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02:05:39

护理实训课总结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1篇

妇产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质量高职学生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女性一生不同时期生殖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提供相应生理护理和病理护理的一门学科。《妇产科护理学》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两部分,由于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差,动手能力不够强,故要掌握实训课操作内容有一定困难。现将提高高职学生《妇产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质量的方法介绍如下。

一、复习理论课内容

要提高实训课质量,首先要结合本堂实训课目标复习相关理论课内容。现在的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课后很少复习,如果教师不帮他们复习理论课所讲授内容,学生往往忘记相关理论课内容,直接影响实训课质量。如上“产前检查”实训课时,教师要帮学生认真复习产前检查的时间和内容,四部触诊和骨盆外测量的方法,并告诉学生以上复习内容即本堂实训课实训目标。

二、利用电视录像片进行教学

电视录像片能展示相关实训课内容的典型技能技巧及标准示范操作,可提高学生自我训练、自我矫正的能力。电视教学具有生动、直观性强、感染力强的优点,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上“分娩机制”实训课,电视录像能将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体的娩出七个环节以动画形式生动形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配合悦耳的音乐和动听的解说,学生既新鲜又好奇,兴趣很高。电视录像片还可以将上面七个动作重复播放,让学生加深印象,并可适时停放让教师加以讲解,使学生更加清楚。

但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发现个别学生在看电视录像时常常玩手机、讲小话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放电视录像片前先将电视录像片的重要内容以问题形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电视录像片,看完后教师抽学生回答问题,并将回答问题的情况现场计分纳入平时成绩。如上“妇科检查”实训课,先在黑板上提出以下问题:①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是什么?②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检查、三合诊检查、直肠―腹部诊检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样学生往往能更加认真观看电视录像片,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模型教具(或真人)进行示教

模型教具的形态、大小、质感与真人相仿,教师在模型教具上将实训步骤边讲解边演练,可适当放慢节奏并加以分析,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如上“产前检查”实训课四部触诊内容时,教师每示范一步检查方法,不但要告诉学生每一步的具体手法,还要告诉学生操作完每一步要达到的目的。如四部触诊第一步的具体手法是:双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子宫的大小并测得宫底高度。然后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宫底部的胎儿部分,若为胎头则硬而圆有浮球感,若为胎臀则软而宽且形状略不规则。操作完第一步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操作所得子宫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孕周是否相符,通过双手指腹的触感判断出宫底部的胎儿部分是头还是臀。有些实训内容还可让学生作患者能更与临床相接近,如上“骨盆测量”实训课,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作被检查者按骨盆测量要求在检查床上摆好,教师用骨盆测量尺在学生身上边演练边讲解骨盆测量的方法和各条径线的正常值,其他学生由于有亲临其境的感觉而学习积极性倍增。

四、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学生动手操作练习是实训课的重要环节,光听光看不亲自操作是掌握不了实训内容的,正如黑板上是学不会做手术的,故一定要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模型上认真演练,教师在同学们演练时千万不要离开教室,让学生自己练习,这样个别学生就会不认真练习并高声喧哗,不但自己掌握不了学习内容,还影响其他学生学习。为了让学生更认真地操作,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教师示教后,让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循环指导,每组指定一名成绩好的学生当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练习,不明白之处既可查找书本互相讨论又可随时请教教师。

五、总结归纳

实验操作完毕后,教师一定要留10分钟时间对本堂实训课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如上“妇科检查”实训课,要将妇科检查的注意事项及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检查、三合诊检查、直肠―腹部诊检查的具体内容进行总结,并随机抽查学生在模型上进行演练,并将演练情况现场计分纳入平时成绩。

六、布置实验报告并认真批阅

下课前布置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训目标、评估患者、实训准备、实训步骤、健康教育,要交待学生将本堂实训课操作所得如实地记录在实验报告中。如上“骨盆测量”实训课,就要交待同学们将实训课中所测量的骨盆径线值记录在实验报告中。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学生将本堂实训课知识进行了系统复习。教师在课后通过认真批阅实验报告,能够及时发现每个学生对该堂实训课的掌握程度,普遍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集体辅导,个别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个别辅导。

《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在学习的全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妇产科患者隐私性强,自我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临床完全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实训课非常重要。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在《妇产科护理学》实训课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学生对专业实训内容的理解和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会霞,曹姣玲.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2篇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是护理专业学习的主要科目,是护生实习前向临床过渡的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在实验室内完成。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护理学基础》,为《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包含了各种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学生们只有掌握了各种护理技能操作才有可能顺利走向护理工作岗位,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由此看出护理实训技术实验课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实验课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各种操作技能。

本文探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如何上好护理实训技术实验课,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医学护理事业的要求。那么如何能上好实验课呢,以下是个人见解。

