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啦圈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6 09:17:50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运用;动态生成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当我们在课堂上演一幕幕精心编制的“教案剧”时,往往因学生的异类行为而横生枝节。面对这旁逸斜出的枝干,不少教师会毫不留情地把它砍掉,并自以为是的把它修理成整齐一致的所谓漂亮的样子,这样的教学就会使一些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被白白丢弃,学生的个性也被悄悄地扼杀了。

一、课例分析

曾记得在一次区组织的新教师亮相课上,看见过一副场景:场地上布满五颜六色的呼啦圈非常好看,教师用漂亮的示范动作和优美的声音讲解了该环节的学习内容――立定跳远。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开始分小组进行练习,利用呼啦圈当跳远的道具,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这时我们发现其中有一组的几个学生用呼啦圈玩起了跳绳、抛接,不时还用呼啦圈当起了玩“老鹰捉小鸡”游戏的道具,他们玩得非常起劲,以至于教师来到身边都没注意。那位教师非常紧张地对那几个学生说:“别玩了,这是在上公开课,要听话。”也许是小学生的自制力差,也许是“老鹰捉小鸡”游戏对学生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没一会功夫,学生又偷偷玩起来了,这时教师发火了,气冲冲地对学生说:“你们再不听话,要罚站了。”那些学生顿时沉默下来,耷拉着脑袋很不情愿地去练习立定跳远了。

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类似这样的例子可谓屡见不鲜,面对众多这样的“生成”,我们的感觉有时很“无奈”,特别是公开课上,为了所谓的“不乱”,很多教师总是“精彩”不起来。原因往往并非是学生的问题没有提炼、升华的价值,而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原因,使课堂生成的本来极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上述案例中,那位教师课前肯定精心准备过了,但课堂的生成是复杂多变的,不能因为怕孩子“旁逸斜出”的行为影响了公开课的预设效果而抹杀了孩子的积极性。如果教师能顺势而导:“同学们,其实呼啦圈的用途很广,它不仅可以作为我们跳远的工具,而且它还有很多的玩法,刚才老师发现我们这组的同学非常肯动脑筋,已经创造出了好多种玩法,下面我们请这组来展示一下好吗?”通过教师的随机应变,灵活处理,使其成为新的生成资源,反而能让整堂课更加有活力。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运用适当的评价进行引导、挖掘、升华。那么,该如何善待课堂中的“旁逸斜出”,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让我们的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呢?

二、借题发挥――“巧妙应对,柳暗花明”

体育课上,经常会遇到一些“小捣蛋”,他们总喜欢在课堂中弄些小状况,制造一些小麻烦或做出一些不守纪律的事情,此时,教师对于发生的事情千万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而应该积极思考对策,合理解决问题。有时,事情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反而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增效的作用。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课堂中出现了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时,教师要把这种“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何处理好这些“精彩”的动态生成,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平时教学中注重一点一滴的积累,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对待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在课堂中有这样那样的“奇思妙想”“异类行为”,教师要善于在这些“奇思妙想”“异类行为”中挖掘资源,并有效利用。

可见,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前对教材的通透、课中对教材的重视,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综合反馈各种信息,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随着变化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步骤,特别是发现学生感兴趣或者具有价值的东西时,要大胆因势利导,打破计划,通过及时的“放开”和有效的“收拢”,做到闹而不乱。

参考文献:

[1]郑志平.体育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学校体育,2008(03).

[2]董大肆.发挥教学机智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中国学校体育,2008(12).

[3]范国标.和新课程一起成长.中国教育出版社,2004.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技能;“专题式”看评课;自评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2.024

“专题式”看评课在过去使用的并不是很多,但是当看评课能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尝试采用“专题式”看评课显得更为专业和有深度。笔者将本人执教的一堂公开课作为评课对象,综合各位评课专家的指点和建议,尝试用该方法进行自评,并将专题确定为以下五个方面:1.教学语言与把握;2.教师示范与指导;3.学生观察与练习;4.场地器材与利用;5.安全隐患与防范。

1 教学语言与把握

这一专题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语言。在导入本课内容环节中,笔者提问声音有起伏变化且有感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小篮球原地拍球动作的时候,能将要领简明扼要地讲述清楚,对于一位入职一年的新教师而言这是非常难得的。在评价上不仅激励的语言丰富,并且能做到避免泛泛而谈,针对学生的某一个或几个闪光点较准确、较及时地评价,在学生完成一项练习后能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在笔者的语言引导下,学生也能积极大声地回答问题,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主动举手提问,请求组员和笔者的帮助。在小组完成任务时可以积极投入讨论中,并且在共同努力时给组员鼓励。笔者的肢体语言也很丰富,并且比较自然,非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是观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各类语言的把握情况。在应对学生的提问时能做到耐心解答,并且应答得较合理,但是有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可以选择忽略。较好的一点是当笔者在发现一位学生在练习中有创新(一边背古诗一边拍球,利用古诗的节奏一句换一次手),能及时地进行评价并且引导学生练习,对学生行为动作的捕捉观察能力较好。当学生小组评价和展示后的互评后,笔者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反馈,引导学生提高评价能力。

建议:1.笔者的声音需要更洪亮并结合肢体语言表达意图。室外课教学环境空旷,学生能听到的声音本就不集中,更何况还有其他干扰声音。本课在室外,有较大风声,并且中途有放烟花的噪音,学生能听到的声音就更小了。2.笔者的课堂语言需要更精炼。可以看出笔者已经精心琢磨过语言,教案和课堂实录也非常详细和精确,但在上课时还有一些不必要的话,可以继续精简。3.对于个别调皮的学生应该用有吸引力、委婉柔和、激励的语言来提醒、帮助他们认真上课,而不是用严厉、威吓(再发出声音这节课就把球交给笔者保管)的话来吓住学生。

2 教师示范与指导

这一专题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教师示范的情况观察,即基本的示范面、示范位置、示范动作等要素。在进行原地拍球动作示范时,笔者在全体学生的正前方运用正面示范,并且为了让后排学生看清楚示范,请前两排同学蹲下看,后两排站着插空观察。笔者的示范动作标准,学生看了都跃跃欲试,没有多余和错误的动作,边示范边讲解,省去了再讲解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

