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技术专业范文

时间:2023-05-18 16:23:42

护理技术专业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1篇

1.对象

本校2008级护理大专一年级学生48人,均为女生。

2.方法

2.1教学前准备

根据我国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参考国内外资料编译了适合我校需要的《护理基本技术》的双语版讲义,配合中文教材供学生使用。授课前将自编讲义发放给学生,给出专业词汇,布置预习作业。

2.2教学形式

因学生、师资水平限制,选用保持型[2]教学形式,是指逐渐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实际操作中选取无菌技术一章,6课时,理论知识大班讲授,技能操作分小班指导,中英文比例约1∶1,交替进行。

2.3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教学方法,主要有教具示范操作和多媒体教学。在理论课程讲述时配合一定的身体语言和实物教具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在技能操作示范时,让学生分批围在操作台周围近距离观看以加强直观印象。

2.4教学反馈

课程结束后下发双语教学反馈问卷调查表,了解护理大专学生了解双语教学的效果,专题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建议等。

3.结果

4.讨论

4.1学生

调查显示,97.9%的学生对《护理基本技术》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感兴趣,95.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83.3%的学生认为有能力接受双语教学,但英语听力、口语基础不好,专业医学、专业英语知识薄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100.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有利于更好地了解最新的医学信息。调查表明,开展双语教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创造一个英语氛围,为学生提供机会加强日常英语训练,提高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通过在护理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鼓励学生阅读医学专业外文书刊杂志、查阅外文文献等方式扩充她们的医学专业英语词汇量;还应以国际护士执业证书、TOEFL、GRE等考试为契机,增强学生自身认识水平,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3]。

4.2教师

结果表明,学生对教师授课总体评价尚可,但部分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欠佳,说明教师的英语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应加强互动教学。双语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师资,双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目前双语教师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专业教师的短期英语培训;二是专业教师获得本专业学位后,继续学习英语,使其成为第二专业;三是专业教师在实践中加强在职学习,逐步提高双语教学的能力。学校也应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适当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保证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4],提高教师投身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4.3教材

多数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合适,但仅有2人在课前能完全理解,经学习后基本能理解。双语教材[5]是双语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目前的英文版或双语版护理教材缺乏,为数不多的引进版英文教材难以适应教学需要,此次编制的讲义尚在试行阶段,从结果来看,在内容和结构的编排上需改进。

4.4教学形式与方法

在授课方式的选择上,多数学生选择中英文比例1∶1的方式,认为需要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资源。学生对形式活泼的教学方式比较认可,双语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外文文献及与患者英语交流的能力,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达到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艳,蔡端颖.对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11:278-281.

[2]张静.急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48-49.

[3]郭文华.护理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Vol.6(6):34-35.

[4]张静,桂莉,厉瑛.对《急救护理学》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及分析[J].护理研究,2009,23(1):213-214.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2篇

《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是护理专业学习的主要科目,是护生实习前向临床过渡的实践课程,该课程全部在实验室内完成。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护理学基础》,为《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护理专业技术实训》包含了各种护理基本技能操作,学生们只有掌握了各种护理技能操作才有可能顺利走向护理工作岗位,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由此看出护理实训技术实验课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实验课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学会各种操作技能。

本文探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如何上好护理实训技术实验课,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践,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医学护理事业的要求。那么如何能上好实验课呢,以下是个人见解。

学院要提供足够大的、布置合理的实验教学场所,即实验室

建立一个科学实用、布局合理的实验室是护理教学的首要条件[1]。学院设有护理实训中心,有实验室26个,其中有6个实验室配有两摇床各8张,供铺床及鼻饲、导尿、灌肠、吸氧等实验用,有5个实验室配有宽敞的中央台及输液架,供无菌技术操作等使用,有4个实验室配有多媒体,余下的11个实验室为临床护理及急救实验室,几个班级同时开课完全没问题,而且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充足的时间练习,为上好实验课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要具备足够数量的先进实用的实验仪器与设备

实验室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先进的设备,如洗胃机、氧气筒、吸引机、中央吸氧设备等等,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模拟操作,如果光有实验室而没有设备,护理实训就成为一句空话,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学到真知识,不至于走向工作岗位后手忙脚乱。

要有经验丰富的、技术精湛的实验教师队伍

要成为合格的实验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爱岗敬业,有爱心,有责任心,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来熏染学生。②认真备课,熟练掌握实验的理论内容,了解大纲要求,突出重点,言简意赅,又要面面俱到,便于学生掌握。③课前实验仪器设备准备齐全,有些实验要做预实验。如吸氧、洗胃等需要课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实验课的顺利进行。④要保证示教内容准确,有一定的技巧性,如铺床讲究动作轻柔,动作美观大方,还要掌握节力原则;注射时掌握无痛原则等等。⑤并注意知识的不断更新,及时去临床进修学习,了解临床工作动态,紧密联系临床实际,不和实践脱节。⑥及时统课,不给同学留下疑惑,使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熟练操作。

实验课开始课前回顾十分重要

开篇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明确此次课练习的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相关内容,比如概念、无菌注射原则、三查七对内容、各种操作注意事项等等,加强无菌观念,防止实际操作中医疗事故的发生,造成不该出现的后果。