学院要提供足够大的、布置合理的实验教学场所,即实验室

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首要条件[1]。学院设有护理实训中心,有实验室26个,其中有6个实验室配有两摇床各8张,供铺床及鼻饲、导尿、灌肠、吸氧等实验用,有5个实验室配有宽敞的中央台及输液架,供无菌技术操作等使用,有4个实验室配有多媒体,余下的11个实验室为临床护理及急救实验室,几个班级同时开课完全没问题,而且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为上好实验课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要具备足够数量的先进实用的实验仪器与设备

实验室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先进的设备,如洗胃机、氧气筒、吸引机、中央吸氧设备等等,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操作,如果光有实验室而没有设备,护理实训就成为一句空话,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学到真知识,不至于走向工作岗位后手忙脚乱。

要有经验丰富的、技术精湛的实验教师队伍

要成为合格的实验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爱岗敬业,有爱心,有责任心,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熏染学生。②认真备课,熟练掌握实验的理论内容,了解大纲要求,突出重点,言简意赅,又要面面俱到,便于学生掌握。③课前实验仪器设备准备齐全,有些实验要做预实验。如吸氧、洗胃等需要课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实验课的顺利进行。④要保证示教内容准确,有一定的技巧性,如铺床讲究动作轻柔,动作美观大方,还要掌握节力原则;注射时掌握无痛原则等等。⑤并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及时去临床进修学习,了解临床工作动态,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不和实践脱节。⑥及时统课,不给同学留下疑惑,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熟练操作。

实验课开始课前回顾十分重要

开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明确此次课练习的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相关内容,比如概念、无菌注射原则、三查七对内容、各种操作注意事项等等,加强无菌观念,防止实际操作中医疗事故的发生,造成不该出现的后果。

学生要态度严肃认真

学生课前要预习理论内容,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验教学手段主要是角色扮演,互相实际操作,真刀真枪,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所以要求学生谨慎又谨慎,但也要果断自信胆大,鼓励学生战胜胆怯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操作中实验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保证每一名操作中的学生都在你的视线之内,绝对避免事故发生,要有充分的抢救设备及丰富的抢救经验。

课后总结不容忽视

学生操作练习后余下足够时间,针对学生操作加以总结。指出缺点和不足,就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加深印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实践技能考试

学期末,要对即将下去实习的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试,通过考试可督促学生加强练习,系统复习,熟练操作,考试中按照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每一个步骤及知识点制定评分标准,要求学生一丝不苟、态度严谨,更好地接近临床,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总之,现代护理道德的实质在于: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力,为个人、为家庭、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2]。要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护理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上好护理实训课,这是护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桥梁学科,需要学院、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目标一致,更好地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会珍.如何上好护理学基础实验课[J].现代医药卫生,2007,14.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通过基于护理职业岗位开展细菌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技术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完善护理职业素质所要求的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从事护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实践教学,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要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护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好习惯,具备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感。

病原微生物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1病原微生物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临床医学中感染性疾病密切联系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检测方法以及相关感染性疾病防治措施。实训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病原微生物学实训课不仅是学生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的一个学习过程,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实训课,可以更好的掌握病原微生物的“形”,对病原微生物具备感性的认识,在理解和巩固微生物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微生物的研究方法和实训基本技能。增强无菌观念,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因此,开展好病原微生物学实训教学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病原微生物学实训课主要以细菌学为主,其系统性不强,内容零散繁多,例如:细菌形态和结构的观察、革兰氏染色、培养基制备、细菌接种、消毒灭菌、细菌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各试验之间相对独立,似乎都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对这样的实训不易感兴趣,不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实训教学模式为:课前预习—课堂实训—提交实训报告—教师评阅。先由教师向学生介绍实训原理、方法,以示教为主,然后,学生被动地按照要求去做,往往是用已知的标准菌株来验证理论,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忽视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这种旧的教学模式中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常出现学生不重视预习、实训时不动手、课后不认真总结,抄袭实训报告、有些学生在微生物实训课上,无菌观念不强,取菌液时滴在实训台上也不消毒,工作服随意放置,上完实训课不消毒洗手就直接到食堂吃饭,对实训室的生物安全重视不够等不良现象。

2基于护理职业岗位的病帮派微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

针对当前的情况来看,要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护士职业岗位的要求,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院病原微生物学课程组开展了基于护理职业岗位的细菌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从病原生物学实训中较为散乱的细菌学各论入手,把细菌学总论及各论的实训内容有机地合为一体,将以往总论教学中“细菌形态观察、革兰染色法、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接种与人工培养、细菌生化反应、细菌生长现象的观察、药物敏感试验、消毒灭菌”等实训与各论中“化脓性球菌及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实训项目重新整合为两个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改为“临床标本病原性细菌的分离鉴定”和“环境中细菌的分布调查与消毒灭菌”。更方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微生物学基本的实训技能。