第二是教师在示范前后是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的,即有无观察法指导。教师做示范,仅是一种“能教”的表现,不一定体现“会教”。原地拍球示范观察的重点在手型和按拍球的部位,笔者能在示范前强调这两点,并且在示范中不断提醒学生观察,用语言和具体的动作加深学生的动作印象,提高了示范的有效性。在捕捉到学生的亮点动作时,笔者直接指引其余学生观察亮点学生的动作,同时提醒学生重点观察动作的亮点部分,学生在笔者引导下很快就模仿得有模有样。在练习之后再进行及时总结与评价,让学生们互相评价所观察到的动作。

建议:笔者的几个示范(集体练习时的示范)可以让学生来代替,自身只需要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这样既能发挥“小先生”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之间的比拼,激励其他学生更努力。在指导环节上需要走近学生身边并蹲下来与学生交流,示范给学生观看,同时提出努力的小目标,让指导更有实效性。

3 学生观察与练习

第一是学生学习中的观察活动。学生在进行观察笔者示范的时候,基本都能做到双手抱球站在原地,安静而又注意力集中地观察,并且在笔者的语言引导下,重点观察示范的关键点,如原地拍球时的手型(五指自然张开)、按压球的部位(球的正上方)、球的落点位置(在皮垫上或者按照某种规律绕着皮垫)等。在进行对展示学生的观察时,能引导学生捕捉并能说出展示学生动作的优秀和欠缺,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

第二是学生的练习情况。笔者精心安排了六种不同的练习方式,从最初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自由拍球到多种笔者引导下的拍球动作,再用语言激励学生自行创新拍球动作,到最终跟随笔者的动作变化而变化,引导学生视线离开球的练习,难度设计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符合技术动作形成规律,让大部分学生学会了三种以上不同姿势的原地拍球,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课堂中安排检测环节,让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一目了然。学生的练习热情非常高,虽然运动负荷和强度较大,但是学生都坚持了下来。

建议:笔者需要更多了解和钻研教材。原地拍球在教材里是一年级的学习内容,而笔者上课的学生是二年级,在教材里二年级学生已经要学习简单的行进间运球,所以笔者安排的内容缺少行进间运球,这时可以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分析学生掌握动作的程度,并适时作出调整,如果学生原地拍球已经掌握较好,就要改变课前的设计,将行进间拍球动作引入课堂,不要一味按照课前的设计一成不变地教学。

4 场地器材与利用

本课的场地利用合理,整个球场都没有浪费。笔者不仅有多样的教学器材,还废物利用开发了新器材--小皮垫,还做到了一物多用。这是废弃乒乓板上的橡胶垫,笔者在开始部分用来做游戏(抢占据点)的道具,调动了学生的游戏兴趣;还能作为标记点来规范学生的队伍和帮助组织调动,整堂课的队伍调动和组织非常整齐有序,既提高了课堂效率,也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练习中的安全问题;又以此作为原地拍球的标志物,强调球的落点必须在小皮垫上方,或者绕着小皮垫。呼啦圈在学生拿球前作为圈球的道具,整齐地放在队伍的边上;在辅助教材中又变身成了游戏竞赛的道具。

建议:课前把小篮球再分更多的点,便于学生拿球和放球,尤其是在W生自己放球到呼啦圈时,有一些球放回呼啦圈后又弹出来,可以将呼啦圈换成适合的筐或者更粗一些的呼啦圈。

5 安全隐患与防范

这堂课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但是有一些安全隐患存在。有一些学生穿着不利于运动,笔者在课前也没有进行服装的检查;小皮垫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再大一些,减小学生在练习中发生碰撞的几率;呼啦圈的间隔距离也需要再大一些,或者错开学生跑动的方向,避免学生在跑步转弯时发生碰撞。

建议:学生上体育课时要穿便于运动的服装和鞋子,这些规定在学生第一次上课时就要和学生说清楚,并严格执行。关于场地设置上的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在课前设计时多思考,并设计应对预案,让我们的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活动与锻炼。

作为一名新教师,这堂课上得比较成功,整堂课完整流畅,成功完成了教学目标,并且符合《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还完成了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内的技术、体能和运用。整堂课练习密度达到了55%,虽然较累,但是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学习效果也非常明显。通过尝试用“专题式”看评课进行自评,不仅可以让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还能提高自身的评课能力,最为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于素梅.中国学校体育[J] .中国学校体育,2016(09).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3篇

一、选择丰富多彩的球类游戏,开展游戏活动

有趣新鲜的内容决定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激发幼儿主动练习的兴趣。我们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动作发展水平、兴趣需要等,结合实践探索选择游戏内容。

如大班上学期,可引导幼儿练习:定点连续拍、双手交替拍、绕障碍S形拍球、高低拍球;大班下学期,鼓励引导幼儿练习掌握更有难度的技能,如平衡木上拍球、过彩虹桥拍球、走梅花桩拍球、边跑边拍、侧身行进拍球、双人勾手拍球、搭火车拍球等。难度上递进,并不断变换花样,提高拍球、控球能力,锻炼手臂、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对大脑智力发育也有促进作用。

如在《运球过桥》中,教师首先教给幼儿侧身行进拍球的本领,其次引导幼儿听口哨有节奏地侧身行进拍球,之后加上一条平衡木,不断加长平衡木,最终4条平衡木连接成马蹄形,幼儿在平衡木上拍球的机会更多了,技能水平逐渐提升。又如在《接反弹拍球》中,首先让幼儿自主尝试,然后教给幼儿标准动作,接着听口哨声接反弹拍球,之后能过障碍接反弹拍球,设计上有新意,幼儿感兴趣,难度上层层递进,有挑战。

在开学初,对班级幼儿发展水平有一定了解,可据此制订本学期球类游戏计划,内容上围绕“花样拍球”,难度上逐渐递进,以拍球为主,其中适当地穿插少许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类游戏内容,提高游戏的丰富性。在开展球类游戏之前,结合现有教材及个人教学经验设计球类游戏教案,教材上的内容有时会较简洁,在环节方面不够详细,我们会尽量补充完整,保证游戏更有效地开展。有的游戏内容会比较难、操作性不强,我们会进行适当的调整,更适合于本班幼儿来开展。

