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12 15:27:34

护理学教学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河南大学护理学院2002级和2003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该院自2003级护理本科改为四年制,因此两个年级同时学习《社区护理学》),两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选择2003级162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2002级65名为对照组。

1.2方法

将162名学生分为16组,分别和开封市疾病控制中心、开封梁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河南大学校医院、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医务室、河南大学幼儿园、开封市高级中学医务室、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开封市SOS儿童村、五福养老院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分别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建立等工作。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总分、理论知识部分、工作实践部分平均成绩。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分别进行两样本t检验。

2结果(见表1)

3讨论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总分以及理论知识部分和工作实践部分的成绩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社区实践可有效影响《社区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注重社区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可对学生的社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其学习社区护理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虽然理论知识部分和工作实践部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理论知识部分两组成绩的均数之差远小于工作实践部分的均数之差,说明社区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作用更为明显。学生在社区中能承担的工作虽然有限,如健康教育宣传、问卷调查、协助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资料整理等基本工作,但通过和居民的接触,使其积累了一定的社区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大大提高。因受课时和社区实践环境所限,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各种社区工作实践显然不可能,实践效果也难以保证。采取每个组固定实践地点、固定工作的方法可使学生对社区工作的认识较深。在无法进行社区实践活动时,通过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掌握一些社区工作技巧和方法。

实验组的理论知识部分得分标准差小于工作实践部分标准差,说明工作实践部分得分的离散趋势更大,个体差异更明显。可能是因为不同小组社区工作的地点不同、环境不同,开展的具体工作也不同,因此对每个学生的实践经验积累也存在较大影响。所在的开封市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也相对滞后,目前所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还不能完全承担社区护理的实践教学工作,所以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如在2003级学生中成立社区工作志愿小组,构建社区护理学习与工作的学生骨干,与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协助其开展社区工作;多方联系,深入养老院、SOS儿童村等卫生需求比较迫切的机构开展健康教育等社会工作,和居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配合疾病控制中心、中心血站开展宣传工作;深入中小学开展创伤处理和急救知识的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措施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社区工作的实践中来,确保了实践效果。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2篇

1.1教学效果评价①课堂发言和讨论笔记评价(5分制):依据课堂发言和讨论笔记的评价标准,由教师为每位护生的课堂发言情况及课后的讨论笔记进行评分。②期末考试成绩评价(百分制):其中客观题占70%。主观题占30%。

1.2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采用张喜琰等[5]编制的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工具,量表包括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4个分量表共30个条目,使用Likert5级评分法,即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正向陈述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反向陈述则反向计分。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的Cronbach’sα为0.820。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38份,回收率98.8%。

1.3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采用香港理工大学彭美慈等[6]翻译和修订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InventoryChineseVersion,CTDI-CV),其中文版本包括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及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CTDI-CV总分为70分~420分,>350分表示有很强的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81分~350分表示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210分~280分表示中等评判性思维能力,<210分表示负性评判性思维能力。CTDI-CV的信度系数为0.90,各子条目的信度系数为0.54~0.77。回收有效问卷共计238份,回收率98.8%。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班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2.2两班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

2.3两班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成绩分布

3讨论

3.1护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内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结果表明,A班成绩高于B班(P<0.05);A班护生“学习动机”“学习合作能力”两个分量表的得分和总均分均高于B班,两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TBL整合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可以起到提高“3+2”护理专业护生《内科护理学》成绩、提升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分析此结果产生的原因:首先,对于护生而言,能够参与TBL教学法是新奇而富有吸引力的,通过参加TBL教学过程使得护生能够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预习,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护生“学习动机”,加之以班级为单位组建的学习共同体,强调团队精神,通过团队内部的协作,增强了护生的“学习合作能力”。TBL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护生积极参与,因此提升了“3+2”护理专业护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学习的经历,令护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最终使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3.2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价的分析由表3可见,两班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成绩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班整体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好于B班,提示整合学习共同体的TBL教学模式对“3+2”护理专业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2”护理专业专科护生,在学制上比三年制初中起点的中专护生多了两年的课程学习时间,生源质量也明显优于三年制中专护生,具有专业定位早,培养方向明确,学制相对长等优点,同时可根据专业特点对护生进行特色培养(如涉外方向、社区方向)。因此,如果能在其教学过程中引入以鼓励护生主动获取知识的TBL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护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但由于“3+2”护理专业护生未曾经历高中教育,因此在针对“3+2”护理专业护生实施TBL教学法时应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学习共同体后的整合TBL教学法同样适用于基础相对薄弱的“3+2”护理专业护生,利于培养和提升其学习自主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TBL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护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因此利于护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临床复杂的工作环境,可以更好地面对、分析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

综上所述,整合学习共同体的TBL教学法对于提高“3+2”护理专业课程质量是有益的,是提高高职护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此外,实施整合学习共同体的TBL教学法的同时,对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师的知识积累、教学技能、评价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3+2”护理专业护生中结合学习共同体应用TBL教学法是有效的、可行的、充满挑战性的,是推进和完成“3+2”护理专业教学改革进程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3篇