2.1临床标本病原性细菌的分离鉴定

教师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和防治给出典型的临床病例,如皮肤的化脓性感染、感染性腹泻、败血症等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学生可选择感兴趣的病例以小组为单位,从标本的采集与处理、培养基的制备、微生物分离培养开始对所分离到的微生物进行形态、生化、及毒力方面的鉴定,测定所分离到的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要求学生自己准备,自己操作,自己总结,自己分析。实训全过程教师只作引导,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训围绕病例进行,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加强与临床的紧密联系,缩短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为学生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和从事临床工作打好基础。

2.2环境中细菌的分布调查与消毒灭菌

老师带领学生做关于手、实验室地面、桌面和空气中细菌的调查,在采取各种消毒措施后进行对比,验证消毒灭菌的效果和影响因素。通过实训,使同学们认识到细菌无处不在,加强学生的无菌操作观念。

实训结束后,学生还要完成详尽的实验报告,包括实训设计方案、实训操作程序、实训材料及预期的实训结果、正式实训的实施步骤、实训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对实训结果的整理和分析等。实训报告的撰写也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为将来科技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综合性实训项目中,始终注重强化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如显微镜油镜的正确使用、接种针的使用、细菌的培养法、各种无菌操作方法等基本操作技能。

3结语

通过综合性实践教学,可使学生把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与技术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帮助学生完善护理职业素质所要求的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从事护理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全面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丽华.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全科护理,2009,7(10):925-927.

[2]杨朝晔.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3(9):64-65.

[3]侯云华.病原生物及免疫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71—72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4篇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是护理专业学习的主要科目,是护生实习前向临床过渡的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在实验室内完成。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护理学基础》,为《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包含了各种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学生们只有掌握了各种护理技能操作才有可能顺利走向护理工作岗位,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由此看出护理实训技术实验课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实验课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各种操作技能。

本文探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如何上好护理实训技术实验课,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医学护理事业的要求。那么如何能上好实验课呢,以下是个人见解。学院要提供足够大的、布置合理的实验教学场所,即实验室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首要条件[1]。学院设有护理实训中心,有实验室26个,其中有6个实验室配有两摇床各8张,供铺床及鼻饲、导尿、灌肠、吸氧等实验用,有5个实验室配有宽敞的中央台及输液架,供无菌技术操作等使用,有4个实验室配有多媒体,余下的11个实验室为临床护理及急救实验室,几个班级同时开课完全没问题,而且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为上好实验课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要具备足够数量的先进实用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实验室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先进的设备,如洗胃机、氧气筒、吸引机、中央吸氧设备等等,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操作,如果光有实验室而没有设备,护理实训就成为一句空话,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学到真知识,不至于走向工作岗位后手忙脚乱。要有经验丰富的、技术精湛的实验教师队伍要成为合格的实验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爱岗敬业,有爱心,有责任心,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熏染学生。②认真备课,熟练掌握实验的理论内容,了解大纲要求,突出重点,言简意赅,又要面面俱到,便于学生掌握。③课前实验仪器设备准备齐全,有些实验要做预实验。如吸氧、洗胃等需要课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实验课的顺利进行。④要保证示教内容准确,有一定的技巧性,如铺床讲究动作轻柔,动作美观大方,还要掌握节力原则;注射时掌握无痛原则等等。⑤并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及时去临床进修学习,了解临床工作动态,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不和实践脱节。⑥及时统课,不给同学留下疑惑,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熟练操作。实验课开始课前回顾十分重要开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明确此次课练习的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相关内容,比如概念、无菌注射原则、三查七对内容、各种操作注意事项等等,加强无菌观念,防止实际操作中医疗事故的发生,造成不该出现的后果。

学生要态度严肃认真学生课前要预习理论内容,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验教学手段主要是角色扮演,互相实际操作,真刀真枪,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所以要求学生谨慎又谨慎,但也要果断自信胆大,鼓励学生战胜胆怯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操作中实验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保证每一名操作中的学生都在你的视线之内,绝对避免事故发生,要有充分的抢救设备及丰富的抢救经验。课后总结不容忽视学生操作练习后余下足够时间,针对学生操作加以总结。指出缺点和不足,就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加深印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践技能考试学期末,要对即将下去实习的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试,通过考试可督促学生加强练习,系统复习,熟练操作,考试中按照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每一个步骤及知识点制定评分标准,要求学生一丝不苟、态度严谨,更好地接近临床,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总之,现代护理道德的实质在于: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力,为个人、为家庭、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2]。要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护理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上好护理实训课,这是护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桥梁学科,需要学院、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目标一致,更好地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院合作 护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38-02

