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校范文

时间:2023-03-16 20:55:56

护理学校

护理学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职护理学校 学生管理 诚信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1.08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在视察辽宁时提出了“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总要求。在职业教育中,我们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还必须加强学生的诚信道德建设,尤其是作为护理专业的职校学生,增强他们道德修养自觉性,锤炼道德品质,是成为一名兼具专业技能与优秀品德的护士的重要条件。

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学生出现的诚信问题出发,分析和探讨中职护理专业学校学生诚信现状、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和对策。

1 学生诚信问题现状

1.1 考试作弊,屡禁不止

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保证学生诚实应考,学工部门和班级都制定了一系列预防考试作弊的措施:对学生个人,凡是作弊考生,相应科目成绩计零分,而且记过处分。对班级而言,学生考试作弊,影响班级量化考核分数,在文明班级奖励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班主任和学工部门在考前召开多次班主任会议和班级会议,着重强调诚信考试,还组织同学们签诚信考试承诺书。团委则组织每班办以“诚信考试”为主题的黑板报,时刻提醒学生诚信考试的重要性。但是考试作弊仍是学校屡禁不止的现象,每学期都有因为考试作弊而受处分的学生。

1.2 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想方设法掩盖事实

学工部门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劳动卫生、勤奋学习、文体活动、文明道德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管理,每项规范都制定了严格的惩处办法。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难免会触犯规定,这时不仅要接受学校的相关处罚,还很有可能要受到班规的处罚。在这种情况下,违规的学生会找各种各样的客观理由,掩盖自己犯错误的事实。

1.3 学生会干部在工作中“欺上瞒下”现象偶有发生

学生会是在学校学工处、系部团委指导下,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本校学生会的任务之一就是负责按照校规公平公正地处理学生违纪违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会成员工作认真、秉公办事,可是在实际工作中确实也发现一些问题:尺度问题,学生会一些干事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上,会出现“厚此薄彼”,紧盯某些班级或某些人;义气问题,当发现自己班的学生或者要好的朋友违规时,很有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压力问题,有些学生违规后态度蛮横,威胁学生会干部,有的老师为了班级荣誉也可能让学生给面子,就会出现“欺软怕硬”的问题。

2 学生诚信问题的成因

2.1 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价值观多元化

学校是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但是家庭、社会也是学生接受诚信教育环境,“90后”、 “00后”生活在信息化发达的社会环境中,互联网带来的消费诱惑,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对学生诚信教育造成较大的冲击。国外的一些极端观念和腐朽思想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尚不成熟的职校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辨别能力,不良的社会影响因素给他们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也使学生们的价值观复杂多样。

2.2 班级考核标准重分不重德

职业院校要以培养有文化、有道德、有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诚信恰恰是衡量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标准之一。虽然在校纪校规中提及学生应该要遵守道德规范,打造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职教生。可是在考核班级、考核学生个人时,却很少涉及诚信问题。学校按照劳动卫生、勤奋学习、文体活动、文明道德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管理和考核,而诚信问题却难以考查,因此学生的诚信状况也很难体现在班级考核中。班规也多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单纯考查诚信问题的鲜有体现。在评奖学金评优过程中,往往以理论考试成绩、体育成绩、操行成绩为依据,操行成绩本就是以校规、班规为考核依据。不论是学校考核班级、学生,还是班级考核学生,都是“重分”。在“重分”思想的指导下,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分不重德”的问题。

2.3 重班级荣誉,轻诚实守信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成长的小环境。班级荣誉,对学生个人而言是集体荣誉感的体现,是对学生付出的肯定,对学生集w而言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对班级而言,意味着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对班主任而言,是其管理工作的成果,是对班主任管理有方的肯定和赞许;对学校而言,班级荣誉也起到标杆作用,显示出管理质量。所以学校、班主任、学生都比较看重班级的荣誉和成果,所以,出现一些为了班级荣誉而隐瞒实情、不诚实守信的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2.4学生重成绩轻责任

在校学生本应重视成绩,但是中职护理班的学生不但面临着能否顺利毕业的问题,需要重视学业成绩,同时还面临着升学压力。升学考核标准之一是操行分数,因此学生为了获得较高的操行分数,也成为学生不诚实守信的理由。中职护理的学生年龄较小,一些学生面临错误时往往选择逃避,不愿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个人犯了错误,可能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分数和荣誉,要承受班主任的说教,承受具有班级荣誉感学生的责怪,为了减轻自己的不安情绪,也会找借口推脱责任。

3 中职护理学校解决学生诚信问题的对策

3.1 构建课堂诚信教学体系,完善新媒体诚信教学资源

课堂教育依然是中职护理院校诚信教育的主阵地。中职的诚信教育主要集中于德育课,将学生的诚信问题渗透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发挥德育课的诚信教育实效。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教育资源也是诚信教育的有益补充,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诚信问题,运用慕课、微课等资源,将诚信问题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诚信内容,用文字、声音、图像等直观丰富的素材充分呈现出来,寓教于乐,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接触到诚信教育,巩固诚信教育成效。

3.2 营造诚信文化环境,加强学校诚信监督机制

在中职院校营造诚信文化环境,就是要利用校园广播、班级黑板报、班级主题班会、学校校报、学校文化活动、学校网络平台等,将诚信思想贯穿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用诚信的舆论引导学生,积极营造校园诚信文化氛围。文化熏陶固然重要,但是也需要监督机制作保障,学生会管理中出现的“欺上瞒下”、“厚此薄彼”、“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欺软怕硬”等现象,还是学校监督机制不完善所致,学生对学生会干部的监督渠道不畅通。应当借助网络平台,加强诚信舆论监督,建立举报惩罚制度,让学生会干部与学生之间互相监督。

3.3 增强诚信法制意识教育,学校和班级实行人性化管理

中职学生对法律专业内容了解较少,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考试作弊作为一种不诚信行为已经入刑,所以诚信既属于道德范畴,也属于法律范畴,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诚信问题的严肃性,对诚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学校评价体系也应该多元化,将诚信纳入学校管理、班级考核、学生管理体系中,还要建立诚信奖励机制,将学生的诚信行为与最终考核、评优、实习、就业等挂钩,突出学校和班级人性化管理的作用。

3.4 开展系列诚信教育活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

开展系列诚信教育活动,是营造诚信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中职护理学校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专业特色,依据启发诚信意识、践行诚信活动、树立诚信信念的方式,分学期分活动类型地培养学生,最终实现学生以德立身、以信取人。建立完善的学生诚信档案,会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也是学校实行诚信考核标准的依据。一个学生建立一个诚信档案,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工作等信用状况予以真实记录,为学生的考核、评优提供依据,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自律教育。

4 结束语

诚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步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其工作性质、专业特色都对他们的道德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针对他们的诚信教育非常重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不仅能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加强中职院校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和恒心去践行,也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moe.gov.cm,2013-11-12.