1教学对象

选择我院2009级涉外大专护理班,78人,年龄18—21岁,学生均已学完医学基础课程、计算机及文献检索。

2教学方法

2.1学习循证知识,培养循证意识在护理带教中,首先向护生介绍循证医学、EBN的概念、方法,使护生明确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不仅需要运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为患者服务,同时还可以根据文献报道、杂志、互联网或向专家咨询等其他途径获取证据,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个体化服务H。

2.2循证护理的实施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选择部分内容进行循证护理教学和实践,如危重病人的护理。①提出循证问题。根据病例,详细描述危重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护生能够合理地利用医疗护理资源,结合临床医学知识掌握病例中患者现有的或潜在的不健康信息,确定护理问题。在此过程中,针对本章的教学实习要求,对危重病人病情急、变化快、护理难度大、工作任务繁重等提出循证问题。②寻找循证支持,获取最佳证据。在确定护理问题后。指导护生证据的获得可以通过国内外医学文献报道、知识网络服务台数据库等途径。

3评价方法

3.1学生的期末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

3.2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采用笔者自制问卷对护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获取信息的相关技能、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循证意识等。

4结论

4.1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将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应用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有更加全面、更加清晰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不断地查找资料、广泛阅读,在这一过程中,知识也得到了巩固,记忆更长久。EBN教学模式使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4.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EBN的新观念要求护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有的实践模式进行重新评估,寻求证据,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最新信息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善于运用最佳证据来解决实际问题,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可以不断改进、不断提高。EBN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具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学会了用新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增强了创新能力。另外还有利于提高护生护理研究的能力。应用循证护理护生必须具备医学及护理的基础知识,评价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及一定程度医学统计学、计算机、网络等知识,所以能全面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

4.3利于培养新型护理人才现代护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符合医疗所需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具有较强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及具有较新护理观念的新型人才四。循证护理教学模式过程中始终贯穿这一培养目标,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医学与护理学的迅猛发展,医护人员要能利用网络资源检索生物医学文献,并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这是高等护理专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4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2014年2~10月选取某校护理学院一本和三本有口腔护理学教学任务年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一本护理本科生57名,三本护理本科生67名。在进行调查时,所有学生都完成了口腔护理学的学习任务,因此,有能力对口腔护理学的教学进行满意度评价。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所限,不同层次护理学生的口腔护理学的授课教师相同。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由研究者在参阅相关资料[3-4]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而成,并根据5名临床护理、护理教育专家意见修订。问卷由两部分组成,包括护生的一般资料、教学质量评价量表(共5个维度,分别为职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按照对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满意为5分,满意为4分,一般为3分,不满意为2分,非常不满意为1分。计分时采用反向计分法,得分范围为26~130分,得分越高,学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程度越高。为使各维度得分情况具有可比性,将得分采用标准化指标得分分析,指标得分=(量表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得分)×100%。将满意度水平按指标得分划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其中<60%为低水平,60%~79%为中等水平,≥80%为高水平。经信度检验,其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6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38、0.884、0.919、0.860、0.895。1.2.2资料收集调查前取得护理学院相关管理人员的同意。问卷由与被调查者无利益关系的研究者采取无记名方式进行发放。将研究对象集中,由研究者向护生说明研究目的及填写要求,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护生自行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1.2.3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核查编号后,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双录入核查,对录入数据严格把关,确保数据准确录入;录入数据时缺失值的认定及处理:一个条目同时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不定项选择除外),该条目做缺失值处理;被认定为缺失值的条目得分为该条目所属维度已作答的其他条目得分的平均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描述不同层次护理本科生口腔护理教学满意度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学生对口腔护理学教学满意度得分

共发放问卷124份,一本护生57份,三本护生67份,回收问卷124份,有效问卷124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女112人,男12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1.54±0.89)岁。2.1.1全体护理学生对口腔护理学教学满意度评价由表1可以看出,护理学生对口腔护理学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处于高水平,得分为(121.03±11.03)分,其得分范围为85~130分,标准化得分为93.10%,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职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2.1.2一本学生口腔教学满意度的评价2.1.2.1一本学生口腔教学满意度及各维度得分由表2可以得出,一本学生对口腔护理学教学的满意度处于高水平,得分为(115.79±11.58)分,其得分范围为85~130分,标准化得分为89.07%,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职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2.1.2.2一本学生口腔教学满意度得分最低的前5位条目如表3所示,一本学生对口腔教学满意度评价最低的前5位条目分别为第24、18、23、15、25条目,其中有3个条目均属于“教学效果”维度,“口腔护理学习能激发学生成为一名口腔专科护士”的评价得分最低。2.1.3三本学生口腔教学满意度的评价2.1.3.1三本学生口腔教学满意度及各维度得分由表4可以得出,三本学生对口腔护理学教学的满意度处于高水平,得分为(125.48±8.31)分,其得分范围为97~130分,标准化得分为96.53%,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职业素质、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手段、教学效果。2.1.3.2三本学生口腔教学满意度得分最低的前5位条目如表5所示,三本学生对口腔教学满意度评价最低的前5位条目分别为第25、24、15、18、23条目,其中,有3个条目均属于“教学效果”维度,“如果我自己或家人有口腔方面的问题我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初步解释”的评价得分最低。