一、问题的提出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了基础理论和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技能。而实训教学是《护理学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护生的良好职业素质及综合技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而护生在校学习时所具备的能力与养成的习惯将影响其工作后的实践能力与工作习惯[1]。如何将理论与实训教学有机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操作技能,是护理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利用校院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学设计,发挥学校与医院各自的优势,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培养社会和市场所需要人才。

二、课的设计

本次课将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临床见习巧妙相结合,以病例为中心,以任务为内容,以完成任务为目标,通过临床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利用学校模拟病房和医院真实病房完成头皮针和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课的实施与观察

本次课运用“七步教学法”,通过知识准备、接受任务、分析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提高、评价反馈来完成教学任务。

1.知识准备

理论是实训的基础。学生要顺利完成实训操作,必要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在知识准备阶段,教师詹皇侵苯痈嫠哐生关于静脉输液的相关理论知识,而是通过播放动形象生动、内容逼真的画视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获得静脉输液的原理、静脉输液的目的、静脉输液的部位及周围静脉输液的工具等相关理论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为学生能正确地分析任务(病例)打下基础。

2.接受任务

为了与临床零距离接轨,培养实用型人才,本次课采用临床真实病例,将教学内容与病例相结合,通过播放教学视频,传达临床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病例1:李莉,18岁,女,因食入不洁食物,呕吐腹泻1天入院,诊断为肠炎。既往无重大疾病,心肺功能正常。医嘱:0.9%Nacl 500ml ivgtt st。

病例2:王涛,23岁,男,因畏寒、发热,咳嗽、咳痰2天入院,诊断为肺炎。既往无无重大疾病,心肺功能正常。医嘱:0.9%Nacl 250ml、PNC400万单位 ivgtt bid。

要求学生根据医嘱正确为2位患者实施静脉输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

3.分析任务

接收了临床教师布置的任务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在前面获得的知识正确分析病例。

(1)病例分析:由于病例1为肠炎患者,输入生理盐水,可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病例2为肺炎患者,输入青霉素可以控制感染,治疗疾病,根据医嘱可以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根据患者静脉输液时间的长短还需正确选用输液工具。病例1患者输液时间较短,输液1天,所以选用头皮针;病例2患者输液时间较长,每日2次,且超过3天,所以选用静脉留置针。通过学生对病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分解任务:学生分析完病例后,教师细化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病例1完成头皮针静脉输液法。在完成该任务之前,先到资讯区查阅资料,完成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和护理计划,然后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根据病例2完成静脉留置针输液法学习,应先到三甲医院学习由临床教师完成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法,然后对输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制定计划

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按照护理护理工作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并对输液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教师则巡视指导。在此期间,通过小组配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及共同交流能力。

学生制定好计划后,通过小组汇报、评价等形式,达到纠正、修改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整个操作流程。教师则解析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操作流程的关键步骤,即静脉输液骤排气方法和穿刺方法,胀ü动画演示逐一演示关键步骤,使学生加深理解,掌握要点,为实训操作奠定基础。

5.实施计划

在对病例1患者实施头皮针静脉输液时,为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教师指导学生在输液手背上完成头皮针静脉输液法操作,并正确处理输液故障。在操作中,学生最关注的是静脉穿刺这一点,以为穿刺成功了就万事大吉了。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关注整个操作流程,关注患者,注重学生职业态度的培养。

在对病例2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则由临床教师则通过真实病房教学,患完成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学生身临真实情境,感受护患关系,学会操作流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通过课堂、实训、临床为一体的教学学习,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相结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提高

学生回忆、总结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常见输液故障的处理。教师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掌握内在联系,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7.评价反馈

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与学的活动。学生阅读评价表,并反馈意见和建议。

四、 教学效果

1.W生会分析

学生体会,以前护理实训操作只是机械地完成动作,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本次课的学习,明白了护理操作应根据临床病例进行分析,选用正确的护理操作,昭Щ崃巳绾斡盟学知识来分析问题,掌握了分析方法。

2.学生会准备

以前上实训课是实训教师准备用物,本次课是学生根据实训操作内容,结合临床病例自己准备物品。在准备用物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要动手动脑,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实训操作的连贯性,还可以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

3.学生会操作

通过学生理论学习、操作练习、操作展示及临床见习,通过从课堂进医院,学做一体化,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漳苷确为输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升了实践能力,增强了职业素养。

4.学生会沟通

通过感受临床教师与患者的交流,通过在临床一线与患者的对话,完成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学会如何与患者打交道,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5.教学反思

