我们自身的战略规划。

量子思维容忍跳跃性,容忍可能与现实之间无穷的变量影响。其实质就在于让管理者在这复杂多变的“动态”中保持一种“恒定”,毕竟动荡只是市场周期的一个“局部片段”而已,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清晰的将目标锁定,允许路径的多样,过程中必然会预见多个关键节点选择,因此,敏感的预见到每一个关键节点,时刻保持警惕就显得尤为重要。量子思维就是要我们容忍变动,关注拐点,以“非常态”即“常态”的前提假设去发现“奇异吸引子”,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改变路径,建构最终实现目标而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因此,我们有理由,也有必要对未来、对事业抱有充分的想象力,这就是量子思维跟普通的机械思维最不一样的地方。

2混沌管理,战略思维的新引擎

营销战略权威科特勒与管理大师约翰·卡斯林曾针对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巨大动荡现象合著了《混沌时代的管理与营销》一书,他们对非常态有着耐人寻味的论述:这些混乱的时期并非失常,而是常态的新面孔。事实上,经济不景气是摇摆不定的动荡时代的一部分,这个时期,整个世界通过全球化和科学技术无情的捆绑在一起,风险与机会并存。灾难总是降临无准备者,而机遇却总是青睐有准备者——那些强有力的,有能力迅速预见并有效应对潜在威胁的企业。然而,当我们被恐慌裹挟,被不确定性冲昏头脑时,我们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打破常规,以量子化思维重新思考不确定性,才能在一片豁然开朗的新天地里任意驰骋。

那么,量子思维如何导入企业管理实践当中呢?混沌管理具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

2.1制定一份“战略指导路线图”

汤姆·彼得斯在反省他的《追求卓越》一书的错误时说,根本不存在所谓战略和卓越,追求卓越是一件很荒唐的事,在这个一切稳定的东西烟消云散的时代,管用的行事法则是六个字——“天知道。大胆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当前社会的复杂波动性,然而,他并未考虑到如果企业连最基本的方向也没有,那将是一场灾难!个体的冲撞有可能带动集体团队的奋勇向前,但更多情况下是集体无意识下的散乱无序。正如吴伯凡所言“外界的不确定恰恰要求内在的确定性(定力)来应对,以头脑的昏乱、飘忽、疯狂来应对不确定性,其结果是相当确定的——彻底的毁灭。”我们一方面要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战略地图”,终点明晰;但更重要的是主线清晰的同时不能忽视其路径的多样,只要能达到最终“客户吸引子”方向,必要的战略实时调整在所难免。

2.2混沌产品

无疑,信息化时代的思维与传统工业化管理思维相去甚远,为了满足“混沌”客户的需求,自然需要“混沌产品”。信息时代颠覆了工业时代的产品定义,顾客消费不再是围绕着企业的产品,而是围绕着社会的生活方式进行。当前企业家更应该将目光转向“体验式消费”,这也在考验企业家们是否能跳出市场用全新的视角来挖掘新的价值?

当电子商务方兴未艾之时,无人能够准确预测其市场前景有多广阔,更无人能预料到这将极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方式。当诺基亚还在享受手机时代的红利之时,没人能预想到短短2~3年苹果、HTC的爆发式增长快速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的版图,将诺基亚推入“2012即将消失的十大品牌之一”的行列,或者说,通过 “体验式消费”、“半成品逻辑” 悄然无息地将诺基亚推出主流圈子。混沌时代需要敏锐的嗅觉,混沌产品更代表一种全新的哲学思维,这种“产品”卖的不全是物理化、刚性的器件,它更多倾向于打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体验,在这种广阔布局下挑选一两个切入点引领消费者进入商家“制造的局”,而切入点才是我们实实在在拿到手的那个“部件”。

2.3时刻打破原有路径的“预警系统”

我们知道,动荡可能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以明显或隐藏的方式出现。企业应当对已发现的动荡加以分析并尽快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削弱或消除企业的拐点。正因为变化的反复,才有了建立预警系统的必要,市场上每一个细微的导火索都有可能制造惊涛骇浪,通过对企业竞争环境的监测,及时预测市场需求的细微变化,发现市场机遇和风险,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与此同时,注意竞争者行动及市场行为,避免竞争者对公司造成伤害,同时制定针对竞争者的策略,预先抢占市场;应该注意到,企业的很多巨大威胁往往并非来自现有竞争者,相反,潜在的行业内外冲击往往令企业家措手不及,通过识别发生巨变的信号,包括颠覆性创新和冲击,及时发现对公司产品造成强有力竞争的替代品,保护公司现有产品的市场,使公司损失降至最低是十分有必要的。