学生要态度严肃认真

学生课前要预习理论内容,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实验教学手段主要是角色扮演,互相实际操作,真刀真枪,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所以要求学生谨慎又谨慎,但也要果断自信胆大,鼓励学生战胜胆怯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操作中实验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保证每一名操作中的学生都在你的视线之内,绝对避免事故发生,要有充分的抢救设备及丰富的抢救经验。

课后总结不容忽视

学生操作练习后余下足够时间,针对学生操作加以总结。指出缺点和不足,就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加深印象,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实践技能考试

学期末,要对即将下去实习的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考试,通过考试可督促学生加强练习,系统复习,熟练操作,考试中按照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的每一个步骤及知识点制定评分标准,要求学生一丝不苟、态度严谨,更好地接近临床,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

总之,现代护理道德的实质在于:珍视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力,为个人、为家庭、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2]。要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护理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就要上好护理实训课,这是护理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桥梁学科,需要学院、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努力,目标一致,更好地为医学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会珍.如何上好护理学基础实验课[J].现代医药卫生,2007,14.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3篇

1实施科学护理管理

一是完善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⑴完善组织构架。2015年把大科护士长纳入护理部行政管理,分设临床保健护理、质量控制、毕业后教育三个专业质控组,逐步实现精细化护理管理,强管理保安全。⑵明确各级护理管理岗位职责。建立护士长行政管理考核机制,持续提高我院护理管理水平。二是推进护理人力资源科学管理。(1)实施护理人力资源全院调配。成立应急机动护士库,全面实施N2级以上(包括N2级)临床护士轮岗转科强化培训,在提高护士个人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满足院内紧急情况下的护士调配需求,提升个人职业价值。实行新进护理人员先在院内各护理单元轮转,一年后确定科室制度。(2)深入贯彻落实《卫计委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不断完善我院护士岗位管理相关规定。(3)完善并实施护士定期考核制度。包括护士的工作业绩考核、职业道德评定和业务水平测评。护士的个人收入以护理服务质量、数量、技术风险和患者满意度为主要依据,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并向夜班、工作量大、技术性难度高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充分激发每一位护士护理服务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三是着力护理安全管理。(1)认真落实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做到发现一例、报告一例、处理一例、整改一例,人人得警示受教育。(2)加强核心制度的落实和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物、薄弱时间段的管理。(3)完善护理查房、会诊、病案讨论制度并作为今年每月护士长管理重点检查项目。四是优化培训。(1)加强护理管理人员培训。年内完成所有科室护士长省级管理岗位培训,以提高他们业务能力。(2)加强专科护理、急诊急救技能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年内拟组织精神科、老年科、急诊、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新生儿监护理专科技术等护理人员参加省级专科护士培训。(3)加强新护士、在岗护士培训。护理部年组织对新上岗护士和在岗护理进行实岗前培训、岗位规范化、三基三严培训。(4)不断更新护理新知识,了解行业新进展,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参加省级专题学习和参观学习。

2多举措持续改善临床服务

一是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1)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动服务的理念。以单位为家,视病人如亲人,让患者及家属切身感受到、享受到与其他医院不一样的、一流的温馨的家的服务。(2)加强优质护理内涵建设。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扁平化责任制整体护理。逐步完善护理人员分级管理机制,明确分层设岗以护士能力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参考护士的工作年限与学历、技术水平,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潜质的护士脱颖而出,使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3)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点,各护理单元执行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技能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专科护理服务水平。(4)创新护理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和有保健特色护理服务。A、优化门诊导医服务,将有一定急诊、急救识别、处理能力、熟悉院内科室设置、诊疗、检查、出入院等流程的护理人员调整到门诊医导岗位,对医导护士进行相关培训;护理部将医导质量纳入管理。B、实施由病区科主任及护士长随访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服务满意度调查,邀请患者家属参加“优护明星”选举。C、通过网络平台,为服务象提供更多、快速、直接医疗保健护理服务。D依托我院健康体检专科特色优势,开展“家庭式护理服务”不断提升我院知名度。二是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1)落实《四川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试行—2014年版》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科标准2个部分共36项标准要求,指导和规范今后一段时期内院护理质量管理与质量改进。制定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质量标准、考核标准、考核办法、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对其执行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反馈、评价,不断改进工作,切实保证护理质量。(2)改进质控方式。实行护理三级管理、三方评价和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手册管理。《标准》中36个质控项目,每月按自查、讲评、总结、改进的流程进行科内质控,护理部进行终末质控,督促科室自查整改,按PDCA程序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3)落实医疗保健机构优质护理评价细则要求。实现优质护理全覆盖。继续开展优护先进科室、优护明星等评选活动。⑷改进护理部工作作风。认真执行主任联系科室蹲点制度,深入科室,指导督导工作,帮助科室及时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各项工作有序顺利开展。

作者:蒋琼华 陶姝君 单位: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4篇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十年,任护师六年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现汇报如下:

×政治上自觉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一致,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行动上一切听从指挥,,服从上级组织领导的安排,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及“三讲”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生活作风严谨,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尊重领导,遵守部队各项条令条例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一违法违纪行为而受到处分,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

