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综述范文

时间:2023-02-22 22:37:27

护理综述

护理综述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364.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302-01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褥疮应称为压力性溃疡已成共识。近十余年,国内外对褥疮的认识和防治虽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对发生褥疮的观点及预防的重点存在某些差异。为更好地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褥疮防治问题,特将部分观点综述如下,供护理同仁借鉴。

1 对褥疮护理的认识 认为褥疮完全可以预防[1],这种观点在国内占统治地位。林菊英先生在医院护理管理学中提出褥疮的标准为0%时,尚有附加说明:除特殊病人不许翻身外一律不得发生褥疮,带入院者不准扩大[2]。广东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标准中规定:从三级医院到一级医院,昏迷、截瘫病人年褥疮发生数为0[3]。为说明褥疮完全可以预防,还列举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1966年以前在无陪人情况下,连续8年消灭褥疮[1]。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也曾介绍过不发生褥疮的经验[4]。但各种期刊上刊登更多的是治疗褥疮的经验和方法,说明褥疮并不少见。参加广东省医院分级管理评审工作的黎瑞庄主任护师在第一评审周期结束后报道:消灭昏迷、截瘫病人的褥疮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本周期评审结果(31所三级医院)除两所专科医院得分外,93%的医院均为0分[5]。更说明了发生褥疮的普遍性。

国外护理认为,褥疮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若入院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48h就可以发生褥疮;严重负氮平衡的恶液质病人,因软组织损耗、失去了保护作用,自身修复亦困难;神经科病人丧失感觉的部位其营养及循环不良,也难以防止褥疮的发生[6]。另外,神经外科病人需用镇静剂减少颅内压增高的危险,翻身不利于颅内压的稳定;癫痫发作及颅骨开窗病人难以调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改变时可引起缺氧;使用通气装置的哮喘或支气管炎病人在搬动时可发生支气管痉挛;血压不稳定病人侧卧时可加剧血压波动;有易激心肌病人翻身易发生心率不齐等[7]。故认为护理不当确能发生褥疮,但不能把所有褥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6]。有关人氏对褥疮的发生率有详尽的统计:Ketts R称,美国住院病人3%-6%、护理之家3%-24%发生褥疮[8];一般医院的发生率为2.5%-11.6%,昏迷、截瘫病人的发生率为24%-48%[9];急诊护理机构的发生率为9.2%,专科和福利医院的发生率为23.0%-27.5%[10];脊髓损伤病人其发生率为25.0%-85.0%;住院老年人的发生率为10%-25%[11];神经科慢性病其发生率达30%-60%[12]。

2 褥疮的预防 长期以来,国内将褥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要求重视基础护理。实行床边挂翻身卡[1],标明病人的卧位及翻身时间以便检查;实行褥疮报告制度,便于护理部质控小组管理。一旦发生褥疮,当事人将受相应处罚,甚至全院通报,以此促使每个护士高度重视褥疮问题[4]。常规要求对受压部位进行定时按摩。

国外护理则认为,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褥疮关键的一步[10]。要求对病人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褥疮评分法,分值越少,褥疮发生的危险性越高。已在世界上各医疗机构应用[10]。Nortor危险因素评分法[11],14分以下获得褥疮的机会为32%;12分以下属高危组,两周内获褥疮的机会为48%[12]。已成功地应用于老年病院[13]。Andersen危险指标记分法[11],记分≥3时发生褥疮的危险性极高,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对急性病入院病人作有效的预测[13]。评估除在入院时进行外,还强调在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因随着治疗的实施或病程的进展,入院时不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会产生并表现出来[9]。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国外护理不主张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褥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退色,不会形成褥疮,无需按摩,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尸检证明,凡经按摩的组织显示浸渍和变性,未经按摩的无撕裂现象[6]。

3 治疗方法 褥疮的治疗方法因其认识的改变而存在差异。过去普遍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愈合,目前则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提出湿润疗法[12],另外,Brown CR认为高压氧治疗褥疮最好,只是费用太大较难推广,但可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向袋内送入纯氧,当袋内压力达3.99-6.67kPa时,可使坏死的脂肪和蛋白组织液化,使有生机的组织发红,有助于褥疮愈合[14]。而采用封闭式敷料者则认为,缺氧不会阻碍愈合,还可以刺激上皮的毛细血管生长和再生,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肉芽组织,促进上皮的再形成[12]。对褥疮创面是否使用抗生素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抗生素的使用能迅速有效的控制疮面感染。但美国的褥疮护理却提出避免使用抗感染药[15]。总之,各种局部处理方法有优点也有局限性,须权衡利弊,根据实际情况酌用。浅溃疡任何方法均可试用,深溃疡应慎重对待[12]。

4 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以前国内的基础研究较薄弱,对褥疮的处理方法停留在个人经验上,随着护理人员知识层次的提高、学习气氛及参与意识的增强,这些研究正在兴起,如提高瘫痪者褥疮护理的有效性研究[16];半坐卧位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17];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褥疮发生的探讨[18]等均为这方面的佳作。

外开展基础研究时间长,内容广泛,较早地认识到发生褥疮的外在因素有皮肤潮湿、摩擦、切应力等,内在因素有蛋白缺乏、营养不良、贫血、丧失知觉、制动、年迈、精神状况欠佳、大小便失禁以及感染等,但最重要的是压迫时间过长,影响局部供血,故较早研制出减压装置[18],而且还注意到温度与褥疮的关系: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的氧需要量增加10%,持续压力引起组织缺血时,温度升高将增加褥疮的易发性[19]。提出压力装置中减轻压力以气垫最好,水垫次之,凝胶和泡沫塑料垫最差;而在温度方面,凝胶垫最低,水垫次之,气垫及泡沫塑料垫温度较高。建议根据温度及湿度选用减压用品[19]。对脊髓损伤病人,Byrne和Saliberg提出了发生压疮的3类15种危险因素及6类58种次要危险因素。除指出脊髓损伤程度与褥疮的关系外,还指出吸烟,特别是现时吸烟、心脏疾患低血压者,肺部疾患低血氧浓度者褥疮危险性增高;糖尿病与褥疮也成正相关关系[20]。美国对褥疮的护理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标准化的创面处理过程,并不断定期更新,效果明显。据统计,处理褥疮的成本从每天每个褥疮5.34元降低到3.74元[15]。使用Braden评分法对高危病人采取措施后,褥疮的发生率下降了50%-60%。每年全国可节省治疗费用4亿元[10]。