[2] 中央文明委.P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EB/OL].(2014-08-01) [2015-09-20].http:///ziliao/wenjian/jigou/wenmingban/201408/t20140801_ 2097269.shtml.

[3] 佚名.诚信大家谈[N].人民日报,2011-06-10(6).

[4] 何小梅.从内溯因,以德树人[J].科教导刊,2012(22).

[5] 于艳华.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意义及途径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17).

[6] 郑晓波等.以“诚信考试”推动高校学风建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5).

护理学校范文第2篇

目前眼科护理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1)学生主要是中考的落榜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较差,也就是学生综合能力较弱。(2)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眼科护理学为考查课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也不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学生从心理上不重视。(3)学生毕业后大都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眼科护理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如何顺利、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是眼科护理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笔者从事眼科护理教学工作多年,探索出一些教学方法: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法,利用现有条件,从听觉(讲授法、讨论法)、视觉(演示法)、触觉(实习、作业法)等多方面多措并举,将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现介绍如下。

1应用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法、利用模型教具教学、利用标

本教学、利用自身资源教学[1]

1.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见的方法和手段,也是非常普及的一种教学形式,在眼科护理学教学中也是如此。比如眼球的解剖结构,典型的疾病图片能让学生一目了然。通过给学生看从网络上下载的图片、视频,使学生不但对眼球的解剖结构及眼病有一个“平面”上的初步认识,而且使一些护理操作更形象直观,使学生更易理解、记忆。

1.2利用模型教具教学

模型教具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工具,利用模型教具可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眼球模型可使学生对眼球解剖结构有一个立体认识,有利于学生立体思维的形成,提高了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模型教具的应用是对理论知识教学的一种补充。例如利用眼球模型教具教授眼病知识,学生会很容易理解病变位置、病变形态,分析眼病对患者可能造成的损害,思维会随着教师的引导进一步延伸。

1.3利用标本教学

这种方法多在眼球的解剖知识教学中应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型教具教学学生已对眼球有了大体了解,然后再在眼球标本上确认眼球各个解剖结构的位置及形态,再次观察病变时角膜、晶状体混浊的状态。接着让学生认识睫状体及脉络膜的位置、形态和颜色,进而理解它们的生理功能,尤其认识视网膜是白色透明的薄膜,而非模型、图片上的橘黄色。

1.4利用自身资源教学

上课前让学生互相对视或自己照镜子5分钟,仔细观察自己或同学的眼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同学或自己眼睛上确认眼附属器及眼前段的解剖形态、位置,包括眼睑、结膜、泪小点、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涉及眼表疾病时,如结膜炎,首先教会学生单手翻睑术(这是眼科护理不可缺少的一项操作),翻开同学的上下睑,确认睑结膜,在屈光不正同学的睑结膜上认识充血的状态,之后找到球结膜、穹隆结膜以及三者共同形成的结膜囊,同时可以直接教授学生滴眼药水和上眼药膏的方法。这样教学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角膜直接暴露于眼球最前端,容易发生炎症、外伤,要求学生必须确认角膜的位置,同时要求学生分析患者发生角膜炎时的视力情况、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不良后果,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角膜。

1.5电视教学

电教资源是我校重要的教学资源,它所展示的护理操作和手术过程都是非常正规、标准的无菌操作,而且都是在临床上验证过的,是学生学习的模板。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手术过程视频,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术后护理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讲到“白内障患者的护理”一节时,在学生观看完白内障囊内、囊外摘除手术的视频之后,让学生讨论这样的患者该如何护理,护理错误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避免教科书中枯燥的理论描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的检验和补充

2.1以实践为主的方法,如绘图、手工制作

2.1.1绘图

绘图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方法,笔者对学过的眼球解剖、房水循环及一些眼病如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屈光不正等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复习,让学生画出它们的解剖图、知识导图。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检查学生的学习理解情况,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验;二是激发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1.2手工制作

因为我校学生大多数是女生,手工是她们的特长。采用手工制作模式使学生的思维不受限制,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学习方式。可以选用任何废弃的塑料瓶、塑料袋等塑料制品来制作眼球模型,可以不严格限制解剖形态,让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学生在制作的角膜上涂上牙膏、护手霜当作角膜炎模型,用凸起的塑料瓶底做成眼球的晶状体,在此基础上夹不同形状的纸作为白内障模型……这样的学习环境非常轻松,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会有成就感,再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许,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在学中玩、玩中学,效果非常好,学生非常喜欢,并且印象深。

2.2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方法,如病例分析法、讨论法等。

2.2.1病例分析

每次讲完一种眼病的护理,教师列举一个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分析。病例是医院完整的诊断、治疗、护理病例。首先学生自己分析病情,做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再对比医院规范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及护理措施。这样做一是检验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二是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既建立了临床思维,又了解了标准病历的书写程序。因此,病例分析教学搭建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的平台,让学生尽可能熟悉实际工作环境,为下一步的临床实习、工作打下了基础。

2.2.2自由提问

每堂课下课前,笔者总结本堂课所讲内容,然后留出5~10分钟时间供学生自由讨论或提问。他们会就自己或家人或朋友的一些眼病进行提问,师生共同讨论,做出诊断并提出护理措施。这个过程全体学生都在参与,能够根据真实的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比单纯进行理论讲授更易于学生接受。