×从事内科护理工作,熟练掌握了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肺炎、咯血、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原发性肝癌、肝性脑病、急性胰腺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各种急性中毒、脑血管意外、癫痫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观察与护理,对十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常规都能熟练掌握,对小儿头皮针、细小静脉的穿刺技术能做到动作准确、技术娴熟,一针见血率高,许多高难穿刺我都能完成。有一位从外院转来的老病号,四肢静脉很难看见,我发现手指脚趾静脉未被破坏,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于是每次输液,在手指脚趾上扎针,注意保护血管。病人感觉虽然手指脚趾扎针比其它部位痛,但比在其他部位扎来扎去容易接受多了。作为科室的技术骨干,除掌握心脏复苏术、呼吸复苏术、动静脉切开穿刺术、洗胃术,还进修学习了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技术操作,并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有一位叫欧六的病人,晚上突然病情变化,呼吸、心跳停止,我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通知医生,迅速开展抢救,并迅速准确地进行心内注射,经过急救治疗,病人终于出现自主呼吸、心跳恢复,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护理工作中,能及时观察病情,为医生准确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有一位岁的女病人,因肝硬化并发静脉曲张破裂入住内科,经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后,我发现病人时常微笑,且双手常在眼前挥舞,并要求家人帮她赶蚊子。时值冬天,病房根本没有蚊子,我联想到病人是因肝硬化而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而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昏迷的诱因,病人所表现的正是肝昏迷的前驱征兆:轻微的行为异常和飞蚊症。于是将这一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肝昏迷的进一步发展,使病人转危为安。在日常工作中,努力加强业务学习,学习各种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水平并注重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掌握了血液充氧、氦氖激光治疗技术,心肌梗塞病人腹部皮下注射肝素钠,褥疮患者呋喃西林湿敷治疗法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年月从第一军医大学毕业后回到医院,正赶上医院评“二甲”工作。自己能利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协助医务办的同志夜以继日地收集整理各种医疗护理文件,开展院内首次责任制护理,为医院顺利通过“二甲”评定创造了条件,受到“二甲”评审护理小组的好评,并受到院嘉奖。在开展责任制护理工作中,重视病人的整体身心护理。有一位老干所的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不能理解适应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时还对家人和工作人员生气,经过我——责任护士耐心地说服,生活的关心,病人终于能愉快的接受治疗,痊愈出院。

×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是我的宗旨。年月,适逢流感,科里病人多,特别小儿患者多,因抽一组护理人员特护一位患急性心梗的患者。科室工作任务很重。作为科室技术骨干,我克服自身不舒服、岁的女儿生病的困难,兼顾治疗输液两套班,圆满的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最后自己也病倒虚脱了。

×年月,因工作需要,院领导决定由我负责内科的护理工作。接手后,从抓规章制度、操作规范、病房管理入手,狠抓工作作风,狠抓质量管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经常组织参加业务学习,工作不假手于人,能及时巡视病房,了解治疗护理情况,并能及时发现问题。工作中任劳任怨,淡泊名利。作为科室护理负责人,对工作有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严明的工作作风,自觉带头执行技术操作规范,积极协助科主任,负责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计划内容。

×通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撰写了《血透患者心理素质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护理》、《部队合同护士心理浅析》、《检查的准备与护理》、《林可霉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篇护理学术论文,得到发表或会议交流。其中《检查的准备与护理》被评为临床护理优秀论文,并入编《中华医学优秀学术成果论文库》。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5篇

一、重视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护生大多在15~18岁之间,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剧烈、心理困扰最多的时期;他们大多在初中时就是学业和品行滞后的学生,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进入中职学校后,新的环境、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都会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加之目前中职学校招生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问题,包括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做好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培养中职护生的健康心理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不仅要培养护生的技能、文化及专业修养,还要注重培养护生的健康心理,全面提升护生的综合水平。

1.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具有健康心理,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要深挖教材内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现在教学目标中,有针对性地培养护生的健康心理。

2.培养中职护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许多中职护生基础知识差、认知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无兴趣、信心不足。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教师首先要以亲切的表情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进行授课,在示范讲解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把每项操作的步骤富于程序化动作,加以设疑、启发、引导等讲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操作只靠语言讲解,护生难以完全掌握,需借助挂图、教学视频、多媒体等一些辅助教学手段,把操作步骤细化,逐一分解,从而很好地帮助护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肌内注射操作时,教师先进行示范教学,然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每一个步骤清晰、规范地展示给护生,再通过慢放、回放对重要操作步骤进行分解详述,使课堂教学由静态的灌输变成动态的传播,不仅加深了护生的理解记忆,还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参与意识。在实训课上护生情绪活跃,为了找准注射部位、掌握好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他们先在局部模型上反复练习,然后同学间互扮角色进行实战演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照注射原则有条不紊地、顺利地将针头刺入“患者”体内,不仅提高了操作成功率,而且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中职护生树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心理健康。

3. 培养中职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由于中职护生年龄偏小,进入中职学校后,需独立生活,学习方法、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面临着职业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使其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等方面面临许多心理问题。针对此F象,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上,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教学法、角色互换法、案例教学法等培养护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技巧,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护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如在操作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和必要性,解除患者的疑虑,操作中语言交流要亲切自然、不做作,交代注意事项时应条理有序、语气温和。例如讲解各种注射法、静脉输液法、口腔护理、鼻导管吸氧等操作时采用角色互扮法,扮演护士的护生在操作中应适时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做好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等工作,用恰当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扮演患者的护生,从患者角度出发,学会考虑患者的感受和需要。采取互扮角色的学习方法,学生之间互为“护士”和“患者”,可现场解决各种护患问题,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其中,对于交流的技巧把握得当、掌握透彻,让护生认识到具备良好的交流技巧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4.培养中职护生的爱患观念