二、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指导幼儿

幼儿的学习能力极强,但我们需要幼儿自主学习,通过意志力的支配,克服困难,逐渐掌握相应的技能。主动的学习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幼儿自主练习拍球的兴趣,我们常常采用以下方法:

1.做好讲解示范,在正确的动作基础上进行练习。

新的技能的学习需要老师的讲解示范,有的幼儿和其他幼儿一样整个活动都在努力地练习,但效果不佳。此时,我们要多些耐心,发现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幼儿由于场地原因,老师的示范看不清楚,在错误方式的基础上练习,效果不佳。教师发现以后要做好个别示范,否则,错误的方式一旦形成,就很难矫正。因此,老师在示范时要注意幼儿队形,可让幼儿围城一个大圆圈或马蹄形,保证每个幼儿都能看清。

2.组织比赛的环节,激发大班幼儿的竞争意识。

大班阶段幼儿都具有一定竞争意识,并逐渐增强,因此,我们经常在球类游戏中创设竞赛性的环节,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在《揪尾巴》中,我们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幼儿边拍球边去揪对方尾巴,比一比哪组留下的尾巴最多,以此提高幼儿的控球能力和灵活性。

3.以鼓励为主,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幼儿快乐地拍球。

在游戏过程中,尽量多鼓励,给予孩子积极正面反馈,给予他们挑战的动力和勇气。特别是在进行个别指导时,有的幼儿掌握相对较差,老师需要教给他们正确方式,不断激励,引导他们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有动力地练习,通过努力获得真正提高,收获成功的喜悦,培养克服困难的坚毅品格。可通过榜样力量激励幼儿更努力地练习,表扬个别拍球较好的幼儿,引导幼儿为了同样得到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足。

4.正视个别差异,因势利导。

在个别指导方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幼儿都有独特的性情、气质,需要根据他们的独特个性能力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比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采用默默关注的方式,避免他们由于害羞而不愿意自主尝试练习。对外向开朗的幼儿,在教给其正确动作的基础上,可适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或者鼓励其与好伙伴比一比,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三、发挥辅助材料的作用,激励幼儿自主练习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幼儿喜欢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物体,在球类游戏中,提供吸引幼儿眼球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大班幼儿也是如此,只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相对小班阶段已经有了一定改变,教师了解了这种改变,方可提供或创造出其感兴趣的辅助材料。大班阶段,有时候不是材料的外观吸引幼儿,而是它的独特有趣新颖的玩法吸引幼儿。

结合大班幼儿所要掌握的技能要求,我们可投放如梅花桩、平衡木、彩虹拱桥、呼啦圈、尾巴、平衡板等辅助材料,别看这些材料似乎十分常见,但对大班幼儿而言,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有更多新奇的玩法。如呼啦圈和尾巴能帮助幼儿掌握勾手拍球和搭火车拍球的技能。因为幼儿手臂较短,如果直接让幼儿搭火车拍球,幼儿与幼儿之间距离较近,以幼儿的控球能力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尾巴或者呼啦圈拉近大幼儿之间的距离,降低练习的难度,增强孩子的自信。接着,可请幼儿通过改变抓的位置降低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大练习的难度,引导幼儿逐渐掌握技能。如平衡板,可让幼儿双脚站立在左右摇晃的平衡板上,边翘动平衡板边拍球,幼儿手脚并用,有一定分工,提高平衡性、灵活性、控制力。

四、家园配合,提高幼儿拍球技能

家园配合对幼儿教育意义重大,在球类游戏中亦是如此。教师可鼓励家长陪幼儿愉快地练习,促进亲子交流。结合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教师可指导家长不同的对策。总的来说,鼓励家长在帮助幼儿练习时,对幼儿的要求要适宜,不要过于严苛,不要给幼儿太大压力,注意循序渐进,鼓励幼儿创新的玩法,不要急于求成而抹杀孩子的创造意识和拍球兴趣。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活动日常 化训练课程化 教育制度化

“这么多年了,今年的学校生活真快活”。正在跳花样跳绳的五(1)班学生杨兴娜情不自禁地说。2012年秋学期开学后,祁连山脚下益民河畔的裕展寄宿制小学第二课堂活动月月有亮点,周周出新招,每月评选出的优秀学生作品把学校的美术室装点得琳琅满目,鲜艳的水彩画,逼真的素描,端庄的颜体字,俊秀的柳体字,构思新奇的剪纸,抒发心灵的电子琴声……特别是去年九月,整个校园成了百花争艳的花园,全校师生沉浸在展示师生风采的校园第二课堂的喜悦之中。武术、舞蹈、合唱、棋艺、篮球、书法等十二个兴趣小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绽放出别样的精彩,素质教育的春天姹紫嫣红。你瞧!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用画笔描绘着美丽的校园;合唱兴趣小组的学生用歌声歌颂着美好的生活;舞蹈兴趣小组的学生用他们优美的舞姿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悠扬的琴声弹奏出和谐校园的交响乐,欢快明亮的呼啦圈编织着美丽的花环;武术、篮球、排球、乒乓球兴趣小组的学生用他们的拼搏奔向理想的彼岸……一到星期三下午和每天的课间、课外活动时间,宁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操场上打拳的,打篮球的,打羽毛球的,马路上跳绳的,玩呼啦圈的,留守儿童之家的学生拿了各种棋具正兴致勃勃的下着……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这是我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创建高品位、有特色寄宿制窗口示范校,致力于打造第二课堂活动品牌的剪影。

近年来,我校始终围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发展。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从重语、数、英,轻音体美的应试教育中跳出来,加强第二课堂活动的改革,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质量。

一、我校以第二课堂活动为抓手,确立了“以艺体养德、以艺体促智、以艺体强身、以艺体健美”的总目标,按照“四个一”要求,即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第二课堂活动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升,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特色教育,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第二课堂活动特色文化,扎实推进以第二课堂活动为特色的寄宿制素质教育,形成了我校的办学特色,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为了更好地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我校就课程结构进行了大胆改革。