5 小结 褥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特别是老年、昏迷、截瘫、坐轮椅者的常见并发症。它的防治及护理技术十分复杂,并非以严厉的规定就可杜绝的简单问题。只有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实际出发,客观地承认褥疮危险因素,而且充分认识其危害,并努力研究,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河北医学院主编.护理医学问答(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48.

[2] 林菊英.医院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22.

[3] 广东省卫生厅医政处.医院分级管理[S].1991,8.

[4] 刘秀莹,刘秀荣,张秀英等.神经科病房消灭褥疮的几点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80.

[5] 黎瑞庄.医院评审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68.

[6] 王保良,施斌.有关褥疮的错误认识及其正确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6,15(1):26.

[7] 张永,陈朝琼.危重病人褥疮护理中的困难[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12(3):135.

[8] 高耀闽.缓释气式气囊褥垫床[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1):38.

[9] 于青,于兰.压力性溃疡危险因素的评估[J].护士进修杂志,1996,11(3):7.

[10] 张长惠.采用评分法针对危险因素预防褥疮[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2.

[11] 张世民.压疮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3.

[12] 黄洛宁.褥疮护理近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6,5(2):69.

[13] 严庆惠.从对褥疮发生的预测以及进行重点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3,2(3):137.

[14] Brown CR,傅乃.治疗褥疮比较经济的新方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6,5(2):89.

[15] 郑清月.美国褥疮护理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5):204.

[16] 蒋琪霞,李倩,耿广莉.提高瘫痪者褥疮护理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2):101.

[17] 陶红,张云高.半坐卧位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11):10.

[18] 董霞,梁文,田俊英.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褥疮发生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8):46.

[19] 陈又新,李钧.轮椅坐垫对压力和皮肤温度的影响[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86,5(5):206.

护理综述范文第2篇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着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最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最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着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着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5综述结构格式

护理综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卒中;期康复护理;复训练;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2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的损害[1]。其发病急,病程长,致残率高,复发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发病趋向年轻化,20-40岁都可发生,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多项研究认为脑卒中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2]。它不仅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还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脑卒中早期康复介入显得极为重要。在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同时,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可最大限度发挥患者残存肢体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现将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综述如下。

1 早期康复的时机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发病后3个月以内,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既可进行康复。一般脑梗塞患者病后2-3天,脑出血可稍推迟1周左右。也有认为康复时间越早越好,从发病至24小时内是采取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的最佳时间[3]。但卒中急性期病人病情变化快,对护理技术要求高,既要求对生命体征的护理,也要求较多预防性和对症性康复护理。

2 心理康复护理

2.1 急性期的心理护理

卒中患者突然瘫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表现为抑郁、焦虑、自卑[4]。急性期患者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神志清醒患者对突来的生理功能障碍产生恐惧、消极和悲观的心理情绪,担心预后不理想。因此,医护人员要做好健康宣教,为患者提供有关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关心尊重病人,避免刺激和损伤病人自尊的言行,指导病人正确的面对疾病,克服急躁心理和悲观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

2.2 恢复期的心理护理

卒中致残率高,功能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对患者情绪影响最大的瘫痪问题,应给与较大的关注。患者多为年老体弱,消化功能差,要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如翻身、擦澡、洗脚、喂饭、喝水等,学会看懂患者的手势来代替语言表达;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尽量满足患者心理、生理上的需求;反复强调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运动,循序渐进,以达到生活能力的早期重建,增加患者自信心;鼓励患者尽自己最大能力完成日常生活,如洗脸、漱口,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督促和教育其亲属多探视,帮助其摆脱孤独的境地,消除焦虑抑郁心理。

2.3 后遗症期的心理护理

遗症期患者表现为肌肉或关节痉挛、挛缩畸形、姿势异常等[5],病人自尊心均有一定程度的伤害,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使得他们在与别人交往相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压力,护士就应该增强与他们的沟通,鼓励他们与别人沟通,并通过一些事例向他们提供心理支持[6]。

3 良肢位的摆放及变换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床上渡过,不良的姿势会使痉挛增加。康复又称良肢位,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对抑制痉挛、预防肩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每2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的发生。

4 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早期进行肌力训练对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偏瘫早期通过被动运动,并配合主动运动,使大脑皮质传递神经冲动,可兴奋病变脑部组织,促进肢体主动运动的出现,还可以改善瘫痪肌肉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7]。

4.1 按摩

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以减少肿胀,也是对患肢的感觉刺激。按摩一般从远端向近端轻柔缓慢进行,对瘫痪肌群要予以擦摩和揉捏,对肌张力高的肌群用按抚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每天2次,每次15-20min。

4.2 关节的被动运动

对患者患侧肢体的各关节进行被动活动,目的是保持患侧肢体各关节的正常活动度,为日后恢复肢体运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节被动活动应遵循:大关节小关节,躯干上肢下肢的顺序,每个关节被动活动的角度应比正常活动度小5°~10°,不可过大,且动作频率要舒缓,以免损伤关节,每个动作每次可重复5~10次,每天至少进行2遍[8]。