中职护生由于年龄、知识、学制有限,在家长的关爱中长大,自我意识强,只顾及自己的利益和需要,缺乏宽容、谦让、协作意识。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上,采用情景设置法,编写病例时让护生参与其中,一起设计具体操作流程,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对策,情景设置要尽量客观真实。示教中把关心与体贴患者的技能清晰而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去关爱服务对象。使用模型人进行示教时,将模型人当做真正的病人去真切对待,教育护生把自己想象成患者,将患者的感受作为护理的出发点去操作。例如在示教鼻饲法时,教师先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清楚此项操作的目的,告知患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不适;胃管插至咽喉部位时,告诉患者如何做吞咽动作并适当鼓励;在灌入温开水和流质饮食时注意溶液温度,处处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把关心、爱心、责任心体现得淋漓尽致。护生分组练习后展开讨论:假如我是患者,我当时的心情怎样?你希望护士的关心体现在哪些方面?作为护士,你对患者的关心到位了吗?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让护生体会到作为护士应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又能感受到患者的痛苦和渴望治愈疾病的心理状态,逐步形成和发展护生的关怀意识和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护生的爱患观念。

5.培养中职护生团队合作和服务意识

中职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过分溺爱造成依赖性强、自私自利。在护理技术实训课中,教师规范示教后,同学之间采取小组合作式训练,练习过程中每个成员有针对性地互相指出存在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评判,出现疑难困惑及时请教教师,小组成员各自发挥优势,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个成员都要经历学习者、指导者、评判者等角色转换,组内成员都要接受其他成员的考核,练习完毕,教师随机抽查一名同学进行操作考核,成绩作为小组内考核成绩,由于小组成员间成绩的关联性,组内成员更加关注小组整体操作水平,大家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技能水平得以提高。实训课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从以“教”为重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重心,学生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护生学习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通过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习效率,使学生之间关系更加融洽,为护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更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到临床工作后,才能真正地理解、尊重病人,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护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并非朝夕完成,这就要求护理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护生的健康心理,提升护生综合素质,为我国的医疗事业输送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6篇

1教学内容的安排

按照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注重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把与护理技术操作密切相关的内容作为重点内容,结合临床详细讲述,注重临床护理知识的渗透。

1.1基拙护理应用解剖

(1)体表解剖学:骨性标志(如与褥疮发生的关系)和肌性标志(与肌肉注射的关系);(2)插管技术应用解剖:口、咽、食管、胃、直肠、肛管、鼻、喉、气管、支气管、输尿管、膀胧和男、女性尿道等管道的形态结构特点;(3)全身主要动脉的行程、体表搏动点及其在压迫止血中的应用要点,浅静脉的走行及其注射、穿刺技术,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4)与损伤应用解剖:与姿势、及引流有关的应用解剖;(5)神经反射的应用解剖;(6)注射术应用解剖:皮内注射术、皮下注射术、肌内注射术等;(7)其他:一些重要器官、血管和神经的体表投影等。

1.2临床各科护理应用解剖

(1)内科及急救护理操作应用解剖:乙状结肠镜检术、纤维结肠镜检术、气管插管与环甲膜穿刺术、气管切开术、人工呼吸术、胸外心脏按压术、心内注射术和指压止血术等;(2)外科护理操作应用解剖:骨髓穿刺术、胸膜腔穿刺及其引流术、腹膜腔穿刺及其引流术、腰椎穿刺术和硬膜外穿刺术等;(3)妇产科护理操作应用解剖:会阴切开术、阴道后穹窿穿刺术、子宫镜检查术和输卵管通液(气)术等;(4)眼科、耳鼻咽喉科护理操作应用解剖:眼底镜检查法、球结膜下注射术、泪道冲洗术、耳镜检查及外耳道冲洗术、咽鼓管吹张术和上颌窦引流及穿刺术等。

2教学模式的转变

由“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精讲基本点、重点与难点,部分内容导入临床知识分析讨论,以问题引入教学内容。理论讲授过后,在实验课学时部分,授课老师首先布置教学内容,再利用标本与尸体示教,然后让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分组讨论,最后由老师总结。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打好了基础。

3教学方法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打破教学常规,革新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完善新理论、新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1强化直观教学法、发挥直观教具教学的优势,重视护理应用解剖的实验教学

充分发挥直观教具教学的优势,将多媒体技术、挂图与模型演示、标本观察与尸体解剖、活体标本观察等方式有机结合。重视实验课教学,通过让学生对标本和尸体的观察,能够使学生掌握体腔内器官的形态、位置、体表投影、毗邻及肌肉、神经、血管等知识。(1)通过观察口、咽、食管、胃、直肠、肛管、鼻、喉、气管、支气管、输尿管、膀胧和男、女性尿道等管道的形态结构特点,掌握与插管技术有关的应用解剖学知识。(2)四肢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等是静脉注射常用的静脉,这些内容与临床护理工作联系紧密,应结合定位方法和注射部位进行详细讲述。譬如在尸体上示教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的部位及定位法,往往事半功倍。(3)穿刺的定位原则是避免损伤内脏器官和血管、神经,故内脏器官的位置和毗邻关系比较重要。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可以先由教师在尸体上示教胸膜腔、腹膜腔穿刺和心包穿刺,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4)可以结合尸体详细讲解臀大肌、三角肌、股外侧肌等与注射有关的解剖学知识,示教臀大肌注射部位及定位法;也可在尸体上确定心尖、肝、肾门、胆囊底、阑尾根部等重要脏器的体表投影点,示教心内注射的进针点。