通过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的教学,体会到3个一体化,即教学过程与临床过程一体化,实训场所与医院病房一体化,教师与护士一体化。认识到校院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景,以教促医,以医助教,提升了师资队伍,提高了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 顾琳琳;杨晓;洪华;赵光远. 护生自主管理用物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M]. 护理杂志,2013年7期.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6篇

1.我校参照二级医院护理岗位和工作流程设计建成了现代医护实训中心———仿真病区。实训中心设有多媒体教室,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授课中涉及操作就地使用用物给学生演示,学生也能立即练习,使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整体知识的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先在教室讲授理论,下次课再到实训室上实训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弊端。

2.仿真病区实训中心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模拟真实护理临床工作环境,让学生体会到“上课就是上班”,尽量缩短学校和临床差距。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大纲操作项目并增购实训用物,实训内容和操作用物与临床相匹配,添置临床上常见的器械和仪器如超声波雾化吸入器、静脉微量注射泵等,教会学生在校期间正确应用这些仪器和操作技术。为了能使学生亲自体验一些操作,如鼻饲、静脉穿刺、肌肉注射等,除在模拟人上反复训练外,还为学生提供练习的一次性用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进行真人练习,使实训练习与临床工作实现“零距离”,既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患者的感受,让学生每次实训课都置身于仿真环境,犹如在医院病房、以护士角色进行各项操作及对各类患者进行护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教学与临床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教师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

由于护理学实训课学生是在操作中完成的,教师又需兼顾教学、指导和管理等职责,往往存在管不过来的现象,课堂纪律会比较混乱。改革后将班级人数分为10~12个小组,每组大概4~5人,按学习和动手能力强弱合理搭配,每组选择责任心强、操作水平高的成员为小组长,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班长和课代表负责管理各小组长,教师管理班长和课代表。这样就形成了“教师—班长(或课代表)—小组长”三级管理体系,各个负责人各司其职,管理好自己的人员,课堂纪律就比较有序。

三、传统实训课

由实训管理员安排实训,上课前实训管理员将操作用物准备好,学生对于某些用物的使用目的都不知道,更不会自己准备用物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在开课前预习操作项目,熟悉操作相关理论知识,课前学生自行根据课程内容准备用物,实训管理员给予指导,而且小组内成员轮流准备用物,将学生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管理者,使学生向主动学习、手脑并用型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有较大帮助。

四、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主要以任课教师为主,上课时任课教师示范操作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操作流程分组练习,学生往往是机械模仿教师操作,没有真正理解操作。改革后的理实一体课堂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师示教时将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等融入其中,强调操作要点、总结注意事项,学生练习时或进行角色扮演,或组织讨论和反馈,真正实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护理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儿科实训教学;教学模式

《儿科护理学》是中职护生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而注重培养护生实践能力更是中职教育重要的教育目标,因此儿科护理实训教学在《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缩短学校教育与临床实践距离的桥梁课程,也是儿科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通过改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职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新模式呢?通过对实习护生及在校生进行调查问卷,我们对2010级中职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1.对象

对象为本校2009级及2010级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共518人。将2010级253人设为实验组,采取新的实训教学模式,2009级设计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年龄,文化层次,平时学习成绩无明显差异。

2.方法

2.1 对照组

按照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授课。首先是课堂上将实验所需的理论内容进行讲解,然后到实验室,按照操作示教-模拟练习-学生演示-教师归纳总结的流程进行;而应用护理程序制定护理计划部分通常采用:大班课讨论-教师讲解-写出整体护理计划-批改反馈。

2.2 实验组

采取改革后的新的教学模式授课。

2.2.1 培养目标

儿科护理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熟练动手实践能力、零距离上岗的实用性人才。

2.2.2 教学目标

根据护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层次制定适合中职护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力求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有合适的评价机制,保证护生能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锻炼护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细化的教学目标为:1)热爱儿童,有责任心;2)接受新知识的能力;3)熟练掌握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能;4)能理论联系实际,处理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2.3 课程安排