2.2不同层次护理学生口腔教学满意度的比较

由表6可以得出,一本学生与三本学生之间口腔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三本学生对口腔教学的满意度高于一本学生。

3讨论

3.1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针对性教学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一本学生与三本学生对口腔教学的满意度均处于高水平,但其存在差异,一本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低于三本的学生,且各个维度都低于三本学生。在评价最低的5个条目中,两个层次学生的条目相同,主要都集中在教学效果方面,但排序不同。对于一本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口腔教学并没有很好的激发他们成为一名口腔护士的欲望,而对于三本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对自己或家人的口腔健康问题给予解释。有研究表明,低学历的学生对教师学历、职称、理论水平的关注程度较低,这与其自身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以及要求有关,学历高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5-8]。而在教学效果上,一本的护理学生关注的是口腔教学让其体会到从事口腔工作的价值,三本的护理学生则更加关注理论与实际如何相结合。一本的学生更注重的是学科的价值性,三本的护理学生更注重的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因此,在口腔护理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来满足学生的要求。

3.2口腔护理教学与临床结合,形式更加多样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学生对口腔护理学的教学满意度均处于高水平,但是,得分最低的都是教学效果。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应在知识应用和思维发散上进一步改进,多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提问应更具有启发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应进一步提高。让学生不仅仅学到知识,更要热爱这些知识,有获得更多知识的渴望,切实地得到教学效果。由于口腔护理的专科性,其教学更需要与临床相结合,教学内容更需要形象化。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教学道具多样化、具体化,增加临床实践时间。

3.3加强对口腔护理学的重视

由于口腔护理的特殊性,它与其他大内科大外科的教学不同,是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学习内容相对比较抽象,与其他科目的联系相对较少,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理论课时与临床实践所占的比例教小[9];在以后的就业中,若非在口腔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就业,其学习内容的实用性也相对较低。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其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活下来”,更重视的是要“活得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更好地享受生活[10-12]。人们对口腔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口腔护理也越来越重要。已经有口腔护理的教学相关研究[13-15],但仍不足。因此,对于口腔护理教育的重视应该加强。国家教育政策以及学校教学计划上,都应该给予重视和倾向。

3.4口腔护理教育专业化发展

目前医学学科越分越细,口腔医学的学科也越分越细[16],我国的口腔专业护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摸索,已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口腔专业护理教育发展较慢,滞后于口腔医学的发展,尚不能满足我国口腔医学临床工作的需求[10]。目前,医学专科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护理专业自身的发展,要求护理向专科化方向发展。为适应这种变化趋势,我国护理教育也要强调专业化发展[17],但目前开展的专业化教育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院校[18-20],本科护理教育中相对较少[2,21-22],而其中,口腔护理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本科层次的护理教育更少[2,18-19]。口腔护理作为临床护理的一个分支,它要求专业人员既要具备护理学的理论观念和操作技能,又要突出口腔医学的专业特点。目前的通科护理教育中,口腔护理所占的比例很少,再加上口腔护理学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口腔专科护士的发展情况不好[23-29]。护士专科接触并学习口腔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场所是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诊所。当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口腔专科医院或口腔科以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医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对其进行培训。因此,发展口腔护理专业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形成独立的口腔护理培养体系迫在眉睫。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5篇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8、2009、2010届护理本科班的学生,并在2008、2009、2010届护理专科班中随机抽取个别班级的全日制在校的护理专业学生共760人,其平均年龄均在19~23岁;其中男护生有30名,女护生有730名;大专护生的人数为220名,本科护生为540名。在我院及相关的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之下,我院的学生积极签署相关的同意书,并且在2009年2月~2010年12月开展了循证护理教学实践的相关研究,通过比较实验的结果,对实施教学前后的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1.2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小组主要是从相关的《护理学基础》本科教材及《常用护理基本技术》的大专教材这两本教材中提取出相关的循证护理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对便秘患者的护理,对大便不禁患者的护理,对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患者的护理及相关的高热患者的护理和常规的口腔护理及口腔护理漱口液的选择等,在人体的静脉注射方面也有相关的叙述,如无痛注射、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和相关的压疮的预防护理等多达十几项的实践操作,完善了循证护理教学的内容,并能明确的显示出实施教学前后的效果,对其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教学方法方面:首先,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对相关的知识讲解前,必须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循证护理的概念及学习方法的介绍,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发放教学大纲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让其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护生根据实际的要求自主地寻找有关循证教学的相关检索相文献。该文献可也通过在图书馆或是多媒体行查询,其检索的数据库资源主要包括:①相关的科技期刊;②本校院内的图书馆或是医学情报所发表的议论文、科技报告等其他内部刊物;③Cochrane图书馆。在收集完相关的资料后,这些护生可以通过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发放并开始讨论,其讨论的内容主要可以从课题的研究设计、护理的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有关的探究,从而判断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检验调查结果是否具有的可靠性等,最后进行相关的评估与筛选。最后,选择最佳的方案。通过上述的步骤最后筛选出最佳的方案,并将相关的临床的护理措施整理出来,每组护生需将调查得出的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后制作成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如这里以“大便不禁患者的护理”为例,可以将循证护理教学的过程设为:首先选定好相关的研究对象,并对该研究对象进行评估,通过学会进行测验,可以知道护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程度,将“大便不禁”这一问题作为循证护理研究的内容,并向护生介绍相关的循证护理概念及循证护理相关的知识,为学生讲解检索相关文献的具体的方法,切实的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治疗大便不禁患者的护理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通过分组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大便不禁”的国内外相关的护理研究有了相应的了解,将所获的大便不禁患者的相关护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理的评审得出结果,并将结果做成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每组可分别派出代表,对大便不禁患者的循证护理结果进行汇报,护生要认真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将所听到的循证护理知识补充到课本内容中,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护理方法,最后进行考核检验,评价大便不禁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治疗的应用效果。评价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制订调查问卷,以开放式问答的形式对该校的护生在循证教学前、后进行学习效果进行相关的评价。数据收集时间为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调查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考试试卷回收率及有效率为100%。并对实施循证护理教学的前后护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研究显示对比前后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相关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实施教学后相较于教学前,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且能自主解决相关的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所提升,通过对各项的结果进行比较,P<0.05。