3.2活体教学法的运用

活体教学法是通过触摸辨认骨性、肌性标志并划出内脏器官、神经、血管等的体表投影线,由表及里,以达到“透”过体表“看”内脏的目的。活体标本观察比较适合学习运动系统的体表标志、关节的运动以及动脉的摸脉点等。(1)骨性标志:与压疮有关的骨性标志,如枕外隆凸、肩胛冈、肩峰、鹰嘴、髂嵴、髂前上棘、坐骨结节等;与穿刺定位有关的骨性标志,如胸骨角(心包穿刺定位)、肩胛下角(胸膜腔穿刺定位)、髂嵴(腰穿定位)等。(2)摸脉点:活体触摸桡动脉、肱动脉的搏动,确定测量脉搏和血压的位置;活体触摸颈总动脉、股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腘动脉等动脉的搏动,确定压迫止血点的位置。(3)一些重要脏器体表投影点:例如,学习完胆囊的体表投影,让学生在身上触诊投影点;在肾区练习叩诊;活体触摸阑尾根部投影点;活体上确定肝上界、肺下界投影。(4)肌肉和关节运动:触摸三角肌、胸大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常用的肌性标志;肌肉的作用应与关节的运动和日常动作相结合,让学生亲自做一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将活体结构与临床知识相结合,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人体解剖结构的感性认识,又能使学生学以致用,为学习临床知识打好基础。

3.3问题式教学法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提出问题,特别是注重实践性及与临床护理密切相关的问题,然后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去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关于膀胱和男性尿道,提出“急性尿潴留如何急救?”的问题;关于心的位置和毗邻,提出“心跳骤停患者做心内注射时应从何处进针?”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需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

0 前言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课程是高级职业学校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针对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课程的教学特点,对该课程进行讲授。本节课程共分为六个主要部分,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资源整合与教学反思,每个部分的大致教学内容如下所讲述。

1 教材分析

1.1 使用教材

基础护理技术专业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技术》,该教材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高素质实用性护理人才为目标,从教材编写的内容来看,本教材更加注重实践,有利于培养具备熟练操作技能的专业性护理人才。

1.2 教学内容

本节课程的教学过程围绕着教材中的第四章第四节内容展开,即“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章节中的“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这部分内容是高职院校中护理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实操技能,为学生日后进行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程的教学,要达成以下几项重点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其中,最为基础的目标为知识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原则,还要让学生知晓无菌技术的操作目的及相关的注意事项,从而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无菌技术操作的能力,这同时也是该课程教学的技能目标。另外,从学校培养模式及教学质量的角度来看,通过课堂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无菌观念、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慎独的职业道德也十分关键,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极为重要,这便是该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

1.4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对于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的教学过程而言,鉴于该课程的实操性强的特点,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的教学,而课程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对无菌技能的掌握以及无菌观念的形成。

2 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12级高职护理班的同学们,我了解同学们的成长状况,在座的各位大多为独生子女,且年龄较小,同时很大一部分护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同学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善于模仿。因此,我在本节课程中会采用适合她们的教学方法,期望大家对无菌技术操作方法及相关的知识体系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认知。

3 教学方法

3.1 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直观演示法、实践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纠错竞赛法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对于现代学校教育而言,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更是整个教学的合作者,教学质量及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双方的有效互动与配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进行实际操作演示的过程中,要不断鼓励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积极提出问题且主动探寻解决方法,这才是课堂教学所要形成的教学氛围[1]。

3.2 学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操作,学生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无菌技术操作的大致过程,但要想熟练掌握该技能,进行必要的课堂实践操作十分关键,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无菌技术操作过程的理解。另外,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方法的选择同样重要,要在进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领会无菌技术操作的要点,然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巩固所学技能。这样一来,学生既是专业知识传承过程中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又是课堂教学中的参与者,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更加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4 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90分钟的教授与练习等环节来完成护理专业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内容的教学。为了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将教学过程进行有效分解。其中,第一部分,即导入新课并引出本节课程的主题需要5分钟时间,结合多媒体视频教学材料的播放来导出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所在,接下来,第二部分为复习理论知识及要点同样需要5分钟,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需要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即新课的学习与练习巩固环节,例如: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进行操作的同时,为学生讲授无菌操作的作用,即无菌操作可避免病人伤口的感染。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并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实操演练,通过分组练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推进教学,另外,设置“大家来找茬”这一教学环节,通过现场演示失误操作,让学生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从而避免类似的失误操作在实践中发生。总之,教授新知识与练习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是整节课的重点,大概需要65分钟左右,分别为35分钟和30分钟,另外,评价达标与总结反馈为10分钟和5分钟。这便是针对无菌技术操作法教学过程的整体时间规划。

5 资源整合

资源作为教育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将校内资源、行业资源及信息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学校的实验室及相关器材、临床及历年大赛经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内容都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4]。

6 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教学的优点较为突出,即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突出岗位技能,将实践过程在教室环境中模拟再现,并且,创设临床护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而且,课堂的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课堂时间较短,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及练习的时间不够,学生要多在课下进行熟练操作。

通过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教学过程的评估与反思,提出几点教学措施,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首先,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入学生的百分考核,并且,选几名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同学作为课堂纪律的监督员,这样就可以避免其干扰课堂秩序,另外,要增加无菌技术试验室的课外开放时间,鼓励学生加强实践演练,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5]。

7 结束语

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突出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实践技能的毕业生。通过本节课程的设计,希望能够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以最终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巧力,田芬霞,谢秀茹,董楠,李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无菌技术”实训课课堂设计[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5(05):86-87.