4.3 主动运动

病情稳定期只要不妨碍治疗就应对患者进行肢体的训练活动。对偏瘫肢体关节做无痛范围的曲、伸、内旋、外展被动活动,主动辅助活动。还可借助滚筒、沙磨板等器具进行上肢分离运动及控制能力训练及下肢的床上桥式运动,并训练健侧肢体。协助患者向健侧和患侧做翻身训练,逐步从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

5 吞咽障碍护理

对轻度吞咽功能障碍者的病人,重点为吞咽方法的训练和饮食指导;对于重度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重点为吞咽肌群及吞咽方法的训练。

5.1 吞咽方法训练

①声门上吞咽法:先吸气,吞咽前与吞咽时憋住气,使声带闭合封闭喉部后再吞咽,吞咽后咳嗽一下,将肺内气体排出,以喷出残留在咽喉部的食物残渣;②Mendesohn法:延长环状软骨咽喉张开的时间,当喉向上向前移动至最高点时,环状软骨咽喉张开最大,故吞咽后将喉结在最高点易停留一些时间,使食物便于进入食管。

5.2 吞咽肌群训练

①舌肌的运动训练:轻中度吞咽功能障碍者,嘱病人舌头向前伸出,左右运动摆向口角,舌尖舔上、下唇及上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者,护士用湿纱布裹住舌头引导向各个方向运动,上抬、卷曲、顶上腭,有力量时可用压舌板给抗阻,以加强肌肉力量,扩大可动性,每天饭前3次,每次5min~10min。②咀嚼肌群训练:用拇指指腹在面颊部进行环形按摩,每天2次。③喉肌训练:肢体活动无障碍者,嘱病人用手指握喉结做上下活动,做空吞咽动作;肌体活动有障碍者,护士帮助活动,上午、下午各做20次。④软腭的训练:用冰棉签在软腭上做快速摩擦,刺激软腭,咽部引起吞咽,嘱病人发出“啊、喔”的声音,软腭就会自动抬高,有利于吞咽,每天3次,饭前30min进行[9]。

5.3 进食训练

鼓励能吞咽的病人进食,每天保障总热量,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选择软饭,半流质或糊状的黏稠食物,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给病人充足的进餐时间,以利于充分咀嚼。从健侧喂食,尽量把食物放在舌根以利于吞咽,如有食物滞留口内,鼓励病人用舌的运动将食物后送以利吞咽,进食后应保持坐立位30min~60min,防止食物反流。病人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时给予营养支持,遵医嘱胃管鼻饲并做好留置胃管的护理。

6 日常生活(ADL)训练

包括进食、大小便、入厕、穿衣、沐浴、床椅转移、行走。上下楼梯、整洁、修饰10项内容,可穿插在上述功能康复的过程中进行,并随运动、言语、认知功能的提高而提高。但需防止ADL训练中健侧功能代偿过度而致患侧失去功能恢复机会。故建议在病人残损功能不再恢复时进行全面ADL训练,发挥健侧替代功能,提高自理能力[10]。

综上所述,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在其康复治疗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结构和功能上的可塑性。神经系统的这种可塑性能通过不断学习与训练得到强化和巩固[11]。脑卒中后康复的患者,其功能障碍的存在往往为时较长,这决定了康复护理的长期性和延伸性。康复护理的目标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使患者由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护理变为自己照料自己的自我护理。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缩短病程,促进疾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其尽快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

参考文献

[1] 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9(1):187.

[2] 张美霞,张茹英,张美荣,等.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多中心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IA):37-38.

[3] 胡荣东,肖爱军.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窗的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5-6.

[4] 周玉珍.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抑郁焦虑病人心理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1):931.

[5] 董继革.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9,12(1):145.

[6] 李春梅,宁雪,李清,健康教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23):104-105.

[7] 张丽娟,杜丽华,李波,等.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87.

[8] 董继革.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09,12(1):145.

[9] 叶茂林,潘虹,庄迎九.假性延髓麻痹病人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护理版),2008(4):28.

[10] 于维东,范红杰,张文娟.偏瘫康复理论与实践(续一)[J].现代康复,2001,5(4):9.

护理综述范文第4篇

1.高尿酸血症的概述

高尿酸血症(hua)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将男性空腹血清尿酸(sua)>420umovl,女性sua>375umovl称为高尿酸血症 [2]。

2.高尿酸血症流行现状

1999年的调查[3]显示,我国男性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17.7%,女性为10.8%,分别为1980年的12倍和8倍。根据2004年-2006年杭州对2374例样本的调查,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为13.1%[4],广州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发病率21.8%[5],有关文献报道,每周饮酒超过3次,持续超过3年-4年的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占94%[6],高尿酸血症正成为健康生活的新危险因素。

3.病因及病理

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是由于先天性相关酶缺乏致使尿酸合成增加及肾脏排泄减少或重吸收增加可导致慢性高尿酸血症,继发性是由于肿瘤及肾脏疾病及某些药物引起,包括噻嗪类利尿剂等因素也可导致慢性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的主要病因是尿酸产生过多或经肾排泄不足所致。

4.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有研究[7]表明,80%~90%的高尿酸血症病人没有临床症状,仅有10%~20%发生痛风,出现关节病变和痛风石;如果血尿酸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后,即可在肾脏引起肾脏病变,包括慢性高尿酸肾病、急性高尿酸肾病及尿路尿道结石等3 种情况[8] 。

5.危险因素

5.1 肥胖 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体重指数有关,体重超重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9]。巫世庆[10] 对社区人群中体重指数> 25 kg/m2 的96例肥胖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肥胖人群64.0%存在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者分别为31.2%、74.4%、44.8%及43.2%。

5.2 饮酒 调查显示,血清尿酸的水平随着啤酒和乙醇饮料摄入量的增加而升高,但与白酒的摄入量无关 。丁丽丽等[11]对200 例男性高尿酸血症病人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酒升高尿酸的作用不如啤酒强大,在49 岁以上人群中未发现白酒有升高尿酸的作用。究其原因可能是啤酒中含有更多的嘌呤成分,加速了体内嘌呤的生成。