2.4构建更具适应性的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企业的骨骼,而沟通、交流体系则是血液。无论企业领导者是否相信新环境会带来更多的机会或者威胁,日益加剧的动荡已经成为商业生活中的常态现象已经毋庸置疑。应对这一变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重新思考企业内部的适应性。当一种精心设计且建立在强劲、灵活、敏感的管理架构基础上的系统方法得以运用时,企业至少已为自己打了一剂强心针。咨询实践中,我们不仅要仔细梳理企业关键流程、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在实际操作中的效率与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建立防范危机的应急措施与流程方案,尤其是充分关注从企业中下层员工所反映出来的种种迹象,建立透明、非正式的意见反馈渠道。

参考文献:

[1]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阿莱斯泰尔·雷.量子物理学:幻想还是真实[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3]菲利普·科特勒,约翰·卡斯林.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5).

[4]罗杰·S.琼斯.普通人的物理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5]王敏.浅谈量子思维及其意义[J].科技与生活,2010(4).

混沌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混沌理论预测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链管理者们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他们要不断地优化供应链,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管理者必须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来为组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供应链管理集成了从最终用户到最初供应商的整个流程,通过供应链管理可以向客户以及其他相关者提品、服务、信息,从而达到增值的目的。这个定义被“全球供应链论坛”采用,也被英国Cranfield University、美国Ohio State University等大学的一些教授采用。

现在一些国际公司已经开始将竞争的重点由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较量转为供应链管理的较量。如何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水平已成为竞争的核心。因此,供应链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对供应链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能判断供应链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便是供应链是否具有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但是,在供应链中,如果遇到各种各样的变化时,如何协调好各个成员的关系就会变得很困难。

在推动式供应链中,需求计划是一个影响供应链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对于客户需求水平的准确估计和库存水平、供应商行为和货物运输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管理者很多时候都不能准确地对需求做出预测。例如,管理者经常会觉得客户需求毫无规律可循,要进行准确的预测很困难。但是混沌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它能在表面上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到一定的规则。

二、混沌理论简介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如:人口移动、化学反应、气象变化、社会行为等)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 混沌现象起因于物体不断以某种规则复制前一阶段的运动状态,而产生无法预测的随机效果。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此现象的最佳批注。具体而言,混沌现象发生于易变动的物体或系统,该物体在行动之初极为单纯,但经过一定规则的连续变动之后,却产生始料所未及的后果,也就是混沌状态。但是此种混沌状态不同于一般杂乱无章的的混乱状况,此混沌现象经过长期及完整分析之后,可以从中理出某种规则出来。混沌现象虽然最先用于解释自然界,但是在人文及社会领域中因为事物之间相互牵引,混沌现象尤为多见。如股票市场的起伏、人生的平坦曲折、教育的复杂过程。 美国气象学家洛伦茨在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天气预报中大气流动问题时,揭示出混沌现象具有不可预言性和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依赖性这两个基本特点,同时他还发现表面上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混沌,仍然有某种条理性。其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依赖性表现为蝴蝶效应:今天北京一只蝴蝶展翅翩翩对空气造成扰动,可能导致下个月纽约的大风暴。

具体而言,在供应链管理中,经常要面临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现代科技的发展、全球化市场的竞争、有风险性的竞争策略等。当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于供应链时,将会呈现出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行为就可以用混沌理论来解释。

三、混沌理论的实际应用

在供应链中,混沌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当进行客户需求预测时,由于每个客户有自己的购买理由,因此要预测每个客户的决策过程是很复杂的,然而,如果将多个客户的购买行为集合到一起进行需求预测时,难度会可想而知。

预测人员通常会将这些复杂的问题通过相对简单的公式进行简化,并设计出模型,管理者会运用这个模型来提高自己的预测水平。从理论上来说,从一个公式预测出的结果将会作为下一阶段的输入,如此循环,直到产生一个相对健全的模型以供管理者使用。但是,在此过程中,每个公式的输出结果如果出现一点小的偏差,都将会导致最终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

再比如,在供应链中,对于决策者来说,如何优化供应链的结构使其能够在适应长期运作同时也能适应日常活动的需要。除此之外,供应链的结构还应该能适应市场、客户、运输、成本等等方面的需求。但是,由于上述因素总是在发生变化,所以,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并对供应链的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也应当注意到,以上这些因素不仅单独影响供应链的运转,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也会给供应链带来巨大的影响。牛鞭效应便是这种情况,由于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从而产生了一个混乱的供应链。

在供应链中,需求预测的数量影响着库存水平。对于库存管理者来说,如果对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确定性越高,那么库存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也就越少。无论库存是原材料、半成品还是最终产品,,管理者都可以用模型来优化库存。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两个问题:何时发出补充存货订单?订货的数量是多少?