传统的儿科实验教学课时少,以演示为主。改革的主要措施首先是加大实训课时的比例。对2010级中职护生的理论与实训课时比由原来的2:1调整到1.5:1,由原来的实验课调整为实训课。主要区别是实验课为上了理论课后直接到实验室上实验课,而实训课为将所有理论课教授完毕后,儿科护理实训操作的内容集中进行。其次,对实训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对内容进行优化时,遵循的原则为:1)针对性:儿科护理的群体具有特殊性,年龄小,以独生子女为主,家长特别关注小儿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护理等方面的知识,针对这种需求,在儿科护理实训教学中,我们将护理措施的重点由原来偏重疾病的护理逐渐转向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方面,并将之作为实训考试的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以人为本的服务意思。2)实用性:根据儿科临床的实际,将《儿科护理学》教材中的儿科护理操作项目进行筛选,对临床常用的“婴儿沐浴法”、“约束法”、“更换尿布法”、“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股静脉穿刺法”、“暖箱、蓝光箱使用法”六项内容作为实训的重点,增添了临床常用的小儿“体格测量法”以达到结合的临床,学以致用;3)前瞻性:在实训教学中,将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思维方式引入课堂。例如在进行“婴儿沐浴法”操作实训教学中,引入目前医院广泛进行的“新生抚触法”,又如在进行“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操作实训教学中,将临床目前广泛使用的静脉留置针介绍给护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4 教学方法

改变以往实验课上“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三段式实训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实训教学。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思考-推进教学法:对操作难度较大的如“头皮静脉注射、暖箱、蓝光箱的使用”等操作常采用该方法。以新生儿蓝光箱的使用操作为例:将整个实训过程分思考-推进两个阶段。首先,思考阶段:首先播放蓝光箱使用的录像,然后教师进行讲解与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操作过程。然后教师质疑:为什么退黄疸要用蓝光进行照射?进行蓝光照射前需要准备哪些用物?蓝光照射前、照射时、照射后的护理要点有哪些?从哪几方面来观察蓝光照射的效果?蓝光照射有哪些副作用?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带着这些问题,安排护生分组进行实践,通过个性化练习,亲自体会、思考操作技能。其次,推进阶段:学生演示-师生点评、小组交流-学生自我评价、完成实训报告-教师批改反馈。该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强调了师生的互动和合作,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讲评并进法: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实训操作,如“体格测量法”、“更换尿布法”可采用此方法。先将学生分组,由学生根据教学项目的操作标准进行边熟悉边演示,教师巡回点拨辅导。讲评并进,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3)案例讨论法:理论课每上完一个系统,教师将整理好的典型病例发放给学生。讨论前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查阅相关资料。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从病史资料的评估、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小组的护理方案。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组派代表来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归纳和答疑。最后完成书面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反馈。案例讨论教学法使师生处在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4)角色扮演法:在每一个疾病进行健康教育时或者体格发育测量法的操作训练时均可采用角色扮演法。例如对维生素D缺乏佝偻病患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将学生分为二人一组,一人扮演责任护士,另一人扮演患儿母亲,要求“护士”对患儿母亲进行宣教,要求“家长”提出咨询。形式自由发挥,扮演后由师生共同评价。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激情由感而发,不仅掌握了已学内容,而且熟悉了护患沟通的技巧。

(5)PBL(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教师根据实训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定教学提纲。拟定教学提纲时,注意把实训教学目的问题化,设置疑问和创造悬念,以激发护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提纲学习,指导护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实训课堂上教师向护生提问,学生作答,最后教师总结。此法可提高护生自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调动护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中职护生来说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2.2.5 教学设施

根据专业特点儿科护理实训室,购置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如保暖、光疗合二为一的婴儿恒温箱、婴儿头皮静脉注射模型、静脉留置针等,建立了模拟新生儿沐浴室为护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训环境和学习条件。建立实训室开放制度,实验设备的管理采取实训组长登记负责,没有实训课的时候完全开放。

2.2.6 评价制度

为了保证儿科实训教学质量和检验实训教学效果,我们编写了每个项目详细的百分操作标准,作为实训考试的评分依据。编写了供中职护生使用的《儿科护理实训实习报告》,从而提高了实训教学效果。

3.结果

为客观评价改革实训教学模式前后两组护生的教学效果,我们对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差异。而操作考试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4.讨论

改革后新的儿科实训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注重师生互动,整个实训过程贴近临床实际,不仅可以激发护生学习的兴趣,参与的热情,而且在实训过程中还潜移默化地对护生进行了德育渗透,培养了其良好的医德和护患沟通能力。对中职护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今后要继续不断改革和完善这种儿科实训的教学模式,将中职护生培养成临床不可缺少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绳杰清,冯子维.自主设计实验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3):739.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课堂教学

中等护理教育是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途径之一[1]。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实验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技能操作常作为评价护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2]。护理操作实训课是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包括对患者的生活护理、病情变化观察、与患者的交流,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内容。因此,如何提高护理实训的授课质量,实施实训课教学改革,是各中职卫校近年来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笔者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对护理学实训课进行了部分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强化自身素质做好实训准备

在实训课教学中,要求教师理论扎实,技术熟练,对于各项操作能够融会贯通并进行有效地整合、分解和传授,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正确答疑解惑,使学生有信心并能迅速掌握各项操作的要点。在授课中,由授课教师与实验员共同完成。课前,教师与实训准备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就实训内容、实训器材等应该注意的事项要详尽列出,合理安排,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实训教学高质量的完成。