1.第二课堂活动日常化。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第二课堂活动氛围。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琴室、美术室、班班通教室和体育器械、场地、设施,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截止目前,全校325名学生都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健身活动,大力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科学健身理念,举办第二课堂活动健身大课堂,冬季越野赛知识讲座,宣传艺体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为使全校学生得到第二课堂活动更多的体验,学校开展了“五个一”活动:(1)学校每天早晨7:40进行晨训,全校学生按照学校规定集中到操场、马路等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了加大运动量,提高锻炼效果,学校要求武术队的学生跑步进场 ,加快节奏。同时在打武术之前,增加素质练习,如高抬腿,深蹲起立等。

(2)学校为保证学生每天90分钟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特别开展了大课间活动,每天安排20分钟集中活动时间,开展各种体育锻炼。1—4年级学生安排打沙包、跳绳、跳皮筋、跳方格、踢毽子、滚铁环,立定跳远等趣味性体育活动及游戏。5—6年级安排健步跑、篮球拍运球、排球垫球、足球绕杆、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项目。

(3)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精心安排活动表并形成制度。以武术、呼啦圈、球类、棋类、剪纸、趣味类(花样跳绳、跳皮筋、跳方格等)为主。形成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周周有安排 ,月月有比赛的第二课堂活动长效机制。

(4)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一、二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体育课时间必须保证每周有3课时,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由教导处严格监控,不得随意调课、换课。要求体育教师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结合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份教案,扎实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坚决杜绝放羊式上课。

2. 第二课堂活动训练课程化。我校坚持“第二课堂活动进课堂、体育训练上操场”,大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天做好一次眼保健操和广播操,每周举行一次阳光体育大课堂活动。每月看一场球赛或比赛;每学期听一场第二课堂活动知识讲座。每学期学会一次阳光体育专项技能,每学期举行一次第二课堂活动竞赛,每年评选一批优秀体育健儿。

3. 第二课堂活动教育制度化。我校利用重大节假日,认真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第二课堂活动。如“庆六一”阳光体育趣味运动会,“庆十一”阳光体育广播操比赛,“庆元旦”阳光体育越野赛跑等,使第二课堂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第二课堂活动的蓬勃开展,使孩子们真情得到投入,他们在活动中收获,在收获中快乐,在体验中不断成长。

鼓点激发斗志。今天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我校将按照“拨亮第二课堂一盏灯,推动全面发展一大片”的综合改革要求,把建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作为创建学校特色品牌的主轴和灵魂,使育人、育心、育体、育脑与第二课堂活动融为一体,把授智、育德、审美、益身有机统一起来。紧紧围绕“打造高效第二课堂,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凸显阳光体育文化,提升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学校第二课堂特色品牌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的创新之路,使素质教育之花在我校竞相开放,常开不败。

参考文献

[1]《品牌学校的修炼》孙向阳 主编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5篇

一、政治思想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热心帮助他人,能明确教育目的,端正态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幼儿,无体罚及变相体罚幼儿,注重幼儿思想品德的培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育教学工作

在本学期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做好提前备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具,学习好大纲,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找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上课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更注意幼儿的游戏性,使幼儿觉得上课就是玩游戏,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本学期里,我班继续以美术活动作为本班的特色,在开学初就制订好学习计划,并把日常美术活动视为幼儿美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活动中,使幼儿能自己作主,自由选择,有些还要自己创造条件,自己设计,自己检验,培养了自主精神与创造能力。开展过程中,游戏是美术活动的主要形式,生活是美术活动的表现内容,大胆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创造美,启发孩子把心中留有强烈印象的事情画出来,如引导孩子对大自然和身边的事物进行这样的联想:如果你种出来的花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你将怎样表现;你看见大海后是怎样想的,你想乘什么船到大海中游玩,等等。这样,美术活动以发展能力为主,而不是把侧重点放在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机械的模仿上,班上的孩子在有趣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喜欢美术了,在想象和创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提高,让人感到欣慰。在迎新年联欢会中,幼儿亲自绘画、制作的贺年卡受到园领导和家长的好评。

三、保育、安全工作

俗语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本学期,根据班级计划中我班的几个弱点,我在班主任的领导下,在进行任何活动的时候都进一步加大力度,把安全工作放首位,并在日常生活中穿插相关安全教育,时刻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本班常规一直有条不紊,使幼儿顺利度过最后学期。

在保育工作上,我能积极配合保育老师有针对性的实施保育工作,做到每日严格地执行消毒制度和隔离制度,坚持督促幼儿饭前便后注意洗手。每天进行2小时的户外活动,积极带领幼儿锻炼身体,开展了跳绳、转呼啦圈、拍球游戏等丰富多采的体育活动,增强幼儿的体质,不少孩子学会了转呼啦圈。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提醒幼儿穿适量的衣物午睡,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为体弱孩子调整床位,注意提醒幼儿勤擦汗。提醒幼儿多喝水,照顾体弱儿童。另外,还每天向幼儿介绍食谱,促进幼儿的食欲,保证每名幼儿吃饱、吃好,保证幼儿的进食量,使我班幼儿每餐饭都能按量吃完。教育幼儿细嚼慢咽,保证孩子的进餐时间。对于吃得快的孩子,老师不断提醒,要求孩子慢点儿吃,嚼烂了再吞,现在,孩子们的身体也长了不少,家长也感到很满意。

四、家长工作

通过学习新《纲要》,我更加深深地认识到幼儿园和家庭合作的重要性。本学期,我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幼儿的发展情况,在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观摩教育游戏活动,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做到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既调动了孩子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充分发挥了家长的教育作用。

五、不足及努力方向:

反思自己,我觉得学无止境。我在专业知识上面还须不断努力地跟上新观念、新理论,吸取更新的幼教经验。下学期里,我将会更加刻苦,争取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基层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好习惯

1.关注体育教学

1.1游戏集,要积累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为找不到合适的游戏而烦恼,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所选择的游戏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更要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更是让体育教师“煞费苦心”!笔者在10年第二期《中国学校体育》上看到河南李吉敏老师所写的《每个体育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游戏集》,深受启发,于是将经常用到并适合我校实际的游戏进行收录,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戏的修改与创编,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加更多可行性的新游戏,比如笔者自创的“小鸡斗老鹰之贴名战”、“挤占呼啦圈”等游戏为笔者的体育教学带来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也因此更受学生的爱戴!