3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全方位、多角度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借用现代教育工作者常说的一句话: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学内容,更要备学生。教师要让学生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所传授的知识,让他们学得更好,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白衣天使。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唤醒。”因此,教师也要以这样的原则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作者:李 英 刘薪灼 单位:锦州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护理学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护理 人文素质 现状

一、中等职业护理学校人文素质现状

近年来,虽然我国中等职业护理学校全面开展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但不可否认绝大多数的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足,停留在口号上,这直接影响了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影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参与本研究的相关工作人员实际情况,我们实地考察,以河南省各类中职卫生学校为例,了解当前护理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以及中职护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郑州市卫生学校一到三年的学生,调查采用自填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2012年10~11月,共发放相应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4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07份,有效率达96.2%,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总体而言,大多数护理专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规范是保持一致的,其主流方向是积极向上的,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比较迫切。但是,另一方面,当前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相对弱化,呈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不免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注重专业学习,轻视人文知识

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学校盲目追求就业率的影响,不少中职学生包护理专业学生看不到人文教育对人的终生发展的潜在影响,所以从思想深处轻视人文,导致人文知识缺乏,知识结构失衡。不少护理专业学生缺乏对文史哲知识的深入学习与系统的掌握,对于人文知识的测评,大多数学生报着“分不在高,及格就行”的心态,对于专业课考试,则是“分数多多益善”。

②学习能力缺失,人文能力弱化

由于人文社会知识的缺乏,结构不合理,重知识轻智慧,导致中职学生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整体水平较弱,直接影响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他们这种人际交往能力的缺失,在临床实践中常表现出与患者的沟通障碍,影响与病患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医疗活动的进行。二是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中职护理学生认识事物简单,综合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创新能力显得很是低下。

③过分强调自我感受,人文修养欠佳

人文修养的缺失使得一些中职学生看重物质享受,强调自我感受,觊觎欲望满足,丧失情怀,陷入了商品拜物的泥淖之中,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膨胀,对待集体利益置之不理,对公益活动漠不关心,而对自己有利的事毫不相让。另外,在知行关系上,护理专业中职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严重脱节,他们在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但却不能内化为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往往表现为护理人文关怀缺失,不能尽职尽责,做不到爱岗敬业。

④功利思想充斥头脑,人文精神迷失

功利思想的泛滥直接导致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迷失。他们追求一种所谓“快餐化”的文化,满足于感官上的刺激,却忽视精神境界的提升;趋众、趋俗、趋洋现象严重,并且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他们现在所缺少的责任感、同情心、奉献意识、协作精神等人文素养却恰恰是其将来所从事的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护士这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

综上所述,当前在人文素质的知识、能力、修养以及精神这四个层面上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即使总体来说是尚可,但不可否认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存在滑坡现象,这必须给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敲响警钟,要高度重视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弱化的现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人文素质教育薄弱这一不容乐观的局面,确保我们社会在日后发展不会因人文素质失落而产生严重的精神危机。

二、中职护理学校人文素质现状致因分析

中职护理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弱化已是事实,那么我们要探究有哪些因素制约了这些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只有分析出这些致因,我们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去改进中职护理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经过调查研究,笔者分析制约因素如下:

1、人文观念存在认识的偏差

由于历史原因,人们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人才、医学等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这些观念上存在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职护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人文观念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会导致人们对中职护理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认识不足,采取的措施易入误区,教育效果自然谈不上理想,这导致中职护理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缓慢。

2、人文理念存在认识模糊

中职护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落后,除了对人文不够重视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人文理念存在认识模糊。

中职护理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理念模糊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把人文素质完全等同于人文知识,把人文素质教育盲目等同于知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知识化、工具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人们误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当作了教育目的。这种对中职护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本质、目标、措施、作用等认识模糊,必然导致措施的空泛且教育效果不甚理想,这也是中职护理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科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具有局限性

护理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特点局限,存在一些不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因素。例如,在缺乏创新的专业教育模式下,中职学校的师资水平良莠不齐,没有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都大大制约了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空间。

4、负面因素影响人文素质内化

经过调研分析,笔者发现在现实人文素质教育中,我们的学生参与程度较为低下且积极性并不高。探究其原因,与社会诸多“负能量”的不良因素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多元文化的冲击,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第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社会行业不良风气的暗示。近年来,医疗机构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医患关系紧张等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样的行业风气,不仅重创了整个医务界的声誉,也给我们尚未进入社会的中职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以上这些思想导致了护理人文精神渐渐衰落,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5、人文素质教育自身特性束缚其发展

人文精神不能完全等同于人文学科知识。通过学习人文学科知识,可以帮助人们培养人文精神,但不能代替人文精神的历练。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基于人类的整个知识体系来完成的,它不单单是人文学科的任务。由于人文素质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导致人文精神的培养困难重重。

从上述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人文素质的培养确实是件困难的事,但又是件意义重大的事。作为中职护理学校不可能按照护理学专业的教育方法来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这更增加了中职护理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难度,也是摆在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单位:郑州市卫生学校普通教学部德育教研室)

参考文献

[1]田玉凤,陈泽新.从课程设置看中美护士人文素质的差异[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0):75-76.