5.3 嘌呤饮食 袁智敏等[12]对广州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调查结果认为,经常饮用肉制荤汤者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比不食用者高2.31 倍。另外,邵继红等[13]认为常食大豆及豆制品是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

5.4 高血压 周英[14]所进行的血尿酸浓度变化与高血压关系 的研究,显示血压不同的各组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随着血压升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增高,其中正常高值血压组的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是理想血压组的4 倍,高血压组是理想血压组的5.6 倍。薜丽[15]通过实验观察发现,部分高血压病人在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后造成血容量减少,使尿酸重吸收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

5.5 脂肪代谢紊乱 台湾林氏等[16] 报道,20 岁~39 岁的青年人高脂血症是高尿酸的主要危险因素。许萍等[17] 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南京市中老年人5 423 人进行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同样证实了这个观点。说明脂肪代谢紊乱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5.6 糖代谢紊乱 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肾糖阈下降,尿酸的清除率下降,并且持续高血糖可损害肾功能,导致尿酸排泄的减少,使血尿酸升高。

6.干预

6.1 相关知识 包括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运动、饮食、疼痛、药物、心理干预法等。

6.2 饮食干预 ①多饮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 000 ml 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避免高尿酸性肾病; 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如马铃薯、奶类、柑橘、西瓜等,提高尿酸盐溶解度,有利于尿酸排泄。 ③低嘌呤饮食,因高尿酸血症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因此,应严格限制饮食中的嘌呤摄入, 急性期必须禁忌海鲜、荤汤、动物内脏;限制:肉类、豆类、香菇、花生、腰果、瓜子、油菜等。另外,以植物油为宜,戒烟特别是啤酒。 ④低脂饮食,脂肪在体内具有阻碍肾脏排泄尿酸作用,应长期限制摄入,在饮食中减少脂肪含量,少吃含油脂肥厚的食物,适当控制糖类。⑤低盐饮食:因为钠盐有促使尿酸沉淀的作用,故高尿酸血症病人应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少吃过咸食物。

6.3 运动干预 运动可增加能量消耗,减轻和控制体重。因此,制订切实可行的运动锻炼计划,且要持之以恒。运动以太极拳、健身操、散步、慢跑、爬山等有氧运动为主, 每次40-60分钟,每周4-6次。有研究显示[18]经运动干预后,病人能坚持锻炼,体重及尿酸水平逐渐下降。

6.4 心理干预 现代化紧张的生活节奏使人们面临着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 ,高尿酸血症与焦虑情绪、工作紧张及过度劳累有关。因此,指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解除病人紧张情绪,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抗病的信心。

6.5 疼痛干预 指导患者学会并掌握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和焦虑,并增加患者自我控制感。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疲劳、寒冷、潮湿、紧张、饮酒、饱餐、脚扭伤等, 在急性期不应对局部进行冷敷或热疗,因冷敷不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血水肿加剧。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地活动, 疼痛缓解72h 后方可恢复活动, 抬高患肢15~30 ℃。但应开展适当的床上活动,如变换、改变姿势,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发生压疮。

6.6 治疗干预 常用的nsaids 药物有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等。通过抑制环氧化酶以减少炎性介质,从而改善炎症局部的渗出,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nsaids 对胃粘膜直接刺激作用表现为反酸、恶心呕吐、疼痛等。嘱患者应在饭后服药,可加用保护胃粘膜药,生活中一定要少量多餐,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另一种急性期常用的药物是秋水仙碱。此药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骨髓抑制、肝损伤等,白细胞低于正常时禁用。观察患者服药后是否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医生,调整用药。

参 考 文 献

[1] 郭莹,殷跃,田立芬. 老年人血尿酸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探讨[j] . 黑龙江医学,2000 ,191 (5) :17.

[2] 薛丽,张爱伦.高尿酸血症与心管疾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12(2):90.

[3] 肖观清.高尿酸血症与肾病损害[eb/ol].[2005-6-17].http//.cn.

[4] 杨菊肾,陈鑫.早期干预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8,3(1):53-53.

[5] 古萍.广州市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情况及相关疾病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6,6(6):1082-1083.

[6] 吴敏.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j].安徽医学,1999,20(5):64.2000 :180-181.

[7] 薜耀明,李晨钟.痛风的诊断与治疗[m] .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 :12-108.

[8] 邱天道.实用结石病学[m]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7 :234-238.

[9] choi hk,curhan g. beer ,liquor ,and wine consumption and ser2um uric acid level : the t hird national healt h and nut rition exami2nation survey[j].art hritis rheum,2004,51:1023.

[10] 巫世庆.肥胖人群糖脂代谢、体脂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现代医院,2007 ,7 (7) :20222.

[11] 丁丽丽,姚华,姚文海,等.不同年龄男性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 (7) :4742476.

[12] 袁智敏,张丽嵩,杨丽芳.广州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调查分析[j].营养学报,2004,26 (3):201.

[13] 邵继红,莫宝庆,喻荣彬,等.南京市社区人群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3,7 (4) :305.

[14] 周英.血尿酸浓度变化与高血压关系的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04,28(3) :5712576.

[15] 薛丽.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6 ,12(2) :90291.

[16] lin kc, lin hy, chou munity based epidemiologicalstudy on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kin hu,kinmen[j].j rheu2 matol ,2000 ,27 :104521050.

[17] 许萍,莫宝庆,刘尧芬,等.南京市中老年人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 ,13 (6):3502352.