3.讨论

学校运用循证护理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循证护理教学运用到了护理基础教学之中,为大学教材补充了很多缺失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临床实践资料,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临床实践时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实用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新方法。通过实践学习,相关的护生可以发现课本知识是有限的,无法跟上临床护理知识发展的脚步,通过实践护生可以体会到临床护理内容的特点,实用且丰富,让护生进一步认识到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对循证护理教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护生积极探索实证的精神,使护生对基础护理观念产生新的看法,学习循证护理教学能够帮助护生转变思想观念,运用批判性眼光来看待现实的事物,而不是以经验和直觉决定护理行为。在运用循证护理教学过程中,护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加强。这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身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技能,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帮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6篇

毫无疑问,构建实习医院尤其是社会实习医院实习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有效激励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感,督促他们自觉地提高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构建实习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还能够显著地提高实习医院的服务质量。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资源,高等教育的水平取决于师资队伍的水平,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及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实习的效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相适应[1]。为保证教学质量而构建并实施的实习指导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必定对临床实习指导教师的护理实践能力、带教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而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基本具有带教资质的护师进行业务培训。这样,必定能够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另外,高校的职能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高校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也意味着医院护理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护理学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构建护理学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增强实习指导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地提高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水平,有效地提高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因此,其构建原则应为:(1)通过行政手段,将实习指导教师的带教工作量及教学评价结果与其评先、评优、晋职等挂钩,从而增强医院护理人员参与临床实习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院、高校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因此,出台这样的措施,需要卫生、人事、教育等行政部门的协调合作。(2)在突出指导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评价的同时,注重道德素质评价。护理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批道德高尚、知识全面、专业特色凸显的护理人才,这在专业素质、思想素质、技术水平上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力和素质并重。(3)评价指标要兼顾不同实习医院的实际,适当增大应用技术方面的权重,切忌假、大、空。(4)要兼顾评价指标的全面性、科学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

(二)评价指标

根据护理学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目的和构建原则,结合医院护理工作和高校教学工作的特点,笔者认为该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应包括:(1)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实习指导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能够较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以及教学的难点与重点,能够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提倡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2)指导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责任意识。实习指导教师要有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不图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关心爱护所带的学生,乐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责任心强,尽量做到耐心讲解,反复示范,“手把手、心贴心”。为了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医院应为实习学生指定指导教师,条件许可时可采取一位教师带一个学生的方案。(3)指导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目前,我们必须正视医学护理学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要求与学生知识基础普遍相对薄弱的矛盾[2],必须正视医学护理学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要求与部分学生职业道德修养不高的矛盾。临床实习指导教师是学生的楷模,为了把所带的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职业道德高尚、基本功扎实、专业思想牢固的合格人才,指导教师必须强化自身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精湛的技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耐心周到的服务、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4)对指导教师的专业要求。护理学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是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专业护师,必须具有较高的学历及专业职务,拥有全面系统的护理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5)实习生入科和出科考核。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一般包括内科、外科、儿科等科室,在每个科室的实习都有具体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在学生进入科室实习前应对其进行必要的笔试、口试或实践操作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入科实习,一个科室实习期满时也要对其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进入他科实习,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