为了回答以上两个问题,管理者需要在保管成本、订货成本和缺货成本三者间进行权衡。

通常人们会利用EQQ模型来计算最优库存。但是EQQ模型必须在无缺货、需求稳定,成本固定的前提下来使用。所以有些学者认为EQQ模型是不现实的,如果初始条件发生一点小的偏差,将会引起整个系统的混乱。

综上所述,混沌理论说明非线性系统对于初始条件是非常敏感的,初始条件发生一点变化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

四、建议

当管理者使用各种计算方法帮助决策时,假如算法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那么就会产生混乱的结果。因此供应链管理者必须知道如何对这一问题做出反应。混沌理论指出为了满足短期变化的需求而对供应链进行调整可能会在整个系统中产生混乱并加剧问题的程度。

由于市场总是在发生变化,供应链几乎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平衡。所以供应链管理者应当明白微小的变化可能会给供应链带来的潜在影响。因此,管理者应从整体的角度去管理供应链,而不应单独去优化某一部分。

混沌理论也强调了在供应链各成员间建立战略联盟的重要性。如果不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一点小的改变都会给供应链带来巨大的影响。同时,有效、及时和全面的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的长期战略越精确和全面,那么需要做的调整也会越少。没有价值的预测信息、不准确的产品设计以及错误的库存分析都将给长期战略的制定带来影响。所以管理层应经常判断长期战略是否出现偏差并进行及时的调整。

五、结束语

但是,现实情况是可供管理者使用的工具仅仅起到协助的作用,现在还没有一个信息系统、算法或者模型能够精确的预测现实世界。所以,供应链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仍会遇到混乱的问题。

客户需求、产品设计和库存优化以及涉及到产品其它的方面问题将会不断地复杂化,这也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然而,这一目标也变得很难实现。试探法对于提高模型的实用性是很关键的。同时,管理者也应当意识到此类模型的局限性。混沌理论将会有助于了解使用模型的局限和潜在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onabeau, E. and Meyer, C., “Swarm intelligence: a whole new way to think about busines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79 No. 5, pp. 106~13

[2]Doherty, N. and Delener, N., “Chaos theory: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Vol. 9 No. 4, pp. 66~76

[3]汪应洛: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Hakansson, H. and Snehota, I.,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in business Networks, International Thompson Business Press, London

[5]蒋白桦力:从复杂性的角度分析供应链管理问题.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

混沌管理范文第4篇

一 传统稳定环境假设的失效

过去,企业管理者们所认同和习惯的企业稳定均衡状态是基于三个假设:

企业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系统,内部各要素都是按照固定比例进行搭配的,每一份投入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相应的产出。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基本没有关系,企业处于一种被“孤立”状态。而且,企业决定采取的行动一般都会发生,不会收到来自外部事件的过多干扰。

企业的经营环境足够稳定,企业管理者能够正确而充分的识别,从而能制定合理周密的企业发展战略,并且战略的执行仍然离不开环境影响。

在企业中存在一系列明确的杠杆,其应用必然引致已知的反应和结果,如增加广告费用1000万元,企业产品年销售收入增长1亿元,其市场占有率提高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革新,以上三个方面的假设已经被三个新的现实所取代: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既收到环境的影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环境。企业要满足自身的各种需要,要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换,否则就会死亡。因此,企业必须象生物体一样对环境开放,建立一种与周围环境融洽的关系,环境是一个值得时刻注意的关键要素。

对现代企业而言,其外部环境的变化是空前的,对企业管理的冲击也是空前的。环境的变化非常迅速,以至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无法对环境进行正确的把握和掌控,因而会影响其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对不断出现的企业机会和威胁眼花缭乱,概念和实际操作往往难以实现一致性。

在企业内部,按照固定比例配置的要素投入,无法导致相应的产出,相关的行为措施无法引致期望中的结果。因与果已经变得非线性相关了。

由此可见,现代企业的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对企业的传统认识已经不再适用,而建立在这些认识基础上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思路与战略也就需要革新了。

二 混沌理论对管理的启示

混沌,指的是一种完全无序的状态。传统的管理范式相信在一个简化的宇宙模型支配下,相信存在着一个有秩序的、可以预测的世界。企业可以按照决定了的或者预测到的方式,在主导模式的支配下运行。在这样的哲学支配之下,大多数管理者都使用了一种静态的模型。管理者需要发现这些存在的自然律,指导企业在某种秩序的规范下运行,否则就是管理的失误。