1.2重过程,有详录

教育的发展,对教师和教学的规范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学常规的检查,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记录!在常态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对授课班级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登记,同时也对所授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在各项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活动方案,过程记录和具体结果,并将这些资料及时整理和存档,为日后使用这些资料提供方便。比如笔者学校进行趣味体育活动,笔者将趣味活动方案、班级报名表、活动照片、成绩登记等等这些都进行了详细的收录,以此证明笔者学校举行过这样的活动!

1.3公开课,需珍惜

众所周知,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捷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发扬体育人“敢拼”的精神,珍惜公开课的机会,通过上公开课来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

体育公开课不同于常态的体育课,它需要教师精心的去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促使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从内容的选择到精心备课,从认真上课到教后反思,整个过程不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自身对教案的执行能力,更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师生的互动性,如何促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身心得到最大发展!体育教师应正确看待公开课、积极参与公开课的执教,进一步熟悉公开课操作的一般程序,掌握一些公开课的实际操作要领与技能,从而提高公开课的驾驭能力,并更好地服务于常态课教学。

1.4改教案,写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体育教学也是!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后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质体育课之间的距离!笔者上完体育课,第一件做的事情不是休息,而是对本节体育课进行有效的再回顾与再思考,将自己的点滴收获与意见感想记录到教案上,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教案进行修改,提升教案有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达到二度修改教案的目的!比如笔者在低年级站立式起跑中,通过不断的修改,将站立式起跑的动作口诀归纳为“左(右)脚上前站线后,手臂弯曲右(左)在先,身体前倾眼看前,快快反应就出发”,使站立式起跑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于此同时笔者积极撰写教后反思上传至体育博客中,与其他体育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促使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2.关注学生发展

2.1爱学生,有记录

教育,爱为先!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制定了一个“争分夺章”计划,将爱体现在记录当中!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通过分数的加减进行记录,并配套记录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以分数的形式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达到关爱学生的效果!学生也因为笔者的“争分夺章”计划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常会问笔者:“老师,我这节课表现怎么样?”“老师,我这节课认真吗?”。通过爱引导师生间的相互沟通,通过记录促进学生针对性的发展,努力促使体育教学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更多的快乐。

2.2析成绩,找问题

随着教学的逐渐完善,学生的学业质量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体育考试后,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在分析数据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判定学生学生技术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查出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这些发现经验和问题有利于今后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与指导,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业质量!比如笔者通过数据分析,证明达到了培优辅差的效果!对于“差生”,笔者在课余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努力提高其体育成绩;对于“优生”,笔者将其作为运动苗子进行培养,努力引导其在体育方面更好的发展,促使学生更好的发挥体育潜能!

3.关注自身发展

3.1好读书,完自我

教海无涯,学无止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更加努力的通过读书来改变外人对我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通过读书,体育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并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思考和加工将先进的教学经验转为己用!笔者自费订阅了《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两本体育杂志,并经常浏览各种教育类的杂志和论坛,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享受与他人思想碰撞所带来的快乐,之后加入自己的反思,并努力将这种反思融入自己的体育教学中,久而久之,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3.2好文章,需收录

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许多经典文章特别能激起我们的共鸣,但更多时候却仅限于这种共鸣,不能一下子全盘吸收,更做不到马上就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对待这些精华文章,我们要经常拿来推敲,努力吸收经典句子中的经典养分,促使这些思想真正为教学所用!笔者有个将所看体育杂志中较好的文章进行分类登记的好习惯,包括杂志名称、期号、页面、作者资料,并对杂志做上相对应的记号,为今后查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笔者曾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高年级女生体育教学的问题!于是马上翻看自己的登记表,一下就知道这篇文章来自于10年第三期《中国学校体育》!这样有针对的查询提高文章的使用率,更加深了对文章的二次理解!

3.3建档案,促发展

体育教师的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为自己建立一个成长档案,分类存放自己的成长足迹!笔者电脑中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存放自己的成长档案,比如体育文件、各种比赛、体育教学、体育视频、自我反思等各大类文件夹,再在大文件夹中建立小文件中,比如体育文件分为乐清市文件、温州市文件和浙江省文件,对各种自己用到的文件进行分类存放,将自己体育教学中的点滴成长都存入成长档案中,让档案见证体育教师的成长。

3.4善发现,收灵感

体育教师的成长,单靠体育教学中的收获显然是不够的!作为一名善“动”的体育老师,我们应该善于观察我们身边“动”的事物,在观察中收获更多更好的体育教学灵感!笔者喜欢在没课时观看其他体育老师上课,观看学生的“自由活动”,并及时记录下自己观看的收获!比如,笔者通过观察二年级年级同学抢凳子的游戏,开发出了“抢呼啦圈”的游戏,在自己的班级进行了实验,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并且这个游戏被我校其他体育老师所效仿!无论是教学中还是平常生活中,只要体育教师认真去观察,那么教学灵感是取之不尽的!

3.5常锻炼,保健康

体育,用“体”育人!“体”,笔者认为是体育教师的身体和所掌握的技术技能!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一个优美的动作展示胜过千句万句的语言表达!在平时体育教师应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促使自身的技术技能得到提高,身体保持健康状态!笔者曾在第三期《体育教学》记郑州市第一中学体育工作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教师常年坚持系统的基本功训练!感触颇深:体育教师只有常年的坚持身体锻炼,才能更好的胜任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同课异构;纪实;感受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1.006

1 背景介绍

这是我县在2016年10月20日组织的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程序是1.抽签确定教材内容;2.提供被抽到的教材内容,由两位老师进行四十五分钟的封闭式备课(注:事先让两位上课的老师对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备课时不得带手机和电脑等工具);3.上交教案,抽签确定教学班。4.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场地分别进行授课,并对两位老师授课进行全过程录像。5.参加活动的老师按分组进行观摩听课,一课结束后两组教师交换观看(这时授课老师也参与)另一位老师的录像课;5.授课老师谈设计与构思;6.集体对课进行分析和评议,采用轮流发言的形式,做到尽量不重复。