(三)带教方案选择

如上所述,构建并实施护理学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自觉地提高执教综合素质,有效地提高临床实习教学的质量,而实习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与实习医院的带教方案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找到最优带教方案,我们在相关医院配合下对以下4种带教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1)常规带教方案,即医院护理部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实习生在各科室的实习时间,科室护士长随机为实习生指定指导教师,实习生在一个科室实习期满后轮转到其他科室实习,直至实习结束,而带教过程中指导教师没有明确的责权利;(2)入科与出科考核带教方案,考核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考核不及格的实习生不得到下一科室报道,出科考核结果与指导教师的评先评优等挂钩;(3)综合技能考核带教方案,即在学生实习结束后,由学校、实习医院统一组织综合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各项临床技术操作等,一个指导教师所指导学生综合考核成绩的平均值与其评先评优等挂钩;(4)导师制带教方案,即医院护理部为实习生指定责任带教老师,责任带教老师为实习生实习期间的第一任指导教师,并对实习生的实习进行全程跟踪,实习生到下一个科室实习时由责任带教老师为其联系指导教师,实习结束后由学校、实习医院统一组织综合技能考核,实习生的考核成绩与其责任带教老师的评先评优等挂钩。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在实习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基本功、与病人的交流技巧、病历文书书写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综合技能、毕业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方面,常规带教方案明显不如其他3种带教方案,而导师制带教方案教学效果最好。可见,实习医院的带教方案也应立足于提高指导教师的责任意识。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护理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实践教学是整个护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内容,是培养护理学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动手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各种生活技能,例如沟通技巧、自我照顾等。所以,如何把好实践教学质量关,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对护理学本科实践教学进行三个关键点的质量控制,即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末过程质量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前馈控制

为了让护理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开展形式多样的实习前的教育,使学生做好心理、生理上的准备。

1.1选择实习基地护理学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规范化的实习基地对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护理人才非常重要。我院的实习基地必须是教学医院或规模较大、科室齐全、设备精良、患者较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性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便于学生就业,我院实践教学地点是由学校安排和自我联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我院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毕业实习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若干规定》进行实习点的审核把关。

1.2重视实习前教育在护生实习前,我院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全方位对护生加强教育,着重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职业道德等教育。如开设护理伦理学、护士礼仪训练、沟通技巧、怎样当好实习生、如何撰写护理科研论文、如何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如何防范临床医疗纠纷等专题讲座;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组织学习学校“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医院简介”、邀请附属医院的优秀护士介绍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举办往届优秀实习生的经验报告会、实会、“做合格实习生”讨论会等,使护生消除紧张的情绪,对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有所了解,放下思想包袱,做好实习的充分准备,愉快地进入毕业实习。这些措施对护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1.3强化护生实习前的技能训练为了保证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各家实习医院都将对实习学生进行上岗前考核。为了让护生能够迅速适应临床实践。在我校实训中心对护生实习前进行66学时的强化技能培训。实训项目有:血压测定和记录、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肌肉注射、静脉输液、铺床法、导尿术、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鼻导管吸氧法、鼻饲法、口腔护理、超声雾化疗法、生理反射检查法、肝脾触诊检查法、骨盆外测量、复苏术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准确与规范、动作的熟练速度、动作的协调性,强化“三查七对”、无菌观念等医疗护理制度。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必要时进行示范。最后进行逐项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实习资格,进入临床实习。

2过程控制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事关整个护理教学教学的质量的关键环节,是重中之中的环节。护理学院领导就如何加强实习生管理多次开会研讨,制定了符合本院特点的管理办法。加强与临床各实习点联系是了解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情况,掌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完善理论教学的重要途径。

2.1与临床各实习点保持紧密联系,强化医院的教学意识,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工作在学生进入实习点前由实向实习医院呈递我校《普通本专科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学生名单,学校和医院就共同的责任要达成协议,合作制定出一系列临床学习环境的标准、轮转计划及考核标准,对护生的医德医风、工作纪律、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严格考核,从而为护生在临床学习阶段创造良好的条件。

2.2制定实习医院的巡查制度我院领导亲自带队,和教学管理人员及班主任一起到实习医院走访医教科、护理部,到科室对实习生进行检查和慰问。建立巡查记录本,记录各实习医院学生实习期间的出勤、表现情况和完成实践教学情况,包括在实习带教师生间的评价和出现的问题。因我院有大量在外地实习的学生,为了防止实习管理失控,我院对各散在实习医院通过、电话、个别实习点实地检查的形式进行跟踪检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确保外地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习计划。

2.3实习情况汇报制度实行实负责制,实每周向医院护理部进行一次工作汇报;每月向学校进行一次实习工作汇报。各医院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组织召开实习生及带教老师座谈会,并向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汇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使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实习情况,对前段时间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先进,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让实习生讨论、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