混沌理论将会成为未来对企业管理影响最为显著的理论之一,它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认识企业所处的环境,更新经营管理观念,培育新的企业运行模式。具体而言,混沌对于企业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企业环境是巨量的复杂体系。复杂巨系统理论是系统论与复杂科学的融合,它认为,企业尤其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其构成要素的数量是巨量的。

从周密的战略计划到战略意图。战略的制定必须摆脱传统的模式,转向一种更有弹性的方法,确立战略方向或战略意图的观念。

组织学习由单环到双环。也就是管理者和员工从处在需要直截了当反应的局势中转变为在反应的同时要质疑反应背后暗含的假设。

许多企业不断地受困于各种突发事件,正是由于管理者没能意识到企业所处环境的混沌状态。一旦管理者转变观念,预测和把握混沌环境也就变得容易多了。树立了混沌管理的概念,管理者甚至可以使企业从灾难走向辉煌。

混沌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混沌理论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

[分类号]G203

混沌的概念由来已久。在古代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把开天辟地之前的形态称为混沌。恩格斯说:“在希腊的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柏拉图把混沌视作物质范畴内的事物。康德(Kant)认为混沌由某种更基本的物质构成,构成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性”,亦即复杂性。混沌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却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1961年,美气象学家洛伦兹在进行数值天气预报时,意外发现从两个误差为千分之一数量级的初始值开始,计算出来的天气模式差别越来越大,最终变得毫无相似之处。这一意外发现,播下了混沌理论这门新学科的种子。

非线性混沌科学不但在认识论上有重大的哲学意义,在求解基本问题时有重大科学意义,而且在研究生态环境、医疗诊断、经济发展、科学决策等问题时,都有重要应用价值。将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应用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信息资源的组织是非线性的,其实质是各信息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一类非线性反馈的系统性组织。混沌(chaos)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种本质行为,信息资源管理趋向混沌的特性要求必须对以决定论为指导的传统管理哲学重新思考。

1 混沌理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哲学启示

混沌理论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哲学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混沌理论认为简单中孕育着复杂,从复杂中可以抽象归纳出简单的规律。信息资源管理虽说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信息种类繁多,内容庞杂,关系盘根交错,无数信息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之成为一个复杂的层级系统,但其中的规律也可以用简单的方式表现。

・可测与不可测的辩证关系。由于信息世界原本处于一种包罗万象、错综复杂、瞬息万变、迷茫混沌的状态,无数的信息单元中有无数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之成为一个复杂的层级系统,因而要准确地描述信息或精准地预测信息的未来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混沌理论指出,混沌并不是简单的混乱,信息的发展变化并不等于没有规律可寻,而是被无序的表面遮盖着的更高层次的有序性。混沌理论要做的就是要在混沌中寻找出信息预测的规律。

・确定性与随机性的辩证关系。混沌虽然难以精确定义,但可以把它看作是确定系统所产生的随机性。“随机性”指的是不规则的、不能预测的行为。混沌的随机性是内在的,是确定性系统自身固有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①信息技术的不确定性,信息技术的变革可以完全改变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②信息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组织外部的信息生态环境处于变化莫测;③信息需求的不确定性,很难预料组织的信息需求。信息资源管理的随机性在适当的条件下,将以必然的形式从内部产生出来。

・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辩证关系。信息并不是处于静止的稳定态,而是在不断发生和演化着。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思维中的那种纯粹的逻辑分析和演绎,往往是在构成论意义上而非生成论意义上来考察信息世界的静态思维,很难反映信息世界的真实状况。混沌理论则是将信息定位于混沌状态。混沌状态不仅具有整体稳定性,而且还具有局部不稳定性。局部不稳定性表现在初值的“敏感性”,初值“差之毫厘”,结果将“失之千里”。混沌理论用动态的思维考察信息状态,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新视角。

・有序与无序的辩证关系。混沌不是纯粹的无序或混乱,而是一种“有序中的无序”。它没有经典意义上的周期和对称,表面上没有明显的有序,但它却有跨尺度的自相似性。这种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有序性,是一种更深刻的变换中的不变性,有序渗透于表面的无序中。在知识经济时代,数据的无序,并不能说明在组织和管理信息过程中正熵的增加和负熵的减少是一种必然趋势。信息管理的开放性一方面可以使信息管理从外部环境中吸收负熵;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通过学习来积聚和复合知识及信息。正如乔治・吉尔德(George GiIder,1989年)在《微观世界》(Mi-crocsrn)一书中所说:“思维征服了微观世界,超越了所有的熵陷阱,了物质本身”。这表明,后现代的信息资源管理不仅仅是处理信息的机器,更要善于创造出新知识。