[2]曹迎凤,南桂英,樊喜悦.护理基本技能考核评分误差现状研究及分析[J].华西医学,2011,04(04):623-625.

[3]曹迎凤,南桂英,樊喜悦,陈巧力.护理基本技能考核评分误差分析[J].护理研究,2011,11(22):2055-2057.

[4]黄银欢,许传霞.护理专业无菌操作技术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J].临床医学工程,2011,10(10):1648-1649.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 PICC培训;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a)-0163-02

国家三级甲等是除国家特殊医院以外的最高等级医院,接受治疗的人群一般较多,故需要进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简称PICC )的人口基数较大,特别是国家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由于收治病人多是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上大部分患者需要化疗,化疗药物刺激性大容易损伤血管给患者增加痛苦,所以使用经外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能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PICC是由外用静脉穿刺插入其导管末端定位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已被广泛运用,得到广大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治疗护理水平,规范PICC的使用,增强PICC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预防处理能力,培养更多的PICC专业技术人才,为探讨护理人员PICC专业技术培训,旨求提高护理质量,该院2013年6月17日―7月5日举办了PICC培训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来自区内外27家医院的40名护士及该院32名护理骨干参加了本次学习培训,受培训护理人员都是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为(31.1±4.3)岁,在临床及门诊工作5年以上,静脉输液实践超过2000例次。培训由该院成立的培训中心承办,并借鉴美国输液护士协会INS的部分培训方式,外聘PICC临床护理专家授课培训。在未经培训之前,部分护理人员操作时有导管异位的情况存在,部分学员穿刺一次成功率低,在置管后穿刺点容易渗血,也有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不够的情况存在。为了便于统计处理,在培训前让所有学员的进行PICC实际操作,并填写了调查试卷,对所有护理人员的PICC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评估。

1.2 培训方法

1.2.1 目标 ①掌握PICC置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穿刺的技巧;②掌握PICC 导管的标准化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③PICC感染控制、健康教育。PICC操作程序。

1.2.2 培训的安排 此次培训分别设置理论课、实践课两门,为期三周、其中理论课为期一周、实践课两周,人员的安排,理论课教员由该院有PICC操作资质准入证书具有丰富临床经验高年资副主任护师担任,实践课的教员是由具有10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PICC穿刺技术及相关知识,有较高的PICC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临床经验,完成PICC置管80例以上,具有指导和培训PICC护士操作的能力担任实践课的指导老师。

1.2.3 理论课的培训 学习内容涉及PICC的运用发展历史及护理,运用理念及血管通道优选方案、血管的解剖生理知识、PICC置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穿刺的技巧、PICC导管的标准化维护及并发症的处理、PICC感染控制、健康教育、PICC操作程序等,通过系统学习PICC相关理论后,再进行考核。

1.2.4 实践课的培训

1.2.4.1 练习前的准备 学员们到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学习血管的解剖生理基础知识,要求学员们掌握①静脉的组织结构、结构分级、静脉分层、静脉结构特点、静脉的特征;②上肢浅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的长度、管径、血流量、特点;③血管的损伤因素。

1.2.4.2 PICC置管的操作示范及练习(模型) 分为8组,每一组9人,首先观看录像,再观看指导老师在人体模型演示,然后每个学员在模型做PICC置管,过程有不规范和遗漏的地方指导老师给予及时纠正,每个学员必须在人体模型练习10次以上,能熟练掌握PICC置管的整个过程。

1.2.4.3 下临床实践 一个指导老师带三个学员,每个学员做5例。穿刺前的准备:核观医嘱、确认病人,解释置管的目的及必要性,评估血管情况和病人的综合情况,说明方法及置管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置管同意书告诉配合的方法、让病人练习一遍、备好X线检查单、若病人不同意拒签行静脉置管术知情同意书、不予强求置管。同意置管的患者首先要消除顾虑、身体放松。学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测量定位、病人平卧、上臂外展与躯干呈90度测量从预穿点沿静脉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臂围测量肘窝以上10 cm处测臂围,并记录所测量数字后,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包、戴无菌套、将无菌治疗垫垫在病人手臂下置管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严格按PICC操作程序进行,置管完毕后带病人去做X线检查,如果没有异位管道就可以使用。学员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穿刺后2 h内减少穿刺手臂的屈肘活动,避免穿刺手臂用力过度,可握拳头至少3天、每次100次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出血倾向的病人,可减少活动,停止出血后可正常活动、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告之病人不要擅自撕下敷贴、敷贴脱落、污染、卷边危及到导管时要及时到医院请护士更换、病人可从事日常生活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避免使用一侧提过重物体、避免游泳、盆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肘弯处缠绕2~3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牢,如有进水及时到医院出来。以上这些健康宣教都是学员要掌握的。