2.4严格执行请消假制度由于当前就业压力,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面临考研和找工作问题,以致部分学生不能安心实习,出现屡次请假、超假等现象。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实习学生的请假由学校和医院共同执行,先由学校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再由医院按照本院情况酌情批假。对于个别违纪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违反校纪校规的按学校规定给予处分。

2.5加强护生的心理疏导临床场所是一个社会场所,在这里,学生经历了护理的社会化过程。相对于在学校学习的理想状况,临床学习使学生接触的是真实的护理实践。许多学生在实习中因为环境及角色的改变,思想和行为上常常会有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有一些学生存在重技术性操作轻基础性工作的思想,故在做基础护理工作时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2)觉得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认为自己是本科生,不应该和低层次的护生做相同的事或者觉得自己做那些琐碎的基础护理工作很没面子。(3)临床实践与学校教育的不一致,不知该如何应对。老师要注意并重视这一变化,及时对护生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其端正职业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消除隐患,确保护理质量和圆满完成实习任务。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波动,要针对性地为其进行解惑。要让学生明白,基础护理工作是护理职业的最为根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没有毕业,没有取得护士资格和执照时是不能单独执行特殊工作的。但随着技能的提高,获得了护士资格和执照,及医院采取了分级使用护理人员时,高层次的护理人员就会大显身手了。

3终末质量控制

只有按照学校和医院共同制定的临床实习目标,严格各项考核制度,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3.1严格执行各项临床考核学校和医院合作制定出一系列临床考核制度,对护生的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严格考核,包括出科考核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以及按照要求完成两份护理病历。从而保证护生完成在临床学习任务。

3.2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护理本科学生的学位论文是实践检查的重要考核之一。我院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由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和我院安排的指导老师组成,指导老师要求是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担任。在学生下实习点之前就针对论文的选题、撰写等进行指导,并建立了学生与指导老师联系簿和管理办法,从选题、开题到指导过程都有时间和次数的要求,使学生实习期间能及时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以确保论文质量。

4小结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70-02

《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对护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护理学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目前《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和练习法,然而由于《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多、耗时长,单纯的演示和练习,很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高《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作者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综述如下。

一、《护理学基础》实验设计方法

1.一般性实验。《护理学基础》不同实验的设计与实施会有所不同,一般性实验适合单一项目的操作训练,实验设计方案可以由老师先介绍教学目标,学生观看录像,再由老师示教,学生回示教后并分组练习,期间教师巡查,最后再总结评价。

2.自主设计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指定实验条件和目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拟订实验操作程序、实施操作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并报告的实验。邓仁丽等通过对护理系本科生“静脉输液”自主设计性实验前后教学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护理实验教学方法、实施形式等内容,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1]。

3.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教学中由护生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对实验过程进行质疑,通过对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的加工,重新设计较为合理的实验过程、释疑及交流结果的一种实验教学。崔玉霞等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提高了护生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探究、实验意识等方面都有其优越性[2]。

4.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的综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实验设计方法[3]。护理综合性设计实验是以护理学知识为基础,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线,模拟临床真实案例进行护理的综合实验设计方法[4]。

二、《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method of instruction)是师生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它包涵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5]。

1.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实物、教具作示范性操作、实验等来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5]。演示法普遍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是教师向学生展示操作步骤的重要手段。

2.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些动作或活动方式,以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5]。任何的《护理学基础》实验都离不开练习法,动作技能要通过各种感官同时作用,要经过大量练习获得,所以练习法是《护理学基础》实验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

3.角色扮演法:是运用表演和想象情境,启发及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所学得的经验和技巧易迁移到类似临床情景中有利于学生角色转换和角色适应[6]。角色扮演教学法让护生亲身扮演、亲身体验,还原临床场景,缩短课堂与临床的距离,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意识的培养[7]。

4.情境教学法:是以简单的形式仿造某些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与真实情境相似的事件。雷蓉等采用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教学法,根据实验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设计相应的情景,课前一周将案例交给学生.学生根据情境分组讨论.设定角色分工、扮演等。研究发现情景模拟教学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8]。

5.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以引导学生自己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多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组织形式。罗先武[9]将PBL教学法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调查结果显示PBL技能教学有利于护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缩短了技能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距。

6.目标教学法:是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以设置具体、明确、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开始时,向学生提出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目标要求,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7.体验式教学法: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经历和体验,需要他们自己在行动中概括总结的教学方法。包括实践层面的亲历和心理层面的亲历[10]。穆国霞等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先让学生模拟体验,再让学生真人体验,体验结束后老师和其他护生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扮演的护生,以加深其印象[11]。

8.多样教学法:将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称为多样教学法。龙霖等通过对“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及教学方法的态度及需求”的研究,显示75.18%护生选择多样教学法,11.46%选择单纯的情景教学法,仅有0.48%的护生选择传统教学法,可见多样教学法最受护生欢迎[12]。