护理综述范文第5篇

增强吞噬细胞吞噬、杀死、消灭病原微生物、坏死细胞的能力。从治疗的经验看,大部分患者一个疗程即可取得满意效果,一个疗程效果不佳者增加疗程可提高其治愈率;疗效与病情轻重、病程长短、是否早期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整体护理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高压氧入舱治疗前护理、升压阶段护理、稳压吸氧阶段护理和减压阶段的护理。入舱前的护理为防止意外发生应在进舱前对患者做好安全教育,包括嘱咐患者更换纯棉衣裤,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及与治疗无关的物品入舱。告知病人做高压氧并不可怕,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询问患者有无感冒、鼻塞症状,鼻塞者应给予1%麻黄素滴鼻,排空鼻腔分泌物后方可进舱接受治疗。教会患者做开启咽鼓管动作(如吞咽、张口、打呵欠、捏鼻鼓气等)。测量血压、脉搏、呼吸。通过询问、观察、评估来确定病人目前能否行高压氧治疗。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瞳孔(重症病人)及伤口有无渗血、引流液性质和量;评估病人心理状态、配合程度、呼吸道分泌物的性状、量及可耐受吸痰的间隔时间;入舱前解清大小便;检查留置的导管是否连接紧密、妥善固定,躁动者有无约束等。详细介绍舱内的环境、通讯设备以及使用方法,教会患者进舱后如何与舱外人员通话。告知患者不得随意搬弄舱内阀门、开关、按钮等设施,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升压阶段护理反复、耐心地向患者讲解开启咽鼓管的动作与方法;密切观察病情,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操舱者,操舱人员应减慢或停止加压,待症状缓解后再继续升压。操舱者应遵守操作规程并结合舱内人员(耳胀痛)的反应来确定升压的速度,不要盲目执行操作规程,在升压初始(压力0.00MPa~0.04MPa)阶段更应注意这点。稳压阶段护理舱压升至治疗压力时,通知患者戴好面罩,指导病人掌握吸氧的技巧,即佩戴面罩松紧要适宜,吸气时轻轻收缩腹部、闭合口唇、用鼻子吸气;密切观察病人吸氧情况,通过观察呼吸波显示仪的波动,判断病人吸氧是否正确、有效并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昏、出汗、恶心、面肌或口角紧张抽搐、刺激性咳嗽、胸骨后疼痛等氧中毒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刻中断吸氧。有的病人治病心切,认为吸氧越多,治病效果就越好,有意加深、加快呼吸,这种现象要及时纠正,以免引起呼吸肌疲劳。减压期间护理减压时由于气体膨胀吸热,使舱温下降,应打开空调调节舱温,及时为患者保暖,以防发生感冒而影响治疗,嘱患者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屏气与剧烈咳嗽,防止发生肺气压伤。心理护理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护士不但要了解疾病,更要从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了解患者。不同患者的心理反应各有不同,其表现多有焦虑、急躁、易怒等,所以在护理过程当中我们要以加倍的耐心对待病人。由于患者听力下降,在与其谈话时,单侧耳聋患者应在其健侧耳边讲话,双侧耳聋患者讲话时声调要提高。当患者讲话时,耐心倾听最重要,与患者交谈切忌流露出厌烦的目光和不耐烦的情绪,以免影响护患关系。耳聋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患者,往往伴随焦虑和疑病心理,对治疗丧失信心,对待类似患者应采取暗示加转移法进行安慰,可以让患者看一些趣味性的书籍,使其精神放松、心境平和地接受治疗,告诉患者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治疗疾病贵在坚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环境护理建立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减少外界噪音对耳部的刺激,因长期的噪音刺激可使听觉器官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使脑血管处于痉挛状态,致使听觉器官供血不足而加重病情,护士平时操作也要注意四轻,尽量减少噪音。饮食护理由于耳鸣、眩晕等伴随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引起食欲下降,严重者还伴有恶心、呕吐,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治疗期间,应注意膳食结构合理搭配,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盐易消化饮食,可少食多餐;且注意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及浓茶等,告诉病人入舱前少喝水,适当控制饮食及少食产气和纤维素多的食物,以免减压时因胃肠道气体膨胀,而出现腹部不适或产生便意感[2]。

健康指导

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噪音,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治疗越早越好。发病两周内开始做高压氧治疗最理想。疗效与疗程不成正比关系。一般在高压氧治疗8~9次出现疗效,20~25次最明显。如治疗40次无作用,可停止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效果更好。一般年龄越大,愈后越差;病程越长,效果越差;伴有眩晕、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者效果也不佳。重复加强治疗,即首次治疗后每隔3~6个月重复治疗2个疗程,可巩固疗效[3]。有效的健康教育不仅可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出院指导

大部分患者出院后仍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要告知患者避免听力再次损伤,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服药,巩固治疗效果,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心情;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体育锻练;避免噪声刺激;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等,对听力障碍明显而影响日常语言交流的患者可推荐佩带助听器。

讨论

护理综述范文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共收治胃食管返流早产儿(无颅内高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膈疝、小肠畸形等原发病)82例,均经24h食管pH监测或食管钡剂造影确诊为胃食管返流。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头高俯卧位)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出生时孕30"--36周,平均33.5周,出生体重1150~2670g,平均1863g。对照组(仰卧位)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出生时孕30~36周,平均33.3周,出生体重1125~2630g,平均1845g。两组患儿在性别、孕周、日龄、体重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置于暖箱内保暖,遵医嘱给予1.4碳酸氢钠或温盐水洗胃,口服多潘立酮、红霉素,根据病情限制奶量、增加喂哺次数、补液、肠道外静脉营养、防治感染等基础治疗。干预组于喂奶后30rain和睡眠时采用头高俯卧位,床头抬高2O。~25。,面向一侧,双臂屈曲置于头部两侧,3O~60rain更换一次,需要专人护理。对照组于喂奶后30min和睡眠时采用仰卧位。每位患儿床头设护理记录卡,准确记录患儿每天呕吐或返流次数、奶量、体重等情况。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每天呕吐及返流的次数,7d后呕吐及返流减少情况,吸人性肺炎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根据资料性质进行t检验和)C。检验,P<O.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结果(表1)