2 教学过程的比较

3 设计意图的对比

A:今天我和B老师是一起来这所学校了解场地和器材的(当时不知道具体内容只知道是高一篮球教材内容),说实话我在家时就对高一篮球教材的所有内容如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传接球、基础配合(主要考虑了传切和掩护)、单手低手投篮怎么教如何组织进行过思考和准备,不然今天的45分钟,不带任何材料进行备课还真有些困难,我当时是这样考虑的,一、我们县各高中学生都来自全县不同的初级中学,也就是说录取的生源学校是一样的,只是录取分数不同,篮球基础肯定也会参差不齐。二、进入高一并在这个时段搞这样的活动,一般学校都忙于体测及运动会,篮球课应该说基本也没上过。基于这样的考虑,拿到教材后,我安排了便于学生掌握,且学生一看就基本能做出来的准备活动如侧身跑、滑步、后退跑等,既是对以前所学的复习又与本课内容高度相关,然后又对行进间低手投篮技术动作进行了拆分,用熟悉球性的练习形式,由分解到连续,由慢到快让学生一看就懂,容易模仿,并通过教师的不断提示达到设计的目的,例如协调屈伸举球,送臂挑拔球,我一直强调提膝举托球,送臂挑拔球的动作连贯,其实就是行进间低手投篮空中动作。然后进行完整示范引出学习内容,并让学生从慢动作示范中归纳出要领,主要使学生“能看懂、会说出”,然后又安排了持球的、抛球的、接自己的反弹球的、运球接球的脚步动作练习,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接球时机和一大二小三高跳节奏,再接下来安排了分组练习,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主去学练,同时可尝试左、右手投篮的不同感受并通过同组成员的相互提醒相互纠正,找到正确的行进间低手投篮的感觉,最后安排的两组体能练习,主要是考虑了这课下肢练习比较多,因此选择了以投掷实心球的方式掷篮球和俯卧传接球的练习,主要是发展上肢和腰腹力量。应该说我的设计是侧重于从由易到难的,通过渐进性的练习学生会理解和掌握技术的,事实上这一目标是达成了,但由于时间的仓促,其他如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等方面也没考虑,但肯定这堂课有核心素养在课堂的影子的。

B:和A老师相同的想法就不说了,备课中有一要素就是备学生,说实话我对学生是基本不了解,在这方面没有A老师考虑这么周到,但我想学生在初中应该对篮球有过接触,运球等基本技术估计不成问题,因此在思考时先用了容易模仿的球操,大家在课中也看到了,在球操中也贯穿了熟悉球性的练习,注意了伸臂与拔指,然后采用运球及运球抢截球的游戏,主要是从加强学生基本技术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进行考虑的,因为运球是行进间投篮必备技术。在基本部分我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了教学,示范后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表象,然后采用徒手的、抛球的、接自己反弹球的、跨步拿同伴手中球的练习来强化脚步动作;再用运球行进间低手投呼啦圈的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对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回归到从运一次球到行进间运球接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的练习,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寻找到接球时机和投篮跨步的起点,以此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最后用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小组比赛的形式结束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这一技术动作的学习,目的是想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高潮阶段并形成下次课继续的期待。素质练习主要是考虑到学生腿部力量和上肢力量的不足,所以选择了“矮人”运球接力和俯卧撑。

4 感悟

通过观摩学习A和B老师的两节课,收获很大,首先是两位老师授课时那种融入学生,时刻关注每个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即时给予评价,并激励学生向更高水平努力的驾驭课堂能力、教态和激情是让笔者学习的榜样,也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其次通过看课和听两位老师对课的设计思路的讲解,对笔者启发很大,应该说两位老师各有特点,A老师更关注技术教学的细节,是以技术为主线又不失体能的训练和兴趣的激发,一步一个脚印,也看不出准备部分与基本部分,各环节衔接自然。而B老师从激发兴趣出发,关注学生技术掌握的同时也兼顾了学生体能的发展。无论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或课的密度,运动强度上看,两位老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通过现场备课、借班上课并能较好达成了教学目标确实不容易。但从技术、技能、体能与兴趣培养及课的结构及教学细节方面来说笔者更倾向于A老师的课。B老师手段虽然粗犷,在教学效果等在某些方面也不及A老师,但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的一些方法也是值得借鉴的,比如运球抢截球的游戏,用呼啦圈作为篮圈,让学生用行进间低手投篮方式投篮来体验成功乐趣,再回归寻找适合自己的接球时机和起跨距离进行投篮,最后再回到比赛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动作的方法等。针对A和B老师的课,笔者认为准备部分如果都从学生拿球运球开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自主选择练习上学生收益会更大,效果也应该会更好。另外 A老师还有二点做法值得我思考,一、学生持球进行脚步练习本身是可行的,但涉及到走步违例,应该在教学时向学生讲清楚,并提请学生在以后的练习和比赛中注意。二、让学生尝试左、右投篮的方式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体现了左右兼顾,协调发展,但以右手投篮还没完全掌握,又尝试以左手投篮是否会影响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呢?当然从前面A老师安排的活动中可看出,A老师是早就为这样的练习埋下伏笔的。

笔者认为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相应的教学技术和技能,对所教学段的技术内容,在教学方法、手段与步骤及学生易犯的错误及相应的纠正方法上要认真钻研做到了然于心,并有变通,且要尽量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另外还要具备相应的身体素质,这才是真正的素质过硬。

笔者觉得我县组织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比一些省、市级的优课评比观摩要来得真实而实际,它没有磨课,没有预演、更没有彩排,更不会出现多少人帮忙布置场地器材的现象,一切回归常态,这样的课精彩才真正值得借鉴,问题也才真正值得我们反思,也只有亲身参与其中才体会更深,才感到真正有所提高。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优势 学生体质

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兴旺的根本利益。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及体质健康状况,寻找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变化规律和特点,对处于发育期的学生给予正确的体育指导,引发学生的兴趣以达到科学的锻炼效果,是近年来广大体育教师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当前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从1985年开始,我国共进行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水平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例如,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的比例上升,学生耐力和爆发力的下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2007年7月9日中国报道了目前上海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青少年在很多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方面低于日本东京学生。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一直从事青少年体质的研究,他把现在的青少年体质概括为“硬、软、笨”:“硬”,即关节硬;“软”,即肌肉软;“笨”,即长期不活动造成的动作不协调。