2改进实训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2.1开设综合实训。在以前一次理论一次实践的基础形式上,变成了几次理论后阶段性几次综合实训课学习。如在学习“患者的清洁护理”这一章时,过去一次课学习一个操作,如口腔护理、床上洗头、床上擦浴等操作,只是孤立地对护理操作进行单项学习。这样,内容比较单调、分散,学生学习完后不能很好地把各项操作自行联系运用于患者的生活护理。调整后,把前面阶段性学习的操作集成几次综合实训课,把各项操作整合在同一个案例,进行连贯整体地学习。这样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患者生活护理的各项内容,树立更好的整体护理概念,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2.2课程间相互融合。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要求的提高,对培养护理人才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护理学基础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满足培养社会护理人才的要求的。因此,在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融合了护士礼仪、人际沟通、法律法规、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等多门课程的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有效地学习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培养护理人文关怀的精神。2.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护理各项操作非常重要。多年来采用的实训方法教师直接示范,学生模拟练习。学生只看教师的示范,很少学生会独立思考,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时间长了感觉单调枯燥,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验室条件,我们做了一些改进尝试。增加了情景模拟教学法,这种创设一些临床模拟情景,先由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然后由教师总结示范,再由学生自己操作练习巩固的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积极,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发挥了主人翁的精神,真正地参与到课程,使实训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2.4联系实际。提高对护理实训课的重视程度目前,有些学生认为护理操作都是在医院用于患者,离我们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针对此情况,在授课中联系生活实际,把一些护理技术融入生活,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并非只能用于护理工作,而是对自己对家人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如高热患者在家可以采取的物理降温技术、扭伤脚后的冷疗方法等就是非常实用的生活经验。这些生动的事例使学生们认识到护理操作技术贴近生活,能够学以致用。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网络教学手段,通过与本学科相关的网站,从中获取大量相关的最新资料,使教学能够不拘泥于教材,学生也能获取最新的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大量的彩色图片、动图、视频应用于护理实训操作的教学。整个护理操作的动态过程,多媒体模拟动画、教学视频可给予充分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近年来学科调整,教学损耗与补充困难,加之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器材用物不足的矛盾显现出来,而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就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标,把握实训教学紧扣实际与临床,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一定不要忽视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加强最基本的实际能力锻炼与提高,认识到教师的素质的提高是实训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另一方面,虽然多媒体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代替不了学生动手练习。教师的示范与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练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提高护理实训教学质量,以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王浩东 李洋州 单位:河源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护理学基础[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9篇

护理礼仪课程教学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学校培养的目标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水平。护理礼仪教育是适应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护理礼仪》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般在学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开设。有的医学院校将《护理礼仪》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来教学,而有的医学院校护理礼仪的内容只是在《护理学基础》或《护理学导论》中涉及。根据我校教学大纲的安排,护理礼仪内容在《护理学导论》中重点讲授。护理礼仪在我校虽然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但是我们十分重视护理礼仪的教学,现将笔者在护士礼仪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在护理礼仪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如在讲解“仪态礼仪”时,可以将站姿、走姿、坐姿、持病历夹、端治疗盘等标准仪态的图片展示出来,同时将不雅的姿态对比鲜明地展示出来,以加强学生的印象。组织学生观看学校自编自录的《护理礼仪规范》教学视频,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直观理解和记忆。

二、护理礼仪实训教学与考核

护理礼仪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将护理礼仪知识正确运用到整个护理程序的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只是通过理论教学很难达到让学生熟练掌握护理礼仪规范的要求,我们为此开设2个学时的实训课和2个学时的实训考核,在实训课上,指导教师边示教边讲解,学生分组练习,指导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传统的试卷考试方法不适合护理礼仪实训课程的考核。护理礼仪实训考核采取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即一位教师监考一个学生,考后及时点评。通过点评,教师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加深学生对护理礼仪规范的理解与掌握。实训教学与考核均在形体训练室进行,形体训练室的墙壁设置镜子,学生在四面环绕的镜子中可从各个角度看到自己优美、规范的礼仪举止,及时准确的纠正不良姿态,练习姿态动作的美感、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在护理技术操作实训与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

1.在护理技术操作实训中贯穿护理礼仪

在护理技术操作实训课上,对学生的仪表礼仪、语言礼仪、行为礼仪等严格要求。上实训课之前,老师首先检查学生是否按照要求穿戴护士服、护士帽、护士鞋,学生的头发、指甲等是否符合要求,学生在操作练习中,持病历夹、端治疗盘,推治疗车、下蹲捡拾东西等是否能体现护理礼仪规范。学生能在模拟病房,学会运用恰当的护患沟通技巧,做到操作前解释清楚,操作中正确指导,操作后诚恳的致谢和嘱咐。