护理学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学生;素质;对策

【中图分类号】R4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1-0117-01

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通专结合的学生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学生。通过素质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地对进行素质教育。

1 基本情况统计

我们对2009~2010级学生进行了素质调查,发出问卷952份,收回922份,其中有效问卷922份。调查内容分为个人信息、思想素质、生活素质、心理素质、学习素质、职业素质六大部分。

1.1 个人信息方面。55.6%的学生对大学生活感到自信而充满活力。绝大部分家庭来自农村及县城,35.6%的学生来自城市家庭。37%的学生父母的职业是农民,44.4%来自工人家庭,其中单亲家庭13.3%,独生子女者占44.9%,家庭月总收入2000元以下者占80.55%。50.1%的学生爱好文艺和体育,电脑与网络爱好者占14.3%,选择专业的的主要原因是该学科有发展潜力,好就业。

1.2 思想素质方面。在价值观、利益观上,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人要服从集体,集体也要尊重个人。94.4%的学生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72.2%的学生信任党组织。30.3%的学生对思想教育采取听报告、聆听专家、教授、文化人、成功人士讲座表示欢迎。73%的学生对政治问题认为应该根据实事本身作出判断。在未来前途的打算上,40.9%的学生认为应该努力争取明天的幸福,12.6%的学生态度悲观,抱有过一天算一天的思想。

1.3 生活素质方面。在学费来源上,60.2%的学生学费来自家庭平时积蓄,19.3%通过借贷,甚至没有着落,还有4.7%的学生是勤工助学。平均每月消费在300~500元者占多数,每天餐费7元以下者63.7%,生活贫困学生较多。在适应环境上,半数学生对人际关系和学习方法较难适应。在对大学期间谈恋爱的问题上, 43.1%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在对学生的管理上,42.5%的学生认为学校应采取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自律形式,对待不文明的行为,32.9%的学生看不顺眼,也懒的去管,说明集体的约束力不强。14.8%的学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 54.8%的学生认为上网结识网友感觉很好,能说心理话。

1.4 心理素质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57.3%的学生现在的心境是不知所措,感觉生活枯燥,有的是精力无处发挥,有的感觉做事、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和室友的关系上,绝大多数能关系融洽,只有10.4%的学生与寝室人员关系一般,个别存有矛盾。在适应能力上,多数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在沟通能力上,23.1%的学生能够在陌生环境中主动与他人交谈,遭人误解时,会主动找机会解释。

1.5 学习素质方面。78.2%的学生认为大学三年,应该为自己定一个明确的计划,多阅读一些书籍,不断提高自我涵养。一半以上学生对所录取的专业有一点了解,希望进一步了解就业问题。51%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后学习成绩不理想,影响学习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一半以上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今后在竞争的社会中很好地生存。课余时间,没有具体安排的学生多一些,25.6%的学生到图书馆或教室看书。

1.6 职业素质方面。42.3%的学生认为最缺乏的职业素质是外语能力,40.5%的学生希望在校期间培养专业技能。51.4%的学生认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51.7%的学生最想从学校学到综合能力,支持在校打工。40.7%的学生认为培养职业道德应首先培养对职业的热爱。42.1%的学生打算毕业后边工作,边学习,准备参加本科考试。

2 高职学生素质特征分析

通过上述结果统计,在高职护理学生当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学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贫困地区,家庭结构较为复杂,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学生文明意识普遍不高。 虽然绝大多数学生有信仰,但艰苦奋斗精神在一些大学生心中变得淡漠,一些大学生缺乏健康高尚的娱乐形式和业余爱好,集体观念不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欠缺。

2.2 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欠缺。多数学生来到高职学校学习护理专业,主要原因是好就业。有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优势已不再存在,甚至学习落后,造成思想负担,另有一些学生,没有危机感,学习停滞不前。他们既有求职的迫切性,又有学习的盲目性,热衷于热门、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忽视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的刻苦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知识应用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相对较薄弱。

2.3 学生心理素质偏低,心理冲突较多。由于贫困生、单亲家庭较多,学生有自卑感,对自己缺乏信心。存在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优越感与自卑感的交织;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并存;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心理冲突,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学业、恋爱等方面,抗挫折的能力不强、意志比较薄弱,缺乏竞争意识,危机意识。

2.4 对职业素质要求认识不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多数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结构认识不是很清楚,职业目标模糊,注重学业成绩,忽视了创新思维、职业形象、诚实守信、严谨敬业、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自我要求,希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但又想坐享其成,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不高。

3 制定相应的对策

3.1 强化思想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素养。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首先应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诚信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开展以报告会、学术讲座、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汇演、 高雅音乐欣赏等为主要形式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抓好系统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突出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主动性,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文明评比活动、监督检查活动、勤工助学活动、学生创业活动、学生文明教育等,使学生自觉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规范。

3.2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应做到“三要”一要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孕育于学生活动之中,通过讲座、板报宣传、心理剧演出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心理感受,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冲突,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二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班级为单位,辅导员和心理委员针对贫困、单亲家庭、违纪、出现应激事件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化解情绪捆扰,减轻心理压力。三要重视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对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通过个案治疗和团体训练重点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向社会输送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3.3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大多数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从事的是服务工作,更应注重效率和服务的艺术。多数学校开设的课程都是根据职业需要开设的,但缺乏整体的连贯性、系统性。建立一套完整的职业素质规范,如从职业形象要求、语言能力达标、敬业诚信测试、技能操作比赛、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拓展训练等方面进行规范,将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社会,加快适应社会的需要,有利于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海莉花、康永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应对示范性高职学院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

护理学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护理学校;专业英语;现状;问题策略

近年来,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的开设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加英语的护理人才。这类院校在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和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因此,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的建设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1 专业英语课程简要介绍

专业英语是我国很多大专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大量英语加专业的复合新型人才。而且这项课程的开设不但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赞同与支持,而且还积累了很多专业英语教学的宝贵经验和成果。由于各行各业的行业规范,特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习惯均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方向的专业英语都具有各自的专业性,特殊性和特定性。目前我国大专院校开设的专业英语课程多达73项,其中开设院校较多的专业英语类型有机电专业英语,护理专业英语,计算机专业英语,物流专业英语,通讯工程专业英语,数控专业英语以及管理学专业英语等[1]。

2 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由于起步较晚,因此既缺乏大量的专业英语教学人才,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教学经验。以下三点就是对目前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总结。

2.1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了解所学知识的正确,发音,拼写,结构与应用,其目的是为专业英语实践服务的。然而,目前我国很多护理大专学校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分配出现了问题,即重理论,轻实践。通常教师会花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课下也会布置很多的书面作业让学生来巩固这些理论知识,甚至最后采用的考核方式也是布满理论知识的试卷。导致的结果就像纸上谈兵一样,会说不会用。很多护理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较单一,本该师生活跃互动的课堂氛围通常会变成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忽视或逃避专业英语课的学习。