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的对策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直接影响我国社会前进的步伐。而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正是面对这样一批活泼可爱、花季似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机,同时是身体素质提高的最佳敏感期。如果能在此阶段重视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则将收到健康生活工作五十年之效,对学生一生的健康将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要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有权找出相应的策略进行教学。

1.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强化增强体质的意识。

要强化学生增强体质的意识,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掌握好课堂节奏,调节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保持一定程度的兴奋,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抓住他们的心理进行备课,使教材安排、组织形式、教法手段、教学语言等新鲜活泼。如果只重视动作技术的准备,忽视教学艺术的研究;只注意自己“教授”,忽视学生“接受”,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案,教法更新颖多变。在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安排上可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如以篮球教学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篮球的基本技术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认识到自身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篮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融入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的过程转变。教师及时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提高自我锻炼能力。

2.设置困难,锻炼其意志,让学生体验战胜自我的成功体验。

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流行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快乐体育”模式。但是,我们不能肤浅地认为,只要学生在嘻嘻哈哈中上好体育课,就是快乐的精髓所在,而真正的快乐还应该体现在学生在运动中克服困难、战胜自我强所获得的成功体验。例如,在活动过程中可以刻意设置一些小障碍,使学生努力通过,在活动中不断增强自尊与自信。如在障碍跑一课的设计中,可以要求学生用四个障碍物(跳箱、呼啦圈、体操凳、体操垫)设计一条健身途径,即跳过跳箱、走过体操凳,跳过体操垫及钻过呼啦圈,使学生在特定环境中通过自身努力,同学的鼓励,最终取得成功,获得特殊的心理体验。

3.加强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

首先是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要充分发挥已有器材的多种功能,尽量做到一材多用。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开发。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编制了适合小学生兴趣与爱好的《校本教材――健美操》及《校本教材――篮球》。我们学校的健美操是苏州市特色学校,每天的课间操是体育老师自编的健美操和广播操交替着做,而且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不但学生得到了锻炼,老师们也得到了锻炼。

4.做好体育课程的延伸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单靠每周几节课改善,其效果可能不明显。因此,促进学生利用校外的体育资源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比如,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可设计一些简单、易练的项目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如:短绳、毽子、羽毛球、慢跑,等等。增加体育活动时间可以减轻学生的文化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身心得到平衡的发展。适度的体育家庭作业有助于学生合理的安排休息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三、利用学校优势,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

学校是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健康成长的乐园。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提高,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为有健康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1.形式多样,激发锻炼。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素质练习、小型比赛。占用场地小,好组织,活动内容与《小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每个班级由班主任负责,在班内先进行活动前的动员教育,再由体育委员按照当天的活动内容进行分组练习。在活动过程中,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按标准中要测试的各个项目进行练习。活动形式由各班自定,要以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为主。

(1)搞好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大课间活动,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内容,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内容、有评比、有总结。学生常备“一根绳,一个毽”,课间活动中,学生自主组织活动,规范大课间管理。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在做完广播操后,全校师生组织开展羊角球、呼啦圈、抛大球、空竹、踩高跷、大脚板、车轮滚滚、赶小猪等多项活动,使学生人人有项目,人人参与,使校园成为学生活动的乐园。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群体竞赛。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确定每年的11月为校园体育节。每年入冬举办一次全校性长跑锻炼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此外,开展例如拔河赛、50米赛跑、争创校园吉尼斯等一系列活动。这样,全校学生人人参加,人人竞赛。对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积极开展体艺“2+1”活动。2011年,教育部推行了“体育、艺术2+1项目”,要求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对此学校领导特别重视,制订了“2+1”工作计划,并要求体育组的各位老师按照计划,根据学校确定的田径、跳绳等项目,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深入贯彻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由学生自主选择,开展体艺“2+1”的活动,学生参与率为100%。通过课堂内外的练习,制定出了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的评定标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更高。

2.坚持锻炼,提高素质。

“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虽然不能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首要目标,但仍然是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为此,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教材的基础上,坚持“课课练”,每节课都抽出一定的时间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课课练”:一是要坚持不懈,二是要有计划,三是要注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练习的内容多种多样,有力量性、有柔软性、有协调性等项目。

为了尽快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利用现有条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探索有效的练习途径。我校制定学生每天进行2分钟素质练习的制度(简称“天天练”)。“天天练”是以柔软、灵巧、弹跳为主的素质练习,如立位体前屈、立卧撑、立定跳远、跳绳、仰卧起坐等,使练习内容与体育课教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不是通过某一途径可以解决的,克服各种制约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

[2]王占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材的实验与教学研究.

[3]学校体育教育.2012,5.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9篇

1.游戏集,要积累。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为找不到合适的游戏而烦恼,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所选择的游戏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更要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更是让体育教师“煞费苦心”!笔者在10年第二期《中国学校体育》上看到河南李吉敏老师所写的《每个体育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游戏集》,深受启发,于是将经常用到并适合我校实际的游戏进行收录,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戏的修改与创编,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加更多可行性的新游戏,比如笔者自创的“小鸡斗老鹰之贴名战”、“挤占呼啦圈”等游戏为笔者的体育教学带来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也因此更受学生的爱戴!

2.重过程,有详录。教育的发展,对教师和教学的规范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学常规的检查,更加注重过程性的记录!在常态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对授课班级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登记,同时也对所授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在各项体育活动中体育教师应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活动方案,过程记录和具体结果,并将这些资料及时整理和存档,为日后使用这些资料提供方便。比如笔者学校进行趣味体育活动,笔者将趣味活动方案、班级报名表、活动照片、成绩登记等等这些都进行了详细的收录,以此证明笔者学校举行过这样的活动!