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组织形式

1.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护生观看录像一教师示教一学生回示教一护生练习一教师巡查一教师总结”的形式组织教学。一般性教学组织形式是《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形式,但教学中只使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容易造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窒息了护生独立思考的空间[13],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结合以下教学组织形式效果更好。

2.特色性教学组织形式:崔玉霞等选择探究性实验设计方法组织教学,教学中先展示问题,提出假设,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2]。何利等选择设计性实验教学,采用操作前准备、课堂实施、实验小结分段组织教学,在课堂实施环节,先由各小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提出,老师给予评价与分析后再组织教学[14]。穆国霞等采用的体验教学过程为:先设计情景,然后学生实践体验,体验过程中教师对不正确操作予以纠正,学生谈论感受、互相交流体验心得,最后教师对整个实践过程评价、总结、归纳[11]。杨艳红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培训小教师,教师先利用课余时间培训小教师,让他们在练习中起到小教师的作用,这样既能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商亚娟等采用分组竞赛法,即在教学的最后环节组织小组竞赛,由每组推选一位本组优秀者代表小组参与竞赛,评选出最优秀的小组,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和评价。分组竞赛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形式多样,只有针对于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邓仁丽,段佳忠,江智霞,等.自主设计性实验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7):611-612.

[2]崔玉霞,邹继华,孙建玲.探究性实验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2434-2436.

[3]姜丽萍,杨哗琴,姜文莉,等.护理综合实验教学[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739-740.

[4]袁义厘,孙建玲,高井全,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61-362.

[5]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7.

[6]贾海燕.角色扮演在实习学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2(03):14-15.

[7]李青文,谭冬梅.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3):92.

[8]雷蓉,赵莉,龙霖,等.病案导入――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923-2925.

[9]罗先武,姜小鹰.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中PBL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07,4(2):74-76.

[10]张青云,方相林.论体验教学的认识及其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54-56.

[11]穆国霞,白彩锋,李玉香,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09(3):265-266.

[12]龙霖,刘金兰,李泉清,等.本科护生对《护理学基础》实验项目及教学方法的态度及需求[J].护理管理杂志,2010,l0(8):565-567.

[13]吴雪红,谢晖.快乐教学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蚌埠医学院,2010,35(7):724-726.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9篇

理论课教学时若仅为刻板叙述,教与学必定枯燥乏味,巧妙地设计问题既能牵制学生的注意力又可进行教学互动,改善课堂气氛。如,在讲述新生儿特点及护理前,可设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启发其思考:小儿出生时一般会有多重?为什么大家所见到的大多数新生儿在夏季也会戴上小帽子?新生儿“回奶”时我们该做些什么?这样,在系统讲述理论知识前,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了初体验,甚至产生了兴趣,而这种兴趣恰恰是构成学习动力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在提高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上能起巨大作用。

2使用恰当的比喻,增强授课的趣味性

一个应用恰当的比喻,能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经久不忘。如,在讲述维生素D缺乏所致疾病的发病机制时,可将“甲状旁腺对机体低血钙的反应”比喻成“学生透支了生活费,无以维计,向家长求援时,家长的反应”。其结果无外乎两种:其一,给予基本的伙食开销,这样孩子的生计得以维持(类似佝偻病,血钙浓度会回升);其二,不给或给予太少,根本无法维持生活,此时的孩子可能会饿得发抖(类似于手足搐搦症,血钙得不到有效补充引起低钙抽搐)。这样,通过形象又不乏诙谐的比喻,让学生对维生素D缺乏症的发病机理有了独特又深刻的理解,使得原本复杂枯燥的内容瞬间变得简单生动。

3应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等优点,合理应用既能很大程度上弥补常规授课的不足,又能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以往在讲述先天性心脏病时,阐述各类先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及表现和体征时,多数学生就像在听和尚在念经——稀里糊涂!而多媒体教学把人体循环进行直观的动态显示,同时,演示了不同先心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先心病的异常血液流动,循环系统的各种病理变化在他们清晰明了,整个知识点的内容顺势得以完美解决。

4及时归纳总结,注意纵向对比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归纳总结法,能帮助学生有条理的进行理解、记忆和掌握。例如,老师可将婴儿动作发育过程简单归纳为“一竖二抬三挺胸,四翻五抓六独坐,七滚八爬九试站,周岁会走十五稳”;佝偻病的典型表现又可总结为“方方的脑袋宽囟门,尖尖的胸脯现漏斗,鼓鼓的肚皮O型腿,手脚带镯肋串珠”。在纵向对比上,注意把本门课中曾讲述过的类似问题联系起来,并加以鉴别,帮助学生区分记忆。如,讲到呼吸系统的疱疹性咽峡炎时,将之与消化系统中的疱疹性口炎进行鉴别;讲述化脓性脑膜炎的用药护理时,不忘复习肺炎的用药及护理,如此既清晰了思路,又复习了旧课。