2.2 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缺乏创新性

根据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内容,不难发现其教学内容过于老旧,甚至有些护理大专院校的专业英语的教学照搬中学或本科学校的教学内容。很多的课堂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词汇,语法展开的,理论性太强。抛开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不说,光是堆积如山的英语词汇和条条框框的语法规则就已经让学习变成一种负担了,在这种状态下学习专业英语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除了教学内容老套外,很多护理大专学校对专业英语学生的考核方式也是几乎一成不变,考核的标准基本由试卷的得分决定。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能力也只能在试卷上以书写的形式展现。其次,专业英语的教学资料太局限于纸面上的知识,课本,试卷是很多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学生每天见得最多的学习资料了,学习资的局限缩小了学习的视野,也缩小了知识的半径。

2.3 护理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由于专业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对教师的要求也往往更高。通过分析发现,护理大专学校的英语教师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教师,他们能将将具体的专业知识讲解的深透易懂。另一种是英语教师,发音,语法是他们的优势。然而,专业加英语才是专业英语的重要的特点,显然,一个专业知识丰富的资深英语教师才是最适合担任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目前我国个别护理学校采用了复合型教师,即护理专业课教师,英语教师,外籍教师均参与教学。但是总体来看,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的师资力量还很薄弱,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更需要大批的集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教师。

3 改进策略

3.1 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重新设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逐渐形成以理论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因为这些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的学习是将来服务于相应的实护理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方面具体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校内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师的导下到企业模拟现场进行口语能力训练,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到校外去兼职,以加深他们对工作岗位具体过程和要求的了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译,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因材施教,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突出专业英语的语言特点,难点,重点和英语实用能力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2]。教学模式也要实现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实践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模式。

3.2 丰富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

丰富教学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摈弃只采用老套单一的课本的讲课方式,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讲课模式。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授课,教师随时和学生互动,如此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必然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材是教学的重要媒介,选择实用的教材是搞好专业英语教学的前提,因此要合理选用教学课本。也可以订阅相关的英语报刊,让学生在了解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学习英语知识。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可利用的网上资源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比如一些网上课程的开设和网上的外语互动专区可以给课下愿意学习的同学更大学习的空间,包括一些论坛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3]。合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会给专业英语的学习带来很大益处。除此之外,要在总结课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护理专业英语教材。

考核方式应该摒弃传统的试卷测验方式,充分将理论和实践,课内和课外有效结合起来,合理分配考试成绩的比例。

3.3 培养护理专业英语人才,壮大师资力量

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专业英语人才教师培养方案,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专业加英语的复合型教师,奖励和支持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并更多的创造让他们出国深造的机会。作为护理大专学校的专业英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在专业知识领域的能力,专业老教师对于自己的要求也要逐渐增高,即不再仅仅只是做一个讲授英语语法或只是做一个懂专业知识的教师,而是二者最高境界的融合,既精通英语专业的相关知识,又能在专业知识领域有一定的研究和见解,真正做到一个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做到这些,护理大专学校的专业英语师资力量才能真正在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迈上另一个新的台阶。

结束语

以上内容主要对我国护理大专学校的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并分别提出了今后护理学校在专业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中关于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考核方式以及如何壮大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相关具体策略。在此,希望我国护理大专学校专业英语这项教育课程能够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飞速进步,争取为社会医学护理行业输送更多英语加专业的复合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淑萍,姚肖肖.护理本科生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J].医院管理杂志,2012,108(6):8-30.

[2]王晶晶.护理英语课程情景案例构建考核法的设计与实施[J].中华护理教育,2012,14(12):1642-1644.

护理学校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职卫校;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研究维护、促进和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科的基础,也是护理专学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中等职业卫生学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影响着学业考试、职业资格考试、临床实习以及就业,中职护理学生大多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延安市卫生学校自建校以来,以为陕北地区乃至全省、全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护理学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由于高校扩招致使初中学生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大都选择高中,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因为想学习一门技术才会考虑中专,而护理学只是其中所选之一。这就使得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加上护理学基础内容繁杂枯燥,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们必须在面对“95”后的特殊人群时,结合新课改以及学校的实际对基础护理学教学进行改革。现就笔者在延川县人民医院工作以及在延安市卫生学校从事护理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结合我校的实际对《护理学基础》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旨在为社会培养更优秀的护理学专业人才。

一、因材施教、结合实际、激发学生的护理意识及学习兴趣

(一)整合教材内容,修订教学大纲

在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中,护理学的教学层次分了好几大层次。我校目前就同时存在中专、五年制大专等多种学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作者简介:梁晓丽,女(1977- ),陕西延川县人,延安市卫生学校助理讲师,从事护理学基础教学与科研工作.

学龄层次和学生的基础不同,在备课时要以国家最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修订新的教学大纲,备课要有所侧重、逻辑合理、导课生动、叙事活泼、投其所好,同时着重开发学生举一反三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为将来的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够用、实用”的护理人才。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护理意识和学习兴趣

以我校护理学学生为例,她们现在大都在十五六岁左右,正是处于叛逆、希望独立但又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时期,个性化和自我表现意识比较强。针对此现象,我们结合学生以及学校的实际,采用了多种方式来进行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让学生有压力、有动力,有希望,有信心;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胆量及自学、观察、口头表达、团结协作能力,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护理意识,加快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

(一)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媒体与传统授课方式互补教学,制作整套优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以其形象的图文、声音、影像使得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得以突出,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以播放教学视频或者录制本校教学视频,使教与学统一,且在课堂上与学生相互讨论,分析视频内容,活跃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二)开放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一言堂,满堂灌,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目前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的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医疗机构对护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有很高。这就要求中专生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学习很多有关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大部分学生都不愿去学习。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不断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过去按教材从头到尾讲一遍的做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

(三)以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向导,提高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中职卫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201 1年新护士条例颁发以后,考试的科目、试题的类型、以及对学生考察知识的侧重点都变化很大,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在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目的性的教学,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分析考点,让学生有备而学,提高考试的通过率。

(四)以护理技能大赛为契机,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护理技能

每年一度的中等职业学校护理技能大赛是对护理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一次集中检阅,对激励广大护理专业学生勤练技能、奋发成才,促进护理卫生事业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护理技能大赛为契机,优化教学模式,加强护理技能基础训练,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大赛,巩固和强化护理技能。

三、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培养优秀护理人才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护理学集医学科学、人文科学及管理科学等为一体,其内容之广泛、技术之先进是其他任何学科所不能轻视的。笔者也曾有幸多次赴陕西省榆林市、西安市等地参加了培训和专业技能学习,通过与其他兄弟院校以及相关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和联系,彼此渗透,充分发掘护理专业技能教学的新理念,使我在日常课堂教学的导入能力、讲解能力、板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和学生的沟通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同时我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更加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并且成功的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希望学校能多鼓励专科课教师进行培训、进修和不断学习,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护理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捷.《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护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护理研究,2010,24(20):1862-1863.