3.公开课,需珍惜。众所周知,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捷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要发扬体育人“敢拼”的精神,珍惜公开课的机会,通过上公开课来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发展!体育公开课不同于常态的体育课,它需要教师精心的去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促使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从内容的选择到精心备课,从认真上课到教后反思,整个过程不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自身对教案的执行能力,更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师生的互动性,如何促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身心得到最大发展!体育教师应正确看待公开课、积极参与公开课的执教,进一步熟悉公开课操作的一般程序,掌握一些公开课的实际操作要领与技能,从而提高公开课的驾驭能力,并更好地服务于常态课教学。

4.改教案,写反思。教学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体育教学也是!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后反思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质体育课之间的距离!笔者上完体育课,第一件做的事情不是休息,而是对本节体育课进行有效的再回顾与再思考,将自己的点滴收获与意见感想记录到教案上,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教案进行修改,提升教案有的操作性和实用性,达到二度修改教案的目的!比如笔者在低年级站立式起跑中,通过不断的修改,将站立式起跑的动作口诀归纳为“左(右)脚上前站线后,手臂弯曲右(左)在先,身体前倾眼看前,快快反应就出发”,使站立式起跑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于此同时笔者积极撰写教后反思上传至体育博客中,与其他体育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促使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关注学生发展

1.爱学生,有记录。教育,爱为先!在体育教学中,笔者制定了一个“争分夺章”计划,将爱体现在记录当中!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表现通过分数的加减进行记录,并配套记录学生的一些行为习惯和体育技能掌握情况,以分数的形式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达到关爱学生的效果!学生也因为笔者的“争分夺章”计划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经常会问笔者:“老师,我这节课表现怎么样?”“老师,我这节课认真吗?”。通过爱引导师生间的相互沟通,通过记录促进学生针对性的发展,努力促使体育教学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更多的快乐。

2.析成绩,找问题。随着教学的逐渐完善,学生的学业质量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体育考试后,体育教师应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在分析数据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学生的进步,判定学生学生技术技能的实际掌握情况,而且有利于查出体育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这些发现经验和问题有利于今后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与指导,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业质量!比如笔者通过数据分析,证明达到了培优辅差的效果!对于“差生”,笔者在课余时间对这些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努力提高其体育成绩;对于“优生”,笔者将其作为运动苗子进行培养,努力引导其在体育方面更好的发展,促使学生更好的发挥体育潜能!

三、关注自身发展

1.好读书,完自我。教海无涯,学无止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更加努力的通过读书来改变外人对我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偏见!通过读书,体育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并学习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并通过思考和加工将先进的教学经验转为己用!之后加入自己的反思,并努力将这种反思融入自己的体育教学中,久而久之,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2.好文章,需收录。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许多经典文章特别能激起我们的共鸣,但更多时候却仅限于这种共鸣,不能一下子全盘吸收,更做不到马上就运用到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对待这些精华文章,我们要经常拿来推敲,努力吸收经典句子中的经典养分,促使这些思想真正为教学所用!笔者有个将所看体育杂志中较好的文章进行分类登记的好习惯,包括杂志名称、期号、页面、作者资料,并对杂志做上相对应的记号,为今后查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笔者曾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高年级女生体育教学的问题!于是马上翻看自己的登记表,一下就知道这篇文章来自于10年第三期《中国学校体育》!这样有针对的查询提高文章的使用率,更加深了对文章的二次理解!

3.建档案,促发展。体育教师的成长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应为自己建立一个成长档案,分类存放自己的成长足迹!笔者电脑中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文件夹存放自己的成长档案,比如体育文件、各种比赛、体育教学、体育视频、自我反思等各大类文件夹,再在大文件夹中建立小文件中,比如体育文件分为乐清市文件、温州市文件和浙江省文件,对各种自己用到的文件进行分类存放,将自己体育教学中的点滴成长都存入成长档案中,让档案见证体育教师的成长。

呼啦圈教案范文第10篇

一、生活化数学,一个不可忽视的激趣点

实践证明,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往往能振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内在的学习潜力.其实,初中数学课本里好多章节的编排都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比如学习《圆》(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四章),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圆的图形入手,像自行车轮子、呼啦圈、十五的月亮、一圆的银币等;本来学生对圆就有较深的印象,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更会兴致盎然,这时,教师再要求学生观察画圆的过程说出圆的形成,并由此引入新知,学生就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遇到较为抽象的知识,教师更是需要从生活中举例,让学生感到学习这样的知识能派上用场,学习起来积极性才高.比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同上,见七年级下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个知识点看上去不太好理解,学生也可能会望而生畏,但是,如果能以生活化问题引入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教学时,我先出了这样一道题: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在小学里可以用算术的方法,但是,如果让你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你会吗?

这道题其实暗示了这样两点:1.鸡兔同笼问题,不仅用算术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样可解,而且会更简单便捷.2.粗看上去,二元一次方程组比较抽象,实际上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是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又一种方法.教师只要点明了这两点,学生学习劲头就上来了.我在反思笔记中曾这样记述:“变抽象为具体,使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这种方法符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二、点名谁发言,切切不可忽略弱势群体

孔子的因材施教方法告诉我们,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完全一样的,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强调指出:“每个学生数学思维发展速度极其成熟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也是难以预料的.”对“另一些学生,数学能力发展较慢,学习上遇到困难较多,教师应热情关心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进步,让他们的学习步子放缓一些,要求适当降低些.”这些话对我触动很大,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不少学生由于成绩上的落后,导致了思想上的自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再给他们不平等的待遇,势必给这一弱势群体更大的压力,如此反复,造成了恶性循环,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还有可能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前途.这样的例子在学校里应该并非是个例.我在教学中点名学生发言时从来不忽略弱势群体,从来不给弱势群体任何批评,即使他们确实有错误.因为我知道,“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有次讲《三视图》(同上,《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我要求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半球和圆锥的三视图.有个后进生举手后又立刻缩回,我就请他来做这道题.虽然到最后他也只画对了一半,但我还是表扬了他的进步和勇敢.在教学笔记中,我这样写:“当时举手的有优等生、中等生,我偏偏选他答题,就因为他是后进生.后进生需要鼓励,请他答题本身就是鼓励,做对了一半还是鼓励,鼓励他自信自立自强.对待每一位要求发言的后进生都应该这样.”

三、交流式探讨,教师不可做旁观局外者

上一篇:认识角教案范文 下一篇:体智能教案范文