5强调“多练”的重要性,用多种形式、多种题型强化基础知识

儿科护理学中也会有要求计算的部分,如小儿体重身高的估算公式、人工喂养儿牛奶的配置与奶量计算、液体的配置及张力计算等,这些只有通过反复多次练习才能达到牢牢掌握并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如,关于小儿液体疗法,历届学生都认为是难点,对于混合液体的配制及其张力计算,大多数学生是在雾里看花,若只讲诉而缺乏联系,定只会使学生感觉稀里糊涂。此时,教师应先给出一些习题让学生先练习,再由易到难进行讲解,之后再给学生留下适量不同种类的习题用以课后练习,这种“练习——解答——再练习——不懂时再予解答”的教学方式,足以帮助多数学生尽快攻破这个难点。

6开展病例讨论,同时应用“角色扮演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及解

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护患间的沟通能力儿科护理学的实践性很强,若仅采用理论教学,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因此,在讲述小儿的某些疾病或症状时,可先举出一个简单病例,尔后以之为基础进行游戏,即:请几位学生扮演“护士”,一位同学饰“患儿”,教师则充当“患儿家属”,“护士们”通过对“患儿及家属”的护理评估,得出主要的护理问题并及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这种教学方法能达到多方面的效果:第一,在扮演过程中,“患儿及家属”的各种情绪反应,提醒学生该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心理评估,同时有利于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培养;第二,从学生角度转变成护士和患儿的角度,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第三,锻炼了学生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能力;第四,“游戏”过程中,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学生临床思维及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可得以培养和提高。在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将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儿科特色化”,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续,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高,从而保证教学效果的更大优化。

护理学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6-0051-02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对当代护理人才也有了不一样的要求。以往的护理工作大都局限于医院,而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护理工作已经越来越深入到基层,面向社区与家庭。因此,社区护理的教学工作也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对社区护理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多。《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引导护理学生选择社区就业的重要措施。

一、对象和方法

1.实施对象

选择安顺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三年制大专护理学专业,共计111人。其中男生5人,女生106人,年龄20岁至22岁。按照拟定的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来实施计划。

2.教学方法

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分为课堂实践和社区实践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体会《社区护理学》的内涵,参与社区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交际沟通能力。

(1)课堂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小组讨论,等等。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2)社区实践教学。教师安排学生去社区实习。

通过这两个阶段的实习,让学生参与社区护理实践,提高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二、研究结果

具体研究结果如表1和表2。

三、学生社区护理实践能力考核评价

由表2可以看出,专业知识掌握良好的学生占97%。81%的学生认同这种实践活动,觉得这种学习能够提高积极主动性;80%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改革提高了沟通能力;90%的学生认为此次学习增强了动手能力;84%的学生觉得通过这次学习,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也就是说,综合评价学生社区护理实践能力良好,有效达到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目的,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四、讨论

1.优点

(1)教学时间安排合理。从表1可知,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课时安排比较满意,《社区护理学》的理论教学为24学时,实验教学为12学时,总计36课时。与原有的课时相比,实验课的课时增加了,表明改革后的《社区护理学》更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社区实践中,学生可以和社区居民零距离接触,不仅可以增强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后的社区护理教学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增加实践经验。

(2)教学内容及方法选择合理。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做了适当调整,这样更适合学生的需求,也适应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个性鲜明的学生,要想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学以致用是很困难的。因此,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基于此,我们设定了社区家庭访视内容、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这也是此次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等方面都应予以重视,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内心对学习感到一种渴望,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在实践中体验快乐,收获知识。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改革应突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动手,首先鼓励学生勇敢地走出课堂,跳出课堂的条条框框,多多实践,增强动手能力;其次鼓励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不足

改革后的《社区护理学》教学成果显著,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尤其是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改革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当前对校内模拟训练的课时安排不够,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有些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模拟训练,不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还应该完善考核与评价标准,给学生一定压力,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动力主动参与训练;②进行家庭访视时,有些居民并不配合学生的工作,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效率,因而需要加大社区护理的宣传,使居民多了解护理进社区的好处,让他们从内心接受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要求。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和健康护理,为他们建立档案,时刻关注身体状况;③社区实习课时安排较少,且时间固定,如果部分学生因为某些原因错过这次活动,那么就失去了这次重要的社区实践经历,从根本上来说没有达到《社区护理学》实践的意义,不利于职业素质的培养。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随着城市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围绕社区卫生服务特点开展社区护理实践,才能使护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护理范围和项目局限性较大,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尚未真正建立,与全方位的社区护理职能相距甚远,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探索。《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模式适应了当今社会对社区服务人才的需求,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就业。

参考文献:

[1]贾佩华等.《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5).

[2]王莉莉等.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护理管理,2009,(15).

[3]尚少梅,侯淑肖.我国社区护理学发展的思考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1,(05).

上一篇:通讯技术范文 下一篇:安全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