[2]蒋琼.对中专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2(34):104-105.

[3]李怀瑞.关于中职护理专业课护理学基础的教学感想[J].科教导刊2013(17):99-100.

护理学校范文第7篇

关键词:管理机制;护理学;职业技能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要求在不断提高。但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护理学试验教学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护理学教师存在专业技能以及动手能力低下的现象。该问题对护理学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护理学教育水平的提高。

一、提高护理学“双师型”职业技能的必要性

1.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日后需要从事实践性较强的护理工作,简单的理论知识传授无法满足现代护理市场的需求。同时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强化教学的实践有利于学生日后个人更好的发展,也是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基本要求。

2.护理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护理学作为专业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才能提高护理学教学水平,实现护理学教育的目标,促进护理学的前进。这也是学校开设护理学的意义所在。

3.教师职业的要求

不断提高护理学教育质量是现在教育的根本要求,因此教师在现代教育中必须改变自身的缺陷,改进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促进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技能也是教师个人适应护理学教学需求的必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开展管理机制创新的途径

针对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采取开展管理机制的创新才能提高“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促进护理学教学水平的提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教师职业技能。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提高“双师型”教师职能技能就是要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从而为教师技能的提高提供人才保障。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一、依据护理学办学的要求,建立教师引进制度,如加强教师资格审查、采用公平公正的竞聘方式、严把教师准入门槛以此实现引进优秀人才的目的。二、完善配套绩效制度,人才引进后需要高效的绩效与竞争制度才能留住人才。依据教师的贡献分配酬劳,从而不断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对于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学教师除了为其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外,还应解决高级教师的实际需要,如家属就业等提升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从而激励教师更好的进行教育工作。三、完善人才培养制度。要想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技能,就必须建立长期的、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确保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技能和素质。学校应该完善科研活动制度,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活动环境,不断体现教师的人生价值。同时加强校园风气建设,营造健康的校园风气,为教师生活与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另外应该争取学校晋升资格,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以此让教师更加安心认真的工作,提高职业技能。

2.充分发挥教师岗位的锻炼作用

提升“双师型”教师职能可以借助教师岗位进行相应的锻炼。首先学校应该加大护理学试验教学的投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教师应该针对护理学试验教学的需要编写教学大纲,并由相关领导进行审核,确保试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并将学生技能考试纳入教学评价中,促进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在学生毕业之前进行护理技能集中训练。在学生毕业前一个月由“双师型”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和辅导,让学生进入护理实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在该种制度下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才能满足培训要求。再次通过教师技能竞赛促进“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如在特定的节日开展护理学教师护理技能竞赛,并使得竞赛制度常规化,以此促进教师对自身的要求,加大对护理技能的练习。从竞赛中选择优秀的教师参加省市护理技能大赛,加强与其他单位技能的交流。最后从医院等单位聘请护理专业人员到学校开办护理技能讲座,或者承接部分护理教学任务,加强护理人员与教师的交流,要求“双师型”教师向护理人员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护理技能。

3.深化护理学技能教学的专项研究

加强对护理学技能教学的研究对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技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完善技能教学专业研究制度,提高技能教学专项研究奖励,同时定期举行护理技能专项研究座谈会,加强教师对技能研究之间的交流,并提高教师对护理技能教学研究的重视,从而激发教师将研究成果不断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另外学校应该加大对护理技能专项研究的投入,主要包括设备以及资金投入,为技能研究活动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从而不断鼓励教师进行技能研究,促进“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的提升。

三、结语

十明确指出新时期我国各项事业的主要任务是深灰改革,护理学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应该针对教师职业技能低下的现象,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管理机制的创新,促进“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满足现代护理学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石新娣.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以能力为本位教学策略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0(09):412-413.

[2]刘美萍.强化操作训练 实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J].卫生职业教育.2012(04):102-104.

[3]傅元恒,张晓春.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08):103-105.

[4]徐琪安,王富珍.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心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J]. 卫生职业教育.2012(01):16-19.

护理学校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1.5+1+0.5教学模式;《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4

根据调查,各级医院对工作在第一线的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仍有较大需求[1]。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2]

现学校创立“1.5+1+0.5”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校学习一年半时间后去医院实习一年,实习完毕回到学校再进行学习半年时间。《基础护理学》是中职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因此我校也进行了课程改革,改革过程及结果分析如下。

一、研究目的

明确医院对《基础护理学》技能的需求项目和具体项目要求,改革《基础护理学》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形成校本教材,设计新的教学模式用于试点班级教学。最终请临床专家及教育专家进行《基础护理学》考评,调查试点班级实习护生与一般中职实习护生职业能力的区别。为校企合作下基于“1.5+1+0.5”新学制下《基础护理学》特色课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提供范例。

二、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Delphi技术调查研究法

对郑州市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不同科室的30名护理专家进行访谈记录调查中职护生《基础护理学》教学基本原则,调查研究中职护生《基础护理学》临床技能项目具体目标。

2.实践研究

以郑州市卫生学校为主导,联合其他中职卫生学校,改革《基础护理学》应用于试点班级教学。

3.F场问卷调查

对2013级试点班级和其它班实习护生分层抽取45名对带教老师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护生实习考评,研究《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对实习护生考评的影响。

三、研究结果

1.专家访谈结果:

临床护理专家一致认为:《基础护理学》这门课程对于中职生来说基本原则就是掌握基本概念,重在实践最好将理论融入到实践当中讲解,让中职护生80%的课时都用于实践操作。

2.《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临床考评调查结果

“1.5+1+0.5”学制下《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后中职护生实习考评结果:

试点班级和分层抽取护生实习评价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异性分析

四、研究结论

试点班级与分层抽取护生实习评价总得分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可以认为校企合作及新教学学制下《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效果明显。

总之在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新技术革命的潮流中,在各层次护理教育并存的格局下,对中职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虽然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后达到明显效果但是教学改革应该不断深化并坚持。

参考文献

[1]符秀华,苏克霞.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护理教育改革研究[J].护理研究,2006,6(6):87.