3护理

3.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常规对所有患儿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同时监测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常备氧气、负压吸引器、简易呼吸器等抢救物品及药品,如发现患儿返流后有吸人,及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引,尽量彻底清除呼吸道吸人物。

3.2护理

对采用头高俯卧位的患儿,由护理人员专职护理,准确记录,当发现不当时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患儿俯卧位时面部垂直向下或接近垂直向下时,导致缺氧,甚至窒息死亡。早产儿颈部肌肉张力较弱,俯卧头侧位时头部转动较少,很少出现面部垂直向下或接近垂直向下的情况。

3.3喂养的护理

根据呕吐的不同病因,如幽门痉挛、喂养不当、颅内高压、严重感染、羊水吞人等进行相应的护理。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养方式,可减少胃内容物返流机会。对于需要鼻饲的患儿,鼻饲前应将胃内残留液抽出,再缓慢注入奶液,速度以1ml/min为宜,每次鼻饲时间不少于15~20min,量不宜过大,以少量多次为原则。鼻饲完毕,护士在床边观察5min,喂奶后1h内应加强巡视,发现呕吐及时处理。对于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采用持续鼻胃管滴饲,可有效减少餐后返流,减少胃扩张。本组有5例患儿采用鼻胃管滴饲,待胃食管返流现象明显改善后改为少量多餐喂养。对于返流较重者,及时给予静脉营养,以满足患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供应。对于需要吸痰的患儿,在鼻饲前将呼吸道痰液吸净,以免吸痰刺激引起患儿呕吐。

4讨论

护理综述范文第7篇

1文献的概念及其分类

文献是通过载体记录的知识,载体是文字语言附着物,是物质形态。从古至今,载体有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科技文献是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科学知识和思想的一切著作的总称。其分类包括:①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②二次文献。在一次文献基础上加工而成,常称为“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摘要等。③三次文献。通过检索工具(二次文献)收集原始资料(一次文献),加工整理成的综合性文献资料,如综述、述评、年评、指南等。④零次文献。

未成文的口头传递的信息,或手稿之类的资料,即还没有传播载体。

从上可以看出,综述既不同于原始论文,不属一次文献,也不是论文的摘要、索引或书目,不属二次文献,而是一次文献高度浓缩的产物,是把多篇相关文献综合加工而写成的三次文献。因此,综述包容的信息量大、反映学术动态快,是获取信息、促进科研、指导实际工作的有效途径。

2文献综述的特点

综述包括现状综述——成就性综述、回顾性综述——动态性综述和专题争鸣性综述三种。其特点如下:①资料来源是拿别人的文章做自己的文章。②研究对象是文献资料,不是人或动物。③内容涉及面广,信息浓缩、精炼。④叙述性的表现手法,以事实为基础,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评论。⑤引文多,有很强的参考性。

3撰写文献综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信息时代的特点如文献数量多、增长快,内容分散,重复交叉,语种增加,知识老化加速,质量下降,时滞严重等,呼唤着护理综述文章的出现,使其显得非常必要。此外,综述是知识再创造的研究(科研分为创造知识、修改知识、综合利用知识),写作综述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护理学科发展、成熟,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再则,综述提供回溯检索文献线索等,以上说明文献综述的撰写显得非常重要。

4写作步骤

4.1选题

①选取护理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②选取位于学科前沿,有一定超前性,能反映新成果、新技术、新动向或矛盾焦点的问题。③选取自己熟悉或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题目。④选题要大小适度。⑤希望在杂志发表的综述,应注意期刊的要求。总之,选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掌握四个相符:与个人主观条件相符、与自身客观条件相符、与护理进展现实相符、与自己今后的研究方向相符。

4.2收集文献资料

4.2.1对文献数量和质量的要求:①数量要求。>40篇,有人提出初始收集资料最好>100篇。②质量要求。年代分析,文献发表的年代越近越好,近3年最好,至多不超过5年;专业分析,资料来自本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的论著性文章;国别分析,资料来自本课题研究的先进国家、权威机构、有威望的专家;主题分析,引用资料的主题与自己的选题相同或相近。

4.2.2收集方法:①顺查法。顺年查找,由远及近。②逆查法。由近及远,从当前开始,倒查近3年或5年的文献。③追溯法。又称篇后文献检索法,是利用已发表综述后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的方法。

4.2.3检索工具:有目录、索引、文摘等类型。①中文工具。《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中国医学文摘》和《国外医学》等。②英文工具。美国《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生物学文摘》(BA)、美国《化学文摘》(CA)等。③联机与光盘。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联机数据库(MEDLINE)等。④网上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数据库、中医药信息检索系统网上数据库等。

4.2.4检索途径:①题名途径(主要按书名、刊名检索)。②著者途径(按作者姓名检索)。③分类途径(按文献所属学科类查)。中国图书分类法规定,“R”是医药卫生,如R4为临床医学,R47为护理学,R248为中医护理学,R5为内科学等。④主题途径(按规范化术语即主题词查)。

4.3整理加工文献

①阅读(浏览、粗读、精读;应确定优先阅读的文献)。②整理、分类、筛选。③综合组织(可按主论点、分论点组织论证材料,确定论证方法,安排层次结构)。④拟定提纲,完成全文。

5综述结构格式

护理综述范文第8篇

建立相互信任关系。心理护理是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第一步,消除心身症状,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耐心交谈,并采取轻抚等非语言方式给予其安全感,待患者回到病房后应告知手术非常成功,让其消除顾虑。给予病人心理护理的同时,家属也需要配合医护人员,不要给予患者过多的刺激,谈一些康复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病魔的信心。