2 混沌理论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价值的定位

混沌现象是宇宙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混沌不同于混乱,是介于有序与无序之间的特殊状态。以混沌理论的视角将信息资源管理解读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治理信息源混沌状态和人们认知活动的混沌状态,如图1所示:

信息是数据的高级形态,强调智力和智能,强调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自组织系统,跟外部系统不断地交换信息。混沌现象是从这个自组织系统内部自发地产生的。混沌与有序是矛盾的概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混沌再现了信息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信息组织的有序来自信息源的混沌,混沌包含了新的有序结构产生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在混沌的驱动力作用下,信息系统自发组织趋向有序,但是有序的过载又诱发了新的混沌。因此信息源本身一直处于绝对有序与绝对无序中间的混沌状态,在此命名为混沌1。引入混沌理论要做的就是,在信息源混沌中寻找出不确定性的规律。

人们的认知活动也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在此命名为混沌2。这是因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对信息资源的认知具有“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特点。当信息流不断输入时,人们选择性地注意、理解和记忆信息,有可能造成认知结构混乱。从中可以看出,语用信息蕴含于语法信息和语义信息,它来自于有序态,但对用户的作用却是无序的,这种无序又不是毫无秩序和规律的。人们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混沌现象;当信息流不断输入到信息接受者的头脑中时,非但不能使用户的思维更清晰、更有序和更有规律,反而可能造成他的混乱;而信息接收者基于本身的认知结构,可以对这些信息有所理解也有所歪曲,有所记忆也有所遗忘,有所接受也有所排斥,经过这些无序的过程、混沌的状态,最后才有可能在新的认识层次上再达到有序。信息资源管理的价值突出表现在,治理信息源的混沌状态和人们认知活动的混沌状态。

3 混沌理论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维度

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从信息源和认知的混沌状态找到各种规律。混沌理论有吸引力的方面是提供了把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行为理解为有目的和有结构的某种行为的方法,而不是理解为外来的和偶然的行为。治理信息源的混沌状态,可以利用混沌理论计量各类

信息的产生、增长、老化以及分布状态的规律,当然这种规律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在信息的采集、组织、提炼过程中引入混沌理论能在有序与无序的辩证中寻找治理信息源混沌的方法;借助于混沌理论能深入了解简单与复杂、确定性与随机性、稳定性与不稳定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在信息分析、预测中寻找信息资源管理稳定的、确定的规律,并把结果通过信息检索系统传递给用户;有助于用户理解、吸收信息和知识,有效治理认知活动的混沌。因此,利用混沌理论从信息计量、信息采集、信息组织、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预测、信息传递、信息检索人手,可以分别治理信息源和认知活动的混沌状态。借助混沌理论从这八个维度构建信息资源管理的框架,如图2所示:

4 混沌理论下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框架构建

汤姆・J・彼德斯指出,未来的管理将从控制走向混沌。他认为,人们告别了命令和控制的时代,迎来了一个充满“好奇、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新时代”。因此不要试图去进行指挥控制管理过程,而应去支持资源的分派、知识的再配置和适宜文化的设计。混沌理论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借助于混沌理论可以从信息资源的计量与采集、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提炼、信息资源的分析与预测、信息资源的传递与检索8个维度来改进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如图3所示:

4.1计量与采集

混沌区具有无穷嵌套自相似结构,即该区域内显示出无穷无尽套迭的彼此相似的结构,任取一个小单元,放大看都具有和原来混沌区整体相似的结构,包含有整个系统的信息。由于信息之间的关系具有多样性,它们之间的地位有主次差别,因此在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采集过程中,可以利用混沌理论从混沌运动的自相似性中寻找信息源的分布规律,按照信息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值。权重高的信息应该突出表现,并以之为中心。对于权重较低的信息不应该置之不理,或视而不见,应该通过扩大或缩小它们的语义范围,寻找与主要信息的联系,逐渐向权重高的信息靠拢。对于权重很低的信息在采集时也不能完全抛弃,可以作为补充和辅助手段突出主要信息。利用混沌理论采集信息归纳起来就是从混沌运动的自相似性中确定信息片断之间的语义联系,判断信息之间的主次关系,从而找出那些决定事物变化和发展方向的最关键的信息要素。在计量信息源的过程中,可以依照此种原理,描述某一区域信息源的特征,将之作为计量整体信息源的参考依据,对信息相互引证关系进行定量描述和统计分析,以便揭示信息源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为信息采集工作提供指导。