护理学校范文第9篇

1护理学专业认证准备工作

1.1广泛宣传发动,确保认证工作深入人心全员参与是做好认证工作的保障。学院除了制作展板、专题网站、学院画册、报纸专刊宣传认证工作外,还特别印发了护理学专业认证手册,手册从认证的背景知识、我校护理学专业建设的实践和成果、专家访谈环节准备工作、论证标准4个方面介绍了护理学专业认证的相关知识。多渠道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解读专业认证手册,以期达到人人了解认证、人人关心认证、人人参与认证的目的。在认证工作前一周,学校召开了临战动员会,校领导再次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要充分认识认证工作对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要职责明确、分工到人;三是要振奋精神,团结一致,集中精力,出色完成认证工作。

1.2整理归纳总结,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呈现是做好认证的态度。学院根据《标准》中规定的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10个领域的办学标准(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教育评价、科学研究、管理与行政、改革与发展)认真撰写自评报告,反复推敲、斟酌,完成近4万字的自评报告,其中提供的数据力求准确,实事求是,亮点特色要提炼准确,存在的差距要认真分析,客观呈现。同时,根据自评报告整理近5年的档案以备专家组检查审阅,其中原始档案和专业发展的历史档案非常重要。为了确保专业认证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还制作了工作人员手册和专家工作手册,以便随时查阅。

1.3加大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扎实的基础和平时的积累是做好认证的前提。在基础教学条件建设方面,我校拥有部级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业认证期间对学校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和办公环境进行了美化修缮,加强了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新增了中外文图书,引进了护理外文数据库,保证论证工作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学院有完整的资料数据库,每位教师的学历、学位、论文、论著、课题、获奖等资料均扫描归档,为每名教师建立了个人业务档案,为此次论证材料的准备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支撑。

2护理学专业认证的流程

专业认证过程包括学校自评、现场考察、提出认证建议和认证结论等步骤。现场考察流程可以总结为:①听:召开全校范围的论证启动大会,介绍我校护理学专业的建设情况,现场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②察:对我校基础教学设施(基础医学院和图书馆)、两所附属医院、一所社区实习基地和护理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等进行实地考察;③访:走访学院各教研室,与教研室教师座谈,查看教研室教学文件等;④谈:组织召开6场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包括专家、教师、管理人员和不同年级学生座谈会;⑤查:查阅护理学专业相关支撑材料;⑥反馈:召开由学校主要领导、主要职能部门领导、相关学院领导、护理学院全体教师、附属医院领导等参加的反馈会议,专家组将形成的初步意见和结论反馈给学校。

3护理学专业认证的收获

3.1明确了专业发展的定位和方向通过专业认证,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的办学定位首先要符合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和标准,在此基础上,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培养具有扎实西医护理知识与技能、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贯穿人文护理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充分体现“夯实西医,突出中医,加强人文,注重整体”的办学理念。

3.2梳理了教学全过程,锻炼了一支教学管理队伍专业认证期间,我院详细梳理了教学的全过程,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专业建设、教材建设、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情况,形成自评报告的同时,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加强了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提高了教学质量,使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同时也锻炼了一支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

3.3提升了护理学专业的地位我校是全国中医院校第一个通过教育部专业论证的学校,通过论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中医院校开办护理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管理水平也得到具体体现,学校也更加重视护理学科的发展,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专业认证也是对我国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教育的充分肯定。

3.4搭建了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专业论证工作中,我们与全国兄弟院校和医院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学习彼此在教学和管理中的经验,为提高办学质量和将来的院校间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促进护理专业的共同发展。

4论证后的整改与思考

专家组对我校护理学专业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如何彰显中医护理特色的问题,我校从中医护理课程设置为切入点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研究中医护理核心课程模块,完善课程体系,加大教学改革,规范实践环节,全面提高中医院校的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4.1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医护理核心课程模块在“夯实西医,突出中医,加强人文,注重整体”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院构建了6大课程模块,“夯实西医”主要是设置了医学基础课程、基础护理课程、临床护理课程3个模块,主要加强学生西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突出中医”主要设置了中医护理课程模块,建立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理念,加强学生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加强人文”主要是设置人文社科课程模块,在设置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教育学、健康教育学、护理管理学、护理美学、人际沟通等课程的基础上,增设护理美学、人际沟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素质拓展模块主要是通过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6个课程模块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注重整体的理念。有关中医护理核心课程模块的确定,设置了调查问卷,在全国中医院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并在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护理教育研究会理事大会上充分讨论和论证,达成一致意见。中医护理课程总学时在300学时左右,分为3个知识模块:中医学概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4门课程,5~7.5学分;中医护理学基础涵盖中医护理发展史、一般护理、辨证护理、中医食疗、针灸推拿、中医护理技术等内容,3~5.5学分;中医临床护理学包括中医内、外、妇、儿护理学,以中医内科护理学为主,3~5学分。同时,加大实践课比例,增加辨证施护的实训课,中医护理学基础的实践比例建议不少于40%,其他知识模块的实践比例建议为10%~30%。