2.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

在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时,加入护士礼仪的项目分值,如在铺被套法麻醉床考核中,首先检查学生的仪表是否符合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扣掉相应的分值,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教育,提高了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情景模拟教学,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在模拟病房里设置真实的情景,学生分角色扮演护士与病人。教师提前准备好情景案例,内容涉及有入院宣教、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前后、手术前后、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如一位主班护士,接待一位新入院的病人,要求运用护理礼仪进行接待,并运用规范的语言为其做入院宣教和健康教育。学生可自由组合,每组5~6人,对情景案例进行分析,分配角色,如谁扮演病人,谁扮演家属、谁扮演护士等,设置好“台词”,讨论整个步骤,最后表演。在这个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情景剧编写实施的过程中,发挥学生创造力、临床思维判断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的职业意识得到强化,也使学生能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所学知识,而且这种有意义的和参与性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便于激发其创造性的火花和评判性思维,增强其今后临床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举办护理礼仪风采大赛

我校在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礼仪修养,举行隆重的护理礼仪风采大赛,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加。通过护士礼仪大赛,使同学们“学礼、知礼、讲礼、守礼”,能更加关注护理礼仪,更好地塑造护士职业形像,使内在美通过外在美表现出来,在比赛过程中,无形增加了学生护理礼仪的学习与训练,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护理礼仪风采大赛,使同学们感悟到护士职业的神圣与责任,在社会生活实践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六、注重护理男学生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护理礼仪内容时,突出一个问题是护理男学生缺乏学习护理礼仪的积极性。这可能与护理专业男生较少和礼仪规范与男生联系不紧密有关。就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改革,无论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特别注重男生学习反应,格外强调男护士的标准,角色扮演过程中也请男生参加,从而使男生也对护理礼仪有了学习积极性,甚至踊跃参加护理礼仪风采大赛。

七、结论

通过护理礼仪的学习,不仅规范了学生的礼仪举止,使之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而且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使每一位学生在未进入临床实习前就掌握护理礼仪规范,适应了现代医院护理服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合乙.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581-582.

[2]王晓莉.寓护理礼仪于《护理学基础》中的教学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2):2749-2750.

[3]梁子丽,毕桂娟,刘雪萍,何国喜.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贯穿护理礼仪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1):159-160.

[4]刘小兰,陈敏,孙晓敏,徐殷香.情景剧表演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0,(10):35-36.

护理实训课总结范文第10篇

作为教师,为保证儿科护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建立实训操作考核制度。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老师在常用儿科护理操作实训课示范教学中讲解考核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每项操作考核的要求。平时实训课随机抽取学生考核,其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期末每个学生抽签进行操作考核。平时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占儿科期末总成绩的30%—40%。考核制度的建立增加了学生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促进了实验课质量的提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发现问题,自己探索,动手又动脑。同时,丰富老师的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实训教学,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对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

2注重素质教育与人文关怀

护士面对的不仅是无法表达或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病情和需要的患儿,而且要面对焦虑烦躁,对孩子倍加疼爱的父母等,在操作过程中,须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做父母的心情,对患儿有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护士应掌握娴熟的穿刺技术,专业技术操作时架起患儿及家长与护理人员的桥梁,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占重要地位,是一种重要的护患沟通方式。为提高学生人文关怀的意识,我们将儿科护士的特殊素质要求教育作为实验课前的必修课,使学生明确知道,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儿科护士,必须对儿童的健康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并热爱、尊重儿童,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要求学生在婴儿模型上操作时表现出高度认真负责、充满爱心和同情心的良好品质。

3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与时俱进,改进实训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训课的质量。在进行儿科护理教学时,理论教育与实训教学同等重要,两手要抓,两手要硬。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易发现问题,老师可以及时纠正。通过实践学习,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操作技能,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们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充分的掌握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同时丰富实践内容,更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往实训教学中,学生们只是单纯的看老师操作,而没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学生空有一腔理论知识,而不知如何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所谓的实训教学,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她们的创新思维。所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实训课时教师讲清每项操作要领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分组进行练习,教师边看边指导;然后让学生上台回示,全体学生评价,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多应用不同的实训课教学方法,在学生中可获得较高的教学满意度,同事极大提高了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综合技能及学习效果。实训课的强化应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学生,真正发挥了实训课的教学作用。

4结语

儿科护理实训教学是中职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做好了,也就在学生的理论与工作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同时对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实训教学的重要作用,应该用创新的思维建立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儿科护理技术人员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上一篇:水准仪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三笔字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