2营造舒适的环境

病人术后,由于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使得生活环境改变、常常自身的生活习惯被打乱而缺乏舒适感。此时医护人员应耐心听取病人倾诉,理解病人对疼痛的反应,保持病房的整齐清洁、安静,使病人尽快适应这种外界的环境变化,增加舒适感,增强自身对疼痛的耐受性。

3重视对骨折病人的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不要认为术后疼痛是病人的正常反应而忽视。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使用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说明其手术的部位可以得到良好的康复,以减轻病人因对待病情的不了解,而产生的焦虑及担忧,缓解不良情绪造成的疼痛加剧。及时准确地进行病人疼痛的评估,做到分层次、分程度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可以运用的心理干预:指导、鼓励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做简单的训练;采用声音、视觉等艺术欣赏形式,产生愉快体验;通过医院的宣传栏或组织病人学习和观看宣传资料及影片,以及让已康复的病人现身说法等方式,使病人及家属了解其现代化治疗手段及典型的成功案例,与相关病情的科学治疗方法等,提高病人及家属战胜病魔的信心,见表2。

3.1恐惧、焦虑医护人员还应知道骨折病例多为突发性,多是在意外情况下发生的不幸,病人往往没有思想准备,导致术后其精神高度紧张,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病人的焦虑反应给正常的诊疗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必须认真对待,尽快消除焦虑反应。医护人员应通过仔细观察病人产生恐惧及焦虑的原因,制定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建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决心,调动病人的积极情绪,消除恐及焦虑的状态。并且医护人员应使病人受到相应的尊敬,不歧视病人,这样有利于病人良好的情绪产生。

3.2自责在笔者的500位采样病人中突发骨折创伤的病人中年人居多,病人患病期间丧失劳动能力不能照顾家庭,反还要家人照顾。治疗期间医疗费用的额外支出,造成了家庭及亲属的经济负担而感到自责。对于这类病人需要医护人员用真诚的态度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其进行鼓励和支持,使其把思想的负担倾诉出来,减轻和消除心理的负能量,同时取得病人家属和亲友的配合,使病人调解自我的负能量,增强自身的康复欲望。

3.3忧郁笔者还发现骨折病人往往对自己的病情认识不够,或是在康复不明朗的情况下,一想到自己以后不能象以前一样行动自如,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生活,自尊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病人往往表现出自悲自怜的忧郁状态。医护人员应尽早地向病人提出治疗有希望的信息,使病人树立治愈的信心,解除对疾病丧失治愈信心的忧郁情绪。病症的折磨给病人带来痛苦,进而使病人产生忧郁情绪,此时医护人员也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病痛,只有痛苦减轻后病人的心情会好转。关怀十分重要,家庭、亲朋好友、周围人及医护人员应多多鼓励患者,耐心地向病人讲解病情,转化病人的忧郁情绪,使病人看到康复的希望及动力,这样会使病人心理活动回到正轨,积极配合治疗,产生康复。

3.4抑郁对抑郁反应明显的病人,应防止其出现轻生思想、自杀企图或危机自身生命安全的行为,要有严密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有的病人得知可能终身致残,影响了日常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而产生悲观情绪,对健康失去信心,他们对治疗产生对立态度,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一种冷漠、无动于衷的态度。医护人员应从侧面培养病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尊重、理解患者,用温和的语言分担病人的痛苦。医护人员还应加强对病人健康康复教育,让病人对患病这一客观事实正确积极的面对,并逐渐接受这一事实,鼓起积极乐观的生活勇气,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动力,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护理综述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护理管理学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信息管理

护理管理学是管理的科学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一门专业领域的管理学,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组织资源,在护理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基础上,提高护理组织功效。加强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经展开,其注重的是患者能够得到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所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1.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是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服务质量达标、满足和超越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1]。

1.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国外某些医院有设有专门的质量评价组织,比如护理质量保证委员会。委员会由行政管理人员、护理监督指导人员、护士长、护理教育工作者、护士代表等组成,致力于长年定期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审[2]。我国综合性三级医院通过建立质量控制网络,并通过自查、抽查、普查进行前馈质量控制、环节中的交叉控制、终末全面控制,取得较好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3]。

1.2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患者是护理服务的主体,是医院生存的基础,所以护理管理质量的控制应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全员参与原则:各级护理人员和全体的医务一线工作者的服务态度直接决定着服务的质量;护理质量标准化原则:标准化的护理操作,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使护理人员,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持续改进原则:开拓创新,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

1.3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

我国正式颁布的护理质量国家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由卫生部于1989年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及在2005年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在标准中强调护理质量与安全,对有效评价护理服务质量起重要作用。另外地方医疗组织也建立一些护理评价的标准,有利于根据地方特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例如。受北京市卫生局委托,中华医学会为其制定了《北京地区医院评审标准》[5],该标准对其他地区制定质量评价指标有指导意义[6]。

1.4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由美国科学家Edwards Deming提出的PDCA循环是护理质量管理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PDCA是英文Plan,Do,Check,Action的缩写,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在PDCA循环中得到体现。

PDCA循环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循环中,每一次的循环都是一次质量的上升,也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原则。通过实施PDCA循环,护理工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寻找并解决问题,以获得更好的服务效果。

1.5护理质量缺陷管理。

各种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都属于护理质量缺陷,护理质量缺陷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在护理质量缺陷管理中应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服务质量监管之外,做好风险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和患者或家属缺乏沟通也是导致纠纷的重要原因。报道显示,由于护患沟通缺乏,医患关系紧张所导致的纠纷占总量的三分之二[7]。也可通过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制作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制备健全的应急预案等方式预防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1.6护理质量评价。

护理质量评价由要素质量评价、环节质量评价和终末质量评价组成。我国的护理质量评价内容主要是常见具体的护理指标,对基础护理质量和终末质量的评价更加偏重。常用的指标有患者所处环境是否合格、消毒隔离管理合格率、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器械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患者的管理水平、护理报告和记录情况、基础护理合格率等。