4.2修订完善实习计划和大纲,强化临床中医护理特色我校护理学专业拥有36所实习基地,有一套健全的教学基地评估体系,通过此次专业论证,对实习计划做出相应调整:毕业实习中应有不少于4周的中医特色科室实习。在原来实纲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应该掌握的8项中医护理技术,出科考试中增加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的考核内容,每位学生根据所实习的科室制作一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手册,充分应用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通过论证,医院进一步营造了中医护理文化氛围;规范了临床护理教学档案,强化了临床中医护理特色,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中医护理教学的连贯性,提升了中医护理实践水平。

4.3完善护理实验教学中心功能,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部级护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信息化网络教学与管理,并与附属医院建立了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可视化多点互动式教学,实现学校与医院资源共享。同时实验中心还增设了虚拟仿真教学区、中医护理养生体验区和社区养老护理实验区。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学生中医护理技能的训练。

4.4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认可师资的引进、培养与考核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和认可,学院教师的执业医师证和执业护士证均在附属医院注册,目前双师型教师占75%,通过认证发现,临床护理师资双师型比例偏低,因达到省教育厅教学职称条件存在一定的困难,学校人事处决定为附属医院护理人员兼聘学校认可的教学职称制订专项政策,解决了临床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同时,我校每年划拨临床护理师资培训专项经费,免费为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培训临床带教师资,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质量过硬的兼职师资队伍。

4.5建立健全社区护理、精神科护理教学基地论证前,我校只有两个社区实习基地作为试点,没有全面开展社区护理实习和精神科护理实习。通过论证,推动了我校社区护理、精神科护理教学基地的建设,现建立了8个社区实习基地和5个精神科护理实习基地,毕业实习中,各自安排2周的实习。构建了学校、医院、社区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贴近临床、突出中医、延伸社区、服务社会的实践教学体系。

4.6建立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提升护理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缺少一整套科学的、可行的评价体系,我校参照《标准》,建立全方位教学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学现状进行评估和反馈,综合运用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自我评价等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进行纵向的比较。通过认证,进一步建立了形成性评价规范和要求,丰富了教学评价的形式和手段,加大了形成性评价的比例,使教师更注重将学生综合能力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4.7成立多方参与的教学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咨询、审议和指导的机构。委员会成员的组成特别要代表利益方的利益。通过论证,我们建立健全了教学委员会组成成员,将学生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院校、用人单位、学术团体等专家纳入委员会,组成多方参与的教学委员会,对本院的教学工作进行研究、咨询、指导,对把握市场需求、完善培养方案、指导教学过程和评价教学效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专业认证作为发展学科的契机和动力,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体系,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护理人才,为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护理学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专护理生 职业指导 课程改革

从目前中专护理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虽然护理初次就业率很高,但由于大都是以助理护士的身份进入医院工作的,还不能完全独当一面充当护士的角色,工资水平不高,流动性较大,因此就业的质量水平不高,情况还是不容乐观的。这就给许多中专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使得这些学校不得不针对学生就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中专护理生就业难的问题。

由于本人是在中专学校做就业指导相关工作的,所以对中专护理生的就业有所了解。基于此,本人就中专护理生职业指导课程做一下探讨:

一、中专护理生职业指导课程的目的

职业指导的概念比较宽泛,它主要是为求职者的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当前,由于中专护理生就业情况不是很好,导致中专护理学校要通过开设职业指导类课程来帮助中专护理生解决就业难题。学校也希望通过职业指导教学课程来进一步提高护理生对护理职业的认识,让护理生学会掌握和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方法,能够结合社会需求与自身情况来正确地确立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规划好自己在学校的学习,为自己毕业时能顺利就业与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中专护理学校开展护理生职业指导课程对护理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目前中专护理生职业指导课程中存在的不足

1.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比较单一

就目前中专护理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实施过程分析,很多中专护理学校职业指导课程存在着教育教学设施不全的现象,而且中专护理教师的水平也不高,这些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目前的主要问题就是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比较单一,对如何增强就业、创业能力缺乏教育。

2.中专护理生实习缺乏校企的合作辅导

中专护理生毕业实习是中专护理学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必要过程。现在这种护理毕业实习不仅要交钱给实习单位,而且多半形成了到医院里顶岗实习。中专护理学校的经费和教师数量一般都是十分有限的,许多医院强调经济效益,并不能在实习过程中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来担当教学工作,学校和教学医院双方很难在中专护理生实习过程中分出精力来合作辅导护理生如何适应护理岗位以及如何在护理岗位上长期发展。很多中专护理生到医院实习后,大多医院也只是把顶岗护理生当作廉价员工使用,这些原因会导致大量护理生离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专护理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中专护理生职业指导课程改革建议

1.制订合理的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计划

在用人单位看来中专护理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年龄太小、学历不高、综合素质较差,工作经验更是严重不足,这些原因直接造成了中专护理生选择就业时不理性。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意见可知,中专护理生缺乏基本工作的素质、责任感以及合作意识。面对这样一群中专生,如果盲目制订教学计划,其指导课程的效果就不会太好。针对这些情况可以根据护理生的特点在各护理年纪设置就业指导教学计划。此外要鼓励学生加强业余学习早日考取大专, 加强继续教育的迫切性,努力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护理人才。

2.学校要加强职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

对于中专护理学校来说,只有加强中专护理生的职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及完善中专护理生的职业指导体系,才能在后期提高护理生的就业服务水平。课程建设任务是向中专护理生传授就业与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是护理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中专护理生职业指导课程要涉及自我认知、理性认识、职业认知以及目前的护理就业政策与形势、职业素养的塑造、就业的维权及创业规划等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护理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帮助护理生科学就业,指导中专护理生在校期间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3.加强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的培养

中专护理学校要想对护理生做好长期的职业指导,就必须培养一批专业化、职业化的护理指导教师。而且从事职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工作素质,对护理生就业问题要从多个方面来研究。这些指导老师必须具备丰富的教学经历、社会兼职、培训等实践工作经历,这样就更容易解决护理生在就业岗位中遇到的问题。另外,他们还应该具备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这样就能快速地了解护理生的特点与兴趣,更容易指导护理生如何面对就业挫折与失败,从而促进护理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

参考文献

[1]赵登绍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J]. 课程探案,2013,(07)。

[2]庞春江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程就业指导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养老护理范文 下一篇:身体护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