4.2组织与提炼

在信息世界里,两条信息之间存在着的关系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完全没有关系、很接近到几乎意味着同一件事、分离的但相等及一个拥有比另一个更丰富的信息。将众多的信息片断放置或排列在一起,可以明确或隐含地向用户表达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将这种信息并置或排列后的结果看作是信息集合。信息片断转化为信息集合的过程就是信息组织的过程。在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组织方面,利用混沌理论研究信息源的相关性、转化性、离散性和集聚性。从混沌吸引因子的特性中寻找信息组织的方法。混沌吸引因子表示一个动态行为最终停留下来又被吸引过来的状态,是信息源混沌现象的一种内在规律性表现。根据混沌吸引因子所界定的描述混沌现象过程中的变量数目,通过实现信息片断的分离(信息的区分、分类)、判断其相关陛,寻找片段之间的语义关联,将无数的语义片段集聚排列(信息的归类)、组合整序(信息结构序化),形成有序的信息内容集合,实现信息的有序组织。更进一层,利用混沌理论提炼混沌吸引因子,将信息集合结构和形态进行转化,使语义复杂性不断提高,将低价值的数据提炼为高价值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的提炼。

4.3分析与预测

信息的分析与预测可以帮助用户减少信息理解和认知的障碍。在以前的信息预测和决策等工作中往往以牛顿范式为指导,即认为时间可逆,任何一个系统,只要知道了它的初始状态,就可以根据动力学规律推算出它随着时间变化所经历的一系列状态。传统的预测方法如平均法、线性回归法等都遵循该原理。然而,对于可能走向混沌的信息系统,长期预测决策注定要失败,稳定发展中总含有波动,危机间或发生。所以,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应打破还原论的束缚,在预测和决策中用非决定论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在信息的分析与预测方面,可以利用混沌管理方法中的混沌动力学预测法、混沌唯象预测法、混沌情景预测法优化信息预测的模型。混沌动力学预测可以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混沌产生的条件,分析预测信息未来可能出现的情景性质。唯象预测法根据现象而不依赖确定规律的黑箱理论同样适用于混沌的信息预测研究。唯象预测法是一种从现象到现象的预测方法,它通过信息现象探讨事物的本质,以大量的现象为依据,探讨信息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混沌情景预测方法可以通过假定模拟当前的信息环境,预计未来的情景,以更好地分析信息的语法形态、语义功能和语用价值,为决策提供依据。

4.4传递与检索

信息传递与检索可以将信息定位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帮助用户获得信息。信息的传递与检索系统虽然是一个确定性系统,但随机性也可以在其内部产生。系统一旦进入混沌态,即便外部扰动很微小,也会引起系统难以预料的较大形式的波动。在资源管理中的信息传递与检索方面,可以利用混沌理论对确定系统的随机性及奇异性的阐述来理解信息传递和信息检索系统的波动行为。在从信源到信宿的信息传播通道中,即使是微小的干扰因素都将导致信息失真、以讹传讹的现象,因此人们常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混沌理论揭示了信息传递中结果波动的生成机理,对这些信息传播通道的干扰因素模拟仿真,从本质上寻求影响结果波动的因素。同样在信息检索方面,信息检索系统中的初始条件(如检索词,检索条件)的微小变化,都将引起检索结果的很大变化。传统的信息检索理论以二分法的思维模式来理解信息之间的关联,采用"AND、OR、NOT……’来表示信息集合的关系。但是,信息源处于混沌状态,信息之间的相关性也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二分法概念,因此传统的信息检索理论将引发不少问题。在信息检索中引入混沌理论来建立信息检索模型,可以将AND、OR和NOT这些布尔逻辑运算符定位于混沌并、混沌交、混沌非的概念基础上,而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等价关系。

混沌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混沌;预测;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6(03)-0085-04

从1963年洛伦兹发现混沌现象(蝴蝶吸引子)以来,迄今已40余年了,这期间,特别是近20年来,几乎各个学科都发现了混沌现象,混沌现象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现象。经济学科也不例外。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市的暴跌打破了新古典主义的神话,使新古典大厦摇摇欲坠。“黑色星期一”表现出的突发性和奇异性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股市波动归咎于来自经济系统外的随机干扰。但是,对于这次震动世界经济的股市暴跌,却找不到任何来自经济系统外的充分证据。因此,经济学家们开始寻找能够更真实刻画股市运行方法,寻找一种把股票细微、分散的交易同大规模宏观变动连接起来的方法。这导致了混沌经济学研究的大发展。混沌经济学在方法论、时空结构、建模方法及追求目标等方面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着深刻分歧,但在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方面更具现实性和优越性。管理会计是一门将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叉学科,它与财务会计并列,成为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它具有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职能,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的管理会计是建立在线性数理方法基础上的,与经济实际不相符合,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一、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预测功能的影响