2.护理信息管理

现代化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大大简化医院患者管理的程序,减少了大量收账、记账等工作,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护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住院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医院药房、病案室、收费处、统计室等部门共享系统信息,有利于患者的动态管理,节约管理时间和成本,提高护理效率;住院患者医嘱处理系统:系统由医生终端录入医嘱,由护士站终端显示,还具有药费自动划价,住院费自动收取等功能。其他还有住院患者药物管理、住院患者费用管理、手术患者信息管理、护理排班信息等系统应用于护理信息管理中。

3.结语

当前,我国的护理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现有体制建设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纠纷也时常发生,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信任度降低。首先,现有的护理质量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未得到系统、有效的统一,部分指标欠科学,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临床护理工作,缺少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的护理等指标。其次,评价指标多数是具体的技术指标,缺乏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关心,使护理质量评价强调细节,忽视内涵,强调具体技术规范操作,忽视患者身心护理,这有悖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此外,现代化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医院管理人员实现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宜刚,于有江等.护理管理学[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2]Hussein A T.A ten—step process to develop case management plans[J].Nurs Case Manag,1996,1(3):112—121.

[3]朱新青,陈照坤,梁雁芳.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6(9):31—3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EB/OL].[2010—05—12].http:///zcfg/yzzl/2005—04—01/0201000001.shtml.

[5]成翼娟,冯先琼,宋锦平,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5,5(4):26—28.

[6]我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

护理综述范文第10篇

从所周知,急诊病人病情急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如若诊治、护理不当,或是护士的技能和人文素养欠佳等均可诱发护理纠纷,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和医院形象。本文在总结继往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我院急诊科于2009年10月实施了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防范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1规范化管理措施

1.1一般资料

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针对近年来所发生的护理纠纷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订了规范化管理措施。通过一年来的实施,实践证明,规范化管理措施有效地避免和遏制了护理纠纷的发生。

1.2护理纠纷的原因

1.2.1护理人员因素主要包括:①责任心不强,接诊、分诊概念不清,服务意识淡漠或语言表达欠佳,工作无头绪、无重心而导致分诊混乱。②院前急救意识淡漠,毫无准备而草率出诊;接听呼救电话不详,或是出诊缓慢;未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在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③缺乏牢固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急救技能;抢救物品或急救药品不齐备;缺乏应变能力。④人文素养不够,缺乏医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重视不够,或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未履行告知义务及签署知情同意书;抢救病人时手脚忙乱,或是毫无头绪和重心,甚至必要的治疗或护理措施尚未实施;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或欠规范。

1.2.2病人及其家属因素主要包括:①病人及其家属在突如其来的急症情况下措手无策,感到恐惧、惊慌失措而致使心理障碍。②因突发的疾病以及经济上的困扰而急躁或对他人感到十分不满。③健康教育不够,患者及家属缺乏应有的健康知识,对医务人员出言不逊或缺乏应有尊重。④对疾病的诊治和护理不配合。

1.3护理纠纷评定标准

根据我院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及其解决的结果自行拟订评估标准,并分为3级。Ⅰ级:一般矛盾,经护士本人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后即可化解;Ⅱ级:矛盾突出需经科室领导或护士长亲自协调才能解决,而事后双方均能谅解;Ⅲ级:矛盾尖锐需通过医院领导协调才能解决。

1.4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

1.4.1护士方面就护士本身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①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服务理念,同时要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抢救护理措施。②加强护士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规范护理行为[1],在急救治疗的同时,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很有必要。③强化院前急救意识,接听呼救电话须认真仔细,同时准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详细记录呼救电话的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详细地址,患者目前的情况以及院前的急救过程,出车路线及其到达的大概时间,同时需告知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及其注意事项,并将电话记录存档备案。④呼救电话一到,急诊科立即召集急救人员即刻到位,并检查抢救设备、器材和药品是否齐备、到位,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做到万无一失;平时对上述物品及药品必须做到四固定(定点、定位、定量、定人管理),随时清点、补充、交接、记录。⑤牢固专业知识,提高急救技能和应变能力,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及其转归,以娴熟的技术解除病人的痛苦,并运用卫生经济学的理念服务于社会,尽可能地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⑥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急救过程中不做、不谈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注意沟通技巧及方法,实行保护性治疗及护理,不扬病人隐私;及时、准确而规范的做好各种记录,包括诊断、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实施情况的记录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⑦强化急诊科管理和制度建设,更新院前急救理念,加强对救护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培训,提高急救能力[2]。⑧实施医学继续教育:制订护士培训计划,定期考核或进行急救演练;培养急诊科护士的爱岗、敬业精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以崭新的姿态服务、服从于当代急救工作。

1.4.2病人及其家属方面主要包括:①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以及社会急救理念与功能,积极普及急救知识,使民众初步掌握一般急救技能,当发现急危病人或发生意外灾害事故时,能正确、及时地进行自救、互救[2]。②针对病人的疾病及其病情,以及病人及其家属的年龄、社会背景,有的放矢给他们讲述该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介绍该疾病有关的治疗、护理知识及其恢复的过程,同时有必要告知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所需的大概时间和经费。③以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言语感化病人及其家属,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让他们直接感受到高超的护理技术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态度,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圆满地完成治疗、护理计划。

2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护理纠纷发生的比较:2008年10月~2009年9月我院急诊科共接收急诊病人368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152例次,Ⅱ级54例次,Ⅲ级27例次。2009年10月~2010年9月接收急诊病人3960人次,其中Ⅰ级护理纠纷32例次,Ⅱ级18例次,Ⅲ级9例次。经x2检验,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

3讨论

上一篇:产妇护理范文 下一篇:护理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