1.2.4.4 培训学员对并发症的处理能力 病人置管后观察手臂有无肿胀(手、前臂、锁骨上部、颈、耳)、疼痛,如果轻微可用喜疗妥十热敷处理后好转,如加重应B超检查是否是血栓性静脉炎,如经溶栓抗炎处理无效后,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拔管。

1.2.4.5 培训学员PICC管道的维护 指导学员正确封管、对导管不用时要定时冲管、输注浓度大、粘稠度较强的药物、输强酸、强碱性药物后要用足量的生理盐水冲管。指导学员在遇到导管完全阻塞、不完全阻塞的处理。

1.3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培训效果

72名学员通过3周的培训,理论考试85分及格全部通过,操作考试90分及格通过有40名,有的是做的例数不够不能通过,理论与操作通过后专业小组给予填写通过资质准入意见,最后由护理部发PICC操作资质准入证书。学员对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为91.2%,对实践操作授课质量满意度为82.5%。经培训之后,考核阶段,无护理人员操作时出现导管异位,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7.2%,,在置管后穿刺点渗血控制良好,对于健康教育工作,学员的语言能力和知识面都很大程度提升。从培训前后的情况来看(表1、表2),操作考试均分和理论考试均分在培训前后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培训前后穿刺技能比较[n(%)]

表2 培训前后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均数比较(x±s)

3 讨论

从我国目前PICC专项技术培训来看,培训时间通常不长,重复培训次数较多导致医院经费负担加大,学员收获到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本文的PICC培训中延长了培训周期,1周(40学时)理论授课和2周(100学时)的临床实践,通过三周的培训时间,提高了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前操作考试均分(85.2±11.3)、理论考试均分(71.2±15.3),经培训后操作考试均分提高到(98.9±5.1)、理论考试均分提高到了(96.3±10.1)。故延长培训周期,可以提高对学员的培训效果。其次,为了对PICC专项技术培训更规范,参照了国外PICC专项技术培训模式,运用“模块法”对基础理论、感染控制、质量控制、模拟操作和临床操作五大模块的教学内容做出了安排调整,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强化PICC相关理论的学习,也提高了临床实践效果,从培训后学员对理论课教学质量的91.2%满意度、97.2%一次性穿刺成功、100%穿刺点渗血控制良好这些情况来看,这种培训方法的效果值得肯定。

从培训前的情况来看,学员有四方面问题:①有些学员穿刺一次成功率低。②导管异位,由于将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后穿刺过程、导管在血管内经历的路径长,有些学员操作不够娴熟、加上患者紧张没有配合好导致导管异位。③有些患者带管出院后未能按时到医院维护管道容易造成堵管,说明健康宣教没做好。④置管后穿刺点容易渗血。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培训中则要求学员反复练习认真体会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加强学员与病人的沟通能力健康教育做到病人能听懂、理解主动配合护士维护管道。培养学员在穿刺时经皮下潜行约2 cm后再进入血管的穿刺方法,不能直刺血管,穿刺后正确压迫的方法,尽量减少穿刺点的出血。从该研究的培训前后情况对比来看,学员的无论是PICC实际操作得分还是理论得分,其均有明显提升,因此,该院开展培训中心、外聘专家教学,借鉴国外PICC模式的培训效果值得肯定。其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培养更多的PICC专业技术人才,学员们普遍感到通过培训扎实了PICC基本理论知识、规范了操作细节、学到了PICC置管技术、更结识到开展PICC的同行并从彼此之间收获了宝贵的经验,纷纷表示,将所学到的知识待会临床实践中,学以致用,成为合格、优秀的PICC专科护士,积极推动PICC的护理向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晓燕,尚少梅,刘洋,等.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后日常护理相关知识及态度的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4):2248-2251.

[2] 叶丽梅,刘红,陈丽,等.专项培训对PICC置管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的影响[J].护理杂志,2010,27(16):1246-1247.

[3] 邓立华,张瑜,刁同进,等.静脉治疗小组培训模式在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5):1823-1825.

[4] 余桂芳,李柳英,钟华荪,等.护理学会开展PICC护理技术专项培训模式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36):3367-3368.

[5] 袁玲,傅荣,李蓉梅,等.PICC置管患者穿刺部位感染状况及护士专业培训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0,25(23):72-73.

[6] 姚晖.PICC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及临床调查分析[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

[7] 戴惠琴,卢儒标,唐雪苗,等.PICC培训和管理体制的建立及其对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1,9(6):309-310.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9篇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宽口径培养、扩大知识面,已成为高职医学教育的一个教学改革重点,即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相关学科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注重医学教育对学生的人性化和多种能力的培养,以使高职专业的学生将来有一定的发展动力和能力。为此,为顺应学生发展的需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求,我们结合这几年对临床医学专业《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教学的了解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从2008年开始我们教研室改革了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常用护理技术》课程的教学,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1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了解和掌握某些护理理论、护理技术的同时,学会与人、与患者的沟通的技巧,培养与患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也为今后与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的良好合作打下基础。并且能了解社区护理的的特点,为使以后走向社区打下基础。

2 教学对象与教学安排:

三年制统招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本课程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二学期,为时9周,周学时6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比为1:1。

3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4 教学方法:

4.1 理论性强的章节如绪论、护理程序、职业防护等以课堂讲授为主,突出要点,配以一些实况录像资料.,如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运用过程录像。

4.2 人际沟通理论与技巧采用设置情景案例,在学生讨论和表演中教师道出或总结出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课下留下情景案例作业做思考,学生实习课上练习。

4.3 常用护理技术课堂实习很重要,采用学生先自学再看录像,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规范示教,示教中引进涉及到操作的理论知识,示教完毕学生立即进入练习。

5 体会与讨论:

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宽阔的知识面、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的医学生已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医学生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已得到医学教育界的共识。但由于一些观念和重视度的问题,再加上三年制高职医学专业学制短学时紧张,所以一些院校还是十分重视医学专业的学习,虽然近几年按照教学计划加设了30学时左右的护理技术课程,但仍忽视高职医学生沟通能力和多种知识结构的培养,这对于

高职学生今后的发展不利。在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学生对于本课程加设的内容很感兴趣,从对学生的调查显示,100%的学生认为本课程的开设很有必要;99%的学生表示本课程对于拓宽知识面和对以后的工作会有帮助;61%的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认为不够用,应该在加进一些;并有65%的学生认为应增加各方面内容的实验课学时。为此,我们采取:(1)每周开设两次实验室,派专职教师值班,学生可进行学习和练习。(2)计划在课外时间开设选修课程,如人际沟通学、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理论、护理的一些理论(需要理论、应激理论等)、老年护理等。(3)在以后的教学中多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了解的信息更多、留下的印象更深。

护理技术专业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 医学信息技术 ;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06-01

一、引言

随着现代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医学信息技术的学习也成为了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必要课程。虽然都是学习对计算机的使用,但是医学信息技术和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

二、医学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的不同点

在高职院校中普遍都设立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般包括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系统的应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这几部分的学习,但是对于现代医疗机构实际使用的医疗管理软件却没有任何的提及。高职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也或在学校里通过了全国或省级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但是却对医疗机构现行的管理软件基本上是一无所知。不同于WORD、EXCEL、POWERPOINT这些由微软公司编写的日常办公软件,现行的医疗管理软件一般是由国内的软件公司为医疗机构进行量身定制,常见的有九阵医院管理系统和中联医院管理系统。这些医疗管理系统软件立足于医院的实际管理平台,将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进行全院联通,达到快速统计、查询和决策分析的目的。这些医院管理系统软件将医院的各个部门和科室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使信息技术广泛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让智能管理理念最大可能的服务于患者。

目前对于医疗管理软件的使用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管理软件都不相同。就比如在四川乐山,市级的各家医院所使用的医疗软件也是一家一个类型,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联网操作。大多数的医院都是根据本院的实际找到医疗软件设计公司针对该医院的实际管理情况进行医疗软件的设计,所以对不同的医疗软件的学习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医学管理软件的操作学习难度。但是由于大多数医院管理机构具有的共性,医疗管理软件中的大部分管理模块仍具有相似性或类同性,所以学习了主流的医疗管理软件后对于学生独自学习某些医院特定的管理软件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移植性。

医疗软件中的管理模块与医院实际的运行工作密切相关,作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即上岗,单纯地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并不能让学生具有高职院校特有的对口性。由于医疗管理软件的管理模块众多,不同的部门所对应的操作模块也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会对在什么时候操作什么模块感到混淆不清,角色的模糊使学生非常容易产生错误操作。因此加大对医疗管理软件中不同模块的实践操作,才能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运用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医疗卫生各系统中的蓬勃发展,已经让其成为一门独立的信息技术课程,而为了加快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 (MILC)的出现更是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持证上岗”的一个必要就业要求。因此,不再拘泥于对高职院校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而是从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专业要求出发,是目前医学专业信息教育必须面临的教学改革。医学信息技术作为医疗系统中的信息技术,必须紧密地与医院实际操作环境相联系,为了时时体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即上岗”这一目标,将传统的普通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转变为对现代医疗机构管理软件的实际操作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医学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不再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而主要针对的是卫生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卫生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有卫生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卫生信息管理的知识,卫生信息标准化,医院信息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这些基础性知识。操作方面的学习内容也不再是WORD、EXCEL、POWERPOINT等日常应用软件,而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其中包括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体检体系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公共卫生系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卫生应急指挥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实际操作使用等。

三、当前医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当前全国医学信息技术考试管理中心已进行了卫生信息技术的编写,这对于全国医学专业的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和在职人员学习医学信息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四川省也根据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在四川省卫生厅的指导下编写了相应的卫生信息教材,用于指导学校教学和在职卫生人员的培训。作为一所地方性的高职院校,立足于本地经济和本地医疗系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实践性教学,才能让毕业生更加适应本地区医疗机构的需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本区域的医疗机构的需求,并且能顺利通过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让学生在就业中更具有竞争能力,这才是当前医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改革的重心所在。

参考文献

[1] 刘艳梅,叶明全. 全国医学信息技术技能考试指定教材・全国高等医药卫生类院校规划教材:卫生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薛洲恩,胡志敏.《信息技术应用基础》[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

[3] 卫生部.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

上一篇:电工技能创新范文 下一篇:医疗技术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