1.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在一次对天气预报所作的计算机模拟中发现一种奇异的现象:初始值仅相差1%的同一线性模型在经过一个较长时间序列的递归演化后,会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彼此偏离越来越大的结果-即系统演化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这是以往的任何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当然,人们在几年以前就已经了解,小原因可以产生大结果,因此未来很难预测,但是直到19世纪法国数学家阿达马才证明:对于某些系统,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常常使预测结果变得如此不同,以至一会儿以后,预测事实上已经没用了。另一位法国科学家庞加莱在1908年出版的《科学与方法》一书中作了相当干脆的表述:被我们忽略了的非常微小的原因决定着我们不能忽略的客观的结果,而事后我们说这个结果归因于机遇。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被认为是混沌系统的本质特征。“蝴蝶效应”的存在意味着经济预测只能作短期预测,而不能作长期预测。混沌一方面指出了原本认为不可预测的复杂事物具有可预测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对原本认为可预测的简单事物的预测具有局限性。预测理论家Gordon指出,混沌理论开辟了预测研究新的领域,为原来被认为不可预测的复杂系统的预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途径。

2.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前面我们谈到管理会计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预测未来,由于预测是决策的基础,它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所以经济混沌所表现的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预测和决策两个方面。

预测是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已知推测未知。企业的行为可看成一个系统,过去或现在的情况可看成是系统演化的初始条件,但这只能称为一种“假想”的初始条件,因为我们对初始条件的了解(即企业对现状的了解)带有一定的不精确性,也就是说企业对自己现状的把握与企业“真实”现状(我们称之为“真实”初始条件)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异。由“真实”初始条件出发所得到的企业行为结果构成的轨迹称为“真实”轨迹,从“假想”的初始条件出发按照系统演化规律得到的轨迹称为“虚拟”轨迹,它由企业时间序列的预测结果构成。由于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最初即使“真实”初始条件和“假想”初始条件非常接近,“真实”轨迹和“假想”轨迹也会愈来愈迅速地分离。由于系统演化的连续性,短期内这种差异不会太大,短期预测是可能的,但长期预测是不可能的。这必将对管理会计预测与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产生影响,如未来一定时期内现金流量预测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净现值法、投资回收期法、内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法等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将受到质疑。

管理会计在表现为混沌的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中要用到空间重构技术,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相关文献。近年来新的预测方法不断涌现,如马军海等利用指数自回归成功地进行了经济混沌时序的预测。姚洪兴等利用小波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股市预测等等。管理会计要较好地为企业的预测和决策服务,应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合理确定预测期,完善预测与决策方法。如在编制预算时最好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根据企业的现状和环境变化及时对长期规划进行修正。同时还应注意到,虽然一个系统可能显示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但决不意味着关于该系统的每件事都是不可预测的。事实上,在混沌的背景下找出什么是可预测的,也是一个真正深刻而重要的问题。非常遗憾,这个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二、经济混沌对管理会计解析过去功能的影响

1.混沌经济学与管理会计在解析过去方法上的比较

传统管理会计认为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即假定经济主体具有内在一致的稳定偏好和所处环境的完备知识和信息,因而在任何时点上都能够准确地从全部被选方案中选择出效用最大化的最优方案。这不符合现实交易中人的基本特性。事实上,最大化只是人类行为意愿趋近的目标,但在现实中只能有限地做到,也就是说,现实的人在决策时将受到有限理性的制约。传统管理会计在建模过程中,线性化分析和近似方法是两个重要工具。如量本利分析中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量、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呈完全线性关系,即使对这一建设作拓展进行非线性的量本利分析,也只是静态地反映成本、收入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仍是一种历史决定论的分析。在混沌经济学看来,决策者通常不可能想象出其决策所面临的全部备选方案,也不具备关于未来各种可能性及其后果的完备知识和预见。不对称信息和私人信息的存在更是有限理性的特殊表现。线性分析和静态分析方法根本无法描述复杂的经济现实。经济系统中时间的不可逆、多重因果反馈环及不确定性的存在使经济系统本身处于一个不均匀的时空中,具有极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非对称的供给需求、非对称周期波动、非对称信息、人的行为的“有

限理性”等正是这种非线性的表现。所以,具有对初始条件敏感依赖性特征的非线性系统的精确形态不可能通过线性近似方法得到,非线性系统不能被化整为零地加以求解和加总;只有用非线性工具,才能精确地描述经济系统的真实演化。

2.利用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在解析过去方法上进行革新

从上文的分析知道,混沌经济学在解析过去上比传统管理会计更符合客观实际,所以管理会计在建模方法上应该借鉴混沌经济学的非线性方法,使用非线性差分方程和非线性微分方程建模。同时,企业的经济为是一个随时间演化的动态博弈过程,管理会计在分析企业的量本利时应引入动态博弈机制,分析有限理性下参与人纳什均衡(即最优利润)的存在性与稳定性问题,模型在参数取何值时出现分岔、在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混沌。国外在分析企业利润的复杂性方面已经做了一定的工作,在我国管理会计的研究中,可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国外的一些成熟、先进的方法来完善管理会计的解析功能。

三、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控制职能的影响

1.管理会计的控制职能

管理会计通过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之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卓有成效地进行。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经营目标,要先通过决策程序确定最优方案;然后,再对所选定的最优方案进行加工、汇总,形成企业生产经营在一定时期的全面预算,它集中反映整个企业在该时期内要完成的总的目标和任务;为促使总的目标和任务的实现,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具体化,进行指标分解,形成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使它们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并以责任预算所规定的指标作为开展日常经营活动的准绳;各个责任中心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和计量,从实际完成情况和预定目标的对比、评价和考核各个责任中心及其有关人员的工作成果,并通过信息反馈,及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制约和促进作用。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决策所定目标的完满实现。

2.混沌经济学对管理会计控制职能的影响

从上面对现有管理会计的控制功能的解析可以看到,现有管理会计的控制功能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的,忽略了系统对初始条件可能表现出的敏感依赖性。即忽略了对混沌的控制和利用。国外许多学者在研究企业的产出模型时发现:当需求函数或成本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在系统参数变化的一定范围内,企业的产量均衡点会变得不稳定,出现倍周期分岔,最后走向混沌。费智和杜建国对寡头市场下一类量本利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的研究表明,当经济主体对产量的调控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Nash均衡点会失去稳定性,经倍周期分岔后出现混沌态,如图1所示。其中q1、q2分别是双头垄断厂商的产量,α1表示厂商1根据边际利润的大小对产量调整的相对速度,从而企业的利润也会表现出混沌行为。杜建国和盛昭瀚等在此基础上考虑经济主体出于财务、生产能力、谨慎等方面的考虑,对其业务量作一定限制时量本利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的复杂性,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模型仍然会出现混沌态,但如果经济主体决策时过于谨慎,模型的混沌态会消失。杜建国和盛昭瀚等还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和数值仿真手段针对一类量本利分析了经济主体在混沌态时的业绩表现,发现对市场过快反应的经济主体在混沌态时的业绩表现下降。这些研究方法在某些方面比传统的量本利分析方法更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因为传统的量本利分析方法假定市场价格不变,企业只要在生产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按照盈亏临界点生产量生产就一定可以保本,按照计划产量生产就一定会完成目标利润,这不符合企业有盈有亏、经常有企业破产倒闭的经济实际。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按照传统的控制方法不一定能保证决策所定目标的实现,管理会计应吸收混沌经济学的成果来完善自身的控制功能。混沌控制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如果混沌是有害的,即系统在处于混沌态时表现较差,则应根据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来控制混沌至某些周期轨道。Hopf分岔控制、倍周期分岔控制应属于这一类,在所有的控制方法中,延迟反馈法在经济中更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如Agiza等对产出博弈模型的混沌态所作的延迟控制中,实际上利用了以前的产出,如:q(t),q(t-1),…,q(t-T)等来确定第t+1期的预期产出,文中比较了T=1时用延迟与不用延迟Nash均衡点的稳定区域,得出了使用延迟扩大了稳定性区域、延迟了分岔发生的结论。其中确定预期产出的方法与管理会计中指数平滑法这一预测方法不谋而合。杜建国和盛昭瀚等采用符合经济系统特点的直线控制法对一类量本利模型的混沌进行了控制,发现施控主体的业绩在控制后有很大改善。这些研究说明了在管理会计中应用混沌控制方法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如果表明混沌是有益的,如Huang在研究有增长上限的蛛网模型时证明,当系统处于混沌态时平均利润较大,那么对这样的混沌就应当诱导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管理会计应扩充其控制功能,利用混沌控制的机理来选择适当的预测、决策方法,达到利用、控制和预防混沌的目的。

四、结 论

上一篇:线上教学案例范文 下一篇:电路技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